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轨迹

2024-08-26

成长的轨迹(通用9篇)

成长的轨迹 篇1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阶段目标”中, 对初中三年的语文教学明确提出: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 其它练笔不少于1万字, 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完成这样的目标和达到这样的习作速度仅靠每单元的习作和一些练笔活动是难以完成的, 必须在平时多加练习。日记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方式, 但坚持写好日记并非易事。

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布置学生写日记最难, 许多学生开头能坚持几天, 但后来内容越写越短, 写的人也越来越少, 最后不了了之。学生怕写作文是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 写日记比写作文更难, 因为天天都要写, 学生搜肠刮肚, 常常是无话可说。如何让学生会写日记, 进而乐于写日记, 我有如下的尝试与感受。

一、“米”就在你眼前———书写生活

日记难, 难就难在无话可说, 如何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内容就在生活之中。中国文学传统里对书写现实生活的倡导始终不乏其人,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每与人言, 必询时务;每读书史, 多求道理。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叶圣陶、夏丏尊先生在1938年合著的《阅读与写作》中提出:“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 整个生活时时在那里向上发展, 写作的材料自会滔滔汩汩地无穷无尽地流注出来, 而且常是澄清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初中写作的课程目标, 也有“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的表述。由此可见, 对于写作来说, 写真实的生活是文学家与语文教育专家的共识。日记这种写作形式正是对每天生活进行记载、积累的最好形式。

我常常引导学生:与其苦思冥想地编造, 借花草虫鱼抒情, 无病呻吟, 不如认真观察生活, 从身边的小事写起。学生每天的生活, 看似“三点一线”, 枯燥乏味, 其实生活轨迹中经历的事情太多了:学习上的喜怒哀乐, 学校生活的酸甜苦辣, 家里饮食起居的烦恼与忧虑, 成长中的困惑与思索, 亲子之情, 朋友之谊, 乡邻之感, 父母工作的辛劳, 亲戚朋友交往的情怨, 务工人员的艰辛, 人与人之间冲突与和谐, 环境的变化与人的生活, 公众关心的事件, 媒体炒作的热点……这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现实场景, 是上好的素材, 俯拾皆是, 何必搜索枯肠去挖空心思想像呢?就写每天的见闻感受, 写那些每天真真切切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事。写时注意三个方面:一要如实地写, 场景是什么样的?当时人的语言、动作、表情是什么?不加夸张, 更不编造, 平实地描述。二是调用自我积累, 把人和事写得真实, 使人一看如亲眼目睹、亲身经历。在自己的故事里唱歌, 是写生活的最生动的描绘。

二、请你借我一双慧眼吧———发现生活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即使是真实的生活也需要发现。发现生活中可写的东西很重要, 如前所述, 每天可写的东西很多, 写什么呢?要学会用眼睛去发现生活中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所谓有价值就是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 符合时代的价值观、人生观, 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 符合正确的审美情趣。诸如妈妈送雨伞, 半夜上医院, 公交车让座, 送盲人、老人过马路……这些令人大倒胃口的话题虽然符合时代价值与审美情趣, 但若非亲身经历, 便写不出真情实感, 虚假空洞, 毫无价值。怎样的文章才有价值呢?我在教学中用实例引导学生。例如一位学生写自己与心爱的小狗一件非常平常的小事, 我就以此引导学生怎样从生活中发现素材。这篇文章叫《小狗兄弟您别走》。

我有一位十分要好的朋友, 那就是我的小狗兄弟“山虎”。

一提起山虎让我特别难过, 它走了, 永远都不会回来了, 走的是那么早, 走得是那么凄凉, 那么惨。我早上高兴地去上学了, 也不知道要打狗, 所以我就没在意, 到了中午, 我一放学就一直往家跑, 如快箭一般, 十分地快。我到了家后边, 我想小狗今天怎么了, 为什么不出来迎我了, 我还吹了口哨, 还没出来, 怎么回事呢?我抬头一看, 山虎原来死了, 头部大量出血, 看起来死得太残忍了, 血流得有足足三米长, 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了, 哗哗真往下流, 我问老太怎么回事, 她说城管大队打死的, 我十分气愤, 当时准备去城管大队的人算帐的, 可又因为小狗的眼睛还可怜巴巴地睁着, 好像是在等我回来, 再看我一眼, 它死的时候早晨我也没给它吃饱, 小狗你哪怕变成猪不给打死也好啊!我后来把它埋在了地底下5米, 我一边哭一边埋, 泪水流个不停, 小狗我们如果有来世我们还可以当朋友的话, 我天天陪你在家中吃喝玩乐。“小狗永别了, 我的兄弟!”

在教学中, 我还以《三棵枸杞》、《我们家的男子汉》等文章为例引导学生, 体会这些文章之所以感人, 是因为写的是普通人、平凡人的普通、平凡生活, 而可贵的是作者写出了平凡中的伟大, 作者能将生活升华, 使人性得到彰显, 从而体现了普通人中的不平凡的一面。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个性, 都不一样, 所以平凡的人在某一条件下就给了我们不平凡的感受。当然, 我们还要为学生“创造生活”, 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如访谈、参观、听讲座等, 引导学生真切生动地体察生活。

三、情到真处泪满襟———感动生活

作家赵丽宏说过:“文学是人类情感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 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优秀的文学作品, 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 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语文课程标准在其“总目标”当中也明确指出:“ (要)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可见, 写作的过程是表情达意的过程, 是认识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沟通情感的过程, 也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的过程。因此, 对于日记写作,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体验, 自然被感动, 从而用日记记录感动、体悟感动。如生活中, 父母对自己学习的唠叨引起的反感, 同学之间的摩擦, 学习负担重, 对老师的误解……或喜或悲, 或悦或怨, 都是真实情感的表达, 当然是很好的日记素材。引导学生把生活中这些一念之感如实、不失时机地表达出来, 就是很好的日记。平时, 我还引导学生用日记倾吐自己的心声, 我也可以从中发现学生真实的思想状态, 适时加以引导, 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青春期的孩子萌发对异性的朦胧好感, 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细腻、敏感。一位平时语文成绩较差的学生写的《不愿想起那一幕》的日记让我非常感动。

