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产业发展论文

2024-11-06

第二产业发展论文(精选12篇)

第二产业发展论文 篇1

大约在初春之际, 多年关注“老散博客”的朋友发来短信询问:“系列对话”的三篇综述性博文ABC之后, 版主还会推出哪些事关水泥产业战略发展的重磅话题?不知道这位老读者是否看过了杂志第四、五期中“产能过剩”与“颜色革命”的两篇博文, 也不知晓能否够得上这位朋友所期望的重磅级别, 更不知是否能够满足大家的胃口和期待, 敬请不吝赐教!

版主看来, 只要自己心中葆有不变的期待-水泥产业现代化, 无穷无尽的丰富多彩的产业话题, 总会被时间老人巧妙地写在刚刚走过的脚窝里, 是那般的新鲜与明晰, 等待着业内外有识之士去解析、去求证, 进而说不尽道不完。

这一期, 一道略带数学味道的不等式摆在业内外读者面前:水泥产业增长≠产业科学发展。

早在三十多年前,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声声, 中国水泥行业就开始面临到这样一个重大而又敏感的话题, 只不过被现实的需求包裹得严严实实, 长久以来被掩盖在产业的深处, 似乎离我们还真显得有些遥远。

增长, 增长, 发狂式的猛增长, 震天价响的一片增长的呐喊声中, 到底什么是良性增长?发展, 发展, 大跃进式的快发展, 震耳欲聋的发展口号声中, 到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怎样正确认识并且摆正产业增长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本质上并不等同于发展”, 当你读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 (Amartya Sen) 与发展经济学家让·德雷兹 (Jean Drèze) 的文章中的这句话, 又会引发出怎样的思考呢?曾有两位诺奖得主还单刀直入尖锐地指出:“亚洲人需要重新界定究竟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增长模式”。

吊诡的是, 人们在尽情地分享水泥产业经济增长好处时会发现, 在取得惊人增长速度的表面之下, 总是同时会与潜藏着的一些棘手难题不期而遇, 甚至堵到了自家门口。今天的水泥产业, 这种建立在资源过度消耗、影响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疯狂增长, 又给我们乃至子孙后代带来了什么?幸福感也随之增长多少呢?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穷尽, 环境也脆弱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 为此, 再一次敦促我们认真地思考增长的方式和价值。难道GDP就是我们苦苦追求增长和发展的唯一标尺, 而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环境保护、健康指数、预期寿命、生态文明等综合指标, 又在水泥产业发展中被放到了什么样的位置上?

迷茫于水泥产业增长与科学发展之间

水泥产业与其他产业经济发展一样, 不可能永远是线性发展趋势, 而只能是一个非线性的动态发展过程。既然大谈特论产业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有业内人士尤其是水泥企业老板们, 总是会把赞成最迫切知晓的运营层面上的问题抛出来———界定产业增长与科学发展, 最好能给出一个可供考量的界限。

种种迹象表明, 日前水泥产业疯长的惯性尚未完全消失, 狂热中不要忘记中国古语说到:“欲速则不达”。水泥产业的现实后果就明晃晃地摆在那里, 即使是泪流满面亦无济于事, 除了逼迫我们忍痛去积极应对, 力克时艰, 还有必要厘清产业经济增长与产业经济发展两个不同概念, 及其各自包含的内涵和外延。可以肯定地说, 产能过剩及产业效率低下之表征, 等待的是狂热幻灭之后的漫长煎熬。

怎样理解产业经济增长?它是一个数量概念, 指的是在与原有经济总量和分量等相比较, 所形成的经济增加份额或者比例;通用以GDP (国内生产总值) 及GNP (国民生产总值) 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尺度, 而GDP被认为是当今产业经济增长的代名词, 一种最直接的、最核心的话语表达。

又如何认识产业经济发展呢?它是一个兼具数量和质量的概念, 指的是衡量产业本身及其促进社会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指标体系, 其中包括产业内外部协调成长指标, 也包括绿色GDP产业规模发展指标, 更要扩大到产业对社会贡献率指标, 如ISEW (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 、GNH (国民幸福总值) 等。发展并不能简单地与增长划等号。

概括来讲, 产业经济增长即创造社会财富总量的增长, 而产业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及生态文明传承的全面协调增长。由此可见, 产业增长与发展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连, 一是产业增长内涵较窄, 而产业发展的内涵较广;二是产业增长往往体现在速度优先, 而产业发展则追求速度、质量与效率的统一;三是产业增长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没有增长就不可能有发展;产业发展是增长的结果和目标, 但也有可能出现无发展的增长, 一种竭泽而渔的不可持续增长。

谈水泥产业增长与发展, 惯常的逻辑会让人们首先想到一个“大”字, 但更不要忽略一个“强”字, 即大家常说的“大而强”。

“大”往往着眼于规模的量级增长, 可是“强”则有所不同, 它包括硬实力、软实力与深度潜力。当把理性的目光投射到建设水泥产业强国上来, 会发现水泥产业增长只不过是发展的基础, 单纯追求增长并不能直达水泥产业强国的宏伟目标;而唯有坚持科学发展, 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

对当前水泥产业而言, 增长不是万能的, 但没有增长是万万不能的, 决不能滑向无底线的否定增长的极端, 找到健康的可持续增长之路, 才能实现产业发展的目标。

具体表述水泥产业增长与发展的关系:一是协调, 增长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与生态环境友好的协调;二是效率, 其实也是协调的一种表现, 即表现为市场效率、企业效率、产业效率, 污染和过剩肯定不是真效率;三是现代化, 这是一种与现代科技、知识信息协调的方式, 整个产业科技含量水平的高低, 与人文成果如城市及发展的相协调;不协调则是粗放的、畸形的表现, 必然同产业发展背道而驰。如今非理性产能扩张, 成了大大小小的几千家水泥企业及外来投资者们追求产业增长的奥义, 且还在轰轰烈烈地照葫芦画瓢干下去, 这样的疯长对产业发展有害无益。

尽管我们还很难拿出衡量增长与发展之间关系的量化标准, 企业界人士通常喜欢这样的“硬杠杠”, 但有一点却是清晰而明确的, 那就是水泥产业科学发展体现为数量规模与质量提升的统一、产业效率与社会综合效益的统一。

以版主之管见, 业界企业家们可以遵循以下逻辑线索, 试用下面“三把尺子”去丈量界定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第一把尺子:请辨识“笑与哭”的尊荣———真的“笑了吗”!

依据产业价值标准, 画出一条产业“微笑曲线图”, 从优化产业结构及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维度上进行考量。

日前, 笔者曾发洋洋万言博文, 专题阐释过产业“微笑曲线”理论, 所以就不在此重复花费笔墨了。

当下世界经济产业格局决定了现有的经济增长过程中, 产业“微笑曲线”明显地向着两端上翘, 所以传统产业只有升级到资本比较密集、技术比较密集、附加价值比较高的高端部位,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收获“微笑”的快乐;如果失去两端依然死守产业“微笑曲线”中间段的生产环节, 一般需要更多的资源依赖条件, 需要支付较多的物资资本, 劳动力比较密集, 附加价值比较低。

这让我想起了那句在西方流传甚广的谚语:“人生如洋葱, 你一片片剥开, 终有一片会让你流泪”。人生如此, 市场岂不更如此吗!当今登峰造极的水泥产业疯长, 正在遭遇难看的“哭丧脸”和流淌着苦涩的“泪水”, 实践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事实上, 水泥产业传统增长模式已到极限状态, 意味着依托要素驱动型的“要素红利”正在急转直下, 如果不是中国水泥市场的独特资源禀赋条件“救命”的话, 势必要出现比较优势的真空状态, 市场下滑的冲击会更剧烈一些, 命运并不会比钢铁等产业的悲惨遭遇好多少。

严重过剩的产能警示人们, 中国水泥产业是疯长而不是科学发展, “浮肿”则是标志性副产品;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结构比重警示人们, 是疯长而不是科学发展, “疲软”则是标志性副产品;资源消耗及能源消耗警示人们, 是疯长而不是科学发展, “尿糖”则是标志性副产品;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警示人们, 是疯长而不是科学发展, “民怨”则是标志性副产品。

第二把尺子:请辨识“黑与绿”的颜色———真的“绿了吗”!

依据“环保赤字”标准, 画出一幅产业增长与环境污染排放比较平衡图, 从绿色产业价值转型升级和社会效益的维度上进行考量。

目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 全国每年增加建筑面积多达20亿平方米, 公共建筑面积约占一半左右, 节能达标率却不足10%, 建筑能耗早已经超过了工业能耗。我国建材生产、建筑建造和建筑使用过程中, 消耗能源占到社会终端能耗的46.7%。

日前,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 根据2013年上半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和日常督查情况, 环保部对水泥业界龙头老大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挂牌督办, 责令限期整改。海螺不例外, 其他水泥企业该当如何呢!

中国水泥产业面临最大的挑战, 不仅在于产业效率等方面的竞争, 更在于水泥产业能否尽快完成由“黑”变“绿”的颜色革命, 重新参与到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中来, 重塑波特兰水泥诞生之初的辉煌。

发展绿色水泥产业, 除了开发建设生态水泥项目, 现实可行的途径是, 如何尽早实现整个水泥产业对于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小于贡献率, 也就是水泥产业绿色价值呈现转负为正, 这个正值来临之际才是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这就是我们渴盼已久的绿色发展。

第三把尺子:请辨识“升与降”的差别———真的“升了吗”!

依据企业利润生成表格, 画一幅水泥企业微观运营效益及投资回报对比图, 从全产业效率的维度上进行考量。

就产业群体而言, 问题的结论当然是明摆着的;但从单体企业来说, 不同的企业之间肯定存在着一些差别, 企业管理者们自然会有着自己的思考, 无需版主详细描述。

水泥产业疯狂增长生下“畸形蛋”

过往的岁月里, 水泥产业疯长如同一杯浓烈醇香的烧酒, 众人醉态百出, 为什么无人清醒!在各自功利动机与顽固理念的驱使下, 随波逐流被当成识时务之举, 又有何人能弹奏出属于自己的理性音符呢!说实在话, 这也怪不得谁。

寻觅任何产业经济发展之“大道”, 历史给出的答案从来都是清晰而明确的, 产业增长必须符合产业发展的大目标, 而产业发展目标又必须与社会发展“大道”相一致, 否则得到的结局肯定是一杯难以下咽的苦涩之酒。一度深深沉浸在GDP世界里的水泥产业, 长期背离市场和产业链推动良性增长的基本规律, 一路狂飙的增长还能继续下去吗?

在“老散博客”曾发表过的博文中, 版主不惜篇幅和笔墨地列举水泥产业增长的数据, 估计不会有人否定这些堪称奇迹的事实。然而, 水泥产业疯狂增长的危险沉疴已暴露出来, 整个产业只好哭丧着脸把不可持续的疯长滋生的最糟糕的副产品———一串“畸形蛋”, 极不情愿地拾进篮子里, 空留下一片无奈和叹息。

(一) 产能过剩的洪水肆意泛滥, 冲垮了提升产业效率的堤坝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水泥产能疯长有多么狂野!尽管政府多次出手监管措施, 也未能有效制止这种毒瘾发作一般的疯狂。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12亿吨, 2011年跃升为14亿吨, 到了2012年, 一下子涨到了16亿吨;这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 自国发38号文发布“刹车”之后, 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仍然以每年2亿吨的速度一路狂飙, 至今速度未减。

目前, 全国接近31亿吨水泥的全部产能, 远远超过人们乐观期望的最大市场需求20亿吨的1/2, 本来被世界认定为最大的最有油水的水泥市场“大蛋糕”, 一下子被分割成七零八落的碎片渣渣, 哪一家都是咂咂嘴吃不饱, 企业运营效率又从何谈起呀!

再看一看, 这30亿吨水泥产能中, 接近70%以上都是处于市场低端的、科技附加值较低的原料型产品, 大型企业几乎清一色地把优势资源都投放在产业低端, 不惜血本地竞争蚕食十分有限的利润空间, 整个产业链结构呈现出头重脚轻的畸形, 产业效率又怎么能提升起来呀!

