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机会

2024-08-30

合作机会(通用12篇)

合作机会 篇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的不同,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可以改善课堂的氛围, 优化课堂的人际关系, 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 使学生多方面的品质和谐发展。现代社会也要求公民具备合作意识。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应该重视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为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奠定基础。

一、创设合作氛围, 乐于合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 是这种影响产生高度效果的条件。”合作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课程资源, 创造条件, 创设合作氛围, 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学生乐于合作。

1. 利用教材资源。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具有合作精神、宣传和睦共处的课文。《手拉手》描绘了“大雁排队飞, 小鱼成群游, 我们手拉手, 大家都是好朋友”的一幅让人向往而感动的画面。《山羊过桥》让学生学会了与人相处应谦逊有礼、彼此相让。《动物的互惠互助》说明了动物间合作的重要性, 蜜獾和导蜜鸟合作吃蜜, 娇小的千鸟为鳄鱼清理口腔的同时也美餐了一顿。《鸟的天堂》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树为鸟儿遮风挡雨, 鸟儿为树欢歌笑语, 它们彼此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刘连满不顾个人安危, 忍着巨大的疼痛, 让队友们一个个踩着自己的双肩往上爬。《大江保卫战》中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默契合作、精诚团结, 铸造了一道钢铁长城, 抵挡住了洪水, 保卫了家园。这些课文融科学知识、优美意境和思想启迪于一体, 文中自然万物和谐共处、分享成功的合作氛围能深深打动学生的心, 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好教材。

2. 发挥教师资源。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的引路人。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合作教育的过程中, 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 凭借良好的修养, 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亲其师, 信其道。”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句亲切的话语、一段充满感情的朗读、一个富有思考性的提问等, 都在引导学生。如“你们读得真棒, 合作力量大!”“这次表演太出色了, 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你愿意帮助他吗?”“你们几个一起来试试好吗?”这些富有人情味的话语, 为学生营造了合作氛围, 能激活学生内心潜在的合作意识, 使学生乐于合作。

二、丰富合作形式, 学会合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 良好的学习契机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基础。有了丰富的合作形式, 学生才便于学会合作, 才能在合作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 我注重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教学, 让学生在集体智慧的交融中互帮互学, 共同提高。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 合作精神在认识和情感上也有了突破和提升。

1.“同位”合作。

“同位”合作是培养合作精神、进行合作教育最简单易行的教学形式。“你”有一个思想, “我”有一个思想, 通过合作交流, “你”和“我”的思想就会多起来。“同位”在相互合作中, 会得到及时的启发、赞美和帮助。如“同位”在相互有感情地朗读《荷花》这一课时, 一方会得到另一方的赞美:“你读得真好, 我好像看到了许多白荷花。”一方也会得到及时而恳切的指正:“最后两句读得声音有些大了, 这样读会把小鱼惊跑的。”开心大笑后, “同位”又开始了共同的合作学习。“同位”合作, 增强了个体与个体的交流, 使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展示了个性思维的方法与过程, 从而实现“互补”。

2. 小组合作。

小组活动时, 我让前后排学生四人组成一组。在合作中, 学生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还要对小组成员的学习负责。这样的座位组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这种整体互相形成的合作能力更具生命力。如在教学《荷花》这一课时, 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自选形式, 读、说、画、演都可以。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里, 合作精神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有的小组在“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基础上, 创作了“接天莲叶如绿盘, 映日荷花似雪白”的诗句;有的小组分角色合作表演, 再现了荷花翩翩起舞, 小鱼、蜻蜓亲密交谈的课文情境;有的围绕“我明明在看荷花, 怎么又变成了荷花”展开小组讨论, 交流各自的体会。小组合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3. 师生合作。

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 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 可以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培养。在学生合作时, 教师应适当地指导和帮助, 或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如教学《恐龙》时, 我积极倾听各个小组代表的发言, 对恐龙为什么会从地球上消失这一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再如教学《蒲公英》时, 我扮演太阳公公时手握一把降落伞, 对蒲公英万般叮嘱。这种民主性的互动合作, 实现了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 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三、拓展合作渠道, 善于合作

随着语文课堂的延伸, 学生走出课堂, 参与各种各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拓宽了渠道。从课内到课外, 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 交流形式由“单项交流”向“多项交流”转变, 学生的合作精神在主体活动展开与整合的过程中得以培养和发展, 在乐于合作、学会合作的基础上善于合作。

1. 参与调查。

如学习《访问环保专家博士》后, 我让学生走向社会, 调查身边的水污染情况。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彼此对现实的关注和自己独特的见解。

2. 制作编发。

如学习《鸟语》一文, 我让学生自主合作, 录制鸟语录音, 制作各种鸟儿的幻灯片, 印发爱鸟宣传单。学生在宣传爱鸟思想的同时, 也尝到了成功合作的快乐, 提高了各自的合作能力。学生还自由组合编发班级《语文报》, 每周一份, 每次我都设立“最佳合作奖”来奖励创意独特的小组。学生在活动中, 不仅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 同时还认识到“取他人之长, 补己之短”的重要性。

此外, 我还组织了劳动实践、语文小知识竞赛、辩论会、演讲会等多种形式的小组合作。每一项语文活动, 都着眼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着眼于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合作的魅力是无穷的, 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应该从培养合作精神开始。语文教学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合作。教师应该创设合作氛围, 让学生乐于合作;教师应该丰富合作形式, 让学生学会合作;教师应该拓宽合作渠道, 让学生善于合作。只有这样, 合作才能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一种能力, 才能折射出人性的光辉。

合作机会 篇2

乙方:

按照《合同法》和《建筑安装工程合同条例》的规定,结合装饰工程施工规则基本具体情况,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一、工程概况:

1、施工范围:甲方的所承接工程之

2、施工方式:乙方包工

二、甲方工作及责任

(1)、开工前 天,向乙方提供经确认的施工进场时间。

并于开工时办理施工所涉及的各种申请、批件等手续。

(2)甲方负责对本工程进行不定期巡检、联检并指派质量员负责对工程进行监督管理,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处理及处罚权。

(3)、甲方有权对乙方发出质量、工期、现场文明等方面整改要求,并限定整改日期及整改标准。

乙方应根据整改日期及整改标准及时整改。

(4)、若乙方因自身原因给甲方造成严重名誉损失和经济损失,甲方有权开除乙方并没收乙方所有工程款项(包括质保金及未结算工程款)。

(5)、甲方所承接工程应优先安排跟甲方签订合同的施工人员

三、乙方工作及责任:

(1)、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提供设计交底及施工图纸等。

(2)、乙方须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例如:开工前项目组成员、工具及设计方案的熟悉。

(3)、乙方须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安全操作规程、防火安全规范、环境保护规定、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工艺流程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施工,做好各项质量检查。

竣工前2-3天通知甲方预计完工时间,并参加竣工验收、结算。

(4)、乙方需对甲方现场提出的问题按质量、工期、现场文明等整改的要求,在限定的日期内完成,否则甲方有权按照施工管理规定进行处理,并由乙方承担所发生的损失。

(5)、乙方必须对甲方及业主方进厂材料进行维护,不得随意浪费及损坏,否则予以赔偿及罚款。

(7)、乙方人员必须出具个人身份证以作备案。

(8)、乙方的所有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服从甲方监督、检查、领导及甲方在工程中对乙方代表及工人提出的问题及工艺要求,若乙方借故推辞不落实,甲方有权对乙方按施工管理规定处罚。

直至解除合同,解除合同后甲方不再支付该工程的工程款。

(10)、乙方须遵守物业部门管理规定,做好施工现场保卫和垃圾清运,必须做到每日清扫现场。

现场发现没有及时清理卫生的,将被处罚金。

(11)、乙方未经甲方同意及有关部门批准,不得改动与工程无关的设备,否则后果自负。

(14)、乙方不得无故终止合同,否则将被没收所有工程未付、未结款项及保证金、保修款、并追究法律责任。

(15) 、乙方有责任对所承包工程的质量、进度、材料、现场文明等方面按公司规定执行并监督检查,办理验收、变更、结算手续,并负责协调设计及客户。

(16)、乙方必须服从公司统一管理,严禁借公司之便承接为本公司所施工内业主的装修业务,否则将被没收所有工程未付、未结款项及保证金、保修款。

(17)、因乙方原因(在处理业主关系、质量、工期、施工文明等方面出现问题)导致业主不验收及尾款不能收回,由乙方负责并不结算尾款。

(18)、乙方应优先安排甲方所承接工程的施工。

四、合同价款及结算的约定

(1)、乙方结算工资按双方达成一致的价格进行结算 (见附表)

(2)、施工期间甲方应按时发放乙方生活费,以及发放不超过所施工工程量等价值工资的60%的工资,但需提前通知甲方。

工程完工、客户交付尾款后,乙方可要求甲方1星期内结算所有该项目的工资。

(3)因乙方原因(在处理业主关系、质量、工期、施工文明等方面出现问题)导致业主不验收及尾款不能收回,由乙方承担尾款。

五、工程质量及验收成品保护的约定

(1)、乙方须严格按公司规定及施工图设计说明中规定的材料做法、工艺标准施工。

(2)、乙方须按甲方规定并协助甲方邀请业主对其主管工程进行验收。

(3)、乙方施工前应对施工图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应及时告知甲方,凡因误解图纸或因施工质量问题返工,所发生的费用全部由乙方承担。

(4)、工程完工提前2天通知甲方,由甲方工程部组织该工程的竣工预验收,对存在问题出具整改单,项目组应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完毕,再通知甲方工程部复验,复验合格后由监理通知业主验收。

(1)、乙方在自进入施工现场至竣工验收前,负责对施工项目成品、半成品保护,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严禁硬磕、硬碰。

(5)、乙方要组织合理的施工工序,易损、易划伤的项目尽可能安排靠近竣工日,在施工中须对易损、易划伤的物品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

(6)、对业主自购的物品须当面清点,妥善保存,禁止到处乱扔。

(7)、乙方须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有问题的材料应及时同时通知甲方,否则后果由乙方负责。

