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畜牧业

2024-06-25

标准化畜牧业(共10篇)

标准化畜牧业 篇1

“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至今没有比较有权威的定义, 基层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进程也处于摸索阶段, 就基层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工作浅谈认识如下:

1、对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的理解

1.1 现在能找到的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的定义

“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就是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建立起科学先进, 切实可行的标准, 通过规范操作与严格监督, 使其得到全面有效的实施, 从而确保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 提高农产品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1.2 以上定义可以理解为对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过程、目的的表述。

1.3 标准是尺度, 是规矩, 是硬性指标, 出台后, 它

是静止的, 唯一的, 不可逾越的。而畜牧业生产则是依靠神秘的动物机体来完成的, 它是动态的, 是无止境的。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就应理解为畜牧生产的全过程都要严格按标准执行。但纵有标准千万, 也难涵盖生命过程的奥妙万千。这也许是定义难以确定的原因之一吧。

2、实施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的可行性

2.1 标准的局限性

标准有国标、国标行业标准、部标、部标行业标准、地标、地标行业标准, 以及法律、条例、管理办法、规范性文件等等, 即使这样也不能具体到畜牧生产的每一步进程, 地域不同, 虽可执行不同的地方标准, 但季节的不同、品种的差异、生产性能的不同、个体的差异, 如何用标准来界定?敞开式畜舍的环境控制, 如何控制自然因素的影响, 以达到标准呢?随着国际贸易保护的日益加剧, 为迎合国际市场, 标准是否朝四暮三?即使全部按标准生产, 就一定能发挥出畜禽的最佳生产性能, 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吗?这些也许是定义难以确定的又一原因吧。

2.2 实施的艰巨性

就监督而言, 有多少畜牧监督人员能够监督得了千家万户式的畜牧生产全过程, 并达到标准要求。况且监督还要包揽畜产品加工、饲料生产、环境污染等环节。即使养殖户自觉按照标准来生产, 标准化畜舍的建筑的巨大资金投入, 单家独户能承担得了吗?标准化的畜舍大都是永久性建筑, 用地问题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作为农业用地对待吗?如果不能, 养殖户有能力征用永久性用地吗?即使有能力, 土地部门能够批办养殖用地申请吗?就畜牧业标准化用水而言, 现阶段不会象村村通自来水那样, 达到户户通畜牧用水。就农作物秸秆利用而言, 总不能逐户化验检测各户秸秆的农药残留吧。

3、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的现状

3.1 按照2003年12月8日国办发 (2003) 97号《关

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要求, 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相关标准。但就“采取有效措施, 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经费到位、措施到位, 制订规划, 组织实施, 督促检查, 狠抓落实。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对在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引导企业和农民自觉应用农业标准。”等要求, 采取的措施和投入的力度基层感觉力度不大, 给人一制定出标准, 就实现了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的感觉。

3.2 为推进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进程, 各级畜牧行政、

业务部门层层下达任务目标, 落实责任。任务目标往往以建设标准化饲养场数量为基准, 把标准化饲养场建设作为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的代名词。而标准化养殖场建设, 受资金、土地等因素制约, 养殖户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3 基层的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建设, 实际上并没有

起步。表现在实质性的工作没有进展, 如标准化饲养场建设, 资金投入完全依靠养殖场户本身, 受资金因素制约新建、改建畜舍、饲养场很难达到标准化要求;受畜牧业行政机制制约 (镇街畜牧兽医工作站已经撤销) 监督人员的匮乏, 监督量的扩大导致监督质量的下降。

4、畜牧业标准化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4.1 慎重对待畜产品安全认证, 一是慎重对待认证

依据;二是慎重对待认证后果, 避免被认证单位享受一劳永逸的待遇。三是慎重对待认证的顺序性, 认证应该在标准化生产全面落实的基础上进行, 认证应该是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成果的的检验, 不应把认证纳入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的范畴。

4.2 慎用“畜牧业标准化生产”一词, 现在网络、刊

物、出版物, 随便冠以标准化一词, 把一般性的饲养管理技术, 冠以标准化生产技术, 这是极不负责任的。

4.3 充分认识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的长期性、艰巨性,

为完成这一理想目标, 国家、各级政府不仅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还要理顺管理机制, 加大投入, 以保证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的顺利实施。

标准化畜牧业 篇2

宝泉岭分局共青农场

2008年10月18日

共青农场立足自身优势,紧紧依托北大荒肉业龙头企业,把生猪产业作为农场畜牧业发展和职工增收的重要途径来抓,大力推进13万头生猪基地建设,加快了农场畜牧业发展步伐。2008年,农场生猪养殖小区达到 20个,万头规模猪场6个,全年新增猪舍面积13万平方米,实现基础母猪存栏10300 头、生猪存栏7万头,出栏18.5万头。

一、确定目标,科学规划

2008年,我们紧紧抓住总局畜牧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契机,按照总局、分局的统一部署,依靠北大荒肉业龙头企业,明确了以突出建设13万头生猪基地为主的畜牧业工作思路,用三年时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半壁江山”,由农业大场向畜牧业大场转变的奋斗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场把工作重点放在强力推进生猪基地标准化建设上,努力做到“三个推进”。

一是推进“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建设、统一饲料供应、统一养殖规程、统一免疫程序、统一产品销售,大幅度提高了饲养的科技含量、标准化生产水平。

在畜舍选址方面,我们本着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统一规划场内大型猪场和生猪小区建设地点和规模,由城建、土地、环保、畜牧等部门对建场的环境和土地情况进行评估,选用远离居民区、土质沙

化严重、种植效益低的土地建场,有效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土地资源浪费,实现了环境统一控制、疫病集中免疫的第一步。

在饲料供应方面,坚持饲料统一,所用饲料全部选用北大荒肉业集团下属的宝泉岭公司生产的优质预混料、浓缩料,使用的兽药和添加剂统一是由国家GDP认证的国际产品,确保了生猪饲料安全。加大了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整顿力度,认真严厉打击销售、使用违禁药品,对突击联合检查不合格的兽药店和养殖场下达告知书,责令限期整改。

在养殖规程方面,我们以北大荒肉业核心基地示范场天香种猪场标准化饲养管理模式为样板,结合生猪生产实际情况,编制了《共青农场生猪养殖标准化体系指导手册》,统一发放到养殖户手中,做到全场规模猪场和规模户每人一册,由畜牧部门统一上门指导服务,并进行不定期检查监督,提高全场生猪科学养殖的整体水平。

在免疫程序方面,首先对生猪外购引进,严格执行外引畜禽逐级申报制。必须经总局、分局批准,农场畜牧部门检疫并饲养14天以上方可引进。对生猪常年进行科学常规免疫外,特别对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进行强制免疫,确保各种免疫密度达到100%。在科学免疫21天后,按监测比例随机取样进行抗体免疫效果监测,对免疫效果没有达到要求的进行补免,确保疫苗免疫质量,为科学免疫提供依据,确保安全生产。

