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成本控制系统

2024-08-27

责任成本控制系统(精选9篇)

责任成本控制系统 篇1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一项涉及到施工生产各个方面的综合性工作。因此,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体系由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标准体系、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责任体系和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体系三部分构成。其中, 责任体系为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的有效执行提供了控制责任主体的保障。只有明确施工项目各部门、单位的责任, 才能使成本的控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实现降低项目成本的目的。本文仅就建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责任体系, 谈一点个人看法。

1 责任成本与项目成本

责任体系作用的发挥, 主要是通过对各责任单位责任成本的控制来实现的。 责任单位是对施工项目总体目标的一种分割——责任分割, 包括责任范围和责任程度。以责任单位为对象汇集的、为各责任单位所控制, 并负有相应经济责任的成本为责任单位的责任成本。责任成本内容的确定, 是建立在可控成本基础之上的, 各责任单位的可控成本为其责任成本, 不可控成本只是具有参考意义。

责任成本和项目成本是从不同的管理角度提出来的, 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信息加工和成本管理的任务。二者主要区别在于:

1.1 成本核算原则不同

项目成本核算是按照“谁受益, 谁承担”的原则进行的, 因此常以施工项目作为成本承担的客体, 哪个项目有所“得益”, 哪个项目就必须相应地承担有关生产耗费;责任成本是按照“谁负责, 谁承担”的原则进行的。在此原则下, 通常以责任人或责任单位作为成本的承担者, 谁 (或哪个单位) 拥有一定的经济 (成本) 责任和相应的权力, 就应对其权责范围内发生的有关耗费担负起一定的责任。

1.2 成本归集对象不同

项目成本是以项目作为成本归集对象, 在计算项目成本时, 一般按不同的项目分别汇集、加工成本数据, 并进行单位工程成本和项目总成本的计量和核算;责任成本却是以责任单位作为成本归集的对象, 在计算责任成本时, 通常按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管理层次分别汇集、加工成本数据, 并对责任单位的有关成本进行计量和核算。

1.3 成本核算基础不同

项目成本核算一般是按经济用途, 将全部成本划分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和间接成本等,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而责任成本核算是在按成本的可控性, 将全部成本划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的。由此可见, 与实物相联系的项目成本和与责任单位相联系的责任成本是不同的, 它们是经济意义互不相同的两个量。

2 责任单位的责任成本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责任体系由项目经理部责任总成本、内部施工单位责任成本、内部职能部门责任费用等组成。作为施工项目的各责任单位, 由于职责范围不同, 其责任成本的内容是不同的。

2.1 项目经理部责任成本

项目经理部的责任成本, 是指其为施工准备、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主要包括:

(1) 工作人员薪金。

指现场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工资性质的津贴等。

(2) 劳动保护费。

指现场管理人员按规定标准发放的劳保用品的购置费及修理费、防暑降温费等。

(3) 职工福利费。

指按现场项目管理人员工资总额的14%提取的福利费。

(4) 办公费。

指项目经理部办公用的文具、纸张、账表、水、电;书报费等。

除上述四项外, 还包括差旅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保险费等。

2.2 施工队的责任成本

项目部施工队责任成本内容, 主要包括该施工队在施工生产中支出的费用。

(1) 人工费。

指从事建安工程施工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费、工资性质的津贴、劳动保护费等。

(2) 材料费。

指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构成项目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的费用和周转材料的摊销等。

(3) 机械使用费。

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自有施工机械研发生的机械使用费和租用外单位施工机械的租赁费, 及施工机械安装、拆卸和进出场费等。

(4) 其他直接费。

指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二次搬运费、临时设施摊销费、检验试验费、工程点交费和场地清理费等。

项目施工队的责任成本, 主要是构成施工项目成本的直接成本部分。

2.3 材料采购保管部门的责任成本

材料采购保管部门的责任成本是指有关材料从订货、购入, 一直到出库的整个过程中研发生的各项费用, 及因缺货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1) 订购成本。

指为订购材料所发生的有关成本, 如订购手续费、旅差费、验收及入库费及有关人员工资等。

(2) 购入成本。

指材料本身的成本, 包括买价、运输费、装卸费等。

(3) 储存成本。

指材料从入库到出库的整个期间内所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储存保险费、损耗费、仓储费、仓库管理费等。

(4) 缺货成本。

指由于存货耗尽或供应中断等原因而不能满足施工生产正常需要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包括停工待料损失费、为补充因缺料所短欠的工程量而加班加点的损失费或因不能按期完工而应付的罚金等。

随着企业分权管理的实施, 为了有效地对内部各单位进行控制, 有必要根据内部各单位所处的管理层次赋予相应的权限, 明确其应负的责任, 使责任更为具体化、层次化, 以保证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

在施工项目内部建立责任体系的同时, 企业作为责任中心, 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摘要:文章从两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建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对象、基础以及责任单位相关部门成本管理的切入点和职责范围。

关键词: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责任体系

参考文献

[1]GB/T50326-200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实施手册.第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责任成本控制系统 篇2

2.2加强合同监督在工程项目实际实施期间对其有效监督,是合同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部分,能保证所有合同条款、合同内容的完善性,这样根据合同上的相关内容才能有序完善。根据合同中的内容,对其提出有效的监督措施,保证在几方面得以完善。第一,详细处理工程项目中各个人员之间的关系。针对工程小组、分包商等,对合同内容进行指导,保证认识到合同的重要性。同时,项目合同的管理人员还需要对工程小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详细分析施工中存在的变更情况;第二,保证合同评审制度的使用。基于一定的工作要求,在签订相关合同之前,需要对合同中的相关条款进行评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为其制定出完善的解决措施,保证能避免一些风险问题的产生;第三,在工程项目合同实际实施期间,需要针对合同的实际情况,为其确立出合理目标,针对产生的各个情况实施跟踪和管理,确保偏离问题的详细处理[3]。

2.3构建索赔管理制度

(1)促进施工索赔的实现。在合同管理中,索赔为其中的主要部分。当在履行合同的时候,如果其中一方没有履行合同,完全未履行合同上的义务,将导致其中一方受到很大损失。在整体上,将赔偿作为工作中的基础条件,实际的处理工作将是合同的主要执行过程。但在合同实施的时候,当合同规定存在意外情况或者导致合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时,为了能维护自身的发展利益,需要对赔偿工作提出一定要求。在大多数发展情况下,工程赔偿是基于实际损失作为基础条件的,因此根据工程的建设要求,将工程计算作为依据。并且赔偿工作的实施也是工程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分析赔偿工作的执行水平,能详细分析出项目的管理水平。因此,在赔偿工作中,要为其收集更多信息和资料,保证工作意义的充分发挥[4]。

(2)建立索赔管理制度。在近几年发展中,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逐渐产生,但是一些人员还未认识到赔偿管理制度发挥的重要性。因此在工作中要对赔偿制度进行宣传,发挥培训和教育工作,保证人们全面认识,促进合同管理工作作用的实现。当工程项目合同实际实施的时候,赔偿问题是常见的。所以需要为其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在合同签订和工程施工时都能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合同内容进行整理,也能分析出其存在的不良因素和设计不合理问题等,这样才能促进合同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当项目合同在实际实施的时候,还需要根据法律法规,对合同中的内容详细分析,对工程项目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确保能找到赔偿的证据。根据合同赔偿管理制度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符合新时期企业发展下的项目建设要求,这样在总体上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地位,实现稳定生存和发展[5]。

3责任成本控制措施

3.1完善项目责任成本控制项目责任成本控制体系的建设,能保证成本控制工作的系统化发展。基于权、责、利三个发展方向,构建一体化的成本控制体系。还需要构建经济责任制,当确定出项目责任成本的总体目标后,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结构、控制结构等,对人、物、工作内容进行分配。在各个责任单位中,为其构建完善、配套责任成本控制制度,在工作中根据竣工计价和成本核算的内容,为其确定出成本经济责任,以保证在整个项目中获得良好效果。

3.2严格考核成本工程项目成本分析工作,主要对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目标成本、内控成本进行分析,按照成本计划,分析出实际的建设情况,也能对其产生的偏差作出研究。同时,根据不同的问题,还需要为其提出合理的参考意见,保证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调整。该工作方式为管理工作的主要部分,能为企业的后期招标工作提供正确依据,在对责任成本分析时也能实现全面分析

