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化疗(精选7篇)
TP化疗 篇1
调强放疗在剂量学和生物效应方面较常规放疗有绝对优势,显著提高局部控制率,是鼻咽癌治疗首选[1,2,3,4]。INT0099试验确立了同期放化疗作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标准治疗[5]。诱导化疗取得较高局部缓解率,对生存率贡献结论不一,诱导化疗及同期化疗方案、与同期化疗的配合模式仍存在争议[6,7,8,9,10]。为此对2014年1-11月笔者医院6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通过行与不行诱导化疗,及同期化疗的不同方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依从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鼻咽组织病理确诊的初治鼻咽癌;(2)分期Ⅲ期及Ⅳa期(2008分期);(3)无严重并发疾病;(4)KPS≥70;(5)年龄≤70岁;(6)既往无放化疗史。排除标准:(1)妊娠哺乳期鼻咽癌;(2)既往或同时第二原发癌。
1.2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3 方法
A组诱导化疗,多西他赛75 mg/m2d1+顺铂75 mg/m2d1、22,2周期后同期放化疗,顺铂100 mg/m2,d1、d22;B组同期顺铂100 mg/m2,d1、d22;C组多西他赛75 mg/m2+顺铂75 mg/m2,d1、d22同期放化疗。放疗采用调强放疗,GTVnx 68~72 Gy,GTVnd 65~70 Gy,CTV1 60 Gy,CTV2 54~56 Gy,31~33次。
1.4 观察指标
记录比较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采用2003美国毒副反应标准(CTCAE3.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完成情况
2.1.1 化疗
化疗完成率计算:A组以完成4次化疗例数,B、C组以完成2次化疗的例数,与总例数之比。B组完成率较高,但三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字2=1.680,P=0.432>0.05),见表2。
2.1.2 放疗
所有患者均完成足量放疗,三组放疗剂量、放疗总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2 不良反应
最常见为胃肠道反应、口咽黏膜炎、骨髓抑制、皮肤损伤。A、B、C三组3~4度胃肠道反应、3~4度骨髓抑制、2~3度口腔黏膜炎、2~3度皮肤损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时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最高,B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注:同时中重度不良反应例数为组病人中损伤至少3项都发生了的例数
3 讨论
调强放疗的应用,使鼻咽癌局控率显著提高,远处转移成为失败主要原因[11,12],因而降低远处转移备受关注。各种研究与放疗联合的方式有诱导化疗、同期化疗及不同方案的组合。
北美开展的Ⅲ期临床研究INT0099试验及以后临床试验结果,同期放化疗成为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方式。诱导化疗有降低肿瘤负荷,提高肿瘤对射线的敏感性,并可杀灭可能潜在的微转移肿瘤细胞,降低远处转移,因此许多临床试验探索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的模式[13,14,15,16,17],但是诱导化疗也可能无效,可能导致肿瘤加速增殖,使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错过放疗最佳时期。单药DDP的同步放化疗作为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方式,较诱导化疗的优势在于根治性放疗及早参与,肿瘤血管未破坏,与化疗有协同作用,没有诱导化疗后肿瘤加速增殖的情况。虽然使患者总生存获益,但远处转移仍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18]。单药顺铂强度小,对预防或治疗亚临床转移灶作用小,增加强度的同步化疗,可能在预防远处转移起一定作用,有利于迅速降低肿瘤负荷,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细胞乏氧状态,增加放射敏感性,故有学者采用同期TP方案化疗替代单药顺铂,试图通过增加同期化疗强度来降低远处转移,提高疗效[13,14]。诱导化疗后同期化疗及顺铂同期化疗、TP同期化疗一起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
李权[19]对13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与IMRT同期化疗研究,结果诱导化疗联合IMRT同期化疗及IMRT同期化疗两组的急性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i等[20]开展的TP诱导化疗+顺铂同期放化疗与单药顺铂同期放化疗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组中3~4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较高,但两组粒细胞减少及其他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三组完成全部预期化疗数比例分别为80.0%、95.0%、90.0%,放疗全部足量按时完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性均较好。出现的最常见的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口咽黏膜炎、骨髓抑制、皮肤损伤。A、B、C三组3~4度胃肠道反应、3~4度骨髓抑制、2~3度口腔黏膜炎、2~3度皮肤损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同时发生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最高,B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经预防性用药和积极处理,患者一般均能耐受。
本研究中三组目前纳入的病例数较少,观察时间较短,期待大样本、随访时间更长的临床研究,进一步优化治疗计划和改变化疗方案。
