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过程

2024-08-11

成功的过程(精选8篇)

成功的过程 篇1

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是让人们叹为观止的一项决策, 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说其“万古千秋名不朽”也并不为过。蜀汉为什么会陡然兴起, 为什么又匆匆归于衰亡, 我们都可以从隆中对策的成功与失败中寻找到原因, 甚至可以说, 蜀汉“兴也隆中对, 败也隆中对”。隆中对策的成功在于使刘备集团最终取得了巨大的业绩, 实现了短暂的三足鼎立的局面;它的失败体现在此对策并没有让刘备一统天下, 以实现复兴汉室的愿望。这个著名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军事决策是一个完美的决策过程阶段论模型的应用, 本文从阶段论模型的价值和缺陷入手, 来探求隆中对策取得成功和归于失败的原因。

1 政策过程模型:政策分析的一个理论框架

1.1 政策过程模型的提出和发展

政策过程模型是用于政策分析的模型之一。政策过程的“阶段模型” (stages model) 是在政治和行政明确区分的影响下被提出来的。最早尝试对政策阶段进行划分的是哈罗德·拉斯维尔, 他将政策过程分为7个阶段:情报、建议、规定、合法化、运用、终止和评价。这个模型对于政策科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它通过把每个阶段独立起来, 减少了公共政策研究的复杂性, 从而为以后的政策研究者开辟了一条道路。20世纪70年代中期, 拉斯维尔的学生布鲁尔提出了一个派生但是在实际意义上被政策科学家们所采用的流程:创始、估价、选择、执行、评估与终止。此后, 不断有学者提出自己对政策阶段论的看法, 在此不加详细论述。总之, 在学者们共同倡导和努力下, 政策过程阶段论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成为一个有用的分析工具而被广为接受, 成为西方政策科学界居主流的理论模型, 也是目前被国内的政策科学研究者所普遍采用的理论。

1.2 政策过程阶段论的价值

从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 政策过程的阶段论已经广泛为学者们所接受。虽然政策过程阶段论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有一个明显的滑坡趋势, 但是作为盛行20年之久的理论, 政策过程阶段论对政策科学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1) 政策过程阶段模型简化了复杂的政策过程。政策过程阶段论模型的一个显著优势, “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解剖错综复杂的决策过程的方法, 至少为政策分析提供了一种手段, 为人们理解复杂的政策过程提供了一个简化的模型。”为开展大量的经验研究、比较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从而在丰富政策科学知识体系的同时, 为进一步理论建构打下基础。

(2) 政策过程阶段论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 因此这一模型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政策领域。“阶段论是一个更具概念化倾向的模型, 而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政策领域, 因此可以适用于不同国家和政策领域。”

(3) 政策过程阶段论帮助政策科学尽快地从政治学、公共行政学中脱离出来, 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对于政策过程的强调, 使研究不再严格地依附于在政治科学中逐渐增多的公共行政和制度的研究, 以及在经济学偏好中的准市场研究。”

1.3 政策过程阶段论的缺陷

进入20世纪90年代, 虽然没有人对政策过程阶段论的观点提出全盘否定, 但人们公开质疑它的基础假设。如果对政策过程阶段论批判性的矛头指向做个整合的话, 我们可以发现, 批判性的视角首先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 该理论没有提供因果解释, 没有解释驱动政策过程向前发展的动力。狄龙指出, “政策过程阶段论缺少任何因果关系的解释——是谁推动了政策从一个阶段走向另一个阶段, 政策过程阶段论没有指出。”持相同批判观点的还有萨巴蒂尔, “阶段模型根本不是一个真正的因果模型, 不能很好地说明政策过程如何从一个阶段走向另一个阶段, 也没有预测能力。”

(2) 过于简化了纷繁复杂的政策过程, 它只对特定的政策领域和问题进行研究, 以简约性牺牲了含盖面而缺乏解释力。在实践中,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很难被分离为不同的阶段。政策过程阶段论忽视了政策过程中复杂的政治关系, 忽视了政策执行和评估之间的互动, 简单地抽象使理论缺乏全面的解释力。

(3) 这个模型不能提供经验验证的基础。由于事实的情况比政策所描述的更加复杂和易变, 因此, 政策实施很难按照预期的模型发展, 也就无法验证模型的可行性。正如萨巴蒂尔所批判的:“这一模型没有为验证以经验为根据的假设提供一个清晰的基础, 因此它既经不起证实, 也经不起修正和证伪。”

2“隆中对策”是一个完美的线性决策模式

诸葛亮未出茅庐就知天下三分, 制定了联吴抗曹的著名的隆中对策。史实表明刘备也基本上是依诸葛亮所制定的照隆中对策来执行的, 最终实现了短暂的三分天下。为分析的简洁性, 本文采纳了金肯斯对线性决策阶段论的看法, 来说明隆中对策是一个完美的政策过程阶段论模式的应用:

(1) 创始阶段:刘备胸怀大志, 但蹉跎半生, 无所成就, 三顾茅庐求孔明“开其愚而拯其厄”。

(2) 情报阶段:诸葛亮对曹操、孙权、刘璋、刘表的事实信息做了简明扼要地整理和分析。曹操:“拥百万之众, 挟天子以令诸侯”、“势不及袁绍, 而竟能克绍者, 非惟天时, 抑亦人谋也。”所以曹操综合实力雄厚——兵多、名正、人谋;孙权:“据有江东, 已历三世, 国险民附”, 显然孙权群众基础好, 区域资源开发久;刘璋:君主无志, 所立之地益州险塞、易于防守, 民殷国富, 但刘璋未能有效利用, 其下智能之士谋明君;刘表:荆州地势四通八达, 但非其所能守。

(3) 谋划阶段:通过对以上信息的分析和整理, 诸葛亮为刘备做出取荆州、收西川、伐中原的谋划, “先取荆州为家, 后即取西川建基以成鼎足之势, 然后可图中原”。

(4) 决策阶段:对孙权是联合还是对抗, 诸葛亮提出“可用为而不可图”的建议方案;对曹操是急攻还是缓攻, 诸葛亮提出的方案是“不可与之交锋”, “待天下有变,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刘备听了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后, 当即顿首拜谢, 采纳了诸葛亮提出的方案, 并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实施。

(5) 执行阶段:史实表明刘备后来基本上执行了隆中对策, 取荆州, 收西川, 建立蜀汉政权, 成为鼎足天下的三强之一。

(6) 终结阶段:关羽大意失荆州并遭擒杀, 刘备为复仇举兵伐吴, 蜀吴之间的矛盾趋向深刻和尖锐。诸葛亮的联吴抗曹的战略无法继续实施, 著名的隆中对策不得不走向结束。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 隆中对策反映了线性决策模式的特征, 是一个典型的政策过程阶段论模式的应用。