3.3控制间接费用当工程项目在实际执行期间,经费支出情况将给项目整体效益造成很大影响。多数情况下,随着项目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管理费用的开支也会增加。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费用主要为人力方面,当该因素增加的时候,将降低项目的整体效益。所以,需要加大力度对其严格控制。同时,还要降低工程项目中的非生产人员,对人员指标严格控制,降低非生产工作中的开支,以达到一定的节约目的。

3.4控制分工工程结算环节对于项目工程中的分包工作,要在工作中对其严格审查,详细分析工作队伍的资质,分析工程中的价格,科学确定出实际成本。在对工作队伍实施管理的时候,还要保证执行措施的使用能符合一定的建设标准,按照一定依据促进合同的签订,保证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同时,还需要详细对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质量进行控制,根据合同上的相关内容为其提供更多资金[7]。但是,当实际发展中遇到资金短缺现象的时候,要对其办理和挂账,确保收入能符合实际的成本核算。

4结语

基于以上的分析,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和责任成本控制两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做好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和责任成本控制发展,能为建设项目节约更多成本,也能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确保在获得更高效益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部门责任的质量成本控制研究 篇3

一、质量成本相关研究回顾

(一) 对质量成本分类的研究

当前流行的质量成本分类方式有两种:传统的P-A-F模型将质量成本划分为4类: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失败成本与外部失败成本 (内、外部失败成本统称为失败成本, 因此有些文献认为其被分为3类) 。预防成本:为避免或减少不合格而投入的费用;鉴定成本:为评定是否存在不合格而投入的费用;内部失败成本:出现不合格品在交货前被检出而构成的损失;外部失败成本:出现的不合格在交货后被检验出而构成的损失。朱兰 (Juran) 、费根堡姆 (Feigenbaum) 、Purgslove and Dale (1995/1996) 及世界很多国家的质量管理部门都采取这种分类方式。然而Crosby (1979) 的模型将质量视为“对要求的符合性”, 因此他将质量成本定义为“为了使得产品符合顾客的需要而支付的成本以及由于不符合顾客需要而造成的损失”, 并将其分为符合性质量成本和非符合性质量成本两部分, 符合性质量成本是为了保证第一次就做对而支付的成本, 而非符合性质量成本是产品不能满足顾客需要而造成的损失。Goulden and Rawlin (1995) 认为Crosby的分类只是P-A-F分类方式的另外一种表达形式, 这两种质量成本的分类在很多实际运用中是相互通用的。

(二) 对质量成本控制模型的研究

最早的质量成本控制模型是由费根堡姆及朱兰等提出的经典P-A-F模型, 该模型认为:随着预防和鉴定成本投入的提高, 产品质量水平会逐步上升, 内外部失败成本会逐步降低, 因此总的质量成本模型是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存在有最低点即最优质量成本点, 把预防和鉴定成本维持在这个水平能保持企业质量成本总额最低。Purgslove and Dale等也持这种观点。

Crosby通过对形成产品或服务的过程进行研究, 形成了过程质量成本模型, 即符合性和非符合性质量成本在生产或服务过程中都能够进行度量及核算。通过对过程的分析, 若非符合性质量成本过高则说明应该在预防和评估作业上加强投入, 降低非符合性质量成本。若符合性质量成本过高, 则说明企业需要进行生产流程的改造, 降低符合性质量成本。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还有Ross (1977) 、Marsh (1989) 、Goulden and R awlings等。

著名的成本管理专家Cooper and Kaplan (1988) 、Tsai等以现代成本管理理论为基础, 提出了作业质量成本管理模型。作业质量成本法以“质量作业消耗质量成本, 产品消耗质量作业”为基础归集出不同产品的精确质量成本, 这是一种针对不同的产品确认、计量、分配质量成本的可行的方法, 同时它也使得更有效地进行质量成本控制成为可能。国内的学者如林万祥、王耕等亦进行过此方面的研究。

(三) 质量成本控制理论运用方面的研究

尽管世界各国的学者对质量成本的理论及模型进行了很多的研究, 但是多国学者的调查研究表明质量成本控制的实行并不普遍, 小型企业基本上不进行质量预算也没有进行过质量成本监控方面的尝试, 很多大企业常常宣称在所有的管理活动中质量控制是优先于其他所有活动进行考虑的, 但是也并没有在质量成本控制上进行过尝试。但是可喜的是,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 凡属进行过质量成本控制的单位, 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及市场效益。如major electrical firm在实行质量成本控制的首年就把质量成本销售收入率由原来的5.4%降为4.6% (Campanella, 1999) 。Banc one corporation实行了质量成本控制取得的净收益每年高达两千万美元 (Atkinson et, 1991。Campanella, 1999) 。

Victor E Sower, R oss Q uarles在2002年做了一项调查, 被调查的393个企业中245个没有进行质量成本核算及控制, 对不进行质量成本控制的理由进行研究发现:缺乏管理方面的支持、企业经济情况不允许、缺乏进行质量成本控制的知识是企业不进行质量成本管理的最重要的3个理由。

二、质量成本核算的新思路

质量成本核算是质量成本控制的基础, 质量成本核算包括其数据的收集、质量成本动因分析及质量成本的分配归集3个步骤:

(一) 以质量作业部门为基础进行质量成本信息收集

传统上质量成本采用三级核算的形式, 在质量成本总账科目下按质量成本的分类设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失败成本和外部失败成本4个二级明细科目, 并在二级明细科目下按成本种类设三级明细科目, 质量成本数据是财务人员从已有的财务数据中经过分析辨认而得来的, 质量工作参与人员不接触质量成本数据收集工作、不了解企业质量成本的现状, 因而不能调动员工参与质量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等,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全员参与质量成本数据收集做起。

质量成本产生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企业产品质量设计、员工培训、产品检验等所有与质量相关的作业都会产生相应的质量成本, 最先发现这些成本的应该是这些质量作业的执行人员即质量工作参与人员, 由这些人员来进行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即是所谓的全员参与质量成本数据收集思想。因此, 进行全员参与质量成本核算有如下3个步骤:一是借鉴作业成本法的思想, 确定引起质量成本增加的作业, 如引起“预防成本”增加的作业有“品管训练作业”、“供应商稽核作业”等, 又如引起鉴定成本增加的作业有“来料检验作业”等。二是由发生质量作业的单位对质量成本数据进行收集记录, 如企业检验部门通过对材料的检验, 能发现质量不合格或没有达到规定质量标准的材料, 从而进行记录, 形成质量成本原始信息;而企业培训部门进行了品质管理培训相应的培训费用由培训部门进行记录。三是由财务部门进行质量成本汇总核算。采用全员质量成本信息收集的优势是:数据收集及时, 消除质量成本信息滞后性对质量成本控制的效果的负面影响;通过全员参与质量成本数据收集, 使每一质量作业人员意识到质量成本数据的重要性, 从而自觉加强质量成本管理。

(二) 以明确质量成本责任为前提进行质量成本动因分析

自20世纪30年代提出作业成本法至今, 成本动因一直是作业成本法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分支。在此, 笔者借鉴成本动因思想, 把凡是导致企业质量成本发生的因素都称为质量成本动因, 进行质量成本动因分析的目的在于把质量成本与导致质量成本发生的质量作业联系起来, 寻求质量成本的责任部门, 以质量成本责任部门为基础对症下药, 保证质量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三) 以质量成本责任部门为归宿进行质量成本分配

质量成本作为直接服务于全面质量管理的专项成本, 其核算的特定目的在于管理与控制。进行质量成本动因分析的目的也在于通过动因分析, 寻求质量成本的责任单位, 把质量成本分配到每个具体部门, 从而有针对性的对部门质量成本进行控制及改进, 提高质量水平, 降低成本。质量成本责任部门的划分应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可控性原则, 对质量成本进行计算并分配归集到每个质量成本责任单位的目的在于对每个质量成本中心的成本控制情况进行考核, 从而制定以后质量控制的目标。因此, 只有当质量成本发生或不发生、发生的金额是多少能由这个质量成本中来控制的情况下, 对此质量成本中心进行考核才有意义, 控制不力的责任才应该由此中心承担。二是独立性原则, 即每个质量成本中心独立的为本中心的质量成本, 不受其他项目的影响, 即质量成本的多少只和本中心的努力程度相关。

