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给学生机会

2024-07-03

参与给学生机会(精选12篇)

参与给学生机会 篇1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积极探索、发现知识规律、获得数学能力, 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全面发展学生数学素质。

一、创设观察机会, 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规律

美国数学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数学规律是对某些数学现象的高度概括。教师如果简单地把知识规律呈现给学生, 学生也只有机械地记忆和应用, 对知识规律的提炼过程缺乏应有的观察和思考, 就会造成一知半解, 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在教学某些规律时, 教师如果能创设机会, 呈现一些有效材料,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计算去发现知识规律、总结知识规律, 就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如教学人教版数学教材“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规律。教学时, 为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课件演示孙悟空从花果山带回来17个桃子、18个香蕉、19个苹果, 要把这几种水果平均分给师徒4人, 每人分得几个, 剩下几个?学生稍加思考后回答:

桃子:17÷4=4……1

香蕉:18÷4=4……2

苹果:19÷4=4……3

学生通过对上面三个算式的观察, 发现:被除数增加1, 余数就多1。教师进一步提问:“20÷4的余数会是几呢?”有的学生不加思考即回答是4, 教师随手板书:

20÷4=4……4

而有的学生表示不同意, 认为剩下的4个, 每人还可以再分1个, 应计算为:20÷4=5

接着让学生按规律回答出:

21÷4=5……1

22÷4=5……2

23÷4=5……3

24÷4=6

25÷4=6……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以上的计算, 发现“余数总是小于除数 (也不能等于除数) ”的规律, 并用一个简便的式子把它表示出来:余数<除数。就这样, 通过将错就错设置疑问, 让学生在产生认识冲突的过程中, 领悟余数为什么不能和除数相同, 也不能比除数大的道理, 进而提炼出“余数一定小于除数”的规律。这样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 不仅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还培养了学习能力, 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操作机会, 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知识来源于动作, 而非来源于物体。”小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 动手操作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材笔算除法:“42÷2”时, 教学的要求是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 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教学时, 在学生说出40÷2=20 (棵) 、2÷2=1 (棵) 、20+1=21 (棵) 的口算方法后, 让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来说明口算的步骤:先拿出4捆 (40根) 小棒, 把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2捆, 也就是每份20根;第二次把剩下的2根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1根。再让学生把口算的方法和摆小棒的步骤在笔算竖式中表示出来。教师作示范板书, 促使学生明白笔算除法的书写方法及算理。教学“52÷2”时, 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书写方法, 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当十位上的数除后还有余数怎么办?操作时引导学生先把50根小棒中的4捆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2捆, 也就是20根, 再把余下的1捆打开后是10根, 与2根合并起来就是12根, 12根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6根。通过操作, 学生形象地理解了“十位上的余数应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的难点。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引导学生把分的过程和笔算竖式的书写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用课件演示验证, 使学生既理解了算理, 又掌握了算法, 并且丰富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创设交流机会,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个性

学习是认知的过程, 也是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过程。在教学中, 创设交流的机会, 有利于营造民主、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 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如教学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数学广角”时, 当学生认识了韦恩图后, 重点是让学生说一说韦恩图各部分所表示的意思, 可先让学生小组讨论, 再全班交流, 人人都能把这个图中三部分之间的关系说得清清楚楚:左边的红圈表示只参加语文小组的人数, 右边的蓝圈表示只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 红圈和蓝圈交叉的中间部分表示既参加语文小组, 又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在交流“如何用式子计算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中, 学生思维相当活跃, 得出以下计算式子: (1) 8+9-3=14 (人) ; (2) 8-3+9=14 (人) ; (3) 9-3+8=14 (人) ; (4) 9+8-3=14 (人) ; (5) 5+3+6=14 (人) 。并且每种算法都能明确说出算理。这样, 学生既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又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落实了教学目标。

参与给学生机会 篇2

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又开始了,我的眼前浮现出往年运动会时一些学生失落或选拔落选后的唉声叹气,往年挑选运动员时,总会有不少学生很失落或失望——想参加某个运动项目,但能力不如其他同学,总选拔不上。这样几次,有的孩子失去了自信,有的孩子没有了任何积极性,有的孩子羡慕嫉妒恨……我想:小学整整五年,如果一个体育方面比较弱的孩子一次都没过参加运动会,那对孩子来说太“不幸”太“悲惨”了,甚至可能影响孩子一生对体育的热爱,孩子该失去多少乐趣呀!今年的运动会一定要让每个孩子都参加,至少参加一项。

于是,我在班里把要举行的运动项目提前进行了通报,号召同学们至少选择其中的一个进行训练并准备参与。

学生练了一段后,在运动会的前一个星期,我进行运动员的选拔,先选拔需要个人实力的,如:越野跑、50米跑、长跳绳、短跳绳,这些项目对那些特别棒的几个尖子进行人员固定,对能力一般其他人员尽量不重复。对一些集体的项目,如拔河、接力赛需要的人员多,愿意参加的都可以报名参加,人多了就优先参加的项目少的同学。所有项目都没参加的`,必须参加滚轮胎比赛,我在班里反复地说着:“咱们这次运动会的口号是:参与第一,比赛第二!每位参赛的同学只要努力去做就行了,其他同学不许埋怨、指责!”每次选拔运动员时,我都比较注意哪些弱的同学,还“强制着”“命令着”,即使这样,还有“漏网之鱼”。在选推轮胎的运动员中,我一遍一遍的扫视着全班学生,一遍一遍地说着“还有谁任何运动项目没参加?”对那些弱学生我一遍一遍的对著名单,忽然一个学生映入我眼帘——小言,他平常沉默寡言,我印象中他好像什么也没参加,我就问他参加了什么项目,他脸红了不吭声,我又问他:“你为什么不参加呢?你不是跑得快吗?”他还是不吭声。我知道,问他什么都不会说,于是,我说:“你既然什么也没参加,必须参加滚轮胎。”他没说话。

等滚轮胎比赛时,我特别关注小言,他显得比较兴奋,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他还拿来一个照相机,让其他同学帮他照相。比赛前,他积极用轮胎练着,看着其他同学怎么推;比赛时,他积极用劲,整场下来,他满头大汗,一扫往日的默默无闻,和同学说笑,看相机……一个孩子的朝气勇气和豪气显现在他身上了。看着他的样子,我知道,我“逼”他参加运动项目,他其实是很喜欢的!