(8)、由于乙方责任所造成的成品损坏,一切责任由乙方承担。

六、工期及保修期的约定:

(1)、保修期内,乙方负责维修非人为损坏的装饰工程,费用自理。

(2)、保修期过后一年内,乙方应派人按成本费维修。

(3)、项目组在接到甲方工程部维修通知后4小时内必须与客户电话联络,24小时必须到现场检查,48小时之内施工人员到位,对于水、电维修必须在4小时之内到达。

否则甲方有权安排第三方人员进场,一切费用按实际发生的两倍计算并由乙方承担。

七、关于材料供应及相关合作事项的约定

(1)甲方负责施工现场的`材料供应及现场的材料管理。

乙方有全要求甲方材料员材料按质按量及时到位。

八、关于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约定

(1)、甲方在进场后须为工程配置有效灭火器及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

(2)、乙方在施工中须严格遵守《建筑安装技术规程》、《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操作规程》,违反操作规程、消防条例和防火设计规范,导致发生安全或火灾事故,乙方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5)、乙方须安全文明施工(必须上工伤保险及意外伤害险),对乙方在施工中出现的一切因公、因私人身伤亡事故,以及对第三方造成的伤亡,均由乙方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及损失,甲方一概不负任何责任。

(6)、乙方必须做到每日下班关水阀、断电,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否则由此造成的损失由乙方承担。

(7)乙方负责施工现场的各种标志、铭牌及现场文明施工的管理工作。

九、关于施工过程及竣工资料整理的约定

现场施工管理以乙方项目组为主进行管理,工地的所有竣工资料由乙方进行整理装订甲方的人员进行配合。

十、关于违约责任及纠纷处理的约定

(1)、乙方不得无故终止合同,否则将被没收所有工程未付、未结款项及保证金、保修款、并追究法律责任。

工期规定

(2)、因乙方责任不能按期开工或中途停工影响工期,工期不顺延。

造成一切后果由乙方负责。

(3)、凡工期变更,乙方必须征求甲方同意后方可进行,如因延期导致尾款不回来及其他危害一切后果由乙方承担并不结算尾款。

十一、附则

1、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方各执一份,合同双方签字认可,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合同履行完毕后自动终止。

3、合同履行完毕如乙方不在续签,乙方须提前6个月告知甲方,否则,造成甲方的损失由乙方负责。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甲方代表(签字): 乙方代表(签字):

联系电话 : 联系电话:

合作机会 篇3

根据第二语言学习论、整体语言教学论及当前教育提倡的任务型语言教学,要在帮助学生起飞的中学英语课堂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初中生的害羞心理远远超过小学生,经常在各种环境交流中出现问题,造成笔下工夫硬,口上难应答的毛病。这在八年级以后的学习中经常出现,从而导致在高中阶段大量学生英语学习掉队。

“在做中学,在做中用”,要强化语言的生活化实践过程,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多次开展行之有效的任务和各种结对、小组交流活动,通过体验合作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培养生活化英语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利用多媒体软件,帮助解决教学难题,活跃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真实可视的英语学习环境,从各种感官调动学生,使英语学习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体现自主学习的立体模式(Pre-task-Task-cycle-Post-task)。

二、教材分析

《英语(新目标)》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模式,融会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一体,为层次不同的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场景去操练每一个语言项目。 在学生自我检测部分,每单元都以一组组卡通画结束,出人意料地充分体现本单元的目标语言,让学生在趣味中再次感悟、交流英语,使每个学生都能更多地使用英语,真正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

三、学习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为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九单元Section A。学习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

1. 学习有关单词:

American, athlete, skater, runner, born, start, stop, become, became,Brazilian, player, professtional, sneezing, star, stopped, learning

2. 学习过去时的重要句型:

(1)Who’s that?

(2)When was he born? He was born in 1895.

(3)How long did he hiccup? He hiccupped for 69 years.

(4)When did he start hiccupping? He started hiccupping in 1992.

3. 掌握语法点:Passive voice—Adverbial clauses with when/How long questions

四、学生分析

1. 十几岁的青少年求知欲和表现欲强,因此,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语言技能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进行真实合作、真正合作、多次合作。

2. 学生在前一单元学过关于过去时态的句子,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可以巩固时态,扩展知识,掌握用正确的语言结构表达人物的过去。

五、教学目标

1. 谈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指导学生谈论自己崇拜的名人、亲人或朋友,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

2. 根据真实情况,谈论学生自己过去的生活经历,增强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了解。

3.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过程

Step 1:Leading-in

Write the word “born” on the board. (板书单词。)

T: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when you were born.Who can tell me your birthday?

S1: April 2.

T: When were you born?

S1:1994.

T: Let’s talk about you and your family in pairs.

(Students use their imagination and express themselves freely.平时师生间、同学间接触多,学生的年龄特点是乐于介绍自己和家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相互了解,为近一步学习做好铺垫,此为第一次合作。)

Step 2:Revision

Write the words “how long” on the board.(板书单词。)

T: Can you ask some questions using the word “how long”?

S2: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walk to school?

T: Who can answer the question?

S3: Ten minutes.

T: How long did I watch TV yesterday, do you know?

S4: I don’t know.

T: About twenty minutes.

(复习已学内容,将句子时态自然延伸到过去时态进行新课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师生以聊天的方式步入正题,调节课堂气氛,向教学目标走近。)

Step 3:Presentation

Write down the Title — unit 9 When was he born? (板书课堂教学内容。)

1.Talk about some famous people with the students, write down their names on the board.

T: Do you like Yao Ming? Why?

S5:Yes. He is a good basketball player.

T: Do you like Zhou Bichang ?

S6:Yes, I like her songs very much. I know a lot about her.

T: Really? How old is she?

S: She’s 22.

T: When was she born?

S6: She was born in 1985.

T: I’d like to know more people, can you tell me?

(课堂一片哗然,要求学生必须用英语表达语法,每组内的同学相互帮忙以连珠炮的方式快速进行,渲染英语氛围,控制母语干扰,此为第二次合作。)

2. Ask students to think of some famous sports stars, or athletes, write their names under International Sports Stars, then the teacher shows some pictures, they are Deng Yaping, Michael Jordan, David Beckham, Liu Xuan. Ask the students to introduce them.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为大家介绍运动健儿,兴趣高,课堂进展快,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英语,出现语言交流错误不必纠正,在接下来的听力活动中学生能自我修复。)

Step 4:Listening practice

1. Listen to the tape carefully the first time, and write the date of each person was born and write the years on the second time.

2. Check the answer.

(听力训练既是对小组互动知识的补充,也是为下一步的任务输出提供了输入材料。)

Step 5:Reading and writing

T: You’ve touched some new words on the types, look at the picture on the screen, read the words one by one. American, athlete, skater, runner, player, born, start, stop, become, Brazilian, professional, sneezing, star, stopped, learning, hiccup.

T: Please write down the new words, as writing as speaking.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和多媒体软件,进行情景中的词汇教学,再次进行任务输入,为下一步进行交流做准备,体现词不离句。)

Step 6:Listening practice

T: What does world record mean?

S7: Someone is the best.

T: Correct. What do the words start and stop mean? Can you show me start and stop?

S7: (Stands up and starts to walk) Start.(Stops walking) Stop.

T: You’re correct. On the recording, you will hear a conversation about two people on this chart. Listen to the types the first time, and then fill in the information for each person under the column that says how long. Check the answer.

Step 7:Practise

Work in groups. The teacher made a table about “the first time”. Show an example on the screen.

Ask the students to finish the table in groups.

T: When was your first time to ride a bike?

S8: I rode a bike in 2004.

T: Would you tell us your first time?

S9: I swam when I was eleven years old.

S10: I flied a kite when I was seven.

T: Finish the table with “your first”. (Shows the example to the class.)

(学生在一起完成“第一次”的表格制作,然后互相提问,巩固所学知识,请3组学生以采访的方式将表格汇报给大家,达到做中用、做中学的效果。第三次合作。)

First Time

First timeAge

Step 8:Homework

T: You’ve done very well. We learned some different verbs in this classs. For homework today, make five different sentences with the following verbs.

run,play,hiccup,become,sneeze

(肯定学生的表现,给学生增添信心。布置动词写话活动,学生可以重新强化课堂所学知识,为下一步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七、教学反思

世界日新月异,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正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考虑到本节课知识的时态与前一单元相同,学生不感到陌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进行时态分析讲解,重点放在了创设情景,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感悟英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上面。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设计时顾及到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说带动听,以听带动读、写,再进行综合说写,采取新课不新,以旧带新的教学方式。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用“生日”这一话题组织教学,接下来以谈论学生所喜欢的歌星、体育明星展开话题;通过听力练习再现谈论过的人物,呈现本课的语言知识点,使学生的听说能力都得到锻炼。这时我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词汇教学,打破以往先识词再学句子的办法,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任务。最后我采用分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填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第一次,并互述衷肠,学习气氛顿时高涨,大部分学生都能熟练地运用句型。对于基础差一点的学生,我设置了简要回答的话题。一节课下来,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合作也非常愉快,既突出了互动,又体现了个性化发展,调动各个层面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每位学生的参与意识。当然,这堂课也存在许多的不足。首先,合作的时间分配不够细致,导致上课时间超出5分钟;大组合作进展不好,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我必须监督进行,耽误时间。其次,上课时我经常重复自己说过的话,害怕如果讲得太快学生可能接受不了。课后一些学生对我说:“老师,你不用总重复每句话,我们能听懂。”最后,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在与学生语言交流方面有时表达不够准确。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分局长水河农场学校)

编辑/丁俊玲

合作机会 篇4

因此, 本文试图从研究的理论视角、产学研合作模式以及产学研合作机制等三个方面对国内外有关产学研合作研究的文献进行回顾与梳理, 归纳其研究进展并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希望能够推动产学研合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并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支持。

1 研究的理论视角

在最初的研究中, 学者们主要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三螺旋理论、协同理论等理论视角对产学研合作进行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者们研究所采用的理论视角也在扩展。迄今为止, 除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三螺旋理论、协同理论之外, 产学研合作研究的理论视角还包括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博弈论, 等等。

