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德育生活化

2024-10-24

对中小学德育生活化(精选12篇)

对中小学德育生活化 篇1

学校课程的设置与开展, 不仅要为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培养基本的能力, 还应使学生融于现实的生活, 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形而上的理论说教上, 因此,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学习是趋于生活化的。作为推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各项素质综合提升的小学德育课程, 更是应该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 使其在学习中热爱生活, 在生活化的德育课堂教学中, 更好地实现人格道德修养的生成。但是近些年来, 小学的德育工作一直无法提高自身的实效性, 究其原因, 主要是德育与生活的脱节。德育教学作为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环节, 必须面向生活, 归于生活。因而, 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分析在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并尝试探索出实现小学德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一、小学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些德育教学工作者只是单纯地重视德育的“政治意义”而忽略了德育的“生活意义”。更有甚者, 部分德育教师将学校的德育与“政治教育”简单地归为一体, 因而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片面强调高尚的道德原则教育, 忽视了生活具体细微道德的培养;无限放大德育的目标, 一味突出纯粹的道德规范知识教育;单纯依靠大而空的英雄人物、伟人事例的说教, 忽视从小事做起的细节教育;在缺乏对学生生活实际客观分析与针对性指导的基础上, 简单地用“成人世界”的价值观念来教导学生, 使学生无所适从, 因而使得德育工作沦为片面的知识理论说教与灌输的过程。如此缺乏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使得一些学生知行不一, 其对道德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无法落实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 失去了德育教学服务于学生现实生活的价值。

二、实现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

面对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针砭时弊, 发掘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笔者认为应该从实现小学德育的生活化着手, 而实现德育的生活化就必须从以下几点做起。

1、转变教师德育观念, 创新德育教学理念

首先, 转变教师的德育观念。在小学德育教学中, 教师应该自觉调整自身与学生的关系, 通过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 使师生之间的良性交往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中, 通过学生与教师在亦师亦友的互相学习过程里, 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其次, 创新德育教学理念。正确处理好育人与育才的关系, 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 德育通常被放在重要的地位, 这与中国德行重于才能的传统有关。但是面对升学的压力及在以分数论高低的教学环境下, 德育往往成为被忽视的部分。因此, 小学的德育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 创新教学理念, 将育人与教书有机结合, 使培养道德修养与传道授业两者兼得, 真正做到陶行知老先生所讲的:“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的变态教学产物。

2、从小事做起, 以日常行为规范化实现德育生活化

任何科学的理论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去, 否则也仅仅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小学德育的生活化开展离不开道德理论熏陶与日常行为习惯的有机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使德育的成果内化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通过制定一些日常行为规范, 突出学生学习、生活、交往习惯的培养, 使理论性的德育内容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 例如, 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形成自觉动脑、思考问题的习惯, 并给予恰当的鼓励, 使其养成主动学习、乐于探索的学习习惯。在学校的日常德育实践中, 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定期举行“讲文明, 树新风”的班会, 给予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 使其在融洽的交往中, 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3、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德育文化氛围

学校作为学生成长学习的生活环境, 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应该重点考虑德育的生活化, 通过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手段, 体现校园文化育人的作用。校方应投入必要的财力、物力, 打造美丽的校园环境, 通过精心设计、科学规划, 使校园成为培育学生审美观念、陶冶学生情操的教学圣地。合理、有效利用教室、走廊、阅览室等场所, 通过张贴科学家、学者治学教育的名言, 例如:“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 “少年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等, 使榜样模范的感召力量无处不在, 先知的谆谆教诲随时响起, 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 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三、结语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 更是理论不断发展的动力。小学德育的开展要直面生活, 回归于生活, 在生活中寻求生机, 获得动力;通过真实的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 自觉形成道德培养的需求, 并在改进原有行为、习惯的基础上, 实现良好道德的内化, 促进综合素质的养成, 在德育生活化的过程中,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对中小学德育生活化 篇2

钢都小学校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背景

1.德育生活化的时代要求

教育向人的生活世界回归是教育的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人类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也是终身教育的四大课题,又提出建立“无边界教育制度(学习制度)”等。《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是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该报告着眼于未来的大目标并从各国的实际出发,视野开阔,深刻,又注意可行性,许多内容如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德育的突出地位,教育的四大支柱,终身教育等具有开创性和指导意义。.......贴近生活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未成年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关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目前,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最近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根据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强调,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生活化是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小学作为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新课程的理念倡导教育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把下一代培养成品德良好、勇于创新、乐于探究、热爱生活、德才兼备的国家所需要的接班人。小学生年龄较小,喜欢模仿身边的事物,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因此,探讨小学生活化德育教育是课改的需要。2.学校德育实效低的现状

道德具有唤醒人的良知,协调人际关系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功能。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之首。然而,当前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却很不乐观,问题很多。而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当前小学德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相当多的教育工作者只看到了德育的“政治意义”而看不到德育的“生活意义”(华中师范大学杜时忠教授《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事实上,很多教育工作者把学校德育与“政治教育”完全等同起来,也因此造成一系列的错误做法:如德育目标被无限提升,只注重高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知识教育;注重历史文化伟人、英雄人物事例的讲解;习惯用“成人世界”的思想、观念来教育学生,而忽视了对学生生活实际的分析与指导。德育工作变成一个单向的知识传授与灌输过程。这使得我们对德育的投入与产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认识不能转化为行为,在遭遇复杂的社会生活时难以适应;一些学生还具有“多重人格”,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让学校德育从抽象、空洞、政治化的说教中走出来,贴近现实生活,根植于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尊重生活,创造生活,以生活为教育源泉,才能克服德育“高原现象”,求得实效。

(二)选题意义

本课题立足于学校的德育实践研究。因此,在生活教育的基础上,我们着眼于小学生的思想实际,立足于学校的教育现状,让学校德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通过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探索学校德育教育的模式,引导学生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进行自我教育,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目前,德育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原因是,许多学校往往把上级的一些带有评估性质的任务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而较少从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特点和社会要求看学校的德育工作。从某种角度上看,学校德育有时所关注的仅仅是工作本身,而不是学生本身的成长。学校道德教育较少地关注青少年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与内在精神的发展,更多地受外在功利的制约,于是,导致极具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动蜕变为对规范与守则的盲目遵从与机械的行为操练。德育过于注重形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太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比较强调灌输,强调的是形式的新颖,而不去了解受教育者的看法和感受。久而久之,学校德育开始走样了。同时,德育过分强调即时效果。在德育的过程中,有的内容确实需要灌输;但是,单靠灌输肯定是不行的。那些“你们应该怎么样”、“你们必须怎么样”,只是让学生追赶德育的终点,不让他们感悟教育的真谛。1.对本校德育改革的意义。

我校的“德育生活化”研究就是要使学校德育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要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并为学生的生活世界服务,强调道德教育直面生活中的问题与困境。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第一德育目的不仅要使个人完成道德上的社会化,还要帮助个人完成对于人生意义的求索。因此德育要为人的生活,为人的生命发展服务。第二德育内容生活化,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即德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与学生日常生活、自主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紧密相联,强调将道德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生活的土壤。第三德育方法体现实践性,即德育方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心理世界,让学生在各种具体的生活场景中,通过主体参与和亲身体验,逐渐丰富自己的道德情感,形成对人生和对生活的道德信仰。大量事实证明,学生获得了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永久,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巨大的导引作用。因此,学校德育最有效的途径是——有效地组织道德实践活动,有效地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情境,促发学生对道德的切身体验。如果导引学生参与生活环境的设计和美化过程,其道德体验效果更佳。

我们在实验课题过程中较多的是从以学生为本的角度、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角度去设计、安排、组织和实施德育情景和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体验活动、参与管理等实践中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实现自我教育。2.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德育生活化意味着德育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每个人思想品德的成长往往源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生活中形成对道德要求的认同。德育生活化,必然要求德育模式从时间和空间的封闭状态走向开放。

德育生活化意味着每一个老师应该学会从身边发生的事去寻找德育的内容。德育并不是离现实很远,相反,它就是生活本身。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关系中了解道德的价值,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判断和选择,让学生从中学会容让和坚持。

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使德育重新散发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育人魅力,现实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立足社会生活,以现实生活世界建构道德教育大厦才是德育产生实效的基础。大量成功中小学生的实例表明,那些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父母,对生活有深刻体验的学生,对学习往往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感悟,其学习动力强,效率和质量高,学习过程轻松愉快。道德教育必须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让学生体验生活和生命的乐趣,使德育生活化正是实现生活教育的突破口。

为此,我校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开展“新时期德育生活化实践与研究”,旨在克服上述弊端,以学生现实生活为根基,制定具有层次性的生活化德育内容序列,设计出生活化的系列德育活动,加强学生对道德的体验和自我内化,充分发挥学生德育主体的自主性、创造性,并以此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探索出一条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生活化的小学德育之路。

二、课题的界定

生活德育:即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小学德育生活化:学校德育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要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并为学生的生活世界服务,强调道德教育直面生活中的问题与困境,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联系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本身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联系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评判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提高他们道德认识的水平和道德修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打下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遵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的指示精神。《意见》中提出“要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寓德育于活动之中”;二是“要做到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央的指示精神第一次提出了活动、实践作为德育手段、形式的重要意义,对我们开展课题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2.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发生于生活,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对学生的教育只有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中才会产生实效。教育家陶行知吸取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提出“生活即活动”、“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它为德育生活化理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他指出 “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即教育”意味着有生活即有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即教育”意味着生活需要教育,教育必须作用于人的生活。“生活即教育”意味着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育。陶行知多次把生活教育阐述为“生活的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连接。他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可见,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又改造生活,为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所以学校教育活动要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生长点,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融合。

3.活动教育的理论。活动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认识和能力发展主要是在活动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学生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感知、体验、学习、提高,教育从学生当前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因而具有实效性。学生的德育过程,同样需要在活动实践中内化道德认识,并在实践中外化成道德行为。4.关注儿童生活也是课程改革体现的重要理念。学校教育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为学习者——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教育作为“在生活中并且是为了生活而展开的一种人类活动”,可以为学生的美好生活、有意义的生活提供预期性的启发和引导,正是这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通过教育而逐渐积累的准备:包括精神的充实、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为儿童成人后的生活品质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德育要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和教学过程及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并力求生动和形象化。”《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很明显,新的德育课程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大特点。因此,在学校德育中,要把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从学校的小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大范围。

四、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构建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和理论框架。

2.通过研究,探索德育教育生活化的途径方法。

3.通过研究,进一步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德育实践能力。

五、课题研究内容

1.小学德育生活化的理论研究。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思考与梳理,对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内涵、特质、价值观、学生观、活动观及德育生活的原理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建构起小学德育生活化、活动化的理论框架。

2.研究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和方法。从关注学生个体生存与发展的角度,突出德育的“生活”、“活动”特性,体现德育方法的实践性,德育途径的开放性。

3.研究和增补大量有关青少年生活中典型、敏感与棘手的内容,从贴近和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命出发,构建出能体现社会要求的观念、规范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的,并能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所需要的德育内容系列。