摘要:目的:观察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及不同化疗方案的依从性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A组TP诱导化疗+同期顺铂放化疗,B组顺铂同期放化疗,C组TP同期放化疗。放疗为调强放疗,GTVnx 68~72 Gy,GTVnd 65~70 Gy。观察三组治疗依从性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组完成化疗数比例分别为80.0%、95.0%、90.0%,放疗全部足量完成,依从性均好,最常见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口咽黏膜炎、骨髓抑制、皮肤损伤,三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时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最高,B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同期放化疗及顺铂同期放化疗、TP同期放化疗依从性均良好,前者同时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顺铂同期放化疗最轻。
关键词: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诱导化疗,不良反应
TP化疗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100例肺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38~86岁,平均(49.12±10.05)岁;平均体重(68.14±8.92)kg。对照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40~90岁,平均(49.04±10.42)岁;平均体重(69.06±9.18)kg。入组前所有患者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经济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各种诊断确诊为肺癌患者,且KPS评分应大于60分[1],分期按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制定的肺癌分期标准,预计生存时间可大于90 d。排除标准: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化疗的方法,在化疗药物的选择和输注上没有严格的要求。护士的选择一般即可,静脉的选择也无特殊要求,护理上未形成在化疗前有关输注时的要求、怎样配合等的书面材料,按照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化疗前对血管的要求为:静脉应较粗而且最好比较直,弹性状况良好,应选择有经验和资历的护士来承担,并且实验组应形成一套完整的书面护理操作路径,并按此严格执行。化疗时分三步走,第一步:详细评估血管状况,选择护士,实验组在治疗前应给患者进行详细的口头交代有关紫杉醇输注时应怎样配合,并且在输注时应注意什么等情况,保证患者处于最好的化疗状态,并让患者在紫杉醇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第二步:为了保护胃功能和防止在使用紫杉醇时发生过敏反应,笔者在化疗前12 h和6 h分2次给患者口服20 mg强的松,化疗前1 h肌内注射40 mg苯海拉明,静脉滴注300 mg西咪替丁[2]。第三步:化疗第1天按175 mg/m2的药物剂量将紫杉醇和5%葡萄糖溶液500 ml一同输入患者体内,持续滴注3 h,前1 h的滴注速度可缓慢一些,后2 h滴注速度可以适当加快一些。在化疗的第2天和第3天可采用紫杉醇与卡铂进行联合化疗,用药量为第2天300 mg、第3天200 mg,输入方法与第1天相同,3~4周循环一次。为了防止呕吐应在化疗期间应给予昂丹司琼和胃复安等药物。在化疗时还应注意:紫杉醇输注时应即配即用,输液器最好不采用聚氯乙稀材料制造的,并应安装有0.22μm的过滤装置[3]。
1.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1.4.1 静脉炎分级
采用美国输液护理学会的静脉炎程度判断标准对静脉炎进行分级。穿刺点有红、肿、痛,静脉没有条索状的改变而且也没有触及到硬性的结节,此为Ⅰ级;静脉有条索状改变,但未触及到硬性结节,穿刺点也有红、肿、痛的为Ⅱ级;如果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同时可触及到硬性结节,并伴随有穿刺点红、肿、痛,此为Ⅲ级。
1.4.2 化疗药物导致局部组织的损伤
将化疗药物从血管渗出而导致局部组织的损伤分为三期,Ⅰ期是局部组织呈持续性的肿胀、红色斑块,而且伴随着难以忍受的剧痛。Ⅱ期是在化疗的2~3 d发生渗出,晚间很难入睡,可同时存在淋巴结肿大,并伴随持续性压痛,有些严重的患者可有发热的症状。Ⅲ期是因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导致外渗的地方组织发生坏死溃烂,发生溃烂坏死的组织以黑色为主,坏死常常深入骨骼使韧带暴露。
1.4.3 满意度以及依从性评价
我院运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价,设计了三个等级,分别为很好、一般、很差3个等级;采用自行设计的依从性评价表,包含依从、不依从。
1.4.4 毒性反应
共分为4度(Ⅰ、Ⅱ、Ⅲ、Ⅳ度),其中包含了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肌肉关节痛、脱发的评价[4]。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静脉炎、化疗药物外渗比较
经过4个疗程的化疗观察发现,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和外渗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依从性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毒性反应情况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毒性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3.1 TP护理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TP护理操作时,除应满足基本的护理操作外,还应包含有徐波主任主编的《肿瘤护理学》中提出的行业标准。目前肺癌的治疗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化疗,很大一部分化疗药物是通过静脉途径给予的。在现代医学中,癌症的化疗已不再采用从外周小血管开始的传统筋脉输液方式,传统的输液方式已跟不上医学的发展了。在进行癌症的化疗时,现代医学的要求是:在输液时应尽量选择那些比较粗、而且弹性比较好的血管,还有在输液时应远离那些靠近肌腱和关节处的血管,有外伤和感染的血管笔者尽量也不要选择。在输液时尽量选择掌侧的血管,不要每次化疗都穿刺同一条血管。在化疗时应严格做到和遵守无菌操作,牢记防护规程。护士对医生的用药方案,以及该药物的性能、作用、毒性反应都应熟悉,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所包含的检测指标护士也应一并记住。由于化疗患者的年龄和患病情况都不同,故在输液时应严格按照药物的剂量和医嘱来输注,并且还应严格控制每分钟的滴数。为了防止化疗药物产生慢性渗出,故在输注紫杉醇过程中应严格监视,来回巡查。由于紫杉醇很不稳定,短时间内就可能失去疗效,所以要做到现配现用。在进行化疗药物的配置时,为了预防药液溅落在操作台面上通过蒸发进入空气,从而造成污染,所以要在配药台面上铺设一次性的防护垫。在打开安瓿后,针头的斜面应靠向安瓿壁部,注入稀释液时应缓慢进行,因为速度太快容易产生气雾,药液量最好在注射容积的3/4以内。