在产品销售方面,农场生猪销售全部送到北大荒肉业,保证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安全原料。

二是推进“四个转变”。利用我场交通便利,距离龙头企业近、防疫体系健全等优势,按照退出散养,进入小区;退出庭院,进入规模;

退出传统,进入现代的“三退三进”发展模式,通过措施保证和强力推进,实现了小户饲养向家庭牧场、散户庭院饲养向小区饲养模式、粗放管理向规范化管理、低效益向高效益转变,有效地推进了人畜分离工程,加快了畜牧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达到了人居环境清洁和饲养环境安全。

三是推进“三包制”。为保证标准化发展目标的实现,农场成立了以场长、书记为组长的畜牧标准化发展领导小组,在全场各级领导干部推行“三包制”,即:农场领导包管理区,管理区包居民组,居民组包家庭牧场。农场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分别联系了一个重点猪场帮助协调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同时,针对重大项目召开专题协调会,协调相关部门解决资金、技术等具体问题。农场还与各管理区签订家庭牧场建设责任状,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一级管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保障机制。

二、完善体系,夯实基础,搞好四到位

一是队伍建设到位。我场现有畜牧兽医专业人员35人,其中:场级科站13人,居民组22人。为进一步加强畜牧队伍建设和人才培训力度,不断适应畜牧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农场选派了2名优秀基层畜牧技术员到八一农垦大学进行系统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为搞好新老接替,今年农场到外招聘2名大学生充实到畜牧队伍中。在技术培训上,通过外请专家讲座、以会代训、现场参观等形式加大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和基层畜牧养殖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力度。全年共组织业务培训2000多人次,在队伍管理上,建立了百分考核,动态问效机制,层层签订目标考核责任状。

二是科技推广到位。我们利用总局良种补贴项目,强力推进了生猪三元杂交高效育肥技术和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成立了天香、青林、金苗、洪祥、建兴等五个标准化猪人工授精站,新建了高标准化验室、采精室,辐射全场27个居民组的养猪户。目前,五个猪人工授精站已通过国家农业部验收,成为黑龙江垦区猪人工授精定点挂牌单位,生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已由试点示范,转向全面推广利用。猪三元杂交技术的应用缩短了生猪育肥出栏周期,降低了饲养成本,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三是综合服务到位。做到饲料供应、防疫灭病、繁殖配种、技术指导、产品交售五不出区、组。畜牧部门24小时为养殖户服务。共出诊128次,急诊和夜诊42次,上门技术服务320次,解除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保障了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政策扶植到位。为快速增加奶牛存栏量,引导、鼓励养殖户采用奶牛性控繁育技术,对使用性控技术的养殖户,每受孕一头农场给予100元的补贴。为保证饲料供应,划拨成年奶牛三亩,其他奶牛二亩饲料地,并对种植青贮饲料地执行地税减半的优惠政策,对出栏生猪减免检疫费。

三、加强防疫,典型示范,推进发展

推进畜牧标准化建设,防检疫体系建设至关重要。我们充分发挥场区两级动物疫病防疫队伍的作用,严格执行场内“三级防疫体系”标准,加大检、免疫力度和密度。改变每年春、秋两次集中防疫为全年跟踪监测。并确保“四个到位”即:确保预防措施到位,坚决控制内疫不发生;确保执法监督到位,严格阻止外疫不传入;确保应急措

施到位,有效应对突发疫情;确保防护措施到位,严防人间感染。做到“严把六关”即:严把免疫关,达到免疫密度100%;严把消毒关,清除疫源隐患;严把引入关,杜绝疫病传播;严把监控关。掌握疫情动态;严把监督关,保障肉品安全;严把应急关,早、快、严、小处置疫情,保障畜牧业安全发展。

总结上年标准化饲养管理典型经验,继续推广标准化养殖,树立典型,群体推进。在标准化建设上实施“品种优质化、生产规模化、养殖标准化、防疫体系化、营销品牌化”的发展战略,促进生猪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以天意正通、润泽、天香猪场为核心示范、青林、金苗、洪祥等7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场,辐射带动了全场20个生猪养殖小区。并由畜牧业务主管部门对全场标准化饲养管理进行不定期检查监督,使标准化建设提高一个层次,上一个台阶,实现全面达产、达效。

今年通过引资在我场新建的13万头生猪基地,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工程在十月底全部竣工,十一月初开始投产使用畜牧科将在生猪引进上,严格执行偶蹄动物外引程序,严把质量关,向猪场提供种猪质量技术参数;在饲养上,向猪场提供生猪标准化饲养操作规程,做好技术人员和饲养人员的培训工作;在防疫上,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操作规程,对猪场的技术人员进行业务技术指导,使之尽快达产达效。

畜牧的兽医标准化工作探析 篇3

关键词: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

中图分类号:S8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8-53-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从农村家庭副业转变为农业中最具活力的一个支柱性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所谓标准化,就是在经济、技术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为了有效地规范秩序,对实际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的可以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它包括制定、发布以及实施三个阶段,它的意义在于改进产品质量,使过程与服务更具适用性,减少或避免国际贸易壁垒,促进技术方面的合作。

1 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现状

1.1 管理和生产模式落后

当前,我国很多畜牧管理部门没有认识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不少农村养殖户依然处于传统“散养”模式,管理部门无力对其进行监管,缺乏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没有引入“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模式,不能应用标准化生产模式,很明显,这种生产现状已与现代管理不相适应。

1.2 畜牧兽医人才紧缺

人才问题是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一大问题,当前,在基层的畜牧兽医部门,都是年龄较大的老同志,很多人年龄已经超过了40岁,这些人员虽然经验丰富,但因为条件因素制约,他们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方法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虽然基层也有一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工作人员,但这些人都没有参加过专业技术培训,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业务水平不高,还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1.3 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虽然提出畜牧兽医标准化已有多年,但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有:缺乏经费、权责不明确、不能实行有效管理等。第一,因为一些政策没有得到贯彻落实,造成了缺乏经费的局面,无人问津畜牧生产的经营情况,使工作人员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二,有些地方的基层畜牧标准化工作管理部门存在职能交叉现象,有的归农业局管理,有的归畜牧局管理,导致权责混乱,工作效率不能提高;第三,由于缺乏经费,兽医站的医疗器械和设备依然运用原有设备,缺乏现代化硬件设备,致使经常发生疫情。这些问题的出现,就是因为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管理体系还没有形成,工作推进遇到了很多阻力,本身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2 如何标准化我国畜牧兽医工作

