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业服务体系

2024-09-23

再就业服务体系(共12篇)

再就业服务体系 篇1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艰巨。应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 切实保证组织领导重点统筹、发展规划优先安排、经费投入优先保障。当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职业技术学院应贴近高职教育办学特点, 促进就业。

一、构建就业教育体系

建立健全“坚持市场导向、依托政府力量、扩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 构建就业教育“四结合”体系。就业教育目标上实行和建构校企共育共管的学生高素质培养工作机制, 工业文化进校园, 企业文化进课堂,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深度融合, 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通过机制、平台、保障体系的建设, 实现高就业率、高满意度“双高”办学效益。增加专业限定与任意选修课模块于就业体系中, 完成专业基本技能后, 学生以企业实践、各类科技比赛、选修课等为载体, 强化发展应用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高素质培养机制的建设贯彻“三全”教育理念。坚持“全面发展”, 高素质培养既要坚持传统德育, 又要引入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 按企业标准培养德才兼备的职业人;落实“全员育人”, 既有校内全体教师担负德育职责, 又有行业、企业专家提供职业导引, 双管齐下, 共育学生高素质;追求“全体进步”, 既要实现学生全体进步的目标, 又要提高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 形成良性循环。加强创意教育, 利用校企合作资源, 结合专业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创新能力, 积极鼓励支持他们进行创意产品研发设计, 参加设计大赛和作品展。

高素质培养成果要依托健全的保障体系来实现。通过校企紧密合作形成合力, 保障校内外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 拓宽就业平台, 加大创新创业资助, 孕育创新创业人才, 同时加强企业评价, 及时诊断毕业生问题, 为实现学生的高就业率和社会的高满意度提供各种优质服务。

二、制定就业工作目标任务

就业工作目标任务的主要内容:一是成立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 落实校企合作框架下就业工作的方案制订、队伍培育、渠道开拓、过程督导和成果评估, 实现辅导员业务培训的校企联动;二是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高素质教育课程, 合作开设“就业门诊”, 聘请企业专家和校内行家对学生进行行业、企业文化培训;三是建设包括创业街、仿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园的“大学生创业园区”。成立管理机构:出台《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助管理办法》, 规范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管理;成立“学生创业项目资金管理委员会”, 负责对各申报项目进行审核, 并监管项目的运作和资金使用情况。设立创业资金:为保证各个创新创业项目的顺利运行, 学院可设立创业资金, 展示创业成果。举办创业项目成果展, 向全院师生展示各创业项目的成长经历、创业心得和优秀创新成果, 共享成功者的创业经验, 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引导学生追求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三个方面的高素质, 使全体学生的就业能力整体上有明显的提高, 同时保持就业渠道的顺畅, 使学院每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98%以上, 学生对学院就业服务的满意度达90%以上, 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0%以上。

三、加强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理论研究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 要使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和推动, 必须加强理论研究。特别是要加强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指导的理论研究, 使我们的职业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对职业指导理论的研究列入学校的科研工作, 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 不断吸取国内外好的经验, 结合社会的需要和本校的实际, 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有指导意义和针对性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理论体系。

加强信息管理, 促进就业信息化。学院应注重就业信息化建设, 就业工作网站可配置独立的服务器, 建立快捷方便双向服务就业信息网络, 建立学生就业工作考评系统、毕生档案查询转递系统、就业查询动态系统、信息库、企业信息库等, 强化两个评价, 通过《职业能力发展手册》、网络平台等手段实现企业对学生的实时评价, 加强企业对所招毕业生满意度的反馈评价, 如就业查询动态系统可随时掌握毕业生工作情况, 跟踪岗位变动及毕业生就业情况等信息。网站可与多家就业公共网链接, 实现就业信息资源的共享。

四、组织有效的就业工作服务

根据职业培训的特点, 职业培训应坚持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与企业联合培训;制定菜单式课表, 全面实行弹性学制;在教学评价上, 以实际操作为主, 结合专业技能鉴定考核, 成绩合格者发给相应的结业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校属培训机构应建立更为灵活的机制, 使之与社会培训需求有效对接。在教学模式上, 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职业培训,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以离岗培训, 也可以在岗培训;可以集中授课, 也可以利用教学光盘、计算机网络等媒体分散授课;可以采用传统的讲授, 也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电子课件教学等适合职业培训的教学方法。各地和高校要从政策制度、基层服务、就业指导、市场信息、管理监测、评价反馈、困难群体帮扶、组织保障和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着手, 采取有力措施, 切实加强薄弱环节, 加强完善及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抓紧对就业工作的检查与监督。建立校企合作保障措施, 确保学生高就业率目标的实现。一是通过实施“就业大户制”、合作召开校园招聘会等措施, 建立多元人才输送渠道;二是通过严格校内外考勤制度, 强化管理保障;三是加大对五种群体学生 (心理有困惑、学习有压力、经济有困难、行为有过错、生理有残障) 的帮扶力度, 实现低进高出、全体进步的培养目标;四是出台创业项目的激励政策, 每年为多个创业项目提供资助。

摘要:目前, 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就是高职学生就业。建立高职就业服务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高职学院诸多因素。本文介绍高校建立并落实就业工作制度的具体做法, 依托健全的保障体系, 制定与构建高职就业体系;设计系统的就业工作制度, 实行有效就业工作管理机制。

关键词:高职,就业工作,体系,机制

参考文献

[1]冯建新, 韩包海.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与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就业研究, 2008.1.

再就业服务体系 篇2

——江山市成功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转型升级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是政府为促进就业,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的公共体系,是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保障。2012年以来,浙江省江山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紧抓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建设和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科学发展、两翼齐飞,成功推动江山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由上层集中服务向多层次下延服务转型、由半自动化非信息化办公向自动化信息化办公升级。

一、江山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

(一)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全覆盖。完成全市20个乡镇(街道)、308个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建设;落实兼职劳动保障协管员336名、全职劳动保障协管员35名。

(二)有效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下延。累计制作下发乡镇(街道)业务表单15份、村(社区)业务表单9份;开展4次全市劳动保障协管员业务培训,累计培训233人次。

(三)实现全市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升级。成功引进“浙江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并完成全市基层平台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升级,初步完成市、乡镇(街道)、社区及部分重点村信息采集工作,采集高校毕业生数据1876条、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信息75304条,信息系统业务处理数据信息332491条。

(四)完成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自动化信息化升级第一阶段工程。20个乡镇(街道)、13个社区、18个重点村完成升级,落实台式计算机48台、笔记本电脑2台、打印传真复印一体机51台、就业专网线路51条。

二、江山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具体做法

(一)用“五心”打造效能型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 1.“全心”谋划,确保基层平台全面覆盖

一是在乡镇(街道)设置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在村(社区)设置劳动保障服务站;二是在乡镇(街道)设立专职劳动保障员岗位,根据各乡镇(街道)人口基数安排等比例岗位数量,并做到定岗定编;三是在村设立兼职劳动保障员岗位,由村委成员兼职担任;四是为乡镇(街道)、社区配备专职劳动保障协管员,人员从家庭困难大学生中招聘录用。

2.“尽心”构建,确保基层平台设施完备

一是要求乡镇(街道)、村(社区)必须安排一定面积场地作为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并将服务平台设置在服务大厅显要位置,方便群众办事;二是为基层平台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和网路等办公设备,推进基层平台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升级,提升服务效能。

3.“精心”施政,确保基层平台职责明确

一是明确职责,全市统一制定基层平台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并要求各基层平台制度、职责上墙;二是加强重视,乡镇(街道)一级由市政府发文出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政策,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差额奖励,村(社区)一级由市就业局推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星级化管理办法,对村(社区)基层平台建设进行考核,并根据结果评星定级,给予相应的工作经费补助。

4.“用心”干事,确保基层平台高效运作

一是由市就业局统一制作业务报表和台账,规范基层平台工作内容和办事流程;二是加强劳动保障员业务培训,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业务水平;三是引进“浙江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提高服务效能。

5.“贴心”为民,确保基层平台服务到位

一是推行“三项制度”,即首问首办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工作落实和督促检查责任制,保证群众办事有所问、有所答、有所得。二是抓好“两项工作”,即简政放权、审批流程再造,做到复杂流程简单化、冗长流程简短化。三是制作就业服务办事流程单张,并设置专柜进行摆放,方便群众了解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能。四是推行企业“贴身”服务,加强企业用工信息收集,并与基层平台信息宣传有机结合,实现求职者和企业足不出户解决问题。

(二)构建“三体系”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1.构建平台信息化体系,做大公共就业平台服务。

启动市级就业网络建设工程,构建江山市公共就业服务网。该网站将具备单位服务、个人服务、农村专业人才库管理、场景式服务、招聘会管理、培训信息、创业指导等15个模块55个子目录,以大平台的模式取代原有众多网站分散发布信息的模式,有效整合全市招聘求职信息、人才资源信息、培训信息、创业信息等信息,为企业招工和求职者求职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平台。网站将与“浙江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实现全市基层平台信息集中融汇到大平台进行交流。网站数据还将与省一级公共就业服务指标体系对接,有效推进江山市与全省就业信息的交互联通。

2.构建基层信息化体系,做强公共就业基层服务。

一是加强重视。将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要求融入《江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及《江山市村级基层劳动保障平台考核细则》中,提高基层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二是完善设施。每一个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和网路等办公设备,保障基层平台信息化建设有效推进。

