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副反应

2024-09-17

化疗副反应(精选10篇)

化疗副反应 篇1

摘要:目的探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中药物因素所致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分析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出现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结果20例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出现化疗栓塞综合症的有25例次。表现为:肝区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等。结论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化疗栓塞药物所致副反应,并对副反应进行处理,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肝癌,动脉化疗栓塞,副反应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且已取得充分肯定疗效。但因一次冲击剂量灌注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和碘油栓塞肝动脉,常常出现因药物因素引起的副反应,我院对20例中晚期肝癌进行39次肝动脉化疗栓塞出现常见的药物因素所致副反应,现就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经临床证实的中晚期肝癌患者20例,男性17例,女性3例;年龄41~76岁,平均52.3岁。术前主要症状:肝区隐痛不适15例,腹部饱胀12例,消化不良14例,体检发现2例,黄疸3例,逐渐消瘦12例。

1.2 肝动脉造影和化疗栓塞方法

采用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股动脉,将导管选择插入腹腔动脉、肝总动脉后造影,以40%~50%泛影葡胺或优维显30ml,快速手推,同时经DSA进行动脉造影。根据肿瘤部位把导管送到肝固有、肝左、肝右动脉,最大可能超选肝左或肝右动脉。进行手推造影剂确认无造影剂反流入胃、十二指肠动脉后,将阿霉素20~40mg,顺铂40~80mg,丝裂霉素20~40mg,5-FU0.25~0.5,碘油10~20ml充分溶匀乳化后,在透视监视下经导管慢慢注入。大部分患者治疗2~3次,最多治疗4次。

2 结果

20例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出现化疗栓塞综合症的有25例次。表现为:肝区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等,上述表现手术后8~20h出现,平均11h。体温一般不超过39℃,给予止吐灵20mg或枢复宁8mg肌注,可有效控制恶心呕吐。发热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肝区疼痛给口服曲马多止痛,疼痛特别剧烈的可给予度冷丁50~100mg肌注。

20例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过程中肝区剧痛15例次,肝区剧痛主要与肿块大小、注射栓塞剂的速度、化疗栓塞次数有关,肿块越小,栓塞剂速度越快,治疗次数越多,越易出现。化疗栓塞前经导管注人2%利多卡因可有效预防。术中患者可以忍受的不给予任何处理,肝区剧痛的可于停止注射栓塞剂后10min消失或明显减轻,或者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5ml,可于5min内缓解。

8例次于栓塞后20min内出现发热,剧烈寒战,胸闷,四肢冰冷,血压下降,脉加速120次/min,经给予非那根25mg肌注,地塞米松20mg静注,额头热敷,体周放置暖水袋等措施于30min后缓解,并入睡。

3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起病隐匿,确诊时大多数已属中晚期,未经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一般生存期只有1~4个月。绝大部分肝癌患者需要非手术治疗、微创等治疗手段。目前认为,TACE是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1],而且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给中晚期肝癌患者带来了福音,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存质量。肝动脉化疗栓塞避免了全身化疗的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但局部化疗药物剂量可数倍于全身化疗的用量,同时应用碘油对肝癌供血动脉进行栓塞,其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也不应忽视,甚至可以影响介入手术治疗过程的成败,减少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同时创造重复化疗栓塞最佳时机,提高原发性肝癌临床治疗效果。

栓塞后综合征:为肝动脉栓塞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肝区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37~39℃)等,不论是碘油一化疗药物栓塞,还是单纯明胶海绵栓塞均可出现。上述表现一般于术后6~10h出现,持续3~20d,其中恶心、呕吐可持续3~10d,肝区疼痛及发热持续时间稍长。有文献报道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80%病人伴有不同程度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纳差等消化道症状[2]。经导管注入止吐录或枢复宁可有效控制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是由于肿癌组织坏死及临近靶区肝组织破坏后,代谢产物作为内源性热原所致。化疗药物中特别是阿霉素出现消化道反应较多。

肝区疼痛:多数患者在介入治疗中即开始出现肝区疼痛,有胀疼及烧灼感,呈持续性,常波及右腰背部,并向右肩部放射,疼痛随呼吸运动而变化,吸气时疼痛明显,少数病人因此出现呼吸浅快,上述反应程度与使用栓塞剂量、肿瘤大小、栓塞次数有关。肿瘤越小栓塞剂量越大,栓塞次数越多反应则越重,术中经导管向肝动脉内注入2%利多卡因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其中约1/3病例1周后自行缓解。发生肝区疼痛的原因有:(1)肝癌及癌旁组织缺血坏死,肝脏包膜反应性炎性渗出,特别是肿瘤位于肝脏表面者。(2)栓塞区域前列腺素E、激肽类炎症介质造成局部水肿,产生包膜刺激症状。(3)化疗药物反流入胆囊动脉,造成胆囊粘膜损伤[3]。

参考文献

[1l]刘倩,王文奇.肝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28.

