抗菌素用药情况分析

2024-10-19

抗菌素用药情况分析(共8篇)

抗菌素用药情况分析 篇1

肺炎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 调查我院2011年10月1日至2011年12月30日期间有关肺炎的病例88份, 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调查的88份病例中, 患者平均年龄54.3岁, 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平均6.6天, 其中单品种用药32例, 二联用药40例, 三联用药16例。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氟喹诺酮、氨基糖苷类为主, 其中使用二代头孢菌素的病例有40份, 以头孢替唑和头孢替安为主, 使用三代头孢菌素的病例32份, 以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为主, 使用一代头孢菌素的病例8份, 以注射用头孢唑啉为主, 使用氟喹诺酮类的病例24份, 以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为主, 使用氨基糖苷类的病例16份, 以阿米卡星为主, 还有16份病例使用了甲硝唑。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的选择基本合理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出:需入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混合感染 (包括厌氧菌) 、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呼吸道病毒和铜绿假单胞菌等, 经验性治疗以二代头孢菌素、三代头孢菌素、呼吸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为主, 考虑铜绿假单菌感染的宜使用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联合使用[1]。抽查的88份病例抗菌药物以二、三代头孢菌素类, 氟喹诺酮类, 氨基糖苷类, 能覆盖上述常见病原体。需要指出的是, 抽查的病例中有二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联合使用的情况, 因二者对肾功能均有损害, 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肾功能。一患者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给予了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还指出:对怀疑感染流感病毒的患者一般并不推荐联合应用经验性抗病毒治疗, 只有对于有典型流感症状 (发热、肌痛、全身不适和呼吸道症状) 、发病时间<2d的高危患者及处于流感流行期时, 才考虑联合应用抗病毒治疗。一肺炎患者单用五水头孢唑啉抗感染治疗, 一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作用较好, 对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差, 建议使用二代头孢菌素抗感染治疗[2]。

2.2 病原学送检率低

调查的88份病例中有16份有病原学送检报告, 结果是未检出。建议提高病原学送检率及检出率, 明确病原体, 针对性的使用抗菌药物及根据病原体确定治疗疗程。

2.3 药物用法用量上存在出入

调查的病例中有头孢曲松钠2.0G一天两次给药。头孢曲松为长效广谱头孢菌素类, 一天只需给药一次;头孢替安宜一天两次给药, 临床上一天一次给药;一肺炎患者合并有高血压, 给予了拉西地平一天两次口服, 拉西地平为长效钙拮抗剂一天给药一次即可;氨溴索药品说明书上每天宜2-3次给药, 临床上一天一次给药。氨茶碱静脉滴注宜以5%-10%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 临床上以葡萄糖氯化钠作溶媒, 应以注意。

2.4 药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

如左氧氟沙星与氨茶碱同用, 左氧氟沙星可降低氨茶碱的清除率, 使用时要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 以免出现中毒。一名69岁患者合并有阵发性房颤、高血压病, 临床上给予了美托洛尔和地高辛口服, 美托洛尔为β受体阻滞剂, 与地高辛同用, 可能会导致房室传导阻滞发生严重的心动过缓, 临床上应密监测患者心电图, 以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3 讨论

根据以上分析, 我院医生在肺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方面, 无论是药物选择和用药剂量, 还是联 (下转第85页) (上接第305页) 合用药方案都较为合理。只有在临床治疗中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经验性治疗的用药混乱, 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才可以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S

参考文献

[1]刘晶, 金桂兰, 唐雯.呼吸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中国药师, 2005, 8 (1) :44-46.

[2]何礼贤, 陈雪华.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谱构成及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应用的争议[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7, 27 (2) :110-112.

抗菌素用药情况分析 篇2

【摘 要】 目的:了解从2011年抗生素专项整治活动以来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近两年内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改进情况。方法:对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出院的446例I类切口手术病例,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有了明显的改进,446份病例中共有73份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16.37%,其中用药合理的为49例,占67.12%;有用药指征的为60例,无联合用药病例,预防用药开始时间在术前0.~2h或在麻醉诱导开始时的为例。结论: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整治效果明显,手术科室预防用药逐渐趋于合理,但依然存在指征把握不严、种类选择欠妥、用药时机选择不当等问题,应继续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形成长效机制。

【关键词】 I类切口;预防用药;抗菌药物;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17(201)1-0101-02

