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技能论文

2024-09-14

技师技能论文(通用7篇)

技师技能论文 篇1

国有企业技术工人钻研技术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年轻工人队伍技能水平下降,许多技能面临失传,操作技术力量青黄不接已成为困扰企业生存发展的瓶颈。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许多,而技师评聘制度不完善,抑制了技术工人学习钻研技术的积极性是一重要原因。

一、目前技师评聘制度存在的缺陷

我国是从1987年与专业技术职称改革同步实行工人技师聘用制的,这一制度的出台同技术职称改革对技术人员的激励一样,极大地调动了化工企业技术工人学习、钻研技术的积极性,以笔者所在的太化集团焦化厂为例,广大技术工人通过技师评聘看到了立足岗位成才的美好前景,一批技术工人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然而技师评聘制度在化工企业运行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由于制度本身存在缺陷给企业具体操作造成许多障碍,使之难以正常运行。目前,许多企业技师评聘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技师评聘缺陷制度存在如下。

首先,技师评审是建立在完善的技术工人技术等级评定基础上的,而长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使企业的工人技术等级鉴定一直处于空白。再加上以往工人工资调整均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人技术等级事实上是工资等级,与实际技能无关,无法从根本上反映职工实际技术水平,因此,把工人技术等级做为技师评审的必备条件使企业难以操作;近年来,虽然各地都成立了一些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但由于与企业脱节且不同程度上带有盈利性质,即便工人参加了技能鉴定,但由于技师评审没有常态化而难以取得技师任职资格,抑制了技术工人参加技能鉴定的积极性。

其次,工人技师不像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有比较完整的等级序列,无法由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循序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青年工人学习钻研技能的积极性。

第三,缺乏系统、规范的工人技师评审组织机构,技师评审工作很难常态化。

第四,化工企业技术工种种类众多,在没有系统科学归类的条件下,组织一个涵盖各技术工种的评审机构无论哪个行业都难以实现。从而使许多技术工人参加技师评审申报形成障碍。

第五,化工工人技师任职资格评审难度远大于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由于技师侧重与实际技能操作,不同于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偏重于理论,只要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和学历达到规定要求,发表了规定要求数量的论文,基本上就可参加任职资格评审了。即使是以考代评也有规定的科目和范围。而技师评任职资格取得难度大大超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取得。这就造成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取得或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而技术工人几年都评不上技师的怪现象在企业频频出现。

二、技师评审的停滞,遏制了工人学习钻研技术的积极性

工人技师评聘工作的停滞,使技术工人钻研技术的积极性受到遏制,许多有一技之长的技工因看不到前途而从国有企业中流失;年轻工人由于看不到前途,不安心岗位工作,把精力都放到拿学历,考职称上;随着老技术工人的相继退休和离开企业,一些绝技失传,企业工人技术力量逐步削弱。许多企业原本可以靠自身技术力量解决的问题不得不花高价请别人解决。在太化集团目前整体装备自动化水平还不太高的条件下,做为一个大型炼焦企业,如果技术工人操作技能不断降低,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成本,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阻碍了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更为严重的是在企业甚至社会上容易形成鄙视体力劳动的后果,在太化转型发展过程中,没有扎实的操作技能做保证毫无疑问会大大延长转型时间。显而易见离开了精湛的化工实际操作技能做基础,任何先进的研发设计都会苍白无力,难以实现。因此,建立健全技师评聘制度,确保工人技师评审工作常态化,对于提高工人学习钻研技术的积极性,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完善技师评审的几点建议

首先,从企业到社会都应从技师评聘的实际出发,重视提高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其次,加强对工人技师评审、使用的领导,象重视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一样重视工人技师评审,建立健全各级工人技师评审组织机构,加强对技师评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第三,重新修订技师任职资格评定规定,制定初级、中级、高级等不同等级任职资格的任职条件和评审办法。同时,对技术工种进行科学归类,使工人技师任职资格评审既科学又易操作;第四,加强对各级技能鉴定机构的监管,解决目前存在的技能鉴定与企业实际脱钩的问题,并降低职业技能鉴定成本,指导和帮助企业组建规范的技能鉴定工作站,尽快实现鉴定结果“一证通”。第五,规定企业必须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工人职业技能鉴定,要求企业把工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第六,统一编制规范、通用的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和考核标准,实现工人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化、系统化。

综上所述,进一步完善化工企业工人技师任职资格评聘制度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实现工人技师评审正常化,对于提高技术工人学习钻研职业技能,安心岗位工作,立足岗位成才,促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必须对此引起高度重视,花大力气解决好工人技师评审中存在的问题。

技师技能论文 篇2

第三套

一、简答题:

1、真空断路器合闸、跳闸失灵的原因有哪些?