综上所述, 一个完整的质量成本控制过程应为:质量作业参与部门记录质量成本→财务部核算质量成本→质量成本管理部门分配质量成本并确定质量成本责任→质量作业部门接受信息反馈, 进行质量改进。

三、质量成本分析与控制

质量成本核算的目的在于控制, 通过对质量成本数据的分析, 可以掌握质量成本的变动趋势以及质量成本构成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 找出影响质量成本的关键因素, 为持续提高企业质量水平、降低企业质量成本这一目的服务。主要是进行以下方面的分析:

(一) 部门成本指标分析

部门价值指标分析是基础性的分析方法, 主要分析各个部门质量成本占总质量成本的比例以确定质量成本控制的重点部门。分析部门计划期内质量成本总额与计划控制目标差距, 以分析质量成本目标完成情况。通过相关数据的分析, 可以寻求改进的机会, 并且建立各个部门的质量成本控制和考核的责任体系, 结合责任质量成本管理, 将质量成本的分析与考核纳入经济责任管理范围, 对于发生的质量事故, 追究其原因和责任, 运用经济的手段增强职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意识。

(二) 故障部门质量成本分析

在工业企业的实践中, 各种质量培训、质量认证及质量检验成本的计划性较强, 因此, 应该对故障成本进行进一步分析, 从而揭示质量管理工作中的脆弱环节。企业故障成本主要源于采购部、生产部、设计部等部门的工作。对责任部门的故障成本进行分析, 既可以督促各个部门自觉加强质量管理工作, 又有利于企业领导对对各个部门的质量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 及时帮助各个部门加强质量整改工作。

(三) 部门质量投入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对各个部门的质量成本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 以反映一定时期内质量成本变化的效果或特定质量改进项目的效果, 以质量培训投入为例, 其敏感度a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a= (本期生产部门故障成本-上期生产部门故障成本) /本期培训部质量成本。а<-1时, 说明对员工进行培训是有效的, 投入较少的培训费用, 而显著降低了故障成本, 质量改进的效果很好。当-1<а<0时, 培训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投入大于产出, 质量改进的效果较差。当а>0时, 说明随着质量培训投入的增加, 故障成本不仅没有降低, 反而有所提高, 说明质量改进的效果很差。除上述培训成本可以与故障成本进行敏感性分析外, 其他如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检验成本等都可以和失败成本进行类似分析。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找出质量成本控制的切入点, 以最少的投入, 取得最大的质量改进。

四、结束语

进入21世纪后, 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由数量型经济向质量型经济转变,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剧烈, 降低质量成本、实施质量成本控制系统成为企业在这场竞争中致胜的一个重要法宝, 因此当前企业应该进一步深化其对质量成本的认识, 积极实施质量成本控制系统, 将质量成本控制贯穿于企业的每一个环节, 从而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通过质量作业部门进行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 由质量成本管理部门进行质量成本动因分析并把质量成本具体分配到各个质量成本责任部门, 各个质量成本责任部门再通过本部门的成指标分析、失败成本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等方法, 找寻质量成本控制的突破点。

关键词:质量成本,质量成本动因,质量成本责任部门

参考文献

责任成本控制系统 篇4

第一章 施工队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项目劳务管理,进一步完善项目施工管理机制,根据上级关于推行施工队管理的有关指示要求和集团公司、公司11年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项目部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成立施工队组织施工,由内部职工担任队长、副队长、技术主管、技术员、质检员、试验员、安全员、材料员和工前点名人等管理人员。施工队可根据任务情况组成工班、班组等形式组织施工。

第三条:施工队长由项目部正式下文任命,技术主管以下管理人员由施工队队长提出人选后报项目部签批,并授权施工队长及相关管理人员的职权职责范围。施工队长经项目经理授权后与劳务人员签订施工劳动合同书。

第四条:慎重选好施工队长,将施工队列入企业正规编制,把那些想干事、有本事、有责任心的人提拨到施工队相应的岗位上来,并重点从过去在基层担任过职务的同志和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拨。施工队长的待遇由项目部统一核定标准;施工队副队长、技术主管以下管理人员的待遇,由施工队队长视其工作情况自行核定,并报项目部财务备案。第五条:项目部与施工队签订责任承包协议,施工队与每个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施工队签订的所有合同必须报项目部计划合同部备案。

第六条:施工队带劳务工班实施项目施工。施工队长的职权为:负责所带劳务工班和劳务人员的施工安全、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文明工地和施工现场管理等工作;负责所有劳务工资、施工材料的报领、分发等。

第七条:劳务工资的管理:把劳动合同签订的工资标准做为个人基本工资,效益工资由项目部另行出台考核办法。工资发放由项目部财务部或所在施工队为每位劳务人员办理工资卡,工资表由劳务工班确定每位劳务工的工资额后,施工队制表签认报领,项目部财务按月足额发放。

第八条:材料费:所有工程材料由施工队(材料管理人员)从项目部保障部报领、分发和管理,做到限额领料。

第九条:项目部的结算方式:施工队是项目部直属队伍,施工队不再设明细账,施工队采取代报代领模式,可设资金流水账。施工队成本全部归集到项目部财务,财务部以各施工队所承担的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将施工队所发生的成本费用作为项目成本费用反映。第二章 施工队行政管理措施

为建立健全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保持施工队伍稳定,促进施工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根据企业有关管理规定,结合施工队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措施:

第一条:树立主人翁责任感,遵纪守法,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管理和教育,对无理取闹顶撞、谩骂领导的,一次性处罚500元。

第二条:讲究文明,礼貌待人,团结互助,互相尊重,严禁打架斗殴,违反者对打架主要责任人一次性罚款500元,对次要责任人一次性罚款200元。

第三条: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严格履行岗位职责,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工作时间内不得擅离职守,随时保持手机电话畅通。对工作不负责、经教育不改正的,作辞退处理。

第四条:严格考勤制度,员工因事外出或休假,需经对口管理人员同意,报施工队领导批准后,方可外出或休假。否则,按旷工处理,旷工一天扣发三天工资,以此类推。

第五条:严格作息制度,因工作需要在外住宿的,必须提前向施工队领导请示批准。员工夜间不得外出,特殊情况需外出的必须报施工队领导批准,但最迟在23点前必须归队。

第六条:严禁利用麻将、扑克等形式进行赌博,违反者没收赌具,对参与者一次性各处罚500元,屡教不改(三次)者作辞退处 理。

第七条:妥善处理好当地关系,尊重当地习俗,严禁与当地青年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如因此给单位造成不良影响,视情节轻重给予经济处罚或辞退。

第八条:爱护公物,照价赔偿,严禁小偷小摸,违反者按其偷拿实物价值10倍价格给予经济处罚,造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第九条:节约用电,宿舍内做到人走灯灭,严禁长明灯、长流水,养成良好的厉行节约习惯,反对浪费,将剩余饭菜倒在指定位臵。

第十条:讲究卫生,减少疾病,保持室内外干净整洁,建立卫生检查奖罚制度。第三章 施工队队长工作职责

1、施工队长是本队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队工作。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项目部的规章制度和指令,努力完成项目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3、组织精干的施工队伍,制定施工队各工作岗位职责。

4、主持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安全质量及生产目标和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

5、按照合同要求和上级的指令,保证施工人员、设备按时进场,做好材料供应工作。

6、深入现场组织施工,及时发现、解决施工中存在问题,确处理好各种矛盾。

7、做好施工队的基础管理工作,保证各种文件、资料、数据等信息准确及时传递和反馈,搞好工程结算。

8、开发人才,培养人才,不断完善施工管理和工作激励机制。

9、搞好安全质量,保护国有资产完好不受损失,保障职工人身、财产的安全。

10、搞好施工队的现场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民主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11、项目完工后,要及时搞好资产清算和债权债务清理工作,并向项目部提交清算结果报告以便审计和交接。

12、接受项目部的监督、检查和领导,做好上下协调工作。

13、在项目部核准的工资总额内制定施工队职工的收入分配方 案。

14、按照上级规定和条例对优秀职工进行奖励,对违纪职工给予处罚。第四章 技术负责人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项目部质量方针,在项目部总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工程施工和产品质量的管理工作。

