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变化

2024-10-06

轨迹变化(共4篇)

轨迹变化 篇1

柳宗元被贬永州, 长达十年, 足迹遍及永州的青山碧水。游之所至, 或寄情于青山, 或托意于碧水, 于是永州的山水便成为他的情感载体。因此, 如果要梳理柳宗元情感变化的脉络, 就必须走进他笔下的永州山水。通过对山水的欣赏, 我们就可以走进其内心世界。

一.被贬永州, 惴惴战栗

“永贞革新”失败, 柳宗元被贬永州。永州地处湘粤交界, 乃蛮荒偏僻之地, 此地“潮湿蒸郁, 暗无天日, 人烟稀少, 瘴疫猖獗”, 简直就是一座“宏大无比的天然监狱”。即便“投下多少具文人的躯体, 也消蚀得无影无踪” (《文化苦旅》, 文汇出版社, 1991年第一版) , 因此被贬永州, 就意味着此去会险象环生, 凶多吉少。

到达永州之后, 政敌们仍不罢休, 咒骂之声不绝于耳, 人身攻击接连不断。柳宗元本来还心存重返朝廷、报效国家的一线希望, 谁知残酷的政治迫害又接踵而至, 怎能不让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怎能不让他悲愁万状、愤怒万分!

柳宗元被贬, 年近七旬的老母卢氏也跟着遭难, 至永州未及半载, 老人家便撒手人寰了。老母伴随他半生, 历经磨难, 而他竟不能让老人家安享清福, 颐养天年, 怎不满怀愧疚?怎能不羞愧难当?而今老人家竟然驾鹤西去, 仙归道山, 他又怎能不伤心欲绝?纵有孝亲之心, 又何从报答?老母在时, 内心若有忧愁苦闷, 还可向老母倾诉, 如今老母逝去, 自己的满腹忧郁, 又向谁诉说啊?!

柳宗元初到永州, 无处栖身, 寄宿寺庙, 后方有居所, 渐次安定。可谁料, 数次火灾, 将居所付之一炬, 使得贬谪生活更是雪上加霜。火灾过后, 只剩下一片瓦砾废墟, 柳宗元只好重建房屋, 而建房又谈何容易!劳神焦思, 痛身苦体, 竟至“行则膝颤、坐则髀痹”, 身体状况也是每况愈下!身体的痛苦必然会给他带来心灵的痛苦, 而心灵的痛苦又无法言说, 于是乎, 柳宗元的痛苦就变得更加深巨了。

如此深重的苦难, 如此愁苦的心境, 柳宗元仅用“恒惴栗”三个字一带而过, 足见其直面现实的勇气, 包容苦难的胸怀。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这三个字所蕴含的愁肠百结的复杂心境。

二.游历山水, 难遣郁闷

为了排遣心中的悲愤与忧郁, 柳宗元便在公务之余, 游历永州的佳山秀水, 常常是“施施而行, 漫漫而游”。“施施而行”, 他的步履是那样的舒迟缓慢;“漫漫而游”, 他的出游是那么地漫无目的。不难发现柳宗元心中是何等怅惘若失!是何等茫然无措!即便如此, 他仍“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 穷回溪, 幽泉怪石, 无远不到”。应当说游历的永州山水是风光迷人的:山峰险峻巍峨, 森林幽深宁静, 溪流萦回曲折, 泉水清幽澄澈, 石头绚丽多姿。但柳宗元所至多为人迹罕至之所, 清冷凄清之境。彼景彼境,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所以很难排遣他心中的郁闷愁苦。此时的永州山水成为了他宣泄情绪的一个自然对象。但那山还是那山, 那水还是那水, 山水并未对其情感宣泄产生回应。试想想柳宗元身处尘世, 尘世冷酷无情, 身入自然, 自然寂寂无声, 该是何等孤独、何等寂寞!既然尘世读不懂他的灵魂, 自然读不懂他的情感, 那么又有谁能读懂他那深入骨髓的痛苦?又有谁能读懂他那痛断肝肠的苦闷呢?即便如此, 柳宗元仍执着地寻求着内心情感释放的途径与通道, 期待着情感释放后的轻松与宁静。