如果把眼光投放到世界范围内, 中国水泥产业效率如何, 也就比较容易看清楚镜中的位置;这里不能不提到“全要素生产率” (TFP) , 那更会使人们认清盛行多年的水泥产业增长模式, 不仅不利于产业效率的全面提升, 相反会彻底摧毁产业效率水涨船高的堤坝。

欲提升水泥产业效率, 基本因素之一包括劳动力、资本、机器设备、基础设施及营运资金, 体现为市场的有效化、教育、技术及金融市场的完备;基本因素之二包括创新和企业经营精细化, 体现为创新和科技素质的改善。总之, 只有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才能全面提升产业效率。疯长所带来的严重产能过剩, 表面上看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却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TFP) 南辕北辙, 全面提升产业效率就成了一座可望而不可即的海市蜃楼。

(二) 产业“碎片化”乱象丛生, 割裂了全产业链协调发展的脉络

首先表现为产品体系的“碎片化”, 严重的结构失衡制约水泥产业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 我国水泥熟料总产量47.34亿吨, 其产量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以质量差的、强度低的低端水泥产品为支撑的, 32.5等级水泥大约占总量的60%, 42.5等级及以上的水泥大约占总量的40%, 而高标号52.5级以上及特种水泥的产量偏少。

据国家水泥质检中心2012年全国年检水泥数据样品, 其中矿渣水泥占5.34%, 多数为32.5等级水泥;粉煤灰水泥仅占2%;复合水泥在90%以上, 并以32.5等级水泥为主。日前有水泥协会权威人士表述, 据20家大型水泥集团近二年水泥销售情况调查统计, 32.5等级水泥约占40%, 42.5等级水泥约占55%, 52.5等级水泥和特种水泥约占5%。

其次表现为水泥产业链的“碎片化”, 严重的链条脱节制约水泥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国水泥行业发展至今, 仍然没有摆脱依靠单一水泥产品规模取胜市场的传统模式, 延伸产业链、做大相关多元产业, 已成为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最佳途径。

这里提到一个不起眼的问题, 按照国际水泥业界通行的惯例, 世界上各大水泥集团衡量一个水泥企业效益的标准, 不是吨水泥所获得多少利润, 而是以每吨石灰石为原料获得的利润为尺度。虽说两者只是有些小小的不同, 看似不过将利润考量评价从产品前移到原料上, 但却传达出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信息:一是以吨石灰石原料获得的利润微尺度, 强调了资源与环境利用率与企业利润增长率约束关系;二是以吨石灰石原料获得的利润微尺度, 强调了公司效率及利润最大化与产业链协调发展的关系, 能够有效地克服了产业链的“碎片化”的难题。要想与国际接轨, 中国水泥产业运行还需要在产业链延伸上进行系统的制度设计和创新。

把水泥产业“蛋糕碎片”变成市场饕餮盛宴, 深层的问题还在于整个水泥产业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 离不开背后支撑的产业环境、财政体制及利益集团等项社会综合改革;中国全面改革的顶层设计进展如何?能够改得像人们期待的那么快吗?可是让业内外人士感慨万端——水泥增长与发展划等号的时代已经终结, 靠外延规模扩张支撑局面的时代已经死去。

(三) “僵尸”企业饿殍遍野, 枯竭了市场微观运行的动力

绝对效率的警钟已经在水泥业界被敲得震耳欲聋;一些企业发展战略上的错误定位, 使得绝对效率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 开始流脓淌血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持续了10年之久的水泥产业财富盛宴, 在去年便悄悄地显露出了杯盘狼藉的迹象, 而今年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从一季度统计数据分析, 水泥制造业利润总额比去年同期下降29.4%, 水泥开工企业只有2800多家, 比去年冬季来临之前少700多家, 比去年同期少200多家, 企业亏损面38.5%, 亏损企业亏损额高达63.6亿元。

(四) “绿色赤字”有增无减, 透支了生态环境价值

有人曾形象地描述, 若将我国水泥行业所有窑炉的烟囱和粉磨设备的排气筒, 按间距1公里进行排列, 其长度足可以绕地球赤道两周。这无疑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对水泥产业严重污染及其所造成的环境危机敲了警钟, 呼唤着绿色低碳发展的反逼机制早日到来。

这条水泥产业“烟囱森林带”如同一条恶龙, 从它张开的大嘴里都吐出了什么呢?每年排放一千余万吨粉尘, 多数在超标排放, 且排放浓度动辄超过标准数十倍, 甚至上百倍;大量排放有害气体, 且不言落后工艺是大量产生SO2、N0x的罪魁, 就连立窑矿化剂技术又使废气中增加了诸多毒性氟化物;自由排放的重金属等污染, 在普遍使用镁铬砖作为窑炉耐火材料的过程中, 极易与硫结合形成六价铬盐, 易溶于水造成水源污染。这样惊人的“绿色赤字”正在年复一年地累积着、增加着, 会不会成为压垮产业发展的“一根稻草”, 水泥产业该怎么办?

(五) 低端复制克隆成为风尚, 窒息了产业创新的激情

中国水泥短短10年产量增长了2.83倍, 其中2003、2009年先后两次刷新了增速记录, 分别为18.9%和17.86%;10年来水泥投资达7350亿元, 翻了15倍, 盖过产业增长的其他指标。水泥资产较10年前提高了3.35倍, 2010年达到9200亿。

当我们为这辉煌的业绩欣喜若狂的时候, 也应该冷静而理性地看到:全局性的低端克隆复制弥漫了整个水泥产业, 创新早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谁还去干那“傻帽”的事情;水泥产业低端的急剧膨胀扩张, 如同一场烧钱运动, 不仅酿成了产能过剩的灾难, 也产生了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增长的恶果!

水泥产业疯狂增长的罪恶之源

古语云:风起于青萍之末。虽说水泥产业呈现周期性发展的特征, 但此轮疯长的根源在哪里?为什么疯狂增长没有带来产业同步发展?而又事与愿违地留下了难以收拾的后遗症?

一是, 席卷全国自上而下的“GDP崇拜”高热症, 这是导致水泥产业疯狂增长在宏观社会环境上的根源。

GDP家族可谓是复杂而庞大, 有“带血的GDP”、“低附加值GDP”、“土建GDP”、“房地产GDP”、“泡沫GDP”、“黑色GDP”、“蛋糕碎片GDP”等等, 纷纷在增长的锣鼓声中闪耀登场亮相, 唯独不见“绿色GDP”的影子, 得到的现实结果是:GDP飙升了一大截, 但产业发展却不等高。

全社会须坚持以绿色生产力、绿色生产方式为主旋律的绿色发展, 使之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始基因素,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型社会;彻底纠正“GDP图腾化”的偏向, 不以透支资源和未来为代价, 不以牺牲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社会软件为代价去追逐GDP。

《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指出, 十几年间, 中国GDP增长了5.6倍, 水泥消费增幅6.9倍, 大大高于GDP增幅;中国水泥消费量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3.4%。水泥产业当仁不让地要成为绿色发展的马前卒, 弥补过往曾失去的自然生态环境及公众健康等价值更高的东西。

二是, 席卷全产业特别是上游水泥原料链环在经济刺激计划形成的“热钱”涌入潮, 这是导致水泥产业疯狂增长在中观产业经济环境上的根源。

业内人士推断, 以2015年为限, 如果新型干法水泥巨大产能全部释放出来, 即使落后产能全部淘汰出局, 仅今明两年已经建成和已经开工建设的新产能完全尚有富余。得到的现实结果是:初级水泥原料产能规模增长了一大块, 但产业发展却不匹配。

三是, 席卷水泥产业内部的迷信新法工艺“技术万能”进而大肆规模扩张的亢奋激情, 这是导致水泥产业疯狂增长在产业经济内部机制上的根源。

10年来新型干法熟料产能翻了15倍, 平均年增速49%;2008~2010年新型干法新增产能6.07亿吨, 占全部产能的49.87%。得到的现实结果是:水泥制造技术前进了一大步, 但产业发展却不同步。

企业效率向来是外部、内部、技术三个层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绝不能局限于技术单一方面, 而应该着眼于市场。毋庸讳言, 现行水泥产业增长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 利用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和人力资本 (即人的知识和技能) 等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在企业微观运行上, 长期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低附加值的制造, 缺乏品牌创建、自主技术和创新的支撑, 价值增加很有限, 出路就是从依靠矿山资源和初级产品的粗放增长模式, 转变为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驱动的集约增长模式。

四是, 席卷产业内领头羊企业奉行产业链上游污染转移、拼产能规模的“战略短视”, 这是导致水泥产业疯狂增长在微观企业运行上的根源。

拿被投资者普遍看好的新疆为例, 今年7月末规模以上81家水泥企业运营数据显示, 一下子夺得了“两个全国老二”:一是累计生产水泥2674.28万吨, 同比增长26.3%, 高于全国16.7个百分点, 增速居全国第二位;二是水泥行业净亏损额在全国排名第二, 是全国仅有的三个亏损省区之一, 是西北五省唯一亏损地区。可见, 产量的高速增长并没有使行业走出亏损困境, 企业盈利进一步降低。

由于环保和资源能源利用上门槛低, 甚至长期根本上就没有门槛可言, 使得大型水泥企业采取了扩张熟料产能、甩掉粉磨包袱的发展战略, 严重的环境污染不减反增, 只不过巧妙地从“屎窝”挪到了“尿窝”, 得到的现实结果是:产业规模增长扩大了一大截, 但产业发展却不平衡。

创新型增长才能修成发展之正果

水泥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并不意味着抛弃快速增长, 惟有创新驱动下的增长才是水泥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式。

我们不止一次地探讨产业创新, 产业创新本来是一场改变游戏规则的制度变革, 而中国水泥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 构建与经济及环境发展相包容的具有创新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新产业秩序。具体说来, 就是适应未来的市场态势, 重新构建产业环境, 重新确立产业秩序, 探索新的产业模式, 提高产业整体素质, 拓展新的产业疆域, 归结为一句话: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大动作, 实现一次决定性的、全面性的大突围, 甩掉旧体制、旧规则、旧工艺及其所有捆在产业身上的绳索, 当然也包括曾经的成功和辉煌但如今已变成束缚手脚的东西, 使得整个产业在痛苦和期望的交织中焕发新一轮的青春!

水泥产业创新型增长本质特征之一:由“黑色产业”向“绿色发展”转变。

水泥行业是继电力、机动车之后的氮氧化物第三大排放源, 此事早有定论。客观上, 水泥行业属于窑炉行业, 生产工艺上除了烧煤外, 还要大量使用石灰石、铁粉、粘土;水泥窑熟料烧成火焰温度高达1800摄氏度, 这也是水泥烧制过程中产生大量氮氧化物的主要原因, 也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客观障碍。

由“黑色产业”转变为“绿色发展”, 肯定不会一帆风顺, 甚至要支付相当大的创新成本。目前, 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窑的氮氧化物排放普遍在800毫克/标准立方米。难怪水泥协会曾表现出这样的忧虑, 担心强制性新排放标准一旦推出, 必将拉高企业吨水泥成本净增加15至20元, 使得本来吨水泥利润只有50元的微利运营, 导致多数企业将亏损。如果以去年全国水泥产量20.63亿吨计算, 全行业将增加成本400多亿元, 大约会吃掉行业利润的四成多。可是谁又都知道, 那种最容易做到的但却是不计后果的增长方式, 本来就是不可持续的, 给产业发展留下后患无穷。

水泥产业创新型增长本质特征之二:由“资源红利依赖产业”向“循环经济产业”转变。

随着能源资源刚性需求持续上升, 生态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 对水泥产业发展方式”带来的收益, 虽说不象别的产业那样丰厚, 但“资源红利”依赖症却病得不轻, 这一点要比别的产业显得更突出一些。原有环保政策的“资源红利”正日益快速衰减, 套在水泥产业脖子上的资源环境瓶颈也就越勒越紧, 吃惯了廉价的自然资源价格的日子不会太长了。

“倒逼机制”好比一块传统榨油的豆饼, 上下挤压同时到来, 不信你不粉身碎骨榨出油来。水泥产业增长一边面临着来自于高能耗、高污染的治理压力;另一方面又直面资源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况且这种双重的增长约束不是一过性的, 将成为一种常态持续下去。

人们常说:“上帝关上一扇门又为你打开一扇窗”。既然建筑工程市场一时半会儿还离不开水泥凝胶材料, 既然水泥烧制过程矿石燃料排放有害物质还一时半会儿不可能根本消除, 那么, 是不是说在“倒逼机制”下水泥产业就末路穷途了呢?

那扇“打开的窗子”在哪呀?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消纳工业废渣、处置城市垃圾和危险废物的环保型循环经济模式, 一方面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又一方面达成安全无害化一站式最终处置, 可谓是一条生态环保绿色产业的新路径。

这无疑是现有存量产能资源优化利用的另辟蹊径的创新之举, 不同于那种靠炒作概念的吃政策偏饭;这是规模巨大、经济性可观、社会贡献率高的水泥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必由之路, 是其它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不可比拟的;这是水泥产业由黑变绿摆脱污染帽子绿色产业的战略性抉择, 天赐发展良机!据出台《规划》的目标确定, 到2015年, 规模以上水泥企业协同处置线比例达到10%, 综合利用废弃物总量提高20%。

水泥产业创新型增长本质特征之三:由“产业规模横向扩张型”向“全要素产业效率型”转变。

增长不仅仅靠技术, 发展也不仅仅靠资金, 任何时候不能忘了管理, 而管理恰恰是二者之间的催化剂。

可以预测未来十年, 是中国水泥产业人力资本提升、技术提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期, 其间, 以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企业最为关键, 也是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所以, 提升全要素产业效率, 水泥产业首先要把战略眼光和重点投放到知识价值增长上。第一点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自主创新研发投入, 注重企业的技术创新;然而恰恰不可忽视这第二点就是管理创新, 这也是目前影响水泥产业提升全要素产业效率的重点薄弱部位, “技术万能”等偏狭认识屏蔽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且不知越是先进技术越需要精细严谨科学的操作管理, 更需要发挥信息化管理的支撑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讲, 管理创新是企业知识价值增长的源泉。决定企业命运的不是某项新技术的应用, 而是包括技术管理在内的全面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 几乎清一色的落败企业都是输在疏于管理和决策失误上。

放眼历史的长河与现实的田野, 这一道“水泥产业增长≠产业科学发展”的不等式, 与其说是摆在中国水泥产业面前的一道历史考题, 倒不如说是一条别无选择的等待穿越的市场大峡谷。行笔至此, 笔者脑海里涌出来那首豪迈而大气磅礴的诗章:“长江过三峡, 喝令江流改, 谁知破夔门, 东流入大海。”

尽管中国水泥产业前行的路上, 时刻有凶险阴暗的崎岖转角, 或许还带着很多不完美的先天缺陷, 但只要以理性和客观的心态反思自身, 在科学理念和正确的发展战略指引下, 大可不必为身负污染环境的原罪而哀叹, 更不必为生态环保转型压力而气馁, 当绿色发展的“基因”被植入水泥产业的每个“细胞”, 一首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新奇、黑色与绿色交织在一起的美妙的复调混响乐章, 就会在整个产业郑重而快乐地奏响, 演绎出震惊世界的新传奇!