2.1 政府部门以及养殖户们应当足够的重视

政府部门的参与,可以有力推进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部门可以制订有关政策,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广大养殖户要做到规范化养殖,淘汰传统化养殖办法和思想认识,主动配合标准化工作的进行,并积极参与此项工作的开展。同时,向养殖工作人员及时宣传畜牧兽医的专业知识和标准化理论,引导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的推进。

2.2 完善相应标准化管理体系

在畜牧兽医部门实行标准化管理,使生产的标准化成为可能。一个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内部人员必须具备专业化知识,才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生产。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形成自下而上的管理制度,应该引起对标准化管理体系的重视。

2.3 做好宣传效果

各类新闻媒体要积极参与,广泛宣传畜牧业的标准化工作,传播畜牧业标准化知识。不但要经常传播专业知识,而且应该定期组织标准化工作的相关培训,提高养殖户的标准化意识,从根本上扭转养殖户们的认识,促进畜牧兽医工作的标准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的问题养殖户本身不能解决,这时需要一些咨询部门介入,帮助其顺利解决问题,促进标准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2.4 做好示范效应

一些工作人员思想认识当中缺乏畜牧兽医的标准化工作意识,只局限于学习了一些专业知识,因此可以通过建立一些示范性学习基地。帮助养殖人员和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准确认识标准化工作的概念和内涵,具体指导其开展标准化工作。

2.5 加强监管力度

很多卫生防疫站的设立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就是因为监管力度不够,疏于管理现象严重。应当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对所有部门进行严格的监管,尤其是家禽家畜类的卫生防疫工作,做好监管工作,有效促进畜牧兽医工作的标准化。

3 结语

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施畜牧兽医标准化是对人民负责任的表现。相关部门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重视和支持力度,完善相关畜牧兽医标准化管理体系,严格监督,科学指导,为最终实现畜牧兽医标准化而努力,为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杜友敏.我国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19).

[2] 张太翔,王炳军,李峰,田国宁,张金玲.兽医服务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J].中国动物检疫,2009,(09).

[3] 周望平,傅胜才,邱美珍,杜丽飞.以标准化促进畜牧产业化发展[J].中国畜禽种业,2010,(06).

江西加快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养殖 篇4

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指导。江西畜牧因地制宜推广农牧结合、达标排放、发酵床养殖、有机肥生产等粪污处理与利用模式, 推行畜地平衡、循环利用, 实现粪污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加大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力度。江西畜牧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作为重点突破的一项工作来抓。在生猪主产县开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新技术和集中处理试点, 建立病死猪收集体系, 探索出有效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模式及运行机制。宜春市以病死动物“四不一处理”为突破口, 全面推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规范化。对抛弃、收购、贩卖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 依法从重、从快予以查处。

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创建。按照“五化”要求, 加强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殖档案管理, 推进标准化创建和规范管理。2014年要完成部、省、市三级标准化示范场创建任务50家以上。示范创建工作已开展了4年, 从2014年开始必须在所有规模养殖场全面推广, 全力推进。江西吉安以生猪标准化、“菜篮子”工程项目建设、以奖代补政策为抓手, 主抓1000头以上规模猪场, 以点带面, 推进畜牧清洁生产工作。

标准化畜牧业 篇5

农业部近三年每年都召开现场会推动规模养殖发展,目的是要不断总结探索并进一步明确我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的方向、模式和实现途径,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快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从目前情况看,一方面规模养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成效突出,但另一方面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有时候甚至比以往表现得更加紧迫,继续下大力气、毫不松懈地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别无选择。

进一步增强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主要抓手,是新形势下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2010年,农业部启动了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评选出1555个布局选点科学、设施设备先进、生产管理规范、特色亮点鲜明的标准化示范场,各地积极响应,扎实推进,形成了部省联创为主导、市县广泛参与的标准化示范创建新格局。今年,农业部继续在全国创建500个示范场,各地按照部署,创新机制,增加投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理念深入人心,规模养殖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存栏100头以上奶牛、存栏2000只以上蛋鸡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34%、30.6%和62.9%。

当前,我国畜牧业区域布局不断优化,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这些成绩的取得,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起点低、基础差,标准化规模养殖整体水平与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相比仍有不少差距。目前,我国畜牧业正处在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生猪等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动物疫病等问题凸显,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仍然不高。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突破当前畜牧业发展难点的关键所在,是解决当前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治本之策。

保障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迫切要求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这一轮生猪价格上涨,同比涨幅大,持续时间长,最高涨幅(今年6月第5周)达86.6%,涨势已持续15个月,成为拉动CPI上涨的重要因素。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成为领导关心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热点。分析此次生猪价格上涨的原因,除养殖成本持续攀升、前期生产的周期性调整等外,散养户退出加快是重要的因素。据农业部对2000个养猪村的定点监测,7月份养猪户占所有农户的比重为22.74%,比去年同期下降1.72个百分点,比2009年下降2.8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约750万养殖户已经退出养猪业。从长远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推进,特别是受比较效益低、疫病及市场风险大等影响,分散养殖户逐步退出养殖业难以避免,这一势头也不可逆转。而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不仅仅是弥补部分散户退出、增加市场供给的客观需要,而且还是克服散户“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盲目跟风问题,促进生产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近期的监测情况看,规模养殖场(户)是当前增养补栏的主体。因此,保障畜产品市场稳定有效供给,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方向不可动摇。

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迫切要求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今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3•15特别节目,报道了以“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著称的河南双汇集团收购含“瘦肉精”猪肉。知名企业在敏感节日被曝光质量安全问题,影响十分恶劣,对整个行业发展和消费者信心造成了很大冲击,人们一度谈“肉”色变。发展畜牧业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保证肉蛋奶等畜产品让城乡居民吃得上、吃得起、吃得放心。尽管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环节比较多,但确保生产环节质量安全我们责无旁贷。河南双汇“瘦肉精”案件结果查明,涉及非法添加药物的大多是年出栏规模在500头以下的散养户,而其症结在于散养户法律意识淡薄、违法成本低、监管难度大。目前,全国有生猪养殖场户6000多万个,肉牛、肉羊养殖场户3500多万个,年出栏活畜9亿多头。对千家万户进行质量监管,无论是监督检查还是抽样检测,都难以实现全覆盖。而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不仅企业自身生产规范、档案齐全、法律意识强,而且便于监管。因此,破解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必须以转变生产方式为根本,坚定不移地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