三.醉而入梦, 难以解忧

无奈之下, 柳宗元只能“披草而坐, 倾壶而醉”, 借酒消愁, 但酩酊大醉也不能消解心中的抑郁苦闷。酩酊大醉之后便席地而卧, 相枕而眠, 酣然入梦。心有所思, 梦有所想。梦己春风得意、飞黄腾达, 鲲鹏展翅、大展宏图。怎奈梦虽甜美, 总有梦醒时分, 一梦醒来, 夕阳西下, 暮色苍茫, 现实残酷, 处境维艰。于是酌酒之酣畅一扫而空, 美梦之甜美荡然无存, 怎不令柳宗元意兴索然?

柳宗元本想借畅饮来释放心中的抑郁之情, 岂料“借酒浇愁愁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 怎能不痛苦万分?本想借美梦排遣心中的忧愁之苦, 岂料梦醒时分依然如故, 又怎能不黯然伤神?回到现实, 现实依然冷酷, 柳宗元的心情依旧压抑, 只能无奈而起, 失意而归。

四.畅游西山, 觅得知音

在千寻万觅、千呼万唤之后, 西山终于揭去了神秘的面纱, 呈现在柳宗元面前。当然游览西山并非一帆风顺的, 攀登西山时也遇到了重重阻碍, “过湘江, 缘染溪, 斫榛莽, 焚茅茷”便是明证:“过湘江”可见西山是在水一方, 可望不可即;“缘染溪”足见此行之逶迤曲折;丛生的灌木、纵横的杂草, 预示着登山无路。但柳宗元并未因此知难而退, 相反, 他更加锲而不舍地去执着追寻。西山不是可望不可即吗?他就是要识西山真面目。溪流不是逶迤曲折吗?他就是要走这溪流的尽头。登山不是无路可走吗?他就是要在榛莽丛生、茅茷纵横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凭着坚定的信念, 硬是开出了一条登山的羊肠小道, 最终登临西山之巅。这不正表现了他坚定执着的人生态度, 挑战命运的顽强意志吗?其实“榛莽”“茅茷”, 何尝不是象征着当时小人横行、奸佞当道的社会现实?“斫”、“焚”又何尝不是表现了他对现实的无情批判?

柳宗元登临绝顶之后, 极目远眺, “凡数州之土壤, 皆在衽席之下”, 可见他视野是何等广阔。其实作如此写是有其用意的, 用意有二:其一, 视野愈广阔, 则愈能衬托出西山之高峻;其二, 视野愈广阔, 就会使其心胸愈开阔, 而心胸愈开阔就愈会使心中的郁闷愁苦得到排遣。“其高下之势”三句, 暗中将其他的山峰、山谷和西山进行了比较。隆起的山峰“若垤”, 低下的溪谷“若穴”。那么其他的山峰、山谷是否真的如此呢?非也。其实其他的山峰也是相当险峻的, 其他的的山谷也是特别幽深的, 柳宗元说其“若垤若穴”是运用了夸张 (缩小夸张) , 目的就是欲通过两相对比来表现西山的高峻。“尺寸千里”三句, 说千里之遥浓缩在尺寸之间, 而那纷繁众多之景物, 都丛聚收缩于眼界之内, 无处遁逃, 无法隐藏。千里之景之所以能浓缩于方寸之间, 不仅因为西山的高耸入云, 险峻巍峨, 更因为柳宗元开阔的心胸。“萦青缭白”三句, 则由近而远, 写青山白水相互萦绕, 绵延开去, 云天相连, 浑然一体。置身其中, 他不禁情满于山, 意溢于水, 思翔于空, 宠辱皆忘, 万虑皆空!“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一句, 则点出西山的特点———特立独行, 卓立天地。行文至此, 笔下的西山就耐人寻味了。为何如是说呢?因为此时的西山已不仅仅是自然的西山, 更是人格化的西山, 西山已成为柳宗元精神人格的象征。西山的特立独行, 正象征着柳宗元的特立独行;西山的卓尔不群, 正象征着柳宗元的卓尔不群。“不与培塿为类”一句中的“培塿”也是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的。“培塿”象征着奸邪谄谀的小人, 肮脏龌龊的佞臣。而“不与培塿为类”则表现了柳宗元“出污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情操, 表现了柳宗元不与宵小之辈同流合污的洁身自好。至此, 柳宗元在西山风光的饱览中找到了西山与自己追求的精神境界的契合点, 自我与山水产生了心灵感应, 产生了心灵共鸣。

