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提问与学生参与(精选10篇)
艺术提问与学生参与 篇1
语文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如何精巧设问, 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负担, 而是一种身心的欢乐和享受, 是每个语文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现今新课程的语文教学, “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而合作、讨论、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正在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提的问题有启发性, 那么学生就乐于思考, 乐于回答, 对其学习新的知识就会产生一种促进作用, 课堂上也就不至于“死水一潭”;反之, 如果教师提的问题空洞生瘪, 或是哗众取宠, 让学生作简单的“问答游戏”, 表面上看起来课堂上举手的人很多, 搞得轰轰烈烈, 其实是简单化了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一味的去文字上找答案, 根本谈不上发展学生的智力。
提问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正确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学生不会质疑怎么办?我在实际教学中体会到:首先要让学生敢于提问, 要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疑虑, 让学生大胆地提问, 毫无顾忌地提问, 凡是提问, 不管好与坏, 不管对与错, 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其次, 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 抓住关键问题提问, 不能“浅问辄止”, 而应该刨根究底, 多角度地思考, 多方位地发问。再次, 要在质疑上舍得花时间, 绝不能走过场, 搞形式, 而应该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学会提问, 逐步培养学生养成由不敢问到敢问, 由不会问到会问的习惯。
对待学生的质疑, 只要是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无论是教师能回答的, 还是不能回答的, 都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自己释疑。根据学生问题的不同类型, 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引导学生质疑和释疑:
一、在反复朗读中释疑
“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对于学生提出的似是而非、有争议的问题, 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后, 从课文中寻找依据、讨论辨析和自行求解。比如:学习《孔乙己》一课, “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是个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 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我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 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课文, 完全可以弄清楚问题的答案。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是《孔乙己》一文的结束语。“大约”是表或然判断的, “的确”是表实然判断的。一般说, 这两类互相矛盾的词语是不能用在同一个句子中的。然而, 我们在这篇小说结尾处读到这个句子, 不仅不认为语法和逻辑上有问题, 反而觉得别有一种味道, 有言尽而意未尽的感觉。这一句话的核心意思是“孔乙己的确死了”。“的确”是对“孔乙己死了”的肯定, 而“大约”又是对“孔乙己的确死了”的揣测。我们再从上文所叙述的情节发展来体会作者为什么要运用这一组矛盾的词语, 进行动态的分析。小说中间部分, 已经有人说过孔乙己“许是死了”的话。但这个揣测被推翻了, 因为中秋过后, 孔乙己用手走到酒店里来喝过一次酒。从此以后, 孔乙己再也没有出现过。酒店掌柜在年关和第二年的端午还一直惦记着孔乙己所欠的十九个钱, 然而到了中秋却不再说起, 含蓄地表明掌柜对这十九个钱已不存指望了, 因为掌柜已经猜测到孔乙己这回可真的“死了”。“我”对掌柜今年“中秋可是没有说”起孔乙己的含义当然是理解的, 而且又经“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的证实, 所以“我”终于断定“孔乙己的确死了”。从孔乙己这个悲剧人物的命运来看, 他在那个时代不可能获得别的结局:腿被打折, 他的生计已很艰难, 何况折腿以后, 除了穷死, 别无生路, “的确”一词是孔乙己悲剧的必然归结。那为什么用“大约”来表示对孔乙己的确死了的猜测呢?因为在咸亨酒店里出入的人谁也没有看见过孔乙己死了的现场, 谁也没有听到过孔乙己死了的音讯, 人们本来就没有关心过他, 所以小伙计悬想孔乙己悲惨结局时用了一个“大约”, 表示一种推测。
二、在同类比较中释疑
有些问题不能孤立、片面地理解, 必须借鉴相类似的阅读材料, 在相互印证、补充中求得全面的理解。比如上面提到的《孔乙己》结尾, 类似这一句的形式, 在鲁迅别的作品中还可找到。例如《阿Q正传》中:“似乎确凿打在自己头上”;《父亲的病》中:“他大概的确有些特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类句子是有规律的, 一般后面的“的确”或“确凿”一类词, 常常是针对文中提及的一种说法或想法的肯定, 而前面的“大约”“似乎”一类词, 则常是在婉转推测的语气中。
三、在启发引导中释疑
有些问题, 涉及到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词句理解, 如果我们能启发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去释疑, 就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还看孔乙己结局的问题, 孔乙己的结果是必死无疑。依据就是, 孔乙己因为偷书, 而双腿被打残, 这样一个残疾的人, 又有前科的人, 是不可能在那个人吃人的社会活下来的, 他虽然能写上一手好字, 但是, 没有人愿意让一个残疾人来做活路。还有一点, 咸亨酒店的老板, 把孔乙己最后一次的记账擦掉, 也说明了, 孔乙己已经死了。生前, 孔乙己想法设想都会还欠下的钱, 但是这次, 人都不在了, 由此推断, 孔乙己应该是残了双腿后, 走投无路, 生活无法自理。活活饿死的。这样, 通过运用多种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释疑, 就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激活学生的思路。
四、借鉴资料释疑
