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及构成因子(共9篇)
产量及构成因子 篇1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年播种面积及总产量均占全国1/3以上。黑龙江省大豆单产不高、总产不稳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缺少创新型技术,全省大豆平均产量至今未能超过3 000kg·hm-2。Cooper[1]利用半矮秆大豆品种和窄行密植栽培技术,在美国俄亥俄州连续稳定实现大豆产量达到6 000kg·hm-2以上。由此可见,良好的栽培技术和配套的栽培品种是提高大豆单产的关键[2-4]。该试验研究了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模式和传统垄作栽培模式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并对2种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寒地大豆高产栽培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农民增收提供技术保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黑龙江省抚远县地处黑龙江省东部,属第四积温带,年平均积温2 200℃。试验于2013年在黑龙江省抚远县进行。土壤为黑土,pH7.1,有机质含量2.5%,碱解氮158.5 mg·kg-1,速效磷17.6mg·kg-1,速效钾165.6mg·kg-1。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试验设置2个处理,即2种配套栽培模式,每个处理3次重复。处理1:半矮秆大豆品种合农60,45cm小垄双行,密度为40万株·hm-2,窄行密植栽培模式;处理2:对照品种黑河36,行距65cm,密度30万株·hm-2,垄作栽培模式。其它田间管理均相同。
1.2.2 调查方法大豆成熟期观察并记录小区倒伏植株(主茎与地面倾斜角度小于30)占该小区全部植株的比率。以2次重复平均值作为倒伏性观测值田间倒伏分级,小区植株无倒伏为1级;0<倒伏植株比率≤25%为2级(轻倒);25%<倒伏植株比率≤50%为3级(中倒);50%<倒伏植株比率≤75% 为4 级(重倒);倒伏植株比率>75%为5级(严重倒伏)。
成熟期每个处理取5点,每点取2m2实收测产并连续取10株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构成因素分析
由表1可知,黑河36产量构成因子株荚数、荚粒数、株粒数均高于合农60。就产量而言,窄行密植栽培模式下大豆产量为3 615kg·hm-2,垄作栽培模式下大豆产量为2 865kg·hm-2,经方差分析,2种栽培模式下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窄行密植栽培模式较垄作栽培模式增产750kg·hm-2。窄行密植栽培模式密度为40万株·hm-2,垄作栽培模式密度为30万株·hm-2。由此可见,窄行密植栽培模式是通过增加群体效应来增加大豆产量。
注: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差异显著性达0.01和0.05水平。Note: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and lowercases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1and 0.05level respectively.
2.2 倒伏情况分析
多风多雨季节,土壤疏松,地表湿润,易引发倒伏,植株倒伏对大豆收获及品质不利,是影响大豆高产、稳产和优质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5]。
2013年,黑龙江省抚远县降雨量极大,但是,密植栽培条件下的合农60倒伏率为0,倒伏级别为1级,而垄作栽培下的黑河36倒伏率为1.2%,倒伏级别为2级(见表1)。合农60属于半矮秆大豆类型,株高为47.6 cm,与黑河36 株高(63.0cm)相比,低15.4cm,且秆壮,更适合密植栽培,使得合农60抗倒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2.3 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1 可以看出,窄行密植栽培模式产量为3 615kg·hm-2,垄作栽培模式产量为2 865kg·hm-2,窄行密植栽培模式较垄作栽培增产750kg·hm-2,增产率达到26.18%。如果按照大豆价格4.00元·kg-1计算,窄行密植栽培模式较垄作栽培模式平均增收3 000元·hm-2。
3 结论与讨论
“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是在选用半矮秆专用品种基础上,通过缩小行距,增加单位面积的株数,提高光能利用率,最终实现大幅度提高大豆单产的种植技术。
试验结果表明,窄行密植栽培模式较垄作栽培模式增产750kg·hm-2,增产率达到26.18%,平均增收3 000元·hm-2,达到了致富项目的考核指标。
此外,作物倒伏与许多因子相关,主要由外界风雨引起,生长条件、栽培措施以及品种抗倒性差等也会引发或加重倒伏[6]。合农60[7]属于半矮秆品种,耐密植,秆强抗倒伏,合农60大豆新品种的育成为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重要保障。
半矮秆大豆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项全新的种植技术,大面积示范、推广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对黑龙江省大豆增产、农民增收有着重要意义。
产量及构成因子 篇2
关键词:肥水互作;寒地;水稻;产量;产量构成
中图分类号:S511.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1—0074—05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水分和养分是密不可分的,合理的水肥交互作用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土壤水分和养分是影响其产量的重要因子,水是发展水稻生产的先决条件。水稻的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等因素构成,因为产量性状是在不同生育阶段形成,所以不同生育时期干旱会对不同的产量性状产生影响。另有研究表明,适宜的水肥条件可以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在土壤水分很少的情况下,通过协调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关系,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多年来,国内外关于水分和养分对水稻产量的作用的研究已有丰富的报道。然而水分和肥料对产量的交互作用报道很少,尤其是有关水分和肥料对寒地水稻产量的交互作用报道更少。本试验以土壤水势为指标严格监测土壤水势,研究有效分蘖末至成熟期控水及不同的肥料处理对寒地水稻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节水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时间、地点
试验于2013年在庆安水利试验站进行。
1.2供试品种和肥料
供试品种为龙庆稻2号和垦鉴稻5号,均为12叶品种。供试肥料为46.4%尿素、46%磷酸二铵、50%硫酸钾、99%七水硫酸镁。
1.3试验设计
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各种肥料施人量及比例如表1。分蘖肥分2次进行,第1次施分蘖肥总量的70%~80%,于返青后(4叶期)立即施用;第2次施分蘖肥总量的20%~30%,12叶品种于6.0叶龄施于色淡、生长差、分蘖少处。用負压式真空表监测土壤水势,设3个水势梯度,分别为当土壤水势达-10、-15、-20 kPa时灌水,即-10、-15、-20 kPa为控水下限,自泡田起就要记录灌水定额。具体操作为秧苗移栽本田后,5~6 cm水层深水护苗返青,在返青后的各个生育階段,除了除草和施肥期间,灌水后田面不再保留水层,水分管理如表2,以常规栽培的水分管理为CK,蜡熟末停灌。
1.4栽培方式
育苗按常规旱育壮苗模式化进行,在同一条件下育苗。每小区面积4 m2,每小区内栽植2个品种,每品种4行,行距28 cm,穴距13 cm,每穴4苗,每个小区单排单灌。本田按叶龄指标计划化管理,适期收获。
1.5测试内容与方法