第二产业发展论文 篇2

问题在于,一国所放弃的产业与所力争占有世界市场更多份额的产业,在产业发展的阶梯上处于什么位置?哪一个产业的发展更能充分调动最积极的要素或最高位的资源?凡能正确确立主导产业,并及时培育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国家,都有着强大的经济竞争力和经济发展后劲。由此,产业重组只有服从于国家产业升级的目标,才是从宏观上有利于产业发展。

产业升级包含以下内容:①,在按照要素密集型来划分的各产业中,高位资源占有更大比重的产业更快发展,使整个国民经济当中产业结构发生更能体现现代化的变动。比如,自然资源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比,后者比重增大,就是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相比,后者比重增大,就是产业升级;资本密集型产业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相比,后者比重增大,就是产业升级。②,现有产业的技术基础有根本性的提高,使产业发生转型(如由资本密集型产业转为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半转型的变化,也称为产业升级。③,某一产业中存在不同的技术层次,如果高技术层次部分显著增长、大量取代中低技术层次,也是产业升级。

为了产业升级,进行产业开放是不可回避的选择。①,产业开放通过与外国资本分享市场,吸引国际上的高位资源输入到本国,促进本国产业发展。②,产业开放扩大了国际分工,从而扩大了资源利用、选择的天地,在本国闲置或半闲置的资源,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在一国条件下只能低效利用的资源,可以取得功能放大的效果,实现高效利用。③,产业开放使不同国家的经济资源以一产业为载体,进行优势互补、有机结合,产生新的优势。

(二) 产业开放的冲击涉及产业安全

在产业开放中,不但可能获得产业发展的机会,也会遇上产业受冲击的风险,处理不好,就会危及产业安全。

一,导致产业萎缩的两种最基本的冲击

关于产业安全,这是一个含义复杂的概念,要专门加以讨论。这里暂且以最直观的“产业萎缩”来代替。

上一节谈到产业发展时,我们可以撇开产业的民族性问题,只从生产力角度来观察。只要在中国国土上建立的生产基地,向中国政府登记注册

产业联盟助推出版产业转型发展 篇3

[关键词] 产业联盟 出版产业 转型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1-0011-03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普及,新媒体的崛起加速了传统出版企业的转型升级。现代传媒技术的巨大变化,打破了传统出版地域性、封闭性的特点,使得出版产业竞争格局开始重新“洗牌”。产业技术联盟作为新时代的重要竞争手段,被称为“20世纪末最重要的组织创新”,将在这一竞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电子书“免费”事件

2013年4月17日,当当网宣布其网站的所有电子书均可免费购买,一时间在互联网上掀起了读者免费下载的热潮。随后,京东商城在第一时间紧急上架5万本电子书,也打出了“免费”的旗号。这一事件像是一面放大镜,将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特别是电子书产业的核心问题暴露无遗。

当前的数字出版价值链上,以当当网、京东商城以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为代表的内容销售方由于掌握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在产业链上处于强势地位,甚至掌控了内容产品的定价权;而以出版社为代表的内容生产方,由于客观原因,在同内容销售方的合作中处于弱势,掌握不了话语权,导致电子书定价权的频频丢失。试想,如果内容产品的价值已经到了可以免费购买、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我们的文化产业如何能够实现大发展、大繁荣?“电子书免费”这一事件也恰恰折射出目前数字出版产业链上各方的合作是不健康的,存在较大的问题。

2 组建联盟的必要性——数字出版业转型时存在的问题

随着对数字出版重视程度的提高,传统出版企业都在依托于自身的内容资源搭建独立的运营平台,寄希望于能够依赖内容的独特性与所掌握的地方渠道吸引用户,将价值链从内容生产扩展到内容销售,以弥补之前传统图书业务对用户渠道的失控。但事实是,由于版权期限、生产规模限制等原因,任何一家出版单位的内容生产规模均无法满足平台级的内容需求。此外,数字出版平台的建设时期,需要较高的投入与较长的培养期,就目前国有企业的考核机制而言,任何一家出版企业对于平台级的投入都是较难承受的。这也是目前各出版机构的数字出版平台在“轰轰烈烈”建成之后很快就“悄无声息”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种情况下,出版企业之间更应该形成紧密的合作机制,找准自身的优势与定位,立足于数字内容产品的生产,把握住数字产品的内容质量,由行业联盟建立“共同投资、共享收益”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对相关标准进行统一,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共同进步。

产业联盟是联结各公司活动的一种正式但非合并之合作关系,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中间组织,是整合创新资源的新型产业组织形式。产业联盟的作用是完成战略的构想,并在战略层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地位,期望以联盟所具有的快速性、互补性及效果相乘特质,结合同业或异业间各自的有限资源,共同分担营运开发的成本及风险。

3 时代出版牵头发起的“产业联盟”发展现状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着眼于新媒体产业链建设,重点发展“产、学、研、用”结合,建立并发展了全国首个数字新媒体产业战略联盟。2012年4月,时代出版牵头组织“数字与新媒体出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联合参与单位包括广东、浙江、湖北、江西等出版集团数字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中文在线等技术服务商在内的20多家数字出版上下游实力单位。

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创造知识产权和重要标准为目标,通过产学研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通过协议等契约关系建立合作关系,形成长期稳定的利益共同体。联盟以提升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通过联盟协议等契约关系建立起联盟成员之间“共同投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突破制约我国数字出版技术及应用产品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构建共性技术平台,凝聚和培育创新人才,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联盟的成立,推动了时代出版的数字化进程,数字出版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并成为新盈利来源;同时,在这一新兴业务领域将研发产业标准,掌握新业务领域的话语权。

自成立以来,联盟运营良好。2013年10月, 科技部下发了《关于发布2013年度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和重点培育联盟名单的通知》,其中时代出版作为责任主体单位的“数字与新媒体出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入选“2013年度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重点培育联盟名单”。

4 产业联盟推动新媒体出版建设发展

在实际运营中,联盟的建立和发展推动了时代出版的产业转型与新媒体业务的发展。近年来, 时代出版不断加强出版业的转型升级,积极开拓新媒体出版业务领域,深入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公司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业技术联盟、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等多个国家级产学研技术平台和产业平台。目前,公司正依托该联盟的产业链优势,大力发展面向教育的数字出版,并逐步向电子书、泛阅读、互动阅读发展,对内容资源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多元化的开发利用。

4.1 产业联盟促进企业创新平台完善和共享

联盟依托时代出版和其他成员单位信息服务、人才与应用市场相对集中的优势,在新媒体出版领域引导产业集群创新、提升产业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作用日益突出,通过组织模式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汇聚产业资源,坚持联合创新发展,在长期难以真正实现的“产、学、研、用”有机结合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和进展。时代出版以联盟为产学研结合的切入点,完善企业创新已有平台,共享优质资源,着力打造企业集成创新体系。时代出版为国家级现代服务业示范企业,同时拥有全行业首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该中心发展为包括重大出版工程、新媒体、数字印刷三个技术研发分中心,一个产学研分中心,已经连续三年评比获得省级优秀。在联盟发展期间,时代出版利用联盟优势,汇聚资源,建立了省级数字出版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数字出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nlc202309041812

4.2 产业联盟促进企业创新项目建设

在创新项目建设方面,时代出版先后主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项目、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财政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等重大科研攻关与产业化示范项目的申报,并获得了立项实施。

2012年,时代出版受安徽省科技厅委托,主持制定了《安徽省数字出版产业技术发展指南》,在版权保护、语义出版、智慧校园等数字领域获得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正在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两套,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0余项。

2012年,时代出版联合武汉大学等联盟单位参与申报了2013年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现代服务业领域项目“基于语义的动态数字出版服务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并获得了批准。该项目在研发自主创新关键技术和集成其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面向科技、教育等出版领域建设基于语义的动态数字出版服务平台,为以跨媒体内容动态组织、按需出版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数字出版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进行产业运作模式创新研究,以促进数字出版新兴业态的发展。

与联盟单位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了时代出版自有平台——“时代e博”平台的新媒体应用科技含量,进一步实现“一次数据加工,多网络、多终端复合发布”,真正实现数字内容覆盖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电子书通读及各种新兴用户终端的数字出版产品体系,实现内容资源“多屏化”应用。

公司依托自身和联盟参与单位教育资源,结合数字化与知识化处理,建立了一个面向中小学的教育资源动态出版平台。平台项目采用“内容+平台+终端”的模式,以教育内容的数字出版为核心,为广大师生提供规范化、个性化、交互式的移动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实现“教育无处不在,学习随时随地”的理念,打破地域经济不同而导致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这一现状,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覆盖。

时代出版在整理自有的大量动漫资源的基础上,依托联盟各单位的内容资源及技术力量,开发了“基于云服务的交互式电子书编辑发布平台”,加深了对数字出版业务的理解与探索。该项目用于互动游戏及互动绘本的移动应用开发、发布、运营和后续服务,项目可以让没有编程基础的内容提供者开发出基于Ios、Andriod和Windows phone 平台的App,实现各类出版物、设计品和教材教案的移动互联出版。

4.3 产业联盟促进企业科技人才培养

时代出版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自2009年6月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正式更名建站,建站4年来共招收博士后13人,分别与参与联盟单位的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联合培养,专业涉及出版、传媒、管理、印刷、影视等多个方向,进站当年每位博士都顺利完成了开题,第一批博士后已顺利出站,打造了一批新媒体行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解决了部分数字出版发展的人才瓶颈。

5 未来发展展望

5.1 整合资源,拓展企业创新平台

数字出版的平台问题与相关技术问题对所有出版企业而言都是共性的,出版社孤立地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极易造成资源的重复建设,并且不易取得成果。产业联盟可以集中出版单位的资金力量,减少单个出版社的投入,同产业相关的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服务商共同合作完成对技术的攻关与平台的开发,最终形成的成果为联盟成员共同所有,从而在总体上提升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时代出版将立足于产业联盟,整合自身已有平台资源,利用联盟单位共享资源,打造基于产业链的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系统。建立市场化互动的服务体系与利益机制,引入专业化和市场化的管理运行机制与开放式创新模式,推动产学研从分散、割裂、封闭走向开放式创新。

5.2 加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交流

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培养懂技术会策划的复合型数字新媒体出版人才。将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课题研究、与高校的横向联合起来,形成“产、学、研、用”一个链条,推动公司技术创新。以项目团队为切入点,在完成相关课题的同时,也作为技术带头人带一批技术人才,形成技术人才梯队。发挥产业联盟人才集聚作用,利用创新系统优势吸引人才;发挥联盟内部人才交流作用,对于急需的高端人才,按照“不为所有,但求所用”原则,实现联盟内部人才流转、共享。

5.3 扩大联盟规模,加强联盟凝聚力

在现阶段的数字出版模式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数字出版平台及相关标准,没有形成良性的产业合作,出版企业无法将重点放在优质内容的生产方面,导致其逐渐失去核心竞争力。而组建产业联盟,可以使传统出版商主动利用自身的内容资源优势,在优质内容的生产与内容质量把关上投入主要精力,从而增强其核心竞争力,重新获取产业链上的话语权。

“十二五”期间,战略联盟将扩展到百家成员单位,成员组成涉及内容提供、内容运营、硬件等数字出版产业链各领域。在当前出版产业转型升级,争抢发展机遇的背景下,加快联盟成员融合,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项目合作为抓手,在电子书包、内容投送平台建设、数字出版等各方面实现资源共享、技术攻关,努力在数字与新媒体出版产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共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联盟典范。

第二产业发展论文 篇4

1 沿滩区柑橘发展现状

1.1 气候条件

沿滩区地处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冷热四季分明, 干湿两季明显, 无霜期325d, 常年降雨量1022mm, 年平均气温17.8℃, 大于10℃的有效积温为5600~5790℃, 年平均日照时数1285.2h, 气候条件适宜柑橘生长。

1.2 土壤状况

沿滩区地处川南丘陵区, 地形受新店铺向斜和扬湾背斜影响, 丘陵分布零散, 形成多园丘、平顶丘、斜面丘, 沟岩宽阔低平, 平坝多平整开阔, 部分缓丘。我区主要土壤母质为侏罗纪沙溪庙组灰棕紫泥厚层状沙页泥岩, 长石沙岩互层发育的灰棕紫泥母质和第四系全新统河流冲洪积物, 土壤中性至微酸性, 适宜柑橘生长。