防范动物疫病迫切要求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去冬今春,受异常气候影响,我国一些省区发生仔猪流行性腹泻,部分地区仔猪成活率明显下降,个别养殖场(户)死亡率超过50%,这对于原本低迷的生猪市场更是“雪上加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推动了生猪产品价格的上涨。基层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散养户设施设备条件简陋,大多缺乏保温防寒措施,仔猪死亡率较高,而规模养殖场(户)发病明显较少,死亡率也较低。实践证明,不论是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还是常见病的防治,难点和重点在散养农户,主要是散养户设施化水平低,技术力量不足,特别是在养殖亏损时,降低饲养管理水平,疫病发生的风险更大。因此,只有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才能彻底改变散养户传统落后的饲养方式,提高设施技术装备水平和动物疫病防控水平,才能真正有效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

党中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这不仅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理念和发展方略的调整,同时也包括和引领国民经济各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十二五”是建设现代畜牧业,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关键时期。继续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又是化解产业发展内部矛盾,促进畜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各级畜牧兽医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重大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抓住关键环节,落实关键措施,加快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

继续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以示范创建为载体,扩大标准化规模养殖辐射带动面。创建是基础,示范是核心,成效是关键。开展示范创建,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是新形势下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有效手段,今后要坚定不移地抓下去。一要着力于标准化示范场的创建,真正把标准化生产水平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养殖场评选出来;二要着力于标准化示范场监管制度的建设,加强对挂牌示范场的常态化监管,决不允许标准化示范场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安全事件,决不允许标准化示范场成为环保部门通报整改的负面典型;三要着力于引导示范场切实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典型引路,真正把示范场好的做法、好的经验贯穿到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工作实践中,全面提升我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同时,要充分发挥好专家队伍的技术支撑作用,把好使、实用的技术推广到生产一线。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提高规模养殖设施化水平。这几年,畜牧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扶持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资金总量不断增加。2011年,中央支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的项目资金达到36亿元,覆盖了生猪、奶牛、蛋鸡、肉鸡、肉牛和肉羊6大主要畜种。这些年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资金在增加,当务之急各地必须按照中央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加强规模养殖场(户)基础设施改造,不断提升设施化水平;要加强政策效果的评估和分析,建立健全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强化项目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确保项目实施公开、公平、公正。

以标准化推进为核心,提升规模养殖水平。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既要上规模、更要上水平。标准化才是畜牧业生产的本质和核心,是示范创建的主要内容。离开了标准化的规模养殖,无异于集中的散养,隐患更多,风险更大。最近,农业部从去年创建授牌的标准化示范场中优中选优,遴选出149家典型示范场汇编成《百例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参考书,为各地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提供借鉴。搞标准化规模养殖必须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共同推进。在硬件方面抓好圈舍和设施设备建设。在软件方面,一方面要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投入品使用、养殖档案管理和动物疫病防控,另一方面要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或规程,规范生产过程,真正做到“物有技术标准,事有管理标准,人有工作标准”。

以粪污处理为重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规模养殖加快发展的同时,畜禽废弃物处理问题日益成为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瓶颈。目前,国家正在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各地要注意总结推广基层探索出的粪污有效处理模式,处理好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近年来,江西赣州等一些地方采取“猪-沼-果”模式发展生态养殖,以

“果”定“猪”,实现了粪污消纳和水果品质提升的双赢目标;山东等地针对适度规模养殖户,积极推广发酵床养猪,探索解决粪污治理问题;国内一些大型生猪生产企业,大多采用干湿分离、沼气发电、沼渣还田、沼液达标排放的处理工艺,达到粪污的无害化处理。畜禽粪污处理是今后一个时期规模养殖发展的重点,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同时又要因地制宜,坚持低成本高效率,切实做到处理效果好、养殖场(户)有能力承担。

以产业化为纽带,促进产加销协调发展。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或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养殖场(户)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可以更好地与市场对接,稳定养殖效益,使规模化、标准化具有持久的发展动力。要按照产业化经营的理念,大力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生产经营水平高的畜牧业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逐步成为带动农户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主体。要通过畜禽养殖大户、经营能人联系农户,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型、营销型和综合型专业合作组织,提升畜牧业组织化水平。要积极发展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畜产品运销体系,降低流通成本,使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实现增值,以现代营销体系提升畜牧业的产业化水平。

积极营造规模养殖发展的良好氛围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畜牧兽医部分要充分认识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对于保障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的重大现实意义。切实强化组织领导,把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职责分工,量化指标考核,务必做到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主要负责同志要深入基层,及时研究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

加强政策措施。当前,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面临用地难、贷款难两大制约。各地要主动与国土和金融部门沟通协商,积极争取支持,尽快把规模养殖用地纳入地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信贷机制,研究开发适合于畜禽规模养殖发展的信贷产品,支持龙头企业成立担保公司,帮助养殖场(户)解决贷款难问题。

浅谈标准化生产带来的畜牧业革命 篇6

1 现代畜牧业需要标准化生产的必然性

1.1 传统畜牧业养殖中存在诸多问题

传统畜牧业养殖户防疫意识差, 圈舍环境落后, 饲养品种杂, 养殖技术水平低, 畜产品安全隐患大, 养殖规模小、周期长, 市场竞争力弱, 价格受市场波动大。这些不科学、不规范养殖, 使农村生活环境恶化, 扩大再生产受到约束, 严重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步。

1.2 现代畜牧业是科技进步的产物

现代畜牧业是以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为特征;是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效益显著的产业, 是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 是技术密集、科技含量高、可控性强的畜牧业, 是饲料、兽药、种畜禽和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畜牧业。

1.3 标准化是现代畜牧业的主要特征

标准化生产在饲养方式上, 实现了由传统的分散饲养向集约化、标准化方向的转变;在工作目标上, 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同步推进的转变;在生产推动上, 由政府号召向政府扶持、企业带动、农民参与的转变。标准化生产的实施, 是养殖业革命性的转折, 代表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畜禽规模养殖, 实施标准化生产, 坚持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是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风向标, 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体现和主要途径。

1.4 标准化生产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突破口

对畜牧生产存在的问题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和约束, 是改变不合理形式, 维持畜牧生产秩序, 加快发展进程的重要措施。标准化生产成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必然趋势, 也是我国从畜牧大国转变为畜牧强国的必经之路。

2 标准化生产带来的产业革命

2.1 生产方式的转变, 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标准化养殖实行人畜分离、集中饲养、封闭管理, 养殖粪污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符合法律规定。标准化的生产, 一律按照“六统一”原则:统一基础设施改造、统一选用优质畜禽品种、统一饲养管理技术规程、统一投入品控制、统一疫病防制、统一组织销售。生产方式的转变, 使资源利用更加充分, 畜产品质量提高, 生产过程一体化, 市场竞争力增强。

2.2 现代化结构调整, 提高了畜牧科技水平

2.2.1 结构布局的总体调整

各地立足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规模、种养结合、分类指导”的原则, 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支持建立无公害基地和无公害畜禽产品, 发展品牌和特色优势产业。

