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中的提问艺术

2024-07-20

销售中的提问艺术(共12篇)

销售中的提问艺术 篇1

课堂提问, 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 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可以这样说, 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实践证明, 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 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教《愚公移山》, 在解释“孀妻”、“遗男”两个词语时, 问学生:“这个孩子去帮助老愚公移山, 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类似于这样的巧问、曲问,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推动了课堂教学的高潮。教师于无疑处生出疑来, 引起学生的思考, 就会刺激学生的探究欲, 激发学生的研读兴趣。为此, 教师应该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一、问题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课文的学习, 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 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 采用不同的方法, 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使他们思维活跃, 思路开阔, 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而辐射开去, 如《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 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尽管只此一句, 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现。假如只是单纯的进行语句翻译, 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 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因此, 教学中可采用增删法来帮助学生理解: (1) 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行吗? (2) 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声声, 近处蛙鼓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 学生马上从问 (1) 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 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 (2) 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 这样的提问, 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观点,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要有曲折性

课堂提问, 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 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展开。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 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 就是变更提问的角度, 让思路“拐一个弯”, 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 使提问平中见奇, 引发学生深层的思考。如教学《我爱这土地》时, 不妨设计这样的问题:同样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为什么作者的眼里常含泪水, 而我们却面带微笑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 必然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 这样不仅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之“真”, 更会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同时也学习了如何去鉴赏、品味诗句。这一曲问的妙处, 与直接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不能相比的。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 全文学完了, 但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认为文中有一处交代不清———我的父亲怎么会知道我被困在悬崖了呢?”于是学生先对当时的情形作了想象分析。接着教师又提出“文中没有交代这些, 你认为是作者的失误吗?”学生在思考后, 明确了这是文中结构上的详略取舍。这样的提问与教师对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分析相比, 其效果不言而喻。

三、问题要有发散性

课堂提问, 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 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 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方法, 既拓宽了思维的空间, 又能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 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教学《桃花源记》时, 学生认识到作者旨在抨击社会离乱, 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 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在以“追求”为话题的口头作文训练中, 有学生提出让心灵化为流水, 一生都奔流不息, 始终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很多学生都表示赞同。教师在这时提示:“流水的这种追求必须以什么为依托呢?”明确了“地势上从高往低”后, 马上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看法:流水尽管永不停息的追求着, 然而它每况愈下, 失去自我, 所以谈不上有高远的目标, 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臣服。于是, 发散性思维便被激发出来了。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创新源自“好奇”与“质疑”, 课堂上适时适度, 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 是开拓学生思维, 加快知识转化, 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销售中的提问艺术 篇2

一、设计有技巧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阅读

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教学目标为理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这就离不开教学中的四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就是提问。有价值的提问,不仅是主导课文教学的核心,也是让学生真正地学会阅读的重要因素,更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的关键。所以,教师一定要精巧地设计问题,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学。这些问题往往出现在标题中,或者是中心句,又或者是过渡句。如,在学习莫泊桑的《项链》时,先问:“莫泊桑为什么要以‘项链’为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全文,让他们自己找到文章的主线就是项链,一条项链把文中的人物串联起来,也因为项链,女主人公的后半辈子生活截然不同。尖锐地讽刺了在资产阶级的社会现实下女主人公的虚荣心和拜金主义思想。与此同时,因为他们偿还了项链,不仅体现出为朋友着想的美好品质,还烘托出人性的真善美――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最后的结局是,当年的那个项链是假的,最多只值五百金法郎,但是女主人公却为此劳碌了半辈子。这一切值得我们都为之同情和可惜。由此可见,具有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从学习的开始就变得积极和主动,带着问题去找答案,深入钻研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抓住中心思想,有意识地去解决问题,突破难关。同时,这就促成了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对课文的重点、难

点、疑点、考点也就理解得更加透彻了。

二、设计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文章中畅游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提问简单、直白的问题,就会缺乏启发性。久而久之,学生也会觉得枯燥乏味、精力涣散。所以,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方式和角度,要灵活地提出问题,使问题新颖、独特,富有新意。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塑造出一个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课堂教学。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不妨先问一个关于公瑾(即周瑜)的问题,当年周瑜和小乔结婚的时候,周瑜有多大?下面,看看那时候周瑜的成就,我们再进行猜测。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以上五句是描写周瑜的,在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兵的地方,赤壁。那石壁直插天空,那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了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大好河山啊,那一时间有多少英雄豪杰!想想当年的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他的雄姿英发:手里拿着羽毛制作的扇子,头上戴着头巾。就在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说到这里,不难猜出,周瑜那时候是刚成家,刚成家的周瑜,乃二十有三。可是赤壁之战却是在公元2,也就是周瑜三十三岁的时候,为什么要把相差十年的事情写在一起呢?这样带着问题去字斟句酌,细心领悟,联系前后,必然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这种提问不仅巧妙有趣,还带有启发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阅读文章之中,自己在文中找答案,容易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致。

三、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自发性学习

只有问题拥有针对性,才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若任由学生天马行空,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因此,教师应该钻研教材,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有难度的问题,让他们带着障碍去解决问题。如,教《阿房宫赋》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翻译一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让他们说出句子中各个“后人”的意思。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学生一下子回答不上来。这就促使学生更加认真地读课文,反复读,细心读,把一个又一个的“后人”解决,逐层攻破。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问,是学习的本质所在。如何在此过程中有艺术地提问,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关键。这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有技巧地设计问题,让学生主动去读。同时,想让学生乐学、爱学,前提就是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大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地投入语文的怀抱中去。

参考文献:

