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益气汤

2024-10-28

健脾益气汤(精选7篇)

健脾益气汤 篇1

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MG) 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AchR - Ab) 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的及补体参与的一种神经- 肌肉接头( NMJ) 处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是神经系统慢性疑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学习影响较大,严重时而危及生命。目前治疗上主要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血浆置换,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胸腺切除等。但这些治疗方法有的治标不治本,有的长期治疗后毒副作用大,有的价格昂贵而难以长期使用,因此严重影响了对患者的治疗。

全国名老中医学术指导老师裘昌林教授对重症肌无力的诊治颇有心得,临证辨治灵活而有层次,治疗上突出以补虚立论,裘师认为该病临床以虚证为多,最常见的类型为中气虚弱型,根据“虚者补之”原则,以益气健脾补元汤为经验方加减治疗。为了客观评价裘师经验方对重症肌无力中气亏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笔者采用益气健脾补元汤治疗重症肌无力( 中气亏虚型) 52 例,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65 例重症肌无患者均来源于2009 年1月—2010 年12 月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见表1。

1. 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 均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神经病学》第6 版中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标准[2]; 中气亏虚型重症肌无力辨证标准: 主证: 眼睑下垂、视歧、易疲劳( 颈部、上肢、下肢) ; 次证: 面色萎黄、少气懒言、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象: 舌质淡胖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象: 细弱。凡具备主症1 项和次症1 项以上,或兼见舌苔脉象即可诊断。

1. 3 纳入标准符合西医重症肌无力诊断标准,为改良Os-serman[3]I型,IIA型; 符合中医辨证标准,属中气亏虚型者;年龄在≥18 岁≤75 岁。

2 方法

2.1治疗方法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溴化吡啶斯地明片:每次60 mg,每天3次口服,可根据患者病情确定具体剂量,若患者有吞咽困难,可于餐前30分钟口服;强的松片:60~80 mg,每天1次口服,待症状好转后持续8周后,可逐渐减量每次2.5 mg,每2周减1次,当减至20 mg时,维持4周后,再每月减5 mg,或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个体化调整。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益气健脾补元汤,组成:炙黄芪60~80 g,当归、炒白术各12 g,怀山药15 g,升麻、柴胡、陈皮、炙甘草各6 g,葛根10 g,仙灵脾、制黄精、潞党参各30g。上药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口服。两组均90天为1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4]及中医证候积分和疗效[5,6]。

2.2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医学统计软件,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文献[4-6]标准评定。

3.2结果见表2~3。

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4 讨论

中医历代医著对重症肌无力多以痿证论之。《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 “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 岐伯曰: 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以生,故不用焉。”这一段经文明确指出四肢不用、肌肉痿软为脾病所致,并提出其病机为“脾不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这与现代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机制颇为吻合。盖脾与胃相表里,为后天之本,处中焦,司运化,主升清,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主肌肉、四肢,胞睑属脾;胃主受纳,主通降。若脾失健运,脾虚气陷则胃气亦弱,故运化失职,气机升降不利,胃受纳失权,则见肌肉、四肢无力,上睑下垂、四肢倦怠、少气懒言、纳呆食少、大便稀溏、脉细弱。脾胃气虚,气血生化乏源,肝血亏虚,肝窍失养,肾精匮乏,精明失濡,“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故见斜视、复视,目睛转动不灵。

裘师认为痿证以虚证居多,尤以脾胃亏虚为最多见,虚则补之,补虚是治疗本病的根本大法。故在补虚往往兼以化湿。故创益气健脾补元汤治之。该方由补中益气汤加参苓白术散化裁而成,共奏健脾益气、芳香化湿之效。方中君药黄芪应用是关键,多重用60 ~80g,以大补中气; 党参、白术、山药益气健脾,助黄芪补气,增强补中益气之功,山药既能益气又能养阴,可防大量补气药物所致温燥共为君药。当归养血和营; 黄精、仙灵脾益气养阴温肾为臣药,仙灵脾补而不燥,多用大剂量30g,且多与益气健脾、养阴填精、补而不腻的黄精配对应用,可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病情。升麻、柴胡、葛根益气升阳; 炙甘草和中为佐药。陈皮理气运中,使补而不滞为使药。在治疗本病时常常少予防风,取玉屏风散之意,以达到益气固卫、标本兼顾之用。

本文结果显示,加用益气健脾补元汤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 0. 05) ; 在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 0. 05) 。说明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补元汤治疗对中气亏虚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83.

[2]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60-365.

[3]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81.

[4]许贤豪.肌无力[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48-75.

[5]周文泉.延缓衰老中药的筛选规程和临床观察规范[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11):682.

[6]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S].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74-175.

