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质量标准

2024-08-24

学业质量标准(共12篇)

学业质量标准 篇1

2013年, 我们根据《武汉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要求, 推出了《武汉市义务教育初中信息技术学业质量监测标准 (试行) 》, 并于当年展开了全市的一次抽查测评工作。从近两年的使用情况来看, 基层一线教师对于监测内容及学习目标, 看到理解困难。我来阐述一下学习目标的形成过程原理。

1999年1月13日, 国务院同意并正式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整体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 200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课程标准, 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推行新的教育制度, 开展教师培训, 启动新课程的实验新课改由此全面展开。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育目标分为三类。第一类“知识与技能”, 这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主要目标, 它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第二类“过程与方法”, 它突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 使学生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 同时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第三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强调人的理性发展, 更致力于人格完善。

新课程的三维教育目标体现了国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 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要求, 体现了学生各种素质在学科课程培养中的有机联系, 体现了时代对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要求。因而一经推广, 就受到一线各学科教师的普遍响应。

由于三维教育目标, 成为一线教师课堂教学目标的纲领性指导文件, 而教学目标又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和基础, 所以, 如何设计好课堂教学目标?如何向同行清晰的描述好课堂教学目标?如何让学生清楚的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得目标可测量、可评价, 这成为一线教师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武汉市义务教育初中信息技术学业质量监测标准 (试行) 》文件中也试图帮助一线教师们解决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 新课程目标在实际运用中, 信息技术教师也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存在着一些困惑:

第一, 新课程目标对于“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描述过于笼统, 不能够清晰地加以界定和进行细化, 并给出可供教师参考的分类体系描述。教师难以根据新课程目标选择教学策略, 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评价教学效果。

第二, 学生应该利用什么方法?经历哪些过程?培养哪些“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存在怎样关系?学生获得的认识深度又是怎样的要求?这些都还不明确。

第三, 应该用什么样的测试方式和试题, 来检测学生学习后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所描述的认识水平。这些也都没有明确的依据。

因此, 为了让一线信息技术教师掌握新课程理念, 并将新课程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参照国际上布鲁姆、加涅、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发展和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的意见, 形成了《武汉市义务教育初中信息技术学业质量监测标准 (试行) 》文件中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 以便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操作落实。如图1所示建立示意图。

在图1中, 向上的单向箭头, 表示层级由低到高, 从简单到复杂。双向实线箭头, 表示两个模块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或显性的相互作用关系。双向虚线箭头, 表示两个模块之间存在着间接的或隐性的相互作用关系。

这样就可以看到了, 一、知识与技能维度下的1.知识维度中内容与二、过程与方法下的2.认知加工维度相互作用关系;一、知识与技能维度下的3.技能维度中内容与二、过程与方法下的4.技能 (加工) 维度相互作用关系等等。

这样通过对图1的深入理解与分析, 我们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思想, 相对容易的将以自然语言所描述的国家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转化为直观的、可具体设计的、可测量的学习目标。

下面继续分析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思想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运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知识认识 (简称认知) 领域, 第二类动作技能领域, 第三类情感价值领域。建立了如下量化描述相互关系的二维表。

(一)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层次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运用:知识认识目标、动作技能目标、情感价值目标三个维度领域中层次关系二维表如表一:

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中, 将知识分为四大类, 从具体到抽象共分为A事实性知识、B概念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元认识知识。将认知 (加工) 水平分为六级层次, 从低级到高级共分为1记忆/回忆 (识记) 、2理解、3运用、4分析、5评价、6创造。所以一个知识点可出六道不同层次的题目表述 (或题型) 分别对应六个层次目标。一节课堂中在一个知识点下, 可选择其中一个层次的学习目标来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如表二:

在 (动作) 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中, 我们将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操作分四类, 从简单到复杂分为A单个操作、B简单组合操作、C复杂组合操作、D有意创新操作。将 (动作) 技能 (加工) 水平分为六级层次, 从低级到高级我们把它共分为1反射动作、2基础动作、3知觉能力、4体能、5技巧动作、6有意沟通共六个层次。所以一个操作技能点可出四道不同层次的题目表述 (或题型) 分别对应六个层次目标。一节课堂中在一个操作技能点下, 可选择其中一个层次的学习目标来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见表三:

在情感价值领域的教育目标中, 我们将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各种情感、态度、价值观归为一类。将情感价值 (加工) 水平分为五级层次, 从低级到高级我们把它共分为1接受 (感受) 、2反应 (认同) 、3价值评价、4组织 (合作) 、5性格化共六个层次。所以一节课中可能培养的情感点可提出5种不同层次的题目表述 (或题型) 分别对应5个情感层次目标。一节课堂中在一个情感培养点下, 可选择其中一个层次的学习目标融入教学中来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二) 下面我们主要就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信息技术学科的认知目标领域的层次关系二维表进行注解

由于篇幅所限, 有关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动作技能目标领域、情感价值目标领域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运用略不在此赘述。请参看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三分册。

因此, 在这样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细化工作之后, 我们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理解《武汉市义务教育初中信息技术学业质量监测标准 (试行) 》中学习目标的形成过程, 就可以相对直观、量化的根据该监测标准中学习目标设计自己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学习活动、评价检测试题等等, 更容易做到课堂前后一致性的要求, 做到较为精确定位的施教。有章可循了。

学业质量标准 篇2

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如有缺页,考生须声明。

一、积累与运用(共50分)1.请用正楷字正确书写下列句子。(4分)位卑未敢忘忧国。

2.你认为下列四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2分)A.蒜瓣(bàn)匿名(nì)揪住(qiū)解剖(pōu)B.浓稠(chóu)嬉戏(xī)管束(sù)虐待(nüè)C.徘徊(huái)悼念(dào)迸射(bènɡ)依偎(wēi)D.彻底(chè)小憩(qì)领域(yù)呻吟(yínɡ)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玻璃 严竣 耽搁 稍微 B.元霄 恐怖 幽雅 悬崖 C.习贯 僻静 电钮 沮丧 D.细腻 挪移 干燥 咆哮 4.根据语境在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在这里,有 的报国志,也有 的故乡情,有 的北国风光,也有 的江南春景……它们共同托起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珠穆朗玛。

A.窗前明月 满腔热血 草长莺飞 千里冰封 B.满腔热血 窗前明月 千里冰封 草长莺飞 C.满腔热血 千里冰封 草长莺飞 窗前明月 D.千里冰封 窗前明月 满腔热血 草长莺飞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 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A.如果……所以……就……也…… B.虽然……但是……如果……就…… C.不但……而且……即使……也…… D.因为……所以……如果……就…… 6.对下列诗句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③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A.夸张 比喻 拟人 B.拟人 比喻 夸张 C.双关 拟人 比喻 D.夸张 拟人 比喻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任何一切困难都吓不倒勇敢的中国人民。

B.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C.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我生长在戏剧之家,京剧对我一点也不陌生。

8.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 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B.《十六年前的回忆》属于回忆式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并且运用了首尾呼应和对比的 写作手法。

C.《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 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D.《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李贺不擅长写马,所以他写的《马诗》并不多。

9.小学就要毕业了,大家就要告别校园,告别老师,告别同学,在最后一次班会上,一位同学想 用一副对联来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之情,最适合的是()。(2分)A.花香馥郁今日情 春光洋溢赤子心 B.不舍青青校园草 难忘款款恩师情 C.树下芳草春来绿 坛前鲜花别样红 D.今日明月他乡客 故地佳人往日情 10.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怎么了?”一个关切的声音传来:“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吗?” B.小战士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C.读了“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文章,我受益匪浅。

D.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11.按要求写句子。(每小题2分,共8分)(1)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2分)(2)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

(改为肯定的说法,不改变句子意思。)(2分)(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改为反问句)(2分)(4)请仿照例句续写句子。(2分)例:假若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假若生命是一棵大树,我愿为大地留下一片绿荫;

假若生命是,我愿。

12.名句名篇积累。(每空1分,共8分)(1),要留清白在人间。《竹石》(2)稻花香里说丰年。《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春天在哪里?在叶绍翁记忆中“,一枝红杏出墙来”的万紫千红里;

在韩愈 笔下“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悄无声息里。

(4)在传统佳节到来之际,诗人们触景感怀,写下不少吟咏之词,韩翃在《寒食》中写到:

“,寒食东风御柳斜。”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写下:“今夜月明人尽 望。”(5)“百善孝为先”,古人感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实践出真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近山识鸟音。” 1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 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慎《临江仙·滚滚长 江东逝水》(1)这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 的开篇词。(2分)(2)下列故事出自这本名著的是()。(2分)A.三打祝家庄 B.三进大观园 C.桃园三结义 D.三借芭蕉扇(3)在这部作品中,下列哪个人物在城中遍告:“曹兵将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愿随者,可一 同过江。”()(2分)A.曹操 B.刘备 C.孙权 D.袁绍 14.永州市正在开展“六城同创”活动,近期学校将举行“六城同创”之“文明出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请按要求完成练习。

(1)你会采取哪些形式来开展“文明出行”活动呢?请献出你的锦囊妙计,至少写出两种。

(4分)(2)一位老奶奶,为了早一点去接放学的孙子,正准备翻越护栏,横穿马路。看到这种情形,你打算怎么劝说?(2分)二、阅读与理解(30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5分)宁夏枸杞的食用说明书 品名 宁夏枸杞 保质期 十二个月 生产日期 2019年5月30日 贮存条件 封存干燥阴凉处或冰箱冷藏室 产品介绍 枸杞硕大、肉质饱满、味微苦后甜,外观赏心悦目,内在品质更佳;

