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性控制

2024-05-09

反应性控制(通用7篇)

反应性控制 篇1

在现实生活中, 冲突情境无处不在, 比如当我们走在路上边走边打电话, 突然有朋友打招呼, 我们需要思考究竟是要继续打电话还是跟朋友问好。这种对思想和行为的控制需要我们调用自身的认知资源, 对当前的冲突进行判断以及对将采取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

一、冲突控制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冲突控制是指个体在冲突或竞争的情境中选择相关信息, 克服无关信息达到目标的过程, 是认知控制的行为监控和冲突解决功能的体现 (蒋军等, 2012) 。

研究冲突控制主要有以下四种实验范式:Stroop任务 (J.Ridley Stroop, 1935) , Simon任务 (Simon J R, Berbaum K, 1990) , Flanker任务 (Eriksen B A et al, 1974) , 以及反眼动任务 (Anti-saccade Task) (岳珍珠, 张德玄等, 2004) 。根据这几种研究冲突控制的范式又发展了很多变式, 但其本质都是在每个试次中存在反应冲突。

二、冲突控制的策略

在研究冲突控制策略的理论中, 有一种双重认知控制理论 (Dual Mechanisms of Cognitive Control Account, 简称DMC理论) , 这一理论为冲突控制的研究又提供了新的视角。

根据行为目标调节自己的想法和行动是冲突控制的核心成分, 体现着冲突控制的内部可变性 (Todd S.Braver, 2012) 。Braver等研究者在2007年提出了双重认知控制理论, 这一理论将冲突控制的方式或策略分为两种, 即主动性控制 (proactive control) 和反应性控制 (reactive control) 。

主动性控制需要个体持续保持对情境信息的心理表征, 反应性控制只要在作出反应时重新调用任务相关的信息 (Braver et al., 2007) 。主动性控制是由线索驱动 (cue-driven) 的控制, 受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影响大, 而反应性控制是由种探测驱动 (probe-driven) 的控制, 受自下而上的信息输入影响大 (徐雷、唐丹丹、陈安涛, 2012) 。因此, 在行为决定过程中个体内部采用主动性控制的策略, 而在个体外部行为决定采用反应性控制策略。

双重认知控制理论 (Braver et al., 2007) 认为, 这两种冲突控制策略尽管相互独立, 但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是可以同时运用的, 并非二者择其一。两种控制策略各有利弊, 个体需要对任务进行权衡选择采用哪种策略解决冲突。由于主动性控制需要调用更多的认知和生理资源来保持对线索信息的激活, 在解决冲突过程中这种策略更为有效, 但由于主动性控制策略依赖于可靠的线索信息, 所以在线索信息可靠性低、反应准备阶段长、非预期信息的比例大等情况下很难充分发挥优势, 此时采用反应性控制策略更得心应手。反应性控制是一种晚期的修正加工, 这种策略不需要过多的认知资源维持对目标线索的持续性激活, 因此不会有太大的认知负载, 但是其控制效果不如前者有效 (徐雷、唐丹丹、陈安涛, 2012) 。

三、冲突控制策略研究方法

(一) AX-CPT范式。AX-持续性操作测验 (AX-the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 AX-CPT) 是注意和工作记忆的研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实验范式。AX-CPT范式可以很好地把两种控制策略在同一个实验中分离开来。

在AX-CPT任务中, 每个试次由线索刺激和目标刺激组成, 线索刺激为字母A或字母B, 目标刺激为字母X或字母Y。被试需要做的是线索A后如果出现目标刺激X, 则按相应键反应, 其余组合 (即AY、BX、BY按另外的键反应) 。在这一任务中, AX序列在整个实验中所占的比例为70%, 其他三种序列各占10%。这样的比例设定可以使被试对A和X这两个刺激有更强的反应倾向, 正是由于这种反应倾向, 使被试在对AY与BX序列判断的任务中形成了认知冲突。对于AY序列, 由于线索A的出现, 使个体加强了A线索引起的反应性控制, 从而增强对即将出现的目标刺激Y的加工, 进而减少线索A引起的反应倾向, 因此如果被试的反应性控制能力好, 表现为犯AY错误的概率或反应时降低;对于BX序列而言个体偏向采用主动性控制的策略, 这是由于线索刺激B出现使被试维持对线索B的持续性激活, 从而防止反应错误, 如果被试的主动性控制占优势表现为BX错误的错误率或反应时的降低。

(二) Sternberg范式。Sternberg范式是研究工作记忆的常用实验范式。它由一系列单个出现的记忆项目组成, 被试的任务是判断当前出现的刺激是否为之前出现过的记忆项目。在该任务中, 主动性控制使记忆项目在短时记忆中保持激活, 使之后的再认反应准确性增强;反应性控制表现为目标刺激出现后, 通过检索等方式使记忆过的项目重新激活。因此, 在用这一任务对被试冲突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时, 可以通过事件相关电位 (ERP) 、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f MRI) 等技术方法分析被试在实验任务中相关脑区激活的时空进程, 进而分离两种冲突控制策略的使用:若大脑皮层在编码期以及延迟阶段的激活水平较强, 表明被试的主动性控制较强;若大脑皮层在探测期激活水平较强, 则被试更偏向采取反应性控制策略。