[1]牛锡亭,张晓艳,修文俊,等。问题设计的层次性与有效性[J]。中学语文教学,(09)。

[2]郎慧娣。立足“最近发展区”让语文课堂焕发光彩[J]。中国农村教育,2010(05)。

[3]燕林。小议备课过程中的要素[J]。人力资源管理,2010(02)。

访谈节目中的提问艺术 篇3

在访谈节目中,互动是很重要的。互动主要包括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互动以及主持人与观众之间、嘉宾与观众之间三种互动,但是对这三种互动方式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主持人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作为主持人来说,是否具有现场把控能力,是否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都直接关系到访谈节目最后的效果和质量。

一、访谈节目中提问艺术的重要性

随着采访类电视栏目的不断发展,提问艺术这一专业名词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采访中,或者是访谈过程中,我们提出的问题你是无法删掉的。”作为一名主持人来说,能够做到“提问不被删减”是需要一定功底和能力的,这也足以看出来,提问水平的耳高低,将会对访谈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作为一名普通访谈节目的观众来说,判断一节目质量的高低通常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访谈过程中是否流畅,主持人、嘉宾交流是否自然,是否能和观众群形成良好互动,访谈过程中是否层次分明,收放自如。而这一系列评判标准中的每一项,都与主持人的提问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流畅这一标准是建立在主持人和嘉宾交谈基础之上的,有的嘉宾参加访谈类节目比较容易紧张,一紧张则会出现冷场或是尴尬的局面,此时便是主持人充分利用提问艺术的绝佳时机,针对情绪较紧张或状态较为拘束的嘉宾,主持人如果能够尝试用一些幽默的小提问暖场的话,不仅可以极大的缓解到场嘉宾的紧张焦虑情绪,同时还能对整个访谈的大环境起到一种柔和的效果;其次,与其他电视栏目相比,访谈节目的形式可能稍显鼓噪,比如综艺类节目场面会较为活跃和活泼,不断更换的场景可能会对观众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但是作为访谈类节目来说,场景基本上是固定的,即谈不上场景的切换。所以访谈类节目只能选择在“内容”上取胜。当主持人开启一个话题时,观众可能会被吸引;如果主持人长时间只对这一个话题进行挖掘,那么观众可能会慢慢觉得索然无味;但是如果主持人在此时充分利用提问艺术,打破一下出现倦怠的氛围,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观众的观看欲望,同时对于访谈的深度挖掘来说,也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二、访谈栏目中有效的提问技巧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已经对访谈栏目中主持人提问艺术的重要性及作用有了大概的了解,下文中,笔者主要结合自身经验,围绕访谈栏目中主持人需要用到的提问技巧进行了详尽阐述。

性格色彩的培养。主持人是访谈节目的主心骨,是支撑整个节目的重要支柱,作为主持人来说,其性格色彩其实直接决定了相应节目的色色调和基准。纵观当代访谈节目众多优秀的主持人来看,我们在观看他们节目的过程中,通常有一种较为深刻的感受是,整个节目是按照他们的思路来铺设的。具体体现在他们对提问节点的高效把握及话题的合理转换。因此,要想获取良好的提问艺术,虽然努力是一种捷径,但是一定要注意方法,自身独特性格色彩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当主持人的性格色彩已经家喻户晓时,到场的嘉宾也会更加清楚这一次访谈的风格,在访谈进行的过程中,不仅可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尴尬和冷场,同时对于节目独特风格的打造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角度的多层次转换。除了性格色彩的培养外,主持人在访谈的过程中,还应注意提问角度的多层次转换。访谈的过程看起来是比较枯燥的,无非是两个人或是几个人聊天,偶尔会与观众讲讲话而已。但是我们都知道,“聊天”可不是一件小事,里面的文章颇多,加上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总能从聊天中挖掘出许多要么啼笑皆非,要么发人深省的内容。从乏味到生动有趣,往往只是一个角度的问题。从前文论述中,我们已经充分了解到提问艺术在访谈栏目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然而要想真正体现出其价值,深度发掘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走直线”进行挖掘,观众难免产生视觉与听觉疲劳,我们必须在过程中加入一些“提神”的东西——角度。再平凡的小事,我们都可以从很多角度去描述它,或风趣,或严谨;或指代,或隐喻,总之,总有一个方向可以吸引一拨人。当主持人能对角度进行灵活运用时,也就不愁掌握不好提问艺术了。

进入角色要积极主动。主持人只有积极主动的进入角色,才能掌握提问的主动权,掌握对整个访谈节目的主导权。我们都说访谈节目是主持人的主场,一旦主持人没有进入状态,则整个访谈节目都会像失去主心骨一般,主线不明确。主持人进入角色被动还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嘉宾无所适从。访谈节目中,每一个节点的开始基本都是建立在主持人的提问之上,如果主持人始终抓不住重点,嘉宾不知道从何说起,那么访谈节目也就失去了其价值和看点。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访谈节目主持人来说,要想掌握提问技巧和提问艺术,进入角色一定要积极主动,是自己的主场,绝不放手,要坚定不移的将主动权握在手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就访谈节目主持人的提问艺术来说,是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必备的基础素养之一,同时也是直接决定着访谈节目质量和精彩程度较为关键的内容之一。要想提高主持人的提问技巧,提高整个访谈节目的质量和效果,应从性格色彩培养、多层次转换角度、积极进入角色等方面做起,主持人只有充分把握整个节目的主动权,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提问者和Leader。

新闻采访中的提问艺术 篇4

准备充分。准备充分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战斗”, 采访的过程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在思想上的交锋, 要想取胜必须知己知彼。这种“战斗”由于条件所限, 往往非常短暂, 而为了这短暂的战斗, 记者往往准备了几天、几星期、几个月, 甚至更长。