3 从政策过程模式的价值和缺陷看隆中对策的成功与终结

三国乱世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动荡的时代之一, 社会矛盾爆发, 各种政治力量或联合或斗争, 军事集团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这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之际, 曹操已据有北方、孙权已保有江东, 而此时刘备却到处依人, 势穷力蹙, 祸败相仍, 蹉跎半生无所成就。正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隆中对策, 才使当时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顿时明朗而清晰地呈现在刘备的面前。从诸葛亮在高卧隆中时对天下各个政治集团的事实信息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加工;对当时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政治军事形势作深刻的分析;与刘备首次会谈中, 为刘蜀霸业的建立提出一套完整的策略方案:“跨有荆、益”, “和诸戎”, “抚夷越”, “外结好孙权, 内修正理”, 然后相机伐魏, 北定中原;以后几十年中刘备对此方案的实施;以及联吴抗曹的方案到最后不得不终结。这样一个完整的政策过程, 都体现出政策过程阶段论模型将复杂的政策过程简约化的特征和优势。事实也表明, 这个线性决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蜀汉政权陡然间兴起, 穷蹙无归的刘备竟在蜀称帝, 造成短暂的鼎足三分的形势。

为什么蜀汉政权又匆匆归于衰亡?我们从政策过程阶段论模型的缺陷中可以探寻其失败的原因。隆中对策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政策过程阶段论模型的应用, 看起来似乎是万无一失。但是按照历史记载, 曹刘斗争最终以魏胜蜀败为结局, 三国分裂最后复归于晋。关羽“大意失荆州”, 破坏了整个战略, 刘备未能实现诸葛亮所制定的打垮曹操吃掉东吴一统天下的计划。我们从线性决策模式所存在的缺陷可以看出隆中对策归于终结的原因:

(1) 政策过程阶段论模型缺乏因果解释的缺陷使隆中对策无法继续实施。逻辑性非常完美、看起来万无一失的隆中策, 没有说明联吴抗曹的政策在制定后, 是什么推动其进一步付诸实施的。如果说是刘备一成霸王业的雄心壮志推动着隆中方案被实践的话, 那么在关羽遇害后, 刘备为了兄弟义气, 不顾大局, 不听文臣武将的劝告, 亲率几十万大军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致使蜀汉多年蓄积起来的精锐毁于一旦, 使主要对手曹操坐收渔翁之利, 则说明此动力假设站不住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政策过程阶段论模型缺乏联系上的因果性, 换句话说, 简化的模型未必真。它不能清楚地说明各个阶段逐步推进的动力机制。联吴抗曹的决策在关张之死后失去了继续推行下去的动力, 枉诸葛亮鞠躬尽瘁也无力回天, 蜀国从此一蹶不振。

(2) 政策过程阶段论模型过于简化了实际政策过程中复杂的政治关系, 简单地抽象不能反映实际的政策过程, 这也是隆中对策终结的一个原因。刘备与孙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政治利益, 而非如隆中对策假设的那样“可用”。赤壁之战后孙刘的利害冲突深刻剧烈地集中在荆州问题。例如荆襄之战, 孙曹联合, 使骁勇善战的关羽人亡地失, 联吴抗魏的钳形攻势宣告破产。蜀国从此从其巅峰跌落下来, 一蹶不振, 日益走下坡路了。在政策过程的每个阶段, 由于政策环境的复杂性和易变性, 究竟会发生哪些事情, 无法从模型中看到。在实际的政策过程中, 决策者经常根据其自身的利益和价值对环境直接做出反应, 而不是以一种非常系统的、甚至有些线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这也直接导致了蜀汉政权的衰弱。作为隆中对策重要执行者的关羽, 违背诸葛亮“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八字方针, 以致荆州失守, 并给蜀汉集团带来一连串无法逃避的严重后果, 构成蜀汉由兴到衰的转折点。刘备作为隆中对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在关羽败走麦城后会以兄弟义气用事, 忽略全局利益, 仅凭自己的私人情感而采取了征吴这样冒险的军事行动, 复仇的激情增加了行动的盲目性, 刘备败死于白帝城。

(3) 政策过程阶段论模型忽视事实中变量的变化也导致了隆中对策的终结。诸葛亮在提出隆中对策时, 假定对于战略要地的荆州和益州, 刘备有意而他人皆无意。事实上赤壁之战后, 孙权和刘备两家因荆襄地盘的冲突而日益凸现出来。同样隆中对策在制定时假定刘备集团是主动的:主动去占领荆州和西蜀, 以形成对曹魏的钳形攻势, 实现与曹魏的对抗以图天下。而事实上其他集团也并非呆瓜。曹操后来听取了司马懿的建议, 采取联吴击蜀的方针, 派使者出使东吴, 得到孙权的支持, 导致刘备失陷荆州, 关羽也遭擒杀, 蜀、吴之间的矛盾趋向深刻和尖锐。诸葛亮的联吴抗曹的战略也无法继续实施, 著名的隆中对策不得不走向结束。

从隆中对策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出, 政策过程的阶段模型, 对于理解政策过程具有启发性, 但却可能没有正确地反映实际政策过程的运作状况。反过来, 从政策过程阶段论模型的价值和缺陷, 我们也能够知道为什么蜀汉政权“兴也隆中对, 败也隆中对”了。

4 结语

政策过程阶段论曾经在政策研究中稳居主导地位, 但在20世纪90年代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判。虽然如此, 这一模型由于其特有的优势却仍然为很多政策研究者使用。“政策过程阶段论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分析和阐明既定的政策。虽然正如大多数学者所认为的, 这些优点并不能对政策的产生进行预测和验证, 但是阶段论决不仅仅是小小的造诣。”本文以隆中对策作为政策过程阶段论模式的一个应用案例, 从阶段论的角度探求隆中对策取得成功和归于结束的原因。我们只有意识到阶段论模型的主要优势和相伴随的缺陷, 才能以此平台作为基础建构新的理论, 才能为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提供正确的理论借鉴和理论指导, 为政策的出台提供质量保证。

参考文献

[1][英]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M].赵成根, 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

[2][美]保罗.A.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M].彭宗超, 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3]Paul A Sabatier, Hank C Jenkins-Smith, et al.Policy Change and Learning:An Advocacy Coalition Approach[M].Boulder:Westview Press, 1993.

[4]陈辽.三国演义谋略三十种[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1991.

[5]王延坤.企业竞争之道——《三国演义》启示录[M].北京:华文出版社, 1994.

[6]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金城出版社, 1998.

成功的过程 篇2

描写,分解开理解可以解释为,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所谓描写就是运用生动的形象的语言,对人物或者景物的状态具体的描绘出来。描写是常用的表达形式,是文学写作中一般的叙述方式。通过描写可以形象的呈现自然景色、事物性状、内心世界等事物。描写需要语言生动,需要严肃细致的观察。语文作文教学中描写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描写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掌握准确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配合,共同完成从习惯到能力的转变。

初中生作文以叙事为主,但不少学生叙事只是泛泛而谈,或矫揉造作,或无病呻吟,或空洞无物。针对此类现象,笔者尝试先让学生领略细节描写的魅力,激发细节描写的兴趣;再指导学生观察,积累有价值的素材,从景物、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训练;最后指导学生通过准确用词、分解细化、妙用修辞等方法进行细致刻画,以有效提高学生运用细节描写的能力。

在学生作文中,细节描写不够重视是个通病.语言平铺直叙,缺少具体生动而有张力的细节描写,作文就缺乏表现力,感染力.因此,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我通过关注生活,捕捉细节;丰富积累,夯实语言库存;读写迁移,在训练中提升表达技法;优化评价,在合作交流中品尝写作乐趣这四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细节描写的能力,让小细节成就学生的好文章.初中阶段,写人叙事是写作训练的重点。怎样才能把写人叙事的文章写好,写出神韵来呢?作家李准给了我们答案:“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生活中充满了细节,细节描写的使用范围也很广泛。从表面上看,细节描写无足轻重,但实际上是小中见大。它能使文章有血有肉,更富有感染力。那么,什么是细节?细节就是细枝末节,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对白、一次心理活动、一个印象等,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细节。在习作教学中,我十分强调细节描写,使学生知道从何下手把作文写得有血有肉。