答:合闸失灵:

⑴机械方面问题:①在合闸过程中分闸锁扣锁住。

②分闸锁扣的尺寸不对。

③辅助开关行程调整的过大。

⑵电气方面的问题:①操作电源电压太低。

②合闸动力回路问题(线圈短路)。

③回路故障。

跳闸失灵:

⑴机械方面问题:①分闸铁芯的行程未调整好。

②分闸锁扣扣的太多、太死。

③分闸锁扣上的销子脱落。

⑵电气方面的问题:①操作电源电压太低。

②跳闸回路(线圈)断线。

③辅助开关接触不好。

2、为什么要对变压器进行色谱分析?

答:色谱分析法是对运行中的变压器内部可能有局部过热或局部放电两种形式的故障进行分析的方法,故障时,故障点周围的绝缘油和固体绝缘材料因发热而产生气体,其中大部分气体不断溶解于油中,用色谱分析的方法可把溶于油中的气体的成分及其含量分析出来,借此可以判断变压器内部潜在故障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3、少油断路器油黑是否需要马上更换?

答:不需要马上更换。在少油断路器变压器油主要是作为灭弧介质,电弧能否熄灭,主要取决于油被电弧分解所产生的气体及油蒸气的绝缘性能,至于油本身是否含有炭粒子以及它的含量有多少均影响极小,因此,就灭弧性能来说,发黑的变压器油可以使用。何况对开断后的绝缘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因为在油中随着极间距离的增加,炭粒子对击穿电压的影响越来越小,当极距离大于一定值后,新鲜的油与严重炭化的油,其击穿电压数值基本一样,所以油黑不需马上更换。

二、计算题:

1、加热器的电阻丝的参数为220V、2000W,对折后接于110V电源上,此时总回路的电流

是多少?

2、某工厂有一台容量为320KVA的三相变压器,该厂原有负荷为210KW,平均功率因数

为0.69,试问此变压器能否满足要求?现该厂生产发展负荷需增加到225KW,问变压器的容量应为多少才能满足生产需要?

三、绘图题:

1、画出厂用6KV备用系统(616系统)图?

技师技能论文 篇3

2011年1月,人社部国际合作司与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签订了《关于职业技能开发院校合作框架协议》,经申请,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被确立为项目实施学校,成为我国参与该项目实施的8所技工院校之一。经过多轮商谈,学院与英国巴尼特·萨尔索斯盖特学院在2013年10月签订了为期2年的合作协议,就课程开发、师生互访、教师培训、资源共建共享等内容开展合作。

今年10月,英国巴尼特·萨尔索斯盖特学院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一行5人前来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开展课堂教学、课堂观摩、课程开发成果整合研讨、下一年工作计划研讨、合作一年期工作汇报等工作。英方为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师生开展现场教学示范,完成了创意设计调研教学任务,对共同开发的工作页进行教学验证与实施。教学过程中,技师班学生以故宫中的“龙、花饰和建筑”三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主题,制作并完成了12本服装创意设计速写本,同时将创意元素融入到服装草图设计中。英方教师对学院服装专业学生的领悟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赞不绝口。

随后,两校就中英就业技能项目合作一周年开展工作汇报。汇报结束后,双方签订了《2015年合作备忘录》,院长李雪辉为英方服装专业教师露易丝和乔安娜颁发了荣誉教师证书。endprint

技师技能论文 篇4

一、职业核心技能的理解

“优质产品制造者”,是指具有产品质量精度意识和能力,具备严谨、精细的职业素养和良好习惯,能正确处理操作技能中快速与精良关系的操作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优质产品制造者”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素养、职业核心能力和核心技能等方面,其中核心技能是整个能力体系中的关键所在。

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人们对“核心技能”含义的理解不同。从职业能力决定权的角度去理解,应该是所有职业都要掌握。从职业能力的价值角度去理解,是要掌握核心的、重要的专业技术内容。对“核心技能”的理解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核心技能划分为八项,即“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提高”“革新创新”“外语应用”。而狭义的核心技能是从事职业活动必不可少的关键性的基本技能,又称关键技能,它是指一种可迁移、具体的专业操作技能,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核心专业技能,是需要持续系统学习训练而获得、其他职业无法取代的技能,是带有职业导向性的共同的、普遍的、核心的知识与技能,直接影响到整个专业领域的发展,对于学生自身发展也有着极其关键的决定性作用。

