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记忆的保护

2024-10-31

社会记忆的保护(共12篇)

社会记忆的保护 篇1

2014年12月13日,为强化国家记忆,我国举办了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什么是国家记忆呢?它是社会记忆的一部分。R·K·列班涅认为“:社会记忆就是代代相传的、并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固定下来的信息。”[1]68孙德忠认为“:社会记忆是指人们将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信息的方式加以编码、储存和重新提取过程的总称。”[2]1117无论怎么理解社会记忆,不可否认的是它被用于表示千差万别的事物,但这千差万别中拥有一种共同的主题因素。这一共同因素正是一个群体、民族、国家或社会的认同感或归属感之所在。然而,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社会因素的影响,某些社会记忆会遭受侵害,以致衰落或消亡。为维护社会记忆的延续,必须采取措施,维护社会记忆的原貌,延长其寿命,这就是社会记忆的保护。

一、社会记忆保护的必要性

1.社会记忆资源寿命的有限性决定了必须对之采取保护措施。物质性社会记忆资源,如图书、档案、手稿、日记、家谱、民间建筑、民族服饰、器具等会因物质载体的自然老化,如酸化、变霉、锈蚀等,而被损毁;会因为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如洪水、火灾、地震、泥石流等的侵害而消失;还有各种各样的人为因素,一不小心就会使记忆资源无疾而终。非物质性社会记忆资源,如民歌、民舞、民俗、民间手工艺、礼仪、节庆、传说、民谣、曲艺、杂技、武术等,会因传承人的死亡和后继无人而失传。

2.为留住一种情感、传承一种技艺、记住一段历史或挽救一种文化,需要保护社会记忆。在生产力落后的年代,民间纺织、印染、刺绣、编篾、造纸、雕版、酿酒、雕刻、银器、漆器等手工艺非常发达,某些技艺之精湛,为现代机器工艺所不及。但遭受工业文明冲击后,手工艺人被机器制造排挤,被迫改行换业,或因青年人外出务工而后继无人,致使技艺失传。现代媒体产生以前,雅俗共赏的京剧、越剧等戏曲、街头巷尾的说书、评弹和田间地头的山歌、二人转等,都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食粮。而当今电视、网络独领风骚,民间艺术的吸引力减弱甚至消失。随着现代化的建设,大量的拆迁和移民使古老的建筑、村落、民风和民俗随之破坏。

3.为保持民族与国家记忆的独立性,需要保护社会记忆。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往。泊来品的新鲜感促使青年人蜂拥而上地赶着各式时髦,哈日、哈美、哈韩的风潮一阵阵。从语言习惯,如Hello“、很High”等成为青年人的常用语;到穿着打扮,如染烫金发的时尚;再到礼仪习俗,如西式婚礼的盛行。这些都反映出外来文化对本国文化的冲击。那些蕴含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文化意识的社会记忆正在淡出国人的视野。

二、社会记忆保护的原则

1.维护原貌,减少干预。在历史建筑、壁画、文献遗产等修复中推崇的“修旧如旧”和“可逆性”,正是这一原则的体现。但现实中,对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包装,却往往有悖于该原则。例如,针对地方文艺工作者推动商河鼓子秧歌这一民俗艺术舞台化的现象,文艺评论学者刘晓真认为舞台化导致了它原有乡俗礼仪功能的丧失。著名美学家吕艺生呼吁“:请诸神归位。”[3]87

2.主次有别,分级保护。2006年国家图书馆披露,全国破损古籍约1000万册,而古籍修复人员不足百人,要完成全部修复工作需数百年[4]2。这显示出以古籍为代表的数量巨大的亟待保护的社会记忆资源与有限的人力资源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现阶段要立马解决诸如此类的矛盾是不可能的。为此,在对社会记忆资源实施保护之前,首先要做一个全国性普查。摸清其种类、数量,并对个体资源的构成特点、信息内容、载体组成、保存状态、损坏程度等做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调查;其次,对个体资源划分等级,对不同级别的资源采取不同等级的保护措施。

3.保护与利用并重。保护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四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九条等规定中可看出,国家对文物级的珍贵馆藏是鼓励利用的。只是对珍贵馆藏的利用并不是毫无限制,毕竟这些珍品具有不可再生性。在利用中,应该遵守管理部门的规定。例如,有的规定只能使用数字化版本,或在有摄像头的指定场所阅览、必须带棉质手套方可查阅等。用户不能因为繁琐的规定而抱怨。如果为了利用而不顾及保护,则会使资源加速损毁,最终殃及利用。

三、社会记忆保护的方式

社会记忆的保护方式主要有管理性、技术性和传承性保护。

1.管理性保护。管理性保护是从社会科学的角度,通过政策、法规、标准、制度、组织保障等方面采取措施,对社会记忆进行保护。管理性保护的内容主要有:出台与社会记忆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管理制度;制定战略方针、实施方案和运行保障机制;成立官方或民间的组织管理机构等。

2.技术性保护。技术性保护是围绕社会记忆资源的载体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将物理、生物、材料、环境、建筑、化学或光学等各领域的科技成果应用于社会记忆资源的保护。它主要包括预防性保护和治理性保护。预防性保护是为维护物质载体的安全并延长其寿命而在危害产生前采取的主动性保护措施。治理性保护是在物质载体已经遭受损害的情况下,采取延长物质载体寿命的技术措施。

3. 传承性保护。社会记忆的传承性保护是围绕社会记忆的继承、发展和传播而采取的措施。无论管理性保护和技术性保护措施有多么完善,物质性社会记忆资源终究会消亡。而非物质性社会记忆资源也会因传承人的死亡和后继无人而衰亡。因此,对社会记忆采取传承性保护是维护其生命永驻的法宝。传承性保护方式因记忆资源性质的不同而各异,但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申遗。对具有突出价值或普遍意义的社会记忆资源,可积极申报各类遗产保护项目,从而跻身于诸如《世界遗产名录》、《世界记忆名录》、《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以及各地方、各行业甚至民间的遗产名录。例如,截至2013年6月,我国已有9份文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5]8。申报成功后,会极大地提升社会记忆资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可获相应的资助,并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与保护。

(2)操练。对表演、仪式、礼仪、节庆之类的社会记忆,常规性的操练是强化记忆的必要途径。例如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河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中国统一联盟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自2002年起,每年举办。每年的大典不断提醒人们重新记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回归传统文化价值,使中华民族“同根同祖同源”的观念代代相传[6]115。

(3)办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类的社会记忆,如:昆曲、越剧、古琴、中国蚕桑丝织、针灸、篆刻、剪纸、黎族传统纺染织秀等,具有一定技艺性和市场需求性。对这些社会记忆,可以通过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业余培训、师傅带徒弟、常规性知识讲座、学会、研究会等办学方式,将这些正在淡化的社会记忆传播、继承和宏扬下去。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就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4)建档。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有价值的社会记忆,可通过建档纳入国家档案保护体系之中。云南省的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民族文化通过口口相传保存。很多民族文化传承人年事已高,文化面临失传。2010年和2011年,云南省档案局与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合作开展了对阿昌族、布朗族、独龙族和拉祜族的口述历史档案的抢救工作[7]1。

(5)出版。有些个人记忆,如手稿、日记、书信等是社会记忆的缩影。将这些个人记忆以图书、期刊、报纸的形式公开出版发表,是保护和传承社会记忆的一种有效手段。例如,二战时期死于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犹太小姑娘安妮·弗兰克的日记在战后以65种文字出版[8]21。该日记的出版,成为二战不可磨灭的社会记忆。

(6)宣传。当前许多机构,甚至个人,都保有珍贵的社会记忆资料。这些资料往往因为“珍贵”,而藏在深闺人未识。而实际上,借助现代媒体,主动将珍贵的社会记忆资料以电视、广播、报刊、上网、展览等形式,公之于众,才是最好的保护与传承。2012年3月31日,《扬子晚报》“档案穿越”专版报道了南京市档案馆馆藏200万张“民国身份证”户籍卡对外开放利用。仅4月5日这一天,南京市档案馆就接待了200多位前来查档的市民。台湾学者白先勇在拿到父亲白崇禧将军的户籍资料时,感激不已[9]28。

摘要:社会记忆资源寿命的有限性以及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对社会记忆造成的冲击,加剧了社会记忆保护的紧迫性。社会记忆保护的方式主要有管理性保护、技术性保护和传承性保护。

关键词:社会记忆,保护的必要性,保护的原则,保护的方式

社会记忆的保护 篇2

论社会记忆的合法性根据

社会记忆是近年来频繁出现在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概念,它的实质内容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主体能力和本质力量的.凝结、积淀和破译、复活的双向过程.从哲学层面上提出和研究社会记忆,有人性论、生存论和认识论等三个方面的合法性根据.