3.构建业务信息化体系,做优公共就业业务服务。

一是建立“136”培训体系,即1周汇总1次基层平台信息化建设问题和建议,每3个月组织1次全市基层平台劳动保障员信息化业务培训,每6个月组织1次全市就业工作分管领导基层平台信息化建设座谈会。二是建设“159”信息化台账体系,即失业人员登记、零就业家庭登记、求职人员登记、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登记、创业项目登记等15本乡镇(街道)信息化台账,其中9本要求村(社区)一级完成。

三、江山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一)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发展不足

在目前“大就业”的环境下,就业工作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政府也是越来越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但是,投入的资源没有集中“大服务”,而是分散于各个不同的服务部门,如共青团、妇联、残联、民政等。各部门分散的“小服务”相比较“大就业”而言,无法给到促进就业工作有力的推进。

(二)公共就业服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1.数量有待加强。近年来,公共就业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服务机构工作的内容也是越来越多,原有的工作人员编制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以江山市为例,32万的劳动力只有16人的人员编制,平均每个工作人员要服务2万名劳动力,大大影响了公共就业服务质量。

2.质量有待提高。截止目前,江山市基层平台371名劳动保障协管员中大学以上学历不足50人,近半人员为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尤其是村一级基层平台协管员,60%以上对于计算机操作停留在半懂不懂的阶段,制约着基层平台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推进,影响基层平台服务效率。

四、关于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促进就业工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发挥就业工作联席会议 的作用,整合各部门就业服务资源,以“大服务”促进“大就业”。

2.加大政府对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根据就业工作范围的扩大和各地服务劳动力的数量,调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扶持力度,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工作质量。

3.加大政府对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员引进的支持力度,逐步更替现有低素质工作人员,同时加强现有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升业务技能水平,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效率。

再就业服务体系 篇3

一、加强领导统筹,切实落实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

学校建立和完善了“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校系两级就业工作体系。学校党委书记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为业务部门,加强工作统筹,整合现有资源,形成就业工作的合力。学校在制定《200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意见》、《2008届毕业生面向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意见》等就业政策和工作办法的基础上,抓紧研判2009年毕业生就业形势,拟定新的就业方案。各院系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院系所重要工作来抓。各院系所建立覆盖所有毕业生的联系平台,深入调查了解本院系、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特点和规律,了解每一位毕业生基本情况和就业意向,充分发挥院系所领导、专职就业工作人员、导师、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力量,做好全员参与就业工作。

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以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为依托,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设定为必修课,从2007年起学校本科生都将接受分阶段、有重点、循序渐进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现就业指导服务的全员化和全程化。成立专门的职业生涯测评室,建立从预约、测评到咨询的流程和制度,积极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目前每年就业指导课程受众约4500人次。通过专业的在线测评系统为毕业生提供免费的职业生涯测评,学生能即时得到测评报告,更好地根据自身情况做出适当的求职选择。2008年底引进集职业测评系统、职业导航系统、生涯规划系统,系统专家精品课程、就业资讯和专家咨询、就业与实习信息等内容于一卡的“职前教育网络学堂”,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直接从在线网络获得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加大帮扶力度,通过专项培训、重点指导、优先推荐,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三、拓展就业渠道,提供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就业招聘服务

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广泛联系并吸引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同时不定期选派相关人员到上海、浙江、陕西等地考察就业市场,了解用人单位需求,不断拓展就业渠道。加强与校友的联络,成立校友就业导师团,以校友为纽带,与用人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举办专场招聘月活动,基本保证每周有多家单位进校招聘。发挥学校在基础教育领域的特色和优势,举办基础教育学校专场招聘会,同时为院系层面的专场招聘活动提供支持和服务。制作针对性强的毕业生推介手册,主动向各行业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加强培养单位与用人单位的直接联系。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市内外举办的各类招聘会。建立健全学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采取多种有效手段,使就业招聘信息及时到达每一个毕业生。

四、强化就业教育,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

学校通过就业指导课、专题讲座、咨询、就业形势报告会等方式,积极引导毕业生客观、理性、辨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学校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对到基层、到西部地区的毕业生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加大创业教育工作力度,整合学校教学、科研、就业、学生工作等方面的资源,通过“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依托科技园孵化学生创业项目,搭建学生创业平台,积极为学生提供创业条件。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加强毕业生职业能力训练,尤其是要加大师范类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和教育教学实习力度,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五、深化求职交流,以就业沙龙等形式引导毕业生科学就业

学校为了提升我校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综合竞争实力,进一步做好我校就業指导工作,就业指导中心组织策划了“求职ing”北师大就业沙龙系列活动。旨在为我校学生树立更多求职典型,通过交流互动增进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了解,明确就业目标,增强就业技巧,为进一步提高个人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北京师范大学校况综述

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著名高等学府。1902年,她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在“办理学堂,首重师范”的理念下应运而生,开启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北师大始终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稳步提高;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形成了规模适中、学科综合、结构合理、多元开放的办学格局;科学研究发展势头强劲,科研经费增长迅速,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学校的国际影响不断提高。

北京师范大学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并指示,“北京师范大学应当进一步发展,培养更多的合格师资;教育行政部门要为师大提供有利条件,使师大在各方面为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起示范作用。” 1977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与教育部负责同志谈话中指出:“师范大学要办好,……不办好师范教育,教师就没有来源。”1992年9月9日,江泽民同志视察北京师范大学,并题写“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谱写中国教育的新篇章”。在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江泽民同志代表党和国家高度评价了北师大百年来为我国社会与教育的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提出了教育创新的重要思想。2005年2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元宵节联欢晚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专门向钟秉林校长询问北师大的发展情况。2006年5月4日,温家宝总理与我校学子共度五四青年节。2007年7月23日,温家宝总理在我校落实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有关情况的报告上做了长篇重要批示:“教育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指导,大力支持,努力把这项改革搞好。”2007年9月9日,温家宝总理再次来我校与师生亲切座谈,并就教育改革和师范生培养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为师范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根据战略转型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师教育的“4+X”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构建多样化教师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教师积累了经验。举办“励耘实验班”,进行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行按院系或专业大类宽口径招生的改革,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设立本科生科学研究基金,加强科研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京师杯”学术节、创业大赛等为依托,积极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与近百所境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及加拿大等国家的20多所大学有交换留学生项目的合作。近三年来,选派100多名本科生参加交换留学生项目和海外实习。每年有400多名境外学者来校讲学或从事研究,近千人次教师赴境外参加国际会议和合作研究。先后授予或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专家等百余位海外人士为北京师范大学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与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育机构联合举办学历和非学历教育项目。分别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加拿大谢布克大学和道森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

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北京师范大学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职责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改革的迫切要求,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于1999年12月正式成立。中心主要职责为:负责学生就业教育、指导和咨询服务工作;组织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就业双选活动;毕业生签约派遣工作;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协助建立就业实习和实践基地;以挂职方式就业的毕业生管理;就业信息化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作为学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工作的服务部门,在学校建设综合型、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指引下,不断向一流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迈进。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校内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实现了教育、指导、服务和管理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在全国高校就业指导全程化与专业化建设中处于领先地位,多次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表扬。中心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全心全意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构建良好的交流平台。

论高职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篇4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服务是现如今能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措施,就业服务体系在各大高校中广泛流传且日渐完善,并且被大幅提高。高职高专毕业生在现实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令其非常头疼的问题。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一步探索并扩大服务的效率,有必要对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地完善。

一、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的制度保障

1.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体制,增强组织的落实度与实践度

健全各界服务部门对于就业服务系统的相互协同合作,积极参与其中,并且逐步改进工作机制。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并且逐步推进其工作机制,明确以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为重点,并进一步地完善,要确保各项工作目标能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必须准确了解重大的建设项目,拟定合理的工作时刻表。为了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服务体系, 各大高校以及有关部门应该增强对工作目标的组织执行力度,并进行必要的追踪与反映。

2.增强监督监测的强度,明确目标责任制度

就业服务体系应该被高职学院各级部门归入学院发展的整个策划以及教学工作当中。要构建以市场为主导的长期工作规划的有效连接机制就必须联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包括完善就业服务需求、认真统筹规划等。不但要把握好各年度的就业任务的目标,而且要确保其有效实施。各阶层都要进行工作局面的贯彻落实,把各项就业明确的任务分配到具体的负责人和经办人,构建目标责任机制,在就业目标任务的强力推动下,不仅要对其进行追踪观察,还要及时发现并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构建合理的就业评估体系,增强工作业绩以及工作考核机制

为了进一步提高各大高校就业能力,就必须以高校就业为重点进行抓起,要实行就业工作的责任考核制度与工作任务的定向管理。要以市场为主导,充分增加高职学生的就业工作率以及就业的质量,以使其高职院校的就业任务圆满完成。

4.加强部门支持力度,健全就业经费的保障体系

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实状况来看,要最大限度地增强就业服务的支持度,就要把充分的高校资金专门用于就业服务体制的构建,包括将各个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经费算入其中,而且要不断提高,这不仅能够很大程度提高支持度,还能够健全就业工作的各项费用保障体系。

5.以探究新的就业工作机制为基础进行产学研相结合工作体制

从基础出发健全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制,培养出以实践为基础的有一技之长的对社会有用的人。充分树立院校和市场结合的理念提高就业率以及以人为本的工作观念。以各大高校毕业生高效高质就业作为检验基础,明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观念。这种新的工作体系就是将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与专业建设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强化与共建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服务组织