自2011年抗生素专项整治活动以来,我院加强了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尤其是针对I类切口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笔者通过对我院2013~2014年出院的446例I类切口手术病例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了解目前一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根据抗感染临床药师对I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用药的登记资料,所选病例涵盖2013、2014两个年度,包括所有手术科室的I类切口手术病例,共计446例,其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仅73例,(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3例,、疝气13例、肿物切除术例,甲状腺切除术3例、其他17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1例,年龄最大7岁,最小7岁,平均年龄2岁;最短住院时间4d,最长8d,平均住院日.2d,所有患者术前均无感染迹象,抗菌药物使用均为预防性用药,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

1.2 调查方法 设计调查表,将患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入出院时间、临床诊断、药物过敏史)、手术信息(手术日期、名称、麻醉时间、持续时间、出血量)、预防用药情况(药品名称、剂型规格、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用药疗程、药物更换、联合用药情况)、术后患者情况(体温、血常规、肝肾功能、切口愈合等级、有无院内切口感染及炎性反应等)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参考《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38 号文件)[3]要求,确定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分析、评估现有数据。

2 结果分析

对所有446例I类切口手术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只有73份病例预防使用了抗菌药物,符合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中规定的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的规定;73份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中无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无术中追加给药现象,符合专项整治活动要求。

2.1 用药不合理具体情况

2.1.1 使用抗菌药物的时机不合理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 建议临床科室应在术前0.~2h内给药,或在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73份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病例中,有18份给药时机不合理,占24.66%。术前用药>2h的有4例,术后用药的有14例,主要集中在腹股沟疝修补术和骨折切开钢板内固定术,详见表1。

2.1.2 用药疗程过长 从表1中可以看出用药3~7d的有1份病例,>7d的有3份病例,其中有3份病例患者属于高龄,其他均无高危因素,集中在肿物切除术和腹股沟疝修补术。

2.1.3 选药不合理 在检查的73份病历中,有11份预防用药选药不合理,占1.07%。主要表现在腹股沟疝修补术,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I类切口手术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手术时间长、创面大、涉及重要脏器、异物植入等手术,或有高危感染因素者手术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疝气修补术原则上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确需应用时,宜选一代头孢,12份疝气修补术病例中只有2例预防使用了头孢唑啉钠,其他均选用头孢替安和头孢呋辛,存在选药起点高,用药品种集中现象。

2.1.4 无指征预防用药 有个别病例无高危因素,无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而违规使用抗菌药物。如:一例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患者41岁,于术后开始给药,静脉滴注头孢替安,Q12h/次,用药48h。该患者无高危因素,无其他基础病变,却违规使用了抗菌药物,可能与医院开展腹腔镜手术时间不长,临床医生对医院消毒技术与手术环境信心不够,担心感染等有关。

2.2 预防用药使用率 《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要求,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其中,腹股沟疝斜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等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除非病人有明显高危因素。我院2013~2014年共计446例I类切口手术病例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6.37%,符合专项整治活动要求;但整治后本院腹股沟疝修补术预防用药使用率与规定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是今后整治的重点内容之一。

2.3 预防用药时机及疗程 《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h,有明显高危因素除外(如高龄、有基础疾病等)。我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疗程<24h 的为33例,使用时机在术前0.~2h的有例,从表1中可以看出术后用药例数较多,使用疗程较长,可能与临床医生担心术后感染有关。

2.4 预防用药品种选择 如表2所示,预防用药存在起点高,使用一代头孢类药物头孢唑啉钠的仅14例;用药过于集中,体现在使用头孢替安上,可能与医生习惯用药有关;有2例预防用药使用了左氧氟沙星,38号文件规定,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因此还需加强监管。

3 讨论

通过此次调查可知,经过两年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我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情况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预防用药使用率达到专项整治要求,但预防用药品种选择、用药时机及疗程方面还需改进;另外,今后应将整治的重点放在预防用药时机的选择和疗程的控制上,并建立行之有效的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长效监督机制,为全面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BF]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EB/OL].http://www.moh.gov.cn/mohyzs/s38/20130/6042979f0cf49609e96410d7314ecae.shtml WebShieldSessionVerify=udh2IEyA2DENLX2Qfcmh, 2013-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EB/OL]. http://www.sda.gov.cn/WS01/CL006/1072.html ,2004-08-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EB/OL]. http://www.moh.gov.cn/mohbgt/s908/200903/39723.shtml.2009-03-23.