1.3 产业现状

2006年以来, 沿滩区依托省优势柑橘基地、产业扶贫、科技示范推广、千亿工程等项目, 大力发展柑橘产业, 目前柑橘新发展面积已达3000余hm2, 推广品种有中岩早、罗伯特脐橙、北碚447、不知火、塔罗科血橙新系, 主要推广品种是塔罗科血橙新系, 占全区柑橘面积的80%, 挂果面积达800hm2, 单产1000~1100kg/667m2, 年产量1.2~1.3万t, 总产值达5000万元, 集中分布在仙市镇、瓦市镇、黄市镇等6个乡 (镇) 。先后引进了自贡市凯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自贡天香园林有限公司从事柑橘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通过几年建设, 柑橘产业已初具规模, 柑橘生产和产业化体系已具雏形。

2 沿滩区柑橘发展存在问题

2.1 投入不足, 产业基础薄弱

柑橘产业属于特色效益产业, 对基础设施要求相对较高, 投入较大。沿滩区由于财力有限, 投入不足, 产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风险能力较差。沿滩区在产业发展时应同步规划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各种农业项目, 建立较为完善的产业基础设施体系。近年来, 高温干旱天气持续发生, 原有基础设施已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求。

2.2 机制不完善, 产业发展较差

目前, 沿滩区柑橘产业发展停留在政府引导农民发展, 农户单家独户管理的模式上。虽然引进了龙头企业、组建了柑橘专业合作社引导产业发展, 但引进的龙头企业只有2个, 带动效果不明显, 组建的柑橘专业合作社2个 (红宝柑橘专业合作社和黄市柑橘合作社) 都未实质性运行, 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不大。

2.3 产业发展起点低, 生产管理技术跟不上, 人才缺乏

沿滩区柑橘产业从2006年开始至今, 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技术标准指导引领产业发展, 这是制约沿滩区柑橘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少, 导致产业技术层面较低, 掌握和应用技术能力、经营管理的水平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柑橘产业方面, 技术含量相对较高, 掌握和应用新技术能力滞后, 经营管理的理念、手段落后, 造成生产经营者投资效益差。人才贫乏是制约扩大产业规模的关键, 急需建立人才引入、培育、开发等机制, 全面造就产业型人才。

2.4 效益未显现, 农户管理积极性不高

由于沿滩区2006年才开始发展柑橘产业基地, 柑橘从定植到初投产需要3年时间, 加之管理技术落实不到位, 目前投产面积不大, 约占栽植面积的25%, 单产参差不齐, 产量较低, 示范带动效果差, 导致多数农户管理积极性较差。

2.5 品牌创建未起步, 商品化处理水平低

由于目前沿滩区柑橘产业基地投产面积小, 品牌创建还未起步, 果品的商品化还停留在传统的简易处理水平, 产品商品率较低。

3 沿滩区柑橘发展对策

3.1 明确目标, 拓展思路, 为产业发展定向

为确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科学规划是前提, 培育人才是基础, 技术服务是关键, 资金投入是保障。沿滩区柑橘产业要实现“三个转变”和“两个提升”, “三个转变”:一是从注重新发展层面向提质增效巩固发展转变;二是由农户被动发展向自我发展转变;三是由粗放分散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管理转变。“两个提升”:一是实现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二是产业经营效益提升。从而将柑橘产业打造成为沿滩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

3.2 完善机制, 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3.2.1 制定产业发展意见, 对基地乡 (镇) 进行目标考核

区委、区政府研究出台产业基地发展意见, 明确产业发展目标任务、扶持政策、考核办法等, 加大产业基地乡镇的重视力度, 为产业基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2.2 扶持适度规模经营业主, 带动产业基地发展

沿滩区柑橘产业的发展急需出台对适度规模经营业主的扶持政策, 在土地流转、产业基地建设配套基础设施、柑橘定植后管护给予政策扶持, 以此扩大产业规模。

3.3 示范带动, 为产业发展提升效益

加强龙头企业建设的产业基地、专合社辐射的产业基地的技术服务, 实施标准化管理技术, 尽快获得效益, 对产业基地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促进产业发展。

3.4 创建品牌, 为产品开辟市场

在产业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经营管理的同时, 龙头企业或专合社要注重品牌发展战略, 尽快注册沿滩区柑橘和柑橘产品品牌, 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扩大品牌的知名度, 为产品进入市场打好基础。

3.5 引进龙头企业, 提升沿滩柑橘的商品率

产业基地建设离不开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 我区产业基地发展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出台各类优惠政策, 引进培育壮大一批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从事产业基地建设的生产、流通、加工等环节。有效解决果品销售, 增加果品附加值, 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 使果农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通过农业功能的拓展、龙头企业的带动, 使农民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 并分享到更多的农产品附加值, 达到农业增效、果农增收的目的。

3.6 注重柑橘产业农村实用人才培育, 夯实产业发展人才基础

柑橘产业的农村实用人才是多方面的, 在沿滩区柑橘产业化尚处在雏形阶段, 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的人才, 即:产业生产技能型人才、产业经营型人才和产业投资决策型人才。产业生产技能型人才是能熟练掌握产业生产技术的技术工人和技师, 产业经营型人才是从事产业经营的经纪人, 产业投资决策型人才是投资产业的业主。培育、开发好这三方面的人才, 对推进沿滩区柑橘产业化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沿滩区柑橘产业应逐步培育、开发柑橘产业农村实用人才。

3.7 建立柑橘产业资本新机制, 疏通并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撑。只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产业才能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 沿滩区委、区政府应加大对沿滩区柑橘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制定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包括资金、土地、税收、技术、引进人才等政策, 有力地促进柑橘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建立柑橘产业资本新机制, 鼓励农业与金融部门共创的权益评估、抵押贷款融资的新机制, 鼓励民营经济投资柑橘产业建设, 变民营经济为民营资本, 扩大产业规模, 促进产业升级。

3.8 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 建立产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如何制定并实施沿滩区柑橘产业标准, 是沿滩区柑橘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首先要制定沿滩区无公害柑橘生产技术规程, 从柑橘基地建设的规划开始到形成商品进入市场, 制定一系列的标准, 规范柑橘生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使沿滩区柑橘产业成为起点高、产出高、商品率高、效益好的农业支柱产业。

3.9 创建柑橘产业信息平台, 提高产业信息化水平

通过建立市场营销网络, 获取信息手段多元化, 拓展产业信息空间, 促进把握信息水平逐步提高, 适度规模经营, 全面提高产业人才的管理、决策水平。因此, 应尽快建成和完善沿滩区柑橘信息网。

3.1 0 建立行业协会, 转变政府职能, 引领产业发展对柑橘产业的管理, 转变政府职能, 规范中介服

第二产业发展论文 篇5

——三江镇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体会

十一五”期间,我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紧紧围绕“打造昌南商贸重镇、构建和谐平安三江”工作思路,以小城镇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全面推进新型农业产业化,全镇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态。

明确定位、扩张容量、打造精品城镇、带动产业发展

小城镇是城乡统筹的抓手,也是镇域经济发展的载体,三江镇在把握小城镇定位和建设目标时,充分结合三江镇实际情况,依托三江传统商贸繁荣和产业发展的优势,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镇域经济特点为突破口,在推进过程中,目标上突出“四快”(规划快完善、项目快完成、资金快筹措、成效快显著),措施上注重“三抓”(抓规划提品位、抓建设强功能、抓管理美环境),城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镇区功能不断完善,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一)城镇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在严格执行2000——2020年总体规划的同时,做好了前后万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抓紧完成镇区控制性详规的报批,镇区结构初步形成了“一座大桥(秀挹大桥)、两大市场(三江集贸市场和三江商贸城)、三大功能区(以前后万历史文化名村为核心的休闲旅游区、以三江集贸市场为核心的农副产品集散区、以三江商贸城为核心的小商品交易区)”的一江两岸城镇格局。通过科学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产业化,逐步把三江打造成为了“辐射能力强、带动效益好、集约水平高”的区域性商贸重镇和农副产品集散地。

(二)城镇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五年来、三江镇把小城镇开发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产业结合起来,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结合起来,以三大体系建设为抓手,千方百计做大规模、扩张容量,完善城镇功能,加快小城镇建设进度,从而带动产业发展。一是加快完善商业体系的建设,把商贸体系建设做为聚集资金,吸纳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蓄水池,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紧紧围绕以市兴镇的工作目标,采取改建、扩建等方式引导各种经济成分、各方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市场建设,重点改、扩建集贸市场的基础设施配套和改进管理模式,成立了三江镇集贸市场责任有限公司,成功引进4500万元的三江商贸城的商业开发,通过市场的繁荣带动餐饮、交通运输业、小商品零售业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向二产、三产转移,农民向镇民的转变;二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创新融资机制,多元筹措城镇建设资金,采取向土地生一点、财政挤一点、上面拨一点、向外引一点、民间融一点等多种模式来推动我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城镇承载功能。五年来,共投资1.6亿元,重点抓好了三江秀挹大桥、广三公路、秀挹大道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逐步形成了一座大桥、四条主干道的城镇框架。这些建设项目的完成,增强了城镇气息,提高了城镇品位和档次;三是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五年来,投入0.3亿元,积极稳妥地推进了三江中心卫生院的兴建、敬老院的改建、三江文化司法大楼、三江垃圾中转站、三江市场大棚建设、三江法庭、三江地税分局、三江农行分理处、三江信用社、自来水厂等一系列公共服务设施工程,大大提升了我镇的城镇服务功能和集聚能力。

(三)城镇环境面貌更加美化。一是强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广泛宣传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整治内容等,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形成全员上阵、全民动手的强大社会声势。二是抓建设,提高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水平,投入60余万元在主干道架设了路灯、铺设了人行道板,投入226万元深入开展“一大四小”工程,投资140余万元新建了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投资70余万元修建了“万芳园”“学府苑”两个休闲公园。三是重管理,建立了专业对口、责权统一、高效有序的城镇管理队伍。把小城镇建设管理与开展城镇先进单位、文明居民的评选结合起来。突出抓好违法违规建筑、环境卫生、镇容镇貌、交通秩序、户外广告、市场等专项整治,规范行人通行秩序,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城镇形象。

通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经营、高水平管理,使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完善,承载力、支撑力、辐射力、集聚力不断增强,给三江镇镇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人气、商气、财气。“十一五”期间,我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13.2亿元增加到2010年30.1亿元,增长了128%;财政总收入由2005年734.3万元增加到2010年2360万元,增长了221.4%;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4035元增加到2010年7563元,增长了87.4%;引进了盛强实业、瑞雪纺织等新项目21个,实际利用内资5.3亿元。镇域内工业企业数量由05年的280家增至39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形成了医疗器械、农副产品加工、服装纺织、机械制造等四大支柱产业。

借势扬势、做大做强、培植特色产业、促进城镇发展 小城镇的建设动力来自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的经济是城镇繁荣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小城镇发展要始终把发展经济、培植财源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都必须是特色产业作为支撑。三江的特色产业就是蔬菜产业,在做大做强蔬菜这张牌做了大量仔细的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在做优蔬菜基地方面有所突破。三江镇村民种植蔬菜远近闻名,但无“精、优、特”蔬菜品种,更无集中连片的蔬菜基地,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成功的引进投资2000万元、占地1016亩的三江源蔬菜有限公司的千亩连片蔬菜种植基地。目前已完成规划、土地流转、沟渠、高标准大棚建设,一期工程已投产。该基地建成后年产量约1700万斤,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吸纳农村富有劳动力200个,可示范带动2000人从事蔬菜种植、营销。使之成为了三江蔬菜种植一大转折点和亮点。

二是在做强市场方面有所突破。三江有着江西乡镇级最大的产地批发市场,是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对市场改造和管理,完善市场信息联网、电子报价、中介机构等配套设施,市场年交易额达到7.2亿元,常年从事营销人员3600余人,小货车(2吨以上)1000余部,货运信息部6家,制冰厂3家,恒温冷库9家,最大限度的发挥市场辐射功能和聚集效应。

三是在做大蔬菜加工方面有所突破。三江蔬菜加工厂纯属礼品经济,没有进入市场经济的大潮,有蔬菜加工腌制窖400多个,但属于初级加工,完全没有形成真正的产品,通过内引外联等模式,松林村正在尝试蔬菜上超市、进市场发展模式。

四是在做活休闲农业方面有所突破。三江镇属南昌市一小时经济圈之内,充分利用三江的山、水、空气、土壤优良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休闲、观光、蔬菜产业,成功引进了三江菜园、百花洲休闲垂钓中心、柏岗山农场三个农家休闲基地。

通过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做活商贸流通业,带动了周边众多乡镇种植蔬菜,辐射面积达8万余亩,涉及乡镇9个,每天运输人员到南昌达3000人次,年流动量70万人次,节假日、当墟时最高峰达到了3万人以上,成为了附近十几个乡镇的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的聚集点,镇区吸引了外来人口1.5万余人到我镇务工就业、开店经商、购房居住,新增餐饮店50余家,个体户550余家。城镇化水平达到42%,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3.7:60.3:16.0.同时产业的发展和商贸流通业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我镇土地资产的增值,镇区房地产产业蓬勃发展,土地价格逐年攀升(其中三江卫生院4.64亩地卖到960万,达到惊人的196万元/亩;房价达到2200元/平方米;临街店面价格由05年的4000元/平方米增加到1.5万元/平方米),成功地引进了三江商贸城、财富广场、幸福庄园等房地产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大大加速了城镇框架的扩大,人口不断聚集、功能不断增强,城镇化、工业化、农业化相互带动、相互发展,促进了我镇经济综合实力大发展、大跨越、大变化,一座具有实力、充满活力、充满魅力的新三江屹立在南昌的东南端。