意大利著名记者法拉奇谈到对邓小平的采访时说:“那次采访很深入、很详细, 用了两天时间, 很有意思, 我想提的问题全都提了。”这次被记者认为很成功的采访与她之前的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这位记者在访问邓小平以前, 看了好几公斤的材料。从她的新闻稿中可以看到她对邓小平、毛泽东、林彪、“四人帮”、中苏、中越、中柬关系都有一定了解。

有些记者采访前根本不做任何准备, 不对被采访对象进行了解, 不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解, 进门就向采访单位要材料, 然后匆忙上阵, 往往不是提的问题没击中要害, 就是所提问题有限, 找不到话题, 采访中出现“冷场”。回来后只好抄抄材料敷衍了事, 写出的新闻作品干瘪无味。

提问具体。新闻作品的生动来源于细节。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 有了具体的东西, 才能深入认识事物。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 不能漫无边际, 也不能大而不当。

针对性。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者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反过来说, 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 或同一类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一般规则是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要了解点上的情况就找基层普通干部、群众。要问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

选择角度。作为记者, 在新闻采访报道中, 无论是时政新闻、经济新闻、还是社会新闻, 都要善于从平民百姓的角度去思考和选择报道的内容和主题。多从基层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群众日常生活的变化中, 发现具有普遍意义或对全局有指导和启示意义的新闻。掌握这样的原则, 才能在同采访对象的交流中, 提出合适的问题。比如, 报道一项重大政策或措施, 要善于选择平民视角, 通过具体的事实提出问题, 反映这些政策措施会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而其中百姓又需要做些什么等等。

学会尊重。如果记者在和被采访对象面对面时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架势提问题, 有时甚至成了“审问”, 是对采访对象人格的不尊重, 也无法获得好的新闻。无论是高官还是囚犯, 人格都是平等的, 需要记者的尊重。记者的言谈举止、对采访对象的态度不仅深深影响采访效果, 而且也将影响到采访对象对记者所代表媒体的看法。

尊重被采访对象, 一是尊重对方风俗习惯。记者在采访时应该入乡随俗, 以免引起对方不快。二是注意对方的地位身份, 提问得体, 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 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 也不要太让对方难堪。特别对于一些敏感的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 突如其来的提问会让对方措手不及, 有个性一点的被采访对象干脆会拒绝回答。因此, 记者更要尊重被采访对象, 在征求对方意见后, 再以对方所能接受的方式提出。最后, 记者在对方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倾听, 认真记录, 不要随意打断, 也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打呵欠或玩手上的工具, 或是手机响后, 不征求对方的同意就旁若无人地接听, 这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

营造气氛。记者采访时需要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一见如故”, 倾心相谈。这就要求记者有一种特殊本领, 能够消除陌生, 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适应自己, 达到一种和谐的提问气氛。营造和谐的气氛,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一种“媒介”, 比如斯诺的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采访毛泽东时, 所用的媒介是斯诺珍藏的一张毛泽东照片。她说这照片就好比桥, 把她与毛主席联系起来。在采访王震时, 她找的媒介是自己与王震同年合唱歌曲《南泥湾》, 这使得采访气氛活跃起来, 让提问在融洽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态度真诚。记者要想从被采访对象内心深处挖掘素材, 必须先得到采访对象的信任和认同。记者要使被采访对象明之以事, 晓之以理, 更要动之以情。记者要使自己和采访对象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这种情感的共融不仅仅是一种感受力量, 更重要的是可以成为一种动力。记者要以自己真诚的言行赢得对方的信任, 才能进入他们的心灵深处, 从而挖掘出更真实、更有价值的东西。

要想让被采访对象真切感受记者的真诚可信, 从而达到心灵的沟通, 记者就必须要在情感上接近对方, 并且自觉地换位到被采访者的角度, 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 感受他们的内心, 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 寻求情感的接近。相反如果缺乏情感和亲和力, 被采访对象可能就不会买账了。

总之, 从传播角度说, 新闻传播内容只有受众接受并认可, 百姓关注并欢迎, 传播过程才算完成。而要实现这一过程, 就必须在采访中尽量多地获取有价值的素材。记者在采访时, 就是要能与被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创造良好的采访提问气氛, 使采访成功, 为下一步新闻写作搜集充分的素材, 从而圆满完成报道任务。■

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篇5

教师善于提问,能大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对话交流的效果。同时,好的提问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语文老师,在语文课堂上,更是要运用好语言的艺术,巧妙地设计理由,用一个个生动、有趣、艺术的理由去引领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本文从提问的科学性、目的性、激励性、连续性、层次性等几个方面来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关键词】

加强小学课堂中的提问艺术 篇6

一、目的性

课堂提问不是随意的,总是在一定的目的支配下进行的。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设计提问,弄清楚每一个问题要解决什么,达到什么,安排好提问顺序,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那种漫无目的盲目提问只会让学生感到不着边际和无所适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例如,我让学生利用折纸写出三个相等的分数,引导学生观察分数的分子分母情况,提问:“任意两个分数,它们的分子分母不同时,分数的大小都不相等吗?那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相等呢?”这样的提问始终围绕本课的核心内容,环环相扣,目的明确,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自主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全面性