[2]刘蔚,胡宗鉴,李传厅.120例原发性肝癌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观察[J].实用肝病学杂志,2004,7(1):33-34.

[3]德甫,何德山,陈民.肝切除术加肝动脉置泵栓塞化疗联合125I放射治疗肝癌24例[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1):45-46.

[4]吴明贞,周百胜,宋风涛,等.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100例随访[J].中国医药导报,2005,2(9):84-85.

化疗副反应 篇2

2.采用副反应系数,对在酸效应影响下的沉淀溶解度的计算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3.跟其他受试者一样,她发现:肿瘤疫苗很少有副反应,但是给予免疫增强剂后就像是“患上了严重的流行感冒”。

4.而乙组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

5.结论:静脉内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巩膜炎疗效高、作用快、副反应轻,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6.结论拉莫三嗪治疗癫痫合并注意障碍伴多动有效,药物的副反应轻微。

7.双氧水氧化硫脲合成二氧化硫脲的反应是一强放热反应,副反应多,收率不高.

8.辛烯在分子筛催化作用下除了发生裂解反应,还发生氢转移、环化等副反应。

9.结论:康莱特与顺铂胸腔注射联合热疗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效果好,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10.提示:氯氮平与碳酸锂联合治疗躁狂症有显著效果,但需要注意副反应的预防和治疗。

11.雾化器给药用面罩释放的方式可能不注意地沉积于脸部和眼部,提高这些药物的皮肤和眼部的副反应。

12.二是使电解池表面熔盐不断导出,或采取某一隔离措施,使副反应产生的炭黑在阴、阳极之间不造成电流短路。

13.结论米索前列醇宫腔内给药法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量,且副反应少,对血压无明显影响。

14.采用由弱到强按阶梯给药的方法,观察患者疼痛情况和毒副反应.

15.结论清毒栓治疗宫颈糜烂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副反应的中药外用制剂。

16.在一定范围内二次补碱量越大越有利于提高白度,但补加碱量不可过多,否则会同时促进副反应的发生。

17.结论缩宫灵可减少药流后阴道流血量,缩短流血时间,不加重副反应,提高药流成功率。

18.结论应用三联法治疗霉菌性食管炎疗效可靠,治愈率高,疗程短且无毒副反应。

19.目的:观察谷维素对氯氮平流涎副反应的治疗效果。

介入灌注化疗毒性反应的护理 篇3

关键词:介入灌注化疗毒性反应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36-01

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已成为部分肿瘤患者的必要治疗方法,将化疗药物通过导管直接灌注到病灶局部,这种方法比从静脉输入药物效果好,但这是一种有创伤性的治疗,对人体有一定损伤和影响,并发症严重者在短期内可致命,同时,化疗药物进入全身后还会产生毒性反应。所以术后护理应该主要围绕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毒性反应进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常见的毒性反应及护理措施:

(1)消化道反应。介入化疗后大部分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厌食等。但比从周围静脉给药反应轻,持续时间短,一般都能耐受,3-4日可缓解[1],但也有一些反应一周左右人仍不缓解。对于上述症状的病人除了耐心的心理护理使其思想放松外,还要给一些药物治疗,如:甲氧氯普胺20—40mg肌肉注射,三餐前20分钟各一次,其次可给马丁啉口服。呕吐严重者可给予支持疗法,静脉补充足够的营养液,保持电解质平衡,并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防止消化道出血,同时指导病人合理调整饮食,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晚上给予镇静剂,保证病人的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治疗信心,降低毒性反应的痛苦。

(2)高热。大量化疗药物注入肿瘤组织后,特别是栓塞治疗后,因肿瘤组织坏死,吸收引起高热,尤其是肝动脉栓塞的病人,护理人员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解释发热的原因,解除顾虑。高热时间一般在术后的1—2天内出现,一般温度在38.5度左右,经过处理后逐渐恢复正常。

(3)肾脏的毒性反应。有些抗癌药物如顺铂对肾脏的毒性较大,大量应用造影剂对肾脏也有毒性作用,加之肿瘤病人多数是老年人,肾脏代谢功能差,因此常导致肾脏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者可引起肾功能衰竭.所以要鼓励病人多饮水,使尿液稀释,加速药物的排泄,减轻毒性作用。将病人的24小时出入量及时准确记录在体温单上,为观察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同时观察尿量、颜色及性质的变化,当每日尿量少于500ml、尿色改变时送检。