益气健脾法治疗仔猪白痢效果好 篇2

仔猪白痢一般来说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所引发的传染性疾病, 一般感染10~30日龄的仔猪, 此病在广大农村散养户中发病率较高, 治疗成本也较高。临床上对仔猪白痢的医治通常选择抗生素或清热除湿的中成药。仔猪长期服务这些药物, 导致菌株逐渐产生抗药性而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我国传统兽医学中早已提出“精气存内, 邪不可干;脾旺不受邪”的理论, 类似的理论都注重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 受此启发, 我们选择经典古方--四君子汤作为基础方, 临床上对仔猪白痢进行治疗, 视其基本症状合理加减, 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1 临床辨证论治

仔猪白痢于临床上表现为仔猪排泄出乳白或者淡绿色粪便, 粪便具有一定的粘稠性且伴有腥臭味。根据传统中兽医的辩证理论以及临床主症我们可以将仔猪白痢划分成四类:伤湿泄泻、寒湿泄泻、湿热泄泻以及虚寒泄泻。下面我们针对四种病症类型逐一进行分析。

1.1 伤湿泄泻型

此型白痢一般是由于母猪乳水太浓, 喂食饲料的调配不合理所导致。在临床上表现症状为:母猪乳头呈红色, 仔猪精神一般, 吃乳正常但排泄次数明显增加, 仔猪粪便为黄白色的粘稠状, 略有腥臭味。这一类型的白痢治疗时应该以益气健脾、消导宿食为主。方药一般选择四君子汤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和消导汤 (山楂、神曲、厚朴) 加减为主, 视临床症状, 可加鸡内金, 莱菔子等药物。

1.2 寒湿泻泄型

此型白痢多发生在寒湿阴冷的气候环境或多雨季节里。多因寒湿内侵, 湿伤脾胃, 寒邪伤肾, 肾阳衰微, 出现肾脾阳虚的综合病症, 肾脏开阖失主, 造成仔猪粪便清浊不分, 极易引发白痢。其症状一般表现为, 圈内仔猪一齐发病, 精神沉闷, 体温相对降低, 食欲不佳, 消化不良, 所排泄粪便呈现出淡白色稀薄状, 但并无异味。随环境变化病猪数量有减少趋势。一般采取健脾燥湿、散尽寒气、分利止泻的措施。药方选择四君子汤和小健中汤 (桂枝、白灼、炙甘草、生姜、饴糖) 加减:党参、茯苓、白术、桂枝、陈皮、干姜、大枣等。

1.3湿热泄泻型

夏秋雨季来临时, 猪圈内湿度上升, 中焦湿热, 对仔猪脾胃损伤较大, 仔猪容易误食粪便或者不干净的饲料而对脾胃造成伤害, 导致脾胃升清降浊攻能失调而泄泻。此型仔猪白痢, 临床症状表现为仔猪精神衰弱, 体温相对较高, 食欲不佳, 皮毛呈现散乱状, 逐渐消瘦, 粪便呈黄白色粘稠或稀薄状, 并不时混有气泡亦或血丝, 粪便带有较重的腥臭味, 出现一系列湿热下注症状。治法以清热燥湿, 和中健胃为主。药方选择四君子汤与白龙散 (白头翁、黄连、秦皮、龙胆草) 适量加减。

1.4 虚寒泄泻型

此类白痢一般是母猪乳水较少, 仔猪贫血或者脾肾虚弱, 先天不足所造成的。临床表现为仔猪精神衰弱, 食料较差, 反应迟钝。粪便无异臭味, 混有未消化饲料, 治宜温中散寒, 补脾益胃为主。药方选择四君子汤与理中汤 (干姜、当归、砂仁、苍术) 适量加减。