(三) 冲突的宏观及微观调控。

1.宏观调控 (情境-特异性启动效应) 。通过操作冲突的比例即情境-特异性启动效应CSPC (Context-specific prime effects) 可以研究主动型控制。在一个实验当中通过设定不同冲突比例的block, 来使被试在头脑中产生在不同情境中由于冲突比例差异而引起的对于冲突或者非冲突信息的反应预期, 并维持对这种预期反应的持续性激活。被试需要做的是发现冲突比例的差异诱发主动性控制策略的产生。由于设定了不同冲突比例的情境条件可以更好地诱发被试对信息的自上而下的加工, 从而将主动性控制的策略在实验中分离出来。

2.微观调控 (冲突适应效应) 。冲突适应 (conflict adaptation) 效应可以用来研究反应性控制策略。冲突适应效应又称为Gratton效应 (Gratton, Coles, &Donchin, 1992) , 人们在经历了冲突后接着遇到相似的冲突, 个体可以利用之前的经验更好地解决当前的冲突, 这一现象就叫做冲突适应效应 (conflict adaptation effect, CAE) (刘培朵等, 2012) 。以经典色词Stroop任务为例, 刺激是用不同颜色墨水书写的颜色词:比如用红色墨水写的“红”字, 或者是用绿色墨水写的“红”字。要求被试对字的颜色进行判断, 忽略字的意义。在这一任务当中一致试次 (congruent trial, 简称C试次) 为用红色的“红”字, 不一致试次 (incongruent trial, 简称I试次) 为用绿色的“红”字, Stroop效应表现为不一致试次的反应时与一致试次的反应时之差。如果前一个试次为一致试次, 当前试次也为一致试次, 则对当前试次命名为CC (congruent-congruent) 试次, 同样还存在CI (congruentincongruent) 、IC (incongruent-congruent) 、II (incongruent-incongruent) 这三种类型的试次。对这四种类型试次的反应时进行分析, 冲突适应效应表现为Stroop效应在不一致试次之后 (RTII-IC) 比在一致试次之后 (RTCI-CC) 小。 (Kerns, 2006;Kerns et al., 2004;Notebaert&Verguts, 2010) 这说明, 在实验中前一个试次如果存在冲突, 被试会提高自己的认知控制水平, 更好地完成当前的任务。这种冲突适应现象的出现, 是由自下而上的信息引发的对当前任务的控制, 因此可以作为个体反应性冲突控制策略的一种研究方法。

四、结语

冲突控制是认知控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以往的研究已经对冲突控制策略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方法, 本文总结了常见的几种关于冲突控制策略的研究方法:AX-CPT任务, Sternberg任务, 以及操作冲突比例和冲突适应性的研究方法。这几种方法虽然在任务上有所差别, 但都可以体现出主动性控制策略的对线索信息的持续性激活和反应性控制策略所体现的反应前期的修正加工。对冲突控制策略的研究逐渐成为认知控制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揭示冲突解决这一现象背后的机制, 对于理解人类在复杂的情境中如何排除干扰, 更好更高效地完成目标任务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摘要:冲突控制是指个体在存有冲突或者竞争的情境中选择相关信息, 克服无关信息从而达到目标的过程。双重认知控制理论将冲突控制的策略分为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两种。对冲突控制策略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 有助于在未来的研究中更全面地揭示冲突控制的本质。

关键词:冲突控制策略,双重认知控制理论,主动性控制,反应性控制

参考文献

[1].蒋军, 陈安涛, 张蔚蔚, 张庆林.无意识信息引发的认知控制及其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徐雷, 唐丹丹, 陈安涛.主动性和反应性认知控制的权衡机制及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 2012

[3].岳珍珠, 张德玄, 王岩.冲突控制的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 2004

反应性控制 篇2

CP300压水堆控制反应性控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控制棒, 另一种是化学毒物硼, 其中溶解于反应堆冷却剂中的硼为反应性控制的主要方式。控制棒分为安全棒 (A棒) 和调节棒 (T棒) , 其中调节棒分为T1、T2、T3、T4四组, A棒和T棒行程均为280步, 功率运行时A棒和T1~T3棒提至堆顶, T4棒调节运行, 15%FP以上调节棒由反应堆功率调节系统自动控制。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的补给水部分承担主系统硼浓度的调节功能, 硼由硼酸储存箱供给 (硼浓度7000ppm~7700ppm) , 水由补水箱供给, 硼和水按当前主系统硼浓度配比;反应堆补水时由化容微机控制, 硼酸和水流经混合器后进入容控箱, 也可旁通混合器和容控箱流入容控箱出口管线。