1. 建立院校就业定点服务组织

学校相关服务组织部门要为学生提供竭诚的服务,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顺利就业的平台。学校的相关服务组织在分配上要清楚明了、合理有效、人人各司其职,不仅要包含院校部门机构,还要有系级部门的参与,各个部门要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共同为学生进行全程式的服务。

2.院校职业教育研究组织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是高校办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各所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经济发展状况, 开展相对应的研究学习。关于对大学生职业教育的专门教师,应该让该校的全体学生学习他们的专业技能以及教师身上所具有的优点,将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平常积累的经验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将研究的有效结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所要研究的问题多种多样,其中有对指导内容方面的探讨以及评价系统的探讨等内容。

3.开设学生心理咨询室

学生心理咨询室的开设可以及时有效地对大学生当前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并且对学生所遇到的关于职业、 就业问题细致地开导,帮助学生们正确看待相关问题,因此,该咨询室必须有一定数量并且从事心理咨询的专门资深专家参与,其中的一些人可以为学生在课堂上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积极指引学生科学对待心理测评。另外一些教师可以经常地开展一些心理咨询活动,对学生进行定期跟踪调查,询问他们对职业规划的见解和认识,使学生在以后的就业中有自己独到的评判是非的能力,更好地选择未来的职业。

三、构建就业创业服务专业化的理论研究体系

1.编写校本教材

为了促进就业,进一步搞好就业工作,应根据院校实际情况,结合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围绕就业方针,突出就业的针对性,学校可以通过与其他学校合作的方式,编写符合院校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这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前景起到极大的指导作用。

2.参与课题研究

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实践行为则无法顺利开展,因此, 高职院校应基于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开展课题研讨活动, 例如,“关于促进高职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服务体系研究”、“关于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在企业实践中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等课题,以此来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3.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

高职院校在开展就业服务工作时,应将就业办作为服务主体,通过成立就业指导办公室,另外各个教学系应将系就业办作为服务主体,进一步下设系就业指导办公室, 就业目标层层分化,多级配合,积极指导学生就业工作。 各个就业指导办公室还应积极开展与毕业生有关的就业指导教研工作,通过建立和完善全程化课程体系,促进目标指导和过程指导的有机结合,促进专业化课程体系的顺利推行。与此同时还应通过建立就业反馈体系,通过对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及时将调查信息整理汇总,反馈到就业指导办公室,加快课程改革,以此来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现稳定就业。

4.提升就业指导教师素质

高职院校应积极组织学校的相关教师参与职业指导教师资格培训,帮助其尽快考取高级职业指导教师资格, 提高就业指导能力,同时还应积极开办在校定期就业指导培训课题,确保就业指导教师都能够持证上岗,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

四、将就业能力扎根于课程整体规划中

在对课程整体规划上,要将其中一门课程的内容在学生大学生涯的所有学习阶段中得到体现,在每一部分进行深入学习之后,对学生进行定期测评,创建一种包括学生在阶段学习过程中的成长语录、个人教育程度及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等内容的“进步档案”; 开设一些小课程班,对不同阶段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学生走出迷茫。要重视学生的职业学习本领以及择业的能力。在安排课程内容方面,根据所需岗位真正所要掌握的技能知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教学相关内容,学生通过对其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相关问题,从而高效地完成相关任务。教师也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像个人才艺展示、小组讨论、相关场景再现等使学生们养成团队合作的精神和了解人际沟通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对课程评价方面上,全面权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实际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对于评价的准则,应综合了解学生对创新思维能力和搜索信息的能力,加强他们的竞争意识; 教师在进行总结评价时,要全面平衡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比如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相关技能,将其恰当地融入到教师的课程评价体系中。

五、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校企互动的办学模式

要想正确处理好“校企互动”这个问题,校企双方应该改变自己传统的认识理念,落实相关就业政策措施,双方进行积极有效的合作交流以使其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的就业之路更加宽广,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大幅度增加的互利共赢局面。因此,校企双方应该通力合作,共同办学, 培养合格优秀的人才。首先,我们要奉行“走出去、引进来”的治学方式,跟用人单位鼎力合作,为单位定向培养其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将社会急需的行业引入到校园内,对学生开设专门的理论课学习以及实践锻炼机会。其次,学校要及时掌握市场的最新消息,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动向,然后对学生进行专项培训,这样不仅可以大大节省用人单位的招聘费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再次,企事业单位要与院校长期合作,适时指导高职学校的教学任务的改革以及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为大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场所,将企业目前所急需的热门专业与院校的相关专业课的开设有机结合,这样使学生们在校期间就可以提前对目前社会的热门行业有大致的了解,高职院校也可依据社会目前的市场动向对所开设的专业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进,对学生进行定向的培训。这样做不但高效地提高院校的教学任务,而且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有很大的益处。最后,校企合作这种方式让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让学生能提前了解相关专业的具体应用,在实践锻炼中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积累相关经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六、建立大学生就业服务保障体系

1.就业政策的相关研究

建立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保障体系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当前就业政策的深入研究。由于就业设计的范围很广,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对就业政策的研究也应该以上述几个层面为依据展开。首先,从政治层面研究,政府每年都会出台一系列的就业政策,但是每年都会发生变化,出台的政策因为地域、学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对就业政策的研究必须将就业政策内容读透,专注就业政策的实质,将其作为开展学生就业工作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就业工作者要以当年毕业生的数量、社会市场需求以及政策导向,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其次,从经济层面研究,对就业进行时要对就业的有利条件进行分析。从微观层面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与经济实力存在差异。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比如,如果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可以鼓励其进行创业,而如果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稍差,鼓励学生选择先就业后择业。从中观层面分析,每年的就业失业结构都存在不同的形式。因而,就业服务工作人员必须学习更多的经济类知识,以利于工作的开展,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最后,从文化层面分析,就业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定义为是文化问题。就业政策的研究工作不仅要依靠就业工作者,还需要学生主动参与。所以在学校内开展就业讲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入校时对其进行就业教育。

2.就业跟踪服务

就业服务跟踪体系的建立意义重大,一方面,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另一方面,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现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所以,应该从思想、制度以及经费上支持就业服务跟踪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首先,在思想上重视该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从某种程度来说,就业跟踪服务体系的建立仅仅是高校自我办学水平的一个自我要求,高校可以自由选择创办与否。但由于就业跟踪服务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推动社会发展,因此,学校领导需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该体系的建立工作,为该体系配备优秀的教师队伍、保证经费的充足等。其次,在制度上加以完善。建立就业跟踪服务体系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该体系的建立是一项比较重要的系统性问题。所以建立就业跟踪服务体系除了要有完善的外部制度,还要求就业服务体系制度实现自我完善,使人人树立人人有责的意识,实现师生之间的结对服务等。最后,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 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必须保证建设经费的充足,以及建设费用高效利用。

七、结语

总而言之,职业教育的奋斗目标是以服务为核心,以就业为指引。为了顺利地达成这一愿望,高职院校应该正确看待“服务宗旨”这一理念的真正含义所在,就是以服务学生为始,以效劳社会为终。只有更好地服务学生,让他们找到理想的工作,学生才能更好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全面理解“服务宗旨”的深层次寓意。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是要建立一套先进的学生就业服务体制系统,这是教育部在未来对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前景上的有力的号召与响应。因此, 在未来的工作中,一定要认清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高职学生就业务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高海生,傅军栋.大学生就业难的SWOT分析及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08(9).

[2]姜根龙.关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几点建议[J].太原大学学报,2006(1).

[3]屈善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服务体系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

[4]朱新秤.就业能力:内涵、结构及其培养[J].广东社会科学,2009(4).

再就业服务体系 篇5

尹 峰

(榆林市榆阳区劳动服务科陕西榆林719000)

【摘要】近几年的实践探索表明,现有的劳动服务机构工作重心已经逐步转向公共就业服务。在新时期,县、区劳动服务机构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资源整合,统筹管理,专业化分工和一体化运作,转变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关健词】公共服务;就业服务;服务体系;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之基、和谐之源。就业不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前提,也是人们融入社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更是事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中共十七大将“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确定为国家新时期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任务,并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以创业促就业的发展战略。扩大就业既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党和国家对社会就业的高度重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都对公共就业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共就业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功能?近年来,榆阳区劳动服务科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一、构建求职登记、职业技能鉴定、职业介绍三位一体人力资源中心市场

榆阳区劳动服务科在1999年建立劳动力市场时就明确提出“你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这一公共就业服务理念,始终将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规范用工行为,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良好服务。具体做法: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子屏幕、发放传单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提高人民群众对有关政策的知晓率,免费办理登记,发布求职用工信息,扩大劳动服务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二是认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实现从资料申报审核、分类、造册、试卷管理、考试成绩确认的规范管理。三是努力做好职业介绍,诚信服务,双向促动,力争求职人员和用工单位相互满意。四是积极参与市、区社会治安、劳动服务、文体活动协管员等公益性就业岗位人员招聘工作,协助解决特困下岗职工再就业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五是及时、准确进行全区劳务输出报表统计和情况分析,为地方政府劳务输出实行科学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基础资料,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2009年,榆阳区劳动服务科与320个重点用工单位建立了业务关系,求职登记大中专毕业生、下岗职工、农民工、复员军人1537人;受榆林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委托鉴定7个工种1042人;举办供需双方见面洽谈会15次,促成405名求职人员实现就业;参与人事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开招聘工作,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152人;纳入榆阳区劳动服务科统计信息管理的劳务输出人数达58765人,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态势良好。