五.引觞满酌, 流连忘返

饱览西山美景之后, 柳宗元倍觉神清气爽, 颇感意兴盎然, 于是把酒临风, 开怀畅饮。推杯换盏, 觥筹交错之后, 柳宗元喝得东倒西歪, 喝得酣畅淋漓, 喝得逸兴壮飞!此时此刻, 眼前是壮丽河山, 杯中是陈年佳酿, 心中是超然洒脱, 柳宗元沉醉于这美好的境界之中, 竟全然不知时光之流逝!夕阳西下, 为霞满天, 全然不知;暮色降临, 苍苍茫茫, 浑然不觉;夜色深沉, 漆黑一片, 柳宗元流连忘返。内心苦闷彷徨之情感一扫而空, 抑郁忧愁之心绪荡然无存, 有的只是畅饮美酒, 怡然自乐, 有的只是忘情山水, 悠然自得。

六.身与物化, 澄明宁静

高峻峭拔的西山已然成为先生的知音, 西山开阔的境界荡涤着先生的心胸。柳宗元神思悠悠, 与天地浩然之气相应;情怀浩荡, 与自然大千共同遨游。浩然之气无边无际, 何其浩淼!自然大千无穷无尽, 何其宏大!浩然之气融入柳宗元胸中, 他神清气爽;自然大千包容了柳宗元, 他心旷神怡。柳宗元的内心一片空明澄澈, 似乎连他的形体也消散开去, 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此时的他已真正进入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古典哲学最高境界。不再郁闷于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不再感伤于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柳宗元变得宠辱不惊, 去留无意, 变得豁达开朗, 超然洒脱, 进而在山水自然中完成了贬谪人生中一次崭新的脱胎换骨。

至此, 我们通过对西山美景的欣赏, 就比较清晰地勾勒出了柳宗元内心情感变化的轨迹, 也就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

轨迹变化 篇2

宏观上的评价标准已经有了, 那么怎么落实这个标准呢?这值得我们去斟酌, 去考察。因为, 要构思一个结构容易, 而要用具体的材料去实现这个构思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在这里, 我想以课文《荷塘月色》文本变化的轨迹为例, 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及困惑。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 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但是随着新的教材版本的出现, 这篇文章似乎越来越回归于它的本来面目, 选编者似乎越来越尊重原文, 几乎是不事修改、删节就把原文搬到教材中了。我们可以发现, 由叶圣陶先生主持编订的1990年前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删改最多, 文辞也显得最精练。此后先是增回了梁元帝的《采莲赋》, 还在引文前面“这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之后增回一句:“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还在前面“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 所以不能朗照, 而我以为这正是恰到了好处”之后增回一个比喻:“酣眠固不可少, 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再后则在这个基础上走得更远, 在写荷花的几个比喻之后又增回了一个比喻:“如刚出浴的美人。”在写荷塘周边柳树的月影后增回了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 等等。