1.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国家创新体系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 源于熊彼特 (Schumpeter) 的创新理论和李斯特 (Friedrich List) 的国家学说。随着创新实践的不断发展, 创新研究开始逐步延伸到国家层面,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应运而生。1978年, 弗里曼在《技术政策与经济业绩: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概念, 并认为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的技术追赶和超越与其国家创新体系有着密切联系。国家创新体系不仅包括技术行为因素, 也包括各种制度因素;不仅包括致力于公共技术知识的大学, 也包括政府基金和规划之类的机构[1]。其主要特点是政府干预、厂商主导研发以及教育培训系统与独特产业结构的支撑[2], 而厂商是创新体系的核心。之后, 纳尔逊在对美国创新体系进行研究时, 将国家创新体系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联系起来, 并认为国家创新体系分析的核心在于企业、大学与国家技术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 伦德瓦尔等人从微观角度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组成要素进行了划分, 并探讨了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1997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出版的《国家创新体系》一书强调, 国家创新体系就是政府、企业、学研机构等社会主体就生产、储存、转移以及应用不同类型知识、技能的相互联系的机构系统, 而企业则是这一系统的核心[3]。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强调了政府、企业、学研机构等社会组织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而产学研合作作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系统中任何部分或环节的缺失都会对产学研合作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 产学研合作不仅仅是指产业 (企业) 、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那些为合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支撑的政府产业政策以及中介结构的作用也需要加以重视。

1.2 三螺旋理论

三螺旋 (Triple Helix) 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生物学领域, 主要用来解释基因、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中期, 亨利·埃茨科威兹和勒特·雷德斯道夫将该概念引入创新研究领域, 用来分析知识经济时代政府、产业和大学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 由此提出了三螺旋理论[4]。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类似, 三螺旋理论也强调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 认为政府、企业和大学的交迭是创新系统的核心单元, 三方互动是推动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因素, 在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 三方参与者互相作用, 从而推动创新螺旋的不断上升[5,6]。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特别强调以产业为创新主体不同, 三螺旋理论认为, 大学、产业或者政府都可以成为创新的组织者、主体和参与者, 无论以哪一方为主, 最终都是要形成动态的三螺旋来推动各种创新活动深入开展。在这个过程中, 三方相对独立但和谐地相互作用、协作创新, 推动创新与区域经济的发展[7]。作为创新研究的新范式, 三螺旋理论强调通过制度设计以及结构安排等加强产学研各合作主体以及政府之间信息与资源的交流分享, 从而有效提升科技资源的运用效率与效能。

1.3 协同理论

早在1965年, Ansoff就提出了协同 (Synergy) 的概念, 认为协同就是相对于各独立组成部分进行简单汇总而形成的企业群整体的业务表现。其后, 日本的战略学者伊丹敬之 (Hiroyuki Itami) 进一步将Ansoff的协同概念分解成了“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两部分, 并认为协同是一种发挥资源最大效能的方法。20世纪70年代, 德国物理学家哈肯系统地提出了协同学理论, 认为协同是在复杂大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中所产生出的、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的、整个系统的联合作用。

随着协同思想的盛行, 一些学者开始将协同理论引入技术创新的研究领域。事实上,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单一主体或单一要素的创新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区域以及企业发展的需要, 这就使得涉及多主体、多要素的协同创新成为技术创新研究的必然选择。产学研合作是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等多个领域的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过程。通过产学研合作, 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等不同主体的优势, 而且可以发挥出重要的协同作用, 加速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开发过程, 更加有效地促进企业、区域以及国家创新活动。

1.4 交易费用理论

1937年, 英国经济学家科斯 (Coase) 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 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 究竟采取何种资源配置机制则取决于市场交易成本与资源内部配置成本的高低, 而交易费用是获取市场信息、谈判和签订交易契约并在契约实施中监督以及必要时调解与仲裁的费用[8]。之后, 达尔曼从契约过程对交易费用的性质做了进一步的说明, 认为交易费用包括信息成本、讨价还价和决策成本以及执行和控制成本。与此类似, 张五常将交易费用分为信息成本、度量成本和谈判成本三种[9]。为使交易费用的度量更加可操作化, 威廉姆森 (Williamson) 以交易为基本分析单位, 从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三个方面考察了交易费用, 从而大大推动了交易费用的概念诠释、量化及其实证检验的进展。

作为一种市场行为, 产学研合作在实际中也存在各种交易成本, 因此, 学者们也广泛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来探讨产学研合作问题。例如, 苏敬勤[10]认为产学研合作的交易成本包括沟通成本、谈判成本、履约成本以及主要表现为风险成本的其他成本;类似的, 张米尔等[11]将产学研合作的交易成本分为沟通成本、谈判成本、履约成本三部分, 并认为交易成本对产学研合作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此外, 学者们研究也发现, 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动机包括降低交易成本、降低研发成本、控制合作风险与获得知识溢出效应等[12]。

1.5 资源依赖理论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 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是自给自足的, 所有组织都必须为了生存而与环境进行交换。在与环境的交换过程, 环境给组织提供了关键性的稀缺资源, 缺乏这样的资源, 组织就无法生存并获得发展, 由此, 对资源的需求构成了组织对外部环境的依赖, 资源稀缺性和重要性决定了组织对环境的依赖程度[13]。Nohria与Garcia-Pont[14]认为, 跨组织合作形成的动因之一就是为了整合不同组织所拥有的互补性资源。

资源依赖理论部分解释了产学研合作形成的原因, 即通过合作主体之间的联结, 可将不同组织所拥有的互补性资源整合起来, 以获取对关键性资源的控制和利用来发展技术创新。事实上, 很多企业、高校以及研究机构在实践中之所以愿意参与产学研合作, 是因为通过这种合作可以有效获取与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稀缺资源和能力, 从而快速地实现创新。

1.6 博弈论

博弈论是研究组织冲突和合作的主要理论之一。1944年, 数学家约翰·冯·诺伊曼 (John von Neumann) 和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 (Oskar Morgenstern) 合作出版了《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 书中对经济主体的典型行为特征进行了概括, 并提出了策略型与广义型 (扩展型) 等基本的博弈模型、解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从而奠定了经济博弈论大厦的基石, 也标志着经济博弈论的创立[15]。

从博弈论的视角来看,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学研机构、政府等合作主体在合作过程中形成的“非零和博弈”的平台。将博弈论运用于产学研合作研究, 可以帮助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相关主体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时作出正确的博弈决策, 从而实现产学研合作参与主体之间的密切协作和创新发展。目前, 学者们采用博弈论主要围绕产学研合作的利益机制、收益分配、报酬激励与风险承担等问题进行相应的研究[16,17]。

2 产学研合作模式

随着产学研合作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实践中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越来越呈现出方式多样化和主体多元化的特征。针对这种情况, 很多研究者们对于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了分类, 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基于分类依据的不同, 再加上研究者们的视角与观点的差异, 不同研究者对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类彼此相去甚远。

少数的研究者则将探索的焦点转向了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例如, 何郁冰[23]提出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往往会受到企业规模和所在行业、企业创新目标、大学研究能力、产学间地理距离等的影响;D’Este等人[2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更多地受到研发人员个人特点的影响, 而较少受到高校等机构特点的影响;谢园园等[25]基于2008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229家创新型企业为样本的研究则表明, 产学研合作程度和政策环境支持程度对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有显著影响, 高新技术企业更倾向于采取包括联合开发、人才培养等这类交互程度比较高的合作模式, 而企业规模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并无直接的显著影响。

3 产学研合作机制

产学研合作机制是指在政策法规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 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各机构通过分工协作, 在实现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过程中, 系统内外各相关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制约的关系[26]。那么, 究竟怎样的合作机制才能有效推动产学研合作走向成功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呢?目前, 学者们关于产学研合作机制的研究已经涉及动力机制、选择机制、利益机制、风险机制、管理机制、道德机制和法制机制等多个方面[27]。

3.1 动力机制

产学研合作是如何兴起的?在这个过程中哪些因素发挥了关键作用?对些问题的回答与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有关, 目前已经形成了3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第1种为技术推动 (Technology-push) 观点, 认为合作群体具有更强的科技力量, 因而在创新上优于那些科技力量相对较弱的主体 (企业) 。第2种是市场拉动 (Market-push) 观点, 认为企业是否会主动选择合作主要取决于供求关系, 即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来自于市场需求与市场竞争情况, 在供不应求或不存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 企业可以轻松地获得超额利润, 自然也不需要参与产学研合作了[27]。第3种观点则强调技术、市场以及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驱动了产学研合作的发展, 例如吕海萍等[28]研究认为产学研合作的动力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科技推动以及人才培养等等。对于企业而言, 发展需要、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是其发起或参与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动力;对于学研方来说, 内在发展需要则是其倡导或参与产学研合作的最重要的动力, 其他的动力因素还包括人才培养和已有合作关系。此外, 也有学者提出政府政策也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动力, 因为政府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和金融体系等制度和政策环境、成立中间组织以及引入第三方模式,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外部激励机制、改善合作条件, 从而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进行[29]。综上可知, 产学研合作的动力因素众多, 只有在全面考察和深入分析驱动产学研合作的各种因素的互动作用的基础上, 才能构建高效的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

3.2 选择机制

当某一主体决定发起或参与产学研合作时, 如何选择适宜的合作伙伴就成了最为迫切的问题。毕克新等[27]通过对多个产学研合作案例的总结, 归纳出选择合作伙伴应当遵循共同目标、优势互补与良好信誉三大原则, 其中, 共同目标原则强调合作各方需要相互达成共识, 因为虽然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所处的领域不同, 需求也存在差异, 但是合作者们需要确保商业目标一致以使产学研合作朝着相同的目标前进;优势互补原则强调组织在选择合作伙伴前需要了解对方是否具备自身所没有的资源能力, 因为对于企业来说, 其优势在于资金、设备与市场信息等, 而学研方的优势在于科技信息、实验仪器以及科研专家等;良好信誉原则认为组织应与具备良好信誉的对象建立合作关系, 这样可以降低风险并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此外, 选择机制还包括对合作项目的选择与评估, 以及根据合作项目类型选择匹配的合作模式, 等等。