2、参加所管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及评审,对列为项目部重点控制项目的关键工序,参与编制作业指导书,并在施工过程中按既定的方案实施,以指导施工生产。

3、负责组织工程施工生产的各工序质量标准、施工工艺的实施,并检查、处理施工生产中质量技术问题,对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项目部。

4、组织技术干部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并组织班组进行技术、质量、安全学习等教育。

5、参加施工生产办公会,小结近期工程质量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6、组织编制材料计划,并对所管工程的工程量进行核实。

7、组织技术员、试验员对进场材料及半成品抽检检测。

8、严格执行招标技术文件、业主相关要求以及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负责领导所管工程技术管理文件和所有技术图纸资料的整理,并进行收集和归档。

9、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第五章 技术员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项目部质量方针,在项目部总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协助技术主管进行工程施工和产品质量的管理工作。

2、参与作业指导书编制工作,并在施工过程中贯彻执行。

3、协助技术主管组织工程施工生产的各工序质量标准、施工工艺的实施,并检查、处理施工生产中质量技术问题,对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项目部。

4、参与对班组进行的技术交底、安全交底,指导、检查施工生产,并协助技术主管对班组进行技术、质量、安全学习等教育。

5、参加施工生产办公会,小结近期工程质量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6、协助技术主管编制材料计划,并对所管工程的工程量进行核实。

7、协助技术主管同试验员对进场材料及半成品抽检检测。

8、严格执行招标技术文件、业主相关要求以及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负责所管工程技术管理文件和所有技术图纸资料的整理,并进行收集和归档。

9、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第六章 质检员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规范、规程和验评标准,具体实施项目部指定的技术与质量管理办法,履行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相关职责。

2、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对违反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的操作者,责令其返修和返工。

3、监督检查工程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对不符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生产要求的原材料、半成品责令其停止供应与使用。

4、检查砂浆、砼配合比,监督操作人员按比例进行搅拌。

5、对分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和评定,根据检查结果填写有关质量记录、协助资料员做好各种资料的收集工作。

6、对可能导致不合格、事故、事件的工程质量隐患及时主动向主管部门和领导报告。

7、对份包单位的工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方面依据公司的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管理、监控与考核。

8、履行职责分配表中规定的其他自责。

第七章 安全员职责

1、专职安全员为所管工程第一施工安全终端管理责任人(主要包括安全“三宝”使用、高空作业安全、安全用电、安全防护、危爆物品安全管理及文明施工等安全管理);技术质量安全管理及监炮安全管理为第二安全终端管理责任人;涉及本工程的其他未明确分解责任的安全管理为第一安全终端管理责任人。有轮流值班的,非当班者仍负相应责任。

2、负责宣传、贯彻并监督执行国家安全法律法规。

3、负责配合项目部对所辖施工队及班组各工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按项目规定的培训要求落实到位。

4、负责配合技术主管对所辖施工队伍的各种作业的安全技术交底,并监督执行。

5、经常向职工宣讲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规定,进行安全技术知识的考试,积极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主动提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意见和建议。

6、积极协助领导组织安全检查,针对查出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说决措施,并按时实施。

7、督促检查职工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积极想办法协助领导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做好防尘、防毒、防职业病工作。

8、负责日常安全巡查排查,检查施工中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纠正违章与不安全行为,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消除事故隐患,并做好旁站安全监控记录。确保辖区内无严重安全生产违规 行为被上级或外部检查人员提出。

9、昼夜连续施工地段,轮流值班,并做好安全监督的交接班手续,并留下书面记录。

10、负责对安全用电、高空作业、基坑防护、文明施工等各种安全设施的检查、验收工作,并在安全日志内做好记录。

11、负责上级单位下发的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安全保证措施和实施安全监控的各种文件、指令、传真电报等安全落实整改工作,并及时做好反馈工作。

12、发生安全事故,按要求逐级上报。有责任保护现场、组织抢救,配合事故的调查处理,组织制定并落实防范措施,并对安全事故承担相应责任。

第八章 试验员职责

1.了解试验项目的要求,熟悉试验方法和步骤,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按要求进行工作。、2.认真做好每项试验,细心记录试验数据,准确计算试验结果,发现总是及时汇报并做好记录,填写试验报告单。

3.熟悉所用设备、仪器工具的技术性能、规格和操作方法,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4.了解施工概况,及时准确地为施工单位提供试验数据。5.经常对试验设备、仪器进行维护保养,按周期进行校准和送检,确保设备仪器的完好及精确度。

6.对违反操作规程、检验数据,弄虚作假现象,有权越级向上汇报。

7.对进场材料及半成品抽检检测试验。

第九章 材料员职责

1、严格贯彻执行各项物资政策及有关材料管理规定,虚心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出现问题及时整改。

2、在施工队长领导下负责工程材料收发工作。

3、掌握本施工队工程材料总计划用量及施工进度计划,并编制相应的详细的材料需求计划报项目部物资部。

4、掌握材料的性能、质量要求,按检验批提供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提供给技术员。杜绝无材料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的材料进场。

5、按照规定要求,凡需要进行复检的材料,必须按检验批进行复检试验,复检试验报告及时提供给技术员。

6、掌握材料的库存情况及时调整材料需求计划。

7、对购进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杜绝使用在工程中,要会同有关单位和人员协商处理解决。

8、及时掌握现场的工程变更情况及时调整需求计划。

9、监督材料的使用情况,对材料浪费、损坏情况应及时制 止,并对有关人员提出处罚。

第十章 领工员职责

领工员对所领管的工程项目负直接现场责任,其主要职责为:

1、根据作业队长的指示和要求,安排各个作业班组按照设计文件、招标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措施等进行施工。

2、负责各个工序的劳动力安排,合理安排各工种的人员需要。

3、坚持工班、工序交接检查和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工作,针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进行检查,提出纠正意见措施。

4、对于技术、质检部门提出的质量问题认真安排整改;对违章、野蛮操作坚决予以纠正。

5、对于由于安排不力、方法不当、甚至违章施工造成的质量、安全事故承担现场直接责任

第十一章 工班长职责

1、领导工班人员按定额进行生产,全面地质量良好地完成各项生产任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2、组织工班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遵守劳动纪律和作业规程,实现安全、文明生产。

3、经常组织本工班人员学习岗位安全职责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对作业过程进行安全性分析,提高作业人员自保互保能力,督促操作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责任成本控制系统 篇5

关键词:完善,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控制,研究

1社会责任成本一般含义

社会责任成本是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履行社会责任引发的费用支出,主要有提供合格产品发生的支出,环境保护发生的支出,安全生产发生的支出,保证职工权益发生的支出,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以及公益性捐助发生的支出。社会责任成本与企业生产成本的价值形态是一致的,最终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但社会责任成本与企业生产成本又存在区别,社会责任成本是以企业为主体的责任人,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而发生的费用支出,它具有企业之间的不均衡性,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产量、收入的不匹配性,煤炭行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在管理方面,生产成本是企业生产过程直接发生的,由企业纳入预算自行控制,社会责任成本是间接的,一般由政策规定,企业不能进行自行控制。

2社会责任成本管理现状

在企业的成本管理实践中,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被企业普遍认识和接受,并有规范的核算框架体系和缜密的预算管理体系,按成本费用的分类进行控制。社会责任成本在煤炭企业成本框架体系中,没有一个全面清晰的界定。 涉及社会责任的费用只是简单地规定了几项提取标准。按吨煤提取的有安全费、维简费、井巷费、棚户区改造补偿费。按工资总额提取的有五险一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福利费按不超过工资总额14% 掌握使用。企业的环保支出跟国家和所在地的政策有关,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紧密关联,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这些费用被企业视为不可控成本,在成本构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形成企业较为不宜管控的产品成本,影响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