记录每次灌水的时间及灌水量。水稻成熟时每个品种的处理和对照选取有代表性的植株4穴,带回室内考察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测定项目主要有穗数、实粒数、空秕粒数,并称取相应粒质量,计算结实率、千粒质量和理论产量。
2结果与分析
2.1肥水互作对寒地水稻穗数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龙庆稻2号的3种肥料处理以F2处理的穗数最多,F1处理的穗数最少,其中F2与F3之间差异显著,F2、F3与F1之间差异极显著。垦鉴稻5号以F3处理的穗数最多,F2处理的穗数最少,其中乃与F1、F2之间差异极显著,F1与F2之间差异不显著。
水分间的比较:龙庆稻2号的S2、S3、S4水分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其中S2的穗数最多,S4最少;垦鉴稻5号的S1的穗数最多,S2次之,S3最少(图2)。因此,就水分处理的平均效应而言,龙庆稻2号和垦鉴稻5号均表现为S1、S2的穗数多于S4。
由于2个品种肥料与水分间存在互作效应,说明各处理组合的效应不是各单因素效应的简单相加,而是肥料效应随水分而不同。龙庆稻2号的穗数各处理问差异极显著(表3)。其中龙庆稻2号以F2S2、F2S1的穗数较多;垦鉴稻5号以F3S1、F3S2的穗数较多。
2.2肥水互作对寒地水稻穗粒数的影响
肥水对龙庆稻2号穗粒数影响的F测验结果说明,肥料间、水分间的差异不显著,肥料×水分间差异极显著;肥密对垦鉴稻5号穗粒数影响的F测验结果说明,肥料间的差异不显著,水分间、肥料×水分间的差异极显著;由此说明不同的水分处理对龙庆稻1号的穗粒数有影响肥料间的比较:2个品种的各肥料间差异不显著(图3)。但就肥料的平均效应而言,龙庆稻2号以F3的穗粒数最多,垦鉴稻5号以F1的穗粒数最多。
水分间的比较:龙庆稻2号的各水分间差异不显著;垦鉴稻5号的S4与S1、S2差异极显著,S3与S1之间差异显著,S3与S2之间差异极显著(图4)。因此,就肥料的平均效应而言,龙庆稻2号以s1的穗粒数最多,S3次之,S2最少;垦鉴稻5号以S4的穗粒数最多,s3次之,S2最少。
由于2个品种肥料与水分间存在互作效应,说明各处理组合的效应不是各单因素效应的简单相加,而是肥料效应随水分而不同。龙庆稻2号以F3S1的穗粒数最多;垦鉴稻5号以F1S4的穗粒数最多,2个品种均以组合F1S2穗粒数最少(表4)。其中龙庆稻2号的F3S1与F1S2的差异显著;垦鉴稻5号的F1S4、F2S3、F1S3与F1S2差异极显著。
2.3肥水互作对寒地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肥水对龙庆稻2号结实率影响的F测验结果说明,肥料问的差异不显著,而水分间、肥料×水分间差异显著;肥水对垦鉴稻5号结实率影响的F测验结果说明,肥料间的差异不显著,水分间、肥料×水分间差异极显著。由此说明不同的水分处理对龙庆稻1号的结实率均有影响肥料问的比较:2个品种各处理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图5),且2个品种均以F1处理的结实率最高,F3处理的结实率最低。
水分间的比较:龙庆稻2号的S1与S2、S3之间的差异显著;垦鉴稻5号的S1與S3、S4差异极显著,S1与S2差异显著(图6)。就水分的平均效应而言,2个品种均以S1的结实率最低。
由于2个品种的结实率肥料与水分问存在互作效应,说明各处理组合的效应不是各单因素效应的简单相加,而是肥料效应随水分而不同。龙庆稻2号的结实率以F1S4的最高,与F1S1差异极显著,与F3S1、F3S4差异显著(表5)。垦鉴稻5号以F3S4的结实率最高,F3S1的结实率最低。
2.4肥水对水稻千粒质量的影响
肥水对龙庆稻2号千粒质量影响的F测验结果说明,水分间差异不显著,肥料间、肥料×水分间的差异显著;肥水对垦鉴稻5号千粒质量影响的F测验结果说明,肥料间、水分间的差异不显著,肥料×水分间的差异极显著。
肥料间的比较:龙庆稻2号以F1的千粒质量最高,F2的最低,且两者的差异显著;垦鉴稻5号的千粒质量三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图7)。
水分问的比较:2个品种各处理问的差异不显著,且2个品种的千粒质量均以S4的最高(图8)。
由于2个品种的千粒质量肥料与水分间存在互作效应,说明各处理组合的效应不是各单因素效应的简单相加,而是肥料效应随水分而不同。龙庆稻2号的处理F1S1与F2S2差异极显著,F1S1与F2S3差异显著;垦鉴稻5号的处理F2S4与F3S3、F1S4差异极显著,F1S2、F3S4与F1S4差异显著(表6)。其中龙庆稻2号以F1S1的千粒质量最高,F2S2的千粒质量最低;垦鉴稻5号以F2S4的千粒质量最高,F1S4的千粒质量最低。
2.5肥水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肥水对龙庆稻2号理论产量影响的F测验结果说明,肥料间、水分间、肥料×水分间的差异极显著;肥水对垦鉴稻5号理论产量影响的F测验结果说明,肥料间的差异不显著,水分间、肥料×水分问的差异极显著。
肥料间的比较:龙庆稻2号的F2与F1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3与n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垦鉴稻5号的各肥料间无显著差异(图9)。就肥料的平均效应而言,两品种均以F2的理论产量最高,F1的理论产量最低。
由3种肥料中各个组合间多重比较结果可以看出(表7):龙庆稻2号均以S4的理论产量最低,说明在这3种肥料处理条件下,全生育期常规的水分管理不利于其理论产量的增加。垦鉴稻5号F1中各个组合间以S4的理论产量最高,且与S1、S2、S3之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垦鉴稻5号F2中各个组合间以S3的理论产量最高,且与S2之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与S1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S4的理论产量次之,且与S2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垦鉴稻5号F3中各个组合间以S1的理论产量最高,S4的理论产量次之,且4种水分处理问差异不显著。
水分问的比较:龙庆稻2号的S1与S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S3与S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垦鉴稻5号的S4与S1、S2、S3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图10)。就水分的平均效应而言,龙庆稻2号以S1的理论产量最高,S4的理论产量最低;垦鉴稻5号以S4的理论产量最高,S2的理论产量最低。
由于2个品种的理论产量肥料与水分间存在互作效应,说明各处理组合的效应不是各单因素效应的简单相加,而是肥料效应随水分而不同。龙庆稻2号的处理F3S1与F1S1、F1S2、F3S4、F12S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2S2、F2S1与F1S1、F1S2、F3S4、F12S4差异达显著水平。垦鉴稻5号的处理F1S4与F2S3差异不显著,与F2S4、F3S1差异达显著水平,与其他各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2S3与F2S1差异达显著水平,与F2S2、F1S2、F1S3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2S4与F2S2、F1S2、F1S3差异达显著水平;F3S1与F1S3差异达显著水平(表8)。其中龙庆稻2号以F3S1的理论产量最较高,F1S4的理论产量最低;垦鉴稻5号以F1S4的理论产量最高,F1S3的理论产量最低。
3结论
3.1肥料和水分的互作反应
2个品种的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在肥料与水分问存在互作效应。龙庆稻2号以F2S2、F2S1的穗数较多;垦鉴稻5号以F3S1、F3S2的穗数较多。龙庆稻2号以F3S1的穗粒数最多;垦鉴稻5号以nS4的穗粒数最多;两品种均以组合F1S2穗粒数最少。龙庆稻2号的结实率以F1S4的最高;垦鉴稻5号以F3S4的结实率最高,F3S1的结实率最低。龙庆稻2号以F1S1的千粒质量最高,F2S2的千粒质量最低;垦鉴稻5号以F2S4的千粒质量最高,F1S4的千粒质量最低。
3.2肥料间的比较
龙庆稻2号以F2的穗数最多,F1处理的穗数最少;垦鉴稻5号以乃处理的穗数最多,F2处理的穗数最少。2个品种的穗粒数各肥料间无显著差异,但就肥料的平均效应而言,龙庆稻2号以F3的穗粒数最多,垦鉴稻5號以F1的穗粒数最多。2个品种的结实率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且2个品种均以F1处理的结实率最高,F3处理的结实率最低。龙庆稻2号以F1的千粒质量最高,F2的最低,且两者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垦鉴稻5号的千粒质量3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
