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机会

2024-11-06

入学机会(精选5篇)

入学机会 篇1

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我国当下教育的主旋律。由于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国家, 尽管近年城市化进程推进很快, 农村人口依然占总人口数量的多半, 农村的发展问题仍然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 造成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 并对农村的未来进步具有诸多不利影响。解决城乡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问题日益凸显。为此,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文献数据, 对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现状、主要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 并就提高农村学生入学机会提出相应策略, 期待能够对提高农村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有所促进, 并为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中笔者的调查数据分别来自两个调查。一个是对高校学生的调查, 调查了广东的1所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4所省属本科院校、3所公办高职院校和2所民办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共发放问卷2000份, 回收有效样本1758份, 回收率为90%。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家庭所在地、家长的文化程度以及父母的职业等。

另一个是对4所高中的学生进行的调查, 其中包括广东3所高中, 河南1所高中, 调查部分高中学生的升学情况以及家庭背景 (包括家长的文化程度、家庭所在地等) 。共发放问卷1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161份, 回收率为89.3%。根据高中所在地, 把所调查的4所高中划分为城市高中 (2所) 和县镇高中 (2所) 。城市高中的其中一所为省级重点高中, 文中被称为城市重点高中, 另一所为非重点高中, 文中被称为城市普通高中。两所县镇高中, 其中一所位于一个镇上, 属于非重点高中, 文中被称为县镇普通高中, 另一所是一个县级市的第一高级中学, 文中被称为县镇重点高中。两个调查的数据均采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

一、农村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现状分析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学生入学资格的获得, 也就是学生能否接受高等教育, 其二是学生所接受高等教育的层次。文章从这两方面分析农村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状况。

首先, 从农村学生能否接受高等教育方面进行分析。自1999年开始, 我国启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工程, 此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增加, 2008年已达到23.3%, [1]比1999年增加了12.8个百分点。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为更多适龄青年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然而教育公平问题依然是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许多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表明, 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必然消除教育机会的不公平现象。“高等教育早期的扩张阶段,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性没有减少, 反而在增加。”[2]我国在高等教育大发展过程中, 同样也产生一些不公平现象, 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与城市学生相比依然较少就是其中之一。从总体比例看, 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增加。教育部的统计显示, 从1989年到2008年, 我国高校新生中农村生源的比例在逐年上升。但是, 农村考生报名、录取占相应总数的比例, 均未达到同期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自然比例;农村考生的高考录取率也从未达到同年的总录取率水平。[3]笔者对广东高校的调查数据显示, 城镇学生所占比例总体上要远远高于农村学生所占比例, 二者的比例为60.7%:39.3%, 相差21.4个百分点。可见农村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城市相比, 差距依然很显著。

其次, 从农村学生所接受的高等教育的层次来分析。农村学生所接受的高等教育大都集中在一般的公立本科和公立高职高专类高校之中, 他们进入重点高校的机会很少。笔者对广东高校的调查数据显示, 重点高校中, 城镇学生所占比例高出农村学生44.4个百分点, 而一般公立本科, 城镇和农村学生所占比例相差甚微, 分别为50.6%和49.4%, 而公立高职院校中, 城镇和农村学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8.0%和52.0%, 农村反而高出了城镇4个百分点。所以说, 农村学生所增加的高等教育机会主要集中在一本公立本科和公办高职院校中, 而在重点大学就读的机会则很少, 而且这些年来还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比如南开大学2006年农村新生比例为30%, 2007年为25%, 2008年为24%, 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4]

可见, 农村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 不仅仅表现为显性的数量方面, 而且还表现为更为严重的隐性质量方面。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 如不及时认识到城乡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差异, 并及时得到解决, 势必会造成二者之间差异的不断扩大, 进而影响到高等教育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影响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因素分析

影响农村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因素很多, 涉及到历史的和现实的、自身的和外部的等。在我国二元结构情况下, 农村是和城市相对应的, 分析农村教育问题, 就需要与城市进行比较。下面围绕家庭背景、基础教育水平和高校招生进行分析。

(一) 家庭背景的影响

家庭背景包括家长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我们首先以2001~2009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为例, 说明城乡学生家庭经济收入的差距。数据显示, 2001~2009年间, 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增加额是农村居民收入增加额的3.7倍, 表明在我国经济大发展的过程中, 农村和城镇的发展是不同步的, 城镇的经济发展速度要高于农村。而且二者的收入差距在逐年扩大, 从2001年相差2.90倍增加到2009年的3.33倍。[5]可见, 与城市相比, 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依然很低。农村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 势必会影响到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经费投入, 农村学生在学习的硬件条件上比较欠缺, 从而影响了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高考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同时,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农村学生的高考分数即使能够达到高校的录取标准, 也可能会因为高昂的学费而放弃选择这类高校。笔者对广东高校的调查数据显示, 农村学生选择民办高校的比例非常低, 仅为10.1%, 低于城市79.8%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高昂的学费使农村学生不得不放弃选择民办高校而导致的结果。

农村居民的整体文化程度很低, 相应地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也是很低的。据统计, 2008年6岁及以上城市人口中, 有19.08%的是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而农村只有1.18%;农村6岁及以上人口中, 小学和未上过学的就占了48.3%, 而城市的这个比例则只有20.47%, [6]可以看出城乡居民在文化程度方面的显著差异。家长的文化程度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很大的。笔者对广东高校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调查数据显示, 父亲文化程度是高中和中专的学生比例为38.8%, 是大专及以上的为16.8%。2008年6岁及以上总人口中, 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所占比例为13.70%, 大专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为6.70%, [7]这个比例远远低于该文化程度人口的子女在高校中的所占比例。而且父亲是大专以上的学生在重点高校的比例更高, 为22.4%, 表明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 其子女就读重点高校的机会越多。家长的文化程度不但影响学生能否接受高等教育, 还影响到学生接受什么类型和层次的高等教育。鉴于文化资源具有很强的代际传递性以及稳定性等特征, 根据城乡人口文化程度的有关数据, 我们可以推断, 农村和城市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差异性还将长期存在。这就要求我们要采取特别的手段来解决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

