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2024-10-03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共9篇)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篇1

摘要: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是财政体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区级财政视角,考察了财政转移支付的话语由来,在此基础上,以上海市奉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转移支付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区级财政,转移支付,政府

市辖区作为城市基层政权,其财政转移支付体制不如省市之间规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随着“省直管县”的逐步推行,市级财政更集中于对区级的管理。但现今我国的转移支付在各市区之间的运行纷繁复杂,国内外也少有关于区级财政转移支付的理论研究。奉贤区作为上海最南端的一个远郊区,由于收入稳定机制尚未形成,支出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奉贤区长期存在着财政困难问题。奉贤区作为上海市的基层政权,在转移支付中获得了哪些益处?又存在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思索和探讨。

一、文献回顾

转移支付英文为Transfer,有“转移”“让渡”之意。转移支付作为财政学范畴的专有名词,一般特指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无偿财政资金转移。

公共产品理论认为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为建立转移支付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萨谬尔森认为公共产品在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为市场经济中政府资源配置职能的界定奠定了理论基础。相较于联邦制国家中央、地方、州三级政府级次,我国政府级次分为中央、省、市、县(区)、乡镇五级。若按照地方分管国家事务的原则,我国的财政体制也应划为五级。

贾康和阎坤认为在中央对地方财政体制尚不能大改革的情况下,将近期目标定位在缓解基层财政困难和调动地方各级合理发展经济、增收节支、精简机构的积极性上是适宜的选择。所以我国已陆续启动了“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的改革试点。

不难发现上述研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但学界目前对转移支付的研究多集中于讨论转移支付制度的缺陷及如何完善的定性研究,对省以下政府间,尤其是对于城市及市辖区政府间之间的实证研究十分欠缺。

二、区级财政转移支付在存在的问题

1、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导致收支矛盾突出

2011年奉贤区转移支付经济薄弱村的扶持资金和专项发展资金共涉及14个镇、178个村及85个居委会,共拨付资金8197.71万元。但在面临经济增长新常态下“三期叠加”形势的挑战,奉贤区财政收支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区镇财政管理体制不完善,区镇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尚不清晰;转款资金尚未专用,规范性较差,部分镇的监管职能“缺位”。

2、转移支付规模不合理,税收努力下降

在1998年至2007年这十年间,奉贤区财政转移性支付增长了13.73倍,远远大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市财政对奉贤区财力实行倾斜,债券转贷资金20亿元,给予周转资金15亿元,给予财力补助8.3亿元。仅是“输血”,而非帮助“造血”,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奉贤区财政自给能力下降,形成了“大转移支付、小地方税”的格局。

3、资金分配方式不规范

目前,税收返还及专项补助尚无科学标准,拨款随意性较大且不透明,造成了各地区“跑部”要钱的现象。2007年审计署调查涉及的50个县收到支农专项资金23.8亿元,“撒胡椒面”式的投向4.5万个项目,平均每个项目5.28万元。而在每年上级下达给奉贤区的专项资金中,多有十几、二十万的项目,而有的项目还不到一万,内容繁杂,难以体现专项拨款应有的引导和配置作用。

4、转移支付目标不明确

奉贤区城乡二元体制特征比较明显,城乡之差距依然较大,政府间分配机制的不合理直接造成转移支付均等化的弱化。2007年奉贤区财政转移支付收入为230747.31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53774.18万元。具有均等化意义的转移支付,在1999-2007年中央补助地方资金总额中,所占比例由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具有非均等化意义的转移支付所占份额仍高达76.7%,这不仅不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也给地方政府挪用、截留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提供了便捷。

5、村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困境

奉贤区自建制村归并后的富余干部,基本上靠村内消耗,人员支出的增多使本来自身造血功能就不足的村级经济,难以单靠转移支付维持组织的正常运转。尽管区、镇两级财政有一些补助,但补助很有限。与此同时,现在奉贤区外来人口倒挂,公共服务设施不能满足需求,亦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突出。

三、区级财政转移支付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1、事权与财权不对等

在分税制改革中,事权下放和财权上收是同步进行的,这种不同层级政府间财权与事责的不对等,导致了基层政府承担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奉贤区区级政府自有收入占支出总量的比重从1994年的72.59%下降到2006年的53.55%。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区政府的财政支出却有增无减,财权与事权的分化尚不合理直接导致责任重大的基层政府财政难以自给。

2、传统思维影响下政府职能的“缺位”和“越位”

地方政府在传统思维的影响下,对地方政府的公用事业、国有企业的经营权舍不得放手。加之政府与市场分工尚不明确,政府职能“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并存。2006年奉贤区拨付挖潜改造资金达143139万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33.62%。而公共服务方面,区政府却热情不高,出现“缺位”。

3、专项转移支付造就“跑步前进”的监督真空

地方政府在专项转移支付款项上的自由发挥,导致“专用”往往被“挪用”。2007年,国家审计署针对16个省(区)50个县进行审计,抽审结果显示,被查单位共挤占挪用中央支农专项资金6亿多元。奉贤区也如出一撤,由于专项补助的分配缺乏科学的标准,充斥着随意性,再加之分配过程缺少透明度与监督,最终导致“跑部钱进”和“撒胡椒面”等问题层出不穷。

4、税收返还和专项补助造成转移支付非均等化

税收返还造成了返还力度与上缴的税收成正比关系,从而直接导致地区间财力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此外,在“跑部钱进”的上下级财政博弈过程中,欠发达地区话语权及竞争力的缺失往往使其难以为自身争取到专款。所以大多数拨款都集中流向富裕地区,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由此加剧。

5、“新城乡二元结构”加剧财政困难

大量的城市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因户籍上的差异,因而享受到的教育环境、社会保障、生活居住和文化环境等均有不同,造成了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有所差异的“新城乡二元结构”,由此产生了更多的公共服务需求。奉贤区属于上海远郊农村,家底薄,商机少,自从农村税费改革至今转移支付一直维持在3600万元。然而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有限性,并不能解决奉贤区下属乡村的财政危机,造成“大上海,小郊区”的不和谐局面以及城乡之间的“马太效应”。

参考文献

[1]马海涛,姜爱华.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71.

[2]Musgrave,Richard A.Public Fi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M].见:刘海英.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18.

[3]王潇风.从区级财政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问题[D].上海:复旦大学,2008.

[4]谢群.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篇2

【发布文号】深府[1996]140号 【发布日期】1996-05-15 【生效日期】1996-05-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深圳市市区政府间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深府(1996)140号一九九六年五月十五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属有关单位:

《深圳市市区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市区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施方案

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市、区财政分配关系,规范财政分配行为,强化财政分配职能,根据《 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国发〔1993〕8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1、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及各级政府的财源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体制,减少原体制的随意性和不完备因素,提高市区两级财政分配关系的透明度;

2、建立区级政府培植财源的激励机制,改变目前各区经济发展与其财政收入增长不相称的状况;

3、建立全市公共服务水平均衡机制,缩小市区间财力分配的纵向不平衡,适当调整各区间财力分配的横向不均衡。

(二)基本原则

1、保证区级财政的既得财力不减少。按照新体制口径测算的各区财政收入,不低于基期(1995年)实际数额。

2、按照财权与事权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市区两级财政的收支范围,确定收支水平。

3、按照“属地原则”进行税收征管,采用因素法确定转移支付制度的内容。全面、公平确定因素及其权额。

4、与中央、省分税制实施方案相衔接。

二、二、实施方案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作为从现行财政体制向分税制过渡的一个方案,是在基本维护现有财力划分格局的基础上,为均衡全市公共服务水平而适当集中部分税收的增量,再按因素法在各区间分配的一种制度。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主要税种的增量按一定比例集中作为转移支付资金的来源;二是按因素法对集中资金再行转移支付,即通过集中资金和转移支付两次调节去均衡各区财力,以实现全市财力分配的横向与纵向均衡。

(一)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来源

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来源于市、区两级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及企业所得税四税增量的40%,以及市、区两级教育费附加的全部收入。

市、区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四税的增量、分别以市、区1995年以上四税实际数为为基数计算。

(二)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

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四税增量部分按因素法分配,并根据因素性质及转移支付资金用途建立三种转移支付形式:经常性转移支付、特定性转移支付和激励性转移支付。