2 稳定功率运行期间的反应性控制

CP300压水堆在稳定功率运行期间, 保持Keff等于1, 即反应堆处于临界状态, 这一临界状态的保证是通过调节反应堆冷却剂中的硼浓度和堆芯控制棒的棒位实现的。稳定功率运行期间影响Keff的主要因素有燃耗、中毒和结渣等, 通过调节硼浓度 (主要是硼稀释) 来补偿这些因素引起的反应性变化;硼浓度的调整是通过化容补给水系统实现的, 日常调硼的稀释操作还起到维持主系统水装量和补偿主系统正常泄漏的作用。同时, 随燃耗增加提升T4调节棒在堆芯的位置, 从而保证T4棒的价值、反应堆功率分布及停堆深度满足规定要求。

3 变负荷运行时的反应性控制

CP300压水反应堆变负荷运行时的反应性控制较稳定功率运行时复杂的多, 原因在于不仅要补偿反应性的变化, 还要维持反应堆功率分布在限制范围内、指示轴向功率偏差在运行梯形图限制范围内 (见图1 CP300运行梯形图) ;同时引起反应性变化的因素较稳态要多, 相同因素变化也较大。负荷变动时引起反应性变化主要有Doppler效应、慢化剂温度效应、空泡效应、氙毒、钐毒、再分布效应等, 其中Doppler效应、慢化剂温度效应、空泡效应引起的反应性变化称为功率亏损;所有引起反应性变化的因素中钐浓度变化引起的反应性变化小且钐浓度变化时间又较长, 在粗算反应性变化时不予考虑, 同样再分布效应在负荷变动时变化也较小, 粗算时忽略该项因素的变化;那么变负荷运行时引起反应性变化的因素简化为:功率亏损和氙浓度变化。变负荷时反应性控制的要点是保持功率分布在限制范围内, 控制轴向功率偏差δI在目标带内。这里主要讨论反应堆功率在15%FP以上, 负荷变化在±5%FP/min范围内, 功率调节系统在自动状态下的变负荷运行。

3.1 负荷变动过程总述

CP300压水反应堆在设计上控制棒可以补偿从零功率到满功率的功率亏损, 但是这一补偿未明确考虑功率分布的变化, 确切说未考虑指示轴向功率偏差在±5%目标带内而不超出技术规格书的要求, 所以变功率运行时功率亏损由调整硼浓度和T4棒棒位给出部分补偿。也就是功率变动时功率亏损引起的反应性变化△ρ由氙毒、调硼、调节棒位综合予以补偿, 保证反应堆处于临界状态。以下分析为反应性补偿的粗略计算, 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量调节反应性变化。

3.2 变负荷阶段的反应性控制

不同寿期、不同硼浓度、不同功率水平下的总功率亏损是不同的, 由表1第十三/十四燃料循环不同寿期下平衡氙价值可以看出不同功率水平下的平衡氙毒也是不同的。图2、图3为反应堆升/降功率时的氙度变化示意图, 可以看出:当反应堆增负荷时, 功率亏损引入负反应性, 氙毒开始消毒, 约8h后达到最小氙毒, 增负荷后的40h~50h氙浓度达到高于初始氙毒的新的平衡;当反应堆降负荷时, 功率亏损引入正反应性, 氙毒开始增加, 约8h达到最大氙毒, 降负荷后的40h~50h氙浓度达到低于初始氙毒的新的平衡值。所以在变负荷阶段要明确氙毒变化引入的反应性是正还是负, 并且知道在负荷变化后的氙毒变化。

相同的负荷变动, 氙毒的峰/谷值随着变负荷速率的大小而不同:负荷变化速率高, 峰/谷值较大;负荷变化速率低, 峰/谷值较小。考虑氙毒的升降负荷时的变化情况结合图2、图3, 从寿期初到寿期末负荷变动过程中硼浓度调整应能补偿1/4~1/2功率亏损△ρ, 大致考虑从BOL到EOL功率变化过程中调硼引入反应性~1/3△ρ, 保证留有足够的反应性变化裕量应对负荷变动后氙毒变化, 同时不致使频繁的硼化/稀释, 从而降低主系统排水量;这一调硼是在负荷变化过程中的反应性补偿, 一般分两至三次适时进行, 后续在氙消毒/积毒时还要进行一定量的硼浓度调整, 最终维持新的平衡状态。运行经验表明在负荷变动过程中控制棒约补偿10~20%△ρ的功率亏损, 由于调节棒处于自动状态, T4棒由功率调节系统控制, 补偿部分反应性变化。下面着重讨论补偿硼浓度的变化。

调硼引入的反应性在上述分析中已经给出, 但是实际硼浓度的变化要进行转化, 也就是调硼引入反应性与硼的微分价值WB的比值即是硼浓度的变化量, 即△CB=△ρ硼/WB, 在BOL~EOL寿期的硼浓度范围内硼的微分价值随着硼浓度的变化不大, 一般选取硼典型微分价值10pcm/ppm。CP300压水反应堆调硼由化容补给水系统承担, 用到的具体公式:

式中:M0—反应堆冷却剂总质量、Bλ—补水硼浓度、B1—初始浓度、B2—终止浓度

M0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体积V0与冷却剂密度ρ的乘积, 需要注意的是高温下冷却剂密度随温度变化较大, 密度ρ并非1000kg/m3, 需要查水的物性表中对应温度下的比容, 例如CP300压水堆反应堆冷却剂体积约为165m3, 额定功率温度对应密度ρ约为721.8kg/m3, 那么冷却剂质量M0约为119t;若是硼化时Bλ为硼酸储存箱的浓硼酸7000ppm~7700ppm, 若是稀释时Bλ为0;终止硼B2=B1+△CB, 其中△CB为硼浓度变化量, 可正可负。

调硼引入的反应性变化较动棒来得慢, 因此在调硼时要考虑一定的反应性效应的延迟。以CP300汽机重要阀门全行程试验降功率为例, 试验条件要求在195MWe, 首先需降功率至195MWe;停留在195MWe平台进行试验;试验完成后的升降功率过程中, 需注意从开始稀释至稀释效应出现的时间间隔跟是否流经混合器有差别, 流经混合器和容控箱约8min~9min稀释效应出现, 旁通混合器及容控箱时稀释效应显现约经5min~7min;硼化效应显现时间跟是否经过混合器差别不大, 大致约8min~9min。所以在降负荷前5min~7min开始硼化, 保证轴向功率偏差在目标带内, 首次硼化量应该不小于计算硼化总量的一半, 经过两至三次硼化操作将计算总量的硼酸补入主系统。升负荷至90%FP以上时, 要特别注意控制轴向功率偏差, 从图1CP300运行梯形图可以看出90%FP负荷以上运行限制范围变窄。

4 负荷突变时的反应性控制

反应堆正常功率运行期间可能遇到的负荷突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汽机调节系统失常, 汽机调门误开大/关小;主蒸汽旁路排放阀故障开启或严重泄漏;凝汽器真空突降导致机组效率下降等。负荷突变最初的响应的是功率调节系统, 根据主系统平均温度和汽轮机冲动级压力转化得到的参考平均温度的偏差Tavg-Tref驱动控制棒在堆芯移动, 从而保证一、二回路的功率匹配;若是达到C3-超温ΔT、C4-超功率ΔT、C13-核功率负变化率高动作整定值, 会发出Runback信号使汽机降负荷, 保证一、二回路功率平衡及反应堆不超额定功率。这一负荷变化引起控制棒位置变化, 从而引起轴向功率偏差变化;轴向功率偏差可能超出目标带的运行限制范围, 待控制棒稳定后通过调硼使轴向功率偏差恢复正常, 调硼的量可根据计划降负荷至当前功率水平粗算, 而后根据实际情况再调整。在负荷突变后的轴向功率恢复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稀释/硼化速率及其它反应性局部扰动, 避免出现氙振荡, 保证功率分布不出现畸变。

5 结论

反应性控制 篇3

1 实验方法

称取一定质量 (m, 200±0.5 g) 的焦炭试样, 置于反应器中, 在不同升温速率下与二氧化碳反应两小时后, 以焦炭质量损失 (mm1) 的质量分数 ( (m-m1) /m×100) 表示焦炭反应性 (CRI) 。反应后的焦炭经I型转鼓实验后, 以大于10 mm粒级焦炭占反应后焦炭的质量分数 (m2/m1×100) 表示焦炭反应后的强度 (CSR) 。煤焦实验中心现有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测定装置为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生产, 型号为KF-200型, 调节升温速率主要经由调节偏差限幅、积分限幅来决定输出功率, 进而决定升温速率。

为使试验具有代表性, 试验针对两种配合煤炼制的焦炭和两种单煤炼制的焦炭分别进行对比分析, 并加以总结。

2 实验结果

2.1配合煤炼制焦炭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 (如表1、2图1、2) 2.2单煤炼制焦炭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 (如表3、4图3、4)

3 实验分析

由以上四个表中的数据及相对应的四个线性图, 可以看出:在严格遵守国标 (GB/T 4000-2008) 规定升温速率 (8~16℃/min) 内, 焦炭的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无明显的线性关系, 且每组试验的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均在误差范围 (CRI:r≤2.4%, CSR:r≤3.2%) 之内。线性图波动的原因, 多是由于在人工选样时加入了人为因素, 致使每炉反应性试验入炉时的粒数的不同所致。

4 结论

在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试验中, 在严格遵守国标 (GB/T 4000-2008) 规定升温速率 (8~16℃/min) 内, 焦炭的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无显著关系。所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若出现数据超出误差范围, 可在去除升温速率因素外寻找其它可能致使出现超差的因素, 且在严格遵守国标 (GB/T 4000-2008) 规定升温速率 (8~16℃/min) 内, 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自行调节升温速率以满足生产需要。

摘要: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测试规范性 (GB/T 4000-2008) 较强, 测试误差 (CRI:r≤2.4%, CSR:r≤3.2%) 较大的原因, 对煤焦实验中心现有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测定装置 (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KF-200型) 进行测试, 以分析升温速率对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严格遵守国标 (GB/T 4000-2008) 规定升温速率 (8~16℃/min) 内, 升温速率对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无显著影响。