享受过程更易成功 篇3

那年,还是高中生的他,就在父亲的教导下展露出超人的篮球天赋。进攻、抢断、扣篮、三分球样样在行,他俨然是校队里的球星。

那是一年一度的篮球赛事,虽然级别不高,但一直受到NBA猎头们关注,优秀者可以直接进入NBA打球。每个参赛的小球员都格外地重视它。父亲拍着他的肩膀说:“儿子,比赛重要,享受比赛也同样重要。你行的!”他点点头,信心十足。

比赛开始了。他穿上飞人乔丹专属的23号球衣,一出手就是一个三分球,观众席上一片欢呼。他向父亲打了个“全胜”的手势,父亲只是似笑非笑地点了点头。

比赛过了十分钟,他共投了九球,全部命中,但只领先对手两分。四个队友都甘当绿叶,尽可能地把投球的机会让给他。大家都认为他能投进所有的球,他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

比赛进入第二节,对方调整了部署,将他作为防守的重点。第二节结束时,他只获得三次投球的机会,庆幸的是依然全部命中。观众对他交口称赞,但他看着落后三分的记分牌,心里掠过一丝沮丧。“不行,不光要马上赶上,还要大比分赢他们!”他和自己较起了劲。

第三节开始,他在队友的配合下,不停地抢断、躲闪、传球。趁着对方乱了阵脚时,他投出一个三分球。篮球画着弧线朝篮筐落下,“嘣”的一声,重重地砸在篮板上,弹了出去,没中!观众席上传来一阵惋惜声,他的心往下一沉。随后的几分钟,他屡投不中,观众席上有些骚动了。

“满分王,满分王,我是满分王,没有我投不进的球……”他在心里暗暗念叨着,接下来的几次投球还是没中。他们以落后十分的成绩结束了第三节。

休息时,父亲赶到他身边,语重心长地说:“儿子,记着,你不是满分王,你无法投进所有的球!要学会享受投球的过程……”父亲后面说了什么,他没有听进去,只听见了“你无法投进所有的球”。

最后一节开始了,他和队友相互配合,断球、运球、传球、投篮,一次又一次,但他没有在意是几次,自己投进了几个球,只在意那一道道弧线的完美。终场的哨声响了,队友们跑过来将他抱住,笑着喊道:“赢了,赢了,你是好样的!”

他就是篮球明星科比•布莱恩特,一个全场个人81分最高分(现役)的保持者,NBA最有价值球员。他说,他没有高深的成功秘诀,只不过在自己卧室的墙上写着“我无法投进所有的球”,并铭记在心罢了。

“我无法投进所有的球”,再朴实不过的一句话,却点明了一切:放下包袱,轻松上阵,享受过程,才会走向成功。

成功的过程 篇4

一、我国跨国投资现状及提高外派成功率的必要性

近年来, 中国经济对外开放不断深化, 发展速度日益加快, 中国企业对外跨国投资也随着不断增加, 下表显示了2005年~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

下图则直观显示了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发展趋势,

由图1可以看出, 近五年来,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 随着我国对外投资额的飙升, 跨国派遣也逐渐成为各跨国公司开展海外业务的常用方式, 外派人员作为母公司与海外子公司的重要纽带, 外派的成败直接影响着跨国公司经营与扩张业务的成败, 而且也关系到公司经营跨国经营战略的实现。因此, 对跨国外派人员的选拔、培训、沟通和管理显得直观重要, 各跨国公司应努力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 提高跨国派遣人员成功率。

二、我国跨国企业外派失败分析

目前, 我国跨国企业外派人员的派遣和任务执行结果并不尽人意, 具体表现为:一是外派人员无法在当地开展工作而被提前遣返;二是尽管外派人员没有被提前遣返, 但效率低下或几乎没有效率;三是外派人员圆满完成外派任务回国后, 由于没有得到妥善再安排而导致离职。以上表现都是外派失败的表现, 外派失败可能直接导致跨国企业巨大的经济和海外业务损失, 还可能破坏跨国公司的国家形象、以及与东道国已建立的各种利益关系。

对于我国跨国企业外派失败的原因, 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段兴民和周蓓蓓认为外派失败原因是缺乏科学的人员选派体系、缺乏有效的培训、外派人员家庭因素和缺乏持续有效的绩效评估等。黄良进和刘海每把外派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外派人员选拔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外人人员管理体系不健全以及外派人员自身能力结构和家庭因素。倪清声和王静认为外派失败承担主要责任的应是跨国公司外派人员培训管理的不到位。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总结我国跨国企业外派失败原因为:一是缺乏科学规范的外派人员选拔体系;二是缺乏持续有效的外派人员培训规划;三是缺乏富有弹性和激励的绩效管理体系;四是对外派人员家庭安抚工作不到位;五是缺乏长期持续的情感沟通。

三、基于过程的跨国外派开发和管理

为了提高我国跨国企业外派的成功率, 针对上述跨国外派失败的原因, 基于外派全过程把外派分为外派前、外派中和外派后三个阶段, 提出相应的外派开发和管理建议, 思路如图所示:

1. 外派前:外派人员的选拔和培训

(1) “漏斗式”外派人员选拔

对于外派人员的科学选拔, 首先需要成立一个选拔组委会, 组委会成员由海外用人机构、业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人员至少3人组成。组委会根据海外业务的岗位说明开展正式外派人员的选拔活动。采用“漏斗式”外派人员选拔的方式, 在企业内部广泛发布企业外派需求的信息, 有意愿的员工到人力资源部申请报名, 或直接网上报名。“漏斗式”外派人员选拔包括三次过滤, 一次过滤任职资格通常包括学历、行业经验、海外工作领域经验、语言基础、工作动机以及家庭因素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二次过滤, 申请人过去两年的绩效表现和记录, 没有绩效记录的, 可以通过基本业务能力测试进行筛选;三次过滤, 能力和性格筛选, 可通过对申请人的海外适应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岗位匹配度和性格特质进行测试和评估。申请人只有通过了所有环节过滤筛选, 才有资格成为企业外派的候选人。

(2) 全面培训, 做好外派准备

外派前的培训称为导向性培训, 是为外派做好准备以提高海外适应能力的必要手段。培训重点在于语言、文化和相关工作因素, 由跨文化研究专家、有过成功外派经验者、海外分支机构管理者等组成的培训专家组进行培训。培训具体内容包括:母国的境外发展战略;东道国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水平和历史等, 外派候选人对文化差异产生认知, 了解东道国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在文化培训基础上进一步培训候选人的语言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家庭处理能力等。理论培训应结合实践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有条件的企业, 可以提供候选人海外实地考察和实习的机会, 可以帮助候选人尽快进入跨国外派状态。另外, 不可忽视的一点, 如果候选人的家属会随同外派, 对家属的培训是不可缺少的, 因为家庭因素对外派的成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