2.2.2 养殖场的现代化设计

现代化的养殖场, 应有体现标准化的设施和设备。包括标准化圈舍、排风、供电、饮水全套系统, 原料储存厂房、检测设备、消毒设备、粪污处理系统等, 必要的投入带来养殖效率的提高和环境的改善。尤其是沼气池与防疫室的建立, 前者将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变废为宝, 增加农作物产品产量;后者将防疫意识进一步升华, 有效控制人畜共患重大动物疫病。

2.3 科学技术操作, 保证了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2.3.1 科学饲养和营养水平的改善

运用先进设备、设施改变环境, 采用科学的操作规程规范生产, 营造科学、舒适的生存环境。按照国家无公害食品标准生产、无公害食品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制定养殖过程。根据不同饲养阶段和畜禽生长条件, 合理搭配饲料, 保证畜禽健康生长繁育。

2.3.2 动物防疫检测体系完善

建立科学免疫程序, 保持畜禽群体免疫抗体水平一致性。对饲养员进行专业培训, 定期对养殖场进行彻底的消毒, 保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动物防疫体系的完善, 促进养殖业由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 确保畜禽产品与自然环境安全与美观。

2.4 规范化的管理, 促进了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4.1 实行标准指导授控管理

将标准化养殖场归入授控管理, 畜牧部门统一指派驻场兽医, 进行技术指导, 严格对饲料, 饲料添加剂, 预混料, 疫苗, 兽药等生产资料投入品和病死畜禽的监督管理。

2.4.2 实行健康养殖档案管理

对进入养殖场的人员进行登记备案, 建立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档案。对生产过程投入的畜牧生产资料进行准确记载, 如实填写好引种, 饲料、兽药使用、消毒、免疫、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记录, 并实行畜产品安全卫生和质量的可追溯制度。

2.5 实行产业化经营, 促进农业、农民、农村和谐发展

标准化的生产需要合理的经营方式。产业一体化经营建立最惠价格机制、相互采购机制、风险分担机制、资金封闭运行机制、技术和管理机制。集食品加工、种畜禽繁育、饲料供应、技术支撑、物流分配, 金融保险和服务于一体的合作经济组织。并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养殖场”模式, 将农业基地和粮食与畜牧密切结合, 为农民增收增加渠道, 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 进一步实施标准化生产, 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

3.1 加强宣传、组织领导

我国还处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过渡, 需要我们将标准化生产进行到底。加强组织领导, 把畜牧业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具体措施有四:一是提高认识, 加强重视, 多向领导汇报和宣传;二是依法治理畜牧业, 维持良好秩序;三是举办大型标准化养殖培训会提高养户对标准化的技术掌握;四是加强养殖场和小区的带动作用。

3.2 加快标准化饲养基地建设

各级财政应对标准化饲养基地加强建设, 增加扶持力度, 扩大养殖场生产规模, 重点支持养殖场 (小区) 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 加快沼气能源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增强标准化综合与应用能力。

3.3 完善畜禽养殖保险赔偿机制

进一步推行标准化地区畜禽良种补贴项目、国家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母猪性保险政策, 促进了畜禽生产的快速发展, 增强畜牧业抗风险能力, 稳定和巩固畜牧业的基础地位。

3.4 凝聚合力, 为标准化提供优质环境

标准化畜牧业 篇7

1 迁安市已经进入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重要时期

三年来, 迁安市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动力, 以现代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主题, 认真研究产业政策, 找准切入点, 使生猪、奶牛、肉鸡的标准化规模养殖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之路。

1.1 切实把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

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文件, 提出鼓励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标准化养殖小区, 要求重点扶持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 实施标准化养殖示范工程, 加快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

1.2 切实把加大资金投入作为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重要举措

据不完全统计, 农业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改扩建项目, 累计在迁安市投资1600万元, 带动农户投资1亿多元, 支持68个规模养殖场新建粪污处理设施68处, 改建和新建标准化栏舍1.5万平方米, 配套防疫设施68处。河北省生猪调出大县使用奖励资金1300多万元, 本级政府投入1亿多元, 先后支持256个规模猪场进行了栏舍改造、粪污无害化处理、动物防疫等基础设施建设。

1.3 切实把规范畜禽养殖作为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重要手段

迁安市除了严格实行省各项畜禽养殖标准外, 还制定了《生猪养殖小区技术规范》和《养殖小区动物防疫工作指导意见》, 初步建立了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骨干、地方标准为补充的畜禽养殖标准化体系, 对养殖生产环境、品种质量、质量检测等进行了规范。严格规范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程序和防控工作规程, 对新建规模养殖场进行了防疫条件审核, 提高了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加强畜禽生产全程监管, 实行生猪检疫与“瘦肉精”检测同步进行。2010~2012年三年间, 迁安市共抽检猪尿样5000多个, “瘦肉精”阳性检出率仅为0.04%, 畜产品质量总体安全。

2 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禽生产的主要方式, 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根本特征。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要按照“规划科学化、生产规模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企业化、防疫程序化、污物处理无害化”的要求, 发展规模养殖, 改善基础设施, 完善配套服务, 规范管理制度, 提高生产技术, 实现畜禽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生态化。

2.1 要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

要加强对规模养殖户的技术培训, 将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印发到每个养殖场和养殖小区, 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指导, 使畜禽养殖按章生产、照章操作。

2.2 要严格执行标准化管理制度

主要是“六项制度”:即种畜禽调运审批制度, 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制度, 养殖档案登记制度, 兽药、饲料使用制度, 畜禽防疫、检疫制度, 粪污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凡是不符合申报条件的一律不得进行审批发证;凡是不允许生产使用的饲料、兽药, 一律不得进行非法制售和使用;凡是必须执行的免疫、检疫和无害化处理等规定, 必须无条件执行到位。

2.3 要强化全程标准化监督管理

要加强对饲料、兽药质量监控, 严防瘦肉精等违禁药品进入生产环节的监管;要加强生产过程的监控, 搞好产地环境保护, 健全养殖档案, 严格免疫程序, 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要加强流通和市场的监控, 严防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3 突出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既是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要求, 也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还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当前, 我们着力推行四种粪污治理模式。

3.1 农牧结合模式

这是经济、有效的粪污治理模式。要充分考虑当地土地的粪污承载能力, 大力支持规模养殖进山入林, 充分利用农田、林地、果园、菜地对经过沉淀发酵的畜禽粪污进行消纳吸收, 实现种养区域平衡一体化。

3.2 沼气配套模式

就是要大力推广户用沼气、沼气发电等沼气综合利用工程, 将畜禽粪污经沼气池发酵后所产生的沼气、沼液、沼渣再进行原料、肥料、饲料和能源利用。

3.3 有机肥加工模式

就是在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有机肥加工厂, 利用生物工艺和微生物技术, 将畜禽粪便经发酵腐熟后制成复合有机肥, 进行产业化开发。

