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风险

2024-07-10

经商风险(精选10篇)

经商风险 篇1

明朝时, 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商业书籍, 详细记载了当时商人经商时要注意的问题、要掌握的知识、技能等。这些书籍大多是由作者根据自身的经商经历编撰而成, 所以可信度较高, 堪称当时商人的培训教材。从这些商业书籍的论述当中, 我们也可以分析出当时商人经商所要面临的风险以及他们采取的应对措施, 使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明朝时期商人的真实生活状况。本文拟以隆庆年间黄汴编撰的《一统路程图记》、天启年间程春宇编撰的《士商类要》、万历年间张应俞编纂的《杜骗新书》、崇祯年间李晋德编撰的《客商一览醒迷》四本商书为对象, 来对该主题做一分析。另外, 古代经商者有“商”与“贾”之分, “商”是指外出辗转贩运货物者, 他们流动性强、面临的风险大, 也被称为行商或客商;“贾”是指在当地设店铺销售者, 他们流动性弱, 面临的风险小。本文所指的商人特指行商。

一、明朝商书中记载的经商风险

1. 自然风险。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 交通非常不便, 所以外出远行的人必然会经历很多自然风险, 如山路的艰难险阻、水路的风大浪急等等, 此外在野外行走难免还会遇到动物侵袭, 以及面临饮食不便、恶劣天气等危险因素。例如, 《一统路程图记》中就记载了多地道路的险要, 如“陕西栈道, 自凤县四百二十里至裹城县, 乔木夹道, 有虎豹, 无盗, 皆大山, 缘坡岭行, 有缺处, 以木续之, 成道如桥, 即栈道也, 非若剑阁悬崖峭壁之险”[1]211。在水路方面, 最危险的、商书中提及最多的当属四川的三峡, 如《一统路程图记》记载:“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无阙, 重岩迭嶂, 隐天蔽日, 非亭午及午夜, 不见日月, 风无南北, 惟有上下。”[1]263此外, 凶猛动物的侵袭也不得不防, 如《一统路程图记》记载:“崇安县至福州府, 陆路崎岖有虎。”[1]229

2. 人为风险。

(1) 盗贼的抢偷。由于交通不便, 行商要在路上花费很长的时间, 路上的强盗和窃贼就是难以摆脱的危险因素。如《一统路程图记》记载:“往城陵矶之下, 风、盗亦防。自湖广至仪真, 强盗出没不时……货无粗细, 一例而掳。”[1]263《杜骗新书》记载:“江边常有贼船, 舵公伪装商贾……若不识者, 误上他船, 虽主人亦同被害。”[4]66此外, 帮助行商运货的脚夫和船夫也有可能成为抢劫、盗窃者。如《士商类要》中就记载了脚夫常用的盗窃方法:“至于脚夫, 无所不至, 先掯脚价, 后设偷心, 穿长裙而打腰包, 勒腰带而穿夹袖……窜筹走筹, 百般影混, 陆路客随担走, 七前八后而奔, 使客照看不及, 前后得空便偷。”[2]359 (2) 骗子的诈骗。行商身上往往携带重金, 所以自然成为骗子关注的对象。《士商类要》记载了多种诈骗方法:“吊白、打拐、诓赚、掣哄之流, 智过君子, 狡诈莫测, 或假妆乡里讲乡谈, 称有寄托, 哄出我银, 却将船石抵换;……或云能通先天神数, 善察幽隐, 坐以致鬼, 不用开言, 诱人就学。似此种种诡计, 无非效抛砖引玉之谋, 诓人财物。”[2]363此外还有一种更加隐蔽的骗术, 那就是使用伪银。伪银是指重量和纯度都大为降低的银子。明朝时期市场上的伪银很多, 商人一不小心就会在交易中收到伪银, 使自己蒙受重大损失。《杜骗新书》一书中就记载了好几起商人被伪银坑害的事例。 (3) 牙人的欺诈。牙人是指商品交易过程中的中介人员。牙人多为当地人, 他们除了帮助外来的行商收购当地的产品外, 也会帮行商代卖外地采购来的产品。由于牙人在行商的交易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所以危险也就随之产生。牙人可能会拖欠行商的货款, 如《杜骗新书》中记载的福建客商施守训的故事。施将千余篓纸交与牙人销售, 但该牙人却因为欠前客货款, 竟将施守训的货款拿去还前客之账, 让施坐等半年也没拿到货款。此外, 牙人还可能以谎报价格、重量等多种方式欺诈行商, 如《客商一览醒迷》记载:“物需过秤, 方知经纪之狠。客货之到主家, 坐守日久, 不为卖出, 要令讲明价钱过秤, 方行私自发卖, 希图多得秤头, 又好多卖价值, 此为最狠之牙也。”[3]291 (4) 官府的重税和官吏的勒索。明朝继承了以往朝代“重农抑商”的做法, 对所有经由陆路和水路运输的货物征税。对当时从事远途贸易的行商来说, 官府的重复征税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风险, 他们经常会遇到在一个关口交完税后, 到下一个关口又要重复缴税, 还可能会遇到同一种商品要缴纳多次税的情况, 如《一统路程图记》记载:“盐船泊此候掣, 柴炭至此抽分, 木商至此再抽。”[1]264除此之外, 行商还会面临各地官吏私自加征各种附加税的风险, 这些私自增加的税收, 大多都被官吏中饱私囊, 如《杜骗新书》所言:“且征榷之利, 朝廷得一, 太监得十, 税官得百, 巡卒得千, 是民费千百金, 以奉朝廷之一金。”[4]134 (5) 酒、色、赌等的诱惑。由于行商长时间孤身漂泊在外, 缺少亲友的关怀, 所以特别容易受到酒、色、赌等的诱惑。例如《士商类要》提到, “凡在外, 弦楼歌馆之家, 不可月底潜行。遇人适兴酌杯, 不可夜饮过度”[2]359, “凡见人博弈赌戏, 宜远而不宜近。有人携妓作乐, 不得随时打哄”[2]360。《客商一览醒迷》中提到:“主 (指牙人) 诱客 (指行商) 嫖, 乘客贪恋花酒, 迷而不醒, 客之货财, 恁其鱼肉, 仍蓦主嫁主娶, 陷客堕套, 因而悉利。”[3]287