课堂教学中,举手发言的多数是思维敏捷的优等生,中等生只是忠实的观众,听得多,说得少,学困生就更不用说了。面对这样的课堂,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呢?教师应立足教材,适当提问,根据问题的不同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我一般对学困生多问“是什么”的问题,对中等生多问“为什么”的问题,对优等生多问“有什么不同意见”、“还有其他方法吗”的问题,这样形式多样的提问,不但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积极思考探究,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对知识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提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60%”,你能想到哪些相关信息?学生答道:“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3/5。”“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男生人数占5份,女生人数占3份。”……这时我适时鼓励:“真不简单!能想到这么多,还有吗?”优等生站起来说:“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1/5(20%),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4(25%)……”这一环节中,有效兼顾了全体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提出了不同难度的答案。可以说,既让学困生“吃的了”,中等生“吃得饱”,也让优等生“吃得好”。

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知识抽象枯燥,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既有知识情趣,又能引领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思索中充满乐趣,在愉快中学到新知。

例如,运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动物王国举行骑车比赛,小熊的车轮是正方形的,小猴的车轮是圆形的,小象的车轮是三角形的。它们同时、同地、同向出发,老师引发猜想问:“谁最先到达终点?”这样的提问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投身到生动具体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之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四、启发性

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提问要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处于“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能将学生的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愤悱”境界,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个兴奋中心,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知识来积极探究。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愤悱”之处,不失时机地用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教师在学生思维发生障碍时及时提问,可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启迪学生智慧,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思维上得到发展,为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供了契机。

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古希腊的一位学者说过:“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火把,而高超的课堂提问艺术正是这团星星之火。教师只有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研究,用心体会、认真总结、取长补短,通过教师的提问艺术,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在师生之间架起交流的桥梁,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精彩纷呈、更具生命力。

(作者单位:江苏溧阳市西平小学)

新闻采访中的提问艺术 篇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的不断进步,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人及信息传播的媒介, 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该行业的特殊性, 在很长时间内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而随着经济形式的变化, 还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因此掌握大量、新颖、独家的消息成为了新闻媒体在竞争中保持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因此记者进行采访活动收集新闻信息, 是十分重要的步骤, 在该过程中需要记者能够精心设计问题、运用语言技术巧妙提出问题, 并能够随机应变, 具有很强的机会把握能力, 才能在采访过程中达到一定的效果, 收集到具有较高价值的新闻信息, 提高采访活动的效果及工作效率。

1 采访提问的原则

在进行采访工作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才能使采访工作有序、高效上的进行, 一般需要采访提问需要遵充分准备原则、提问富有逻辑性、采访态度端正等, 具体情况有如下几点:1) 采访前做好准备工作根据采访对象及中心话题的不同, 应在采访对采访对象及任务做系统全面的分析, 合理的设计出提问的内容、在采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及相应的应多方式等, 准备充分才能实际过程中充满信心及头脑清晰;2) 提问时逻辑清晰在采访提问的过程中应注意语言的逻辑性。提问时, 问题应是有顺序的层层递进, 或者从较为肤浅表象的问题逐步深入, 慢慢推进, 最后到达想了解的事件的本质。如果记者提问时, 自身的语言组织不到位, 逻辑混乱, 会导致采访对象对问题理解障碍或理解错误, 导致信息收集的不全面、扭曲或者不真实。现代许多新闻工作者不注意该问题, 出现了大量的新闻谣言等负面情况, 影响恶劣, 严重影响了先问媒体的形象[1];3) 注意语言得体适当的语言可以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 因此, 记者在提问时应与其轻柔, 自然, 面带微笑, 使采访对象放轻松, 配合采访工作, 对信息的收集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4) 尊重采访对象许多记者为了收集到独家新闻素材而对采访对象进行穷追不舍及刨根问底式的追问, 且语言刁钻、尖锐、刻薄, 对于采访对象是极其不尊重的表现, 极易引起采访对象强烈的反感, 不利于和谐的交流及各类信息的收集, 对工作效果有很大影响。

2 提问各种方式

采访的对象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如独特的性格、当时的场合、个人立场、等造成个体差异较大, 可以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 如直截了当、旁敲侧击、步步为营等, 以达到良好的采访效果, 具体情况有几下几点。

2.1 直截了当

直截了当的提问方式使较为粗犷的提问方式, 其适用范围有限, 如采访对象是采访者相了解、熟悉或者曾经有过多次的交流的人, 如果在采访提问时还需要放烟雾弹, 寒暄客套, 就会显得较为有距离感, 使采访气氛变得尴尬, 反而影响采访效果。对于这类采访对象应采用较为放松的方式进行, 类似与朋友之间聊天, 在这样的分为下, 可以较为顺畅的进行参访提问, 没有拘束, 也毫无紧张感, 极有可能收集到意想不到的新闻素材。另外还有一类人也较为适合使用该提问方式, 即社会阅历较为丰富、交际能力很强的人群, 如影响力较大的企业高层, 这类人群的思维活跃, 基本上可以猜到记者想要提的问题, 如果拐弯抹角, 会显得十分滑稽, 而直接提出问题反而能够以快的速度得到想得到的信息及有价值的新闻素材[2]。

2.2 主动出击

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从实质上讲, 即是新闻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采用特殊形式的深层交流、沟通以及了解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对对方的各种情况有初步的, 如知识结构、价值观、对事物的认知态度及心理愿望等, 该过程是否顺利、愉快, 取决于双方的配合程度。会有部分人, 不愿意接受采访, 采取抗拒、排斥、有所保留、不透漏重点信息的态度, 这样会使采访工作受到较大阻碍, 因此, 需要采用主动出击的措施, 才能到达采访的效果。先根据采访对象的气质、态度、立场等情况, 选择较为委婉轻松的语气进行交谈, 使之从心里上慢慢接触防备, 然后在主动提出问题, 并注意说话方式及问题的角度, 一般来说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3]。