3.3水分间的比较
2个品种的穗数均表现为S1、S2多于S4。龙庆稻2号以S1的穗粒数最多,S3次之,S2最少,但各水分间差异不显著;垦鉴稻5号以S4的穗粒数最多,S3次之,S2最少。2个品种均以S1的结实率最低。两品种的千粒质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且均以S4的最高。
3.4 3种肥料处理间
产量及构成因子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选用10份粳稻品种, 分别为牡丹江31、牡丹江30、牡丹江29、牡丹江27、牡丹江26、松粳6号、松粳9号、松粳12、龙稻11和龙稻5号。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0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水稻试验田进行,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3次重复。每个小区种植6行, 小区长6 m, 宽1.8 m, 面积为10.8 m2。采用营养土保温旱育苗的方式进行水稻育苗, 4月13日播种, 5月23日移栽, 每穴插秧2~3苗, 行、株距为30 cm×13.3 cm。其它管理按照当地生产水平进行。
1.2.2 干物质积累测定
于水稻成熟期, 分别在每小区选取代表性稻株5株, 将样品植株分离为叶、茎鞘和穗, 在105℃杀青30 min, 80℃烘干48 h至恒重后称量, 然后计算单位土地面积的地上部干物质量。
1.2.3 穗部性状及产量调查
水稻成熟后每小区取一穴考种, 样本分蘖数与成熟期分蘖数相同。考察性状包括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每穗成粒数、每穗空秕粒数、千粒重、病粒数、枝梗重和稻草重, 产量由实收后的小区稻谷重折算。
1.2.4 数据分析
数据均采用Excel和DPS7.05软件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的穗部性状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 不同品种各穗部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牡丹江30, 拥有最大的穗长和二次枝梗数, 保证了它每穗颖花数的充足, 大穗的优势和其它品种比较起来尤为突出。而其它品种如牡丹江31等则各个穗部性状均表现平平, 没有突出之处。从着粒密度角度分析, 各个品种着粒密度总体差异不大, 着粒密度相近的各品种产量有高有低, 不能一概而论。
注:小写字母表示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下同。
Note:The lowercase letters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5 level.The same below.
2.2 不同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比较
从表2看出, 在所选试材中, 牡丹江30的产量最高, 为11.19 t·hm-2, 其产量水平尤为突出, 与其它品种产量差异到达显著水平。
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牡丹江30的每穗颖花数较高, 在10个品种中仅少于牡丹江31排在第2位, 另外, 牡丹江30的千粒重也比较大, 在所选材料中排在第3位, 正是由于这两个突出的因素, 使得牡丹江30在每穴穗数较少、成粒率一般的情况下仍获得了最高的产量, 从产量构成结构分析, 牡丹江30属于降低了每穴穗数, 依靠每穗颖花数和千粒重获得产量的“大穗”型品种;牡丹江31的每穗颖花数虽然最多, 但是它的成粒率比较低, 而每穴穗数与千粒重也不突出, 使得它的产量表现平平;产量最低的两个品种为龙稻11和龙稻5号, 二者的产量未达到9 t·hm-2, 二者的共同特点为成粒率非常低, 均不到60%, 导致了这两个品种的产量最低。
2.3 物质生产情况及干物质转化效率比较
由表3可看出, 各品种在齐穗期之前积累的干物质高于齐穗后积累的干物质量, 在齐穗期之前各品种都积累了超过一生中60%以上的干物质, 其范围为64.23%~76.05%;齐穗期之后积累的干物质总量较齐穗期之前少, 但是此时水稻生长处于后期, 后期积累干物质多的品种在产量形成上还是有很大优势的。但是也有一些品种后期虽积累了较大比例的干物质, 但是因为它们或者穗部在干物质中所占的比例小, 即谷草比低而不能获得高产, 或者因为本身生物量的基础差, 即使谷草比比较高也未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2.4 干物质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由表4可知, 各时期积累的干物质重量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其中总干物重和齐穗后积累的干物重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相关性较大, 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3 结论与讨论
产量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互相作用的综合结果, 与很多内外因素有关。产量构成因素是产量的直接构成因素, 科研工作者对产量构成因素做了大量的研究, 找寻最佳的产量构成因素组合以获得更高的产量。但是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水稻品种, 诸多研究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张学军等[5]发现大穗型品种和多穗型品种的穗粒数和穗数与产量均呈正相关。李发生等[6]认为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影响大小的次序为有效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而陈温福等[7]研究认为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复杂, 并认为超高产品种以减少穗数来增加穗粒数, 从而提高产量。这与该文试验产量最高的牡丹江30类型相符。
同时, 光合作用是产量形成的基础, 翟虎渠等[8]认为, 正常情况下, 水稻籽粒灌浆所需的物质中有20%~40%来自抽穗前积累于叶鞘和茎秆的贮藏物。陈温福等[9]也认为超高产品种在物质生产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抽穗前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可见抽穗前期物质积累对产量形成的重要性。该试验结果表明, 水稻在齐穗期之前积累了一生中60%以上的干物质, 齐穗后积累的干物质占总干物重的比例反映了不同品种在生育后期生产干物质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可能是不同品种产量差异的原因之一。吕军[10]的试验结果表明, 水稻不同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与一些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存在着达到极显著水平的相关关系, 但是这一结果在该试验中未能体现出来, 这可能与不同类型品种的物质积累和分配特性有关,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综上所述, 在水稻超高产育种中, 提高每穗颖花数和千粒重, 寻求穗部性状间的最佳平衡, 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同时, 提高水稻的光合物质生产能力, 探索最适叶面积群体的建成特点及持续时间, 也可能是导致水稻产量最终差异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王术, 王伯伦, 刘新安, 等.水稻高产群体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J].垦殖与稻作, 1996 (4) :6-7.
[2]刘建丰, 陈光辉, 何强, 等.不同产量水平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1 (6) :707-710.
[3]张强, 李自超, 吴长明, 等.不同株穗型水稻超高产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 2005, 18 (5) :518-521.