3.3 利益机制

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之后, 合作各方常常因为不合理的利益分配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或者合作失败, 因此, 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促进产学研合作成功且持续发展的关键。那么, 如何建立有效的利益机制, 实现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以及风险承担呢?罗利等[30]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需要遵循互利互惠、结构利益最优以及风险与利益对称3条基本原则, 强调不仅要确立利益分配的最优比例结构, 还需要采取合适的风险补偿措施。孙雷[31]则对产学研合作中技术成果的归属和分享进行了探讨, 认为经济利益的分配会对产学研合作的长期性与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并通过对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以及共建实体3种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析, 进一步认为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是产学研合作良性发展的关键。此外, 还有学者提出, 产权问题是利益机制的根本问题, 产权关系不清引发的利益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例如, 董静等[32]以上海企业为调查对象, 从企业视角对造成知识产权纠纷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契约完备度、组织灵活度、合作交流程度、合作时间长度、中介参与度以及合作经历对缓解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障碍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其中契约完备度的影响最为突出。

3.4 法制机制

为了保障产学研合作最终目标的实现, 法律作为一种强制性的社会规范, 对产学研合作具有直接的保障和推进作用, 同时也对产学研合作的经济、政治、科技、思想文化等环境条件也有直接的调整作用。近年来, 随着国家整体科技创新政策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再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变迁, 各级政府逐渐加大了支持产学研合作法律政策工具的采用, 相应出台了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若干法规政策。胡冬雪等[33]认为, 目前我国既有促进产学研合作的综合性法律, 也有相关的商事组织制定、契约制定与知识产权制度等法律规范, 还有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这些法律政策综合确定了产学研合作的大方向。与此不同, 瑞春[34]认为, 虽然目前我国已有一些关于产学研合作的法律和政策并在不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整体来说法律体系依然不健全、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依然存在, 因此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来促进、引导、规范和保障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

另外, 产学研合作机制还包括风险投资机制、治理机制、管理机制, 等等。应当说, 产学研合作包括多种机制, 每种机制都是不可或缺的, 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构成了整体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因此, 深入探索各种不同机制之间的协同和互动对产学研合作的影响应当是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未来研究方向。

4 结论与展望

迄今为止, 国内外学者基于国家创新理论、三螺旋理论、协同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与博弈论等不同理论视角对产学研合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并就产学研合作模式、合作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获得了诸多的创新成果。然而, 现有的研究依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不足:

(1) 目前大部分研究所采用的理论视角单一, 缺乏综合的理论视角。应当说, 无论是国家创新理论、三螺旋理论、协同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 或者是资源依赖理论与博弈论, 这些理论都有其合理的一面, 能为产学研合作提供部分解释, 但无论如何, 单一而非综合的理论视角很难对产学研合作创新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 也难以为产学研合作实践提供有效指导。

(2) 研究者主要关注了对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分类, 而较少注意到影响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也少有考虑在特定情境下如何选择最优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甚至, 基于研究视角与分类标准的不同, 不同学者对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类也有很大差异, 自然也无法为相关主体选择适当的合作模式提供科学指导。

(3) 更多地关注各种不同产学研合作机制, 如动力机制、选择机制、利益机制、法制机制等对于产学研合作的影响, 而较少深入考虑这些机制对于产学研合作的综合作用, 因而无法为实践中最佳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建立提供有效的指引。

(4) 欠缺考虑中国不同区域制度环境差异与市场分割对于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的重要影响。转型经济时期, 中国制度环境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不同区域之间的制度环境存在较大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 不同区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也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尤其是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主体处于多个不同的区域时, 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可能会更为复杂。

针对以上不足展开全面深入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产学研合作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具体包括:

(1) 产学研合作综合理论视角的构建应当是未来研究的重中之重。事实上, 产学研合作的研究在本质上是一个多层面与多维度的研究, 因为产学研合作不仅涉及可能处于不同区域制度环境的企业、学研机构以及政府等多个主体, 而且其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合作深度与合作广度也可能存在极大的差异, 因此, 在综合国家创新理论、三螺旋理论、协同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博弈论等多个理论视角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能够全面深入地解释产学研合作的综合理论视角是未来产学研合作理论探索的重点。当然, 产学研合作综合理论视角的构建既依赖于研究者对于产学研合作实践的充分了解, 更依赖于研究者对于相关理论视角的深刻理解, 以及对产学研合作多种机制之间互动与协同影响的细致把握。为此, 我们需要在有机整合现有相关理论形成产学研合作初步的综合理论视角的基础上, 大量开展针对典型产学研合作的多案例比较研究以及大样本企业的实证研究, 从而构建出能够合理解释产学研合作的理论视角。

(2) 深入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分类的合适标准, 在此基础上对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科学分类, 并为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相关研究建立一个可以比较的分类基础;同时, 全面考察影响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揭示多种因素交织影响下 (特定情境下) 的最佳产学研合作模式, 从而为实践中产学研合作参与主体究竟选择何种合作模式提供具体的指导。

(3) 在全面理解各种产学合作机制, 如动力机制、选择机制、利益机制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机理之后, 深入考察这些合作机制是如何交互并综合影响产学研合作的过程的, 在此基础上揭示出能够更好地解释产学研合作的综合机制。

(4) 通过比较中国不同区域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方面的差异, 考察区域制度环境差异对于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的影响, 尤为重要的是, 通过对同区域与跨区域的产学研合作的比较研究, 探索中国转型期的独特情境———区域制度环境差异对各主体参与产学研合作行为的影响, 为产学研合作理论的中国本土化与情境理论化发展提供支持。

摘要: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 然而目前产学研合作研究在合作模式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合作机制的协同作用等方面都存在许多未打开的“黑箱”。从理论视角、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三个方面对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在此基础上归纳该领域现有研究的不足, 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城投合作合作协议 篇5

甲方: ********** 乙方:***********有限公司

为加快***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努力提升****整体城市品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之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互惠共赢的原则,就合作“开发大原家学校项目”事宜,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合作协议,以资各方共同遵守。

一、项目的基本概况 1.1 项目名称:暂定名称为“*****项目”(下称该项目);

1.2 项目选址:位于西环路以东,文化西街以南,******地块,项目用地总面积约 亩,具体以****规划、国土部门选定的用地红线图为准。1.3 项目规划用途:教育用地和商住用地;

1.4 项目投资规模及建设期限:总投资人民币约 亿元人民币;容积率≤2.0,项目建设期5年(以乙方下达书面开工通知书为准计算建设期限)。1.5 该项目教育用地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其他商住土地以出让招拍挂程序取得,分二期供地,一期供地约 亩(教育用地),二期供地约 亩(商住开发用地)。项目范围内土地进行综合性开发建设,用地指标综合共用。

二、合作及模式

2.1 由甲乙双方共同成立该项目合作开发的项目公司(下称目标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元,甲方占股 %,乙方占股 %,本协议签署后15天内合作办理项目公司的设立手续,费用由甲方承担。

2.2 土地征用费与拆迁安置费用由甲方负责,需要回迁安置的,乙方根据所拆房屋面积大小(以产权证为准),向甲方提供回迁安置房。2.3 甲方确保该宗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除去划拨建学校的的 亩土地外,其他 亩土地按评估价每亩人民币 万元为底价在土地交易中心挂牌出让,并全额返还土地款用于建设学校,以期顺利完成该宗地的开发工作。2.4 2.5 甲方确保乙方在该地块开发享受配套费、人防费等地方性收入减免政策; 学校建设资金 亿内由乙方负责筹集出资,亿之外有甲方负责。

2.6 乙方负责项目公司运营管理,全面负责该项目的开发建设,甲方不参与项目公司及该项目的经营管理,但甲方应根据该项目的需要,配合乙方的工作并保证目标公司能够顺利获得该项目的开发权,完善项目开发的有关报批报建手续,协调当地关系、保证该项目的顺利进行。

2.7 乙方应当在项目宗地土地使用权取得后(以土地出让成交确认书的日期为准)三年内,完成学校项目的开发、建设、具备投入使用的条件。2.8 学校项目建成后,甲方获得学校项目的物业权益。其他土地开发的有关收益全部归乙方所有。

三、土地之投入

3.1本协议签订后,甲方负责该项目用地的征收拆迁、安置和补偿工作,甲方按土地出让程序依法向乙方分三期供地,一期供地约 亩,二期供地约 亩,在乙方取得第一期项目土地后,甲方须保证第二期项目土地的供应,并保证一期和二期用地指标综合共用。

3.2 甲方负责协调处理某村村民及该项目的周边关系,取得村民(股东、成员)或村民(股东、成员)代表的表决支持。

四、资金费用之投入 4.1 甲方负责项目 亩的土地整理及收储,全部费用及学校报建过程所需要的 费用支出等; 4.2 乙方负责投入学校项目建设所需之全部资金;

五、权益分配

5.1 乙方把投入资金把学校建成后,无条件将产权交付给甲方;学校后期运营的收益归甲方所有;

5.2 学校周边其他 亩土地按评估价每亩人民币 万元为底价在土地交易中心挂牌出让,并保证出让到乙方指定公司名下,所缴土地款项全额返还乙方用于建设学校,以期顺利完成该宗地的开发工作。5.3 甲方确保乙方在该地块开发享受配套费、人防费等地方性收入减免政策;

六、甲方的权利义务

6.1甲方保证该项目教育地块能取得国有划拨土地证,其他土地能以商住用地进行开发建设,确保本合作开发事宜的程序合法,能顺利交付土地给乙方。

6.2甲方保证,在该项目开发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因其负责人或两委(市委、市府)成员之变动而影响本协议的履行。

6.3落实该项目用地规划手续,获得合建项目占地使用的规划批文,并保证乙方土地使用权取得后不附带第三者的利益限制。6.4落实该项目的用地规划报建工作。

6.5负责协助有关部门完成项目的规划用地的拆迁,安置及补偿工作。6.6

负责落实本项目享受配套费、人防费等地方性收入减免政策;