2. 外派期间对外派人员的跟踪管理和情感联系

外派人员在东道国的外派期, 根据文化适应程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蜜月期、痛苦期、适应期和交融期。蜜月期外派人员对异国感到很新鲜、好奇和兴奋, 对于出现的不协调会积极应对, 但往往不知道从何处开始开展工作;痛苦期, 对异国文化或习俗渐渐又好奇转向排斥和抵触, 外派人员比较焦虑和痛苦, 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下降;适应期, 适应性差的外派人员此时因无法克服异国工作和生活障碍, 以返回母国宣告外派失败, 适应良好的外派人员, 克服重重困难, 逐渐融于异国文化和生活中, 工作开始正式进入状态;交融期, 外派人员基本排斥文化障碍, 基本适应东道国文化和生活, 工作绩效逐渐提高。

(1) 弹性绩效管理

富有弹性的绩效管理对于促进和激励外派人员的工作效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外派成功率。针对外派人员在东道国的不同适应期采取不同的绩效管理方法, 在外派人员处于好奇且积极向上的蜜月期, 为其制定海外工作战略目标, 并分解成阶段性子目标, 以及目标完成的时间, 明确的工作目标为外派人员指明工作方向。在痛苦期, 要对外派人员不是很理想的工作进行肯定, 以激励其树立信心。在适应期, 随着外派人员工作绩效的逐渐提高, 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 明确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进入交融期后, 正式启用外派人员绩效评估系统, 并适时与外派人员进行绩效沟通, 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和监督作用。

外派人员的薪资一般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补贴构成。在制定外派人员薪酬体系时应充分考虑东道国薪酬水平、企业薪酬策略、发展阶段等[9], 同时还应处理好外派人员与东道国员工的收入差异、外派人员与母国员工收入差异, 保证外派人员薪酬体系对内具有激励、公平性, 对外具有竞争性。

(2) 实践中培训

外派人员在东道国正式工作后, 需进一步培训, 此时的培训重点在于进行更高水平的语言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强化, 该种培训可由外派人员所在工作机构根据工作实际需要提供。在外派初期, 外派人员处于陌生的环境中, 往往会无所适从, 渴望得到母公司的帮助和支持, 因此, 对于技术性比较强或者要求比较高的岗位, 母国可安排母国有经验人老员工或专家现场指导和培训, 帮助外派人员渡过困难时期, 增加信心和提高工作绩效。

(3) 人性化的情感支持和关怀

外派人员在外派期间大多远赴异国他乡, 身处陌生的文化、环境和风俗习惯, 没有亲朋好友在身边, 会产生很强孤独感和无安全感, 并产生消极压力, 会导致工作绩效下降。为了缓解外派人员工作压力和孤独感, 母国公司人力资源部、原部门同事可时常和外派人员进行邮件、电话沟通、节假日祝福等都会带给外派人员温暖和工作动力。已经在东道国工作的母国老员工和团体可对新外派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进行指导和帮助, 并举行一些娱乐活动缓解其在新环境中的不适, 让其感觉到身边有“亲人”的关怀。对于配偶、孩子在国内的员工, 安排其定期回国探亲, 或安排配偶、孩子去东道国看望外派员工。除此之外, 母公司国还应员工保持文化联系以随时帮助员工了解母国公司和社会的发展动态。通过情感联系排除外派人员的孤独感、缓解多重压力的同时, 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4) 归国前的职业规划准备

有关调查显示, 绝大多数外派人员对于归国之后的职业发展没有明确规划, 而归国后一年内外派人员的离职率高达30%以上, 离职外派归国人员的海外经验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无形财富的损失, 对归国人员本身职业发展也有很多影响。为了更好的解决外派人员归国问题, 提前为外派人员制定归国后的职业发展规划, 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办法。一般情况下, 不管外派人员归国是否属于正常归国, 跨国企业都应该在外派人员归国前半年开始着手为其归国做准备。对于归国后的工作职位、薪酬待遇安排, 母国人力资源部或高层管理者需就此与外派人员进行多次沟通, 并向外派人员介绍母国企业发展状况, 同时了解其归国后工作发展愿望, 结合外派人员的工作期望, 为其制定归国后的职业发展规划, 让外派人员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个清晰的认识, 避免归国之后的无所是从和落差。此外, 如果外派人员的家属随从也一同驻外, 母国企业还需协助外派员工为归国之后家庭安置做准备, 包括配偶的工作安排和子女教育问题, 做提前的铺垫和联系工作。

3. 外派后:外派人员的归国安置

(1) 归国培训

当外派人员完成任务回国后, 会面临新的文化考验, 由于长期在外, 已经习惯了国外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回国之后会出现很多不适, 给外派归国人员新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此时, 跨国企业需要为外派归国人员提供导向性培训, 就母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目前公司的经营状况、新的工作技能以及母国文化等进行培训, 培训重点在于归国后新工作的适应性和心理适应性调节, 以帮助外派归国人员尽快“再适应”母国文化, 从而更快进入新的工作状态。

(2) 设立归任“过渡期”

外派人员归国后, 各方面处于一个敏感期, 如果公司对其心工作的安排不到位或者不满意的话, 很有可能带着宝贵的海外工作经验跳槽到其他企业, 造成跨国公司的不必要损失。因此, 在外派人员回任后, 尽量给其安排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 帮助外派回任员工度过“过渡期。”如果没有合适的职位, 至少也应该保留其原来的级别待遇, 安排至少比原来高一级的岗位级别, 并与其做好沟通, 可适当安排其与公司高层进行会面, 汇报海外的工作成果和经验, 向外派回任员工传达一个信息, 公司很重视他们。安抚好外派回任员工的情绪, 也可从实际方面增加他们的成就感, 比如, 让他们参加公司海外战略会议, 或者参加为下一批外派人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等, 从实际工作中体现他们海外经验的价值, 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公司对他们的重视, 可以大大增加他们的工作动力和提高工作的热情, 从而有效降低海外人员回任后的离职率, 提高跨国企业外派成功率。

四、结语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 我国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 加入到跨国经营的行列。为拓展海外业务, 管理海外分支机构, 保证母国公司与海外公司的有效沟通, 大批人员将被派往国外。为保证外派人员的称职、对国外文化的适应、过外任务的高效完成以及回任后的忠诚度, 跨国公司需要根据外派全过程, 在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 减少不必要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 科学的选拔、培训和管理外派人员, 有效提高外派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增加外派员工的忠诚度, 最终大力提高实现跨国企业外派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林叶, 蔡东宏.国际旅游企业外派人员绩效影响因素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 2011: (8) :160-162

[2]按主要国别 (地区) 分对外直接投资[J].中国统计年鉴, 2005-2010

[3]张洪烈, 潘雪冬.跨国公司外派人员跨文化管理有效性研究述评及启示[J].职业时空, 2010, 6 (3) :145-148

[4]杨林.跨国公司如何克服人员外派失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4 (5) :70-73

[5]段兴民, 周蓓蓓.跨国企业外派人员管理问题探究[J].国际经济合作研究, 2008

[6]黄良进, , 刘海梅, 刘欣.跨国公司外派管理失败原因及改善措施[J].国际经济合作, 2009 (11) :78-80

[7]倪清声, 王静.从培训角度探讨避免跨国公司外派失败[J].管理观察, 2011 (13)

[8]如何培养和留住企业的外派人才[EB/OL].卓博财经, 2009, 8.31http://www.jobcn.com/HR/News_Content.jsp?ID=155836

[9]赵曙明.公平合理的薪酬铺就外派未来之路[EB/OL].石墨英才网, 2011.8.17.http://sm.job1001.com/ViewArticle.php?id=35712

成功的过程作文850字 篇5

成功的过程努力vs全力以赴,哪一个名词会略胜一筹,不少的人都会选“全力以赴”,但是,再一次又一次考试失败后,又有多少人说“我已经全力以赴的在考试了”呢。

成功,对于爱迪生来说是99%加1%的灵感;对于牛顿来说是“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怎样获得成功时,他会告诉你:跌倒了,爬起来,这就是成功。”对于莎士比亚来说:“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

就像那个大学生说的,他们跑一千米都累得要死,但是学校规定每年测跑三千米,跑不过就取消推研资格,所以他每天晚上自习课后,就去操场上跑半多个小时,到毕业那天,他们都成功的跑完了三千米。所以请永远不要说你尽力了,这只会让你与成功的距离越来越远,什么是成功,就是别人死活不肯相信你能做到的事你做到了,那,就是成功!