干果色泽红润,果脐明显呈白色,尖端有小尖,包装不结块,鲜果经自然晒干后精制而成。

食用方法 泡酒或与大枣、银耳、燕窝、桂圆等物煲汤。也可作为炖肉或热凉菜的点缀,最简捷的方法直接食用,早晚各30粒。

15.根据上面的表格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分)A.宁夏枸杞是鲜果自然晒干而成的,包装不结块。

B.宁夏枸杞硕大、肉质饱满、味先甜后微苦。

C.宁夏枸杞食用方法较多,可泡酒、煲汤、炖肉,也可直接食用。

D.宁夏枸杞要封存干燥阴凉处或冰箱冷藏室。

16.今天上午,妈妈在收拾阳台时,突然发现了一包写有上面这份说明书的枸杞。这包枸杞还能食 用吗?请写出理由。(3分)(二)课内阅读。(10分)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7.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通国/之善/弈者也 B.使/弈秋诲二人/弈 C.其一人/专心致志 D.为/是其智/弗若/与 18.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之:A.助词,的;

B.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C.指弈秋的教导;

D.指鸿鹄。

(1)思援弓缴而射之()(2)通国之善弈者也()(3)虽与之俱学()(4)一人虽听之()19.摘抄出文中两个人学弈的不同表现的句子。(2分)20.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示?(2分)(三)课外阅读。(15分)昆虫的“鼻子”——触角 ①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麋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③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小胡子 ;

蝴蝶的触角像两个小鼓槌 ;

白蚁的触角像一串念珠 ;

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小麦穗 ;

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小的羽毛。

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⑤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

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⑥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

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

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

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21.“簇”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

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2分)22.第④段划“ ”部分是一个什么句子,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2分)23.第⑤段划线部分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3分)24.第⑥段加点词“有的”能不能去掉,说说你的的理由?(3分)25.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一下全文的主要内容。(3分)26.仿生学家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运用了仿生学的 原理,请举例说明。(2分)三、习作与表达(40分)27.作文:下列作文任选一题进行写作。

(一)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畅快、激动、欣慰、惧怕、沮丧、难过、欣喜若狂、归心似箭、忐忑不安、追悔莫及……你有过这些感受吗?是什么事情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选择一种印象最深的感受,写下来,题目自拟。

要求:1.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条理清晰,字数不少于450字。

(二)“ 有你,真好 ”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凝视着它,那人、那事、那场景……就会慢慢浮现在眼前。拿起笔,表达你真挚的情感。

要求:1.把事情写具体,突出表现“你”。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450字。

六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50分)1.略。(书写正确、工整、美观即可;

错一字扣0.5分,共4分)选择题(2—17每小题2分,18题每小题1分,共30分。)题号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D D B D B B 题号 13(2)13(3)15 17 18(1)18(2)18(3)18(4)答案 C B B C D A B C 11.(8分,每小题2分)(1)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他一起锅就吃,比我们还先吃呢。(标点共1分,人称共1分,每错一处扣0.5分)(2)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

(3)示例: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能不闻不问呢?(4)示例:假若生命是一束鲜花,我愿为世界献上一缕芬芳。假若生命是一道阳光,我愿为人们送去一片光明。(表达合理即可)12.(8分,每空1分,错一个字扣0.5分)(1)粉骨碎身全不怕(2)听取蛙声一片(3)春色满园关不住 草色遥看近却无(4)春城无处不飞花 不知秋思落谁家(5)子欲养而亲不待 近水知鱼性 13.(1)(2分)《三国演义》 14.(1)(4分)示例:1.文明出行手抄小报;

2.交通知识宣讲;

3.文明劝导;

4.观看交通安全警示片等。(切合主题,表达合理即可)(2)(2分)示例:我会跟老奶奶说:“老奶奶,您好!翻越护栏是非常危险的,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着想,让我陪您一起走斑马线吧!”(表达合理1分,语言得体1分)二、阅读与理解(共30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5分)16.(3分)不能(1分),因为已经过了保质期(2分)(二)课内阅读(10分)19.(2分)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20.(2分)示例:我懂得了学习要专心致志。(表达合理即可)(三)课外阅读(15分)21.(每空0.5分共2分)11 C cù 22.过渡句(1分)承上启下(1分)23.(3分,每空1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答对任意两个即可)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

24.不能去掉(1分),因为“有的”表达准确,不是所有的触角都还具有触觉和听觉等功能,去掉表达就不准确了。(2分)25.(3分,每答对1个点,记1分)本文从霸王自刎乌江的故事说起,介绍了昆虫触角的形态和功能,以及给仿生学家的启示。

26.(2分)示例:1.模仿昆虫的复眼,制造出蝇眼镜头,一次拍照数千张照片;

2.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制造出了雷达。(写出一个例子即可。)三、习作与表达(40分)27.根据习作内容分等级,以30分为基准上下浮动,酌情计分。

评分标准:

一类(33—40分)二类(25—32分)三类(16—24分)四类(15以下)中心突出,符合题意,内容具体;

结构清晰;

语言生动;

450字以上。

中心较突出,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具体;

结构清晰;

语言通顺;

450字左右。

中心欠突出,基本符合题意,内容欠具体;

结构欠清晰;

语言基本通顺;

350字以上。

无中心,不符合题意,内容不具体;

结构不清晰;

语言不通顺;

美国“神童”的标准:不看重学业 篇3

这个天才儿童教育中心的教学,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个别安排,所以不会给任何学生增加过重负担。教学方法有:集中学习能够刺激学习动力的教材,不分年龄组成学习小组,相互帮助,与相同学术领域的同学一起工作,多领域学术的综合教学,强调更高层次的思维技能,注重先进和复杂的教学材料,根据学生可能接受的最快速度教学,重视每个学生的个人兴趣等等。

通知上说,各学校班级老师或家长,都可以推荐候选学生。对此感兴趣的家长,都可以去参加说明会。学生提交申请后,需参加一个考试,成绩合格者就被录取。通知说,凡已考试合格,而因班级没有空缺、未能入学的学生,下一年不必再参加考试。

除去这些具体信息之外,通知背面印有半页文字,说的是天才儿童的普遍特征,引起我特别的兴趣:

能够组织物品、人员和思想;

能够迅速学习新知识,并且马上实际使用;

记忆力强;

能够保持长时间注意力集中;

表现对他人的同情心;

具有强烈的正义感;

做事追求全美;

精力高度充沛;

喜爱具有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活动;

喜欢与年长者为伴;

常识性强;

兴趣广泛,或者兴趣专一;

表现出对探索试验的兴趣,凡事总想找到不同的方法来做;

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识别相似,不同,类别;

用语词汇丰富;

表现非同寻常的幽默感;

在拼块、迷宫和数字方面具备能力;

看来比实际年龄成熟;

表现出不倦的好奇,并坚持不懈;

可能特别聚精会神;

对细节表现出非同寻常的注意,或者对细节完全不在意;

能轻易识别出规律模式;

在感兴趣的领域表现出追求不懈的精神;

可能对权威提出疑问;

表现高度的理智;

领悟抽象思想,理解复杂的概念;

可能显示情感和体能方面的强烈敏感度;

被同学们当做领导者看待。

我想,我们读过上面这些条文,就能够比较出来,美国人对于天才儿童的概念和评量标准跟中国人有很大的差异。根据我个人的统计分类,在上面天才儿童28条表现特征中,只有5条直接与学业相关,能够通过书面考试测得结果。一条是词汇丰富,一条是数字能力,一条是辩认异同,一条是识别规律模式,一条是理解抽象概念。除此之外,所有各条特征都在测量一个学生的个性、思维、道德、兴趣等方面,根本无法在一份纸面的考核中得到了解。

学业标准助力校本教研 篇4

恰逢此时, 我校有幸成为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义务教育学业标准和教学指导”项目的二轮实验校。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各位教研员的指导下, 我们将该项目与我校的校本教研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用项目推动教学改革, 用项目突破教改瓶颈。

《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丛书共计12 册, 每本书均包括课程标准解析、学业标准、教学关键问题及指导和教学案例四部分内容。下面, 结合具体课例, 重点谈一谈该丛书是如何帮助我们改进课堂教学的。

一、借助学业标准, 精准定位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是内容标准, 优点是学科内容标准明确, 缺点是缺乏学科水平标准。因此, 教师在每个年级的教学中应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应学到什么程度不够清晰, 导致了教师教学的盲目性。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在制订学习目标时, 有时过于片面单一, 有时水平程度难以把握, 忽高忽低, 教学中出现了“越位”或“缺位”的现象。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学业标准依据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 对其中的内容标准进行了细化, 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提出了单元 (或学期) 学习后应达到的水平标准, 并提出了各年级 (或学段) 的知识、能力发展层级, 帮助教师明确了“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因地制宜地开设了校本课程“葫芦丝”, 并自编了校本教材。但是, 在听课中, 我们却发现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学生兴趣不浓。问题在哪儿呢?在项目研究过程中, 教师们通过认真研读“学业标准”,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比如, 音乐学科3~6 年级的学业标准中, 关于器乐演奏这一部分是这样表述的:

通过深入研究, 我们发现学业标准具有“目标多维”和“水平分级”的特点。在这样一个基本理念的指导下, 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做了相应的调整。