2 投喂技巧

仔猪未开食之前, 将药物碾为细末状投入到饲料中, 早晚各一次对母猪进行喂食;仔猪已开食之后, 煎药之后将药液拌合到精料之中每天定时对仔猪进行喂食。

3 效果分析

健脾益气汤 篇3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健脾益气法,补中益气汤

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 MG) 是一种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尚无完备系统的论述, 根据其临床症状, 历代医家将其归为“痿证”范畴, 主要特征为受累骨骼肌极易疲劳和休息后一定程度的缓解。其发病机制主要在于血液中过高的抗乙酰胆碱抗体 (AchR) 破坏了突触后膜及AchR, 造成终板电位及微小终板电位波幅的降低。现代医学多采用抗胆碱酯酶、免疫抑制剂等治疗, 但副反应大, 停药后易复发。笔者近年在临床实践中以健脾益气法治疗MG,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6例入选病例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 依据典型临床表现, 经肌疲劳试验、新斯的明试验和肌电图检测, 均符合《神经免疫学》MG 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 其中男16例, 女12例;年龄9岁~69岁;病程15 d至8年;合并胸腺增生6例。对照组28例, 男11例, 女17例;年龄8岁~70岁;病程12 d至8年;合并胸腺增生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按卫生部1995年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制定的标准[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3]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中医辨证均属中气不足、脾肾气阴两虚、脾肾阳虚、气血亏虚证型。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泼尼松, 成人开始每天口服泼尼松40 mg, 每日1次, 待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至每日15 mg, 溴吡斯的明 (60~120) mg, 逐渐减量至停用, 小儿按年龄减量。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 (60~120) g, 党参30 g, 白术24 g, 陈皮30 g, 升麻、柴胡、当归各10 g, 甘草5 g。每日1剂, 水煎2次, 取汁500 mL, 分2次温服。中气不足型白术、升麻加量;脾肾气阴两虚型加女贞子、黄精;脾肾阳虚型加杜仲、仙灵脾;气血亏虚型当归加量。小儿按年龄减量。疗程均为3个月。在出现感染及肌无力危象时, 均采用西医抢救治疗。

1.4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卫生部1995年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临床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 恢复正常工作, 3个月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 恢复部分工作或轻工作;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改善, 一般生活可自理, 但不能恢复工作;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2 结 果 (见表1)

3 典型病例

患者, 男, 45岁。于2005年12月10日出现双下肢无力, 行走困难。到当地医院就诊, 做腰椎磁共振成像 (MRI) 示:腰椎间盘轻度突出。经牵引及药物治疗后双下肢无力无改善。半个月后出现四肢无力, 双眼睑下垂。于2006年2月10日前来我院就诊。症见:四肢无力, 行走困难, 眼睑下垂, 不自主眨眼, 晨轻暮重, 神倦懒言, 轻微头晕, 纳呆, 睡眠差, 大便日1次或2次, 质软, 小便如常, 舌质淡, 苔薄白, 脉沉细无力。新斯的明试验确诊为重症肌无力, 经中医辨证为中气不足型“痿证”。中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60 g, 党参30 g, 白术30 g, 陈皮30 g, 升麻15 g, 柴胡12 g, 当归10 g, 甘草5 g。每日1剂, 水煎服, 分早晚两次温服。根据症状可选加山茱萸、熟地、山药、枸杞子、黄精、女贞子等1味或2味。经3个月的治疗, 四肢肌力基本正常, 双眼睑下垂恢复正常, 不自主眨眼动作及神倦乏力等症状消失, 能正常工作、生活, 随访至2006年底未见复发。

4 讨 论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间传递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原因可能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疾病接触有害物质有关。主要临床表现是骨骼肌无力, 因受累肌群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如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四肢无力、呼吸困难等。属中医“痿证”范畴, 系由外邪侵袭、情志刺激、房劳饮食所致, 以致脏气受损, 筋脉失养而成。《灵枢·本神篇》曰“脾气虚则四肢不用”, 故见眼睑下垂, 肢倦体困, 不耐劳作。中气下陷, 则气短不足以息。中医治疗素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 然以脾肾而言, 其症状亦多由脾肾虚损所致, 胞睑为肉轮属脾, 出现双睑下垂之主症, 乃由脾气虚弱, 不能开举所致, 肾乃一身阳气之所主, 咀嚼困难, 抬头无力, 四肢肌肉无力, 声音低嘶诸症必与脾肾虚损相关。在感冒、劳累、受凉、情绪紧张情况下病情加重。治病必求于本, 扶正固本、补益脾肾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补中益气汤方出自李杲《脾胃论》, 由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身、橘皮、升麻、柴胡、白术等8味药物组成, 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之代表方。原方用于治疗气高而喘, 身热而烦, 脉洪大而头痛, 或渴不止, 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历代医家经过反复实践探索, 不断将本方的临床适用范围加以扩展, 使其成为至今仍为中医临床广泛使用的名方之一[4]。很多的研究证实, 补中益气汤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并与中医理论“虚则补之”相吻合[5]。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缠绵难愈, 易于复发, 且不是一般的脾胃气虚, 而是由虚致损的虚损病, 医生与患者均要有耐心和信心, 即使治愈后, 还需坚持服中药巩固治疗2年左右, 方能根治。

参考文献

[1]许贤豪.神经免疫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2001:100-16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5:213-216.

[3]陈贵廷, 杨思澍.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1:809-813.

[4]毛智, 魏科锋.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概况[J].江苏中医药, 2004, 25 (3) :56-59.