对于那些涉及面广的问题, 光靠语文教材是不够的。对于这些问题, 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外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来自行解决, 教师从中作一些方向性的引导。比如引导学生可以采取哪些途径, 查阅哪类书籍来解决这些问题。
实践证明, 引导学生自己释疑, 能有效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 精彩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诱导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教学利器。
艺术提问与学生参与 篇2
一、比较提问
一是前后比较。比如《变色龙》一课,警官奥楚蔑洛夫对待首饰匠赫留金的态度前后迥然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是因为众人对咬伤赫留金的小狗的主人是谁,前后的说法不同。这种不同不仅刻画出奥楚蔑洛夫的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性格特征,还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沙俄黑暗统治是如何扭曲了人性,泯灭了良知。这样的提问,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还能使学生多层次地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二是参照比较,以课文为中心参照其他材料进行比较。比如学习《天上的街市》,同时参照民间“牛郎织女”的传说,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在诗歌中改变“牛郎织女”的故事,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表达的“对幸福和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一主题思想。三是同中求异,通过分析比较,在相同之中找出不同之处。比如《故宫博物馆》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同是事物说明文,同样主要使用了空間说明的顺序,同样插入了一些叙述,但《故宫博物馆》的叙述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骄奢淫逸生活的批判态度,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叙述则表达的是对人民英雄的赞美之情。《背影》和《回忆我的母亲》都是写家庭亲情的,所不同的是《背影》的作者是怀着一种歉疚来述说的,而《回忆我的母亲》的作者则是怀着一种崇敬来写的。先找到不同,再想想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两篇课文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四是异中求同,通过对不同内容的分析比较,寻找它们的相同之处。比如,《“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和《怀疑与学问》这两篇议论文,中心论点不同,论据不同,论述的内容也不同,但通过比较提问可以发现:这两篇文章论述的人们追求真理的方式是相同的,人类社会如何才能发展进步的观点是相同的。《春》和《济南的冬天》分别描写了两个不同季节的景色,但文章有没有相同之处呢?为什么会有这种相同之处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们能了解两篇文章的作者在文章中所流露出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祖国的相同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高尚情操。
二、逆向提问
逆向提问是对现成的结论提出相反的意见。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一般都将鲁提辖作为见义勇为的英雄加以肯定,如果提问:你觉得真正的英雄应该具备哪些品质?课文中的鲁提辖是真正的英雄吗?有学生思考后认为:鲁提辖虽有正义感,但他做事鲁莽、不考虑后果。他本不想打死镇关西却因感情冲动而杀死了人,镇关西作恶本应由法律来制裁,因此,课文中的鲁提辖只能是一个好汉,还算不上真正的英雄。之二是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的提问。在我们的教学思想中,“穷和尚”一般都意志坚韧,“富和尚”一般都怕苦怕累;“大灰狼”肯定是凶恶的,“小山羊”肯定是善良的。这种思维定势也有意无意地进入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美国动画片《汤姆和杰瑞》里,汤姆是一只猫,杰瑞是一只老鼠,这两只动物之间发生了一连串有趣的故事。许多中国孩子看了以后总会问,猫是好人还是鼠是好人?因为在动画片里看不出猫和鼠的好坏,而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定势,猫肯定是好的,鼠当然是坏的。
三、想像提问
我们可以让学生想像出课文情节中没有的或与课文情节发展不同的情况,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孔已己》一课中,造成孔已己悲惨命运的社会原因是封建的科举制度,如果提问:要是孔乙己没有读过书?学生们的想像非常丰富,有的说,他肯定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过着清贫的生活,因为他心地善良。有的说,他好喝懒做,应该是一个流浪汉。有的说,他可能穿着短衣站着喝酒,在酒店里嘲笑另一个穿长衣而站着喝酒的“孔已己”。有的说,他也许是丁举人的“保安”,因为他身材高大。但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夹在“长衣帮”和“短衣帮”之间,在精神上不会受到这样大的伤害。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制度对中国读书人以及中国人民的摧残之深,危害之大。《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中,可先用想像提问的方式改变后面的情节,再用想像的情节与原情节作比较。可以将情节想像为:于勒发了财,成了一个有用的人,回到家乡,和菲利普一家过着快乐的日子。可以将情节想像为:菲利普夫妇见到穷困潦倒的于勒,便把他接回家,大家一起过着更为艰难的日子。可以将情节想像为:于勒发了财,回到家乡,却不认哥哥一家,独自享受。以上三种情节在社会生活中并不乏其例,但这些情节所反映的主题却不能说明当时社会的本质特点,所以作者采用了原文的情节。通过假设的情节与原情节的比较,学生会明确,只有原情节才能把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展现得如此鲜明,才能深刻地反映当时的社会本质——即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四、引导提问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课堂适应性状态中,投石问路,提供优质服务,使其自我感觉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本领,扩大了视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灵感来自于教师的诱导,来自于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积极兴奋的、宽松的学习氛围中,课文内容领会了,语言和思维也得到了锻炼,通过“发现”,会产生成功的愉悦,甚至产生胜人一筹的自豪。知识上的新发现、思维上的新突破、情操上的新熏陶,这种要素在学生头脑中积累深厚了,受到吸引、同化的频率高了,便形成了独特性的见解、独创性的思路。如教《木兰诗》时,有学生说“‘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是不正确的,不说别的,古代妇女都要裹脚,只要一洗脚不就露馅了吗?”这很有灵气的驳问,虽带有不少稚气(在作了解释后,学生恍然大悟),但就其捕捉学习信息的敏锐,具有挑战性、批判性的超常思维,确是善于发现的科学品质在他身上的体现。