二、明朝商书中记载的商人应对经商风险的策略

1. 树立进取精神, 勇于克服困难。

面对如此多的风险, 商书鼓励行商要勇于克服困难, 积极进取。例如《客商一览醒迷》中提到“清操洁白者, 虽遭极窘, 不可易志, 变而为贪。锐志向上者, 或因时钝, 不可自辍, 失其所素”[3]314, 激励商人要“认真锐志向前行, 急付功劳尽付倾。何莫步宽迟着脚, 一程功毕再前程”[3]331。同时, 商书充分重视主观能动性, 认为商人经商能否成功不是天命, 而是看自己努力与否, 体现出“人定胜天”的精神, 如《士商类要》中说“虽曰天命, 亦可人为”[2]365;“求财虽赖于万物, 妙用全仗乎一人”[2]365。

2. 提高自身修养, 做到取财有道。

商书认为, 只要商人“慈善存心端正, 动履庄严, 所作所为, 不由岐险, 是以多获平坦福也”[3]315, 即只要商人具有高尚的道德人品, 就不会主动招惹是非, 这样不但会减少风险, 而且容易获得别人的善意回报。因此商书提出, 商人首先要忠厚仁义, 处处与人为善。例如《士商类要》说:“凡待人, 必须和颜悦色, 不得暴怒骄奢, 年老务宜尊敬, 幼辈不可欺凌。”[2]359同时, 商人不可用不法、不义手段获取钱财, 也不可因为眼前小利而因小失大, 如《客商一览醒迷》中说:“凡人因小利失大节处甚多……要识大体, 保身家, 宜安分, 毋为小利而兴妄念也。”[3]308

3. 认真学习前人的经验, 提高自身防范风险能力。

商书认为, 只要商人认真学习前人的经验教训, 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商书的作者根据自己多年行商的经验, 为后来者提供了多方面的建议。由于行商要频繁与陌生人打交道, 所以正确识人、辨出对方的人品优劣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因此商书在这方面着墨最多。例如《客商一览醒迷》中提到:“须防直中有狡, 更详笑里藏刀。人不可概以直视, 彼能公人者, 多不公己。……故太直者太诈, 太隐者太险, 太洁者心太贪, 太容者心太残。”[3]327《士商类要》认为:“娇奢者性必懒, 富盛者必托人, 此二等非有弊, 而多误营生。直实者言必忤, 勤俭者必自行, 此二般拟着实, 而多成买卖。”[2]357