二、数控加工类技师培养核心技能现状分析

从目前我国高校技师培养的情况来分析,对于学生技师的核心技能培养还存在很多不足:缺乏对学生技师核心技能构成的全面、清晰的认识;培养目标不明确,层次性不强;课程体系与核心技能缺乏有机联系;只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操作,而往往忽视核心技能的培养。

1. 核心技能认识模糊或概念不清

培养技师的核心技能,大多数高等院校都还只是停留在专业知识技能的层面上,对于广义与狭义的核心技能理解不透彻,未能透彻地挖掘出具有专业特色的核心技能。这样,导致对于某些核心技能项目的培养未引起足够重视,如培养质量精确意识、自我反思评价、工艺革新创新、互助协作等能力尚未明确培养途径与方法,使得学生这些方面能力普遍较弱。

2. 能力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

在教学中,由于对核心技能培养理解得不充分、不透彻,并缺乏相应的技能标准,从而导致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现有技师培养课程体系缺少整合,对基础课和选修课开设目的及意义认识不足,专业课教学中核心技能的内容比较薄弱,教学大纲中也未体现核心技能培养的要求。在专业教学中,一些教师对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重视不足,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其中,缺乏有机整合。因此,在课堂活动的具体环节中,也疏于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从而导致核心技能培养与专业技术教育相脱节。

3. 教学评价标准单一,缺乏针对性

现有学生技师培养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核心技能深入透彻的理论性研究,导致对学生的评价方法上没有创新,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学业评价为主,缺乏核心技能的评价标准,忽视精准意识和产品质量的评判。基于此单一评价机制的导向性,决定了学生的能力发展方向。所以,建立有效的核心技能培养机制,是当前学校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数控加工类技师核心技能的构成

要分析数控加工技师核心技能的构成,首先要从数控加工专业的职业岗位分析开始。通过制造类企业调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然后对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及要求进行分析,根据其岗位职责所要求的专业技能,遴选出所需掌握的职业核心技能。最后结合人社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数控技师职业标准中提到的技师所具备的能力要求,构建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核心技能为本位、以终身自我发展为目的的课程体系,确立数控技师核心技能为:产品图纸分析技能、产品工艺设计技能、加工程序编制技能、产品数控加工技能、产品质量控制技能、设备维护保养技能。

四、数控加工类学生技师核心技能的培养

1. 更新培养理念、明确培养目标

改革数控加工类技师核心技能的培养的关键在于更新教育观念。要认识到“核心技能和核心能力”是能力培养这一整体目标的两个不同方面,还要深刻认识职业教育能力培养阶梯型、开放性的内涵。要改变技师培养偏重于教学生“技能操作”的倾向,将“优质产品制造者”作为培养目标,构建起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核心技能为本位、以终身自我发展为目的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让学生正确处理快速与精确的关系,树立规范操作、质量精确意识,时时处处体现标准,按照标准去做事。

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培养核心技能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能力训练之中。在坚持方法指导的同时,更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地提高核心能力课程的教学水准,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提高自身能力。

2. 重组课程体系、系统培养技能

依据“优质产品制造者”内涵要求和国家技师职业标准确定专业核心技能后,便可围绕其进行课程开发、设置,按照目标具体化、内容灵活性、彼此衔接好、形式多样化、参与全员化、调查全面化、评价适时性的原则,进行课程体系的重组构建, 确定培养途径方法。在课程体系及培养方案中,要明确指出核心技能的构成及培养途径、方法,以求课程体系满足职业共同性、技能主导性、内容发展性、课程多样性的特性,在满足技师核心技能培养的同时,兼顾专业基础知识、生产管理知识、职业拓展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让学生在掌握本专业职业核心技能知识的基础上,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增强综合素质与能力,早日成长为合格人才。最终构建课程体系如图所示(篇幅所限,图略)。

数控加工专业学生技师核心技能培养课程体系,包括文化基础课程、核心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综合实训课程四方面。其中,核心技能课程又包括产品图纸分析、产品工艺设计、加工程序编制、产品数控加工、产品质量控制、设备维护保养六个方面,具体包含机械识图与绘图训练、互换性知识与测量测绘技术训练、工程材料与金属切削刀具、机械制造技术及工艺设计训练、机械加工实训、数控加工工艺与操作实训、CAD/CAM软件应用实训、质量控制技术、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及PLC实训、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及实训、机床结构与拆装实训、阶段性岗位实训。职业拓展课程又包括逆向工程应用、模具设计制造、工业产品设计、生产管理知识四个方面,具体包含三坐标测量扫描技术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及实训、快速成型技术实训、CAD/CAM/CAE软件实训、模具结构与设计制造、企业管理。综合实训课程包括岗位实训、职业资格证考证训练两个方面。