我不主张复古, 但看了这个变化轨迹, 却总有一种今不如昔的感觉。从学生的角度而言, 增回梁元帝的《采莲赋》没问题, 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借此更多地接受古诗词作品, 另一方面, 更能增进文章的具体感, 有助于文章形象的把握。同时也是符合学生接受能力这个基本状况的, 学生已经接受了较多的古诗文常识, 已经有能力接受其内容。但是对所增回的其他内容却不敢苟同。先看“酣眠固不可少, 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这个比喻。编者显然受知识本位的影响, 在他们看来, 这里是一个知识点, 让老师有东西可教, 让学生有东西可记。但他们没有考虑这个句子是不是有助于内容的表达, 是不是能增加文章的美感。在笔者看来, 这个比喻怎么看都是画蛇添足。因为:第一, 这句的前文并不难理解, 不需要加一个比喻来提供帮助;第二, 这个比喻不美。倒是前句已经很美了, 柔和的月光, 淡淡的云。如此良辰却用睡觉作比, 实在并不高明。第三, 以辞害意。原句是:“这恰是到了好处”, 也就是说有云的时候要比“朗照”时要好。而比喻句中“酣眠”与“小睡”至多是平等的。没有显出后者比前者好的意思。也许是朱自清他不自知, 或是他不肯割爱, 但叶老却看到了, 所以在中学教材中删了去。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此后的编者却又要为之加回?再看“她们是荡着小船, 唱着艳歌去的“, “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等句, 我觉得这二句说明了朱自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内心中固有的对农民生活的隔膜。采莲时节无疑是热闹的, 对采莲的青年男女来说当然也不乏浪漫, 情歌当然也是有唱的。但和“风流”无疑是有太多的距离, 情歌也未必就是“艳歌”。他用旧式文人的某些体验来理解采莲男女的纯朴显然有很大的偏差。还有写荷花的比喻句“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则更是旧式文人近乎意淫的无聊。这世上美人本来就少, 更何况“刚出浴的美人”岂是我辈凡夫俗子所能见得到的?谁能凭借这个体验来增加对荷花美的理解?对教师是如此, 那么对学生会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学生只会更容易产生近乎邪念的联想, 却无助于对荷花美的理解。至于最后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 那更是朱自清的败笔。我们可以看到, 虽然这时的柳树只是一团团的黑影, 但是在月光下仍然能让人感受到它那柔枝的婆娑, “峭楞楞”是冷而生硬, 和柳树的意象不符;而“如鬼一般”则使本来宁静、平和、清丽的荷塘无端生出一种“鬼”气, 和全文意境严重不协调。

轨迹变化 篇3

Skyline软件系统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三维空间地理信息可视化软件供应商。TerroExplorer Pro是该软件套系中的一个产品,它提供了3D编辑器和显示控件,并提供二次开发接口,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开发出个性化的应用系统。在国内,对Skyline研究和应用已经有了很多,周美娟[1]等人提出基于Skyline的公安三维GIS展现,已经广泛应用于公安系统。李虎[2]在其硕士论文中,对在Skyline中三维模型的建立、加载和二维与三维联动技术做了大量研究,把态势数据按照时间标记进行存储,可以实现了基于Skyline的空战态势回放,但是在回放时,进行拖放瞬间怎样快速增补或者擦除目标划过的轨迹,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存在延时过多,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本文根据Skyline提供二次开发接口的属性,设计出一种将轨迹分段预处理方案,把延时降低到一个特定的范围内。

1 基于Skyline的态势回放原理概述

对态势进行回放首先要把态势数据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存储,建立好时间标记与更新目标之间的索引,再按照一定的时钟频率读取态势数据,利用Skyline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和3D显示控件,把目标的位置和状态显示出来,其主要架构如图1所示,底层是态势数据和实体模型数据,中间层是Skyline提供提供的接口,顶层是和用户交互的界面,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首先一次性把态势数据读入内存中,然后加载mpt格式的三维场景文件到3D显示控件中,在利用时钟函数按照时间顺序读取内存中的目标参数,利用Skyline提供的接口方法,。

2 基于Skyline态势拖放原理概述

拖放就是用户可以选择任意位置的时间标签开始回放。通过拖动回放进度条,来改变开始回放的位置,系统根据用户拖动的时间标签,从内存中找到相应的数据显示出来,在拖动的过程中,需要对目标的位置、状态和轨迹进行的改变。如图3所示由T1拖动到T2,两个飞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轨迹也需要增补。T2拖动到T1,目标的位置同样需要改变,还需要擦除划过的轨。

基于Skyline的轨迹显示的原理是,把目标移动过的位置坐标赋予画线函数CreateLine(),系统自动把这些点连接起来,擦除轨迹是通过逐点删除点集中的点,瞬间需要对大量点集进行增补和擦除,所以产生大量延时。