反应性控制 篇4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择本院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的325名输血发生FNHTRs的患者, 男性154例、女性171例, 年龄8.5~81.7岁, 平均 (34.5±5.7) 岁, 包括多次 (≥2次) 输血患者47例、多次妊娠患者 (≥2次) 41例、血液病患者65例, 恶性肿瘤患者59例, 外伤患者74例, 其它患者39例。输血类型有全血、白细胞、去白细胞的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

1.2方法

统一登记受血者的一般情况, 包括基础疾病、妊娠情况、输血次数、输血前体温、输血类型、发热反应发生时间及临床表现等内容。计算FNHTRs的发生串并作χ2检验。

2结果

2.1 FNHTRs的临床表现

325例多在输血期间至输血完毕后1~2h内出现症状, 主要表现为发热, 寒战, 体温可高达37.5~41.4℃, 伴有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跳加快等症状, 血压多数无明显变化, 发热持续时间30min~2h。

2.2成分输血与FNHTRs的关系, 见表1。

2.3不同病种输血情况与FNHTRs的关系, 见表2。

*325名受血者共接受551次输血;**P<0.01

3讨论

有文献报道白细胞或 (和) 血小板抗体、血液保存时产生的细胞因子等都是引起FNHTRs的因素, 主要原因是HLA不相配引起的同种免疫反应, IL-1β是发热反应的主要内源性致热原, 供者血液中含有的1L-1β、IL-6和IL-8等细胞因子。当受血者与供血者的HLA不合而引起受血者抗原抗体反应, 造成白细胞凝集并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 释放出内源性致热原1L-1β。IL-6在IL-1β、TNF-α的协同下可诱导合成急性期蛋白, 如CRP、α-1抗凝乳蛋白酶、补体C3等, 引起机体的发热反应。输血时除掉血液中的白细胞是预防FNHTRs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本组资料显示输入白细胞比全血、去白细胞的红细胞的FNHTRs的发生率高。多次输血患者、多次妊娠患者输血时的FNHTRs的发生率比外伤患者高。

*指受血≥2次的例数 (非指受血次数) , 从初次受血组中筛选而得

输血前应进行相关既往病史的调查, 加强体温监测, 发热者将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尽量在白天输血以便观察和抢救;认真核对患者的输血单、交叉配血报告, 核对受血者的床号、住院号, 呼唤患者的姓名以确认受血者;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 输血前30min要慢, 若无不良反应, 再根据需要调整,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仔细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 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混浊及凝块等。如发现血液异样, 应立即退回。如遇到输血量较大的病人, 可加温输血的肢体以消除血管痉挛。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避免在操作过程中的污染因素。一般1U血液制品须在4h之内输完, 如室温较高时, 可适当加快滴注速度, 防止发生细菌污染。

对于易患FNHTRs发生的受血者, 在输血前用一些抗致热原性药物, 如醋氨酚。如患者出现FNHTRs, 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 输注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如出现输血反应者, 应保留血袋, 及时送检处理。倘若无其他禁忌证, 受血者可给予阿司匹林口服;倘若伴有血小板减少症, 可予醋胺酚口服。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另外可试用中医耳穴诊疗法, 也有一定疗效。目前认为发热反应与输注白细胞的数量和速度有关。对于有2次以上输血史的患者使用去白细胞血液制品, 可降低FNHTRs的发生率。由于去除了白细胞, 使其不会产生细胞因子 (或) 组织胺等, 减少或避免发热反应的发生。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积极推广成分输血。若有条件输血前作粒细胞免疫荧光结合试验检测粒细胞特异性抗体以及淋巴细胞毒性试验检测HLA抗体, 选择与受血者的HLA同型献血者, 可显著减少发热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325名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主要出现在多次输血、多次妊娠等患者中。单纯白细胞比全血、血浆、去白细胞的红细胞输血时的FNHTRs的发生率高 (P<0.01) 。结论去白细胞成分输血可有效降低FNHTRs的发生率。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轻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变态反应性鼻炎普查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首先组织耳鼻喉眼科专业技术人员及有关乡镇卫生院、基层各矿卫生所的医生进行变态反应性鼻炎普查技术的培训, 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 并统一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

1.1 普查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根据各村庄、单位的户籍名册, 逐人调查登记, 筛选出有鼻炎的患者。第二阶段, 对有条件的直接观察患者并作出初步诊断, 或做鼻分泌物涂片、特异性抗体测定。

1.2 诊断标准:

(1) 症状:阵发性喷嚏连续发作、大量清水样鼻涕、鼻塞、鼻痒、嗅觉减退或消失。 (2) 各种检查:变态原激发试验阳性、鼻涂片可见嗜碱细胞或肥大细胞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对4个村庄的居民 (包括儿童和学生) , 矿区职工 (机关、矿区及离退休职工) 进行普查, 总人数9 763例。在初查中发现鼻炎患者1 843例, 占普查人群的18.8%, 其中符合变态反应性鼻炎诊断标准者213例, 发生率2.18%。