第二产业发展论文 篇6

摘要:产业融合作为一种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在全球迅速实施,并引起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它将产业的边界模糊化,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逐步形成新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推进产业的升级。通过研究产业融合,对于我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产业融合 产业发展 对策

1 产业融合的内涵

人们最早研究产业融合是从信息通讯业领域的产业融合开始的,即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的融合现象。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兼并活动,产业的边界开始模糊化,大量出现了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经济现象。我们将此经济现象称之为产业融合。对产业融合的理解,应明确它不是几个产业简单的相加,而是由于技术进步、放松管制与管理创新,产业边界和交叉处出现的技术融合导致各产业打破原来的产业界限,使之相互介入、相互渗透,从而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形成一种新型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最终达到产业之间产品、业务与市场的全面融合。要注意的是首先虽然产业融合往往以技术融合为先导,但不是所有的技术融合都能形成产业融合;技术融合能不能导致产业融合,还取决于市场需求、制度和政策环境等因素。其次产业融合的结果会改变原有产业的垄断与竞争关系。对于自然垄断性产业来说,它要与其它产业融合,首先必须打破垄断,放松管制,允许其它产业的企业进入,这必然会改变这些产业原有的垄断与竞争关系。而对于其它产业来说,也会涉及其市场关系的变化。因为产业融合前,只有属于本产业内部的企业之间才相互存在竞争关系,而与产业外的企业之间则不存在竞争关系。但是,一旦由于产业融合的需要,本产业与其它产业积极地展开了相互介入,那么本产业的企业与其它产业的企业也就处于相互竞争的状态之中,从而使竞争进一步激化。最后伴随着产业融合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必然会出现企业破产倒闭、企业合并和企业重组等现象,使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发生变化,其经营的业务和范围也会有很大的扩展。

2 产业融合对我国产业发展的作用

2.1 产业融合促进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 产业融合往往发生在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因为高新技术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具有广泛的关联性。高新技术产业融入到传统产业过程就是用高新技术取代一些传统技术的过程,这将导致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边界模糊、甚至消失,引发传统产业的分化、解体和重组,促使传统产业迅速过渡为高新技术产业,促使较低层次的产业结构抛弃一般的演进过程,获得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新的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新的产品被广泛使用,新的服务被广泛普及,从而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不断催生,旧技术、老产品、低层次服务不断萎缩或消逝,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2 产业融合促进各产业部门多头并进式发展 产业融合使各产业部门增长率的差异大大缩小。因为产业融合将改变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线性的这一传统的替代规律,使各产业与创新起源点的距离基本相同,技术进步周期的步调基本一致,因而产业生产率上升的差距在大大减小,从而各产业增长的速度差异缩小。比如传统的低速增长的农业部门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形成现代农业产业,具有和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一样的高增长率。因此产业融合为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并行发展提供了可能。随着产业融合,经济增长将表现为多元新兴部门并行发展、相互促进的特点。

2.3 产业融合将有利于整合资源,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产业融合有利于具有互补技术的企业通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共同开发平台,降低研发成本。产业融合导致的企业内外部组织的网络化,使得企业具备了更为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产业融合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使得企业更能迅速的组织生产和销售。产业融合导致新产品的出现,这些创新产品和以往的产品不同,具有多样化和更好的功能,产品的收入弹性较高。产业融合带来的产品标准化和模块化,使得产品的规模生产变得更加容易,产品生产的柔性也得到提高,从而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2.4 产业融合可以推进产业制度变革 在产业融合中,产业的发展模式、发展规律、发展规则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这就给旧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例如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必将对原有的传统产业扶持政策带来冲击,对传统产业的管理体制提出挑战。只有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才能促进产业融合后的新产业的发展。

3 加快我国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3.1 营造促进产业融合的良好环境 政府要根据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科学、细致地做好产业融合规划,以促进不同产业在融合渗透中共同发展,并形成相互融合的新型产业体系;消除部门限制和条块分割障碍,形成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运作机制;进一步放松对部分产业管制,以便于产业融合;制定新的管制规则,为产业融合和企业发展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投融资体制,抓紧制定和完善促进产业融合的法律体系,促进产业融合政策环境优化。

3.2 加快建设产业融合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机制 以政府为主导,加强对基础研究和设施的投入,建立各种应用性的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为社会提供应用技术研究平台。建立不同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研究机制,促进各部门间研究开发的合作。建立多学科和技术交叉的聚集地,搞好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3.3 培育不同产业之间融合渗透的优势产业群 根据我国及各地经济发展的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方向,以及产业之间衔接和融合关系,培育不同产业之间融合渗透的优势产业群,并按照“自主、多元、共赢”的市场经济原则,组建新的发展产业融合的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

3.4 促进企业融合发展 企业是产业融合的主体。顺应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企业在观念上进行革新,战略上实施转变,从多个方面推进产业融合。一方面按照市场机制要求,通过混合兼并、战略重组等形式实现资源合理流动,形成充满活力和有较强竞争力的新的融合企业。同时各种形式的兼并、重组也给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带来了不稳定性。企业要重新设计适应产业融合的战略和制度。另一方面鼓励各类企业从融合需求出发,推进技术的创新融合,提高产业融合的紧密度。

3.5 积极培育各类产业融合的中介服务机构 应积极培育各类产业融合的中介服务机构。要重点支持专业人才引入、从业人员培训、企业信用鉴证、行业资质论证、法律规章咨询等方面中介服务机构。重视对传统中介服务机构进行改造,引导这些中介服务机构扩展知识面、增加服务功能和扩大服务范围,不断提高对产业融合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3.6 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训练 产业融合对融合型和创造型的人才产生强大的需求。各类高等院校应技术交叉融合的发展态势,尽早开设相关专业,开展多层次的学历教育,培养产业融合所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各类科研院所应尽快开展融合型研究和跨学科专业设置,培养具有复合性知识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企业应建立起再教育培训机制,改善企业职工的知识结构,让员工掌握更多更新的复合性知识和技能。

总之产业融合极大地推进着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是产业经济发展的必然。为此我们应从优化产业融合的内外部环境入手,制定和实施新的政策、措施来保障和促进我国产业融合,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5).

[2]道良德.产业融合上海产业发展的新趋势[J].区域经济.2004(2).

[3]赵永辉.产业融合发展: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J].浙江经济.2008(4).

[4]陈彩娟.推动我国产业融合的对策研究[J].市场经纬.2008(4).

第二产业发展论文 篇7

一、河南省信息产业发展情况

(一)产业发展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速态势

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共有企业470余家,从业人员6.5万人,产业规模在全国和河南省工业门类中的位置不断提升,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具有一定优势和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及产品。安彩集团彩管玻壳产能已跃居世界第一,许继集团的电力电子产品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新飞集团的家电产品和税控机在全国居前列,洛阳单晶硅硅片产量及出口量全国第一。

(二)重点项目建设

“十一五”以来,河南全省信息产业部门一直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大推进。2009年,由省信息产业厅招商引资,河南省电子规划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美国MXBINC和香港新威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决定在河南投资建厂生产手机,标志着河南第一家手机生产企业的诞生。濮阳的电光源产业项目,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已经形成产业集群,目前年生产规模达40~50亿。安阳凯瑞数码有限公司的光盘生产项目,即将扩建28条生产线,二期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光盘7亿张的生产能力,销售收入可达8亿元,光盘生产能力全国第一。

(三)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建设重大突破,产业聚集度提高

在信息产业部发布的40个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区中,河南就占据了4席三个省级产业园分别是洛阳硅电子产业基地、南阳光电产业基地、濮阳电光源产业基地。从地理分布看,以郑州为核心区,在沿京广铁路的安阳、新乡、郑州、许昌、漯河、驻马店和沿陇海铁路的郑州、洛阳的T字型带状区域内,充分利用我省中原城市群的城市规划、交通、通讯、物流等一体化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共享的良好内外部发展环境,打造郑州信息网络安全和软件业,新乡绿色电池和信息家电业,许昌电力电子装备制造业,洛阳半导体及电子材料,安阳新型显示器件等产业集群。培育焦作、鹤壁、南阳等新兴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区。

二、全省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

(一)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全国工业信息化持续良性发展,企业主体地位得到显著加强,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果逐渐凸显。工业信息化的大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工业信息化已成为我国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最具影响和效能的工作之一。近年来,我省信息化进程一直伴随着企业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目前信息化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制造业,工业企业中,并在不断深化中。首先全省一些大型企业在生产、经营、销售等关键环节已经完成了信息化建设。

(二)政府事业单位信息化(电子政务政府在线)

河南省信息中心承建的河南省电子政务外网工程进展顺利,2008年,省直部门共有68家接入外网,国家扶贫办、监察部、文化部、应急办通过国家外网和省外网开展网上业务信息传输。在2008年春节期间的抗灾中,河南省信息中心通过省电子政务外网应用平台短信系统将全省煤、电、油、汽、运等经济运行数据即时发送给省领导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为各级领导及时掌握全省资源的运行情况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辅助决策信息,为打赢抗击冰雪灾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收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三)农业信息化建设(村村通)

2007年,河南省信息产业厅开展了漯河、许昌、济源、三门峡等国家级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试点工作及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工作,农业厅继续推进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建设、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和资源整合,商务厅启动了“河南省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并开通了“新农村商网”,卫生厅启动了“新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省委部门牵头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厅牵头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文化厅组织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均在全省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18个省辖市和142个农业县农业部门都设有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70%的乡镇设立了信息服务站。县级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和信息网站总数已达到151个。新建乡镇信息服务站302个,乡镇信息服务站累计1518个,建立了从省到乡的农业信息化工作体系。

三、河南信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总体规模水平较低,产品技术水平不高

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核心技术我们并没掌握,或者说发展层次较低,高技术产品还主要是做国际上其他信息产品的外包工作。其次是我们现阶段的信息产品制造,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外来产品的依图加上与拼装,甚至有模仿之嫌。从河南省来看,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特殊问题是。首先,决策上举棋不定,政府有关部门在如何发展信息产业方而还缺少良方和大动作,在产业选择上有错失机会的缺憾。其次,信息产业的总体水平较低,产品技术含量低,对经济增民和发展的带动能力较小。

(二)竞争压力大,高端人才缺失

信息产业发展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和发达省市竞争的内外双重压力。随着社会对信息产业的逐渐重视,产业政策的逐步改善,信息产业投入的增加使各地信息产业快速发展起来,信息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消费者的选择面也越来越宽,信息产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沿海地区凭借其人才、资金和自卞知识产权的优势,技术转化快,市场占有率高,信息化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这对河南省信息化发展形成压力。再加上信息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产业,开发新一代产品或者研究一种新技术,必然伴随着高额资金的投入和高风险的承受,当企业进入市场耗费巨大的资金倾力打造的产品可能己经属于流通中的普通产品,这种现象对信息企业的打击是致命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各个企业的研发能力、产品更新换代提出了要求。

参考文献

[1]毛建.推动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N].光明日报.2007.