3 基于Skyline轨迹分段预处理方法

轨迹分段预处理就是把目标的轨迹分成若干段,在初始化程序的时候就把每一段轨迹线画出来,但是不显示在Skyline的3D显示控间中,根据用户拖动的时间标签来控制其显示状态,如图4(1)所示,每一段都置为隐藏状态。当用户向后拖放时,如图4(2)所示,由O点拖向B点,现根据B点对应时间标签,得到所属的分段为第三段,那么系统就把第一段和第二段置为显示状态,其它段置为隐藏状态,并开始从A点开始逐点画线,直到B点,所以拖放延时就是从A点到B点之间连线的时间TAB,按照常规的方法拖放延时为TOB,如果用户拖动的时间段长,这种方式优势越明显,其延时的最大值为画一个轨迹分段的时间Tp,再加上一些系统控制时间,所以当拖放范围很大时,总有TOB<

具体实现时,需要建立两个映射,一个是目标与轨迹的映射,另外轨迹分段编号与轨迹之间映射。在VC++中,可以通过map类型的关联容器来实现,map[3]是键值对的集合,map类型通常可理解为关联数组(associative array),可使用键作为下标来获取一个值,正如内置数组类型一样,值就可以使一个数值,也可以是一个对象。使用map的好处在于不用向数组一样预先要设定其大小,map自动增加,内存自动分配。其构造如下:std::mapm_TargetFlag;ITerrainPolyline5Ptr的一个映射。m_TargetFlag[LineName]就是目标的实例,其中TargetName是目标名称,这样就建立了目标与对轨迹之间的映射。还需要构造一个轨迹与分段之间的映射:std::map>,其含义是建立了一个目标名称为TargetName的轨迹,其分组名称为Group。其分组数量由态势数据的多少和每一组分多少点序列来决定。比如目标A,其轨迹有10万个点,每一个分组分1万个点,那么就分把这条轨迹分为10段,每次拖动时以1万取模,得到相应的分组编号,根据需求改变状态,余数就是逐点处理的部分。在skyline中实现隐藏和显示可以设置OnInfoTreeAction()方法的ActionParam参数(1表示隐藏,0则为显示)。

4 总结

本文针对态势拖放过程中,运动目标轨迹增补和擦除延时大的问题,提出了分段与预处理的方法,使得延时减少到处理一个轨迹分段内所用的时间,在具体工程实现时,设置1秒作为处理一个分段轨迹的时间,根据硬件的性能,来设置轨迹分段的长度,这样就可以控制拖放延时在3秒以内,这种方法对于大范围拖放优势更加明显。

摘要:利用Skyline提供的3D控件技术,容易实现战场态势的三维显示和回放,在回放过程中,用户希望能够进行任意时刻的拖放,以便能够快速查看到用户关心的态势,但在实现拖放时,不仅需要对目标的位置和状态进行更新,而且还需要对划过的轨迹进行快速增补或者擦除,拖动的范围增大,因增补或擦除目标轨迹的延时增加。本文提出一种轨迹分段预处理的方法,将大大减少拖放延时。

关键词:Skyline,态势拖放,轨迹变化,延时

参考文献

[1]周美娟.基于Skyline的公安三维GIS展现应用系统[J].测绘科学,2011,(3):213-215.

[2]李虎等.基于Skyline的战场态势系统研究与实现[D].长沙:国防科技大学,2007.

轨迹变化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髌骨骨折50例,6例为双侧骨折,共56膝,男27例,女23例。多为男性轻壮年,年龄15~60岁,平均年龄35.6 岁。

1.2 术前准备

术前给予髌骨X线摄片及MRI 扫描,对骨折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完善相关检查,评估患者伤口及全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手术。

1.3 治疗方法

对收治的50例56膝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组。

1.3.1 A组(髌骨骨折无支持带损伤组)。

24膝采用膝关节前纵切口[3](或纵弧切口),显露髌骨及内外侧支持带,探查支持带无损伤。骨折常规复位内固定。

1.3.2 B组(髌骨骨折并支持带损伤不修复组)。

17膝采用膝关节前纵切口(或纵弧切口),显露髌骨及内外侧支持带,探查支持带损伤情况(支持带部分损伤11膝,内侧支持带完全损伤2膝,外侧支持带完全损伤4膝)。骨折常规复位内固定,支持带损伤不修复。