3.4“零排放”模式

就是应用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 在畜舍内铺设一定厚度的锯木屑、谷壳等垫料, 生猪在垫料上饲养, 粪尿全部被垫料吸收并进行混合发酵, 达到粪污低排放的目的。要在垫料搭配和菌种生产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并采取降温防暑措施, 切实解决好畜禽夏季高温越夏和垫料来源困难问题。

4 着力推广龙头联基地发展模式

在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中, 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赢得市场的能力, 是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骨干力量。可以说, 抓住了龙头企业, 就稳定了标准化规模养殖。因此, 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推进规模养殖, 做强优势产业。

4.1 要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养殖基地

三元、伊利等龙头企业在壮大原有主业的同时, 要延伸产业链条, 发展规模养殖, 扩大一体化生产规模, 提升企业整体发展水平。要鼓励和引导已经发展起来的饲料加工、生猪屠宰、种猪繁育等大中型龙头企业, 延伸产业链条, 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 形成集饲料生产、规模饲养、肉品加工、废弃物利用于一体的产业集团。

4.2 要密切龙头企业和规模养殖场的利益联结

要大力推广秦皇岛正大的发展经验, 龙头企业负责向规模养殖场提供种苗、饲料、防疫、技术、产品保护价收购等服务, 规模养殖场负责按企业要求组织标准化生产, 形成龙头企业与规模养殖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型合作关系, 促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稳定发展。

5 努力构建促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长效机制

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既是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也是促进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因此, 必须转变观念, 强化职能, 切实做好行业服务工作, 努力构建促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长效机制。

5.1 加强良繁体系建设

要在畜禽优势产区、规模养殖程度较高的地区, 着力建设一批档次高、质量好的原良种场, 提高畜禽良种质量和供种能力。认真实施好生猪、奶牛良种补贴项目, 优化牲畜品种结构。鼓励和支持规模养殖场进行自繁自养, 有条件的大型养殖企业要配套建设企业自有的种畜禽场。

5.2 加强防疫体系建设

要强化兽医公益性职能, 建立健全县级兽医工作机构和乡、村防疫员队伍。要根据规模养殖的新特点, 强化规模养殖场的自我防疫意识和防疫责任, 指导养殖场建立和完善自己的防疫队伍和防疫基础设施, 制定科学的免疫和疫病防控工作程序。加大对规模养殖场的畜禽免疫和免疫抗体水平的检查力度, 确保免疫工作落实到位。

5.3 加强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标准化畜牧业 篇8

1 传统养殖模式的利弊分析

1.1 传统养殖业模式的弊端

1.1.1 传统养殖模式规模小, 使养殖业常常大起大落。

1.1.2 传统养殖模式科技含量低, 资源转化率低, 生产效率低。

1.2 传统养殖模式的优势

1.2.1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各种精粗和青绿饲料, 这是机械化饲养绝对做不到的, 尤其传统养猪、养牛。

1.2.2更能承受市场波动所带来的冲击, 船小好掉头, 当猪肉价格下跌, 农户就可以少养或不养而改为养牛或养鸡, 但是如果一万头场少养一些就要亏本, 同时房屋及设备的折旧、维修、工人的工资仍要支出, 处境就会相当困难。

2 标准化养殖模式的利弊分析

2.1 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的优势

2.1.1根据不同区域市场, 在不同规模化养殖场养育不同的畜禽品种, 如追求“长得快、产量高”, 或瘦肉率高, 或抗病力强, 或风味浓郁等。

2.1.2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排泄物, 即畜禽粪便;二是废弃物, 主要是病死畜禽。通过规模化养殖场建设, 常能妥善处理畜禽排泄物及病死动物的处理问题, 杜绝随意排放、到处乱扔, 改善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

2.1.3通过规模化养殖场的标准化建设, 强制要求用药规范、含药饲料使用规范、防疫技术规范等, 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药物残留、细菌等的病原污染。

3 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应当防止的问题

3.1 场选址方面

如果在规模化养殖场的选址、圈舍建造、废弃物处理、人流物流等方面缺乏科学的设计和管理, 小区随时会成为疾病疫源地, 所带来的损失、危害更大。如, 部分地区的规模化养殖场有的建在主干道两旁或离庭院很近, 有的离人饮用水源不远, 有的圈舍间距太近, 有的没有消毒设施, 有的粪便到处堆积等等, 这些都会成为疫病流行的隐患。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愈发关心自我的生存状况, “民以食为天”, 食物安全是公众最为关心的。二噁英事件、瘦肉精事件、禽流感、药物残留等有关话题, 使畜产品的消费蒙上了一层阴影。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建设, 就是要从生产源头开始, 从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入手, 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 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技术法规, 把技术标准融化在生产操作过程中,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合理用药, 不滥用药物, 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药物, 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的畜产品。

3.2 规划布局方面

3.2.1有的小区建设在紧靠主要交通干道两侧, 人流、车流、物流多, 噪音大, 影响畜禽生产, 增加了疫病传播机会;有的为了方便生活, 选址离居民点很近, 交叉污染严重;有的因集中调地困难, 允许养殖户把场建在责任田里;有的因陋就简, 不加改造地把小区建在低洼湿地, 不利排水, 疫病多发;还有的小区建在环境污染严重的化工厂、水泥厂等厂矿附近, 使小区空气和水流受到严重污染, 后患无穷。

3.2.2不少小区未请专家进行统一规划设计, 建场规模大小不一, 建场方向不一, 有东向, 有西向, 有高有矮, 五花八门。

3.2.3 同一小区内饲养畜种杂乱, 猪、鸡、牛、羊什么场都有, 有的甚至一场多畜。

3.2.4由于大多数小区是以农户为投资主体, 因受资金或其它条件限制, 有些户已投入生产, 有些户才开始土建, 战线拉得过长, 小区内各场建设步调不一。给统一防病和统一销售畜产品带来不便, 对生产经营十分不利。

3.2.5养殖场内部建设不合理。大多数养殖户都是“以场为家”, 生活区与生产区紧紧相连, 有的甚至连围墙也不砌, 生活、生产混为一体;畜舍之间间距过小, 畜舍过于低矮, 窗户少而小, 采光通风不良。养殖场大门口未设消毒池, 生产区门口未设消毒间。