抗菌素用药情况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2~2013年病历120份, 其中手术组病历60份, 非手术组病历60份。患者年龄1~81岁, 其中男69例, 女51例, 手术组患者平均年龄45.6岁, 平均住院天数9.32 d, 非手术组患者平均年龄48.5岁, 平均住院天数8.85 d。将本院各科室2012~2013年中6月11~20日、12月11~20日两个时间段出院的所有患者病历, 从中随机抽取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各60份病历, 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监测网要求填写表格, 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体重、科室、出入院时间、诊断、过敏史、实验室检查、手术情况、用药目的、用药情况、费用等。

1.2 方法

并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卫生部38号文”, 对120份病历进行用药评价与分析。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见表1。

2.2 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见表2。

2.3 抗菌药物使用种类, 见表3。

3 讨论

根据本院2012~2013年120份病历用药情况分析, 120份病例中,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有52例, 预防用药比率达到43.3%, 符合卫计委要求的住院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不超过60%的要求。而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率达到78.33%, 其中一类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率达到55%, 远高于《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简称《方案》) 中规定的30%, 而从本院一类切口的手术种类来看, 本院120份病例中一类切口手术以眼科白内障摘除+晶体植入、骨科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手术多见, 故抗菌药物使用比率偏高;但临床医生存在着药物选择不当、选择用药起点太高及用药疗程过长等问题, 如多份骨科病例中医生为患者术前30 min预防性用药选择了依替米星、派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药物, 而根据38号文要求围术期预防用药一般不能选择带有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 且氨基糖苷类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以及青霉素类的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致使其同样不适宜在围术期预防使用, 对于有骨科植入物手术应选择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作为围手术期用药, 对β-内酰胺抗生素过敏者可选克林霉素[2]。另外, 根据本院抗菌药物使用频次来看, 本院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依替米星使用频次最高, 依替米星为半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其主要适用于对其敏感的大肠埃希杆菌、克雷伯氏肺炎杆菌、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肾脏和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和其它感染, 临床医生在术前0.5~2 h及术后预防用药选用依替米星, 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医生对该药的抗菌谱认识不足且该药使用方便, 不需要另做皮试有关。

根据本院抗菌药物监测网120份病例数据分析来看, 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 一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无指证, 如本院2012年1份病例, 某男, 61岁, 为腹股沟直疝患者, 术后预防性使用依替米星0.3 g, q.d., 5 d, 该患者各项指标不支持使用抗菌药物。 (2) 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过长及联合用药无指征, 如某白内障摘除+晶体植入的手术患者, 术后预防性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剂4.8 g, q.d., 加上依替米星0.3 g, q.d., 术后二联使用抗菌药物4 d, 虽然该手术患者符合预防用药标准 (当I类切口手术涉及重要脏器手术如颅脑或眼内手术时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 但医生在为该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时间过长, 38号文规定一类切口手术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 h, 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 h。手术后继续用药数次或数天并不能降低手术后感染率[3]。 (3) 单次给药剂量过大或频次不足, 如某腹壁肿块切除术的患者, 术后预防性使用头孢硫脒时, 医嘱给药剂量为4 g, q.d., 为给药频次不足, 因头孢硫脒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其杀菌活性主要依赖于药物与细菌接触的时间, 采用大剂量少次间隔给药能迅速杀灭细菌延长细菌抑制状态[4], 若给药频次不足, 不仅达不到好的治疗效果, 还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而另1例鼻出血的患者, 在术后预防性使用克林霉素时, 医嘱为克林霉素1.8 g/d, 根据《新编药物学》, 克林霉素的用量为:成人G+需氧菌感染:0.6~1.2 g/d, 分2~3次肌内注射或静脉应用;厌氧菌感染:1.2~2.7g/d, 极严重感染可用到4.8 g/d, 分2~3次肌内注射或静脉应用[5]。当单次给药剂量过大时, 很容易就导致一些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4) 无指征频繁更换药物, 如某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切除+横切场部分切除术, 术后医嘱应用了依替米星、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奥硝唑氯化钠、乳酸环丙沙星及头孢替安, 在上述药物频繁更换时并没有实验室指标支持或临床症状、体征支持该用药。

总之, 临床医生在为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时会面对很多因素干扰, 如患者家属的要求、自身知识水平的不足、对自己所承担的手术信心不足等, 这些因素综合影响了临床医生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而本院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后, 在院领导的带队下, 联合各相关科室, 如感染管理科、临床药学部及药剂科等, 下临床随时抽查患者的在架病例, 检查医生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整改, 与2012年相比, 本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已取得了很大进步, 如本院甲乳科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目前仅为3%左右, 但其它个别科室仍或多或少存在着上述一些问题。作为临床药师, 不仅要及时发现这些存在的问题, 还要充分发挥药师下临床的作用, 在临床工作中为医生提供合理化建议, 并定期根据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落实好处方及医嘱点评, 对不合理用药及时进行干预, 确保抗菌药物安全、合理、经济的使用。

参考文献

[1]杨为, 李俊杰, 陈琳.2008年120份病例抗菌药使用情况分析.中国药师, 2010, 13 (3) :415.