课题由之前的“打音”改为“金孔雀轻轻跳”, 表面看起来只是课题的转变, 背后却是音乐课程理念的体现。之前的课题过度强调技术, 修改后的课题更强调音乐性和人文性, 强调课堂的音乐美感体验, 强调器乐演奏的功能是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这一理念对整节课活动的设计起到了很好的指引和指导作用。教学中, 教师不是让学生重复、单调地学习“打音”这一演奏技巧, 而是让学生在歌曲演奏中感受音乐的美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提升。

以往在教授“打音”这一演奏技巧时, 要求学生演奏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实践证明难度过大, 花费时间过长, 学生难以掌握, 导致学习兴趣下降。音乐学科的学业标准指出, “学习竖笛、口琴、口风琴或其他课堂乐器演奏的基本方法”, 这一要求不追求过高的技能, 而是强调全体学生都能够掌握。根据学业标准对教学目标修改后, 只要求学生演奏二分音符的打音, 降低了难度, 节约了练习时间, 丰富了课程内容,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借助学业标准, 优化学习活动设计

学业标准呈现出目标多维和水平分级的特点, 可以帮助教师精准定位教学目标, 明确“教什么”以及“教到什么程度”。“教学关键问题及建议”这一部分提出了某一阶段 (单元或学期) 教学中应关注的关键问题, 并给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帮助教师优化活动设计, 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 目前的阅读教学普遍缺乏对小学生系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简单化教学, 起点和终点没有差别。学生的理解起点原来在哪里, 课程结束时还在那里;或者将学生的认知直接“拽”到教师理解的终点, 缺乏过程和方法, 没有层次推进。这种“平推式”“蹦极式”的教学, 往往造成学生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或假认知、贴标签的虚浮, 很难让学生由表及里、逐层推进, 形成严谨、系统的思维能力。

二是碎片式教学, 零敲碎打, 缺乏联系。品词品句或整体感知只局限于感觉的绽放, 头脑里是一些互不相连的条目, 孤立片段的信息, 这往往造成学生认知上的极大偏差。学生不能用联系的方法去思考问题, 简单、片面、偏激, 思维品质大打折扣。

三是封闭性教学。整个教学视野从文本出发, 再回到文本, 而不是从生活出发, 透视文本, 再用文本中获得的认知来审视生活, 改善生活, 解决问题。学习与生活脱节, 思维的视野狭隘, 无法形成大的系统观。

学业标准小学语文高段“教学关键问题及建议”这部分中, 提出了这样一个教学关键问题:第三学段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系统思维的能力?通过仔细研读, 我们从中找到了答案。下面以五年级的《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一课为例, 具体谈一谈我们是如何借助学业标准, 优化活动设计, 培养学生系统性思维能力的。

学业标准给出的第一个策略是“在诸多联系中整体建构”。具体而言, 阅读一篇课文, 就是帮助学生建立内容与内容、内容与主题、内容与形式、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诸多联系。

在《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运用流程图 (图1) 梳理课文脉络, 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运用树状图 (图2) 梳理课文中把徐霞客与哪些人进行了对比, 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感受到“对比”这种写法最有利于表现徐霞客卓尔不群的品格;让学生运用树状图 (图3) 梳理课文中徐霞客的“奇”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主题与内容的联系。最后, 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题:“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去旅行’, 学习了这篇课文后, 你对‘旅行’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上述教学活动的设计, 使教学从碎片化走向了结构化, 从封闭走向了开放。

为了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能力, 学业标准还给出了第二个教学策略:在层次递进中深化系统认识。杜威指出:“思维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由此及彼的一步—用逻辑术语来说, 就是思维的一个‘项’。每一项都留下供后一项利用的存储。连贯有序的这一系列想法就像一趟列车, 一个链条。”我们的教学要从学生的起点出发, 不断引领学生攀登, 超越自我, 这种阶梯式、层次化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系统思维的发展。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这篇课文采用对比手法, 把徐霞客和当时其他的读书人进行对比, 从而突出徐霞客淡泊名利、卓尔不群的高尚品格。在教学中, 教师基于文本特点, 结合教学内容, 设计了这样的学习活动:借助“双泡图”这种思维图, 把徐霞客与同时代的其他读书人进行比较。试讲后, 教师发现学生很难把课文内容与徐霞客的品格直接关联起来。即使能说出, 也只是简单地贴标签。学生的思维很难从“简单地提取信息”这个层次直接上升到“人物评价”的能力层次。借助学业标准的建议, 我们对教学进行了如下调整:

第一步, 让学生借助“双泡图” (图4) 把徐霞客与同时代的其他读书人进行对比。这一步, 主要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第二步, 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将信息组合排序。通过排序, 学生就会发现这些信息之间存在着“为什么读、读什么、怎样读”的内在逻辑关系 (图5) , 从而建立起信息之间的关联。

第三步, 让学生对徐霞客做出评价。由于有了前两步的基础, 对人物的评价便水到渠成, 而且做到了有理有据, 全面而准确。

第四步,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信息, 编写一副对联来赞美徐霞客 (图6) 。这一环节, 是对前面信息的迁移运用。

上述四个环节按照“提取信息—整合信息—运用信息—创新迁移”这样的能力进阶过程, 循序渐进, 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 不再是“平推式”或“蹦极式”的教学。

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标准 篇5

1.考试形式

采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2.试卷结构

(1)考试内容分布:必修地理1约40%,必修地理2约30%,必修地理3约30%。重大地理新闻内容及山西省乡土地理知识分布于相应考核内容之中。

(2)试题类型分布:选择题50%,非选择题50%。

(3)试题难度分布:容易题约70%,稍难题约20%,较难题约10%。3.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课程,包括地理

1、地理2和地理3三部分。具体如下:

地理 1 1.宇宙中的地球

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了解不同类型的天体及其特点。

(2)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能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

(4)比较、分析和归纳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5)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与科学的宇宙观,增强热爱地球、珍爱生命的情感。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了解太阳辐射的特点及其对地球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2)收集、分析有关太阳活动的资料,了解太阳活动的特点。(3)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磁场和气候等的影响。(4)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观点。

(5)能根据收集的材料,描述太阳活动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掌握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概念及方向、周期、速度等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2)理解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3)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

(4)理解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以及四季、五带的形成原因。

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并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了解岩石圈的组成。

(3)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并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及与人类活动的关

(4)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天气系统的天气特点并做简单的天气预报。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通过水循环的各环节的相互关系理解水循环的过程。(2)理解水循环的意义。

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了解洋流的概念和性质。(2)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

(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1)了解自然地理要素组成。

(2)理解某自然地理要素变化怎样影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

(3)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的角度理解自然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4)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的角度领悟保护环境、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性。

(5)能依据有关信息,对环境变迁与生物进化的关系进行论证和探讨。(6)能恰当的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案例。

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2)分析某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乃至整体地理环境的改变。(3)理解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归纳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3)分析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4)理解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分析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2)分析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3)能根据所学知识对典型的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与地形的关系作出正确分析。

(4)了解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综合影响因素。

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周期。

(2)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念、全球观念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4)结合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分析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理解不同规模的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城市规模的变化。

(2)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理解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理解城市化的含义。

(2)学会使用图表、数字等资料,归纳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3)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养成保护城市环境的意识。(4)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辩证关系。

(5)以某城市为例,综合分析城市环境问题的形成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1)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

(2)举例说明在不同地域文化的地区,人们对人口问题的看法不同。

(3)举例说明在不同地域文化的地区,城市景观和城市地域结构特色各异。(4)分析具体事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1)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及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2)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3)理解不同农业部门的区位选择,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理解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及形成条件,领悟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基本观念。

(5)运用“因地制宜”的布局原理,分析某一地区产业的地域差异。(6)结合实例,综合评价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

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1)掌握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学会工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3)理解工业地域的形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工业的集聚和分散,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4)分析主要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发展特点,进一步论证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生产影响的基本原理。

(5)运用“因地制宜”的布局原理,分析某一地区产业的地域差异及空间集群现象。

(6)结合实例,分析某工业部门或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和发展特点。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运用案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讨论工业或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引导学生针对不利影响尝试提 的方法。

(2)通过比较,探究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增强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生产的意识。

(3)通过查找资料,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1)了解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不断变化的。(2)了解区域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3)学会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的不同影响,树立科学发展观。

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

(2)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了解我国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工程。

(4)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5)理解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6)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其它实际问题。2.区域可持续发展

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治理保护的措施。

(1)了解“区域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基本含义。

(2)理解环境问题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3)理解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方法,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

(4)运用所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某区域环境问题危害描述、成因分析、综合治理的说明。

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了解某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

(2)能根据流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探究流域发展的方向及其综合治理的对策。培养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借鉴与运用知识,进行案例迁移。

(4)能借鉴田纳西河流域整治的经验,对某流域开发和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1)了解某一区域农业生产主要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2)了解区域农业生产的布局特点和问题。(3)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学业质量标准 篇6

基于标准的评价 学业成就 真实性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国家课程标准(下称课标)乃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依据,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之基础。崔允漷、王少非、夏雪梅说,随我国课标出台的就是“基于标准”运动,如基于标准的课程设计、教学、评价、问责和资源开发等。汪贤泽强调,基于课标的学业成就评价会成为新课程实施之必然选择和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改革之必然走向。