第二产业发展论文 篇8

关键词:第二产业,循环经济,对策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 (简称3R原则) 。3R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是必不可少的。减量化或减物质化属于输入端方法, 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在生产中制造厂可以通过减少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或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在消费中人们可以减少对物品的过度需求, 选择包装较少和可循环的物品以及购买耐用的高质量物品等。

二、西藏第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循环经济

1. 西藏第二产业的发展现状

西藏解放以来, 第二产业从无到有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发展迅速, 总产值比重不断提高。已形成以矿产资源开采加工为主的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但无论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相比, 西藏第二产业发展仍相对落后。表现在产值比重低、产业发展对地方经济拉动能力非常有限, 产业链短, 效率低。产业结构偏离度高, 难以有效吸收当地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同时企业规模偏小, 工业集中化低, 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集聚地。优先发展第二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 就业人口向第二产业转移仍是未来西藏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

2. 用循环经济的视角看待西藏第二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1) 循环经济是西藏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西藏发展第二产业不仅对改变西藏落后面貌,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且对于西藏产业结构的合理完善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西藏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则要求在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 通过循环经济理念与技术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 合理调控环境容量, 实现资源科学利用、环境合理保护, 实现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西藏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 第二产业有助于西藏全面推进循环经济。

第二产业的地位决定了它在产业结构中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连接作用。在第二产业中发展循环经济, 也可以更好地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促进第一产业的产业链延伸和为第三产业的合理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其他必要的基础服务。因此, 第二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在第二产业中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有助于全面推进循环经济。

(3) 西藏文化中的循环经济思想是第二产业发展的思想根基。

在藏文化里, 藏族将自己居住的这块土地神圣化, 他们认定高原是一块神圣的重地, 将它命名为“神圣雪域”。这里的“圣地”“宝地”, 不是一般的地理概念, 而是一种文化概念, 它取决于一个民族在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和他们的生活目标与理想。在青藏高原上, 不管是高山、湖泊, 赋于神圣依据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所在。这也使青藏高原的自然面貌和人文景观和谐地组合为一体, 成为相互依存的完美整体, 这不仅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完美组合。藏族的生态思想质朴、浪漫、亲切、自然, 容易成为人们普遍的心理和行为准则。藏族的原始宗教生态观里没有人物二元平等的思想, 藏族先民认为, 作为客体的自然高于人类, 它决定着人类的命运, 在自然面前, 人是被动、无能的。这种自然而纯朴的生态观念, 是高寒的青藏高原环境得以保护的文化基础。

所以, 在西藏推进循环经济的建设, 首先要弘扬当地传统的生态文化, 传统生态文化是藏族人民建设家园、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的思想基础, 只有在继承现有文化的基础上, 才能更好地推进。通过加强循环经济建设, 来促进该地区建立生态经济体系, 以环境持续为保障, 以生态持续为基础, 以经济持续为条件, 以社会持续为目的, 达到民族生态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

三、基于循环经济的西藏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 政策落实是重点

全面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会议精神、西藏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把相关的优惠政策与西藏第二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重点研究制定促进节能、节水的鼓励政策, 继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 加快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相关政策和机制, 研究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机制。充分运用价格调节机制促进资源节约, 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2.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 注意同自治区的经济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 搞好西藏第二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 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 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西藏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从西藏地区实际出发, 以循环经济为重要内容, 制定实施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及清洁生产推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领域的具体规划。针对青藏高原环境资源特点, 合理规划调整第二产业结构。一是以节水、节能为重点, 促进西藏企业节能降耗,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以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环保产业为重点, 促进西藏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转变。三是以废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重点, 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四是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 开发西藏特色无公害农牧产品与绿色食品;以有机农业建设为基础, 开发有机食品 (产品) 为目的, 发展西藏有机产业。

3. 加快西藏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细则的制定实施做到有法可依。

在法律层面, 西藏要建立和完善符合区情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改造现有的资源环境政策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体系。循环经济建设难度大、涉及面广、周期长。发展循环经济, 是各级政府的职责, 需要经济综合部门和资源环境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进行定位, 从不同角度共同发挥主导作用。要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公众行动, 三者缺一不可。需要通过严格执法来规范政府、企业、公众的行为, 做到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政府要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及分阶段推进计划。各地区、各行业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推进计划, 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 并逐步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和依靠科技进一步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四、结语

物流发展、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 篇9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生产活动在地理空间的集中现象,其实质是资源配置在空间上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历史的原因,改革开放前我国各地区基本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产业的空间布局分散,地区专业化水平较低。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主导地位的确立,各种资源开始集聚于在地理、政策上占据绝对优势的东部沿海地区。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1]-[5],我国制造业往东部沿海聚集,并且制造业区域布局的不均衡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东西部“二元化”的主要因素。依据区域产业转移理论,高梯度区域随着产业的聚集和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拥挤成本”,要素价格不断上升,投资回报率下降,这将促使一些传统产业向要素价格低廉、投资回报率较高的低梯度区域转移,而中国的现实与这一理论背离。

那么,为什么在东部地区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制造业仍然不断往东部地区聚集,而没有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不少学者从制度、文化、市场开放度、外部性获得等角度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也有学者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运输成本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但由于运输成本难以衡量,因此,以往对运输成本与产业集聚的研究大多是定性研究,缺乏定量研究支持。本文将从物流这一角度,实证分析物流发展与产业集聚的关系。之所以选择物流这一角度,原因有两点:一是仅仅以运输费用来反映产品的空间转移成本不够恰当;二是缺乏运输费用的相关数据,虽然物流费用也没有具体统计数据,但可以以一个地区的物流业发展水平来衡量,物流业发展水平越高,物流费用越低,反之则越高。

二、分析框架

对产业集聚的研究,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是在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相互权衡的框架下加以分析的,认为规模经济效果越明显,运输成本越低,产业集聚越显著;规模经济效果越不明显,运输成本越高,产业集聚越不明显。相关研究还指出,如果没有规模经济导致的收益递增,产业集聚将难以发生;而如果没有运输成本,产业的空间分布将不会有任何集聚的动力。Krugman将运输成本定义为“两地之间公共交通运输成本”,现代物流理论认为,仅仅将产品在两地之间的转移成本描述为运输成本并不全面,Poul Ove Pedersen(2001)[6]的实证研究表明,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运输费用是区域经济和区域工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其重要性越来越弱,但如果从更广的意义来看,即将运输看作物流中的一个环节,那么物流对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则是越来越重要。物流是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一系列功能的有机结合,运输成本仅仅是物流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以物流成本代替运输成本可以更好地描述产品的空间转移成本。

NEG(New Economic Geography)构建的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与产业集聚的模型较为复杂,林理升、王晔倩(2006)根据NEG思想建立了一个简明的分析框架,来考察地理位置造成的运输成本差异和劳动力流动成本对制造业区域分布产生的作用[7]。在林理升、王晔倩的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根据我们研究的重点进行完善,并讨论在物流费用差异下制造业厂商的选址问题。采用Fujita and Thisse(1996)的模型假设,集聚区域的每个厂商获得的外部性是均等的,以a(x,y)表示在x地的一个企业从y地的一个企业获得的好处,即企业获得的外部性,以f(y)表示企业的密度(∫f(y)dy=F(y),F(y)为某地企业的分布函数),A(x)表示在x地的一个企业获得的总的外部收益,x,y∈x(x代表地区),可以得到:A(x)=∫a(x,y)f(y)dy。再假设生产所需要的使用的土地为Sf,劳动为Lf,地租为R,工资为W,如果地租由该地区企业的数量决定,用m表示每个企业产生的边际地租,那么:R(x)=∫bf(y)dy。同样,如果假定一个地区的工资取决于原有的均衡状态,则可以把它看成地理因素的函数w=w(x),物流费用也取决于地理位置和运输量k=k(x)C。由于各地区对制造业企业的优惠政策存在差异,税收可以看成是地理位置的函数T=T(x)。因此,在x地的某企业的最大化利润为:

为便于比较制造商对于厂址的选择,以我国东部、西部两个地区为例进行分析。假设产品只在国内销售,产量不受地理位置的影响,以x表示东部地区,y表示西部地区,那么,(1)式可以看做企业选择东部地区所获得的利润,(2)式为选择西部获得的利润:

如果企业选择在西部地区建立厂址,那么必须有:π(y)>π(x),即:

由于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因此为简化起见,可以将西部地区的税收和地租视为0,同时,由于产业集聚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企业可获得的外部性很小,也可以视为0,因此,(3)式简化为:

(4)式是企业选择西部建厂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如果产品不是用于国内销售,而是主要用于出口,那么(4)式变为:

从(4)、(5)式的比较可以看出,企业选择西部地区,会比选择东部地区多支付产品从西部到东部的空间转移成本,因此,对于出口型企业,尤其是在产品的物流费用较高的情况下,企业更不会选择西部地区。

由于工资具有一定的粘性,因此东西部劳动力成本差异可以看做一个常量,厂址选择在东部地区,在获得外部性A(x)的同时,必须支付较高的“拥挤成本”,R(x)Sf、T(x),两者呈正相关关系;物流费用差异[k(y)-k(x)]C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目前,中国物流业发展较为落后,据统计,2007年中国全社会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仍高达18%,东部地区由于有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较发达的物流服务业,相比于西部地区而言,物流费用要低得多,尤其对于制造业而言,物流费用更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但长期而言,随着中国西部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中国物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东西部地区物流费用差异将会缩小,物流费用在产品成本中的比例也会不断缩小。当物流费用降低到企业可以接受的程度时,或者物流费用不再是企业选择厂址考虑的重要因素时,在东部地区高昂的“拥挤成本”作用下,企业将选择西部地区,从而促进产业的转移。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就物流业发展(物流费用的降低)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作如下假说:在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较为落后,物流费用较高的情况下,物流业的发展将会促使西部地区的要素继续往东部地区转移,东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程度将进一步增强;但当物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即物流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小时,东部地区制造业将往西部地区转移。长期来看,制造业集聚程度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形状(见图1)。

三、实证分析

笔者利用1995—2009年数据对以上推论进行实证分析。

(一)变量及模型的设定

1.制造业区域集中度。Ellison and Glaeser(1997)[8]构造了一个衡量制造业集中程度的指数,但其指数较为复杂,所使用的数据难以获得,Henderson and Lee(2001)[9]将这一指数简化,林理升、王晔倩(2006)采用这一简化指数对我国制造业集中度进行衡量,结果能够较好地展示我国制造业的集聚现状。因此,本文采用这一简化指数,其公式为:

其中,αi(t)表示t时刻地区i的集聚指数,Pi(t)、P(t)分别表示t时刻i地区的人口和全国的总人口,Ei(t)、E(t)表示t时刻i地区的制造业就业人口和全国的制造业就业人口。αi(t)的值介于-1和1之间,如果趋向于-1,表明制造业完全分布于其他区域,如果αi(t)接近于1,则表明制造业完全集中于本区域,接近0表明制造业完全分散于各个区域。

2.物流发展水平指标。由于物流费用数据难以获得,因此只能以物流业发展水平来衡量,物流业发展水平越高,物流费用越低。参考已有相关文献,我们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生产总值来表示。在本文中,以各地区物流业产值与GDP的比例表示物流业发展水平。

3.根据推论,设定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如下:

上式中,α为集聚指数,wl为物流业产值与GDP比值表示的物流发展水平,wl2it表示物流发展水平的二次平方项,如果当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制造业集聚程度逐渐降低,那么β2的值应小于0。

(二)实证分析

1.各变量的面板单位根检验。为了避免虚假回归,对α、wl、wl2三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面板单位根检验的方法较多,但每种方法都有优缺点,我们选择Levin,lin&Chut、Im,Pesaran and Shin W-stat、ADF-Fisher Chi-square、PP-Fisher Chi-square四种检验方法,并选择四种方法检验一致的结果[10]。检验结果表明,三个变量的原始序列没有同时通过四种方法的检验,而一阶差分项则同时通过检验,说明三个序列都是一阶单整的。

2.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及协整方程估计。三个变量都是I(1)序列,存在协整的可能性,采用两步检验法进行协整检验。经过检验,选择截面固定效应和时期随机效应较优,在式(7)基础上,进行回归,结果如下(见表1):

表1中,ad R2=0.895,F=128.09,说明模型的拟合

注:根据残差序列特征,选择无截距和趋势项的模型,由于Im,Pesaran and Shin W-stat检验必须是有截距或趋势的,所以此方法对残差的面板单位根检验失效,选用Breitung t-stat检验代替。**、*分别表示在5%、10%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

效果较好。残差的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说明,残差是平稳的,协整关系存在,该回归方程就是协整方程。回归方程中,截距项不显著,wl对集聚指数的影响系数为0.034 1,在10%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表明随着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制造业集聚程度将进一步增加;wl2对集聚指数的影响系数为-0.067 1,在5%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系数显著为负值表明在物流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导致集聚程度的降低。这说明,物流发展水平的提高、物流费用的降低与制造业集聚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更准确地讲,二者存在鲜明的“倒U型”关系。利用一阶导数可得到:

计算得出:wl=25.41,即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只有当物流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5.41%时,制造业集聚程度才开始降低。显然,这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即使在物流业发达的欧美国家,这一比例现在也仅为10%左右,2009年中国这一比例更是仅为5.02%,但这并不表明制造业不会往中西部地区转移。实际情况是,企业的选址决定是综合考虑外部性、拥挤成本和物流费用的结果,而不是仅仅考虑物流费用。因此,随着东部地区集聚程度的提高,企业在获得外部性的同时,拥挤成本将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只要物流费用降低到企业可以接受的程度,东部地区的一些传统产业即开始往中西部地区转移。

四、结论及启示

在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关于运输成本和产业集聚的分析框架下,引入物流这一概念,从物流角度去分析物流发展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并利用1995—2009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流发展与制造业集聚之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即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费用逐渐降低,将促使制造业进一步往东部地区聚集;而当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物流费用的进一步降低,则会促使产业集聚程度的降低,产业将由东部往中西部地区转移。

当前,制造业正在不断往东部沿海地区聚集,这也是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越来越大的重要原因。要缩小这种差异,西部地区首先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网络,不断降低东西部地区物流费用差异,使西部地区的成本优势更加明显;其次,西部地区应根据自身特色,发展一些产品物流费用较低的行业,从而避开目前较高的物流费用,实现特色产业的集聚。

摘要:在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关于运输成本和产业集聚的分析框架下,引入物流这一概念,从物流角度分析物流发展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流发展与制造业集聚之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即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费用逐渐降低,将促使制造业进一步往东部地区聚集;而当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物流费用的进一步降低,则会带来产业集聚程度的降低,产业将由东部往中西部地区转移。

关键词:物流发展,产业集聚,产业转移

参考文献

[1]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J.]经济研究,2004,(2):84-93.

[2]吴学花,杨蕙馨.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10):36-43.

[3]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8):106-116.

[4]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4):79-89.

[5]陈秀山,徐瑛.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其对区域分工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8,(10):104-116.

[6]Poul Ove Pedersen.Freight transport under globalisationand its impact on Africa[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1,(2):85-99.

[7]林理升,王晔倩.运输成本、劳动力流动与制造业区域分布[J.]经济研究,2006,(3):115-125.