[2]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 (2009) 38号) .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 2009 (06) :43-45.

[3]Fonseca SN, Kunzle SR, Junqueira MJ.Implementing 1-dose antibiotic prophylaxis for Preventionof Surgical infection Prevetion project.Arch Surg, 2006, 141 (11) :1109.

[4]郑芝欣, 魏简汇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中国药师, 2005, 8 (3) :229.

抗菌素用药情况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干预前 (2011年1~6月) 出院的全部一类切口手术病历和干预后 (2013年6~12月) 出院的的一类切口手术病历184例, 其中甲状腺手术52例, 乳腺手术44例, 腹外疝手术88例, 已经剔除围手术期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①患者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临床诊断等;②手术情况:手术名称、手术持续时间、术后愈合情况;③抗菌药物名称及使用情况、用法用量、开始给药时间等。

1.2 判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和《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指南》[3]制定一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标准。符合以下条件者为合理:①用药指征为:不需预防用药, 或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涉及重要脏器、异物植入手术、>70岁、恶性肿瘤、糖尿病、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营养不良时使用。②用药品种应选择第一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用药。③开始给药时间为不用或术前0.5~2 h。④总预防时间不得超过24h。⑤无联合用药。⑥手术持续时间>3 h术中追加抗菌药物。⑦术后愈合良好。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

干预前抗菌药使用率95.24% (80/84) , 干预后抗菌药使用率29.59 (29/98) 。

2.2 干预前后不合理用药。

干预前后不合理用药统计见表1。

2.3 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统计见表2。

3 讨论

在外科围手术期, 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有必要的, 本院近年加大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力度,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1 抗菌药物使用率

根据卫生部《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相关要求:一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通过实施干预后本院一类切口3种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由干预前的95.24%下降到干预后的29.59%。

3.2 抗菌药物品种选择

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首先应根据手术部位、可能感染的病原菌及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一类切口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 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用药, 干预后选择一代头孢菌素有明显上升, 虽然存在个别病例使用三代头孢菌素, 但总体基本趋于合理用药标准。

3.3 开始给药时间和总预防时间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的目的是预防术后切口的感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 一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在术前0.5~2 h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而且总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 h, 本院干预前开始给药时间掌握较好, 但普遍存在总预防时间过长问题, 干预后开始给药时间全部符合规定, 总预防时间也基本趋于合理。

一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其他方面例如联合用药、术中追加及术后感染等方面干预前本院均掌握较好, 干预后则更加趋于合理。

本分析结果显示, 本院实行干预措施后, 一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各方面合理性均有显著提高, 但仍然存在个别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 需进一步继续加大干预力度, 改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提升医院合理用药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48.

[2]卫生部, 国家中医管理局, 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

抗菌素用药情况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本院各科室报告的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1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95例, 女75例;年龄19~78岁, 平均年龄 (49.36±9.56) 岁;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包括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洛美沙星、环丙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6种。

1.2 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回顾分析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记录所有患者的给药方式、用药途径, 记录ADR累及系统和临床表现。

2 结果

2.1 给药方式及用药途径

170例患者给药方式的比例:联合用药 (28.82%) <单独给药 (71.18%) ;用药途径的比例:外用 (8.82%) <口服 (17.06%) <静脉注射 (74.12%) 。见表1。

2.2 ADR累及系统和临床表现

氟喹诺酮药物导致的ADR累及系统比例为:皮肤系统>消化系统>全身性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见表2。

3 讨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能在患者机体内长久的发挥抗菌作用, 对革兰阳性/阴性杆菌、球菌等能最大限度的抑制, 进而提高患者的抗菌活性。同时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脂溶性和细胞穿透力较强, 能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对药物的吸收, 进而提高杀菌及抗菌谱的效果[6]。近年来, 随着该类药物使用方便、体内分布广、毒性较低等特点临床使用率越来越高, ADR相关报道也逐渐增加。

本研究结果显示氟喹诺酮类药物用药途径为外用<口服<静脉注射, 这主要与静脉给药更容易控制药物使用量、药物起效快有关。但该方式使药物杂质进入血液的几率较高, 引发ADR发生的几率也相对较高[7]。临床研究显示, 氟喹诺酮类药物有抗生素后效应明显、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但在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时静脉给药和口服给药的临床疗效几乎一致, 故可在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时将给药方式由静脉给药改为口服给药, 不仅能降低治疗药费, 还能有效降低ADR的发生几率。