(二) 基础教育阶段的影响

高等教育的人才是由基础教育来培养和输送的, 所以学生所接受基础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其在高考中的竞争力, 从而影响到其是否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以及接受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这一部分我们主要以高中阶段的教育为例进行阐述。

决定基础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资源的分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分配极为不均衡。这种不均衡即体现在城乡学校之间, 也体现在重点和非重点学校之间。由于城乡在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 农村的办学条件和水平远远地落后于城市。同时, 农村的教师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 再加上教学软硬件建设的缺失, 城乡的基础教育质量差距极大。这样, 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同一个高考平台上竞争, 明显处于劣势地位。笔者对高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 城市高中学生升入高校的机会要远远高于县镇高中学生。城市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高考升学率分别为97.3%和83.5%, 而县镇重点高中和县镇普通高中高考升学率分别为68.7%和35.6%。从生源来看, 县镇高中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学生, 其在县镇重点高中和普通高的比例分别为65.2%和84.8%, 城市的两个高中的学生98%以上是城市户口。可见, 农村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要大大低于城市学生。

另外, 基础教育阶段重点学校制度也极大地影响着农村学生接受教育的质量。重点学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优越的教学条件, 所以拥有较多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的家庭竞相为子女争夺这些优质学位。笔者对高中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 县镇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 父亲文化程度是大专及以上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9.0%和4.1%, 城市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 父亲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的学生比例分别是45.0%和34.4%。表明家长所拥有的文化资本越多, 其子女就读重点高中的比例也就越高。而由上面论述可以知道, 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相应地, 其子女就读重点高中的机会也就越少, 农村学生主要是在非重点高中就读, 上面提到, 笔者调查的县镇普通高中有84.8%是农村学生。

重点学校一般分布在大中城市和县城之内。大城市的优质学位的比例很高, 比如, 2007年底, 广州市公办普通高中省、市一级优质学校提供的优质学位占普通高中学位总数的86.46%, 其中示范性普通高中占42%。[8]这就意味着城市高中学生有较多的机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而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 情况却完全不同。一般情况下, 一个县或者县级市会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创办一到两所重点高中。农村学生最有可能接受的重点高中是位于县城之内的县镇重点高中, 但是这类高中的优质学位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虽然笔者所调查的县镇重点高中农村学生的比例高达65.2%, 但是这一比例却远远低于该县区域内拥有农村户口人口的比例。

位于农村地区的高中一般是非重点高中, 其教育质量都比较差, 每年能够升入高校的学生很少。农村学生只有考入位于县城的重点高中, 才有升入高等学校的希望。相反, 如果考不上重点高中, 就更没有考取大学的希望。所以, 很多学生不愿意去农村高中就读, 从而放弃了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这些年来, 我国农村高中毕业生的比例逐年下降的趋势, 说明了这一问题。笔者对1997~2009年, 我国城乡普通高中毕业生数据进行了整理。数据显示, 从1997年到2009年, 我国农村高中的毕业生占全国高中毕业生的比例在逐年下降, 1997年为14.57%, 从2005年开始下降到10%以下, 到2009年这一比例仅为7.61%。[9]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农村人口在逐年减少的缘故, 但是, 农村学生初中毕业以后放弃继续就读高中也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 (这一现象有待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可以想象, 在不接受高中教育的情况下, 何谈接受高等教育。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 高校招生制度的影响

我国高校的招生制度是以全国统一高考为主, 多元化的招生考试制度作为补充, 比如保送生制度、自主招生制度以及校长实名推荐制度等。就统一高考来说, 由于城乡学生在家庭背景以及接受基础教育方面存在差距, 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同一招生标准下, 农村考生在高考的竞争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 从而导致了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上处于劣势。

那么, 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对解决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的效果又如何呢?近年来, 我国的高校招生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 这些制度对高校选拔优秀人才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 其受益者更多地是高阶层或者重点学校的学生, 农村学生享受该制度的机会很少。罗立祝根据报录比这一指标对高校招生制度所产生的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进行的量化比较研究表明, 统一高考制度所产生的城乡差异最小, 自主招生和保送生制度所产生的城乡差异则最大。城市子女在统一高考制度中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1.1倍, 在自主招生和保送生招生中则分别为8.2倍和17.2倍。[10]

所以说, 虽然在统一高考的条件下, 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竞争处于不利的地位, 但是, 新的招生制度改革则使农村的学生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由于实行新的招生制度的高校越来越多, 而且这些高校通过新的招生制度录取的学生名额也越来越多, 比如华南地区的一所重点高校的艺术特长生、保送生及自主招生人数由2010年的1027人增加至2011年的1055人, 所以农村学生接受重点高校教育机会的竞争会更激烈。这应该是重点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越来越低的原因之一。

可以说, 统一高考相对来说, 对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还更为有利一些。农村学生更多地是依靠勤奋苦读, 甚至是复读多年才有可能获得高等教育机会。“在一定意义上, 分数实际上就是那些没有家庭背景的考生‘硬实力’, 不靠分数他们没有其他办法。一旦分数不够, 就只有复读一条路可走。”[11]而新的招生考试制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比如对知识的涉猎面、反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精神面貌等) 以及特长等要求较高, 农村学生由于受家庭背景以及所接受的基础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不具备这些条件, 所以也就没有通过新的招生制度来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实际上, 招生考试改革越多样化, 对没有社会资源的家庭就越不利……由于中国内地存在这明显的城乡差别, 农村学生受教育的条件远不如城市学生, 在高考竞争中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同的起跑线上。在过去偏重考察知识面和记忆力的情形下, 刻苦攻读记诵不辍也可能取得高分;而当高考日益侧重于靠测能力, 包括外语听力测试的时候, 应该承认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下降, 而受教育的条件和环境所起的作用有所上升。”[12]所以在招生制度改革时, 要充分考虑到有利于农村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方面。