是啊,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比较内向,不大胆,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在后面“推”(哄、鼓励、帮助、逼迫……)孩子一把,孩子的潜能就会激发出来的。

为学生创设自主参与学习的机会 篇3

一、创设观察机会,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规律

美国数学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数学规律是对某些数学现象的高度概括。教师如果简单地把知识规律呈现给学生,学生也只有机械地记忆和应用,对知识规律的提炼过程缺乏应有的观察和思考,就会造成一知半解,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在教学某些规律时,教师如果能创设机会,呈现一些有效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计算去发现知识规律、总结知识规律,就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如教学人教版数学教材“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规律。教学时,为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课件演示孙悟空从花果山带回来17个桃子、18个香蕉、19个苹果,要把这几种水果平均分给师徒4人,每人分得几个,剩下几个?学生稍加思考后回答:

桃子:17÷4=4……1

香蕉:18÷4=4……2

苹果:19÷4=4……3

学生通过对上面三个算式的观察,发现:被除数增加1,余数就多1。教师进一步提问:“20÷4的余数会是几呢?”有的学生不加思考即回答是4,教师随手板书:

20÷4=4……4

而有的学生表示不同意,认为剩下的4个,每人还可以再分1个,应计算为:20÷4=5

接着让学生按规律回答出:

21÷4=5……1

22÷4=5……2

23÷4=5……3

24÷4=6

25÷4=6……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以上的计算,发现“余数总是小于除数(也不能等于除数)”的规律,并用一个简便的式子把它表示出来:余数<除数。就这样,通过将错就错设置疑问,让学生在产生认识冲突的过程中,领悟余数为什么不能和除数相同,也不能比除数大的道理,进而提炼出“余数一定小于除数”的规律。这样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不仅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还培养了学习能力,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操作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小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动手操作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材笔算除法:“42÷2”时,教学的要求是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教学时,在学生说出40÷2=20(棵)、2÷2=1(棵)、20+1=21(棵)的口算方法后,让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来说明口算的步骤:先拿出4捆(40根)小棒,把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也就是每份20根;第二次把剩下的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根。再让学生把口算的方法和摆小棒的步骤在笔算竖式中表示出来。教师作示范板书,促使学生明白笔算除法的书写方法及算理。教学“52÷2”时,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书写方法,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当十位上的数除后还有余数怎么办?操作时引导学生先把50根小棒中的4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也就是20根,再把余下的1捆打开后是10根,与2根合并起来就是12根,1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通过操作,学生形象地理解了“十位上的余数应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的难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把分的过程和笔算竖式的书写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用课件演示验证,使学生既理解了算理,又掌握了算法,并且丰富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创设交流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个性

学习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过程。在教学中,创设交流的机会,有利于营造民主、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如教学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数学广角”时,当学生认识了韦恩图后,重点是让学生说一说韦恩图各部分所表示的意思,可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人人都能把这个图中三部分之间的关系说得清清楚楚:左边的红圈表示只参加语文小组的人数,右边的蓝圈表示只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红圈和蓝圈交叉的中间部分表示既参加语文小组,又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在交流“如何用式子计算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得出以下计算式子:(1)8+9-3=14(人);(2)8-3+9=14(人);(3)9-3+8=14(人);(4)9+8-3=14(人);(5)5+3+6=14(人)。并且每种算法都能明确说出算理。这样,学生既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又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落实了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

昆明市晋宁县教育局教研室

数学教学要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 篇4

关键词:教学过程,学生参与,故意失误,注意细节

我们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和学的过程。 教是指教师的活动, 学是指学生的活动, 二者统一于课堂教学过程中。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指导下, 我们过多地注重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 从而使得课堂变成了教师的表演。 近年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我们逐步意识到这样的教学过程是符合教学的真谛的。 于是提出了课堂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参与的机会。 那么,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呢? 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想法。

一、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 如何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呢? 一种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提问。 由教师提出针对性的问题, 由学生回答问题, 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参与的过程。

1.提问中让更多学生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 有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当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后, 总有一些同学在第一时间就举起手来, 而有一些同学则沉默不语。 这时, 如果从举手的人中挑选一个来回答问题, 就会发现有些同学会在一节课上回答很多问题, 而有的同学在一节课上则没有回答任何问题。 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的。 我们的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因此不能把所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只给少数同学。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形出现, 一般我在提出一个问题后, 都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 让同学们把自己的答案写在纸上, 同时我也走下讲台, 围着课堂转一圈, 看看学生写的答案, 这样等于让全体学生参与到了问题回答过程中, 有效避免了课堂只被几个脑筋转得快的同学垄断。

2.让每个学生准备至少一个答案。 在提出一个问题后, 为了激励大家积极进行思考, 我一般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准备一个答案, 并让学生知道, 自己期待每一个同学的答案, 让大家做好积极回答问题的准备。 比如, 在一节数学课上, 我就问大家34减去16有几种算法, 请大家进行心算。 在学生进行了思考后, 我就让一些同学起来回答, 在回答前我提醒大家:你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大约需要几个步骤, 你准备向同学们介绍几个要点。 甲同学说, 可以用34先减去10, 再减去6。 乙同学说, 可以用34先减去20, 再加上4。 这两位同学的回答给大家提供了不同的思路。 这两种思路是截然不同的, 一个是一步一步做减法, 最后得出答案, 一个是先减后加, 把多减的加回去。 当然最终结果是一样的。

3.故意失误让学生指出来。 在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应当讲究一些策略,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极参与进来。 比如, 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经验, 总结出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故意出现错误, 卖个关子给学生, 看看学生的反应如何。 当然我们抛出这个引子后, 一定要沉淀一会, 观察学生的表现, 当然这个过程还是要表现得相对自然一些。 当学生发现错误, 并提出纠正的建议时, 老师还可以坚持错误, 让学生据理力争, 最后老师认输, 并且向学生表示道谢。 实际上, 师生进行争论的过程既是学生纠正和论证的过程, 又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意让学生参与课堂的一些细节问题