健脾益气汤 篇4

中医学无心力衰竭病名,根据其各时期的临床表现,分属于中医的“喘证”“水肿”“心悸”“胸痹”等病症范畴。临床上常根据其病因病机的不同加以辨证施治。其中健脾益气法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之一。现就其理论基础与相关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1 病因病机分析

饮食不节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正如徐彩凤[3]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油腻肥甘、寒凉之物随处可见,过食易致中焦失健,脾阳不运,水湿不能运化,湿聚生痰,痰浊上犯,阻滞胸阳,闭涩心脉,则胸闷、气急、心悸。此外,年老体虚、忧愁思虑、劳倦内伤,皆可导致脾失健运,子病及母,以致心气亏虚,还可诱导瘀血、水饮等病理产物生成,从而诱发并加重心力衰竭[4]。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脾)胃与心血管系统均受自主神经的支配,通过不同的递质而发生不同的生理或病理变化。胃壁上有神经感受器,通过化学性或机械性的刺激而影响心血管的活动,临床上可观察到心脏病病人由于饱餐、饮酒、喝浓茶、咖啡及消化不良等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甚至导致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可见,脾胃受损、运化失健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5]。

2 治疗方法

近年来,有关健脾益气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已被广泛使用。

2.1个人经验

国医大师邓铁涛[6]曾提出“五脏皆致心衰,非独心也”,并提出“心从脾论治”的著名学术观点。邹旭等[7]根据邓铁涛教授 “心脾相关”的临床经验,提出“治脾胃可以安五脏”,通过调理脾胃达到治疗心衰的目的;治疗心衰当标本兼治,以治脾胃益气化浊行瘀为法。并提出通过调理脾胃可以预防心衰再发的观点。梅天强等[8]提出,在五脏之中心脾乃母子关系,故在心衰的病理演变中,脾与心关系最密切,强调治疗心衰应标本兼治,以益气化痰,活血化瘀为法,以四君子汤合二陈汤加减。林家茂等[4]介绍周杰教授经验,认为心衰治疗当从脾入手,通过健运脾气达到补益心气的目的,恢复脾胃运化、升清降浊功能,一者使荣卫旺盛,宗气得充,心气得养,恢复心气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二者通过健运脾气,运化水湿,消除饮邪,使真气内充,气血调和,从而达到防变逆转之目的。张建平等[9]总结田芬兰教授经验,认为顾护胃气、补益脾肾应贯穿整个心衰治疗的始终,心衰病人也应重视阳气的顾护,益气温阳以振奋心阳。苗阳等[10]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慢性心衰的病人治疗在益气温阳的基础上更应注重益气健脾利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散精,疏布津液”,且心属火,脾属土,土生金(肺)。母病及子,心病后可致脾虚湿盛,气血化生乏源,最后致肺失宣畅,通条水道功能异常,而至气、血、水之病变。故脾气虚损进一步加重,是心气(阳)虚衰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周炳文老先生认为,母能令子虚,子能盗母气,健脾能养心,益心能助脾,故运脾转枢,心病可从脾治,周洪彬根据这一观点,分析归纳出心病从脾治的结论,确定慢性心衰临床的两个基本分型,以益气理脾的六君子为基础方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病人[11]。

2.2临床研究

唐剑林[12]以健脾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心衰48例,药用党参、丹参、茯苓皮、麦冬、益母草、万年青根、玉米须、泽兰、葶苈子、炙甘草、五加皮,临床疗效显著35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7%。张振琪[13]以健脾益气活血为法治疗本病,以黄芪、丹参、北沙参、赤芍、茯苓为基础方,并设对照组30例,用地高辛0.125 mg口服,酌用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限摄盐,结果8周后治疗组、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6.7%、26.7%;有效率分别为30.0%、56.6%,无效率分别为3.3%、1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方晓江等[14]以益气健脾利水方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组治疗后射血分数明显增加,治疗组B型尿钠肽(BNP)水平较对照组减低,证明益气健脾利水方剂与西药有较好的协同作用。方波[15]根据心脾相关理论,以健脾益气类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9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为79.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刘雅琴等[16]以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9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血高切黏度、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李旭[17]采用培土利水法给予益气健脾利水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组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有效率为8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胸闷、喘促和心功能指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张淑哲等[18]以益气健脾中药(黄芪、白术、茯苓、生米仁、山药、丹参、川芎、当归、土茯苓、萆薢、威灵仙、泽泻、五味子等)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蒋正强[19]以益气健脾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8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武雷萍等[20]以益气健脾活血利水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2例,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症状、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 <0.05)。两组治疗后心率、左室舒缩功能及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 或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

3 小结

健脾益气汤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ANLL患者62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张之南等主编的《血液病学》[1]诊断标准, 均经临床、血象、骨髓确诊, 并按FAB (French-American-British Cooperation Group) 进行分类。62例患者随机分两组, 实验组31例, 男性18例, 女性13例;年龄15岁~55岁, 平均35.5岁;其中M1 3例, M2 7例, M3 8例, M4 5例, M5 3例, M6 3例, M7 2例。对照组31例, 男性17例, 女性14例;年龄17岁~53岁, 平均36.5岁;其中M1 2例, M2 7例, M3 8例, M4 5例, M5 3例, M6 5例, M7 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分型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所有患者均未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