2.3 步步为营

有部分采访对象较为事故圆滑, 说话的技巧性较强, 记者在提出问题后, 该对象会采用一种模棱两可或者暧昧不清的态度及立场应对, 让采访记者很难把握其思想, 或者其本身及是不想做过多本质的说明, 选择该类打太极的方式与记者周旋;或者某些人不习惯被采访, 较为紧张, 语言组织能力下降, 思维混乱, 或者对记者的提问理解不清楚, 在面对该类人群时记者应先从最表象的部分开始提问, 然后逐步深入, 将达的范围逐渐缩小, 最后说到本质问题, 步步为营的进行引导、激发, 达到理想的采访效果[4]。

3 结论

记者的采访效果直接关系到新闻素材的数量及质量, 该技巧也是体现记者综合实力水平的重要指标, 该能力也需要长时间练习。上述知识简单的将实践中的经验分析总结成了大致的理论方向, 在实际采访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技巧十分丰富, 采访对象不一样, 需要设计的问题及采用的提问方式也有所区别, 需要记者将提问技巧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 细心分析情况, 总结经验, 提采访时的提问技巧, 将自身的水平提高到较高的层次, 并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摘要:新闻采访活动作为媒体的主要活动之一, 记者的提问时收集消息最为直接、有效的的渠道。记者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有效的提问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获取大量有效的信息。要达到上述提问效果需要记者能够准确把握采访对象的心理, 使用适当的提问方式, 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才能做到收集到大量的有效信息。本文简单阐述了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的各项技巧, 包括采访提问的原则, 如充分准备原则、提问富有逻辑性、端正采访态度等;具体方法, 以及相关项目注意事项, 如不偏题、抓重点、循序渐进等, 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记者,新闻采访,提问,艺术,分析

参考文献

[1]曹莉.提问是记者的天职——电视新闻采访技巧探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9, 28 (4) :117-121.

[2]谢辉.求精求活求新——浅谈新闻采访提问技巧[J].新闻天地 (下半月刊) , 2010 (6) :30-40.

[3]张瑾, 薛伟江.新闻采访中的问话技巧探析[J].现代视听, 2010 (S2) :98.

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篇8

课堂中的问答大致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提出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启发诱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二是教师激疑致问,师生共同解答。教师设置让学生产生疑难的情境,促使学生质疑发问,师生一起寻求答案。三是学生自发地提问。学生基于自身的经验,陈述自己的困惑或不同看法,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交流而解惑。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误区:1.习惯性地提问。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如同口头禅,发问不少,收效甚微,这样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2.表面性地提问。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3.急于求成地提问。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4.没有新意的提问。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长此以往,令学生生厌。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6.惩罚性提问。发现某学生精力分散,心不在焉,突然发问,借机整治。久而久之使学生视老师提问为畏途……

这些类型的提问弊多,甚至不如不问。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计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教师在应用提问技能时有以下要求:

一.提问要有“干”

“干”即围绕学习的目的要求而设计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将问题集中在重点、难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揭示薄弱环节。应多编拟能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的思考题,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在提问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尽量少问非此即彼的问题。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在于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可以这样依次设问:百草园的生活怎样?三味书屋的生活怎样?二者在作者看来有无异同?三个支架性问题构成本节课思路清晰的探究结构,水到渠成地推进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小结。

二.提问要有“序”

一个班级的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我们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对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应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为基础,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经过思考和努力就能解答的问题。

教师提问注意既可化难为易,又可打开学生的思路。如探究《皇帝的新装》一文,围绕中心词“骗”设计问题:是谁骗了皇帝?皇帝为什么受骗?我们怎么做才不会被骗?最后探究出“私利之心才是受骗之源”的生活感悟。层层深入,由现象到本质,由文本到现实,由文学形象到自我释放,既体现了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又渗透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体现着科学教育的本质。

三.提问要有“度”

文本探究既可以纵向延展至生活层面,也可以横向延展至有可比性的其他文本,而后者恰恰是广度意识的体现。如品味《背影》一文的构思之妙时,可设问:文本选取最能表现情感的艺术视角———背影体现亲情,那么你了解哪些表现亲情的诗文?它们分别运用怎样的视角来构思?学生可比较学过的诗歌《游子吟》、散文《散步》等反思小结:既可以用人物肖像的某一部分,又可以用某一场景描写为视角体现亲情。这种同类题材的作品作比较进行设问,不仅能深化学生对文本写作特色的认识,而且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写作视角,使文本探究言在此而意不仅于此,延展课堂探究和学生思维的广度。

四.提问要有“变”

事先想到学生可能回答的内容,能敏锐地捕捉和及时纠正学生答复中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地方以及思想方法上的缺陷。可以使用归纳、小结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答案;采用试探的方法,帮助学生思考更深一步的答案。对学生的回答应坚持以表扬为主。我通常在古文教学中采用这种方式,因为古文有许多识记内容,学生比较容易找。如“释义”这一环节,需积累的文言词汇有通假字、古今异义的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虚词如之、者、而等。学生对这些词汇掌握好了,自然也会提问题,解决问题了。

教学机智具体表现在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上,这主要包括语文课堂教学中突发性情况应变和授课过程中意想不到的学生质疑应变。如我教《天上的街市》时,一位男生突然举手提问:“老师,牛郎织女早就被王母隔在天河两岸不得相见了,诗中怎么又写他们骑着牛儿、提着灯笼‘闲游’呢?”对于这样的质疑,教师一定要沉着。教师先表扬学生善疑的精神,之后解释:“这是诗人大胆扬弃了神话传说中爱情悲剧内容和统治者的恩威内容,重新构想了牛郎织女过着自由幸福生活的美境,借以寄托诗人的社会理想。”