作 者:孙德忠 SUN De-zhong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430063 刊 名: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WUHAN UNIVERSITY JOURNAL(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5 58(2) 分类号:B023 关键词:社会记忆   人性论   生存论   认识论  

未成年人保护的青涩记忆 篇3

主人公杜鹏成绩优异,是个出色的男生,却因为父母的感情不和等种种家庭原因,和同样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同学陈志、许枫、绍远三人“厮混”。他们逃避现实,迷恋网吧,慢慢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胡老师对他们多次劝说却无功而返,终于酿成悲剧:一天,四人在偷东西的犯罪过程中过失重伤保安。

当时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后来,当杜鹏得知误伤的保安就是自家保姆的丈夫时,他选择了死亡。陈志得知自己的行为已构成犯罪,无法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疯了。绍远决心痛改前非,希望和父母享受家庭温暖的时候,警车呼啸而至……许枫因为犯罪中止,没有受到刑事处罚,但是他心中充满了惶惑,最终,在胡老师等人的帮助下走回了正路。

这部刻录灰暗青春记忆的电影一方面体现了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另一方面现实而残酷地展现了违反法律的后果。

不难看出,由于未成年人辨认和控制能力较弱,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发育尚未成熟,可塑性强,因而成长环境对未成年人尤为重要。

在现实中,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我国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的家庭(监护人)、学校和社会都做出了特别规定。例如,家庭中,要求父母关系和谐,经常陪伴孩子,和孩子进行沟通:学校中,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平等关爱,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上,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等场所的监管,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等。这些成为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途径。

未成年人在受法律保护的同时也受到法律的约束,对自己的行为依然负有责任。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人。在《刑法》上,已满16周岁的人便进入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对自己的危害行为应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十七条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了规范: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另外,如果情节较轻,又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法律责令其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社会记忆的保护 篇4

一、中国城市档案馆社会角色的自觉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 档案馆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面貌, 但本质上都是为记录官方历史而存在的。到20世纪70年代末, 中国的城市档案馆依然主要收集和保存党政机关文书档案, 为党政领导机关服务, 实际上扮演着党政机关档案馆的角色。就与社会的关系而言, 与世隔绝的档案馆基本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 中国档案馆工作指导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的核心之处在于, 中国的城市档案馆, 更加关注社会发展的记录, 更加注重为社会服务。由于档案馆越来越多地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成为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社会的大舞台上, 档案馆已经开始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传承历史文化和见证社会发展的角色, 档案馆本身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让城市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这一变化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阐明:

一是档案馆工作的指导思想更加突出社会服务功能。2000年, 中国档案界对档案馆建设形成了新的共识, 即要将档案馆建设成为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建设成为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中心。2003年, 国家档案局又赋予档案馆“现行文件利用中心”的职能, 即档案馆不仅要提供馆藏档案服务, 还要向社会提供政府已公开现行文件服务, 使档案馆成为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文件集中向社会提供利用的中心和档案信息服务中心, 档案馆工作形成了“四位一体”的新体制。这一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档案馆社会服务深化的过程, 对中国城市档案馆的社会角色变迁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是档案工作的观念更加侧重社会记忆和社会服务。中国档案界正在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即“转变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典型人物轻普通人物的传统观念和认识, 重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的价值, 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转变档案工作中重机关团体利用、轻个人利用, 重为机关团体服务、轻为群众服务的传统观念和认识, 像重视机关团体利用那样重视人民群众利用, 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其目的是体现档案馆保障民生, 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社会角色功能。城市档案馆主要收藏城市管理和城市运行档案, 许多内容涉及社会组织和市民, 因而城市档案馆与社会关系更加直接、更加密切。因此, 建立“两个体系”的观念对中国城市档案馆的档案资源建设和档案利用工作带来的是革命性的变革。

三是档案馆社会角色的变迁, 带动了人们对档案馆性质的新思考。在档案系统内部, 一些地方档案馆和学者基于对档案馆社会角色的认知, 提出建设公共档案馆的理念。传统的中国城市档案馆被称为综合档案馆和专业档案馆, 其区别在于前者集中管理党政机关档案的档案馆, 后者则管理如城市建设、房产管理等某类档案。其职能都是管理党政机关及其所属机构形成档案, 服务对象也都是侧重于党政机关。公共档案馆不再是以往体制下的党政内部机构, 而是人类生活公有的、共用的档案管理组织, 是为社会全体公民的利益和权利服务的公共机构, 是人类精神家园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从法理上讲, 中国自1987年颁布《档案法》后, 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被明确赋予公共档案馆的职能。但时至今日, 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档案馆。当前, 中国档案界提出建设公共档案馆的命题, 是社会客观要求与国家档案馆内在需求合力推进的结果, 对中国城市档案馆未来的发展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以上变化对中国城市档案保护提出新的挑战。这种挑战首先来自档案资源建设的新要求。习惯于和党政机关打交道的档案馆, 必须从社会记忆的角度树立积累和保护档案资源建设的新观念, 将记录社会发展的档案纳入管理范围, 重新研究档案接收范围、制定档案价值的判断标准、调整档案馆藏结构、实行新的档案整理标准等。其次, 挑战来自社会利用的新需求。当前中国城市档案馆的社会利用需求结构中, 历史研究的利用需求已经退居次席, 更多利用者是为维护利益的目的来到档案馆。以青岛市档案馆为例, 目前以维护利益查阅档案的已经占到70%以上。如果档案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地保护和开发, 查阅档案的结果不仅将影响利用者的切身利益, 也将影响档案馆乃至档案形成机构的形象, 对社会稳定也会带来负面作用。再次, 挑战还来自档案馆的服务设施和服务能力。传统的中国城市档案馆馆库, 一般是按照保存党政机关档案的需要设计的, 馆库不足以容纳大批社会领域档案, 也缺乏档案展厅等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 也就是说档案馆的基础条件远远达不到保护社会记忆的角色要求, 档案馆必须对传统的建馆观念进行反思, 提出增强档案馆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的新思路。

档案馆由党政机关历史的记录者向社会发展历史记录者的转变, 既有积累更加全面记录历史的目的, 也有服务社会发展的动因, 还有档案馆为与社会发展相协调而推进自身发展的考虑。这是档案馆在中国社会变迁中寻找新的社会角色的自觉行为。这一变化的意义在于, 许多以往无序的社会记忆行为, 由于档案馆的介入, 记忆的主体更加明确, 记忆的机制开始建立, 记忆的载体开始规范, 记忆的内容更加系统, 记忆的保护更加科学, 记忆的范围更加宽广。应该说, 中国城市档案馆角色的变迁, 给社会记忆的保护带来的是更加积极的发展和更加有效的利用。

二、保护社会记忆与档案馆的功能定位

当代中国的城市档案馆是城市发展原始记录的保护机构, 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播机构, 同时还是城市社会协调发展的推进机构。它既为城市保护历史, 也为城市记录当下;既记录城市的历史真实面貌, 也要记录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动态;既要记录城市管理的进程, 也要记录民众的权益;既要长久地保护档案, 又要开发档案信息为社会服务;既要保证既有职责的履行, 又要根据社会发展不断拓展功能。在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 档案馆承担着传承城市文脉的职责;在城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 档案馆发挥着维护社会公正的功能。城市档案馆的社会角色决定了其记录内容、档案来源、信息载体、服务对象的多样性, 与此相适应, 其功能也必定是多元的和发展的。从保护社会记忆角色的角度看, 当代中国的城市档案馆的功能已经开始逐步发生以下调整。

(一) 重要档案保管中心功能。

按照档案资源综合管理要实现“结构合理, 馆藏丰富”的要求, 城市档案馆除了集中保管全市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文书档案和历史档案外, 进一步拓展接收范围和类别, 集中保管部分主管部门的专业档案, 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档案, 全市重大事件、重大活动档案, 反映民俗风貌的档案等;

(二) 电子档案管理和备份中心功能。

适应信息技术普遍应用和电子档案大量出现的实际情况, 档案馆从管理政府电子文件入手, 开始集中存储城市管理和运行形成的重要电子数据, 这一做法既有利于统一保管电子档案, 也为进馆单位提供信息数据服务;

(三) 机关文件中心功能。

当前, 中国深圳等城市开始改革传统的档案进馆模式, 机关每年形成的文件均在次年移交文件中心统一管理, 实际上就是提前接收机关档案进馆, 档案馆履行了文件中心的职能。

(四) 国有破产企业档案、职工档案等管理中心功能。

中国苏州等城市档案馆开始集中管理全市破产企业的档案和集中管理全市职工档案 (包括破产企业职工档案、退休职工档案、待业职工档案等) , 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职工利益不受侵害。这一做法既便于对外服务, 方便企业职工查找档案, 也有利于整合资源, 减少多方投入, 节省投资成本。

(五) 档案寄存中心功能。

中国一些城市档案馆利用为今后进馆档案预留的库房, 面向银行、保险等企业和未列入进馆范围的事业单位, 开办档案代存服务, 缓解了社会管理档案的负担。

(六) 政务公开信息查阅中心功能。

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 中国城市档案馆普遍设立政务公开信息查阅中心, 接收政府公开信息, 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查阅服务。

