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与机制

2024-09-17

学生参与机制(精选11篇)

学生参与机制 篇1

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越来越多的利益群体要求在学校决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享有话语权。其中, 作为高校最主要成员的大学生, 积极参与学校管理, 表达自身利益诉求, 行使建议、监督和决策的权力, 不仅是高校管理民主化的体现, 还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实际上, 国内一些高校早已开始积极尝试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 提升高校管理的民主化程度,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2004年1月, 南昌大学全国首创的大学生校长助理正式上岗, 其主要工作是收集、反馈学生对学校管理、教育和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并提交相关议案;参与学校有关管理制度的起草、修订;宣讲学校政策、制度, 监督其实施, 协助校长处理学生工作, 列席学校有关会议和活动, 并接受校长委托、布置的其它工作。他们聘期一年, “待遇”视同学生干部, 没有月薪。 (1)

尽管已经取得一些进展, 但与欧美大学相比,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不仅表现出参与程度低、层次浅的问题, 同时在组织机构及制度上也远未达到成熟。本文在分析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机制的现状的基础上, 对如何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新机制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机制的现状

2005年9月1日,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该《规定》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所作出的最为明确和具体的规定, 其实施意味着国家对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支持力度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与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其第41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 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根据这条规定, 我国各高等学校有义务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必须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 从而在组织制度上对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予以保障。

其次, 大学生对学校所做出的有关处理决定有参与权和申诉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条第5款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 向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 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等权利。其第59到第62条同时还赋予了大学生参与处理该等事项的权利, 学生代表可以参加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 该委员会有权要求学校重新研究对学生处分的决定。

此外, 从近年来的实践来看, 目前大学生主要是通过参加行政管理机构和学生组织机构来实际参与高校管理活动。

前文已述, 南昌大学是国内第一家聘请大学生担任校长助理的高校。之后, 东华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高校也陆续建立了“学生校长助理”制度。其中, 安徽财经大学《学生校长助理实施办法 (暂行) 》规定学生校长助理的职责与权限是:“受校长委托负责收集学生对学校管理、教育和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并提交相关议案和处理意见。负责向学生反馈校领导针对反映的问题所采取的解决措施。对于未被采纳的建议和未解决的问题, 学生校长助理应当及时向广大学生说明原因。各职能部门应向学生校长助理提供相关资料和开放相关档案以配合工作。”“参与学校相关管理制度的起草和修订, 协助校长处理学生工作, 有权列席学校领导的有关会议、学生工作例会、教学工作例会, 有权参加有关职能部门组织的相关工作会议。” (2)

不过, 校长助理制度并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决策参与机制, 而且校长助理也不是由学生选举产生, 一般是由各院系推荐, 由校团委组织考核, 经岗前培训后, 由校长发聘书就职。因此, 他们并不对学生和学生组织负责, 其代表性和广泛性受到制约。

相比较高校行政管理机构中的直接参与而言, 学生组织是更为普遍地实现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机制, 这些学生组织包括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自治管理机构和学生申诉管理委员会等。从实际情况来看, 各类学生组织参与学校管理普遍存在着程度不足, 参与范围有限, 参与效度不高的现象, 往往局限于部分一般性决策和决策的初始阶段, 而且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更多的是在管理人员和学工干部的指挥下承担事务性和联络性的工作, 缺少独立锻炼的机会。

二、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新机制的三点建议

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过程, 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目前的国情与校情条件下, 笔者认为, 要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新机制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 校内外各界, 尤其是高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 真正认识到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承认大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才能得到切实的支持和保障。

高校管理者应认识到:大学生的参与可以使校领导从一部分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 更有利于高校核心工作的开展。同时, 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培养积极参与的意识, 增强集体责任感。这种培养应注重寻找和协调校方和大学生的共同利益来调动在校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积极性。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 把解决广大在校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放在首位, 把解决大学生们关心的焦点、难点问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由于解决这些问题既符合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共同需求和利益, 又需要他们的积极参与, 因此, 可以有效地调动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 要加强各种学校信息宣传、传播的力度。信息不对称是影响高校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学生对学校管理过程的监督和参与, 必须向学生传达真实、准确的学校信息, 以便让大学生清楚地了解和认识有关自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对学校重大决策、领导和教职工的工作表现进行有效的监督。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进步, 为各种学校信息宣传和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不管是通过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和校报校刊的传播, 还是通过有关组织的宣传, 只有让大学生了解更多的学校信息, 才能更利于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过程的实现。

最后, 在实现校务公开的基础上, 逐步吸收学生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如组织大学生参与学校发展规划、校园文化建设等决策, 参与有关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教学改革等项目决策, 参与违纪学生处理、奖学金评定、助学贷款申请、公寓管理规定等学生工作决策。

总而言之, 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趋势。本文对如何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机制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以期与学界交流、完善。

摘要: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趋势, 2005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支持力度已达到了新的高度。本文对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新机制提出了三点建议:校内外各界, 尤其是高校管理者应转变观念, 真正认识到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各种学校信息宣传、传播的力度;在实现校务公开的基础上, 逐步吸收学生参与学校重大决策。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管理,转变观念,信息传播

注释

1[1]资料来源:新华网江西频道.南昌大学选出3名“学生校长助理”[EB/OL].http://www.jx.xinhuanet.com/wtkj/2004-01/10/content_1479937.htm.

2[2]资料来源:安徽财经大学政治学院网站.安徽财经大学学生校长助理实施办法 (暂行) [EB/OL].http://politics.aufe.edu.cn/view.asp?id=434.

学生参与机制 篇2

关键词:加拿大;滑铁卢大学;CO-OP;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9.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02-03

滑铁卢大学CO-OP教育模式值得学习,值得研究,值得借鉴,文[1]阐述了CO-OP教育模式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它的起源及其内涵,本文论述CO-OP教育模式深厚效应和学生的参与机制。

一、CO-OP教育模式深厚效应

在CO-OP教育模式系统下接受教育的学生,不但能够与非CO-OP教育模式下的学生获得完全一致的理论教育并达到一致的学分,而且在取得学位毕业离校前,参与实际工作近两年时间,这两年很宝贵,尤其是对人生充满憧憬的青年就更是难能可贵了,在这两年里,对这些青年来说,可谓是风里雨里,坎坷人生,他们这两年的经历绝非是简单的参观实习,他们要做不同的工作,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生产技术,接触不同类型的人,见识不同的礼仪,吃住在不同地方,生存在不同的环境,所有这些将对他们未来人生产生深厚效应,这些效应表现在以下诸多方面。

1.经过CO-OP教育,在不同的工种、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工作环境下锻炼的学生,能够修正人生规划,正确定位职业生涯方向,在大学毕业后,能够找到适合发挥自己才能的职场空间[2]。

2.经过CO-OP教育,学生不但能够把课堂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而且能够熟悉不同的工厂车间、不同的社会机构,谙熟不同的政府部门的行业礼仪、行业规程,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3.经过CO-OP教育,学生在不同的部门、行业工作,他们不但能够接触最新的设备、掌握先进的技术,而且能够增强和不同类型的业主谈判的信心和能力。

4.经过CO-OP教育,宝贵的两年工作经历,使学生们不但锻炼了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而且广泛地和不同群体的人员共事,自然建立了各种社会关系,丰富了人生经历。

5.经过CO-OP教育,学生不但丰富了社会阅历,而且获得了可观的工作薪水,一般情况,一个学生在完成CO-OP工作学期后,平均能获得$42,000到$74,000薪水,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取得学位,成功迈出人生第一步。

二、CO-OP教育模式下内容丰富的教学计划

滑铁卢大学CO-OP教育模式始于1957年,已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现在她的CO-OP教育模式世界闻名,其体系庞大而完善,强力吸引世界各地学子前来求学,滑大人以此自豪。CO-OP教育模式最初始于滑铁卢大学的工程学院,现在学校有六个学院,它们建立了一百多个研究领域,几乎每个领域都设立了CO-OP教育模式的教学计划,学生根据自己的理想去选择。有些教学计划完全是CO-OP教育模式,例如工程学院的计算机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学生不仅要掌握硬件知识而且要精通软件设计,毕业以后,学生知识技能要求达到既能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控制系统,又能为数字电话转换系统编制软件程序,还能为特殊用户建立操作系统,更能为局域计算机网络提供高技术服务,这个专业的学生全部按照CO-OP教育模式进行培养[3]。而数学学院的保险精算科学专业,既可以按CO-OP教育模式培养学生,也可以按非CO-OP教育模式培养;这个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二年级才申请加入CO-OP教育模式学习,一年级时可选学共同的数学核心课程和相关的金融课程,例如,经济学和会计学、应用数学统计原理,该专业的学生可以预测诸如股票行情等金融市场的未来走向;在滑铁卢大学,像金融数学、风险理论和退休养老金计算等课程都是由高水平的精算师授课,经过CO-OP教育模式培养,毕业的学生可达到专业精算师的水准,因此,滑铁卢大学的保险精算科学在北美及世界范围都享有盛誉。滑铁卢大学与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如德国、法国、韩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家,建立了一百三十多种广泛的合作交换培养计划,因此,滑铁卢大学的学生可以在世界各国完成其CO-OP教学计划。