在实施TP护理操作路径时还应注意几点[4,5]:(1)在进行联合化疗时,非发泡性药物应在发泡性药物之前输入,在非发泡性药物和发泡性药物之间需用等渗液进行快速冲洗。(2)有些患者实施保护性医疗,此时应避开患者与其家属进行沟通,然后让患者家属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在知情同意书上可以用治疗代替化疗,应和家属配合使各个环节均做到保密。(3)如果发生外渗,要保持冷静,但也不能隐瞒,要及时上报给主管该患者的医生和护士长,以便及时处理,交办内用中必须写入,并进行登记。(4)对于有些患者或家属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不能采纳。化疗当天交接班的内容必须详细、严格,其内容包括了药物的用量、名称、输注的时间、注射部位,还包括输液是否通畅、剩余药物的量等情况。对输注期间的回血和疼痛情况应进行密切关注,查房间隔时间为15 min。
3.2 TP护理操作时对护士的要求
化疗护理操作路径必须要由有经验和资历的护士承担,还应当做好在对年轻护士和实习护士进行培训和带教工作时,增加他们的临床经验,增强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从而使TP护理操作路径成为肺癌患者化疗的最有效的操作路径,而且还能指导临床护士的操作。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TP方案能使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和外渗率明显降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并且TP方案在预防毒性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面也有很好的作用,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总之,TP护理操作路径在辅助肺癌患者化疗中的作用是肯定的,这为以后肿瘤的化疗指明了方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军梅,许艳伟,刘建花.TP护理操作路径在肺癌化疗中的应用[J].甘肃医药,2011,30(3):179-181.
[2]张春红,高冬梅,董敏秀,等.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化疗的观察和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24):3019-3020.
[3]付小爱,侯敏.TP方案治疗肺癌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2002,(8):37-38.
[4]刘会玲,杨毓琴,糜若然,等.不同剂量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6):350-352.
TP化疗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 在该院呼吸内科采用TP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3例, 无糖尿病史。患者的年龄在37~76岁之间, 平均年龄是 (51.6±7.4) 岁;女性患者15例, 男性患者28例;病理分型中, 25例为腺癌, 18例为鳞癌;TNM分期中, 33例为Ⅲ期, 10例为Ⅳ期。
1.2 方法
根据患者疾病进展和身体状况采用TP化疗方案进行3~6个周期的临床治疗。具体方法为:患者化疗前12 h时, 给予其口服10 mg地塞米松 (通用名:地塞米松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4469;规格:0.75 mg/片) , 前6 h时再次给予其口服10 mg地塞米松, 同时口服40 mg西米替丁 (通用名:西咪替丁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484;规格:20 mg/片) 以及40 mg苯海拉明 (通用名:盐酸苯海拉明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2436;规格:25 mg/片) , 并进行5-羟色胺受体阻滞剂静脉推注治疗。而后, d1, 给予静脉滴175 mg/㎡紫杉醇 (通用名:紫杉醇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175) +500 m L生理盐水, 1次/d;d1~d3, 给予患者静脉滴注30 mg/㎡顺铂 (通用名:注射用顺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1358;规格:10 mg/瓶) +500 m L 5%的葡萄糖注射液, 1次/d;由于每位患者至少进行了3个周期的治疗, 基于可比性, 在此统一统计分析患者在第1周期和第3周期化疗前后血糖代谢指标[3]。
1.3 血糖检测
化疗前1 d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 化疗后取疗程结束后1周晨起空腹静脉血;对患者治疗后第1周期以及第3周期的FPG (空腹血糖) 、2h PG (餐后2 h血糖) 和Hb A1c (糖化血红蛋白) 指标情况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治疗情况进行检测。
1.4 诊断标准
按《内科学》第八版糖尿病诊断标准: (1) FPG:3.9~6.0 mmol/L为正常;6.1~6.9 mmol/L为空腹血糖调节受损 (IFG) ;≥7.0 mmol/L考虑糖尿病; (2) (0GTT) 2h PG<7.7 mmol/L为正常糖耐量;7.8~11.0 mmol/L为糖耐量减低 (IGT) ;≥11.1 mmol/L考虑糖尿病。 (3)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糖尿病症状并任意时间血糖≥11.1 mmol/L, 或FPG>7.0 mmol/L, 或 (OGTT) 2h PG≥11.1 mmol/L, 需重复确认1次, 诊断方可成立。
1.5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该4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糖代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分析显示,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患者的FPG、2h PG以及Hb A1c指标水平呈明显的增加, 第3周期化疗前的各项血糖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第1周期, 详见表1。