在学生参与课堂的过程中, 一般都是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形式出现, 这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最常见的方式。 而在这个过程中, 让哪个学生回答问题有很大的学问。 一般情况下, 学生要回答问题, 总是要经过教师的允许, 而让哪个学生回答, 则需要进行选择。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从举手的学生中选取一位回答问题。 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 总是那几个同学举手, 而有的同学从来不举手。 这样就造成一节课总是被少数几个学生垄断。 因此, 在举手这个细节问题上, 我们可以改变一下做法。

1.多样的举手方式。 过去我们多强调学生举手时要五指并拢整齐划一。 我在课堂教学中试着改革了这种举手方式, 鼓励学生在举手时可以高高举起, 这样的举手方式代表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自信、有把握, 当然也可以低低地举手, 这样的举手方式则代表学生对这个问题还是不太自信, 可能对自己的答案还有些犹豫。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该把目光多投给那些第一次举手的同学, 对这些同学在课堂上的优异表现, 我们要及时给予鼓励, 这样, 我们看到的低低地举手的人就会变成高高地举手。 这样的方式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2.通过举手指的方式。 在课堂上, 我们提问的次数较多, 回答问题的学生也会很多, 有的同学可能回答了几次, 有的同学可能还没有回答一次,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该如何区分呢?我尝试着这样的做法, 让学生举手时可以举手指, 举一个手指表示第一次举手, 举两个手指表示第二次举手, 举三个手指表示第三次举手。 这样, 我们就可以方便地发现并叫起第一次举手的同学回答问题, 从而避免那种问题常被几个同学垄断的局面出现。

把机会给每一个学生 篇5

--谈如何保证班干部轮岗制的有效性

班干部轮岗,就是让全班所有学生轮流担任班干部。我的做法是:先定岗,而后学生竞选上岗,组成第一轮班委。下一轮则由个人自愿申报,再根据申报人员构成情况及班级工作需要,师生讨论确定新一轮班委,轮换周期为一个学期。为保证班级工用的有效性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全面性,在班干部轮岗制操作运行过程中,我特别加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新干部上岗前加强培训和见习

在岗的班委在班主任指导下展开工作,两个月以后,一切步入正轨而且已摸索出较为成熟的工作思路,这个时候,选出下一轮班委,并让他们与现任班委一起参与班级管理,在工作中观察学习,现场取经。这样原班干部在实践中充当了下一轮班干部的培训老师,为新班委正式接管所有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有些学生以前从未担任过班干部,一旦上岗,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易挫败其自信心,同时也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工作成效。第二、轮岗过程中加强随机指导

轮换中,新的班委虽然经过了“岗前培训”,但上岗后难免仍有许多问题和不足,班主任应时时注意把握全局,既要了解班级情况,又要掌握各位班干部开展工作的情形及他们的思想波动,适时加以引导启发,分析工作的成败得失,讨论提高工作水平的策略。特别是上岗之初的一个月,这一工作尤为重要。因此,实施这一制度并不是让班主任“放了假”,无事可做,而是加重了担子,需要动更多的脑筋。

第三、做好“下岗”后的人才开发和再发展工作

上一轮或几轮班委中“退居二线”的许多学生,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逐渐变得成熟起来,对于班级管理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对个人发展也是一个极好的铺垫。为此,我在班内设置了助理班主任,从原班干部中选拔工作出色的同学担任,进一步发展其作用,并使之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更大的提高。同时,新一轮班干部上岗后,难免有许多新问题,而且越到最后,越剩下那些较为内向、腼腆的学生,工作开展难免有些力度不够,这样,助理班主任的设置对这些新干部的成长,对于班级工作的发展又产生了新的意义。轮岗制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由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因素,班主任常常有意无意地忽视一些较为内向的学生,注意不到他们的长处,这些学生优秀的品质与某方面的特长又常常是隐含着的;某些较为调皮的学生又常因表面的淘气而淹没了他们的勇敢、正直、热心等闪光点。这两类学生一旦拥有了施展才华、展示自我的机会,往往比别人更珍惜,更努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我们说,“把机会给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创造契机,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职责。

班干部轮岗制运作实践

我担任班主任十余年,从实践中得出:担任班干部,能使学生比较自觉地规范自我行为,还能培养很多有益的能力和个性品质,如组织能力、责任心等等,班干部轮岗制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具体措施是:

1、培养核心。在第一学期首先要选举出班委,选出的班委负责开学后的前几周的工作,待到班委工作正常后才开始实施班干部轮岗制,将此后的职位和工作让贤给全班的每个组,原班委“退居二线”当顾问和评委,从而帮助小组值周班委开展班级工作,同时原班委作为全班的领导核心要有意识地分配在各个小组之中。

2、分组与组阁。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左右的小组,每个小组作为新一届的内阁负责2-4周的全部班级工作,其中每个人分别负责体育、卫生、纪律、宣传等一项或多项工作,同时将擅长美术、书法、文娱、体育的同学尽量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中去。在小组值周班委内,可以首先竞选班长,通过竞选产生出全面负责的班长来,竞选后上任的班长开始在小组内组,利用班会时间要向全体同学公布每个人的职务,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3、负责的范围和权限。小组中每一个值周班委,对一周内分管的班级工作都要有细致的记录,都要进行大胆的管理,每周结束后,每个值周班委对分管的工作都要在周一的班会上进行总结,针对所负责的工作要指出全班同学或突出的个人在行动上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在小组值周班委工作中,要给每个班委以奖罚权,执行奖和扣分的政策,让值周的每个班委及时表扬和奖励表现较好的同学,在值周期间如发现同学的缺点和错误,要通过扣分等措施进行制止。

4、职位互换。等到下一次小组再值周时必须对原职务进行调换,从而有利于每个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机会均等的原则。