1、经常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这类资金主要用于各区政府经常性的公共服务支出需求,这类资金占当年转移支付资金(四税增量部分,下同)的65%,经常性转移支付因素为人口因素、土地因素及城市功能因素。其中:土地因素又包括土地面积因素和人口密度因素。

(1)人口因素:占分配比例的30%。人口指标以当年各区全年常住人口为依据。

(2)土地因素:占分配比例的30%。土地因素中的土地面积因素所占权数为40%,人口密度因素所占权数为60%。

(3)城市功能因素:占分配比例的40%。罗湖、福田、南山、宝安、龙岗五区城市功能系数定为1:1:1:0.5:0.5。

2、特定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特定性转移支付旨在为解决各区有关教育、农业等方面资金不足而设立。这项资金拟占当年转移支付资金的15%,专款专用。特定性转移支付因素为教育和农业。

(1)教育因素:教育因素占特定性转移支付资金的70%,以各区上年全年在校学生平均人数为分配依据。

(2)农业因素:农业因素占特定性转移支付资金的30%,以各区上年农业总产值为分配依据。

3、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为调动各级政府的增收积极性,促进各级政府财源建设,保证转移支付制度的公平、合理,特设激励性转移支付。该项转移支付资金占当年转移支付资金的20%。以当年“四税”增幅超过上年增幅的给予奖励,对增长比例还达不到上年水平的,将实行相应抵扣。

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教育费附加部分按各级政府所辖上年平均在校学生人数分配,专项用于教育。

三、三、与上级的体制结算

本次市对区财政体制的改革,不涉及与上级财政关系的变更,中央、省原对我市结算体制仍维持原状不变,以利于新旧体制衔接。中央的税收返还基数和对中央、省上交任务维持原状,区对市上交项目也维持不变,保留市对区的原体制补助。本方案自1996年1月1日起执行,过去有关规定与本方案相抵触的,一律按本方案执行。

如何规范政府财政转移支付 篇3

所谓政府财政转移支付, 也叫财政转移支出, 其基础含义是财政资金的转移或者转让, 一般指不同层级的预算主体根据法律规定, 相互转移财政资金。从分级预算的角度来看, 财政转移支付是其重要支撑, 是平衡和调节各预算主体之间财政能力差异的重要手段, 是促进各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资金转移方向来看, 财政转移支付可分为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 纵向流动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流动, 而横向流动指同一层级不同主体间的流动。

追溯我国政府财政转移支付, 最早是199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三中全会中提出来的, 随后的1994年我国进行了分税制改革,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转移支付制度。自从推进分税制改革以来, 我国不断对财政转移进行探索和完善, 十多年来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 不论是缩小地区差异、促进共同富裕, 还是调节和促进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这一制度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我们必须看到,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 这制约了转移支付制度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为此, 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有清晰的认识, 从而规范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促进公共服务水平的大力提升。

二、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现存问题

第一, 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数额缺乏标准。从制度内涵来看, 财政转移支付指在解决地方政府收入与支出之间的不一致, 从而弥补横向和纵向上的不平衡, 从而促进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发展。因此, 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数额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着眼点,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 目标都是争取尽可能多的资金, 而中央政府更多的是着眼全局, 因此双方利益并不完全一致。也正是这种目标上的偏差, 带来了财政转移支付的首要问题——转移资金的数额标准如何确定?如果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的数额过大, 地方政府就有可能将之作为无偿获取的补助, 其通过税收增加财政收入的动机和努力程度就可能随之下降, 而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争取财政转移资金上, 这无形中就纵容甚至鼓励地方政府的“懒政”。在现实生活中, 就有极少数地方政府一边“哭穷”, 一边却花费大把资金修建豪华办公楼等“怪现状”。另一方面, 如果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不够, 就无法达到预定目标, 难以起到平衡发展公共服务的作用。

第二, 财政转移支付组成和结构有待完善。鉴于我国实行财政转移支付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十几年时间, 很多做法还在探索之中, 也有很多旧思想和旧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改正, 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财政转移支付大多偏重于税收返还。从税收返还的组成来看, 主要包含消费税、增值税、所得税等税种的返还, 改革的最初目的也就在于确保地方政府的利益, 减少分税制改革的阻力。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财政转移支付所面临的环境和目标已经有了很大变化, 当前更多的强调实现地区间的公共服务间的均衡发展, 而税收返还是与此南辕北辙的。试想一下, 经济发达地区 (如北上广深) 无论是税收总量还是税收增长速度, 都远远大于经济落后地区 (如西部内陆地区) , 因此得到的税收返还也更多, 这不仅起不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反正加剧了它们之间的财富差别。其次, 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过低, 所起作用有限。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 一般性转移支付大概占转移支付总额的三分之一, 而另外的三分之二是以专项转移支付的形式出现的, 这就说明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并没有达到。

第三, 财政转移支付过程存在“暗箱操作”的隐患。在财政转移支付的实践中, 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 上级政府只尽对资金的“来龙去脉”也缺乏控制, 没有严格评估和审批申请转移支付的资金项目, 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贯彻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等精神, 因此资金使用效率可想而知。财政部门往往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论是事前、事中还是事后, 都没有尽到监督检查的职责。因此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着“暗箱操作”的隐患。在既定的权力体系下, 财政转移支付主要是经由省级政府再拨付给县级主体, 在层层移交和拨付的过程中, 各级政府都有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截留一部分资金以供自己之需, 这就难免出现“雁过拔毛”的克扣现象。

第四, 仅仅有纵向转移支付不足以发挥财政转移支付的作用。借鉴国外的成熟作法, 财政转移支付应该有两种模式: (1) 纵向转移支付模式; (2) 纵向和横向结合的转移支付模式。如果中央政府财力雄厚, 可以实行纵向转移支付, 因为这既能充分落实平衡公共服务发展的目标, 又能促进中央政令和政策的顺利推进。但在中央政府财力欠佳的情况下, 则应该考虑纵向横向结合的财政转移支付, 这将更好地调节地区间的均衡发展。从我国现行制度来看, 采取的是纵向转移支付模式, 而没有辅之以地区间的横向转移支付。这无缝制约了我国地区间的协同发展。

三、如何规范政府财政转移支付

第一, 改革财政转移支付的具体构成, 考虑取消税收返还, 而只保留一般性转移支付以及专项转移支付。具体而言, 首先是要取消税收返还, 因为税收返还与财政转移支付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既不利于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发展, 也不利于开展宏观调控, 而且税收返还在分税制改革后已经不再是转移支付的“主要力量”, 其比重逐渐下降。其次, 应该整合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当前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有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和均衡性转移支付等项目, 项目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 这就使得财政转移支付的工作没有重点, 只能“浅尝辄止”, 无法统筹兼顾。因此可以考虑整合一般性转移支付, 研究相应的规范公式、流程。与此同时,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 应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给予更高比例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最后, 要规范发展专项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所体现的是国家政令, 应该视每一年的宏观环境及突发事件而定, 而不是拘泥于繁文缛节。专项转移支付最能够体现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量的优势, 例如国家对于汶川抗震救灾的投入及对于重建工作的大力扶持。

第二, 规范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 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有两种测算公式, 一是基于标准财力来进行确定补助范围, 低于平均财力的地区可以获得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二是基于标准财力和标准支出之间的关系, 如果标准财力不足以支付标准支出, 则给予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从现实情况来看, 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在于均衡各地区的公共服务, 似乎后一种方法可以更加准确有效地分配财政资金。但自从我国实行分税制以来, 中央政府规范了各层级主体的收入分配方案, 划分了国税、地税和共享税, 从而明确各级主体的税收分配, 但并未划分支出水平。因此各地方政府在衡量和计算标准支出时无法可依, 往往出现混淆。为此, 我国应该根据各级政府的标准财力来确定一般性转移支付, 对低于平均标准财力的省份给予相应的财政补助和扶持。

第三, 加强和完善法律制度建设。我国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尚缺少完善和健全的法律保障, 从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缺少相关规定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 当前我国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大部分遵循的是政》接92页