第3周期化疗后的各项血糖指标水平均也明显高于第1周期化疗后的各血糖指标, 详见表2;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目前, 临床上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方法中, TP化疗方案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 主要是由Taxol (紫杉醇) +Cisplatin (顺铂) 组成, 对肺癌、乳腺癌以及卵巢癌等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4,5]。但临床研究发现, TP化疗方案对患者的血糖代谢影响较大, 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不断升高血糖水平[6]。该文数据分析表明, 首次化疗前, FPG值为 (5.40±0.92) mmol/L和2h PG值为 (7.33±1.14) mmol/L均处于正常值范围内, 第1次化疗后, FPG和2h PG均有升高, 但FPG值为 (5.71±1.24) mmol/L, 尚在正常范围内, 但2h PG值为 (8.12±1.85) mmol/L, 已达到糖耐量低的诊断标准, 这说明, TP化疗方案短期内对2h PG影响更显著;但第3周期化疗后FPG值为 (7.93±1.62) mmol/L, 已经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而2h PG仍在糖耐量低的诊断范围内, 依此分析, TP化疗方案长期上对FPG影响要比对2h PG更显著。2010年, 美国糖尿病学会 (ADA) 已正式批准糖化血红蛋白A1c (Hb A1c) 可作为糖尿病的一项诊断标准;由于不需要禁食, Hb A1c检测也更为方便, 并可能较血糖检测更为稳定。但是Hb A1c与某些个体的平均血糖水平不完全相关, 另外, 对于某些类型的贫血和血红蛋白病患者, Hb A1c可能造成误诊, 与FPG≥7.0 mmol/L相比, 应用Hb A1c≥6.5%标准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人数要多1/3[7];所以, 该研究中未把Hb A1c值作为诊断标准, 而作为一个临床参考。综合分析以上数据, 第3周期的血糖代谢指标 (FPG、2h PG、Hb A1c) 均比第1周期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从更长期来看, TP化疗方案对血糖代谢的各个指标均有全面影响。
化疗可导致血糖代谢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 一过性血糖升高、糖耐量下降和糖尿病, 存在多方面的机制和成因;化疗药物引起肝肾功能损害, 肝脏和肾脏不仅是糖代谢和药物清除的重要器官, 也是胰岛素失活的主要器官;肝功能受损, 肝糖原合成能力减弱, 糖原储备减少, 胰岛素灭活减弱, 导致肝脏对餐后高血糖和空腹低血糖调控能力降低, 同时肾功能损害可导致胰岛素在肾脏减活和胰岛素受体不敏感, 影响血糖代谢[8];周立莉等[9]对200例肺癌化疗患者血糖数据及相关资料分析发现, 患者每次化疗前需要使用激素, 如地塞米松, 强的松等, 这些药能促进糖异生、糖氧化磷酸化的抑制, 降低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导致血糖升高, 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宋作顺等[10]对125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糖数据及相关资料分析发现, 化疗可能损伤胰腺B细胞和降低胰岛功能, 年老的人糖耐受量较低, 所以一些患者化疗前已存在糖耐量低, 吃高热量饮食, 大量葡萄糖输液, 潜在的糖耐量异常者可能会转变为糖尿病患者。
综上所述, 根据本文数据结果分析和机制探讨,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TP方案化疗后,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血糖水平明显增加, 严重的还可能使患者产生II型糖尿病;因此, 化疗后血糖代谢异常应予以更多重视, 并给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血糖情况, 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加强血糖控制, 减少并发症发生, 从而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状态, 安全顺利地完成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采用TP化疗方案对其血糖代谢情况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选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以来, 在呼吸内科接受TP化疗方案进行的临床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3例, 并对患者第1周期及第3周期的血糖代谢况, FPG (空腹血糖) 、2h PG (餐后2 h血糖) 和Hb A1c (糖化血红蛋白) 指标值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第3周期化疗后的FPG平均值为 (7.93±1.62) mmol/L, 2h PG平均值为 (9.51±1.60) mmol/L, Hb A1c平均值为 (6.50±0.74) %, 均显著高于第1周期各指标值,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TP化疗方案, 易致血糖升高, 此过程存在多种机制, 在化疗过程中应对血糖代谢情况予以密切观察, 及时控制血糖水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TP化疗,血糖代谢
参考文献
[1]张冠磊.TP方案时辰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 (15) :82-83.
[2]岳恺.自体免疫细胞联合TP化疗方案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 (16) :4563-4565.
[3]刘锡玲.FPG、2h PG和Hb Alc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 29 (5) :139-140.
[4]乔晓娟, 李昊昌.化疗对乳腺癌病人血糖代谢的影响[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5 (5) :390-392.
[5]解胜兰, 韩素新.化疗药物对卵巢癌患者血糖异常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 2015, 8 (3) :27-28.
[6]闫桂军.化疗对肺癌患者血糖糖代谢的影响观察[J].中国处方药, 2015, 13 (12) :100-101.
[7]王惠珠, 金世鑫.ADA糖尿病诊治使用标准纲要[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3, 21 (3) :193-199.
[8]张炜炜, 方明治.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 2012, 20 (2) :427-429.
[9]周立莉, 葛新国.化疗对肺癌患者血糖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 (1) :36-38.
