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生产

2024-09-16

标准生产(通用12篇)

标准生产 篇1

随着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模式推广已成为畜牧业“十二五”发展的首要目标。在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中, 圈舍的设计与建筑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直接关系到养殖业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的发挥。2011-2012年, 兵团农十三师抢抓发展机遇, 依托兵团及师本级少数民族扶贫帮困项目资金, 着力在柳树泉、红星二牧场等少数民族聚居团场新 (改) 建了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牛羊养殖场 (小区) , 改善了职工生产和生活条件, 美化了团场环境, 提高了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但在新 (改) 建标准化养殖场 (小区) 的过程中, 也出现了规划不合理、建设标准不统一及资源浪费的现象。为此,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 就本地生产母羊圈舍标准化设计有关情况探讨如下。

1 圈舍方位布局

养殖场 (小区) 应选在距居民区500 m以上, 夏季主导风向下风口处, 地势高燥, 水、电、路配套的地方修建。场内圈舍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序排列, 相互间距10 m左右。其中, 生产母羊圈舍应位于养殖场核心区, 距生活区、草料棚至少50 m以上, 距无害化处理场所300 m以上。

2 圈舍建筑设计

养殖场 (小区) 生产母羊圈舍按开放程度可分为全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3种。封闭式圈舍有四壁、屋顶, 并留有门窗;半开放式圈舍向阳侧夏季常覆盖遮阳网、冬季则覆盖塑料暖棚;全开放式圈舍只有立柱顶棚, 没有或仅以网围栏代替墙壁、门窗等。封闭式和半开放式圈舍均设有运动场, 北方地区常见使用;全开放式圈舍多见于草原牧区使用。在此, 仅以半开放式圈舍饲养模式条件下存栏生产母羊 (绵羊) 100只为标准, 将其建筑内容设计如下。

1) 基础。

基深0.3 m, 石砌或水泥混凝土结构。

2) 墙体。

用24 cm砖砌成, 脊高3.4 m、前墙高1.2 m、后墙高2.0 m、运动场花墙高1.0 m。

3) 屋顶。

由Φ100 mm钢管立柱支撑。阴面屋顶椽木支架, 20 cm厚彩钢板敷面;阳面屋顶Φ15 mm钢筋拱形支架, 冬季塑料棚膜或夏季遮阳网敷面。

4) 地面。

长20.0 m, 宽6.0 m, 立砖铺面。

5) 饲槽。

2列, 固定式水泥饲槽。按圈舍东西走向, 背北 (阴面) 向南 (阳面) 设计, 每列两端距东、西山墙各2.5 m。每列饲槽长15.0 m, 外沿宽0.5 m, 内上沿宽0.4 m、下沿宽0.3 m, 深0.2 m, 底部呈弧形。离地高度0.3 m。

6) 纵隔栏。

沿饲槽正中, 高0.6 m, Φ15.0 mm钢筋或Φ25.0 mm钢管每间隔0.5 m焊接固定。可防止母羊来回跳跃。

7) 水槽。

2个, 固定式水泥槽。圈舍净道门内两侧安置, 每个长2.0 m、宽0.5 m、深0.2 m, 离地高度0.4 m, 底部一侧带长0.1 m、Φ15.0 mm铝塑排水管。

8) 门窗。

双扇对开实木门2个, 分别安置在东、西山墙正中, 1个为净道门、1个为污道门, 高1.8 m、宽1.5 m。前 (南) 墙厚铁皮平开门 (通运动场) 2个, 各距东、西山墙2.0 m, 高1.0 m、宽1.2 m。后 (北) 墙可关闭塑钢窗户4个, 按圈舍长度, 间距3.6 m, 离地高度1.5 m, 高0.4 m、宽0.6 m。可关闭塑钢天窗4个, 分别安置在脊高3.2 m处, 间距4.0 m, 长0.4 m、宽0.4 m。运动场铁栅栏门1个, 高1.0 m、宽1.5 m。

9) 运动场。

长20.0 m, 宽9.0 m, 夯实土质地面。

10) 遮阳棚。

设于运动场内, 高4.5 m、长20.0 m、宽3.0 m, Φ100.0 mm钢管立柱支撑, 顶棚椽木支架、0.2 m厚彩钢板敷面。

3 圈舍设计说明

1) 本圈舍设计主要内容见图1和2。

2) 本圈舍建筑工艺属单坡、双列式设计关。

3) 本圈舍设计, 要求各项材料符合规格, 结实耐用;地面、饲槽、水槽每日清扫 (洗) ;建筑设施勤于维护。

4圈舍设计体会

1) 生产母羊圈舍设计要本着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 从建材、门窗、饲槽、水槽、立柱 (钢管) 支架、遮阳棚等配套设施上把好质量、成本关。

2) 哈密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温差较大。在圈舍建设中, 应重点考虑母羊的生产特点, 把好通气保暖、防暑降温等环境调控关键环节设计关。

3) 农十三师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起步晚, 规模养殖场数量少, 牛、羊养殖以少数民族为主, 饲养管理水平普遍偏低, 经济效益较差, 环境污染严重。在新 (改) 建养殖场 (小区) 时, 应强调适应规模化、专业化以及民族特色养殖业发展的圈舍及其配套设施设计与建造。

标准生产 篇2

生产现场管理标准QG/ST04.05-----2002代替

QG/ST07.06-----1997

为加强以车间为主体的生产现场管理,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确保产品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现场管理采用的基本方法,现场定置管理应遵循的原则、管理内容及要求,检查及考核等事宜。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股份公司范围内的生产现场管理。

2定义

a.现场:指以生产车间为主体的工作场所。

b.现场管理:即对生产现场中的人员、设备、材料、工艺、环境诸因素进行策划、组织、控制。

c.“5S”: 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管理职能

3.1制造部门是现场管理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生产现场管理的指导、检查与考核工作。

3.2生产单位负责本单位生产现场管理的实施。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1现场管理常用的基本方法

4.1.1开展“5S”活动,实施定置管理。

4.1.2“5S”活动的具体内容是:

a.整理,是指将需要的东西和不需要的东西区分开来,并将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整理的范围是工作场所内物品及周围物品。

b.整顿,是指整理工作完成后,将需要的东西放置在方便易取的地方,进行定置。整顿的范围:生产现场在制品、工装、工具、计量器具、工位器具、工具箱、吊具、清扫工具等物品。

c.清扫,指清除垃圾,把现场及设备的脏污清除擦拭干净。

d.清洁,指保持卫生的工作环境。清扫清洁的范围是地面、设备、工作现场、建筑物、员工个人卫生。

e.素养,通常指车间现场纪律,现场纪律是指时间纪律(上下班纪律、工作纪律、会议纪律),员工劳保用品穿戴、仪表及言行,规定吸烟场所,认真工作等方面。

4.2现场定置应遵循的原则

4.2.1合理、高效,按工艺流程进行定置。

a.常用的文件、工装、工具及工位器具分类存放在工作场地附近,便于存取使用及管理。

b.通用吊具及不常用的文件、工装、工具,分类划区域集中存放在固定位置。

c.制造过程中的产品,放在固定货架或固定位置上,现场存放产

品的货架放置在工作地附近。

d物件应分类保管,并存放于专用器具或区域内。

4.2.2先进先出

产品应按转入的先后顺序存放及加工,保证先进先出。

4.2.3现场整洁

生产现场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是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各种物品的现场存放应分类、按区域整齐排列。已停止使用、报废的物件应及时清理。

4.2.4现场畅通

a.现场物件放置应留出适于搬运及人员疏散的通道。

b.现场通道标志线应醒目清洁。

4.2.5物流有序

在制品的投入产出按工艺流程组织周转。

4.3生产现场管理的内容与要求

4.3.1生产单位按 4.2条款对现场物品进行定置管理。

4.3.2生产单位应有平面布置图和标识牌,并放置于生产现场明显位置。

a.平面布置图应包含:

机床设备(不动)、区域划分(毛坯区、合格品区、不合格品区、待检区、废品区)、工装存放点、运输工具停放位置、工位器具位置、工具箱位置、通道、吸烟点、消防器材位置、清扫工具位置、警示牌位置等。

b.标识牌内容应包含安全生产警示、区域标识、在制品状态标识等。

4.3.3现场员工应着装整洁规范、精神饱满、遵守规章、工作认真,无游动吸烟。

4.3.4设备整齐、清洁、润滑、安全,标识醒目,按要求填写设备运转交接班记录。

4.3.5工装、工具、吊具、工位器具、运输工具、工具箱、消防器材、清扫工具等存放位置有明显标志并放置整齐、整洁。

4.3.6合理使用工位器具,在制品按规定的区域分类整齐存放或按工艺流程周转。

4.3.7生产现场所需的技术文件正确、清晰、完整、统一,放于工作场所附近。执行“三按”生产(按图样、按工艺、按标准)和自主检查制度。

4.3.8生产现场使用的计量器具应正确放置、合理使用、符合有效期。

4.3.9工作场所整洁,符合安全、环保要求,无卫生死角。

4.3.10现场通道采用白色标志线,区域划分采用黄色标志线。零部件临时占用通道时,应有醒目标识。

4.3.11生产单位应建立现场管理检查、考核制度并做记录。5考核

制造部门每月组织有关部门对现场管理进行一次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当月经济责任制考核。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综合管理部提出。

本标准由制造部负责起草并归口。本标准起草人:

本标准审核人:

本标准批准人:

高档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 篇3

1建立生态苹果园基地

1.1大气监测标准及有害气体的污染

1.1.1大气监测标准国家制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执行分三级: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的空气质量要求。生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果品的环境质量应达到~级标准。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接触的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三级标准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正常的空气质量要求。

1.1.2有害气体的污染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氟化物、臭氧、氮氧化物、氯气、碳氧化合物以及粉尘、烟尘、烟雾、雾气等气体、固体和液体粒子。

1.2土壤标准及改良

1.2.1土壤标准土壤中污染物主要是有害重金属和农药。果园土壤监测的项目:汞、镉、铅、砷、铬5种重金属和六六六、滴滴涕2种农药以及pH值等。其中,土壤中的六六六、滴滴涕残留标准均不得超过0.1毫克/千克,5种重金属的残留标准因土壤质地而有所不同,一般采用与土壤背景值(本底值)相比,参阅《中国土壤背景值》。土壤污染程度共分为5级:一级为安全级,土壤无污染;2级为警戒级,土壤尚清洁;3级为轻污染,果树开始被污染;4级为中污染,即作物或果树被中度污染;5级为重污染。只有达到1~2级的土壤才能作为生产无公害果品基地。

1.2.2土壤改良果园土壤深翻要达到80厘米左右,通气良好,有机质含量1%左右。山地、丘陵要扩穴深翻,沙滩地要抽沙换土,黏土园客土压沙,深翻一般在晚秋至早春结合施有机肥进行。另外,中耕除草、调温保墒;覆草、生草(如黑麦草等每667平方米2.5~3千克,三叶草、苜蓿等豆科牧草,每667平方米1~1.5千克)。

1.3灌溉水标准

果园灌溉水要求清洁,应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5084-92),水质污染物指数分为3级:1级(污染指数≤0.5)为未污染;2级(0.5~1)为尚清洁;3级(≥1)为污染(超出警戒水平)。只有符合1~2级标准的灌溉水才能生产无公害果品。

苹果园一般在萌芽期、幼果膨大期、封冻前灌3次水,灌水量以浸透根部分布层(40~60厘米)为准,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60%-70%;灌水方法,穴贮肥水。苹果园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的应注意排水。

2 科学施肥

2.1肥料的使用标准

果园施肥的原则是将充足的有机肥料和一定数量的化学肥料施人土壤,以保持和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及生物活性,同时避免肥料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达到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1)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①有机肥料如堆肥、厩肥、沤肥、沼气肥、饼肥、绿肥、作物秸秆等;②腐殖酸类肥料如泥炭等;③微生物肥料如根瘤菌、固氮菌等;④有机复合肥;⑤无机(矿质)肥料;⑥叶面肥料如微量元素肥料,植物生长辅助物质肥料;⑦其他有机肥料。

(2)限制使用化学肥料:生产无公害果品不是绝对不用化学肥料(硝态氮肥要禁用),而是在大量使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根据果树的需肥规律,科学合理的使用化肥,并要限量使用。原则上化学肥料要与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配合使用。可作基肥或追肥,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以1:1为宜(大约掌握厩肥1000千克加尿素20千克的比例),用化肥作追肥应在采果前30天停用。

(3)慎用城市垃圾肥料。

(4)苹果树的理论施肥量:施肥量=(果树吸收果树肥量元素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

而同一品种不同地域施肥比例有差异,如红富士苹果:渤海湾地区,幼龄树氮、磷、钾施用比例为2:2:1或1:2:l,成龄树2:1:2,西北地区幼龄树为2:2:1,结果树为1:1:2,而烟台幼龄树为2:1.5:2,结果树为3:1;3或2:0.5:2。

山东省苹果园施肥量标准,每生产100千克果,施纯氮1.54千克,五氧化二磷0.64千克,氧化钾1.6千克,土杂肥160千克。不同树龄施肥量见表1,不同肥力水平施肥量见表2。

2.2施肥方法、时期

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应用现状浅析 篇4

1.1 国家环保部发布的清洁生产标准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指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和推动环境管理部门的清洁生产监督工作, 环保部自2003年4月开始发布、实施一系列清洁生产标准。

该类行业清洁生产标准依据生命周期分析原理, 将涉及生产和管理的所有过程划分为生产工艺与装备、资源能源利用、污染物产生、废物回收利用和环境管理等若干大类, 再将每大类指标细化为可定量或定性评价的具体指标划分为三级水平: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截至2012年12月, 环保部已发布16批共计58项清洁生产标准, 其中包括56个行业清洁生产标准、1项指南制定技术导则及1项标准制定导则。应用该类标准过程中, 企业将其每项小类指标实际值与标准的各级标准值进行对比, 判定各项指标所处清洁生产水平。

1.2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的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

自2005年5月起,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实施清洁生产指标体系。该类清洁生产标准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和指标的可度量性, 将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要求两大部分。定量评价指标选取了有代表性、能反映“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 建立评价模式。定性评价指标主要根据国家有关推行清洁生产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政策、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政策规定以及行业发展规划选取, 定性考核企业对有关政策法规的复合型及其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情况。该类清洁生产标准分为两级, 一级水平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 二级代表国内一般水平的“清洁生产企业”。截至2012年12月已先后发布7批共计30项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企业应用该标准时,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对各定量和定性指标进行打分, 然后按照权重值计算综合评价分值, 再根据该指标体系划分等级标准进行企业整体清洁生产水平判定。

1.3 其他标准

除国家环保部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外, 部分省市和个别行业系统内部也发布、实施系列清洁生产标准。例如, 2006年2月23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卷烟企业清洁生产评价准则》 (YC/T199-2006) , 2006年4月1日实施。2011年3月25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卷烟企业清洁生产评价准则》 (YC/T199-2011) , 替代YC/T199-2006, 2011年4月1日实施。部分地方发布清洁生产标准见表1。

2 清洁生产标准在清洁生产审核中应用

随着我国各行业清洁生产工作的发展, 国家、地方和行业系统内部系列清洁生产标准在企业具体清洁生产过程以及清洁生产管理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我国清洁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1 评价企业审核清洁生产水平, 为清洁生产审核思路奠定基础

在预审核阶段, 通过现状调研和现场考察后, 审核小组将各企业内部各指标与行业标准进行对比, 对企业目前生产和管理的各个方面给予定性或定量分析, 评价企业清洁生产水平。例如, 清洁生产指标体系不但可以对企业的各项指标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同时还可对企业的进行整体打分和分级以反映企业的整体清洁生产水平。

此外, 按照清洁生产审核的思路, 审核过程中需带着三个问题, 即“废弃物 (浪费) 在哪里产生”、“为什么会产生废弃物 (浪费) ”、“如何消除废弃物 (浪费) ”开展工作。通过与清洁生产标准各项指标对比, 不但能明确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明确企业现状与标准的差距, 查找生产和管理的薄弱环节, 抓住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和影响清洁生产较大的环节, 从而为审核思路的三个问题提供突破口, 为挖掘清洁生产潜力提供依据, 将“源头削减、过程控制”理念真正地融入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之中。

2.2 为确定审核重点、设置清洁生产目标提供有力依据

在整个审核过程中, 审核重点确定和清洁生产目标设置的合理与否是决定企业审核工作的成败和审核效率的关键点。企业常常结合实际情况, 在与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基础上, 将与清洁生产水平差距较大的指标筛选为备选审核重点, 然后从中确定审核重点, 客观地反映出企业亟需解决的现状问题。同时, 企业根据其目前所处清洁生产水平, 参考更高水平指标值, 选择合适的近期和远期清洁生产目标, 通过逐步改进, 有效发挥清洁生产审核“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实质性作用。例如, 当企业个别指标低于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三级水平时, 可结合实际情况, 将三级值设置为本轮审核的近期目标, 将二级或者一级值设置为远期目标, 促使企业通过持续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逐步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2.3 为企业提供清洁生产技术支持