3. 注重核心技能、核心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有机统一

现在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都有一定的要求。首先,要具备正确的职业态度,包括敬业精神、工作热情、职业道德、诚信度等,以及必需的职业能力,包括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应变能力等等。其次,还必须具备与职业相关的核心技能。以上素质对学生的个体发展,从事更宽泛、技术要求更高的职业工作,可以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技工院校要将学生技师培养成为适应市场要求的“优质产品制造者”,就要在其培养方案中将核心技能、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素养统一起来,培养过程应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动发展的。例如专业技能教学是以掌握专业技能操作为核心,以生产工作型任务和综合性课题为载体,融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根据学生的层次性开展递进式教学,融教、学、做于一体,注重学生质量精准意识及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同时运用项目驱动、岗位模拟、产品制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融入企业“6S”车间管理制度,强化严谨的合格品废品质量管理制度,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素养,增强岗位竞争能力。

4. 注重全面型、复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

在学生技师核心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其专业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将直接决定其培养的成败。专业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水平之外,还要具备本专业核心技能所要求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为此,技工院校的专业教师每年要定期参与企业生产实习,担任学生阶段性岗位实训的指导教师,这样做除了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知识技能,吸收先进生产技术、企业文化外,还可以真正明确落实学生岗位实训的培养目标,提升学生阶段性岗位实训的成效。除此以外,还可以在企业中选取一些能工巧匠或工程技术人才担任学生的岗位实训指导教师,尤其是学生技师毕业论文的指导,对培养学生技师的职业核心技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 改革现有教学评价机制

改变传统的以学业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评价方式,开展重在适时实效的综合评价机制改革,紧密围绕以核心技能以本位的“优质产品制造者”评价体系,明确细化过程评价标准。从行为表现的一贯性、发展性,从特殊事件的表现中,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构建核心技能的评价体系 (评价标准、评价手段、评价方法等),以适时、准确、科学、有效地促进学生技师核心技能的培养。

五、结束语

卓越技师与技能大师工作室 篇5

卓越技师:

在系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与济南法因数控机械有限公司、齐鲁电机公司及济南一机床数控公司等10家合作企业共同探索,在学院“校企互通、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积极推行“专科学历+技师职业资格”—卓越技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精操作、熟编程、会维修、懂管理”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技能大师:

技师技能论文 篇6

赖声强是经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审认可的上海市西餐西点行业第一位技能大师。市人保局不久前发出的有关通知要求,2015年本市将建立25个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旨在“选拔领军高技能人才……开展培训、研修、攻关、交流等活动”。业内人士称,此次本市西餐西点业首位技能大师工作室走进校园,意味着中职专业教育与西餐西点行业在产学研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协作与互动。通过工作室的运作,学校西餐烹饪专业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将得到全面充实与提升。赖声强在揭牌仪式上表示,他将亲自指导市二轻校西餐烹饪专业的师生进行西式菜点的研发,帮助师生提高专业能力,同时还将引领企业文化进入校园,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与职业紧密挂钩,为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搭建平台。赖声强还满怀信心地表示,三年的职校生届时走上工作岗位就能用,不必接受酒店的二次培训。

据悉,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西餐烹饪专业两年级目前共有学生1 0 6名 , 他们离毕业还有1年多时间;本市高星级酒店西餐、西点岗位的空缺数现为130个。眼下,上海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本人在教育和就业方面,考高中、上大学依旧是当然首选,尽管在这条道上已是千军万马,文凭泛滥,用人单位对大学文凭的重视程度早已大不如从前,而高星级酒店急需的、经过专业职业教育的“科班生”却明显供给不足,社会招聘人员又鱼龙混杂,质量很不稳定,难以满足需求。二轻校烹饪专业教学部主任王芳介绍说,职校西餐烹饪专业毕业生初入职场起薪约为每月3000多元, 一般3年左右晋升主管,薪酬即为每月6000多元。不难想像,高质量的中职校“科班生”在该行业不乏用武之地。