4. 守法经营, 尊敬官吏。

虽然行商要面临官府的重复征税和官吏的勒索, 但是商书仍然认为商人应该守法经营, 不要惹上官司。如《士商类要》说:“投税不可隐瞒。”[2]359《客商一览醒迷》也认为:“观彼囹圄中, 尽皆乖巧刁徒。不如痴拙之人, 守己畏法, 得以安稳过平生矣。……明道义者, 常克己以应事, 不甚好争, 惟使人讼, 自终无讼。”[3]313同时商人还应时时处处对官吏表示出尊敬, 不可以冒犯他们。如《士商类要》认为:“是官当敬, 凡长宜尊。官无大小, 皆受朝廷一命, 权可制人, 不可因其秩卑, 放肆轻侮。……凡见官长, 须起立引避, 盖尝为卑为降, 实吾民之职分也。”[2]364因为封建社会缺少法制, 官吏可以随意欺压民众, 所以这也是一种商人不得已而为之的规避风险的做法。

5. 寻找可靠之人, 结伴同行。

商书认为, 孤身一人外出, 风险会很大, 而寻找可靠的人员结伴同行, 则能显著降低风险, 如《士商类要》提出:“同行无的伴, 谨慎櫜囊。……凡出外必须要择的伴, 庶几有辅。”[2]363同时商书建议, 应尽量选择有血缘关系或是地缘关系的人结伴外出, 或者是自己带仆人外出, 这样安全度会更高, 如《杜骗新书》就记载了一个“刚而无谋”的富家子弟熊镐外出经商的故事, 幸亏熊镐带有“有力多智”的老仆满起同行, 一路上才得平安。同时商书还提出了结伴同行时的注意事项, 如《士商类要》提到:“搭伴同行, 必须合契, 若还违抝, 定有乖张, 好胜争强, 终须有损”[2]357, “……搭伴若结亲之故, 交财须账目分明”[2]366。

三、对明朝商人的经商风险及其应对策略的评论

从明朝商书记载的经商风险来看, 当时商人的经商风险非常大, 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存在风险, 政府不但不能为商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 反而也对商人进行勒索, 所以在明朝繁荣的商业背后掩盖了很多商人的辛酸。正如《士商类要》所言:“涉风浪, 冒风雨, 祉为蝇头微利。怕听朝钟, 出户壮心才十里;经闻暮鼓, 入门倦体已三更”[2]365, “读书不易, 为客最难”[2]366。从商书记载的风险应对措施来看, 明朝商人不能依靠政府, 也没能建立自己的组织, 主要还是依靠个人的进取、敬业和坚忍来应对风险, 虽然这一做法很好地体现了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 明朝商人的思想意识仍然局限于封建的伦理道德, 并没有产生突破, 所以资本主义的萌芽难以在明朝成长起来也就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

[1]黄汴.一统路程图记[M]//杨正泰.明代驿站考 (增订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2]程春宇.士商类要[M]//杨正泰.明代驿站考 (增订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3]李晋德.客商一览醒迷[M]//杨正泰.天下水陆路程·天下路程图引·客商一览醒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2.

[4]张应俞著, 孟昭连整理.江湖奇闻杜骗新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2.

第一次经商 篇2

今天天气格外晴朗,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校园里正在开展“红领巾商贸活动”,整个校园人声鼎沸,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我来到操场把自己的东西和史鑫的摆放在一起,然后准备叫卖。可我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不敢吆喝。史鑫说:“你把声音放大点儿?选”有史鑫给我壮胆儿,我慢慢把声音放大,可就是没人买。我又转过头看看王真的摊位上引来那么多顾客,非常羡慕。这时,高校长走了过来,一看机会来了,我当然不甘示弱,准备使出全身的解数,立刻说:“高校长,买一个玉坠吧!”我把挂在熊娃娃身上的玉坠抖了抖说:“校长,您听这声音多脆呀!”校长听了听说:“多少钱一个?”我说:“一元五角一个。”我暗暗自喜,等待校长掏钱。他似乎没有要的意思,我有些担心。王真开口道:“校长,我们卖的东西很便宜。再说,这都是小本儿生意,您买了这之后,包管你满意!”校长被王真的一句话说服了,说:“那就买一个吧?选我当时听了王真的那番话,心里温暖了许久。王真在这种场合还帮助我,而我自己却没做成一笔生意,真是惭愧。之后,我有了先前的经验就更有信心地投入这次活动中。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一会儿,我也卖掉了好几件物品,钱包里已有了20元钱。我和史鑫看着收获,喜欢得合不拢嘴。