对档案馆功能定位的新认识, 不仅促进了档案馆的档案资源建设, 更加系统地、全面地保护了城市记忆;而且对指导综合档案馆向公共档案馆的转型, 打造档案馆新的社会角色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摘要: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 中国城市档案馆的功能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本文把保护社会记忆作为中国城市档案馆社会角色的新定位, 分析了当代中国城市档案馆在保护社会记忆方面所担当的新角色和责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记忆口诀 篇5

1、依法治国————————一

2、执法为民————————只

3、公平正义————————功

4、服务大局————————夫

5、党的领导————————党

一句口诀:一只功夫党

依法治国是核心内容——————新执政为民是本质特征——————本公平正义是价值追求——————驾服务大局是重要使命——————驶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证

一句口诀:新本驾驶证

二、具体内涵:

1、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 口诀:民法限制

人民民主——————————民法制完备——————————法树立宪法法律权威——————限权力制约——————————制

2、执政为民的基本内涵: 口诀:本人文明

以人为本——————————本

保障人权——————————人

文明执法——————————文明

3、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 口诀:法理成绩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

合理合法——————————法理

程序正当——————————成及时高效——————————绩

4、服务大局的基本内涵: 口诀:手绕足(联想一下,服务就要行动,行动要靠手足,嘿嘿)

把握大局——————————手

围绕大局——————————绕

立足大局——————————足

5、党的领导的基本内涵: 口诀:司政组(联想一下,司考政治领导小组,嘿嘿)

思想领导——————————司

政治领导——————————政

组织领导——————————组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征:

政治性——————————证

人民性——————————人

科学性——————————学

开放性——————————放

一句口诀:证人放学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

口诀:国民党

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

民主法治——————————民

公平正义——————————工

充满活力——————————利

诚信友爱——————————爱

安定有序——————————安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喝

云南民族社会历史变迁的影像记忆 篇6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把中国少数民族独有的社会形态、历史文化和风土习俗真实地记录下来,在毛泽东主席的直接提议下,中国政府先后派出有学者专家参与的民族访问团和视察组,深入西北、西南、中南、东北等地,于1956年开展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参与调查的人数之多、调查的范围和内容之广泛、获得的成果之丰硕、产生的影响之深远,为世界仅有。本专题的内容涵盖了云南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突出了我国政府60余年来对少数民族的关心和爱护,彰显了党的民族政策对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稳定的优越性。新中国成立前,全面反映云南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图片资料并不多,可以说,这是一次对云南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最为集中的纪实影像报道。具有极高文献价值,它凝聚着中国几代民族学者和摄影人的梦想和追求。

有“新中国民族志电影第一人”之称的杨光海老先生说,这些图片不仅保存了一份那个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兄弟民族真切关怀的感情记录,最重要的是这些图片从历史、地理、人物、经济、交通、生产、生活、宗教、建筑、饮食、服饰、生态环境、节庆祭祀、婚丧嫁娶等反映了20世纪50、60、70年代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改造、合作社、大跃进、人民公社乃至“文革”时期的情况。我们从照片中,可以看到云南少数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状况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看到特定的政治制度、政治运动和社会变革对各个民族的影响。图片真实地记录了各民族朴实率真的音容笑貌和生活情趣,再现了他们艰苦创业的生动场景。这是一种别有魅力的影像世界。

社会记忆的保护 篇7

我们以1985年5月第2版体育系通用教材《体操》中前滚翻技术动作的保护与帮助方法为例来分析它的表述结构。

前滚翻: (1) 保护者跪在练习者的侧前面; (2) 当他的头后部将要着地时; (3) 一手托颈; (4) 当滚翻至臀部着地时; (5) 两手顺势推他的背前送成蹲。

第一, 站位。首先我们来看, 第一句“保护者跪在练习者的侧前面”讲的是保护者的站位。这一点很重要, 因为保护者站位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保护与帮助的实施。例如在保护帮助学生支撑跳跃项目的“侧腾跃” (以左摆跃为例) 练习时, 为了能使初学者顺利将腿摆越过跳箱, 保护与帮助者就应该站在跳箱后的右侧方, 当练习者踏跳后, 右手握他的右臂, 左手托其右侧髋部。而保护与帮助者如果站在跳箱的左侧或后方, 都会起不到保护与帮助的作用, 还会阻碍练习者做动作。

第二, 时机。再来看一下第二句, “当他的头后部将要着地时”, 很明显, 这句话讲的是对练习者进行保护与帮助的出手时机问题。保护与帮助的好坏, 保护与帮助的是否到位, 最主要的就是看你是否能找到保护与帮助的最佳出手时机。如果找不到最佳的时机, 或前或后的保护与帮助都有可能干扰、影响练习者顺利完成动作。所以寻找最佳的出手时机是实施保护与帮助方法的关键。第四句话“当滚翻至臀部着地时”, 也是讲保护与帮助的出手时机问题。一般的技术动作都有若干个保护与帮助的关键点, 通常情况下都是在最主要的一两个关键点上实施保护与帮助。

第三, 手法。第三句和第五句的前半部分“一手托颈”和“两手顺势推他的背前送”都是讲如何保护与帮助练习者顺利完成动作的具体手法和用力方向的问题。保护与帮助手法和用力方向的准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保护与帮助的效果和安全性。例如在保护与帮助双杠“挂臂屈身上”技术动作时, 保护者“一手握其上臂, 另一手由杠下托其背部, 帮助上成支撑。”如果“另一手”由杠上托其背部, 一是不能有效的起到保护与帮助作用, 二是练习者摆动后紧接着向下向后的疾摆动作, 很有可能伤害到保护与帮助者来不及撤回的反关节的手臂。

第四, 目的。最后一句的后半部分“前送成蹲”讲的就是保护与帮助的最终目的, 即让练习者完成完整技术动作。

当然, 在练习者完成技术动作的不同阶段, 所采用的不同手法都有其特定的目的。目的的改变, 手法也会相应的改变。目的不同, 手法也不同。站位也会随之调整。还是以“侧腾跃”练习为例, 当学生做侧摆腿动作比较熟练到位以后, 保护与帮助者就没有必要还站在跳箱后的右侧方就这个技术环节进行保护帮助了。为使练习者侧摆腿高且直, 保护与帮助者即可以站在箱后右侧方顺势高托其右侧髋部, 也可以站在跳箱的左侧一步左右的距离处, 用手或其他物体做标志, 让练习者用脚触之, 以提高练习者侧摆腿的高度, 或把腿向左上方顶伸;为使练习者侧腾跃后落地站稳, 保护与帮助者就应该站在跳箱前学生落地处, 用双手扶其腰部两侧帮助站稳。

通过对保护与帮助方法的表达结构的分析与认识, 我们今后记忆起来就很方便很容易, 而且不会出差错。

记忆与表述的顺序就是:站位→时机→手法→目的。

论社会记忆的层次 篇8

社会记忆一词是由保罗·康纳顿提出,他指出在人类社会的记忆中,除了个人记忆还存在社会记忆的现象,这一概念是对涂尔干学派的重要成员莫里斯·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概念的发展。保罗·康纳顿对相关研究做了进一步的推进,其中之一就是揭示了权力在社会记忆建构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回答了在权力影响下,社会记忆是如何被人们接受的。本文的研究是从思考保罗·康纳顿对于社会记忆与权力的论述开始的。康纳顿认为“控制一个社会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权力的等级。”[1]3首先,保罗·康纳顿所指的“权力”,本文认为近似于杜赞奇在“权力的文化网络”中所指的“权力”,即“指个人、群体和组织通过各种手段以获取他人服从的能力……事实上权力是各种无形的社会关系的合成,难以明确分割。权力的各种因素存在于宗教、政治、经济、宗族甚至亲朋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关系之中”[2]4,也就是说权力的主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其次,我们不妨追问为什么“控制了一个社会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权力的等级”,保罗·康纳顿表示“过去的形象一般会使现在的社会秩序合法化,”[1]3哈布瓦赫也认为“我们保存着对自己生活各个时期的记忆,这些记忆不停地再现;通过他们,就像是通过一种连续的关系,我们的认同感得以终生长存。”[3]82也就是说社会记忆的目标指向是社会认同与社会整合,那么作为有着不同主体的权力体系,其所指向的社会认同与社会整合必然是多元的,因此社会记忆具有了层次性。本文将以国营农场社会记忆建构过程为分析材料,论证为什么社会记忆会呈现出鲜明的层次性以及是何种层次性。