赖声强是上海第一家外资管理酒店——华亭喜来登的首批中方厨师长之一,先后赴德国和美国培训,曾获上海烹饪协会评选的“新中国60年上海餐饮技术精英”称号。多年来,他携手上海多家著名酒店的首席厨师,编写了《名厨看家菜:西菜集萃》、《海上西厨房》、《中西融合菜苑》、《西餐教室——牛肉篇》、《西餐教室——肉类篇》、《西餐教室——海鲜篇》等颇具中国特色与上海特色的西菜烹饪图书。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专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连续七届十四年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学校立足现代服务业,贴近时代,培养商贸旅游类、信息技术类、财经类、社会公共事务类、艺术设计类人才。其中,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技能”为教学理念的西餐烹饪专业,是该校重点建设的专业。

技师技能论文 篇7

一、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成立的必要性

首先, 组建劳动技师学院是哈尔滨高级技工学校、哈尔滨工业高级技工学校、哈尔滨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技工学校、哈尔滨建筑工程技术学校生存和增强发展后劲的需要。不可否认, 参与劳动技师学院整合的四所公办技工学校过去都曾有过辉煌, 荣获过国家级重点、国家高级、省级示范、标兵单位等各种殊荣, 培养过数以万计的技能型人才, 许多学生和教师曾多次在全国、省、市技能大赛上获得大奖, 位居全省技工教育战线重要地位。所有的这一切为学院组建奠定了基础, 创造了条件。但实事求是地讲, 四校整合前又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从自身条件看, 硬件设施严重不足, 四所学校中有三所学校不得不租用校舍办学, 租用面积共占学校实际教学面积的70%, 教师队伍结构也不尽合理, 第一学历本科以上的教师只占教师总数的29%, 双师型教师比例从证书上看虽约占60%, 但能真正胜任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名副其实的一体化教师还远远不够。从外部环境看, 受技工教育巨大市场需求的吸引, 许多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挤入技工教育行列, 他们灵活的办学机制、巨大的资金投入, 都给劳动技师学院带来了巨大冲击。与此同时, 外地市、甚至外省市职业培训机构也看准了哈尔滨市培训市场的潜力, 纷纷进入哈尔滨市创办分校。在此形势下, 如果不加以整合, 形成合力, 就很难应对市场竞争, 并将面临着逐渐被淘汰的危险。国有企办校的现状就是很好的例子。

其次, 组建劳动技师学院是促进就业特别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需要。承担哈尔滨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实训的职能, 为劳动技师学院赋予了全新的任务。近年来, 随着全国高等院校招生扩容速度的加快, 毕业生数量连年递增,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在黑龙江省78所高校中, 哈尔滨市拥有普通高校48所, 其中, 在校本科生64.1万人。2010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大中专毕业生人数将达到22万人, 加上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 需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哈尔滨市作为省会城市, 承担着全省2/3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服务工作。2009年以来,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企业出现不同程度困难, 就业需求减少, 加之大中专毕业生专业结构不合理, 特别是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欠缺, 自身就业预期与用人单位需要存在一定差距, 导致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因此, 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建设一个高层次、高水平、实用的公共职业培训机构, 满足知识技能型和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 为他们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是十分必要的。劳动技师学院暨大中专毕业生实训基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并获得了政府支持。

第三, 组建劳动技师学院是哈尔滨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需要。随着哈尔滨市经济的飞速发展, 社会对高、精、尖大型设备的操作人员、复合型的技术工人需求日益增加, 一、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因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发生的合理流动, 农村富余劳动力随着社会发展需要的转移, 对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需求在不断加大并升级, 因此建设一个高层次就业实训基地, 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突出公共实训和技能培训的核心功能,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原则, 为社会从业人员提供实训和技能鉴定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是非常必要的, 也符合哈尔滨市高技能人才发展规划的要求。

二、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的发展思路

2010年是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发展建设的起步年, 也是学院科学谋划未来、努力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年。哈尔滨市委十二届八次会议提出的“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及“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奋起追赶、努力晋位, 把哈尔滨建设成为现代大都市”的总体目标, 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 紧密围绕哈尔滨市新的发展战略和总体目标, 结合学院实际, 努力运筹和谋划学院的未来发展, 总的思路是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就业引导、服务战略、复合为本。