现代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因此,语文教师要从人格的角度,平等对待学生,乐意接纳学生,执意帮助学生,真心赏识学生,尊重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调动起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力,达到和谐呼应、时起时伏的感情共振。在课堂教学中,课本仅仅是客体,教师只能是媒体,学生永远是主体,要通过适当的激励手段,使学生在理念上、行动上愿意并能够参与课堂教学,增强他们对教学目标的认同和凝聚力,产生内化的学习追求。
艺术提问与学生参与 篇3
一、课堂提问的误区
在日常的小学语文课堂中,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 很多时候并未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问的效果并不明显, 从而进入了误区。在实际语文教学中,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 一问一答式
从字义上来理解, 课堂提问就是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来回答, 这样一来就将提问的意义狭义化了。实际上, 课堂提问应该是师生之间双向的, 课堂中既可以出现教师向学生提问, 也可以出现学生向教师提问的现象。
(二) 要数量不要质量
课堂提问被教育工作者当作是一种艺术, 是以促进学生掌握文本知识、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的。联系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师所提的问题不能太随意, 而应该精心准备、用心挑选, 让所设计的问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 思考时间过短
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的问题刚提出不久, 但为了保证及时完成下面的教学任务, 学生还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 教师就让学生来回答, 导致大部分学生措手不及。
二、课堂提问的新技巧
只有教师得当的课堂提问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其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为此, 教师需要精心安排, 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环环紧扣。
(一) 课堂提问要重精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给广大教师提出了这么一个高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不仅要注重科学性, 而且还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性。那么, 可见“精问”就是指教师要注重提问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根据文本用心设计一些极富启迪性、情感性、挑战性、有价值的问题, 引导学生明确思考方向, 扩大思考范围。
例如教师在教学《李时珍》一课时, 找准文本的关键处, 抓住了“完善”一词层层进行设疑:“完善”究竟是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什么要去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呢?为了编写一本“完善”的药物书, 他又是怎么做的呢?新的药物书《本草纲目》是一本“完善”的药物书吗?教师以“完善”为核心, 层层推进, 使学生对“完善”一词的理解更深入、更全面了, 同时对文本的思路也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由此可见, 教师只有抓住文本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认识结构,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才能在日常教学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让课堂上风生水起!
(二) 课堂提问要重巧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为了体现重难点, 在文本“节骨眼处”巧妙设置一些问题更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善于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巧妙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引发学生们的关注。
例如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课时, 教师可以这样问学生:想想看, 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呢?大自然中也有其他诸如红、黄、蓝等色彩啊。这样的问题既要紧扣文本的重点, 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 又要适当地超出文本本身的内容, 给了学生们一个发挥想象的更大空间。
(三) 课堂提问要重效
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是语文教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评价语文教学效果的基本控制手段。有效的语文课堂提问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一种真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 引导学生参与到听、说、读、写的训练之中来。
例如在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时, 师:所谓“滴水穿石”, 它就是一块状如卧兔的大石头, 中间有一个比较光滑圆润的小洞, 据有关科学家考证, 这个小洞就是由洞顶流下的水滴滴穿的。面对这样的一个奇观, 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生自由阅读文本后交流。生1:雨水不能把石头滴穿, 而小水滴为什么就能呢?生2:小水滴究竟是怎样把石头滴穿的呢?