各行业清洁生产标准一般将指标系统划分为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为生产工艺与生产工艺与装备、资源能源利用废物回收利用等大类项目, 二级指标为一级指标细化和分解后的若干具体指标, 涉及面覆盖到企业所有的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与产生清洁生产方案所强调的八个方面——原辅料和能源、设备、过程控制、技术工艺、管理、员工、产品及废弃物紧密贴合, 且很多指标明确提出处于不同清洁生产水平所应满足的设备、技术工艺等方面具体要求, 为企业提出、实施方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各清洁生产标准的广泛应用, 这也成为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提出清洁生产方案最为普遍和有效的重要工具之一。

2.4 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必备条件和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绩效的重要手段

2008年7月1日, 环保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 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实施指南 (试行) “第九条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标准和内容”明确要求“对于已经发布清洁生产标准的行业, 企业能够达到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三级或三级以上指标的要求”, 若未达到该要求则评估不予通过, 将清洁生产标准作为判定企业是否通过评估验收的必备条件之一。此外, 为科学评价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绩效, 评估验收机构常常将企业审核前后各指标的改善程度作为评估验收打分和确定等级的重要参考内容, 据此判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取得的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

3 我国清洁生产标准体系现状问题和建议

现阶段, 各类清洁生产标准对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和推动环境管理部门清洁生产监督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就其在企业具体应用过程中, 仍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和进一步完善。

3.1 部分行业清洁生产标准滞后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 企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各项具体生产和管理指标也在不断改善和提升, 各类标准中也明确提到已实施标准将3~5年修订一次, 但部分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发布实施时间较早, 至今仍未进行修订, 各指标的分级或者基准值已严重滞后。当企业根据标准进行清洁生产水平分析时, 往往会造成部分指标评价过高。为科学客观评价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尽快对已发布部分标准进行修订已是相关部门当务之急, 否则, 清洁生产标准在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的应用将会流于形式, 难以有效发挥其实质性作用。

3.2 涉及行业不全面

经归类统计, 国家环保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以及各行业内部、地方, 现有清洁生产标准的行业覆盖面仅一百余个, 不足我国现有行业数目的三分之一, 这些无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企业在进行审核时较难对其清洁生产水平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建议一方面鼓励地方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清洁生产标准, 一方面尽快建立与我国清洁生产发展现状适应的标准制定推进计划, 形成地方、国家及行业互补的清洁生产标准体系, 不断扩大清洁生产标准覆盖的行业面。

3.3 部分清洁生产标准相符性还有待提高

由于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和评价模式, 各类清洁生产标准在制定时容易造成同一指标值按照不同标准评价得到不同判定结果。例如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6年12月1日发布《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煤矸石综合利用率的基准值 (国内行业清洁生产的平均先进水平) 为“100%”, 而2008年11月21日发布《清洁生产标准煤炭采选业》二级值 (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为“≥75%”。当同一企业煤矸石综合利用率处于75%~99%之间时, 采用该两个标准进行评价却会得出不同等级的判定结果。建议通过调整各标准的适用条件等方式, 协调现有标准之间指标定级的统一性, 避免出现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结果混乱现象。

摘要:随着清洁生产审核在企业的广泛开展, 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相继建立了部分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系列标准的建立为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和环境管理部门的清洁生产监管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存在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方面。

标准化生产 篇5

陈静

2005年 第四十一期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标准化大生产和产品标准化的实现,作为工业化的主要成果之一,给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专家介绍说,作为可以共同重复使用的规则,标准具有科学、具体、可操作的特点,它能够使政府进行科学有序统一的量化管理,也能让企业明确努力方向,成为技术改造的动力,同时它还能有效地规范行业市场竞争。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标准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层面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促进节约的主力军。然而,产品标准化是以部分功能或配置得不到利用或得不到充分利用为前提的。而标准或技术选择的失当,将会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

回溯“已经制定”的标准:它们原本为节约而生

建筑耗能约占我国能源消耗的近30%,一向是能源消耗的“大户”。为此,国家自1986年以来一直注重建筑节能标准的设立,今年又新颁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抓好施工许可、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质量监督和工程验收备案等环节的监管,对违反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建设单位,施工图审查不得通过,不予办理施工许可。2010年,全国城镇新建建筑将有1/3以上达到节能标准,使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比目前降低50%。

专家介绍说,目前我国为节约而专门制定的国家标准共有120多项,涵盖了基本概念、统计和计量、合理用能、能源平衡与测试、节能检测等各方面的内容,而其中21项用能产品强制性能效标准则涉及了家电产品、工业设备和商业设备中的各种高能耗产品。执行这些标准后,将能够特别有效地节约资源。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肖寒博士认为,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制定节能标准,此后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节能标准的制定也经历了从工业企业的管理过渡到终端管理的过程。国际上抓节能主要从源头抓起,即抓终端用能设备,我们国家近年来也开始着重于能效标准的制定。和其他30多个已经确立自己能效标准的国家相比,我国能效标准的制定相当务实。从涵盖的范围来看,我国的能效标准是最全面和务实的,国外能效标准主要是一个市场准入门槛,即高于这个耗能限制的产品不能进入市场,而我国的能效标准还包括节能认证和能效分级这样的进行标准控制的有力工具以及超前能效指标的要求,就是提前给出部分产品3年之后应该达到的最低要求,这些指标都被纳入统一的标准规范之下。从能效标准涉及的产品来看,其他国家能效标准主要涉及家用电器和照明产品。与之相比,我国涉及的产品最多,还包括商用和工业设备,同时我国的照明产品能效标准也是最多的。务实的能效标准将带来资源的有效节约,通过对20种用能产品所作的分析预测得出,制定和有效实施新的能效标准,提高产品的能效水平,在2020年将节电约折合1.28亿吨标准煤;同时通过实施能效标识可在2020年实现节电量约折合0.08亿吨标准煤,二者共同的节电量相当于2020年中国城乡居民生活预计总用电量的56%,也就是说,通过制定和推广能效标准、实施能效标识,中国未来20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的预期增长可以减少近85%。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标准化研究所所长李爱仙认为,虽然目前,我国标准制定方面成绩不小,但也有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标准制定的随意性大;缺少国家和行业的统领全局的顶层标准,不少标准多年未进行修订、内容陈旧等。但其中最主要 的是,目前我国已有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标准还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更加注重标准的体系建设,比如进一步扩大能效标准的范围。首先要加强工业产品能效标准制定,我国工业是耗能大户,占到总耗能的70%,但目前只有4项工业产品具有自己的能效标准。其次是扩大终端产品的能效标准范围,办公设备、商业产品和建筑节能也都将拥有更全面和细化的能效标准,此外,还要对一些重点用能设备制定经济运行标准。譬如一个风机水泵,出厂时也许质量很好,但因为使用不当而造成了能源浪费,经济运行标准就是让企业知道设备应该在使用中消耗多少能源,促使他们改进产品使用环节的能源消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还在今年牵头16个部委和行业协会,开始编制2005—2007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计划,这是从标准方面配合加快资源节约建设的重要工作,将在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环境管理、废旧产品回收利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8个重要领域建立标准体系框架。一个切实可行的资源节约标准体系应以少量的、综合性的国家标准为导向,大量的行业标准为基础,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并重,能够涵盖资源节约的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以及市场和社会节约资源的要求。

审视“正在制定”的标准:标准节约还存在盲区

《中国软科学》杂志副主编宋振峰算了这样一笔账:现在每包方便面都有调味盐包,盐包重量从4克到6克不等,桶装方便面中的盐包更高达10克左右。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照此标准,每次用餐摄入2克就足够了。现实中几乎没人能把方便面中的调味盐吃完。我国在2002年方便面产量已达到300亿包,按每包方便面平均浪费3克调味盐计算,2002年中国方便面工业浪费的调味盐达9万吨之多。他认为,在现实生活的细节中,以标准求节约还存在着大量“盲区”。