发挥优势, 就是要充分发挥原有四所学校的办学优势, 巩固原有的招生就业渠道, 办好原有的名牌专业和重点专业。同时在立足自身原有优势的同时, 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不断扩展新专业。在做大现有优势专业的基础上, 结合哈尔滨市七大支柱产业的需要, 围绕大项目进一步开发电气维修、建筑施工内业资料管理和室内设计等专业, 进一步巩固传统优势专业。在新专业的开发建设过程中, 继续坚持以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以哈尔滨市大中专毕业生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契机, 在打造品牌专业, 培养精品学生的教学理念指导下, 通过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使学科建设更加规范、科学。经过努力, 使传统专业富有生机, 名牌专业影响面广, 特色专业优势鲜明, 接续性专业前瞻性强, 高新专业地位领先, 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哈尔滨市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突出特色, 就是要在全面抓好技工教育的同时, 进一步突出劳动技师学院技能实训特色, 大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强化实践技能培养, 通过投入充足、先进的建筑测量设备, 建设电气工程系实训室18个、创建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场1个、建筑仿真实训室3个等实习、实训场所, 为学生创建技能训练的硬件条件。通过强化实训教学改革, 加强各实习、实训环节的有效衔接, 努力探索建立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重点的实训教学新模式。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学习过程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第1、2学年) 在校内完成理论课程和实验实训课程的学习, 理论课程达到知识必需、够用、面宽, 实验实训课程重视基本操作技能, 融“教、学、做”为一体, 达到操作规范、熟练、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第二阶段 (第3学年) 到企业一线岗位顶岗实习, 全面提高综合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同时紧紧抓住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与哈尔滨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实训基地同步规划、一体建设的机遇, 不断拓宽学院的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 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技能提升纳入学校的视野, 进一步完善学院的功能。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重, 促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紧密结合, 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强化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 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 满足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终身学习的需要。

就业引导, 就是要把就业放在学院办学指导方针的首位, 一切为了就业, 一切为了促进就业, 努力打造厚基础、宽领域、高层次的就业创业平台。以企业需求为宗旨,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造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各专业要依托行业优势, 本着为地方、为行业服务的原则, 探索性地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 实施订单培养的教学模式。要加强岗前培训, 顶岗实习前, 各专业教研室与企业相关人员一起就安全生产、厂规厂纪、常见生产工艺及操作要点、常见设备操作规程等进行指导说明, 强化顶岗实习的规范化。学生在“顶岗实习”中获得真实的职业训练和工作体验, 促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 同时增加对社会的了解, 增强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与企业的需求吻合, 实现技能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标准的零距离对接。要牢牢把握就业导向, 围绕着就业调整专业设置, 围绕着就业安排实训课程, 特别是围绕着就业开展大中专毕业生培训, 使大中专毕业生通过“动手练技能、定向促就业”, 走向社会、实现人生理想。加大联合办学力度, 走出校门、走出哈尔滨市, 开放式办学, 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 把学院的触角直接延伸到就业市场。

服务战略, 就是要按照市委的总体要求和发展战略, 努力为哈尔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以松花江为纲, 一江居中, 两岸繁荣”的战略构想, 为学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学院新校址位于松花江北岸, 呼兰利民开发区内, 是北跃战略的重要区域, 要按北国水城的要求, 积极争取资金, 搞好学院规划建设, 建设美丽的校园;要围绕科技创新城的建设, 努力培养能工巧匠, 把哈尔滨市科技创新的成果变为现实。哈尔滨市南拓工业发展布局对学院的专业建设和学院双城校区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应主动对接, 找准方位, 直接服务。以劳动技师学院农业机械化专业为例: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 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机械化是提高粮食产量,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 劳动技师学院要充分发挥培养农机应用人才的传统优势, 积极开展“送技能下乡”活动, 通过劳动技师学院的教育培训, 提高农民、农民工的素质, 为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而努力。

复合为本, 就是要把培养复合型的知识技能人才作为学院的主要办学目标。以“学习丰富人生、知识规划人生、技能创造人生、劳动幸福人生”为育人理念, 通过与学院周边的高等院校开展联合办学等形式, 使技师学院学生能够多接受高层次的理论教育。同时, 要充分发挥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实训师资的优势,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为大中专毕业生提高就业技能和创业实践提供条件, 使学院培养、培训的学生既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 又有较强的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 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此要加强学院师资队伍的建设, 利用各种平台和机遇, 对学院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和培训, 采取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等特殊措施, 使大批青年教师发展成为学院的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积极利用学院校企合作培训的优势, 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来校做兼职教师, 不断充实和完善学院的教师队伍。同时, 还要不断加强国际合作, 力争走出国门, 学习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 以提升学院的办学层次。

上一篇:小班音乐下一篇:河道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