任审计任务时, 可以通过整合各方面资源, 充分利用内部审计以及社会审计的力量。同时, 并不断总结审计经验, 改进审计手段和方法, 努力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4、积极推行“任中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党政领导干部在其所任职务期间对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一种审计监督, 它本身并无只有在离任时才能进行审计的规定和限制, 对领导干部先离后审与先审后离的矛盾并不突出, 也就是说在任中和任终都可以进行审计, 而且任中审计还有利于分解和降低审计的工作量, 避免审计的突击性和无计划性, 从而保证审计部门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审查和发现问题, 有利于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 降低和规避审计风险。因此, 有关部门可以按照自身具体情况, 在党政领导干部的任职期间内合理安排“任中审计”。此外, 单位内部审计部门也可以按照相关委托, 在领导干部的任职期间内分期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项目。

5、多措并举,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人员素质是影响和决定离任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 审计人员业务与政治素质的府的规章制度, 且这类规章制度很不完善, 对许多细节的规定不全面、不明确, 更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的支撑, 导致许多财政转移支付行为缺少制度的规范和制约, 这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财政支付制度运作的统一性、规范性和民主性, 也导致诸多财政支付中的违法操作行为的责任认定和处罚缺少依据;其次, 缺少专门的部门管理财政转移支付行为, 财政转移支付在实际操作中多部门参与, 各个部门之间政策功能相互交叉, 不能明确各自的职权范围, 导致产生一些冲突, 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 建立专门的法律条文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的具体内容极有必要。

第四, 变革财政转移拨付方式。当前资金拨付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 其主要流程为各地方政府通过考察、了解该地区产业实际情况, 从而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 这种缺少监督机制的资金申请方式, 可能导致真正缺少资金的产业不能得到很好的援助, 政府转移支付资金的利用效率较低。因此, 需要建立一种完善的机制, 使得资金拨付的主动权转移到真正有需要的单位手中。也就是说, 必须建构这样一种机制, 使得真正明白自身需求的单位有途径可以直接联系到转移支付方, 然后由支付方征求其地方政府的意见, 并且经过严格的考察和论证, 决定是否对其进行转移支付, 这类似于管理学上的“法约尔天桥”。这种机制的核心在于,

高低直接关系着审计质量的好坏以及审计风险的大小。为此, 各级审计机关要把审计人员的素质教育提到日程, 加大对审计队伍建设的力度。

第一, 不断加强对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第二, 不断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使其不但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而且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 促使其能从宏观上来把握整个审计事项;

第三, 审计部门应建立审计过错追究体制, 以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责任意识, 其风险责任意识往往对审计结果和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结束语

党政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是一项政策性极强, 涉及面极广, 关联度极高的工作。它对深化体制改革, 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管理, 增强党政领导责任意识以及维护经济发展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离任审计中审计人员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 依法审计以及客观公正的原则, 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与高度的责审批和决定的权限是由支付方所控制的, 需求方所在的地方政府起到的是监督作用, 这有利于财政资金真正用到需要的地方, 发挥最大的效用。

第五, 探索横向转移支付的新模式。前文说到, 我国当前的财政转移支付模式过于陈旧和单调, 基本上只有纵向转移支付, 这就难以有效地调节控制财政资源。而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探索横向转移支付, 建立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导、横向转移支付为辅助的新型模式。汶川大地震后, 中央决定让北京、上海、福建等省市帮助四川受灾地区重建并发展当地经济, 这种新型的“一对一”横向援助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四川的重建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此我们必须看到横向转移支付的巨大作用。未来可探索使这种横向转移支付形式常态化和法律化, 从而有种于调配资金, 真正促进各地区的均衡发展和“共同富裕”。

任感来努力做好这项工作, 以便其真正发挥审计的监督和管理作用, 促进党政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 为人事组织部门提供用人依据, 并为党政领导制定宏观决策服务。

【参考文献】

1、高云飞.浅谈离任审计的局限性及

对策.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3期

2、李宏, 郑伟.基层央行领导干部离

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吉林金融

研究, 2009年2期

3、黄阿妮.当前党政领导干部离任审

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土资源导

刊 (湖南) , 2005年4期

4、刘春慧.党政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浅

议.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

2003年3期

【作者简介】

马迎春, 女, 1974年2月出生, 汉族,

山东菏泽人, 会计师, 主要从事财务

与会计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丁涓.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建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0, (17) .

[2]、王鹏, 杜婕.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 2011, (2) .

财政转移支付 篇4

财政转移支付是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中文名

财政转移支付 外文名

Financial transfer payment 基 础

各级政府之间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 主 旨

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 目录 形式

转移支付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二是横向转移,三是纵向与横向转移的混合。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由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构成。

财力性转移支付是指为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中央财政安排给地方财政的补助支出,由地方统筹安排。财力性转移支付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等。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中央财政为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及事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对委托地方政府代理的一些事务或中央地方共同承担事务进行补偿而设立的补助资金,需按规定用途使用。

专项转移支付重点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支农等公共服务领域。

2009年起,进一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将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简化为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两类。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是中央对地方的财力补助,不指定用途,地方可自主安排支出;而专项转移支付,主要服务于中央的特定政策目标,地方政府应当按照中央政府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为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央财政设立均衡性转移支付,包含在一般性转移支付中,不规定具体用途,由接受补助的省级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统筹安排。[1] 原则

在1994年实行分税制体制改革前,我国做了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工作,1994年实行分税制体制改革后才从西方引进了转移支付的概念。我国中央财政是从1995年开始正式实施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根据IMF《政府财政统计手册》中的支出分析框架,政府转移支付有两个层次,一是国际间的转移支付,包括对外捐赠、对外提供商品和劳务、向跨国组织交纳会费;二是国内的转移支付,既有政府对家庭的转移支付如养老金、住房补贴等,又有政府对国有企业提供的补贴,还有政府间的财政资金的转移。一般我们称的财政转移支付,是指政府间的财政资金转移,是中央政府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地方政府重要的预算收入。在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分类就是分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现况

我国仍实行的不是很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事权尚未明确划分,财政支出的划分与事权是紧密联系的,难以确定标准的收支概念;二是我国的中央财政仍十分困难,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充足的财力支持;三是既得利益调整的力度过大,困难很大;四是由于体制、经济结构、自然环境和人口状况等因素影响,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发展能力存在极大差别,致使通过转移支付实现地区均衡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五是基础性数据统计、收集有很大难度。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双向的资金往来关系,不仅包括上级对下级的拨款,而且包括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缴款。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1.体制补助或上解 2.税收返还 3.专项拨款 现状

目前我国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包括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税收返还及体制补助四种方式。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又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乡财政奖补资金、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和年终结算财力补助等方式。按照转移支付形式的性质划分,转移支付又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税收返还、体制补助和结算补助,这几部分是1994 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后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性质是维护既得利益,是旧体制的延续,不具有均等化功能。

(2)一般性转移支付,是在支付过程中按规范和均等化的原则进行,这是国际上通常称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

(3)专项转移支付,服务于中央宏观政策目标,用于增加农业、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扶贫等方面的专项拨款,这些重点项目主要用于中西部地区。但其核定并不规范,加之往往被层层截留和被挤占、挪用,其性质属于非均等化转移支付。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篇5

1994年确立并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在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 规范政府间分配关系, 增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不容忽视。

一、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政府间收入划分不尽合理, 基层政府分享的收入与支出责任不对称

目前, 基层政府承揽的公共事务很多, 支出责任很大, 但划归地方的收入很少, 大的税种基本划归中央, 地方税虽名目繁多, 但收入有限, 与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不相对称, 地区间差异较大, 特别是贫困地区多入不敷出, 财政负担过重。

(二) 转移支付项目设立不够合理, 监督力度有待加强

由于上级政府在安排补助下级专项补助资金时的预算不细化、用途较模糊, 而且预算管理不透明, 资金分配随意性较大, 致使下级政府无法准确编入上级补助的收入和支出预算, 造成预算不完整。当上级专项补助下达后, 地方财政多以上级追加的补助资金置换年初预算安排的资金, 挤占、挪用现象时有发生。且上级追加资金往往在年终决算时才到位, 好多项目来不及实施, 只能结转下年使用, 造成转移支付资金的滞留和闲置, 影响了项目效益。地方财政因年初预算未反映上级专项补助, 在向人大的决算报告中也不如实反映上级专项补助收支的规模和项目, 造成决算编报不真实。另外, 地方政府利用预算管理的漏洞, 多跑多要, 要回的钱作为部门的机动财力。这些问题的存在, 不利于地方政府加强财政预算的管理, 也不利于地方人大、审计部门对政府财政收支的监督。