5、对小组值周班委的评定。学期结束时,原班委的评委和顾问们要对每个小组值周班委进行评定和打分,将此分记入每个人的德育量化考核中。通过对每个人工作的评定,可以督促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和管理工作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中有一个追求完美工作业绩的尺度。

试行班干部轮岗制“四法”

一、定期轮岗。每次换届都要保证1/2以上的新成员;在岗时间可以是一个月,也可是一个学期;每个干部的具体在岗时间由全班同学在评价的基础上,投票决定。

二、竞争上岗。即根据“自愿、民主”的原则,通过竞选产生;竞争的主要形式是发表竞选演讲,向全班同学就治班方略、个人特长和自身修养等作出介绍和承诺,接受同学们的挑选和监督。

三、老师导岗。干部轮岗,班内事务主要由当选干部自己思考、自己筹划、自己解决,但离不开教师的因势利导。教师应该站在他们前面引导他们,站在他们旁边辅导他们,站在他们后面督导他们,使干部轮岗制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同学评岗。班级每学期组织两次评岗活动,期中初评,期末总评。评价方法采取代表发言和学生座谈两种形式进行,如实评价优缺点,不作肯定或否定结论。评价意见登记在《班干部岗位评价表》上,作为新学期换届竞选的参考。

班干部轮流制怎样避免形式化

“班干部轮流制”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但若操作不好,很容易流于形式,甚至给班级工作的开展造成困难。怎样避免“班干部轮流制”的形式化倾向呢?

一、精心组织班队干部的“民主选举”和“民主评议” 选举前,应加强民主选干的意义、班队干部岗位设置等方面的宣传,使全体学生都认识到民主选举是一场公平的竞争,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做好某项工作,能胜任某一职位,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积极性,唤醒他们的参政意识,并端正他们的“官念”;选举时,要让竞争者登台发表竞选演说,回答同学质询,并采用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民主选举;任职期满,要利用班队活动和晨会时间组织小干部述职,向同学们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并让学生对他们的工作做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以纠正班主任对小干部以偏概全的认识,减小对小干部的偏爱,使小干部自觉接受同学的监督,养成为同学、为集体服务的观念,不断增强班队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注意小干部队伍的性别比例和类型比例

根据岗位配备干部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男女比例和类型比例,努力克服目前小学阶段任用小干部“重女轻男”、“重智育轻它育”的倾向,应大幅度启用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缺点的学生,尤其是男学生担任小干部,尽量减少小干部“女强男弱”、“智强它弱”的现象,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和特长,更好地适应班队工作的多样性。

三、适当保留小干部骨干

班队管理有它自身的规律,小干部工作同样也是一门学问,所以,即便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新当选的班队干部也未必能顺利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因此,进行干部轮换时,可以通过连选连任的方式,适当保留原有小干部中的1/4至1/3继任新的职务,以便于新老衔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

四、关注“弱生” 每个学生都享有受教育、受锻炼的基本权利,关注“弱生”是尊重学生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指标,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创造机会,让“弱生”尝试担任一定的职务,使他们在为同学服务时克服弱点,拥有成功,实现自身价值。对于顽皮的学生,可以选那些明是非、讲道理、有能力的担任班队干部,并通过工作加压、角色期待,使他们实现自我完善,不断取得进步,进而影响和教育一批学生。

五、加强对班队干部的培养

班队干部岗位是学生学习服务、学习民主、培养能力的课堂,而不是减轻班主任工作负担的一批能做杂事的“小助手”。实际工作中,有些班主任很少考虑对小干部的培养,甚至将他们置于同学的对立面,如检查纪律、监视学习。这会给小干部的自身成长带来较多的问题。因此,班主任应坚持班队干部使用和培养并重的原则,加强对他们的培养,通过开办班队干部学校、跟踪辅导、以老帮新、活动示范等方式,培训小干部的工作能力、服务意识、少先队基本知识、责任感等,同时注意扶放结合,随年级升高而渐渐放手,逐步培养他们工作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管理,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不妨多选几个班干部

笔者认为,在一个班级中应多设置几个职位,多选拔、培养几名班干部,这样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减轻每名干部的负担。一个班级组织虽小,但工作却不少,如收发各科作业、负责打扫卫生、组织文体活动、敦促学习、记录班级立志、向科任教师反馈教学信息等等。如果班干部人员太少,就会出现一人身兼几职的情况,这样就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工作。

二、有利于班级管理。由于班干部较多,每个人的工作内容单一,工作目标明确,因而容易把工作做细、做好。同时,由于班干部一带头,很快就能形成一种风气,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给学生一个改过的机会 篇6

5月的一天,学校为区运动会做彩排,利用大课间调集 所有的参与者到操场集合,要求彩排者全员到场。而此前收钱的组长还没来得及把手里的钱交到我手里,放在书包的一角就匆匆地去操场集合了……仅仅20分钟,再回教室,有一张100元的大钞就不翼而飞了,看到组长以坚定的口气从头到尾向我叙述事情的经过,我很茫然,也很气愤。民意测验,揭发检举:“这20分钟谁在教室里逗留过?”纸条上得到的反馈结果是:5个男生,3个女生。其中有3个答案是一致的,那就是小宏在丢钱者附近逗留过。按照常理,我把目标锁定在小宏身上。可出人意料的是,小宏说什么也不承认是他拿的。我没辙了,但我心里已经认定是他了。可谁知,我的判断是错的,直到后来事情有了真正的答案。

没过几天,再次有人向我汇报:丢钱了,而且不止一个人,不止一次,尤其是阿飞一个人就丢了3次,“频繁的丢钱是好事啊!”我心里默念着。于是我计上心来,从兜里掏出两个一元钱当着小飞的面记下钱的号码,而后把钱给小飞,让他放到平时习惯放钱的地方去。安排好“钓鱼者”小飞,我又迅速找来两个“望风者”,两个我非常欣赏和信任的女同学,她们做事井井有条,聪明伶俐,我给她们安排任务:“你们两个在教室帮我留意小飞的书包,盯着看小飞的书包被谁动过,要么两个人同时监督,要么倒班轮流留在教室里守望。”布置完任务仅仅两节课,两个女生同时欣喜地向我汇报:“小山拿走了小飞书包里的钱。”我得到了汇报立刻去教室里找小山,让他到办公室来。我问他今天带了多少钱,小山把兜里的钱如数拿出来,我立刻把那两个一元的拿了过来,仔细核对号码之后问他:“这钱是你的吗?”他理直气壮地说:“是啊!”当我把事先记下的号码给他看时,他瞠目结舌,欲言又止,止而又言,面对如山的铁证,他最后低下了头。我的做法着实出乎他的意料,我查出了事实真相。