六、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观察法:采用问卷、座谈、观察等形式搜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2.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行动,边反思。

3.经验总结法:对实验过程中的资料和积累的经验不断进行总结,寻找规律,进行理性升华。

七、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实施准备阶段(2006.5~2006.11)

组建课题组,撰写课题方案,广泛搜集资料,组织理论学习和教师培训,申报立项,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06.11~2008.11)

依据方案要求组织实施,形成学校科学的德育管理网络和评价体系;搜集典型个案材料及课题论文专集;进行有关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开展德育活动,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创设生活化的学生活动、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开展系列活动,有效进行德育生活化尝试、探索和研究,有效开展系列活动。如:开展常规德育活动;组织开展劳动实践,参与社会实践,全面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第三阶段(2008.11~2009.11)

全面总结整个实施计划,汇集整理研究资料与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材料,探索出较为有效的提高和发挥生活教育功能的有效策略。

八、课题研究成果

(一)明晰了德育生活化的新概念

学校一贯注重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的生活成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参与管理、走向社会的体验中接受生活的教育,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在实施“规划”中,充分认识到德育的“生活意义”,在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紧紧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尊重生活,创造生活,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成长”,形成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信念”,是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关键。明晰了了德育生活化的新概念:

1.学校德育要面向学生经历过的生活世界、现实的生活世界、可能的生活世界和未来的社会生活世界,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德育宝贵时机蕴藏在学生经历的经验和教训中,蕴藏在学生现实的生活需要、生活态度、生活遭遇、生活方式和生活行为中,蕴藏在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和价值追求中。

3.学生的生活世界是重要德育资源,也是重要的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开掘学生道德品质生成和发展的源头活水。

4.向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生活、自我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提供内化道德规范价值,提高生存质量,攀登理想生活的机会和“支架”,让学生用自己的亲历去感悟,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

5.构建生活课堂,渗透生活教育,把学科教学生活化和德育活动生活化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形成以生活为基点的当代德育的模式。

(二)探索了德育生活化的系列途径与方法

几年来,在德育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形成了一套德育教育生活化的有效策略,真正做到“润物无声”。1.贴近社会生活,开拓小学德育课程资源

时代不断进步,社会生活天天都在变化,教材总会滞后于社会生活的变化。因此,教师要要有敏锐性,有意识地把社会影响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到课程中,提高德育的针对性。

(1)回归真实的道德生活

道德与道德教育既源于生活,又为了生活。正是在此意义上说,道德教育应回归生活。然而,道德教育应回归什么样的生活呢?只能是学生真实的道德生活。当前的道德教育之所以没有真正回归生活,就在于它没有回归真正的生活——学生的真实道德生活。立足于儿童的生活原型或适合其生活经验的那些生动、活泼、真实的道德事件、冲突与场景,由于与其切实的利益关系相涉,故能吸引学生的道德兴趣、省思与判断,借助于师生、生生的对话与讨论,真实的道德生活事件就可以引发学生的道德需要、热情及具体的道德行为,真实的道德生活流露出、折射着学生自在而真实的德性。对于儿童来说,儿童自己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立足于此的道德教育才是真实的道德教育。如此,学校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应尽可能以儿童的真实道德生活为主要资源和参照,将现实的社会生活转化为贴近儿童直接生活经验的事件,引导其从中自主地发现真善美,自然地流露出对道德的亲近与理解。

案例一:围绕《武汉的特色小吃》,以“小吃”为线索,巧妙设计,整合了课本与生活中资源,有序开展小吃的种类、各种小吃由来、制作材料、主要特点、制作方法、小吃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等系列研究,实现了多层次的教育目标:活动中,学生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主探索和研究,自我总结和反思,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彰显;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互动交流,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了;通过深入社会调查、访问,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不仅探究武汉小吃的文化内涵,更激发了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这比空洞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这种爱发自学生心灵深处,也许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影响。

案例二:近两年“创建节约型社会”是现在大家关注的热门问题,在创建节约型社会中,开展“低碳生活我先行”主题课程,学校组织开展了“26度空调节能行动”、“‘小调查,大收获’用水用电情况统计、分析”、“‘梦想在我心中,创造在我手中’变废为宝制作”、“‘家庭节能,现在出发’节能知识竞赛”、“楼道里的‘节能个性标语’设计大赛”、“节能生活方式创意写作大赛”等活动, 引导学生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树立节约意识。学生经历了观察比较、收集资料、合作交流等多种体验,通过体验他们不仅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学生的文明素质在活动中养成。道德意识在活动中得到了加强。„„同样,毒奶粉事件、网络成瘾等社会热点问题,都被拓展成课程资源。这样的课程紧扣社会热点,学生高度关注,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形式又多样,学生参与度非常高,效果很好。

(2)依托真确的道德事件

真实的道德生活是由一系列具体而现实的事件构成的,道德事件是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主要载体。只有将生活资源转换为儿童可亲可感、真确无妄的道德事件并有序地呈现于课程,道德生活才能进入课堂,才能具有教育意义。也就是说,进入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内容,不应仅表现为一些空泛无味的观念、知识,而应通过一系列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真确的社会事件、道德事件串联而成。“儿童的道德意识往往依附于具体生活事件、生活过程、生活细节,依附于他的身体活动和行动,是一种‘经验性的结构’。”正是这种基于儿童真实生活经验与事实之上的道德事件才能唤起儿童的道德情感,诱发其道德冲突,激发其道德思考。真实的道德生活通过真确的道德事件呈现在课程资源中,展现于德育课堂中。德育课程资源若要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就必须围绕学生熟悉的、亲历的道德事件进行科学筛选和开发设计。真确的道德事件是构成德育课程资源的主要素材和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案例一:一个三年级学生和妈妈一起逛街,见到一个乞讨的残疾人,他要求妈妈捐50元钱,但妈妈只给了5元钱。这个学生很不理解:这个残疾人这么可怜,为什么只给他5元钱呢?回家后妈妈告诉他:钱是妈妈辛辛苦苦挣来的,给他的是妈妈的钱,不是你自己的钱。你现在还小,没有能力挣钱,当然也没有能力随便捐钱,等你长大挣了钱就可以自由支配你自己的钱了。这个小学生经过反)思后,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们献爱心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凭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这才是真正的献爱心。从这则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小学生在日记中得出了经过自己思考后的道德观点,这正是基于真实的道德情境下对具体道德事件的体悟与理解。真实是这一事件能引发其道德观念进步的前提。因而,唯有真确的道德事件才能使学生的道德生活变得真实可靠。

案例二: 如2008年5月份,四川发生了大地震,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抗灾难。我们共同设计《万众一心,共抗“震”灾》的主题课程,组织同学们通过报纸与网络了解灾区的情况,收集震灾中可歌可泣的感人瞬间与英雄人物,捐款给灾区受难的同胞;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多场活动,交流、分享应付灾难的方法,歌颂谭千秋等震灾英雄,„„

(3)利用真正的道德冲突

应当承认,新课改后的德育课程资源中,学生的生活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大量与社会现实生活、儿童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的场景、资料出现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诸德育课程中,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理念得以初步体现,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然而,不容回避的是,尽管现行的德育课程中生活资源的比重得到了提高,但因撷取的生活片段未必都是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并为其喜闻乐见的真实生活场景或事件,所以要引发学生真正的道德冲突也并不容易。因此,如何利用真确的道德事件,以引发学生真正的道德冲突,成为学校道德教育欲以改革创新、提高实效的基本突破口。学校德育课程资源的设计与运用,应当在立足学生真实道德生活的基础上,通过真实的道德情境与道德事件的选择与合理使用,有目的地创设符合学生道德认知发展实际和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道德冲突事件,使其在与自身利害关系紧密相关的真确无妄的冲突中获得对道德的真情体验与深刻理解。这样,对某一具体的道德活动而言,学生的道德需要得以唤起和纯化;对整个道德教育而言,道德冲突加深了学生对道德价值的理解与体悟,为其自主而能动地参与其他道德活动提供了经验。正是在这种反复的道德冲突锻炼中,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得以逐步提高。

(4)真情的道德体验

德育课程资源中所蕴含的生活元素,无论是道德事件的呈现还是学生道德冲突的诱发,其最终目标都在于唤起学生真情的道德体验。道德体验既是道德教学的手段,又是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指向之一。没有真情实意的道德体验,就没有完整的道德素质,也形成不了高尚的道德情感。通过体验,能够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激励其参与道德生活,开拓新的道德生活,学会过美好的道德生活。2.创设生活化的课堂,重视德育的渗透。学生在校时间大部分在课堂上,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永远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学科教学德育功能的发挥是落实德育规划的关键。因此结合教学内容的课堂德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是德育的重点工作。通过课堂联系生活的教学,使学生在进行科学知识、技能和艺术教育的学习中自然地接受教育。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化的课堂才是灵动的课堂,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入手,在生活中寻找教材的切入点,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真切地体验到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并产生共鸣。

(1)构建教材内容——贴近生活实际。

课堂讲授是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方法。新教材中出现了许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生活,感受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各科教学课前,必须深入备课,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合理利用教材内容。既要弄清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要对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索深入体味。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适时适度的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教育、美育教育、并与艺术科等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打破以往的“纯学科知识教学”。

案例:在教学一年级的语文识字课时,老师巧妙地将写字与做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字品即人品。在讲解“国”字的时候,这样讲到第二笔横折,提醒学生“转折处要慢行”后,又接着问学生写字的时候转折处要慢行,那么在校园中、在我们的日常出行中,有哪些地方也要慢行呢?孩子们联系实际想到了楼梯拐弯处、十字路口等。整节课老师利用通俗易懂的儿歌或自编民谣,将德育内容不露痕迹在课堂教学中,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2)促进学生学习——联系生活实际

将学习内容融入生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去观察生活,采集生活中的教学实例,创设生活情境为课堂教学服务。

将课堂活动融入生活,课堂上,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要力求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思想教育于一体。

案例:学习《温暖的家》一课,教师把课堂变成分享会,请同学们讲自己家的故事,共同欣赏同学们带回来的家庭生活AV,组织家庭生活图片展。同学们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图文并茂,绘声绘色,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家的认识,表达了对家人的感激与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没有说教,只是把握了学生生活世界,找准了学生的情感源,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在对教材事实的体验中,情感产生了共鸣,心灵感动。将练习作业融入生活。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要接触大量的作业、练习、试题,这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教师在编选作业、练习和命题时,要注意增强思想性,发挥其教育功能。如在选取练习的题目,所给的材料、素材时,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有教育意义的,使学生在训练中受到思想教育。也就是在练习的设计上将尽可能地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符合生活实际,许多问题的解决都将放到生活情境之中去,让学生在具体、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数学,解决问题,(3)组织教学延伸------融入生活实际