(三) 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构成中, 用于税收返还及补助的数额偏大, 而用于缩小地区差距的数额又偏小。而税收返还是以保证地方既得利益为依据的, 实际上是对收入能力强的地区倾斜, 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毫无联系, 致使西部许多地区由于财政均等能力不足长期无法实现财政平衡。税收返还延续和固化了原有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 逐步拉大了地区差距。财政补助由于缺乏科学依据, 透明度不高, 随意性很大。专项拨款也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依据和有效监督, 运作不规范, 经常成为地方政府平衡地方财政的工具。

(四) 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安排随意性大

我国目前的专项拨款范围很广, 几乎覆盖了所有的预算支出科目, 并且补助对象涉及到各行各业。大部分转移支付项目是出于配合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而设立的, 转移支付项目逐年增多, 由此带来财力转移支付专项化、专项转移支付财力化的倾向。同时, 不少专项转移支付的分配使用缺乏事权依据, 随意性大, 客观性差, 难免出现资金使用的分散、浪费和低效率。近年来审计发现, 虚列、套取专项资金的情况屡屡发生, 部分专项资金未发挥应有效益。

(五) 财政转移支付标准不规范

目前, 我国采取“基数法”计算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数额。另外, 根据机关事业单位每年跑项目情况来看, 有一些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是根据拨付者的主观判断, 而不是根据一套规范的计算程序和公式来分配, 这样势必造成财政转移支付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影响了公正性, 降低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这样的财政转移支付标准不仅不能适当地解决我国严重的地区间财政收入上的不平衡, 而且加剧了这些地区间的公共服务水平上的差异, 导致无效率和不公平等社会经济问题。

(六) 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监督滞后

目前, 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依据的主要是政府规章, 还没有专门的或者相关的规定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缺乏法律权威性和统一性, 客观上降低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决策和运作的规范性。财政转移支付违规违法行为责任的认定和处罚缺少全面、明确的规定, 很多违法行为都以“内部处理”了事, 造成了一些单位和个人对财政转移支付的有关规定视而不见, 影响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权威性。另外, 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效益审计滞后, 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被挤占挪用、滞留截留、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的问题相当普遍。财政部门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监督不够。

二、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对策

(一) 加强财政立法

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内容, 包括政府支出责任、收入划分、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结算办法、具体用途、监督形式、处罚规则等, 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下来, 以增强权威性及可操作性, 堵绝资金分配的随意性, 提高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 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应当以事权和财权的明确合理划分为基础

我国宪法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权进行了规定。政府间的事权划分应当以成本效益分析为标准, 将政府间相互交叉的事权彻底分开, 明确各级政府的开支责任, 对政府间的共同事务, 应当按照支出责任和收益程度的大小确定负担的比例, 并以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将资金归集到具体事务的承担政府。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弥补因财力集中以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的纵向和横向财政缺口;运用专项转移支付实现中央特定政策目标;建立规范有效的信息反馈与监管机制, 确保财政资金分配与使用的合法有效。

(三) 改革财政转移支付标准计算方法

用“因素法”代替“基数法”计算财政转移支付。因素法的基本特征是, 选取一些不易受到人为控制的、能反映各地收入能力和支出需要的客观性因素, 如人口数量、城市化程度、人口密度等, 设计出一套科学的公式, 对各地的标准化收入能力和标准化支出需要进行测算, 以此确定转移支付的数额。在因素的选择上, 应全面客观, 既要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财政能力的强弱, 又要考虑到各地公共商品和服务支出成本的差异。

(四) 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 提高财力性转移支付比重, 规范和完善资金分配办法

政府间转移支付, 可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是不附带使用条件或无指定用途的转移支付, 其目标是重点解决各级政府之间财政收入能力与支出责任的不对称问题, 即财力性转移支付, 使接受转移支付的地区能有足够的财力履行政府的基本职能, 提供与其他地区大致相等的公共服务。专项转移支付大多带有定向支援、定向加强和委托办理的性质和特点。但就我国的实际情况看, 当转移支付的模式确定后, 还应建立一种以一般性转移支付即财力性转移支付为重点, 以专项转移支付相配合的复合型形态为宜。严格专项转移支付的审批, 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法, 规范和完善资金分配行为。

(五) 加大审计力度, 促进转移支付制度不断完善

在审计中, 要全面摸清上级补助地方支出的规模种类和结构, 结合地方支出预算的变动情况和预决算的报告情况, 反映上级财政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弊端, 促进上级财政细化专项补助资金的预算编制和下级财政完整编报预算和决算。要看转移支付资金去向是否合理、用途是否明确、规模是否适当、效益是否明显, 着重分析项目设置的依据是否科学合理, 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使项目设置更加科学。要重点检查资金分配依据是否合理、分配标准是否统一、分配办法是否科学, 拨款程序是否严密规范, 分配的资金与下级申报的内容是否一致, 有无分配资金失去政策导向, 或存在腐败现象。针对发现的问题, 提出建议, 达到揭露问题、规范管理、制约权力、促进改革、提高效益的目的。

(六) 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基础数据统计信息系统

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数据的准确与完整直接影响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合理性。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采用基数法, 缺乏用“因素法”核定财政收支的数据和经验, 加上统计资料的不完善, 使得基础性数据残缺不全、可信度低。今后应加大投入, 加快政府统计信息系统的建设, 提高财政转移支付基础数据统计信息质量。

摘要: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之间, 在既定的职责、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目前, 政府间转移支付还存在政府间收入划分和转移支付项目设立不够合理、转移支付资金安排随意性大、标准不规范、监督滞后等问题。必须通过加强财政立法、改革财政转移支付标准计算方法、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加大审计力度等促进转移支付制度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财政转移支付,政府间收入划分,税收返还,审计监督

参考文献

[1]苏明主编.财政理论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1.

[2]苏明主编.财政理论与财政政策.科学经济出版社, 2003.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篇6

一、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与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差距一般是指各地区在经济增长和社会事业以及地方政府财力上的差距, 它是影响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整个国家经济的基本因素之一。为解决财政失衡、保证各区域政府能够有效地按照既定标准为社会提供服务, 各级政府之间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开展了以政策为导向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本质上, 这种非市场性分配关系有利于在公共服务、民生等领域推进区域协调的进程。

20世纪40年代初, 一些发展经济学家从政策操作的角度提出了尽快使落后地区得到开发的均衡增长理论, 其主要代表有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论”、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等, 他们主要强调通过政府干预实现产业和部门间的均衡, 进而促进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均衡, 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 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均衡。

在区域非均衡发展的角度, 一些西方学者从增长极、循环累积、不平衡增长以及梯度推移等领域, 推论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不断相互作用产生了不断增加的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 使核心地区表现为一种上升的正反馈运动, 而边缘地区则表现为下降的负反馈运动, 由此产生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问题。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 出现的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都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逐步向低梯度区传递。由此可见, 区域经济差距的会越来越大, 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体现公平, 最终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

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和稳定经济职能在单一政府的经济模式中只能由唯一的一个政府来行使。但是, 在一个拥有多级政府的经济体制中, 就出现了财政职能的分工问题。现代财政联邦制理论认为, 在一般情况下, 财政的收入分配和宏观调控职能由中央政府行使, 因此, 财政转移支付不仅是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种再分配形式, 也是宏观调控的一项财政手段。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其目标是实现个体、群体和区域之间的收入分配的公平。在市场资源配置所固有的失灵面前, 作为制度安排之一的政府就应成为必要的选择。因为各个地方政府由于财政能力和财政需求的不同, 提供相同的公共服务水平, 所需征收税收的税率是不同的。一般来说, 提供相同公共产品, 经济落后地区的税负相对较重。这样, 由于所处地区不同, 居民税负不同, 违反横向公平原则, 因而, 各地的收人差距应得到缓解。但各地区处于平等地位, 落后地区不能强迫发达地区给予援助, 而发达地区也不会自觉自愿给予落后地区无偿援助。由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差异所制约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 会最终影响到地方政府提供最基本公共产品的能力, 如教育、基础设施和卫生保健等;而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不同会引起供给成本的差异, 从而使居民的财政净收益有差别因而需要调节辖区之间的财政净收益;此外, 矫正地方政府活动在辖区之间的外部效应也需要超出区域政府范畴的“外部效应内在化”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因此, 作为整体意义上民众代理的中央政府, 有义务集中发达区域的部分收入, 通过转移支付的手段, 以平衡欠发达区域政府的财政能力。