今天是星期六1月20日, 那一天让我悲痛欲绝。

我早上起来7:00准时跑步, 不一会儿遇到了我原来的女同学王倩, 她原来喜欢过我, 说实话, 而我确不在意, 因为我们都还年轻, 都还小, 她正巧碰到我了, 连忙说声“对不起”, 她一抬起头正好我看到了, 我说了声没关系, 她的脸红了, 她长1米59的个子, 比我矮1厘米, 我们原来5、6年级在一个班级里, 我跟她关系也挺好, 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她把我当成了她的男朋友看, 回想起原来别的男生问她借东西她都不借, 而我只要说一声她马上借给了我, 我原来确实也没有在意, 更别提会有喜欢我了;我爸妈经常说要好好学习, 不要在学校谈恋爱, 我常把这句话记在心上, 没有一天能忘记, 我现在才明白王倩为什么从班里的14名退到了28名, 难道是为了我的原因吗?我想不会吧!我不知不觉跑到了8:00才回家, 一点也不见得累。

真不想让我想起这一幕。

王倩加油吧!不要为我而破坏你的学习了。

这是少男少女萌动青春心语的真情流淌, 他能有勇气坦诚地写到日记中给我看, 这是对我多么的信任。于是, 我在日记的后面写道:“谢谢你, 孩子!你对我如此的信任!这就是优秀的日记———流淌心底的真情!”

教师引导学生采撷生活中的浪花, 感受生活的真谛, 体验人间的亲情, 是极其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自开展写日记活动以来, 我一直这样引导学生, 他们慢慢开始想写、愿写, 写出了令人感动的日记, 用日记编织了他们生活的轨迹, 描绘了他们生活的五彩之梦。

成长的轨迹 篇2

在我五六岁时,夏日酷暑难当,到了傍晚仍不见有清风拂过,那时家里还不曾有空调。于是,爷爷奶奶便带着我去那座桥上乘凉。深蓝色的天空犹如天鹅绒,温柔神秘。柔和的月光洒下来,散射出桥那粗糙的表面。微凉的夜风吹来,消除了满身的倦怠,只觉一阵阵清爽。

那时的我只觉得这是属于月夜的世界。那座桥像是一位慈爱的老爷爷,我躺在他的怀里,他的肩膀沉稳而宽大,有一种安全和幸福感。而老爷爷呢,给我讲述着悠远而古老的故事。就这样,我静静的、甜美的进入了梦乡。

长大了,却再也没有这样的想象。对于这座桥的感觉,只是感恩与崇敬。他像上帝一样赐予了我们很多的东西,却只是默默的站在那里。对于他来说,这,就足够了。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能长久的矗立着。

但是时代不允许,人们不允许,桥面上已经有裂缝了,充满危险。终于在我十二岁那年,

他被拆掉了,只剩下小半座桥墩。我看着他,心里有些难过,眼泪有点溢出来。我问自己为什么要哭,没有回答。我坐在那桥墩的台阶上,思索着。恍惚间,感悟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从善于幻想、天真纯洁到学会感恩、懂得回报,再到现在的多愁善感、思绪变远,我,成长了。

成长的轨迹 篇3

俞可:坦克库这片沃土

“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由一个废弃的军事仓库改建而成,这个以军事武器命名的非赢利性艺术机构,兼容着城市的过去和未来两个时态,链接着艺术与文化、经济的多维关系。最重要的是,在它身上,你仿佛能看到四川美术学院过去七十年来的一个缩影。

《环球生活》:俞老师,您好!请问您在坦克库工作多久了?

俞可:五年。坦克库是罗中立,罗院长创办的非赢利性艺术机构,这里的员工都是义务工作,我帮罗院长管理。另外,《当代美术家》也是罗院长创办的,我是执行主编。这两份工作,罗院长都是我的直接上司。

《环球生活》:在您看来,“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成立的意义何在?

俞可:夜景、美女、火锅、山城棒棒军都是重庆的特产,是大家所熟知的重庆,但是当我们对外交流时,不能跟别人谈这个啊,上不了台面。那谈什么?谈文化,谈艺术。这是坦克库依傍于四川美术学院而存在的意义所在。黄桷坪是个有点特殊的地方,它是“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在废旧工业堆上成长起来的艺术群落。有人戏称坦克库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虽然是一句笑谈,但坦克库确实为当代艺术家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环球生活》:有人北漂,有人黄漂,在您看来,黄漂的优势在于?

俞可:重庆是座宜居的城市,黄漂的生活成本显然低于北漂,他们缺钱了,教教学生、画两幅菜画,就可以舒服地过上一段时间;无聊了,就三三两两的相约到茶馆,聊天喝酒,各抒己见,末了又回到自己的蜗居,继续创作。没有北漂一族巨大的生存压力,能够让他们更安心的进行创作。

《环球生活》:更跟我们简单的谈一下“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吗?

俞可:坦克库主要由艺术家工作室、艺术机构、展览空间、会议室、休息室组成,共有艺术家工作室91个(不含艺术机构),现入驻艺术家97人。入驻的艺术家中,四川美术学院教室24位,其次则是在校学生与“黄漂”。坦克库的房租从250元/月到600元/月不等,工作室每年签约一次,新入驻的艺术家需先通过申请,审核通过后方可入,审核的目的是为了以专家评选的方式促进坦克库青年艺术生态的良性循环。

《环球生活》:坦克库跟其他艺术中心的不同之处在于?

俞可:总的来说,首先它是准官方艺术机构;其次,房租低廉、稳定;作品飞出重庆做展览,坦克库艺术家的重要展览大部分都在外地。

《环球生活》:四川美术学院的迁移,会不会对坦克库带来影响。

俞可:带来影响是必然的,有弊也有利,但总的来说,我希望是利大于弊。

庞茂琨:艺术教育的价值

在四川美术学院走过的七十年岁月里,涌现了罗中立、张晓刚、何多苓等名角。不知道曾有多少学生,在那些难眠的夏日将他们的成名史在自己身上反复演绎,将他们奉为自己奋斗的榜样……但艺术教育的价值并不仅限于此,毕竟社会并不需要这么多艺术家,更不需要这么多设计师,所以艺术教育的真正价值其实在在于,通过美术学习的方法,为社会培养更全面、更有创造力的人才。

《环球生活》:您认为四川美术学院的教学理念是什么呢?今后学校的教育模式又会如何发展?