[8]Ellison,G.and E.L.Glaeser.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A Dartboard Approac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7,(105):889-926.

[9]HendersonJ,.V.&Todd Lee.Scale Externalities in Korea[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1,(49):479-502.

第二产业发展论文 篇10

1 产业现状

1.1 柑橘产业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近几年, 蓬溪县委、县政府优化产业结构, 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和工作力度, 使蓬溪县优质柑桔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全县种植柑橘乡镇达18个, 面积已达到0.46万hm2, 已投产面积0.26万hm2, 年产果1.55万t, 果农产值收入2 580万元。

按照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科学规划, 坚持“一村一品”、适度规模发展的原则, 在群利、蓬南建立了万亩甜橙基地;在大石、宝梵、回水、天福等乡镇建立了万亩优质杂柑基地;在三凤、金龙、赤城、鸣凤等乡镇建立了万亩优质矮晚柚基地;在下东建立了优质柠檬基地;在任隆黑白沟村建立了优质沙田柚基地。目前, 柑橘产业已成为这些基地乡镇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为保障基地建设中无病毒容器苗的足量供应, 分别在大石镇乌木嘴村建立了年产优质苗木200万株以上的高标准柑橘脱毒容器苗繁育基地13.33 hm2, 在赤城镇任家桥村建立了年产优质苗木150万株以上和盆栽矮晚柚的育苗基地10 hm2。现两繁育基地的苗木已远销省内外。

1.2 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柑桔产业发展

1) 业主经营模式

四川宏宇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自带资金和技术投资1 000多万元在大石乌木嘴村租赁土地已栽植杂柑33.33 hm2;永红矮晚柚公司投资1 000万元, 已在任家桥村租赁土地33.33 hm2, 建立了桩头矮晚柚科技示范园及育苗基地。该模式有利于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发展柑桔产业。

2) 寄种模式

永红矮晚柚公司与农民共同投资发展矮晚柚, 公司出技术, 出种苗并负责产品收购、销售;农民出土地、出肥料、出劳力, 负责栽植管理, 公司与农户二八分成, 在三凤、蓬南等5个村已发展矮晚柚333.33 hm2。该模式有利于降低农民种植风险。

3) 代管模式

对外出打工和无劳力、缺技术的农户, 将栽植的柑桔委托有技术、有经营能力的业主负责管理经营, 并与农户签订代管协议书, 业主每公顷每年在利润中提取3 000~4 500元给农户。

4) 承包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乡政府出资聘请管理人员, 并解决肥料、劳务费和管理人员报酬。如回水乡乡政府聘请了一名懂技术、有威信的管理人员与惠林村签订了33.33 hm2柑桔管理责任书, 包成活率、包面积, 包施肥、除草、修枝、病虫防治等工作, 分段检查验收, 兑现报酬, 由于管理工作落实, 33.33 hm2杂柑普遍长势良好。

1.3 探索建立了林下综合循环利用模式

为加强果园综合利用, 一是果园间种药材、蔬菜。在果园地里可间种半夏等中药材和青椒、小白菜等蔬菜;二是果园饲养小家禽。果园可饲养珍珠鸡、鸭、鹅等小家禽可捕食部分害虫和吃些杂草, 其粪便又是优质有机肥, 可有效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提高水果品质;三是成林果园间作菌类, 废料入土作肥。发展林下经济循环利用种植模式, 进一步提升了地力, 提高了土地使用率, 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4 抓好校地合作联系

为提高果树管理与种植技术水平, 蓬溪县与四川农业大学实行“校地合作”, 成立了大石镇拦沟堰村杂柑专家大院, 三凤镇观斗山村矮晚柚专家大院, 聘请了两名专家教授作技术指导在三凤建立了矮晚柚科技示范园、在大石建立了杂柑科技示范园, 为指导和辐射带动全县优质柑橘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2 存在的问题

2.1 品种结构不合理

蓬溪县柑橘的品种中, 柚类占的比例较大, 其他的如甜橙、宽皮柑橘、柠檬等较少。柑橘中的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也不合理, 大多为中熟品种, 早熟和晚熟品种较少。造成了蓬溪县柑橘鲜果供应时期脱节, 旺季易出现果贱伤农, 淡季又缺乏货源。另外柑橘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力度不够, 适合市场需求的新、特、奇品种较少。

2.2 缺少科学的管理技术, 单产低, 效益低

近年来由于大量农民外出务工, 果园的管理严重缺乏劳动力;又由于果树的前期投入较大, 见效较慢, 很多果农不愿投入资金;导致很多果园重栽轻管现象较为突出。在柑橘的生产管理过程中由于很多果农缺乏科学的管理技术, 对果树的修剪、施肥、防病治虫等管理都不到位或者是方法不恰当, 致使果树病虫害发生严重、生长普遍较差, 从而造成柑橘单产低、果品质量不高, 果农经济效益较低。

2.3 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

国内外很多实践经验证明, 只有专业合作社或公司化的果农协会发展壮大, 才能提高产业素质, 确保农民利益, 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 蓬溪县还没有成立任何果农协会组织, 柑橘类的专业合作社也只有两个, 而且生产规模也不大。大部分果园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为主的分散经营, 规模小、产值少、技术水平低、市场信息不灵通、抗灾害风险能力弱。这种分散经营方式不利于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

2.4 水果商品化处理程度低

目前, 蓬溪县还没有水果加工企业, 由于无相关的加工企业支撑, 市场销售没有保证, 又缺乏贮藏和保鲜技术, 无法对产品进行调节供应, 从而使产品不能均衡供应市场和增值。又由于大部分水果在进入市场前没有进行分级、包装、打蜡等商品化处理, 其市场竞争力低, 导致果农的收益低, 生产积极性不高, 从而严重阻碍了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

2.5 果园基础设施薄弱

蓬溪县的大部分柑橘园建立在山坡地, 地理条件差, 橘园的交通、水利、电力、排灌等基础设施滞后,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状态。

2.6 投入不足

由于蓬溪县政府资金短缺, 县级财政投入有限, 而又没有专项资金支撑, 所以不能整体打造柑橘产业, 使柑橘产业发展水平和规模受到制约;蓬溪县水果专业技术人员只有两名, 基层专业人才缺乏, 先进生产技术难以实施, 县、乡、村技术推广网络不健全。

2.7 品牌意识淡薄

蓬溪县只有2个业主注册了柑橘商标, 其他的种植户, 由于没有专业合作社和协会的带领, 品牌意识不强。由于无品牌无包装, 又缺乏宣传, 大多数水果仍属于低档销售, 价值低。

3 发展对策

3.1 优化品种结构, 加大品种改良

为了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应结合市场需求, 因地制宜地加强柑橘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调整柑橘中各类品种早中晚熟种植比例, 特别要增加以青见、不知火等晚熟品种的比例, 以延长鲜果供应时期, 适应市场的消费需求。对果园内品种老化、品质下降的果树, 可通过高接换种和育苗定植等方法来进行品种改换更新。通过优化品种结构能够促进蓬溪县柑橘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2 加强科技培训, 提高水果产量、质量和效益

一是要提高果农种果的积极性, 坚持“建管并重”原则, 确保栽植一片、成活一片、管好一片、见效一片。二是加强科技培训力度, 提高果农的科学管理水平。果技人员可以通过会议、阳光工程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对果农进行果树管理技术培训。要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柑橘品种搞好相应的肥水管理、整形剪修、保花保果、综合病、虫、草生态防治等技术培训, 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现场讲解、现场示范以提高果农的科技管理水平, 从而提高水果的产量、质量和效益。

3.3 引进业主, 建立专业合作社, 实行产业化经营

一是要认真落实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 整合土地资源, 提升地力, 从而促进水果产业规模化发展。二是要积极引进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有实力的业主和龙头企业租赁土地开发柑橘产业, 并依托龙头企业, 实行“公司+基地+农户”或“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运作模式。三是积极建立水果专业合作社和发展中介营销组织。通过合作社和中介营销组织来负责产前、产中、产后技物服务工作, 来带动当地柑橘产业的发展, 从而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格局。

3.4 提高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

要引进先进的保鲜和贮藏技术对水果进行保鲜贮藏以延长鲜果供应时期, 提高产品附加值;另外要对水果进行清洗、分级、贴标、包装, 并在包装上注入当地特色文化元素等以提高产品的档次。通过采后商品化处理能够提高水果商品价值, 从而增强果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增加水果的效益。

3.5 加强果园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建议县政府加大对柑橘产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实行财政扶持, 部门联动, 项目打捆使用, 多渠道投入, 加强果园内交通、水利、电力、排灌等基础设施建设, 以改善运输条件和增加抗旱能力, 促进柑橘产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3.6 加大全面投入

一是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 列出专项的资金来支持和发展柑橘产业, 要对柑橘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品牌创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要制定并出台各项优惠扶持政策来吸引和鼓励有实力的业主和企业来集中规模地发展柑橘产业。二是要健全技术服务体系, 按照“完善县级, 充实乡级, 健全村级”的原则, 建立健全三级柑橘服务网络体系, 确定专、兼职技术人员负责柑橘产业技术服务工作。

3.7 实行标准化生产, 实施品牌战略

第二产业发展论文 篇11

一、准确把握生物产业发展的形势,明确“十一五”生物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是目前世界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开始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即生物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已经进入快速成长期。现代生物技术首先应用于医药和农业领域,生物医药业、生物农业快速增长。全球范围内正在研制的2000多种生物药物80%已进入临床试验,批准了6000多例转基因动植物进行试验,批准生产的转基因动植物已达100余种;生物药品销售额占整个医药工业的比重,从1995年的不到4%迅速提高到2005年的11%,达到600多亿美元。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10年间增长了50倍,2005年达到9000万公顷。近年来,现代生物技术进一步向化学工业、造纸工业、环保工业、能源工业等渗透和融合,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一批新兴产业群体正在形成,将会出现一个又一个新的产业化浪潮。

二是生物产业将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中又一个规模巨大的主导产业。近10年来,全球生物产业的销售额约每5年翻一番,许多国家生物产业销售额增长率高达25—30%,远高于全球经济增长率。到2005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市场价值达52.5亿美元,占全球种子市场的18%;燃料乙醇产量约为3000万吨,生物柴油产量已超过350万吨;生物服务市场以年均20—25%的速度快速增长,2005年全球委托合同研究达163亿美元,占研发投入的24.7%。更重要的是,现代生物技术是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最具关键性意义的科技创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要求为生物产业发展提供巨大动力和广阔市场空间。

三是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将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发展。目前加速生物产业发展,抢占生物经济时代制高点,保障国家生物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点。美国白宫、国会均设有生物技术产业委员会跟踪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及时研究制订财政预算、管理法规和税收政策;先后启动实施了禽流感防治专项行动计划、国家生物质能源计划、生物信息基础设施计划、生物盾计划等专项行动计划,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欧盟委员会制订了《欧盟生命科学和生物产业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欧洲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政策措施,强调欧盟各国应发展生物产业集群,发挥在国际合作和制订国际标准中的领导地位。日本制定“生物产业立国”战略,并于2002年启动实施了“生物行动计划”,具体包括50个指导计划、88个基本计划和200个详细行动计划。印度力争成为生物产业大国,2001年研究制定了《印度生物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四是我国生物产业面临突破性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一是时代机遇。当前,现代生物产业发展正处于成长期,产业内尚未形成类似汽车、半导体、软件等产业那样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产业发展的垄断格局,为我国在局部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我国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机遇期,在我国具有产业经济技术基础的领域,抢占一些制高点,实现跨越发展,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二是全球化机遇。从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发明到进入生物经济时代,需要庞大的人力、财力投入,需要全球市场分摊创新成本,国际合作将是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这为我国发挥比较优势,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交流与合作,实现生物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国可以发挥独特的生物资源优势,广泛参与生物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分享生物技术创新成果,加快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三是生物产业与传统产业联动发展机遇。我国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生物技术应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发展空间也比较广阔。我国只要坚持以应用促发展的方针,把发展生物经济、循环经济、知识经济和工业化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我国在纺织、化工、冶金等领域的比较优势,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价值,在发展生物经济的同时,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五是加速生物产业发展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发展生物产业是惠及我国十几亿人口健康的民生工程,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富农工程,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绿色工程,是保障国家生物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的安全工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工程。

基于上述对生物产业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规划确立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概括起来讲,就是要坚持二十四字的指导方针,围绕“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这一总体目标,突出七个方面的重点,实施九大专项:

(一)坚持24字指导方针,就是“自主创新、国际合作,重点突破、集聚发展,市场主导、政府推动”。这是针对我国国情、生物产业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来的

坚持自主创新、国际合作的方针,就是要把加强自主创新作为我国生物发展的战略基点,大力推进生物技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强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的主导权。同时,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机遇,积极开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提高发展效率,加快我国生物产业发展。

坚持重点突破、集聚发展的方针,就是要集中有效资源对有所为的领域重点突破,要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技术相对成熟、成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产品,加快形成产业规模,培育新的增长点。同时,针对生物产业集聚化发展的特点,促进生物企业和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加快生物产业集聚化、特色化发展,形成局部优势,培育生物产业增长极。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方针,就是要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发挥企业在发展生物产业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培育生物产品市场,重点完善市场竞争环境,最大限度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的推动作用,这主要是考虑到,生物产业具有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等特征,我国生物产业目前尚处于全面发展的初期阶段,而且生物技术产品与人民生命健康、生物安全等直接有关,因此,政府必须发挥好引导、推动和扶持生物产业发展的作用。