TP化疗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经病理诊断后均被证实为宫颈癌[2]。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43例。实验组年龄30~45岁, 平均年龄 (35.6±6.2) 岁。依据肿瘤分期可划分为:肿瘤Ⅱ期20例, 肿瘤Ⅲ期13例, 肿瘤Ⅳ期10例。对照组年龄31~48岁, 平均年龄 (38.1±5.2) 岁。依据肿瘤分期可划分为:肿瘤Ⅱ期25例, 肿瘤Ⅲ期10例, 肿瘤Ⅳ期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BP方案进行治疗, 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对患者体外进行照射, 全盆使用药物的剂量为DT30~40 Gy, 中央遮盖的药物使用剂量为DT20~25Gy, 腔内照射以A点为主, 药物使用剂量为20~30 Gy。待患者完成治疗后, 实施化疗, 使用的药物为DDP, 剂量为20mg/m2, 静脉给药。BLM, 剂量为30 mg, 肌注给药, 用药时间为每周进行一次, 连续治疗6周为1个疗程。实验组患者给予接受TP方案进行治疗, 放疗方案与对照组雷同, 其后对患者实施化疗方案, 使用的药物为泰素[3], 剂量为40mg/m2, 静脉给药, 在3 h内滴注完成。CBP, 使用剂量为80mg/m2, 静脉给药, 滴注时间30 min~1 h。用药时间为每周进行一次, 连续治疗6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4]
完全缓解:患者放疗结束后, 行妇科检查, 局部肿块消退显著;部分缓解:患者放疗结束后, 行妇科检查, 局部肿块有明显消退;疾病进展:患者放疗结束后, 行妇科检查, 局部肿块未见任何改善, 甚至有变大倾向;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 观察近期生存率。同时对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与统计, 如:恶心呕吐、腹泻以及肝肾损伤等。
1.5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4%,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0%, 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近期生存率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后可知, 实验组患者采用TP方案治疗后, 生存患者40例 (93.0%) ;对照组患者采用BP方案治疗后, 生存患者42例 (97.7%) ;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1.0448, P>0.05) 。
2.3 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实验组患者采用TP方案治疗后, 出现不良反应5例 (11.5%) ;对照组患者采用BP方案治疗后, 出现不良反应4例 (9.3%) ;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宫颈癌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其主要治疗手段为放疗。近年来, 临床主张BP方案和TP方案, 且疗效较为理想。同步化疗和放疗对肿瘤细胞亚致死损伤的修复起到抑制作用, 同时减少交叉耐药的机会[5]。DDP属于临床广谱抗癌药, 在宫颈癌治疗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患者采用TP方案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BP方案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疗效较比对照组, 无明显差异, 近期生存率与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经比较, 也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组化疗方案治疗宫颈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 在宫颈癌治疗中应用BP方案和TP方案进行化疗, 其疗效显著, 不仅降低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 两组化疗方案均可在临床上更进一步的应用并实践, 并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
摘要:目的 探讨BP方案与TP方案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6例, 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43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BP方案, 实验组患者给予TP方案,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疗效、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宫颈癌治疗中应用BP方案和TP方案, 疗效确切, 不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因此, 建议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关键词:BP方案,TP方案,宫颈癌,疗效
参考文献
[1]尚慧玲, 朱影娴, 赵艺敏, 等.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初步疗效观察[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2, 33 (1) :3-5.
[2]戴云云, 付丽.宫颈癌治疗对性功能影响的文献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5) :551-555.
[3]张召奇, 赵新明, 王建方, 等.18F-FDG PET/CT在宫颈癌治疗后鳞状细胞癌抗原升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5, 35 (3) :173-176.
[4]钟亚娟, 张蔚, 易跃雄, 等.同步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术前用药在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1, 27 (8) :623-626.
TP化疗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进展期食管癌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病理确诊为食管癌,且预计生存期在6个月以上。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55.65±10.59)岁;对照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55.42±10.93)岁。2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放化疗:2组患者均采用6MV-X射线照射行三维适形放疗,常规取仰卧位,使用负压真空垫加体膜固定,待平静呼吸后行螺旋CT增强扫描,勾画出病变靶区,临床靶区,计划靶区,经TPS计划优化,95%PTV DT=40GY/2GY/20F,应用多叶光栅技术,每天1次,每周5次。在此基础上,2组患者均同时进行化疗,研究组予以紫杉醇(海南中化联合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065)联合顺铂(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358)方案化疗,紫杉醇135mg/m2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 0 0 ml,静脉滴注3h,第1天;顺铂30mg/m2溶于生理盐水5 0 0 ml,静脉滴注,第1~3天。对照组予以5-氟尿嘧啶(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593)联合顺铂方案化疗,5-氟尿嘧啶5 0 0 mg/m2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 0 0 ml,持续静脉滴注,第1~5天;顺铂30mg/m2溶于生理盐水5 0 0 ml,静脉滴注,第1~3天。2组患者均重复上述方案,连续治疗21d,治疗过程中密切注意白细胞、红细胞、血钾、肾功能、肝功能及血小板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予以对症治疗。2组均于放化疗结束后3周,检查2组无手术禁忌后行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随访2年,统计2组患者临床效果、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1、2年存活率。
1.4 疗效评定标准