(4)心脏毒性反应。有些抗癌药物有心脏毒性作用,动脉灌注后可引起心律失常,如阿霉素可抑制心肌细胞钠离子和钾离子交换而引起心律失常或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为胸闷、紫绀、脉搏减弱[2]。因此,介入治疗后要严密观察心率、心律、呼吸和血压的变化,出现异常时立即给氧,急查心电图,必要时作心电监护。做好心理安慰工作,消除恐惧紧张情绪。严密做好特护记录,为医生治疗提供可靠资料,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5)造血系统的毒性反应。多数化疗药物对骨髓造血系统有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减少,一般在用药后六周达到最低值。对灌注化疗病人应每周检查血常规一次,化疗前鼓励病人进高营养饮食,同时遵医嘱给予利血生、鯊肝醇等升白细胞药物口服,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6)肝脏毒性反应。有报道肝癌介入治疗后肝功能下降率约66%,出现丙氨酸基转换酶增高,个别病人出现黄疸、腹水,所以,术后应注意观察大小便情况、皮肤巩膜颜色变化及腹围大小的变化,应给予高营养易消化全流质饮食,加强护肝治疗。

(7)疼痛护理。疼痛是恶性肿瘤病人常常伴随的一个痛苦症状,介入治疗可使疼痛减轻或消失,但肿瘤病人介入治疗后,由于组织栓塞却血、水肿和坏死可引起疼痛不同程度的加重,一般术后24—48小时达高峰,3—4日缓解[3]。应严密观察疼痛的部位、程度、时间。给予解释,消除病人精神上的过度紧张和焦虑,通过心理效应因势利导,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疼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新荣.肝癌介入治疗后栓塞综合征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1997,12:331~332

[2]沈玉琴,许幼珍.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J].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298~299

化疗副反应 篇4

关键词:肿瘤患者,心理弹性,治疗副反应,生存质量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严重疾病, 最近几年随着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等多方面的改变, 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威胁患者的生命。目前肿瘤的治疗已发展为手术、放化疗、生物靶向治疗、微创治疗以及姑息治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以期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 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1,2]。但肿瘤患者在进行放化疗治疗时也会对正常细胞产生损害, 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 引起恶心呕吐、脱发等副反应症状。此外, 放化疗不仅会对肿瘤患者产生严重的躯体副反应, 还会对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副反应。心理弹性是指个人在面对逆境、不幸事件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调节自己恢复正常的能力[3]。生存质量是近年来随着肿瘤生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治疗评价指标, 包括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以及情感智能等[4]。笔者为了研究肿瘤患者心理弹性与治疗副反应和生存质量的关系, 选取近两年来部分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比了患者不同的心理弹性治疗副反应的发生率及生存质量评估情况, 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在本院诊断治疗的肿瘤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60例, 女42例;年龄46~69岁, 平均 (58.6±6.3) 岁;肿瘤在头颈部的有23例, 肺部20例, 消化道28, 属于妇科肿瘤19例, 其他部位12例;疾病分期Ⅰ期24例, Ⅱ期28例, Ⅲ期32例, Ⅳ期18例。纳入标准:病理标本联合影像学诊断确诊为肿瘤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意识清晰, 能够自主表达。排除患者合并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精神、意识不清等, 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完成研究。本研究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102例肿瘤患者选择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评估, 主要包括25个条目, 每个条目采用1~7分进行等级评定, 分别表示从“完全不是”到“完全是”, 量表得分越高表示肿瘤患者的心理弹性越好[5]。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采取简明健康调查量表, 主要包括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以及情感职能等, 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6]。治疗副反应的评估参考以下8个症状:恶心呕吐、口腔炎、脱发、便秘、腹泻、肺部症状、周围神经异常、皮肤损害程度。观察并对比不同心理弹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质量评分情况, 制定相应的措施可通过改善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及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心理弹性肿瘤患者治疗副反应的发生率情况比较

102例肿瘤患者在治疗中有59例出现治疗副反应, 发生率为57.8%, 其中头颈部16例, 肺部12例, 消化道18例, 妇科8例, 其他5例。不同部位的肿瘤患者低心理弹性治疗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心理弹性, 中心理弹性治疗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高心理弹性,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不同心理弹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评估情况比较

分布在头颈部、肺部、消化道以及妇科等不同部位的肿瘤患者低心理弹性的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以及情感智能评分明显低于中心理弹性, 中心理弹性明显低于高心理弹性,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化疗治疗期间由于多种因素作用会出现多种毒副作用, 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脱发以及皮肤损伤等不良反应, 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极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 肿瘤患者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会干扰患者有效应对放化疗治疗反应, 使不良反应加重[7,8,9]。通过良好的心理调节有利于调整和平衡机体免疫机能, 而负面情绪及心理状态可能会降低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癌细胞能力[12]。生存质量包括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等多方面, 是患者主观感受的直接反映, 有研究表明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疾病严重程度、社会支持等因素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10]。本研究数据显示, 心理弹性较差的肿瘤患者治疗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心理弹性较高的患者, 因此在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调节与护理, 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 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研究认为, 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患者, 其认知、人格特质、情绪调节以及对外界事物应对方式等综合能力较强, 拥有良好心理弹性水平的患者能及时做出自我心理、情绪调整, 主动适应外环境, 可有效避免负面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11,12]。而对于心理弹性较弱的患者, 由于不能及时做出心理、情绪调整而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3]。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反映患者的主观感受, 包括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以及情感职能等, 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心理弹性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十分重要[14,15]。临床上针对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采取了多种措施, 主要包括治疗副反应及并发症等改善患者的躯体症状, 较少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16]。多数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均会对机体的正常细胞有损伤作用, 尤其对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的损伤较为严重。故肿瘤放化疗过程中会出现恶心、呕吐, 等毒副作用, 这种副反应在治疗的任何阶段均可能出现[10]。临床医护人员对针对副反应常使用药物对症处理, 却忽视了患者的心理问题, 导致疗效并不十分理想。有研究表明, 心理干预可对患者不良情绪起到积极改善作用, 增强患者对副反应的耐受性, 表明肿瘤放化疗患者副反应与患者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17,18]。根据本研究数据显示, 心理弹性较差的肿瘤患者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以及情感智能评分明显低于心理弹性较好的肿瘤患者, 因此在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多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为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 改善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酸奶餐”可缓解化疗的不良反应 篇5