二、搭建创业培训、小额贷款担保相互对接的扶持创业促进就业平台

榆阳区劳动服务科坚持把鼓励和扶持劳动者创业作为扩大就业

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和促进就业的增量效应,注重吸引有能力的劳动者带头创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认真从三个环节做起:一是有效提升创业培训质量。合理利用2005年已建成的劳动服务综合大楼校舍,2009年又新购买电脑、投影仪等现代教学设备,加强了师资队伍,充实了教学内容,严格执行培训报告制度,保证学员学得好,用得上。二是及时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经创业培训考核合格的学员,符合小额担保贷款条件的全部随时予以财政贴息贷款支持。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享受对象由过去单一下岗职工已扩大到城镇失业人员、未安置的复原军人、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和就地创业的农民工。贷款期限由2年延长为3年。贷款额度由2万元提高到3万元。三是严把到期贷款回收关口。成功建立《担保联系卡》制度,实行贷款回收谁审批,谁负责;谁担保,联系谁;根除了贷款回笼欠收风险。2009年,榆阳区劳动服务科开办创业培训5期,培训下岗职工、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241人,经考核全部合格,32人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发放贷款378笔,贷款总额876万元;当年到期贷款97笔,回收贷款总额194万元,回收率100%。三年来,榆阳区劳动服务科累计发放贷款757笔,贷款总额1634万元;回收贷款201笔,贷款总额402万元,回收率100%,保障了信贷资金安全高效运转;小额担保贷款为757名各类劳动者启动创业提供了资金帮助,同时,这些创业者带动更多的劳动者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三、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

榆阳区劳动服务科从2005年起,本着“经办就是服务”的工作宗

旨,不断加大失业保险经办工作力度,从积极参与区属国有企业改制入手,继续进行失业保险扩面,直到接收改制企业人事托管,扎实稳妥地开展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对榆阳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起到了积极作用。2009年,榆阳区劳动服务科失业保险扩面1189人,超额榆林市下达计划任务近1倍;失业保险费征缴368万元,比2008年增长98%,过去企业欠缴的失业保险费得到了一次性全部补缴;为132人发放失业保险金49.45万元,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失业人员全部能及时足额领取失业保险金;为418名失业人员进行失业保险申报,办理《失业登记证》1637人;接收改制企业托管职工1200名,办理了80名职工退休手续;补贴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金1250人,金额280万元;享受失业保险有关待遇人员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温暖。

四、劳动服务机构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从近年来榆阳区劳动服务科围绕主要职能开展社会劳动就业服务工作的实践探索来看,尽管成绩是可喜的,但是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县、区普遍设立的劳动服务科,具有自身资源优势,具体工作几乎涉及到所有公共就业服务,但其机构名称和工作职能与当前面临的实际工作目标和任务尚未对应,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公共就业的客观要求。

二是县、区公共就业服务,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责任大、任务重,现有的劳动服务机构实际工作已由过去单纯的劳动服务向当今的公

共就业服务、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方向前移,县、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缺位,严重制约着公共就业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是县、区公共就业是一个事关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的工程,公共就业服务始终贯穿于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的整个过程,社会各类劳动群体希望县、区建立综合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统一、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五、劳动服务机构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县、区劳动服务机构如何围绕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工作?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

第一,县、区劳动服务机构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劳动就业服务资源优势,在地方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领导下,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规范现有机构名称,明确新的工作职能,积极推进新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机构建设。

第二,县、区新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应该全面贯彻执行公共就业服务各项制度,大力开展对城乡劳动者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对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就业援助,对用人单位提供招聘服务,对就业与失业人员进行社会化管理,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人事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满足各类人才多样化需求,为社会各类劳动群体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

第三,县、区新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应该方便劳动者求职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充分利用现有机构和设施的有利条件,努力实现资源整合,统筹管理,尽快实行专业化分工和一体化运作服务。

第四,县、区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加强公共就业基本信息的收集、汇总、发布,并不断扩展就业信息覆盖范围,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广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

第五,县、区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加强指导街道办事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社区劳动保障站业务工作,切实保障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简介】

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刍议 篇6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占据市场就业人数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其在就业竞争中并没有凸显应有的优势。除了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少、用人单位招聘要求高等客观因素外,还有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就业观念保守、实践技能与岗位要求有差距、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还不完善等问题。应从高校办学模式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就业创业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来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260-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技术型、技能型高校人才严重不足,虽然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但是由于企业用人条件越来越高,要求学生不仅拥有熟练的专业技能,而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高校学生就业压力日渐增大。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整体严峻的大环境下,如何引导、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勇于创业尤为重要。因此,在高校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校着力培养社会需要、行业认可、企业能用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即打造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岗位专用能力的同时,还要从服务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高校的办学模式、教学体系、指导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科学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办学模式构建解读

大学生就业创业优势是掌握行业企业需要的实践技能,要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竞争力,首先就得从高校的办学模式入手,加强校企合作,深度校企融合,依托专业办企业,引驻企业建专业。一方面引导教师以学校资源为平台,创办相关专业企业;另一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学校,参与专业建设。

(一)依托专业办企业,实施教学公司一体化

由校内教师依托所在专业创办相关企业,实行教学公司一体化的基础上,实施企业化教育、职员化管理。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对外承接业务,为教师的职业技能培养创设了基地。通过业务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再将经验转化到课堂教学中。不仅有效解决了教师下企调研或者挂职锻炼操作上的困难,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而且在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更新方面有了基础。

(二)引驻企业建专业,拓宽学生创业渠道

学校提供优惠政策如减免房屋租金、提供专业设备、无偿供应水电能源等,吸引企业进驻学校,参与大学的课程开发和专业建设。学校的教师可以为企业的项目研发提供专业力量,企业则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校企合作开发项目,学生增加实习实训机会,最终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

二、学生就业创业的教学体系的构建剖析

(一)多方位的专业建设

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方式,加深校企融合程度,根据市场需求调研开设专业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建设。首先,广泛听取企业用人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通过有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论证会,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根据行业结构和职业岗位发展变化,合理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其次,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根据行业企业对市场需要的洞悉以及岗位标准要求,合理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践课程,使企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上得以充分体现。第三,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从岗位出发,针对岗位任务的专业技术要求设计课程项目,引进企业技能评判标准。第四,校企合作培训师资,共建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工作,提高校企合作水平。吸引企业参与办学,参与教学管理,实现学校与社会、经济互动发展。经过与企业的反复磨合,培养出的人才定位准确、贴近社会,才能在就业中有竞争力。

(二)多途径的师资水平建设

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前提是教师的技能水平得达到一定水准。因此,要多途径提高师资水平,通过校企双向兼职,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同时,全力打造双师技能型教师队伍。

首先,组建由行业专家、企业人员、校内专任教师组成的课程教学团队,通过整合教师资源,使团队成员既有理论功底扎实的专任教师,又有来自企业一线、技术功底过硬的兼职教师,分别以理论课、实践课、理论课+实践课、讲座、访谈等形式,从不同角度进行授课,丰富教学形式的基础上增加实践课的比例。

其次,为教师提供企业实习的机会,鼓励教师在企业中兼职并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的研发设计,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实践技能的学习,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经验。学校教师可以实质性地参与企业兼职,不间断地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既可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创造直接价值,又可加快“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进程,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标准零对接,从而从根本上改变纸上谈兵的教学状态,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再次,鼓励教师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具备行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双师型教师。

最后,加强与行业企业联系,接纳企业转型人员到学校从教,成为校内专任教师的一员,不断充实实践教师队伍。利用其企业一线经历,将更多企业真实案例引入课堂,不断提升学生实践技能。

(三)多渠道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高等教育相较较低层次的教育类型而言,最大的优势是拥有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毕业后直接上岗。但是目前大学生的这一优势并不突出,大学生毕业后对相关专业岗位工作不能熟练操作,原因在于各高校的实践教学条件并不充足,实习实训条件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如进行技能训练的相关实验室、实训场所、实习基地的数量较少,学生无法进行长时间的个体训练,同时建设不到位。有的设备陈旧,远远落后于社会同行业的技术水平。有的设备不齐全,无法实验性的完成产品的整体开发过程等。因此,高校应该在改革办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下,要多渠道创设实践教学条件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训练,熟悉企业管理、熟悉岗位操作要求,能缩短就业时企业培训时间,甚至可以直接上岗。第一,加强校内实验室、实训场所建设。第二,要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教学提供支持的同时,可以通过对外业务的创收来不断更新设备。同时鼓励有能力的学生成立项目室、工作室,依托学校进行创业。第三,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力争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紧密型优质校外实训基地。endprint

三、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指导体系构建路径探索

目前,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一步到位”、“宁缺毋滥”的思想还很严重,已经难以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学生之所以就业创业观有所偏差,很大程度上在于缺乏正确的教育、指导。很多高校就业指导课流于形式,就业指导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指导方法和手段单一,就业指导信息匮乏、滞后,使就业指导整体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因此,应充分发挥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作用,在实践探索中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效能,为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提供系统、科学的指导和服务工作。

1.加强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实用性。切实将就业指导课程提升到战略高度,努力提高就业与创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获取并不断更新社会就业信息和数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一方面通过课堂的信息传递,使学生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另一方面通过模拟就业现场、联系招聘会等形式引导学生熟悉应聘场景,提高应聘成功率。

2.加强创业教育,优化创业教育环境。目前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率低,高校就业指导中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少。因此,通过创业教育讲座、成立大学生创业社团、举办创业论坛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创业教育。同时,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创设创业园,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场所,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使学生积累自主创业的经验。