完全缓解:病灶消失,持续4周以上;部分缓解:病灶面积减少原来的50%以上,持续4周以下;无改变:病灶面积减少原来的50%以下;进展:病灶面积增大原来的25%以上或有新病灶出现。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61.29%高于对照组的4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2.2 毒副反应2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存活率研究组患者1、2年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食管癌是由食管鳞状上皮或腺上皮异常增生引起的恶性病变,若发现治疗及时可完全治愈,但其起病隐匿,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进展期食管癌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手术治疗时机,即使实施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较低,治疗效果不明显,且术后复发率极高[3]。因此,放化疗为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之一。相关研究指出[4]同时进行放化疗可增强对肿瘤的杀伤作用,缩短肿瘤大小及范围,可提高手术切除率,还可提高放疗敏感性。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的PF方案为临床治疗食管癌的经典方案。相关研究证明[5]PE方案食管癌治疗有效率可到45%~50%。紫杉醇联合顺铂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化疗方案,广泛应用于食管癌治疗中。
本文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食管癌,疗效显著。新辅助化疗为术前化疗,是医学界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取得疗效显著,提高了肿瘤切除率及患者存活率。相关研究证明[6]应用新辅助化疗的患者早期消灭亚临床灶,减少术中种植转移,可降低肿瘤分期,有利于肿瘤切除。紫杉醇在临床治疗进展期食管癌中广泛应用,最早于90年代初。紫杉醇是由红豆杉树皮中提取出的抗肿瘤药物,具有广谱性,其抗癌机制是通过对微管蛋白二聚体组合的促进作用阻止其解聚,从而稳定微管,阻断微管网的动态重组;此外,致使微管束排列异常,进而实现对肿瘤细胞分裂的抑制作用。相关文献指出[7]紫杉醇将细胞停滞于有丝分裂的G2、M期阻止其正常分裂的同时,还可诱导抗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细胞凋亡,因此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顺铂是由2个氯原子同2个氨分子和位于中心的2价铂形成的络合物,多作用于DNA的嘧啶、嘌呤的碱基上,对细胞DNA复制具有十分有效的抑制作用,还可破坏细胞膜结构,其抗癌作用具有广谱性[8]。5-氟尿嘧啶作用于细胞周期,抑制DNA合成的同时,还可通过阻碍尿嘧啶与乳清酸进入RNA,从而抑制RNA合成,最终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本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均低于研究组。结果充分说明TP方案新辅助化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效果,与刘佳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2组患者均出现脱发、过敏反应、口腔炎、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指(趾)麻木等毒副反应,但予以对症处理后,均可得到控制,且对治疗无明显影响。2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充分说明TP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性食管癌不会增加其毒副反应,且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反应未明显影响治疗。对照组患者1、2年存活率均低于研究组,与黑凤荣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其充分说明TP方案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提高其远期存活率。
综上所述,TP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性食管癌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稳定率及远期生存率,且不增加其毒副反应,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摘要: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进展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2组患者均采用6MV-X射线照射行三维适形放疗,研究组予以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新辅助化疗,对照组予以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方案新辅助化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效果、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1、2年存活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1、2年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食管癌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远期生存率,且不增加其毒副反应,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紫杉醇,顺铂,新辅助化疗,进展期食管癌
参考文献
[1]2009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95-296.
[2]范英杰.紫杉醇+顺铂方案联合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4(22):115-116.
[3]王文廉.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7):11-12.
[4]葛曦,刘勇,郑杰,等.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期放疗治疗局部区域性食管癌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9):287-288.
[5]杨博,王卫杰,郝安林.TP方案术前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食管癌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3):203.
[6]许正年,胡长路,胡冰,等.食管癌患者化疗后感染分析与预后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1):4941-4943.
[7]梅家转,徐虹,刘桂举,等.顺铂和紫杉醇对CIK细胞杀伤食管癌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5,21(12):608-613.
[8]何瀚.紫杉醇及顺铂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5,24(21):85-87.
[9]刘佳,王卫华,刘丽丽,等.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5(8):136-137.
TP化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9年5月至2011年11月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晚期食管癌作为观察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本研究的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单纯接受调强放疗的放疗组和接受调强放疗联合TP方案化疗的联合组,每组34例。放疗组男29例,女5例;年龄36~71岁,平均(56.21±8.16)岁;颈段6例,胸上段4例,胸中段15例,胸下段9例;Ⅱ期15例,Ⅲ期19例;鳞癌32例,腺癌2例。联合组男28例,女6例;年龄37~70岁,平均(56.17±8.22)岁;颈段5例,胸上段6例,胸中段16例,胸下段7例;Ⅱ期16例,Ⅲ期18例;鳞癌33例,腺癌1例。两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及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
入选标准:(1)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食管癌者;(2)肿瘤分期为Ⅱ期以上者;(3)预生存期超过3个月者;(4)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并发症者;(2)对化疗药物过敏者;(3)存在放疗禁忌证者;(4)存在活动性出血者。