本研究中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的ADR主要累及系统比例为皮肤系统>消化系统>全身性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这可能与皮肤系统出现ADR时多表现为水泡、红肿、瘙痒、全身或注射部位皮疹等有关, 这些症状容易被患者及其家属发现。本研究中消化系统主要以胃肠道反应为主, 临床治疗时在避免患者空腹给药的同时, 也需控制静脉滴注的速度。此外, 临床对有过敏史的患者应严格慎用氟喹诺酮类药物, 因该类药物可与体内蛋白结合, 能诱发机体免疫反应。与消化及皮肤系统相比, 神经系统发生ADR对患者的机体影响更大, 主要是因为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进入人体脑组织, 能使γ-氨基丁酸 (GABA) 与受体结合时受到抑制, 进而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8]。神志不清、烦躁、耳鸣等均为神经系统损害时的表现, 严重时可诱发癫痫。因此, 当患者出现此类情况时应及时停药给予对症处理。故临床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应严格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禁忌证和适应证, 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可有效降低ADR发生几率。对肝肾功能减退严重、哺乳期等特殊患者应禁用该类药物。用药前对患者实施综合评定一般情况, 可有效避免因不当的给药方式、用药途径导致患者发生ADR。

综上所述, 在严格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禁忌证和适应证的情况下,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给药途径与方式, 能有效降低ADR的发生率。可通过加强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宣传及其相关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增强临床医师对该类药物的重视度, 并密切观察患者使用药物时出现ADR, 研究其发生机制, 可有效提高本院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吴小玲, 章志红, 平静.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过敏性休克137例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 (2) :144-147.

[2]司继刚, 周健, 李静.氟喹诺酮类药物不合理应用及药物损害分析.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6, 24 (1) :86-88.

[3]张冬林, 邓春玲.2011-2013年武汉市部分医院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分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5, 31 (8) :664-666.

[4]宋方, 何晓静, 菅凌燕.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群体药动学/药效学的研究进展.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4, 34 (21) :1862-1866.

[5]李容, 郑维国.2009年至2011年医院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调查分析.中国药业, 2016, 22 (10) :92-94.

[6]杨玲英, 张蓓霞.基层医院病区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3, 13 (1) :52-53.

[7]俞春红, 潘任桃, 孙志良, 等.氟喹诺酮类药物致神经系统和软骨毒性的机制研究进展.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3, 38 (11) :810-814.

抗菌素用药情况分析 篇6

关键词: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联合用药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 是指原本健康的儿童在医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炎, 需要指出的是其为肺实质或间质炎症, 入院时处于肺炎潜伏期, 而且是原本健康的儿童。在不同类型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 以细菌性肺炎为主, 支原体肺炎和衣原体肺炎也有相当的比例。它是儿童期尤其是婴幼儿常见感染性疾病, 是儿童住院的最常见原因, 也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病因[1]。在感染性肺炎的治疗中, 抗菌药物治疗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的重要手段, 合理的用药能够有针对性的杀伤感染病原体, 缓解肺实质炎症状况并改善预后。有资料表明诊断肺炎者100%使用过抗生素[2], 当前, 抗生素使用频率高、品种多是普遍问题, 使用不规范、不合理状况频频出现, 如何科学规范地应用抗生素是每个儿科医师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我院作为基层社区医院, 儿科住院每年均诊治一批CAP患儿, 本文对我院儿科住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CAP住院的12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了解我院CAP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120例确诊为CAP的单一病种患儿, 其中男64例, 女56例, 年龄3个月~13岁, 平均 (3.4±2.6) 岁。所有患儿均符合CAP诊断标准[1]。

1.2 研究方法:

所有入选患儿均记录性别、年龄、体质量、就诊时体温、病原学检查结果, 以及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数量、剂型、给药途径、用法用量、用药起止日期、联合用药及治疗效果等信息。

2 结果

2.1 病原学检查情况:

本院属于社区医院, 因条件所限, 不能完成痰细菌培养及血培养检查。留取血标本作肺炎支原体Ig M抗体 (颗粒凝集法) 的患儿共有77例 (64.17%) , 结果呈阳性者 (滴度≥1∶80) 10例 (12.99%) 。

2.2 抗菌药物使用的时机:

患儿入院后根据病情均给予了止咳、祛痰、氧疗等对症治疗, 入院4 h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有116例 (96.67%) , 4 h后才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4例 (3.45%) 。