[4]杨惠杰, 杨仁崔, 李义珍, 等.水稻超高产品种的产量潜力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 2000, 15 (3) :1-8.
[5]张学军, 徐正进.水稻个别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3, 34 (5) :362-364.
[6]李发生, 陈静, 何芳, 等.超高产优质杂交稻川江优3号的选育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22) :152-156.
[7]陈温福, 徐正进.水稻超高产育种生理基础[M].2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8]翟虎渠, 曹树青, 万建民, 等.超高产杂交稻灌浆期光合功能与产量的关系[J].中国科学:C辑, 2002, 32 (3) :211-217.
[9]陈温福, 徐正进, 张龙步, 等.水稻超高产育种生理基础[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产量及构成因子 篇4
关键词 橡胶产量 ;气象因子 ;关联性 ;逐步回归
中图分类号 S794.1 文献标志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11.012
Abstract By the use of gray relevancy analysis theor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atex yield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f each month was analyzed in one year.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influential degree of each meteorological factor on latex yield was ranked in a descending order of the sunlight hours>maximum air temperature>mean daily humidity>average temperature>minimum humidity>evaporation capacity>wind speed>minimum air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 Th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ray relevancy analysis result that the latex yield and the precipitation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Keywords Latex yield ; meteorological factors ; correlation ; stepwise regression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发展天然橡胶的重要,橡胶是现代国民经济与科技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高分子材料,用途十分广泛,不仅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卫生和文体生活等各方面的需要,还能满足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电子通讯和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的技术要求。
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 Arg.)隶属大戟(Euphorbiaceae family)科,起源于南美亚马逊河流域。 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是典型的热带作物,原产赤道低压无风带,也是橡胶树属(Hevea)11个种中唯一大规模商业化种植的一个种[1]。
天然橡胶产业是西双版纳州农业生产中种植规模最大、从业人员最多、最具竞争优势的绿色支柱产业[2]。橡胶产量与众多气象因子、管理水平(喷施乙烯利以及割胶技术、割胶时间)、生长环境、病虫害以及施肥等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这使得橡胶产量与众多气象因子的关系变得复杂,且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可将其视为一个灰色系统。本研究通过对西双版纳橡胶产区气象因子的测定以及橡胶生产相关数据的调查,探索影响橡胶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各气象因子对橡胶产量影响程度排序,有利于天然橡胶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从而提高橡胶生产管理水平,增强橡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气象因子选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雨量、日照、平均湿度、最小湿度、蒸发量和风速,资料来源于气象局。
1.2 方法
1.2.1 产胶量计算
计算景洪市郊区10株同龄巴西橡胶树实测产量平均值,每3天割胶1次。所有气象因子和橡胶产量数据均为2010年。
1.2.2 灰色关联度计算[3]方法
(1)确定参比数列: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称为参考数列,设参考数列(又称母序列)为Y={Y(k)|k=1,2,Λ,9}。(2)确定比较数列:由影响系统行为的因素组成的数据序列,称比较数列,比较数列(又称子序列)Xi={Xi(k)|k=1,2,Λ,9},i=1,2,Λ,9。(3)无量纲化处理:关联分析前,由于所得结果量纲不一,要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将Xik 除以 Ximax 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从而得到一个新的数列,由于数据繁多故不列出。(4)求关联系数:
(5)计算关联度如下:
1.2.3 逐步回归分析
采用SPSS 15.0版进行输入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象因子测定结果
每月的气象数据是每天所测气象数据的平均值。平均气温在5~7月较高,并且均在30℃以下;最高气温除11月之外,均在30℃以上;最低气温除7月之外,均在25℃以下;7月雨量较高;11月日照较长;平均湿度从3~11月逐渐增加;最小湿度在3~5月较小;蒸发量在4~6月较高;风速也是4~6月较高(表1)。
2.2 橡胶产量的月变化
图1可以看出,从3月开始割胶,产量较高;4月达到全年最高,然后胶量开始下降;在7、8月产量达到全年最低,而后胶量上升,一直到11月胶量较高。
2.3 橡胶产量和气象因子的关联性分析
橡胶产量与物种遗传这一内在因素有关,还与气象因子等外在因素有关,这使得气象因子与橡胶产量的关系变得很复杂,且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可将其视为一个灰色系统[4]。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对各子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概念,意图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寻求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因素)之间的数值关系[5]。因此,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了量化的度量,非常适合动态历程分析。表2 是气象因子与胶量的灰色关联系数和关联度。
nlc202309080855
在系统发展过程中,若2个因素变化的趋势具有一致性,即同步变化程度较高,可谓二者关联程度较高;反之,则较低。因此,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亦即“灰色关联度”)来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6]。那么本研究采用灰色系统分析后(表2),在一年的产胶过程中,9个气象因子与胶量的关联度大小为:日照>最高气温>平均湿度>平均气温>最小湿度>蒸发量>风速>最低气温>雨量。说明1年中与胶量变化趋势一致的气象因子大小顺序为:日照、最高气温、平均湿度、平均气温、最小湿度、蒸发量、风速、最低气温、雨量。
2.4 橡胶产量和气象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
橡胶产量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2 046.74-151.11X,R2=0.829[Y为橡胶产量(mL),X雨量(mm)]。从表3的逐步回归数据可以看出,橡胶产量与日照、最高气温、平均湿度、平均气温、最小湿度、蒸发量、风速、最低气温等气象因子相关性不显著,在逐步回归中被剔除,只有雨量被保留下来,显著性为0.006,小于0.01。从最优回归方程中可以看出,橡胶产量与雨量呈显著负相关。
3 讨论与结论
在1年的产胶过程中,9个气象因子与产胶量的关联度大小为:日照>最高气温>平均湿度>平均气温>最小湿度>蒸发量>风速>最低气温>雨量;进一步的逐步回归分析得出:胶量与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与灰色关联性分析的结果一致。太阳辐射是调节橡胶合成所需光合作用及生理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8]。随日照时数的增多,产胶量相应增加[9],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
徐其兴[10]指出,最适宜橡胶树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5~30℃,超过30℃时,净光合作用会由于呼吸作用的增强而减弱。适于胶乳合成的温度为18~28℃,超过 28℃时产量随温度升高而下降,18℃以下胶乳的产量则会急剧下降[11]。另外有研究指出,周围环境温度在 18~24℃时最适排胶[12],而 27~33℃是适合光合作用的最佳温度。适宜胶乳生成和排胶的温度范围在不同的文献有所不同,这可能是由于不同地区环境差异或橡胶树品种不同而造成。
橡胶树生长和产胶的适宜雨量是月降雨 150 mm 以上,且雨日分布均匀对产胶最有利[9]。研究发现,降雨量和胶量二者之间具有负相关性[13]。可见,降雨与产胶量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在不同的研究地区和环境下可能有不同的结果。降雨只要能满足胶树生长和产胶即可,并非越多越好,关键是雨日的均匀分布情况及降雨時间不影响排胶[9]。
影响胶量的因素除了以上气象因子之外,还与胶园管理等很多因素有关。随着全球对天然橡胶需求量的日益增长,人们在影响胶量因素方面的研究将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 蒋菊生,王如松. 海南橡胶产业生态[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4-85.