1.2 治疗方法
放疗组仅给予患者单纯适形调强放疗,首先应用模拟机标出患者体模及治疗床的相对位置,并应用CT重建以确定肿瘤部位,确定大体肿瘤靶区、临床靶区及计划靶区。大体肿瘤靶区包括CT下肿瘤大小及纵隔、颈部长径>1 cm的淋巴结;临床靶区为以大体肿瘤靶区为基础,向上下外延3~5 cm,向后方外延0.5 cm,其余方向外延1 cm;计划靶区则以临床靶区为中心,向上下外延1.0 cm,其余方向外延0.5 cm。同时应用6 MV-X线,照射野为5野或7野,以计划靶区60 Gy/30次进行照射。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休息2 d。联合组在放疗治疗的同时,给予TP方案化疗。治疗第1天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点滴,治疗第1天至第3天每日给予顺铂25 mg·m-2静脉点滴。以3周为1个治疗疗程。两组患者均于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临床评价。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患者接受治疗前及接受治疗3个月后进行食管镜检查,根据患者食管镜下肿瘤缩小情况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分。治疗后肿瘤部位完全消失者为完全缓解,治疗后肿瘤部位缩小>50%者为部分缓解,治疗后肿瘤部位缩小在25%~50%者为病情稳定,治疗后肿瘤部位缩小<25%或肿瘤部位增大者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完全缓解率及部分缓解率之和。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患者在3个月的治疗时间内治疗效果和所发生的并发症,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患者每3个月须入院进行1次随访检查,对比两组3年随访期间内患者的死亡率及肿瘤转移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76.640%,放疗组为44.11%(P<0.05)。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治疗放射性肺炎、乏力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性呕吐、骨髓抑制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3年随访情况比较
联合组随访第2、3年的死亡率及肿瘤转移率明显低于放疗组(P<0.05)。
表2 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表3 3年随访情况比较
%
3 讨论
虽然临床在治疗食管癌中已有多种治疗方案,但是其临床治疗效果仍不十分理想[5,6,7]。目前,欧美国家已将同步放化疗作为食管癌治疗的标准治疗方案[8]。蔡君东等[9]报道,单纯放疗组总有效率为46.7%,放化疗组为63.3%。而本研究对我院近年来所应用的放疗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后完全缓解者6例,部分缓解者18例,治疗有效率为76.47%,而放疗组治疗后完全缓解者2例,部分缓解者13例,治疗有效率为44.11%,联合组优于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放射性肺炎、乏力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恶性呕吐、骨髓抑制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联合TP方案化疗与单纯放疗比较,可显著提高疗效,却不明显增加放射性肺炎、乏力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联合组随访2、3年的死亡率及肿瘤转移率分别为47.06%、64.70%及14.71%,明显低于放疗组的70.59%、88.23%及35.29%(均P<0.05)。可见在应用了放疗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后,同样可改善患者近期的预后情况。
临床研究显示,常规放疗治疗计划,因无法将足够的照射剂量集中于肿瘤部位,常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肿瘤易于复发[10]。故在本研究中,所应用的放疗方案为适形调强放疗,即通过建立三维空间,将足量的照射剂量集中于治疗区域,在有效保证放疗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其他组织器官的受照射量,故可达到良好的放疗治疗效果。TP化疗方案是以顺铂和多西他赛两种药物组成的治疗方案,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化疗治疗中均有着良好的化疗作用[11]。顺铂为临床常用的抗癌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复制来达到抑制恶性肿瘤发展的治疗作用[11]。多西他赛为新型的抗癌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代谢及使肿瘤细胞停滞于有丝分裂期,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代谢及分裂的作用,比临床常用的其他抗癌药物作用更优。
综上所述,对晚期食管癌患者行调强放疗联合TP方案可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多西他赛与顺铂化疗(TP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单纯接受调强放疗治疗的放疗组和接受联合调强放疗及TP化疗的联合组,每组34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76.64%,优于放疗组的4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放射性肺炎、乏力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随访3年的死亡率及肿瘤转移率分别为64.70%及14.71%,明显低于放疗组的88.23%及35.29%(均P<0.05)。结论:对晚期食管癌患者行调强放疗联合TP方案化疗可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放疗,晚期,食管癌,TP方案
参考文献
[1]郝捷,邵康.中国食管癌流行病学现状、诊疗现状及未来对策[J].中国癌症杂志,2011,21(7):501-504.
[2]JEMAL A,BRAY F,CENTER M M,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11,61(2):69-90.
[3]熊琦,方福平,徐元亮.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临床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1,24(2):119-121.
[4]CHANG D T,CHAPMAN C,SHEN J,et al.Treatment of esophageal cancer base on histology:a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results analysis[J].Am J Clin Oncol,2009,32(4):405-410.
[5]张百华,杨又静,王水岗,等.食管癌肉瘤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预后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12,50(3):256-259.
[6]张真铭,王允,高水山,等.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160例临床分析[J].中华肠胃外科杂志,2012,15(9):934-936.
[7]THALLINGER C M R,RADERER M,HEJNA M.Esophageal cancer: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systemic second-line therapy[J].J Clin Oncol,2011,29(35):4709-5714.
[8]GU M,LI S Y,HUANG X E,et al.A phaseⅡstudy on continuous infusional paclitaxel and 5-FU as first-line chem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2,13(11):5587-5591.
[9]蔡君东,刘晶,曾淑超,等.三维适形放疗不同联合方式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对比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3(1):40-44.
[10]肖泽芬,章众,张红志,等.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评估食管癌常规放射治疗中肿瘤剂量的分布[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4,13(4):273-277.