3.2.6生产制度建设方面:一是养殖小区防疫制度不健全, 小区内防疫消毒没有制度化, 畜舍内外环境没有进行定期消毒, 各养殖户的免疫程序千差万别, 有的养殖户以为免疫接种多多益善, 本地没有的疫病也搞防疫注射, 有的饲养户图省事, 该防的病不防, 还有的购买低价劣质疫苗或采用不恰当方法接种, 结果起不到免疫作用, 甚至造成疫情扩散;二是养殖小区组织管理不规范, 无专人负责协调小区内公共基础设施问题, 比如水、电、路三通问题, 小区内没有自己统一组织, 引种、供料、防疫、销售互不联系, 各讨方便, 导致生产秩序混乱, 综合效益不高;三是内部没有一套科学的规章制度, 消毒设施欠缺, 畜禽粪便乱堆, 病死畜禽乱扔, 购销者随便出入。

规模化养殖场不仅仅是一个组织生产形式, 它不能靠数量的扩张, 而是要成为科技成果应用的基地。无论是技术推广机构, 还是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 都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农户进行培训、指导, 把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 依靠科技提升规模化养殖场的生产水平。

摘要:我国畜牧业正处在传统畜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转变的关键时期。目前政府为了推进标准化养殖的发展, 投入了大力的人力物力, 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措施。为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资金效益及政策效应, 文章对传统养殖模式与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模式的利弊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应当防止的问题。

高标准打造草地生态畜牧业 篇9

1 主要做法

1.1 整合资金, 部署到位

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在全县实施以来,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多次深入考察、调研, 专题研究做大做强草地生态畜牧业, 确定以全省10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盘石镇为重点, 对全县进行连线连片开发, 形成种草养畜产业化。

2009年以来, 国家投入该县种草养畜科技扶贫项目资金1500万元, 借助这一良机, 为高标准打造草地生态畜牧业, 松桃苗族自治县集中人力、物力, 整合石漠化、国土整治、一事一议、小水窖建设、通村公路、农网改造、引资入驻等项目资金5600万元, 为草地生态畜牧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 建好基地, 保障种源

良种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 跟踪指导和服务是农民养殖增收的保障。2009年3月, 该县支持有开拓创业能力的李胜彬领办, 与刘伟、杨胜和、陶政明、李福萍等联营投资兴建松桃全盛种羊繁育基地, 基地经贵州省农委审批、工商部门注册, 为省级种羊繁育基地, 种羊基地为全县科技扶贫种草养畜户提供了良种保障。

1.3 招商入驻, 农户参与

宜人的自然环境和优厚的招商引资政策, 吸引了湖南省宏达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雷长春投资1000万元落户盘石镇项目区, 开垦荒山闲土5000亩, 建标准化圈舍6栋6000m2, 带动农户200余户养羊2000余只, 形成了“中心+公司+基地+农户、大户带小户、小户联户”等立体发展模式。

1.4 各显其能, 通力合作

自项目实施以来, 国土部门负责挖山平地, 水电部门负责通水通电, 交通部门负责通路, 畜牧部门负责建圈引种各有关部门各显其能, 通力合作, 不到两年时间, 盘石镇项目区就新开垦荒山闲土2万余亩, 新修公路10km, 新架电线8km, 新建圈舍120余栋, 饲养各种畜禽50余万头 (只) 。

1.5 公开透明, 接受监督

项目实施以来, 全县始终坚持项目的公开透明。通过松桃信息网、松江之声、松桃每日电视新闻、政务公开明白墙等多种形式, 对项目实行公告、公示制度。实施前公示项目名称、来源、内容、资金额度、补助环节、补助标准、补助范围以及涉及的农户等;项目实施结束后, 及时在项目区公布实施情况,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纠正, 建立责任倒查制度。由于项目公开透明, 群众十分满意。

2 取得的成效

2.1 建成了独具特色的“五种模式”, 成效突出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 探索出独具特色的“五种模式”。“草+果+畜配套模式”:在项目区内, 已套种优质高产黑桃、美国纽荷尔脐橙等经果林6万余株, 将畜禽粪尿施入草地, 使整个牧草项目区成了一个天然的果园牧草仓库, 形成了草、果、畜配套、立体发展的格局;“常规畜禽+特种畜禽配套模式”:项目区既养常规的猪、牛、羊、禽40万余头 (只) , 还要养野猪、竹鼠、贵妃鸡、珍珠鸡、黑羽乌鸡等特种畜禽10万余头 (只) , 既满足了市场需求, 又促进了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全方位发展;“集中成片开垦+分散连线发展模式”:以盘石镇为重点, 同时对其它乡镇连线连片开发, 形成了10万亩草场连片, 50万头 (只) 畜禽成群、草畜配套、规模发展的格局;“围栏放牧+林下放养+舍饲圈养模式”:根据草食动物的不同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进行不同的管理, 对黑羽乌鸡实行林下放养, 对部分种羊实行围栏放牧, 对莱芜猪实行舍饲圈养。既提高了养殖效益, 又可保护畜禽免遭家犬伤害损失;“养殖+旅游+餐饮+休闲配套模式”:项目区草绿一片, 珍畜珍禽随处可见, 并有多处观景台, 可远观万亩草场、围栏放牧和奇特秀丽的自然景观, 成为人们旅游休闲观光风景地。

2.2 建成一个省级种羊基地, 保障种源

2009年3月, 经贵州省农委审批、工商部门注册, 本县建起了松桃全盛种羊繁育基地, 基地集养殖、育种、科研、改良、外调、收购、上门跟踪服务于一体。用波尔山羊与黑山羊进行杂交繁育, 培育适合贵州山区饲养的优良品种 (松桃大耳朵黑羊) , 每年可提供良种羊5万只以上。

2.3 建成了县乡村三级网络体系, 保障服务

县畜牧兽医局、草地畜牧业发展中心对全县草地生态畜牧业直接管理指导, 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跟踪服务, 新聘20名草地生态畜牧业辅导员和503名村级兽医防疫员, 实行合同制服务。形成县有服务管理机构、乡有服务指导人员、村有服务辅导员和兽医防防员的三级服务网络。县草地畜牧业发展中心还举办培训班10期, 对全县种草养畜农户进行了培训, 使他们初步掌握了草食动物的饲养管理技术和防治动物疾病的基本技能。

2.4 建成了生态环境型草场, 变荒为宝

经两年的不懈努力, 昔日的石漠化地区成了绿草场, 全县已建设人工草场10万亩, 可涵养水源280.5万m3, 防止水土流失34.65万t, 采用多种牧草混播, 使基地四季常青, 形成高山峡谷典型喀斯特地区岩溶绿毯和保水、保土、保肥的生态绿色牧场,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驾齐驱。项目共扶持贫困农户42206户, 户均饲养草食动物30头 (只) 以上, 每户可出栏草食动物36头 (只) 以上, 可直接解决42206人的就业。在项目建设期间, 累计出栏肉牛、肉羊、肉兔等草食动物300万头 (只) 以上, 出栏野猪、竹鼠、英国贵妃鸡、美国七彩山鸡等特种畜禽500万只以上, 可新产值99656万元。