[2] 张利才,洪群艳,李 志. 西双版纳基于气象因子的橡胶产量预报模型[J]. 热带农业科学,2016,39(3): 9-13.
[3] 刘 博, 杨晓光, 王式功, 等.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效益评价[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6): 32-36
[4] 李清超,马浪浪,文 琼,等. 玉米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0): 74-78.
[5] 史向远,李永平,周 静,等. 旱地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及农艺性状的相关和灰色关联度分析[J]. 玉米科学,2012,20(6):94-97.
[6] 邓聚龙. 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78-79.
[7] 高倩倩,邢秀凤,姚传进. 基于逐步回归分析的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研究[J]. 当代经济,2010(9):145-147.
[8] Rao P S, Saraswathyamma C K, Sethuraj M R. Studies 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ield and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of para rubber tree (Hevea brasiliensis)[J]. Agricultural & Forest Meteorology, 1998(90): 235-245.
[9] 杨 铨. 几种气象因子与产胶量的关系[J]. 中国农业气象,1989,10(1):42-44.
[10] 徐其兴. 温度、热量与橡胶树产量的关系及橡胶树北移的温度指标分析[J]. 广西热带农业,1988(1):9-16.
[11] 华南热带作物学院. 热带植物育种学[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300-400.
[12] Shuochang A, Yagang G. Exploration of the high yield physiological regulation of Hevea brasiliensis in Xishunangbanna[J]. Proceedings of IRRDB Symposium Physiology and Exploitation of Hevea brasiliensis, 1990: 83-92.
[13] Omokhafe K O, Emuedo O A. Evaluation of influence of five weather characters on latex yield in Hevea brasilien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06(1): 234-239.
产量及构成因子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东经119°55′22.2″, 北纬34°13′22.3″。供试土壤为滨海粘质潮盐土, 有机质20.5g/kg、碱解氮74mg/kg、速效磷24.1mg/kg、速效钾222m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盐粳56。供试肥料:尿素 (46%) 、磷酸二铵 (18-46-0) 。
1.3 试验设计
1.3.1 基本苗数 (A) 试验。
基本苗数设6万株/666.7m2 (A1) 、8万株/666.7m2 (A2) 、10万株/666.7m2 (A3) 、12万株/666.7m2 (A4) 、14万株/666.7m2 (A5) 5个处理。施肥方案为N16P8, 即施N 16kg/666.7m2、P2O58kg/666.7m2, 折合尿素28.0kg/666.7m2、磷酸二铵17.4kg/666.7m2, 不施钾肥。磷酸二铵分2次施用, 苗肥和促花肥各50%, 即各8.7kg/666.7m2, 尿素采取苗肥15%, 分蘖肥40%, 促花肥25%, 保花肥20%。
1.3.2 氮肥用量 (B) 试验。
氮肥用量设施尿素0 (B0) 、10.6kg/666.7m2 (B1) 、19.3kg/666.7m2 (B2) 、28.0kg/666.7m2 (B3) 、36.7kg/666.7m2 (B4) 、45.4kg/666.7m2 (B5) 6个处理, 各处理均施磷酸二铵17.4kg/666.7m2, 不施钾肥。磷酸二铵分2次施用, 苗肥和促花肥各占50%, 尿素采取苗肥15%、分蘖肥40%、促花肥25%、保花肥20%。以不施任何肥料作对照 (CK) 。播量按5kg/666.7m2。
1.3.3 氮肥运筹 (C) 试验。
氮肥运筹设苗蘖肥∶穗肥为9∶1 (C1) 、7∶3 (C2) 、5∶5 (C3) 、3∶7 (C4) 、1∶9 (C5) 5个处理, 以只施磷酸二铵不施尿素作对照 (C0) , 其他施肥处理均施用等量的磷酸二铵, 氮不够的用尿素补足。施肥方案为N16P8, 即施N 16kg/666.7m2、P2O58kg/666.7m2, 折合尿素28.0kg/666.7m2、磷酸二铵17.4kg/666.7m2, 不施钾肥。磷酸二铵分2次施用, 苗肥和促花肥各50%, 尿素苗肥和分蘖肥分别占30%和70%, 促花肥和保花肥分别占55%和45%。播种量为5kg/666.7m2。
试验均设3次重复, 随机排列, 小区净面积44m2 (4m×11m) , 四周打埂, 埂宽50cm, 上覆薄膜, 区组间挖沟, 沟宽1m, 试验四周设保护行2m。
1.4 试验方法
试验前用GPS定位仪测定试验点的经纬度, 并采集基础土样供室内常规分析化验。本试验于2008年6月23日划小区播种, 生育期内按常规措施管理, 收获前各小区进行测产和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种密度对群体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 随基本苗的增加, 株高变化不大, 穗长减小, 穗数增加, 粒数减少, 结实率和千粒重变化不大, 产量除处理A1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外, 其他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 但随基本苗的增加产量有下降趋势。
由图1可知, 基本苗对成穗数影响较大, 基本苗越大, 成穗数越高, 但成穗数增加到一定程度, 出现一个平缓过程, 即基本苗的增加开始影响分蘖成穗, 继续增加基本苗, 就会趋向独秆成穗。由图2可知, 基本苗对粒数的影响也较大, 基本苗增加, 穗粒数下降明显。由此可见, 不同播种密度对水直播稻中、后期群体质量、产量结构, 乃至产量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适当降低直播稻播种密度有利于优化群体结构, 增加后期光合面积, 提高光合积累, 从而有利于获得高产。
2.2 施肥量对群体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 随施氮量的增加, 结实率和千粒重略有下降, 株高和穗长变化不大。由图3可知, 随施氮量增加, 穗数呈波动增加。由图4可知, 随施氮量增加, 穗粒数先增后减。产量与施氮量之间呈抛物线关系:y=-0.782 1x2+22.119x+434.57, R2=0.793 8 (见图5) 。经分析, 施氮14.14kg/666.7m2, 产量最高, 为590.96kg/666.7m2。
2.3 氮肥前后期运筹比例对群体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 氮肥前后期运筹比例对产量和群体产量结构有一定影响, 但差异显著性较差, 其中基蘖肥∶穗肥=7∶3产量最高, 为642.63kg/666.7m2, 以增加粒数增产为主, 后期运筹比例增加, 可提高直播水稻的结实率。因此, 水直播稻较易保证穗数, 在管理上, 必须施足基肥, 以壮秆大穗为增产途径。
2.4 产量与产量结构的关系模型
对产量与产量结构对应的18组数据进行分析 (表1~3) , 在一定品种条件下 (盐粳56) , 产量 (y, kg/666.7m2) 与穗数 (x1, 万穗/666.7m2) 、粒数 (x2, 粒/穗) 、结实率 (x3, %) 、千粒重 (x4, g) 呈线性关系, 其数学模型为:y=-1 710.76+38.714x1+3.474x2+5.907x3+23.221x4, R=0.999 2**, n=18。
对产量结构18组数据进行变异分析 (见表4) , 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变异较大, 变异系数分别为9.58、7.18和8.85, 株高、穗长、结实率与千粒重变异不大, 变异系数分别为3.85、4.14、2.04和4.33。因此, 结实率和千粒重分别按平均值95.33%和23.86g代入上述方程得:y=-593.59+38.714x1+3.474x2。
3结论
(1) 在一定品种条件下 (盐粳56) , 基本苗6万株/666.7m2, 产量可稳定达到627.12kg/666.7m2左右;随基本苗的提高, 穗数呈波动增加, 粒数减少, 结实率和千粒重变化不大;随
基本苗的提高, 高峰苗提高, 成穗率下降。
(2) 产量与施氮量呈抛物线关系, 施氮14.14kg/666.7m2产量最高, 为590.96kg/666.7m2;随施氮量的提高, 穗数呈波动增加, 粒数有先增后减的趋势, 结实率和千粒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产量及构成因子 篇6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试验品种
试验材料为大豆品种长农13。实验品种由长春市农业科学院大豆所提供。
1.1.2试验地点及供试土地农化性状
本试验2010年在长春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田中进行。前茬作物为玉米, 土壤类型为黑土。土壤基本农化性质见表1。
1.1.3施肥量
底肥:有机肥15t/hm2、磷酸二铵150kg/hm2、硫酸钾50kg/hm2。
1.2试验方法
1.2.1田间试验设计