近年来国际上关于课程、教学、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对我们的新课改特别是对基于标准的评价体系建立有一定借鉴作用。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真实性评价”(Authentic Assessment)就是一种基于标准的评价方式。真实性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能做什么”。它同时评价学生行为表现过程与结果,评价学生某学习领域、某方面能力以及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真实性评价的理念、原则、策略基本符合我国新课改要求,值得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实践、完善,进而推广与发展。

一、真实性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1.真实性评价的内涵

Jon Mueller把真实性评价定义为:针对学生有意义地运用基本知识和技能去完成真实性交际任务的一种评价方式。Grant Wiggins认为真实性评价要求学生运用所掌握知识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成人、某一领域消费者或专业人士所面临的问题或与其相类似的问题。Richard J.Stiggins认为,真实性评价要求被试者展示其具体技巧与能力,也就是,要求被试者展示如何运用技巧和所掌握的知识。J.Michael OMalley与Lorraine Valdez Pierce认为,真实性评价是一种多元评价方式,反映学生在教学相关的课堂活动中的学习、学业成就、学习动机和态度等情况。

俎媛媛认为,真实性评价既是一种评价方法,又是一种评价理念。作为一种评价方法,真实性评价的核心是通过提供给学生与现实生活相关领域类似的真实性任务,让每个学生充分应用相关知识、技能以及策略,表现其理解水平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真实性评价是一种基于标准的,直接地、系统地观察学生表现,要求学生完成一项较为复杂的真实性任务或者创作一件作品的评价方式。其评价理念主要体现在多主体参与、多元评价领域与评价方式、兼顾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等方面。真实性评价的评价活动主持人不一定是教师,学生可以自评,同学可以互评,家长也可以参与评价;真实性评价包括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学生自评等方式;评价领域除了学习、学业成就外,还包括学习动机和态度等;真实性评价兼顾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既评估学生表现过程又评价学生最终作品。此评价对个体和团体都适用,通常包含需要高层次思考技能的真实性生活任务。

2.真实性评价的特征

真实性评价是一种基于标准的评价方式,采用标准参照而非常模参照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对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而标准分为内容标准、表现标准、情感态度、价值观标准等。

真实性评价任务侧重学生产出高质量产品或行为的能力。真实性评价强调让学生建构答案,而非传统客观纸笔测验那样侧重对事实的确认与回忆;要求学生“自做”答案,而不是“选择”答案,因此对某一问题的正确答案可能不止一种。真实性评价所测量的认知领域属于较高层次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真实性评价强调评价与课程、教学的统一。评价服务教学、反馈教学、促进教学,有助于教师检查自己是否在测量所教的内容。

真实性评价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体差异,包括文化、学习风格、智力倾向、学习基础等各方面的差异。

真实性评价强化沟通和合作学习能力。在具体评价时,要求学生就解决问题的想法或观点或就自己的概念框架和知识体系,进行说明与沟通,也可请学生分组完成某项评价作业,让学生在分组学习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并强化合作沟通能力。

真实性评价的理念是多主体参与、多元评价方式的“全人”评价,秉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学生的智力发展贯穿于自己生命的全过程的理念。

二、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1.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之涵义

(1)学业成就

崔允漷认为,学业成就是指学生学习的结果,通过测验和评价衡量出来的学生个体所取得的学习结果就是他们所取得的成就。Goodman & Zimmerman认为界定学业成就时需要考虑:超出现有州测验或者其他标准化考试测量的学校成就(如高级思维技能、智力上的好奇和创造);工作技能和培训;公民意识;艺术欣赏能力;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责任、爱国、职业道德等。李玉芝认为,学业成就就是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面,它包括知识、技能,也包括兴趣、态度、习惯等诸多方面的成就。

汪贤泽强调,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中强调学生的学业成就不只限于智力或者学术表现,而是整体化和全面化的表现,是符合教育规律和时代潮流的。因此,学业成就的观念正在超越单维度的观念,而逐渐走向综合化。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目标设定的三大目标领域——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描述了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规定与期望,也正是综合化的学业成就观的体现。

(2)标准

Davies,A.认为标准是对学生已知、应会的表述,标准通常是对学生在读写和计算方面怎样才能合格的一种描述。斯蒂金斯认为标准是对成就结果或者要求的描述,它是确定具体的表现标准和进行评价的基础(有时实际上指的是与表现标准相对的内容标准)。崔允漷认为基于标准的评价中,标准的含义既非标准参照中的criterion,亦非直接作为评价结果基准的benchmark,而是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统一要求,通常以国家课标的方式呈现。endprint

这些标准的概念与课标的内涵高度一致。课标通常描述学生在给定的一段时间内通过学习某科目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课标主要有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内容标准详细说明了在核心学科领域内,每个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表现标准规定学生在划定的学习领域中的水平,主要回答“怎样好才算足够好”的问题。

(3)基于标准的评价

在学生学业成就评价领域中,评价更多运用“assessment”一词,而不是“evaluation”,更多关注“收集信息或证据”的过程,重点不在于赋值或作出判断。崔允漷等认为在近些年来,“assessment”这一概念本身在发生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内涵。人们对良好评价的认识也在改变。

评价应当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成就,除了过去一直强调的知识、技能外,还应当关注诸如问题解决、批判性思考、有效交流、团队工作等高层次的能力;评价不是简单地根据分数对学生进行排名和比较,还应当对学习产生的有益影响,促进对意义和理解的追寻,促进自我导向的、反思性的、独立的学习;评价不把学生作为被动的参与者,而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之中;评价应当运用情境化的、复杂的、挑战性的任务,而不能运用去情境化的、碎片化的、基于事实的回忆的任务。

Peddie认为,“基于标准的评价”这一术语指的是以一些固定的指标或者成就水平,即所说的标准,来测量或评价学习结果。这些标准应该事先设定,以便教师和学生都能熟知它们。从理论上讲,如果学生根据标准获得了它们实际需要掌握的东西,就达到了特定标准的成就要求。

2.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特征

崔允漷等认为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评价建立在标准的基础上。先有标准,后有评价,标准决定评价。二是评价的设计先于教学设计。评价的目标引导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设定。三是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基于标准的评价不是对学生进行评定或比较,而是让学生明确评价目标,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导向、自我监控的学习。四是整合各种类型的评价方式。评价的方式对不同的评价目标和内容具有不同的适应性,评价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评价的目标和内容。

三、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真实性评价及启示

新课改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课程目标以后,学生学业成就的内涵与评价随之发生了变化,其评价不仅包括传统的静态的事实性知识,更包括了高层次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等需要的认知能力,也包括了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等综合性的人文素养方面的内容。新课改呼唤新型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要求建立与课程目标相一致的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真实性评价在评价理念、评价方式等方面与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真实性评价使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更多地从一种评价理念转化成一种评价方式,从而实现软着陆,为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教学与评价服务。

尽管“基于标准的评价运动”比较慢热,但它毕竟代表着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改革的一个必然走向,对我国当前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改革将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为了早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真实性评价体系,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些尝试性工作。

1.细化评价标准

随着2011版课标的出台,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真实性评价的创立一定会提速。此评价方式的三大核心要素评价标准、评价任务、评价量规将会在实践中逐步得以制定与落实。国家课标是确定课程评价内容与标准的依据。评价标准是对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具体陈述,表达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各学科教师应综合考虑国家课标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要求及各学科特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并细化评价标准。

2.选择真实性评价任务

确定评价标准后关键的下一步就是选择评价内容,也就是恰当的真实性评价任务。评价任务是依据评价标准为学生而设计的一系列需要学生完成的作业或任务,学生通过执行或完成任务,展示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实性评价任务最突出的特点是任务的“真实性”,它应是发生于真实世界的任务或是对真实世界任务的模拟或复写,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活动、表现或挑战,并与学生的学习目标及生活相联系。具体来说真实性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对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看法;展示作品;描述一个人物的形象;操作技能或运动技能比赛;跳舞、唱歌或戏剧表演等;小组讨论或合作开展项目研究。

3.制定评价量规

评价量规是真实性评价的一种评分工具,主要用于判断学生在完成真实性任务中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达到评价标准的要求。由于先有标准后有评价,在评价前学生、教师、家长都了解评价标准,这有助于学生根据标准来制定行动计划,判断自己和其他同学完成任务的情况,并随时进行调整和自我评价;也有利于教师及家长明确他们对学生的期望目标。量规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评价的有效性和公平性。量规主要由评价项目和评价等级两个部分组成。开发评价量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价等级的制定需要在评价实践中不断调整、修改才能得以实现。

————————

参考文献

[1]崔允漷等.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汪贤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的比较研究.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10.

[3] 姐媛媛.美国真实性学生评价及其启示.教育发展研究,2007(3).

[4] 李坤崇.教学评估:多种评价工具的设计及应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 王笃勤.真实性评价——从理论到实践.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6] 罗少茜.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7] 李玉芝.评价学业成就的方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作者:张怀斌(1965-),男,陕西白水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副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西安外国语学校校长。]

学业质量标准 篇7

1. 课程改革的推动

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是指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吻合程度, 关于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我国从2001年课程变革, 陆续颁布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以来, 各个学科都努力依据课程标准实施学业评价, 可以说, 课程变革在推进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之间一致性研究中其了关键作用.