2.3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120例患儿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 共使用抗菌药物10种, 因治疗过程中更换药品或联合用药, 抗菌药使用频次达239次, 人均每例应用1.99种, 抗菌药大部分为头孢菌素类, 共136例 (56.90%) , 植物类抗菌药39例 (16.32%) , 大环内酯类38例 (15.90%) , 青霉素类26例 (10.88%) , 其中, 头孢菌素中以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率最高, 达95例 (69.85%) , 其次为第二代, 36例 (26.47%) , 第一代4例 (2.94%) 、第四代1例 (0.74%) 。使用频次前6位的抗菌药物见表1。采用联合用药方式的有41例 (17.15%) , 均为二联用药, 无三联用药者, 见表2。抗菌药物通过静脉途径给药的196例 (82.01%) , 通过口服给药的43例 (17.99%) 。

2.4 治疗疗程及治疗效果:

120例患儿平均住院天数为6.6 d, 抗菌药物疗程平均为7.9 d, 治愈98例 (81.67%) , 好转15例 (12.5%) , 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我院作为基层医院, 每年接诊一批CAP患儿, 其常见病原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 准确检测出病原, 能为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WHO要求50%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在用药前必须进行病原学检查[3], 然而痰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并不高, 有报道称即使行纤维支气管镜采集标本做细菌培养, 痰培养阳性率仍只有31.8%[4]。病原菌阳性率低, 可能受微生物室检验技术条件限制影响, 也可能因为部分患儿入院前已在门诊使用过抗菌药物, 亦可能与标本是否科学规范采集, 是否及时运送等因素有关。本院因条件所限, 未能作痰细菌培养及血细菌培养检查。然而, 对于CAP的治疗, 不能因等待病原学而延误治疗, Battleman等[5]的研究显示, 及时应用首剂抗菌药物的患者与首剂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延迟的患者相比, 前者可较快达到临床症状稳定, 也可较早出院, 因此, 一旦确诊为CAP, 应尽早应用抗菌药物, 故初始治疗是经验性的, 经验选用抗生素依据是CAP细菌病原学构成谱, 应据患儿肺炎严重程度、年龄、胸部X线特征以及当地细菌流行病学监测资料等选用, 至少应覆盖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病情严重者还应覆盖金黄色葡萄球菌。本组资料显示, CAP患儿入院后116例 (96.67%) 在4 h内即开始抗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 使用较多的6种抗菌药物为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呋辛、热毒宁、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可见头孢类和大环内酯类是我院儿童CAP常用的药物, 究其原因, 头孢菌素类药物品种多、抗菌谱广、耐受性好、毒性低、过敏反应较少, 可安全地用于小儿;阿奇霉素血药浓度和组织浓度高、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抗菌活性强, 所以在儿科得到广泛使用。值得注意的是, <6个月CAP儿童, 阿奇霉素疗效和安全性尚未确立, 应慎用[6]。采用联合用药方式的有41例 (17.15%) , 均为二联用药, 无三联用药者, 联合用药比例较部分文献报道低[7,8], 这一方面缘于我院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 另一方面可能与作为社区医院接诊的危重肺炎病例较少有关。总体而言, 我院抗菌治疗的时机选择及抗菌药物选择是合理的。在抗菌药物联用方面, 近年来, 有新的研究称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可以联用, 认为两种药物作用部位不同, 且联用可扩大抗菌谱, 提高临床疗效[9,10], 向传统药理学理论提出了挑战。本资料显示我院尚未进行这一尝试, 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总结。

我院在治疗CAP时, 基本都采用静脉途径给予抗菌药物, 口服治疗所占比例较小, 这一方面与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有关, 另一方面也与来自患儿家长的压力有关。根据《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 (2013修订) 》[1], CAP患儿口服抗菌药物是有效而安全的, 重症肺炎或因呕吐等致口服难以吸收者, 可考虑静脉途径给予抗菌药物, 部分患儿使用静脉途径给予3~4 d抗菌药物, 待临床感染征象明显改善后可改为口服抗菌药序贯治疗。口服抗菌药物治疗既可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治疗费用, 又可减轻患儿痛苦, 预防长期静脉输液引起的感染及其他危险[7], 值得深入研究积累经验并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 (2013修订) (上) [J].中华儿科杂志, 2013, 51 (10) :745-752.

[2]杨永弘, 陆权.合理使用抗生素, 控制耐药细菌[J].中华儿科杂志, 1999, 37 (12) :719.

[3]孟兆珂, 乔致芬.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分析[J].齐鲁药事, 2005, 24 (9) :550.

[4]谭星宇, 何权瀛, 王月珠, 等.36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住院费用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2, 18 (7) :413.