结束后,我才真正领略了妈妈爸爸的辛苦,知道赚钱很不容易,也懂得了什么叫做诚信。

经商的“十忌”与“十要” 篇3

1.忌见异思迁。今天听说这个赚钱, 明天又看那个赚钱, 摇摆不定, 结果什么都做不成。

2.忌墨守成规。有的人对新技术新品种没有率先接受的勇气, 别人不干自己也不干, 种田或做生意跟着别人跑, 同挤一条道, 效益必然差。

3.忌重大轻小。有人总想马上发大财, 一口吃成胖子。结果小财白丢, 大财也难发。

4.忌犹豫不决。做什么事前怕狼后怕虎, 看准了也不敢干, 贻误了时机。

5.忌急功近利。只对短期经营能见效的项目感兴趣, 而忽视对中长期的项目和基础项目的投入。

6.忌弄虚作假。喜欢占小便宜, 经营商品掺假抬价, 缺斤短两。一旦被顾客发现, 信誉扫地。

7.忌越贵越留。对自己的商品特别是粮食等农副产品, 总想价格越高越好, 常舍不得卖, 结果价格突然下跌, 损失惨重。

8.忌坐门等客。不善于了解信息和推销商品, 往往等顾客上门, 常常错失销售良机。

9.忌只存不投。挣钱后只存银行而不投资, 活钱变死钱, 很难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

10.忌盲目经营。喜欢道听途说, 不切实际地盲目经营某些商品, 常会导致失败。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才是成功的关键。

二、“十要”

1.要质量。经营者首先要保证商品的质量, 质量优于竞争对手, 就能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2.要廉。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 在商品同质的情况下, 价格可适当低于竞争对手。

3.要快。在产销过程中, 要抢先生产出新产品并抢先投放市场。

4.要足。商品一旦打开市场, 要尽量保证足够多的品种和数量, 面子市场的需求。

5.要活。在销售商品的过程中, 要采取比别家更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更高明的促销技巧。

6.要好。良好的信誉是经营的必备条件。

7.要响。要努力创建商品的好品牌、好商标, 不断扩大知名度。

8.要大。要择时建立大规模经营体系, 如集团、连锁店等, 以占领更大市场。

9.要特色。要生产出特色型商品, 以吸引消费者。

马来西亚经商 篇4

在把马来西亚塑造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贸国家的宏愿下,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局通过不同的促销计划,协助马来西亚公司在国际市场上曝光及在海外寻求扩展商务的据点,这些活动包括参与商贸团、专门性的市场行销考察商贸团、国际商贸展览会及参与开发和拓展潜在的商贸项目。

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局在它设于全球多国主要城市的逾40个办事处的支援下,协助外国买家与马来西亚的企业建立联系,包括提供外国商界及买家准确且可靠的马来西亚公司、产品及服务的资料和资讯。该局在个别买家造访马来西亚时扮演桥梁角色,安排他们与马来西亚的供應商或潜在商业伙伴洽商和举行会议,并提供买家在马来西亚经商的咨询与建议。

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局在马来西亚国内举办多项国际性的商业活动,把海外的商界买家引荐予马来西亚的企业界。该局还为海外买办团与马来西亚出口商举办商业洽谈会,向马来西亚企业界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界提供一个扩大商界人脉网络及扩展出口业务的商业契机。

马来西亚出口贸易中心(MEEC)是一个设于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局内的永久性设施,它是马来西亚企业界及专业服务业界展示马来西亚产品及专业服务的一站式买办中心。该局为国际买家及在该中心展览商品和服务的本地企业安排洽商会议,促成无数交易,并帮助本地企业成功跨出海外。

为了促进马来西亚公司在国际商贸上的竞争优势,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局的其中一项服务便是传播适时及重要的商业资讯及市场情报。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局的网站(www.matrade.gove.my)就是其中一个为海外及马来西亚商界提供广泛相关资讯的平台,这些资讯极有利于商家们发掘并及时把握商机。

另外,在进出口领域活跃着的商界人士们也能从该局内的商业资讯中心(BIC)获取商贸讯息。该中心拥有广泛及大量的以印刷或电子形式储存的国际商贸和商界资讯刊物及资料。该中心也拥有大量且最新的商业刊物、线上资料库、CD-ROMS及视听材料,协助企业界人士进行有利出口业务的市场研究和资讯调查工作。