3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

3.1按吨煤提取的安全费用与安全投入不匹配,不利于安全生产

一是安全费用是以产量为基数,按吨煤提取标准提取并使用,而安全生产管理实践中,煤矿生产的安全隐患并不与产量成正比,煤矿的安全主要取决于水、火、瓦斯等自然灾害,并不取决于产量的高低。产量高的企业就可以多提多用,产量低的企业就要少提少用,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二是企业可根据经营形势,多提或少提安全费用,从而调节利润,直接影响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同时影响对企业经营者的评价。三是使用安全费用购买固定资产,一次性提足折旧,给资产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是安全费用提取的同时形成专项储备,如果产品不能及时售出回收货款,在这一时点专项储备没有相对应的资金来源。而安全费用管理规定,安全费用提取后可随时使用,这时使用安全费用就要挤占其他资金,导致资金管理混乱。五是安全费用提取后如果不能及时使用,形成专项储备部分要进行纳税调整,使安全费用的核算复杂化。

3.2社会责任界定不清,影响煤炭产品质量

煤炭产品质量不仅是企业的经营行为,也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过分追求利润,社会责任成本投入不足,导致一些企业产品质量低劣,含矸率高增加了废弃物总量,增加了粉尘、烟雾排放,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破坏。热值低给产品销售带来一定难度,失去市场,影响企业经营。

3.3社会责任成本投入不足,环境得不到有效治理

煤炭生产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地表沉陷、水系破坏,废弃物长期占用土地、粉尘及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治理难度大,投入多,企业一般采取拖延回避的办法。

3.4员工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证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效益的创造者,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企业首先承担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而在现实生活中员工的利益并没有得到应有保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物质生活方面, 员工的工作环境恶劣,劳动程度大,危险系数高,员工的工资水平并没有和自己的劳动付出相匹配,而是和企业的经营水平相起伏。二是文化生活枯燥: 矿井一般都远离城市,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企业文化生活条件较差。 工会经费按应发工资总额的2% 计提,由企业掌握使用, 提取的工会经费与职工文化生活需求差距较大,严重的影响员工的文化生活。三是职工培训没有系统的规划,没有明确的培训标准。职工教育经费按工资总额的1. 5% 提取,年度职工教育经费不足的,可采用实报实销制,但要严格控制在工资总额的2. 5% 范围之内。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企业员工的培训计划的实施,特别是企业面临转型的时期,煤炭企业员工文化水平低、技术单一,给再就业造成很大的困难。

4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原因

( 1) 煤炭企业对履行社会责任的认识存在误区,煤炭企业每年为社会提供大量的煤炭产品,为国家上缴大量利税,认为已经承担了较大的社会责任,有效地支撑起了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 2) 企业追求的目标存在误区,企业追求的目标仍停留在利润最大化层面,对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过分追求利润,必然影响社会责任成本投入。

( 3) 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职工、所有权人、债权人认为,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会损害自身的利益,影响企业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在主观上产生履职的抵触情绪,必然影响实际履行效果。

( 4) 由于煤炭企业之间承担社会责任的不均衡性, 特别是煤矿安全和对环境的破坏与煤炭产量、质量、效益的不匹配性,使一些效益差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

( 5)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企业办社会的现象仍没有得到彻底根除,医院仍由煤炭企业承担。社区已进行剥离, 但仍没有彻底推向社会,仍依附煤炭企业生存,给企业增加实际负担。

( 6) 对大面积的地表塌陷,对地下水系的破坏缺乏科学有效的治理办法。

5完善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控制的几点见解

( 1) 建立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框架体系,明确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范围,由政府部门制定履行社会责任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履行社会责任的标准和期限。企业投入的社会责任成本以企业按要求履行社会责任为限,纳入企业预算管理,由企业自行控制。

( 2) 加强煤炭产品质量控制,由政府部门制定煤炭产品的质量标准,销售时由有关部门抽检认证,不符合产品标准的不得销售,这样就迫使企业在开采、洗选过程中注重产品质量,增加必要的投入,减少对环境污染。

( 3) 尽快建立新的煤炭企业成本核算办法。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以确保安全为前提,由企业自行掌握,打破吨煤提取标准框架束缚。日常费用支出构不成固定资产的直接按材料、工资、电费、其他支出等单项成本列支, 每月通过单独报表进行统计。安全投入形成固定资产的按一般资产管理,统一折旧政策,纳税政策,统一会计核算。安全投入形成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由计提的折旧资金形成,发生的支出由折旧形式逐步费用化。这样可以如实地反映安全费用投入,满足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资本积累状况,对企业经营者作出客观的评价,更好地维护投资人的利益。简化核算,正常纳税,便于固定资产管理,促使企业按照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如实履行安全生产的社会责任。维简费用作为维持矿井简单再生产的资金来源,仍带有计划经济时期利润包干,利润分成的痕迹,是企业和国家利益分配的一种形势。

( 4) 加强法规监管力度,严禁无证开采,乱挖乱采。 大力推广采空区回填技术,减少对地表破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减少污染。

( 5) 对已经造成的破坏和污染,特别是大面积地表沉陷、建筑物受损或历史遗留问题,由政府部门规定治理标准和治理期限,由企业集团统筹安排,综合治理,制定中、长期治理规划,纳入企业预算管理,分步实施。发生的各项治理费用一次性列入成本或分期摊入成本。

( 6) 建立和谐矿区,促进矿区经济发展,煤炭企业对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矿区生产、生活和矿区的经济发展,煤炭企业有责任在新农村建设、房屋搬迁、道路修缮、绿化美化环境给予一定的资助。资助的费用可一次性直接列入企业成本费用。

责任成本控制系统 篇6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体系由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标准体系、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责任体系和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体系三部分构成。其中, 责任体系为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的有效执行提供了控制责任主体的保障。只有明确施工项目各部门、单位的责任, 才能使成本的控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实现降低项目成本的目的。

1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内容

在现代成本管理中, 成本的概念有两大分支。一是以国家规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制定的财务制度为基础进行核算的成本, 称为企业财务成本;另一是根据施工项目管理和决策需要进行核算的成本, 称为项目管理成本。企业财务成本和项目管理成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区别:

1.1 核算的主体不同

企业财务成本的核算主体是企业。通常, 由建筑企业法人作为企业财务负责人, 组织财会人员核算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发生的全部合理支出, 作为企业财务成本。项目管理成本的核算主体是项目, 是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管理人员按照项目管理需要和上级企业的要求, 对项目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

1.2 核算的范围和内容不同

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范围是整个建筑企业, 核算内容包括企业在建项目成本及为组织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期间费用。项目管理成本核算的范围是具体工程项目, 核算的内容包括在项目施工中发生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施工机械成本及为组织项目施工而发生的管理成本和相关费用。

1.3 核算的目的不同

企业财务核算的主要目的是正确计算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进行建筑生产活动发生的实际成本和应摊销的费用, 从而按照国家的规定编制对外财务报表, 正确核算企业的利润和应缴税金。项目管理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成本控制提供数据和依据, 为成本预测和计划提供信息。

1.4 核算的方法不同

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是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财务通则和会计准则进行的, 有一套完整且相对固定的核算方法。而项目管理成本核算方法没有统一的规定, 因时因地因项目而异。在核算中, 除了会计方法外, 还常采用统计学、技术经济、运筹学和其他管理科学的一般性方法, 核算方法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

1.5 核算信息的处理程序不同

一般, 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有严格的处理程序。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成本核算人员按照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程序进行, 要求账证、账账、账表和账实相符, 数据计算精确有据。而项目管理成本核算通常没有一定的处理程序, 处理的信息繁杂多样, 包括会计、不要求十分精确, 只要符合重要性的要求, 满足管理的需要即可。

可见, 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 项目经理组织管理人员核算的是管理成本, 而不是财务成本。如果在实践中将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混为一谈, 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成本核算周期长、手续烦琐、数据繁杂、核算结果对项目管理没有指导意义等现象了。将成本核算对象定义为管理成本, 一切从管理的角度出发, 简化核算过程和结果, 改变过去项目成本管理中应用会计方法和会计报表的核算模式, 将解决上述的两个矛盾, 使成本核算更具有可操作性。

2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责任体系的建立

责任体系作用的发挥, 主要是通过对各责任单位责任成本的控制来实现的。

责任单位是对施工项目总体目标的一种分割--责任分割, 包括责任范围和责任程度。以责任单位为对象汇集的、为各责任单位所控制, 并负有相应经济责任的成本为责任单位的责任成本。责任成本内容的确定, 是建立在可控成本基础之上的, 各责任单位的可控成本为其责任成本, 不可控成本只是具有参考意义。