新课程理念提倡课内教学向课外实践延伸,要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让学生实地参与活动,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案例:如《乐于助人有爱心》一课,教师把教材的内容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组织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首先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延伸阅读,酝酿情感;接着请家长配合,带领学生去社会实践,了解政府、社会对弱势群体所提供的便利设施,感受到身边的人都在怎样尽力帮助别人,献爱心;然后再组织主题班会,大家现场交流感受,讨论自己能做些什么?最后,通过少先队组织来号召同学们,乐于助于,奉献爱心,并把身边的好人好事都记录下来,放到老师的博客上去。这样的活动设计,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从文字走向实践,就焕发了它应有的生命力,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4)规范教学管理------贯穿生活实际

科任教师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要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并以自己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和处事待人,影响教育学生,发挥表率作用。要求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风气、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3.依托主题活动,促进德育目标实现

学校在坚持依托班(队)会、晨会、夕会、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常规教育的同时,构建“生活教育”的德育模式,形成了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三个德育生活化系列,积极创设学生生活化的活动,丰富德育载体,提高德育实效性。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拓宽学校的德育视野,促进师生的情操陶冶,塑造师生的美好心灵。学校生活系列

(1)完善传统节庆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学校坚持开展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四大传统节庆活动,从节庆主题的拟定、内容的安排、到活动项目的策划、招标项目的组织等,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个性和特长,锻炼和提升自主发展的能力和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读书节——以“好书伴我成长”为主题,系列活动形式多样:主题班(队)会评比、校园“我最喜爱读的十本书”评选、好书一句话点评、书评征文赛、班级辩论赛、创意演诗会、创意小剧场、疯狂英语、时事论坛、英语小品表演等,激发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情感,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感悟生活体验;学校以廉政文化进校园、文明城市创建、建党90周年等活动为契机,开展童谣的征集,组织学生多写好的文章,抒发感情。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观察事物,学会积累材料,学会表达情感,他们用笔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文章,他们在表情达意的时候人格也得到了升华。

科技节——以“实践 创新”为主题,学习探索和研究相结合,兴趣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实际应用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积极参与生活中的小百科知识竞赛,举行建筑模型、航海模型、头脑奥林匹克等科技小创造、小发明比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艺术节——以“真、善、美”为主题,开展文艺汇演、唱红歌比赛、英语贺卡设计评比、校园标语征集、书法绘画展示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展示了美,也受到了美的感染。组织参加市、区级比赛,展示学校艺术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教育成果,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意识和表演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促进了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

体育节——以“我运动 我健康 我快乐”为主题,创建学校特色:多年来,学校积极推行阳光一小时体育锻炼,通过组织三跳比赛、冬季锻炼、田径运动等活动,普及校园群体活动,提高师生身心素质,弘扬校园体育文化,展示师生精神风貌。作为市体育传统学校,学校坚持以篮球作为体育特色,本着“以球健体,以球启智,以球美德”的宗旨,坚持以“篮球特色学校”为抓手,制定了严格的篮球课程标准,编写了篮球校本教材,创编了两套篮球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篮球活动,现在,学校篮球活动月形成传统:篮球联赛有声有色,篮球俱乐部形成规模,篮球竞赛尽显风采积极开展篮球特色活动,营造出“篮球乐园”。活动中,我们通过举办篮球精神沙龙,体悟篮球魅力,感受篮球精神,汲取精神力量。让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学习发挥团队合作的强大优势,弘扬无私、不屈、顽强的精神风貌。学校真正做到了创建篮球特色,倡导篮球精神,弘扬篮球文化,达到了“以球健体以球启智”的目标。传统节日---让学生在体验中自悟。生活化的德育,就是以尊重学生、贴近学生为前提,通过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泱泱中华,历史悠久,节日颇多:春节、学雷锋月、清明节、端午节、父亲节、母亲节、建军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敬老爱幼、勤劳善良、与人为善、爱国爱民等等独特的节日文化,这是培养学生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资源。我校在德育教学中充分挖掘节日文化资源,向学生进行节日文化教育,传承灿烂的中华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活学生的民族意识。

(2)创设“健康、和谐、活泼”的校园文化情境,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工作有效的载体。

重视人文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处处是教育之地”,是我们力求让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出学校文化特有底蕴的校园建设原则。宣传标语主题鲜明:教学楼悬挂的标语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两型学校”“营造书香校园”“提高安全意识”等主题经常更换;宣传橱窗内容丰富:或展示学校特色活动,或宣传安全、健康常识,或彰显学校教育教学佳绩;走廊文化充分合理:利用走廊空间,整体布置体现美观和谐,楼梯口上“轻声慢步过走廊”、“上下楼梯靠右走”等等给学生以无声的教育;走廊上《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时时提醒学生的学会做人; “学校是我家,美化靠大家”时刻激起小学生的爱校之情;名人警句激励着师生拼搏进取。通过精心设计,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知识的载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形成整个校园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

提倡全员参与,构建班级文化。教室是学生在校园里感情最深、影响最大、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对他们潜移默化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育人环境,也为了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才华,挖掘潜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在校园整体规划的同时,学校还创造性的让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大部分班级的布置都能体现美观、整洁、实用、新颖、创意、特色。各班都非常重视教室环境的布置,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室内的环境别有新意:名人画像、名言格言、学生书画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学习园地”展示了学生各类优秀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知识的魅力;教师与学生齐心协力,每个班级都尽显个性。形成积极向上,文化色彩浓厚,科技意识强的环境氛围,突出表现人文性。主题教育,提升校园品德文化。主题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点睛之笔。多年来,我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展系列主题教育。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提升了学生能力,进而将文化内化成了学生的素质。

以“用爱读懂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为主题的师德教育。学校从学习研讨、日常工作评估、开展主题活动三方面入手,通过“嘴巴甜一点、微笑美一点、衣着雅一点、沟通勤一点、鼓励多一点、关爱细一点”等具体要求,以实际行动将老师的爱传递给学生。通过读书研讨会、演讲比赛、典型引路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励和鞭策全校教师不断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成为学生释放情感的归宿。

以“秉承传统文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形式有参观校史展、唱响校歌、校园广播“谈古论今”和“名作赏析”栏目、读书节、师生朗诵比赛、“中华情—国旗下的讲话” 演讲比赛、建国60周年征文等,为师生搭设了了解、学习、弘扬、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平台。

以“播种良好习惯,收获健康人生”为主题的养成教育。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校园广播、张贴温馨话语、解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形式,确立每月德育主题词,开展创建和谐班级活动,通过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人与环境的和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人与知识的和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以“让爱沐浴在阳光下”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情怀,学校开展了以“让爱沐浴在阳光下”为主题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每天说一句感恩的话,每天为亲人做一件感恩的事,每学期读一本感恩的书。同时通过与扬子江集团联合开展“扬子江杯”感恩故事演讲比赛,感恩征文评比,组织感恩主题班队会,评选校园感恩之星等活动。感恩教育活动就像一支支细流,在同学们的广泛参与下逐渐汇集起来。同学们亲手办的感恩手抄报将教室装点得温馨和谐、师生的读后感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形式多样的主题队会唤起了大家的共鸣。家长开放日活动,孩子、家长与教师互动,在感恩氛围中体现着孩子纯真的爱,很多家长激动的表示:“看到孩子懂事了,我们家长很感动。感谢学校、老师们为孩子创设了这样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教会学生如何以诚待人、与人相处”。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学校的活动,对每一个家庭,每一位成年人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也愿意同学校一起用各种形式使孩子们真正的沐浴在爱的阳光里,用心去学会怎样感恩。以“创两型学校,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和谐教育。学校紧紧围绕“两型学校”建设要求,结合“文明单位”的创建,以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线,通过开展国旗下的讲话、学生课外环保调查、环境教育讲座、“两型” 学校知识答卷、主题班会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构建“两型”学校理念,倡导和宣传节约是美德、节约是智慧、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的风尚,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营造创建“两型”学校的良好氛围,用节能环保理念建设校园、管理学校、教育学生。引导全校师生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注重细节管理,着力提高师生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意识,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到学校建设与发展之中,渗透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之中,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学生的德育成绩合格率达100%。学生都能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操行评定优良率达100%。校纪校风严明,遵守法纪法规、社会公德,保护环境,能做到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尊重和理解他人。学生初步养成了诚实、正直、谦让的品质,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涌现了一大批刻苦钻研、勤奋学习、诚实正直的好学生。家庭生活系列

通过家庭教育来共同培养我们的下一代,一直是我校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们加强了家长学校的建设研究,在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得教育共识的同时,实践和探索一种畅通父母和孩子心灵通道的家庭教育模式。倡导家庭教育的民主平等,在使学生成为学习、学校主人的同时,让学生成为家庭的主人,培养和建立学生的自主意识、家庭责任感。我们开展了创建和评选学习型家庭活动、我与父母(孩子)有话要说等活动,使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了更进一步的亲密接触和思想交流,从中也使他们的自主管理意识、自律能力、责任心得到培养和提高。(1)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家访制度,促成家校联动。

家庭生活是学生最启蒙也是贯穿一生的教育力量,凝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力量是学生成长的必要保障。借“访万家”活动东风,学校通过教师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家访工作,结合定期召开家长会、电话、e-mail、德育网站等形式融入学生的家庭生活,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2)亲子活动重温亲情,激发内动力。

父母的信任、关怀和期待对学生的成长往往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而随着孩子的长大,这种父母孩子间的交流默契却时常大打折扣,学校通过学习型家庭的创建评比活动、开展“我与父母有话要说”、“快乐家庭”、“我为父母过生日”等亲子活动,以对话、写信、活动等方式,让家长观摩参与,体验学校的办学思想,感受孩子的学习环境。引导家长和孩子互相走近对方的心灵,让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活动中感受到父母的关切,对父母更加爱戴。学校开展了让学生为家庭设计生活开支计划等活动,促进了学生与家长间的民主平等的交流沟通,端正了学生的消费观念,让学生体验到家庭生活的真实一面。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向家长提出“多一点时间陪孩子”、“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倡议;向孩子提出“我为父母分忧愁”的要求,指导学生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学会生活的自理。

(3)完善家长学校,凝聚教育合力。

办好家长学校,定期邀请家庭教育委员会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开设系列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密切家校的联系。让父母与孩子相互理解和尊重,建立一种融洽的家庭关系。学校定期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研讨以及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为学校管理献计献策。开设家长接待日,欢迎学生家长来电、来人以及来访参加班会课。定期开放学校,使家长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走进学校,走进孩子的学校生活,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便于和孩子沟通,增强家庭教育的主动性和针对性。社会生活系列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竞争的社会,让学生接触了解社会,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接受社会生活生动的教育,显得尤其重要。为此,我们努力开展社会生活活动。通过学生在校园、在社会的各类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主选择,学会自主管理,从而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持续发展打下基础。(1)开展实践活动,磨练意志,提升审美能力。

每年的社会实践生活是提高学生意志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堂。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学生去各类教育活动基地,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活动,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意志力、创造力、团队合作力和集体荣誉感,培养他们自觉保护环境的公众意识。(2)参与社会活动,锻炼能力,培养公德意识。