高素质、善始善终及极具竞争优势的价格,是马来西亚出口领域的标志性特征。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心脏核心地区的战略性地理位置,使之拥有蓬勃及开放的经济,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高水平的人力资源,更使之成为今日全球商贸界人士心目中理想的经商之地。

作为全球主要贸易国之一,马来西亚今日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它拥有一个系统化的战略及一套坚决的方案,在这个致力于促进高效率的商业活动的亲商国家里,培养着具有国际水平的制造商及服务供应商。马来西亚在迎接全球化的挑战下所发展的世界级基础设施、创新且稳健的银行及金融系统和物流支援系统,给企业界提供了一个有利其茁壮成长的商业环境。

这些年来,马来西亚已具有令人羡慕的产品及服务出口记录,目前它向全世界提供着零零总总的高质量商品,包括电子及电气产品、汽车及零配件、珠宝首饰、光学器材和眼镜,以及绿色和环保产品,等等。它也是全球领先的棕榈油、医用及家用手套、空调和清真产品的出口国。

在过去的数年里,马来西亚专业服务领域的供应商已成为全球商界的抢手合作对象,他们前来马来西亚寻求建筑、工程、绘测、教育、卫生护疗、软件开发、印刷及出版服务和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的专业服务。今天,这些专业服务公司涉足全球无数个商业项目,并向它们提供着卓越的专业服务。

速购:经商防骗新书 篇5

以上为《现代营销》杂志首次推出的增刊。由国内知名营销策划专家陈文晓编著。每本定价21元 (含邮资、挂号费) 。

汇款请寄:130061长春市绿园区邮局007号信箱《现代营销》杂志社陈文晓

咨询电话:13604400545

速购:经商防骗新书 篇6

以上为《现代营销》杂志首次推出的增刊。由国内知名营销策划专家陈文晓编著。每本定价21元(含邮资、挂号费)。

汇款邮政账号:6024 1005 7202 020519户名:陈文晓

速购:经商防骗新书 篇7

以上为《现代营销》杂志老主编陈文晓编著,老主编系国内知名策划专家。每本定价21元(含邮资、挂号费)。

老主编的汇款邮政账号:6024 1005 7202 020519户名:陈文晓

犹太人的经商智慧 篇8

1. 经营目标市场:瞄准女人和嘴巴

现代营销理论中, 在制定营销战略中, 首先要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 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犹太商人在市场选择上, 通常把女人和嘴巴作为首选。

女人口袋里的钱是商人的第一钱包。犹太人的经验告诉我们:男人工作赚钱, 女人使用男人所赚的钱。如果想赚钱, 就必须先赚女人的钱。有经商才能的人, 如果瞄准了“女人”这个第一商品消费者, 财源必定会滚滚而来。反之, 如果经商者想席卷男人的钱, 拼命“瞄准男人”, 这笔生意则注定会失败。因为男人的任务是赚钱, 能赚钱并不意味着持有钱、拥有钱, 消费金钱的权限还在于“女人”。因此, 犹太人告诉我们, 做“女人”的生意, 绝对没错。大凡节假日举家上街, 通常都是男人与小孩在择地嬉戏, 而女人却不厌其烦地在挑选产品, 一直挑到小孩或男人实在坚持不下去了, 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而女人若是自己或是与女伴一道, 则会一家商场又一家商场地挑选产品, 往往一逛就是半天甚至是一天, 然后才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

日本SEZON综合研究所一项调查显示:即使经济不景气, 但女性的购买能力却少有削减, 特别是中年女性的购买热情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女性市场的特点是:她们对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 对自己的生活方式非常自信;勇于尝试不同方式, 享受全方位的乐趣;对从媒体特别是电视上获得的信息反应异常敏捷, 获得了新鲜的信息和知识之后便立刻跃跃欲试。如果一条营销信息获得了女性的认同, 那么它将很容易成为一种时尚。

因此, 开发女性市场的路径主要有:了解女性的消费动向, 紧跟女性的见异思迁, 适应女性的时尚情结, 满足女性的消费偏好, 贴近女性的爱美追求, 打造产品的新潮卖点。不管是闪光夺目的钻石, 豪华的女用礼服、戒指、别针、项链、耳环等手饰服饰用品以及女式高级日用皮包等商品, 都内含着相当的利润, 等待着商人去亲近它。商人只要稍稍运用聪明的头脑, 抓住时机, 以“女人”为对象来赚钱, 大叠大叠的钞票必定会像长了腿似的自动进入商人的皮包。