三、讨论和建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这个过程中, 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是不同步的, 城市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明显高于农村。农村和城市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差异依然很显著。农村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比不上城市。这是教育不公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大部分, 只有农村教育发展了, 农村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加了, 我国的高等教育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教育现代化才能根本实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 “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 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所以, 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农村教育, 提高农村子女接受教育, 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机会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如果他们能够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不但对其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而且对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也意义重大。马丁·特罗教授曾指出, “正规教育为广泛理解管理和技术原则奠定了基础, 并且首先为提高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提供了训练”, “不仅是适应新的工作的能力, 而且是应具有知道新机会产生在哪里的能力, 这是受教育的标志,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较低水平的教育却不具备这种能力”。[13]

由于家庭背景不同而造成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 需要教育系统本身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补偿, 以尽量缩小差异。要不断探讨造成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不利因素, 政府和教育机构要把提高农村青年的教育机会作为现实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进行考虑, 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弥补。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农村人口接受教育, 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这是我国在追求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唯有如此, 才能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进而建立和谐而稳定的社会。

针对上面所论述的影响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影响因素, 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农村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首先, 要努力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农村学生所接受的基础教育质量较差, 导致他们在高考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所以, 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是增强农村学生的高考竞争力, 提高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重要途径。具体做法是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 增加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 吸引优秀的师资到农村去任教等。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所要求的那样,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好每一个学生,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 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 (区) 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其次, 高校招生向农村倾斜。高校在招生中, 要对来自农村的学生进行适当降分或实行定向录取。同时, 加大涉农院校定向生的培养规模, 并出台一些对农村学生有利的推荐制度或报送制度, 这些制度在考核条件方面, 主要考察一些农村孩子能够达到的, 或者有关农村方面的技能。如果能在这些方面进行改革, 相信对于提高处境不利境遇的农村孩子接受高等教育是大有好处的。

第三, 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农村人口文化水平的提高需要长期的努力, 是个很艰难的过程, 但也是个紧迫的任务, 必须从眼前做起, 从现在做起, 决不能因为难为而不去做。笔者认为, 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最重要的途径是是使农村适龄青年接受最基本的高等职业教育。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到25%, 表明有75%以上的适龄青年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农村青年。如果这一庞大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的解决了, 那么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也就逐渐得到了提高。所以, 国家和地方财政应拨出专款, 开展面向农村地区的办学活动, 以有针对性地为农村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力发展与农、林、牧、副、鱼等有关的高等职业教育, 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的可用于改变家乡面貌的高等教育培训机会。这些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针对性强, 同时还有学制短、收费低、录取分数线低等特点, 学生接受完这种教育以后, 即可以获得应用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技能, 又能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8[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5-16.

[2][13] (美) 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 1999, (1) :1.

[3]韩妹.农村大学生为何大多沉淀在高等教育“中下层”[N].中国青年报, 2009-03-27.

[4]杨东平.警惕对农村学生教育机会的制度化伤害[J].教育与职业, 2009, (28) :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342.

[6][7]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M].北京: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 2009:79-81, 70-71.

[8]亓欣欣, 穗仁宣.穗明年将增5所示范性高中[N].南方日报, 2007-12-11.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计数据 (1997~2009) [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 iles/moe/s4958/list.html, 2011-05-06.

[10]罗立祝.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1, (1) :32.

[11][12]刘海峰.中国高考向何处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 (4) :2.

入学机会 篇2

最近,《纽约时报》对部分大学(学院)进行了研究,目的是确定到底有多少被录取的学生拥有了固定的存根,大学(学院)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了他们的录取候选人名单。此次发布的大学申请填报信息就包括国际学生的数据。

在常春藤盟校中,有些学校今年的入学更具选择性,常春藤联校今年的实际入学率要大大高于其他大学迄今为止所报道的实际入学率。

哈佛大学今年总的实际入学率有所提高,接近81%。国际学生占据入学人数的11.3%。哈佛大学实际入学率的提高,与其选择性的增加有很大关系:哈佛大学今年仅在超过34000名申请者中录取了其中的5.9%,而2015年的计划录取率为6.2%。有了这么高的实际入学率,哈佛大学预期只能录取候选人名单中的25人。

哈佛大学负责招生和助学金事务的院长威廉?菲茨西蒙斯,将今年较高的实际入学率归因于“尽早行动的回报,在不确定的金融时代我们慷慨的助学金项目的重要性,以及过去十年一系列法律的变化大大丰富了我们的大学生经验。”

布朗大学在超过28700个申请者中录取了其中的9.6%(使得其比去年的选择性稍大一些,去年只有8.7%的录取率),据报道今年的实际入学总比例为57%。这个比例与国际学生的实际入学比例相似:在已经被录取的348名国际学生中,有191名学生(占55%)打算入学。总计,布朗大学预期2016年招收1575名学生,他们不打算从录取候选人中再录取学生。

达特茅斯学院今年的实际入学率为49.5%。据其透露,在2180名邀请入学至2016年班级的学生中,有1080名已经打算入学。报纸报道,粗略估计约有10%打算入学的学生为国际学生。这个学院今年可能也要利用其录取候选人名单。