在讲、练、读、议诸环节都可以问答或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活动;也可以在学生注意涣散或困乏时提出问题来集中注意,唤起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善于运用转入、点题、指引、沉默、暗示、查核、强化、引伸、更正等技巧,启发学生答问,推动学生参与。

五.提问要有“趣”

兴趣在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课堂提问就是激发学生兴趣有效的形式之一,因此要抓住兴趣点提问。如我在才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当讲到鲁达消遣郑屠时,我设计的问题是:这个欺弱怕强的屠夫会有什么下场呢?此时的学生兴趣高涨,我却不动声色,让他们翻开书,自己去书中求证,看谁说得对,学生急于想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一个个急不可待地翻起书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提问要有“感”

感即感染力。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如对学生持支持的态度,在面部表情、躯体姿势和用语方面学生都比较受欢迎,学生感受到的是老师的期待、信任和鼓舞,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会满怀信心的去学习去思考。

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与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二.台阶式

所谓台阶式即通过铺设台阶,减缓坡度,由易而难地提出问题,化“大步”为“小步”,使学生渐进式地但又是系统地获得知识。课堂提问一是紧扣教学目的,抓主要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二是合乎学生的认知水平。若问题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展。此时,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思维,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基的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层层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三.点拨式

在教材的关键处或学生容易忽略而又重要的地方设问,往往能起指点迷津、引起警觉、预防错误的作用,好的点拨与指要式提问还能画龙点睛、提纲挈领,引领学生寻幽探胜、进入佳境。例《故乡》一文第二部分闰土的一段话:“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这些话看起来很简单,中学生一看就知道这是描写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的。但这时教师却提出一个问题,“第六个孩子几岁了?”学生原先没有注意到这点,查书后才回答“只有五岁”。连五岁的孩子都被迫参加劳动,但总不够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在这些看起来并不难懂的字句里,包含着很深的内容。

一.置疑式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四.对比式

提出问题,让学生从“比”中加深理解、掌握知识。“比”,既包括确定事物或概念异同的“比较”,也包括正反两方面的对照。在课堂教学中,就易混、易错或相似、相对的词语、文章、概念、原理等进行比较或对照,提问的角度和表述可以说多式多样,应用也极为广泛。例特级教师于漪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对马克思的逝世,不用“停止了呼吸”、“心脏停止了跳动”,而用“停止了思想”,这是为什么?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懂得马克思是无产阶级伟大思想家,创造了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给人类留下了无可估量的珍贵的思想财富。他的逝世,不同于一般的人,用“停止了思想”,就十分明确地突出了伟大思想家的形象。

五.灵活式

“活”就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出灵活多样的问题。同样一个问题,因为学生的素质差异,提问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考虑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的心理因素。要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做到直问与曲问相结合,正问与反问相结合,明问与暗问相结合。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钱先生没有直问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学生看了课文都高兴得笑了起来,说:“他没爸爸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妈妈是孀妻,他是遗男呀!”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棒,通过它,产生了“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直题须曲问,曲题也可直问。例如《孔乙己》一文的最后有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看似矛盾的话,就是一个很“曲”的问题,我们不妨这样直问:“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死了?” (无人关注过孔乙己的生死,“我”也没有得到孔乙己死了的确切消息。) “为什么说孔乙己‘的确’死了?” (孔乙己的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注定他必死无疑。) 结论:鲁迅用看似矛盾实则精当的语言,揭示出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可见,通过直问,理清是非,晓畅易懂、达到“减头绪、立主脑、脱窠臼”的目的。直题曲问,要独辟蹊径,以曲求伸,忌故弄玄虚。曲题直问,要平中见奇、简洁明了,忌袋底抖尽。

六.综合概括式

综合式提问是在对事物进行分析,弄清各个部分特性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将分析过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各种特性联系起来,形成一种较深入的整体性认识,然后对问题作出解答。

综合式提问必然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抽象概括。由于分析综合都可能在不同的水平上进行,因此,综合式提问的深浅层次是很不一样的,而分析综合的水平集中在思维概括的程度上。例在教《荷塘月色》时,为引导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认识,可设计这样一组大问题:

1.标题《荷塘月色》是偏正短语,还是并列短语?这一设疑关系到对全文内容和文中所描绘景物特点的理解和概括。

2.本文安排材料的线索是什么?是行踪、写景抑或感情的流露?此问题涉及对全文主旨和结构的理解。

3.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它与下文哪些地方关联着?此问题能触及全篇的“文眼”,是理解全篇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的“钥匙”。三个问题的提出起提纲挈领作用。

浅谈历史课堂中的“提问”艺术 篇9

一、整体性原则:

历史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 提问是为了调动其积极性, 因此, 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让多数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分层性原则:

历史问题有深浅之别和难易之分, 学生素质也有高低、优劣的差异。有些问题, 能脱口而出;有些问题, 学生则必须通过“比较、归纳、扩展、评价”等得出。因而, 提问应根据实际, 循序渐进, 对学生要区别对待。

三、精准性原则:

提问, 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抓住主要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同时, 要抓住问题间的逻辑层次, 环环相扣, 切忌模糊不清, 方向不明。

四、创新性原则:

问题应新颖, 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启发其发散思维。问题应创新, 要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 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巩固。

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教师能否恰到好处地提问, 直接关系到学生历史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 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 讲究技巧、策略, 把握好课堂提问艺术性。

一、提问要准确把握好“度”。

首先, 是“准确度”。提问必须做到问题准确, 答案明晰, 不能歧路亡羊, 留有三岔路口。其次, 是“角度”。问题的设置应注意角度, 要力求新颖, 有启发性。最后, 是“难度”。