二、发达国家缩小区域差距的转移支付实践

经济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主要经历着一个螺旋形上升的非均衡发展的过程。转移支付已成为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处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普遍做法和基本方式。从现代财政的发展趋势来看, 转移支付制度已成为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重要配套政策。这可在世界上分税制较成熟的国家里找到大量例证, 他们大多把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作为平衡区域经济的重要手段。

1. 美国缩小区域差距的转移支付政策

从早期的西部开发, 到国内战争结束后对南部落后地区的支持, 再到20世纪80年代联邦政府开始, 从迅猛发展的南部转向日趋衰落的北部老工业区为止, 美国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上所采取的政策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以专项转移支付为主。美国的转移支付是以专向补助为主、分类补助和一般项目补助为辅的支出体系。其专项补助一般由联邦政府指定用途, 规定金额、使用期限和各种具体要求, 有的项目还要求受补助地区拿出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 资金配套比率因项目而定。在专向补助的具体分配上, 大部分采用因素法, 按照各地区人口、人均收入或者财政能力等因素进行分配, 还有少部分以计划项目为基础进行分配。

从转移支付的受益地区看, 战后初期主要集中在南部落后地区, 20世纪80年代, 联邦补助开始从迅猛发展的南部转向日益衰落的北部老工业区。公共医疗、收入保障、教育培训、就业和社会服务以及交通成为美国联邦财政补助的主要投向项目。

二是运用行政手段进行适度引导和干预。美国在该期间通过两方面来加强对地区经济的干预:一方面, 通过扩大政府间转移支付来增强州和地方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能力, 并缩小地区之间行政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的差异。另一方面, 通过区域规划、财政援助和水利建设等多方面措施, 促进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2. 德国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德国《基本法》规定各级政府在财政管理上具有独立性, 并且明确划分了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德国实行纵横结合的转移支付制度, 先通过共享税的收入分享平衡各级政府间的财力, 再通过各州之间以及州内各市政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 最后在缩小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的财政收入差距。

(1) 联邦和州政府之间的增值税分享。增值税是联邦和州政府的分享税, 分享比例不固定, 每2至4年就由双方筹商修改一次, 其总趋势是州政府分享的比例不断增大。从1978年到1982年, 联邦比例为67.5%, 州为32.5%;从1996年到1997年联邦的比例为50.5%, 州的比例为49.5%。分享给州的总部分资金再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给各州, 其中75%的部分按照各州的人口数平均分配给各州, 其余25%的部分用于财力平衡, 分配给那些人均财政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 保证各地区人均财政能力不低于全国水平的92%。可见, 在平衡联邦和州之间纵向财力差异的同时, 分享增值税也具有良好的横向均等化效果。

(2) 州与州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宗旨是在增值税进行合理分配的基础上, 再由富裕的州向贫困的州进行横向转移支付以保证各州的财力进一步均衡。横向转移支付由各州财力系数和平衡系数决定, 它通过一个校正系数对平衡系数加以校正, 如果一个州校正后的平衡系数大于财力系数, 则可以接受别的州的横向转移支付, 反之则需要向别的州转移支付。通过这种州与州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 可以更好地均衡各州的经济发展, 防止落后地区的停滞不前。

(3) 政府补助拨款和共同任务拨款。政府补助拨款是对采取增值税分享和州与州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之后, 一些财政能力仍比较低的州进行的一种无条件的拨款补助。政府补助拨款是对前两种方式的补充, 以便不断缩小区域间经济的差距。

此外, 针对一些联邦和州的共同任务, 德国基本法规定了高等学校包括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扩建和改建、地区经济结构的改善、农业结构和海岸保护的改善等三大任务作为联邦与州的共同任务拨款项目。这是一种有条件的联邦对州的财政转移支付, 拨款规定了专门的用途。在其经济效率上, 中央政府在提供有条件的转移支付时, 可以保证转移支付的资金用于特定的活动或用途, 从而约束地方的自利行为, 实现中央政府的预期目标。

3. 日本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日本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实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纵向平衡和财政横向平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实现财政均衡的目标效果看, 转移支付制度大大改善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财政横向均衡状况。从财政转移支付对地方经济的作用来看, 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 尤其是国库支出金制度促进了地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从总体上看, 日本的转移支付不仅规模大、形式多样, 而且制度也较为完善和健全。日本的转移支付制度由地方交付税和国库支出金构成, 前者以平衡地区间财力为目的, 后者以实施国策为目的, 资金分配的客观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是二者的共同特点。

日本的地方交付税制度是中央向地方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实现财政平衡的主要形式。它是一种配给税和平衡给付税的混合形式, 因为中央财政转移给地方政府的资金总额由配给总比例决定, 而具体交付给各个地方的金额则由财政目标决定。地方交付税总额又由作为中央地方共享税的法定分享比例决定。在交付地方的税收总额中, 94%是普通交付税, 普通交付税则构成地方交付税制度的中心内容, 它是依据各个地方政府的基准财政需要额和基准财政收入额之间的差额进行分配。剩下的6%是特别交付税, 特别交付税是为普通交付税没有涉及的特别财政需要而设置的, 对普通交付税起着补充作用。

国库支出金制度是中央政府根据特定目的条件下拨给地方政府的专项补助金。日本设立这项制度主要有三个目的:贯穿事权和财权统一的原则, 对地方政府行为进行诱导和体现财政均衡的目标。

三、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启示

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也是各国政府宏观调控时重点关注的问题。各个国家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 这对我国构建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有借鉴意义。

1. 制定以区域发展规划为基础的转移支付政策

从各国实践看, 政府向经济落后地区提供支持倾向的财政政策, 是以贯彻落实国家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为指针的理性选择和自觉行动。西欧各国和美国历来都十分重视区域规划, 比如德国甚至把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纳入法律框架。各国区域开发的财政政策, 都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宏观指导下运用和实施的, 有的国家直接把具体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列入区域规划。同时, 欧盟各国在日益精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指导下, 财政支持的主要目标是十分清晰、具体的, 受援区域明确, 选择标准定量化。这有利于提高财政支付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既能突出政策差异、便于实际操作, 又有利于控制财政支出的数量和规模。中国的各项改革一般遵循渐进式原则, 即从初始阶段与原有体制的衔接经过过渡阶段直至打破原有格局真正形成全新的体制。因此在规划步骤上, 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过程也应遵循这种渐进性, 在转移支付制度的总体目标设定、规模的确立、计算方法的采用等方面, 都要尽量体现这种渐进性。

2. 明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

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体现在两方面:终极目标和基本目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是指个人公平和地区公平, 个人公平指政府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 使个人收入差距被控制在社会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地区公平指中央政府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调节不同地区的收入水平, 保证各地区全体成员能享受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经济相对均衡发展。经济相对均衡发展是公平和效率的要求。从效率这一角度来看, 经济达到相对均衡发展, 一方面会减少资源的无效流动, 减少交易费用, 另一方面会促进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竞争, 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总体效率, 从而促进经济加速增长和经济总量的增加。从公平方面来看, 经济实现相对均衡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条件。经验表明, 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悬殊的国家里是不可能实现社会公平的, 只有实现了经济相对均衡发展, 落后地区有力量为本地居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 中央政府才有可能在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进行调剂, 实现社会公平。就目前而言, 转移支付的目标应为逐步调整各地区之间的横向不平衡、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促进区域间的均衡发展。重点用于经济欠发达省份, 能源、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科技、医疗、就业培训等社会保障事业。

3. 设立专门的区域开发机构

从国外发达国家来看, 中央政府一般都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经济落后地区的区域开发活动。比如, 美国成立了经济开发署、阿尔巴契亚区域委员会以及其他的州际区域开发委员会等, 力图尽快缩小区域间的差距。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 各区域政府为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或出于保护当地企业而排斥外商等现象经常出现, 为此, 借鉴该实践设立一个系统的区域开发机构, 整合各区域的资源, 以富裕的区域带动落后的区域经济, 实现区域政府间的合作治理。