[5]Battleman DS, Callahan M, Thaler HT.Rapid antibiotic delivery and appropriate antibiotic selection reduc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of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link between quality of care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J].Arch Intern Med, 2002, 162 (6) :682.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20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729-731.

[7]曹梅馨, 周宁, 何玉英.等.我院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64例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 2011, 19 (7) :109.

[8]黄坚彤.儿科病区支气管肺炎患儿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 13 (3) :241-243.

[9]欧阳山丹, 朱诗塔, 潘浩.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0, 7 (5) :312-313.

常用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分析 篇7

1 β-内酰胺类

据抗菌药物的PK/PD参数及抗菌后效应 (PAE) , β-内酰胺类药物是时间依赖性药物, 当该类药的药物浓度是最低抑菌浓度 (MIC) 的3~5倍时, 其杀灭细菌作用呈饱和状态, 此时药物浓度>病原菌MIC时间便是其发挥杀菌、抑菌作用的关键, 即此段时间的药效更为显著, 效果更佳。据研究, 该类药物用药1d后体内血药浓度>病原菌MIC的时间占50%以上时, 抗菌活性最佳[1]。PAE长或半衰期>2h的头孢类药物 (如头孢替坦、头孢曲松等) 每天只需给药1次即可保证患者体内足够的血药浓度, 且不影响疗效, 因此无需多次给药。美罗培南等半衰期<2h但PAE较长的碳青霉烯类药物, 对静止期和繁殖期的致病菌细胞杀菌作用非常明显, 因此给药时间间隔要长, 每天给药1~2次即可。

2氟喹诺酮类

该类药物是浓度依赖性药物的典型代表, 其抗菌作用特点为病原菌的清除与药物浓度呈正比, 细菌不易耐药。该类药物的PAE较长, 且PAE值与药物浓度及药物和细菌接触的时长呈正比, 但该类药物的药物浓度越大, 用药不良反应就越明显, 因此临床多不能进行大剂量治疗。临床给药要结合药物半衰期、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 /MIC、PAE而定, 一般情况下每天给药1~2次。如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治疗膀胱炎时每天用药1次, 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则每2天给药1次;第四代药物莫西沙星临床应用上则多采用每天1次的给药方案。因此, 使用此类药物要求医师具有丰富的用药经验, 针对具体疾病辨证给药。

3氨基糖苷类

该类药同为浓度依赖性药物, 对革兰阴性杆菌的PAE较大, 对革兰阳性球菌的PAE则较小, 具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和首次接触效应, 即药效发挥与用药次数和剂量呈正比。其疗效评价参数为AUC0-24/MIC、峰浓度 (Cmax) /M[2]。日剂量一定的情况下, 一次给药比多次给药的药物峰值和药物浓度更高, 因此能有效避免首过效应, 还能通过减少药物与致病菌的接触时间来降低钝化酶转化的可能性, 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 提高抗菌活性, 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此外, 肾皮质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摄取具有饱和性, 多次给药或静脉持续滴注时, 虽然血药浓度低但能维持较长时间, 相比于一次给药方式, 肾皮质能吸收更多药物从而导致蓄积中毒。因此该类药物每天1次的给药方式在临床应用上更具有安全性和高效性。《临床用药须知》 (2005年版) 确定该类药物可每天1次给药。

4大环内酯类

该类为时间依赖性药物, 但药物间的药效学特征和体内情况差异非常大, 其最佳治疗方案应由组织中维持药物浓度高于MIC的时间及PAE持续时间共同确定[3]。一般情况下, 半衰期长且PAE短的药物, 如琥乙红霉素、红霉素等, 应根据其半衰期的推荐给药时间给药, 即每天3~4次, 以保证其药物浓度>MIC, 使药物发挥更好药效。阿奇霉素等新型药物在人体代谢的过程中, 会随着浓度高低的变化叠加PAE, 因此, 此类药物可采用每天1~2次的给药方式。

5抗真菌药物

氟胞嘧啶、唑类、多烯类是临床常用的高效抗真菌药, 该类药物多为时间依赖性且半衰期长或PAE长的药物, 如氟康唑半衰期即为27~37h, 根据《临床用药须知》 (2005年版) , 该药治疗真菌感染时, 当AUC/MIC>20时, 氟康唑可用药1次。此外, 该药肌内注射和口服均能被完全吸收, 因此用药剂量相同。一般情况下, 氟胞嘧啶静脉滴注时每天2~3次, 口服时则需每天4次。