组织学生参加青山区文明创建,开展,走上街头宣传,走进社区清扫,参与文明护马路活动,让文明小手牵着大手前行;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开展“我当售货员”,“我是小记者”,“擦皮鞋”,“卖报”,“当一天少年交警”,“当当一日环卫工”,“参观工厂”、“绿色环保小卫队”的生活实践,引导他们走进社会,接触三百六十行的劳动者,了解各行各业的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让队员们在这些社区公益活动中,感受劳动的光荣,挣钱的艰辛,增强队员们的责任感、环保意识和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感。

(3)组织志愿服务,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我是社会的小主人”,倡导学生走向社会、关注社会,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组织 “希望工程”、“送温暖”、“志愿者”等公益活动,培养学生互助精神。社会生活教育学生:懂得付出,懂得责任、懂得回报。

(三)健全了德育生活化管理体系。

经过三年多的试验和研究,本课题初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围绕“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的主题内容,我们开展了系列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构建学校德育全员管理模式

改革德育机构。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班主任工作评价小组、学科教师学生日常规教育管理工作评价小组、学科德育研究及评价小组等。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成员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德育处、大队部、教务处、总务处、班主任代表等组成。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不是临时召集的“议事机构”,而是以校长为首的有职有权的学校德育工作指挥中心,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学校德育工作。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各评价小组的成立,加大了德育工作的力度,真正把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领导体制落到实处;协调了各方面的关系,明确了各方职责,为形成全员参与德育、全面育人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工作的效率。2.加强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德育队伍建设。

完善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选拔、培养、使用、考察、奖励、评优等制度以及规范运作机制。要求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根据学校德育目标和学生实际,落实“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经常通过家访、谈心、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制定年级和班级工作计划,开展系列年级、班级活动;确立“德育无小事”的观念,作实、作细德育工作。定期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征文活动。每年评选“爱生模范”进行“优秀班会课”、“班级主题活动”和“班级文化建设”评选或展示活动。同时实行全员督导员制度,全体教师参与24督导员工作,在生活、学习、心理和行规等方面关心、指导学生。3.完善学生自主管理制度。

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指导下,进一步完善了体现自主管理的校园值周班制度。每周对值周班学生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全班学生全员参与,值周班学生统一着装校服,佩带值周班的岗位标志。加强组织性、纪律性,按时上岗值勤,不迟到、早退,在教室内检查评比时,尊重别人,尽量做到轻声,不影响正常的教育秩序。每位值勤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和大队辅导员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完成自己岗位的工作。通过值周工作,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严格、认真的执行评分标准,做到了公平、公开、公正。确立“日检查、周评比、月反馈”制度。各值周小组的组长负责记录每天的检查成绩,周末统计上报学校政教处,由大队委把各班一周的常规成绩进行计算、统计,最后张榜公布,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各班的常规成绩也纳入学校考核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广大学生在参与管理中,体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色,能够自我规范,自我监管,自我完善,自主体验,形成思想品德人格的主体性发展。4.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建立家校联动网络,形成教育合力。我们建立了家长教育委员会,并定期召开家长教育座谈会(一年两次),设立家庭教育论坛,协调家庭教育工作。通过家长教育座谈会,建立家长开放日制度,我们与家长共商教育大事,共同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共同探讨家庭教育指导的长效机制。这一项工作,有效地利用了家庭教育中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填补了校外德育的空白,同时也带动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

构建社会教育网络和基地,形成社会化教育合力。如:建立警民共建单位,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开展综合的社会实践教育。

九、研究成效

1.学生层面的收获: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规划》的实施,学生学习活动变单调为生动,体验渠道变单一为复合,智能展示变一统为多元。学生遵守法纪法规、社会公德,保护环境,能做到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尊重和理解他人。初步养成了忠诚、诚实、正直、守信、务实、求真、进取、创新的道德品质,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涌现了一大批刻苦钻研、勤奋学习、诚实正直的好学生。三年来,先后有3个班被评为市先进集体,15个班被评为区先进集体,9位学生被评为市三好学生。年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就取得如下丰硕成果:全国、省、市、区一等奖186人次,二等奖253人次。

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对其一生的成长意义十分深远。类似的做法我们发现和开发学生具有的那些传统教育中不被承认或未被发现的智能强项,为实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提供了有益的借鉴。2.教师层面的收获: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课题组成员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的教师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学习了许多的理论著作,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活动,吸收了许多的先进理念,使得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教育理念大大地更新,教育教学的艺术极大地进步,教师的专业成长十分迅速。同时,课题研究也带来了教师的丰硕成果。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中有100多人次获奖。推动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发展。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科研则是提高质量、走“高效轻负”的捷径,是兴校的根本。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形成了严格的研讨制度,研讨氛围十分浓厚,也带动了其他教师的关注和参与。我校在前几年教科研工作中,教师的科研意识十分薄弱、科研能力也十分有限,科研气氛不浓,但而今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人数已是大大增加,这与课题研究在校内的辐射是分不开的。

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我校用“求真、求实、求精、求新”的精神,引导教师认清了新时期我们的历史使命。全体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守职业规范,自觉履行职责义务,教学风气“严谨、踏实、探索、创新”,为学校与自身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投身其中,形成了一支立场坚定、思想过硬、业务精湛、科学育人的教师队伍。有1人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4人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3人次被评为区十佳班主任。8名教师先后被评为青山区师德先进教师。3.学校层面的收获:

以德育为先导,以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加强学校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形成了 “诚信、友善、文明,进取”的良好风貌。学校的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发展、德育工作、特色学校创建等工作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并给予褒奖,先后取得多项荣辱:全国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研究实验基地;全国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研究先进单位;湖北省阳光教育试验基地;武汉市体育优秀传统项目(篮球)学校;武汉市卫生先进单位;青山区文明单位;青山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青山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山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单位;青山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先进学校;青山区稳定工作先进单位;青山区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十、不足及反思

经过努力,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逐步形成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科研机制,形成“教研专题化、课题行动化、实践反思化”的特色,加强了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服务力度。在《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时间研究》课题的实施阶段,围绕课题研究计划,我校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德育管理、活动、交流教育网络平台;探索“学校、家庭、社区”互动育人的德育课堂教学新模式;建立合力育人机制,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等三大方面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受到社区、家长好评,学生的素质得到发展。教师提高了科研能力。但在研究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我们研究本课题的本意是让学生在生活的不经意之中接受德育的薰陶,通过课题的研究把我们学校德育教育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达到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但是在操作中教师们都刻意追求直观的教育效应,让我们觉得德育教育中还存在着许多说教的成份,德育无痕的目标离我们还很远?

2.我们在课题的实践过程中,课题组的老师达成了共识,觉得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比较符合现在的教育形势和学校的教育实际,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学校周边生活德育资源的缺乏,让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举步维艰,我们非常渴望能得到专家的指引?

探讨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生活化教学

G621

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将理论结合实践,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升教学的整体水平[1]。

一.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就是教师为学生构建一个生活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发性地参与到教学当中去。生活是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将生活化教学引入到品德教学当中去,是必然的趋势。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和领导者,而变成了学生的帮助者和引导者。教师加入到学生之间的讨论中,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更利于教师顺利地开展教学事业[2]。

二.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应用

(一)加强师生平等交流、互动

知识的获取是一个开放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生主动的去探索,并通过自己的方式验证,从而对事物形成正确的认知观。生活化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在品德的学习中也能够走近生活,实现更有效学习这一目标。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平等的交流、互动,这能够更加突出教学的开放性这一特点,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学“自我新形象”这一内容时,教师和学生之间就可以进行交流、互动,探讨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形象,有些人心目的理想形象可能是明星、有些人的理想形象可能是画家、还有些会是发明家等各行各业的人,学生在同其他人谈论这些的时候,会充分的调动地自己的积极性,而这也达到了教师教学的效果[3]。

(二)将生活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

1.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所以教师在对教材进行选择的时候,要确保教学的质量,还要保证教材里多一些生活化的知识内容,使教材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更便于生活化教学工作的开展。比如在学“珍爱我们的生命”这一课时,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可以举出一些名人是如何珍爱生命的例子,比如史蒂芬·霍金,就算被病魔缠住,也永远不放弃生的希望。比如贝多芬在失聪的状况下,也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还有很多的名人,克服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并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为人类创造无限的价值。这些例子能够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启发,也会更加懂得去珍爱自己的生命。

2.要想实现思想道德生活化教学的目标,就要将学生的实际生活融入到教学当中去,每个人生活中,都会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通过长时间的积累,这些感悟就会慢慢的转化为思想道德的意识,而且这种意识会对学生的思维和行动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教师要通过日常的教学去了解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一些感悟,并将这些东西融入到教学当中去,当做教学的内容,让生活与教学更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比如在学习“发现自己的潜能”这一课时,教师就可要求学生举一些发现自己潜能的例子,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发现了自己的语言优势,通过写作,发现了自己的写作天赋,通过唱歌,发现自己嗓音的独特。将书本的内容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令学生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德育知识。

(三)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教师要想实现生活化教学这一目标,就要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成为课堂的主要角色,而不是传统模式下的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比如在学“我爱我家”这一课时,教学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场演讲的比赛,学生可自由的报名参与,在演讲比赛之前,学生自己攥写稿子,而在演讲的过程中,学生就要脱稿演讲,学生对家的爱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演讲充分地体现出来,并感染着其他的人。所以教师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这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水平。

(四)積极引入实践元素

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教师及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宣传资源,比如可以张贴名人名言、张贴科学家、革命领袖等各种英模画像、制作展现民族精神的标语牌,建设德育室、校史室、美育室,弘扬并宣传民族精神,营造浓烈的德育氛围。在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等进行安全、法制、纪律、品质的文字宣传教育,组织学生利用展现传统美德与伟大革命的经典格言定期进行诗词朗诵比赛和、歌咏比赛,加强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教育,提高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德育将于,教师可以组织班级活动、课外活动,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各种相关的德育规范条例,也可以利用各重大节日比如“ 五一”劳动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等,让学生理解重大节日的由来,开展手抄报、墙报比赛,开展各种文艺联欢晚会,邀请行业的英雄与革命先辈讲故事、做报告,召集学生观赏爱国主义的教育影片,加强学生的党史国情知识,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结束语:

思想道德这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转变教学观念,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丰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政治生活化教学是必然的趋势,教师要不断地研究、创新教学模式,密切地联系生活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充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课堂知识。

参考文献:

[1]李术芳.关于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6,(09):132.

[2]孙敏.浅谈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57.

[3]李化树.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生活化发展方向[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03):47-52.

[4]夏永胜,袁新志.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38-39+41.