庞茂琨:现在的美院以促进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借教学来推动创作。这种模式在促进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大大敦促了艺术创作。不管是现在美院的老师也好,还是从美院走出去的艺术家也罢,他们的创作都是一批接一批的、从未间断过,并不是说需要积累很多年才能出一件作品——这就是教学与创作结合的最好例子。当然,对于今后来讲,美院也会越来越突出这种模式,更加强调对学生的指引作用,把学生的创作潜能挖掘出来,为当代艺术输送更多人才。

《环球生活》:四川美术学院的创作氛围很自由,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它竞争力又该如何保证呢?

庞茂琨:学校给大家营造一个自由创作的氛围,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创新。哈佛大学为什么顶尖,就是因为它讲究创新教育,因为没有创新没有特色就永无立足之地。也许,我们没有深厚的所谓传统,但我们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思路,所以从川美走出的学生,大都能够很快融入社会,融入当代艺术这块领地。

《环球生活》:能谈谈学校以后的发展方向吗?

庞茂琨:七十周年之后应该是川美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新校区也建起来了,我们会把新校区的建设,作为下一步发展的契机,因为修建新校区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挑战和难度,最直接的难度就是经费上的困难,但是,它的到来,也会为接下来的教学带来新的可能。既然现在我们有一个这么好的平台,那么我们一定会为美院下一步的发展创造出更好的条件来。

《环球生活》:未来中国的艺术教育趋势会怎样?

庞茂琨:应该是更加普及,更加多元化,更多地融入社会。同时艺术教育在大众教育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担当起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的任务,而且精英教育也是必须的。

《环球生活》:您对年轻的艺术家或在校学生有什么建议?

庞茂琨:希望学生在校的时候都能踏踏实实的学习,认认真真的研究艺术作品。出去后,不管是选择了工作也好,还是做职业艺术家也罢,一旦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认认真真去做了,就会成功,不管在哪个领域。

张杰:未来竞争力

从建校起,四川美术学院就一直强调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创作的氛围,也正是因此,才出了罗中立、周春芽、张晓刚、何多苓等优秀的人才。保持自身的特点最为重要,如何保持自身优势,为当代艺术界输送人才,成为了绕不去的一道坎。

《环球生活》:您能不能跟我们谈谈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统?

张杰:四川美术学院是有自己学统的,且非常重视学统。川美,除了基础教学,会注意吸纳一些当代艺术思想、观念,把当代艺术的新成果转化为教学的资源,再传授给学生。等于说,学生在一入学的时候就是以艺术家的思维方式,成为艺术家的理想来学习的。像现在的黄漂、北漂一族很多都成为了艺术家,但有些学校的纯艺术学生,毕业之后就转行了,而我们培养的学生,毕业之后大多都能坚持自己的创作,这都不能不说是川美的学统带来的必然结果。

《环球生活》:刚才我们谈到的学统是一个文化传承的东西,这种学科的优势是如何得以保持的呢?

张杰:以前四川美术学院主要以纯艺术,即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的发展作为主体,随着经济的发展,设计类的学科发展迅速,社会的需求也非常大,例如,影视动画、理论等学科近年来发展得就特别快。在纯艺术方面,川美有很好的历史,那么在下一步的竞争中,会考虑把教学的过程与展示或艺术家形成的过程结合在一起,会将学科的衍生纳入到教学重点中来。目前为止,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科发展也是比较全面的,既有传统学科,又有新兴交叉的学科,还有理论支撑的学科,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美术链,这个学科优势会一直保持下去。

《环球生活》:学统是文脉传承的东西,您刚才谈到的学科发展却非常重视试验教学,您是如何看待学校文脉传承与试验教学之间的关系?

张杰:试验教学是让学生面向生活、面向实践、面向具体的社会情境,这其实是川美一直坚守的东西,而所谓的坚守就是一种文脉的传承,所以这两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环球生活》:四川美术学院地处西南地区,就外部环境来说肯定会受到一些限制,但也为培养人才提供了一些宽松的环境,您对此怎么看?

张杰:四川地处西南,在上个世纪,确实会因为信息的闭塞而受到一些影响。但现在早进入互联网时代了,国内外的信息都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因为地域差异造成的限制因素正在日渐缩小。当然,与北京、上海相比,对外交流的机会是会少一些,但凡事有弊也有利,没有了那份喧嚣,反而能让人静下心来进行创作。既然川美位居西南的劣势是不能改变的,那何不转换思维,将劣势转变成优势呢?

《环球生活》:您对我们年轻的艺术家有什么建议呢?

青年雕塑家石向东成长的轨迹 篇4

石向东的艺术成就在后来的岁月里可谓可观、可喜、可贺。1994年, 他的作品《行进》获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最高奖;1997年, 他的作品《走向奥林匹克》获中国体育美展特等奖, 作品被中国国家体委作为礼品赠送给国际奥委会总部收藏;同年, 获国际奥委会颁发的特等奖……人们说石向东是美展获奖“专业户”。当看到他完美的创作手法、洗练的艺术风格, 往往使不熟悉他的人以为这是一位功力深厚的老者。其实, 石向东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优秀青年雕塑家。有人说中青年是一个人创作旺盛的最佳时期, 这话在石向东身上得到充分的验证。他大学毕业之后, 正值创作的旺盛期, 他紧紧地抓住这个好时期, 艰苦, 勤奋, 分秒不懈地从事着艺术的创造, 他的雕塑作品优质多产, 构思新颖, 视觉独特, 美观大气, 许多都是精品佳作。

回顾石向东所走的艺术历程, 不能不追溯到他的孩提时代。他的故乡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这里也是一块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的美丽神奇土地。他的母亲是桂剧名旦, 父亲是军人。母亲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给童年的儿子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他母亲曾一度希望儿子继承戏剧事业, 可石向东最终还是选择了绘画, 15岁考上了桂林市第一职高美术班, 198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雕塑专业, 师从著名的雕塑家朱培钧教授和女雕塑家陈禾衣教授。两位教授对这个艺术触角极其灵敏的门徒十分喜爱, 所以毫无保留地将自己雕塑技艺——传授给了石向东, 石向东更是废寝忘食地学习。他创作的雕塑作品, 不仅能很好地承受师教, 而且每每有所创新, 并在自治区美展中获奖。两位教授从心底里高兴。