4. 采用规范化、法制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是所有国家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的基本手段。目前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比较混乱的原因大都是缺少以下两个原则:一是法制化原则, 今后在构建新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时, 我们要特别强调法制化原则, 运用立法手段来保证这一制度的运作, 将其数额确定, 支付形式、方式, 监督管理及预算、决算都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二是规范化原则, 因此, 新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形式到内容都要符合规范化要求。西方发达国家的转移支付制度有专门的、规范且稳定的法律体系予以保障, 其中, 美、德是其典型代表国家。美国几乎所有的转移支付都是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确定, 例如转移支付的目标、具体拨款额度、转移支付的形式等。德国先后制定了一整套财政法律规范, 从转移支付的政府支出责任、收入划分、转移支付原则、对均等化拨款计算方法等方面, 明确地厘清了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以及财政平衡制度, 这使得转移支付制度更加公平、规范、透明。

5. 以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为转移支付的重心

从美国、日本和德国三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情况来看, 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投向主要是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方面。在市场经济中, 提供基础设施和加大文化教育力度是政府应有的职责。但是, 由地方政府独立投入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时, 有可能因财力有限而出现“力不从心”的问题。因此, 中央政府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进行政策和资金倾斜的时候, 将更有利于各地区的平衡发展。因此, 我国今后在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过程中, 要从长远考虑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障碍。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两大基本因素, 因此, 中央要加大对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和文化教育力度, 以便更好地促进区域间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结语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是由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各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差异很大, 短期内不可能达到均等化, 因而, 在设计转移支付制度时, 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目标和经济实力来决定实现均等化目标, 并制定不同阶段的财政均等化的基本标准。在新体制实施的前期, 可以优先保证落后地区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能够达到最低标准, 在后期则可以逐步扩大均衡的保障水平。

借鉴国际经验, 为规范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在公平与效率的财政目标下, 逐步实行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制度, 加大向落后地区的资金转移力度, 推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在制度层面上, 根据转移支付的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 设计一种计算各地财政收入和合理支出水平的办法并使其公式化, 规定资金 (包括技术) 由发达地区向贫困地区转移的额度。同时, 通过横向转移来实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 以弥补单一纵向转移支付的不足。另外, 要改变目前的税收返还办法, 加大向落后地区的资金转移支付力度, 使落后地区具备一种能够快速发展的能力,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冯邦彦, 李红锦.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演变及其最新进展.经济论坛, 2006: (6) .

[2].G.Myrdal.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London:Duckworth, 1957.

[3].陈桂生, 田利.论财政转移支付监督体系的重构.理论导刊, 2011 (9) .

[4].马海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5].忻晨.地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上海:复旦大学, 2009.

[6].杭海等.美、日、德三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1 (1) .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问题研究 篇7

一、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

我国《宪法》中未对转移支付进行明确规定, 也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 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具有较大随意性, 存在分配不规范, 均等化效果薄弱等问题, 亟需通过立法规范转移支付管理。

(一) 立法位阶低, 法律效力受限

世界各国在财政转移支付立法方面的普遍做法是制定具有较高层次效力的法律。比如德国在其宪法《基本法》中就对财政转移支付做了明确规定, 加拿大、澳大利亚的转移支付也源于本国宪法。反观我国, 对转移支付的规定散见于部门规章之中, 主要是1995年财政部颁发的《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办法》, 规定较为笼统, 难以适应新情况、新问题。其作为一种过渡性安排, 具有深刻的旧体制烙印, 且属于行政规章, 层次低, 稳定性差, 缺少制约性规定。对于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和使用, 转移支付资金是否能够做到专款专用, 违反规定的惩罚等问题没有详细规定。

(二) 制度设计欠合理, 均等化效果不强

现行转移支付体系中的税收返还具有逆向均等化的作用, 不符合转移支付的原则和宗旨。江新昶对1996-200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其研究结果表明, 税收返还具有发散效应, 扩大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三) 缺乏科学的标准, 管理不规范

目前, 专项转移支付过多, 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计算公式和测算办法, 资金的分配缺乏科学的依据, 要么根据基数法, 要么依靠主观判断, 政策导向不明确, 调节功能微弱, 监督机制不健全,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项转移支付的实施效果。

二、转移支付立法的价值导向

(一) 以事权为基础

事权与财力相匹配是实现各级政府正常运转, 提供有效公共服务的基础。转移支付是在分税制基础上, 对财力在各级政府间做出的再次调整。因此, 转移支付的优化应当以事权为基础。

从理论上, 根据公共产品的层次性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全国性公共产品属于纯中央事权, 地方性公共产品属于纯地方事权, 交叉性公共产品则与交叉性事权相对应。交叉性事权存在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源自公共产品的外溢性, 如基础教育、扶贫等。这类事权的外溢性较强, 需中央政府按照外溢性程度承担相应份额的支出责任。另一类则出于效率考虑, 由于地方政府更了解本地居民实际情况, 一些全国性公共产品交由地方代为提供, 可称为代理性事权, 如生态保护等。这类事权关系国家整体利益, 有很强的全国范围受益性质, 需要中央承担职责。作为一种财力再调整方式, 转移支付应当根据事权性质, 给与相应资金支持。从理论上说, 对于地方政府的内部事权由一般性转移支付加以支持, 而对于地方政府承担的交叉事权则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加以调剂。

(二) 以均等化为目标

完善当前我国复杂的转移支付体系, 应当以均等化为目标, 进一步整合归并, 建立由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构成的纵向转移支付体系。

我国当前的财力性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等, 除一般性转移支付外, 其他从性质上都应纳入专项转移支付的类别。随着对转移支付理解的不断加深, 应当根据性质的不同对现有的转移支付类型进行清理归并。这样有助于进一步规范资金管理, 减少资金挤占、挪用等现象, 提高地方财力。具体地, 将财力性转移支付中带着政策性质的转移支付逐渐归入专项转移支付, 对于固定的、长期的和不断增长的支出, 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同时逐步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在转移支付中的比例, 使地方政府拥有充足、灵活的财力满足其事权支出需求, 促进各级政府间财力的纵向平衡。在转移支付整合过程中, 将清理出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逐步减少的税收返还与原体制补助资金都用于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除重大地区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民生问题的专项转移支付外, 所有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都应列入一般性转移支付, 按因素法确定, 通过财政转移支付预算执行。

由于专项转移支付规模大, 问题较多, 对其规定是转移支付立法的重要环节。应当明确专项转移支付的政策目标, 科学、合理地确定专项转移支付的规模, 从项目的设定到具体的资金分配方式重新设计与调整, 进一步完善对专项转移资金的管理, 完善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督机制, 防止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截留、挪用, 提高专项转移支付实施效果。

三、转移支付立法的基本框架

针对当前我国转移支付现状, 应加快推进立法进程, 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原则、标准、程序、方法等, 逐步建立完备的转移支付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一) 总则部分

主要规定转移支付的宗旨、基本原则等事项。转移支付的宗旨应体现均等化的价值取向。在转移支付的基本原则中, 应当明确作为一种财政平衡制度, 转移支付的根本作用在于弥补地方财力不足, 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 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二) 事权、财权划分部分

支出责任划分清楚是转移支付立法的逻辑起点, 因此应当在规定转移支付之前应对政府间关系进行明确划分。为此, 首先应当明确以公共产品的层次性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其次, 统一财权划分并适当向地方财政倾斜 (见表1) 。

(三) 转移支付机构部分

参照国外经验, 如英国的环境部、澳大利亚的联邦拨款委员会等, 可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转移支付工作, 该机构由财政部直接管理, 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专家委员会, 主要承担研究性工作, 由财政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财政系统的实际工作者组成, 负责转移支付方案的总体设计、修订、解释和咨询工作。当前工作重点应主要放在技术总量的研究, 如制定客观的测算方法, 研究转移支付的最优规模, 监督制约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方法, 转移支付的法治化途径等。二是专职执行机构, 主要负责转移支付的日常管理, 包括转移支付的分配及对转移支付的最终效果进行调查、追踪、反馈、监督和考评。