对中小学德育生活化 篇4

一、德育课程理念的改革

德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 德育甚至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使人过有德性的生活。德性是“内得于己, 外得于人”的人性之“善”, 是从“品德”锻造“美德”的历程, 直至能够“具有理解、内化与践履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秉性、气质和能力”[1]。这种秉性和能力的内在统一形成个体的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 使道德原则和伦理规范内化于个体的本性之中, 成为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稳定的特性, 从而使外在的规范成为内心的准则, 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和方式。

对于德性的培养, 传统的德育课程沿袭普通知识教育的模式, 属于“传递—接受”式的知性德育。它把德育课程简单化为德育知识的教育, 因而把道德知识、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伦理观的知识作为外在的客体知识单向地灌输给学生, 使学生经历接受知识、巩固知识再到考试答题再现知识的过程, 其习得、评价的过程全部以书本知识的形式在课堂教学内部进行, 基本等同于智育课程的一般模式。

知性德育的效果如何?从品德的心理结构看, 个体的品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成分构成, 其中, 道德认知是人们形成和发展个体品德的基础, 但个体品德的真正形成一定是在相应道德情感的推动下、在道德意志的调控下, 最终在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知性德育的优势就在于, 通过课堂教学对道德知识的系统传授, 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比较系统地掌握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伦理规范, 并能在纸质考试中获取高分。然而, 道德认知的提高仅仅是道德教育的一个局部目标, 学生通过灌输、牢记德育教条并不会必然地增强其道德情感, 进而表现出非同寻常的道德行为。更有甚者, 一些学生出于对纯粹知识灌输的知性德育形式的反感, 表现出不道德或反道德的行为。所以, 知性德育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德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教育层面, 而应该在获得道德知识的基础上, 丰富其情感体验, 增强其道德意志, 渗透其道德行为, 从他律到自律, 最后达到“自然而然”的状态。有效的德育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回归实践层面, 实行“生活德育”。生活德育是“让学生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自在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性, 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 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之外的另一个世界里去培养人的道德”[2]。道德本来就是与生活一体的, 无论从其产生还是现实的存在来看, 所有的道德规范都是为了更好地调节人们的利益关系和社会生活的, 可以说, 道德本身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 学生生活的过程其实就是道德规范的习得过程, 反之, 德育的过程就应该落实在学生的“有道德的”生活中。生活德育的理念, 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观点是契合的, 陶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现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3]因此, 生活才是德育的基础和源泉, 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 才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理念的转变, 关涉德育目标的转变:从高高在上、深不可测的“伦理学家”转变为有德行的人, 过有德性的生活。

二、德育课程内容的改革

教育部在2005年4月制定发行的《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中提出“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 准确规范德育目标和内容, 科学设置德育课程, 积极开展德育活动”, 整合、深化了90年代制定的《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及《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的内容, 成为新世纪中小学德育的行动指南。教育部的《意见》明确了“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 规定了德育作为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和心理五项内容的教育, 在小学阶段, 德育的总目标是:“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 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在德育的五项内容及目标中,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阶段的内容应该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依次为: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心理教育的内容:涉及良好心理品质形成的内容和活动, 例如诚实、守信、勇敢、坚韧、自尊、自信;涉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内容和活动, 诸如生活自理、自觉学习和作业、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 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

道德教育的内容:1.中华传统美德部分, 包括孝敬长辈、诚实守信、宽容待人、团结友爱等;2.良好的日常生活品德部分, 指讲究文明礼貌、讲究个人卫生、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合理消费等;3.制度生活品德部分, 含勤奋学习、乐于探究、勇于创新、专心踏实的学习态度, 形成社会公德的意识和习惯, 等等。

法制教育的内容:这是归属制度生活德育的内容, 主要是了解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法律和规范, 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生守则》等, 逐步树立遵纪守法观念, 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规则等。

思想教育的内容:“五爱”———热爱集体、关心集体, 热爱劳动、艰苦奋斗, 热爱科学、勇于创新;集体生活的规范和技能, 团结、谦让、互助、合作的品质;理解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正确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合理地处理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公民教育, 具体内容包含国旗、国徽、国歌、国家版图等常识;认识祖国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尊重民族习惯和不同国家文化, 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4]。

三、德育课程教学形式的改革

生活德育的教学形式是生动的、多样化的。我们应该看到, 生活德育不仅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之内, 更应贯穿于人的所有生活之中。人们是通过有道德的生活学习道德的, 德育的场所在于学校, 也在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之中。德育过程是实践活动,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 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5]。生活德育是实践性的德育, 贯穿生活实践的全过程。在学校特定时间的德育课程教学中, 是以综合的活动课程为主要形式的。生活德育不同于知性德育, 它不强调道德知识的系统学习, 而是要将知识融合在具体的活动中, 让学生一边经历一边学习。

生活德育的教学是具有丰富情感体验的。知性德育仅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掌握, 是孤立的、情感无涉的, 也是枯燥的, 干巴巴的;生活德育的教学强调个体在“有道德的生活中, 认识社会道德, 体验道德生活, 发展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悟能力”[6], 德育过程中的这些认识、体验、感受、感悟是真实可感的, 可以抵达人的心灵的, 因而也是富有生命力的能够促进个体内在精神成长的。道德教育只有以人的情感体验为中介, 才能与个体的生活经验及其感受结合起来, 才会有心灵的震撼, 在思想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从而不仅理解价值, 而且体验价值, 力行价值, 最终贯彻落实到人的行为。

除了宏大的生活场景, 创设特定情境在生活德育中显得很有意义。所谓道德情境就是包含一定道德寓意的情景, 学生置身于这种情景中, 就如同自己亲身经历了一次道德的洗礼, 激发了强烈的情感体验。以下几种道德情境[7]对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的作用更突出。

1. 体验情境。

这种情境较为隐蔽, 学生能获得一种情感体验, 它们通常是日常生活、游戏、学习中学生之间真实的互动情境, 或者是一些与“做”有关的情境性课外活动。例如在学习中创设了动物学校开学的情境,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 亲身体验到不同说话方式给人的不同感受。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 学生对比、讨论, 明确了怎样才算是说真话, 会说话。然后在具体情境中再应用、再感受, 这样学生的认识和行为能力都得到了迅速提高。

2. 道德两难情境。

这种情境中含有两条或多条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的道德规范。道德心理学研究表明, 冲突的交往及包含冲突的生活情境最能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例如发现好朋友考试舞弊或者做错事, 该不该揭发?这些困惑正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话题, 让学生参与思考讨论, 内化情感体验, 从而做出明智的选择。

3. 体谅情境。

这种情境最早在德育专家麦克费尔的研究中提及。这种情境通常包含家庭、学校或社区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人际互动事件, 最适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敏感性。让学生学会体谅, 则先让其感受被体谅的温暖, 懂得由己及人, 进而主动地体谅同学、朋友、老师和父母。

四、结语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 个体品德的发展在15岁左右已经基本定型, 中小学阶段的品德发展正是为个体一生的品德奠基的时期, 此阶段的德育实效性不仅显著影响个体的品德发展, 而且将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道德发展水平产生重大影响。金华作为有着优厚道德传统和资源的善美之城, 更应该重视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树立生活德育的理念, 改革德育的内容和形式, 为社会培养众多有道德的接班人, 使得地区美德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为建设最美的金华提供强大的精神屏障。

摘要:德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教育层面, 而应该在获得道德知识的基础上,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增强其道德意志, 渗透其道德行为, 从他律到自律, 最后内化为自然的德性。有效的德育应该回归实践层面, 实行“生活德育”。生活才是德育的基础和源泉, 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 才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的转变, 要进行德育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 强调创设多种情境, 唤起和积累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生活德育,中小学课程改革,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蔻东亮.德性概念的三重内涵[J].理论与现代化, 2006, (6) .

[2]唐汉卫.试论生活道德教育基本原则[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4) :56.

[3]林宁.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的转化[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教科版) , 2011, (4) :28.

[4]詹万生.中小学德育的行动指南———《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解读[J].中国德育 (第三卷) , 2008, (8) .

[5]詹万生.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教育研究, 2003, (1) , 50.

[6]高德胜.论现代知性道德与生活的割裂[J].思想.理论.教育, 2003, (4) .

对中小学德育生活化 篇5

在小学进行德育教育,不能仅从理论出发,而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与日常生活相关联,语文学科一直以来都担负着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使命,在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应在教学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小学德育应贯穿在语文教学中,并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中得到升华。

一、在语文朗读生活化教学中实施德育

我们经常将上学称为读书,读在小学教学中的位置可见一斑。读书不仅是默读,语文的教学更要求从小培养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文基本素养和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同时长期的朗读能够培养学生的音韵美以及高尚的情操。例如,在《花瓣飘香》这篇文章的学习中,关于“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多美啊!”“红艳艳的花朵……带露水的花瓣”,“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这几句被多次强调,这时可以让学生多次反复地朗读这几句话,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明白环境对于生活来说多么重要。这样,在语文教学中无形地培养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德育教育与教学紧密结合。同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快速进入情感,体验书本中的感情,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加深学生的情感体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既提高了语文学习能力又使德育教育与教学内容结合,使语文教学拥有更加丰富的教学体验。

二、在语文听说生活化教学中实施德育

1.在聆听中体会

听不但能锻炼学生的听力、培养学生的忍耐性,更能够让学生懂得倾听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让学生在听与说的交流中培养德育能力,加强交流能力。以《石头书》这篇课文为例,因为书中的对话比较多,因此,教师在正式开始教学之前可以对教学任务进行分配,通过川川与叔叔的对话,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并且强调学生在对话中听到了什么、听出了什么,在听的同时思考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样就能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学生在听中学会思考、在听中明白道理、在听中培养德育能力,在听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2.在表达中升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语言更是一门极具学问的艺术,有其独特的魅力。因此,将德育教育与语言教育结合在一起对于学生教学而言更有意义。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既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又能接受来自德育的熏陶,教学变得更加有意义也更加具有教育意义。语文课堂上有一节口语交际课《赞美家乡》,这节课对于有的教师而言非常难以进行,因为在学生的意识里家乡并没有什么极大地特色值得一夸再夸,有时候半节课就能结束课堂任务。因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在正式开始课程前布置课前作业,让他们通过网络以及父母口口相传的方式去寻找家乡的美好之处。这样,学生在提前有准备的情况下就能够将家乡的所有特色一一列举,大大地丰富课堂内容,使课堂任务能够更加轻松更加完美的完成。最后,教师还要对课堂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所有的美都需要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感悟,同时还需要用心去呵护,我们的家乡美或不美都取决于我们自身,我们对生活的环境爱护保护那么家乡自然就美。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训练中发现家乡的美,热爱自己的家乡。

三、在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中实施德育

写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写是学生抒发自己情感的方式,写是学生记录自己心情的方式,写也是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一种方式。写作是人们的一种记录方式,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导时,除了要帮助学生学习一定的写作技巧,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写作的意义,写作不是写假话、说套话,而是学生抒发情感的方式,必须要真实可信。我们常说艺术来源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写作也同样应该如此,写作内容要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要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德育能力以及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例如,当学生需要以“一个值得敬佩的人”为题进行写作时,学生要注意发现身边值得敬佩的人以及他们身上美好的品格。例如,学校里学生乐于助人、勤奋好学、环卫工人辛勤劳动、警察正直善良,等等。学生对这些人性的美好品质以及闪光点进行探索思考,然后由此写出的文章必然更加的真实可信,内容丰满,人物形象清晰。写作的过程中无形地培养了学生的德育观念,丰富了学生的人生价值阅历。当需要写关于环境自然之类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大自然里去,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的魅力,亲近自然,探索自然,发现自然的神奇之处,这样学生的写作时就会有内容可写,文章看起来也不会太过空泛,即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语文教学作为小学中最为重要的课堂,其对于学生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是当下小学中急需完成的任务。教师必须牢牢把握机遇,将德育教学渗入语文教学之中,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语文课堂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孙秋白.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赤子,2015,(18):125-126.