3.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莅临指导。以系列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行业技术水平要求,洞察行业发展方向,提供人才需求信息等,将就业指导落在实处、落在细处。

4.邀请成功就业或创业的毕业学生现场指导。以系列专题交流的形式,分享创业成功的经验和创业心得,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借鉴,激发其成就感和创造欲。

5.提供相应的创业鼓励政策。目前,高校对高校学生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偏少,无法有效的调动广大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积极性。现有的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都是按照国家、省、市的政策在执行,没有更多、更优惠的,更适合自身情况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出台。应该从“提供和行业企业合作的机会”、“提供相应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学生就业创业扶持。如为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技术、场地的扶持,并利用学院的资源优势,为创业学生引荐相关的行业企业,同时吸引相关企业与学生的合作等。

6.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将创业思考寓于平时的生活学习中,通过参与竞争的形式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和主动参与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和就业观,主动开发各种资源为自身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和就业创业技能的提升。

四、服务于学生就业创业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就业质量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主要指标和重要反馈,也是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关键环节。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情况如何直接影响到企业对高校学生的评价和再一轮的用人条件,因此,要正确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进行引导,必须了解学生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重视学生就业创业的评价体系建设,并形成制度,落实到位,从学生的就业质量方面做进一步的理论探索,填补量化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空白。主要从高校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行业企业对高校毕业生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反馈方面入手。

一方面,学校委托就业指导中心或相关部门统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情况,由于就业形势灵活多样,学生的就业单位和通讯方式有所变化,要做到常查、月查,保证毕业生的各种信息及时更新,力争坚持做好3年的追踪调查。对于未就业和已就业随后失业的学生,了解情况,排查问题,引导教育,帮其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就业,使高校的就业指导不仅仅停留在应届毕业生。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企业优势,吸引行业企业介入对就业学生的工作质量、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评,形成行业企业对高校毕业生使用情况的评价反馈制度。高校及时整理归纳,根据结果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总之,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建立完善的高校在校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引导和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成功创业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改革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隋步景,杨用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以河南省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

〔2〕陈春法.高校就业创业互动体系的构建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5).

〔3〕陈修佳.高校学生就业创业对策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 篇7

一、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含义与构成

(一) 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含义。随着劳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 我国对劳动人口就业关注度也在日渐加强, 在20世纪初就业服务理念在我国兴起, 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我国的就业并维护劳动力市场的组织性, 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是指为了保障大学生顺利就业, 集我国政府、企业与高校的资源而形成的就业服务体系, 其主要包括政府、高校、社会和大学生四部分。”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包括就业教育、就业管理、就业服务与就业研究等, 其包含了专业的课程体系, 发达的就业市场、高效的就业调查网络, 热情的就业指导人员和服务机构五部分。

(二) 构成要素。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包括政府、大学生、高校和社会四个要素, 政府是为人们提供服务, 主要实施宏观调控, 进行政策指导, 在必要的时候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进行资源上的投入来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高校是大学生的依托, 其不仅能够对高校中的学生进行就业信息服务, 还能根据社会上对工作岗位的需求来调整学校的专业和所招收的学生人数, 以保证学生的就业率, 另外高校还能和外面的企业直接进行沟通, 让企业定期来学校进行招聘, 甚至有的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校园专场招聘会, 这能够保证大学生又快又好就业。所以高校在就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社会中的企业在为大学生提供岗位的同时还可以向高校说明其对人才的要求, 提高高校对大学生培养的专业性。就业服务信息体系的建立就是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准备的, 但大学生也不能只是被动等待被服务, 大学生首先要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 在专业方面打下牢固的基础,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

(一) 高校专业设置结构不合理与就业指导不到位。高校所设置的不同专业会为社会提供不同类型的人才, 而社会对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要求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而若高校不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与企业的需要来调整专业的话很可能影响大学生的就业, 而现实中许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并没有大的变化, 而且对学生的招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所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大学生就业指导能让学生未雨绸缪, 指导自己未来要面临什么, 也能提高在日常学习中的积极性。而高校的就业指导是高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社会状况的不断变化, 学校有义务为大学生做好就业和择业准备。而由于我国的就业指导与其他国家比较起来开展相对较晚, 就业指导工作并没有引起学校足够的重视, 很多就业指导处的老师都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 所以不能够很好起到就业指导的效果。

(二) 企业对员工条件的限制影响了大学生就业。企业应该对大学毕业生一视同仁, 在同等水平的学生不应该因学校的不同而区别对待。而现在在一些招聘简章上我们能看到对招聘条件的限制, 比如一些单位说只招男生, 这对女生就业就很不利, 比如有些学校只招收“985、211”学校毕业的学生, 这对非“985、211”学校的学生十分不公平, 而且非“985、211”学校占很大比例。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企业的招聘条件还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在某些地方还是存在着漏洞, 这些漏洞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三) 大学生自身原因限制了就业。一是有些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不扎实, 大学三年甚至四年很多学生都有过逃课的情况, 不认真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有的大学期间甚至英语四级都没有通过, 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都会对大学生有一个基本的要求, 比如大学期间不挂科或必须有大学英语四级证书等, 而这些在大学期间挂过科或没有大学英语四级证书的学生则很难从事此工作, 这不是社会和学校给出的就业难题, 而是学生自身的因素影响了自己的就业。而且有部分学生就业观念不正确。好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只想找大企业或只想找事业单位, 而其他小企业即使提供给他工作机会他也不选择去工作, “眼高手低”是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面临的一个问题。这种就业观念只能使自己丧失更多的机会。

三、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

(一) 政府要为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作出努力。政府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布更加合理, 并不断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 使其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政府还要不断加强宏观调控, 通过对就业政策的不断调整, 控制大学生的流向和就业市场, 达到人才资源的合理调配。政府还要不断完善就业政策, 政策的完善程度影响着就业市场的分布情况。很多学生愿意去经济发达的地方工作, 这就影响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才需求, 政府还应该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的投入, 并提高这些地区的福利待遇以吸引更多的人才。

(一) 高校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一方面高校还是要不断地加大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上的管理, 让他们首先有扎实的专业基础, 还要在能力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加锻炼, 比如说为学生安排到单位去实习, 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高校也要顺应市场的要求, 及时调整专业分布, 对市场中不景气的专业少招生, 对发展的比较好的专业要适当扩大招生, 还要不断增加市场上所需的专业, 为社会多输送高质量人才。另外, 学校还要对学生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对就业指导处的老师进行专业的培训, 提高就业指导老师的专业素质。还要使就业指导贯穿在大学始终, 在刚入学的时候就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专业特点及以后的就业方向。在高年级的学生中, 要让学生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 并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不断增强学生的信心。

(三) 用人单位要转变思路。用人单位要转变用人观念, 尽量缩小招聘过程中的不公平性, 学校的好与坏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能力, 名牌大学学生也有工作能力不强的学生, 一般性学校也有各方面素质都很高的学生, 用人单位要扩大自己的招聘范围, 规范自己的面试标准即能招到优秀的员工而不能只把学校作为硬性要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企业的发展。用人单位还应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 主动地走进高校, 甚至还可以与高校签订定向培养协议, 委托学校为用人单位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这样能节省单位的招聘成本, 还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用人单位也可以为高校提供实习单位, 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可以把工作能力强的学生留在单位为自己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晓春.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及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 2009, 5

[2]盛欣.中国1952~2007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分析[J].理论导刊, 2009, 5

[3]李幼平, 舒福灵.构建全新的高校就业服务战略体系---以广西为例[J].社会科学家, 2009, 3

谈中职学校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 篇8

关键词:中职,就业指导,就业服务体系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已是社会共识。近几年中职学校转变办学思路, 围绕就业积极开展工作, 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 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如就业质量低、就业稳定性差等。我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尝试, 提出了以学生为本, 以就业为导向, 加强就业服务的工作思路, 初步构建了与市场接轨的就业服务体系, 使毕业生就业工作基本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组织机构

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但毕业生就业绝不是学校一个就业部门能完成的工作。学校就业部门仅仅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事务部门。要真正抓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必须全面发动学校的各个教学机构和教学管理部门, 切实“以就业为导向”来开展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直是我校全局性的重要工作之一, 学校党政领导对此高度重视, 不断加大就业力度, 成立了以校领导为中心的就业工作机构, 提出了以就业促招生的工作思路, 形成了“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坚持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 为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组织保障。制定了《毕业生实习就业工作实施办法》, 建立了相应的考核、监督机制, 形成了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为就业工作提供了严格、完善的制度保障。

二、组建稳定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

学校专门成立了就业办公室, 配备专职就业管理服务人员和专兼职就业指导教师, 就业办公室现有工作人员都获得了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围绕最新就业政策、就业工作新理念与工作方法, 学校加大培训力度, 每年不定期地组织就业管理服务人员和就业指导教师参加各种就业指导培训, 学习观摩就业先进经验, 提高就业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以求在就业程序处理、就业政策把握、就业心理指导、就业知识构成、就业能力培养、个性需要咨询等方面, 给学生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务。

三、全程全员开展就业指导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能仅限于在“毕业前由就业办公室教师进行指导”, 而要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让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就业指导不断线。建立从低年级到毕业班全程化、全员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 详细制订各年级学生就业指导方案, 有目的地把职业指导课贯穿到学校各年级教学过程中去。低年级侧重就业宣传教育, 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中职学校的特点、中职与成才的关系、中职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用人单位的选才标准,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和自己的职业理想, 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制定在校期间的发展规划,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引导学生形成适合本人特点的就业目标, 为整个人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打下基础。高年级及毕业班侧重于就业技巧等方面进行指导, 包括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劳动法规、就业技能、职业素质、自主创业、应聘技巧、创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 增强求职创业自信心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帮助毕业生及时进入求职状态, 为步入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作好准备。