二、提问要善于“诱导”和“引入”。

教师要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 用形象语言创设新情境, 辅以富有趣味的知识来提问, 诱导学生去积极思考, 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行学习。

三、提问要讲究方式, 灵活迂回。

提问是有技巧的, 对不同的问题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提问。只要提问的方式新颖、有趣, 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四、提问要因人而异, 鼓励质疑。

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 建议教师要实施“差异教学”, 因人施教, 因人施问。在课堂提问时, 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层次性, 要善于察言观色, 根据问题难易程度和学生不同的表情, 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作答, 使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都能各尽所能, 各有所得。

五、提问要纵横比较, 进行类比和反比, 甄别异同。

比较是历史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 它又分为求同和求异两种形式。求同是找出历史发展的普遍性, 求异是找出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只有确定好对比项学生才能理清脉络、去伪存真, 达到解疑析难的目的。

加强小学课堂中的提问艺术 篇10

一、目的性

课堂提问不是随意的,总是在一定的目的支配下进行的。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设计提问,弄清楚每一个问题要解决什么,达到什么,安排好提问顺序,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那种漫无目的盲目提问只会让学生感到不着边际和无所适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例如,我让学生利用折纸写出三个相等的分数,引导学生观察分数的分子分母情况,提问:“任意两个分数,它们的分子分母不同时,分数的大小都不相等吗?那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相等呢?”这样的提问始终围绕本课的核心内容,环环相扣,目的明确,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自主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全面性

课堂教学中,举手发言的多数是思维敏捷的优等生,中等生只是忠实的观众,听得多,说得少,学困生就更不用说了。面对这样的课堂,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呢?教师应立足教材,适当提问,根据问题的不同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我一般对学困生多问“是什么”的问题,对中等生多问“为什么”的问题,对优等生多问“有什么不同意见”、“还有其他方法吗”的问题,这样形式多样的提问,不但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积极思考探究,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对知识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提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60%”,你能想到哪些相关信息?学生答道:“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3/5。”“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男生人数占5份,女生人数占3份。”……这时我适时鼓励:“真不简单!能想到这么多,还有吗?”优等生站起来说:“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1/5 (20%)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4 (25%) ……”这一环节中,有效兼顾了全体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提出了不同难度的答案。可以说,既让学困生“吃的了”,中等生“吃得饱”,也让优等生“吃得好”。

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知识抽象枯燥,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既有知识情趣,又能引领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思索中充满乐趣,在愉快中学到新知。

例如,运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动物王国举行骑车比赛,小熊的车轮是正方形的,小猴的车轮是圆形的,小象的车轮是三角形的。它们同时、同地、同向出发,老师引发猜想问:“谁最先到达终点?”这样的提问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投身到生动具体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之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四、启发性

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提问要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处于“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能将学生的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愤悱”境界,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个兴奋中心,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知识来积极探究。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愤悱”之处,不失时机地用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教师在学生思维发生障碍时及时提问,可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启迪学生智慧,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思维上得到发展,为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供了契机。

浅谈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篇11

一、教师精心设计问题

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是有针对性、有启发性、富有技巧,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

(一)问题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也要对准中心点。教师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学生实际,突破难点,问到关键之处。在教学《神奇的克隆》一文时,我先抓住“神奇”一词向学生提问: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克隆的“神奇”的?以此引导学生抓住“神奇”这个重点,有效地与文本对话,把握文本意图,这样,学习的针对性就比较强了。

(二)问题要有启发性

一个问题的启发性不仅指问题的解答中包含重要的知识点,对于这些问题,或者能启发学生寻找解答的模式,或者通过基本技巧的某种运用很快地得到解决。同时,问题的解决还能够促进学生对于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如《清平乐·村居》一课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小儿的“无赖”,如果直接提问“无赖”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必定索然无味,不如绕道迂回,设问:小儿子是个“无赖”,怎么还会讨人喜欢呢?通过讨论,学生便理解了在这里“无赖”不是“游手好闲,品德不好”,而是“顽皮”的意思。又如,在教学《翠鸟》时提出问题:“小巧玲珑”是什么意思?老师可以启发“鸟比较小,身长1.5厘米左右,和大人的拳头差不多。小巧是说翠鸟身体小而且灵巧。玲珑有两个意思:一个指物体精巧细致,一个指灵活敏捷。这里应当怎么讲?”教师的提问含蓄而富于启发,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学得灵活,学得扎实,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最佳的学习心态,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自发、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技巧

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自己去探究的欲望,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加快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如,在教学《雾凇》时,如果直接提问:雾凇是怎样形成的?那么很多学生就是照课本中的句子读一遍算是回答,但他们究竟理解如何就不得而知了。如果把问题改成:雾凇形成过程中三种不同时段的状态是什么呢?回答这样的问题完全照课本读出来,显然就不行了,学生必须根据课本上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才能把问题答出来。这样设置疑问的话,那么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四)问题的提出要适当

课堂教学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掌握準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来,也不能是简单地回答“对”或“不对”,要取向明确、具体,由易及难,使学生“跳一跳才摸得着”,这样才能真正开发学生的智力。在教学《九寨沟》一课时,可以设计几个不同程度的问题:最易——为什么称为“九寨沟”?较难的——为什么说九寨沟是一个童话世界?更难的——为什么会像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说出你最欣赏的地方?问题层层递进,诱发学生深入探究,深化对文章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并使学生产生自豪感,增强信心,产生快乐,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是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还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究的对话者及学生学习活动的激励者。所以,教师不仅自己要精心设计问题,还要鼓励学生学会提问,并且要对有创见者大加赞赏。营造一种课堂民主气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提问和反问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一)创设良好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营造发现问题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提问题的欲望,从而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教《大江保卫战》时,老师先用多媒体展现了官兵们扛沙包筑大堤、勇救群众的场景,配上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当中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学生自然而然地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场大江保卫战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这场战斗的意义何在?究竟有多少人参与了这场战斗?人民子弟兵们在这场战斗中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是什么让子弟兵们这样无怨无悔地付出,甚至以牺牲生命为代价?教师再根据这一系列的问题,带领学生去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寻求答案,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对如何发问自然心领神会。