1.2 治疗方法

单纯化疗组 (对照组) 用DA化疗方案:柔红霉素45 mg/m2, 连用3 d;阿糖胞苷150 mg/m2, 连用7 d, 持续静点。实验组化疗方案及用量与单纯化疗组相同, 化疗期间同时予以加用中药健脾益气补肾方 (六味地黄丸合四君子汤加减:熟地黄20 g, 山茱萸肉15 g, 淮山药8 g, 党参15 g, 白术15 g, 茯苓10 g, 泽泻5 g, 丹皮10 g, 浙贝母15 g, 灸甘草5 g, 黄芪20 g, 大枣5 g) 。每日2剂, 水煎服。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分析。

1.3 疗效判定

完全缓解 (CR) :临床症状消失, 生活正常或接近正常;血象Hb≥100 g/L (男) 或≥90 g/L (女)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PTC≥100×109/L, 外周血分类无白血病细胞;骨髓像:原+幼稚淋巴细胞﹤5%, 或原+幼稚粒细胞<5%, 或原+幼稚单核细胞<5%;红细胞和巨核细胞系列正常。部分缓解 (PR) :骨髓像:原+幼稚淋巴细胞5%~20%, 或原+幼稚粒细胞为5%~20%, 或原+幼稚单核细胞为5%~20%;或临床症状、血象中有一项未达CR观察者。未缓解 (NR) :未达PR者。总有效率:CR和PR之和。临床症状该站为发热、盗汗、乏力等症状消失为显效, 减轻为有效, 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不良反应观察神经毒性、恶心呕吐、心脏毒性、肝肾功能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所有数据资料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 χ2检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 检验水准ɑ=0.05。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CR率为77.42%, 总有效率 (CR+PR) 为93.55%,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均无药物毒性致死病例。两组患者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神经毒性、恶心呕吐及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实验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其中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P<0.01

3讨论

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近年来, 随着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支持治疗的加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达到80%~90%,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 ANLL) 的完全缓解率可达到30%~50%[2]。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常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伴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外周血和骨髓可见大量白血病细胞, 同时正常造血功能受到影响。化疗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 由于新的化疗药物的不断发现, 伴随着细胞生物学和药物反应、代谢动力学等学科的发展, 逐步形成了一套以联合用药、大剂量、早期强化治疗为主要策略的治疗方法, 为大量杀灭恶性细胞提供了有效手段, 使成人ANLL的完全缓解 (complete remission, CR) 率达60%~85%, 5年的无病生存率>30%[3]。

目前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一般采用DA为主的化疗方案, 其中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 (Adr) 的用药剂量和预后密切相关[4]。在早期诱导缓解治疗后, 还需要后续的巩固治疗与维持治疗, 因此患者为了获得完全缓解和长期生存必须接受长期、大剂量化疗药物, 但上述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其充分发挥作用, 以致不能足量化疗, 甚至被迫中止化疗, 严重影响了其治疗效果。临床实践证实, 中医药治疗配合化疗能明显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增强化疗药物敏感性及抗肿瘤效应, 调节免疫, 增强体质, 促进骨髓抑制恢复,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且患者依从性较好, 明显优于单用化疗治疗[5]。

急性白血病临床表现多样, 根据其症状特征可分属于中医学的“温病”、“急劳”、“热劳”、“血证”、“积证”、“虚劳”等范畴。但在化疗期期临床表现较为一致, 多见恶心、呕吐、头晕、心悸、纳差、腹胀、腹泻、乏力盗汗、舌淡苔白、脉细滑等, 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 脾胃虚弱, 我们采用健脾益气补肾之方, 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加减。六味地黄丸重用熟地滋阴补肾, 填精益髓, 为君药。山茱萸不养肝肾, 并能涩精, 取肝肾同源之意, 山药补益脾阴, 亦能固肾, 共为臣药。三药配合, 肾肝脾三阴并补, 是为三补, 泽泻利湿而泻肾浊, 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 茯苓淡渗脾湿, 并助山药之健运, 与泽泻共泻肾浊, 助真阴得复其位, 丹皮清泄虚热, 并制山茱萸之温涩。整方滋而不腻, 补泻结合, 共奏滋补肝肾之效。非常适合于白血病化疗其间虚实夹杂的证候。四君子汤为益气健脾代表方, 方中党参甘温大补脾胃之气, 脾喜燥恶湿, 脾虚失常每治湿浊内生;白术苦温健脾燥湿;茯苓甘淡利湿健脾;甘草甘缓和中’再加补气良药黄芪, 以甘温纯阳而补助需补足, 既补元气又壮脾胃, 且固表止汗。黄芪中的多糖成分能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 促进抗体形成, 促进淋巴细胞转化, 增强2F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黄芪中富含的皂苷、多糖、异黄酮类化合物、多种氨基酸等能减低化疗药物的肾毒性[6]。

本研究结果显示健脾益气补肾法配合化疗可明显提高缓解率, 显著减轻化疗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 特别是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提高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 起到减毒增效作用, 有利于提高化疗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健脾益气中药方剂辅助化疗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2例ANL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31例, 采用健脾益气中药方剂联合DA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31例, 单纯用DA方案治疗。观察两组缓解率、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CR率为77.42%, 总有效率 (CR+PR) 为93.55%,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其中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健脾益气中药方剂联合DA化疗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可起到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 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

关键词:健脾益气法,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

参考文献

[1]张之南, 杨天楹, 郝玉书.血液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870-871.