责任成本和项目成本是从不同的管理角度提出来的, 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信息加工和成本管理的任务。二者主要区别在于:

2.1 成本核算原则不同

项目成本核算是按照“谁受益, 谁承担”的原则进行的, 因此常以施工项目作为成本承担的客体, 哪个项目有所“得益”, 哪个项目就必须相应地承担有关生产耗费;责任成本是按照“谁负责, 谁承担”的原则进行的。在此原则下, 通常以责任人或责任单位作为成本的承担者, 谁 (或哪个单位) 拥有一定的经济 (成本) 责任和相应的权力, 就应对其权责范围内发生的有关耗费担负起一定的责任。

2.2 成本归集对象不同

项目成本是以项目作为成本归集对象, 在计算项目成本时, 一般按不同的项目分别汇集、加工成本数据, 并进行单位工程成本和项目总成本的计量和核算;责任成本却是以责任单位作为成本归集的对象, 在计算责任成本时, 通常按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管理层次分别汇集、加工成本数据, 并对责任单位的有关成本进行计量和核算。

2.3 成本核算基础不同

项目成本核算一般是按经济用途, 将全部成本划分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和间接成本等,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而责任成本核算是在按成本的可控性, 将全部成本划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的。由此可见, 与实物相联系的项目成本和与责任单位相联系的责任成本是不同的, 它们是经济意义互不相同的两个量。

3 责任单位的责任成本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责任体系由项目经理部责任总成本、内部施工单位责任成本、内部职能部门责任费用等组成。作为施工项目的各责任单位, 由于职责范围不同, 其责任成本的内容是不同的。

3.1 项目经理部责任成本

项目经理部的责任成本, 是指其为施工准备、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主要包括:

(1) 工作人员薪金。指现场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工资性质的津贴等。

(2) 劳动保护费。指现场管理人员按规定标准发放的劳保用品的购置费及修理费、防暑降温费等。

(3) 职工福利费。指按现场项目管理人员工资总额的14%提取的福利费。

(4) 办公费。指项目经理部办公用的文具、纸张、账表、水、电;书报费等。

除上述四项外, 还包括差旅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保险费等。

3.2 施工队的责任成本

项目某施工队责任成本内容, 主要包括该施工队在施工生产中支出的费用。

(1) 人工费。指从事建安工程施工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费、工资性质的津贴、劳动保护费等。

(2) 材料费。指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构成项目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的费用和周转材料的摊销等。

(3) 机械使用费。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自有施工机械研发生的机械使用费和租用外单位施工机械的租赁费, 及施工机械安装、拆卸和进出场费等。

(4) 其他直接费。指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二次搬运费、临时设施摊销费、检验试验费、工程点交费和场地清理费等。

3.3 材料采购保管部门的责任成本

材料采购保管部门的责任成本是指有关材料从订货、购入, 一直到出库的整个过程中研发生的各项费用, 及因缺货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1) 订购成本。指为订购材料所发生的有关成本, 如订购手续费、旅差费、验收及入库费及有关人员工资等。

(2) 购入成本。指材料本身的成本, 包括买价、运输费、装卸费等。

(3) 储存成本。指材料从入库到出库的整个期间内所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储存保险费、损耗费、仓储费、仓库管理费等。

(4) 缺货成本。指由于存货耗尽或供应中断等原因而不能满足施工生产正常需要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包括停工待料损失费、为补充因缺料所短欠的工程量而加班加点的损失费或因不能按期完工而应付的罚金等。

4 结束语

当前,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展, 其症结在于对成本核算工作的模糊认识和缺乏重视。而加强项目成本核算, 将是建筑企业进入成本竞争时代的竞争利器, 也是企业推进成本发展战略的基础。在我国加入Wr0, 建筑业面临国际竞争的背景下, 加强建筑企业成本核算更显其重要。为此, 展开项目成本核算的实用性研究工作, 将为建筑企业近十年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随着企业分权管理的实施, 为了有效地对内部各单位进行控制, 有必要根据内部各单位所处的管理层次赋予相应的权限, 明确其应负的责任, 使责任更为具体化、层次化, 以保证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史大福.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之浅析.山西建筑, 2007.06.

[2]江春先.施工单位在投标过程中如何进行项目成本核算.山西建筑, 2008.15.

浅谈施工企业的目标责任成本控制 篇7

关键词:施工企业,目标责任,成本控制

在中国加入WTO后, 中国的施工企业不仅面临着严酷的国内竞争, 而且面临着国外大建筑公司的激烈竞争,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为了生存与发展, 迫使施工企业改进技术, 更新管理方式, 努力降低成本, 以适应市场适者生存的法则。强调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思想, 它充分体现了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而目标责任成本控制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成本控制的一种很好的、有效的方法与手段。

施工企业的目标责任成本控制就是对企业内部的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 通过确定优化的施工组织方案, 划定收入与支出配比责任层次, 成立各级责任中心, 编制各层次的责任成本控制预算, 各责任层次的责任中心制定各种控制措施, 并对各项工作的予以过程进行考核和奖罚兑现, 从而提高项目整体经济效益, 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一种管理方式。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责、权、利相结合的机制, 使全体员工以提高项目整体经济效益为己任, 积极、主动地完成企业制定责任目标, 它体现了人本管理的思想, 是一种强化人员管理的手段。而且实行责任成本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以较少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取得较大的经济利益, 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要做好责任成本管理, 首先要建立以下成本控制系统

1 组织系统

组织系统是责任成本控制的第一步, 我认为施工企业应建立公司、项目经理、管理部门、作业组与劳务分包队伍四级责任中心, 以各责任中心可控成本为基础, 进行责、权、利的划分, 并以此为基础完善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2 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包括责任成本预算、责任成本核算、责任成本分析。

2.1 责任成本预算。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作业组、劳务分包队伍以分部分项工程的人工费、材料消耗费用、机械和为考核范围, 编制责任成本预算。b.管理部门, 管理部门的主要考核范围有管理费用按零基预算进行编制, 按所在部门职责对作业组、劳务分包队伍的成本费用控制与监督完成情况及效率来制定控制指标编制责任成本预算;c.项目经理, 其对项目部的领导以人工、材料、机械费、其它直接费、间接费、上级管理费、对外索赔的管理为考核范围及编制控制指标的基础, 编制责任成本预算;d.公司, 对管理费用按零基预算编制责任成本费用和对项目的管理控制指标编制责任控制预算。

2.2 责任成本核算。

按责任成本预算对责任成本进行归集, 以反映企业的耗费和经济效益, 并为企业管理提供信息, 为责任成本分析、考核提供依据。

2.3 责任成本分析。

责任成本分析是对成本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种浪费与损失, 并且通过责任成本分析, 能全面了解成本变动情况, 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原因和因素, 以及了解企业能挖掘潜力, 降低成本的地方, 为下期成本预测、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及资料。

3 考核与奖励系统

项目应每月及每项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对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剔除例外情况后对考核结果进行公布, 并按规定进行奖励与惩罚, 充分调动职工降低成本, 提高管理效率与水平的积极性, 使项目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其次要搞好责任成本管理, 使其真正做到人人尽责, 人人参与, 对于实施责任成本控制有以下建议:

3.1 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的管理

工程项目的责任成本其实质就是项目利润为零的工程造价。项目部必须对责任成本按责任进行分解。现结合项目的施工方式看, 应从以下三个环节展开。

第一, 项目部开支的现场管理费用, 应根据项目部的人员构成、车辆、办公环境等实际情况编制计划, 制定标准进行总额控制。

第二, 项目部自行施工的工作量, 应按分步分项工程, 按工、料、机、直接费编制支出计划, 按月核对检查分析。最重要抓好材料费的管理与控制。在工程项目成本中, 材料费占总成本比例为60%左右, 因此材料费用的控制直接影响项目总成本, 对经营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

物资采购和材料管理部门, 应该编制材料需求计划。根据施工预算编制材料总需求量, 严格按照技术部门提报的材料单进行物资采购, 对工程项目所需的物资材料招标采购, 做到货比三家, 在保证“阳光采购”的前提下, 落实项目的目标成本;材料员根据每周 (每月) 的施工进度计划及上月节余材料量, 编制下周 (下月) 材料用量计划、用款计划及材料进场计划。材料的供应数量不能超过目标成本所列示数量;若实际用量与计划用量有差异时, 及时查找分析原因调整计划。材料质量必须保证工工程质量的要求;加强材料管理, 建立领料、用料制度, 防止失窃浪费现象。