在施肥量相同, 管理措施相同的基础上, 设5个不同的种植密度, 分别为17万株/hm2、20万株/hm2、23万株/hm2、26万株/hm2、29万株/hm2。采用裂区设计, 以密度为主区, 3次重复, 5行区, 行长5m, 行距0.68m, 小区面积17m²。两边3行保护行, 两端保护区5m, 间隔0.5m、过道1m。成熟期产量的测定, 每小区收获中间3行, 计产面积10.2m2, 折算成, 公顷产量。取样时按重复每个密度处理, 每行取1株, 共计5株进行考种。
1.2.2考种内容
考种内容:株高、节数、分枝数、瘪荚数、一粒荚数、二粒荚数、三粒荚数、四粒荚数和单株粒重等指标进行考种。
1.2.3土壤样品采集
土壤基础肥力采集0~20cm耕层土壤混合样品, 分析项目为: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p H值等。采用常规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田间试验产量结果列于表2。可见长农13栽培密度在2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在29万株/hm2时产量最低, 密度在17~20万株/hm2之间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 成正相关性, 密度在20~29万株/hm2之间产量随密度增加而下降, 呈负相关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只有处理23万株/hm2与处理29万株/hm2之间差异显著水平;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长农13高油大豆品种产量与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显著。
2.2 不同栽培密度对株高情况的影响
田间试验产量结果列于表3。可见处理29万株/hm2的株高最高。处理17万株/hm2的株高最矮。密度在17~29万株/hm2之间株高随密度增加而增加, 呈正相关性性。。方方差差分分析析结结果果表表明明, , 各各处处理理间间均均没没有有达达到到显显著著水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大豆品种长农13株高与密度之间不存在的显著相关性。
2.3 不同栽培密度对分支情况的影响
田间试验产量结果列于表4。可见处理长农17万株/hm2的分枝数最多。处理长农29万株/hm2的分枝数最少。密度在17~29万株/hm2之间分枝能力随密度增加而下降, 呈负相关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各处理间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长农13高油大豆品种分枝情况与密度之间不存在的显著相关性。
2.4 不同栽培密度对单株结荚数量的影响
田间试验产量结果列于表5。可见处理17万株/hm2的单株结荚数量最多。处理29万株/hm2的单株结荚数量最少。密度在17~29万株/hm2之间单株结荚数量随密度增加而下降, 呈负相关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只有处理长农1317与处理长农1329之间差异显著水平;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长农13高油大豆品单株结荚数量与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显著。
2.5 不同栽培密度对结荚型式比例的影响
田间试验产量结果列于表6。由图1可见处理26万株/hm2的四粒荚比例大, 处理29万株/hm2的四粒荚比例小;处理17万株/hm2的三粒荚比例大, 处理26万株/hm2的三粒荚比例小;处理23万株/hm2的二粒荚比例大, 处理20的二粒荚比例小;处理20万株/hm2的一粒荚比例大, 处理17万株/hm2的一粒荚比例小。处理20万株/hm2的瘪荚比例大, 处理17万株/hm2的瘪荚比例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有处理26万株/hm2与处理29万株/hm2之间四粒荚比例差异显著;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分析结果表明, 长农13高油大豆品种结四粒荚型式比例与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显著。有处理17万株/hm2与处理20万株/hm2之间二粒荚比例差异显著;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长农13大豆品种结二粒荚型式比例与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其余各种结荚型式比例在各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长农13高油大豆品种结三粒荚、一粒荚和瘪荚得型式比例与密度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2.6 不同栽培密度对节数的影响
田间试验产量结果列于表7。可见处理17万株/hm2的节数最多。处理29万株/hm2的节数最少。密度在17~29万株/hm2之间单株节数随密度增加而减少, 呈负相关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只有处理17万株/hm2与处理29万株/hm2之间差异显著水平;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长农13大豆品种节数与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显著。
2.7 不同栽培密度对单株粒重的影响
田间试验产量结果列于表8。可见处理17万株/hm2的单株粒重最大。处理29万株/hm2的单株粒重最少。密度在17~29万株/hm2之间单株粒重随密度增加而减少, 呈负相关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长农13大豆品种单株粒重与密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3 讨论与结论
3.1 栽培密度与形态指标
本试验研究了密度对大豆品种长农13株高、单株节数、分枝情况等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油大豆品种长农13, 在密度17~29万株/hm2之间株高有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本试验密度对株高的影响结果与郭午 (1964) 、常耀中 (1983) 王丕武等 (1994) 的研究结果略有不同, 3位学者认为株高与密度为显著的正相关, 与宋启建等 (1995) 、刘金印 (1987) 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在单株节数方面, 长农13在密度17~29万株/hm2之间单株节数有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 达到了显著水平。本试验密度对大豆品种长农13单株节数的影响结果与许冬梅 (1991) 研究结果略有不同, 该学者认为单株节数与密度为极显著的负相关;在分枝情况方面, 大豆品种长农13在密度17~29万株/hm2之间分枝数量有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 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而宋启建 (1995) 、许冬梅 (1991) 等研究表明, 密度的改变会引起大豆分枝性状的明显变化, 变化程度依品种类型不同差异很大, 密度与所有分枝性状均呈负相关。郭午等 (1964) 认为分枝数与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 即密度越大、分枝越少, 分枝长度和分枝重也显著降。常耀中 (1982) 认为密度改变后, 受影响最大的是植株的分枝性状, 并有较大的可塑性, 因此在确定密度时, 要考虑到分枝的调节机能。
3.2 栽培密度与产量
本试验研究了密度对大豆品种长农13产量、单株粒重、单株结荚数量和结荚型式的比例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农13在密度17~29万株/hm2之间产量有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成正态分布, 在23万株/hm2时产量最高, 当栽培密度大于或者小于23万株/hm2时产量都会降低;达到了显著水平。但为了获得较高的产量, 仍需要保证一定高的种植密度。实验结果同何世炜等 (2005) 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在单株粒重方面大豆品种长农13在密度17~29万株/hm2之间单株粒中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呈负相关性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这表明不同密度对不同品种的单株粒重没有特殊的影响。在单株结荚数量和结荚形式比例方面, 大豆品种长农13在密度17~29万株/hm2之间单株粒中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呈负相关性。单株结荚型式主要以二粒荚和三粒荚为主, 进一步表明在群体栽培条件下, 大豆植株个体生长是直接受群体影响的, 由于密度不同, 个体产量表现得不一致。当个体植株产量最高时, 单位面积产量并不一定高, 主要受单位面积内个体数不够所影响的。影响大豆单位面积产量的最主要因素是单位面积荚数。因此, 为了获得最高产量必须选出能够获得最高单位面积荚数的产量因素组合, 即合理的栽培密度。
3.3 结论
通过不同栽培密度对高油大豆品种长农13的产量、株高、分枝情况、单株结荚数量、结荚型式、单株节数和单株粒重等方面的影响研究探讨。在本试验条件下得出如下结论。大豆品种长农13在栽培密度达到20万株/hm2左右时产量最高, 建议在肥水条件和栽培技术条件较高的情况下适当降低密度。
摘要:通过不同栽培密度对大豆品种长农13的产量、株高、分枝情况、单株结荚数量、结荚型式、单株节数和单株粒重等方面的影响研究探讨。得出大豆品种长农13在栽培密度达到20万株/hm2左右时产量最高, 建议在肥水条件和栽培技术条件较高的情况下适当降低密度。
关键词:栽培密度,长农13,产量
参考文献
[1]李酉开.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法[M].科学出版社, 1983.