6.7

成立由项目工作组,委派专人协助乙方处理项目建设中的各类矛盾,负责办理项目有关手续,相关手续费用由甲方负责。

6.8

甲方违反本协议约定导致乙方项目延误,或造成乙方损失的,甲方应向乙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6.9

对乙方的合法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招商引资企业重点保护,为乙方创造良好的投资环 境和经营环境。6.10 甲方享有对项目公司运营监督权;

七、乙方的权利义务

7.1 乙方享有学校项目周边 亩土地的开发权并享受项目推进过程中优惠政策。7.2 乙方负责该学校项目建设需要的资金和技术,保证按照本协议约定按时足额投入合作项目开发及有关配套设施建设所需之有关资金,承担本项目开发建设期间所发生的一切债权债务。

7.3 乙方保证负责该项目工程施工管理的全过程,保质量保工期完成该项目的施工。7.4 乙方负责目标公司的运营管理、财务管理;

7.5 该项目顺利开展完成的情况下,乙方保证甲方如约取得本合同约定的拟得物业权益。

八、违约责任

8.1 甲方逾期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及未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招拍挂的,乙方有权解除本协议,并赔偿乙方因此造成的损失;

8.2 乙方或目标公司取得项目地块后,因甲方原因不能如期供地影响正常开工,建设项目期限自动顺延,逾期三个月的,乙方有权解除本协议及《土地出让合同》等文件,甲方应在协议解除后十天内退还乙方或目标公司已支付的款项;并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赔偿自乙方支付款项之日起至甲方返还全部款项之日止的利息费用,同时,甲方应赔偿乙方因此造成的损失。

8.3 如甲方未按本协议约定将乙方的土地出让金等款项转划给乙方的,逾期一个月未支付的,乙方有权解除本协议及《土地出让合同》等文件,甲方应在协议解除后十天内退还乙方或目标公司已支付的款项,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赔偿自乙方支付款项之日起至甲方返还全部款项之日止的利息费用,同时,甲方应赔偿乙方因此造成的损失。8.4 因乙方拟对第一期和第二期土地进行综合规划、开发建设,因此,在乙方竞得第一期项目土地后,如因甲方原因导致乙方或目标公司未能取得第二期项目土地的,甲方应向支付违约金人民币 万元,并赔偿乙方因此造成的损。

8.5 乙方未在规定时间完成项目开发建设须向甲方支付违约金 万元。

九、不可抗力

9.1 本协议有效期内,因自然灾害及国家政策变更等不可抗力的因素,造成本协议部分或全部条款不能履行,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但应在五日内,将相关事件、可能引发的后果等情况以书面形式通知其他方,并在事情发生后五日内,向其他方提交有关权威部门的证明,及本协议约定义务与责任不能履行或需要延期的报告。

十、争议的处理

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也可有相关部门调解处理,协商或调解不成,任何一方可向项目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因一方违约,守约方为解决纠纷产生的诉讼费、仲裁费、律师费、担保费及保全费、执行费、鉴定费、公证费、评估费、拍卖费、差旅费等全部由违约方承担。

十一、通讯方式

一方向对方发出的通知及文件,可以通过直接送达,或寄邮件、电话通知、传真、电子邮件 等方式送达,信函寄出三日后视为送达,其他方式发出之日即视为送达,实际收到的时间更早,以实际收到时间为送达时间。一方在本合同所留联系方式发生变更的,应当提前书面通知对方,否则视为未变更,由变更方承担不利后果。

甲乙双各自指定以下人员本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负责沟通本项目相关事宜,联系方式如下:

甲方联系人: 手机: 电子邮箱: 乙方联系人: 手机: 电子邮箱:

十二、其他约定

12.1 本协议未尽事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甲乙丙三方可以达成书面补充合同。本协议的附件和补充合同均为本协议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本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2.2 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署之日生效。本协议正本一式 份,双方各执 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 方(盖章): 乙 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

开户银行: 开户银行: 账 号: 账 号: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电子邮箱:

合作机会 篇6

从出版社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着眼,开展数字出版,肯定会提升出版社的整体效益,或者增强整体竞争实力,巩固其纸介质图书市场地位;从国内国际出版业大市场考虑,竞争对手或新进入者若开展数字出版活动,肯定会直接冲击我们固有的市场,致使造成未来的竞争被动;从市场前景考虑,数字出版前景光明,按照“舍小利、逐大利”的原则,即使损失眼前利益,也应该尽早着手。

品牌、内容资源、渠道、读者群、作者群、政府保护是出版社的优势;技术是出版社的劣势。出版社领导层对数字出版的正确认识和积极理解,是数字出版业发展的推动力。领导层的表面认同往往是屈于政府和舆论的极力推崇,而仅有这种认同还无法真正支持数字出版的开展,进而无法产生有效的战略规划,还有体制上的制约,必然导致运行机制上的巨大差距。出版社基本上还是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在人事管理、效益分配、资本运作等多方面存在制约,而实践经验的欠缺,相比较互联网公司和数字内容运营商,出版社的起步就已经落后了5~10年。

一些从事数字技术的公司较早地提出了数字出版技术方案,更有不少公司开展了内容经营。应当说,他们为数字出版的发展提供了前期技术准备。

出版社与这些公司的合作有两个方面:技术合作和内容合作。采用哪种合作方式,直接决定了数字出版的主导权问题。

目前,较为普遍的是内容合作。出版社将内容交给运营商经营,运营商依据合同定期返还利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内容合作有四大不利:出版社大多谨慎地提供滞销品种,运营商常常廉价销售,难以形成热络、活跃的市场;出版社难以了解运营商真实的经营状况,实际获得的利益微乎其微,而运营商却用足了长尾理论;出版社常常在一定程度上隐瞒了作者的利益,造成了信誉隐患;出版社参与程度很低,被动性强,很难获得数字出版的实践经验,更难以促进自己的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很多出版社,特别是一些大社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开始减弱或中止内容合作,转向了技术合作。当然,并不是完全不能采用内容合作,但前提是要有足够的市场容量和诚信,以及成熟的产业链。

成本和能力问题决定了出版社会选择技术合作,特别是数字出版的规模较大时。出版社独立解决所有技术问题,必然会付出很多的资金、时间和质量的代价。一般来讲,独立开发比技术合作的代价要大很多;技术更新还要求有相对稳定的高水平技术队伍;技术开发管理经验的匮乏会带来很多风险。因此,符合产业分工和效率原则的技术合作应该是大多数出版社的选择。在技术合作中同样有风险,出版社要有能力掌握合作的主导权。首先,要有自我制定数字出版规划的能力,而不是完全听从于技术提供商。如何经营要自己拿主意。其次,要有鉴别不同技术方案的能力,要保证合作对象的相对稳定和长期性。第三,要有项目管理和运营能力,保证实施的质量和自我维护。因此,两方面的人才至关重要:一是懂得本领域市场和数字出版的规划制定者,二是懂得相关技术的高水平技术人员。

在没有数字出版方案的情况下,利用数字化内容资源或建立内容管理系统非常有可能偏离实际,造成巨大浪费。而如下准备工作可能更实际一些:一是解决版权问题,至少能有优先权;二是规范排版文件,使其完整、准确。

数字出版的出现,使跨媒体经营成为现实,极大地延长了出版物的产品线,拓展了出版活动的空间,减少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出版效率和效益,实现了内容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出版企业的竞争力。一些出版社意识到了开展数字出版的战略意义,已经开始建设自己的数字出版机构,比如在内部增加一个部门,建立一个独立的子公司,或是在大型出版集团内部建立由多家出版社联合组建的较大规模的数字出版专业公司,等等。

教学中合作原则的遵守与合作 篇7

一、遵守合作原则

(一) 量的准则

指话语应包含的信息不能超过或低于适当的信息量。在课堂教学中, 会话合作原则涉及的双方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如何在短短的几十分钟的有限时间内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前对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 学生可能出现的疑点以及他们自身的知识能力, 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才能对课堂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要符合学生实际, 符合教学的目的, 如一堂课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新的词语, 为了达到此目的, 教师应该设计出让学生能记住新词语, 理解并能运用它的最佳方案。

(二) 质的准则

指话语内容应是真实的, 不是虚假或缺乏证据的。它要求教师传授知识具有科学性、真理性, 同时学生在接受、贮存知识时要尽量避免减少误差。如何做到传授知识的准确性呢?这就要求教师在量的基础上, 把知识的每个细节进行仔细推敲, 做到所传授知识的信息是准确无误的。同时, 学生在接受知识时, 可能会出现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这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时, 不仅要避免自己的误差, 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误差, 要引到他们学会如何对所学知识去粗取精。

(三) 相关准则

指的是话语要切合话题, 作为教师在教学前认真备好课是必须的, 但接下来如何将准备好的东西很好的表达出来, 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者的语言会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理解程度, 教师在上课时要切合各个阶段的主体展开, 不能随意发挥, 使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所接收的信息。

(四) 方式准则

指清楚明白地说出要说的话, 尤其要避免晦涩和歧义, 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直接执行者, 其语言意义的表达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讲得明白, 学生才能明确哪些知识应该重点掌握, 哪些属于一般了解。具体到课堂中就是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首先清晰、准确;其次是要简洁、有条理。一堂课如何导入、展开、结束, 如何设计练习, 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 这都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 表达时有条理地进行分析、说明, 做到先后有序、层次分明, 言语简练。

以上论述了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并不都严格遵守这些原则, 因为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 教学内容千变万化, 教学形式多种多样,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违反合作原则的是很常见的。

二、违反合作原则

(一) 违反量的准则

有时教师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地隐含之义, 会故意提供不足的信息量或超出学生所需要的那部分信息。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时, 教师首先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而是让学生猜测诗中“幸福”的言外之意, 后加入诗人的另一首诗《幸福一日》, 超出学生所需要的那部分信息, 让学生能更深层次理解诗歌的内隐意义, 也满足了学生的心里需求。