四、优质高效开展就业服务

就业工作的宗旨是服务, 我校建立了服务毕业生、服务用人单位、服务社会的工作模式。就业服务就是为引导毕业生正确择业、充分就业服务, 就是为用人单位顺利选拔实用人才服务, 促进毕业生、用人单位、人才市场、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与学校之间的相互沟通, 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有效的服务。

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研究 篇9

关键词:就业指导,大学生,高等学校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现行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是“双选”条件下的自主择业制度, 就业形式呈现多样化特点, 这就需要针对毕业生的就业与择业问题, 建立科学的指导服务体系, 用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掌握必要的就业技巧。广义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应该在开设就业指导相关课程的基础上, 尽可能拓宽指导途径和丰富服务方式。基于以上考虑, 国家和高校为促进大学生就业采取了很多措施, 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就业指导体系, 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对于高校而言, 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程是必要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与教学、科研一样, 是贯穿高等教育的基本环节。”[1]国家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将就业指导课纳入必修课程范围, 重点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 提高求职技巧, 调整就业预期, 从而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就业指导教师由熟悉就业情况、长期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辅导员老师担任, 能够准确掌握就业形势, 及时捕捉就业信息。高校鼓励有志于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教师进行就业职称评定并参加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的相关培训, 重点培养具有此项专长的师资人才;通过组建就业指导教研室, 开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在内的指导课程, 并有一定的学时要求, 保证就业指导的实际效果;不断创新教育方式, 采取视频、讲座、实习、实践、实景模拟、辩论讲演等多种有效形式, 切实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二、就业指导网络建设

当前, 网络是人们获取有效信息的重要渠道。“加强信息化建设, 打造一个共享的供需信息平台越来越显得必要。”[2]校园网、地方就业网站、人才网、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等各类网站, 均能及时发布最新的就业信息, 提供就业政策方面的指导。通过网上求职的方式, 能够跨越空间与距离的限制, 获取较多的就业信息, 实现资源的共享。跨地域及全国范围内的网上招聘会信息量更大, 信息检索更为便捷, 求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 搜索相关的行业与单位, 及时掌握职位特点、工作地点与薪资等信息。网上招聘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双选平台, 为求职与用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就业“双选会”组织与安排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和高校组织的网络招聘会、专场招聘会、供求洽谈会等各种就业服务活动, 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双选”与就业服务平台。据了解, 70%的大学生选择在“双选会”上签订工作。因此, 国家大力支持地方在主要城市举办人才招聘会, 省会城市在会展中心与人才交流中心等专门场馆组织综合性求职洽谈会;在社会层面上, 尽力保证在北京、上海等一类城市, 每周均有各种类型的就业招聘会;各大高校将针对应届毕业生, 每年举办两次以上的专场招聘会, 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平台;新闻媒体一直将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新闻热点, 给予了持续关注和报道。上述各类招聘会现场, 主办方会尽量保证场地的宽敞明亮, 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和推销自己的平台;国家推行优惠政策, 对大学生参加招聘会予以免费。“双选会”的组织和开展, 为大学生求职与就业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四、社会实践

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学习相关的工作知识和经验, 作为正式进入社会工作的提前准备, 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学会做事并不是为了适应某一特定的工作, 而应是适应职业的流动、职业的发展和自主创业, 使学习与未来的工作相适应。”[3]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深入厂矿基地和生产一线, 了解社会, 锻炼能力, 达到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育人目标。

为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 国家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活动, 确保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均有参加实习实践活动的经历;大力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 鼓励见习单位优先录用见习高校毕业生;大力拓展一批社会责任感强、管理规范的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作为高素质人才的最终消费者, 用人单位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主动地提供就业实习机会, 为毕业生实践经验的积累积极创造条件。”[4]人们在学校所掌握的理论知识, 只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才能得到应用与检验, 并不断发展和完善;只有面对并解决具体的问题, 才能促使自己对所学的知识提出疑问, 对所学知识重新进行思考乃至创新, 从而完善其书本知识, 扩大知识面。大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各自工作岗位上, 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 使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目前的就业指导体系还有以下方面有待于加强与完善:

一、就业指导体系亟待宣传

在一定程度上, 大学生对于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就业指导体系存在不熟悉、不了解、不认同, 甚至是不信任的不正常现象, 这就需要高校与社会对该体系进行客观宣传, 解决求助无门或者有门不入的窘境。同时, 也要不断拓宽服务渠道, 丰富服务方式, 促使就业指导体系更为完整和完善, 真正成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良师益友。

二、规范企事业单位用人制度

目前, 为体现公平与公开的原则, 国家在录用公务员时有公开招考、公示录取等环节, 研究生到高校就业也开始采取公开考核的方式进行。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岗位透明与用人公正的基本原则, 具有积极的意义。这对于可以采取异地用人制度, 即应届大学生实现异地就业的问题, 可有效弱化人为因素的干扰。企事业单位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进行选人与用人, 可以让毕业生学有所用, 贡献自己的力量, 凸显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自主创业鼓励机制

目前, 自主创业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自主创业可以有效带动就业, 大学生在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 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解决更多的就业问题。

如何使大学生勇于创业, 在创业过程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关键在于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政府政策支持, 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 在整个社会范围内, 形成新的评价体系,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应着力营造舆论氛围, 倡导新型就业观。在全社会真正树立起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理念, 营造鼓励青年创业、支持青年创业、帮助青年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鼓励更多青年更新观念, 大胆尝试, 争做创业先锋。纠正自主创业是择业不成之后的无奈之选和没有能力就业的下下之策, 而为有能力人的上上之选。

四、创新岗位设置

政府与社会应打破传统观念, 创新岗位的设置方式, 以增加岗位用人数量, 有效缓解大学生现存的就业压力。比如:艺术类, 可在初高中增加音乐教师、美术教师的名额, 对于提高全民素质, 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医学类, 鼓励具有资格证书和一定资质的大学生自主创业, 成立诊所, 对于我国医疗改革引入市场经济, 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有益;对于司法类, 鼓励支持具有律师资格证书的年轻大学生开设法律咨询, 国家进行资金扶持, 对于完善我国法律体系, 解决打官司贵, 妨害司法公正, 以及加强我国监督机构建设, 提高抗腐防变能力, 具有进步的意义。

国家和高校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采取了多种方式方法, 完善就业指导体系。高校把大学生顺利就业视为育人的重要环节, 将大学生能就业、就好业, 视为工作的重点, 能够体现出社会责任的担当。近年来, 大学生就业观念有显著改善, 不再等、靠、要, 而是主动地投入就业市场和“双选”市场。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安排好四年大学生涯, 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就业技能, 就业率有所好转。但从长远看来, 要促进大学生就业, 就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力度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 真正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就业技能, 扩大就业视野与就业门路;就要注重开辟更多的新兴就业岗位, 而不是冗余岗位;就要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不断优化岗位设置;就要与我国“十二·五计划”相结合, 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与惠民政策相协调。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 要保证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动力经久不衰, 关键要形成新型的人才培育观并构建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不仅需要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扶持, 也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全社会要形成有效合力, 对服务体系进行完善, 对大学生就业观念进行诱导, 这样才能让大学毕业生勇于竞争、勇于参与, 从而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郭玉珍, 舒晓梅.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创新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11) :42.

[2]胡云虎, 朱其永, 郭春凤.浅谈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创新[J].黑河学刊, 2008, (5) :143.

[3]钱舟扬.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构建新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 (10) :69.

再就业服务体系 篇10

1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

职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不仅关系到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出路问题, 同时也关系到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问题, 更关系到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完善和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的问题。因此, 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可以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以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 积极探索就业指导之路

定西市卫生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 实施就业带动战略。2002年学校成立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 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 在就业中心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 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已步入了正常运行的轨道,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全校建立了招生、就业、教学、管理互动体系, 并将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纳入教学课程体系之中。真正做到了“四个到位”, 即组织领导到位, 机构人员到位, 经费保障到位和责任分工到位, 着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特别是坚持“全面培养、择优选派, 扶助困难”的原则, 出台了《定西市卫生学校关于选送优秀学生赴省外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暂行规定》, 为实现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双高”目标及品牌效应, 提供了制度的保障。二是做好人才推介工作。连续5年成功举办了“定西市卫生学校毕业生人才交流洽谈会”, 从就业形势看, 就业率稳步保持在80%以上 (见表1) 。三是加强学校与省内外医药卫生单位的合作, 不断拓展就业、实习基地, 为学生顺利就业打开了绿色通道。

3 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就业指导工作的历史短且起点低

1985年中共中央提出改革就业体制, 从1988年安徽省开始试点到2000年所有毕业生均取消派遣证, 统一签发就业报到证, 我国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尚处在起步和摸索阶段。而19世纪国外发达国家以“市场就业制度”或“自由就业制度”为基础的就业指导工作就已开始起步。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们十多年的“市场化”的就业实践, 差距无疑是巨大的[1]。