接下来我非常高兴:将近一年的偷窃行为终于水落石出了,可以给那些单纯期待着结果的孩子一个交代了,可以为那些不止一次丢钱的孩子伸张正义了……我心里窃喜。惊喜之余,我又十分冷静。必须给小山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

于是我找了一张白纸,告诉他这是一张白纸,证明你的纯洁,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你对待错误的态度,知错要改。这张白纸既是过去的终止,又是现在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果你能非常诚实地写出过去,才能证明你有悔改之意。我的意图是让他把过去偷窃的次数一一列举出来,果然不出所料,他一共列了将近20次,其中还包括那次数目最大的100元。我告诉他这是我们俩人之间的秘密,只要他不说,别人是不会知道的,因为他不说我不说,别人就不会知道。

两年后,学生毕业了,毕业后带着一束五颜六色的鲜花,鲜花上插着8个大字——感谢师恩,师爱无边。

其实,这个学生不止一次偷窃,如果我面对全体学生宣布他是多次的偷窃者,想必会大快人心,但这个学生就会颜面扫地,也许自此他就会误入歧途。尽管我也希望痛快地给大家一个交代,但作为人师,作为人母,我还是保护了这个学生的自尊,维护了一个成长中的少年的形象,给了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为他的人生唱出了一首悔过自新的歌,使他重新走上了健康的成长之路。

E-mail:hit790205@163.com

请给学生自己作主的机会 篇7

从教多年来, 深知教育后进生, 提高后进生各方面的能力, 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有时候教师们千方百计, 千辛万苦的“好心”, 效果却适得其反, 而在一次活动中, 我得到了一个启发, 那就是“给学生选择的机会”。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叫杨洋, 但她对学习并没有完全失去信心, 为帮助她和其他学困生, 我在班级中开展了“帮教”活动, 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坐在一桌, 便于互相帮助。在班级中, 为学困生选好了“朋友”便找来一一谈话, 其他学困生都点头同意。但当我问到杨洋时, 她起初很来劲, 但我把“朋友”的名字告诉她后, 她不说话了, 停了足足有3分钟才说:“可以让我自己来挑吗?”我以为她们俩有矛盾, 杨洋摇了摇头, 可我明显感到她有心事, 想问一问, 但我还是忍住没有问, 我同意了。于是, 杨洋经过思考, 选了一位学习中等的学生作为自己的“朋友”并请我去问这位同学是否愿意, 我答应了, 顺利地帮助她完成了任务。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 我特意留心他们的帮教情况, 发现情况良好。杨洋的成绩有上升的趋势, 比其他几对进步较快。于是我又找杨洋同学谈话, 首先表扬了她学习上的进步, 接着又提出了当时忍住没有问的问题。只见她想了一会说:“人家成绩那么好, 我才不好意思打扰人家呢。”话说得委婉, 但其中之意不言而喻, 原来是自卑心理在作怪。应该说这是她的自尊吧。她害怕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

通常学困生给我们的印象是对学习毫无兴趣, 对成绩持无所谓的态度。但是在这种表面的背后, 我们可以发现后进生的内心是十分敏感、矛盾的。从我与这些学困生的谈话中了解到, 他们渴望进步, 更渴望同学和老师的帮助, 但他们对班级中学习优秀的学生, 常常敬而远之。与他们在一起, 心理压力重, 心情越是压抑, 行为就越是被动, 于是就落在了其他同学的后面。给他们自己选择的机会。从他们内心来讲, 会更愿意自主地与“朋友”沟通, 主动求教于他们。作为老师这样做, 实际上也就是把争取进步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的手中, 在尊重、信任他的同时, 也把自尊放在他的手中, 使他们拥有了自尊和自爱。

请给学生结识校长的机会 篇8

上述这篇短文不禁让笔者想起了现代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做法。抗战期间, 张伯苓担任国民参政会副议长, 他的办公室常常宾客盈门。办公室设在范孙楼楼下居中, 旁边是迎宾室, 对面便是总务处、教务处。范孙楼也是男高中的教学楼, 男高中三个年级12个班都在楼上。高中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 特别是男生。南开的房子都是木地板, 楼上几百学生动起来, 楼下自然隆隆作响。有位好心人建议校长的办公室和迎宾室移到图书馆下层, 张伯苓却不同意。他说:“校长的办公室怎能远离学生?校长的办公室就是为学生、教师办事的嘛, 没有学生算什么学校?下课时间, 学生吵点闹点, 活动活动有好处。”他还很幽默地说:“吵嘴可以锻炼口才嘛, 只要不打架就好。过去的私塾很安静, 我们可不能复古。我们不怕外行批评。”

“校长的办公室怎能远离学生?”张伯苓先生的这句话反问得好, 难怪乎南开人才辈出!南开中学建校近百年, 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栋梁之才, 这一现象为20世纪我国中学界所独有。笔者想, 这和张伯苓校长“与全校学生拉近距离, 甚至保持了‘零距离’, 树立学生‘贴心人’的形象, 把感情因素融入学校管理之中, 常听学生的呼声, 常探学生的情绪, 常想学生的冷暖”这一管理方式是分不开的。