二、社会记忆层次的生成:多主体建构

1.指向政治认同的国家记忆。国营农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全新国家过程中的产物,虽然有模仿苏联集体农庄的意味,但却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官方的资料记载和舆论宣传中,作为制度设计者的国家在“国营农场”记忆建构上呈现出指向政治认同的特征,而基层民众在面对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时也深受这一目标指向的影响。首先各种档案资料构成了国家记忆建构的基础。我们来看有关资料如何记载国营农场的形成:国营农场早在抗日战争年代就已存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创办了光华农场,三五九旅的战士奔赴南泥湾,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开垦荒地,带头推动大生产。全国解放前夕的1947年,在东北创建了荣军农场与东北地方农场。1948年,国家在东北开始有计划地试办大规模机械化国营农场。从1948年至1952年的五年是国营农场的试办时期,国营农场开始在全国各地建立。1952年,各地先后试办了52处国营机械化农场[4]26,截至2013年,全国国营农场1779个,职工人数324万人[5]495。关于国营农场的性质,1952年《国营机械农场经营规章》中明确规定了“国营农场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企业”,是在国有土地上建立起来的,由国家投资、采用新技术和科学方法经营的大农业企业,全体职工“均系以国家主人翁的身份”参加劳动,是我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6]70。其次,有关的文学作品、文艺活动成为国家记忆建构的又一途径。作为不同历史时期有区别但又具有延续性的农场精神代表———“南泥湾精神”和“兵团精神”,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大力宣传和推广,相关的文献、报道、文学作品在较广泛的领域传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南泥湾精神的基本内涵,并由于其在中国革命史上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成为党中央推广和大力宣传的典型,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在国营农场建场之初也发挥了鼓舞农场工人克服艰苦的自然环境、简陋的创业条件的重要作用,这在农场职工的回忆和官方资料记载中得到了证明。新的历史时期,新疆的社会发展与长治久安上升到国家建设层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拨开神秘的面纱,逐渐出现在国家大型的文化活动场所(如春节联欢晚会)而被更多的人所知晓。201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对兵团精神作出如下界定:“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并在国家层面通过一些文艺作品大力宣传,在新疆地区被广大群众所熟悉。可见,国家建设过程中制造了大量的新的象征符号和价值理念,作为新的事物,国营农场在实际运营中有利有弊,但在国家记忆中,“南泥湾精神”和“兵团精神”成为象征符号之一,也是新的价值理念所倡导的,而他们都带有塑造政治认同的导向。

2.指向社会整合的地方记忆。国营农场自建场就是一种农场办社会的形态,对农场这个小社会来说,始终面临着如何实现有效社会整合的问题,一方面是如何在国营农场这一新的组织体系之中激发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维持农场自身的良性运转,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使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民族具有不同风俗习惯的职工在农场中和谐相处。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对社会整合有很多深刻的论述,认为社会整合的实现不仅仅依靠法律、习俗等,情感、道德的作用使得社会整合更加牢固,而农场地方记忆的代表———场志在对农场这个地域社会的记录中始终突出它是作为一个国家农业企业单位而存在,张扬农场职工作为农场主人翁的奋斗历程和光荣历史。场志是农场政府官方记忆的精华,虽然农场的档案资料也是官方记忆的组成部分,但对于农场人来说,认可度最高的就是场志。场志是地方史志的一种,以农场档案资料为基础,将农场作为一个整体,包含了建制、自然环境、人口与民族、农业、工业建筑、基本建设、商业、群团组织、组织人事、民政、司法、科技、人物等等内容的翔实介绍,突出展示农场自建场以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示农场人的精神风貌。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照片展示和有关人物的介绍,不仅包括一些主要领导人物,还包括具有特殊贡献或者有着突出事迹的职工。可见,农场的档案纷繁复杂,而场志选择其中最能激发农场人自豪感和工作热情的部分,突出了农场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以凝聚人心,实现人们对农场的认同,完成农场地域社会内部的整合。

3.指向意义建构的精英记忆。一般认为,地方精英是国家与基层民众之间的中介,传统中国社会中,国家与社会的中介是绅士,绅士指的是一个阶级的人,他们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一定的作用,作为特权阶层存在的绅士,有可能出入官场为家族谋得利益,同时他们还有一项重要的作用是维护道统,规范社会秩序,并在这一过程中收获社会声望。今天,绅士作为一个阶层已不复存在,但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即使国家政权以基层政权的形式延伸至乡村,普通群众和国家之间还是需要有中介来建立联系,这一群体被人们认为是有文化的人,懂得多的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是有所差异的,可能是地方政府的官员,也可能是教师或者是某类专业技术人员(如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的技术员)。这一类地方精英在社会记忆建构的过程中也起到特殊的作用,那就是作为基层社会的一员反思自身及更多人所经历的一切,阐释人生经历的意义。在由国家设计建造、承担着屯垦戍边任务的国营农场中,具有一定文化知识、聪明能干的人都会被农场的管理系统所吸纳,他们或者成为各级领导干部队伍中的一员,或者成为专业技术人员,在为国家服务的同时也得到组织体系内的学习机会进一步提升,这样一来他们生活总能够比那些没有文化的人过得好些,他们也就成为人们所认为的能人,这些人在回顾自身经历、农场历史是总会将个人的成就同国家所倡导的价值理念联系起来,以此来阐释自己的人生,他们对过去的阐释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普通民众对过往的理解和认识。

4.指向群体认同的基层民众记忆。在田野访谈中,研究者往往会在“进入”田野之初遇到困难,比如受访人觉得没什么好说的,访谈也常常会陷入一种表面的简短对话中,究其原因,主要是研究者被视为陌生人而无话可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场人在自己的亲朋好友聚会时聊起过去却非常生动,发生在过去的一场争吵在人们的讲述中栩栩如生。正是通过这种回忆人们增强彼此间的情感联系,过去“吃苦”的共同经历成为群体认同的基础。王明珂在研究族群认同时指出“移民造成的新族群环境,除了提供结构性失忆滋长的温床外,也往往促成原来没有共同“历史”的人群,以凝聚新的族群认同”[7]32,并认为资源竞争与分配关系的形成、维持与变迁对于族群认同的形成、维持与变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中的群体认同虽不同于族群认同,但其形成也同利益的竞争、维护有关。农场不同于地方农村,很多政策在农场和地方农村的执行是不同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农场职工的群体认同,是人们在移民社会中,在没有传统社会中的宗族等带有亲缘关系的社会关系网的情况下,以过去共同经历而形成的群体认同,目的是要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而这时社会记忆内容真实性的精确程度往往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重点在于共同回忆过去。

三、整体论视野下的社会记忆层次

上述分析显示,权力体系中的不同主体基于自身的利益诉求,其目标指向并不完全一致,作为国营农场的设计者和推广者的国家建构记忆指向的是政治认同,而作为组织中介的农场政府建构记忆的目标指向更倾向于社会整合,作为国家与基层之间的人物中介,社区精英建构记忆的目标指向是人生意义,而基层群众建构记忆的目标指向是群体认同。整体的“国营农场”的社会记忆建构正是在各方相互关联但又不完全相同的目标指向下呈现出最终的面貌。基于对权力等级下的社会记忆的反思,很多学者关注民间记忆的研究,试图将民众的记忆从沉默中解救出来,但官方记忆与民间记忆并不一定是对立与割裂的:作为权力掌握者的一方与受权力约束的基层民众之间始终存在着张力,这种张力既可以形成具有能动性的良性紧张关系塑造认同实现社会整合,也可以形成破坏性的紧张关系而使得社会认同的塑造和社会整合的实现最终失败。而社会记忆的层次性特征对建构社会认同的路径及关注重点给出了新的启示。

摘要:在社会记忆的建构过程中,不同主体的表述和目的指向差异使得一个完整的社会记忆呈现出了层次性,国家记忆指向的是政治认同,地方记忆指向的是社会整合,精英记忆指向的是人生意义,基层民众记忆指向的是群体认同,而这种层次最终叠合在一起使社会记忆呈现出完整的面貌。

关键词:社会记忆,层次,社会认同

参考文献

[1]保罗·康那顿.社会如何记忆[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M].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3]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刘培植.我国国营农场建设的若干问题[M].农业出版社,198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4[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6]农垦部政策研究室.农垦工作文件资料选编[M]..农业出版社,1983.