(二)给予激励性评价,培养学生追问习惯

一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必然会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可能是比较幼稚的,有些可能偏离了文本,教师不可一味地批评或是无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因为小学生心理还是较稚嫩、欠成熟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在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激励为主,适当指出不足,这样能激发学生发问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发问,乐于发问,养成追问质疑的好习惯。

三、结语

论记者采访中的提问艺术 篇12

一、明确采访目的, 主题明了

新闻最终的目的是要把新闻信息传递给人民群众, 因此, 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之前, 要对这一目的加以明确, 对要采访的新闻主题加以明了。采访的内容始终围绕主题, 才能使得最后采访的内容符合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 引起人们的共鸣。

二、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知己知彼, 方能百战不殆。在进行采访之前, 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要想在采访过程中同被采访者进行良好的沟通, 那就必须对被采访者的相关信息加以了解, 同时对提问的内容事先拟定提纲, 在采访时按照提纲内容进行, 做到有条不紊。也可以事先同被采访者做好交流, 对于要采访的内容同被采访者做好沟通, 使其事先准备。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 采访的进程就会越顺利, 同时, 对新闻素材的挖掘也就会越深。在进行提问大纲的准备时, 要使其言简意赅, 简单明了, 切记不要连篇累牍, 言语拖沓①。

三、提问方式

一个好的提问方式可以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由于被采访者的性格、学识等差异, 所以其提问方式也要因人而异。同时, 对于采访进程中的不同阶段也要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

(一) 巧妙初问

在对被采访者加以提问时, 有些采访对象容易紧张, 因此, 在进行采访之前, 可以通过一些其感兴趣的话题来降低其紧张感, 从而使采访对象的思维得以打开, 获得想要的新闻素材。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 记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措辞以及语气, 同时, 要对被采访者的背景加以了解, 避免对被采访者说出忌讳的话语。

(二) 诱导式提问

在进行采访之前, 要对事件本身以及采访对象的相关资料加以充分了解。在进行采访时, 可以借助于一些科学合理的方式对采访对象进行循循善诱。在进行采访时, 要多对采访对象感兴趣或者与其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加以提问, 并且要尽量将事件细化, 避免大而空。在提问过程中, 如果遇到采访对象不想提及但是新闻采访需要的问题时, 记者可以对一些事先掌握的材料对其加以提问, 然后慢慢深入。但是, 在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诱导时, 一定要掌握分寸, 切记不要触碰到道德以及采访对象的隐私底线②。

(三) 激将式提问

采用激将式提问不失为记者进行新闻素材采集的一种好办法。在对采访对象进行提问时, 对采访对象的回答故意扭曲或者误解, 使得采访对象对这一问题加以纠正, 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回答。在进行激将式提问时, 应考虑到场合以及情景需要, 以及记者自身是否能够进行激将式提问, 同时, 要把握好对方的情绪, 当采访对象出现反感情绪时应当立即停止。

除此之外, 对采访对象进行提问的方式还有很多种, 比如追问式提问、迂回式提问等。在进行提问时, 采访记者应当根据现场以及采访对象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采访方式。同时, 提问方式要多采用开放式的提问, 避免闭合式的提问。

四、记者提问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 提问要有逻辑性

在进行提问时, 记者的采访内容应当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符合人们正常的思维方式, 避免采访内容上的跳跃。采访内容的提问应当按照由表及里, 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 根据新闻素材采访的需求以及主题加以合理提问, 使得新闻采访的素材条理清楚, 逻辑严谨, 思维清晰。

(二) 提问时分清主次

在进行提问时, 新闻记者一定要将提问的主次顺序加以明了。在进行采访时, 要先以次级内容加以提问, 然后慢慢地将其引到主题上去。同时, 在进行采访过程中, 要注意采访内容以及采访时间的合理性, 在次级内容上避免花费太多时间以及问题设置。在采访对象的话题内容偏离主题时, 采访记者应当及时地对其加以纠正, 使其回到采访主题上来。

(三) 学会倾听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 当采访对象对问题进行解答陈述时, 记者应当学会倾听。在进行倾听的过程中, 对采访对象的话题内容加以理解, 同时, 在其基础上想出其中一些针对性问题加以进一步提问, 挖掘新闻素材的深度。在采访对象的思路不清晰时, 也可以对其思路加以引导梳理, 使得采访能够顺利进行③。

结语:

在记者采访完成之后, 还要对素材的整个采编过程加以回顾, 对采访内容的准确性同采访对象进行核对, 对于其中遗漏的问题加以补充, 以保证素材采集的完整性, 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

摘要:在进行新闻采编的过程中, 对采访对象加以提问是记者普遍采用的方式。在提问过程中, 掌握提问技巧极其重要, 其提问技巧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记者对新闻价值的挖掘程度。本文就针对新闻采访过程中的提问技巧加以解析, 以供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时参考。

关键词:记者,采访,艺术

注释

11 王崇彬.浅谈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J].才智, 2014, 19:284.

22 秦勇.关于新闻采访中的提问艺术研究[J].科技传播, 2013, 14:10+12.

上一篇:现代农业科技水平下一篇:大学生就业的素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