3.2 就业指导体系尚不完善

目前各职业学校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 但就其深度和广度以及内涵尚需深化。在深度上就业指导内容大部分指向当前发生和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和矛盾, 而未能较好地深入研究其中的规律性、系统性和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在广度上, 就业中的一些重要领域还涉及很少, 如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倾向测试、职业拓展训练等;在体制上, 还具有计划经济时代中专学校集中管理的特点;在方式方法上, 仍偏重群体性指导, 个体性指导薄弱, 方法多为灌输式, 而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等方法和手段的应用还不充分;在指导队伍上, 专业化、职业化的指导队伍尚未建立起来[2]。

3.3 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理解不够全面

有些学校虽已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 但在部分教职工中对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有些人认为就业指导仅仅是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搜集人才需求信息;有的人认为就业指导是学校部分职能科室的事。这些狭隘的认识,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 影响了就业指导服务功能的发挥。

4 构建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中职生就业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 建立和完善中等卫生学校就业服务体系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必要保证。因此, 必须从观念、体制、机制、模式信息反馈5个方面构建中职卫生学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

4.1 转变观念, 准确定位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职业学校的招生、培养、就业等环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他们共同组成了中职学校事业发展的链条, 各科室及各学科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彼此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中职学校应树立市场化就业管理理念, 科学决策, 促进就业管理体系的转型, 改变就业集中集权管理模式为就业集中分权管理模式:学校—科室 (学科) 两级就业管理体制。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负责学校实习就业学生的统一管理和协调, 同时在各科室、专业学科设立就业指导小组, 根据学校指导中心的总体要求, 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建立面向市场的就业管理和服务网络, 使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4.2 强化责任, 创新管理机制

为使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充分发挥学科促进学生就业的积极性, 中职学校需要建立“学校主导, 学科推动, 二级管理, 相互配合”的就业工作机制和体制, 把学科作为学生就业工作的责任主体, 使其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充分地结合起来, 改变学科只承担培养任务的单一做法。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意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强化:一是要理顺机构, 明确学科既是学生培养主体也是就业工作主体的职能;二是加强学校—学科就业管理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 构建“全员化、全程化、专业化、信息化”四化标准服务体系, 促使人才培养与就业相结合;三是根据中职学校工作的特点, 科学分析, 建立就业指导服务流程, 使就业指导工作不留任何盲点。就业指导工作组织结构示意图见图1。

4.3 制度完善, 运行高效

制度创新是中职学校构建适应市场化就业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 通过制度建设和创新, 规范学生就业工作, 实现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双高”。一是在学校内部定期公布各专业学生就业率, 建立学生就业率与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挂钩制度, 引导学生选择就业率高, 就业形势好的专业就读;二是建立学生就业决策机制和考核机制。通过设立就业信息和就业研究部门, 为就业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建设学校—学科协调统一的学生就业工作网络, 形成就业工作全员参与、全员有责的就业工作新局面;三是建立学生就业工作的激励机制, 将毕业生就业率纳入各学科各班级考核指标体系中, 年度进行表彰奖励, 营造人人重视就业工作的良好局面。

4.4 改变模式, 全程指导

在新的形势下, 就业指导应由临阵磨刀式, 转变为长期备战式, 推行全程化、系统化就业指导模式。应该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 各有侧重, 明确目标, 突出重点, 分步实施 (见表2) 。各个阶段相互贯通, 有机连接, 形成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

全程化就业指导是一项关系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系统工程。在推行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过程中, 应注意做到6个结合:一是坚持就业指导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二是坚持就业指导与加强校风建设相结合;三是坚持就业指导与职业辅导相结合;四是坚持就业指导与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五是坚持就业指导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六是坚持就业指导与拓宽就业渠道相结合[3]。

4.5 跟踪反馈, 制订工作评价体系

学校要建立持续、完善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制度, 对本校学生质量跟踪调查, 掌握就业状况, 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本校教学质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为职业卫生学校持续发展提供现实依据。同时, 要建立客观科学符合本校实际的就业指导工作评价体系, 客观反映就业指导工作的规律及其主要工作, 及时修正评价体系, 保证其科学性和规范性, 从而有效地促进就业指导工作[4]。

中职毕业生就业工作任重道远, 构建科学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并有效运行是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因此, 我们必须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 勇于实践, 不断探索。

摘要:中职卫校就业指导工作虽起步晚, 但已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然而必须看到, 就业指导工作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现在分析中职卫校就业指导工作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从观念、体制、机制、模式、信息反馈5个方面构建中职卫生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以保障就业指导工作顺利高效运行。

关键词: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孙边海.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6:49~50.

[2]祁承勇.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和谐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6:55.

[3]杜世禄.五位一体: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新探[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

再就业服务体系 篇11

关键词:就业服务体系四位一体

0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择业市场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为适应就业形势和市场需要,高等院校在强调各项建设的同时,应该把就业工作作为服务学生的一个重要项目来抓。目前,在高等院校中,大部分院校的就业服务工作还局限于“召开人才招聘会”;“就业知识讲座”等层面上,少数院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也没能开设,如何进一步搞好就业指导工作,让学生“进得来,走得出”是值得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四位一体”的模式,完善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1政策形势宣传到位

就业形势严峻,大多数学生只是道听途说,身处校园中也没有亲身经历。因此学院应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就业创业新闻专题,在各种社团中开展与就业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形势,政策,并养成上网先浏览就业新闻,分析行业发展的习惯,从而真正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和政策的实用性。

2课堂理论指导到位

现阶段,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这是高校服务学生就业的最基本的工作,据相关资料表明:90%的高校在校生进校后都想过就业问题,但大多数都停留在“我能不能找到一份工作”“单位待遇好不好”这些表层的想象上,没想到主观层面自我的准备,只有5%的学生想到过“我首先应该积极地进行个人能力,经验的积累,再去迎接市场,迎接就业。”更有大部分同学自我认识不清,抱着“就业就是毕业后碰运气的事”,所以高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是雪中送炭,但开设这门课一定要发挥这门课的作用。①对前面谈到的形势政策的宣传,一方面学校组织开展活动,另一方面要求就业指导老师在掌握丰富的就业知识的同时,要经常看新闻,浏览网站,及时关注了解就业形势政策,典型案例并及时在课堂上讲解分析。②正确指导帮助学生作好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可以帮助他们更早地意识到自己的目标,并根据个人优势兴趣以及环境因素,设计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认识到自己终身的就业基础。目前,高校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学生自我认识不清,一方面普遍缺乏工作经验,就业期望值过高;另一方面,职业生涯准备不足、职业定位不科学。据国内各大城市举办的人才交流会统计,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碰运气。职业生涯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成功率。③让学生学到一些基本的求职,创业知识。

3在校园实行课后测试,咨询到位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要让学生作好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即进行职业定位,它一方面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识,了解社会,行业环境,同时也要求学生能正确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而了解这些靠课堂时间不够,课后学生又缺乏系统地思考,同时学生特点各异,尤其是少数可能因为家庭或生理,心理等原因而造成“性格怪异”的学生,更有必要进行课后咨询,测试。目前在高校中,心理咨询室都已开展,但就业心理咨询尚在起步阶段。所以,建立就业心理咨询室,配备成套具有权威的职业兴趣,性格,气质,人格职业能力等测试软件势在必行。这样一方面可以让老师更好更深地了解学生,同时也能为大学生生涯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咨询测试可以帮助少数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逐渐认识自己,面对现实,防微杜渐,把自己的精力,才智都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也为学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作好保障。

4毕业后跟踪指导到位

在学生走出校园后,对于各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对于个别有待进一步观察辅导的学生,学院都应该建立起系统档案,定期不定期在学生的单位或私下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发展动态,对做得好的环节及时肯定并鼓励,对少数有待帮助的学生也及时联系,及时指导,及时指正他们不积极,不健康的思想,做法,使他们认清社会环境,生活环境,能正确面对现实,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

5在校园里创建创业实体

除了课程体系的教育,学校还应成立以学生为主体力量,老师为辅的创业小组。通过学校的关系,提供场所,让学生去和企业联系、谈判,发觉一些可以操作的项目,自己选项目,定规模,自己实际操作,从而增强学生创业的实践能力和经验。在创办实体的过程中,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①政策法规类课程的指导,学校可以请当地工商局、税务局的工作人员到学校讲创业前的准备工作和各项手续的办理方法;②学校应出面请当地的企业家到学校和学生面对面,请学校往届毕业已经创业比较成功的学生到学校进行讲座,请专业的创业指导老师进行专业方面的指导。③创业指导类的课程指导,指导学生作出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大学生创业必须制订一个完整的、可执行的创业计划书,即可行性报告,主要回答你所选的项目能否赚钱、赚多少钱、何时赚钱、如何赚钱以及所需条件等。根据计划书的分析,再将要制定的目标分解成各阶段的分目标,同时订出详细的工作步骤。④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创业氛围。大学生创业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和商业经验,如果把他们独立放到整体商业社会,往往会难以把握。学校可以帮助创业者了解行业信息,结识行业伙伴,建立广泛合作,促成学生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企业不是想出来的,是干出来的。大学生有文化、头脑灵、点子多,但在学校的创业时期,没有经验,难形成一个团结合作的团体,只有在他们不断的实践中,才能积累一些经验,懂得创业的一些必备素质,为将来创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就业服务体系 篇12

一、高校艺术生当下的就业困境

经过高校素质教育的艺术类考生,在初入社会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时,仍然表现得稚嫩茫然,艺术生在学校里始终保持着自己对艺术梦想的满腔热血,“社会”这个词在他们眼中依然陌生。踏入就业的大环境中,明显会手足无措,对自身就业的定位、规划等方面都缺少认识。这些就业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性与现实性之间的选择