(四) 一般性转移支付部分

这部分主要规定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等。一是明确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原则, 即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是用于对地方政府内部事权的财力支持, 用于弥补地方政府财政缺口, 不规定专门用途, 不附加任何条件。二是完善因素法, 进一步强化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基数的确定, 应该采用因素计算法, 即根据影响支出的各因素程度大小确定标准系数, 再按有关法定公式进行测算, 从而使得一般性转移支付趋于规范化, 提高中央财政支出管理的科学化程度。三是改变资金拨付方式, 由目前的逐级拨付调整为直接拨付。目前, 我国的拨款程序以间接拨付为主, 转移支付先拨付给省, 省再分配和拨付至地 (市) 、县。省在对省以下进行转移支付时, 几乎享有不受限制的自由裁量权。为了防止省级政府截留资金, 中央政府可以实行直接拨付方式。

(五) 专项转移支付部分

这部分主要规定专项转移支付的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等。一是明确专项转移支付的原则, 即专项转移支付主要是对交叉性事权进行财力支持。二是科学界定专项转移的标准, 即要明确什么类型的资金转移才能列入专项转移支付。列入专项转移支付的项目应是具有外溢性、突发性、政策性、非固定性等特征的项目, 如中央委托地方项目, 跨地区的大江大河治理, 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和疫情的救治等。三是列入专项转移的项目要经过科学论证和一定的审批程序。设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时, 需要出具论证报告, 对专项转移支付的目标、投入比例及方式, 相关项目的资金测算、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做出详细说明。制定全面系统的专项转移支付审批标准, 严把专项转移支付审批关。四是专项转移支付实行直接拨付模式。

(六) 过渡性措施部分

受历史、经济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 世界各国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采用的转移支付政策不尽相同, 如加拿大以均等化转移支付为主, 美国则以专项转移支付为主。但其共同特征是转移支付一般包括均等化转移支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两类。借鉴国际经验, 简化归并转移支付形式是完善我国转移支付体系的可选择方向。针对不同转移支付方式的特点,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应当是逐步将现行的多种财政转移支付形式, 归并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大类。为此, 应当逐步缩小直至取消激励地方政府追求经济总量的税收返还和原体制补助。

(七) 信息披露部分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绩效研究 篇8

一、对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中转移支付的效应分析

对于1990—201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得出转移支付的规模占比, 从中央本级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支出的角度分析, 考察中央财政对转移支付拨付的重视程度以及地方财政支出对转移支付的依赖性相对大小。

(一) 地方接受中央转移支付拨付的程度

本文选取以下两项指标:一是“中央财政本级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 它体现在中央层面具有一定的可支配财力的条件下, 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程度。这一指标变动反映的中央财力的变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拨付力度。二是“转移支付在中央财政本级收入中的比重”它直接反映了中央财政收入转变为地方财政支出的程度, 即中央实际转移了多少财力到地方。而且通过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安排, 还反映了中央实现政策意图的力度。

在图1中, 上述两个指标从时间序列上来看基本呈现同向运动, 说明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总收入比重大, 会划拨更多的转移支付资金, 20年来, 两者基本上处于相同的相对规模。在中央财政能力强化前提下, 中央财政每年有超过60%的财力对地方进行了转移, 这反映出了中央意图通过财政大部分收入的转移支付安排实现相应的政策。

同时, 由于1994年分税制的实行, 这两个比值在这一年呈现一个高峰, 中央财力在全国总收入的占比最高, 达到82.2%。再以1994年分税制改革为分界点, 比较前后两个比重的变化可以发现, 同分税制前的占比相对, 两个比重都有所提高。中央财力占比在1994年前保持在60%左右, 经过改革, 比例基本徘徊于70%左右, 近些年提升到接近80%。说明经过分税制改革, 中央的财力开始变得雄厚, 全国财政收入中中央的财政收入得到了有力的提升, 继而为中央向地方转移支付的划拨创造了一定的财力基础。在中央政府能力大大提高的背景下, 财政转移支付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中央政府每年通过转移支付向下级政府转移了约有70%左右的财力, 中央本级的财政结构也有了重大的调整。

(二) 地方财政支出由转移支付支持的力度

选取以下两个指标进行分析:第一项指标为“地方财政本级支出在全国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反映地方财政支出在全国财政支出中的占比, 体现由地方承担的事权强度。第二项指标为“转移支付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反映中央财力实际转移到地方财力, 缓解地方财政支出压力的程度, 体现转移支付制度安排在实现中央与地方财政纵向平衡中的作用。

在图2中, 这两个比重呈现相似的起伏变化。这种相似性, 一方面说明现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安排对地方财政收支缺口的平衡多年来比较稳定, 在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纵向平衡方面, 转移支付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 中央通过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安排实现政策意图的制度功能良好。通过图形发现, 第一项指标的比重从维持在70%左右呈现上升趋势, 近期超过了80%, 且第二项指标数值较之改革前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这说明地方政府承担的事权支出不断增加, 同时, 地方财政支出也越来越离不开上级的转移支付, 即地方财政支出对转移支付过多的依赖, 绝大部分都是靠着中央向地方的转移支付来支持。

二、地区经济差距受转移支付的影响分析

这里选取地区财政能力系数X1和财力保证系数X2两项指标, 分别采集财政转移支付前后的数值, 来分析在财政横向失衡的弥补方面, 转移支付的作用。

根据以上公式, 采集有关数据计算得出如表1所示的结果。

资料来源:表中数据为根据2000—2010年10年的《中国财政年鉴》整理计算而得的平均数。

由表1的数值可以看出, 在中央对地方进行转移支付前, 各地区财政自给能力有较大的差别, 西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均财政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低 (4838.6/3≈1612.87) 。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后, 各地区的财力保证有了明显的提高, 其中, 西部地区的变化最突出, 由转移支付前的0.447增加至转移支付后的1.017。但是, 东部地区财力保证系数仍然高出中、西部地区较多, 说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并未得到显著缓解, 差距仍然较大。

三、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完善的相应对策

由以上两方面效应分析可知,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依赖性以及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缺陷。对此,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予以解决。

(一) 将事权与财权分别在中央和地方进行合理的划分

首先, 要想建立完善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必须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我国自实行分税制以来, 事权下放造成了地方政府承担过多的事权压力, 由此引致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过多的依赖于上级转移支付。对此, 可以参考德国方式, 对各级政府的事权在宪法中做出原则性的规定, 将事权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合理的分配。其次, 财权的划分对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有着实质性的影响, 是转移支付制度的经济基础。政府的主要收入形式为税收, 因而, 税收的划分成文中央与地方财权的划分实质。为此, 应突出税收来源中主体税种作用, 对于中央和地方的税收体系进行相应的设计。在保证中央政府收入的主要地位的同时, 合理的向地方施行财政转移支付。同时, 也要为地方开发出新的税种以弥补现今我国地方税体系中主体税种的缺乏, 从而拓宽地方政府的税收来源, 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相匹配。

(二) 对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应进行科学的调整

现如今, 发达国家的转移支付形式主要都是专项转移支付。对转移支付的整体组合模式的选择上, 要实现区域均等化的目标, 建立的转移支付体系需以公式化为基础, 且建立的转移支付主要形式为一般转移支付、次要形式为专项转移支付, 从而体现了地区均衡。发展中国家大都青睐这样的发展模式。财政转移支付的模式上, 应选择纵横交错的模式, 多注重纵向, 辅之以横向。由此, 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以及均衡地方公共服务能力可以分别通过纵向转移支付和横向转移支付而得到加强。

其具体工作是:对支出项目进行清理, 同时, 简化支出的形式。对不必要的、重复的以及种类繁杂的支出项目应进行相应的清理和归类。并且应考虑简化支出形式, 如中央财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原体制补助、体制上解、结算补助等部分并入到税收返还当中, 优化支出形式。

(三) 对财政转移支付方法应进行合理的规范

选取一些不易受到人为影响的客观因素, 比方说城市化率、人均GDP、人口数量和密度等能够对各地收入和支出能力准确反映的因素, 来确定各地的转移支付额。这样的“因素法”取代今天实行的“基数法”, 然后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在一般性转移支付方法的规范上, 需要确定一个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标准。首先, 评估收入能力, 要参照国际经验, 同时, 结合国家的收入政策考虑, 客观地分析地方可用财力, 给出地方标准的财政收入。其次, 参考地方政府支出当前的基础, 最大可能的结合地方支出的实际, 进行趋势性分析, 处于上升和下降趋势的支出, 应通过不同的技术分别进行分析和处理, 以确定地方标准的支出。

统一客观的分配公式对于专项拨款的方法规范上也同样适用。公式中的设计过程中, 选择相关的因素, 如项目受益的范围, 期间的长度, 地方财政资源和其他因素等, 准确和客观的计算, 并确保资金安全和有效的使用。

摘要:1994年, 我国实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体制改革, 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进行了划分, 从而使得转移支付制度在财政体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 深化转移支付的理论研究、加强制度优化的分析对于缓解经济社会失衡的突出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 从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同效应实证的角度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关键词:财政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效应,分税制

参考文献

[1]马海涛, 姜爱华.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2]李万慧.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3]吴胜泽.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效率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

[4]梁丹.关于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 2008, (7) .