社会记忆的保护 篇9

“芜湖古城”位于芜湖市的东南部,整体位于芜湖的旧城区格局之中,旧城是芜湖的核心地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新的中心扩向了城东,大大的缓解了老城区的压力。

古城的占地约在1 9至20公顷范围,北到马号街、西到太平大路、东到环城东路、南边接驳长江支流青弋江堤岸。

古城范围内有八条主要街道(南正街、花街、十字街、米市街、薪市街、东内街、儒林街、城隍街),在街道中的纵使尚有保留着大量历史信息如司法、官府、军事和行政,但是从构成上来说还是以民居为主,民居既有普通居民也有历史人物故居,这些建筑保留着古城的特色也是历史的记忆。

从这些砖石记载的史书中我们阅读了过去的历史和在流传中的变迁和演绎。

1 芜湖古城一一片段化的历史风貌

芜湖古城从国家历史文物保护的角度来看属于“片段化的历史风貌”,指的是类似于芜湖古城这样的、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历史保护区”或者“历史名城名镇”的建筑集群和风貌环境。他们之间的最大区别表现在历史价值和占地规模上。

1986年国家文物机构在发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指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也应予以保护,可根据它们的史学价值和科学与技术上的价值评判,发布了各级地方‘历史文化保护区’”。

由此,对历史文化价值高的采用了法条的形式进行保护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名头。达不到这种保护程度的称为“历史地段”,倘若价值再低点的就称为“历史风貌片段”。“片段化的历史风貌”总结起来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一定的历史风貌。有历史典型性和鲜明的特色,能够反映城市的历史风貌。

(2)历史遗存是真实的。区域内的建筑、街道及庭院、民居等体现出的是历史遗存的原物,不能是“假古董”。

(3)规模不大。不成一定规模,零星散落着一些历史建筑、构筑物和遗存,所以才称其为历史风貌片段。

2 更新需要做到如下两大方面

2.1 自更新

内部基础设施的更新,大多数的历史街区距现在也有50年以上了,内部结构的老化,设备用线严重老化,不能满足现代电器设备的负荷要求,许多历史街区中的纪念性建筑多是因为内部设备老化,或者结构不牢固在自然力的作用下自燃或者坍塌。适当增加燃气和暖气管道,释放完全西靠用电来做饭和取暖的功能需求。

2.2 空间调整适应现代需求

内部空间的保留和适应现代化生活需求的再改造,历史街区中有些街区中尚有住户生活其中,面对现代的生活方式和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内部空间结构划分将是适应人的便捷舒适的方式如屋内入厕、宽带进户。

3 未来发展之路

3.1 保留残存,新旧拼贴

时间留给建筑的残缺和不全,却是展示的好机会,在现代的更新发展中对待留存建筑要分类处理和整修,纪念级别高的要完整保存(原有结构形式,材料);对于街区中质量差的但不影响整体效果的民居建筑就采用完全更新的手段,采用坚实、耐用的材料,对于装饰图案则可以简化,颜色仍需和原来相一致。这样做不会让人感觉是假古董的嫌疑,新旧建筑在发展中延续。

3.2 使用和发展并进

芜湖古城保护不同于建筑文物那样圈地保护的方式,他是一种动态的保护,一方面要保留其地域特色,同时街区要有活力就是居民依旧生活在此。

这需要对原有建筑进行有机更新,整理外立面的同时进行内部必要功能调整和设备的现代化改造,建筑形式的保留不能约束人的生活方式不前进。

古城由于街道宽度狭窄,不建议采用发展旅游的方式来进行商业活动的开发和宣传。避免出现象北京南锣鼓巷那样在节日期间短短短的800米的街巷涌入几百万参观者。而芜湖古城应保持着不影响居民生活前提下的适度旅游观光。

3.3 保护场所精神

场所是居民耐以生活和活动的必要空间,也是地域特色的展示,我们旅游的意义就在于感受不同的地域场所和氛围,如果地域所特有的场所消失或者是趋同化,人们也就不再觉得旅游是一件开阔眼界的方式了。

同时保护场所风貌与特色也是尽量减少修旧如新,假古董的感觉,把唯独留存下来的历史碎片通过现代更新人为的给弄消失了,倒不如把历史碎片中留下的构建形式和构建材料保留下来。正如圆明园的断垣残壁,没有按照烧毁前的原样复原而是保留了烧毁后的状态。

保护“历史风貌片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修补一定要按照建筑的原本的尺度感,建筑的高度和街道的宽度。芜湖古城街道的宽度基本在5~8米之间,街道2侧的店铺和居住的民居也是2~3层,一层的店面、二层、三局作为的居住和储藏,青砖黛瓦、马头墙。

这些是表现古城徽派建筑的肌理的重要形式,不可随意打破。其次是建筑的细节,建筑符号、门窗大小、窗花的图案及建筑的选材。

这些临街小商铺都是当时典型的手工艺品,尤其以花街最为出色(有编织日用器具工艺、扎染蜡染、锻造金银);儒林街历史上是文人居住和往来的场所,多以传统文化用品宣纸、毛笔、徽墨、砚台等文房四宝,老字号店铺为主。也有结合庙会和城隍庙民间习俗活动带动的小吃和地方餐饮特色。这些场所特质在规划更新中一定要保护和留存,他们是古城特有的场所精神。

3.4 凸显文化性

对过去的传承和延续都是基于在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传承是历史传承的活灵魂,缺乏文化性的传承是没有底气,不够自信。芜湖古城也不例外,有古代行政——司法——宗教为特色的衙署、土地祠——警察署、模范监狱——城隍庙市。更有展示地域文化的江南古城传统生活的小天朝、正大旅社、集雅楼,他们是古城文化的核心,同时在空间上联系中文庙、庙园、城隍庙和衙署的历史地标建筑。古城融合徽派建筑样式及江南水乡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它独有的文化和风貌。

4 结语:

古城历经的多年的沧桑,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城市变迁的画卷,我们作为历史画卷的欣赏着在读懂过去的同时更多的是要保护好、延续好让我们的后人还能读懂这幅石头记载的史书。城市的演化给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对历史风貌片段进行保护也要与时俱进、全部拆除重建是不可取的,失去了原则性,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和严谨的态度来面对这20公顷古城的保护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景慧: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和做法,城市规划,1998(3).34.

[2](挪)诺伯舒兹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社会记忆的保护 篇10

唐山因矿藏丰富、地理位置优越而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 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成长历程。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 那些曾经为民族自强和城市发展立下头功的工业遗迹已经不能适应今天城市发展的脚步, 唐山如果失去城市发展的“记录”, 将失去城市记忆。因此, 如何保护、利用这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业遗产, 就成为目前在城市建设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唐山近代工业及工业遗产的产生

1. 唐山近代工业与唐山市

光绪二年 (1876) , 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奏请清廷遴选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候补道唐廷枢, 勘察开平一带煤铁储量及开采情况, 并于次年招股集资, 创设官督商办的开平矿务局。光绪七年 (1881年) , 桥头屯一、二号井建成出煤。年底, 矿属唐胥铁路建成通车, 胥各庄修车厂制造的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投入运行。不久煤河通航。开平原煤经铁路、煤河运至芦台, 一部运达塘沽供北洋海军舰船, 一部运抵天津, 初步形成了生产、流通、销售一条龙的经营体系。从此开平煤矿声誉日隆, 在全国居显赫地位, 并促使桥头屯村 (今市区乔屯一带) 由一个荒僻小村逐步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城镇。

煤炭工业发展和唐胥铁路东西延伸, 使境内有了廉价的“工业食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加之唐山的资源优势, 近代工商业便逐步发展起来。唐山修车厂迅速扩大, 细绵土厂、华记唐山电力厂、德盛窑业厂、马家沟耐火砖厂、华新纺织厂等大企业相继建立, 机械、冶金、铸造、造纸、食品等工业竞相问世。工矿企业大量招收工人, 山东、广东以及河北等地农民纷纷来唐谋生, 使唐山镇人口骤增。

唐山这座城市并没有完整的城廓和城门, 而是一直以开平矿务局、启新水泥厂、铁路工厂等一些近代企业为中心点逐步向外扩展。由于人口的增加, 促使唐山周围的贸易逐渐向唐山转移。虽然, 清末时唐山周边已有“拉不败的建昌营, 填不满的开平城”等重镇的存在。但是, 由于开平煤矿等大型近代企业在此崛起, 唐山很快便成为城乡货物云集, 商旅骤增之地。由于开平煤矿把西方技术与当地资源优势相结合, 引进和聘用了许多外国工程技术人员, 洋货也开始流入唐山。商品的流通, 打破了唐山乔屯一带古老的封建经济的封闭模式, 促使城市商业形成, 很快取代了开平等历史重镇, 成为当地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唐山市由此建立。

2. 唐山工业遗产的产生

从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开始, 唐山就成为了“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 又经过多年发展, 唐山已经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 工业门类较全的工业重镇。

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任何事物也都有其兴衰的历史规律。曾经支撑经济高速发展的传统工业则逐渐衰落, 城市中的制造业比重日趋下降。进入20世纪90年代, 新兴产业逐渐取代传统的产业门类, 金融、贸易、科技、信息与文化等方面的功能日趋成为城市的主要职能。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被迅速成长的信息、国际交流和全球经济的新纪元。唐山作为我国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同样不会例外。特别是近十多年来, 唐山的工业企业经过战略转移和嫁接、改造、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得到更新, 技术含量不断得到提升, 地理布局不断得到优化, 顺利完成了老工业基地走向新生的过程。

唐山另一个特殊情况就是经历了地震, 震后工业老建筑存留不多, 部分存留的都成了地震遗址或危房, 使仅存的工业遗产建筑就变得弥足珍贵。

唐山市城市建设正在大规模的展开, 大量建设为工业遗产老建筑的再生与改造提供了机遇与条件。因此, 在工业遗产的保护、改造和利用问题上, 要走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尊重唐山历史的路子。