[2]戴昌贵.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J].成功,2008,(02).

[3]萨日娜.小学品德课程生活化教学实效性研究[J].学周刊,2015,(33):156.

[4]马秀峰.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优势研究[J].赤子,2015,(24):336.

小学德育课生活化教学对策探讨 篇6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对策

G621

传统的小学德育课只注重对道德知识的讲解,这种识记型的教学模式无法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水平。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是离不开日常生活的,因此德育工作必须要紧密联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来感受到道德对人和社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来体现德育的内容,这是德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的教学过程不是灌输和强加,而是倡导生活化的德育理念。

一、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涵义

生活化教学的意思是,在课堂上创设必要的生活情境,以此为背景而进行教学互动的开展,从而让学生感悟和回忆生活,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讨论的积极性,并把有关德育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以便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的学习,利用生活中的经历和经验来指导学习,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新课程理念倡导素质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头戏,把德育的过程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更有利于学生对道德的理解和感悟,在观察和体验生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让问题还原于生活,通过生活来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审视自己,树立最基本的明辨是非的意识和价值观。

二、小学德育课生活化教学对策

(一)小学德育教育方法的生活化

小学德育课要想实现生活化教学,要做到教育方法的“不破不立”,即彻底破除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实现教育理念上的更新,为小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德育教育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善于去思考,而不是简单的听和记;其次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情,即生活化的素材;最后还要给学生施展自己的机会,让他们以实际行动去体会良好道德的魅力。要做到把课堂的一切让位于学生,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和时间中,才能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传统的讲授德育教育缺少了直观形象的东西,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更能让学生对德育知识记忆犹新和理解。以生活为支点,引导学生去实践,或者是组织课堂实践活动,使学生和社会联系在一起,从而体现作为社会人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首先了解学生的生活,总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进而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德育知识进行解决。

例如,通过家校联谊的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在生活中的表现。有家长反映孩子在生活中经常和家长顶撞,这是不尊重家长的表现,也是过于溺爱孩子所导致的结果。教师可以再今后的德育课堂中创设有关孝顺父母的情境,设计一个“孝顺父母一日行动”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后的生活中,多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可以和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彼此说说心里话,经常换位思考,体会做父母的各种不容易。通过这种实践活动,把德育教育和生活紧密融合,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德育知识的作用,这是最直观的德育教学方法。

(二)小学德育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道德榜样的作用是具有示范性的,教师要善于发掘小学生生活中的道德榜样,教材中的道德榜样虽然很多,但是大多年代久远,小学生根本不能感受到当时的生活背景,如雷锋等先进人物。我们可以从小学生的生活中发现榜样,如某个学生没有值日的任务,仍然参加班级卫生的打扫工作,教师应该细心的发现,并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近距离的体会到德育内容的生活化。哪怕是随手捡起教室里的垃圾,都是生活化教学良好的素材。

其次,创设生活化的德育教育情境也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引导德育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角色的表演,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揣摩角色当时的心理,让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课堂还原。例如,可以让学生模仿开心麻花团队的小品《扶不扶》,让几个学生分别饰演剧中的警察、大妈和路人,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自由发挥,在各自完成表演任务的同时,也让其他同学来发表自己对这种社会现象的看法。这种情境创设能够将社会诚信缺失的问题放大,使学生感受到诚信和助人为乐的良好美德是多么重要,也增强了课堂互动的效果。

(三)小学德育教育作用的生活化

生活,是小学生体验的重要来源,更是检验小学生学习成果的平台。在小学德育生活化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留心自己身边的生活现象,有意识地去体会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在发现美好事物的同时,建立相对应的道德观念。

例如,教师在讲到关于保护环境的主题时,对于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教师与其苦口婆心的教导,不如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自己体会。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带学生到户外,可以在学校的操场附近去观察植物,让学生欣赏绿色,并说出植树造林的好处,经常带领学生到户外和大自然近距离接触,在学生欣赏自然地过程中,教师列举一些破坏大自然的社会现象以及后果,通过讲解和亲身感受,学生自然而然的树立起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提高小学生的生活品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结语

总之,让德育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成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的一种手段,促进德育教育内容成为学生生活的准则,才能促进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改革德育教育方法与内容,让德育教育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才能让小学德育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冬英.浅谈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施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8:37-39+66

[2]夏永胜,袁新志.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38-39+41

生活化:小学德育教学不可或缺 篇7

一、走“近、小、实、真”育人之路, 应注重分层教育

每一阶段成长中的生命都有其个体性和独特性,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好”、“坏”等价值分明的词汇来评判和教育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该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 形成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德育序列, 以此增强品德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从养成教育到社会公德教育, 遵循螺旋式发展原则。

对于小学生而言, 首先应该是养成教育。学生进校、离校、集会等一日校园规范, 起床、就寝、用餐等一日家庭规范, 都应体现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将养成教育上升到社会公德教育的层面上, 通过社会体验活动逐步向公众认可的社会人的方向去靠拢。如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的《学习真有趣》一课, 隐藏着刚入学的小学生不适应学习的问题。其中一学生说:“字写不好怎么办?”书中没有直接的答案, 只提供了三幅图例和空白,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写字这样最简单的问题出发, 其实就是遵循螺旋式发展原则的一个例证。

2. 从亲情教育到家庭美德教育, 强调递进式发展原则。

要注意三个层次的递进。首先从“成员平等、互敬互爱、互忠互信、提高素质、共同发展”的民主关系中学会感恩;其次从“尊老爱幼、赡养老人、优生优育、教子有方、相互关爱”的长幼关系中学会反哺;再次从“邻里相知、团结协作、扶贫济困、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的邻里关系中学会互助。开展亲情教育可以使学生理解父母, 从而自觉接受家庭美德教育, 很好地处理个体与家庭的关系, 为走上社会面对亲情和组建个人家庭做好心理和情感上的准备。

例如, 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课程, 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 通过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构成该书的框架, 即如何与同学相处, 如何体会和加强家庭的亲情, 怎样把握自己的消费欲望等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 必将使学生在人格、亲情、道德、情感等多方面受到锻造和熏陶。

3. 从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到价值观教育, 强调渗透式发展原则。

对于小学生而言,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只能是过高的、模糊的、“远、大、空”的德育目标。对此, 如果教育者采取“润物细无声”式的无痕教育, 其效果定会事半功倍。如教师的一个故事、一段激语, 还如“小草对您微微笑, 请你把路绕一绕”, “楼道喜欢亲吻你轻轻的脚步”这样亲切而富有童趣的文明提示语, 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如果教育的点点滴滴都能以一种春风化雨的形式不动声色地表示出来, 没有丝毫刻意雕琢的痕迹, 而是自然而然的表露, 像溪泉涌自大山的怀抱一样, 那么, 这样的德育历程必将成为历史珍贵的瞬间, 必将化作点亮学生心灵的长明灯火。

二、走“近、小、实、真”育人之路, 应注重学科育人

1. 要把握恰当、合适的渗透时机。

切忌穿靴戴帽, 适当渗透, 如有的在课堂导语中体现, 有的在课程背景下体现, 有的在涉及人物上体现, 有的在学科教学目标上体现, 有的在处理课堂偶发事件以及在组织评价教学中体现, 真正确立课堂教学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地位。

2. 要选择科学有效的渗透方式。

在“润”字上下工夫, 像春风化雨那样点滴入土, 把传统美德的精华与甘露像“输液”一样, 滴滴注入学生的肌体, 把好的道德的种子播入学生的心田, 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道德情感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得以发展。

3. 要注意多种渗透方法的结合。

如直接渗透与间接渗透相结合, 有机渗透和随机渗透相结合, 一般渗透和重点渗透相结合。总之, 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结合学科特点、内容,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或某种德育内容进行重点渗透。

三、走“近、小、实、真”育人之路, 应注重实践育人

教学中应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开展针对性强、内容鲜活、形式新颖, 互动性、参与性和趣味性较强的品德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要注意四个维度。

1. 第一个维度, 实践活动要多一些实际。

要切合学生和当地教育资源的实际, 不求大不求全, 不漫无边际。活动的切入点应尽可能小一些, 这样比较容易入手, 容易将活动做精做深, 以小见大, 容易做出一些成果。同时, 实践活动要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实践活动是认知、感悟、学习和服务为一体的过程, 如果对所从事的活动领域一点不懂, 整个过程就是一个追问、模糊的过程, 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结果。所以, 实践活动要尽量植根于学生那鲜活丰富、活泼真实的现实土壤, 并在活动中延伸、提升。

2. 第二个维度, 实践活动要多一些特色。

班主任应该本着“班班有特色, 班班都精彩, 学生都自信”的良好愿望, 积极开展“特色班级创建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自编符合本班特色的班歌、班训, 进一步彰显班级的个性和特色文化。如书香、墨香、艺馨、德馨、科技特色班、管理特色班、绿色环保班等。这样的特色活动能让师生在创建活动中交流、合作、感悟、体验, 不但达到师生双赢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位。

3. 第三个维度, 实践活动要多一些“选择”。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 使教师成为学生的“人格示范者、发展促进者、心理支持者”, 真正做到俯视自我, 仰视学生;坐下来, 与学生平等交流;走过去, 替学生排忧解难;站起来, 为学生指路导航;并着肩, 和学生一起成长。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从学生生活的真正需要出发,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发展“菜单”, 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品德教学目标和确定实现目标的期限, 自主选择品德教学内容及开展实践的途径与方法, 多一些民主, 少一些指令;多一些弹性, 少一些刚性;多一些个性的张扬, 少一些天性的压抑。惟有这样, 才能激发学生内心对品德课程的真正需求与呼唤。

4. 第四个维度, 实践活动要多一些“对话”。

从情感角度而言, 教师与学生一样, 拥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 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形与影的自由亲和, 是声与响的相得益彰。教师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 以关爱学生为核心, 为学生创设宽松、温馨的氛围, 引导学生与学生, 学生与教师, 学生与其他联系的人进行平等互动的对话交流, 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 以智慧开启智慧, 以情感激活情感, 以心灵碰撞心灵。如果品德教学是在热情的投入、和谐的交流、愉快的心境中来完成的, 那么这必将是求本务实、充满人文、充满和谐的德育境界。

“学校教育是为了唤醒孩子的灵魂, 而不是置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天性于不顾, 一味给孩子‘上笼头’……”对于小学生而言, 离开了现实生活的教育, 只能是无根之木, 无源之水。品德教学应当是和生活的相遇, 而不是相见。窗里窗外, 学校社会, 都应该成为孩子们童真童趣童心尽情发挥的地方, 当然也是发现“自我”、发现他人, 乃至发现世界的地方。