对这个问题,李爱仙所长说,方便面盐包的问题应该关注,节约标准可以在日用消费品领域发挥作用。尽管过去在这一领域,国家标准主要集中在保证人身健康和安全方面,很少从细节上考虑节约问题,但随着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前进步伐,理性消费和合理节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日常消费也不再是没有控制的市场行为。从今年开始,节约标准也开始关注日常消费品领域。比如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发布《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制月饼过度包装。他认为,标准是政府进行市场引导的有效工具,可以通过标准的制定来限制明显不合理的重大浪费,引导理性健康的消费行为,但不可能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我们还是需要通过整个社会的道德氛围和文化氛围来促进各个方面的节约。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玉香说,从盐包的问题看,标准化生产节约了成本,但也因此必须迁就少数人,所以确定相关标准很难。这正说明了标准制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要通盘考虑来制定标准。作为负责研究拟定全国农业标准体系的部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很多不利于节能的标准都是由于标准制定时的简单片面而造成的。比如有些标准没有全面地考虑我国农业生产实际,在采用国际标准上,不能充分考虑适合我国气候、地理和资源条件。有些标准则依据单一,仅考虑人体健康因素,较少考虑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投入品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需要。还有些标准因为前期调查研究不够,对相关技术标准资料的收集分析不全面,致使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相互冲突。所以在新标准制定时,全面详尽地考察各方面因素必须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比如目前我国的农业用水中,灌溉水的利用率比国外低30%,天然降水利用率只有国外的50%,节约潜力很大。在节水标准制定时,我们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并把节约和综合利用两方面内容结合起来,以利于国家对农业节水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与农业节水技术的实际推广。

探求“不是标准”的标准:更多标准在每个人心里

从石家庄的“节约型饭店联盟”到武汉的艳阳天酒楼,“打包有奖”成了这个秋天餐饮业的节约新名词。不过,“打包有奖”也从另一面显示了目前我国餐饮业的严重浪费情况。请客吃饭要是剩得不多就是寒酸,空调永远要开到披上外套还嫌冷„„这些不是标准的标准已在人们心里扎根,约定俗成的借口之外,是对资源漫不经心的浪费。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谈到这个问题时指出,为什么会有这些似是而非的标准?这就是“过度消费”对人们的影响,也是一种消费病。人们长期生活在物资匮乏的状态下,所以养成了对物资极其重视、乃至有些人以此为炫耀手段的“习惯”。然而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一切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温饱解决前,收入的增长与快乐的提高关系极大;温饱解决后,收入的增长与快乐的提高关系很小,但是目前有些人的心理还停留在前温饱时代,仍将物质看作医治一切的灵丹妙药,对非物质的因素———亲情、游戏、锻炼身体、业余爱好,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只有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有正确的消费观。应该让人们树立这样的观念,生命不能同消费画等号,一头扎进消费,只能让人们忘记生命中的无数乐趣。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深层次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说,尽管这些做法很难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标准,但毕竟有普遍意义。我以为看待这些问题不要苛责个人,因为个人只不过是环境的产物,个人不可避免地要和这种社会氛围发生互动,当这个互动是良性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当这种互动不够良性的时候,就会带来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目前个人的某些浪费行为,从根本上讲,还是和社会氛围对浪费的限制不够和一些人对奢华的无限追求造成比较浮躁的情况有直接关系。因此,如果希望改变人们的心理惯性,促进节约,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就必须先对社会氛围加以改变。■

(来源:《经济日报》)

标准生产 篇6

关键词:生产标准化;运行机制;建模及优化

前言

随着近年来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标准化运行机制建模及优化直接关系着整个生产力,在实际的生产中加生产标准化运行机制建模水平的提高,可以保证生产运行的质量。

1.生产标准化运行机制建模的意义

1.1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

对于直接投资量的增长所带来的全球性产品快速增长率,我们在世界经济的角度下来看,结合了互联网信息科技的广泛使用与普及,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对于新产品新科技的应用与研发需求增多,全球的经济增长点汇集在于高新科技与高附加值产品上,這样就对我们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1.2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视

在全球经济的发展态势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但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却是不能回避的。在新时代的企业生产中,我们更关心的是绿色环保,对于以往的资源掠夺性开采与粗放性生产,造成的森林与水的破坏,同时还造成了全球气候的极端化现象,我们现在要改变成可持续性发展,要有生态供应链,和谐自然的观念。

1.3对于生产过程中

技术的自动化生产已经成为降低劳动成本的重要手段。而产品的更新与研发则要求我们紧跟市场变化,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并且在产品的交货期上,有更高的时间要求,这就对我们如何赢得市场与客户,提出了高效化生产与技术的研发周期要求。

1.4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AMT)

AMT在是对加工中心体系,、柔性制造体系和计算机集成制造体系的统一集合化生产,在企业生产上,这种方式的大规模应用与普及,提高了生产效率与自动化程度。

2.生产标准化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两张皮”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已经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ISO14001环境保护、SA8000社会责任等体系认证。与此同时企业也建立健全了数量众多、内容齐全的与标准化管理相关的管理制度。

2.2“夹生饭”

有些企业在标准化管理推行过程中,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遵循客观规律,没有从本行业、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管理标准定得太高、太空、太远,缺乏科学性、实践性、可操作性;有的没有企业的文化体系相结合,就是没有企业文化的核心层,即核心价值观、企业愿景和发展战略等不能紧密结合;有的照抄照搬别的企业先进的管理标准,抛弃了企业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放弃了企业优良的文化传统,使企业的管理层、操作层难以认同,无所适从。

2.3“靠边站”

一些企业在标准化管理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上热中温下凉”的现象,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通病。由于主客观的因素,一些施工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往往在“工期紧、任务重、工作量大”的借口下靠边站,为施工生产让路,放到从属和次要的位置,有的甚至会因“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的理由而被忽视和违背,阻碍了企业标准化管理推行和实施。

3.生产标准化运行机制建模及优化研究

3.1要做到生产标准化管理管理者要从管理理念出发

传统企业的管理理念一直强调企业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经验,产品质量的稳定依靠员工工作的自觉性来维持,人其实是管理中最不稳定的因素,随着现代企业中人员流动性的增加和人员素质的不尽相同,给生产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此这样的生产保证是非常脆弱的。标准化的主要作用是把企业内生产成品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保存,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造成整个技术、经验跟着流失,因此有了标准化,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在效率与品质上出现太大的差异。

3.2科学制定标准化文件

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核心,就是科学地编制使用本企业生产的标准化文件。企业标准化文件,一般分为管理类文件、生产技术类文件和质量保证类文件。

3.3现场的标准化管理

生产标准化管理不仅需要从文件上固化生产模式,还需要对生产现场进行标准化管理。现场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规划现场定置和区域划分,使对象物按生产需要、工艺要求而科学地固定在场所的特定位置上,以实现人、物、场所三者最佳结合,缩短作业人员与过程产品交接时间,消除作业员不必要的重复动作,最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第一,要进行工艺研究,工艺研究是定置管理的起点,它是对生产现场现有的加工方法、机器设备、工艺流程进行详细研究,从而确定生产现场产品制造的工艺路线。第二,绘制生产区域定置图,定置图绘制以简明、科学、适用、完整为原则,物形为大致轮廓,尺寸按比例缩小,相对位置要准确,区域划分要鲜明。第三,按照绘制的定置图,进行各区域分隔线、生产流程箭线的标识。第四,对各区域、各设备、各种物料、工器具、半成品、产成品等做好标识,不仅要清楚标识名称,还要进行状态标识,如设备的状态:完好、在修、报废、闲置等,物料的状态:合格品、不合格品等。第五,每个工序的工作现场,应将本工序的标准作业指导书,安置在醒目位置,便于指导生产操作。

通过对生产标准化运行中诸多问题的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出生产标准化运行的重要性,所以一定要完善生产标准化运行机制建模及优化,这样才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3.4生产标准化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在标准化管理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必须明确各岗位作业人员的作业分工、职责与权限,做到职责权限界定清楚,工作内容明确,避免管理职能重叠,造成人人管事,事事无人负责的局面。②不适用的标准化文件和现场定置必须及时更新,并做好变更记录。生产中使用的标准化文件必须是满足生产和质量要求的,淘汰文件必须杜绝出现在生产现场。

参考文献:

[1]潘小民.浅析企业标准化管理[J].企业导报,2010(3).