1.酸奶水果沙拉

原料:苹果、香蕉、甜桃(应选用果肉比较结实的)各300克,原味酸奶适量。

制用法:将香蕉去皮,切成小块。将苹果和甜桃一起洗净,去掉果核,切成小块,与香蕉块一起放入盘中,调入适量的酸奶即成,可随意服用。咀嚼功能不好的患者也可先用搅拌机将这些水果打碎,再调入酸奶后服用。

功效:此方中含有丰富的益生菌、维生素C、B族维生素、可溶性纤维素及钙、镁等营养物质,具有保护胃肠道黏膜、增进食欲、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2.酸奶麦片香蕉粥

原料:香蕉1个,酸奶1瓶,免煮麦片、蜂蜜各适量。

制用法:将香蕉去皮,放入盘中。将酸奶和麦片一起搅拌均匀,倒在香蕉上,再按照个人口味调入蜂蜜即成,可随意服用。

功效:此方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和益生菌,具有润肠通便、改善肠道内微生态环境的功效,非常适合因化疗而导致便秘的患者服用。

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护理 篇6

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化疗患者48例, 男32例, 女16例, 年龄38~72岁, 平均58岁。其中鳞癌23例, 腺癌15例, 小细胞未分化癌10例。多数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

通过实施积极护理, 48例化疗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症状明显减轻, 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坚持化疗的信心。

护理

加强健康宣教:首先使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化疗, 通过向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的知识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心理接受期, 使患者和医护人员站在一个统一战线上, 能够掌握化疗药物的用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 告知坚持化疗的重要性, 对于一些不知情的患者, 要注意讲解的方法, 掌握好分寸, 做好家属的沟通工作。

生活起居护理: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个体化合理安排病房, 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安全、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减少噪音, 异味的不良刺激,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尽量安排单间病室, 化疗患者抵抗力低下, 易合并感染, 加强消毒隔离工作, 包括空气和物品的消毒。

药物治疗的护理:在治疗用药过程中, 严格遵医嘱用药, 注意用药的先后顺序, 先应用止吐药, 30分钟后再应用化疗药以发挥止吐药最好的效果。对于止吐效果不好的患者要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次数、量和性质, 呕吐时注意将头偏向一侧, 并及时清理呕吐物和分泌物, 用温水嗽口或含嗽金银花水。

饮食护理:化疗对患者的胃肠道刺激大, 常有厌食、恶心、呕吐等反应, 合理的饮食可以增加患者的营养, 增强患者的体质, 减轻恶心呕吐的症状。可以根据患者对饮食和营养的需求, 给予针对性的护理。

化疗期间应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少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并注意少食多餐, 要求摄入蛋白质100~150 g/d, 热量5000~6000 cal/d, 以补充机体和肿瘤组织的消耗[1]。化疗期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者可给予流质易消化的饮食如山药粥、薏米粥, 在进食前安排好一切常规工作, 停止一切非急需的检查和治疗, 撤走一切脏污和便器, 促进患者食欲。对于仅有恶心者, 可给予生姜片放入口中, 同时按摩内关、足三里穴, 对于减轻恶心有很好的效果。指导患者服用药膳, 如蘑菇、香菇、百合、木耳。忌食螃蟹、公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 饮水量1 000~1 500 ml/d促进肾排泄, 减轻药物毒性。

排便护理:化疗期间由于使用止吐剂, 肠蠕动减慢而引起便秘。为解除便秘, 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时, 在用药前指导患者服用粗纤维食物 (肠道肿瘤除外) , 如芹菜、韭菜等, 以增加肠蠕动解除便秘。对于肠道肿瘤的患者, 如嘱咐服用粗纤维食物会加重或诱发肠梗阻, 此时应指导患者服用蜂蜜、香蕉、麻油等导泻。

心理护理:由于疾病的原因和预后, 患者往往容易悲观失望, 不能正确对待, 医护人员的言行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变化, 我们要做好患者与家属的工作, 关心体贴患者, 调动其主观能动性[2]。乐观豁达的情绪可以提高患者的带癌生存率, 消极悲观的情绪导致对治疗丧失信心, 可致病情加重。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胃肠道反应, 使其以积极的心态完成化疗。

摘要: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化疗患者48例, 就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 从健康宣教、生活起居、心理、饮食等方面进行护理, 48例化疗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症状明显减轻, 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坚持化疗的信心。本文对其护理做一阐述, 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化疗,胃肠道反应,护理

参考文献

[1]陈虹玲, 李志, 魏玉芬.顺铂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的治疗和护理[J].华夏医学, 2001, 15 (5) :578-579.