年龄:根据提出划分年龄方法, 将普查对象分6个年龄组: (1) 儿童组1岁~14岁; (2) 青年组15岁~44岁; (3) 中年组45岁~59岁; (4) 较老年组60岁~74岁; (5) 老年组75岁~89岁; (6) 长寿老人组90岁以上。各年龄组变态反应性鼻炎发生情况见表1。

性别:普查男性6 264例, 发现患者167例, 发生率2.67%;女性3 499例, 发现46例, 发生率1.31%。χ2=17.2, P<0.05, 说明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见表2。

3讨论

症状分析:所检查213例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中, 除伴有上颌窦炎、筛窦炎外, 其他症状主要有打喷嚏、流涕、鼻塞、鼻痒、头痛、记忆力下降等。还有引起过敏性咽喉炎、支气管哮喘及渗出性中耳炎。

环境与变态反应性鼻炎的关系:检查发现由于环境污染, 以及从事接触粉尘、煤尘工作和户外活动时间长, 此病发病率明显增高, 在查出的213例中, 生活或工作在粉尘、井下者占63%。

治疗结果:对查出213例中, 187例采取药物治疗, 包括特异性脱敏或减敏治疗。症状得到明显控制, 随访复发率较高。18例因伴有上颌窦炎及筛窦炎采取手术, 疗效较好。8例药物治疗无效。

反应性控制 篇6

1 插好热电偶的措施

在装料过程中, 把热电偶插到正确位置非常重要。插好热电偶的措施有:在反应管中加进10粒焦炭样品, 并保证焦炭样品可以把反应管底部的孔网压住。完成上述操作之后, 将反应管斜着放置在比较低的角度上, 并把剩下的焦炭样品放置在管壁处, 一定要留下一定的空间, 好让热电偶能够插进去。再把反应管垂直放置, 用手拿着反应管的下端, 用较小的力气摇晃反应管, 让焦炭样品平整。在此过程中, 装焦炭样品的操作一定要规范, 并且要保证每次试验的操作方法相同, 一定不能先加焦炭样品再把热电偶插进去, 这样是不能把它插入反应管中的。

2 控制好CO2气体的流量

CO2流量的大小会大大影响焦炭反应性、反应后强度这两个指标的测定结果。大量的实验表明, 随着CO2气体流量的升高, 焦炭的反应性会逐渐增加, 而反应后强度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CO2气体流量的降低, 焦炭的反应性会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 而反应后强度却逐渐升高。当CO2气体流量出现错误的时候, 反应性、反应后强度这两个指标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也会逐渐降低。表1, 表2分别表示了CO2气体流量正确和不正确时, 反应性、反应后强度两个指标的测定结果。针对这一现象, 应当采取的措施:一定要定时地标定CO2, N2的流量, 标定使用的仪器为湿式气体流量计, 这样可以提高反应性、反应后强度指标测定的准确性, 并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1]。

3 恒温段

在对焦炭进行检测的过程中, 恒温段非常重要, 它既能表示实验所用炉体保温功能的好坏, 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焦炭反应性指标的测定。通常情况下, 如果炉子的保温效果较差时, 恒温段会发生变小的现象, 甚至是不再存在;当持续较长时间使用炉丝的时候, 就会发生下滑的现象, 恒温段也会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在把焦炭样品放入了反应器中之后, 就能确定它在反应炉中的所在, 让焦炭样品处在一定的高度上, 在通二氧化碳气体的时候, 要保证焦炭样品的温度控制在1 100℃左右, 上下浮动范围不宜超过5℃, 这就要求在反应炉中应当有一段始终保持在1 100℃左右, 这样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 要不然测定的反应性、反应后强度这两个指标就会有一定的偏差。

4 控制温度

在整个焦炭反应中, 温度控制的质量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开始的升温阶段最好用人工进行调节, 10 min之后再使用机械自动化。当焦炭材料层的中间温度升至400℃的时候, 即可通入氮气气体, 其流量控制在0.8 L/min, 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焦炭被烧坏, 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当升高到1 050℃的时候, 应当利用红外灯装置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加热, 当升高到1 100℃的时候, 应当把氮气的通道切断, 打开二氧化碳气体的通道。在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炉体中后, 炉体的温度会逐渐减小, 这时就要依据降温的程度, 尽快做出调整, 最好在10 min之内将焦炭材料层的温度调至1 100℃附近。在这个反应的全部过程中, 反应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在1 102℃~1 099℃之间。表3是不同中心温度下, 一种焦炭的CSR和CRI的测定结果。由表3可见, 料层中心温度控制质量的好坏严重影响着CSR和CRI值。