1990年, 石向东毕业后以出类拔萃的表现留校任教。正当他在艺术创作上起步时, 改革开放大潮在八桂大地掀起一个个波澜, 这给石向东的艺术创作带来极大的灵感与精神动力。石向东自从踏上雕塑道路, 便埋头苦干, 决心向人民贡献更多更动人的作品, 决心创造出自己的艺术风格。他对古今中外的许多雕塑珍品进行如醉如痴地钻研, 探求着雕塑语言的奥秘, 他还认真研究石头、金属和木头等各种雕塑材料, 探索它们的不同质地和其它特点, 因此他对各种雕塑材料运用自如。然而, 刚起步时, 石向东的创造条件和生活条件却十分艰苦, 他的工作室就是他的一间斗室, 地方小, 作品却很多, 所有的空间全被利用上了。他结婚之后, 不幸的是小孩又得先天性疾病, 还要经常照顾孩子。当时收入不多, 钱都花在小孩身上, 每天都累得精疲力尽。他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顽强地工作着, 从来不荒度一点时光!每个夜晚都在灯下忘记了疲劳, 静静地进行着艰苦而又快乐的艺术创作。他雕塑一件又一件, 每刻好一件, 都仔细地收藏起来, 虽然他还不知道这些作品达到什么水平, 但他坚信总会有一天他的创作成果得到肯定。

巴尔扎克说:“真正的雕塑家, 他的凿子不是准确地临摹这只手, 而是把运动和生命给你表达出来。我们必须抓住事物和生命的精神、灵魂和特征。”石向东的雕塑作品很有自己的艺术个性。他认真研究中国传统雕塑艺术表现规律, 并运用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他的作品融汇西方近代和中国古代雕塑, 以写实而带夸张和装饰性的手法, 强调人物、事物的典型特征, 加以拟人化的表现,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思想性强, 手法纯朴多变, 艺术造诣较高, 又大多是硬质材料刻成, 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极有艺术的感染力。他的作品《走向奥林匹克》通过古代武士蜕变成体育运动员的象征喻意, 表现人类从战争残杀走向和平竞技的文明发展, 向人们展示了奥运会的运动精神;《穿越》以马踏飞燕为素材, 运用现代材料和现代技术为语言, 使作品产生一种梦幻般在时空中穿越的效果, 揭示了现代中国的航天载人飞机上太空壮举的主题, 这些作品都是石向东获奖佳作, 为国内外艺术馆收藏!二十多年来他从事过许多次大型的雕塑创作, 为很多机关单位、企业学校及公共场所创作了大量纯朴动人、精美珍贵的大型雕塑作品, 都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在他面前展现出极其美好的创作前景!在广西美术家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 他被选为美协副主席, 成为全国最年轻的省级美协副主席。

成长的轨迹作文 篇5

那日,总算得以把长久以来惦记在心里,念在嘴里,挂在脑海里,徘徊在梦里的心愿变成现实。可是……

四年前的那个秋天,空气里好象总是充满了晦涩、阴暗及不满,只因那是一片非我所愿的土地。失望、沮丧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我早已疲倦的身心。强烈的抵触情绪更是隔绝了身边的一切美好。重压之下,自己竟然会不时冒出些稀奇古怪且危险的诸如提刀子捅人的想法。

日子,就在一声声的哀叹中,一遍遍的埋怨中,一点点的自暴自弃、自甘堕落中,飞逝而过。

我,竟浑然不觉。

再次返校时,就认识了他,一个不帅却很真挚的男孩。

于是,一起聊天,一起上自习,一起去图书馆,一起看电影,一起逛街…… 都有了。身边所有的人便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们恋爱了。事实上,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没错,我们的确是十分的要好,却更像哥们儿。

不只不觉中,我对他就可以毫无防备,全然信赖并加上那么一些恣意妄为的任性。所有的不快乐、抑郁、不满和愤懑,在他那儿都被当成垃圾处理掉了。在他看来,开心地做自己才是最最重要的。

因此,他很受欢迎,很容易接近,有很多的异性朋友,也是正常不过的。

对她们,他一样的耐心,一样的温柔,一样的真诚……

我嘛,除了常取笑他“博爱”之外,对一切都处之泰然。只要他能在我需要他的时候出现,只要他能常常惦念着我,只要他还乐意陪我难过,听我诉说,由我任性,我又为什么还要去奢求其他的东西呢?

那时候,感觉真的非常满足。

大学二年级时,他考进了别的更好的学校,走了。我们再也不能像从前那般哥们了。为他祝福之余,心底不断泛起的酸涩出卖了自己,有种感觉就像被别人抢了自己心爱的什么。

尽管他依旧常给我打电话,保持联系。但当失落感再次袭向我时,恍惚中,有什么已变得与从前不太一样了。

他仍不时地向我推荐他喜爱的影片,让我一定要看;他仍把自己爱听的音乐告诉我,叫我也去感受;他仍拉上我陪他一起逛街,四处找寻他酷爱的漫画书。我呢,则跟从前一样,一见到他就咋呼个不停。任由他带着我这个超级路痴转根本不知道身在何处为止。

为此,他常戏谑地说:“你上辈子一定是个盲人,而我则毫无疑问,绝对是你心爱又忠实的导盲犬。因为上辈子的情缘未尽,所以这辈子我又认识了你并继续担负这光荣又艰巨的`导盲……”听到这,再加上看到他的眉飞色舞,我每次都会忍俊不禁地大笑一番,为他的真实和不遮掩。哪有人这么比喻自己的嘛。接着,我就会毫不客气地给他编上一大堆可爱得令人受不了的昵称,再一一叫到他答应其中一个才罢休。每次,他都会乐而不惫地配合我,让我感到很温暖,也很窝心。