“嘴巴”可谓“第二商品”。按照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 而人类生理需要中, 最重要的莫过于吃, 只有吃进去, 人体吸收营养, 才能得以生存, 从而社会得到繁荣,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犹太人就是抓住了这个人人都懂、十分简单的道理来寻找赚钱的机会, 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 总结出“嘴巴”也是最能赚钱的商品之一。

所谓“嘴巴”生意, 就是“经营用嘴巴的生意”。犹太人认为, 这是庸俗的凡人或比凡人才能低的人都可以做的生意。而且这种生意也必定是最赚钱的。犹太人把“嘴巴”列为“第二商品”。犹太人说, 经营用嘴巴的生意绝对赚钱, 华侨则利用“嘴巴”生意在侨居地立住了脚根。其原因何在?道理很简单:入嘴的东西, 必被消化而排出;一个两块钱的冰淇淋, 或者一盘10块钱的牛排, 经过数小时后出来, 变成废弃物而排出。换句话来说, 人总是需要不断地吸收能量、消耗能量, 因此作为有一定能量, 入人嘴的商品, 总是不断地消费, 在吃完冰淇淋或牛排几小时后, 人体内吸收的能量被消耗掉, 又需要其它的能量商品。卖出的商品, 一般当天就被消费变成废弃物。这样迅速就得到循环消费的商品, 除了“嘴巴”以外, 还有什么呢?“嘴巴”只要生存一天, 就绝无停止消费的理由, 因此不管礼拜或节假日, 它也永不休息, 指示主人把钱乖乖地送进商人的钱包。风靡世界的麦当劳、必胜客充分说明了不论意识形态、文化背景如何, 嘴巴是第一位的。即便如此, 犹太人认为经营入口的商品, 仍不能像妇女用品那样易于赚大钱, 故将妇女用品列为“第一商品”, 将入口商品列为“第二商品”。

2. 善于运用78∶22法则

在自然法则中, 有一个78∶22法则, 在漫长的经商生涯中, 犹太人发现这个自然法则与一些商业经营活动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首先, 让我们画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 再做一个内切圆, 然后计算一下它们的面积, 你就会发现, “78:22”是一个“规矩方圆”中不可逾越的法则;在人体中, 水的比例是78%, 其他物质占22%。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利度曾提出:“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原理, 大意是:在任何特定的群体中, 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 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 因此, 只要控制重要的少数, 即能控制全局。这个原理经过多年演化, 已变成“80/20原理”, 即80%的价值是来自20%的因子。犹太人把这条法则作为从事一切商业活动的基础, 并把它当成一个总的指导原则。正是因为有了这条根本法则, 所以犹太商人做起生意来, 总是左右逢源, 得心应手。也许有人会问, 他们在商业运作中, 是如何运用78∶22法则去赢得优势的呢?这个78∶22法则, 在犹太商人手里, 主要是一个用来把握全局的指导原则。服饰、餐饮、建筑、珠宝、药物等22%的行业, 基本上占了约78%的生活消费。由此, 就不难理解, 为什么犹太商人的传统经营领域大多集中在餐饮、服饰、珠宝、建筑、药物方面尤其集中在妇女和儿童用品上了。男人挣了这个世界78%的钱, 女人则消费了这个世界78%的钱。日本当代著名企业家藤田田被称为“银座犹太人”, 他赚钱的绝招就是运用78∶22法则, 设法赚财主的钱。每年日本国税局发表年收入1000万日元以上的人的姓名, 藤田田把他们看成是公司的顾客, 显然, 和这种阶层的人做生意, 一定会赚钱。财主的人数远少于一般大众, 财主们的人数是22时, 财主所持有的金钱则为78, 即以22为对象做生意, 肯定会赚钱。

3. 讲究商誉

浙江商人的经商诀窍 篇9

大型不如小型大型项目运行后,单位成本,技术基础容易形成支柱产业,但资金需求量大,管理经营难度大。而一般投资者,只要是做民间性质的投资就宜选择投资小,见效快,技术难度系数低的投资项目。