清华的学生并不是那么聪明,他们比我们多得只不过是对待自己未来人生的态度,试想一下,你一天下来,充分利用好课间十分钟,就可以比别人多挤出两个小时,比别人多做一套题。久而久之,日积月累,你就会在时间上占有绝对优势。

成功不是一下子,一瞬间就能得到的,它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和勤奋才可以的,我们要学会挤时间,走在时间的前头,不再让时间牵着我们的鼻子走,我们要引领时间。其实,只需要每天挤出课间十分钟,就能背许多东西,我们要具有令人畏惧的精神力量,为了目标而放弃任何诱惑,就能成功。其实进步也是成功,成功的`花朵是需要汗水来浇灌的,只有我们的理想高过我们的才干,我们的今天就有可能超过昨天。

成功也需要一份责任的,老师讲的问题不够明白,或没有接触过,绝不能怪老师,有怪就怪自己,毕竟,自己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基石。

其实再好的成绩都离不开健康的身体,如果你想为了自己的人生努力奋斗,那么你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因为健康是一切的本钱。或许现在你还不知道健康的重要,但当某年某月某日你考上了一所一流的学校需要熬夜做研究时,你就会发现,原来自己初中高中时打下的身体健康的根基是多么重要,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体魄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它包括我们的心理健康,也包括我们的身体健康。海伦?凯勒虽然没有了健全的身体,但是有乐观的心态,心理的健康照样支撑她的身体完成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一著作。

成功的过程 篇6

摘要:文章在国内外最新ERP实施关键成功因素研究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选取过程视角分析五矿ERP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成功因素,研究发现大部分成功关键因素得到案例支持,同时揭示了新的成功因素,验证并延伸了已有研究成果。

关键词:企业资源计划(ERP);关键成功因素;五矿;纵向案例

学术界已有一些学者对ERP实施关键成功因素(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s)进行了研究。但本文选取过程视角分析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成功因素,是因素研究和过程研究的统一,旨在验证、延伸既往研究成果。

最近几年,企业资源计划(ERP)在国内外各类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新的动态经济环境下收到了新的实施效果,最新的文献总结了ERP实施中的关键成功因素。

一、 文献回顾

Finney和Corbett(2007)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和归纳编码技术,确定出关键成功因素的构念,并在随后的关键因素分析中发现了文献方面的差距。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聚焦于识别关键成功因素的研究方法缺乏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进行考察。他们认为,未来研究有必要仍然把工作重点放在研究关键成功因素上,扩展适用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视角。

Francoise,Bourgault和Pellerin(2009)研究了如何通过管理成功关键因素来实施ERP。Francoise是世界著名咨询集团MCG的咨询人员,他们遵循ERP专家小组的德尔菲调查验证和在实践中通过实际行动执行获得问题解决办法的方法,回应受到广泛认可的对于成功关键因素的期望,旨在确定切实可行的对于管理ERP实施项目必不可少的活动,希望给予实践工作者可以立即应用的研究成果。

国内一些学者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归纳、专家讨论等方式,结合中国情境和元素,提出关键成功因素模型,然后采用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方法入手进行验证,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张喆、黄沛和张良(2005)专门针对国外厂商ERP系统在国内的实施情况展开研究,提出了一个结合中国文化情境元素的ERP系统实施成功模型,该模型包括组织环境、用户环境、系统环境、ERP供应商环境四个维度,应用Atlas.ti定性数据分析软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跨案例分析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该文提出的研究模型和假设得到了确认。

二、 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李怀祖(2004)指出,“管理系统的本体和情境不可分,不研究情境难以探明管理系统的真谛”。如上所述,中外学者提出了大量的ERP实施成功关键因素及其模型。但具体到某一行业和企业,构建的这些关键因素及模型中哪些是适用的,哪些是不适用的?这是本文要探讨的关键问题。

案例研究方法学界泰斗Yin(2008)认为,案例研究方法最适合用于当研究问题属于“什么”、“为什么”或“如何”类型;研究对象是当代系列事件;案例研究人员对于该事件很少或不能控制。

清晰的研究问题表明了一项研究的本质,是一项研究设计的坚实支柱(Mason,1996)。这里我们想要揭示的是,影响ERP系统在五矿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究竟有哪些、它们是什么?ERP系统如何实施才能在五矿实现成功?这些问题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兴趣。

对于解释性案例研究而言,需要提出假设或研究主张,详细阐述感兴趣的理论和基于理论的预测。提出假设可以反映出重要的理论问题,引导我们关注要研究的问题,告诉我们到哪里寻找相关证据。先前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研究对象和分析单元。

单案例研究设计主要适用于对一个广为接受的理论进行批驳或检验;研究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和纵向案例(Longitudinal Case),通常情况下,案例被选择是因为它们具有实质意义或理论意义(Ragin,1999)。

纵向案例研究期确定了被研究现象之下的参考框架。被研究现象的时间跨度越长,模式、连续性和不连续性被确定的机会越大,深度了解也越有可能。

清晰地说明对研究结果作出贡献的数据来源以及如何贡献于研究发现的方式,对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是一个重要方面。案例研究方法数据收集的一个主要优点,是有机会去使用许多不同来源的证据,它比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更能提供丰富的事件和问题的图景(Sawyer,2001)。Yin(1994,2008)确定了案例研究中几个定性证据的来源,包括文献、档案、访谈、直接观察、参与观察、实物证据,这六种证据来源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为提升构念效度,本文采用了文献、参与式观察、个别访谈三种证据源数据收集方式,从不同视角对同一现象进行全方位考察和多重证明,相互印证以实现证据三角测量。

三、 中国五矿V5 ERP实施过程关键成功因素

1. 战略转型背景下的V5 ERP实施。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是一家以金属、矿产品和机电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为主,兼具金融、 房地产、货运、招标等业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7年开始持续入列《财富》世界500强榜单,2008年位列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榜单第8位。

2000年,五矿开始推进新的发展战略,2006年开始进入战略转型期,致力于从传统贸易强势企业向金属和矿产品企业集团转型,提出建立以战略控股为核心的集团管控模式。五矿总裁周中枢审时度势,提出“五年打造一个新五矿”的战略目标,其中包括建立全面风险管控体系、全球营销网络体系等三个核心体系和战略协同、战略整合等四种能力。为优化管理模式支撑战略转型,五矿大力推进信息化工程,实施SAP ERP软件V5工程是其关键路径。