[2]Chang H, Yeung J, Brandwein J, et al.CD7expression predicts poor disease free survival and post-remission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nd normal karyotype.Leuk Res, 2007, 31 (2) :157-62.

[3]Mason KD, Juneja SK, Szer J.The immunophenotype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Is there a relationship with prognosis.Blood Rev, 2006, 3 (20) :71-82.

[4]孙秀娟, 秘营昌, 傅明伟, 等.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后治疗开始时间对预后影响研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9, 4 (10) :43-45.

[5]杨文华, 杨向东, 汤毅, 等.中西医结合单元疗法治疗急性白血病81例.辽宁中医杂志, 2007, 34 (1) :72-73.

健脾益气汤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的诊断为中晚期肝癌的60例患者进行分析,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中男15例, 女15例, 年龄20~70岁, 平均年龄 (45.3±6.6) 岁;观察组中男13例, 女17例, 患者年龄20~70岁, 平均年龄 (45.6±6.8) 岁;入选患者均诊断为中晚期肝癌, 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无合并严重疾病影响疗效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本试验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给以西医肝泰乐、肝氨常规对症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症候虚、实以及标、本、缓、急, 以毒热雍盛为标者, 予清肝解毒治疗为先;以脾气亏虚为本者, 予益气健脾治疗为先, 给以清肝解毒序贯益气健脾法进行治疗, 如为本虚标实则标本同治, 以合方加减;其中清肝解毒法 (大柴胡汤为基础方加减。柴胡24 g, 黄芩10 g, 大黄12 g, 枳实10, 生姜6 g, 半枝莲15 g, 法夏10 g, 白芍30 g, 党参2 5g, 姜黄10 g, 山慈菇10 g, 煅牡蛎30 g, 桃仁10 g, 土鳖6 g) 和益气健脾法 (归脾汤为基础方加减:白术12 g, 茯神10 g, 黄芪25 g, 龙眼肉10 g, 七叶一枝花10 g, 熟党参12 g, 炙甘草6 g, 当归10 g, 玄参15 g, 木香10 g;夏枯草10 g;鳖甲15 g) 各服药4~6个疗程, 服药2周, 休息1周进行下一疗程, 21 d为一个疗程, 服药后采用选定表格法记录选择服药后反应情况,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交替两种治疗方法, 直至完成整个疗程。每2个疗程后复查肝脏CT及甲胎蛋白、肝功能、凝血功能等对比疗效。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的比较结果通过SPSS 17.0进行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检验指标

2.1.1 肝功能

本研究中,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肝功能之间比较如表2所示,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1.2 AFP和CT检查瘤体大小的变化

治疗后观察组的AFP含量与瘤体大小明显比对照组降低, 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2.2 临床症状

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 其中腹胀减轻19例 (73.1%) , 纳差改善16例 (24%) , 肝区疼痛减轻13例 (52%) , 腹水减少8例 (47.1%) ;黄疸不同程度减退8例 (29.2%) , 体力及营养状态改善22例 (73.3%) 。瘤体变化情况:CR 0例占0%, PR 3例占26.7%, SD 13例占43.3%, PD 14例占46.7%;治疗后对照组主要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 其中腹胀减轻10例 (33.3%) , 纳差改善6例 (15%) , 肝区疼痛减轻8例 (26.7%) , 腹水减少3例 (7.5%) ;黄疸不同程度减退2例 (6.7%) , 体力及营养状态改善12例 (40.0%) 。瘤体变化情况:CR 0例占0%, PR 5例占16.7%, SD 10例占33.3%, PD 24例占80%;本次研究中,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肝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电解质紊乱14例 (46.7%) 、腹水11例 (46.7%) 、其他感染6例 (20.0%) 、自发性腹膜炎3例 (10.0%) 、肝性脑病1例 (3.3%) 、疼痛29例 (96.7%)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电解质紊乱9例 (30.0%) 、腹水5例 (16.7%) 、其他感染3例 (10.0%) 、自发性腹膜炎1例 (3.3%) 、肝性脑病0例 (0) 、疼痛18例 (60.0%)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本研究中, 治疗后应用中医疗法治疗的患者, 其肝功能良好程度均较对照组 (西医疗法) 好, 且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同时在本次研究中, 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清肝解毒序贯益气健脾法能够有效保护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肝功能,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清肝解毒序贯益气健脾法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60例确诊为中晚期肝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应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 观察组应用中医清肝解毒序贯益气健脾疗法, 通过对比分析讨论入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AFP含量及瘤体的改变在治疗后较对照组好,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清肝解毒序贯益气健脾法能够有效提高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肝癌,清肝解毒,益气健脾,序贯疗法