化疗副反应 篇7

关键词:化疗,毒副反应,预防及护理

1 化疗药引起副作用的常见类型

化疗病人不良反应最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骨髓抑制; (2) 消化道反应; (3) 静脉炎; (4) 口腔溃疡; (5) 脱发。

2 预防及护理

(1) 化疗给药必须又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护士执行, 在选择给药途径时, 必须了解各类药物的局部刺激作用, 对于强刺激性化疗药物切忌渗漏于皮下。有些抗肿瘤药物对组织有强烈的刺激性, 如不慎注入皮下, 可引起组织坏死, 形成硬结, 甚至经久不愈。对抗肿瘤药物注射方法不当常可引起静脉炎, 以致血管变硬, 血流不畅, 甚至闭塞。

(2) 用药前应熟悉各种药物的刺激性。强刺激性化疗药临床上常见:诺维本、阿霉素、丝裂霉素、长春新碱、表阿霉素、氮介、米托蒽醌等。

一般刺激性化疗药物临床上常见: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顺铂、健择、紫杉醇等。

无刺激性化疗药物:平阳霉素、博来霉素、阿糖胞苷等。

(3) 临床上凡静脉化疗的患者, 初次用药时护理人员应做好解释, 消除其恐惧感, 尤其是强刺激性化疗药物, 应给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并着重指出药物的刺激性, 给药时如有疼痛或异常感觉, 应及时告诉护士, 切勿勉强忍受, 以致造成组织坏死。

(4) 局部静脉状况评估及选择。

应选择前臂最容易穿刺的大静脉, 对于长期治疗时需制定静脉使用计划, 由远端小静脉开始, 左右交替使用, 使损伤的静脉得以修复。尽量不用足背静脉及下肢静脉建立静脉通路, 因下肢静脉易于栓塞, 除上腔静脉压迫外, 不宜采用下肢静脉注药。切勿在靠近肌腱、韧带、关节等处的静脉给药, 也应避免在有皮下血管或淋巴索的病生理部位上的静脉选择穿刺点。如曾做过放射治疗的肢体、乳腺癌手术后的患侧肢体、淋巴水肿等部位不易实施静脉穿刺。还应避免在24h内被穿刺过的静脉穿刺点的下方重新穿刺, 以免抗癌药物从前一次穿刺点外渗。

(5) 在穿刺过程中, 避免用针头在组织中探找静脉, 这样会损伤静脉完整性, 并导致破损, 穿刺好要求保证针头固定稳妥, 避免针头滑脱或刺破血管壁。

(6) 如果外周静脉选取有困难者可行中心静脉置导管输入药物。

(7) 静脉冲注药物均为刺激性较强的抗癌药, 因此稀释药液浓度不宜过高, 给要速度不宜过快, 在给药前、2种药物之间和给完所有的药物之后应用生理盐水将药液冲净, 减少药液对血管的刺激作用。

(8) 强刺激性化疗药给药过程中, 护士必须在床旁密切监护直到药物输入体内, 如果怀疑有药物外渗, 应立即停止药物注入, 并按抗癌药物外渗予以处理。输注强刺激性化疗药在给药同时和给药之后就外涂地塞米松软膏, 可预防和减少局部炎性反应的发生。

(9) 药物外渗后发生组织损伤的时间也有差异, 蒽环类药物、氮介和长春新碱类药物引起损伤缓慢, 其外渗时经常会患侧刺痛, 7~10d后出现红斑, 发热和疼痛, 可发展成溃疡, 2~3个月内溃疡逐渐增大, 不能自愈。

3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3.1 穿刺局部宜冷敷, 不宜热敷

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 减轻局部水肿和药物扩散, 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损害。化疗药物发生渗漏时, 宜尽量选用冷敷或冰敷, 目前, 对于化疗药物渗漏后热敷尚有争议, 因化疗药物外渗后即采用热敷而致局部水肿坏死的教训, 强调化疗药物外渗后局部切不可热敷。但也有人报道, 渗漏经处理并冰敷24h后, 可做一般热敷。

3.2 外渗时处理

如注射时药液漏出血管, 需立即停止注药或输液, 将针头保留并接注射器回抽后注入解毒剂, 然后皮下环形注入解毒剂;局部涂地塞米松软膏或敷金黄如意散, 冰敷24h (止痛并使解毒剂停留于局部以发挥作用) , 如疼痛不止可用氯乙烷表面麻醉止痛;抬高患肢。及时报告医师并详细记录药物渗漏情况。