总之,跟他在一起,我依然是轻松的、快乐的。

再后来,我毕业了。回到了家乡。

他则继续完成他的学业。

我们的联系逐渐少了,感觉也慢慢淡了。他有了新的生活空间,我再也不是他生活中的那个最重要的死党,退居二线了。

电话里,也常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力不从心。

再往后啊,连这有一搭没一搭都没了。

我们断了半年多的联系。

当我再也受不了那种分明是存在着的却又似乎从未出现的感觉的煎熬时,我决定去他的城市找他。

那天,空中飞着毛毛的雪。街上的人全部都行色匆匆。谁也不会注意到我的到来和存在。

当我迟疑着向他伸出双臂后,下一秒,他已把我紧紧拥在了他的怀里。

可是,当我试图从这久别的重逢中感受他的存在时,当我想从这由来已久的真实的拥抱中体会他的温热时,不幸地,我竟是全然的麻木和毫无感觉。

而他,也再没有从前的温柔绅士和耐心体贴了。他不再像从前一样细心地护着我过马路;也再不过去一般听我的倾诉;一起吃饭时,他专注到好几次都没听见我在说什么。

他已不再关心我和我的现在。

痛心地,我看到了那个自己一直恐惧一直不敢也不想面对的血淋淋的事实:他,已然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不复存在。

无奈中,丝丝的苦涩不断浓重。

用新文字记录成长的轨迹 篇6

作文必写“新”作文,因文章唯有“新”感悟才能触动自我。一篇好文章,只有感动自身,方能感染他人。我们落笔时,脑海中浮现的是不同寻常的经历、灵光一闪的心得、发自肺腑的喟叹,而不是勉强造作的文字、陈腔滥调的重复。当这些不同寻常的思绪慢慢汇聚成一个新的核心,不用你手中的笔催促,更不用师长监督,这个新的生命会迫不及待地想要表现自我——正如托尔斯泰所言,“文字有了它自己的灵魂”。记录这样的新思想,是对自身的一次盘点和升华,更是成长历程中的一种享受。

带着这样的“新”作文,我们的文字才能感染他人。文字是沟通彼此的桥梁,为文的目的在于交流,而不是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从功利意义上说,考场上的应试之作,如果浮现的全是李杜屈原之类素材的万金油,自然难逃阅卷老师老辣的慧眼。即使平时兴之所至的心灵感受,如果只是青春路上的老生常谈,浮光掠影的宣泄,泛泛而谈的心绪,也不会引人共鸣。苹果不便分食,文字可以共享,只因文字可以带给他人全新的人生经验——作文时,我们想象着面前有一位读者,娓娓道来的是自己的新感悟,期待着对方体验自我新世界后的欣喜。

将一篇篇“新”作文串联成自己成长的轨迹,我们才能无愧于时代的呼唤。古人一心不闻窗外事是自我束缚,以鸿雁传书则是环境的制约。而在一个日新月异、信息通达史无前例的时代,我们在家便能思接千载、神游万里,不拘泥于这一方小小的天地。每一天接触到的新信息,必然带来新观感,风华正茂的我们正一步步迈向广阔的天地。心灵涌动着清澈的渴望,身体迸发着崭新的力量,心中有“新”,才不会在新时代中落伍。

成长的轨迹 篇7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许多看似徒劳的经历, 都有可能成为人生当中不可多得的财富。纵观古今中外名垂青史之人, 他们的经历和头上的光环大多成正比, 经历越坎坷复杂, 头上的光环就越耀眼, 张大千就是这样的一位成功者。他成长于一户日见衰落的书香门第, 祖上做过县令。张大千的绘画成就是从师古人开始的, 在这期间, 他经历了很多, 从四五岁到十二岁这一阶段, 张大千主要是在母亲和姐姐这两位启蒙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绘画, 看她们彩描花鸟虫鱼, 在绘画上精进不少。除了绘画, 四五岁时, 张大千便在母亲的教导下读完了《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文学启蒙读物, 其间尤其对《三国演义》《封神榜》等古典小说里的英雄绣像十分着迷。年纪稍长一点, 便随他在私塾教学的四哥学习中华文化, 同时在书法上也颇有进益, 并在学业之余随其兄外出游览山水名胜, 无形之中培养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这样的经历, 便是他日后走遍锦绣中华、寻险览胜的原因。13岁之后, 张大千进入内江教会小学接受国文、算数、地理、英语等课程的正规教育, 课余仍把时间花在绘画爱好上。此时, 他已不满足于简单地使用工笔画花鸟画, 开始努力学习写意画。到了16岁时, 他赴重庆曾家岩的求精中学就读, 在暑期返乡探亲途中被土匪掳去当了“百日师爷”, 其间有幸结识了一位满腹经纶的前清进士, 在与这位老人的探讨中真正系统学习了诗词的规则与技巧, 为他日后行诗赋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历了“百日师爷”这场历险, 19岁的张大千被张家送往日本学习染织。虽然染织与绘画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 但两者对美的追求却是相同的, 在学习染织的原理和各种工艺流程中, 张大千领悟到了科学、严谨、认真的重要性, 同时对色彩、构图和装饰效果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这些对他日后绘画技巧的形成与完善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22岁时, 张大千结束了留学生涯回上海拜名士曾熙、李瑞清为师学习诗词与书法。其间由于现实的压力, 加之未婚妻的去世, 苦闷彷徨的张大千将视线转向了他一直感兴趣的佛学, 决定要在博大精深的佛学中一探人生的究竟。“百日和尚”的寺院生活丰富了张大千的人生经历, 在他的艺术人生中留下永不磨灭的痕迹, 从此以后, 他更加珍惜生活。在上海拜师学习的经历是张大千以古人为师的真正阶段, 不仅在老师的影响下提高了书法水平, 更从石涛、八大山人等古代大师的原作中汲取到了艺术的灵性, 成为他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从这一阶段看起来, 他富有艺术气息的家庭氛围的熏陶, 师古人、师先人以及一定的游历采风, 所有这些经历, 基本锻造出30岁青年张大千“清新俊逸”的绘画艺术面貌。