摘要:小学德育工作应该由静态转变为动态, 由“远、大、空”转变为“近、小、实”, 应注重分层教育, 注重学科育人、实践育人。窗里窗外、教室社会, 都应该成为孩子们童真童趣童心尽情被锻造的地方, 当然也是发现“自我”、发现他人, 乃至发现世界的地方。

关键词:分层教育,学科育人,实践育人,德育生活化

参考文献

[1]毕淑敏.造心

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之我见 篇8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为了更好地进行生活化教学,提高小学德育的效率,老师应该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比如,老师在德育的课堂上,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更好地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生活化教学。故此,在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时候,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小学老师首先就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

二、进行相应的主题教学

为了提高小学德育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更好地进行小学德育的生活化教学,老师可以开展多种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德育,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德育的认识。比如,学校规定每周一都要进行升旗仪式,所以,老师就可以借此来导入关于爱国主义的情感教学,增强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在“十一”国庆节前夕,老师可以举行爱国主义班会,在爱国主义班会中导入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学。还有在我国传统的其他节日中,老师也可以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比如,在端午节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导入关于屈原的故事来提高学生的爱国精神。

三、将教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的行为规范中

小学德育的内容都是一条一条地罗列出来的,比如,在规范学生的举止文明的教学中,就是通过列举九个规范来提高学生的举止文明。虽说罗列出明确的行为规范,但是如果没有很好地将这些规范实践到日常的行为中,也是无法很好地提高小学品德教学的教学效率。故此,为了更好地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的文明程度,老师应该将教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的行为规范中,比如,老师在讲解相关的行为规范时,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例如,在教育学生不能给同学起绰号,不能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学生,老师就可以列举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由于后天的问题,小明的左腿运动不太方便,可是有些学生就会嘲笑小明,甚至还会给小明起绰号“残疾明”,因为每天都要受到同学们的嘲笑,所以,小明就变得越来越自卑,不再愿意上学。老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事例来教导学生不能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学生,也不能给同学起绰号,因为这样会伤害到同学的心灵。所以,在小学德育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列举一些生活实例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规范学生的举止动作,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

四、结合家庭教育

为了更好地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加强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仅是学校老师要作出相应的努力,家长也应该配合老师的教学来作出相应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比如,母亲节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教授学生要爱戴自己的母亲,要为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学生回家后可以帮助妈妈干家务活。所以,为了更好地配合老师的教学,家长在课后也可以要求学生干一些简单的家务活,让学生了解到妈妈的辛苦,从而更加地爱戴自己的母亲。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许多家长都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受苦,非常地溺爱自己的小孩,然而这样的做法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的,所以,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学校可能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极力配合老师,让自己的小孩去进行一些生活体验,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这个社会的认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五、加强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为了加强小学德育的效果,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加强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感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比如,在进行思想道德教学的时候,老师每讲一个内容就应该将其体现在实际的生活经验中。比如,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肚子痛或是不舒服的情况,那么老师就应该立刻普及一些卫生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通过这样的教育后,学生就对卫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就会留意自己的日常动作,提高自己的卫生意识,从而减少自己出现不舒服的情况。

对中小学德育生活化 篇9

一.社会生活对高校德育的重要影响

高校德育目的是要培养具备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品德的人才, 这种品德正是在由一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社会生活中产生的。首先, 社会生活奠定了高校德育的现实基础, 为大学生道德行为提供了形成途径。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 它的产生必然有着一定的现实基础, 社会生活是大学生认知道德和教育自我的现实基础, 只有通过对社会生活中各种道德现象、道德问题的认识、体验与感悟, 大学生的道德认识才能内化, 道德观念才能形成, 道德意志才能坚定, 道德行为才能实现。其次, 社会生活环境是高校德育取之不尽的资源库。社会生活环境为高校德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社会环境能通过个体的种种活动, 塑造个人行为的智力和情感的倾向”。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包括:家庭、高校、社会等, 社会生活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 一方面要加强高校德育内容的社会现实基础, 根据社会生活现状, 改进高校德育方式方法, 另一方面要合理取舍、整合、利用社会生活中的教育资源, 发挥社会生活对大学生道德培养的作用, 促成高校德育的有效开展。

二.高校德育与社会生活的脱节

社会生活对高校德育有着深刻的影响, 但在当今的高校德育中并没有合理地整合社会生活与高校德育的关系, 导致高校德育与社会生活的脱节, 从而对高校德育的有效开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1、高校德育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脱节。

目前, 我国高校德育主要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 其内容过分侧重那些抽象的、僵化的理论知识, 缺乏生动、具体的内容;高校德育内容脱离社会现实, 不能客观对待社会生活中的正反面道德因素, 在对社会真善美的一面过度宣扬的同时, 对社会中假丑恶的现象却视而不见。

2. 高校德育的形式、方法与社会生活的脱节。

高校德育在形式上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 忽视了“社会生活”这一教育媒介的作用, 导致高校德育退化为单调、机械的课堂模式;高校的德育在方法上还是以机械的理论灌输为主, 忽视了一系列社会生活中与大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教育途径。

3. 高校德育与大学生社会生活环境的脱节。

主要表现在家庭环境中道德教育功能的退化: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和“放任”, 留守儿童和单亲离异家庭中家庭教育的缺失;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弱化, 近年来高校不断出现一些功利化、工具化、重智轻德的现象, 使高校德育不同程度地被弱化;高校德育与我国当前社会环境也存在脱节, 在人们普遍关注实际经济利益与物资利益的背景下, 高校德育处于尴尬地位。

三.加强高校德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1. 加强高校德育内容的社会现实基础

首先, 高校德育要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大学生道德的形成不仅要依靠德育课堂的理论传授, 而且需要社会生活的熏陶, 所以, 要拓展大学生的德育实践课程, 让大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对高校德育的内容产生共鸣和认同。其次, 高校德育的内容要具体、生动, 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和时代要求, 和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相结合。再次, 要正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及时回应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负面事件, 对大学生进行启发、引导, 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来。

2. 改进高校德育方式和方法

首先, 在社会生活中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 例如, 高校德育中的榜样作用、德育网络阵地、教师的表率作用等, 要整合利用高校德育资源, 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其次, 围绕高校德育内容, 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让大学生在各种集体活动中展现自我、表现自我, 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 从而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再次, 组织大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活动。在道德实践中使大学生把道德认识升华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 并外化为道德行为。

3. 合理整合德育的社会生活环境

首先, 培养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要发挥家长的模范带头作用, 积极与子女进行有效的亲子心理沟通, 关注子女的全面发展。其次, 建立和谐校园, 推进高校德育工作。高校要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德育观念, 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活动, 发挥高校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 整合和有效利用德育资源。再次, 社会要建立起良好的德育体系, 营造有利于高校德育的社会环境, 建立起完善的社会道德规范, 创造有利于高校德育的社会条件。

参考文献

[1]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263

寓德育于小学生生活中 篇10

一、把学生的生活素材引进课堂

德育要向生活的回归,先要改变自己疏离生活的形象,在建立与生活世界广泛的联系,利用儿童生活的经验,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引导个人理解、丰富、践行,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发展。

我在教学《秋天到了》一课时,先用相机拍了秋天的一些景色:荷塘中盛开的荷花结成莲蓬了;稻子变成金黄色了;银杏叶黄了;梨子熟了;大雁南飞了;葡萄变紫了……我把拍摄的场景制作了幻灯片,放给学生看后,触动了学生,一个个抢着说秋天的景色。整个一节课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课结束时,我还特意请学生品尝了橘子,让学生再次感知了秋天原来是收获的季节。

将学生的生活场景巧妙地引入课堂,远远胜过空洞的说教, 贴近生活,走进学生,也最容易让德育植根于学生心中。

二、德育进入生活,让学生学会反省

教育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在学习内容和学生经验之间建立联系,让新知识能很快地纳入学生的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达到真正理解。德育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德育的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养成美好情操。苏格拉底指出:“没有省察的生活不是人的生活。”在生活中,要学会反省,这样才能更好地关注生命,关心他人。一次,我设计了一个中队会,主题是“今天我自己洗衣服”。先让学生说自己如何洗的,由于学生自己经历过了,都纷纷发言。有的人说用搓衣板搓,一不小心就压到手了,感觉很疼;有的说油斑真难洗,反复用手搓也搓不掉。等学生们发过言后,我突然问:妈妈天天帮你洗衣服,你想对她说什么,这时班上炸开了:妈妈真辛苦,我下次再也不把衣服弄脏了。妈妈我爱你,你太伟大了。还有的同学哭着说,我以后再不对妈妈耍小脾气了。大家齐声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个活动很好地利用了生活进行了孝敬教育,让学生经历了尝试,进行了思考,学会了反省。

三、德育带入生活,激励学生创造

人需要有意义的生活,德育引导人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它能把人引向与环境的积极对话,引向与周遭世界的广泛交流,拓宽并践行人与世界的联系,拓展实现人的价值和践行生命意义的可能性,为学生创造提供可能。

平时,我校很注重尊老爱幼的教育,学生对长辈很尊重,对老人很热爱。在学校校园里,经常看到有一位徐爷爷,他每天都要打扫卫生,清扫地面,有时,在打扫时一阵风吹过后,畚箕中的垃圾一瞬间会吹得到处都是,飘洒在整个校园。有位学生看到这种情况后,觉得徐爷爷很辛苦,设计出了一种自动式畚箕。在原来畚箕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盖子,装上一个空心的长柄,柄中用弹簧连接把手和盖子。正常情况下盖子是盖好的,当扫垃圾时,只要按畚箕把手上的按钮,盖子自动打开,扫好垃圾后按钮一松,盖子立即盖上,这样再也不会因为有风吹垃圾而犯愁了。正是因为有了良好的德育习惯,让学生产生了灵感,创造了自动畚箕,解决了生活中的困难。

四、德育走进社区,收获别样精彩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公民道德教育就是培养孩子从小要以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参与社会生活,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能力。

我曾为六年级学生设计了一个“塑料袋的使用问题的研究”活动,孩子们是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先搜集资料,结果有的学生用数码相机在街头、小巷、角落等地方抓拍有塑料袋的照片。有的还上网查出各个国家对塑料袋的使用下达的相关政策,以及塑料袋的危害,并列出数据,比如塑料袋对土地、农业、动物、人类等的危害。

通过查找,学生们知道了塑料袋的发明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发明,它是由聚乙烯制成,而它的制作离不开增塑剂和抗氧剂,这两种物质会随着温度的升高释放,一般是在70~80℃的时候开始释放。而刚出锅的烧饼、油条、煎饼多是这个温度,塑料袋装这些食物,而有害物质却已经悄悄释放出来了,学生知道了“1分钱+ 80℃=自杀”等。知道危害后,大家商讨解决的办法,一致认为:平时使用环保袋,并动手制作环保袋,学生还制作了许多图片在社区宣传,让市民了解塑料袋的危害,动员了许多人以后再也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了。

学生将德育的知识作用于生活,并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服务于社会,学以致用,让德育融于生活。