三、CO-OP教育模式学生参与机制

滑铁卢大学CO-OP教育模式深厚效应对当今学生极具吸引,学生们渴望能在CO-OP教育模式系统下求学;内容丰富的CO-OP教学计划,给学生提供宽阔的选择范围;加之数目众多的业主参与,为完成CO-OP教育模式下的教学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拿大本土的学生进滑铁卢大学,要求高中毕业,或具有相当于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没有入学考试,如果在高中期间非英语授课,那么必须满足滑铁卢大学对英语的要求,有时需进入滑铁卢大学下设的英语培训学院进行英语培训,通过英语培训考试后,才进入大学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报选不同的学习专业,可选CO-OP也可选非CO-OP,有些教学计划就是CO-OP模式,那么进入该计划学习就只能是按CO-OP模式系统完成学业;有些计划既可是CO-OP又可是非CO-OP,那么如果学生没能进入CO-OP模式系统,那就自动为非CO-OP。非本土学生在滑铁卢大学学习,对某些CO-OP模式的选择受到一些限制,例如生物信息和保险精算,这两个专业的CO-OP模式就不能选。

不同的教学计划对高中的学习课程和学习成绩有不同的要求,例如,要进入软件工程教学计划学习,那么要求在高中学过高等函数、物理、化学,并且要求每门课程的成绩在70分以上;除此外,还看学生是否在编程课程、计算机竞赛、数学竞赛等,是否有上乘实践表现。在CO-OP模式系统学习,学生需经历四到六个工作学期,每个工作学期工作的确定都历经一次求职实战演习——首先准备好求职简历,业主浏览几十秒,就能给求职学生一个重要的初步印象,所以准备简历是一项很重要的事情;准备好求职简历并在JobMine网页注册后,CO-OP求职过程分四个阶段进行。

1.多回合面谈阶段。在每个工作学期来临前,CO-OP管理部门都要组织一次多回合面谈活动,这个活动一般持续三周,众多业主代表来校与CO-OP学生面对面交流,一个学生可选多个业主,彼此交流后,把各自对对方的满意度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存储所有学生与业主彼此满意度信息。

2.计算机匹配阶段。计算机对所有彼此满意度进行派对处理,筛选出最适合每个学生的业主,排名公布。

3.区域化联络阶段。滑铁卢大学把业主按地理区域分划,每一个区域都设立CO-OP协调员,该协调员负责联络本区域的所有业主,掌握业主的信息。经过计算机派对后,学生就会知道自己是否已经找到业主;找到业主的学生,主动和区域协调员联系,进一步了解业主的更多信息,落实工作学期的任务。

4.个性化落实阶段。经过计算机派对后,那些暂时没有找到业主的学生,需亲赴业主工作场所,现场落实,寻找合适的业主。

以上四个阶段的猎职过程,是CO-OP学生的必修课,这样的猎职实演在每个工作学期之前都要进行一次,次次辛苦次次升华,次次经验,共要经历五至六次,所以从CO-OP模式下走出来的学生,不但取得大学学位,而且具有很强悍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用艰苦磨炼铺平了通向成功的坦途。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CO-OP教育模式成功地解决了学生就业这样一个社会难题,它的特色在于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引向理想的职场园地,因此CO-OP成为吸引学生的一块招牌;学生们积极努力能在CO-OP教育模式下求学,能加入CO-OP的学生感到很自豪、很自信,觉得很有发展前途;滑铁卢大学的CO-OP教育模式值得我国高教育借鉴、学习、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更多的学者关注、研究滑铁卢大学CO-OP教育模式,结合我国实际,使得CO-OP教育模式以一种新的面貌展现于我国教育界,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杨金林,杨晓玲,罗宁.加拿大滑铁卢大学CO-OP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16).

[2]匡桂阳.加拿大的co-op教育的实施与优势及其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0,(5).

学生参与机制 篇3

纵观新中国法学教育历程, 法学教育的繁荣自20世纪90年代始, 与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有关, 法学教育规模急剧扩张, 法学一时成为显学。与此相伴的是法学教育的尴尬:法学教育借助的学术研究、知识体系和传授方式, 与实践严重脱节。有问题就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的法学教育改革全面展开。而这场改革的必要元素之一就是教学方法的创新。在诸多新教学方法中, 案例教学法可以说是最为基本、运用最多的。在此背景下, 行政法案例教学也应运而生, 而且基于如下事实, 在以后的行政法教学中, 案例教学还将更受重视, 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被普遍运用, 呈现欣欣向荣的态势。

首先,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必将促进行政法案例教学的开展。2011年12月23日, 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指出实施该计划的主要任务包括“分类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 提出“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搞好案例教学”等要求, 并于2012年11月23日, 教育部办公厅和中央政法委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名单的通知》, 标志着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正式实施。在此背景下, 行政法案例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已是必然。

其次, 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落实亦需进一步开展行政法案例教学。自党的十五大以来,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中国, 最核心的是执法问题, 即法律的实施”[1]。“法之不行, 自上犯之” (1) , 因而, “推进行政法治还是要靠不断完善的制度和具备良好素质的公务人员”[2]。2010年11月8日,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 明确要求“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近年来, 国家公务员考试对法学人才需求数量最多、比例最大, 相应的, 报考各级机关公务员也已成为法科生就业首选。所以, 为了培养适应法治政府建设需求的公务员储备也需进一步开展行政法案例教学, 毕竟“教授法律知识的院校, 除了对学生进行实在法规和法律程序方面的基础训练以外, 还必须教导他们像法律工作者一样去思考问题和掌握法律论证与推理的复杂艺术”[3]。

二、注重学生参与是案例教学法的应有之义

首先, 从形式上看, 案例教学法传承了苏格拉底的“催产术”, 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其另一个名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显示了其与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学家苏格拉底的渊源。“苏格拉底主张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 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这样师生可以互相帮助, 互相促进”, 因此, “苏格拉底从不给学生现成的答案, 而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索去作结论”, “只有通过无止境的追问”去“激发学生对探索求知的责任感, 并加强这种责任感”, 这就是苏格拉底的“催产术”[4]。关于由哈佛法学院院长兰德尔先生首创的“案例教学法”, 卡弗斯作了这样的描述:“采用判例教授法的法律教授, 虽然课堂内学生多至150或200人, 也很少正式授课, 他/她利用试探式问答和提出一系列难题的方式, 引导学生对当日指定的司法意见作详尽的分析。教授设法使学生掀起热烈的辩论”。参加讨论的学生“不仅需要对法庭的理论了如指掌, 他/她还须能够对它进行批判。他/她不能接受法庭的判决, 认为必然是带有权威性的”[5]。可见, 注重学生参与正是案例教学法在教学模式上对苏格拉底教育方法的传承。

其次, 从本质上看, 学生的有效参与是案例教学法成功与否的表征。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不是对知识的被动接受, 而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活动, 是通过学习者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 实现同化和顺应来逐步建构有关外部世界知识的内部图式, 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以转换和发展。诚如雅斯贝尔斯言:“知识必须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只能被唤醒, 而不像转让货物。”[6]案例教学法正是教师提供案例为学生营造生动的问题情境, 通过师生间互动, 形成矛盾冲突, 学生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 实现同化和顺应的更替, 最终完成个人的理论建构。如只有案例情境而无互动, 则不能很好发挥学生在知识内化过程中的自主作用, 无法实现认知发展的自发完成。可见, 互动是同化和顺应过程的关键, 是唤醒自我认识的关键。欲实现案例教学法的工具价值, 学生参与就不可或缺。

三、案例行政法课程教学的学生参与障碍原因

目前, 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 案例行政法在我国法学院系的开设虽不普遍, 但已开始尝试, 且如上文分析, 以后会有更多的法科生修习该课。“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2) , 如何促进学生参与, 积极思考, 勇于交流, 避免冷场、沉默现象则成为承担该课程的教师应考虑的问题。治病求治本, 分析案例行政法课程教学中的学生参与障碍原因成为首要。作为一名案例行政法课程授课教师, 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 行政法的难学致知识储备与动力不足。在国外, 行政法被认为是一门令人苦恼的课程, 这可从西德尼.A.夏皮罗教授著名的《法科生不喜欢行政法的十大原因及其对策》一文中得以佐证。在我国, 行政法同样是让法科生头疼的课程, 历年司法考试中行政法考题得分低即可见一斑[7]。行政法理论抽象、内容繁杂, 客观上要求教学注重循序渐进、体系完整, 但在法学专业课程设计中, 行政法课时极其有限, 授课教师根本实现不了循序渐进、体系完整的诉求, 只能进行选择性授课, 这势必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当然, 应看到, 案例行政法学的开设正是为弥补此缺陷而作的努力, 但另一面, 行政法学习的不足也会影响案例行政法课程的良好开展。而且, 正如夏皮罗教授分析, 行政法是“要求学生了解他们从未经历过也知之甚少”的内容, 这导致许多问题“对学生来说显得非常乏味”。同样, 学生们会将这种对行政法的厌恶带到案例行政法课程中, 我们同样无法要求“学生带着热情来学习这门课程”[8]。

第二, 惯性的听课模式造成自觉意识不足。毋庸讳言, 虽然案例教学等许多新的教学法已在我国法学教育中占了一席之地, 但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由于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法律知识, 仍在我国法学教育中占主要地位。在此模式下, 教师依教材和大纲编写讲义和授课, 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和记忆, 无须其积极参与。与此相对应, 学生的听课模式就演变为用耳听, 用笔记。由此带来的惯性, 使得学生在案例行政法学教学过程中, 不仅课前不充分准备, 而且课堂上不愿意主动与人交流, 教师被逼“抓壮丁”现象时有发生。