确切地说,为了提高实际入学比例,大学都有很好的办法。正如学校可以通过广播报道其低录取率的方式使其看起来更令人向往,它们也可以预测谁更有可能到其他学校入学进而将其列入录取候选人名单。不去录取这些学生不仅使这些学校看起来更具有选择性,而且最后可以有更高的实际入学率。

这里有一些迄今为止其他学院和大学报道的有趣数据:凯斯西储大学(俄亥俄州):总实际入学率为18.2%,较去年的13%有所提高。据报道,有109名国际学生打算入学。凯斯西储大学打算从录取候选人名单中选择32名学生录取,其中有26名是国际学生。

拉法叶学院(宾夕法尼亚州):总实际入学比例为28.2%,比去年的27.7%稍微提高了一点。据报道,其国际学生的实际入学比例为27%,意味着在已经录取的123名国际学生中,有33位打算入学。拉法叶学院也打算从录取候选人名单再录取学生,但是还没有确定到底要录取多少。

新墨西哥科技学院:总实际入学率为35.7%,比去年高出一个百分点。新墨西哥科技学院承认只有3个国际学生被录取,但是他们当中没有人打算入学。因此,这个学校仍然可能要继续从录取候选人名单的48人中录取2名国际学生。

匹泽学院(加利福利亚州):总实际入学率为38.6%,比去年的30.1%有所提高。匹泽学院录取了26名国际学生,其中有9名学生打算入学。匹泽学院打算从录取候选人名单中再录取5名学生。

伦斯勒理工学院(纽约州):总实际入学率为20.5%,比去年20%的比率稍微提高了一点。超过450个国际学生被录取了,其中有77人打算入学,因此其国际学生实际入学比例为17%。该校没有打算从录取候选人名单中再录取学生。

爱荷华大学:总的实际入学率为29.3%,与去年30.2%的比例相比有微量下降。在1830被录取的国际学生中,有470名学生(26%)打算入学。爱荷华大学没有打算从录取候选人名单再录取学生。

里士满大学:总实际入学率为26%,比去年高一个百分比。其国际学生实际入学率今年比较高,为33%,去年只有25%。里士满大学打算从录取候选人名单中再录取学生,但是还没有估计到底录取多少。

入学机会 篇3

本研究根据印度人力资源发展部学校教育与文化部每年发布的《年度报告》 (Annual report) 中提供的基础教育在学生入学机会方面的数据, 可以计算出印度在初级小学 (1~5年级) 和高级小学 (6~8年级) 及整个基础教育阶段 (1~8年级) 的入学机会在各邦与中央联盟区之间及不同种族间的配置状况。

一、初级小学毛入学率较高, 且区域间差异较小, 大多数地区女童入学机会要少于男童

印度初小的毛入学率从2003年的98.20%增加至2007年的114.60%, 5年增加了16.40个百分点。2007年印度初级小学毛入学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邦/中央联盟区〈States/Union Territories〉, 本文内下同, 印度目前共有28个邦和7个中央联盟区) 有19个, 高于150%的有6个, 低于100%的有7个。最大地区为麦格哈拉亚 (Meghalaya) 191.50%, 最小地区为拉克歇德维普 (Lakshadweep) 60.40%, 最大与最小地区相差130.1个百分点。印度各地区间初小毛入学率的差异程度较小, 变异系数从2003年的0.180增加到2007年的0.249。

印度大多数地区初小女童入学率要低于男童。从初级小学毛入学率的性别平等指数 (Gender Parity Index, GPI=女童入学率/男童入学率) 可知, 2007年印度共有14个地区是女童的入学率大于或等于男童的入学率的, 而在另外21个地区是女童要低于男童的, 大于等于全国平均水平0.98的地区有22个。其中最大地区为尤塔卡汉德 (Uttarakhand) 1.09, 最小地区为比哈尔 (Bihar) 0.82。

二、高级小学毛入学率较低, 且区域间差异较小, 绝大多数地区女童入学机会要少于男童

印度高级小学的毛入学率从2003年的62.40%增加至2007年的77.50%, 5年增加了15.10个百分点。2007年印度高级小学毛入学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有23个, 高于100%的有9个, 高于90%的有14个, 高于80%的有22个, 低于70%的有7个。最大地区为西玛恰尔-普雷德仕 (Himachal Pradesh) 114.3%, 最小地区为比哈尔46.2%, 最大与最小地区相差68.1个百分点。印度各地区间高小毛入学率的差异程度较小, 变异系数从2003年的0.307下降到2007年的0.223。

印度绝大多数地区高小女童入学率要低于男童。2007年印度高小共有9个地区是女童的入学率大于或等于男童的入学率, 而在另外26个地区是女童要低于男童的, GPI大于等于全国平均水平0.92的地区有23个。其中GPI最大地区为锡金 (Sikkim) 1.21, 最小地区为比哈尔0.73。

三、表列种姓及表列部落初小毛入学率由低于全国增加到高于全国水平, 而高小则由高于全国水平下降到低于全国水平

印度初级小学表列种姓 (Scheduled Castes, SC, 印度的一种世袭种姓少数民族群体, 社会地位低下, 经济文化等落后) 及表列部落 (Scheduled Tribes, ST, 印度的一种世袭部落少数民族群体, 社会地位低下, 经济文化等落后) 的毛入学率分别从2003年的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9个百分点与6.83个百分点增加到2007年的比全国水平高出10.3个百分点与14.69个百分点, 其入学率的GPI分别从2003年的比全国低0.06与0.02进一步降低至比2007年全国低0.10与0.06。2007年初小表列种姓的毛入学率最大地区为堪提斯嘎 (Chhattisgarh) 比当地总体水平高且高出77.0%, 最小地区为勘迪嘎 (Chandigarh) 比当地总体水平低50.0%;同年初小表列部落的毛入学率最大地区为锡金, 比当地总体水平高且高出102.81%, 最小地区为阿萨姆 (Assam) , 比当地总体水平低31.86%。