然而当下, 我们的校长又是怎么做的呢?很多地区都非常注重对学校的投入,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会用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 于是乎楼也多了, 也高了, 装潢也华丽了。其中, 有一个共同之处, 那就是校长的办公室几乎都是独处一隅, 且楼层比较高, 离教学区距离较远, 环境幽雅, 装潢别致。的确, 校长的办公室由于工作原因, 经常会有一些上级领导进入, 迎来送往, 如果离教学区较近, 难免嘈杂。但是, 难道就因为这样, 我们校长的办公室就应该设在“桃花源”中独处一隅吗?难怪乎大多数学生都不熟悉自己学校的校长, 有的不知道校长姓什么、叫什么, 有的甚至连校长长什么样都很模糊。

多给学生提供学习反思的机会 篇9

一年级《20以内退位减法》的新授课上,教师要求学生计算“13-6=?”时,学生给出了这样几种算法: (1) 把13分成10和3, 10-6=4, 4+3=7; (2) 把13根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拿出6根,还剩7根; (3) 把6分成3和3, 13-3=10, 10-3=7。

师:这几种算法到底哪一种更简便呢?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算法进行反思。

生1:我比较赞同第一种算法,因为把13分成整10和3, 10减6等于4,再加3,结果就等于7。

师:我们给这种方法起一个名字———平十法。

生2:我也认为第一种算法好,因为整个口算过程都是利用我们已经掌握的口算知识来计算的。

生3: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第三种方法好,因为把6分成3和3, 13减3正好是整10, 10再减3等于7,用连减法,这种方法很容易记。

师:第三种方法也起一个名字———破十法。

生4:我觉得我数数,数得很快,一个一个地减,很快就知道13-6=7。

生5:我不同意他的想法,如果遇到很大的数相减,如“18-9”,数起来就很麻烦,算起来就不简便了。

生6:很明显如果数目很小的退位减法可以用第二种方法,如果数目较大,可以用平十法和破十法。

生7:我还有更好的方法,就是应用我们学过的进位加法,因为6+7=13,所以13减6就等于7。这样想加法算减法,就能更直接地算出得数。

同学们齐声说:“对!”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学生经历了三个层次的反思。

教师通过“比较究竟用哪一种方法简便”来设问,让学生针对“13-6=?”这一道题目展开反思,营造了探究氛围。当学生说方法1简便时,立即有学生举例“把6分成3和3, 13减3正好是整10, 10再减3等于7,用连减法”这种方法很容易记来反驳。学生的反思也随之进入了第二层次,即是运用连减法,用方法3简便。对用方法2计算的退位减法有什么特点学生也进行了反思。通过反思,学生得出“要根据具体题目来确定用哪一种方法简便”的结论:很明显如果数目很小的退位减法可以用第二种方法,如果数目较大,可以用平十法和破十法。到此为止,学生的反思已达到了预定的目的,但学生“意外”的见解表述,生成了新的更深层次的反思资源。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到第三层次的反思。此时,学生灵感触发,思维活跃,智慧在碰撞,成果在生成,最终归纳出特点:“想加算减法”,就能更直接地算出得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伴间的交流启发,探索的层次在智慧的相互碰撞中深入,更重要的是学生经过不断自我反思,不仅对学习的新知识进行了梳理,培养了反思能力,而且成为了一个问者、思者、论者,不断将课中学的知识和所运用的方法进行提取、再现、整理和提升,久而久之,这就成了一种习惯。

给学生一个机会,还老师一个精彩 篇10

这个学期上了一节公开课:《遵从职业礼仪》, 由于是面向全市的公开课, 预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精心挑选了一个其他任课老师都认为不错的班级:学生听话, 课堂纪律好。整节课按照预先规划的步骤, 有条不紊地完成, 中间没有出现任何差错。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活动 (求职表演) 都是预先安排好由比较优秀的学生来完成, 整节课圆满完成。但在课后的反思中, 总觉得有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在课堂中就像是个旁观者, 并不是积极主动地参与, 甚至表现得有点压抑, 这大概是与预先的指定有关系。同样的课, 后来在另外一个班级上了。由于这是一个非特色班, 学生的入学成绩相对差一点, 而且没有到场听课的老师, 课前只是提了一些要求, 让他们自己去准备。结果一堂课下来, 竟然有了一种崭新的体验: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畅所欲言, 人人参与。对于预先布置的表演活动, 竟然是由几个平时很调皮的学生自导自演, 从考官到求职者, 他们把正面的角色、反面的角色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完全出乎意料。

【教学反思】

给学生一个机会, 还老师一个精彩。曾经读过一则故事《给腊兰开花的机会》。初春, 有一个人要远行, 把自己山上的居所托付给一个朋友照管。主人是个很讲卫生的人, 在家的时候常把小院打扫得干干净净, 一棵杂草也不生长。朋友生性懒散, 不像主人那么勤于整理。过了几日, 院中石凳旁边竟长出几棵绿色的不起眼的小草, 叶子薄薄的、长长的, 很像林间野生的幽兰。暮夏, 小草竟开出了五瓣的小花。花儿散发出缕缕清香, 也很像兰花一样。由于好奇, 他摘了几朵送给山下一位研究植物的专家看。专家兴奋地说:“这是稀有的腊兰!一颗至少价值万余元。”他立刻打电话告诉远行的朋友。这位朋友叹着气说:“每年春天, 它的芽尖刚出土时就被我除掉了。如果我能给它开花的机会, 几年前我就能发现它了, 我几乎毁掉了一种奇花啊!”

“每年春天, 它的芽尖刚出土时就被我除掉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 是否也有过这样的行为呢?面对每一个即将绽放的学生, 我们给了他们多久的等候?给了他们多少开花的机会?我们在有意无意中扼杀了多少“腊兰”?