第三, 现有的班级设置和考核机制带来的压力不足。诚如英国病理学教授贝弗里奇所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思想上的压力, 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学习同样需要适度压力。而我国当前的法学院系, 不论是班级设置还是考核机制都不利于为学生提供适度的学习压力:由于法学教育的繁荣, 法科学生招生规模大, 各法学院系几乎都是大班教学设置, 班级人数多, 使得学生参与机会严重不足, 客观上为学生不主动交流提供了可能, 这又进一步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另外, 现行考核评价机制主要关注期末一次性考核, 平时考核虽然在课程成绩中有所体现, 但比重偏轻。对于诸如案例行政法课程之类的实践性教学课程来说, 期末一次性考核几乎没有意义, 相反, 平时学习过程才是考核的重点。这种陈旧的考核机制必然造成学生漠视平时课堂, 导致参与不足的结果。

四、促进学生参与案例行政法课程教学的对策

任何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 授课教师必须思考如何在案例行政法课程教学中有效促进学生参与。针对上述原因, 结合自身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 在案例选取上, 注意在围绕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关注热点、贴近生活,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想参与”。案例行政法课程教学中, 案例地位重要, 整个教学过程是以案例为基本点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所以, 要想后续环节顺利, 首先要在案例选取上下功夫。心理学显示:学习中浓厚的兴趣, 会反射在心理上对该学科抱有偏爱, 以致在行动上执着追求, 进而在思维上也表现出某种快捷、感悟。所以,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高校学生了解、参与社会的主要渠道是通过各种媒介关注社会热点事件, 所以选择与相关行政法内容有关的热门事件作为分析案例, 如“宿迁‘限桌令’事件”、“刘燕文诉北京大学不授予学历证、学位证案”等, 或因与自身利益有关, 或因发生于周边, 学生往往更感兴趣, 更愿意积极主动地探求问题, 寻找答案。可见, 注意适当的案例选取, 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实现学生的有效参与。

第二, 在给予案例材料的同时, 提供适当知识线索, 降低学习难度, 让学生“能参与”。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的案例行政法学是以行政法课程为先导的, 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案例运用所学行政法知识, 引起学生对行政法知识的深化和反思, 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由于行政法课程常常是“绝望的泥潭”[9], 学生如果没能够建立行政法知识体系、理清知识头绪, 则可能陷入在拿到案例材料时, 虽有自己的直观判断, 却无从入手展开说理论证的困境。虽然适当的难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 但当难度过大, 学生虽努力而不能及时, 则可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在课程前期, 提供案例材料的同时, 应适当提示需要准备的知识范围、法规范围, 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准备, 使学生有体验成功的可能。美国心理学家盖兹说:“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 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这样, 更有利于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性循环。当然, 要注意随着课程的开展, 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 应该逐步减少直至不再提示, 毕竟, 从纷繁的问题中找出解决路径, 从混沌的行政法现象中探求背后的行政法理也是案例行政法课程所追求的目标。

第三, 在课堂教学环节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以通畅信息交流与传递, 让学生“敢参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之一卡尔·罗杰斯在其著作《自由学习》一书中强调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就如在心理治疗中把重点放在医患关系上一样, 罗杰斯认为教学的重点也应当放在良好的师生关系或教师态度上, 强调“促进意义学习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个人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他认为教师必须具备四种态度品质:信任、真诚、尊重、理解。教师只有以这些态度品质处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才能免除学生种种精神上的威胁和挫折, 才可能使学生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得以自然地表现[10]。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做到敢于对案例材料发表看法, 敢于质疑、反驳不同观点, 就必须让学生获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而这种心理安全和自由的体验, 有赖于教师秉持这些态度品质,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唯此, 才能顺畅教学过程中师生、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 让学生不仅“想参与”而且“敢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

第四, 缩小授课规模, 改变现有考核评价模式, 以增加适度压力, 让学生“不得不参与”。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在学习上大致可分为四种:“大凡生而好学为上, 熏染而学次之, 督促而学又次之, 最下者虽督促不学。然而生而好学与督促不学的人究竟是少数, 大多数得到相当熏染、督促就学习”[11]。所以, 必要的督促机制不可少。首先, 为防止“搭便车”现象, 最好的办法是缩小授课规模, 小班教学, 人数在20人以下, 保证每次课堂教学能为每位学生都留有可能的时间参与。如果暂时不能做到小班教学, 也可采用助教组织分组讨论、主讲教师集中讲评的替代办法, 助教人选可以是研究生, 也可以由授课班级的学生择优担任。其次, 改变现有考核评价模式, 注重过程考核, 取消期末考核。如果说缩小授课规模是出于保证学生参与的“量”, 那么改变现有考评模式就是为了保证学生参与的“质”。开设案例行政法课程, 固然是为了培养学生行政法律实务技能, 提高学生运用行政法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但更高的目标是通过案例来拓展行政法学的思考空间,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2]。这是期末两个小时的一纸考卷无法评价的, 唯有通过平时的课堂发言水平及课后的案例分析论文来反映, 因此, 对该课程的考评也应以这两个变量为指标。而且, 由于这种考核模式注重平时, 注重过程, 学生也会在此模式的指引下甚或“逼迫”下参与到课程中来, 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得以锻炼、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丽, 翁菁.专家称建设法治中国需要教官员守法[EB/OL].http://legal.gmw.cn/2013-01/08/content_6292892.htm.

[2]马怀德.设立“法治GDP”, 推动行政法治[EB/OL].http://www.mzyfz.com/cms/pufazhuanlan/pufazhuanti/pufashijian/html/1177/2013-04-01/content-707221.html.

[3][美]博登海默;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507.

[4][6][德]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 1991:8.

[5][美]戴维·F·卡弗斯;陈若桓译.法学教育[C]//哈罗德·伯曼.美国法律讲话.北京:三联书店, 1988:216.

[7]章志远.法科生行政法案例教学模式之研究[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3, (3) .

[8][9][美]西德尼·A·夏皮罗;苏苗罕译.法科学生不喜欢行政法的十大原因及其对策[EB/OL].http://www.china lawedu.com/news/20800/216/2006/8/xi40636493718860024324-0.htm.

[10]曹树真.论罗杰斯的师生观[J].外国教育研究, 2000, (6) .

[11]陶行知.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给正之先生的信[C]//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103.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动力机制研究 篇4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动力机制研究

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项需要全人类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多种因素交互影响、多个行动者互动的结果.本文着重从环境意识的提高、环保NGO的推动、大众媒介的导引等方面分析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动力机制.

作 者:江莹 JIANG Ying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南京,210093 刊 名: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ACADEMIC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5) 分类号:X2 关键词:公众参与   环境保护   动力机制   行动者   互动  

学生参与机制 篇5

关键词:高校社团发展;参与积极性;教师激励机制

社团组织作为现今大学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升华大学生思想境界的责任,且发挥着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丰富精神生活等重要作用,一个气氛良好的社团有着培养创新精神和锻炼实践能力的巨大作用。作为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重要载体,校方理应给予大学生社团充分的重视以作为其蓬勃发展的源动力。

一、充分认识高校学生管理者参与学生社团工作的重要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者在指导学生工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应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社团管理工作中来,增强学生社团在高校教育体系模式中的影响力;应积极探索学生社团的良好运行模式、管理办法和发展方案以及改进措施;应加强对社团组织的思想引导,准确把握目标宗旨和校园定位,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应积极引导大学生社团组织有序、健康地发展,逐步提升其校园影响力和知名度。

对于如何通过指导教师这一角色,加强高校学生管理者对学生社团成立、活动等事项的管理,真正参与社团活动的组织和规划,便成了现阶段高校社团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找出高校指导教师对社团活动参与积极性低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探索,进而提出相应对策,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二、高校指导教师参与学生社团发展缺乏积极性的原因分析

1、教师工作负担重,缺乏时间和精力。当前的普遍情况是,高校每年都会给教师分配很多教学工作和科研任务,这让大多数的老师都觉得自己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以至缺少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介入学生社团管理工作中来,更无暇顾及细致的参與和指导。

2、学校关注度不够,教师积极性不高。众多高校对社团的存在价值认可主要体现在其服务功能上,而不是其教育功能上,使得学校对社团关注度并不高;而社团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教师们感到学校对该项工作没有长期系统的计划,且有关政策也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管理竞争机制,而且在经费、场地、设备、计算工作量等方面扶持的力度也不明确,因此常常会给人一种“徒劳无功”的感觉,从而造成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3、思想认识不清晰,责任担当不到位。学生社团虽然是学生们为了实现共同愿望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而自发组成的群众性学生组织,但学校及指导教师也应对其承担起一定的管理和服务责任,支持其发展。当前部分高校和指导教师对学生社团思想认识不清晰、不准确,存在片面强调社团的自主性活动原则,参与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采取被动应付、敷衍搪塞的情况,任其自我发展,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社团的规范管理和长远发展。

三、激励引导指导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社团管理工作

各高校应提高对学生社团的关注度,加大扶持力度,真正意识到学生社团的存在对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意义,合理配置教师的工作和科研任务,使其有时间和精力放在社团管理上。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指导教师参与学生社团管理和发展的积极性。

1、愿景激励。社团组织在成立时,明确成立的愿景和使命,赋予指导教师良好的社团使命或愿景,以激励其积极参与社团管理和具体工作中来。如目前高校中较多的环保社团,他们的使命是使更多人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有着重大的威胁。有着这样高尚的使命,可以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积极规划社团组织的体系结构和发展道路,切实增强自身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2、正激励与负激励结合。正激励就是对有益于社团发展的行为给予肯定和奖励,使这种行为得以延续;而负激励就是对不利于社团发展的行为给予否定和惩罚,使它减弱、消退。当前社团的管理机制激励过于单一甚至没有,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老师无心参与社团发展。应及时加以调整,结合正激励与负激励,将使老师更注重活动质量和社团人才培养,力求做出成绩,办好活动,社团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3、竞争激励。指导社团作为不计业绩的本职工作,其竞争性较小。但没有竞争,就无法提升成就感,更无法表现出工作才能。因此加入适当的竞争因素,可以更加充分的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譬如定期对社团成员进行不同形式的考核,将考核成绩作为教师绩效的一部分,可以提升指导教师们的积极性和使命感,从而对社团工作投入更多的精力。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社团文化的成熟,指导教师在其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激励机制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如果能给予作为社团的监督和管理者的指导教师予以必要的激励,必将会积极促进社团工作发展。因此指导教师参与社团发展激励机制的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本文的目的是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让更多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当中,投入更大的熱情,寻求更多有利于高校社团发展的措施方法,使得高校社团在为学校管理、为学生服务、为自身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菊秋.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探讨[J].学生管理,2015.