2.5 实行“七统一”高标准, 实现“三通”

为高标准打造草地生态畜牧业, 项目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种草、统一建标准化圈舍、统一引进种畜发送、统一动物防疫、统一管理、畜牧技术人员统一跟踪指导的“七统一”。全面实现了水、电、路“三通”。

2.6 建成54个规模示范场, 助农增收

草地生态畜牧业己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2009年, 该县畜牧业收入达6.86亿元, 占农业总收入的48.3%, 其中草地畜牧业占畜牧业收入的62.5%。截至目前, 已建起蓼皋镇宇通优质肉牛肉羊有限公司、乌罗镇小河肉牛肉羊养殖场、大兴镇武陵山波尔山羊养殖场、甘龙光华养羊场等种草养畜草地生态畜牧业规模示范场54个, 规模养殖草食动物大户1000余户。在龙头养殖企业的带动下, 该县种草养畜的农户已有1万余户, 每户年新增收入5000余万元。2.7建成了高标准的项目区, 备受关注今年3月至6月, 贵州省扶贫办主任叶韬、省农委副主任吴承斌、省扶贫办副主任刘素芬到松桃调研后认为:松桃宣传到位, 群众积极性高, 严格按照标准全力做好项目实施, 在全省做出了示范。

2010年6月28日, 贵州日报第10版作了题为《松桃高标准打造草地畜牧业让农民从生态改善中受惠》的整版报道, 社会反响良好, 独山、遵义等县市纷纷前来该县考察学习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经验。

3 下一步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充分认识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的重要意义, 求真务实做大做强草地生态畜牧业。

标准化畜牧业 篇10

1 畜牧兽医标准化的含义

标准化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为了实现最佳化的秩序管理而采取的统一的标准流程来进行相关工作的操作。这些操作流程包括制定和实施标准、编制等。在统一的标准下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规范他们的操作流程, 最终达到生产的最终目的。畜牧兽医的标准化就是指在对畜牧进行养殖时对兽医所要实施的行动进行统一的规范, 从而来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 提高畜牧业相关产品的质量, 更好的去服务于畜牧业的生产。标准化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 它是一个活动的过程。在进行标准化操作时, 工作人员始终要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工作。但是标准化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的具体要求也会随着实际情况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所以标准化的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畜牧兽医的标准化能够为兽医的工作提供标准化的操作过程, 能够解决更多的畜牧业中的问题, 从而提高畜牧业的发展水平, 进而促进我国的社会进步。

2 实施畜牧兽医标准化的意义

2.1 能够提高畜牧产品质量

实现我国畜牧兽医的标准化能够提高我国畜牧产品的质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 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 所以畜牧产品的质量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畜牧兽医标准化水平的提高更利于促进我国现代畜牧业的标准化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 畜牧业需要实现其产业的产业化经营, 而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就是标准化。所以标准化的生产会贯穿于生产的始终, 从而提高畜牧产品的最终质量, 达到生产产品的最佳状态。除此之外, 畜牧兽医的标准化还需要制定统一的安全质量标准、动物防疫标准等, 在这样的标准中进行畜牧产品生产能够满足社会食品安全要求, 提高我国畜牧产品的整体质量。

2.2 能够提高国际竞争

当今市场的竞争不仅仅是国内市场的竞争, 更是国际市场的竞争。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 我国就以更加自由更加积极的状态参与到国际竞争的大潮中去, 所以我国的畜牧业发展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就要实现其标准化生产。在世贸组织的成员国中畜牧业标准化程度越高在国际竞争中就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但是对于我国来说, 我国的畜牧兽医标准化起步较晚, 标准化管理上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 最终使得我国的畜牧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尤其是近几年来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 一些国家对我国纷纷实行贸易壁垒, 这就导致我国的畜牧产品处于更加被动的地位, 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 我国不仅要采取相关的国际法来维护我国的利益, 还应该主动提高我国畜牧兽医的标准化水品, 争取能够与世界水平接轨, 从而更好的来保证我国畜牧业的竞争地位。

2.3 能够实现我国畜牧业的产业化

当前我国的畜牧业生产的规模还比较小, 主要是以家庭经营为主, 虽然我国存在一些比较大的畜牧生产企业, 但是其生产规模与世界的大企业相比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样的小规模生产现在已经无法很好的满足当前我国人民物质生活的需求, 也不符合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实现我国畜牧兽医的标准化管理, 能够集中我国的优势畜牧资源, 提高我国资源的利用率, 促进我国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产业化的进行模式能够充分利用畜牧资源, 在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下, 生产出更多的合格产品, 进而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3 实现畜牧兽医标准化的方法

3.1 建立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体系

实现我国畜牧兽医的标准化管理就要建立相应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3.1.1 建立相关部门

我国的畜牧兽医管理应该建立相关的管理部门, 并且还要明确该部门的责任。同时还要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来对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进行科学的规划指导和监督。

3.1.2 制定相关标准

国家和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关的畜牧兽医标准化的咨询和管理工作, 建立标准化执行标准, 还要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资金支持等。

3.1.3 考虑当前状况

要提高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的管理水平, 在制定相关的标准时应该充分考虑当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市场需求状况, 要实事求是, 及时调整一些落后的标准, 建立科学的标准体系。明确各部门的分工、任务, 各部门之间要相互协调, 共同促进我国畜牧业管理的标准化。

3.2 加强对企业的监督

实现畜牧兽医的标准化管理, 就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督。企业的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畜牧业生产过程以及生产的产品进行监督检查。监督其产品是否按照相应的标准来进行生产和管理, 及时了解动物的疫病防治、兽药和饲料的投入使用情况。对企业的生产管理行为进行实施监督, 充分做到生产的标准化, 健全高标准化体系, 进而促进我国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加强企业的监督管理还能够推动我国畜牧业产业的进步, 有利于与世界接轨, 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 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能够促进我国畜牧业的进步, 保证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所以, 在进行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时应该加强政府和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 加大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 提高我国畜牧产品的质量, 提高我国畜牧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进而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人们对畜牧产品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 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能够保证我国畜牧业的生产安全, 提高我国畜牧业的产品安全质量, 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畜牧产业的稳定发展。文中笔者结合工作实践, 对畜牧兽医标准化进行了简要讨论, 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畜牧兽医工作,标准化管理,意义分析

参考文献

[1]蔡斌.浅谈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意义及措施[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 2012, 8 (8) :6-7.

[2]王开文.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建设探析[J].新农村 (黑龙江) , 2011, 10 (5) :29-30.

[3]李明.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相关探讨[J].科技资讯, 2012, 5 (3) :23-24.

上一篇:供应链集成服务市场下一篇:胰岛素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