42岁时的敦煌之行对张大千的艺术创作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在莫高窟的两年零七个月的时间里, 他率门人子侄, 不辞艰辛, 对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各朝代的壁画代表作进行了临摹, 共临摹壁画276幅。这些临摹画是一批极其珍贵且来之不易的宝贵财富。他的好些摹本已经超出了原作的艺术感染力。在敦煌对大壁画、大结构、大章法营造的研习, 也造就出了张大千日后绘制巨型画幅的雄心和魄力, 使他的绘画升华到了一个极高的境地。敦煌临画为张大千的艺术之旅平添了一道绚丽的光华, 令他脱胎换骨, 画风蔚然一新, 其中最大的影响就是使他的人物画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这之后他所创作的人物画, 深得唐人意境, 敦厚浓艳, 丰硕健美, 线条的写实造型能力独具特色, 极富感染力, 同时开创了古装人物画面向现实、表现时代的绘画新风貌。在敦煌的三年面壁, 身在其中的筋骨劳累、心智磨砺, 这种经历是未曾身临其境的人难以体会的。除了面壁敦煌, 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思想的教导下, 张大千还游遍名山大川。在50岁之前, 他三上黄山, 在华山、泰山、青城山、峨眉山、桂林、莫干、天目、剑阁、罗浮、长江三峡乃至朝鲜的金刚山等地都留下了游历的足迹。张大千在《画说》中曾讲道:古人有所谓“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的说法。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见闻广博, 要从实地观察得来, 并不仅仅只单靠书本, 两者是相辅而行的。名山大川, 熟于心中, 胸中有了丘壑, 下笔自然有所依据。要经历得多才有所收获。不但山水如此, 其他花卉、人物、禽兽也都一样。张大千在长年的奔走游历中积累了丰厚的绘画题材, 他心中酝酿着无数的山水美景, 每画出一幅都令世人为之惊叹不已。在这一阶段中, 深入地研习民族绘画精髓, 大量的游历感悟, 加上不断地实践与思索, 这些经历慢慢形成了50岁张大千“瑰丽雄奇”的绘画艺术格局。

51岁那年, 张大千应印度大吉岭大学的邀请, 离开故乡赴印度讲学, 从此开始了他后半生的国外生活。他先后去过阿根廷、巴西、法国、意大利、英国、联邦德国、瑞士、美国、日本、韩国、泰国……在印度的新德里, 他举办了规模盛大的“张大千画展”, 并参观考察石窟, 游览圣地, 旅居大吉岭。后迁回香港办画展。不久, 举家迁南美, 先是定居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后转至巴西, 在圣保罗市郊修建“八德园”, 居十数载。他在全球许多大城市举办了画展, 获得了不少荣誉, 1958年被纽约国际艺术学会选为“世界第一大画家”, 并授予金质奖章。张大千并不就此满足, 经过几年的酝酿, 他在画法上逐渐吸取西方绘画技巧, 独辟蹊径, 创作出泼彩画法, 与传统泼墨法浑然一体。张大千这次人生中最重大的突破其实源自在“八德园”中养病时。在一阵大雨后, 他见园中树木淋漓朦胧, 遂以泼墨法绘成《山园骤雨图》。这幅画预示了张大千绘画艺术的巨大变化。他颇有感慨地对人说:“在此以前, 我完全临摹古人, 一点也没有变, 从这张画以后, 我发现不一定用古人的方法, 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现。”这充分显示了艺术创作的关键在于艺术家要经历长期的生活和艺术实践积累之后, 一触而发, 然后再不断向前摸索、突破和完善。1964年张大千用泼彩法创作了《幽谷图》, 1967年作《山雨欲来》, 1969年之前完成《长江万里图》和《黄山前后澥图卷》, 以及之后的《夏山云瀑》。在这些画中, 张大千大面积地运用积墨、破墨、积色、破色等方法, 将传统山水中没骨、泼墨和大小青绿的技法结合运用, 并吸收西方抽象艺术和现代艺术的美感因素, 在重视笔法的同时, 更加重视色彩和技法的渲染, 将水墨和青绿, 泼墨和泼彩融为一体, 开创了画线为面, 色墨融合, 工写兼施, 没骨写意的泼墨泼彩方法, 为中国的绘画开辟了一条新路。其过程和特点是将墨或彩泼到不吸水的熟纸上, 由于汁水并不渗透到纸内而是浮在纸面, 过一段时间才会慢慢干涸, 在纸面渐干的过程中, 再加以点染处理。这样山水画深厚凝重, 荷花画墨色交融, 使作品富有装饰效果的同时, 更具有表现力, 自此, 他的作品趋向苍浑渊穆、气势磅礴而宏大雄奇。

从1968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卡麦米尔城郊构筑“可以居”开始, 到迁居“环荜庵”, 大千先生居美近十年。20世纪70年代后期, 重回祖国, 定居于台北市外双溪的“摩耶精舍”。他往来于亚、欧、美三大洲, 在举办画展, 观光旅游, 走亲访友的过程中逐渐扬名国际。1968年, 他被曼谷《世界报》推崇为“当代中国最佳画家”, 1974年美国加州太平洋大学授予他人文博士荣誉学位等。从花甲之后直至逝世, 张大千的绘画作品渐由工意兼备变为大写意, 他笔下的泼墨、泼彩画作品, 是一种巧夺天工的中西合璧产物, 色墨相容相间, 半抽象与写意的具象画法融为一体, 作品更显大气磅礴。此时, 他笔下的花鸟走兽, 主要以破墨、泼墨和泼彩为主, 在继续保持早期所学的陈淳、石涛的影响外, 又含英咀华, 将水墨花鸟推向崭新的领域。他常画的荷花, 枝干顿挫有力, 一气呵成, 在荷花以及荷叶的造型上, 通过泼辣的用笔, 把荷花表现得惟妙惟肖, 层次分明, 粗中有细。人物画多为写意画, 颇有“老大竟转拙”之意, 人物衣纹更趋简练老道, 点景多为意笔, 画龙点睛, 笔墨酣畅。