[2] 张欣慧.朋辈教育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实践探索[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1).

[3] 杨雪.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2015,336.

学生参与机制 篇6

如今,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进入瓶颈期, 创业教育的显现需要整合各方资源, 形成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社会支持参与大学生创业、高校积极引导大学生创业的多维互动和良性循环。因此, 如何实现创业教育多元主体的有效共同参与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多元主体参与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创业教育在我国兴起已近20年的时间, 相关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也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新时期,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突破以往范式, 引入多元化主体的参与, 这是由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对象和形式决定的。

(一) 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的多元化需要

创业教育不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精英教育, 而是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和全过程贯穿教育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一种素质教育。【2】创业教育不是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的技能培训活动, 而是涵盖博雅教育、人文教育、专业教育的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方案。博雅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创业者对身处人文与自然世界中的个人自觉、自信与自主;人文教育则塑造创业者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专业教育则提升创业中应对异质、多变及复杂经济活动的能力和水平。【3】由此可见, 大学生创业教育不是简单地教育学生如何去创办一家企业那么简单, 它是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知识体系。

(二) 大学生创业教育对象的普及化要求

从1999年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 每届比赛吸引了全国千余所高校参加, 参赛学生达到数百万人, 以“挑战杯”为龙头,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普及程度也日益提升。2004年, SYB (Start Your Business) 在中国高校推广, 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联合发文, 决定在全国37所大学进行以SYB为中心的创业教育。2005年, KAB (Know About Business) 创业教育项目在中国生根。2010年, 教育部成立了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建立了以高教司、科技司、高校学生司、就业指导中心联动的创业教育机制。2011年5月17日, 《中国教育报》刊登了《大学生创业之路如何越走越宽》一文指出:“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启动一年来, 全国有近50万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 有12.34万高校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4】以创业教育较为发达的浙江省为例, 截止2010年全省高校开展各类创业培训570余场, 参与学生57700余人次。【5】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 大学生创业教育势必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随着创业教育主题活动和参与人数的日益增加, 高校创业教育的普及面及受益面也在不断扩大, 以往单打独斗的零散式创业教育方式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这就要求创业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三) 大学生创业教育形式的多样化需要

2002年, 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 以此为起点, 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仅有12年的发展历程。纵观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史, 不难看出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从最初引进国外的竞赛方式开始。目前, 在第一课堂之外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形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1.竞赛带动。以“挑战杯”、“创青春”、“赛伯乐杯”、“昆山杯”等为代表的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创业计划竞赛不胜枚举;2.精英培养。以培养创业精英为目标, 各高校纷纷成立创业学院 (如中山大学、黑龙江大学、温州大学等) ;3.园区孵化。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宗旨, 各省市、各高校纷纷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区。2014年11月, 共青团中央命名北京青年移动互联创新孵化园等40家单位为首批“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6】4.资金融入。“天使基金” (上海) 、“创业扶持基金” (武汉) 等社会资本不断涌入,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5.学术交流。创业教育和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 、“创业与企业家精神教育研讨会” (2003) 、“优秀民营企业家创业讲堂进校园” (2005) 、“浙江大学紫金创业论坛” (2009) 等创业学术交流活动如雨后春笋。

大学生创业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业氛围的日益浓厚和创业意识的增强, 这就需要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 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进而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二、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主体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创业活动和创业教育对于每一个参与者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同时, 高校连续多年的扩招导致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创业教育的压力也日益增大。尽管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有多年的发展历史, 但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一) 政府力量单一, 创业教育未能形成系统

创业教育对于国家创新能力和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 而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尚未形成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我国政府在与企业、社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仍有不足。其实, 围绕国家创业教育的整体规划, 政府应该在法律上做到有法可依, 政策上有章可循;在组织架构上应该做到分工明确, 权责清晰;在体制机制上应该实现社会各级组织良性互动, 运转有力。

当前, 我国政府在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 政府政策执行难。政府近年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 但不少地方政府仍然“脸难看、事难办”的局面, 滥设门槛, 导致上级政府政策束之高阁, 执行不到位。

第二, 重管理, 轻服务。政府往往对于规范性、程序性的问题干预过多, 而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的针对性、个性化、多元化服务不足。

第三, 对于民间组织的支持不够。政府应该更多地鼓励民间组织参与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各个环节, 在政策制定、舆论导向、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民间组织一定的支持。

(二) 社会支撑力量不足, 创业教育合力缺失

创业教育需要打出一套“组合拳”, 社会是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的“大舞台”, 一个良好的创业支撑环境对于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开展来说都至关重要。

目前, 我国创业教育社会支撑力量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对于创业教育的理性认识不够。由于受中国传统社会“重农抑商”观念的影响, 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认识和理解不够, 对于“生存型创业”和“发展型创业”的区分度不够, 对创业教育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鼓励创新、接受失败、容纳失败的文化氛围缺失。

第二, 创业教育的民间组织支持力量不足。创业教育需要各创业中介机构、研究机构、创业基金会、创业俱乐部、创业投资等非政府的第三方组织的积极参与, 在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辅助的同时也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咨询服务。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 我国“大政府、小社会”的管理格局尚未得到根本转变, 民间组织的成长发展不足, 社会对创业教育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尚未形成。

(三) 高校依赖性较强, 创业教育主动性不够

毋庸置疑, 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在高校共青团口的创业计划竞赛的带动下不断发展起来的。而目前, 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作用发挥存在两个方面的误区:1.过度依赖于共青团组织, 没有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去;2.过度依赖于就业指导部门, 将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目的。这两种误区从根本上都是与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不怕吃苦、敢于创新、勇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背道而驰的。

虽然我国对于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 但高校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设置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 只是通过讲座和创业计划竞赛等表面化的操作, 缺乏学科和理论知识体系的教育和研究, 随意性较强;对于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重视力度不够。另一方面, 高校缺乏创业教育评价、反馈与考核体系。对于创业教育成功的标准、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创业教育与学生个体的匹配度等方面都缺乏相应的衡量标准和反馈机制。

三、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以美国为例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美国开放的文化背景和成熟的教育体制促使其创业教育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功案例及其产生的商业模式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可以说, 美国创业教育的成功是多元主体参与创业教育的典型体现。美国政府的创业支持制度充分发挥了NPO和大学等机构在技术和教育方面的作用。

(一)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多元主体参与的特点

美国创业支援主体是“民、官、学”三位一体, 其特点是以民间组织为主, 以政府为辅, 由教育机构参与。【7】在美国创业教育的多元主体生态系统中, 政府、社会和高校三者各司其职, 而又不乏合力。政府为创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如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 (SBA) 、《贝多法案》等;社会为创业教育搭建了庞大的支撑系统, 各非营利组织 (如考夫曼创业领导中心) 、社区学校等均承担了某些创业教育职能;高校积极转化创业教育的科研成果, 为创业教育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搭建广阔平台。

(二)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要努力实现创业教育的“去功利化”。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应该更多地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 创业教育不应该简单地为了增强学生的创业意图, 而应该定位在如何真正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营造全社会“认识创业、支持创业、敢于创业”的良好氛围;要积极构建创业教育多元化体系。创业教育只有置身于广阔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这就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要实现创业教育的立体化整合。构建从中央到地方, 从政府到民众, 从企业到高校的创业教育立体化系统, 实现我国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

四、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多元主体有效参与机制的政策建议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创业教育肩负着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推进社会创新转型发展的历史重任。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打出一套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组合拳”。要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大学生创业的能力, 就必须从政府、社会、高校等多方面入手, 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

(一) 政府完善规章制度, 提供良好的创业教育制度保障机制

政府在创业教育的整个系统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首先, 不断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体系。政府不仅要从宏观性的战略层面提出指示性的要求, 更要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对全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实地调研, 及时修改不适宜的规章制度;重点抓好相关政策的落实性和可操作性, 避免让政策流于形式。

其次,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良好的创业环境需要健全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创业大学生往往社会经验不足, 很容易上当受骗。各级政府应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加大对背信弃义的违信行为的处罚力度, 保障创业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再次, 进一步推进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创业教育要想整体推进、形成氛围就必须引导全体社会转变“铁饭碗”的传统思想观念, 改革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薪酬体系、聘用管理、选拔制度等, 引导年轻人投身到创新创业、创造社会财富的伟大事业中去。

(二) 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提供广泛的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

首先, 改变传统的社会评价标准, 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目前社会各界往往以“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评价一所高校好与坏的重要指标;用人单位也经常将奖学金、三好学生等作为考录人才的重要标尺;受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不少家长们还是希望子女大学毕业以后能捧上一个“金饭碗”。显然, 这些评价标准明显与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是不符的。创业文化的缺失所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代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实践, 更是影响整个国家、民族和社会创新能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因此, 创业教育要想真正发展下去, 必须团结一切力量, 在整个社会孕育出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8】