(二) 违反质的准则

虽然从教育的角度来说, 教师应该着力为学生创造一种诚信的环境, 但有时教师违反质的准则, 说些明知是虚假的话, 对学生是能起到教育、激励的作用的。如有位教师要求写篇作文, 作文交上来后他发现有位学生的作文抄袭了, 这位教师在课堂点评时没有批评这位学生, 而是说:“写这篇文章的同学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 这点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要记住在模仿的时候要多些自己的话语, 少一些别人的话语, 我相信这样做你的文章会写得更好。”教师在明知学生文章是抄袭的情况下, 却没有说真话, 这是违反了质的准则, 但老师的这番话, 一方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能更好地鼓励他认真地学习。

(三) 违反相关准则

在言语交际中, 有时候一方提出的话题让对方不好回答, 或回答者不愿回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也常会遇到不好回答的状况, 如课堂上经常会有同学问:“老师, 你讲的这个知识点期末考试会考吗?”老师如果说“会”是违反了纪律, 而回答“不会”的话, 学生经常就不会认真去看了。老师有时就会说:“你认为呢?”教师在这里并没有对学生的问题给予肯定或是否定的回答, 而是把问题扔回给了学生。教师在这里对学生提的问题没做出相关回答, 违反了相关准则, 此时他叉开话题, 意指我不能告诉你们。

(四) 违反方式准则

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有时故意用语隐晦、表达歧义。如有位教师在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正值下午, 他一进教室发现同学们都恹恹欲睡, 便长叹一声:“哎!足球场是你们的百草园, 看来今天中午你们在百草园玩得不亦乐乎呀!”学生说:“老师, 你怎么知道的呀?”老师笑答:“因为你们和鲁迅先生一样, 在‘百草园’生龙活虎的, 一到‘三味书屋’就恹恹欲睡, 看来今天的课要改成《从足球场到教室》。”教室里顿时充满了笑声。教师巧用双关, 让学生产生了误解, 同时教师幽默的话语激发的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结语

在教学中, 教学语言的规范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而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则是对教学语言的更高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不论是遵守还是违反合作原则, 都应追求教学语言规范性和艺术性的结合,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摘要:会话合作原则在解释人类言语交际活动中起重大作用, Grice认为会话双方都应遵守合作原则。但在实际言语交际中, 总存在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教学过程同样如此, 本文论述了合作原则在教学中的遵守和违反。

关键词:教学,合作原则,遵守,违反

参考文献

[1]何自然, 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合作机会 篇8

企业间的合作创新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趋势,但是,企业合作创新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诸如企业文化等带来的创新效率问题、信息不对称性问题、机会主义等(陈夏生等,2009[1];易余胤等,2005[2])。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将积极合作创新收益、消极合作创新收益、消极创新成本等因子引入动态博弈模型中,探讨合作创新中积极创新与消极创新的博弈演化机理,结合创新、政策、协同性、环境等因素分析其影响原因,并探讨如何避免投机主义等消极行为,促进企业积极合作创新。

1 合作创新与相关研究

合作创新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党兴华和刘兰剑(2006)从产业技术生命周期与企业资源两个视角探索了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的动因[3]。陈坑等(2007)得出在技术溢出较为普遍的情况下,若合作企业处于同一产业或者高度相关产业部门内,则共同研发的合作创新模式比独立创新更有利[4]。Arranz等(2008)基于资源,发展了一个用来预测企业和不同类型企业合作创新相对效率的理论框架[5]。Owen等(2008)提出了管理创新联盟的ABCs框架,论述了通过对合作创新中企业结盟、边界和承诺的管理来提升合作创新的成功率[6]。

对于合作创新中的不确定性或者机会主义,Gamal Atallah(2002)提出信息共享是企业研发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7],Lucia(2000)在研究中提出研发合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研发支出协调、信息共享以及合作风险的稳定性[8]。同时有学者通过研究提出,机会主义是影响企业合作创新持续性的重要方式(Guttman,2000[9];Rajiv,2003[10])。Ananish(2002)则研究了一个具有不同信任度和不同互惠程度的重复囚徒困境博弈,并试图说明具有不同特性的人合作时会表现出不同的信任程度和互惠程度[11]。孟卫东等(2009)认为降低投机风险,提高研发联盟成员的资源投入量,是决定研发联盟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12]。我国学者在研究协同创新时提出,对于技术的高需求往往会促进协作的开展,但同时技术在集群中的扩散也为合作企业带来了投机的机会,因此企业合作中往往存在动态博弈的过程(许庆瑞等,2004[13];刘友金等,2002[14])。

2 动态博弈模型假设及建立

2.1 有限理性和进化稳定策略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各个参与主体之间通常是有差别的,即各参与方的学习能力、所处环境及过去经验等均不同,故而很难满足“参与各方均是完全理性”的条件。因此,本文基于有限理性的前提对合作创新进行动态博弈分析。

有限理性即意味着参与博弈的各方往往不会一开始就找到最优策略,而是会在博弈过程中学习,通过试错寻找较好的策略,进化稳定策略则是指该策略不仅是一种均衡状态,而且对少量偏离的扰动具有稳健性:即若有博弈方还会“犯错误”,最优反映动态仍会使博弈方的策略很快回到原状态。

2.2 博弈假设

(1)假设企业A与企业B是独立经营的两家对称企业。

(2)企业A与企业B对合作创新的策略集均为:{积极创新,消极创新}。其中“积极创新”是指双方按照合约共同创新,资源、信息与技术合理共享,共同承担风险,积极完成合作创新;“消极创新”则是指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存在投机行为,即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一方面保护自己的技术不愿意分享,另一方面学习对方技术,抱着“搭便车”的心态以较少的投入坐享双方的合作成果。

(3)博弈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其中R1表示二者均积极合作时,可以获得的正常收益;C1表示积极合作时所需成本;R2表示当企业一方选择积极合作,而另一方选择消极创新时,积极一方所获收益,R3则是指消极一方所获收益;C0表示选择消极创新时,所需成本;R0表示当双方都选择“消极合作”时,可获收益(其中:R1>R2,R3>R0;C1>C0)。

(4)本文考虑两人对称博弈,设在合作创新中积极合作的比例为x,则选择“消极合作”的比例为1-x,其中0≤x≤1。

基于以上假设,可得到2阶对称企业合作创新的博弈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2.3 进化博弈模型的建立

根据博弈支付矩阵,设选择积极合作的企业的比例为x,不合作的比例为1-x。则选择积极合作的博弈方的期望收益为:

表1 合作创新博弈支付矩阵

选择消极合作的博弈方的期望收益为:

因此,群体的平均期望收益为:

所以,复制动态方程为:

令,当F(x)=0,可以求出其三个不动点,即博弈动态模型可能的稳定状态点,其值分别为:

根据进化稳定策略的性质可以知道,一个稳定状态必须对微小扰动具有稳健性才能被称为进化稳定策略(ESS),即F(x)的导数F'(x)必须小于0。

当R2-C1>R0-C0时:

(1)若R1-R2-R3+R0>0,可推出R1-C1>R3-C0,则x3=(R0-R2+C1-C0)/(R1-R2-R3+R0)<0,因此该动态博弈模型仅有两个有效的不动点。根据F'(x)<0,仅存在一个进化稳定策略,即x=1。此时的复制动态方程的相位图如图1所示。

图1 合作创新博弈复制动态相位图1

(2)若R1-C1>R3-C0,则x3>1,不符合0<x3<1,模型仅有两个不动点根据F'(x)<0,仅存在一个进化稳定策略,即x=1。此时的复制动态方程的相位图与第一种情况下相同,如图1所示。

(3)若R1-C1<R3-C0,可推出R1-R2-R3+R0<0,0<x3<1,因此模型有三个有效不动点。仅F'(x3)<0,根据F'(x)<0,即模型仅存在一个进化稳定策略:x3=((R0-C0)-(R2-C1))/(R1-R2-R3+R0)。此时的复制动态方程相位图如图2所示。

图2 合作创新博弈复制动态相位图2

当R2-C1<R0-C0时:

(1)若R1-R2-R3+R0<0,则x3=(R0-R2+C1-C0)/(R1-R2-R3+R0)<0,不符合0<x3<1,模型仅有两个不动点。根据F'(x)<0,模型仅存在一个进化稳定策略,即x=0。此时的复制动态方程相位图如图3所示。

图3 合作创新博弈复制动态相位图3

(2)若R1-C1<R3-C0,则x3=(R0-R2+C1-C0)/(R1-R2-R3+R0)>1,不符合x3<1,模型仅有两个不动点。根据F'(x)<0,模型仅存在一个进化稳定策略,即x=0。此时的复制动态方程相位图与上一种情况相同,相位图如图3所示。

(3)R1-C1>R3-C0,则可以推出R1-R2-R3+R0>0,0<x3<1,模型存在三个有效的不动点。根据F'(x)<0,模型存在两个进化稳定策略,即x=0,x=1。此时的复制动态方程相位图如图4所示。

图4 合作创新博弈复制动态相位图4

2.4 合作创新动态博弈模型分析

综合以上分析以及相位图,可知共有如图5所示的四种相位图。

在(a)中,当R2-C1>R0-C0且R1-C1>R3-C0时,无论一方企业选择积极创新还是消极创新,另一方企业积极创新的收益均大于其消极合作,此时博弈仅有一个进化稳定策略,即x=1,所有的企业都积极合作。其现实意义是,由于企业在合作创新时,能够充分利用合作资源,发挥互补优势,同时,由于有效的政策或者完善的监督机制和惩戒措施,企业投机的成本较大,故而,“积极创新”的策略将成为有限理性企业的最佳选择。

其演化过程为:企业在最初情况下会出于保护产权或对合作不确定性的担忧,选择消极合作。但随着有企业开始积极合作,并带来R1的增加以及C1的减少,可以刺激和推动企业减少投机行为,因此,更多企业开始改变策略,x从0→1。