2. 学业评价实施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 我国各个地区对于教学标准的实施质量都起到了监督作用, 通过积极展开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和分析, 并且逐步完善课程标准.因此, 通过检查各个地区学生的学习质量的结果如何呢?有研究表明, 我国现阶段学业评价的主要手段是依据老师的基本学习素质评判.欺辱教师学业评价素养的不完善, 那么所属的学生学业评价的课程标准也会和预期效果存在偏差.甚至忽视了一些重要的因素.那么, 我国现阶段迫切的需要采用标准的程序进行再评价.

二、主要文献概括

1.

相关概念诠释.本研究通过对以下主要概念的研究进行阐述:评价, 学业评价, 课程标准以及一致性.

2. 国内外的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对于学业评价和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大概分为20世纪60年代之前, 统称为测试的有效性;20世纪60年代以后, 评价为任务与行为目标的一致性;20世纪90年代后, 包括评价与课程标准之间的本质属性.

(2)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关于一致性的研究起步较晚, 现阶段发表论文依然为数不多.

3. 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研究的相关问题

(1) 学业评价的一般问题

评价学生学业的价值发展: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发挥.提倡多种评价方法的合理配置.学业评价分类:通过学业表现的评价;教学质量的评价;参照标准的评价;和通过测试得到结果的评价.

(2) 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中的基本问题

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反思:传统小学的学业评价是死板的, 制约了小学数学整体教学水平的发展;在评价中过分看重成绩的制约, 那么就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试卷的测试成绩和对于课堂教学的观察与研究.

三、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1. 确定的研究方法

(1) 量化研究方法的确定.学业评价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 选择怎样的研究方法, 要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的需要而确定.

(2) 辅助的质性研究方法的确定.本研究采用质化的研究方法作为量化研究方法辅助的方法.通过量化研究某省四个地区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状况与特征.

2. 研究对象的选取和确定.

本研究选取两类研究对象:一是按照量化研究的方向, 确定以小学数学学业试卷的成绩为研究对象.二是按照质性的研究取向, 确定了某省多名教师为研究对象.

3. 收集研究材料

(1) 量化研究资料的收集.先后到某省搜集到对本研究有价值的小学数学各年级的检测试卷, 并且进行试卷的编号.

(2) 质性研究资料的收集.进行执行研究资料的搜集关键是要确定研究的对象进行采访.通过采访报告, 可以掌握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再综合这一组组分析数据, 去有针对性地对教研员进行访谈, 便于收到更多的信息资料.

4. 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四、研究的主要问题

1. 量化研究的发现

本研究通过对几个地区的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进行分析和统计, 将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县区层面的一致性状况和结果分析;二是地区层面的一致性状况和结果分析;三是四个地区总体的状况和结果分析.

2. 质性研究的发现

本研究质性研究结果表明, 学业评价重点应该关注于教师对于小学数学一致性特点的认知.一方面包含教师对于试卷命题的方面的认知和试卷命题与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结合课程目标方面的认知.

五、研究的基本结论与建议

1. 基本研究结论

(1) 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基本特征分为四个部分, 知识类型方面的特征, 知识深度方面的特征, 知识广度方面的特征和知识分布的均衡水平方面的特征.

(2) 对于其影响一致性的原因分析

影响小学数学学业评价和课程标准一致性的影响分析包含了五个方面.初步运用数学的符号去表达现实思维的过程, 同时对于空间和图形之间建立的练习, 用所知的数据去对一现象进行分析描述, 最后做出研究结果, 推出结论.小学数学评价对于配合参加学习教学的活动来说, 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通过参与数学探讨, 同时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增强他们对于数学的探索兴趣.这也是帮助学生们和大家进行综合性探讨, 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并且得出结论之后感受其过程.途中也许会遇到困难, 但是思考的方式也是相当宝贵的, 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出自己的学习体系.

(3) 积极建构自主学习探讨活动

探索性学习指学生主动自发的参加教师所给予的教学活动, 教师通过对于学业评价的观察, 实践和推论的一系列活动后, 探究实验对象的特征和与其他对象的相似与不同之处.这种特定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探索性的数学教学.探索性数学教学是通过让学生自行观察, 实践结果学习结果进行推断, 从而发现数学知识内部存在的规律和一些内部特征及其和其他教学活动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这一教学目标要比同类型的简单教学体验活动丰富并且对于学生们的理解更有帮助.通过观察, 实践, 对于问题思考和最后推论演绎的教学活动中, 可以清晰有条理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在探索活动的初期, 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最后得出相适应的结论.同时增强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同时, 在探索教学性活动中需形解决数学基本问题的综合性策略, 发现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样性, 培养互动性学习精神, 增加对于数学研讨的热情.经历体验实践探索的教学内涵一方面是一种教学活动, 而另外一方面也是对于活动结果进行的研究.当学生自己亲身经历感知教学的过程, 那么其中获得的情感认知就会是非常宝贵的.《数学课程新标准》中明确将数学教学活动分为三个层次, 他们具有顺序性和层次性.就顺序性来说, 学生对于教学活动的探索感知和情感水平远远大于体验活动.而学生在实践性活动中也许会达到体验活动的感知和情感, 但是某些学生可能仅仅只获得了体验的感觉.然而在学生自发性探索学习实践活动中, 学生往往会不仅经历体验的感知, 同时也获得了经历的认知情感.因此, 经历体验探索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2. 本研究的建议

基于改善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情况, 我们需依靠各种方式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广泛的提高, 同时, 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应加强对于学业评价制度的完善性, 教学评价一方面是一种活动, 另一方面对于学生亲身体会从而建构自己关于数学的框架, 获得数学思维能力也是很有帮助的.

结语

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情况的提高, 应落实在不仅教育行政机关的政策制定, 同时落实在真切的教学活动中.加强教材的研究和质量的提高, 继续深入研究课程的新标准, 相信通过大家的不断努力追求卓越的精神, 学业评价体系也会更加完善并且更具有实践意义.

摘要: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的发展推动着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研究.本研究对我国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现有状况加以分析, 通过因素分析其一致性, 同时给予一些具体的措施, 进而推动基于课程标准实施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时效性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业评价,课程标准一致性

参考文献

[1]吴群志.信息素养课程目标体系的分析与确定[J].情报科学, 2009 (4) .

[2]刘学智.论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构建:美国的经验[J].全球教育展望, 2008 (9) .

学业质量标准 篇8

在开展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的过程中, 江汉区振兴路小学依托江汉区E-QA系统 (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系统) 所提供的各项数据, 结合校情, 对学生学业质量的量化分析进行了实践探索。我们面对的是冰冷的数据, 但这些数据的背后, 所体现的影响学生学业质量优劣的原因, 才是我们要去研究的。所以, 在通过数据进行学业质量监控的过程中, 对数据的“析”是最为核心的工作。在实践过程中, 学校逐步将原本较为粗放的质量管理向精细化的质量管理转化, 使学业监测工作更有效地为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服务。

一、循其迹——准确分析试卷的考察导向

每一次监测试卷完成后, 学校要求教师在进行常规数据质量分析之前, 先对监测试卷进行导向分析。我们都知道, 每一张监测试卷的编写都是命题者基于对课程、课标、学情等方面的研究而进行的, 而只有准确把握试卷的考察导向, 分析试卷的命题目标, 才能使教师明确学科学习的重点, 为改进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帮助。

对监测试卷分析的依据是《武汉市学业质量监测标准》。根据这一标准, 学校设计了“江汉区振兴路小学学业质量监测卷面题例分析表”, 要求教师进行逐题的试卷分析, 从每一题的考察知识点、技能要求、答案赋分等方面分析、统计, 找到出题的意图和考察的方向, 使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平时常规教学目标清晰, 方向明确。

在分析表完成后, 教师可进行不同目标的分类统计:根据内容领域进行分值的统计, 也可根据认知要求进行分值统计, 并通过统计图进行分析, 为常规教学找到目标与方向。

例:以五年级下册第一次质量监测为例, 以下是该次监测后的统计图分析

从考察内容领域上看, 其中属口语交际范畴所占比例为6%, 属识字、写字范畴为6%、词、句为29%、阅读为24%、习作为35%。从对学生的认知要求上看, 要求学生识记的比例为19%、模仿的比例为6%、分析与理解的比例为30%, 理解并独立操作的比例为10%, 应用的比例为36%。

由此可见考察导向为:

1. 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积累。如拼音、字词、名言、古诗的识记。

2. 重视语言的运用。学生学习词语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通过对词语所在句子的理解, 依靠语言环境提供的信息来认知词语, 体会词语的意思。

3. 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试卷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分析、表达应用的能力。

教师进行试卷题例分值的统计分析后, 结合EQA系统提供的各小题班级得分情况, 对于自己平时的教学是否符合监测导向即可了然于心。不仅如此, 教师在进行此项操作中, 不断熟悉并内化学业质量的监测标准, 能有效提升自己的命题水平, 可自行编写监测试题, 进行常规随机的考察, 亦可从中发现并把握一些教学的方向, 用来指导自己的教学, 改进课堂教学行为。

二、觅其因———对质量优劣进行细化归因分析

我们知道, 学业监测的目标, 并不是为了名次排位, 而是通过数据的统计进行教学的归因分析, 从而对教师、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目前, 学校建立了学校、学科备课组、教师个人三级学业质量监测平台, EQA系统提供了科学而准确的数据, 使学校三级学业质量监测平台在运行中既有宏观层面的数据, 也有局部的数据, 监测分析工作更为精细, 促使教师摆脱对个人教学经验的依赖,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品质。