其次, 整合社会各方资源, 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各种中介服务。创业教育的成功需要其他支撑服务体系的互动与配合, 比如:各类组织机构 (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创业培训机构、资质评定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 、非营利组织、项目基金、新闻媒体等, 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担保基金、小额贷款、优惠政策、法律咨询、创业实务指导以及创业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服务。

在此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舆论作用, 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注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如, 笔者所在的杭州师范大学2008级市场营销专业王子月同学曾以弘扬中国传统剪纸文化的“磁性剪纸”项目荣获全国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其先进事迹先后被《浙江在线》、中央二台《创意中国星》、中央四台《天涯共此时》和《人民日报》 (海外版) 等十多家权威媒体报道, 在学校乃至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 为大学生成功创业树立了先进典型。

(三) 高校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搭建广阔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主体和最前沿阵地, 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将学术研究和创业教育相结, 将学科建设与创业实践相结合。

1. 加强课程体系设置和师资队伍建设

美国等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创业教育经验告诉我们, 高校创业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是课程体系的开发、设置以及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要努力开发适合我国本土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设置衡量标准, 借鉴国内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先进高校的做法, 统一研究, 整体部署。高校应加强创业师资培训投入, 大力引进具有实战经验的人才, 避免“游击战”式的创业培训, 推进创业教育的有效、落地、可持续发展。

2. 发挥学科优势, 加快“政产学研用”的对接转化

高校应该明确自身定位, 发挥自身的专业和学科优势, 积极加快大学生创业园、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的对接合作, 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成果。如上海交通大学2001年与闵行区人民政府、紫江集团等七家股东单位共同集资建成上海紫竹科技园区, 通过校企联动, 使得其学科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3. 调动高校各方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 实现创业教育的“多级联动”

创业教育离不开二级学院、学生、教师、家长、校友等各方面的参与和支持, 可以通过“校-院”两级管理制度、“家校互动”项目、“校友会”等实现创业教育的“多级联动”。2007年12月, 《光明日报》专门报道了温州大学构建的“三级联动”创业教育平台:根植于以自主创业为核心的温州经济模式, 温州大学构建了“学生创业工作室、学院创业中心、学校创业园”三级联动的创业实践平台。【9】

五、结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呼唤新的创业教育模式, 美国“民、官、学”创业支持体系为我国创业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启发。新时期, 我们要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发展、由各自为政向协同创新发展, 构建集政府、社会、高校等多方位一体的良性循环的创业教育系统, 充分调动各参与主体的资源和力量, 形成创业教育人才、信息、平台、资金等资源的共用共享, 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摘要: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进入关键时期, 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的多元化、对象的普及化以及教育形式的多样化都需要多元化主体的积极参与。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多元主体参与的特点引导我们重新审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政府顶层设计、社会支持、高校依赖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要解决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困境, 需要政府完善规章制度, 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高校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关键词:多元主体,创业教育,参与机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EB/OL].[2014-05/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5/13/content_8802.htm.

[2]吴金秋.高校推进创业教育的理念定位[N].中国教育报, 2010-08-14.

[3]张昊民, 马君.高校创业教育研究——全球视角与本土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9.

[4]董少校, 沈祖芸.大学生创业之路如何越走越宽[N].中国教育报, 2011-05-17.

[5]侯慧君, 林光彬.中国大学创业教育蓝皮书——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39.

[6]团中央命名40家首批“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N].中国青年报, 2014-11-29.

[7]池仁勇.美国的创业支援体系剖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1 (1) :9.

[8]张昊民, 张艳, 马君.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成功要素及其启示[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2 (2) :3-8.

学生参与机制 篇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一文中指出:“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 并应将他们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和负责任的参与者。这应包括学生参与有关高等教育问题的讨论、参与评估、参与课程和教学法的改革, 并在现行体制范围内参与制订政策和院校的管理工作。由于学生有成立代表自己的组织的权利, 所以应保证学生对这些工作的参与。”这说明, 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是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在其中, 体制机制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成熟的体制机制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提供基本保障和有效的实现途径, 具有根本性和实质性的影响。

一、学生参与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完备的具体表现

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学生参与管理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备,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 有关法律法规对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保障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 缺乏可操作性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国作为主题, 指出应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也成为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的题中之意。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理所当然应纳入法治的框架, 步入法治轨道。

目前, 在我国教育领域的诸多法律中, 均未对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做出明确规定。其中, 《高等教育法》是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制订的专门法律, 其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 依法自主办学, 实行民主管理”, 但对民主管理的参与主体、内涵、形式和程序等具体内容, 并未做出规定。该法同时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 可以在校内组织学生团体。学生团体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服从学校的领导和管理。”学生组织社团并开展相关活动, 是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一种形式。但从法理逻辑而言, 该条款并不是为了明确学生作为学校管理参与者的主体地位, 而是将学生组织纳入到学校既有的管理体制内。

2005年, 教育部制订颁发了《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 。《规定》第一次较为明确地要求“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 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但《规定》的性质是部门规章, 其法律效力低于宪法、法律等上位法, 并且《规定》对该问题的表述过于简略, 仅仅是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在法律形式上的认可, 因此《规定》在高校管理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各高校间均存在差异较大、随意性较大、规范不足、实效较差的问题。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缺乏国家上位法层面的有效保障和支持, 法律根基缺失。

(二) 高校行政氛围浓厚, “条块分割、层级鲜明”的管理体制对学生参与管理起实质性的阻碍作用

目前, 我国高校的组织形式、运作机制参照政府机构进行设定, 不仅不同类别的高校有一定的行政级别 (如有副部级、正厅级、副厅级等级别的高校) , 而且学校内部也划分出具有一定行政层级的管理部门, 管理者依照岗位的不同也有相应的行政级别。这种层级鲜明的管理体制对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负向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 造成高校行政氛围浓厚, 民主化管理思维难以有效传播和普及, 对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形成抑制效应;另一方面, 管理人员受行政性僵化思维支配, “只唯上, 不为下”, 理所当然地把处于管理层级末端的学生视为被管理者, 而不是把他们当作平等对话的主体, 学生对学校管理工作没有发言权;再者, “条块分割”的组织管理运作模式存在统筹协调性差、管理效能低下等缺陷, 使学生的利益诉求难以在管理工作中得到高效的反馈和有效的维护。

一些学者的调查研究对此予以了证实:43.90%的学生认为, 高校管理者仅把他们作为管理中的次要、被动一方来看待;31.77%的学生认为, 学校管理者存在忽视大学利益和权力的现象;只有12.60%的学生赞同高校在管理中积极征求学生群体、学生代表或组织的意见;在此基础上, 10.86%的被调查学生认为高校曾鼓励他们参与学校有关管理。而另一项调查则显示, 超过半数的同学表示“非常有兴趣”或者“比较有兴趣”参与到高校管理工作中去, 期望能够“维护学生整体利益”或者“从参与管理中获得个人能力的锻炼”。但学生的参与热情往往被高校强大的官僚气场所压制, 从而最终难以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

(三) 学生参与管理的层次低, 范围窄, 方式单一, 影响力有限

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参与机制, 我国大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的自主性较差, 常常是因为个人的权益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受到侵害, 出于维权需要而对学校的管理事务提出意见和建议。因此, 参与管理的内容也主要集中在与其个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发展成才、择业创业等方面, 但在学校的发展规划、定位选择、改革发展决策、规章制度出台等方面, 或是广泛影响到学生利益的决定, 如奖助学金的评定、学生规章制度的制订等, 学生几乎没有参与其中。

以参与主体来分类, 学生参与管理的形式主要有学生个体参与、选举学生代表参与、成立学生组织参与这三种类型。学生个体参与主要是通过对与自身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具体事务的意见反馈形式来参与, 例如他们对食宿等后勤服务问题提出不同意见, 但他们的这种意见往往是零散的, 难以引起决策层重视。在第二种和第三种类型中, 学生或者通过竞选班长、团支书等学生干部职位的方式参与管理, 或者是通过成立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的方式参与管理。这些学生代表或组织都处于学校层级管理体系的最底端, 往往受学校行政管理思维的惯性支配, 成为具体管理意图的执行者, 无法在更高层次的管理活动中发挥作用。因此, 学生虽然对参与学校管理有实际的需求和很高的期望,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意见反馈机制和决策参与机制, 其参与管理的范围小、层次低, 实质影响力有限。

二、推进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路径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根据学生特点和学校管理的现状, 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 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扎实有效地推进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一) 加强顶层设计, 从立法上保障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基本权利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必须坚持立法先行, 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

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规定还较为笼统和模糊, 尚未出台保障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专门性法律, 使学生参与管理缺乏根本性的制度保障, 进而造成各校在这项工作中随意性大、效果差。对此, 国家立法部门应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 积极推进学生参与管理的基础性法律法规建设, 切实维护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权利,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而各高校应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 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采取适切举措, 保障学生参与管理工作上水平、出实效, 进而实现学校事业发展的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

(二) 转变教育理念,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激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成功转型, 高等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以往陈旧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仍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部分高校管理者仍然把学生视为被教育和被管理的对象, 动辄使用制度压制或用行政命令迫使学生服从, 使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为降低。当前, 关键是要转变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 使他们牢固树立“学生本位”的观念, 充分认识到学生作为高校主体和高校教育活动主要参与者的地位。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 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各级、各类的管理事务中;另一方面, 在处理学校与学生的具体关系时, 要切实倾听学生的心声, 保障学生的权益, 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

(三) 构建完善的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运行机制, 切实提高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层次、水平和实效

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 应充分保障学生对学校管理的知情权、咨询权、监督权、建议权、申诉权等权利。围绕这些核心权利, 学校应依据学生参与管理的层次和内容, 分别构建监督参与机制、行动参与机制和决策参与机制, 形成完整、统一、有序的参与管理机制体系。

其中,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 应充分发挥网络在构建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运行机制中的积极作用。网络因其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和其高度的灵活性和交互性, 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不可或缺的信息工具。为此, 一方面, 学校可通过开设官方网站、部门网站和官方微博、微信等, 及时发布各类信息, 切实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另一方面, 通过开设校长信箱、校长在线、部门信箱等, 使学生能够与管理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反馈, 充分行使监督权、评价权、建议权和申诉权。此外, 还可通过举行网络投票、网络选举、网上听证会等方式, 使更多数的学生能够进一步参与到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中, 提升学校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

如上所述, 通过线上 (网络) 与线下结合, 监督参与、行动参与和决策参与三大参与机制互动, 形成高中低层次搭配有序合理, 涵盖内容完整、全面的机制体系, 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管理的实际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梁瑜, 陶钦科.试论大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 (10) .