教师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励学生自己研读文本, 让学生能从反复阅读文本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及感悟, 从而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 提高了学习效率, 增强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正确运用课堂提问技巧, 不但有助于教和学的双边活动的积极开展, 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与技能, 逐步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贯彻教学意图, 师生间进行相关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突破误区, 注重提问技巧, 启迪学生思维, 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确保教学效果, 提升教学水平。
艺术提问与学生参与 篇4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巧妙设疑;问题情境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告诉我们,要以教师引导作用的启发性、促进性来分别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独立性、创造性,即“诱思交融,以诱达思”。为此,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巧妙激活,善加引导,帮助学生在更宽广的时空范围内提出假设,寻找答案,表达见解,求新求异,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作用及意义
提问,作为可优化的教学方法系统的要素之一,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引信,是激发学生觉悟的契机,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手段。提问的巧妙或笨拙,体现着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制约着教学进程能否推进,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提问是大有学问的。目前,语文教师的提问存在较为普遍的无效、无序、无章等现象,提问没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因而研究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对于激发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方式的多样性
1.逆问式
逆问,就是不直接问为什么,而是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一般提问总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而逆问则是:“不这样写行不行?”这种问法揭示矛盾突出,刺激性强,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是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的有效方法。
2.比较式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为了巩固旧知,开拓新知,教师往往运用对比、反比、类比等方法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3.创造式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探索大千世界的一切。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可加深拓宽原有的教学内容,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场景进行再造想象,或插叙情节,或改写人物,或增删词句等等,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绕道式
走路常常会遇到高山江河阻隔,这时如果没有渡越的条件,人们便会绕道而行。在教学中往往也会遇到类似情况,问题一搁浅,再“启”也不“发”,讲又很费劲,这时我们便可以采用这种绕道式的提问方法。
三、语文课堂提问的目标和要求
为了讲究课堂提问艺术,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我们还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1.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有一定的深度
提问要注意分寸,不能低于或过分高于学生的水平。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如果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思考,那就等于白问。如果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水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提出的问题要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一文时,如何正确理解题目就是典型一例。是“庄子在慨叹我们已无路可走”,还是说“在我们无路可走时,要学学庄子哲学,看看庄子的做法”?这有助于学生在探究性学习后加深对这篇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
3.把握提问的时机
问题设计得好,还要注意提出的时机,若提问的时机掌握得不好,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把握课堂教学提问艺术,促进学生学习的质疑和探究
全方位把握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既包括教师向学生巧妙设疑,还应该包括学生对心中疑窦积极思考,通过与教师或同学的探讨来解决。英国教育家爱德华认为:“教育就是教人思维。”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激疑时还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思”,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有意识、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激疑的方式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探究,激活语文课堂气氛,实现“诱思交融,以诱达思”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我的教学体会是: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才敢质疑探究;培养学生具有评论家的眼光,学生才会质疑探究;珍视学生的见解,学生才爱质疑探究。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性、技术性很强的学问,探究性学习也是有模式又不惟模式的。教师要使自己的课上得富有生气,一方面要注意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一方面又要勇于探索,勤于创新,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探究,使他们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持续高涨,课堂气氛日趋活跃,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革命。
参考文献:
贾生荣.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是激活语文课堂的关键.石油教育,
2002(5).
艺术提问与学生参与 篇5
一、提问的计划性
语文教学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任务,为了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在备课时,我们总是要精心设计一些问题。例如:在教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我在课前精心设计了五个问题:①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②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③为什么说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④人类能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⑤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很快把握了文章的主题,突破了教学的重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他们的思维。
二、提问的检测性
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思维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等的最简单有效的途径。教师所提问题的质量、学生回答问题的水平制约着教学进程能否推进,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三、课堂提问的激励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激励学生,首先要求学生求异,对于老师提的问题,要尽可能突破“标准”答案的圈子,力争引起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独创精神。例如我在教学《去年的树》一文时,当学生读到“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时,问:“鸟儿看到只剩下树根,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的思维马上被激活,争先恐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课堂提问的组织性
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教师讲课不能只靠纪律的约束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是用问题把学生的思路紧紧集中在一起。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用问题巧妙地集中起来,当学生注意力持续集中产生疲劳感时,又用问题巧妙地引开,从而使思维松弛结合,疏密相间。如:下午第一节课,我在教《成吉思汗和鹰》这篇课文时,发现有部分学生心不在焉。于是,我巧妙地问:“《成吉思汗和鹰》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哪位同学能够回答上?”学生注意力一下就集中了起来,连忙寻找答案:“遇事先不要发怒,要冷静地思考一番,这样才能处理好事情”,从而达到老师期望的教学效果。
五、提问的针对性
课堂上老师提的问题,必须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过于简单,学生就会骄傲自满;太难,又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过难过易,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当然,老师也可以因人而异,设计问题。比如,古诗文教学中的背诵默写是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对这些班上最差的学生都理应能够完成,所以对这些知识点的检测尽可能挑基础差的学生回答。再比如教学《负荆请罪》一文,在最后归纳文章的主旨时,也许只有中等以上学生才能说出:文章通过写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避让廉颇,廉颇知道后负荆请罪的故事,体现了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以大局为重的可贵品质,也体现了廉颇知错就改的高贵品质。
六、提问时要注意的问题
(1)提问要难易适度。提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难易适中、深浅恰当。太浅显,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太艰深,让学生难以琢磨,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把学生估得太高,举手者寥寥,陷入僵局,或者是课堂成了几个尖子生的舞台。
(2)要及时准确地做出评价。当然评价也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都可以采用。如“你认为他答得怎么样?”“如果是你,怎么回答?”从而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教师评价时,首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与不对”,然后教师说出正确答案;其次,要评价回答“好与不好”;最后,无论学生回答得怎么样,都要以表扬为主,都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艺术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 篇6
【故事1】流动的颜色。
课堂上,我们来做色彩的游戏。我请孩子们把颜色滴在白纸上,同学们可以任意用滴、吹、流的方法让色彩相融从而生成新的颜色。在黄色和红色之间,孩子们兴奋地体验到了色彩的新变化。在观察时,我提问:大家再感受一下蓝色和红色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形容词来形容这种颜色带给你的感受呢?(大家纷纷交流着色彩带给自己的感觉有严肃、欢快、冷静等)
看他们开心的样子,我说:“瞧,我还可以让这些小水滴变成美丽的大树呢!”我顺着水滴的流向用嘴巴吹,时而用力,时而轻缓,一棵棵枝叶茂盛的参天大树伸长了枝干,林立在画面上。“谁可以尝试来为这幅画添些小花呢?”学生的小手争先恐后地高高举起,大家都跃跃欲试,很快,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就跃然纸上了;紧接着一幅又一幅生动的画面出现在眼前。在这堂课上,孩子们既轻松又快乐地让流动的色彩变成一幅创意的画面,最后大家和小伙伴一起分享自己作品的名字。看看孩子们的创意吧,有的画面取名为《奥运圣火》、《月光下的七彩树》、《秋天的山》、《夕阳下的大海》、《彩虹的家》、《中国龙》、《美丽的风》、《珊瑚礁》、《我的世界》,还有一个同学取名为《我的爸爸》……
学讲课堂让每个孩子真的都变成了一个奇迹!