艺术生在经过四年艺术熏陶之后,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艺术理念与艺术追求,步入社会面对现实是择己所爱还是择市所需成为高校艺术生的首要难题。当下艺术类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在于文化产业,但是市场对于艺术类人才的需求不断缩水,使得部分学生宁可放弃现有的工作机会也要追求专业对口性,如此一来自然导致了艺术生严峻的就业压力。此外,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有意向的工作缺口限制专业,而不限专业的工作机会又与学生的岗位要求大相径庭,从而导致了就业难上加难。

2、稳定性与发展性之间的选择

艺术生的专业性决定其在就业过程中的特殊性,前期学习的大量投入使得他们在岗位选择上渴望高回报高收入,过高的发展前景要求造成了学生与企业之间不平等的紧张关系,企业所提供的机会无法满足学生自身期望,使得艺术生难以安于现状,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成为部分学生的首要就业方式,而忽略了其就业稳定性,灵活就业这一方式本身就存在散漫性,学生缺乏重视企业也任其自由发展,而自主创业则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能坚持到底下去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这样也就造成了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的尴尬现状。

3、大城市与生源地之间的选择

艺术生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工作地的选择上往往会偏向于经济发展迅速、生活环境优越的一线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经济发达地区可以为艺术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和发展机会,但是自身生源所在地的牵挂也为对当下毕业生造成不少困扰。很多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的问题就是回家找工作还是出去闯一闯,作为当下90后来讲,家庭也是自己身上很重要的一份责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资源机会对他们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但脱离父母的庇护独自一人闯荡也需要足够的勇气,因此如何兼顾工作与家庭的平衡是当下90后就业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高校艺术生就业现状分析

1、高校艺术生近五年就业情况

在“艺考热”和高校扩招的双重影响下,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呈快速增长趋势,生源已然成饱和状态,在日益严峻的状况高就业压力之下更是使艺术生的就业情况雪上加霜。近五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积极引导之下,艺术生的就业情势虽有所缓解但仍面临严峻挑战。从当下的市场需求来看,一方面,以往传统的纯艺术型的发展道路已渐渐地被应用型艺术所取代,市场要求逐渐偏高,仅有一技之长的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的岗位要求;在经济快速发展、文化日渐繁荣的社会影响下,高校艺术生的毕业去向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升学出国的人数明显增长,不少艺术生都意识到学识内涵的重要性选择继续深造。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的艺术生选择自主创业,摆脱企业的束缚,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方向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可见,在近五年的发展中,高校艺术生的毕业方向已开始呈多样化发展。但艺术生当下的就业压力仍不容小觑,专业的就业指导,宽广的就业渠道等方面仍需要高校就业工作不断作出努力,为高校艺术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环境。

2、高校艺术生就业流向情况分析

从就业岗位选择来看,音乐、舞蹈、美术专业大部分学生选择从事专业性的工作,并以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中初教育机构和培训教育机构为主,而设计类专业已有部分学生转向非专业性的工作,可见应用型艺术类如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层次与选择相对较多;而从就业地域分布来看,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内学生大多留在本省且以在青岛、济南、烟台聚集为主,部分前往北京、浙江、上海等一线城市;省外音乐舞蹈专业学生大部分回原籍工作,而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多去北上广等大城市谋职,这也与他们的专业需求相关。除此之外,对于中小城的以及一般岗位,地域相对偏僻,薪资相对较低的岗位,大部分的毕业生往往看不到岗位的未来发展情况,贸然地选择放弃,宁肯继续等待也不愿屈身就职,迟迟处于未就业状态。由此可见,高校艺术生的就业难问题是在于初入社会的毕业生难以在理想的城市中寻求到理想的工作。

三、高校艺术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体系与市场需求不平衡

艺术类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大多以专业培养为主,正注重学生的专业水平,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实践性的引导,导致学生踏出校门面对社会时其实践技能有所欠缺。面对就业的大目标,学院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上应考虑是否与市场相接轨对应,从市场来看,大多数企业都在寻求擅长多方面复合型人才,应用艺术类需求量远大于纯艺术类。而部分学生较中意的教师一职,也存在诸多要求限制,对于教师资格证、事业编制的考试科目,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并未涉及,导致实用课程的缺失,使得不少岗位与学生失之交臂,也为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2、学生能力与企业要求不相符

面对鱼龙混杂的就业招聘市场,初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多在观望、比较,期望找一个地点、薪金等都符合自己预期的职业,大部分毕业生都妄想寻求一个高收入高回报、让人生羡的职业。因此面对就业单位前来招聘时,多方比较迟迟不下手,学生往往过高的顾及自身价值,就业定位模糊或判断错误,不能给自己一个客观理性地评价,指定合理的求职目标,由此错过适合自身能力的企业,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3、部分学生对地域和薪资要求不合理

就山东省来看来看,本省生源相对多一些,山东省的学生恋家情节较重,有抵触参加南方招聘信息的心理。外省生源大多不愿意留在中小城市就业,愿意回家乡或者是在离家近的地方就业,即使是中小城市某些企业或者南方某些单位工资给的比较优渥,学生就业意愿也不强烈。此外中小城市的基本工资水平不高,所以有些单位在学生实习时给的工资较低,转正后给的薪资也不高,学生不愿意到这样的公司就业。也有的同学没有正确的薪资观念,认为自己学艺术前期投入大,给自己定位太高,月薪三千多的工资都嫌不够,眼高手低。这直接导致了很多学生不愿意参加各学院举办的就业专场招聘会,即便是经过了重点动员,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不高。

4、少数学生就业态度不积极

部分学生等待教师资格证、选调生成绩,一门心思都在这个上面,不去招聘会,也不浏览就业信息,没有做好两手准备。好多的单位都在四月份补招,错过了这个时间段再找工作就比较困难了。其中有部分是准备考试或者考证,而且艺术学院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长也不催促学生找工作,所以就选择暂时不就业,准备明年再次考研。这类学生音乐和美术专业居多,基础类学科就业有一定的劣势,所以部分考研学生今年失利的准备明年再战,因此不想找工作,错失良好的就业机会。

四、艺术生就业服务体系完善方法

1、满足课程体系市场化

由于社会对于艺术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各大企业对专门性艺术人才的需求相对有限,而对复合型艺术人才的需求相对较大,艺术专业在教学中也要向应用性方向逐渐转化。伴随着艺术市场的变化,艺术学院的各个专业课程体系应更加具体、细化。对于音乐舞蹈的学生着重实践,丰富表演经历,提升就业竞争力;对于美术设计类的学生,可以加强应用软件的操作,市场案例的熟悉,使他们在面对社会考验时有理有据,有话可说。与此同时为满足部分学生报考事业编制、教师资格证等实际需要,可设置心理学、教育学、说课指南等相关选修课程,帮助大家在校期间掌握相关的知识体系,从而帮助他们更快地实现未来发展目标。

2、实现就业指导个性化

学院在就业服务中要根据其艺术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学院引导机制,根据就业形势下的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工作特点和要求、不断加大投入、调整、充实机构,强化服务意识,健全服务体系,实现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在具体引导过程中,了解每个毕业生的切实需要,根据其自我规划积极引导,设计适合个人的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使得学生在就业时学会扬长避短,更好的向企业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每一位指导老师都应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设身处地地帮助毕业生。此外,还要建立特殊群体推荐、就业帮扶,及时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谈话,了解他们的就业需求,对特殊需求予以特殊帮扶,真正做到为学生所想,做学生所需,积极推荐就业。

3、构建管理平台全面化

学院在就业管理上要从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多方面,建立全面的指导和服务体系。形成“金字塔式”的管理平台,即学院“一把手”统筹,中间“两条线”负责,班级“就业信息员”落实,实现各个层面的无缝对接。在学院院长牵头的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安排下,分为“学院—系主任—导师”、“学院—辅导员—班级信息员”两条线负责工作;每个班级班长同学担任就业信息员,带领班级班委组成就业信息小组,每个经过统一培训的信息员具体负责5—8名同学的就业信息传递和就业指导工作。在就业服务体系中必须营造从上至下全员投入的工作氛围,只有教育层到服务层全方位一体落实就业工作才能保障了各项工作组织上的稳定,充分凝结全院师生的力量。

4、拓宽就业渠道多样化

学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技术,在QQ、微信、官方网站等多种平台上发布就业招聘信息,线上线下都将招聘宣传工作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即使在学校也能随时随地了解就业市场的现状,不错过任何一个适合自己的机会,更好的制定自己的应聘计划。同时学院还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校地(企)合作,以学院为桥梁,在学生和企业之间多沟通、多了解,并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实习基地,在学院的严格审核下,为学生提供多种更为有效的岗位选择。不光如此,学院在日常还要举办就业创业大讲堂等系列座谈,以更好地指导毕业生择业签约,积极动员广泛宣传,将就业工作落实到实处。

五、结语

艺术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反映,是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其对于人们的意义与影响同物质生活一样必不可少。习近平同志更是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中华文化的前进与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也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是这个时代的使命和责任担当。因而各高校在市场的带动下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由此可以预见,随着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与市场的支持,高校艺科生的就业和发展在未来的道路上仍然是充满无限生命力的。

参考文献

[1]李华平.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及对策.重庆: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2月.第24卷第一期.158~160

[2]李云先.新形势下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3月.72~73

[3]宋政.探究艺术生的就业困境与对策.中国集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3月(下):153~154

[4]骆如林.“艺考热”视角下艺术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与对策.艺苑,2012年6期.120—P122

上一篇:不良动机下一篇:高速公路建设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