[2]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3]宋丽慧.学生参与:转型时期高校管理的视界[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4]刘岩.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5 (5) .

[5]黄琰.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制度保障研究[D].西南大学, 2010.

[6]梁瑜, 陶钦科.试论大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 (10) .

学生参与机制 篇8

关键词:大学生,教学管理,策略,机制

事实证明, 高等教育的改革极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如何才能让高等教育的各项功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让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有跨越式的发展, 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然而从国际上看, 不可否认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确实较为落后, 大学生参与高校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让大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 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 它可以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及积极性, 有利于他们民主意识的形成, 也进一步体现了“一切以人为本”的现代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本课题在此主要探讨在新形势下, 通过哪些途径可有效推进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

一、高校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 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最主要目标, 如何体现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从另一种角度来讲, 就是高校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工作中来, 也就是让学生拥有平等的管理权力。如今, 我国让大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教育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 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实践经验, 很多高校大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还仅仅认识到它的理论层面, 所展现出来的形式和内容也较为单一, 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大部分停留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 而对高校未来的发展规划、如何进行教学深化改革等一些问题就缺乏大学生的参与。

2. 思想观念较为落后, 一直以来, 我国的教育思想都是处于比较传

统的局面, 受到这些传统思想的长期影响, 管理者思想观念较为落后, 没有足够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 过多依赖于别人, 难以形成自我观念及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然也就不能真正参与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大学生是教学管理活动的主体, 没有充分理解教学管理这一概念, 对大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的目的、意义等也不够明确, 也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自身管理能力的发挥。

3. 缺乏一套完整的运行体系。

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 还存在着组织机构还不够完善, 现行的体制不合理等现象。通常学生的组织结构为团委、学生会及学生处等组成, 这些组织机构在开展学生工作时常会成为学生钻营的途径, 学生会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存在的一些问题无法得到有效处理, 学生的正当权益也不能得到保障。由此, 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有效推进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策略分析

1. 改变观念:

(1) 高校领导者必须改变观念。只有高校管理者改变传统观念, 授予学生参与高校教学管理的一定权力, 才能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推进高校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 管理者首先要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 在观念转变中, 主要改变的内容包括:第一, 领导者应该认识到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不可能将高校的一切情况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作为高校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 更能体会到高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第二, 领导者要相信学生具有参与管理的能力和热情, 并在实践中不断对他们进行培训, 提高他们的教学管理能力;第三, 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该调动起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 不断创新, 大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 在管理中可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高校领导者只有主动吸纳大学生到教学管理工作中来, 并赋予他们一定的权利, 让大学生了解高校的整体教学规划和决策, 才能减轻校领导的工作压力, 提高工作效率; (2) 教师应该改变观念。在推进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中, 教师也应该改变观念, 不能存在狭隘思想, 认为这是大学生在跟他们争权夺利, 只有让大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工作中来, 才能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 调动起他们学习和管理积极性, 让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也增强了教学效果。

2. 培养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让大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 可以增强他们的集体观念, 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而这种培养应该建立在维护大学生基本权利基础上, 再综合考虑高校的真正需求, 以高校及大学生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 调动起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 高校应该以长远目光看待, 从客观实际出发, 将解决大学生的各项需要摆在第一位, 并将大学生关心的热点及难点问题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重点工作。只有大学生的需求解决了, 才能激起他们参与高校教学管理的热情。

3. 对组织机构加以完善。

只有具备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 才能确保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顺利开展。高校的教学管理决策机构不但要由教学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组成, 还要吸纳大学生积极参与。在讨论教学管理各项事务中, 教学管理人员及大学生都是平等的, 他们具有同样的发言权及表决权。大学生可通过学生会及学生代表大会参与管理, 再由这些学生机构组织学生共同讨论教学管理各项事务, 将最终的讨论结果上交给教学管理部门。另外, 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在讨论有关教学管理工作时, 可以主动邀请学生代表大会及学生会成员共同参加。为了从学生代表那听取真实的声音, 高校应加强学生代表大会及学生会的组织建设。

4. 明确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范围:

(1) 参与教学评价。由于大学生属于教学活动的主体, 他们是课堂教学的直接参与者, 可直接获得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情况, 而且大学生又是知识的需求者, 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定的认知, 只有让大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 才能增强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2) 建立一个教学信息员制度。高校可挑选出一批优秀的学生担当教学信息员这一角色, 教学信息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了解并收集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信息, 通过他们可获得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 对任课教师提出可行的建议,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管理中来。信息员还可根据高校教学改革情况, 主动收集这些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反馈到高校领导中来, 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 参与课程改革。在对高校课程设置时, 通常是按照国家总的教育目标及社会、学生共同需求进行的。大学生走出校门服务于社会时, 就要按照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将所学课程学以致用。因此, 高校在设置教学课程时, 要从大学生实际出发, 多听取他们的看法。

5. 建立一套合理机制:

(1) 划分责任。将学生吸纳到高校教学管理中来, 就要授予他们教学管理责任, 让他们明确肩负的任务, 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并具有高尚的奉献精神, 积极配合教学管理工作; (2) 采用激励机制。可设立各种奖项, 对于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 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3) 计入学分。对学生开展教学管理相关知识培训, 并制定相关考核标准, 将他们的工作成绩计入学分; (4) 组织志愿者队伍。组织一支志愿者队伍并从中挑选优秀人员担任教学信息员及教学情况跟踪员, 让志愿者自觉为教学管理作出贡献; (5) 培养学生参与教学管理能力。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时, 常会缺乏经验而无从下手, 管理者应加强培养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 并制定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 维护学生的基本权利, 并从各方面支持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 (6) 创设勤工俭学岗位。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可以鼓励一些成绩优秀而又家庭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 高校给予一定的报酬, 通过这个平台, 让贫困生在参与教学管理工作中进行勤工俭学; (7) 制定相关的责任法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工作中并不是不对他们进行管理, 高校要制定相关的责任法规及约束机制, 在赋予他们一定权力的同时, 也受到相关法规的约束, 高校可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对于滥用职权的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处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高等教育中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让他们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 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一种转变, 是从以往的以教师、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模式。高校应该更加注重对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让他们适应时代的潮流, 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信赋予他们一定权力, 并给以充分的尊重及信任, 广大高校学生都能更好地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让高校得以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芳.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 2014, 03 (11) :53-55.

[2]王成敏, 葛继科.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10 (03) :335-337.

学生参与机制 篇9

当今社会,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让学生享有平等的管理权力, 参与学校内部的管理, 通过这一手段最终实现主体性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处于起步、探索的阶段, 因此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从思想观念上, 由于我国高校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将学生视为被管理的对象, 管理者官本位思想比较严重, 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对于学生来说, 一直存在依赖思想, 依赖父母、教师, 缺乏自主的观念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思想, 自然也就缺乏参与管理的意识。大学生作为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 对参与教学管理的概念模糊, 即目的、任务不明确, 不知如何去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权力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去,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大学生自我权利的一种忽视, 同时也导致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端的生成。第二,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还多数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 实践经验不足, 内容及方式单一, 大学生多参与到学校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图书馆管理等与学生个体日常学习生活直接相关的方面, 而在学校发展目标的规划、学校定位的选择、改革发展的决策等方面缺乏学生的参与。第三, 对于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缺乏相应的运行机制, 如组织机构不完善、制度不合理, 缺乏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有关学生的组织机构主要有学生处、团委、学生会等, 这些机构的学生工作的开展往往成为学生钻营的手段, 学生会作为参与高校管理的学生组织很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很多实际问题不能得到解决, 同学们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 如何有效推进我国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 采取怎样的策略和机制, 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转变思想观念

一方面, 高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 树立教育“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最早来源于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高等院校“学生消费者第一”的思想观念。“以学生为本”, 首先明确了学生与学校的关系, 即学生作为消费者进入学校, 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买方, 学校则成为卖方;其次, 它更加关注学生的权利, 即学生应具有获取知识、选择专业、选择教师和安全保障等权利;再次, 它提出了学校改革的目的在于不断完善自身的培养模式, 教育教学方法应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蕴含着这样的意义: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 而且是参与教育、体现教育价值和教育质量的主体;学生不仅是被管理者, 也是参与管理、体现管理价值和管理质量的主体。

另一方面, 大学生要增强积极参与高校管理的意识。大学生要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是真正的参与者, 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 而非客体或者旁观者。大学生应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从而更充分地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