5 控制好自动控温系统中的相关参数

相关实验表明, 当把控温系统的偏差限幅设定在7~9之间、积分限幅设定在100~130之间、输出限幅设定在50%~70%之间的时候, 对一种焦炭样品做了重复的检验, 结果发现, 在偏差限幅设为7、积分限幅设为130、输出限幅设为70%的情况下, 焦炭反应的控制条件达到最优的状态。如果将上述参数设定的太高, 那么焦炭反应中温度就会上升的很快, 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将上述参数设定的太低, 那么焦炭反应中温度上升的就会很慢, 这样也会对反应产生不利的影响。通常情况下, 一般将升温的时间控制在10 min, 此时对升温速度的控制最好, 在将CO2气体通进去的时候, 焦炭反应的温度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在此期间温度的变化幅度会比较小[2]。

6 保证供气系统的严密性

当CO2的供气装置不严密的时候, CO2不会全部进行反应, 就会降低焦炭的反应性, 增加焦炭反应后的强度, 最终导致两种指标的测定结果呈现出很大的差异, 也不能准确反映所测焦炭质量的好坏 (见表4) 。当保证了供气系统的严密性、流量调节的准确性后,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焦炭反应性、反应后强度指标测定的准确性。针对这种现象应当采取的措施有:不定时地检测供气装置的严密性, 来提高最终测定的准确程度。

7 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去除水分

在向炉体中通入CO2的时候, 若含有少量的水气, 在CO2和C高温下反应生成CO的同时, H2O和C也会发生反应生成CO和H2。相关学者测定了不同的温度条件下, H2O, CO2分别与C反应时反应速率, 其测定的结果表明, 当温度较低时, H2O和C的反应速率大于CO2和C的;但是, 温度较高的时候, 两种反应的反应速率没有明显的差异。追根究底, 低温时反应速率有所差异的原因是两种反应的反应方式有所不同, 当温度为1 100℃的时候, CO2和C的反应是CO2气体进入到焦炭的里面, H2O和C的反应是一种界面反应, 这样就会对水蒸气反应有所帮助。表5展示了CO2中含水量不同时, 同一焦炭的CSR, CRI测定结果。从这个表中能够发现, CO2中含水量的多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CSR, CRI测定的准确性, 随着含水量的增加, CSR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 CRI则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因此, 在将二氧化碳气体通进炉体前, 进行脱水干燥的操作是必要的, 否则会影响反应性、反应后强度测定的准确性。

%

8 保证选择焦样粒度和形状相近

按照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焦样制备的方法进行操作, 根据一定的比例, 称量超过25 mm的焦炭样品20 kg, 并把炉头焦、泡焦除去。将其破碎之后再搅拌混匀, 从中取出10 kg, 接着利用23 mm, 25 mm的筛子对其进行筛分的工作, 把超过25 mm的焦块进行进一步的破碎和筛分, 再把23 mm筛上的焦炭保存下来, 将条状焦、片状焦清除掉, 称量出2 kg, 将其放进转鼓中, 该步骤分2次进行, 转鼓的转速为20 r/min, 转50转之后, 将其去除, 用23 mm的筛子进行筛分, 再称量出900 g, 分成4份, 保证煤粉不能少于220 g。由于粒度、形状均会对测量的结果产生影响, 通常粒度相差较大, 或者形状变化幅度较大时, 所得试验数据会非常分散。所以, 在选取试样的过程中, 尽量选取粒度、形状比较接近的焦块[3]。

9 结语

在焦炭反应中, 反应性、反应后强度的测定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 在测定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所有的因素, 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操作, 并格外关注本文所述的全部注意事项, 来规范反应性、反应后强度的测定的流程, 提高两种指标的测定标准, 使其准确反映反应焦炭的热性质。

摘要: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 从热电偶、CO2气体流量、恒温段、温度、自动控温系统中参数的设定、供气系统的严密性等方面, 总结了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以期提高这两个指标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焦炭,热电偶,控温系统,供气系统

参考文献

[1]申晓瑗, 董旭滨.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冶金能源, 2006 (5) :61-62.

[2]成伟.焦炭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测定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J].山东煤炭科技, 2011 (4) :251-252.

反应性控制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PPR患者共210例, 占该院同期精神病住院患者中的6.77% (210/3100) , 其中, 男132例, 女78例, 年龄16~75岁, 平均42.3岁,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 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过程中出现新的精神异常。其中:意识障碍26例, 精神运动性兴奋40例, 抑郁状态42例, 强迫症状32例, 紧张症状群27例, 痴呆样表现20例, 恐惧21例, 癫痫发作2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由两位经过正规培训的医生按统一的调查表逐个登记在册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使用药物的种类、名称剂量、使用时间、PPR的临床表现及症状群分布等,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格210份, 收回调查表格210份。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分析

210例PPR患者中, 以16~30岁年龄段的PPR发生率最高 (45.24%) 。见表1。

2.2 用药情况分析

210例PPR中, 单独使用一种药物的有165例 (78.57%) , 合并用药的45例。口服途径给药的138例 (65.7%) , 通过肌注或静脉途径给药的62例 (28.5%) , 其他途径给药的则有10例 (4.8%) 。在所涉及的9种药物中, 以氯氮平的发生率最高 (30.5%) , 其次为氟哌啶醇 (25.2%) 和氯丙嗪 (16.2%) 。见表2。