[5]孙开, 李万慧.横向财政失衡与均等化转移支付[J].地方财政研究, 2008, (7) .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策略分析 篇9

转移支付是政府间的一种补助, 它是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 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 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包括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类。财力性转移支付是指对自有财政收入 (含按财政体制规定上级财政给予的返还与补助收入) 不能满足支出需求或上级政府出台减收增支政策形成财力缺口的地区, 按照规范的办法给予的补助。接受补助的地方政府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统筹安排和使用。财力性转移支付不规定具体用途, 由接受拨款的政府自主使用, 所以又称一般性转移支付或无条件转移支付, 其目标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 财力性转移支付主要包括:1.一般性转移支付, 它是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手段, 作为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从1995年起中央对财力薄弱地区实施一般性转移支付;2.民族地区转移支付;3.调整工资转移支付;4.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5.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转移支付;6.其他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对承担委托事务、共同事务的下级政府给予的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补助, 以及对应由下级政府承担的事务给予的具有指定用途的奖励或补助。

二、转移支付的分类

(一) 一般性转移支付

税收返还。它是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后为保各级政府既得财力而采取的一种财力转移支付方式。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 以1993年为基期年核定。按照1993年地方实际收入以及税制改革后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情况, 合理确定1993年中央从地方净上划的收入数额, 并以此作为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基数, 保证1993年地方既得财力。1994年以后, 税收返还额在1993年基数上逐年递增, 递增率按全国增值税和消费税增长率的1:0.3系数确定, 即全国增值税和消费税每增长1%, 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增长0.3%。

(二) 专项补助

专项转移支付是指在中央与地方预算中, 不包含在地方财政体制规定的正常支出范围内, 由中央财政根据特定用途, 增拨给地方财政部门的专项预算资金。

三、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制约因素

我国目前实行的不是很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事权尚未明确划分, 财政支出的划分与事权是紧密联系的, 难以确定标准的收支概念;二是我国的中央财政十分困难, 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充足的财力支持;三是既得利益调整的力度过大, 困难很大;四是由于体制、经济结构、自然环境和人口状况等因素影响,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发展能力存在极大差别, 致使通过转移支付实现地区均衡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五是基础性数据统计、收集有很大难度。

四、国外转移支付情况

(一)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均等化转移支付由联邦拨款委员会操作, 拨款委员会以一套公式来测度各州的财政能力与需求, 在此基础上决定拨款的分配, 对第i州的拨款=标准财政补助+对第i州的收入补助+对第i州的需求补助-对第i州的专项拨款。式中, 标准财政补助是按该州人口乘以一个全国统一的人均拨款额来确定的。其主要目标是从总体上弥补财政收入的纵向不平衡。收入补助考虑由于一州收入能力不足而应得的补助;需求补助考虑由于一州的特殊需求而应得的补助。

(二) 美国

美国的专项转移支付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是项目专项补助, 联邦政府可根据自己意愿确定补助标准;二是公式专项补助, 联邦政府依据有关法律规定的公式确定补助对象和补助标准。其中, 公式专项补助占1/3, 项目专项补助占2/3。在转移数额上, 专项补助占有较大比重;在使用上, 一般联邦对州一级的补助主要用于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转移支出, 州对地方一级的补助则主要用于教育。

(三) 加拿大

加拿大的转移支付包括:一是财政均等化计划, 二是固定项目补助, 三是援助拨款计划。加拿大的固定项目补助是联邦政府对省级政府负责的两项主要公共服务健康和高等教育进行专项补助的一种形式。其目的在于使各省负责的两项主要的公共服务教育和卫生能够达到国内平均水平。加拿大援助计划是联邦政府对省在社会福利领域提供资助的一种形式, 包括盲人补贴、老年人补贴、残疾人补贴和失业救济。其目的在于消除和制止贫困, 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 并带有联邦与省双边协议的某种性质。对一般省份, 联邦政府负担支出的一半;对较富裕的省份, 联邦政府则负担支出的一半以下。

(四) 日本

在日本的转移支付制度中, 并不仅仅使用某一种补助方法, 而是综合运用规定用途与不规定用途、附加条件与无附加条件的补助方式。一般地, 中央政府为了平衡各地区财政收入水平差异, 则采取不规定用途的无条件补助方式, 这样能够直接增强低收入地区的财政能力;而为了增强地方提供某一种或几种公共产品的能力, 则较多地采用附加条件的专项补助方式。通常, 一般性补助是促进公平、实施地区间财政收入协调政策时所采取的主要方式, 而专项补助则有利于达到效率目标, 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因此, 这种交叉运用也是有主次的。

五、经验借鉴

(一) 无条件财政转移支付对资金的使用没有明确

的规定。因此, 无法确知所有的补助金是否都最终用于那些优先选择的公共物品上, 不利于政府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但是, 它可以弥补地方政府一般性财力的不足, 对于它的使用, 地方政府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有利于地方政府实现范围广泛的政策目标和普遍改善地方居民的福利水平。

(二) 中央政府利用非配合财政转移支付支持地方政

府供应特定公共物品和服务, 可以使地方将补助金全部供应特定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政策目标。但是, 它可能造成中央政府在供应该公共物品和服务上对地方政府的替代作用, 不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造成地方居民福利水平的非最优化。

(三) 中央政府为实现促进地方在某一特定的公共

物品和服务增加供应的政策目标时, 配合形式的财政转移支付是达到预期政策目标的最佳形式。与无条件财政转移支付相比, 达到相同政策目标, 中央政府所需支出的补助金较少, 而且要求地方政府进行配合, 可以提高地方政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与非配合财政转移支付相比, 配合财政转移支付更易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 也不会造成地方居民福利损失。

六、结论

(一) 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 减少专项转移支付

一般转移支付没有给地方政府规定资金的具体使用方向, 只是政府财力的补充, 下级政府拥有较大的使用自主权。主要目的是用来平衡地方预算, 满足地区基本开支的需要, 因而更能体现公平原则, 避免了专项转移支付的随意性。世界各个国家, 大部分都是一般转移支付为主, 专项转移支付限定在需要多级政府共同分摊成本的某些基础项目和公益事业上。而我国目前专项转移支付范围过宽, 费用分摊标准和专项资金在各地之间分配也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因此, 应该压缩专项转移支付规模, 大幅度增加一般转移支付。

(二) 采用因素法转移支付公式代替现行基数法公式

采用“因素法”替代“基数法”。采用基数法确定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基数是不合理的。因素法的基本特点是:选取一些不易受到人为控制的、能反映各地收入能力和支出需要的客观性因素, 如人口数量、城市化程度、人均GDP、人口密度等, 以此确定各地的转移支付额。为了鼓励各地加强税收的征管, 提高地方上增加收入的积极性, 可考虑收入努力因素, 如各地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因素法有利于提高转移支付的透明度、可预见性和客观公正性, 规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程度。

摘要:本文阐述了转移支付制度的含义, 说明了转移支付的分类, 具体研究了世界上各个国家转移支付的成功经验。根据国外的情况和我国的现实, 分析了我国可以借鉴的因素, 最后提出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转移支付,国际经验,财力

参考文献

[1]郭平, 杨明.提升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的经验借鉴与对策[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05, (5) .

[2]刘明勋, 林国斌.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讨论[D].http://www.studa.net/yanjiu/070322/14494084.html, 2007, (3) .

[3]刘晓凤, 莫连光.构建和谐社会的转移支付制度——日本转移支付制度对我国的借鉴财贸研究[J].财贸研究, 2006, (5) .

[4]马骏.论转移支付: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8.

[5]张阳.中国税负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与动态研究[M].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7.

上一篇:水肥耦合下一篇:自动化技术下机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