第三, 对外协队伍分包工程, 要科学、合理地签定分包合同、确定分包工程单价, 严格把好合同签定关。其承包单价是关键, 必须认真测算, 招标确定, 同时要承包工程数量, 结算时进行总量控制, 健全外协队伍结算台账。

3.2 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及监督

项目中标后应将责任成本进行分解, 明确成本管理的目标和标准, 执行得好坏, 不能等到完工后算账再说, 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检查和分析的力度, 及时与责任成本对比, 找出差异, 采取措施, 保证责任成本目标的实现。具体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要求项目部定期报送财务报表, 除按正常的会计报表格式报送有关报表外, 还要按照责任成本分解, 分别按工、料、机报送数量对比执行情况报表并对发生差异查找原因做出分析和说明。二是上级财务部门定期对项目部责任成本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其内容为:

3.2.1 材料消耗情况

a采购是否按计划, 防止领导和业务人员盲目购入.料造成积压, 应由施工技术部门按照图纸向物资采购部门提供材料采购计划;

b.出入库手续是否健全, 库存与实物是否一致防止领用手续不严, 造成库存材料账面数不实。另外外包队伍调料一定让对方签认并与其定期进行对账;

c.赊欠材料是否及时入账, 防止因资金紧张, 大量赊欠材料, 不办理入库手续而直接送现场使用造成成本不实。

3.2.2 分包工程结算情况

分包工程的结算价格, 实为分包工程的实际成本, 因此, 要检查分包工程结算手续是否齐全, 有无多付, 超付情况发生。计量必须经外协队伍合同签订人签字认可, 末次结算要注明, 防止引起数量纠纷。及时办理分包结算手续,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收入与成本一致。

3.3 项目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分为以下几点

3.3.1 项目准备期要做好成本的事前控制

在项目法施工的前期要注意收集各方面信息, 根据工程项目要求, 分析其功能要求, 利用价值工程技术, 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 提出各种施工方案, 从技术和经济上进行对比评价, 确定最佳施工方案。

3.3.2 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好成本控制

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好成本控制不断调整, 切实控制项目成本, 把降低工程成本的理念渗透到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随施工进度项目部要单独列账做好事中成本核算, 定期或逐月分析各分部分项成本执行情况, 查明成本节、超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和途径, 修正施工中发现的问题, 及时编写成本分析盈亏报告, 以便使项目经理掌握工程成本情况, 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 防止工程竣工时的成本超支。

4 完工后的成本考核

项目完工后, 应对项目责任成本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必须落实项目责任, 基本稳定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 真正做到完工一个, 清理一个, 考核一个奖惩一个。使目标责任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善始善终。

责任成本控制系统 篇8

随着加入WTO进程的推进,建筑施工企业面对严峻的形势,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如何把握机遇,增强企业的生存和竞争力,是摆在每一个施工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增强自身的适应和竞争能力,加强企业质量管理的责任成本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所述系统正是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系统采用Web Services和COM+技术,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s和COM+技术的多层分布式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体系架构,真正实现了跨平台、跨语言的软件代码重用等系统集成需求,可为企业决策者、施工管理人员及其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一套现代化管理手段,在整个业务流程中使企业的员工更加高效地协同工作,从而使企业变得更有效率、更有竞争力。

1 系统主要功能

系统按功能共分为以下七大模块:

1)用户操作及系统管理模块;2)项目清单模块;3)子工程单价模块;4)合同工程量模块;5)工程计划模块;6)工程进度模块;7)库存管理模块。

2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是软件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关系到整个系统的体系结构、编码效率、正确性,以及系统的维护、功能扩展等。因此,完善的系统设计可以大大减少编码,测试及后期维护的工作。

2.1 系统设计原则

高度模块化,系统按功能划分为若干模块,各模块相对独立运行,“高内聚,低偶合”,使系统结构清晰合理,易理解,易维护,易扩展。

系统体系架构采用多层体系架构,即“瘦客户端”—“业务逻辑层”—“后台数据库”,瘦客户端可确保系统安全性和客户端软件无关性。此外,数据处理和数据库操作分开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上执行,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使用率。

采用“面向服务”编程思想及技术,中间层“业务逻辑层”采用Web Service技术,又分为界面表现层、功能逻辑层和平台层。其优点是高度模块化及可重用性,大大简化了系统的编码,减少代码冗余,也减轻了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的负担。

后台数据库设计符合数据库设计第三范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库的查询效率和速度。

2.2 系统总体设计

本系统按照三层体系结构设计,即: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后台数据层。

2.3 后台数据层设计

数据层设计实现时要将系统分析阶段抽取的对象及对象之间的关系映射成为一组关系数据库系统中的表,按照范式理论,力求消除或减少表结构中冗余字段,但在实际系统设计中,还要综合考虑系统效率及其他相关因素,有些情况下为提高效率,表结构的设计可能要明显违反第三范式。

为简化客户端的程序设计和提高系统效率,后台根据需要增建了部分视图,对于包含大数据量的视图,通过视图索引技术以进一步提高视图的检索效率。

2.4 业务逻辑层设计

本系统利用Web Services和COM+技术构建的多层分布式施工企业管理系统,有效集成企业原有的应用和资源信息,实现协同工作环境下企事业的资源优化和重组,具体有数据访问组件和业务逻辑组件。

数据访问组件通常由单个数据对象构成。在数据访问对象的实现过程中,应着重控制昂贵的数据库连接操作。通常,数据对象应利用一个固定身份访问数据源,而不是利用某个客户的身份(否则,每个独立客户都将要求一个独立的数据库连接,则失去了三层体系结构和MTS的一个关键的伸缩性优点)。

业务逻辑组件中的COM+对象被客户端直接访问,它主要完成两方面工作:一是系统的业务逻辑,二是访问相应的数据库访问组件。客户端并不直接访问数据库组件,而是通过业务逻辑组件访问数据库组件,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调用数据库访问组件前进行一些逻辑处理;系统逻辑结构明晰,层次清楚,便于团队开发;便于实现分布式系统部署。

2.5 表示层设计

客户端应用程序界面是数据表现及信息搜集的人机接口,而窗体(Form)是其中最重要的界面元素,按照面向对象的观点,绝大多数前台窗体可视为系统分析抽取的对象与用户之间交互的接口,因此利用面向对象的观点,可将系统对象与窗体对应起来(如订单对象对应订单维护窗体),利用窗体上的功能按钮来对应对象向用户开放的方法,以窗体上数据控件完成对象属性的表现和数据收集功能,这样就可以根据系统分析对象很快构造出客户端应用程序主要窗体,对于需多个对象协作完成的复杂业务逻辑再单独考虑其前台界面,利用这种方法,不但减轻了总体设计的工作量,维护了系统界面统一性,实现了操作的方便性,而且有利于客户端可复用窗体的抽取。本系统主要分为:单表浏览类、主从表浏览类、单表编辑类三类窗体。从此三类基本窗体中抽象出公用窗体。窗体类完成数据的收集后,通过调用相应的应用层组件方法,完成数据向应用层组件的提交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基于三层体系结构的设计模式,界面程序员可以完全不懂数据库编程,完全不必知道数据库的格式,甚至不必了解是何种类型的数据库。

以上我们说的客户端,并没有特指传统客户端还是浏览器客户端,实际上既然有了中间层组件,而且组件中包含了全部的业务逻辑与接口,因此无论哪一种客户端都可以直接使用组件中提供的各种对象和接口,不必为建立数据库连接、记录集的返回、合法性校验而做过多的重复工作。

3 结语

该系统经项目开发组深入中铁十九局甘肃平阿高速公路项目、云南保龙高速公路项目现场,实际调研,并经过项目组艰苦努力开发而成,力求实用,满足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实际需求经项目部试用,效果良好。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多层结构模式进行开发,该系统所具有的先进性、实用性及可靠性,受到试点企业及其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刘丽川.基于Web服务的云铜原料供应管理的系统集成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25(5):31-33.