1.3.3 C组(髌骨骨折并支持带损伤修复组)。

15膝采用膝关节前纵切口(或纵弧切口),显露髌骨及内外侧支持带,探查支持带损伤情况(支持带部分损伤11膝,内侧支持带完全损伤2膝,外侧支持带完全损伤2膝)。骨折常规复位内固定,修复损伤的支持带。

1.4 疗效评价

术后随访5~10个月,分别通过30°、60°、90°髌骨轴位片对比各组髌骨轨迹的变化,并测量髌股合适角[4]判断有无髌骨不稳定。根据胥少汀综合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膝关节功能评价:优:无痛, 劳动功能正常, 4 分;良:偶痛, 能力稍差, 3 分;中:经常轻度痛, 2 分;差:常痛, 失去劳动能力, 1 分。关节活动范围评价:优:正常141°~150°, 4 分;良: 121°~140°, 3 分;中: 91°~120°, 2 分;差:<90°, 1 分。

2结果

正常髌骨轨迹轴位片髌股合适角应在-6°±6°[5],髌骨骨折无支持带损伤组、骨折并支持带损伤修复组术后测量髌股合适角正常,髌骨轨迹无改变;髌骨骨折并支持带损伤不修复组术后8例30°、60°、90°轴位片髌股合适角超出正常髌股合适角,2例导致髌骨半脱位状态。

髌骨骨折并支持带损伤不修复组4膝术后持续性疼痛(其中2膝术后髌骨脱位,需再次手术),髌骨骨折无支持带损伤组、骨折并支持带损伤修复组各1膝术后持续性疼痛。按胥少汀综合评分法, 髌骨骨折并支持带损伤不修复组优良率为76.5%,髌骨骨折无支持带损伤组优良率均为95.8%,骨折并支持带损伤修复组优良率均为93.3%。

3讨论

髌骨骨折是临床最常见骨折之一,占全部骨折损伤的10%。目前,临床上治疗髌骨骨折,多重视骨折复位,重视髌股关节面的平整。而对修复髌骨支持带不够重视,对髌股运动轨迹和髌骨的稳定性关注不够。

髌骨骨折常常合并有髌骨支持带的损伤,而髌骨支持带是维持髌骨正常运动轨迹和稳定性的重要组织结构;通过观测人体尸体标本及临床髌骨骨折合并髌骨支持带损伤时早期修复的治疗方法,表明髌骨骨折合并内外侧支持带损伤仅修复骨折,导致髌骨不稳定,髌骨轨迹改变而导致髌股关节炎及髌骨脱位,最终影响到膝关节功能。而修复髌骨内、外支持带,可恢复髌骨正常轨迹和稳定性,更好地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3.1 髌骨骨折及髌骨支持带、髌骨运动轨迹的生物力学特性

髌骨具有延长股四头肌力臂作用,协助膝关节伸直, 髌骨切除后股四头肌需增加30%的力量完成伸膝动作。Wendt等人经尸体研究亦证实,髌骨切除术后股四头肌的移动范围及扭矩与正常明显不同,髌骨移动范围将会减少。因此,髌骨具有重要的生物力学特性:明显增加伸膝过程中的杠杆力臂,同时通过髌骨在滑车沟的关节滑动,减少伸屈运动中肌腱及髌韧带与股骨髁的直接摩擦接触,并使股骨髁承受的压应力得以比较均匀的分布。

膝关节不同的屈伸位时,髌股关节软骨间的对应接触面是固定的,并且随着屈曲度的增加而扩大,如此有利于髌股间的应力传导,并防止局部关节面所承受的压强过大。当髌骨的位置发生改变时,可引起髌股关节面接触紊乱而出现“错格现象”[6],如此可引起髌股间载荷传导紊乱和关节面间出现剪切应力。

髌股关节的稳定性由股四头肌的动力平衡和内外侧支持带的静力平衡来共同维持,并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髌股关节的排列异常和不稳定,出现髌骨轨迹改变。髌骨支持带是维持髌骨正常运动轨迹和稳定性的重要组织结构,髌骨运动轨迹改变是导致髌股关节炎及髌骨脱位的重要原因。人体髌骨的稳定性不仅需要正常的骨结构, 也离不开正常软组织结构的参与。