2.3 PPR的临床症状分析

210例PPR患者中, 出现意识障碍26例, 精神运动性兴奋40例, 抑郁状态42例, 强迫症状32例, 紧张症状群27例, 痴呆样表现20例, 恐惧21例, 癫痫发作2例。见表3。

2.4 治疗及转归

经减药、停药或应用抗胆碱药后, 207例患者PPR症状逐步减轻并消失, 死亡3例, 其中1例因使用氟哌啶醇后突发心脏骤停死亡, 1例因使用氯氮平后发生意识障碍后抢救无效死亡, 1例因使用氟哌啶醇后发生意识障碍后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PPR是指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过程中, 由药物本身所引起的新的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异常, 其发生机制, 除抗精神病药物对神经系统的直接毒性作用外, 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受体繁多, 相互矛盾, 及神经病理学等因素有关[6]。

该研究中, 以16~30岁年龄段的PPR发生率最高, 这与该院精神科室住院患者的年龄结构相一致, 该年龄段的精神病发病率高, 且首次用药机会大, 急性发作的PPR大多于开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或换用药物的头几周内, 或在药物剂量迅速增加时发生。从性别比例看, 男性稍多于女性, 但无显著性差异。

从表2可知, 在所涉及的9种抗精神病药物中, 以氯氮平的PPR发生率最高 (30.5%) , 其次为氟哌啶醇 (25.2%) 和氯丙嗪 (16.2%) 。说明在药物常规用药剂量范围内含氟和含氯的抗精神病药较易发生PPR, 这与以往的临床研究结果基本相似[7,8], 其原因则可能与患者家庭经济窘迫, 难以支付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病源群体有关。从表3中, 还可看出含氟含氯的抗精神病药物所引起的PPR症状和危象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抗精神病药物, 因此, 在使用含氟含氯的抗精神病药物的过程中应当谨慎, 特别是在出现意识改变时一定要以患者的生命安全为第一要素来考虑所呈现的精神现象。例如, 该研究中, 一例24岁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精神病史3年, 因存在顽固的幻听, 家属要求转省医院住院98 d, 治疗期间因疗效问题先后使用多种抗精神病药物, 出现间歇性全身发抖、心慌、惊恐及恐怖性幻觉、冲动行为等。后又转回我院继续治疗。沿用原有治疗方案:五氟利多20 mg/周及喹硫平600 mg/d (最大量) , 住院治疗约1周, 又出现惊恐样发作、冲动伤人, 强烈要求医生治疗。临时予氟哌啶醇10 mg肌注, 次日上午10:00再次出现上诉症状, 继续予以氟哌啶醇10 mg临时肌注。至下午14:37患者突发心脏骤停, 呼吸停止。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亦有发生PPR的可能, 目前, 随着各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基层医院中的广泛应用, 有关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致PPR的案例亦有所增加[9]。因此, 各药PPR的发生率、构成比, 尚不能完全说明发生PPR例数少的药物安全性就一定高, 仍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从PPR的临床症状群看, PPR发生早期, 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意识改变, 精神运动性兴奋、抑郁状态、强迫症状、紧张症状群、恐惧、癫痫发作等, 或间歇性惊恐发作视物扭转, 纵横交错, 患者的自觉症状明显, 强烈要求医生治疗。目前难以用生化指标来衡量或明确PPR的发生。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并结合以往的临床研究[4,8,9], 笔者认为PPR具有下述特点: (1) 初用药、换药或加药过程中, 出现麻痹性震颤, 自主神经运动性紊乱; (2) 用药过程中出现程度不一致的意识障碍; (3) 感到全身不安, 躯体焦躁感强烈; (4) 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郁状态, 或人格解体, 突发性冲动; (5) 在原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鲜明生动、恐怖性幻觉; (6) 一般主动要求医生治疗; (7) 停药减药后精神症状减少或戏剧性消失。

综上, 临床医生应加强抗精神病药物致精神矛盾反应的鉴别和报告工作, 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防范医疗风险。

参考文献

[1]韦强, 李杰, 才仁.认知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 2012 (14) 11:1910-1911.

[2]陆晓星.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的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 2013, 42 (21) :2473-2475.

[3]刘骏, 王秀丽, 李耿.2009—2011年我院口服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用药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 2012, 10 (14) :1775-1776.

[4]Vancampfort D, Probst M, Scheewe T, et a1.Relationships between physical fitness, physical activity, smoking and metabolic and mental health parameters in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J].Psychiatry Res, 2013, 207 (1/2) :25-32.

[5]姜伟宏.氯氮平和奥氮平治疗36例精神分裂症副反应比较[J].中国医药导刊, 2011, 13 (4) :1910-1911.

[6]喻东山, 高振忠.精神科合理用药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47-128.

[7]Finding RL.Steiner H.Weller.EB.Use of antipaychotic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J Clin Psychiatry, 2005, 66 (Sappl.7) :29-40.

[8]汪志良.氯氮平临床应用中的矛盾现象及其可能机制[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09, 18 (2) :125.

上一篇:数字电视的问题下一篇:剧作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