重工不如轻工重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轻工业却是发展的龙头。重工业投资周期长,耗资多,回收慢,一般不是民投资本角逐的领域。无论是生产加工,还是流通贸易,经营轻工产品尤其是消费品,风险小,投资强度、难度小,容易在短期内见效,因此特别适合民间资本。

用品不如食品民以食为天。食品市场是一个十分庞大而持久不衰的热点,而且政府除了技术监督、卫生管理外,对食品业的规模、品种、布局、结构,一般不予干涉。食品业投资可大可小,切入容易,选择余地大。

男人不如女人西方商界有句名言:做女人的生意掏女人的腰包。市场调查表明,社会购买力70%以上是掌握在女人手里,女人不但掌握着大部分中国家庭的“财政大权”,而且相当部分商品是由女人直接消费的。市场目标对象定向女人,你会发现有更多的机会。

大人不如小孩中国的儿童消费市场很有特色,儿童用品包含了儿童成长不同时期的消费需求。儿童消费市场大,随机购买性强,加上容易受广告、情绪、环境的影响,向这种市场投资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选择。在中国,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满足了他们父母的需求。

多元不如专业品种丰富,大众买卖,这是一般投资者的思维定势。专业化生产及流通容易形成技术优势和批量经营优势,如近年闻名遐迩温州小商品市场、义乌服装市场等,无不红红火火。

做生不如做熟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投资自己一无所知的行业,需要特别慎重。例如,你打算投资生产冷冻食品,就应该对冷冻食品的市场行情、原料的进货渠道、品质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了解透彻,而且要深入学习,弄不好要付出昂贵的学费。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就能拥有更多的信息,知道为什么商品有市场、有前途,知道不同产品的优劣及消费者的要求,知道市场发展的方向,就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

从苏越事件看名人经商 篇10

“一个艺术家最好离商业远远的,商场比战场还残酷。”2011年11月,知名作曲家苏越因诈骗罪被北京市二中院一审以合同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对此,文化界名人马未都最先开炮。

“有名就有钱。”这是流传在文体商界的一句名言。很明显,名人效应在商业界产生的作用非常大,但事实上也并不是所有名人在商界都能如鱼得水。早年间,因创作《黄土高坡》《血染的风采》而得盛名的苏越此次获刑,引起广泛讨论。一方面有声音认为其判刑过重。其前妻安雯(87版《红楼梦》晴雯扮演者)更将矛头对准现行中国不完备的著作权保护制度。另一方面,这也给所有文化名人以名人之声誉,行生意场之业者,提出了教训。

一个文化名人进入商圈,优势和劣势都是他头顶的光圈。不论是当年的方宏进(知名主持人,曾因诈骗罪被拘)还是苏越,他们的本意恐怕都不是诈骗。在生意场上,他本以为以他的光环能做成这件事。但这就铸成了他错误商业判断的开始。

在生意场上,名人光环已是幻象,商业才是真相。

转型幻象

“若我国著作权保护得当,苏越还用得着去拍戏而被商业利益诱惑吗?”苏越事件后,与苏越同年代的文化人物——创作过《干杯朋友》等歌曲的知名作曲家杨海潮感叹。“新千年后我基本靠做广告谋生,和他曾有一次无果的合作。说来搞笑,两个音乐人在一个和音乐风马牛不相及的项目上相互探底。”

据公开资料,苏越1978年进入总政文工团,开始音乐创作。1985年调到艺术剧院,1987年去日本留学,1993年回国后,在北京影音文化出版社担任社长。这段期间,苏越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歌曲,并培养了黄格选、朱桦等数十名歌手。但这并没有让苏越经济上富裕。据苏越前妻安雯介绍,苏越虽然创作了影响力很大的作品,但是《血染的风采》只拿到36元的稿费,《黄土高坡》只拿到78元稿费。仅仅就这两首歌,在上世纪80年代就卖了超过1000万盘以上的磁带,而且至今还有流传。1995年,在他最红的时候,苏越转向了做音乐经纪人和开办文化公司,先后担任数十家文化公司的法人代表。

而说起转型的归因,无论是苏越的前妻安雯还是好友,都把国内对于对于著作保护权的不完善放在首位。“做文化赚不了什么钱,所以很多人红了后就动了做商业的心。”一位文化圈的人士表示。苏越事件后,也曾有人为苏越算了笔账,如果苏越生在一个音乐版权制度完备的国家,一定是亿万富翁级的人物。绝不会出现因为5000多万元债务而无法偿还的现象。