【故事2】画太阳的孩子。
上课前我用谜语导入课题:“有个老公公,面孔红彤彤;他来天就亮,他走天就黑。”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是太阳!”我们先小组讨论自己知道的有关于太阳的知识,通过大家的交流,孩子们知道了太阳的年龄约为46亿年,大约是我们人的成年,她还可以继续燃烧约为50亿年。其次,学生在小组之间说一说自己想象的太阳是什么样的?然后我邀请各组的学生代表上台表演太阳。我们的学生很有大腕气质,他们上台很迅速的做出各种表演,把下面的同学笑得东倒西歪。
为了进一步发挥大家的创造力,我们交流如何创意的画太阳。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到黑榜上来画,不到半分钟的时间,他们就画完了,却把我看傻了眼,因为他们的作品都是一个圆圆的线条,周围画上了一些斜线,全是写实派。
我说:“同学们画的线条都流畅,不过我们今天要每个人创意的画出不同的太阳。”很多学生抬起头问:“还有不同的太阳吗?”“是呀,我们可以把太阳想象成‘太阳老公公’、‘太阳阿姨’,就像我们同学刚才的表演,要神彩各异。”“啊,还有‘太阳哥哥’、‘太阳妹妹呀’!”我点点头:“你们说的太阳呀,都有各自不同的样子和表情,我们各个小组继续深入研究自己的创意。”
第二次我又请了六名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这次他们画的太阳表情很丰富,有的笑,有的哭,还有的梳着时髦的发型、戴着墨镜,尽管他们画的线条很稚嫩,但在我眼中丝毫不比大师逊色。接着我让全班同学选一选谁画的最好。课堂顿时变的很活跃。我紧接着问:“他哪些地方画的好?”“5组画的太阳很像小孩,很可爱,在哈哈地笑。”“7组画的太阳头上有很多小花,很漂亮。”……最后孩子们总结:“只有大胆的创意才能使我们的画面拥有创造的生命力!”
学生打开作业本开始绘画,我惊喜地看到:小轩把太阳涂成蓝色,说以后当科学家,把太阳改造成蓝色,这样就不会把妈妈晒黑了;小浩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用彩笔画,而是先用红色的彩纸先剪了一个太阳,然后再用五颜六色画上太阳的表情;小明则是在刮画纸上用线条刮出一个好看的太阳。
学讲课堂为孩子的创造思维开了一扇窗!
【故事3】美丽的小雪花。
小雪花是我们的校本课程,十分感谢这个课程带给我们师生太多的美好回忆。课堂上,我先将一段动人的故事来做课前引入。孩子们在故事的感动下调动了自己所有积极的思维,他们在彩色卡纸上对小雪花的造型进行设计、作品剪裁,都是手到擒来。但是我们的孩子在系中国结的绳子时遇到了困难,我请班级会系绳的同学当小老师,大家以小组的形式相互帮助。孩子们很快就完成了作品,互相交流着“原来我们都可以如此的优秀”。
杜威说过:“任何教育如果只是为了传授技能,这种教育就是不自由、不道德的。”学讲课堂中,我们需要达到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拥有漂亮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亲手体验自己制作的快乐。实践中,他们获得的体验比做出的作品还要珍贵!因为作品只是暂时的,而实践得出的经验则是一辈子的。
艺术提问与学生参与 篇7
一、联系生活设计问题, 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是一门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的自然学科, 要想快乐而主动地学习数学就必须要重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新课改非常重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与生活事物入手, 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在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生活元素, 以丰富而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引出问题, 以此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激发学生对数学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探究热情。如在学习“正负数”时, 以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为切入点, 由教师来播报各城市的气温, 让学生来记录温度。那么如何来记录零下温度呢?这样的问题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出, 更能引发学生的关注, 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通过故事来呈现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具有相对的抽象性、枯燥性与系统性, 而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一群天真活泼的鲜活生命,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在他们眼中数学枯燥无味、抽象深奥, 学生自然会心生抵触情绪。以学生所喜爱的故事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呈现问题, 使得原本枯燥的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在学生眼中静止而抽象的数学公式与定理也更有吸引力,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学生带着问题展开主动的探究活动。如在学习“加法运算”时,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与掌握加法算理, 我并没有采用直接的讲解, 而是为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可爱的小兔子在帮助妈妈准备过冬的萝卜, 它们准备了好几天, 兔妈妈让小兔子计算一下萝卜的个数。这可难住了小兔子, 它就去求助于好朋友, 小狗、小猫纷纷为他出主意, 教它如何来将每天准备好的萝卜加在一起算出总共准备了多少个?这样自然就可以将学生的思维集中于加法算理上。此时再以小动物的角色来讲述算理, 自然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加法算理的理解与掌握。