完善的组织机构是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基础保障。学校的教学管理决策机构除了由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组成外, 还应为大学生保留一定的席位。而且, 在教学管理事项的讨论过程中, 大学生与教学管理人员具有同等的发言权和表决权。大学生可以通过学生代表大会、学生会等参与教学管理。学生代表大会和学生会可以组织学生对教学管理事项进行讨论, 并将讨论结果提交教学管理部门。同时, 教学管理部门在讨论教学管理事项时, 可以邀请学生代表大会和学生会的成员旁听会议, 并允许其发言。为保证学生代表大会和学生会能够真实反映全体学生的心声, 学校应关注学生代表大会和学生会的组织与建设。

三、确立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范围

首先, 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座谈会、听证会、学生代表大会等多种方式参与到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

1. 参与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了解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除了教学专家、教师同行参与教学评价外, 还应该吸收大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这是因为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直接参与课堂教学, 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等有最直接的认知;同时, 大学生是知识的需求者, 对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也有方向性的认知。学生的教学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有着一定的作用, 目前在许多大学, 学生的教学评价已成为教师晋升职称、评优量化重要的参考依据。

2. 建立教学信息员制度。

从学生中挑选认真、诚恳的学生担任教学信息员, 可以实时反馈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 加快对一线教学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学生信息员的主要工作是了解、收集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信息, 围绕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 对教师授课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管理之中。可以定期填写《教学信息反馈表》, 在每张反馈表上真诚地留言, 真实地表达对任课教师的评价意见和改进教学的建议。信息员还可以结合学校教学的改革热点, 主动参与到双语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专项信息的收集与反馈之中, 积极为学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献言献策。

3. 参与课程的改革。

课程的设置在考虑国家整体的教育目标的基础上, 还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是一致的。大学生要想毕业后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学以致用, 就要把所学课程与就业形势密切统一。很多大学生都会做兼职或参加社会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于企事业单位的用人原则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因此, 学校在设置课程时, 应考虑大学生的需要, 通过各种方式听取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4. 制定学校管理规范。

按照传统, 学校管理规范以“管理”学生为己任。所以, 管理者认为管理规范的制定不需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如今, 管理规范依然具有“管理学生”的色彩, 但其“服务学生”的一面也是不容忽视的, 或者说是寓服务于管理之中的。既然是“服务”, 就需要准确把握被服务者的服务需求, 认真听取被服务者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 大学生可以参与有关高等教育问题的讨论, 如学校发展目标的规划、学校定位的选择、改革发展的决策等, 毕竟他们是教育的主体, 高等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和管理模式等的确定, 都需要考虑大学生的意志和选择。现代社会是开放的、快速发展的社会, 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社会与经济发展对各种专业知识的需求状况, 并形成较为客观的判断;而且, 讨论的过程本身就是相互说服的过程, 即使大学生的观点有失偏颇, 也将在讨论过程中得到纠正。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保障机制

1. 明确责任。应赋予学生代表和干部参与教学管理的责任, 明确他们肩负的任务, 使他们树立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积极投入到教学管理中来。

2. 积极鼓励。设立“优秀教学管理参与人员”、“优秀信息员”等奖项, 用荣誉激发学生参与的动力。

3. 计入学分。开设“教学管理”选修课或双休日培训班, 以掌握有关教学管理理论和参与一定教学管理活动为考核标准, 给予一定的学分。

4. 开展志愿者活动。从志愿者中选拔优秀学生担任教学信息员、教学质量跟踪员, 使志愿者活动向学术的高度迈进, 使教学管理升华为志愿者的自觉行为。

5. 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招聘一些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参与管理, 支付一定报酬, 既是一种勤工助学, 也是一种物质激励。

6. 在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过程中, 管理者应注重引导,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参与教学管理的能力;制定相应的法规和制度, 保证学生的基本权益不受侵犯, 要为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提供必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持。

7. 学生参与教学管理不是一种完全自由放任的行为, 而应该符合国家、社会的需要, 适应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年成长规律, 符合客观现实。因此, 学校要制定完善的约束机制, 让学生在享有参与教学管理权利的同时, 履行一定的义务, 受到相应的制约。学校应该通过运用法律法规和制定规章制度, 引导学生在现有的制度和条件范围内参与教学管理, 并对学生可能出现的违反义务、滥用权力的言行进行教育、处理。

综上所述,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应更多地参与到学校教学管理之中。随着大学教学过程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了从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向以学生、学生能力与方法培养、开放教育为中心的转变, 大学生对课堂教学以及教学改革的感受和评价日益受到重视, 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已成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只要给予信任与尊重, 相信大学生的参与就能够推动教学管理的持续发展。

摘要: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有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大学生民主意识的生成, 也充分体现了高校“以学生为本”的现代学校管理的总体趋势。本文阐释了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在参与教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提出了可通过转变思想观念, 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 确立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范围, 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保障机制有效地开展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

中国参与国际安全对话机制的进程 篇10

中国为什么要积极参与国际安全对话机制呢?

一是全球化时代使主权国家的利益深度交织,降低了国与国之间利益的零和性,增加了共赢性。共同安全利益早已超越国界,互相交织;共同安全威胁上升,特别是诸如生态环境与气候问题、恐怖主义、跨国犯罪、传染性疾病、自然灾害、海盗对国际航线的威胁,核安全隐患等传统和非传统的安全威胁,都具有跨国性质。不符合中国利益的,也不符合其它国家的利益。符合中国利益的,也符合地区国家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如果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国家外交的原始动力,中国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国际安全对话与合作的外交行为,符合其追求自身利益的基本逻辑。

二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和中国对自身的定位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而且这个变化是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内发生的。中国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认识到、并自豪于自己的能力。世界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受到、并惊诧于中国的能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国际作用有了新的期待,除了有“中国威胁论”,还有“中国责任论”,就是要求中国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等等。中国对自己的国际角色也有了新的想象。中国参与各种各样的国际对话或者国际活动的意识、主动性、责任感都今非昔比。我一直在军队工作,亲眼目睹军队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军队不断增长的自信,以及渴望走出国门、承担更多国际义务的愿望。

三是中国在其外交实践中,也深切感受到在现存国际话语体系中还处于弱势。话语权的缺失增加了中国参与国际事务时的挫败感和压迫感。比如中国在一些大规模的国际对话会中,有遭受围攻和打压的感觉。对类似情况,我们首先应抱之以平常之心,视其为“成长的烦恼”的一部分;同时也要发大声,讲正理,扩大中国的话语空间。

中国参与国际安全对话,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坚持不结盟原则,把重点放在共同利益和最广泛的合作上面,不针对第三方;对话的目标是澄清立场、积累互信、避免冲突、探索合作途径;对话要以周边和亚太地区为重点,在已有平台中发挥更大作用,并着力打造一些新的平台。

具体讲,首先要全面参与全球性安全对话、特别是联合国主导的对话机制,包括军控裁军领域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机制下的相关安全合作与对话;核安全峰会机制;反恐领域的对话;联合国举办的世界气候大会等。其次,对话的重点始终放在亚太和周边,参加所有(非同盟性质的)地区安全对话机制,如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解决阿富汗问题的伊斯坦布尔进程,解决伊朗核问题的谈判。中国军队也参加了西太平洋海军论坛、亚太陆军领导人会议、香格里拉对话会、雅加达国际防务对话、首尔防务对话、莫斯科防务对话、独联体防务对话等不同层次的合作对话机制。第三,拓展现有安全对话机制的内容,主动创办新的对话平台。如2004年中国倡导创立了东盟地区论坛框架中的安全政策会议,成为该论坛国防官员参与级别最高的对话机制。此外,中国军队也创立了中国东盟防务与安全对话(10+1)、东盟与中日韩武装部队非传统安全合作论坛、东盟地区论坛武装部队参与国际救灾法律规程建设研讨会等。最后,中国也在主导构建地区安全对话机制,比较典型的有:六方会谈、上海合作组织机制下的安全对话机制、已经成功举办三届的清华大学“世界和平论坛”。而军队也有“香山论坛”,已经成功举办四届,今年马上要召开第五届。

中国参与国际安全对话的过程,也是融入现行国际体制的过程。但参与本身就是对国际体制的影响和改变。用百家老师的话,就是“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或者“改变自己,也改变世界”。

安全对话的场所是一个国际舞台,亮相的频率和规格决定台面的大小和话语权的多少。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未来参与国际安全对话应会逐步提高出席频度和规格。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应该多支持发展中国家举办的安全论坛,为其撑腰打气。在国际上发声,既要学会运用国际话语体系,也要着力形成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习主席多次出访使用了很多有中国特色的话语,如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等。有时,我们的发言稿写得很“中国式”,甚至把中国官场的大话空话套话搬到国际场合,让听众难以入耳更难以入心,文风中不好的一面千万不能“发扬光大”到国际上去。

基于全员参与的改进机制创建研究 篇11

持续改进是ISO9000族标准确立的质量管理八原则之一 (1) , 是管理体系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所在。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一旦创建工作完成, 体系管理工作的重心应转向体系改进。“从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之日起, 就应不断改进。” (3) 持续改进是永无止境的, 是每个组织永恒的追求、永恒的目标、永恒的活动。组织在多大程度上建立了完善的改进机制, 将决定其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实现程度。

1. 宏观层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改进。

若将质量管理体系看作一个过程, 那么顾客或其他相关方的期望或需求就是该过程的输入, 而顾客或其他相关方的满意是输出 (1) 。在将输入转化为输出过程中, 对最终质量起到决定作用的是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水平, 如果能够使体系获得持续改进, 就有可能获得顾客满意程度的持续提升。虽然顾客关心的是最终产品的质量, 而非质量管理体系本身 (4) 。然而,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是持续获得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前提和基本保障。