“苏越是一个书呆子型的企业家,都是让社会逼的,逼他走向绝路。实际上在当今社会,艺术家被逼成企业家的比比皆是,即便没入狱也是伤痕累累。”马未都提到,看到苏越的新闻“心中五味杂陈”。“如果我们国家尊重作者的权益,尊重知识产权,仅苏越创作的歌曲价值就过亿元。”但事实上,知识产权保护的欠缺而短缺了苏越的版权费,与苏越犯下的合同诈骗罪,应是一码归一码。

“这件事情提醒所有文化界名人抛弃专业有风险,转型发展需要相当慎重。一方面,人生的定位很重要。艺术成就若是掺和到金钱的纠葛里,甚至可能毁了自己的艺术成就。另一方面,需要客观评估自己的商业才能。不是身边人说你行你就行。经商是用头脑去做事,而不是用光环去做事。抛弃了原有平台,人走茶凉的事情时常发生。”文化界人士艾兰认为。

经商“洼地”

苏越在法庭上自我辩护时说:我个人认为,我借款的目的最早就是让企业渡过难关,最开始的难关并不大,只是越陷越深,最后不但没有挽回企业,还害了股东害了大家,尤其是让我自己和我的亲人、家庭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是,我想说一点,我一开始真的不是想骗人家钱款不还。这么多钱确实是因我经营不善,我把这个事情瞒得太死了,牵扯到方方面面,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解决了……

这里面可以看出,苏越对经商和法律的认识茫然。当企业经营不善、出现亏损的时候,却还认识不到潜在的法律风险,而是依靠自己在音乐界的名声,为他人布下“陷阱”;当他人陷落自己的“陷阱”的同时,也就将自己逼入“陷阱”。

苏越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商业才能,一味贪大求洋上规模铺摊子,造成了巨大的资金黑洞。即使在此刻,苏越仍然可以回头:向董事会说明情况,按正常程序解决问题。他却偏偏走上诈骗之路,把自己推向深渊。

“我跟他是二十多年的朋友,我感觉还是经营上有问题。他不懂经营,不会经营,你看他今天庭审的这些东西,讲了这么多的事,全是拆东墙补西墙的事,你说他最后高利贷借了这么多的钱,最后实际上公司没有亏这么多,但是全拿这些钱去还高息了。”一位苏越的朋友提起。

“资源、能力是文化人经商最短缺的两大难题。他们往往对商业规则不了解,做事情上又太维护文化人的面子,而不是按照商业规则去处理这些问题。”艾兰认为。“从资源来说,文化名人的唯一优势就是他的光环。但这也是他们身上最大的劣势。文化人往往依附于自己的光环,向合作方承诺拿下项目后可以如何履行,但没想真正走上谈判场却往往经历人走茶凉的局面。你脱离了原本那个平台,只是带着个光环的时候,并不能跟生意成功画等号。生意场上讲的就是利益,考验经营者的就是实实在在的经营能力。”

风险规避

但是否文化名人转作文化商人就一定没有可行之路?答案也是否定的。

很多港台演员都非常明白有了钱之后要投资,而且资金收回来之后也有一个保值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周围商业氛围比较充足,他们可能耳濡目染都会有这个概念,而且知道寻找专业人士来打理这个企业。

在财经评论员陶跃庆看来,交给专业团队来打理生意对于不善于经营生意的文化人是可以最大限度规避风险的好办法,是充分利用名人身份的有效方式。“这样既能够得到保值,又可以能够使自己安心艺术创作,又为自己未来如果才思枯竭、江郎才尽的时候,有一个退路。”

据了解,在一些文化产业发展成熟的国家,文化人的商业价值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但是鲜有名人本身担任董事长、总经理这样的模式,因为企业管理、投融资、品牌运行等商业行为,都需要专业团队和人士的帮助。

这一点,我国体育产业已有相关好的案例。如姚明的姚之队,为他进行整体的商务运作,这支团队包括商务专家、法律专家等在内的人才。姚明只需专心打好球,并配合“姚之队”计划的实施。李宁在退役后创立的李宁体育用品公司聘请了一流的专业人士来进行管理。而李宁在亲自经营、管理一段时间后,深感相关知识的不足,专门到大学进行脱产的经济管理知识学习。

上一篇:艺术专业女研究生下一篇:乡村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