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 篇7

1 地块选择

玉米生产基地应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 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 应选择土层深厚, 土壤疏松, 保水保肥性能较好, 前茬为大豆、小麦、马铃薯或玉米的地块种植玉米。

2 精细整地合理施肥

前茬作物为玉米的地块, 应在玉米立秆收获后, 将秸秆割倒顺垄覆盖在硬茬上, 一般盖66.7 cm宽, 空66.7 cm宽, 留茬高度20 cm左右。覆盖秸秆时下一铺的秸秆基部要压住上一铺秸秆的梢, 并在盖好的秸秆上每隔1 m压上适量的土。然后在未盖的空档内施入有机肥进行秋深耕, 耕后耙耢平整。

前茬作物不是玉米的地块, 当前茬作物收后, 应立即进行深耕, 耕深25 cm以上, 并结合深耕每0.067 hm2施入4 000~5 000 kg有机肥, 耕后耙耢保墒。

无论是何种玉米种植田, 早春都要顶凌耙耱、遇雨即耙。播前浅耕15 cm, 结合浅耕施入适量化肥做底肥 (底肥用量通常为有机肥4 000~5 000 kg/0.067 hm2;纯氮10~15 kg/0.067 hm2;五氧化二磷6~10 kg/0.067 hm2) , 耕后耙耱, 达到地面平整、无坷垃、无根茬、无杂草、无沟壕、上虚下实的标准。另外, 地膜覆盖田还应在降雨后, 用幅宽80 cm的微膜及时覆盖保墒。

3 选择优种适期早播

3.1 品种选择

玉米按生育期可分为早熟、中熟、晚熟3种;按用途可分为食用、饲用和食饲兼用3类。在选择品种时, 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主要用途和间作、套种、复播等不同情况, 选择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或认定) 的并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 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含水量均应符合标准。

3.2 种子处理

为了确保全苗, 必须进行种子处理。防治地下害虫, 可用质量分数为50%的辛硫磷, 按药、水、种子1∶30~40∶400~500的比例进行拌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用质量分数为2%的立克秀10 g兑水成糊状拌种3 kg, 拌匀后稍晾干即可播种。

3.3 适期播种

玉米播种期应根据温度、墒情和品种特性来确定。长治市春玉米常以土壤表层5~10 cm地温稳定在10℃~12℃时播种, 即4月20日—5月1日进行下种。地膜覆盖田应比露地种植的播种期提早10 d左右。

3.4 播种方法

玉米播种最好用机播或耧播, 也可点播。机播和耧播的用种量一般为3~3.5 kg/0.067 hm2。播种深度以5~6 cm为宜, 墒情好时适当浅些, 差时适当深些, 但要做到深浅一致, 覆土均匀。

秸秆或地膜覆盖田应实行宽窄行种植, 宽行距80 cm左右, 窄行距50 cm左右。秸秆覆盖田在空档内靠秸秆两边种2行玉米;地膜覆盖田在膜的两侧穴播2行玉米。露地玉米一般实行等行距种植, 行距66.7 cm左右。

4 加强管理防治病虫

4.1 管理措施

4.1.1 苗期 (出苗到拔节) 管理

管理的目标是保全苗、育壮苗。管理的措施为: (1) 查苗、补苗。玉米出土前, 要及时破除板结, 帮助幼苗出土。出苗后, 要及时查苗补种或移苗补栽, 确保全苗满垄。 (2) 间苗、定苗。当玉米长到3~4叶时进行间苗, 5~6叶时进行定苗;间苗和定苗时应去掉小苗、弱苗、病苗, 留下壮苗, 同时要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水平确定适宜的留苗密度, 一般每0.067 hm2留苗3 000~4 000株;植株平展、大穗型的玉米品种宜稀疏, 植株紧凑、耐密型的玉米品种宜稠密;地力较好的高产田留苗宜稠, 土壤肥力较差的地块留苗宜稀疏。 (3) 中耕除草。玉米苗期中耕具有提高地温、消灭杂草、促下控上、增根壮苗的作用, 中耕应结合间苗和定苗进行2~3次, 中耕深度5 cm左右。 (4) 苗期追肥。定苗后对一些肥力不足、长势偏弱的地块, 应结合中耕每0.067 hm2施尿素10 kg。

4.1.2 穗期 (从拔节到抽雄) 管理

管理的中心任务是攻秆、攻穗。具体措施: (1) 追肥浇水。拔节后应及时追肥, 一般每0.067 hm2施尿素10~15 kg。有条件的地块遇旱时还应及时浇水。 (2) 中耕培土。拔节后结合追肥要进行深中耕, 耕深7~8 cm左右。同时去掉分蘖。到大喇叭口时进行培土, 培土高度为12 cm左右。 (3) 防治虫害。拔节孕穗期, 常有玉米螟发生危害, 应及时防治。

4.1.3 花粒期 (从抽穗到成熟) 管理

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根护叶增加粒质量。具体措施: (1) 补施粒肥, 对植株表现脱肥的地块, 应及时补施粒肥, 一般每0.067 hm2穴施尿素5~8 kg。 (2) 隔行去雄。玉米去雄后可将雄穗开花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转运给雌穗生长, 从而达到增产效果。去雄的方法是:当雄穗抽出1/3尚未开花散粉时, 每隔1~2行去掉1行雄穗, 去雄时应防止带出顶叶。

4.2 病虫害防治

玉米病虫害主要有玉米大小斑病、玉米丝黑穗病、黏虫、玉米螟等。防治时应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清除病株、施用腐熟肥料等农业防治措施, 与灯光、色板、枝把诱杀等物理防治措施和释放天敌、选用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措施为主。当病虫达到一定防治指标时, 也可以利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如:用质量分数为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质量分数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质量分数为70%的甲基硫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轮换喷施, 间隔7~10 d喷1次, 防2~3次, 可控制玉米大小斑病;用质量分数为50%的辛硫磷和煤渣按1∶100配成颗粒剂, 在心叶期每株用2 g灌心, 可防治玉米螟;用体积分数为90%的敌百虫1 000倍液或体积分数为50%的马拉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 在上午7—10时或下午5—8时每0.067 hm2喷施80 kg左右, 可有效防治3龄以前的黏虫。需要注意的是, 不论防治哪种病虫害, 1种化学农药只能在玉米的生长期内使用1次, 且要严格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

5 适时收获妥善贮藏

当玉米苞叶干枯松散, 籽粒变硬发亮时, 即可收获。如玉米籽粒 (果穗) 用于制作鲜嫩食品, 可在蜡熟初、中期收获。

地理标志产品北乡马蹄生产标准 篇8

关键词:北乡马蹄,地理标志产品,生产标准

1 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北乡马蹄 (荸荠) 生产的栽培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质量要求、分级指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采收、贮藏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乐昌市北乡镇、乐城街道、廊田镇行政辖区内北乡马蹄的生产、质量评定和商贸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引用的标准为《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285) 》《食品中总铅的测定 (GB/T 5009.12) 》《食品中总镉的测定 (GB/T 5009.15)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20) 》《黄瓜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105)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GB/T 5009.145) 》《蔬菜、水果中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的测定 (GB/T 5009.18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8321) 》《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取样方法 (GB/T 8855/ISO 874:1980, IDT) 》。

3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北乡马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一是顶芽 (crown) 。叶子退化后叶状茎的下部仅有3枚闭合状的叶鞘, 呈斜口状。二是成熟 (mature) 。指球茎表皮由白、黄色转变为红褐色或深褐色, 肉质茎内的淀粉转化为糖, 食之味甜。三是红心 (red heart) 。指因采收过早或贮藏不当, 北乡马蹄中心部位有明显的红心。四是花筋 (flower reinforcement) 。指北乡马蹄球茎肉质明显可见的深色花纹。五是皱缩 (shrinks) 。指北乡马蹄球茎表皮有明显脱水、萎缩现象。六是杂质 (impurities) 。指粘附在北乡马蹄球茎表面上或已脱落的泥土及其他物质。

4 栽培管理措施

4.1 选种

选择植株生长健壮、群体整齐、无倒伏、无病虫害的田块作留种田。留种北乡马蹄在完全成熟后收获, 选取外形扁圆端正、表皮光滑无破损、皮色红褐一致、球茎饱满、芽头粗壮、单果重15 g以上的球茎作种荠。催芽育苗前, 再进行2次选种。