张大千经过一生的努力, 在晚年变法, 终得正果。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艺术家的成就在于技与艺、修养与文化、人品与社会的完美结合, 其中每一分的成绩都需要付出百倍千倍乃至无数倍的努力才能得来。大千先生一生几易绘画风格, 在表面上看画风变化的过程似乎简单, 而背后其实却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求索, 从10岁学画到27岁第一次在上海开画展, 从两上敦煌学习技艺到背上“确实破坏了敦煌壁画”的骂名, 从开始全然模仿石涛到“五百年来一大千”, 再到三十年的海外游历、破格变法, 他含辛茹苦、行远自迩、栉风沐雨地学画、研画、观摩自然, 捕捉成画作中的灵感, 正是因为这些暗彩浓墨的人生经历与磨砺, 才成就了张大千不断变化的艺术风格, 成就了他传奇般的艺术人生。

摘要:张大千一生几易画风, 从青年时期的“清新俊逸”, 到中年时的“瑰丽雄奇”和“苍深渊穆”, 再到老年时的气质淳化、笔简墨淡。以张大千画风的变化为线, 展现画风变化与人生经历的发生和发展, 试图说明在他的画风嬗变与人生经历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关键词:张大千,人生轨迹,艺术轨迹

参考文献

[1]《世界知识画报》编辑部.大千世界——张大千的艺术人生和艺术魅力[J].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2 (3) :233.

轨迹方程的求法 篇8

一、直接法 (或称等量法)

凡动点和已知点或曲线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等量关系时, 可直接列出含有x, y的等式, 即得所求的轨迹方程.

例1 在△ABC中, B (1, 0) , C (5, 0) , 点A在x轴上方移动, 且tanB+tanC=3, 求点A的轨迹方程.

undefined

故所求方程为undefined

二、定义法

圆锥曲线的定义, 不仅是推导方程的依据, 而且有广泛的应用.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求轨迹, 往往事半功倍, 妙趣横生.

例2 已知点A (-4, 0) , B (4, 0) , 圆 (x+4) 2+y2=4, 动点P分别满足下列条件, 试分别求出不同条件下动点P的轨迹方程.

(1) △PAB的周长为20;

(2) 圆P过B (4, 0) 且与圆 (x+4) 2+y2=4相切;

(3) 圆P与圆 (x+4) 2+y2=4外切, 且与直线x=2相切.

解 设P (x, y) .

(1) 由题意得|PA|+|PB|=12 (定值) .由椭圆定义, 点P在以A, B为焦点的椭圆上, 且a=6, c=4, b2=20.所求轨迹方程为undefined

(2) 若圆P与圆 (x+4) 2+y2=4外切, 则

|PA|-|PB|=2.

若圆P与圆 (x+4) 2+y2=4内切, 则

|PB|-|PA|=2.

由双曲线定义, 点P是在以A, B为焦点的双曲线上, 且a=1, c=4, b2=15.所求点P的轨迹方程为undefined

(3) 依题意, 点P到点A (-4, 0) 的距离等于点P到直线x=4的距离, 由抛物线的定义, 点P的轨迹为抛物线y2=-16x.

三、代入法 (相关点法或转移法)

若动点P (x, y) 依赖于已知曲线上的另一个动点Q (x, y) 而运动, 且可求出关系式x=f (x, y) , y=g (x, y) , 于是将这个Q点的坐标的表达式代入已知曲线的方程, 化简后即可得P点的轨迹方程.

例3 (2008年江西高考, 理21) 设点P (x0, y0) , 在直线x=m (y≠±m, 0

(1) 过点A作直线x-y=0的垂线, 垂足为N, 试求△AMN的重心G所在的曲线方程;

(2) 求证:A, M, B三点共线.

解 设A (x1, y1) , B (x2, y2) .

由已知得到y1y2≠0, 且xundefined-yundefined=1, xundefined-yundefined=1.

(1) 垂线AN的方程为y-y1=-x+x1,

由y-y1=-x+x1和x-y=0得

垂足undefined

设重心G (x, y) ,

undefined

解得undefined

由xundefined-yundefined=1可得undefined

即undefined为重心G所在的曲线方程.

(2) 证明 设切线PA的方程为y-y1=k (x-x1) ,

由y-y1=k (x-x1) 和x2-y2=1得

(1-k2) x2-2k (y1-kx1) x- (y1-kx1) 2-1=0.

从而Δ=4k2 (y1-kx1) 2+4 (1-k2) (y1-kx1) 2+4 (1-k2) =0, 解得undefined

由此PA的方程为y1y=x1x-4.

同理, PB的方程为y2y=x2x-1.

又 P (m, y0) 在PA, PB上,

∴y0y1=my1-1=0, y0y2=mx2-1.

即点A (x1, y1) , B (x2, y2) 都在直线y0y=mx-1上.

又undefined也在直线y0y=mx-1上, ∴A, M, B三点共线.

四、参数法

凡动点和已知点或已知曲线没有直接关系时, 往往要设出参数, 以参数为桥梁, 把已知和未知联系起来, 找出它们的等量关系, 再消去参数, 即得出所求方程, 常选用的参数有直线的斜率、截距、角参数、点参数等.

例4 求过原点的直线被抛物线y=x2-4x+3所截弦中点P的轨迹.

解 设动直线方程为y=kx (k为参数) 代入抛物线方程, 整理得x2- (4+k) x+3=0 (*) .

设P (x, y) , 则undefined, 又y=kx②,

由①②消去参数k, 整理得undefined

∵直线与抛物线必有交点, ∴方程 (*) 必有实根.

故Δ= (4+k) 2-12≥0,

解得undefined或undefined

当undefined时, undefined;当undefined时, undefined

∴中点P的轨迹是抛物线undefined在undefined或undefined上的两段.

五、交轨法

在求动点的轨迹时, 经常会遇到要求两动直线的交点的轨迹问题.这类问题的解法具有一定的技巧性, 主要是想办法消去动曲线的参数, 得出所求轨迹的方程, 这种方法称为交轨法.

例5 设A1, A2是椭圆undefined的长轴两个端点, P1, P2是垂直于A1A2的弦的端点, 求直线A1P1与A2P2交点的轨迹方程.

解 设P1 (x0, y0) , 则P2 (x0, -y0) ,

故直线A1P1方程为undefined

直线A2P2方程为undefined

①×②, 得undefined

又 (x0, y0) 在椭圆undefined上, 得undefined

代入上式得undefined, 整理得undefined, 即为所求轨迹方程.