[2]王丕武, 孙玉书, 杨伟光.大豆株型与种植密度关系的探讨[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12) :14-18.
[3]何世炜.大豆播种密度对籽实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的研究[J].草业学报, 2005 (10) :43-47.
[4]刘金印.大豆种植密度和群体结构指标的研究[J].大豆科学, 1987, 6 (1) :1-9.
[5]常耀中, 董丽华.大豆高产规律及栽培技术研究[J].作物学报, 1982 (1) :41-48.
[6]常耀中.大豆群体合理摆布与产量关系研究[J].大豆科学, 1983, 2 (2) :132-138.
[7]谢甫娣, 李世兵, 王荣光, 等.大豆性状整齐度与产量的关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2 (1) :41-44.
[8]许冬梅.大豆不同品种类型对播种期及密度的反应[J].大豆科学, 1991, 10 (4) :291-297.
[9]郭午, 张维久, 牛裕洲.大豆合理群体结构的探讨[J].吉林农业科学, 1964, 1 (2) :9-18.
产量及构成因子 篇7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先玉335、绿单2号和德美亚1号。
1.2 供试药剂
35%多克福悬浮种衣剂 (北农涿州种衣剂有限公司) , 29%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 (艾科顿, 先正达投资有限公司) , 以白籽为对照。
1.3 取样方法
2014~2016年在哈尔滨市阿城区唐家试验地随机取样, 不同品种、不同药剂处理发生茎基腐病和无病果穗各取30穗, 每10穗为一组考种测产。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玉米茎基腐病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通过不同年份、不同品种茎基腐病对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 (见表1) , 发生茎基腐病与未发病相比较10穗产量减少21.11%~44.30%, 德美亚1号减产30.44%, 3年先玉335平均减产28.66%, 2年绿单2号平均减产29.41%;10穗14%含水量粒重德美亚1号降低331.55g, 3年先玉335平均降低551.69g, 2年绿单2号平均降低455.09g。
影响产量构成因素的穗长、14%含水量百粒重、行粒数明显降低, 秃尖增大, 与未发病对照相比差异显著 (2016年除外) 。含水量降低1.37~1.96个百分点, 但差异不显著 (2014年除外) ;穗轴变软, 穗轴重明显降低, 差异显著;出籽率略有提高, 差异不显著。
2.2 不同药剂处理玉米茎基腐病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2015、2016年绿单2号使用不同药剂拌种研究茎基腐病对产量的影响表明 (见表2) , 艾科顿和35%多克福拌种发生茎基腐病与白籽相比减产幅度降低, 10穗样本粒重平均比白籽增加126.80和199.83g;影响产量构成因素的秃尖比白籽相比降低, 百粒重增加, 但差异不显著, 穗长、穗行数和行粒数变化不大。
艾科顿和35%多克福拌种未发生茎基腐病与白籽相比产量略有降低, 10穗样本粒重平均比白籽降低85.25和59.04g;影响产量构成因素的穗长、秃尖、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重变化规律不明显。
注:百粒重、样本粒重 (10穗) 为14%含水量。
注:百粒重、样本粒重 (10穗) 为14%含水量。
3 结论与讨论
a.发生茎基腐病玉米产量比未发生的显著降低, 平均减产约25%。不同品种间减产不同, 同一品种不同年份间减产也不同, 同一品种采用药剂拌种可以降低玉米减产幅度。通过计算发生茎基腐病玉米减产率, 再辅以调查田间品种、不同处理的玉米茎基腐病发病率, 可以计算出玉米减产幅度, 即玉米减产率=发生茎基腐病玉米减产率×茎基腐发病率。
b.玉米发生茎基腐病后百粒重显著降低, 子粒干瘪, 粮食质量下降;穗轴变色干腐, 易于破碎, 加之子粒不饱满, 不易脱粒, 机收时杂质多, 降低粮食等级, 影响经济效益。
c.采用艾科顿、35%多克福拌种虽然发生茎基腐病时玉米减产幅度降低, 但通过2年试验表明未发生茎基腐病时, 与白籽相比产量降低。分析原因2015、2016年播种后遇低温, 种衣剂包衣后玉米安全性降低。在玉米种衣剂应用普遍, 早春低温发生频繁的生产条件下, 适期播种对玉米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不要一味追求早播。
摘要:通过研究先玉335、绿单2号、德美亚1号3个品种和29%噻虫·咯·霜灵 (艾科顿) 、35%多克福两种悬浮种衣剂发生玉米茎基腐病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表明:与未发生玉米茎基腐相比产量显著降低, 一般减产25%左右, 严重减产40%以上;影响产量构成因素的穗长、行粒数、百粒重显著减少, 秃尖显著增长, 尤其百粒重降低造成玉米子粒不饱满, 加之穗轴易破碎, 影响机收质量, 严重时降低粮食等级。
关键词:玉米,茎基腐病,产量
参考文献
[1]张彦才, 周晓芬, 李巧云, 等.微肥与杀菌剂配施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及增产效果[J].河北农业大学, 2003, 7 (2) :24-28.