4.2 种荠处理

育苗前应进行种荠消毒。选用适宜的杀菌剂浸种, 浸种10~12 h后, 取出用清水冲净, 沥干待用。

4.3 用种量

水田假植两段育苗, 一般用种荠量50~80 kg/hm2;采用一段育苗, 一般用种荠量750~900 kg/hm2。

4.4 育苗

两段育苗适宜时间为6月下旬。其方式主要有水田假植两段育苗或一段育苗。

4.5 育苗技术

4.5.1 苗床育苗。

苗床床面撒施石灰525 kg/hm2, 然后松土、平整、起畦做成苗床。按球茎间隔4~5 cm排播, 种芽向上, 上面盖一层细土, 厚度以刚盖过种荠为宜, 保持土壤湿润。排播后, 用小拱棚覆遮阳网遮荫, 防止秧苗被暴雨冲刷或被晒枯, 在种荠生长10~15 d后, 叶状茎10 cm左右, 即可拆除遮阳网, 进行炼苗。

4.5.2 水田育苗。

选择肥沃和排水方便的田块, 整平后把球茎按间隔4~5 cm插排播种, 种芽向上, 插植深度以泥面刚好没过种荠为宜。用小拱棚覆盖遮阳网遮荫, 在种荠生长10~15 d后, 叶状茎10 cm左右, 拆除遮阳网, 进行炼苗。

4.5.3 水田两段育苗。

当苗龄20~25 d, 苗高15~20 cm时, 可进行水田两段育苗。选用肥沃和排水方便的水田作苗田, 大田与苗田的面积比例为1∶0.05。苗田施腐熟农家肥7.5~15.0 t/hm2、石灰750 kg/hm2, 犁耙平整。插苗规格30 cm×40cm, 保持浅水 (3~4 cm) 分蘖。插苗7 d后开始追肥, 施尿素300 kg/hm2、钾肥225 kg/hm2。隔7~10 d追施1次。在移栽定植前7~10 d停止施肥, 封行后每隔7~10 d喷施1次防治杆枯病的农药, 移栽定植前3~5 d再喷1次防杆枯病农药, 做到带药移栽[1]。

4.6 定植

苗床一段育苗, 可以在苗高30~40 cm时, 直接移栽大田定植;水田假植两段育苗, 假植后40~50 d, 即可移栽大田定植。

4.6.1 大田准备。

选择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在前作收获后及时整地, 一犁两耙, 施足基肥。施腐熟农家肥15~30 t/hm2、钙镁磷肥450 kg/hm2、钾肥150 kg/hm2、尿素150 kg/hm2, 或者氮磷钾复混肥料525 kg/hm2作基肥。

4.6.2 起苗。

苗床一段育苗:小心将苗挖起, 剔除带病苗;水田假植两段育苗:割去苗上部管状叶, 留基部40~50 cm, 小心将苗挖起, 剔除带病苗和种荠主苗。

4.6.3 密度。

7月中旬前移栽:栽3.00万~3.75万株/hm2, 规格50 cm×50 cm;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移栽:栽3.75万~4.50万株/hm2, 规格50 cm×50 cm。

4.6.4 深度。

苗栽植深度为7~10 cm, 即将基部的根系和地下茎栽入土中7~10 cm。

4.7 水肥管理

4.7.1 返青期。

定植后田间应保持5~10 cm水层, 以利于荠苗返青;定植后6~7 d追施以速效肥为主的返青肥, 可施尿素112.5 kg/hm2或稀粪水7.5~9.0 t/hm2。

4.7.2 分蘖分株期。

一是水分管理。封行前灌浅水, 水层深3~4 cm;封行后灌深水, 水层深8~10 cm。二是肥料管理。 (1) 分蘖肥:定植后15~18 d, 结合耘田除草, 施硫酸钾复混肥料450~600 kg/hm2, 或过磷酸钙450~600 kg/hm2、钾肥150kg/hm2、尿素180 kg/hm2。 (2) 分株肥:定植后25~30 d, 结合除草, 施腐熟农家肥15 t/hm2或经堆沤发酵的麸肥300~450kg/hm2、硫酸钾复混肥料375~450 kg/hm2、过磷酸钙375~450 kg/hm2。40~45 d后, 根据苗情需要再施1次追肥, 可施硫酸钾复混肥料225~300 kg/hm2。

4.7.3 结荠 (结球) 期。

一是水分管理。结荠 (结球) 初期, 保持3~4 cm浅水层, 球茎膨大期要加深水层至8~10 cm, 至北乡马蹄球茎基本成熟, 可以停止灌水, 停止灌水前后, 要分别灌1~2次跑马水, 然后保持田间湿润至收获。二是肥料管理。在结荠 (结球) 初期, 施硫酸钾复混肥料225~300 kg/hm2、硫酸钾150~225 kg/hm2。在球茎膨大初期, 施追攻荠肥 (攻球肥) , 施硫酸钾复混肥料450~600 kg/hm2、硫酸钾150~225 kg/hm2。

5 病虫害防治

5.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配合科学合理地使用药剂防治。

5.2 农业防治

一是选择无病种荠, 从无病虫田块选留种荠。可选用北乡马蹄组培苗。二是实行2~3年轮作。三是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不偏施氮肥, 增施磷钾肥。四是进行合理密植。

5.3 物理防治

用灯光诱杀害虫 (主要是白螟) 。

5.4 生物防治

一是积极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 防治病虫害。二是用生物药剂进行防治病虫害。

5.5 药剂防治

以生物药剂为主, 使用化学农药时严格按照GB 4285、GB/T 8321的规定执行。

5.6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5.6.1 杆枯病。

消除病原体, 即将发病茎杆收割集中烧毁, 挖净病荠, 消毒土壤。大田喷药防治应从定植后10~15 d开始。前期每10 d喷药1次, 特别应注意雨后及时喷药。发现病株的田块, 在发病初期每隔3~5 d喷药1次, 连喷3次, 以后每隔10 d喷药1次。可选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 500倍液等药剂进行喷药防治。收获前20 d停止喷药[2]。

5.6.2 白粉病。

发病初期, 可喷施50%硫水悬浮剂500倍液, 或40%灭病威水悬浮剂600倍液, 4~5 d喷药1次, 连续用药2~3次。

5.6.3 北乡马蹄生理性红尾。

北乡马蹄管状叶出现红尾不干苗或只干顶端一小节管状叶的症状时, 撒施含硼、镁、锌等的肥料30 kg/hm2, 并喷施叶面肥、硼肥1.5 kg/hm2、磷酸二氢钾2.25 kg/hm2, 对水900 kg/hm2喷茎叶, 隔5 d喷1次, 连喷2~3次。

5.6.4 白螟。

在低龄幼虫高峰期, 可选用3%米乐尔颗粒剂15.0~22.5 kg/hm2, 或3%杀虫双颗粒剂15.0~22.5 kg/hm2, 撒施田间进行防治。

6 质量要求

6.1 感官要求

北乡马蹄分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3个等级, 各等级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6.2 卫生要求

北乡马蹄各等级卫生应符合表2的规定。

7 试验方法

7.1 抽样

按GB/T8855规定执行。带泥散装运输的北乡马蹄, 应在交易前洗净泥沙, 然后根据要求进行各项检测。

7.2 感官检测

一是用目测法检验北乡马蹄形状、成熟度、色泽、大小、腐烂霉变、洗涤、清洁、皱缩、发芽、病虫害、机械伤。二是用不锈钢水果刀将北乡马蹄切开, 检验北乡马蹄肉质色泽、红心、花筋。三是用台秤称取2 kg试样, 计算1 kg球茎个数, 其计算公式为:

(mg/kg)

式中:x1—1 kg球茎个数 (个/kg) ;n—试样球茎的个数 (个) ;m—试样球茎的质量 (kg) 。

四是杂质。逐个将粘附在试样球茎上的泥土等杂质剥下 (不应伤皮) , 然后再称经干净处理后试样的球茎质量, 按公式 (2) 计算杂质百分率。

式中:X2—杂质的数值 (%) ;m0—经干净处理后试样球茎的质量 (kg) ;m—试样球茎的质量 (kg) 。

7.3 卫生指标检测

一是镉。按GB/T 5009.15规定测定。二是铅。按GB/T5009.12规定测定。三是百菌清。按GB/T 5009.105规定测定。四是多菌灵。按GB/T 5009.188规定测定。五是毒死蜱。按GB/T 5009.145规定测定。六是敌百虫。按GB/T 5009.20规定测定。

8 检验规则

一是批次。同一产地、同时收获、同一等级的产品作为一个检验批次。二是判定规则。 (1) 同一批次样品中, 1 kg球茎个数、皱缩、红心、花筋、杂质有一项不合格, 即判定该批次产品为不合格。 (2) 对 (1) 判定为合格的批次产品, 再做如下判定:整批样品中, 品种、成熟、表皮、形状不符合感官要求的球茎, 以及有腐烂、霉变、病虫害、发芽、异味的球茎质量百分率不大于5%, 单个包装件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球茎质量百分率不大于10%, 否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3) 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或检出国家规定禁用的农药, 即判定该批次产品为不合格。三是质量差异。产地交货每件净重不得低于标重, 销售地交货每件净重不得低于标重的2%。