五矿ERP系统的需求动因源于支撑战略转型需要、财务集中管控需要、高管决策需要和上级国资委推动需要四个维度的动态互动。

最近几年,五矿在营业规模和盈利能力方面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控制业务风险能力孱弱、决策效率低等一些制约五矿进一步发展的问题,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IT平台提升五矿的协同运作能力,加强对业务、财务、资金的管控能力。五矿高层希望借助IT治理,优化业务结构、搭建风险管控平台、提高战略管控能力,支撑战略转型,使信息化能力成为五矿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财务集中管理是五矿战略管控体系的重要保障。随着近年来五矿并购重组力度的加大,业务控制线的延伸,资金监控难度加大,财务和业务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成为管控瓶颈。在V5工程一期上线之前,五矿前台业务操作系统和后台会计系统是分开的两套系统,“各说各话”,无法兼容,解决战略管控下的财务业务一体化问题显得尤为迫切。五矿期待通过ERP工程与财务职能转型变革同步实施,形成战略管理、财务管控与业务运营紧密衔接的体系,落实五矿发展战略。

五矿总裁周中枢把V5 ERP视作企业发展战略必须倚重的工具,是五矿战略转型必需的管理平台,超越了一个IT项目的视野,将V5工程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在战略管控型的五矿集团,负责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实施并掌握绩效考核指挥棒的企划部地位非常显赫。五矿V5 ERP工程交由企划部负责牵头与组织,而IT部门只负责具体的技术调研和实施,足见五矿高管们对五矿信息化认识的高度。

五矿V5 ERP工程的提出,是在五矿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在五矿信息化战略与规划的指导下,顺应了主管机构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等要求,五矿通过提升IT治理层次,希望建成集团层面上的统一集成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集成、信息共享和战略、业务协同,最终实现发展目标。

2. V5 ERP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成功因素。五矿是如何实施ERP的呢?让我们从其实施过程洞察V5 ERP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

(1)CEO更迭引爆信息化变革。2004年12月,周中枢接棒五矿继任总裁。周中枢管理风格稳健务实,致力于夯实五矿打造“百年老店”的企业管理长期基础,积极推动各项管理转型。五矿选择了一条稳健的ERP分布实施策略。这一点,可以从软件选型过程中ERP品牌的选择上得到体现。来自德国的世界顶级ERP软件品牌SAP历史悠久,严肃、严谨的品牌个性符合了五矿需求,弃Oracle而取SAP,体现了五矿高管的领导风格和五矿人的价值观。

(2)流程梳理:先BPR后ERP。2004年4月开始,五矿全面梳理和优化了贸易流程和管理流程。考虑到五矿在业务管理上属于战略管控型结构,所以咨询公司在流程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如何在流程统一的前提下,兼顾各业务单位的管理个性。经过流程梳理和优化,五矿基本上搭建了一套从战略管理到业务运营的无缝衔接流程,并且为V5工程“一个流程”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来自“一把手”自上而下地推动。一把手重视是信息化成功实施的前提。企业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管理转型,要触动和改变很多历史上形成的思维定势和习惯做法,阻力很大,必须得到来自企业一把手的支持,自上而下强力推行才能奏效。五矿V5 ERP是真实的“一把手工程”,周中枢认为,“企业信息化的最终受益人不是别人,而是企业一把手自己”。 V5 ERP实施商IBM公司反复强调作为特大型国企的一把手,最高层领导对管理项目抱着“投入”还是“参与”的态度,最终效果会差别很多。

打消和破除来自相关实施单位中层经理的改革阻力是信息化成功实施的关键。在整个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周中枢态度坚决,针对部分中层经理的实施阻力,他表示“开弓没有回头箭,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实在转不过弯子就请你挪地方”。他的改革魄力来自于五矿V5 ERP的精心准备工作和实现战略转型的迫切期待,这点类似于国资委李荣融主任“不在状态就换人”的著名观点。高层领导对信息化项目的支持非常重要。

(4)业务部门而非技术部门主导ERP实施。迥异于其他一些中央企业ERP实施方式中以信息部门全方位“保姆”式牵头推进的模式,五矿选择了“共同参与”模式,业务部门成为V5 ERP实施过程的主体,他们的参与对ERP工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技术部门为主导的模式容易让业务人员认为这套系统不是“我想要的东西”,所以会在信息化推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抵触情绪。周中枢要求,“上ERP单位的一把手必须参加,因为这个系统最后是你用的,不是别人”,“谁使用,谁建设”,V5工程抽调的一百多人,其中非IT人员占了三分之二以上,而且这些非IT人员来自于所有业务单位的一线,都是经验丰富的业务精英,这为以后管理变革、流程优化、系统上线奠定了坚实基础。

(5)绩效考核机制紧密跟进。与其他央企不同的是,在五矿集团,绩效考核部门设在负责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的企划部而非人力资源部门。高度重视发展战略,以严格绩效考核强力推动业务部门参与实施ERP是五矿战略管控思路最重要的亮点。五矿在集团总部层面上建立了ERP使用情况评价指标体系,对各部门ERP系统应用水平和能力进行评估,评估情况在集团公司经营月报里予以公布,并在公司季度战略质询会上进行通报,纳入五矿业绩考核体系,以此强力督促推进各二级单位对ERP的实际应用。

(6)优化ERP实施工作的组织架构。健全信息化工作长效机制是信息化的基础。V5 ERP实施的成功,源于五矿合理的信息化组织体系和高效的信息化决策体系。V5 ERP工程的组织架构为三级管理体系,最高决策机构为“信息管理委员会”,由五矿高层、主要职能部门、业务板块总经理组成;管理主体是信息管理部,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年度工作计划、经费预算、项目管理和项目实施;执行主体是各二级单位的信息化工作组,负责提交各业务板块的信息化建设需求、推进信息化应用。V5工程创新了信息化建设组织模式,采用了矩阵式的分工协作机制和高效务实的项目文化,项目按部门设立组织,按功能设立虚拟组织,每个成员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有人做、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负”,保障了项目的成功实施。

(7)稳健高效的试点策略。为了提高项目实施成功,五矿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渐进式分步实施策略,选择矿产公司作为第一家财务业务一体化试点单位先行实施;试点成功后,再逐步推广到其它企业。V5工程之所以选择矿产公司,是因为矿产公司原来没有系统,因此不会对系统提出过高要求,而且近年来业务高速增长,需要一个强大的业务、财务集成管理系统来满足管理需求。V5工程受到矿产公司的积极响应,保证了项目实施的成功。

(8)信息化的文化导入。企业文化的改变从而带来工作思路的变革是五矿ERP实施所衍生的最大“财富”。V5工程对五矿员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了一种以共同目标为依据、积极分析思考的企业文化。正如V5项目财务组组长陈辉所说,“为什么信息化的实施有很多失败的例子呢?如果觉得一些经验虽然很好,但在五矿并没有扎根的条件,我们也不会盲目接受。如果发现某个经验可取,那么一定会努力推动它”。