高级小学表列种姓及表列部落的毛入学率则分别从2003年的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46个百分点与13.36个百分点下降到2007年的比全国水平低1.20个百分点与3.06个百分点, 其入学率的GPI从2003年的比全国低0.06与0.07进一步降低至比2007年全国低0.12与0.07。2007年高小表列种姓的毛入学率最大地区为曼尼普尔 (Manipur) , 比当地总体水平高且高出50.0%, 最小地区为德里 (Delhi) , 比当地总体水平值低46.8%;同年高小表列部落的毛入学率最大地区为锡金, 比当地总体水平高且高出48.71%, 最小地区为塔米尔-纳杜 (Tamil Nadu) , 比当地总体水平低41.65%。

四、基础教育阶段毛辍学率很高, 最近几年有下降趋势, 但仍处于高位水平, 男童更容易辍学

印度基础教育 (1~8年级) 的毛辍学率是很高的。毛辍学率从2003年的52.32%下降至2007年的43.0%, 5年下降了9.32个百分点。2007年印度基础教育毛辍学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有14个, 高于40%的有16个, 高于50%的有9个, 低于20%的有9个, 其中7个地区没有辍学情况。辍学率最大5地区为:阿萨姆73.5%、比哈尔70.7%、锡金64.9%、西孟加拉 (West Bengal) 63.9%、拉贾斯坦 (Rajasthan) 62.3%;最小5地区 (去掉零值地区后) 为:安达曼与尼扣巴岛 (A&N Islands) 15.9%、达曼和迪由 (Daman&Diu) 14.3%、塔米尔-纳杜9.1%、哈亚纳 (Haryana) 6.5%、果阿 (Goa) 1.2%;最大与最小地区相差72.3个百分点。

毛辍学率近5年下降幅度较大达近20个百分点。2007年的毛辍学率比2003年的下降了17.81%, 下降幅度高于这一水平的地区有15个, 辍学率没下降反而上升的地区有5个 (去掉3个缺失值地区后的结果, 本段内下同) , 分别为:曼尼普尔36.88%、纳嘎兰德 (Nagaland) 3.95%、阿萨姆3.80%、古贾拉特 (Gujarat) 2.68%、西孟加拉0.20%;下降幅度超过30%的有11个, 超过60%的有9个。西玛恰尔-普雷德仕、喀拉拉 (Kerala) 、勘迪嘎、德里、拉克歇德维普、普达切瑞 (Puducherry) 这6个地区下降了100%, 其他下降幅度最大5地区为:卡纳塔卡32.99%、尤塔-普雷德仕33.24%、塔米尔-纳杜63.82%、哈亚纳69.43%、果阿87.27%。

男童更容易辍学。2007年基础教育毛辍学率的性别平等指数 (GPI=女童辍学率/男童辍学率) 为0.93, 即女童的辍学率为男童的0.93倍。2007年印度共有11个 (去掉缺失值后的结果, 本段内下同) 地区是女童的辍学率大于或等于男童的辍学率, 而在另外15个地区是女童低于男童。辍学率GPI大于等于全国平均水平0.93的地区有20个, 其中最大5地区为:哈亚纳1.96、达德拉和纳嘎-哈维里 (D&N Haveli) 1.91、达曼和迪由1.54、古贾拉特1.19、马哈拉施特拉 (Maharashtr) 1.16;最小5地区为:锡金0.91、比哈尔0.90、安达曼与尼扣巴岛0.84、尤塔-普雷德仕 (Uttar Pradesh) 0.44、果阿-2.8 (其中“-”表示原始数据中男生的辍学率为负值, 即入学率在上升) 。

五、基础教育表列种姓、表列部落学生的毛辍学率与当地总体水平相比有上升的趋势, 且表列部落与表列种姓学生相比更容易辍学

表列种姓及表列部落学生的辍学率要比当地总体水平高, 且表列部落学生的辍学率要比表列种姓学生的高10个百分点以上。印度基础教育表列种姓及表列部落学生的毛辍学率分别从2003年的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1个百分点与17.73个百分点上升到2007年的比全国水平高9.6个百分点与20.4个百分点, 其辍学率的GPI分别从2003年的比全国高0.06与0.01下降至比2007年全国高0.02与上升至比2007年全国高0.06。2007年基础教育表列种姓及表列部落的毛辍学率与当地总体水平值的差比全国的差值水平高的地区分别有7个与3个 (去除掉缺失值地区以后的结果, 本段内下同) , 分别有19个与20个地区的辍学率是大于或等于当地总的不分族别的辍学率水平, 均有6个地区是小于当地总的辍学率水平的。其中表列种姓学生辍学率高出当地总体水平, 且高出值最大5地区分别高出:勘迪嘎46.9%、德里35.2%、果阿29.4%、尤塔-普雷德仕24.1%、哈亚纳21.4%;低于当地总体水平且低出值最大的5个地区分别低出:塔米尔-纳杜-9.1% (“-”表示比当地总的不分族别的值低, 本段内下同) 、垂普拉 (Tripura) -11.4%、达曼和迪由-14.3%、查谟和克什米尔 (Jammu&Kashmir) -22.8%、达德拉和纳嘎-哈维里-34.9%。其中表列部落学生辍学率高出当地总体水平, 且高出值最大5地区分别高出:安德拉-普雷德 (Andhra Prades) 仕23.7%、曼尼普尔22.0%、奥里萨 (Orissa) 21.7%、达曼和迪由19.4%、古贾拉特18.3%;低于当地总体水平且低出值最大的5个地区分别低出:查谟和克什米尔-3.0%、纳嘎兰德-9.1%、西玛恰尔-普雷德仕-19.4%、锡金-19.9%、尤塔-普雷德仕-28.6%。