2. 过程层面的持续改进。

过程方法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方法, 构成质量管理体系最基本的元素就是过程。过程管理所关注的问题有两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1) 。所谓过程的有效性是指过程完成策划活动并得到策划结果的程度, 通俗地说就是过程运行的质量。过程的效率是指过程所得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 例如所需的物质资源多少、所需时间的多少等。过程管理的原则就是有效性和效率的统一, 即过程质量和过程效率的合理的、平衡的关系。在管理体系过程运行中, 不断提高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以及不断完善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保证有效性的前提下实现效率最大化, 就是过程层面的持续改进。

二、改进机制的创建

1. 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信息流。

一切改进都是从信息开始的。冯菊红、陶玉生将持续改进比作一个组织的神经系统, 通过协调使组织持续适应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 (5) 。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 通过管理体系活动的开展, 会不断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 通过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对环境因素变化的分析, 可以发现提高过程效率和有效性的信息。这些问题和信息对体系改进起决定性作用, 至关重要。这些问题信息的发现不能仅由特定人员完成, 也不能仅通过固定渠道获得。实际上, 问题和信息的发现在宏观层面有其必然性, 但在具体层面有其随机性。信息的发现涉及组织中的每一位成员, 是一项全员性工作。

为发挥体系内每一位员工发现改进信息的作用, 根据张志生、张冰提出的持续改进的通用策略模式 (6) , 应设立一个信息表达的输入口, 全体员工均可使用该输入口提供改进信息, 从而利用全员的质量素养 (7) 建立一套发散式全方位的信息收集机制。同时, 还应建立建立一个信息传递渠道, 传递来自员工的改进信息。

2. 信息中枢。

在一个组织内, 某些情况下一个部门发现的改进信息仅对本部门有意义。有时一个部门发现改进信息, 改进的实施需要其他部门作出。在这种情况下, 信息传递需要一定的控制, 确保改进信息需要传递到需要的部门。对信息进行控制的方式是在信息传递的渠道中设置控制中枢。在组织中指定一个部门, 其他所有部门发现的信息, 除本部门已使用的以外, 全部传递到此部门, 此部门即为信息中枢部门。信息中枢部门发挥以下作用: (1) 汇集, 是所有原始信息的汇集点; (2) 筛选, 去掉一些无价值的信息; (3) 分类, 按信息内容确定该信息的应用部门; (4) 分发, 将信息发放到需要的部门。如图1所示。

3. 改进的实施。

改进信息传递的目的是实施改进。信息使用部门在接受到改进信息后, 应着手利用信息, 实施改进。

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活动, 通常通过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实现 (1) 。纠正措施是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它是一种被动的补救措施, 目的在于防止问题的再发生;预防措施是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它是一种主动的防范性措施, 目的在于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的发生。

不一定发现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才采取改进措施, 应将改进作为质量管理体系自我完善机制的组成部分。只要在宏观上有利于提高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 在过程上有利于调整和改善过程有效性和效率的关系, 都要考虑采取改进措施, 对过程进行重新设计、调整 (8) 。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理论中所提出的改进活动实施改进 (1) : (1) 分析和评价现状, 以识别改进区域; (2) 确定改进目标; (3) 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 以实现这些目标; (4) 评价这些解决办法并作出选择; (5) 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 (6) 测量、验证、分析和评价实施的结果, 以确定这些目标已经实现; (7) 正式采纳更改; (8) 评审改进活动, 确定持续改进机会。

三、PPBIM在山东检验检疫系统中的应用

1. 山东检验检疫系统综合管理体系简介。

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内设16个处室, 下辖23个分支检验检疫局和1个直属办事处。全省系统于2011年开始创建包括质量管理、绩效管理和风险管理一体化的检验检疫依法行政综合管理体系。2012年4月, 综合管理体系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CQC) 审核。CQC对山东检验检疫系统综合管理体系给予高度评价, 向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颁发了第一张目前也是唯一一张五星级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 PPBIM架构。

山东检验检疫系统每个内设处室或分支机构 (系统内单位) 均设一名体系管理联络员, 负责体系改进事宜的联络。省局绩效办 (体系主管单位) 为信息中枢。

各单位收集涉及工作差错 (包括顾客抱怨) 、潜在工作差错和其他改进信息, 包括: (1) 已发生的工作差错信息; (2) 已识别的综合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3) 管理评审的输出; (4) 数据分析的结果; (5) 内外部工作评价的结果; (6) 工作检查、督察、审计、巡视的结果; (7) 内外部审核的结果; (8) 调查研究的结果; (9) 外部沟通信息; (10) 顾客申诉和投诉信息; (11) 案件调查的结果; (12) 其他信息。

3. 山东检验检疫系统PPIM分为三种模式:

简易模式、一般模式和督察模式。各种模式均以ISO9001标准所规定的纠正或预防措施要求规定改进流程 (2) 。

(1) 简易模式。对于发现的工作差错或潜在工作差错, 完全满足下列条件时, 采用简易模式: (1) 发现单位为本单位; (2) 责任单位为本单位; (3) 本单位具备完成纠正或预防措施的能力; (4) 所采取的纠正或预防措施仅对本单位具有体系改进效力。

简易流程在单位内部实施。工作差错或潜在工作差错责任人员进行原因分析, 对防止工作差错再发生或发生的措施的需求进行评价。需采取措施的, 责任人员制定措施。

纠正或预防措施实施前须经过批准。相关人员按批准的要求实施纠正或预防措施并记录措施完成情况。本单位对措施实施有效性进行评审。

(2) 一般模式。一般模式适用于一个单位发现改进信息, 可提供于其他单位实施改进的情况。

在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各单位对工作差错和潜在工作差错信息进行评审, 需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的, 经单位领导审批, 报送绩效办。绩效办应按照组织对工作差错或潜在工作差错信息进行进一步评审。需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的, 将信息传递至责任单位;不需采取措施的, 将信息返回至提出单位。

责任单位领导确定责任人员, 并由责任人员进行原因分析。责任单位对防止工作差错再发生或发生的措施的需求进行评价, 需采取措施的, 责任人员制定措施。

纠正或预防措施实施前须经责任单位领导批准。相关人员按批准的要求实施纠正或预防措施并记录措施完成情况。责任单位对措施实施有效性进行评审, 绩效办对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进行抽查验证。

(3) 督察模式。对省局组织的监督检查发现工作差错、潜在工作差错或其他改进信息, 采用督察模式。省局组织的监督检查包括: (1) 执法工作质量督察; (2) 出口退运和国外通报调查; (3) 审计; (4) 巡视; (5) 工作检查; (6) 外部审核; (7) 顾客或其他外部相关方投诉或反馈调查; (8) 案件调查; (9) 上访调查; (10) 其他监督检查活动。

省局处室组织监督检查发现分支机构存在工作差错或其他改进信息时, 组织监督检查的处室将信息经处室负责人批准后传递至责任单位。

责任单位指定的授权人员应确定适当的工作差错处置方式并进行处置。同时, 授权人员应进行原因分析, 对防止工作差错再发生或发生的措施的需求进行评价, 需采取措施的, 授权人员应制定纠正或预防措施。责任单位相关人员按批准的要求实施纠正或预防措施并记录措施完成情况。责任单位领导应对工作差错处置情况进行审核, 对采取的纠正或预防措施进行批准。

省局监督检查主管处室对措施实施有效性进行评审, 绩效办负责对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进行抽查验证。

四、PPBIM电子化

现代管理已从经验式预测管理走向数字化实务管理, 从传统方式向网络方式管理发展 (9) 。将PPBIM运用于管理体系改进工作, 并获得切实的效果, 需建立电子化PPBIM管理系统予以支持。

1. 电子化PPBIM的设计。

将研究策划的PPBIM架构形成可用于电子系统开发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

2. 电子化PPBIM的实现。

以山东检验检疫系统为例, 所建立的PPBIM系统为系统内所有人员提供登录入口。系统预录入每位工作人员的信息, 并定义其角色, 如单位体系联络员、单位领导等。定义绩效办为改进工作主管单位, 以发挥其中枢作用。工作人员登录后, 可按其角色开展工作。

3. 山东检验检疫系统PPBIM应用效果。

山东检验检疫系统自2012年8月开始运行PPBIM系统, 截至2013年3月底, 共提出改进信息562项, 提出单位41个, 占系统内单位总数的100%;根据改进信息实施并完成改进413项, 实施改进的单位41个, 占系统内单位总数的100%。PPBIM在山东检验检疫系统应用的时间仅半年多, 但全省系统所有单位参与提出改进信息, 所有单位参与改进实施活动。PPBIM为全省系统综合管理ÁÁ体系改进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五、小结

PPBIM是管理体系改进体制的新尝试, 是管理体系人员参与原则的具体体现。PPBIM所提出的发散式信息收集、集中式信息控制管理的思想, 有效解决了管理体系改进信息收集难的问题, 确保了改进机制的质量, 为管理体系改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注释

1GB/T19000—2008/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2GB/T19001—2008/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3黄晓东, 张红莉, 战兴春, 张小荣.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的探索[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8 (9) :9-12

4李帅.浅议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J].科技资讯, 2007 (21) :190

5冯菊红, 陶玉生.纠正和预防措施是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保证[J].经济师, 2010 (7) :287-288

6张志生, 张冰.持续改进在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J].科学管理研究, 2012.30 (6) :26-28

7周维强.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效用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 2009 (1) :215-216

8尤汉虎, 陈爱贞, 黄祖星.浅谈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策略与措施[J].当代医学, 2011.17 (21) :41-42

上一篇:化疗副反应下一篇:煤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