图5 集群内企业合作创新复制动态相位图

在(b)中,R2-C1<R0-C0且R1-C1<R3-C0时,无论一方企业选择何种创新,另一方投机带来的收益均大于其积极合作,此时进化稳定策略为x=0,所有的企业都选择消极创新。其现实意义是,合作创新的企业协同性较差,合作成本较高收益却不高,同时,由于创新中缺乏完善合理的监督惩戒措施,企业核心技术容易被模仿,背叛行为付出的成本较低,因此,“消极创新”将成为有限理性企业的选择。

演化过程,最初企业会选择积极创新,但随着投机行为的高收益低惩罚以及合作创新的低收益高成本,一些企业开始选择消极创新,造成x从1→0。

在(c)中,R2-C1<R0-C0,R1-C1>R3-C0时,即当一方采取积极合作时,另一方积极合作所带来的收益更大,反之类似。其现实意义是,企业合作创新最终会走向两个极端,企业均积极或消极创新。系统的演化受到初始状态的影响,阀值为x3=(R0-R2+C1-C0)/(R1-R2-R3+R0)。当x<x3时,积极合作创新的企业较少,多数企业存在搭便车的行为和投机的态度x→0,即当x>x3时,积极创新的企业较多,会产生较好的集体效应,在群体氛围的影响下,x从初始x0发展为1。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策略选择受到了群体中大多数企业的影响,即群体的整体协同性和企业所处的创新环境对于企业的合作创新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整体协同性较好时,创新环境氛围强烈时,集群内的企业对彼此的信任较强,企业间的创新习惯良好,并有完善的合作与监督机制,因此,更多的企业选择积极创新,集体的协同效应会不断加强,推动合作创新更好的发展。

在(d)中,R2-C1>R0-C0,R1-C1<Ra-C0时,唯一的稳定进化策略的值为x3=(R0-R2+C1-C0)/(R1-R2-R3+R0)。即无论集群中的初始状态如何,最终集群中积极合作创新的企业比例稳定在x3,即同时存在一部分企业选择积极和消极创新。这在现实中同样是合理存在,当有一方积极开展合作时,另一方可以选择搭便车的行为,其所获收益虽然小于积极创新所带来的收益,但由于消极创新时较低的成本,因此会使其总体收益较高。

在长期的发展中,随着创新收益和成本的改变,此种情况可能会向a或者b发展,若企业间可以增强协同性,发挥集体效应和协同效应,提高R1-C1,降低R3-C0,将会带动和激励更多的企业选择积极创新,在理想情况下,将会促使演化方向发展为a。

3 结论和展望

在合作创新中,关于积极创新和投机行为等消极创新一直是创新持续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合作创新中积极合作与消极合作的演化机制做了分析,并探讨了影响合作创新的因素,得出如下结论。

(1)企业合作创新是一个不断学习、模仿的过程,其演化存在复杂性,结果存在多样性,在极端状态下,会演化出x=0或者1的结果,在目前的合作创新中,通常较多存在的是x=x3的结果。

(2)企业合作创新的发展和演化受到合作收益、合作成本、监管机制、政策支持,以及群体中的创新环境和企业协同的影响。在群体中,良好的创新氛围有利于企业进行高效率低成本的合作创新,另外,有力的政策支持,以及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相互配合,对群体内创新氛围的影响会改善群体中创新的习惯模式和效率;同时,企业应该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增强信任,增强企业协同性,有效地提高合作收益、降低合作成本;另一方面,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合作监督机制,对投机行为采取有效的惩戒措施,并有效的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提高投机成本。

摘要:运用进化博弈理论,考虑积极创新和消极创新两个决策,将积极创新收益、消极创新成本等符合现实条件的影响因子考虑其中,探讨企业在开展合作创新时积极创新与消极创新的博弈以及演化机理,并结合现实情况对博弈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合作创新中积极与消极创新的博弈存在复杂与多样性,并受到创新收益与成本等创新效率因子、创新监管机制(对违约成本产生影响)、政策支持(对合作创新收益产生影响)以及企业协同性、集群中创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合作机会 篇9

一、合理构建, 取长补短

在小组合作中, 首要任务就是要合理分配好小组, 构建具有科学性的能够取长补短的学习小组。教师在进行分组的时候, 要考虑学生的基础、性格、特长等因素, 使小组成员各具特色, 并且能够各有所长, 各有发挥的机会, 这样才能体现合作学习的精神。假如其中一个小组成员全是优秀的学生, 那么其他小组的成员就意味着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弱, 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冷场的情况, 因为他们不知该如何开始学习;所以每个小组都要有一个具有领导气质的成员, 能够合理引导其他成员进行学习, 还要有善于语言表达的成员以及善于协调关系的成员。在这样的小组结构下, 学生之间就能形成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关系。

例如, 在教学高中历史“祖国统一大业”一课, 笔者设置问题:“台湾问题和香港问题的本质区别有哪些?解决的办法又有哪些?”然后由学生进行讨论。面对这个问题, 如果是中下层学生, 有可能无法比较全面地回答, 因为这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个别能力较差的学生则需要一定的引导, 才能参与到讨论中。所以一个构建合理的小组, 就能够照顾到每个学生, 使每个人都有发挥的机会;而且当有的学生无法参与讨论的时候, 能力较强的学生就能给予提示或者指引, 这样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就能得到较好的体现。

合作学习的目的, 就是在互相交流中使学生得到丰富的体验, 最后达成共识, 得出结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不仅能够学会交流, 还能学会互相帮助, 从而共同进步, 这种学习方式对于高中生来讲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令学生明白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只有通力合作, 才能共同进步, 互相提高。

二、以生为本, 激活课堂

课堂的主角是学生, 传统的历史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 而合作学习就提倡以学生为主,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放手课堂, 由学生主导课堂。把课堂交给学生, 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 掌握课堂节奏, 这样学生就会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这也是小组合作的核心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每一课的教学任务布置给学习小组进行课前自习、预习, 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思路, 交由小组讨论、交流。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熟悉, 只有熟悉了教材, 才能够交流看法, 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 在教学高中历史《开创外交新局面》这一课时, 笔者就先布置任务给学习小组, 要求学生找出教学的重难点, 以及每个小组要提出两个问题参与讨论。这个过程就是合作学习的体现, 在讨论交流中学生之间互相学习, 而且经过学生自己参与讨论总结的知识, 印象会特别深刻。有讨论的课堂, 就会有不同的意见, 在学生不断地争论, 不断地总结的过程中, 课堂的氛围就活跃起来, 从而碰撞出知识的火花。

在学生完成讨论后, 教师一定要有一个精讲的环节。所谓精讲, 就是根据学生讨论的问题, 教师作一个完整的总结, 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并且突破重难点。另外教师在放手课堂的过程中, 要适当关注能力较差的学生, 以免这部分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因信心不足而无法投入活动中。

三、明确任务, 培养兴趣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如果任务不够明确, 会导致学生目标不明确, 不知自己该干什么, 有些学生就会形成事不关己的态度, 不参与活动。因此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 教师或者小组长要根据每个组员的特长分配合适的任务, 这样就不会让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而是真正地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

例如, 在学习高中历史“抗日战争”这一课时, 我就引导小组长分配任务, 把查找资料、提出问题、语言表达、文字记录等学习环节落实到个人身上, 根据学生的特长来进行, 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兴趣就会被激发。在活动时还要求各小组制订一些规则, 比如, 每个学生发言不能少于3分钟, 每个学生至少要提出一个问题等。这样就使每个学生都能激发出主人翁的意识, 这种做法对于激发中下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有作用的, 学生的各项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高。

合作机会 篇10

一、在学生有困难时选择合作学习

在学生有困难时进行小组合作解疑,能最大限度地活跃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激发灵感和创造力;能增加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认识面积”这一内容时,学生已经认识了物体的面积,知道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教师要求学生比较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首先是形状不一样,但是用观察法就能看出面积大小;其次是观察法不能直接比较出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所以学生提出用重叠法;最后两个平面图形用重叠法比较时又出现疑问(如左图),该怎么比呢?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的思维一下子陷入困境,个个冥思苦想。于是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的集思广益,学生们最终得出了可以用铺一铺的方法来比较,从而解决了学习中的难题。

二、在学生有想法时选择合作学习

学生有想法时往往是他们学习兴趣最浓、思维最活跃、参与度最高的状态,也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契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但有限的时间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表现欲,此时小组合作学习就能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当教学“平移和旋转”这一内容时,教师让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运动是旋转。学生充分发言,你一言我一语,无比兴奋。可是课堂时间有限,仍有学生意犹未尽,这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使他们的想法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分享。

当学生的看法不一致时,教师也应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尽情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对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大多数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刻掌握“平均分”,设计了这样一道判断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话音刚落,学生中就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此时教师没有直接肯定或否定哪一种,而是让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小组合作商量后再发表意见。正反两方同学各自聚在一起,商量对策,进行讨论,然后各小组推选出代表进行说明。正方代表把手中的圆片平均分成两份问道:“我是不是把圆分成了两份?”反方代表点头。正方代表随即说道:“既然是二分之一,为什么不同意这种说法?”只见反方同学从圆片上任意撕下一片,说:“这也是把一个圆分成两份。”并指着其中一份说道:“这是圆的二分之一吗?”正方最终认同了反方的观点。

三、在学生有疑义时选择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是在动态生成中展开和实现的,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常常会提出一些疑义,往往不可避免,亦不容忽视。

例如,在教学完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后,教师出示一组平面图形,让学生判断。在判断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时,学生通过对折后发现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正想进入下一环节时,突然有学生举手:“老师,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学生们窃窃私语。此时如果教师不予以处理,势必扼杀学生的求异思维。于是教师话锋一转,“××同学提出了他的看法,你们觉得有道理吗?”学生有的表示赞同,有的做恍然大悟状,“可以在小组内合作讨论讨论!”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开始了合作学习。在生生互动中得出了四条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两条邻边不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由此得出了“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这个结论。

学生们用他们的视野、感受和方式给自己带来了新的发现,比起教师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更有价值,更有实效。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迸发出来的无限活力会令一成不变的教学焕发新的异彩。

四、在操作需要帮助时选择合作学习

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候学生无法靠自己的智慧和行动独立完成,这就需要融合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例如,“统计与可能性”这一内容需要学生在充分的实践活动之后,才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作初步的判断,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安排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摸球活动。在每个小组摸球后进行统计,并全班交流,从而得出当红球和黄球的个数相等时,摸到红球和摸到黄球的可能性也相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能性的大小,教师还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抛骰子、摸牌等实践活动。

实际上,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合作意识和社会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学习伙伴,都是合作者。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合作,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团队的力量。

五、在共享信息时选择合作学习

在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这种状况使学生知识面狭窄,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因而,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获取信息共享,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

例如,教学“年、月、日”这一单元,在新授之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知识积累,所以教学时,教师没有照搬书本,而是让学生通过看书自学、向爸爸妈妈讨教、上网查阅等多种手段收集有关这方面的信息。上课时,教师提问:“对于年、月、日你已经了解了哪些?谁来和大家说一说。”学生跃跃欲试,于是教师又说:”看来大家对于这部分知识知道得还真不少,把你知道的和小组内的伙伴交流一下吧!”在小组中学生介绍了自己知道的知识并专心致志地聆听别人的发言,避免了重复发言。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全班交流,这样既全面,又让学生有了一种自豪感。

不是把握机会,而是创造机会 篇11

用创新来改造整个事业

《中外管理》:海尔“激活休克鱼”理论特别著名,在您这个海尔与三洋合作的最高执行者看来,三洋算是一条休克鱼吗?