六、研究结论

1.初级小学毛入学率很高, 且少数民族的入学率更高。截至2007年印度初级小学的毛入学率超过100%达114.60%, 表列种姓及表列部落子女毛入学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 分别高出10.3个百分点与14.69个百分点。

2.高级小学毛入学率不是很高, 少数民族与全国总体水平相比要低些。截至2007年印度高级小学的毛入学率仅为77.50%, 表列种姓、表列部落的毛入学率要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1.2个百分点与3.06个百分点。

3.截至2007年全国基础教育入学率是女童低于男童的, 表列种姓及表列部落子女入学率的性别平等指数均低于全国均值水平。初级小学女童入学率仅为男童的98%, 高级小学女童入学率仅为男童的92%;两者小分别有21个与26个地区是女童低于男童。毛入学率的GPI大于等于全国均值水平的地区在22个以上, 初级小学为22个, 高级小学为23个;表列种姓两者的毛入学率的GPI 2007年分别比全国低0.10与0.12, 表列部落初级小学与高级小学的毛入学率的GPI 2007年分别比全国低0.06与0.07。

4.截至2007年印度基础教育的毛辍学率仍很高, 超过40%, 男童更容易辍学, 表列部落及表列种姓的辍学率远高于全国水平, 其GPI也高于全国。2007年印度基础教育的毛辍学率仍高达43.0%, 男童的辍学率大于女童的, 辍学率的GPI为0.93, 大于等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有20个。表列部落及表列种姓的辍学率高全国近10个百分点以上, 表列种姓高全国9.6个百分点, 表列部落高全国20.4个百分点。表列种姓辍学率的GPI高全国0.02, 表列部落的高全国0.06。

参考文献

[1]Department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literacy and depar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of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of Govern-ment of India. (2007) .Annual report2005-06.New Delhi:Dolphin Printo Graphics, p277~284.

入学机会 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

如果说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 教育公平则与司法公平、医疗卫生公平和社会保障公平一起, 构成社会公平的四大“支柱”。 (1) 高等教育公平是指任何按要求接受高等教育且智力正常的人, 都具有同等的被选择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机会。而不论其种族、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家庭背景、宗教信仰如何。 (2)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由汉族、满族、回族、维吾尔族等56个民族组成。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4亿, 汉族人口为12.3亿, 占91.51%;少数民族人口为1.1亿, 占8.49%。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 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流动使民族分布呈现出大聚居、小杂居的特点。

教育公平是指全国各个地方的受教育者, 不论政治、宗教、经济、出身、性别、民族等, 都可以走入高等教育学府进一步接受知识, 挖掘智力与潜能。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在经历1949~1956年的萌芽期、1956~1966年的曲折发展十年、1966~1976年十年停滞期后, 在1977年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并不断走向完善。

1978年恢复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相应的对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实行最低录取分数线及录取分数段可适当放宽的政策。1980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中规定:“高考招生应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择优录取与规定比例适当照顾相结合的办法, 在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 少数民族学生录取的比例应不少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同期发布“关于一九八零年在部分重点高等教育学校试办少数民族班的通知”决定首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工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五所院校试办民族班, 并规定学员可以适当降分, 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002年教育部在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中第一次明确确定边疆、山区、牧区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可以经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在高等学校调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投档, 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2004年, 各省高考招生都依据实际情况, 对少数民族考生招生政策做出了规定和调整, 使少数民族政策更加合理。总的来说, 目前我国对少数民族的招生优惠政策已越来越趋向于成熟, 但却依然存在问题。

二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现状

在高等教育公平的背景下, 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多。在衡量一个大学是否做到教育公平时, 往往是以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在学生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作为判断标准。近年来, 全国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也不断增加, 少数民族学生在总学生人数中所占比例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单位:万人)

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5~2010) 。

由上表可以看出, 大学普通本科中2008年少数民族学生人数所占比例较2007年有所下降, 但是在2008年少数民族在校人数115.35万人较2007年的107.55万人有所增长。硕士研究生少数民族在校人数增长较慢, 总体呈上升趋势, 并维持在4%~5%之间。

本科阶段, 各高校主要采取创办民族班、民族预科班和适当降低分数的方式来给少数民族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到1996年全国创办民族班、民族预科班的高等学校已达140多所, 在校学生11622人。当前, 创办民族班进行预科培养的高等学校主要有中南民族大学、宁夏大学、黄河科技学院、西南民族大学, 它们为增加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等院校的机会, 实现教育公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研究生阶段, 全国多数高校采取“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按照“定向招生, 定向培养, 定向就业”的计划, 并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的方式, 旨在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层次人才。2012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计划面向全国12个省市招生5000人, 其中博士研究生1000人, 硕士研究生4000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已经为中国的发展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他们为少数民族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 现行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公平政策不断发展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认识到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政策中出现的问题, 将有助于实现我国的教育公平。

1. 缺少监督机制, 欺骗行为横行

利用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产生的欺骗行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某些少数民族已经受到较好的教育, 但依然用少数民族的身份占用这些教育机会。另一方面, 已经享受优惠政策的少数民族学生, 在得到提高之后, 却忘记了自己原来的使命, 不愿意回家乡, 而缺少监管制度也使其不了了之。

2. 优惠政策面小,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受益

优惠政策面小一方面表现在民族预科班数量小, 班级容纳的人数有限, 相对于少数民族总人口来说远远不够, 优惠政策无法顾全所有需要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另一方面表现在基础设施不齐全、教师的水平低、没有教科书成为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真实写照, 他们上学的基本保障都没有, 得不到较好的基础教育, 使他们无法与天天接受优质教育的城市学生竞争, 学习基础差。