1. 横向比较进行定位

通过EQA系统中提供的合格率、优秀率、均分三项数据, 在年级中进行横向比较, 不仅学校能清晰的知道年级的平均水平及班级在年级中的水平, 而且教师能随时发现自己所教班级在整个年级中的实际状态, 对于自己班级与年级平均水平的差距也一目了然, 其中均分与合格率均持续低于年级平均水平的班级要引起校级监测部门的重点关注, 应与教师一起对突出问题进行归因溯源;对于均分与优秀率均能保持高于年级平均水平的班级, 则应由校级监测部门将其优秀经验进行挖掘推广。

2. 纵向比较关注发展

EQA系统中提供的合格率、优秀率、均分除进行单次年级内观察外, 还应对每个班每次的三项数据积累保存, 单项进行纵向的比较, 可制作折线统计图, 观察其发展的趋势, 从多角度、多方位对整体班级的实力状况进行综合的教学质量分析, 及时了解和分析自己班级在整个学业阶段的教学质量进步状态。

在单次的监测分析中, 监测人员还将各分数段情况与差异率进行纵向对比:

该年级的各分数段分率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说明此次监测的成绩信度与效度较合理, 但对比该年级的差异率, 却达到19.31%, 说明该年级整体而言级学生成绩的两级分化程度较大, 工作重心应放在缩小差距, 特别是学困生的辅导上。这种分析方法, 同样在班级监测中使用, 教师能很快看出自己班级的整体质量分布情况, 找到工作的定位。

3. 逐题分析找到根源

以往, 老师根据班级的均分和个体的总分来评价学生学业质量的优劣, 对于自己教学情况却缺少有效的数据依据, 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开展教学。而EQA系统中提供的小题分数据使教师能更为客观地发现学业质量中的短板。教师可以将每小题的班级得分进行知识点的分类分析, 随时了解教学目标达成度;也可将每小题的得分数据放到年级中进行比较, 找到差距或者优势, 发现问题根源。

如:某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单项监测整体情况不理想, 几位教师在质量分析中共同归结的原因在于不是学生不会算, 而是学生速度慢或者时间不够。但校级监控人员调取综合监测试卷中前三题 (口算、解方程、递等式计算) 的得分率进行分析发现, 在综合性测试中, 整个年级在纯计算类题目中的得分率都不理想, 而且班级间差异极大, 由此进行进一步分析:年级中部分班级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得分仍不理想, 说明不是速度的问题, 而是正确率的问题, 说明平时训练密度和效度不够;年级中某班口算的得分率在90%以上, 但解方程方面得分率只有80%左右, 说明是该知识点教学没有到位;年级中某班在递等式计算中与年级平均水平差异较大, 调卷进行失分归类, 发现学生的小数乘除法的一步计算正确率存在问题, 要进一步加强训练。这样的分析既细致又精准, 教师心服口服, 有效地指导了教师下一步的教学行为。

三、把其脉———运用师生双向诊断, 进行发展性评价

在学业质量监控过程中, 我们发现, 要找到影响学业质量的根源性因素, 不能仅靠外力的监控和评价, 更重要的是要启动教师和学生自我监控的自主性, 师生双向对学业质量进行诊断使学业监控的角度更多向, 结果更科学, 评价更能切中关键, 更具指导性。

从教师的角度, 我们主要是依据EQA系统中所提供的各类数据进行细化的分析, 同时, 教师在文字质量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学业质量的归因共析表”的引导, 从“学生知识能力的短板”、“课堂教学的疏漏”、“作业练习的针对性指导”等方面分析问题及归因, 同时找到改进策略, 校级监控人员和备课组组长根据“归因共析表”中分析的根源性问题, 加强与教师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从教学常规全过程去引导教师学会科学地自我反思总结, 激发教师自我监控诊断的自主性, 在常规教学中不断实践, 不断调整, 提高质量。

我们还特别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精准的自我分析, 根据EQA系统中的小题分统计, 我们认为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归因, 培养学生自我学业监控的能力, 因此设计了《学科测试学生个人分析表》:

表中, 我们根据学科的性质及《武汉市学业质量监测标准》中的内容领域及知识点, 将失分原因进行细化分类, 比如语文学科, 我们将其分为“错别字及拼音”、“词语理解及运用”、“修辞及语法知识”、“课内外文本积累、拓展”、“句子理解”、“文本整体把握”、“书面综合表达 (含作文) ”、“书写端正美观”8类失分类型, 数学学科, 我们将其分为”计算错误”、“基本概念理解”、“概念运用”、“数量关系”、“动手操作”、“空间及图形认识与观察”、“审题失误”、“图表分析理解”、“题意理解”9类失分类型。学生对于每一小题的失分通过归类填表, 然后统计每个错误类型的总失分, 找到自己的知识技能短板, 为自己以后的学习找到努力的方向。

当然, 错误类型的分类是否科学和精细, 我们还要在进一步在实践中去研究调整, 但这种方式的归因分析, 不但易操作, 而且使学生自我的监控诊断有了客观数据的依据, 不再是一句粗心大意、听讲不认真、学习不努力这样的模糊、片面的评价。这样的尝试, 大大提升了学优生的自我分析和自我学习的能力。我们计划今后以学优生带头成立学习小组, 带领其他同学进行这样的分析, 带动其他同学的共同进步。

四、寻其法———由常规管理入手, 提升师生自主质量意识

学校在运用EQA系统进行学业质量监控, 既重视“析”, 也关注“导”, 学业质量监控的目的也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发展性评价, 最后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服务。因此, 我们特别注重将学业质量监控中过程中析因溯源发现的问题, 在常规管理中寻求解决的方法。如:

学校在教师的常规课堂中开展诊断式评价。学业质量中呈现的很多问题, 都能在常规课堂的教学中找到原因, 而解决的根源也在课堂。学校坚持开展“相约课堂”活动, 有别于以往的“推门听课”, 行政的角色由一个居于高处的指导者转变成一个观察者、欣赏者、合作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实践与思考, 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困惑。课后, 行政与教师平等共研, 为课堂上每一个灵动的教学技巧, 每一次默契的心灵对话, 每一句幽默的评价语言而鼓掌, 为每一个困惑、每一点不足而探讨, 共同完成“诊断式片段再设计”。听课老师要针对反馈指导进行思考和内化, 并进行课例再设计, 行政对于教师的再设计还要进行“二次评议”, 做出发展性评价。这个诊断式的研课过程有效地激发老师们课堂教学的灵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 改进教学行为, 使老师们真正达到“一课一得”。

利用备课平台开展行动性研训。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也是影响学生学业质量的重要因素。学校重视备课组研训平台的管理, 备课组成为教师素养提升的沃土。一方面, 备课组是学业质量监控的重要阵地, 备课组长能够在每次监控中将EQA系统中提供的每题的小分、均分、三率统计图等数据进行横向比较, 及时发现问题, 组织全组成员共同面向学业质量监控中呈现的问题, 开展针对性的研究, 互帮互助。另一方面, 将学业质量监控数据中呈现的各类小问题进行梳理, 归纳出有共性的研究专题, 开展行动性研究, 在行动中研究, 在研究中学习, 通过“教研课展示”、“同课异构”等形式引导教师从不同角度思考, 感受过程, 引发思考, 从中受益。

针对学生薄弱环节, 设计训练资源包。针对在学业质量监控中呈现的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学生整体的书写习惯较差和计算水平较弱, 学校组织教师设计专项训练的资源包, 分别是“积硅步行千里”学生书写能力训练册和“智从算中来”学生计算能力训练册, 前者与教材中每一课的字、词、段的书写训练紧密结合, 后者的一周一卷紧扣教学进度和教材重点, 瞄准目标的训练, 效果明显。

对学困生开展“家校携手暖心助学”行动。EQA系统的监测数据显示, 学校的差异率一直比较高。经分析, 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 学校有8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 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质量比较淡漠, 而且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家庭中得不到延续, 这成为我校学困生学业质量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 我们要求教师对于学困生的辅导教师“补课先补情”。我们设计了“家校携手暖心助学”的学困生学业质量跟踪手册,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多帮助、鼓励孩子, 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教师详细记录下这些学困生每一次监控测试中的各项数据, 形成曲线图, 向家长清晰展现孩子的发展趋势;教师通过对每一个学困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分析, 与家长共同探寻“助学措施”;教师将每一次监控试卷的进行个案卷面分析, 与家长交流, 请家长结合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 共商辅导措施, 同时请这些孩子也能参与到监控分析中, 自己定下短期努力目标。

学业质量标准 篇9

关键词:体质健康标准,学科考核,上海市,评价

1、前言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2007年4月4日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础上,历经七年的实践与探索,于2014年10月印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新体质标准”)。新体质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引导学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推动各地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激励学生积极参加身体锻炼。与之前的国家体质标准相比,新体质标准对评价指标进行了由选测到必测项目的修改,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调整,对评定等级和评价标准根据当前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了“提升”或“降低”,特别是根据学生年龄段身体素质的发展敏感期,设置了小学1分钟跳绳、初高中、大学男生引体向上、1000米跑和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800米跑四个项目的加分指标,显示出对小学生灵敏素质、初高中以及大学生的力量、耐力素质发展的导向作用。

除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外,上海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还需以《上海市学科学业考核评价标准》(以下简称“学业考核标准”)为指导。“学业考核标准”以课程目标为依据,根据上海市中小学生年龄特征、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和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设置评价内容和标准,全面反映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和学习水平,其中也包含了体能测试的内容与标准。