3.3 化疗药外渗出现炎性反应的时间为1~2周

在输注强刺激性药物, 如表阿霉素后第1、2天可能局部无异常反应, 可在以后甚至长达2周或更长时间后才出现局部红斑、溃疡、坏死。所以临床上输注这些强刺激性药物后还应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反应, 外涂地塞米松软膏或其它解毒剂。

文献报告1例阿霉素注射于1周后开始出现炎性反应, 疼痛剧烈, 有溃疡形成, 广泛侵蚀肌腱和韧带, 导致不可逆损伤 (表1) 。化疗药外渗后, 处理及时, 措施得当, 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综上所述, 静脉化疗药物发生渗漏的关键在于预防, 如注射部位选择, 合理保护血管, 提高穿刺技术, 正确掌握药物的输注浓度和方法, 一旦发生渗漏要及早采取冷敷、拮抗剂等以避免发生更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张恙兰.肿瘤病人护理[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1:65~95.

[2]孙燕.肿瘤内科手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

[3]张惠兰, 陈荣秀.肿瘤护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174~190.

[4]翟月霞.恶性肿瘤化疗中护理失误教训[J].护士进修杂志, 1995, 10 (7) :47.

化疗副反应 篇8

关键词:肿瘤,放、化疗, 发热,护理

发热是肿瘤患者放、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就发热本身来说是机体抵抗致病因子侵袭的防卫反应之一[1], 一定程度的发热可以唤起机体的防卫反应, 也可以增强抵御传染因子的能力, 但是体温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对机体是不利的, 不仅可引起严重的感染, 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增加医疗费用, 而且常导致此后的放、化疗剂量减少, 疗程延迟, 降低放、化疗的有效率, 影响远期效果;更严重者造成察予以一系列护理措施, 并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7年6月~2010年3月在放化疗期间出现发热反应较重的93例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男50例, 女43例。年龄最小23岁, 最大74岁, 平均48.7岁。鼻咽癌患者38例, 肺癌19例, 喉癌3例, 食管癌23例, 宫颈癌10例。放疗与化疗同时进行者31例, 单纯放疗44例, 单纯化疗18例。发热程度:38℃~39℃者58例, 39.1℃~40℃者35例, 时间短者2 h, 长者达1周。

2 讨论

发热是肿瘤患者放、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 多数患者处于低热状态, 体温在37.2℃左右。本组93例患者体温都处于38℃以上。出现发热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虽然放疗及化疗技术越来越先进, 但先进的技术或化学药品还没有达到特异性阶段, 当杀伤肿瘤组织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一定的损害作用。放疗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及肿瘤组织本身的坏死成为致热源, 都可导致患者出现发热反应。化疗药物又具有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 化疗引起造血系统急骤改变, 白细胞大量下降或三系细胞同时减少, 也有个别患者出现化学药品毒性反应, 同样都可出现发热反应。肿瘤患者本身免疫功能就处于低下的状态, 放疗、化疗后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 特别是患者外周的白细胞数降低, 导致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 极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引起患者出现以体温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副作用, 严重者引发败血症, 致病人死亡[3]。因此, 要根据临床表现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来查明发热原因, 才能及时采取措施, 有效的控制肿瘤患者放、化疗后感染发热, 以减少放、化疗的并发症, 提高放、化疗的效果。

3 护理

3.1 放疗、化疗前的护理

肿瘤患者放、化疗过程中引起不良反应很多, 尤其发热多为常见。首先要做好放疗、化疗前的准备工作, 患者放疗、化疗不良反应就可明显减少。多数患者对自己的疾病, 一开始都是由否认、疑虑到无奈地接受, 随后是紧张、焦虑、不安、孤独和恐惧等心理。因此, 应及时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 从患者的语言、行为特征去了解其内心活动, 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放疗与化疗的作用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尽最大的责任心来安慰关心患者、给予精神上支持、生活上鼓励等, 使患者尽快减少或消除心理上应激反应, 才能减少患者的痛苦, 从而减少放疗及化疗时的不良反应的出现。

3.2 放疗、化疗期间的护理

尽管医疗技术不断发展, 但目前仍未解决放疗及化疗药品对正常细胞杀伤作用所带来的全身或局部反应症状。当出现不良反应时, 部分患者情绪波动, 顾虑多, 精神状态差, 导致患者有时不配合治疗。这段期间, 护理人员要配合好医生, 共同与患者架起沟通的桥梁, 做到语调诚恳, 语意明确, 表达到位, 使患者感到温暖。反复向患者解释放疗、化疗的重要性, 密切观察患者放、化疗后不适情况, 教会患者舒缓不适的方法, 从而减少放疗及化疗时的不良反应的出现。并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营养和水分的补充以维护机体正常代谢, 完成放疗与化疗的全过程。