TP化疗 篇7
关键词:紫杉醇,顺铂,食管癌,术前化疗
食管癌是一种总体生存率相当低的恶性肿瘤, 而手术仍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 由于食管解剖位置的特殊性, 在就诊的患者中, 早期患者不足20%, 而局部晚期的患者预后往往不良, 早期食管鳞癌手术治疗的效果已获得认可, 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单纯手术的不良预后促使胸外科医师在不断的探索寻求提高生存率的治疗方案。我科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开展了TP方案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方法,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48例局部晚期食管癌初治患者, 一般情况良好, 无心脏基础疾病, 血液学检查正常, 均于胃镜下活检证实为食管鳞癌, 无化学治疗禁忌证, 经CT, MRI, 彩超检查无远处转移, 48例中男性34例, 女性14例, 年龄44~73岁, 平均 (61.5±3.6) 岁。
1.2 治疗方法:
紫杉醇+顺铂方案化学治疗2周期, 顺铂20 mg/m2, 静脉滴注, 第2~4天;紫杉醇175 mg/m2, 静脉滴注, 第1天, 每3周重复。化学治疗前给予预防性止吐治疗, 化学治疗后若白细胞<4.0×109/L, 给予粒细胞刺激因子升白细胞治疗。化疗结束后2周复查CT及上消化道造影后完成外科手术。术后4周开始再次应用TP方案化疗2~4周期。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本组病例经2周期TP方案化疗后, 2周复查上消化道造影, 其中6例获得完全缓解 (CR) , 造影提示食管黏膜稍紊乱, 27例获得部分缓解 (PR) , 造影提示病变长度缩短, 体积变小;10例病情基本稳定 (SD) , 肿瘤未见明显生长或缩小;5例病情进展 (PD) , 肿瘤体积较前变大。其中以CR+PR计算有效率 (RR) , 总有效率为68.7% (33/48) 。
2.2 不良反应:
化疗期间及化疗后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 白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对胃肠道反应者采取对症处理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对白细胞减少者给予粒细胞刺激因子升白细胞治疗, 白细胞均恢复正常范围。
2.3 手术治疗疗效:
全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率8 7.5% (42/48) , 根治性切除率81.2% (39/48) 。手术并发症如术后肺功能的恢复, 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切口愈合情况与同期手术组无显著差异。
2.4 远期疗效:
全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 其中1年生存率为60.4% (29/48) , 3年生存率为43.7% (21/48) , 其生存期明显优于我科同期局部食管癌晚期单纯手术的1年生存率44.9%及3年生存率30.1%。
3 讨论
食管癌在我国发病率居世界之首, 而河南北部食管癌发病率在国内较高, 其中早期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效果已获得认可, 而局部晚期患者手术治疗面临的预后较差, 5年生存率从20%~34%[1]不等。因此包括化疗、放疗和手术的综合治疗在中晚期食管癌中的应用使局部晚期患者的生存率较之前有所改善, 但仍没有明确的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标准续贯方案, 因此探索寻求如何提高中晚期食管癌生存率的治疗方法是摆在胸外科医师面前的一项课题。
手术治疗是早期食管癌治疗的有效方法, 但单纯的手术治疗对于超过固有肌层或者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 往往疗效较差;而且,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肿瘤超过固有肌层的患者, 单纯追求扩大手术范围的方式正在逐渐被改变, 术前应接受某种形式的辅助治疗, 包括化疗、放疗或放化疗结合, 因此许多临床试验开展于放化疗与手术相辅助来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虽然单纯的放化疗也是一种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一种办法, 但单纯的放化疗有效率很差, 因此手术切除仍是治疗晚期患者的一种途径。
紫杉醇是植物类抗癌药, 紫杉醇联合顺铂是目前治疗晚期食管癌有较好疗效的方案之一。本研究中, TP方案的耐受性较好, 其严重的毒性反应发生率低, 有效率高达68.7%。经2个周期化疗后, 食管肿瘤体积较前缩小, 降低其临床分期, 增加了手术切除率, 而且利于手术切除更为完整, 减少术后复发。经本研究结果, 术前化疗后, 有68.7%食管癌肿块明显缩小或消失, 临床症状较前改善, 说明化疗能改善患者进食状况, 从而提高了对手术的耐受性。全组病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同期单纯手术患者并无统计学差异, 说明术前化疗并不增加手术风险;相反, 由于肿瘤体积的缩小, 减轻了手术操作难度, 增加了手术切除率及降低了姑息切除的风险。同时, 本研究随访发现, 全组病例的1年及3年生存率较同期单纯手术的生存率高, 该结果与Gebski[2]研究结果相似。
因此, 从本研究中发现, TP方案应用于食管癌的术前化疗能有效提高中晚期患者的根治切除率及术后生存率, 国内也有术前放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试验[3,4];但是否有更好的综合续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平育敏, 张毓德, 杜喜群, 等.食管癌和贲门癌20000例外科治疗经验[J].中国首届国际食管癌学术会议暨第七届全国食管癌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5:167-171.
[2]Gebski V, Burmeister B, Smithers BM, et al.Survival benefits from neoadjuvant hemoradiotherapy or chemotherapy in oesophageal carcinoma:a meta-analysis[J].Lancet Oncol, 2007, 8 (3) :226–234.
[3]邬艺忠, 尹海军, 周衍彬.内放疗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可行性及疗效[J].当代医学, 2013, 19 (6)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