[2]杨秀章.COM技术内幕——微软组件对象模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梁玉柱.COM+技术解决方案设计[M].贾颖,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58-62.

[4]李端有,周振红.基于组件的三层式应用程序体系结构[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1,18(3):53-56.

责任成本控制系统 篇9

2008年以来, 国家铁路建设快速发展, 新上的铁路工程项目大都标段划分里程长, 投资额大, 工期紧, 沿线村镇密集, 征拆迁多, 地形、地质复杂, 大都采用初步设计图纸招标, 招标图纸不全, 造成清单数量和实际施工图存在较大量差等不确定因素多。建设单位合同形式均为总价包干合同, 除Ⅰ类变更 (按铁建设[2005]146号文件《铁路建设项目变更设计管理办法》执行) 、材料价差调整 (按铁道部铁建设[2009]46号文件《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的指导意见》执行) 、因建设单位要求的新增工程可调整合同价格外, 其他均在风险包干范围内。综合考虑设计深度及施工环境等, 发生变更的几率很大, 但真正能达到Ⅰ类变更的项数少, 更多的是Ⅱ、Ⅲ类变更。铁路工程项目的这些特点, 加大了成本控制的难度。

2 责任预算成本和责任预算外成本

施工企业处于产业链末端,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建设单位严格的投资控制手段, 必须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态度, 依据甲乙双方合同约定的工程管理目标履行权利义务, 降低成本, 取得工程利润, 增加收益。现阶段施工企业都是采取项目开工前编制责任预算成本, 企业与项目部签订项目管理责任书的方法来控制施工成本。责任预算成本即是项目部完成本项目各项管理目标而需要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设备使用费、周转材料的摊销成本、大型临时设施费、材料构件试验费、安全文明工地费及现场管理费等预算成本, 责任预算成本测算是在合同分析、施工调查、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劳务、材料及机械设备三项招标和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基础上, 结合企业自身情况测算的。责任预算外成本是施工企业下达给项目部责任预算以外发生的成本或按照与建设单位合同条款规定, 在施工过程中无法获得计价而发生的成本。铁路项目的特点, 影响责任预算成本编制的科学合理及准确性, 因而责任预算外成本的控制直接影响项目完成责任预算, 也是项目部进行二次经营的切入点, 项目经济活动分析的关注点。

3 项目中责任预算外成本的易发点、控制方法

施工企业在项目开工前下达责任预算后, 项目部必须按照管理职能划分各责任中心, 对责任预算进行二次分解至各责任中心, 并将责任预算外成本管理责任分解落实到相应的项目部门和责任人, 职能部门对其责任范围内发生的预算外成本分类建立统计台账、收集证据及资料、分析产生成本的金额、原因和途径, 使成本控制在责任预算范围内, 进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设计变更、合同变更、材料补差、政策性调差和索赔等增加项目经济效益的活动。通过本人近几年从事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经验, 总结了几个在建铁路工程的成本管理工作, 有以下几个方面是责任预算外成本的易发点, 也是责任预算外成本控制的难点。

3.1 大型临时设施工程控制

铁路项目线路里程长, 大型临时设施工程的成本投入大, 一般占合同总价的3%-5%左右, 主要包括便道、便桥、临时用地、给排水干管、电力设施及干线和施工主要辅助设施等不构成永久工程的辅助性生产工程 (搅拌站、预制场、钢筋加工场、材料库等) 。铁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大型临时设施工程的成本往往容易产生大量的责任预算外成本, 一般突破合同价后也难以从业主获得补偿。主要原因一是主观及客观原因造成未严格按责任预算编制时批准的大型临时设施工程设计方案施工;二是施工工期延长;三是大型临时设施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未按规范要求, 重复投入修缮以保证正常使用。针对上述原因采取下列措施控制大型临时设施工程责任预算外成本的发生, 一是责任预算编制前要对施工现场做充分细致的调查, 保证大临工程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可操作, 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随意变更;二是要合理安排施工计划, 确保各项资源均衡投入, 保证业主工期目标, 因不可抗力造成工期延误, 收集资料证据, 力争向业主索赔;三是转变观念, 大临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把关, 按正式工程的要求施工。

3.2 工程数量控制

目前项目实行“五量控制”, 即投标工程数量、施工图工程数量、责任预算工程数量、二次分解工程数量和实际完成工程数量, 并进行分析对比, 梳理出工程量的差错漏, 保证工程数量受控。以现场复测数量为基准, 施工图纸或 (和) 合同数量小于现场复测数量, 即为责任预算外数量。容易出现责任预算外数量原因一是现场对劳务作业队交底不清, 造成未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 如基坑超挖, 混凝土超灌;二是现场安全质量事故造成返工重做;三是对劳务作业队未严格现场收方, 直接按施工图数量计量。要控制好因责任预算外数量增加引起的责任预算外成本增加, 必须加强现场管理, 严格按施工设计及规范施工, 严格收方手续, 杜绝发生安全质量事故。

3.3 材料节超控制

施工企业采用的是劳务工序分包, 主要材料由项目部供应, 对劳务作业队进行节超考核, 其他材料和辅助材料包含在劳务工序单价中, 由劳务作业队自行采购。材料消耗超过企业下达责任损耗时, 即为责任预算外消耗。因材料责任预算外消耗增加的成本为责任预算外成本。目前由此产生责任预算外成本的原因一是未按月限额供料, 月度盘点分析;二是现场对劳务作业队工作量调整, 未及时盘点材料用量;三是发生安全质量事故, 返工重做增加材料消耗;四是项目部工程、材料和核算部门缺少沟通配合, 及时对账, 致使劳务作业队完工结算时才发现材料消耗异常, 倒卖材料的现象。为做好材料消耗控制, 要重点分析当月每个劳务作业队已完工程材料节超。对材料节超进行分析, 不但要关注异常超耗, 也要关注异常节余, 应从技术部门提供数量, 物资部门采购、入库、保管、发料, 劳务作业队使用等环节进行详细核对, 进行分析, 找出原因。对劳务作业队提供材料采购计划时, 工程、材料和核算部门必须联合起来, 工程部门负责核查材料计划是否存在超量消耗。项目部在进行材料总消耗量控制时, 在编制新供应计划时, 可以按照完工百分比进行监控。

3.4 零星点工和机械台班控制

零星点工和机械台班均为责任预算外成本。铁路项目点多线长, 不可避免产生零星点工和机械台班, 产生原因一是因安全生产、工地文明施工产生;二是工序衔接造成;三是外部检查多, 增加临时性工作。要控制好因零星点工和机械台班增加的责任预算外成本, 必须加强源头监控, 做到手续完善、程序严格。项目部点工的派工手续一定要完善, 要严格按照相关管理程序派工, 决不能随意进行, 要有专人集中管理, 现场各方签认手续要齐全。且零星点工和机械台班不得发生在正式工程和大临工程项目上, 尽可能以承包合同的形式包给外部劳务作业队。

3.5 劳务分包单价的控制

劳务分包单价超过责任预算单价即为预算外成本。产生原因一是对劳务分包单价包含的内容理解有偏差, 变相提高单价;二是责任预算内没有分包单价的项目, 项目部未进行测算报企业审批, 由劳务作业队自行报价计价, 偏离市场。劳务分包单价的控制应严格执行合同约定, 原则上不能突破责任预算的单价, 若因特殊情况需调整已签合同价格, 必须附上详细的实际成本资料, 经项目班子及企业审批后再调整。过程中应加强劳务合同的管理, 合同中一是对劳务分包单价所包含的工作内容描述全面、明确, 避免模糊不清发生工作项目的结算争议;二是对劳务分包单价所包含的费用应明确, 根据工作内容明确包括哪些工料机费用, 原则上将全部工料机费用中不包括的单列出来, 这样清晰明了, 避免产生纠纷;三是合同中应约定该单价适用的工程范围;四是对项目部供应材料的材料损耗、材料的单价、材料的保管、遗失、损坏赔偿的标准、节超奖罚进行约定;五是若小型临时工程及其他费用不单独结算, 在单价中包含, 则在合同中应有此方面的约定, 约定要明确, 要有界限划分的标准。

4 结束语

上一篇: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下一篇:数字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