三、通过多媒体来呈现问题, 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 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枯燥教学, 为枯燥的数学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以学生所喜爱的形式来呈现更为丰富的数学素材, 使得整个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而愉悦, 这样自然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为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强大的信息资源与处理功能来为学生创设图文并茂、声像兼备的问题情境, 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素材, 带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教学, 引导学生, 从中获取更为丰富而直接的感性信息,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 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在学习“圆柱的侧面积”时, 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向学生直观而形象地展现相关的圆柱体实物, 要给这些圆柱体的侧面进行装饰, 需要多少材料?从而直观地引出如何求解圆柱体的侧面积这一问题。视听结合, 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活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教师再利用多媒体的动态功能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形成一个长方形, 或是将圆柱体实物在地上滚动一周也形成一个长方形, 从而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长方体的侧面积就是一个长方形, 而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 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体的高, 从而总结出圆柱体的侧面积等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乘以高。这样以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更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更加利于学生对抽象深奥的知识点的深刻理解。
四、以趣味游戏引出问题, 实现寓教于乐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 游戏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将游戏机制引入数学教学, 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为此我们可以设计集知识性与娱乐性于一体的数学活动, 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来展开问题的探究, 在玩中学, 学中玩。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分类”时, 我们可以提前带领学生一起来制作各种三角形卡片, 课上与学生一起来玩游戏, 把这些三角形送回家。这自然就会涉及分类, 那么如何分类呢?学生对此有不同意见, 由于分类的标准不一样, 活动一片混乱。此时学生就会认识到要制订统一的游戏规则, 这样游戏才能有序展开。此时教师引出三角形如何分类这一知识点, 学生自然就会积极地参与到新知的学习中来。只有真正地学会这一知识点, 才能顺利地完成游戏。这样将原本一节枯燥的数学课以游戏串联起来, 以游戏来引出问题, 在游戏中探究新知, 在游戏中来巩固所学, 学生全程参与, 既学到了知识, 同时又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艺术提问与学生参与 篇8
关键词:提问艺术,英语学习,影响
对于英语教学而言, 教师提问, 学生作答是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教学手段, 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提问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 如何有创造性地提问,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提问的概念和原则
1.提问的概念
提问是指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来检查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方式。
2.提问的原则
(1) 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即在课堂提问中让全体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提问要面向全体同学, 切忌教室内有“被遗忘的角落”。另外, 对某个同学先点名后提问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因为这样一来, 其他大部分学生就不会思考提出的问题了。
(2) 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即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把握分寸, 难易适当, 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问题太难学生茫然无措, 问题太易, 学生索然无味, 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注意在不同的知识环节上设置问题的难度有差别, 对同一知识点的提问也应该注意设置问题的梯度, 尽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
(3) 适时性原则。
适时性原则即提问的时机要适合。从教学内容上来说, 就是找准问题的切入点, 切入点一般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过渡点以及容易产生疑难的地方。从课堂时间的把握上来看, 上课开始时的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上课过程中的提问可以疏导和理顺学生思路;课堂快结束时的提问可以消除学生的疲劳和麻痹心理。
(4) 启发性原则。
教师要善于利用提问来引导、启迪学生的思维, 使之应启而发。教师应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发展,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多编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 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即课堂提问应灵活把握。从语法上来说, 设计的提问要有疑问、设问、反问等不同的方式, 以体现课堂的灵活性, 活跃课堂气氛。从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来说, 要根据情况变化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不能不顾课堂实际而一味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在学生回答不上来时, 应用疏导性、铺垫性的问题, 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6) 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即教师应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及时给予激励评价。对于创造性的回答给予赞美, 对于正确的回答给与表扬, 对于害羞的学生给予鼓励, 对于回答失败的学生给予激励。教师要让学生敢于发言, 充分施展学生的个性, 暴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有利于今后有的放矢。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 并加以分析, 运用适当夸张的语气去鼓励赞扬学生,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提问存在的问题