3. 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准备不够, 学习成绩不佳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公平政策另一个问题是使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产生“弱势群体”心理, 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更有违于政策。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大学前, 基础知识相对薄弱, 在大学的继续学习中, 由于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不够, 加上其他一些因素, 学习成绩不良, 在学习上往往落后于其他学生。

四 对建立完善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政策的建议

在认识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现状的基础上, 为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政策提出建议, 以促进少数民族教育政策趋于完善。

1. 完善与政策相匹配的监督评价体制, 使优惠政策更加有序地执行

加强对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监管, 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预科班申请、优惠政策材料审查、高考减分数、录取学校、大学生回乡的全程都需要有监督政策、监督机构, 并开通实施政策过程、结果的公布网站, 采取最大化的公开程度, 让广大人民群众予以监督。少数民族大学生建立个人诚信档案, 并加大违约代价。少数民族学生有自己发展的权力, 但同时也承担着国家、社会给他们的重任。

2. 采取灵活多样的配套措施, 使更多学生受益

现代教育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设备, 利用电子设备、计算机网络等工具, 将好的教育带给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电视、广播已被少数民族地区所使用, 利用现有资源为少数民族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 并定期向少数民族地区输送教材、练习册, 用最小的成本带来最大的教育收益。

3. 加大对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宣传, 培养少数民族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加强对招生政策的宣传, 通过发传单、广播宣传、村支部教育等方式, 使少数民族了解政策的细节、内涵、意义, 培养他们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使他们在遇到高等教育入学问题时能理智地认识到自己的权益, 并维护自己的权益。

4. 高等教育招生的多元文化, 削弱“民族化”

在高校招生时, 应该考虑学生的多重因素来确定优惠政策, 而不是单一的根据学生的民族性。单一的民族元素招生使高考招生惹来争议, 高校招生时, 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学习经历、生源地、民族等, 在这样的基础上给予需要的学生优惠政策才能体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欧以克.民族高等教育学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2]孟立军.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3]唐滢.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探究[J].教育与经济, 2003 (2)

入学机会 篇5

一、支付能力及其差异:学费定价的现实约束

学费是以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和私人支付能力为基础,由于居民之间的收入与支付能力差异,有人能支付比较高额的学费,但同时也会有人难以支付低廉的学费。由于现实的私人支付能力存在巨大差异,学费定价以哪部分人群的支付能力为基础,显然,既不能以支付能力最高的人群为基础,也不能以最低支付能力的人群为基础。同时不可避免的是:只要以收取学费的方式进行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无论以哪部分人群的支付能力为基础,总有一部分求学者不能支付学费,学生资助体系就在所难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有了极大发展,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但收入分配差距也日益扩大,不同群体之间的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存在明显差距(见表1-3)。国际上,衡量收入差异的基本指标是基尼系数,一般认为,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我国没有发布过官方的基尼系数,但学者们认为,我国的基尼系数应该在0.4-0.5之间。如周天勇认为,“基尼系数过低和过高都不正常……,一般来说,基尼系数0.3为正常。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估计在0.5左右。”说明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接近或超过警戒线,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较大。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

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对我国居民支付能力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地区之间居民支付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我国东、中、西部以及东北部之间居民支付能力差异存在较大差异。如,东部地区城镇居民的高等教育支付能力为26377元,农村为10404元,而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的高等教育支付能力仅为16718元,农村仅为4671元,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高近一倍。

2、城乡居民之间支付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我国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相差较大。如,同样是东部地区,城镇居民高等教育支付能力为26377元,而农村仅为10404元,城镇是农村的2.5倍;同样是西部地区,城镇居民高等教育支付能力为17894元,而农村仅为6166元,城镇是农村的2.9倍;中部地区和其他地区也具有同样的趋势。

3、城镇居民不同的人群之间支付能力的差异存在较大差异。

城镇居民中,占城镇居民的25%的低收入群体高等教育支付能力每年不到10000元,城镇困难家庭(占5%)年高等教育支付能力仅为3151,高收入家庭(占20%)年高等教育支付能力达到33540元以上。

4、农村居民支付能力弱。

我国高等教育定价学费一般在4000-5000元之间,加上住宿费、书本费及其他代收费、往返路费等相关教育费用,每年的学习费用一般在10000元以上。农村困难家庭(占25%)高等教育支付能力为负数,且有50%的中等与中低收入家庭高等教育支付能力低于10000元。占75%的农村居民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在6000以下。可见,我国农村居民对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极其微弱。

可见,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很大。收入差距不仅存在于城镇和农村的各阶层之间,更存在于城乡之间以及各地区之间。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点是城乡差距,因为城乡差距既包含着又超越了个体社会成员之间教育机会的差距,而且具有决定着中国基本的社会结构的特殊重要性。支付能力差异考验着入学机会、教育公平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学费歧视性定价:支付能力差异下的有效定价方式

理论上,每个学生接受基本相同的教育,收取相同的学费,应该是平等的,但相同的学费对不同的支付能力而言,对不同的社会成员的入学机会又是不均等的。

公平或基本公平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下,学生以基本相同的条件入学,接受相同的教育,学习期间花费基本等额的教育成本,将来的就业机会正常情况下也应该是相同的(舍弃家庭背景等影响就业的社会因素),无论从教育成本补偿还是教育收益,学生之间应该均等的或差异不明显。但是,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社会阶层,由于支付能力的差异,在等额的学费前,又是不平等的。从学费定价技术上,基于教育公平,解决支付能力差异的基本方法是实行学费歧视性定价——对不同的消费者实行不同定价。