每一棵小草对未来都有一个缤纷的梦, 都有一棵开花的心, 只要它努力地想要绽放, 终究会有开花的一天。就像每一棵小草都想开花一样, 每个学生都有要求上进的愿望, 也都有成功的潜能。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 人天生就有发展自我和表现自我的本能欲望。成功的愿望存在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之中, 想获得成功是每个学生的自然倾向。作为教师, 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培养和保护孩子的自信心, 用欣赏的目光去关爱每一位学生, 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 为他们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环境和土壤, 开垦出一片他们得以成长的沃土。

首先, 新的课改标准要求教师应有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 是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和结果的重要因素。学生观是教育工作者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的学生观与教师的教育行为、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等都是紧密联系的。作为德育课教师, 要做到心中有学生, 特别要充分了解不同学生不同的教育背景, 尊重和承认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价值。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 不能带着有色的眼镜来看学生。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于重点高中的学生来说, 可能他们学习知识的能力不是很强, 但是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如交际能力、表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管理能力等等。

其次, 要善于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给学生一个自信的支点。自信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 是学业及事业成功的第一要诀。作为一种性格特征, 自信是在青少年与现实反复交往、不断进行实践锻炼、强化认知和体验进程中形成的。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职学生来说, 心理品质正在形成的过程中, 可塑性很强, 是播种自信种子的最佳期。如果错过对学生自信心培养的这一时期, 将会贻误他们的终生。“给我一个支点, 我就可以撬动整个地球”。诚然, 学生思想的进步、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 都离不开教师为他们搭建的一个个支点的推动。自信心是进步的起点, 但是学生的自信心并不是人人都具有的, 它需要教师的发现和培养, 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予与加强。很多时候, 教师常常很慷慨地把支点给了成绩优秀的尖子生, 其实, 学困生更需要支点。他们正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才更需要教师的爱护、尊重、信任的支点。学习成绩优秀不是好学生的唯一标志, 学困生也是活生生的有其独特个性的人, 如果我们多几把尺子衡量学生, 或许会发现学困生同样很可爱。一位名人说:“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 他便学会自信。”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要注意适时对学生鼓励, 让不同性格的学生都能增强自信心。当学生在困难面前犹豫时, 要说:“你行, 你一定行!”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逐渐会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暗示:“我行, 我能行!”

再次, 挖掘“闪光点”, 给予学生充分的赏识和赞美。赏识教育是获取教育成效的先导, 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础和加速器, 是人发展不可缺少的外部驱动力, 赏识可以引导学生不断进取、发展、成熟, 并且能一次次地跨越和超越。教育无疑是重要的, 但对学生来说, 教育加赏识则等于教育的平方。赞美是欣赏的结果, 是欣赏学生的自然流露, 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法宝。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药未被点燃, 而要使一切天赋和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中等生在班集体中长期处于中游, 不大被重视, 班集体中好坏无名, 给教师留下的印象不深。久而久之, 就会产生孤僻心理, 如沉默寡言、自卑、漫不经心、做事消极等。但每个中等生都有各自的可取之处, 如音乐见长、勤劳肯干、喜欢小制作等。正因为他们被老师遗忘, 所以这些“闪光点”并没有被老师发现。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并抓住有利时机, 因材施教, 给他们创设成功的条件和机会, 一旦取得成功和进步就给予鼓励, 那么就会逐步培养起他们的自信心, 消除心理障碍。当然, 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 我们也应注意几个问题: (1) 赏识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学生取得成绩或受挫失败, 要用肯定、鼓励的语言进行赏识;当学生犯错时, 批评性语言要有艺术性, 既帮助学生找到不足, 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2) 要实事求是。既不可滥用赏识, 又不吝啬赏识, 更不能错误地把学生的特点当缺点, 夸奖要适度, 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要根据不同情况, 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 不能事不分大小, 都做夸奖, 不切实际的过度夸奖容易造成学生的虚荣心, 效果适得其反。 (3) 要全面对待。在赏识教育中, 并不排斥批评, 我们既要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也要根据实际适时适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 促使学生学会明辨是非, 分清荣辱。

最后,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 面对学生要善于发现、及时评价、适时激励。通常情况下, 教师对学生的水平估计往往偏低。当然, 我们不否认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 但这种差异其实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大。心理学研究表明, 除极少数智力超常和明显迟钝的儿童外, 大多数学生都属于“中人之智”, 他们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 不完全由于智力的差异。有些被我们判定为“学困生”的学生, 在从事他们喜爱的某项活动或游戏时, 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甚至可以超过某些优等生。可见, 只要我们能够真正唤醒这些学生的求知欲, 使他们像喜爱这些活动或游戏一样喜爱学习, 他们肯定不会比那些优等生逊色多少。在教学中, 我们应时常通过作业展评、课堂讨论、活动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创设一种让学生在学习上积极向上, 解决问题时能享受到乐趣和成功的氛围。教育中, 我们要注重发现学生“好”的方面, 普通学生不“普通”, 注意多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鼓励, 多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确的评价将会促进被评价者健康地成长, 错误的评价将会造成被评价者对目标的迷茫和心灵的创伤, 所以评价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多使用“你能行”、“没关系”、“试试看”等鼓励性语言, 给他们以期待的目光, 在情感上和精神上支持他们, 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 对他们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识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 教师要用肯定和鼓励的方式及时评价。只要他们能勇敢地迈出一步, 不管结果如何, 教师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真诚的表扬, 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 坚定学习的信心。相反, 如果教师采取的是传统的分数评价方法, 在课上总是表扬班里几个好学生, 其他学生虽有进步也得不到肯定, 学习差的学生总是遭到批评, 这样长期下去, 肯定会使一些学生对学习没有了兴趣。

给学生一个机会, 还老师一个精彩。教育离不开赏识和赞美。不经意间的一句赏识话, 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赞美, 是生命中的一缕阳光, 是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 是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熊熊火炬, 它使一颗茫然漂浮于海上的心找到了归宿, 也最终会使我们教师的价值得到体现。

摘要:通过一节公开课引出一段教学反思:给学生一个机会, 还老师一个精彩。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用欣赏的目光去关爱每一位学生, 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 及时评价, 适时激励。

给学生创造绽放的机会 篇11

一天,隐士决定出远门,叫了一位朋友帮他看守庭院。与他相反,这位朋友很懒,从不修剪台阶上的野草,任其自由疯长。

暮夏时,一株野草开花了,五瓣的小花氤氲着一阵阵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的那些兰花一样,不同的是花边呈蜡黄色。这位朋友怀疑它也是兰花中的一种,便采撷了一些叶子和花朵去请教一位研究植物的专家。专家仔细地观察了一阵,兴奋地说:“这是兰花的一个稀有品种,许多人穷尽了一生都很难找到它,在城市的花市上,这种腊兰的单株价至少是一万元。”