六、几何法

即利用已知图形的几何性质来求动点轨迹方程的方法称为几何法.

要善于运用数形结合, 根据曲线的某些显著的几何特征和性质列出等式求出轨迹方程可收到简化运算、快速求解的功效.

例6 (2008年浙江高考) 如图, AB是平面α的斜线段, A为斜足, 若点P在平面α内运动, 使得△ABP的面积为定值, 则动点P的轨迹是 ( ) .

A.圆 B.椭圆

C.一条直线 D.两条平行直线

解析 由题意得P到线段AB的距离为定值.由于圆柱侧面上的点到圆柱轴线距离为定值, 故可构造一立体图形, 设线段AB为圆柱上下底面中心连线上的一条线段, 过点有一个平面斜截圆柱得一个椭圆, 椭圆上的点即为P点, 点P到线段AB的距离为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

轨迹问题与立体几何问题知识的交汇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因此同学们在学习立体几何知识时, 对于平面图形、空间图形是符合哪种条件的点的轨迹要有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2002, 4 (1) .

[2]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数学测量理论与实践.2005, 2 (2) .

引导顽皮孩子走上良性成长轨迹 篇9

家里没有外人时,虽然皮一些却还好承受,可是一旦家里来了客人或去别人家做客,他那顽皮的本性就变本加厉了,又嚷又叫又跳,吵得大人间根本没法说话;气得妈妈当着客人的面训斥他,可也没多大的效果。妈妈在管他的时候,奶奶通常处于护着壮壮的角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还是个孩子,哪有不闹的。妈妈碍着奶奶的面子,又不好多管,这就使壮壮找到了护身符,更加有恃无恐了。

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壮壮属动力气质,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做事情喜欢坚持自己的见解,如果引导得当的话,这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他知道占有有限资源,如采用缠着大人、出怪声、发脾气、哭闹等方式来争取达到目的,使自己取得胜利。这样的孩子好奇心强,表现力也很强,将来非常适合做勇于承担重任、独当一面的管理者。

然而,这样的孩子往往不太注意别人的感受,在集体中,成人后在社会中,可能会因此在人际关系上受到一些挫折,同时,也因为过于固执而失去很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因此,父母也需要密切关注孩子这种个性,让孩子沿着良性的轨迹发展。

对策:

从改变自身的行为开始

改变孩子不容易,改变自己还是可以做到的,尤其是作为有思想的成人。用改变后的自己来影响孩子的成长,这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

避免干涉过多

有些父母,平时对孩子干涉过多。絮絮叨叨的劝告,无端的训斥,会使孩子感到厌烦,而不认真对待父母的指令,甚至把所有的指令都当成耳边风,有时还会顶几句嘴,明知自己不对,还为自己辩解。从壮壮妈妈的反映中不难看出,妈妈还是经常数落壮壮的。这一点家长应该注意,每天要提醒自己减少数落孩子的次数。

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

一家三口有规律地生活,对孩子来说就有点单调了,孩子总会觉得缺少刺激性的变化,所以一旦有了一点点他认为新鲜的人,新鲜的事,新鲜的话来打破这种比较平静的生活,孩子就会比平时兴奋得多,手舞足蹈,难以自制。因此如果有时间,父母要多为孩子创造外出或请小朋友来做客的机会,让他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父母间的教育方法要一致

对孩子的态度不一致,也容易让孩子变得油滑。同样是淘气,祖父母和父母所采取的观点和态度不一致,这样孩子自然不会按正确的要求做事。因此成人间要互相沟通,在教育方法上达成一致。

父母的态度不要随情绪变化改变

有些父母随情绪的好坏而对孩子采取不同的态度,比如父母今天高兴就让孩子多看半个小时电视,明天不高兴,就不允许孩子看。看与不看,完全由着大人的情绪,这是不对的。最好父母制定一个比较固定的时间,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同时父母也要注意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尝试改变孩子

提前监控、及时引导

孩子不听话真的是没人能管得了他吗?不是的,而是家长没有及时引导造成的。及时引导、传递合适的行为规范是绝对有必要的,否则孩子就会失去成长的机会。家长应当对孩子进行提前监控,比如带孩子去超市前,要告诉他:不能见到好吃的打开就吃,因为妈妈还没付钱,超市里不允许。由此让他知道规矩和纪律是什么,这相当于一颗种子种进了孩子的头脑,使他形成一种意识。

当孩子出现不好的表现时,要及时适度制止并告诉他:我已经说过了,你让我失望。孩子是有良知的,通过一段时间,问题行为会有好转的。

沟通和尊重最重要

要经常和孩子沟通,要充分理解孩子的心理,不勉强孩子做那些力所不及的事。孩子总是把鞋子左右脚穿反,那是因为3岁的孩子,实在无法分清左脚和右脚鞋子的细小差别,如果勉强孩子,即使他听明白了,也无法服从。

鼓励为主

平时多给他一些机会,比如当孩子逛超市时,没有缠着人要这要那时,就多鼓励孩子几次,会出现良好效果的。对于特别顽皮的孩子,父母要增强容忍限度,用全部的爱心接纳孩子,告诉孩子你对他的爱是无条件的。不能着急上火,越是上火,孩子越是觉得他胜利了,他的方法有效果了,而要用平和的方式处理他的捣乱或者暂时不理睬。

多给孩子关注和机会

父母之间,或者与客人谈话时,不要把孩子晾在一边,应该让孩子也参与进来,一起谈话。因为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中认为,父母喜欢他,才和他谈话的。在他感觉到受人冷落的时候,为了引人注意,孩子可能会出现许多反常的行为以显示自己的本领,并非故意捣乱。只要父母处理得当,就可纠正孩子不好管教的毛病。

陪伴孩子

虽然3岁还处于自我中心的游戏期,但除了不太会和别人合作玩,事实上这期间的孩子也不太会自己玩,再加上孩子在这期间对大人的依恋,也导致了孩子在此期间的缠人,他想要缠着大人一起玩,一起做事,这是孩子的一种正常表现,父母要尽可能地把握分寸,尽量满足孩子这方面的需要。

上一篇:贸易与环境和谐发展下一篇:五年制幼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