9 包装与标志

一是包装。 (1) 包装材料。必须无毒、清洁、干燥、牢固、透气、无异味, 无虫蚀、无腐朽、无霉变, 内部无尖物、外部无钉或尖刺;应根据需要和当地条件, 选择纸箱、板条箱、塑料箱、编织袋。 (2) 包装要求。每批报验的北乡马蹄, 应按等级分别包装, 包装材料、规格、单位质量须一致。二是标志。包装上应标明品名、等级、净重、产地、执行标准号、包装日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

1 0 采收、贮藏和运输

一是采收。适宜采收期为12月前后, 也可留存田间, 直到翌年春季采收。采收时尽量不破伤球茎, 分级堆放。二是贮藏。在阴凉通风的库 (室) 内地面上, 先铺一层湿沙, 将北乡马蹄轻轻摆上一层, 撒一层细土, 再摆一层, 再撒上一层细土, 摆至100 cm左右高。也可在库 (室) 内用砖砌贮仓, 底铺一层沙土, 然后将选好的北乡马蹄轻轻地摆入, 一般可贮1~2 t, 上面盖上覆土。贮藏适宜湿度为7~10℃, 相对湿度为80%~90%, 经常检查, 及时除病烂者。可贮3~10个月。三是运输。 (1) 运输工具要求清洁、卫生、无污染、有防雨防晒设备。 (2) 装运时, 做到轻装轻卸, 严防机械损伤, 注意通风透气[3,4]。

参考文献

[1]无公害食品哈密瓜生产技术规程NY/T5180-2002[J].中国西瓜甜瓜, 2004 (2) :38-39.

[2]颜丽君, 刘莹, 郑焕春.姬松茸栽培技术规程[J].中国林副特产, 2007 (4) :65-66.

[3]张敏强, 曹淑玲, 钟广建.粉葛生产技术规程[J].上海蔬菜, 2008 (4) :57-58.

标准生产 篇9

为进一步推进白酒、啤酒和乳制品及商场和仓储物流企业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 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AQ/T9006-2010) 》, 2011年7月15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出关于印发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的通知 (安监总管四[2011]114号) , 印发《白酒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 《啤酒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和《乳制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2011年7月26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出关于印发商场仓储物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的通知 (安监总管四[2011]123号文) , 印发《商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和《仓储物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纯碱及氯碱行业发布清洁生产标准 篇10

这4项标准分别为《清洁生产标准 纯碱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 (烧碱)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 (聚氯乙烯) 》和《清洁生产标准 氧化铝业》。

纯碱清洁生产标准为纯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导向, 适用于氨碱法和联碱法纯碱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证等环境管理制度。该标准在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 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 提出了纯碱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此外, 该标准将纯碱行业清洁生产指标分成5类, 即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 (末端处理前) 、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寿光市蔬菜产业标准化生产探析 篇11

【摘要】 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是解决蔬菜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政策层面上总结了山东省寿光市蔬菜标准化生产的经验及做法,但寿光蔬菜标准化生产上还存在诸如农户采标不积极、检测体系不健全、合作组织作用发挥不完善等问题。

【关键词】 蔬菜 寿光市 标准化生产 质量安全

【Abstract】 Promoting standardization of vegetable produc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solv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vegetables. The paper sums up the experience of standardization of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Shouguang. But that 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farmers accept the standardization in production negatively, the examination system isnt perfect and the cooperative doesnt bring its function in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Key words】 VegetablesShouguangStandardizationThe quality and safety

一、意义

随着国内外蔬菜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力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既是解决蔬菜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蔬菜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措施。

山东省是我国的蔬菜生产大省,寿光市是中国的“蔬菜之乡”,无论是蔬菜产量还是蔬菜出口量,在全国各省之中都名列前茅,寿光市蔬菜产业的发展,对山东省具有重大的影响意义。对寿光市蔬菜产业标准化生产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调查及分析,对提高山东省蔬菜产品质量,增强山东省蔬菜的市场竞争力,推进山东省乃至全国的蔬菜生产的发展,推动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样对山东省蔬菜标准化实施的研究,对全国农业标准化的实施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寿光市蔬菜标准化生产及经验做法

寿光农业标准化水平较高,是全国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自2001年农业部在全国开展“无农药残毒放心菜”活动以来,寿光被确定为全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试点市之一。农业部连续五年对寿光蔬菜进行例行抽检,合格率均名列前茅。2003年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市),2005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12月26日,又一张城市名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授予该市,这是潍坊市第一个获此荣誉的县级单位。

寿光市一直把标准化生产视为“寿光蔬菜”品牌的生命线,几年来一直不断加强蔬菜生产基地的运作及管理,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产品认证及商标注册工作,并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和检测体系,进一步加快了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步伐。

(一)寿光市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为保障农产品的消费安全,成功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该市几年来一直致力于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建成了5处国家、省级优质农产品基地,6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500多个农产品示范区,有17处共26万亩优质菜果基地获得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5个蔬菜生产基地被农业部和山东省评为“无农药残留放心菜”生产基地。

各镇及街道办事处从实际出发,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市政府不仅致力于无公害生产基地的建设与发展,而且大力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突出抓了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工程。同时采取有力措施,有计划的建设了燎原果菜、化龙胡萝卜、古城西红柿等市场竞争力强的优质蔬菜生产示范基地,这些基地标准高、规模大、都有专业的公司带动,对全市的标准化生产起到了带头及辐射作用。

(二)产品认定及品牌的创立与管理

该市在积极发展蔬菜生产基地的同时,也在加强品牌申报工作。近年来,该市围绕打造知名品牌,积极开展“三品”生产基地认证、产品认证、商标注册和名牌申报工作。目前,该市已认定“三品”蔬菜基地65万亩,认证“三品”蔬菜产品32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6处,面积36万亩,认证无公害蔬菜97个品种,并注册了“乐义”蔬菜、“欧亚特”蔬菜、“洛城”蔬菜、“圣珠”西红柿、“王婆”甜瓜等20种蔬菜商标。并通过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寿光蔬菜”品牌的知名度。

(三)对农业投入品的管理

对于农业投入品,农业部在2006年给出了这样的含义:“农业投入品是指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或添加的物质。”在蔬菜产业来说,投入用品包括种子、肥料、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产品和农膜、农业工程设施设备等农用工程物资产品。

要把蔬菜质量安全工作做到实处,必须抓好农业投入品源头控制,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不论是生产基地还是普通农户,在农业肥料的使用上也十分注意。2000年以来寿光市以生产“放心菜”作为蔬菜生产的切入点和立足点,开始了旨在提高蔬菜质量的“无农药残留放心菜”工程,此工程的实施,对全市的蔬菜质量安全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在施药管理上,一般都有合作组织派专门技术人员来培训指导。

(四)农产品质量的监督与检测

农产品质量的监督与检测是标准化生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寿光市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各镇(街道)、村、蔬菜批发市场公司等也多方筹资,建设了21处蔬菜质量速测室,并积极督导市场检测室开展自检,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每月对基地、熟菜市场、超市及加工企业的蔬菜抽检200个样品以上,市镇两级每年共检测蔬菜样品50000个以上,检测结果实行通和追究报制度,对经检验超标严重的蔬菜进行公开销毁,对出现问题的追根溯源。

在农资监管方面,将农药市场特别是高毒农药的经营使用作为工作重点,加大监管力度,从生产源头上控制药残及保障蔬菜质量的安全。

(五)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新型农业合作组织的产生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传统的以单个农户为经营单位的农业生产经营存在规模小、交易成本高、效益低下等现实问题,而新型农业合作组织能弥补分散经营的不足。

寿光市近年来始终把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组织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作为蔬菜产业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目前,全市的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20多个,辐射带动40%的村,约10万农户,为农民持续增收创造了良好条件。该地的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有以下几个类型:龙头企业带动型——该地把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环节来抓,扶持壮大了天成食品等48家潍坊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增强了辐射带动功能。公司加基地带农户模式——让农户以各种形式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实现企业与农民的双赢。一方面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也真正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寿光市蔬菜标准化生产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一)农业标准的实施还没有成为农户的自觉行动