“腊兰?!”这位朋友惊呆了。而当那位隐士知道这个结果时,也惊呆了,他不无感慨地说:“其实那株腊兰每年春天都会破土而出,只不过它刚发芽就被我拔掉了。要是我能耐心地等待它开花,那么几年前就能发现它的价值了。”

联想当下的教育,我们都在重蹈隐士的覆辙,我们辛勤的耕耘,看似很精心,也很尽职,然而却没有给蜡兰展露新叶的机会,更没有给它吐露芬芳的时空,而是在其才有一丝春意的刹那间就无情地将其扼杀。标准化框架下的施教在不知不觉中磨平了孩子们发展的棱角,没有个性,没有创新,只有教条答案,只有僵化的思维。

创设孩子绽放的机会。蜡兰的出现是奇迹。如果友人也是那样不辞辛劳,也是那样因循守旧,恐怕它永远都不会吐出一丝新蕾。我们的教育也类似,如果我们的教学始终在教师强势的引领下进行,学生就没有自我反思的愿望,没有创新求异的动力,只会寻找标准化的答案。

学会示弱,让学生走向学习探索的最前沿。适时地选择示弱策略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提升学习的活力,使学习进入到理想的愤悱状态。如课中学生提出新观点、新想法,教师要学会采用示弱的策略,将研讨的舞台交给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好胜心都会被激活,潜能也会被开发,学习会进入到我们难以想象的白热化状态,主动性、积极性、主人翁意识都会获得最大限度的释放,课堂会成为学生放飞个性的理想乐园,也会成为师生精神栖息的家园。

给孩子预留探索的时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首华丽的诗,都是一座丰富的宝藏。给孩子自我展示、自我腾飞的时空,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体现,也是教育的良好夙愿。我们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体会探索的乐趣,感受知识积累和升华的理性,从而形成坚固的认知结构。让学生融入到真实的教育活动中来,在欣赏的同时学会思考,学会辨析,形成必备的道德基础,树立科学的法治意识,成为未来的合格建设者。

尊重规律,让我们的教育成为学生和谐发展的坚实力量。尊重成长规律,采取灵活机智的教育策略,实施科学教育。教育发达国家孩子的情商多超过我们的孩子,究其原由,一是国家的宏观教育体制对每一个阶段的教育都有明确的分工,既不越俎代庖,也不拔苗助长。这些国家的幼儿,甚至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任务就是学会自理,学会走进大自然,学会和植物、小动物和谐相处等。如经常挂在以色列家长嘴边的永远都是:“你今天提问题了吗?”正因为这样,犹太人成为了最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人群。二是苛刻的教育法规使每一个家长都承受不起违法的成本。如德国就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幼儿教育的纲领,违背它将受到最严厉的制裁。

不必为孩子铺平前行的道路,也许途中的坎坷会成为砥砺意志、净化灵魂的致胜法宝;也许沿途的风景更催人奋进,给孩子以勇气,给孩子以憧憬,让他们生活在希望中、生活在阳光里。

小学语文课堂要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篇12

要想实现“让他做”到“他要做”的转化, 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要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就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更多表现的机会。

一、关注孩子的举手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 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是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 经过思考之后积极回答, 则体现了“他要做”的主动性。 但是, 在课堂教学中, 我发现在举手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有些同学的手举得高高的, 眼睛也在注视着我们, 个别同学的手举得不是很高, 眼睛也在有意地避开我们。 这样的情况反映了学生不一样的心理, 很清楚地说明举手高的同学自信心比较足, 对问题的思考可能比较深入, 那些举手比较低的同学可能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并不自信。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既要关注那些高高举手的同学, 又要关注那些手举得不高的同学。 可以试着让这些并不自信的同学起来试着回答问题, 当然在他们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试着找出他们答案的合理性并给予积极的鼓励, 经过这样的不断尝试, 最终这些“低低的举手”的同学也会变成“高高的举手”的。

在教学过程中, 还有一个这样的现象值得关注, 就是有点同学举手的次数比较多, 几乎每个问题都会举手, 要求回答, 而个别同学举手的次数则比较少, 有的同学可能在一节课也举不了一次手。 老师一定要关注这些举手比较少的同学, 这些同学是需要鼓励的。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一定要敏锐地注意到这些同学, 当课堂上遇到一个问题, 结果很少举手的某某同学如果举手了, 我们就一定要把这个机会给他, 让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如果说得十分恰当, 我们就一定要给予鼓励, 即使说得不那么恰当, 我们也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 鼓励他这种大胆参与课堂教学的精神。 让更多的同学积极思考, 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二、教师要自觉地“失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为了给学生创造积极参与的机会, 教师可以自觉地“失误”, 比如, 我们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或是学生十分容易出错的地方, 故意弄出错误, 让学生们发现错误, 提出纠正的建议。 在故意失误的地方, 我们的语速语气要加重, 给予学生们发现失误的机会, 比如, 读到某个字时, 故意把读音读错, 这时特别加强声调, 看看学生们的反应, 当学生们发现我们的失误并积极指出后, 我们可以 “坚持错误”, 并让学生据理力争, 最后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字典等手段证实自己的失误, 这样我们再“认输”, 并向学生们道谢。 师生之间争论的过程既是学生们纠正和论证的过程, 又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 而是一个双向的甚至多向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 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一定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

在进行课堂讨论前, 我们一定要先告知同学们讨论的主题, 让学生们进行充分的准备, 或者鼓励学生们在真正的课堂讨论前先和其他一位同学或小组进行讨论。 教师在向学生清楚地传达讨论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告诉学生们教学讨论大致所要花费的课堂教学时间, 以免让学生感到冗长;在进行课堂讨论时, 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四处走动, 拉开和学生们之间的距离,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 并告知学生他们的表现符合我们的期望;通过这样的课堂讨论, 我们可以总结如何有效进行课堂讨论, 以便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

上一篇:农药残留原因下一篇:室内空间设计与分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