对中小学德育生活化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生活化发展方向

引言:小学是学生们踏入知识领域的第一个台阶,固然离不开德育课程的学习,要在学生们幼小的阶段,就渗透给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们具有良好的言行举止,保留良好的传统美德。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及道德情操,使学生将自己未来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辉煌,只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思想,为祖国培养出新一代的人才,才是学校教育教学真正的目的。

一、小学德育课存在的问题

小学德育课程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学校对德育的教学不是特别重视,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们进行学习,而忽略了学生更应该具有的内在的东西;教师不善于灵活的应用其教学方法,将实际的生活与德育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没有更好的考虑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实际的能力问题;德育课程的学习脱离了实际的现实生活,学生只知道如何在卷面上取得高分,而在实际的生活中没有更好地体现出来自己的道德水准。

小学德育课的重要作用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中开展德育这门课程主要的目的,是在学生们在头脑中开始形成思维模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德育这门课程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正面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具有良好的美德和道德情操,懂得判断是非,具有积极地向上的乐观的生活态度,更好的生活。

小学德育课生活化发展方向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的德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实际的生活来引导学生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诚实、正直、勇敢、坚忍、节约、勤劳、乐于助人等,培养学生们将学到的知识和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结合起来,更好的展现自己良好的品德,积极影响他人进步。在德育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主要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更好的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

(一)、家庭生活化方向

在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怎样展示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1]。作为家庭成员,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在影响自己的孩子,所以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德育课程可以培养孩子具有正确的分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懂得怎样扬长补短,善于选取良好的行为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懂得感恩》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凡是以孝为先,可以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们帮助父母分担家务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家庭中应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将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德育的内涵。

(二)、学校生活化方向

在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怎样展示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2]。教师在学生面前更应注意自己的言语行动,懂得为人师表的重要性。德育课程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例如,在学习《勤俭节约、举止文明》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提倡大家相互监督,不浪费一滴水,不糟蹋一粒米,在校园中与同学说话要用文明用语“您好、谢谢、对不起”等。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学习道德知识的积极性,更好的进行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效地达到教学的效果。

(三)、社会生活化方向

在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怎样展示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人们离不开群体生活,随着学生的不断成长,会慢慢的不如社会,所以好吸取社会上好的风气,杜绝不良影响。德育课程的学习可以避免不良风气侵蚀学生幼小的心灵。例如,在学习《遵守秩序》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学生们带到公共场所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们按照正常的顺序进行排队,懂得礼让,并号召学生们积极具有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的良好品德,并给予适当的奖励。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进行亲身的实践进行体验,感受到具有良好美德的乐趣与成就感,培养学生们学习道德知识的自信心,有效达到德育课程的教学目的。

结语:小学德育这门课程,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学中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真正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及道德水准。总而言之,德育课程的教学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内容,结合真实的生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在学生德育学习的过程,懂得尊重他人,具有正确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更好的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体现自己的道德情操,使学生更佳收到别人的欢迎,不论在什么位置上都能够获得最佳的口碑。

参考文献:

[1]刘胜华.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师的角色期待[J].基础教育研究.2013(08)

朱熹德育思想对中小学德育的启示 篇12

朱熹是我国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自宋以后, 元、明、清的教育无不受朱熹思想的巨大影响。考察朱熹关于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发展阶段的论述, 取其新、舍其旧, 对我国中小学德育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朱熹主要道德教育思想

在德育目的上, 朱熹根据其哲学思想以及古传的划分, 把教育阶段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 “小学”和“大学”具有不同的目标定位:“小学”强调“成人”的教育目标, 而大学的教育目标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得以“成智”[1]。“古之为教者, 有小子之学, 有大人之学.”[2]在朱熹看来, 所谓“成人”, 就是一个人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是一个人摆脱原始性、蒙昧性、野蛮性变得有理性、有教养的过程, 是一个人经过教育并通过“成人礼”的洗礼, 开始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而“成智”的教育主要是“增长见识”, 类似于我们今天所指的“智育”。总之, 朱熹在教育的目的上强调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并且要德育为先, 以德统才。

在德育的内容上, 朱熹的教育思想主要涉及到“理”和“利”的关系问题以及礼仪教育的问题。首先, 在“理”和“利”的关系问题上, 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虽然朱熹的这一主张成为了今天众多批评者的的矢, 但这一提法在当时具有现实针对性。他在《学校贡举私议中》指出:太学“但为声利之场, 而掌其教事者, 不过取其善为科举之文而得隽于场屋者耳”。再让我们联想到:“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这样的话, “存天理、灭人欲”这种以理统欲的主张是针对时弊的。至于“礼仪教育”的问题, 是整个封建社会的道德教育载体, 这在自宋以后的理学教育体系中也不例外。

在德育的方法上, 朱熹强调师者的模范表率作用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教育作用。为了教育学生, 朱熹不仅严格要求自己, 甚至还特意邀请时贤名流到学校任教, “访求名士, 以为表率”。朱熹还特别重视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教育作用, 他说:“学校规矩虽不可无, 亦不可专恃, 须多得好朋友在其间表率劝导, 使之有向慕之意, 则教者不劳而学者有益。”[3]同时主张对学生加强伦理教育, 改善教学方法, “无牵于章句, 无滞于旧闻, 要使之知所以正心诚意于饮食起居之间, 而由之以入于圣贤之域, 不但为举子而己”。

在德育发展的阶段理论上, 朱熹主张教育应该有先有后、循序渐进。朱熹认为八到十五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 德育的任务是“教事”, 即让儿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通过具体的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他说:“小学是事, 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 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去做。”[4]他还专为蒙童编写了《蒙童须知》, 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字”和“杂细事宜”五个方面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礼仪规矩、行为举止等作了极为详细的规定。十五岁以后是被朱熹称为“大学”教育的阶段。德育在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教理”, 也就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小学是事, 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 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5]。朱熹还认为, 这两个阶段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小学之事, 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 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二者同时又是紧密联系的, 他说:“学之大小, 固有不同, 然其为道, 则一而已。是以方其幼也, 不习之于小学, 则无以收其放心, 养其德性, 而为大学之基本。及其长也, 不进之于大学, 则无以察其义理, 措之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是则学之大小所以不同, 特以少长所习之异宜, 而有高下、深浅、先后、缓急之殊。”[5]

在教育的管理上, 朱熹主张“德主刑辅”。朱熹认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不但要有必要的规章制度, 更重要的是要以思想教育为主, 他把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实行, 同德育的教育管理目标结合起来, 他说:“学校之政, 不患法制之不立, 而患义理之不足以悦其心。”[5]要求教人者能“知其心”, 言“中其情”。以德为主, 就要切实提高德育的成效, 而德育的成效则取决于施教者和受教者能否将心知心, 情感交融。

二、朱熹德育思想对中小学德育的启示

1. 做事为主———辅之以理。

朱熹认为“小学”教育阶段是人生的8~15岁, 并为“小学”制定的一个重要教育理念:在儿童“成人”教育的路上, “小学”德育应侧重于“事”, “大学”才侧重于“理”。朱熹反复说:“小学是直理会那事, 大学是穷究那理。”“小学者, 学其事;大学者, 学其小学之事之所以。”“小学是事, 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 定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 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朱熹的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心理学规律的。根据布鲁纳的认知生长理论, 儿童的认知生长要经过动作表征、映像表征和符号表征三个阶段。在动作表征阶段, 儿童主要靠动作来认识了解周围的世界;动作表征是认识的基础, 但却使用终生。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也认为: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 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 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 故发展有阶段性;发展阶段是按固定顺序出现的, 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 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根据以上认识, 我国中小学阶段的德育应该以“做事”为主, 在儿童的生活世界中“从做中学”, 这是符合道德发展基本规律的。但是“做事”和“明理”又不是截然分开的:发展阶段又是以认知方式的差异而不是个体的年龄为根据[6]。儿童在做事的过程中一直试图在明理———做事的过程即是明理的过程, 但是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中小学的德育只能以做事为主、辅之以理。在这个教育过程中, 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特别是教育者一定要为学生树立模范表率的形象, 并通过一些现代道德教育活动, 形成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能力。

2. 德育引领——四个学会。

在朱熹的教育体系中, 德育无疑是教育中的首要任务, “成人”的教育要优先于“成才”的教育。“小学”的主要教育任务是“成人”的教育:通过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 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使儿童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从朱熹的教育主张来看, 隐含着这样的逻辑:学会做事→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做事“是朱熹教育主张的起点, 儿童要先掌握正确的做事方法, 然后再明其理。学习做事还有一个重要的教育目的, 那就是要学会如何与别人打交道, 在朱熹看来就是要学会如何与君、亲、师打交道;知道了如何与别人打交道, 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就达到了“乐群”的教育目的。通过学会做事, 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之后, 射御、书数之文的学习才有坚实的道德土壤, 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德才兼备。朱熹这种先学做事、德育引领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代中小学教育无疑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小学教育应该德育为先, 为培养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雕琢好中小学生这块“璞玉”;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 培养中小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培养他们正确处理自身与家庭、社会的关系的能力, 以及独立判断、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 逐步养成知荣明耻、尊敬师长、相互尊重、友善宽容等文明行为, 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生存技能。

3. 仪礼载道———重构礼教。

朱熹的道德教育秉承我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可谓是“礼仪载道”, 而我国古代重视“礼教”的传统也为中华民族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然而反思我们当今的学校道德教育, 最缺乏的就是礼仪教育, 尤其缺乏日常生活行为的礼仪教育。因此, 重构礼仪教育, 对中小学生进行现代礼仪教育是一个迫切的课题。

4. 统筹规划———注意衔接。

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论述体现了一种统筹规划和相互衔接的教育理念:朱熹不仅把学校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教育阶段, 而且为每个阶段的教育设计了具体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策略。这种统筹规划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学校德育系统分为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子系统, 每一子系统又包括若干个子要素。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性不强, 甚至有各成体系、断代以及缺位嫌疑[7]。虽然国家在政策上对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的规定并没有缺失, 但小学、中学在以智育为核心的导向下德育出现了难以摆脱的困境: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地位被严重边缘化;道德教育本身被严重抽象化, 脱离日常生活基础;德育方法主要靠苍白的“说教”和“灌输”;教育内容重复而陈旧;大、中、小学德育缺乏统一的执行和管理;德育评价方法不科学。造成的结果是:儿童“知”与“行”不能很好统一, 德育课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必修课程但教育效果欠佳。因此, 我们应该把中小学德育放在大、中、小学德育的大系统中去考察, 从德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儿童道德发展问题上进行统一规划、整体部署, 并在教育管理上确保这一德育理念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冯达文.简论朱熹之小学教育理念.中国哲学史, 1999 (4) .

[2]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十五经筵讲义, 四部丛刊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3]朱熹.答郑常卿.朱熹集, 卷62,

[4]朱熹.朱子语类, 卷七.北京:中华书局, 1986.

[5]朱熹.朱文公文集, 卷七十六小学辑说, 四部丛刊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6]翟慕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浅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2 (4) .

上一篇:膀胱电切术下一篇:工作流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