6其他抗菌药物

临床常用其他抗菌药物的临床用药时间及方法主要如下: (1) 克林霉素:属时间依赖性药物, 半衰期短 (2~3h) , PAE短, 临床用药每天3~4次; (2) 万古霉素:时间依赖性药物,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佳抑菌、灭菌浓度为MIC的5倍左右, 半衰期相对较长 (5~11h) , PAE长, 故给药间隔时间较长, 多每隔6h、12h静脉滴注1次; (3) 甲硝锉:浓度依赖性, 体内PAE小, 需多次给药, 口服时每天3次, 静脉滴注每次持续1h以上, 静脉给药时8~12h/次。

7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时应首先通过试敏反应确定用药的安全性, 主要应用联合PAE法进行用药评价, 具体为, 联用时PAE呈相加或协同作用时, 应减少所用药物的单剂剂量, 延长用药时间间隔。例如, 磷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致病性) 的PAE长, 对大肠埃希菌则表现为浓度依赖, 与环丙沙星合用时, 相加作用明显, 能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 此时可相对延长用药间隔。对与不良反应大的剂量依赖性药物, 可联合与之有PAE相加效应的药物, 从而通过减少其所需剂量, 延长用药间隔来最大程度的降低其不良反应。

8小结

随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增多、新药物的不断出现和患者自主用药现象的不断蔓延, 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 明确其用药时间和合理用药方式刻不容缓。因此广大临床医学工作者要切实认识到抗菌药规范应用的重要性, 遏止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 保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治疗高效性和安全性, 促进患者康复。

摘要:当前常规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存在着滥用、乱用情况, 突出表现为抗菌药物的用药时间、剂量及方式的不合理, 极大威胁用药疗效和安全性。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和临床实际研究相结合方法, 分析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科学用药时间及方法, 以期通过宣传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来规范其临床应用, 避免滥用带来的各种不良事件, 保证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键词:抗菌药物,给药时间,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黄小红.287例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1, 10 (7) :88-89.

[2]缪晓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1, 8 (2) :164-166.

抗菌素用药情况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0年门急诊处方, 随机抽取处方样本及计算机数据库电子处方31020张。对抗菌药物的品种、类别及构成比进行统计。统计其使用率及联合用药等情况。

2 调查方法

2.1 抗生素的分类:依据新谦、金有豫主编的《新编药物学》第15版中抗生素药物分类方法进行分类[1]。

2.2 DDDs值的计算

用药频度 (DDDs) 以药品消耗总计量除以相应的DDD值, 该值喂判断药物实际消耗及变化趋势, DDDs值越大, 说明药物使用频率越大[2]。见表1~表3。

3 讨论

由表1可见, 2010年门急诊用药类别主要集中在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克林霉素类。由表2、3可见口服、注射、外用药品的DDDs值的比例为6∶2∶1, 说明我院门急诊用药量较大, 且以口服药为主, 口服用药频度占总的用药频度的60%左右。从药品消耗金额上看, 注射用药的使用频度占总用药频度的28%;但其药品消耗金额却在消耗总金额的80%以上。

4 不合理用药分析

4.1 配伍用药如罗红霉素与克林霉素联用, 两者都作用在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 合用时产生拮抗作用。

4.2 不合理用药

罗红霉素与阿莫西林合用, 罗红霉素为速效抑菌剂, 阿莫西林为速效杀菌剂, 联合应用造成阿莫西林的药效降低。应避免联用。

4.3 给药途径分析

正确的给药方法很重要, 如果口服用药能获得疗效的, 就尽量口服给药, 而不采用注射给药, 我院儿科应用抗生素大部分是静脉滴注给药。

5 联合用药分析

常见的联合用药有喹诺酮类+克林霉素、头孢类+克林霉素、喹诺酮类+头孢类, 无拮抗的联合用药出现。

6 结论

综上所述, 通过本次调查, 初步了解我院门急诊用药情况, 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随着国家规定抗菌药物分一、二、三线使用及医药市场的整顿规范, 抗菌素的滥用会受到抑制[3], 要纠正不合理用药应做到:加强医务人员业务学习, 提高用药水平;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自觉抵制医药购销之中的不正之风;药师应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认真审方发药, 发现不合理用药及时与医生沟通。因此, 如何减少药物滥用, 做到安全、经济、合理的使用药物对我们医务人员和整个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社会因素对合理用药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摘要:目的 调查2010年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 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常用抗菌药物为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口注外用药品的用药频度为6∶2∶1。结论 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有利于药物的合理使用。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关键词: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参考文献

[1]陈新谦, 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44-136.

[2]邹豪, 邵元福, 朱才娟, 等.医院药品DDDs数据分析的原理及应用[J].中国药房, 1996, 7 (5) :215.

上一篇:建设资源节约型农机化下一篇:网络时代的办公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