(二)关于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总体目标

在规划研究过程中,我们综合考虑我国生物产业所处的历史阶段、基本条件和发展潜力等因素,认为我国生物资源丰富,为发展生物产业提供了宝贵的源泉和资源库;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发展阶段,为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内在动力;我国生物技术有一定的基础,拥有一支较有水平的研发队伍,而且产业初具规模,为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才技术基础。更为重要的是,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提高,已具备了参与生命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能力和动力。因此,《规划》提出了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力争通过10—15年的努力,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主要经济指标进入世界前列;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生物技术领域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生物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

实现上述总体目标任务,在战略步骤上提出“两步走”的设想。第一步是“十一五”时期,这一阶段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是四个方面:要加快建立起比较健全的生物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产业组织体系、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和行业服务体系;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持生物产业快速增长。具体目标可以概括为“十、百、千、万”,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年销售额过10亿元的生物技术产品,培育若干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大型生物企业,形成若干产值过1000亿元的生物产业集聚地,全国产业规模突破10000亿元产值(或5000亿元增加值),也就是要形成一批拳头产品、龙头企业、产业增长极,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

第二步是在“十一五”发展的基础上,再经过10年的努力,力争使生物产业增加值突破20000亿元,占GDP比重达4%。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关于生物产业发展重点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需求、生物产业发展趋势和我国国力,规划提出了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即一是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二是大力发展生物农业,三是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四是大力发展生物制造,五是大力发展生物环保,六是积极组织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七是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前五项重点任务是产业自身发展的重点,其中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相对技术基础较好,也较成熟,应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加快做大做强。而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制造相对技术基础较弱,技术发展也不成熟,应进一步加强重大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寻找重要突破口,加快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后两项任务是产业自身以外、但对产业发展有很大影响的重点任务。国家将加大力度做好有关生物资源调查、生物安全标准、安全监控、安全保障体系,保证生物产业健康发展。

(四)关于组织实施重大专项

采取重大专项这种方式培育和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实现重点领域的突破性发展的有效方法。《规划》首先确定了选择专项的原则:一是从重要程度看,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高关联性和高渗透性,市场潜力大;二是从任务特点看,涉及方面较多,是系统工程,需要在国家层面进行组织实施;三是从工作基础上,目前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基础,“十一五”期间能够启动。按照上述原则,确定“十一五”期间集中组织实施九大专项,即疫苗与诊断试剂、创新药物、现代中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育种、绿色农用生物产品、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和微生物制造专项。这些专项所涉及的领域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我国生物产业的强势领域和特色产业群。这九大专项的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制已接近尾声,将根据成熟情况逐步推进。

二、认真贯彻落实生物产业规划

(一)制订专项实施方案

按照规划要求,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组织编制九个重大专项的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专项实施的重要意义、专项相关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与问题、专项实施的重点内容与目标、专项实施的保障措施等。目前这一工作即将完成,即将进入组织实施阶段。

(二)推进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

目前已经分三批认定了石家庄、长春、深圳、北京、上海、广州、长沙、重庆、成都、昆明、武汉、青岛等1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从基地建设情况看,各省市政府高度重视基地建设和发展,具体表现在:一是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二是加强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积极支持生物企业走出去;四是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产业发展支撑能力。从基地发展成效看,集聚效应已经初步显现,具体表现在:一是基地正在成为国内外生物企业发展、生物技术人才创业的集聚地;二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三是国际合作加快,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为促进基地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今后将加强对基地的引导支持和管理。包括:对生物产业基地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公共支撑条件、基础设施、具有重大带动性和示范性的产业化项目给予相应支持。按照《关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管理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成立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考核专家组,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发展与运行状况定期进行考核等。通过基地建设,要形成创新能力的集聚地和辐射源头、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核心区、特色产业快速成长的增长极和带动全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三)进一步落实推进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目前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已提出了《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

在制订政策时,我们主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要突出生物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的特点,以及目前尚处于全面发展初期的阶段性特征,围绕初创期生物企业的培育,成长期生物企业的发展制订有关政策措施;二是突出我国国情,从解决制约当前我国生物产业的关键因素着手,明确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既有继承,也有创新,既有所突破,也照顾到方方面面;三是突出可操作性,使有关政策能够操作实施。

目前提出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化生物产业自主创新。二是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三是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四是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五是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六是加强生物资源保护和生物安全管理。七是加强组织领导。

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与各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尽快完成政策报批工作。尽早实施,形成有利于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为加大政策性金融对生物产业发展的支持,国家发改委已与国家开发银行近日联合出台了《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加强生物产业融资工作的意见》,今后还将根据规划要求,进一步与有关部门合作,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实施细则,比如探索企业债券支持生物企业、生物产业基地发展,落实有关财税优惠政策等,努力营造有利于生物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二产业发展论文 篇12

(一) 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甘南州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认真贯彻中央、省上有关文件精神, 同甘南州实际结合起来, 破除计划经济思维, 逐步改变束缚文化发展的观念和体制, 深入实施文化撑州战略, 全力推进文化甘南建设。第一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逐步深化, 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完善, 形成了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运行机制。第二是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逐步深化,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 以公有制为主体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培育合格市场主体, 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第三是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 运用资产监管、政策法规、经济奖惩等多种方式实施管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 形成管人与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运行机制。

(二) 具有民族特点的文化产业群初步形成

甘南文化产业发展注重挖掘文化资源、突出藏文化特色, 在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 积极拓宽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和发展空间, 大力开发具有甘南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初步形成了以文化园区、产业基地、重点项目、骨干企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体, 唐卡、藏医药、藏香、藏毯、洮砚、木雕、石雕、织锦带、哈达、帐篷、土酒、民族服饰、民族歌舞、堆秀、刺绣、酥油花、面具、藏文图书等一大批富有甘南特色的重点文化产品已经进入市场, 涵盖甘南文化重点领域, 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发展蓝图。

(三) 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截止目前, 甘南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共计31个, 具有代表性的分别为:

一是甘南州羚城藏族文化产业园区总投资8.3亿元, 该产业园区是目前国内规划最大的藏族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基地, 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00余亩, 项目建设包括即唐卡、藏毯、藏族服饰、木雕、石雕、印刷、藏香、演艺传播文化产业区, 甘南羚城藏族文化产业研发中心、甘南羚城藏族文化推广营销中心。截止目前, 羚城藏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已完成前期科研项目, 并将该项目列入甘肃省文化产业园区重点项目和甘肃省“十二五”规划。

二是当周神山藏文化国际生态旅游体验区计划投资9.1亿元, 规划总面积14.8平方公里, 项目包括安多民族体验区 (甘南州七县一市风情展示区) 、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安多藏文化演艺中心等, 当周草原景区水上景观建设项目已于2014年4月30日开工建设。项目建设将全面推进合作市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进程, 提升“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品牌知名度, 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

三是甘南文化新区主要项目甘南大剧院总投资近2亿元, 于2013年8月底建设完工, 投入使用。

四是夏河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项目由甘肃现代集团投资4亿元, 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鼎力开发建设, 目前已完成投资8600万元, 建筑部分已经全部完成, 已于2014年6月30日整体交付使用。项目包括唐卡展览、绘画培训、产品销售、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产业园区。

五是卓尼洮河风情文化产业园区项目, 该项目被列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重点项目, 目前项目的可研、环评、地勘等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该园区建设卓尼洮砚生产和临潭冶力关影视演艺文化产业基地。主要涉及卓尼县洮砚石质材料的挖掘、雕刻工艺和木雕手工技艺、艺术观赏、收藏价值的体现, 以及临潭冶力关风景区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发掘当地文化艺术的创作编排等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

六是舟曲县博峪民俗风情文化产业园项目, 总投资1.2亿元。目前已完成前期建设任务。主要涉及以博峪为代表的多地舞演艺开发保护中心、展示舟曲山前山后藏族服饰、民俗节庆文化等。

七是迭部县白龙江流域民俗生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总投资1262万元。目前已完成项目“三通一平”工作。该园区建设迭部腊子口生态文化产业基地。主要涉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多地舞传习和腊子口原生态民俗文化研究, 舟曲织锦带、迭部藏族服饰的开发利用等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

八是玛曲县欧拉生态文化园建设项目。总投资500万元, 2014年10月开始建设。主要建设格萨尔文化演艺展示厅、格萨尔王游牧大营、藏式毡房等生态民俗体验区, 研究开发以玛曲为代表的格萨尔说唱艺术、民间故事、甘南说唱艺人音像视频资料的展示等。着力打造“格萨尔发祥地”“天下黄河第一弯”“世界最美最大湿地草场”“藏民歌弹唱故里”“中国赛马之乡”五大文化旅游品牌。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 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甘南文化体制改革虽然在深入推进, 但与其他地区相比还相对滞后, 对于本地的经济体制改革而言也明显滞后。甘南七县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后, 存在诸多困难,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周转资金不足。经费主要依赖政府财政, 资金来源单一, 自有资金几乎没有, 缺乏正当的融资渠道。二是舞台精品创作缺乏人才和专门资金。现有的文化艺术人才交流培训较少, 多层次地培养文化事业与产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力度不够。三是民族地区经济和教育科技发展滞后, 制约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致使甘南州内基本无演艺市场。四是开拓甘南州外、省外演艺市场没有渠道。这些困难和问题, 严重制约着国有文化企业的经营。

(二) 文化人才总量不足, 文化创意经营人才匮乏

目前与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相比, 与站在时代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要求相比, 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 与日益紧迫的人才竞争态势相比, 甘南文化人才总量不足, 文化人才工作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主要是高层次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不够, 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 用人机制有待完善, 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匮乏, 整个社会没能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观念和氛围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 文化产业的竞争就是文化产业人才的竞争, 甘南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人才有之, 但新型文化人才少;有娱乐业从业人员和普通的管理人才, 但擅长创意和技术开发的人才少;一般性的人才有一定数量, 但高层次和复合型领军人才少, 尤其是既懂文化又懂经营、既善于市场营销又善于资本运作的复合型文化人才缺口较大。另外, 基层文化产业人才、尤其是农村基层文化产业人才相当缺乏, 至今没有建立网络化的文化人才资源库。具体情况表现为甘南文化类人才出现严重断档现象, 目前考古挖掘、古籍保护、文物鉴定、创作编导、节目主持、名编名记、创意策划、网络科技、金融营销、经营管理以及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技术交易、推介咨询、担保拍卖等专业人才非常缺乏, 特别是文化创意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奇缺, 州内寥寥无几, 外部无法引进, 难以适应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群众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人才的缺乏是制约甘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 文化产业总量不足, 生产经营规模小

在现阶段, 甘南州文化产业集中度、关联度较低, 规模效应较差, 已成为甘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之一。甘南文化产业在总体上缺乏竞争力, 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 甘南的传统文化产业诞生与计划体制下, 长期以来即被行政体制分割又被各种政策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总体格局, 表现出经营单位较多, 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 资源极度分散和不讲经济效益的特点。在文化市场迅速成型的今天, 这些特点全部转化为弱点。无论从文化产业的园区、基地、企业等集群看, 还是从文化产业投资额、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企业数、文化产品种类、行业从业人数等方面看, 尚不能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专业化生产、管理、经营的局面。

三、加快甘南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 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一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首先, 要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其次, 要继续深化完善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 科学界定文化单位性质和功能, 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循序渐进、逐步推开。

二要健全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完善文化产业扶持优惠政策, 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政策扶持力度。继续执行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 全面落实对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扶持政策。

(二) 加大人力资源开发, 重视文化产业人才的培育

一是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加强艺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 把实施项目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三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从业人员管理条例。同时加快文化行业特有职业工种的开发、鉴定标准的制定和相关教材的研发, 加强文化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探索职业准入标准和机制, 逐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培养长效机制。

(三) 加快文化要素市场建设, 延伸文化产业链

要规范整合资本、资源、人才、信息、技术、产权等市场要素, 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促进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市场和各文化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健全中介服务机构, 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 规范文化产品和产权交易, 以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甘南文化建设实现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构建甘南藏区出版物市场监管体系, 推进甘南州“扫黄打非”视频监控系统、网络管理监控系统、印刷企业监控系统、重点寺院网络服务系统建设。在加快文化要素市场建设, 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同时, 要积极延伸文化产业链, 力促文化产业“跨界”发展。

(四) 积极引领文化消费, 提升文化消费水平

引导文化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合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场所, 鼓励出版适应群众购买能力的图书报刊, 鼓励网络文化运营商开发更多低收费业务。对于电影等数字文化产业, 可以借用当前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采取股权众筹、P2P等多种模式, 实现文化消费和文化投资的双重目的。抓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 加快开发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等业务, 培育新媒体新业态, 扩大文化信息领域消费。

摘要:本论文从文化政策与实践探索的结合点出发, 从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到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科技创新, 积极引领文化消费, 提升文化消费水平等几个方面积极探索符合甘南州实际的文化产业发展对策措施。

上一篇:脚踏实地为梦想下一篇:自动化电镀流水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