参考文献

[1]程禹帅, 赵冬梅, 谭恰, 等.清肝解毒合健脾益气法治疗肝癌的临床观察[J].北方药学, 2014, (3) :16-16, 17.

健脾益气汤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9月—2013年3月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脑血管科门诊和住院患者100例, 具有典型脑血管病相关症状 (如不同程度的偏侧肢体活动不利, 或偏侧肢体麻木或言语不利等症状) 外伴发典型的烦躁不安, 心绪抑郁, 委屈, 失眠健忘, 惊恐易怒, 心绪不宁等焦虑抑郁症状, 同时伴发头晕, 或心悸, 胸闷, 或口干及胃肠道不适等症状。所有患者均为发生急性脑梗死2周后, 伴发有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症状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 男32例, 女18例;年龄39岁~78岁 (61岁±2岁) ;病程5个月至2年;合并高血压37例, 高脂血症24例, 糖尿病16例。对照组50例, 男28例, 女22例;年龄42岁~75岁 (59岁±2岁) ;病程5个月至2年;合并高血压30例, 高脂血症28例;糖尿病2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1.2.1 诊断标准[1]

卒中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有关标准, 全部病例均经CT或磁共振成像 (MRI) 检查证实为脑梗死。参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 (ICD-10) 收集符合混合性焦虑和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病例[2]。

1.2.2 中医诊断标准

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风病及郁证诊断标准[3], 辨证为气虚血瘀, 具有典型中风相关症状如不同程度的偏侧肢体不遂, 或偏侧肢体麻木或言语蹇涩等症状外伴发典型的烦躁易怒, 多思善疑, 情绪低落, 不寐或伴头晕, 或心悸胆怯, 健忘, 少气懒言或胸闷, 心悸等症状, 舌质暗淡, 苔白, 脉沉细无力。

1.2.3 排除标准

其他非血管性原因 (如原发性脑肿瘤、脑转移瘤、硬膜下血肿、癫痫发作后麻痹、脑外伤等) 造成的脑功能障碍, 包括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 脑实质内出血和蛛网膜下隙出血;意识障碍、失语、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器质性精神障碍、痴呆、认知障碍等;拒绝参与调查者;既往有抑郁症、焦虑症及睡眠障碍病史者。凡不符合纳入标准, 未按规定用药, 无法制定疗效, 或资料不全等。

1.2.4 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 标准[4]

TCD频谱图像改变收缩峰变钝圆, S1和S2常融合成一圆钝的峰, S2峰大于S1;TCD呈高阻波形, 主峰尖峭, S2峰消失, 舒张期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明显减低, 有时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几乎为0;搏动指数 (PI) 、阻力指数 (RI) 、收缩峰速与舒张峰速比值超过正常范围。3条中具有任意1条即可。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基础治疗 (降压、降糖、调脂等治疗) +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益气健脾方组成:黄芪60g, 党参、木香20g, 炙甘草、当归、远志10g, 酸枣仁、龙眼肉、白术30g, 生姜6g, 大枣3枚, 茯苓、川芎、柴胡、合欢皮、陈皮各15g, 栀子10g。失眠明显加夜交藤10g、茯神20g、钩藤10g;口苦、便秘加大黄10g、龙胆草15g;嗳气、多汗加浮小麦30g、百合20g;血瘀明显加桃仁、红花、鸡血藤、地龙;胸闷、心悸加瓜蒌15g、丹参20g、香附6g。水煎服, 每日1剂, 30d为1个疗程。灸法:穴取百会、气海、关元、足三里、血海。痰盛者加中脘、脾俞、丰隆。失眠者加三阴交、神门。每穴5min~7min, 每次30min左右, 距离皮肤2cm~3cm, 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 至皮肤有红晕为度, 上穴交替使用, 30d为1个疗程, 治疗2个疗程。艾条选用苏州市东方艾绒厂生产清艾条。

1.3.2 对照组

在基础治疗 (降压、降糖、调脂等治疗) 基础上口服西肽普兰片20 mg (1片) , 1次/日,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剂量, 30d为1个疗程, 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 、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评分, 观察临床症状及评定疗效。