3.2 修复髌骨支持带有利于恢复髌骨正常运动轨迹,有利于恢复膝关节功能

髌骨轨迹异常症状[5]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乏力、支撑不住“打软腿”、突然活动不灵和摩擦等。检查髌骨被动倾斜试验及髌骨内外侧滑动试验阳性,髌骨半脱位试验出现恐惧感。X线检查:拍摄膝关节正侧位及髌骨轴位X线片。其中髌骨轴位X线片对髌骨轨迹变化有肯定的意义,可通过测量外侧髌骨角、股骨髁间角、髌股适合角及髌股指数来了解髌骨轨迹的变化。

通过造模实验[7]及临床应用证实了内、外支持带对维持髌骨的正常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破坏了支持带的完整性后,髌骨会产生异常的侧向移动。由此可说膝关节内外侧支持带具有髌股关节“侧副韧带功能” [8],它主要维持了髌骨侧向活动的稳定性,它的异常就会造成髌股关节侧向的不稳定,可导致髌骨半脱位状态,导致膝关节的功能障碍。修复髌骨内、外支持带,可恢复髌骨正常轨迹和稳定性,更好地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综上所述,髌骨骨折并支持带损伤后,需修复支持带,恢复正常髌骨运动轨迹,增强髌骨运动时的稳定性,减少髌股关节炎及髌骨脱位后遗症的发生,更好恢复膝关节的功能,提高伤者的生活质量。但本课题临床病例数量较少及术后随访时间较短,尚有不足,需进一步完善。

摘要:目的:探讨髌骨骨折并内外侧支持带损伤,在髌骨骨折内固定同时修复支持带的必要性。方法:通过对2010-2011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50例56膝髌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随机分组,其中有A组(骨折无支持带损伤组)24膝、B组(骨折并支持带损伤不修复组)17膝、C组(骨折并支持带损伤修复组)15膝;术后随访5~10个月,分别通过30°、60°、90°髌骨轴位片对比各组髌骨轨迹的变化,并测量髌股合适角判断有无髌骨不稳定,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等,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评价。结果:髌骨骨折并支持带损伤不修复支持带组,7膝出现不同程度的髌骨不稳定;髌骨骨折无支持带损伤组、骨折并支持带损伤修复组髌股合适角正常。髌骨骨折并支持带损伤不修复组4膝术后持续性疼痛(其中2膝术后髌骨脱位,需再次手术),髌骨骨折无支持带损伤组、骨折并支持带损伤修复组各1膝术后持续性疼痛。按胥少汀综合评分法,髌骨骨折并支持带损伤不修复组优良率为76.5%,髌骨骨折无支持带损伤组优良率均为95.8%,骨折并支持带损伤修复组优良率均为93.3%。结论:对于髌骨骨折并内外侧支持带损伤,治疗骨折的同时应该修复支持带,有利于髌骨稳定性的恢复,减少髌股关节炎及髌骨脱位后遗症的发生,更好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关键词:髌骨骨折,支持带损伤,修复

参考文献

[1]梁兴森,余正红,李义凯.髌股关节稳定机制的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研究现状〔J〕.颈腰痛杂志,2008,29(3):260-262.

[2]赵金忠,皇甫小桥,袁锋,等.膝关节重建外科学〔M〕.洛阳: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28-229.

[3]王骏飞,熊进,骆东山.髌骨骨折切口选择对术后疤痕增生及关节功能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06,13(5):814-815.

[4]马克.格兰宾那,提摩西,等.髌股关节的结构与控制〔J〕.山东体育科技,1995,26(1):19-25.

[5]胥少汀,葛宝丰,徐印钦,等.实用骨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848-1851.

[6]王亦璁,等.髌骨骨折治疗原则的实验依据〔J〕.中华创伤杂志,1990,6:133.

[7]周远辉,唐向阳,侯伟东,等.髌骨骨折支持带的修复与髌骨轨迹变化之间关联性的实验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4):1688-1689,1695.

上一篇:巢湖地区下一篇:跌倒性颅脑损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