二、唐山工业遗产的调查与保护

1. 唐山工业遗产调查

(1) 开滦煤矿开平煤矿的建立文章开始时已经讲过, 但它的发展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开滦煤矿于2006年开始, 在市中心的唐山矿矿区, 以1878年开凿的唐山矿“一号井”、建于1899年的“百年达道”、矿区原有老建筑等三大矿业遗迹进行原址抢救性保护和开发, 努力将其打造成“中国北方近代工业博览园”。开滦煤矿已在建设“国家矿山公园”项目上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2) 启新水泥厂启新水泥厂原名细棉土厂。1886年 (光绪十二年) , 由开平矿务局总办唐廷枢出面集资兴办 (即中国第一家使用机器生产的水泥厂) 。1891年投产, 后接办者贪污渎职, 水泥质量下降, 1893年被迫停工关闭。1906年天津道、长芦盐运使、直隶按察使周学熙招股成立了唐山洋灰公司。1907年组成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1911年“马牌”水泥销量即占全国总销量的92.02%。从而成为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和“支柱”。

目前, 启新水泥厂面临整体拆迁。现存5条水泥窑生产设备、发电厂汽轮机及欧式高大厂房建筑仍然可以给久居于城市中心区的人一种极其强烈的工业化的震撼。但是厂内已经没有大生产时的样子, 所有设备都停止了运转, 只有值班人员在厂区内巡视。

(3) 唐胥铁路开平煤矿的创办, 是修建中国准轨铁路的一个契机。唐胥铁路起自唐山矿一号井外煤场, 止于胥各庄 (今丰南区境内) , 全长9.76公里, 是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 也是我国铁路总里程的源头。1881年 (清光绪七年) 动工兴建。同年6月9日开始铺轨, 年底投入使用, 共耗银11万两。1887年, 唐胥铁路向南展修到了芦台经塘沽到达天津, 1888年秋, 津唐铁路130公里全线贯通。此后, 津唐铁路继续延伸, 向西次第展筑至丰台、卢沟桥、北京;向东次第展筑至山海关、新民、奉天 (今沈阳) , 总长达841公里, 成为连接关内外的交通大动脉。

今天的唐胥铁路因“压煤改线”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部分路基下陷的厉害, 它已由正线改为支线。现在这条线已不叫京山线, 叫七滦线, 就是从丰南区的七道桥至滦县。

(4) 唐山机车车辆厂1881年 (清光绪七年) 唐山通往胥各庄的唐胥铁路建成通车。为适应修理机车的需要, 早在1880年, 开平矿务局在丰润县 (今丰南县) 胥各庄建立修车厂, 制造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车。1884年 (清光绪十年) , 修车厂由胥各庄迁至唐山西马路, 改称唐山修车厂, 这是我国铁路史上第一个机车车辆厂。1899年动工兴建新厂。1903年修车厂由老厂陆续迁至新厂。1907年, 唐山修车厂更名京奉铁路唐山制造厂。1929年5月, 工厂更名北宁铁路唐山制造厂。1948年12月唐山解放, 称唐山铁路工厂。1976年的大地震, 百年老厂全部被夷为平地, 震后在新区辟新址建厂。老厂现有地震遗址, 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还有地震未毁的老水塔等遗迹。

(5) 唐山南站唐山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自建铁路——唐胥铁路起点的火车站。1882年初, 唐山火车站建成营业, 站址选在市内天桥东侧老站道口处。后来由于开采煤炭, 造成路基塌陷影响行车安全, 唐山站于1907年西迁1公里到现在的地址。

地震后在原址重建的唐山站于1983年11月15日建成交付使用。唐山新华西道西端的新客运站唐山站, 于1994年11月11日建成并办理客运业务。原址的唐山站改称“唐山南站”。

站台上天桥保存完好, 为露天式, 完整保留了上世纪初建时的风貌。天桥主体为钢结构, 桥身为钢桁架, 桥身阶梯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桥面阶梯则为木结构。

(6) 滦河铁路大桥滦河大桥位于滦县滦州镇老站村, 是我国当时建设跨度最大的跨河铁路桥, 也是我国第一座采用气压沉箱来修建桥墩基础的钢结构桥, 设计建造者是我国杰出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滦河大桥“为单线铁路桥, 全长670.6米 (2200英尺) , 共17孔, 1892年5月开工, 1894年2月竣工。设计载重等级约合古柏氏E—28级。全都工程造价合白银575000两。

为对大桥加强保护, 该桥退役时, 东西两端各拆除一孔钢梁, 整个大桥保存现状完好, 各式钢梁保存完整, 两侧石雕未受破坏。该桥现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7) 唐山陶瓷厂、建筑陶瓷厂等陶瓷企业唐山陶瓷历史悠久, 素有“北方瓷都”之誉。唐山陶瓷厂原为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的附属厂。民国3年 (1914年) 建立, 1924年德国人汉斯.昆德独立经营, 并正式定名为启新瓷厂。1927年后开始有少量铺地砖和内墙砖出口, 1935年起所产卫生洁具销往香港等地, 1936年2月职工增到450人, 时为华北最大的陶瓷厂家。

唐山市建筑陶瓷厂始名德盛窑业厂唐山工厂, 由民族资本家秦幼林于民国19年 (1930年) 投资创办。初有工人百余名, 生产耐火砖、大缸和少量日用瓷。1943年改为德盛窑业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工厂, 解放后生产卫生陶瓷、釉面砖、卫生洁具配件等。

还有一些其他陶瓷企业。这些企业大部分建筑为70年代震后建筑, 部分地震未毁建筑已列入地震遗址, 如唐山陶瓷厂办公楼地震遗迹, 列入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8) 华新纺织厂等纺织企业民国8年 (1919年) , 华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工厂招股筹建, 民国11年正式投产, 当年8—32支三松牌机械棉纱面市, 大量销往冀东和东北各地。之后, 织布场、漂染厂相继建成, 所产白三燕和彩三燕棉布成为市场热门货。几乎和华新同时开业的大顺染厂, 日产色布72000码 (197280市尺) , 产品三侠青畅销辽西走廊, 阴丹士林供不应求, 售价一度超过天津。华新和大顺染厂的经营效果, 有力地推动了唐山市家庭织染布副业向专业过渡的步伐, 传统的手搬机逐步为脚踏铁轮织布机所取代, 产品品种由窄幅向宽幅、格布、色织布和印染麻花布等多品种规格发展。

当前纺织行业不景气, 大企业处于破产关闭状态。市内棉纺厂虽是震后原址复建, 新区华新纺织厂虽是异地新建, 但其老厂房都具备上世纪特殊形态的特点, 尤以侧立面为锯齿形的“锯齿楼”最为著名。

2. 唐山工业遗产的特点及状况

(1) 珍贵的历史价值。工业遗产是这段历史的幸存者, 是历史的遗存物, 成为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的载体, 因此这些实体的遗存就显得格外珍贵。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工业遗产确切的解释和引证许多历史事件, 传递历史信息。

(2) 可观的经济价值。一般建筑的寿命总是比其功能寿命更长, 例如启新水泥厂大型水泥窑和高大的厂房如果对其进行拆除, 所需费用显然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而如果对这些工业遗址进行改造、再利用, 可能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收益。

(3) 完美的艺术价值。北京798艺术家工厂是成功的范例。原来工厂设计师的设计在当今艺术家的眼中转化为了创意与灵感。而通过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则可将其蕴涵的艺术价值进行完美的升华。

(4) 时代精神的传承。近代工业落户中国以来, 唐山首当其冲的囊括了几个第一。长期的工业发展为唐山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唐山人民在享受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财富和便利生活的同时, 也对唐山这一传统工业城市产生深深的归属感并以此为傲。

(5) 地理分布相对集中。唐山这些老工厂地理分布跨度不大, 基本上都在市内路南、路北两区, 稍远些的也在古冶区、丰润区等地。

(6) 经营状况不同, 保护水平不同。开滦煤矿建设“国家矿山公园”投入了巨额资金, 已取得了经验。启新水泥厂面临整体拆迁, 厂房年久失修, 漏雨沐风, 5条水泥窑老设备多年闲置, 均出现锈蚀现象。

3. 唐山工业遗产保护的紧迫性

国家文物局长单霁翔在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上表示, 当前各地工业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重视不够, 工业遗产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比例较低;家底不清, 对工业遗产的数量、分布和经验严重匮乏;认识不足, 认为近代工业污染严重、技术落后, 应退出历史舞台;措施不利, 工业遗产首当其冲地成为城市建设的牺牲品。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通过的《无锡建议》提出“尽快开展工业遗产的普查和评估工作;将重要的工业遗产及时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或登记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编制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 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区别对待、合理利用工业废弃设施的历史价值”等措施。黄崖洞兵工厂旧址等九处近现代工业遗产入选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 唐山已驶入城市建设发展的快车道, 而原来位于城市中心区的一些企业也面临拆迁, 如何即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 又为这些旧工业遗产找到一条新生之路, 树立保护遗产的观念, 是摆在城市发展决策者和全体市民面前的一道现实性课题。

三、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情况

1. 工业遗产改造、利用的实例

国内外工业遗产改造、利用的成功范例,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如: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福建省马尾造船厂、北京798艺术家工厂等。唐山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 也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离我们最近、最为称道的是北京798艺术家工厂。