1.5疗效评定标准

用国内通用的四级标准评定两组疗效。痊愈:症状完全消失 (或停止发作) , 具有恢复原工作学习的可能, 自知力完全恢复, 适应环境良好。远期疗效要求在痊愈3个月~6个月工作学习能力恢复至病前水平, 无明显个性改变。显著进步 (明显缓解) :主要症状消失 (或发作减少50%~70%) 具有参加一定工作的可能, 自知力部分恢复 (或某些情况下完全恢复或未恢复) , 能在一定范围内适应环境, 远期疗效在3个月~6个月后工作学习能力虽有恢复, 但未达到病前水平, 有明显个性改变。好转 (部分缓解) :症状消失或部分消失 (发作减少25%~50%) , 恢复工作学习可能有困难, 自知力缺乏, 生活能自理或部分自理, 远期疗效3个月~6个月仍不能恢复工作学习能力。无变化 (未缓解) :症状无改善 (或发作无减少) [5]。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体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8例, 显著进步26例, 好转12例, 无变化4例, 总有效率92%;对照组痊愈2例, 显著进步21例, 好转14例, 无变化13例, 总有效率7 4%。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2.2 两组HAMA、HAMD、NIHSS评分比较 (见表1)

2.3 两组治疗前后大脑主要动脉平均流速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 (MCA) 、前动脉 (ACA) 、后动脉 (PCA) 、椎动脉 (VA) 和基底动脉 (BA) 平均血流速度 (Vm) 及P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两组治疗后主要动脉Vm及P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表3。

cm/s

3 讨论

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是患者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障碍, 但从两组症状分别考虑时均不足以符合相应的诊断, 并持续或间断存在某些自主神经症状, 相比单独发病的, 这些患者具有更大的慢性化倾向, 国内外文献报道认为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患者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疾病心理上难以承受而导致心理失衡, 同时还由于卒中常损伤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能神经通路, 从而使患者体内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下降, 综合因素共同导致本病发生[6,7]。不少患者就诊于普通内科, 得不到恰当有效的治疗, 使病情迁延, 有的终生不会就诊, 有的因各种躯体化症状导致过渡滥用检查, 耗费大量财力却得不到有效治疗, 甚者导致自杀。卒中后伴发焦虑抑郁障碍, 在临床中往往被忽视, 认为患者患病后正常存在的情绪变化, 未能重视, 这不仅不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延缓治疗, 还延误焦虑抑郁障碍的治疗, 导致焦虑症, 抑郁症, 甚至自杀。西医治疗本病治标不治本, 且副反大, 难以短期达到临床痊愈[8]。本病属中医“郁症”“脏燥”“不寐”等范畴, 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即中风后之郁症, 其病因病机应首先建立在中风基础上, 而中风者多痰湿偏盛, 痰瘀阻络, 经络不通气机不畅, 气血怫郁, 贯穿病程始终[9]。目前临床报道有不少以疏肝理气, 健脾化痰为法治疗。《灵枢·百病始生篇》云:“喜怒不节则伤藏”。忧则伤肝, 郁则伤脾。肝郁日久不解或横逆克脾犯胃, 导致脾失健运, 胃失和降, 致生化不足;或郁久伤血耗气, 则气血心脾俱虚。清窍失养发为本疾。本研究遵循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 从《脾胃论》的观点出发, 进行治疗, “脾胃为先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故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生血为君药, 使气血得生, 神得所养, 百会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及足厥阴肝经之会, 位于颠顶, 能清头目, 醒脑开窍。太冲为肝经原穴, 配以三阴交足三里共奏疏肝解郁, 健脾和胃之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和TCD改善脑血流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从根本改善脑循环, 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有效缓解症状, 从而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状态, 使患者恢复战胜疾病的信心。TCD是一种无创的检测手段, 本研究中患者运用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治疗组大脑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脉动指数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充分说明该方法疗效显著, 且该方法在治疗中无明显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观察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治疗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50例。治疗组基础治疗加用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对照组基础治疗加口服西肽普兰片。两组均治疗60 d, 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 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大脑各动脉TCD检测平均血流速度 (Vm) 、搏动指数 (PI) 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能有效改善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和TCD指标。

关键词:卒中,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灸法,益气健脾方,经颅多普勒超声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1995) [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381.

[2]范肖东.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113-11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56.

[4]顾慎为.经颅多普勒检测与临床[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1:93-94.

[5]陈贵廷.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2:454-455.

[6]刘芳, 董桂娟, 高玉慧.短程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抗抑郁治疗对老年卒中抑郁及康复的影响及安全性[J].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 (11) :122-123.

[7]曹慧, 冯艳.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吉林医学, 2011, 32 (18) :3640-3641.

[8]何俊利, 屈云, 杜晓霞, 等.理情行为疗法对卒中后抑郁的心理干预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 18 (4) :376-378.

上一篇:分页查询下一篇:人流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