为探寻“新体质标准”与“学生考核标准”间的差异,为学校体育教育实践提供进一步的参考,本研究聚焦于“新体质标准”中1分钟跳绳、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1000米、800米跑等几个测试项目,选择小学学段5年级、初中学段9年级进行各测试项目的评价指标与学业考核标准的比较与分析,寻找规律,帮助教师具针对性地提高体育与健身课堂教学,使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落到实处。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采用“中国知网”,“百度学术”等电子数据库对发表于2000年1月~2015年12月间有关国家体质标准以及上海市学科学业考核评价标准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2.2、比较分析法

对上海市体育学科学业考核评价标准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评价指标进行统计比较。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新体质标准与学业考核标准评定等级比较

新体质标准评分标准90-100分为优秀,80—85分为良好,60-78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其中优秀和良好的分值区间为5分,及格的分值区间为2分,不及格的分值区间为10分。学业考核标准评分标准,85-100分为优秀,75—80分为良好,60-70分为及格,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其中各项指标的分值区间均为5分。综合两标准的评定等级设定,在后续的分析中,选用了100、90、80、70、60等新体质标准和学业考核标准共有的分值进行比较分析。

3.2、新体质标准加分指标与学业考核标准部分评价指标比较

3.2.1、五年级男女生“1分钟跳绳”评价标准比较

1分钟跳绳小学各学段必考内容,主要考察小学生的灵敏素质,同时检测应试者的弹跳素质以及力量耐力,是一项综合能力考察内容。

对新体质标准与学业考核标准“1分钟跳绳”评价标准对比分析发现,学业考核标准中的成绩高于新体质标准,且呈现出成绩等距递增的线性态势;新体质标准10-100分之间对应成绩,虽也呈现线性增长,但分值间对应成绩,并不完全等距,特别是60-80分之间对应成绩出现陡然增长的现象(见图1)。

为进一步分析两个考核标准之间的差异,本研究将男女生1分钟跳绳两个考核标准成绩一起进行比较,发现学业考核标准中,每个分值上女生成绩均等距高于男生成绩。而新体质标准除80分-100分成绩女生略高于男生外,其它各分值男女生差异不大。这一现象说明,新体质标准既注重了普遍性又兼顾了特殊性,既认为小学学段大部分学生灵敏素质发展无明显性别差异,同时也承认有部分能力极为突出的女生,灵敏素质略高于同龄男生,因而对良好以上成绩进行了性别间的区别。而学业考核标准则认为,小学女生灵敏素质发展完全领先于男生。

3.2.2、九年级男女生“耐力跑”评价标准比较

九年级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考察中学生有氧无氧混合代谢能力素质。两个考核标准指标对比显示,新体质标准与学业考核标准在男女生80-100分值对应成绩上趋于一致。两标准中,男生80、90、100分对应成绩分别为,4.05:4.00、3.5:3.5、3.4:3.34;女生80、90、100分对应成绩分别为,3.55:3.45、3.39:3.35、3.23:3.19。说明两标准对耐力素质良好以上成绩表现具有一定共识。

对于良好以下成绩表现,两标准显示出较大差异,总体上学业标准的成绩要求高于新体质标准。此外,在各分值的成绩变化趋势上,相比学业标准,新体质标准中男女生耐力跑成绩,在60-80分值的区间中,均显示出较大成绩跨度(图2)。

3.2.3、九年级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评价标准比较与分析

“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测试中学生的力量素质。从两标准对比看,学业标准各分值对应成绩变化仍显示出等距直线上升的趋势,而新体质标准则在10-59分之间成绩增长较为平缓,在60-80分区间显示出成绩跨度陡然加大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男生引体向上分值对应成绩中,两标准在10-60分值的成绩对应上完全一致,分别为1-6个引体向上。70分分值以上,两标准出现了分化(图3)。新体质标准70-100分对应8、11、13、15个引体向上,学业标准70-100分对应7、8、9、11个引体向上,表明新体质标准对于力量素质良好以上的成绩要求明显高于学业标准。同样的趋势也反映在女生仰卧起坐测试上,60分以下成绩对应,两标准相差无几,40、50、60分对应成绩学业标准甚至高于新体质标准,然而80、90、100分值对应成绩,学业标准为38、44、50个仰卧起坐,新体质标准为42、48、52个仰卧起坐,新体质标准明显高于学业标准。

3.3、新体质标准加分指标与学业考核标准指标差异分析

3.3.1、学业考核标准整体高于新体质标准

根据跳绳、耐力跑、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三类加分测试内容的两标准对比分析看,总体上,学业考核标准各分值的成绩要求明显高于新体质标准。这一方面是由于上海学校体育教学一直注重对学生体能素质的发展,坚持贯彻三课两活动,落实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即便技能教学过程中,也特别保证学生的练习密度和强调具有一定强度的练习,较好地促进了学生体质体能的发展,因而使学业考核标准对体能素质的要求水涨船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海学校体育教学的领先性。

另一方面,新体质标准面向全国青少年学生,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人口体质素质不一,经济发展与教育发达程度不同,体育教育教学水平势必各不相同,以全国学生为对象的新体质标准必定要照顾到全国青少年体质发展的平均水平,因而成绩要求低于上海学业考核标准的成绩要求也是情理之中。

3.3.2、新体质标准成绩更易呈现正态分布

通过两标准对比分析发现,学业标准各分值对应的成绩由低到高基本呈现等距上升的态势,而新体质标准往往在60-80分值内显现对应成绩间距陡然上升的现象。这样的设置,使新体质标准在及格一档内具有较大的成绩跨度和成绩范围,相比学业标准,新体质标准将使测试结果更容易出现正态分布。另一方面,这样标准设置某种程度上放宽了及格线,使更多的被试学生进入及格线,避免那样体能较差学生因屡测屡败对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产生挫败感和畏难情绪。

3.3.3、新体质标准成绩区分更具灵活性

上海市体育学科学业考核标准突出的特点在于关注性别间的体能发展差异,必测项目耐力跑和跳绳,均设置了性别间不同的评价标准。但是,学业考核标准对各分值间的组间差异关注不够,相对于学业考核标准,而新体质标准则对不同分值间的成绩差异设置更为细致,显示出对组内成绩区分的灵活性。

通过分析显示,学业考核标准的成绩区分基本呈现等距线性上升的态势。然而青少年体能的发展并不是等距上升的。体能的发展存在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用”现象,体能发展的最初阶段,成绩的提高可能是成倍增长,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体能成绩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但以递减的速度增加。正如人类100米成绩,达到专家预测的9.70秒人体极限后,每提高0.01秒都异常艰难也异常振奋人心。鉴于人体体能发展的这一规律,等距线性评价体能水平显然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新体质标准则在不同分值间设定了不同的成绩变化。以跳绳为例,10-60分值间男女生均以3次为提高间距,每增加3次跳绳,成绩增加10分;60-80分值间增长跨度最大,每增加35次,成绩增加10分;80-100分值呈现对应成绩递减增长,男生为增长12次(90分)、增长10次(100分),女生为增长16(90分)、增长14次(100分)。这样的动态变化设置,及格到优秀的成绩设定遵循了体能技能提高的边际效用,60分以下的小间距设定能够帮助学生、特别是体能困难学生快速达到及格线,向更高评价等级努力,激发了学生锻炼动力。而学业考核标准中跳绳成绩评定,从0-100分基本上是每增加10次跳绳,增加10分的成绩设定,过于单一僵化。

除此之外,新体质标准还分别增加了20分、10分的附加分,这一举措表现了对体能突出学生的肯定,表现了对能力突出学生的区别对待,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体质素质的快速发展。

3.3.4、新体质标准对力量发展的要求更高

纵观两标准的成绩设定,学业考核标准在三类测试项目的成绩要求上明显高于新体质标准。然而,在男生的“引体向上”和女生的“仰卧起坐”两个项目在70-100分成绩设定上,新体质标准明显高于学业考核标准。新体质标准面向全国青少年的平均体能水平,在其它项目成绩要求均低于学业考核水平的情况下,这两个项目成绩的高要求,表明新体质标准对这两个项目的素质发展格外重视。

“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考察的是学生的力量素质,自1985年以来,我国青少年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连续20多年下滑,虽2010年下滑趋势得到遏制,但青少年体能素质水平仍不容乐观,特别是力量和耐力素质。力量素质不仅反映个体的强壮强度,同时,也是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敏协调素质的基础。因而,新体质标准对这两个项目成绩的高标准,也反映出国家对青少年力量素质快速提高的迫切希望。对此,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运用多样的练习手段,发展青少年的力量素质,促进青少年体质体能的全面发展。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1分钟跳绳”评价指标,学业考核标准中的成绩高于新体质标准,呈现出成绩等距递增的线性态势;新体质标准呈现不完全等距的线性增长,60-80分之间对应成绩出现陡然增长的现象。

4.1.2、耐力跑评价标准,新体质标准与学业考核标准在男女生良好与优秀等第对应成绩上趋于一致,良好以下成显示出较大差异,学业标准的成绩要求高于新体质标准。

4.1.3、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两个力量素质评价指标,新体质标准的成绩要求高于学业标准。

4.1.4、总体上学业考核各项标准成绩要求整体高于新体质标准,新体质标准成绩更易呈现正态分布,成绩区分更具灵活性,对力量素质的要求更高。

4.2、建议

4.2.1、学校体育教学中需顺应新体质标准的变化,运用多样的练习手段,重视青少年力量素质的发展,促进青少年体质体能的全面发展。

4.2.2、科学地审视上海市体育学科学业考核标准中有关体能的内容与评价,进行适当的修正,使其更具科学性、有效性,促进上海市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学习评价方案(征求意见稿).2012.7

[2]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2014.10.