798过去是大型国有军工企业。在北京酒仙桥有一片建国初期由前苏联援建、原民主德国工程师设计的工业厂房, 在规模、技术和建筑艺术上, 其价值都不言而喻。况且, 这里又凝结了很多人的劳动与智慧。工厂内横七竖八的管道, 高耸的烟囱, “文革”时期的标语, 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 以及不断传来的机器轰鸣声, 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个活生生的工厂;而艺术展览的宣传海报, 画廊、工作室的指示标牌, 引人注目的雕塑作品, 时髦的青年和穿梭往来的外国游客, 一切又构成了极强的艺术和时尚氛围。使人不自觉的回想起少时记忆中的工厂环境与奇思幻想的艺术构思的组合, 让人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对于像798一样具有工业特色的唐山老工业建筑, 我们要借鉴它的成功方面, 保留现状、多做保护。

2、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方法

综合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 公共休憩空间模式:在工业旧址上建造一些公众可以参与的游乐设施, 作为人们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如修建成景观公园或主题性公园等。 (2) 主题性博物馆式:主要是以博物馆的形式, 展示一些工艺生产过程, 从中活化工业区的历史感和真实感, 同时也激发参与和认同感。 (3) 组合开发模式:将工业旅游资源与周边其他非工业旅游资源有效结合, 形成特色旅游线路。

四、对唐山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建议

1、唐山工业遗产的抢救性保护

工业遗产同其他文化遗产一样, 具有不可再生性, 只有认定和保护工作先行, 才能防止对其随意废弃和盲目拆毁。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工业遗产一经认定, 应当及时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对于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业遗产, 应最大限度地维护其功能和景观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优先考虑原状保护。当前应尽快甄别和抢救濒危工业遗产, 以便采取措施降低其继续破坏的风险。对已面临危险的工业遗产, 应迅速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制定相应的保护修缮以及合理利用的方案。此外, 工业遗产保护材料和技术应用也十分重要, 我们要在实践和技术两方面去考虑问题。

2. 唐山工业遗产改造、利用原则

(1) 景观与科教相结合的原则工业遗产的景观功能与科教功能是改造后所具备的前提。改造后的产物应具有城市景观欣赏的价值。老工业旧建筑是用来机械化大生产的, 但如果将其改造为公园或其他场所, 就必须站在现代人欣赏角度考虑, 提取老工业建筑中的元素进行合理装饰和改造, 才能实现其改造后的景观功能。

而科教功能的实现则是对工业遗产开发利用设计者的更高层面的要求。要实现美学与科教价值并举却并非易事, 即要做到使人们流连忘返, 又要在陶冶身心的同时在科学、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所收益, 这就要设计者去根据每一个案例进行特殊的分析, 设计富有创意的设计形象, 寓教于乐。

(2) 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唐山工业遗产的特点, 我们对其进行改造、利用时就应该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如工厂占地面积大, 对其进行主题公园式的改造, 这样就可以把面积大、工业景观多而新奇的特色表现出来, 并且对周围整体地块的提升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处于市区内的老工业厂房则可以改造为博物馆、艺术家工厂甚至卖场等。这样可以更好的将老厂房室内宽阔、层高、光照条件理想等优势发挥出来。

3. 唐山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建议

(1) 加大对工业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加大对唐山工业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 提高全社会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保护现有工业遗产资源, 将工业遗产的更新、利用作为工业旅游这种新的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利用它的开发带动唐山老工业区的生态复兴。

(2) 变拆迁和废弃为合理开发。由于诸方面原因, 唐山一些老企业面临着拆迁和改造。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问题。因此, 我们要变拆迁和废弃为合理开发, 不能走为开发而毁损工业遗产的老路, 要“自上而下”的作好工业遗产保护工作。

(3) 加大公众参与工业遗产保护的力度。从规划、立项到施工、经营等各个阶段建立多渠道的公众参与途径, 对市民提出的疑问和建议有关部门应当给予明确认真的答复和反馈, 使市民的意见真正落实到实际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唐山市志/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北京:方志出版社, 1999

[2]唐山城市建设志/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2

[3]中国近代工业史/祝慈寿,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9

[4]老上海工业旧址遗迹/薛顺生、娄承浩,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5]南京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现状与保护策略探讨/蔡晴、王昕、刘先觉, 现代城市研究, 2004 (7) :16~19

论档案编研与社会记忆的构建 篇11

[关键词]档案编研;社会记忆;构建

档案中完整真实的记录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其对于我国现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国对于档案的社会记忆功能的研究一直都在继续,学者们力求将档案的社会记忆发挥到极致,使得其能够构建真实、完整的社会记忆。近年来,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目标为更好的对社会记忆进行保护和传承,并且做出了大量的宣传,以期能够促进档案形式的改革和完善对档案的保护工作。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为档案社会记忆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社会记忆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一、社会记忆的构建需要档案编研

虽然档案是构建社会记忆的最主要途径和方式,但是就目前的档案发展来看,其还不能够称作是真正的社会记忆。而档案要想真正的成为社会记忆,除了要对社会有更为充分的认知和了解之外,还要能够对记忆进行重构,而记忆重构的这一过程极为复杂,这就需要档案编研的支持。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能够使得社会记忆更加的完整和真实,从而实现档案向社会记忆的转化。

1、档案不等于记忆

档案记录了社会各阶段的活动,其真实的反应了社会历史时期所经历的各种变动,其能够真实地还原历史的面貌,这就使得人们在认识上出现一定的偏差,人为档案就是社会记忆,而拥有丰富档案资源的档案馆就是社会记忆库,其包含了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很多的档案馆为了能够引起人们对档案的重视,笼统的将档案归结为社会记忆,这种较为片面的说法,对于人们真正理解社会记忆和档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我国目前的档案发展而言,档案虽然能够对历史进行真实的反映,但是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其与社会记忆还是具有着一定的差距。

所谓的社会记忆,就是社会对于过去的记忆。而这些社会记忆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纸质文献、记录文本、仪式以及各种文物等。而在社会记忆的表现形式上,档案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发挥出了积极的效应。但是再主要的表现形式其本身也只是一种形式,并不能够完全的替代社会记忆。档案虽然具有多样的文献能够对社会的过去发展真实的还原,但是其在本质上,还是与社会记忆有着一定的差异。社会记忆能够对社会的情感以及心理进行重构,其影响力有时候是无形的,其并不能够代表史实本身。社会记忆是一种意识层面的因素,其不能够完全等同于传统的文献资料。人们对于过去的记忆,是意识上的重组,在客观上也许并不存在。

在世界早期的社会记忆和档案研究当中,人们就意识到社会记忆与档案并不具备同一性,两者之间虽有一定的共性,但是也有明显的个性。在国际学者的研究中人为,社会记忆是人们对过去某种事物的一种观念认识,其在真实中也许并不存在,只是人们在脑中的一种意识重建,这样档案有着明显的不同。社会记忆的构建更具有广义性,在意识形态上,其对历史的认识更为全面,视角也更加的开阔。而档案则只是对历史的一种客观记录,其是人们对社会记忆探讨的主要途径,在历史的反映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被认知才能被记忆

尽管社会记忆的构建与形成过程和机制复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被认知才能被记忆,特定的档案记录首先必须进入当下人们的认识和情感领域方能真正参与到社会记忆的构建中去。而与人们约定俗成的纪念仪式以及习以为常的风俗习惯等相比,档案作为一种形成和运转过程均具有一定封闭性的文本记录,其广泛传播、社会认知和情感认同更需要一些推手,来促进完成,其中最重要的推手之一即为能够提升档案信息价值,主动提供档案信息社会服务,使档案信息广泛传播的编研工作。

二、构建真实,完整的社会记忆对档案编研的要求

档案因其原始记录性的特点,在构建社会记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补正、校验、保存及传递作用。在严格的意义上,社会记忆只有保证记忆能够传递才有意义,而作为一种刻写实践,档案记录本身就具有记忆和传递社会记忆的功能。所以,档案工作者有责任为构建真实、完整的社会记忆而努力,在档案编研方面则更应当注意因此提出的要求。

1.深度记忆,细节的挖掘

不难发现,现如今的畅销书排行榜上一直少不了一些记录历史细节的书,这实际上也是迎合了人们追溯记忆的一种本能和需求,历史教科书上看不到的细节往往却是重构社会记忆的重要组成,由于这些细节不为众人所知,而且通常更加生活化。通俗化,也更易被人们所接受。记忆和传递、细节里面有最准确最深刻的历史记忆,记忆历史的最好方式就是记忆细节。细节不但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心理奥秘,人们希望通过类似的记录来建构更加完整、真实、深度的社会记忆,而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历史纲目,档案记录中并不乏这样的细节,只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加以挖掘。

2.生动记忆,形式的改变

每个人的记忆都是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社会记忆亦如是。然而,档案记录长久以来的形象似乎只是一些、尘封的历史,即使已经可以面向公众提供利用,也鲜有人问津,导致这些真实的历史记录难以、社会记忆化。对此,档案记录的内容自然应当更加丰富多彩,这在今后档案的形成中必将有所改观,同时,通过档案编研改变一些档案原件的刻板形式,增加其生动感和吸引力,亦不失为一种主动积极开发现有档案资源的有效途径。

基于档案原件的信息内容,编研人员可通过不同层次。不同方法的加工,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赋予档案记录以崭新的面貌和生命,使历史中尘封的人物和事件鲜活起来,更易为社会公众所接受和记忆。具体的方法包括,改变档案信息的体裁和叙事方式,如对平铺直叙的档案记录采取突出重点,悬念设计,故事化的叙述等方式使其通俗易懂,甚至引人入胜,转变档案信息符号形式,将文字转变为声音和图像等更为直观易明的形式,利用多种传播渠道,扩大档案信息的受众群,增强档案信息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等。总之,通过编研加工,使档案信息被更多人“记忆”,从而充分发挥档案的“记忆库”功能,积极参与到社会记忆的构建中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可以通过编研加工,使得档案信息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并且在编研当中更加深刻的了解社会的发展,在认识上进行重构,使得档案的记忆更加的完整,从而使得档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记忆。

参考文献

[1]王纪.《有选择的社会记忆》.《博览群书》,2006年第5期.