针对无公害产品生产来说,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面对优质、高产及增收,出于理性人的选择,他们会选择低成本、高收益。由于市场准入的困难性,无公害蔬菜要进入市场,需要无公害蔬菜认证,但是通过无公害蔬菜认证一般不会显著的提高蔬菜的价格,反而会增加生产成本。质量的提高可能会带来产量的下降,在蔬菜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产量下降必然会使农户的收益减少,农户为了保住其收益,在生产过程中就不会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看似实行了标准化生产,实则不然,这些产品在市场进入上又会受到排挤,价格上不去,农户得到的收益反而会下降。

要使农户充分认识到市场的需要,作为农产品生产者,其能够准确判断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按照技术标准安排蔬菜生产过程。让农户真正了解标准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增强生产者、经营者的标准化知识,通过标准技术的推广应用,让农民得到实惠,进而增强农户实施标准化生产的信心,把实施标准变成农户的自觉行动,使农户真正成为实施农业标准化的主体。

(二)农业检测体系不健全,影响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质量

虽然有专门的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配备了检测需要的各种先进仪器,并特别配置了蔬菜质量流动检测车,但抽样检测,不能确保所有产品的质量;而且,对一般农户的产品进入普通市场的检测,也只是依靠收购人员肉眼观测其色泽、美观度等外部特征,而对于产品的内部特征,包括农药残留、化学物质残留等,都是检测不出来的。另外,农业检测一般仅限于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等的质量检测,都是对产品本身进行检测,对产地环境缺少相应的检测措施。农业生产资料也就是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上虽然严格,但是农户为提高产量,依然会或多或少的施加一些化学性肥料,这不能够从源头上根本控制农产品的质量。

对于普通蔬菜种植户来讲,要做到从产地环境到生产过程都达到技术标准,如果仅仅靠单个农户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做到的,要真正达标,付出的成本太高。检测体系不到位、成本高使得农户面对标准化生产不积极,这就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引导农户组织生产,进行联合检测,不仅对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对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都要进行相关的检测和监督。

(三)合作组织没有覆盖所有种植农户,部分组织并没有完全起到作用

在非标准化生产基地的种植区,生产者各自为战,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组织化成熟度低,大都是按照经验或是自己预测市场走向来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期望产值高一些、收益好一些,只注重产量的提高,会影响产品质量的提高。在标准化生产基地或附近,已经出现了很多专业合作组织,对标准化生产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农户都参与了农业组织,有的农户也参与了诸如农医合作社,但是合作组织对农户的帮助并不是很大,田间指导间隔时间过长,致使农户“病急乱投医”,从而导致了农产品质量出现问题。

蔬菜标准化生产的具体实施形式有很多,像龙头企业带动型、公司加基地带动型,规范的、比较标准的大的合作组织在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已有很多,对生产者的生产经营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比较小的自然村,农户分散经营,不妨以合作社、农民协会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企业作为蔬菜标准化实施主体。因为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联系农民和市场、农民与龙头企业的纽带,是蔬菜标准化实施成败的关键。可以以行业为条件实行行业合作社,也可以以地域为依托,在这些小的、被生产基地或是龙头企业忽视了的地区,可以农民自己办、依托龙头企业办,也可以由涉农部门牵头办,将蔬菜生产真正纳入组织化生产。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寿光市产业的调查并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寿光市的蔬菜标准化生产相对来说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虽然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些许问题,但是随着消费者市场对产品质量安全需求的不断提高,蔬菜标准化生产的要求也日渐增高,以后不妨以以下思路来进行生产:在充分考虑各种“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因素的前提下,加强蔬菜合作社建设,以夯实蔬菜产业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促进蔬菜生产的发展,提高蔬菜产品大的质量水平;并不断促进蔬菜深加工和营销体系建设,延长蔬菜生产的产业链,以增加蔬菜产业的发展动力;并积极引导蔬菜种植农户的行为,使农户自愿纳入到标准化生产体系中来,将蔬菜标准化生产作为一项自觉地行动而不是被强制的行为。最终是能达到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质量安全的需要,促进寿光乃至山东蔬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苗锦山等.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的经验、启示和对策[J],中国蔬菜,2008(10)

[2] 刘天英.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之路[J],中国瓜菜,2008(6)

[3] 范毅.山东省蔬菜标准化实施问题研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04(5)

[4] 张吉国.农产品质量管理与农业标准化[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山东: 山东农业大学,2004(5)

[5] 张纯义.农业标准化的现状与政策[J],中国标准化,2002(5)

煤矿生产安全质量标准化研究 篇12

一、开展煤矿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

1.煤矿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每一个煤矿企业的基础性工作, 是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煤矿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安全质量管理概念、技术和方法, 是我国在煤炭行业经过多年实践、探索, 并经过众多专家认证, 逐步发展形成的的一套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方法。

2.煤矿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是企业自觉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的标准、规范的具体体现。煤矿的每一位职工, 大到管理者, 小到普通的矿工, 都必须进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方面的培训和学习, 要让各级领导从思想上认识到开展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同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保护好广大职工的生命与健康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与基础;要让每个矿工及其他一线工作人员认识到, 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其安全、健康和家庭美满幸福的基础, 是保护其安全权益的护身符。

3.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是强化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重要手段, 是实现煤炭工业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各煤矿企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增强深入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切实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 按照不断发展进步的要求, 深入组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达标建设, 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扎实推进、夯实基础, 促进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1.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建立可以规范企业的安全管理, 使之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安全管理是企业排查风险、预防事故发生和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安全管理的缺陷是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 而人、物和环境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常常是安全管理出现失误或存在缺陷导致的。因此, 可以说安全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根源, 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 必须从加强安全管理做起, 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一个目的就是规范企业的安全管理技术,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煤矿企业安全技术标准化、安全装备标准化的目的主要是规范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与创新, 淘汰落后的技术、设备、工艺和装备, 从而提高企业的安全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的整体发展水平, 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素质问题, 从而长期有效地保障企业生产安全。我国煤矿企业发展极不平衡, 现代化生产与原始生产模式共存, 通过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督促企业进行技术革新, 使其达到国家、行业先进水平, 淘汰那些技术落后、不知革新的企业, 提高我国煤矿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3.煤矿企业环境安全标准化的主要目的是改善井下作业环境, 预防职业病的发生。粉尘危害是煤矿企业生产中主要的有害因素, 在掘进、装岩、清理、运输及支护等过程中, 均会产生大量含矽量较高的粉尘, 煤矿工人长期吸入含矽量较高的粉尘、煤尘, 可能发生矽肺、煤肺或煤矽肺。通过技术手段和安全卫生管理, 使井下、井上生产作业环境达到国家、行业标准要求, 使职工作业环境得到改善, 同时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行业标准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 可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4.煤矿企业安全作业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工作是井底采煤、开拓、掘进、机电、运输、通风、防治水以及地面供电、供水、供风、供暖等相关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质量工作, 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 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建立起安全生产工作每个环节的安全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 实现与安全生产相关联的每个岗位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强化每个职工的安全意识、技术操作和防范技能, 杜绝“三违”, 防止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

1.在整个煤炭行业大力推广安全质量标准化。尤其是政府, 要出台一些措施保证煤炭生产安全质量标准的推广。政府的政策对煤矿来说有着极强的导向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强制作用。这就使得煤矿开始重视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还有就是煤矿行业协会, 也要加强宣传, 使安全生产观念真正深入人心, 被广大煤矿所接受。

2.煤矿的管理者要大力学习煤矿生产安全质量标准化。学习这个内容, 一方面是可以提高管理水平, 对职工的管理更加科学化, 从而促进煤矿各方面的提升。另一方面, 可以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在管理中将先进的知识与原有经验进行很好地结合, 从而促进煤矿总体水平的提升。

3.每一个职工要学习煤矿生产安全质量标准化。将这一项内容的学习作为入职培训教育。将培训工作与质量标准化有机结合。煤矿上每一批新员工的进入都要进行严格的培训, 将质量标准化与之相结合, 提升培训的水平。对质量标准化内容进行相关考核, 从而提高职工的素质。对一些已经入职的员工也要加强培训, 从安全生产到安全质量标准化, 提醒每一个员工时时紧绷安全的弦, 使员工在井下作业的过程中, 更能规范化、安全化。通过每一个员工工作的规范化和细致化, 在保证生产量的同时降低矿难事故发生的概率, 从而提升煤矿的总体水平。

上一篇:激发学习情感下一篇:《山居秋暝》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