[3]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试行稿)说明[EB].2009.11-25.

[4]时维金.上海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实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2011.

学业质量标准 篇10

一、教师对《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的认识

北部新区的多数学校规模小, 各校学生总数在几百人以内。平行班2~3 个, 教师自身的研究力量薄弱。这些学校的多数教师语文、数学包班, 教研时间相对其他区域更为紧张。这些因素导致教师们校内、校际间的学习交流受限。开展北部新区的深度教研, 教师们需要一个大的平台与空间。恰逢《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的正式出版与进一步实验, 这为北部新区的教研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

作为一线教师, 大家在教研中最关注什么呢?我们随机抽取了34 位实验校教师进行了关于《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的相关情况调研, 我们发现低年级教师对《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的第三部分 (教学关键问题及指导) 和第四部分 (教学案例) 更为关注, 而高年级教师对第二部分 (学业标准) 更为关注。

不同年段教师对《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的关注角度不同。低年级教师更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维度, 缺少对标准水平进阶和多维度目标的理解;高年级教师教学空间大, 关注的维度多, 但缺少合理结合多维度目标的教学策略。

不论是低年级教师还是高年级教师, 都需要对学业标准进行整体系统的思考。《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正是为教师们构建了一个“标准系统”, 帮助他们整体把握教学方向和学生学业水平。对于北部新区的教师来说, 借助《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的使用与实验助力研修, 一定可以事半功倍。

二、借“标准”助力研修

《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共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是课程标准解析, 第二部分是学业标准, 第三部分是教学关键问题及指导, 第四部分是教学案例, 第五部分是附录 (各年级教学关键问题和各年级学业标准评价样题) 。如何利用《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指导我们日常教学和教师研修呢?

1. 细品解读文本

上述五部分合起来建立的是一个“标准系统”。我们以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的实践活动《分扣子》一课为例, 具体说明。

《分扣子》是一年级下册《数学好玩》单元中的第一课时, 隶属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领域。主要是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 开展小组合作, 在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的过程中, 鼓励学生“从头到尾”思考问题。关注解决问题过程的评价, 对分类方法及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思考做全面衡量。

《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第一部分课程标准分析, 关注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的变化 (如表1) , 通过对比, 引发教师思考。例如:两版课标对于“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变化, 说明了2011年版课标更重视体验及经验, 把经验积累作为活动目标, 强调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第二部分为学业标准, 细化了学年学业标准和单元学业标准。教师们既能整体把握两个年段的目标进阶, 也可以对本学年、本单元、本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如表2、表3) 。

《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第三部分为教学关键问题及指导, 聚焦了本学段的教学关键问题。《分扣子》一课是综合与实践领域, 1~3年级分册详细叙述了“如何整体把握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的教学” (见图1) , 而4~6年级分册又进一步阐述了“如何整体把握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目标, 以及各年级分别如何体现” (见图2) 。这样的一套书, 就能帮助教师们站在小学阶段“综合与实践”的学业水平角度, 整体把握本领域的教学。

《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第四部分教学案例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分扣子》的实践案例 (见图3) , 供老师们在此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

2. 关注标准评价

《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第五部分附录中, 也设计了关于本节课的评价样题 (见图4) , 帮助老师们进一步明确学业水平的评价标准。

通过《分扣子》这个例子, 通读《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的五个部分, 我们对于这个“系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而这个“系统标准”对于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分扣子》一例, 我们了解了《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的基本框架。其中也涉及了关于评价的部分。《分扣子》一课是第一学段的“综合与实践”领域的一节课, 那么第二学段关于这个领域的评价又需要我们关注什么呢?我们以4~6 年级的一道样题为例, 在面对“南水北调”这一热点现实问题时, 我们的评价关注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同时关注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 (见上页图5) 。

综上所述, 《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五部分构成了一个标准系统, 纵向上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落实到日常教学, 横向上是整体把握课堂教学、评价等教学的各个方面。这套书突出了两个特点:一是指导性强。具体表现为目标进阶清晰、内容整体把握、教学整体把握、评价整体把握、整体立体把握教学, 尤其是对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的学业水平进行了细致刻画, 这项是突破性进展。第二是实践性强。具体表现在学业标准细化课标, 明确学生学业水平标准;教学关键问题及指导基于学情, 具体、可操作、可迁移;教学案例源于实践研究, 翔实、可效仿、可拓展。我们希望借助《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 引领海淀教学评价方向, 指导动态的研修过程, 形成开放的教育教学大系统, 使教师的认识不断提升且持续完善。

《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既理解落实课标, 又指导日常教学。通过推动评价方式的转变, 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发展。我们相信, 在实验与使用中一定还会暴露一些新问题, 但这也是我们不断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思考、提高的过程。

三、促师生共同成长

《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把课标的核心概念落实在学业标准中;关注数学的本质, 引领老师们研究的方向;通过深度了解学生, 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教师在已有研究成果这个高起点上为结合本区域、本班学情继续创造提供了依据, 这也就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创新学业质量监测评价机制 篇11

实现监测数据的科学应用。行政部门利用学业质量监测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了现实依据与数据支撑。教科研机构基于大数据开展有针对性地研究、指导和服务,避免盲目性。学校对照监测报告,分析学校教育教学现状,诊断出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反思和改进工作。新闻媒体利用监测报告引导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实施背景

武汉市充分发挥质量监测的导向作用,创建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评价机制,改变用分数评价学生、用升学率评价学校的局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成为深化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

创新内容

创建监测体系。学业质量监测体系是建立在大样本测试与调查分析基础上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由监测系统、报告系统、干预系统、支持系统等四大系统组成。

构建监测指标体系。建立《武汉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具体包括学科认知水平、身心发展水平、个性特长培养、学习素养、学业负担以及学习环境6个层面,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首创学科质量标准。在全国率先研制并出版27个学科的《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评价标准》,具体规定每个年级、每个学科,学生应学习的知识、技能和培养的素质、能力,让教师清楚“教什么、怎样教”,让学生明白“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

开发工具积累经验。一是学科测试卷,按照各学科质量标准,建构了内容目标和评价目标双向细目表,编制了27套学科测试卷。二是调查问卷,基于对学习影响因子的综合分析,针对学生、教师、校长和家长开发了四种问卷。三是学科调查,针对各学科的学习态度、兴趣、教学、设备及课程开设等因素开发了学科背景问卷和座谈提纲。四是个别访谈,编制了学生、教师、校长、家长访谈提纲,内容涉及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方法、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方式、校长的教学管理等。此外,还开发了现场测试手册,根据信息技术、体育等学科特点和学习目标,科学测量学生的学科素养、技能和能力。

怎样提高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质量 篇12

学业水平测试前的复习工作是必要的, 通过复习, 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会有提高。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在复习阶段老师们普遍加强了练习, 这些练习无论从数量上和难度上来讲都比过去有明显提高, 由此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 如何在不增加学生的负担的前提下, 更好地通过加强练习, 提高复习质量。

通过练习是巩固和提高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 但是如何使目的和效果统一起来?目前有一种现象, 认为讲解的例题和布置的练习越多越好, 越难越好, 有的提出解完多少题目作为复习总目标。结果差一点的学生抄作业成风, 好的同学会的题目多做了也没有劲。还是对数学的基本概念混淆不清, 基本技能也不熟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对于一些数学概念、基本技能等知识, 在复习时只是从条文上重述或停留在初学水平上, 学生深入不下去。二是讲解的例题或布置的练习计算题多, 难题多。三是培养学生对所做的各种习题归纳小结的能力不够。四是没有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重点考查的内容。为了改变这种情况, 我们应注意下面几点:

1.在复习基本概念的和基本规律时不是将所学的条文简单地重述, 而是配合一定数量的思考题让学生讨论、练习。这些思考题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某些数学概念, 分清数学概念中容易混淆的地方。

2.例题的选择目的要明确, 大部分应该是围绕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适当配合一些技巧例题。

3.例题不在于多, 也不在于难, 而是要精要能“变”, 经过精选或改编的例题, 随着条件的变化, 能“变”出一整套的某个类型的题目, 选择讲解其中的一部分, 留下一部分让学生课堂练习, 也可以出一些题目让学生练习如何改变条件“变”成几个题目。

4.布置课外练习, 教师要经过精选, 根据对象从实际出发, 部分习题要经过“改编”。每一套题目的布置要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这样才能做到少而精, 收到好的效果, 改掉那种多多益善的毛病, 做到既提高复习质量又不过多加重学生负担。

5.在每一单元或一个大单元结束时,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对所做的习题作好归纳小结指导工作, 讲清每一类题目的基本解法和注意点, 或由学生讨论小结, 逐步培养学生对习题归纳小结的能力, 改变那种做了许多习题但仍然心中无数的现象。

6.模拟考试题目的编选是一个关键, 它的质量直接波及到能否正确反映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真实情况, 同时它对学生还起着指导复习方向的作用。如果只偏重于难度大的题目, 那将会不利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反而会引偏了方向。我们应该出试题前先确定重点, 拟定考查提纲, 对于某些重点的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通过不同的类型的题目, 从不同的角度检查学生实际掌握程度。

上一篇:广西田东下一篇:中考时事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