3.3 发热的护理

由于肿瘤患者发病因素较为复杂, 在放疗与化疗中, 出现不良反应也不大相同, 有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 本组93例的不良反应中均出现38℃以上, 高的达40℃。放疗或化疗引起的发热原因也较为复杂, 有肿瘤本身因素, 也有放射及化疗药品因素。而且发热时间表现不一, 短者数小时, 长者1周余。一旦患者出现发热反应, 轻者低热, 重者高热。体温高于38°C给予物理降温, 应用头部冰袋降温或34℃温水或30%酒精擦浴, 效果好又安全。体温高于38.5°C应用物理降温无效时, 应配合药物降温 (如柴胡注射液肌注、吲哚美辛栓纳肛、地塞米松静脉推注等) 。并做好以下几点: (1) 心理护理:肿瘤患者高热或发热不退时病人的心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反应, 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 对疾病的担心与焦虑, 担心疾病的发展恶化和肿瘤细胞的转移等。因此, 对不同的病人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2)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时观察体温, 脉搏, 呼吸和血压的变化做到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 体温恢复正常后改为每天三次。如高热进行物理降温半小时后应重测体温一次, 还应根据高热的程度随时测量并准确描绘体温曲线, 为观察热型、治疗提供依据; (3) 营养和水分的补充:肿瘤患者发热时基础代谢更高, 热量消耗更大, 水分丢失多, 容易大量出汗, 应及时更衣并预防受凉, 为防止虚脱, 应注意补充营养物质及鼓励患者多饮淡盐水, 进食高热量, 高蛋白, 高维生素, 高糖, 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 以少量多餐为主。发热时间较长的患者, 应静脉补充水分, 电解质和营养物质。同时提供舒适的环境, 保证病人充分休息, 以减少能量消耗。

参考文献

[1]陈美莲.肿瘤反射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华临床护理杂志, 2006, 4 (4) :77.

[2]阮燕萍.癌症化疗致发热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2007, 22 (3) :278.

白血病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及其护理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我院治疗的白血病患者50例, 均在我院接受化学治疗, 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5例。观察组男18例, 女7例;年龄8~62岁, 平均 (36.32±6.11) 岁;病程3个月~33个月, 平均 (12.87±1.63) 个月。对照组男19例, 女6例;年龄13~60岁, 平均 (36.78±6.24) 岁;病程2个月~30个月, 平均 (12.14±1.58) 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间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内科护理常规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化疗期间的针对性护理, 首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一般患者由于对白血病不了解会产生心理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对于化疗方案不了解更加重患者的负面压力, 因此护士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鼓励患者讲出心中的疑惑, 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方案和预后,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3]。其次, 对患者实施有针对的预防性护理措施,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穿刺过程中要选好静脉, 有计划使用血管, 并将化疗药物稀释到规定浓度, 观察局部用药情况, 有渗出的要给予硫酸镁湿敷[4,5,6]。3餐前后叮嘱患者漱口, 进食半流质饮食, 有便秘患者要应用缓泻剂, 每天要及时对患者肛门周围进行清洗;患者化疗前2h避免进食, 防止食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必要时使用止吐药物减轻胃肠道反应;对于使用三尖杉酯碱、蒽环类化疗药物的患者要进行心电监护, 输液尽量缓慢, 避免心脏负担加重[7,8]。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具体包括静脉炎、口腔溃疡、感染及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同时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析两组患者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28.0%) 低于对照组 (60.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3 讨论

临床上白血病的患者常需要进行化学治疗, 而化疗药物不仅会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 也会对正常细胞产生影响, 可以影响DNA与蛋白质合成, 造成血管上皮细胞坏死。而且化疗药物透过血脑屏障使得大脑的化学感受器受到刺激引发恶心呕吐, 同时由于疾病的原因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而较重的化疗不良反应则会让患者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 使得配合临床治疗的积极性下降。

本研究通过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通过以往的临床护理经验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 减轻了患者的不良反应。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对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做好心理疏导, 并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生活习惯, 让患者对治疗产生信心, 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同时对患者容易出现的化疗不良反应进行针对性预见护理, 对患者的血管进行有效保护措施, 并叮嘱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并漱口, 同时在化疗期间减少外界接触, 避免交叉感染, 防止由于化疗期间免疫功能低下而使患者出现并发感染, 同时饮食上给予指导并合理使用止吐药物减轻胃肠道的刺激。上述护理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 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降低, 观察组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

综上所述, 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轻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 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负面心理压力,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我院治疗的白血病患者5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 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 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并用焦虑自评表及抑郁自评表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28.0%) 低于对照组 (60.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轻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 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负面心理压力,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白血病,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护理

参考文献

[1] 黄彩娟, 冀玉霞, 刘瑞, 等.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35) :59-60.

[2] 臧海香, 陈洪芝, 王亚芳.综合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6) :123-124.

[3] 吴艳军, 李风华, 刘锐.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化疗的影响[J].现代护理杂志, 2009, 6 (8) :105.