庇古(Arthur Cecil Pigou)根据歧视程度的高低,将定价歧视分为三种形式:一级价格歧视,即卖主根据每一个买者的可能支付的最大货币量来制订价格;二级价格歧视,即根据不同消费量索取不同价格;三级价格歧视,即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或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学费的歧视性定价可以运用三种价格歧视,并在国外学费定价实践中广泛采用。

西方很多国家就充分运用了学费的一级歧视。如英国,按家庭支付能力将学生分为免收学费和收取部分学费两类。据统计,在2001学年度,大约有50%的学生因家庭收入未达到需要交学费的标准而可以免费入学,同时,这一学年依据规定需要交学费的学生只占在读学生的35%左右,见表5。从2004年开始,在以前按学生家庭支付能力收取学费的基础上,英国又将大学的收费标准分为依赖家长和独立生活两类,见表4-6。其学费定价采用了学费的一级歧视和二级歧视。

1、学费的定价的一级价格歧视:对富裕家庭学生实施高收费

茅于轼等学者支持对富裕家庭学生实施高收费的价格歧视,它认为,目前中国高校里,穷人孩子的比例已占到10%-20%,如果高校学费降低,是让不穷的人,有能力支付高学费的人搭了这个便车。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提高学费,通过提高学费,以增加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贷款,来解决穷人上学的问题,把这些富人掏出来的钱,用来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大学,最终实现教育公平。这种思想虽然受到社会的质疑,被人讥讽为“学费涨价劫富济贫论”,但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其思想来源于价格歧视理论。

2、学费定价中二级价格歧视:对贫困学生实施学费折扣。

二级价格歧视理论可以作为对经济困难学生实行折扣定价(学费减免)的依据,也是建立贫困学生资助制度的依据。学生资助是指对在校学生为完成学业实行的经济无偿的或有偿的帮助,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和减免学费等形式。在分析国外的学费制度改革时发现,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提高学费水平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资助,且学生资助的范围越来越广、资助力度越来越大,如美国约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享受各种形式的学生资助,2004年英格兰高等教育法案确定了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可以收取不同学费的差异收费原则后,英国许多大学在仔细研究其招收的低收入家庭学生情况后,都选择了收取最高限额的学费,同时向贫困学生提供优惠奖学金。即使高等教育免费的国家,也对学生实行各种形式的资助。

3、高等教育定价的三级价格歧视:依据教育需求弹性收费。

李文利的研究发现,保持潜在受教育者的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家长受教育程度从高中提高到大专,则上大学可能性0.397从提高到0.635,如果家庭收人水平提高10%,上大学概率从0.397提高到0.415;如果预期成本下降10%,上大学概率提高到0.420。此外,收入效应小于学费效应,见图1。

学费与教育需求的关系类似于产品价格与需求的关系,经济学中用需求弹性反映。弹性是指只要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就可以用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变化的反应敏感程度。一般公式为: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教育需求弹性在西方教育经济学中也称为“学生价格反应系数”(students’price response coefficient,SPRC,),这一指标是指学费或补贴每变化100元导致的入学率变化百分比。

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经典公式,本文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公式代替学生价格反应系数。价格反映系数均为负数,但实际表述中,为便于比较而取正值。

式中:e:表示学生价格反应系数

x:需求量及其变化

y:学费及其变化

通过弹性系数大小的变化及比较,使我们了解其内在规律性。如果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可以说这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如果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动反应小,则需求量是缺乏弹性的。

教育的需求弹性系数———学生价格反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教育收益,供求关系,等等,此外,支付能力及其差异是其重要影响因素。适当的运用教育需求弹性实行学费定价,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平衡教育供求关系,实行学费的优质优价。

三、启示与结语

我国学费制度几经变迁,义务教育经历了从收费到免费的改革,高等教育则经历了免费、双轨制收费再到全面收费的改革,学费标准不断攀升。围绕学费问题的是非曲直,学费定价的标准高低,不同群体之间展开的论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主要争议一是学费定价的依据不充分,二是定价方法简单,没有实行有效的分类定价,没有较好解决贫困学生资助问题,危及教育公平。

对学费实行分类定价,是符合学费定价的成本与收益原则的,但采用什么标准对学费进行分类定价,则是学费定价制度的重要方面。实际上,我国学费制度中也包括了分类定价方法,已经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教育之间实现了定价分类。但目前没有按家庭支付能力实行学费的分类定价(歧视定价),导致贫困学生的资助问题没有解决。

如何“既扩大高等教育的参与和入学机会,同时增加来自学生的真正的成本补偿”。始终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若干重要问题中最富有挑战性的议题之一。不仅需要根据支付能力差异进行学费的歧视性定价,而且需要重构与优化学生资助体系,才能显著提升受关注最少的弱势群体在就学、结业和学有所成的平等机会。

参考文献

[1]王红茹.专家(周天勇)称发改委制定分配调节方案上报国务院审批[N].中国经济周刊.2009-10-26

[2]刘杰.我国每年近40万准大学生拿到录取书却不就读[N].河南日报.2007-05-09

[3]陶美重.高等教育消费市场发展趋势[J].大学教育科学.2008(3)

[4]何智蕴,董乃涵.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浙江家庭高等教育消费研究—基于与全国七省市的比较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5)

[5]陈晓宇,闵维方.成本补偿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J].教育与经济.1999(3)

[6]姜英爽.经济学家茅于轼称大学低学费致富人搭穷人便车[N].南方都市报.2008-01-09

[7]王璐,孙明.英国大学生学费与资助政策改革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7)

[8][9][10]Currently in Higher Education?http://wwwdfes.gov.uk/studentsupport/students/support/Students/cur_c-urrently_in_he.shtml[EB/OL].2005-9-30.

[11]李文利,魏新.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与合理的学费水平[J].教育发展研究.2000(3)

上一篇:宽带薪酬制度下一篇:后进生转化工作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