(9)全员培训。V5 ERP上线前,五矿对全体员工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培训,提升员工信息化技能,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信息化,推动信息化与业务的融合。五矿为V5一期工程进行了上万小时的培训,除了培训操作技能外,还有理念、观念转变的培训,这是后来五矿ERP系统能够快速见效的原因所在。经过18个月的磨炼,对五矿内部很多人来说,一次ERP实施相当于上了一次MBA课程。

(10)咨询公司参与。五矿在V5工程实施的18个月里,与咨询公司IBM实施顾问和软件供应商SAP公司技术人员协同作战、勇于创新、共创辉煌,他们倾注了很多精力,给予五矿很大的帮助。“IBM 深入剖析五矿的业务与战略部署,为五矿打造了从规划到实施的系统性、个性化解决方案,IBM咨询服务团队将国际化最佳实践和大型项目实施管理经验应用到 V5 工程中,确保了优异的工程质量,加速了项目实施进程”。管理改进并不是ERP实施企业一家的事情,和咨询公司、软件提供商愉快合作,能够大大提高ERP实施效果。

四、 结论

通过以上我们对五矿ERP实施过程的详实分析,印证了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提出模型的大部分关键因素。五矿案例表明,信息化实施是一个系统性变革工程,它与业务流程重组、组织变革有机互动,是战略转型的重要支撑,企业文化的变革则是ERP成功实施的推进剂。ERP在中央企业的层次上实施,来自高管一把手的强力推动和绩效考核机制的紧密推进,则是保证ERP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Finney S.,Corbett M. ERP implementation:a compilation and analysis of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Journal,2007,13(3):329-347.

2. Francoise O.,Bourgault M.,Pellerin R.. ERP implementation through critical success factor- s'management.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Journal,2009,15(3):371-394.

3. 张喆,黄沛,张良.中国企业ERP实施关键成功因素分析:多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05,(12):137-143.

4. 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5. Yin R.K. 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 thods.(4th ed.)Beverly Hills,Newbury Park,CA:Sage Publications Inc,2008.

6. Mason J. Qualitative researching.NewburyP- ark,CA:Sage Publications Inc,1996.

7. Ragin C.C.The distinctiveness of case-orie- nted research.Health Services Research,Supplement Part 2,1999,34(5):1137-115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402002)。

作者简介:肖洪钧,大连理工大学原校党委副书记,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庆贤,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讲师、博士生;郑文全,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

成功的过程 篇7

关键词:多发伤,死亡,抢救成功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 机体有2个或2个以上脏器或解剖部位同时或相继遭受损伤, 其中至少1处可能危及生命, 多发伤由于损伤重、伤情复杂、出血量多, 存在较多处理的困难和矛盾, 最初评估时极易出现漏诊, 从而延误治疗, 危及生命。本文旨在探讨重度多发伤患者循环变化在诊治过程中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现进行如下报道。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门诊抢救室收治的237例重度多发伤患者, 其中男性168例, 女性69例, 年龄3~84岁, 平均年龄32.7岁;其中18~60岁65例, 占69.6%。创伤程度按损伤严重度评分均>16分, 平均34分;伤后到医院就诊时间最短20 min, 最长5 h, 平均1.9 h 54 min。患者入院时收缩压低于80 mm Hg并有休克症状者67例 (28.3%) 。237例患者中合并颅脑损伤者134例, 胸部损伤 (多发肋骨骨折、创伤性湿肺、血气胸) 107例;腹腔脏器损伤伴腹腔内出血56例, 四肢骨折及脊柱骨盆骨折82例, 呼吸心跳骤停8例。根据就诊时无创动态血压监测正常与否, 237例患者分为163例的血压稳定组和74例的血压不稳定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伤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者到达急诊抢救室后快速给予病情评估、心电监护、立即通过静脉通道快速补液、畅通气道、给氧, 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止血包扎等常规处理后, 尽快完善摄片、超声或是CT检查, 评估伤情后, 收住专科进一步系统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通过百分数 (%) 表示, 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入院时血压稳定组163人, 血压不稳定组74人, 经完善相关检查返回抢救室或入院专科治疗后, 血压稳定组死亡90人 (55.2%) , 血压不稳定组死亡40人 (54.1%) , 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多发伤中的严重创伤常累及脑、心、肝、肾、胃肠、血管等脏器, 直接造成这些重要脏器损伤, 同时因创伤失血造成早期休克患者均出现休克症状, 患者可能因失血过多、发生急性泵功能衰竭、发生呼吸障碍、出现神经-血管功能紊乱而引发休克[1]。创伤尤其是严重多发伤并发休克后出现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和机体代谢功能失调, 患者出现低体温、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多发伤由于伤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 整个过程要求争分夺秒,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伤情做出全面而准确的评估。多发伤有3个死亡高峰:第1高峰为伤后数秒至数分钟, 约占50%, 称为现场死亡;第2高峰为伤后数小时内, 约占30%, 称为早期死亡;第三高峰为创伤24 h后, 常在伤后1~4周, 占10%~20%, 称为晚期或后期死亡[2]。所以多发伤的抢救关键在于伤后10 min内给予救命性治疗, 伤后1 h内 (黄金时间) 给予准确诊断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救治措施[3]。

严重创伤的诊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要遵循边抢、边诊、边救三边原则, 即抢救、诊断、治疗同时进行, 把抢救伤员生命放在第一位, 严重创伤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 要注意多发伤的救治, 由于多发伤伤情的不确定性, 抢救的先后次序以及技术是现代创伤外科最关键和最复杂的问题, 抢救过程中, 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 争取短时间内完成有效抢救治疗, 避免加剧伤员内环境的紊乱。多发伤患者因血管或内脏损伤破裂出血, 部分病人出血速度快, 出血量大, 血压是不可能靠液体复苏能够纠正到正常的, 只有手术止血后进一步液体复苏才有挽救生命的希望。但术前必须明确损伤部位才能确保手术的准确性, 减少手术损伤, 但在检查过程中需耗费一定得时间, 增加了休克患者的死亡风险。对于重度多发伤伴休克的患者是以抢救休克为主, 等患者休克纠正后再进行诊治, 还是为了缩短诊治时间, 在纠正休克同时快速诊治, 一直是一个争议的话题。本研究通过对237例重度多发伤患者的回顾性研究表明, 入院时循环稳定与否对重度多发伤患者抢救成功率无明确影响, 因此在抢救重度多发伤患者时, 应在纠正休克同时尽可能快速完善检查明确诊断, 缩短诊治时间, 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赵会民, 王熙斌, 杨柳, 等.多发伤早期休克的临床特点与急救复苏策略[J].浙江创伤外科, 2010, 15 (1) :8-9.

[2]屈纪富, 文亮, 刘明华, 等.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休克的诊治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 2009, 29 (5) :401-404.

成功的过程 篇8

不论是中英文翻译, 还是其他语言的翻译, 从语言文字的最基本功能方面来说, 就是以一种语言来表达另一种语言作品的意义的过程。要做到准确表达作品的原意, 就要求翻译必须准确理解词汇和句子的意义, 所翻译的文字应通顺流畅, 符合使用该语言的人们的表达习惯。

要正确表达作品的原意, 首先要正确理解词汇和句子的意义。这种理解, 是对语境中的词义的准确理解, 是对于词义内涵的真正理解, 而决不是简单的和表面的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 才能正确或准确选用对应的词汇或短语, 才能做到正确无误的翻译。这里, 准确理解是前提和基础, 正确选用相对应的词汇或短语是方法。

以下两小段英语很能够说明准确理解意义和对应词汇选用的重要。

1.A bus driver for a Plug and Play bus has the ability to enumerate its bus by scanning all possible slots at start-up time.For Plug and Play devices, a system bus driver detects the existence of the hardware and reads the signature to determine what kind of hardware it is.