1.提问过于频繁。
教师在课堂上频频提问, 而且咄咄逼人, 学生的思想高度集中, 唯恐点到自己而回答不出闹出笑话。课堂气氛过分紧张压抑, 给学生造成的压力过大, 不利于学生积极思考。
2.提问没有针对性。
教师提问时, 应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问不同水平的学生。一般先提问中等水平的学生, 等他们回答后, 由差生进行重复尝试。当中等水平的学生回答五、六成时, 则请水平好的学生补充。这样提问的涉及面很广, 包括优、中、差生。提问不但发挥了对优等生的启思作用, 又能调动中、差生的积极性。
3.提问不给适当的时间思考。
教师提问后, 不给学生任何适当思考的时间, 而是要求立即作答。学生没有时间准备, 惶恐不安, 心中没底, 气氛紧张, 甚至低头不敢看老师, 避之唯恐不及。
4.叙述性提问过多, 启发性提问过少。
叙述性提问即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基本上是教学内容的重复, 如课文内容、故事、教师授课内容的复述等。复述与其说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如说是检验学生的短时记忆力和听力。对记忆力不好的学生和英语听力较差的学生, 这样的提问过多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而富于启发性的提问有利于启思,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应尽量增加启发性问题的提问。
5.中彩式提问后紧接点名式提问。
教师面向全班提出一个有限定答案的问题, 鼓励学生主动回答。当学生鼓起勇气回答后, 教师却紧追不舍, 又提出一个新问题, 学生毫无思想准备, 回答不出, 尴尬至极。这样的提问方式势必给所有的学生造成压力, 使其他同学因此而不再主动回答问题, 以沉默、回避来维护自己的面子。
三、提问应注意的事项
1.整体性。
提问题要紧扣教材内容, 围绕学习的目的及要求, 找准切入点, 讲问题集中于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
2.量力性。
教师在提问时, 第一, 要适度。提出的问题要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口语水平。第二, 要适时。教师应该尽量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以及听课中的反应提出相应难易度的问题。第三, 要适量。提问设计要精简而形式多样。
3.趣味性。
提问的设计要富有情趣和吸引力, 使学生在愉悦中思索答案, 寻求答案。
4.预见性。
在设计提问时, 要事先预见学生可能回答的内容, 并规划方案, 以便能敏锐地捕捉和及时纠正学生答复中的错误和不确切的内容以及思想方法上的缺陷, 但要注意方式方法, 可以适当提醒、诱导、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纠正。教师要善于采用归纳和小结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答案, 并采用试探启发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对学生的回答应以鼓励、表扬为主。
5.灵活性。
提问要有灵活性, 不仅指提的问题本身要灵活, 还包括提问的方式和时机要灵活。
(1) 根据课堂气氛提问。
当课堂气氛低迷时, 可以提一些开放式问题, 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 也可以提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 给学生一点成功的感觉;课堂气氛活跃时, 可以提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 当学生思维积极的时候, 攻克难关的意识强烈, 这时的“难题”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2) 根据学生的问题提问。
学生有时会提出有教学价值的建设性的问题, 老师可以把该问题作为自己的提问源, 在此基础上提出新问题, 激发学生答题的积极性。当学生意见分歧时, 可以提出“彼此举证说服另一方”这样的问题, 引导学生互相说理, 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3) 提开放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即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 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 自由发挥。
四、结语
课堂提问的过程实际上是老师引导学生设疑、质疑、析疑的过程, 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实践证明, 围绕问题展开教学能最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索和思考能力, 是最有效的启发式教学。灵活地、有创造性的地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 老师应该在加强提问理论学习的基础上,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提问技巧, 使提问真正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驱动力。
参考文献
[1]卫建国, 张海珠.课堂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63.80-82.
[2]王铭玉.新编外语教学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332.
[3]邓涛.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47.
艺术提问与学生参与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性
高中语文教学完全可以通过激活课堂来燃起希望之火。激活课堂也是时代发展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语文教学主要的活动场所就是课堂,而课堂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努力的目标。如何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并自觉学习,需要从提升课堂艺术性着手。
一、导语的艺术性
导语是一节课的起点。好的导语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那么,导语要如何进行设计呢?