[2][美]弗朗西斯·布劳因《档案工作者、中介和社会记忆的构建》.《中国档案》,2001年第9期.

城市记忆——名城保护与旧城改造 篇12

我的家乡是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也是全国重要交通枢纽之一,京广、陇海铁路交汇于此。郑州是近现代才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在旧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上很有典型性:是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地处黄河南岸、嵩山之东,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它东邻七朝古都开封,西依九朝古都洛阳,南靠曹魏都城许昌,北面黄河,与新乡隔河相望,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都市之一,也是1954年后才成立的最年轻的省会城市之一。郑州市还是著名的商贸城,它是全国的商品集散地之一,是中国重要的内陆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新崛起的现代化商贸城市。

在旧城改造方面,郑州还有很多的欠缺,希望能从一些特色城市的旧城改造中寻找到很好的帮助。

一、旧城改造方面的特色城市

1. 桂林:环境决定一切。

城市发展,环境是关键,而旧城改造则是城市综合发展的关键所在。

桂林是我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桂林的山水独特,是我国乃至世界人民共同拥有的瑰宝,其资源的价值是无法替代的,其旅游优势也是他者难以企及的。桂林自秦始皇33年设郡、汉代建城以来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文物古迹是桂林名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桂林的“两顶桂冠”。

虽然经历了风雨沧桑,桂林也进行了数度城市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桂林的原有独特风貌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损害:城市布局不尽合理,工厂与生活区互相交错,街区环境繁杂无序;桂林独有的城市形态日益模糊,山水城的内在特色正逐步失去魅力。许多游客说,落后的城建与美丽的山水太不协调了。我曾带学生去阳朔写生,游完山水后,真的不愿意住在城里。城里城外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所以桂林再不改造,旅游上台阶只能是句空话。

桂林拥有2100多年的历史和厚重的人文景观。然而,长期以来文化积淀和人文情怀被隐没在山水之间。对整体老居住区的改造规划,应该在获取当地居民的意见和进行细致调研后,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找出最适合这个居住区的更新方式。而一旦这个方案确定后,就要求从上到下地贯彻实行。

在桂林市政府、各级单位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桂林旧城改造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城市形象明显改观,城市空间逐步拓展,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发展的潜力不断增强;自然山水景观和人文景观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城市面貌与山水环境日渐协调,旅游景观、旅游城市的特色和优势日益明显,赢得了市民和各国游人的赞叹。

2. 成都:旧城改造,关乎民生。

旧城改造是一项系统的拆迁工程,关乎国计民生。如何在改造进程中顺利实施拆迁,做到拆迁各方都能够和谐,值得现代城市建设者研究和分析。

土地是城市最宝贵的资源,是城市发展的依托,珍贵无比。在改造过程中,成都市牢把土地一级市场管理关,并净化土地市场环境、规范土地招投标工作。政府通过公开招标投标,对土地进行拍卖:一是能够加快资金回收,使拆迁人能够尽快得到回报;二是能够让更多的经济实体都有获得参与改造建设的机会,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到改造工程中去;三是能为改造工程按期完成提供保证。

成都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成都模式”,通过系统改造建设,人们看到了成都这座“花重锦官城”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彰显了其集休闲、娱乐、和谐、包容于一体的城市魅力。

3. 北京:名城保护与发展规划。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地上地下文物保存非常丰富,有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故宫、北海、天坛、颐和园、十三陵、万里长城和周口店猿人遗址等。

1984年北京市政府制定了《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明确要求根据保护文物古迹的格局、安全、环境和景观的需要,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北京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6项,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近800项。至今已划定了四批共202项国家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另有历史文化保护区25项,博物馆73座。1985年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北京市区建筑高度控制方案的决定》,确定了北京城区从皇城向外的平房、9米、12米、18米、30米和45米高度区,对旧城外提出了一般不超过60米的控制高度。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北京不仅要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且要保护好具有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民族地方特色的建筑群和街区。同时从城市格局、城市设计和宏观环境上对城市建设提出从整体上保护名城的10条措施:要保护和发展传统城市中轴线;保持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市平面;保护与北京城市沿革密切相关的河湖水系;基本保护旧城原有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胡同格局;注意吸取传统民居和城市色彩的特点;以故宫、皇城为中心由内向外分层次控制建筑高度;保护各景点之间以及市区遥观西山的城区景观线;保护街道对景;增辟城市广场;保护古树名木,增加城市绿地。北京市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二、郑州的现状

城市居民需要生活在充满记忆的环境中,规划范围内的商城遗址、城隍庙及各时代遗留的典型建筑共同构成了郑州城市历史的时间刻度,它们的存在可以帮助居民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城市,并由此产生一种文化认同感。

我们通常认为,旧城改造的重点是改善人居环境和交通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事实上,在旧城改造中,尤其应注重整合旧城所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增强城市魅力,即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的凝聚力,进而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这才是旧城改造的核心问题。

作为中原城市的郑州,其真正特色不是水域靓城,而是3600余年的灿烂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城市竞争力最终还是文化竞争。郑州市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203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45位,这与文化竞争力不高有很大关系。因而旧城改造的重中之重应为发掘历史文化价值,弘扬中原文化。

对于郑州的旧城改造定位,我们应该将旧城区定位为:郑州市历史文化窗口,郑州市城市风貌缩影,郑州市休闲服务中心、承载中华古都文明与商城美誉的文化旅游胜地。保护商城历史文化遗产,振兴文化产业,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旧城改造不仅在建筑风格、色彩、形式等方面应贯彻中式,避免出现欧式、现代、幕墙等形式,在民风民俗、制造业、服务业等方面也应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

以历史文化街区为承载文化的载体实施城市的再开发。重塑历史街区是延续历史文脉,突出城市特色风貌,增强地域感和保证时空延续性的最佳手段。郑州沿城墙保存有书院街、唐子巷等历史街区,具有传统城市格局特征和风貌,但建筑破旧,环境恶劣,面临灭失的境地,可借鉴北京的798工厂,充分利用传统建筑、街道空间格局及内部空间,建设文化研究室、画室、艺术创作室、展览馆、茶社、高档酒吧、影院等设施,经营旅游服务等文化商业活动,增加旅游的空间载体和内涵。

三、结语

最有历史的北京,最具现代感的上海,即使发展得再迅速,在它们的城市中间,历史的遗留,以及殖民地留下的特色建筑,也都完好地保存着。它们非但没有破坏城市的环境,反而在政府的保护下,成了一道风景线,成了新的商机。人们不用去博物馆,从城市的建筑、街道和广场上,就能清晰地看到这座城市从古至今的历史和文化脉络。而且,这种历史、文化的脉络和痕迹,不是几个点,也不是几小片,而是整座城市。可见,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才是旧城改造中最重要的。

城市的生长过程,应如树木的年轮,能记录下城市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特征。城市决策者、城市经营人员、地产开发者、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者,都应牢记这一点,不能以牺牲环境、割断历史为代价建设城市,让我们的城市失去文脉。

摘要:本文选择了桂林、成都、北京这几个在“旧城改造”上具有一定特色的城市进行分析, 对目前旧城改造中的居住文化破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 并从中吸取了经验, 指出了在当前背景下, 旧城改造应当采取小心谨慎、步步为营的改造方式, 以保护居住文化, 旨在帮助郑州更好地规划和改造旧城。

关键词:郑州,旧城改造,特色城市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城市科学研究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城市发展研究, 2007, (4) .

[2]许凡.浅谈历史地段保护的意义和方法.小城镇建设, 2006, (2) .

[3]徐鹰.论桂林旧城改造.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6, (8) :108-110.

[4]陈泽全.浅析旧城改造对城市综合发展的作用.松滋市建设局.

[5]董雷.对旧城改造中的居住文化的思考.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 2005, (8) .

上一篇:职业素养与能力下一篇:早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