第一句看上去, 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 a bus driver (公交车驾驶员) 和plug插头会有什么关系?最后看到完, 应该明白detect、signature、determine都不能以平常的词义“侦探、签名、决心/定”来翻译了。不难发现, 文中scanning、slots、hardware (扫描、端口、硬件) 是明显的暗示。全文应该与计算机有关。这段英语的翻译需要一点计算机专业知识:在计算机专业, bus表示总线, driver为驱动, a bus driver就是“总线驱动”;plug and play表示插头插入就可以使用, 文中已经把这作为一个词组, 翻译时要根据中文的表达习惯转译为一个联合词组, 译为“即插即用”。

笔者对该段英语的汉译如下:

对于即插即用总线的一总线驱动, 能够在启动的时候通过扫描所有可能的端口来清查其总线。对于即插即用设备, 一个系统的总线驱动会检测到存在的硬件并读取信号来确定该硬件属于哪种硬件。

2.Through the courtesy of...Co.Ltd., we’ve come to know your name and address.We’re also informed that you’re a manufacturer of...We are pleased to enter into the business relations with you.

Luckily learning of your sports suits of new type, we’re interested in your new product.We shall appreciate it if you will airmail us a brochure and sample book immediately.

该段英文相对容易, 可以看出是与商务有关的信函。虽然句法并不复杂, 同样有准确理解意义的要求。例如courtesy就不便译成“礼仪、恩惠”, through the courtesy of...构成了经贸信函中常用的术语, 意为:承蒙……的帮助;enter原本就是“进入”, 做及物动词使用, 不必和into连用, 但是这里的enter into则表示“set up/establish” (建立) 的意义。此外, 既然要翻译, 则应译出信函的口吻, 语气要谦恭、句子要流畅、意义要明确, 符合商务信函的语言。

该段译文为:承蒙…公司 (的帮助) , 我们获悉贵公司的名称与地址。我们得知贵方生产… (由“是…的生产商”转译) 。我们十分高兴能与贵方建立贸易关系。有幸得知贵公司推出 (“推出”两字是根据文字需要增译的, 否则句子牵强) 新款式的运动装, 我们对贵公司推出的新产品甚感兴趣。如能立即航寄一说明书和样本, 我们不胜感激。

此处所举两段英语的翻译, 说明正确理解所翻译内容词汇、句子意义的重要, 其实还包括译者应具有的知识水平和对于不同文体正确处理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译文应准确、通达、流畅, 从中感受和体验翻译全过程

我们说, 翻译就是以一种语言来表达另一种语言作品的意义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 翻译, 可以理解为是在正确表达原意基础上, 对语言再加工、再创造的过程。在准确理解词汇和句子意义的基础上, 选用相对应的词汇、句子来翻译, 译文力求语言的顺畅、通达, 要与使用该语言人们的表达习惯相符合。译者在推敲、斟酌用辞, 确定译文的过程, 不就是一种感受和体验么?

翻译过程中对文字的处理, 有较多的方法和技巧。常用方法是增译、略译、结构改变等。也就是说根据原文的意义, 不拘泥于英语的原文结构而做适当变化, 有时候应添加一些必要的字或词, 或在不影响原作的基础上, 略去不必要翻译的内容。既然是翻译, 同样有语法要求, 同样有各种修辞手法。

我们把翻译理解为是对语言再加工、再创造的过程, 是体验和感受文字处理的过程, 实际上, 翻译还是我们更好地比较两种语言、理解两种语言的过程。在这样的时候, 我们对此的体验和感受会更深刻, 更持久。

例如, 一些描写性的文章会给译者以一定程度的感染。因为译者除了把文字翻译出来以外, 还必须把作者在原文中的情感、所处的气氛等都通过译文表现出来。当译者在翻译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久而久之, 对于两种语言的比较和理解就会愈加深刻, 同时成为了译者的一种能力和知识。

中英文翻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比较两种语言、理解两种语言, 倒不如说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比较和了解两种文化, 下面这个很简单的句子就表现得较典型。

She caught the first bus and a terrible traffic where she almost lost her live.

该句子中的caught后接了“the first bus”和“a terrible traffic”两个宾语, 英语动词用法没有问题, 但是翻译成中文则万不能按英语都用“赶上了车、赶上了车祸”, 汉译时这里得添加一个谓语动词。

本句子翻译的比较:

照字面翻译:“她赶上了第一班车, 也赶上了一场可怕的几乎失去了生命的车祸。”

修改的译文:“她赶上了第一班车, 也遇上了一场可怕的车祸, 几乎把命给送掉/丢了。”

把“she almost lost her live”翻译成“几乎失去了生命”意义正确, 但明显不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 远不如“几乎把命给送掉/丢了”能够烘托车祸的严重, 同时, 译文对原文的结构也做了改变。这句子结构的改变, 添加谓语, 并把“几乎失去了生命”译为“几乎把命给送掉/丢了”, 就体现了文化上的差异, 但是译文并没有做大的改变, 而是更好地表达了句子的原意。

三、不断丰富知识、锤炼文字, 尽享成功的翻译

进行中英文翻译, 准确理解意义, 正确选用词语是十分必要的, 但又是远远不够的。译者除了能准确理解作品意义的基础上, 还应具有较全面的知识、良好的文法基础与文字功底。

这里所说的较全面的知识, 指要求译者应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科教文卫等的常识。虽然一个人不可能是全才, 但是不断从事中英文翻译的过程, 应该称为译者不断学习、不断汲取和不断丰富各种知识的过程。这里要求的良好的文法基础和文字功底, 是指译者应具娴熟的中文和英语语法知识基础;文字功底包括几层意义:一是灵活处理译文的技巧, 即对译文进行整体谋划的能力, 如增译、略译、转译、意译的方法;二是具熟练和灵活使用必要的、适当的修辞手法的能力;三是具较强的写作能力, 译文顺畅、上口, 符合原作文体, 文字得体或优美。

翻译的过程, 是一种对文化的体验和感受, 也是对成果的享受。具有丰富知识和良好翻译水平的译者, 在进行翻译的时候, 认真思考、仔细斟酌、反复揣摩用词, 整体谋划译文, 不断体验、经历翻译的过程, 可以细读自己的译作, 可以检验自己翻译的手法, 可以品味译文的意境, 可以获得经过努力而产生的成就感, 这就是对自己成功翻译的欣慰与享受。

摘要:本文通过日常生活中几个英语错译的例子入手, 探讨了中英文翻译要求准确理解原文词汇和句子意义对于翻译的作用, 以及翻译中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同时指出翻译工作者还应具有较全面的知识、良好的文法基础与文字功底。通过翻译体验和感受这一过程, 享受努力后的成功。

关键词:中英文翻译,理解意义,体验过程

参考文献

[1]徐飚.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化[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陈嘉.English Readings in English Literature[M].商务印书馆1983.

[3]方重.坎特布雷故事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韩淑菊, 尹学谦.计算机英语[M].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

上一篇:临汾市现状下一篇:运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