1.课程与课程之间一般都有过渡
本节课既是上一节课的承接,同时也是下一节课的基础。因此,上课的时候应该对上一节内容进行总结,并自然过渡到本节要讲的内容。这样学生不会觉得过于突兀。对于某些课程也可以选取过去学过的和本节课内容关联度比较大的知识作为引入,学生在学习新课程的时候,就会有意识地将二者进行对比,学习新的内容也不会感到吃力。
2.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作为引入
对于生活中普遍发生的现象,学生可能只知道表象,并不清楚内在联系。因此教师可以选择生活或者工作中一些比较适合的例子作为课程引入。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渴望了解更深层次的内容。
二、提问的艺术性
1.创设温馨的课堂气氛
温馨的课堂气氛可以让学生以更加舒适的方式融入课堂,并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回答问题的恐惧心理。学生因为知识的匮乏、课堂环境压力和恐惧心理,往往很难对问题做出准确回答。教师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嘲讽学生,而是应该予以适当的启发,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思路,给学生重新表达想法的机会。
2.掌握分寸,把握时机
教学中设置提问不能过于形式化。最好的提问时机,就是新旧知识出现矛盾的时候。这个时候提出问题会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而问题得到解决之时,学生也会感到满足和自豪。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太简单,过于简单学生不经过慎重的思考就能得到答案,这与提问的初衷相违背。问题太难的话,学生不知道从哪下手,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过于宽泛,学生对于宽泛的问题可能会感到无聊。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严抓问题质量,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
三、语言的艺术性
课堂语言的艺术性影响着语文课堂的艺术性。课堂语言并不是平时的聊天,也不是抑扬顿挫地读文章,而是知识升华的过程。它既需要感染力也要按照一定的逻辑传达思想。追求语言艺术的教师往往能够将课堂内容准确地传达给学生,寥寥几句就能将文章的精髓体现出来。教师语言艺术的优劣和课堂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提升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在授课的过程中,不管是对文章理论的说明,还是规律的引导都要用词准确。不能用模糊的概念进行阐述,要用具有科学性的语言进行说明。讲课流程设计要合理,对于不同层次的内容要安排得当。主次不突出或者是顺序紊乱的教学肯定不能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授课的语言也要尽可能精炼,能够用几句话说清楚的问题就不必大费口舌。能够一次解释清楚的问题,就不要一直重复,同时也要尽量减少口头禅的使用,避免课堂语言过于口语化。语言要生动形象,要善于使用一些切合内容的典故或者比喻,将枯燥无味的东西生动化,更加利于学生理解和感受。
四、板书的艺术性
板书由两部分组成,书写和作图。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语言表达的辅助。它能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清文章思路,并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板书要有协调性
板书内容应该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逐渐完善。板书和教材是一致的,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变化。板书要条理清楚,主次分明,对课程中比较精华的部分进行总结、归纳,教师一边进行课程内容讲解,一边书写板书,板书的内容要和讲解的内容高度关联,这样既能节约时间,也不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板书要灵活
板书的内容可以根據课堂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板书字迹要尽可能工整,不管是图表还是文字都要布局合理,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使用其他颜色的粉笔来着重体现重点内容。规范化的板书还能引导学生规范地完成作业。板书要结构合理,形式优美。
总之,课堂教学需要艺术性。只有充满艺术性的课堂才会被学生喜爱,学生才会更加愿意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这也就从根本上完成了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我们相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提升课堂教学艺术性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刘红云.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8(4).
[2]李志宏.关于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艺术提问与学生参与 篇10
然而,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 实际教学中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 或者不懂提问艺术, 出现不少提问的误区。如: (1) 提问过于简单, 没有思考价值。有些教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 这样的问题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 (2) 提出问题空泛、难度大, 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 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 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 (3) 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的教师发问后, 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就要求立刻作答, 这样会抑制学生的思维训练。 (4) 提问没有新意, 篇篇文章是类同的提问, “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 让学生生厌。 (5) 提问对象过于集中, 只顾优等生, 忽略差生。这样, 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提问的艺术。
教学要真正启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促使学生独立自主地去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 更多提有价值、有兴趣的问题, 发掘疑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中思考, 在思考中发现, 在发现中创新。在提问问题时, 要针对“有趣““得当”“巧妙”“实用”这几个方面, 潜心研究,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 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 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一、“有趣”
所谓教学方法兴趣化,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方式、方法要生动有趣, 使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深厚的兴趣, 乐于参与教学过程中的各项活动。
兴趣是学生学习、探索和创造的原动力。有了兴趣, 才会有活跃的思维活动。当学生对教师所提的问题感兴趣时, 他们就会兴高采烈, 以强烈的好奇心积极思考, 并探求其奥妙。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备课, 对课堂所要提的问题进行周密考虑, 精心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力去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 引起思维的矛盾, 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形成认识冲突, 以诱导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得当”
课堂提问恰当, 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 它对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 增强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选择时机, 适当地提出问题, 做到因人设疑、难易适度, 深浅得当, 提在点子上, 问在关键处。要注意提问题时, 根据教材特点分层次设计, 化难为易, 化大为小, 层层深入, 一环扣一环地问, 逐步引导学生向纵向思维发展。这样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问不要过多, 也不要过少, 不要过早, 也不要过迟。要把握这个度是不容易的, 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生, 还要熟悉教材, 逐渐探索。
三、“巧妙”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 启发性不强, 久而久之, 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 并在一定程度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 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这就要求我们提问时讲究“巧妙”二字。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如果问得巧妙, 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使学生积极地探求问题的理想答案,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 形式要不断翻新, 角度要不断变换, 要转弯抹角, 改头换面, 平中见奇, 在学生无疑处设问。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宜曲不宜直、宜逆不宜顺、宜精不宜多, 努力做到“巧妙”。
四、“实用”
实用使学生确立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教师课堂提问, 要问在知识点的本质处, 问在学生的疑点上, 问在相关知识的区别处。教师在课堂上要就一些重点的、典型的或带普遍性的问题向全班学生提问。虽说提问是语文课中普遍运用的一种手段, 但教师的过多提问会挤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问题设计得再好, 学生回答总要占时间, 并且回答的总是部分学生, 教学活动面受到了局限, 再说, 回答问题也不能代替朗读、背诵、书写等基本能力的训练, 不能代替课文对学生情感的熏陶, 所以课堂提问应本着实用的目的, 不宜滥问, 以既启发学生的思维, 又还给了本应属于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为出发点,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朗读能力、欣赏能力等都可以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