杜镜国:“激活休克鱼”的理论此前是指兼并国内的一些工厂,此次我们并入的三洋是一个有着60年历史的世界500强公司,算是一条丰满肥硕的大鱼,尤其还是在日本市场实现,难度和困难更大。

《中外管理》:企业并购时机的选择是并购的关键。作为此次项目的实际操刀人,您回头来看,从海尔自身和外部环境分析,当时海尔是如何判定并购时机的?

杜镜国:其实,在我看来不是海尔设计了这个时机。“海洋项目”是在海尔、三洋合作十年的历史基础上展开的。彼此都十分熟悉,正赶上一个要卖一个想买,又都清楚各自的需求点在哪里,因此一拍即合。所以,在“海洋项目”谈判之初,我就给它做了定位,并非兼并或者收购,而是两家公司在现阶段一起为下一步要进入海尔的三洋员工规划一个美好的未来。在这个前提和原则之下,这么巨大复杂的项目,进展神速而且比较顺利。

《中外管理》:2012年年底,您因在与三洋合作中的出色表现而获得海尔“金锤大奖”,是总部对海尔亚洲“创业”和“创新”精神给予的高度肯定。对国际化中的“两创”精神,您是如何理解的?

杜镜国:“海洋项目”是海尔历史上规模最大、复杂程度最高的跨国并购项目,也是亚洲迄今为止最大的知识产权转让交易。海尔从创立至今都强调,我们一直在创业。所以自海尔亚洲国际正式成立起,我就对员工讲:无论之前三洋的历史如何辉煌,大家创业的劲头还剩多少,从现在起我们一起开始新的创业。

在我看来,创新不是多深奥的词汇。在跨国经营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当没有现成的解决办法时,我们就要探索出一条新的解决之道。我认为,这就是创新,这一工作我们每天都在做。

当然,在日本市场,创新其实更困难。到家电商场一看,盖上商标,产品几乎一模一样。作为曾经的全球家电引领者,日本家电市场的规则化、模式化,无形中对创新有一种捆绑,因此更难。

《中外管理》:具体说,您认为创新的维度有哪些?核心和难点是什么?

杜镜国:创新的维度很多。我从未想用一种办法来维持现在的事业,而是要创新来改造整个事业,包括员工观念和组织架构等。当时并入三洋白电时,日方员工突然很迷茫:过去不用想的,现在需要想了;过去走的路,突然走不下去了。我就从这个最薄弱环节入手,导入目标体系,即每个部门、每个团队、每个经营者,都要有自己明确的目标。目标就是“单子”。“人单合一”的导入,就是人与目标的统一。

《中外管理》:目前日本“人单合一”双赢机制的导入进展如何?

杜镜国:我们刚刚开始。“人单合一”的前提是实现市场效益的增长,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双赢。现在在整个事业里,有一些模块还不盈利,对这部分要分阶段进行。现在至少做到盈利部分与市场目标紧密挂钩。当然也有特殊,比如开发团队作为非盈利部门,也已引入了市场目标评价,实施了人单合一双赢机制。

不只关注物,更要关注人

《中外管理》:目前已经实现“三位一体”本土化模式(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海尔亚洲国际,未来总体目标是?

杜镜国:海尔亚洲国际2012年实现9亿美元的销售,2013年目标是12.6亿美元,2015年15亿美元。

这是从市场倒推而得的目标,即海尔要进入世界500强,把这个大目标分解到亚洲、欧洲、美洲去。目前海尔亚洲自身的资源配套能力还很小,未来要加强资源配套响应能力。

《中外管理》:在海尔亚洲的大家庭中,东南亚市场的分工和布局是怎样的?对东南亚各国市场的领军人,您对他们最大的要求是?

杜镜国:首先从品牌上来说,我们都是双品牌机制。日本是AQUA和海尔双品牌,东南亚国家主要是三洋和海尔双品牌机制(本刊注:泰国例外,已取消三洋品牌)。日本有一个制造基地、两个研发中心,行使亚洲总部的管理职能,还有越南、泰国、印尼三个制造基地。

对东南亚的经营者,我强调的是:不要只关注物,更要关注人。这也是海尔集团CEO张瑞敏的初衷。说到底,支撑一个资源的主体,不是物而是人,人才是灵魂。这是我在日本经营十年的最深体会,这样才能形成“我心里装着员工、员工心里装着客户”的经营状态。

《中外管理》:您所负责的海尔亚洲国际事业,2013年的风险点和机会点分别是?

杜镜国:风险点之一是汇率的波动。从2013年1-2月,日元已经贬值了17%。我们看到了这一趋势,因此在3月份将汇率提前锁定了。

其实,风险与机会对所有的企业都是平等的,是大家共享的。海尔亚洲的机会不是从外部能拿到的,而给自己创造机会,这才是关键。2013年我们会着重从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上下工夫。

合作机会 篇12

适合合作学习的内容应怎样选择呢?我认为选取的原则是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基础, 以能挑战学生的智慧, 有效引导学生的积极探索,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为目的。总的来说, 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考虑两个方面。首先要考虑合作的必要性。合作学习要处理的是个人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合作学习提高每个人的能力, 使学生逐步体验到大家友好相处、合作的威力。因此, 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具有挑战性、开放性和探索性, 是个人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通过合作讨论, 学生能够形成对问题深刻、全面的认识, 又能感受合作交流, 听取各种观点的重要性,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学会与人共处。其次, 要考虑合作的可能性。也就是说, 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力所能及的, 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 并与他们的智力经验、知识结构等水平相当。合作的内容还需要有相对的空间。否则, 学生的讨论就不会有价值。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认为下面的内容比较适合教师们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一、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所得结果容易出现分歧的内容

如果要合作解决的问题答案非常明显, 而且是唯一的, 那就没有必要合作讨论了。而使人模棱两可, 易产生认知冲突的内容, 最值得讨论。教师可以在认知冲突点上就模棱两可的结论,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辨析, 达成一致意见, 澄清认识。意见分歧往往容易引起争论, 在争论的过程中学生能逐渐自悟个中道理, 从而体现合作学习的价值。

如, 在“面积与面积单位”一课教学中, 教师在引出“面积单位”时, 设计了这样一个师生互动环节。

学生通过活动探究后, 对以上两图形的面积有了统一意见:如果用方格纸量的话, 长方形面积是24个小方格, 正方形的面积是25个小方格。长方形的面积小于正方形的面积。教师神秘地说:“因为正方形中的小方格比长方形多一个, 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大。那么你能猜到下面遮住的图形的面积谁大谁小?”媒体呈现三个有圆形纸片遮住的图形, 下面分别标有16格、4格、6格。大多数学生一开始认为第一个图形面积最大, 因为它有16格。突然有学生说不一定, 渐渐地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多了起来。教师顺势引导:“你们为什么会有不同意见?”学生自信地说:“三个图形中的方格大小可能不一样。”于是教师展示三个图形, 证明学生们的理解相当有道理:确实在没有知道方格大小是否一样时, 只知道方格数也是没有办法判断图形面积大小的, 比较自然地引出:测量图形的面积需要有统一的单位。这位教师灵活地调用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加深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深层、全面的理解和感悟, 表现出对合作学习的成功把握。

二、方法多样, 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内容

一些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 可用多种策略解决, 是很好的激发探究思维的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充分的合作交流, 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因为一个人的思维总是有局限的。合作学习一方面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达个性思想的机会, 另一方面能汇集多角度的思想, 便于学生在倾听中发现别人长处, 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 拓展自己的视野, 建构问题的解决策略。

如, 体现“算法多样化”的内容, 就应提倡学生把个性化的方法在小组中交流。“你的方法是———”“你是怎样想到这种方法的?与同学交流一下。”“你准备向别人推荐哪种方法?”……类似的答案不确定的问题还有:“比较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你是怎么想的?”每个学生比较、猜测的依据和思维的角度都可能不一样, 因为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兴趣、爱好等特点都是不一样的, 问题一出必然会有多角度的思考, 小组同学就能有效地实现互补和互助。

三、独立无法完成的复杂的内容

一些操作性强、需要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的活动内容, 适合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如:学了“统计”后, 教师设计了“统计某路口1分钟通过的车辆的情况。”由于是播放录像, 速度比较快, 各种车目不暇接, 学生一时统计不下来这正是教师的设计意图:让大家想到要寻求合作, 这样既能亲身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又能很好地感悟集体协作的威力。结果大家分工, 有的统计摩托车、有的统计小轿车……写字太慢就画“—”来表示, 等等。许多办法都让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凑出来了, 这里的问题解决还很自然地运用了分类的思想方法。

上一篇:乙二胺合成研究下一篇:运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