[4] 曹润华.六神丸合剂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25) :6099.

[5] 贾秀玲, 张芙蓉.肿瘤患者放疗或化疗并发口腔黏膜炎的防治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3, 22 (2) :59-62.

[6] 鲁颖.白血病化疗期间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28) :31-32.

[7] 卢淑芳.急性白血病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的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 2009, 4 (14) :107-109.

化疗副反应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以来所收治的76例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 按照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 (37例) 和试验组 (39例) 。所有患者化疗方案相同, 均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治疗。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知情同意。所有患者经SGA主观综合营养评价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估。

其中常规组男27例, 女10例, 年龄43~75岁, 年龄平均值 (60.73±2.28) 岁。其中, 胃癌有13例, 直肠癌有7例, 结肠癌有17例。SGA主观综合营养评价显示, 轻中度营养不良有19例, 重度营养不良有18例。化疗不良反应中, 骨髓抑制有23例, 肝脏损伤17例, 恶心呕吐16例。试验组男26例, 女13例, 年龄44~75岁, 年龄平均值 (60.13±2.63) 岁。其中, 胃癌有15例, 直肠癌有6例, 结肠癌有18例。SGA主观综合营养评价显示, 轻中度营养不良有20例, 重度营养不良有19例。化疗不良反应中, 骨髓抑制有24例, 肝脏损伤18例, 恶心呕吐17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χ2检验、t检验显示P<0.05, 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 常规给予化疗过程的注意事项说明, 处理并发症, 并指导患者进行常规饮食和休息;试验组给予精细化护理。 (1) 心理护理。加强对患者化疗期间心理护理, 说明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化疗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减少, 对机体损伤明显减轻, 以减少患者的焦虑感和恐惧感, 在良好的心境下配合治疗。 (2) 个体化营养支持。经SGA主观综合营养评价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估, 并根据评估结果, 采取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法, 以满足个体需求, 改善其营养状况。 (3) 舒适护理。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的监测, 尤其是老年患者, 应注意为其提供舒适护理, 以减轻其不适感, 提高其生活质量。在营养给予的过程中, 可根据患者情况采用正常进食、喂食、胃管、鼻饲等形式, 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营养支持, 注意补充营养的过程操作轻柔, 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应激。 (4) 运动护理。对出院患者应鼓励其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以提高免疫力, 强化抗病能力[2]。

1.3观察指标、评价标准: (1) 营养状况改善率; (2) 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3) 化疗不良反应消退率。生活质量评总分100分, 分数越高, 生活质量越高。

营养状况。营养良好:体质量在正常范围内, 饮食量正常, 无胃肠不适症状, 肌肉和皮下脂肪无减少;轻中度营养不良:体质量降低10%以内, 饮食量减少, 伴随轻度胃肠不适, 肌肉和皮下脂肪有所减少, 下肢水肿;重度营养不良:体质量降低>10%, 饮食量显著减少, 伴随明显胃肠不适, 肌肉和皮下脂肪显著减少, 出现全身水肿。营养状况改善率统计重度转为轻中度或良好, 轻中度转为良好的比例[3]。

1.4数据处理: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 营养状况改善率、化疗不良反应消退率行χ2检验 (上述数据以百分比表示) , 生活质量评分行t检验 (上述数据以±s表示) 。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0.05。

2结果

试验组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有28例, 改善率71.79%显著比常规组高54.05% (20/37) , 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 其中, 试验组为 (64.53±1.83) 分, 常规组为 (62.58±1.12) 分 (P>0.05) ,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92.53±3.81) 分明显高于常规组 (80.37±3.22) 分 (P<0.05) 。试验组化疗不良反应消退率显著比常规组高, 有统计学差异, P<0.05。

3讨论

肿瘤患者本身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 而在手术和放化疗等带来的机械性改变和细胞水平病理性改变情况下, 可加重营养不良程度, 导致吸收障碍, 从而增加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4,5]。通过精细化护理, 可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护理、舒适护理和运动指导, 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提高治疗配合度, 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提高抵抗力[6,7]。

本研究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精细化护理。结果显示, 试验组患者营养状况改善率显著比常规组高,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92.53±3.81) 分明显高于常规组 (80.37±3.22) 分, 且试验组化疗不良反应消退率显著比常规组高。

综上所述, 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较差, 且化疗不良反应多, 给予精细化护理有助于改善营养状况, 减轻不良反应,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袁玲, 郭苗苗, 许萍, 等.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1) :75-77.

[2]刘爱芳.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对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 (中旬刊) , 2013, 24 (12) :753-753.

[3]王海燕.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J].医药前沿, 2014, 13 (11) :189-190.

[4]陈单, 陈丽君.胃肠肿瘤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3, 24 (2) :164-167, 168

[5]何洪林.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 32 (16) :85-86.

[6]邹联忠.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外医疗, 2012, 31 (4) :40-41.

上一篇:提供能力下一篇:学生参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