[2]陈建玲.长葛市2010年玉米茎腐病流行成因及防治对策[J].河南农业, 2011 (6) :25.
产量及构成因子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方法
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于2006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农场进行,供试品种为黑农44、黑农37、合丰47。5月9日开始分期播种,间隔时间为7 d,每个品种种植5行,行长10 m,施肥水平和田间管理同一般生产田。测试项目包括大豆生育期调查和产量测定。
1.2 气象数据平行观测
大豆出苗至成熟期每天用CR10X自动气象观测仪观测日平均气温(℃)、日较差(℃)、日照时数(h)、平均地面温度(℃)、降水量(mm)、平均相对湿度(%)等气象数据。
1.3 数据处理方法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将参试品种及气象因素看作一个灰色系统,在分析气象因素对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时,设生育期和产量为参考序列,气象要素(积温、降水、日照时数、地面温度、平均相对湿度、日较差)为比较序列(见表1),对气象因子和生育期及产量作灰色关联分析,试验数据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分析。
注:X0(k)为出苗~开花活动积温;X1(k)为出苗~开花降水量;X2(k)为出苗~开花日照时数;X3(k)为出苗~开花地面平均温度;X4(k)为出苗~开花日较差;X5(k)为出苗~开花平均相对湿度;X6(k)为开花~成熟活动积温;X7(k)为开花~成熟降水量;X8(k)为开花~成熟日照时数;X9(k)为开花-成熟地面平均温度;X10(k)为开花~成熟日较差;X11(k)为开花~成熟平均相对湿度;Y1为生育天数;Y2为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各因素量纲不一致,将表1中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结果见表2。
2.2 求绝对值
按公式 △i(k)=|Y(k)-Xi(k)|,求得参考序列与比较数列的绝对差值,结果见表3。
2.3 计算关联系数
由表3数据及所求的最小、最大绝对差值,取分辨系数ρ=0.5,按公式计算比较时间序列在各时刻的关联系数Li(K)并排序,试验数据表明(见表4):出苗~花期的活动积温对大豆生长发育影响最大,出苗~花期的日照时数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最大。
undefined
3 讨论
气象因子与大豆生长发育关系密切,研究表明,温度影响大豆生长期的长短,低温导致大豆开花延迟、秕荚率高,生育期延长。试验数据表明:出苗~花期的活动积温、日照时数和地面平均温度是与大豆生长发育关联度较为密切的气象因子,这与田志会[2]、莫新[4]的研究结果一致,对于大豆来讲,营养生长期延长,有利于积累较多的光合物质,可以为高产奠定基础。
日照时数是影响大豆生殖生长的关键因子,在大豆鼓粒阶段日照时数对秕荚率的效应更为突出,此阶段光照充足,对大豆有效荚形成有利,籽粒饱满,秕荚率低。在栽培上使大豆生育中后期即花期到成熟期处于适当的长日照下获得更高产量[4]。本研究也得出了日照时数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的结论,这一结论和于晓秋等人[1,5]的降水是限制大豆产量主要气象因子不同,因此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摘要:试验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对黑龙江省主要气象因子与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关联分析表明:出苗花期的活动积温、日照时数和地面平均温度是与大豆生长发育关联度较为密切的气象因子;出苗花期的日照时数、活动积温和日较差是与大豆产量关联度较大的气象因子。
关键词:关联分析,气象因子,生长发育,产量
参考文献
[1]于晓秋,郭玉.气象因子对大豆产量的影响[J].黑龙江气象,2002(2):3-4.
[2]田志会,陈学珍,谢皓.主要气象因素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1,16(2):71-75.
[3]崔振才,沈能展.哈尔滨地区降水量对大豆产量影响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34(1):30-33.
[4]莫新,朱国金,程伟东.气象条件对广西春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1991,10(3):234-239.
产量及构成因子 篇9
对于冬小麦而言,干旱是一个最具威胁力的逆境因子[3],冬小麦每生产1kg干物质就需耗水300kg-400kg,因此只有充分的水分供应才能保证冬小麦的正常生活。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干旱影响了植株各器官的生长,使株高、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降低,同时水分状况变差,影响了一系列生理代谢功能[4,5],使光合产物减少,并进一步限制生长,通过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从而使小麦产量低而不稳。且冬小麦的不同生理过程和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亏缺反映程度不同,如水分亏缺不总是降低产量,一定时期的有限亏缺还可能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6]。在冬小麦对水分不很敏感的时期,节省若干次灌水,可以大大减少无效耗水总量,从而在实现高产的基础上,达到节约水量的目的[7]。因此,实行节水农业不仅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冬小麦小区试验,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冬小麦在不同水分条件下、不同水分胁迫时期对其生理生态及产量的影响,探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内在机理,为保证冬小麦稳产增产的情况下,进行节水灌溉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灌溉试验站进行,该站位于东经108°24',北纬34°20',海拔521m,所处地理位置属于暖湿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区。站内地形平整,土层深厚,土壤质地为中壤土,1m土层的平均田间持水量为23%-25%,凋萎含水量为8.5%(以上均为重量含水量),平均干容重为1.44g/cm3,试验地前茬为夏玉米。该站属渭河三道台塬地区,地下水埋藏较深,其向上补给量可以忽略不计。多年平均降水量在635.1mm,年均蒸发量1440mm。试验站内设有国家一般气象站,进行气温、湿度、降水、日照、水面蒸发、风速、气压和地温的气象观测。本试验设计为小区试验,每小区平均面积为9.3m2,小区之间有1m深的聚乙塑料隔离层,防止侧渗。试区建有活动遮雨棚,降雨时关闭,以防止降雨对试验的影响。
1.2 材料与处理
试验以当地大面积推广的冬小麦品种小偃22为供试材料,试验区设有遮雨棚,不考虑降雨影响。于2008年10月11日-2009年6月6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节水试验站,对冬小麦作物进行灌溉试验,灌水水平以占田间持水量百分比的土壤含水量控制,另外设置了对比试验,并考虑了不同的水分组合。将冬小麦生长期分为返青期、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4个不同生育阶段。试验共设8个处理。不同水分胁迫程度处理设有4个,即分别表示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60%~70%(T1)、50%~60%(T2)、40%~50%(T3),另外设置全生育期无水分胁迫的对照处理CK,该对照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不同生育时期设胁迫处理4个,分别是返青期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55%,拔节期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55%,灌浆期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55%,成熟期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50%,其余时期以上4个处理均恢复至田间持水量的80%(处理编号分别为T4,T5,T6,T7)。土壤含水量达到控制水分下限时灌水,每个处理重复3次,各处理施底肥水平一致,没有追肥。
1.3 试验观测项目和方法
(1)土壤含水量。测定深度为0~100cm,其中0~30cm用土钻取土测定,40~100cm用中子仪测定,测定土层厚度间距为10cm,一般5d测量1次,生育期始末及灌水前后增加测次。
(2)灌水量。从机井中抽水后通过输水管道对各小区进行畦灌,水量由水表计量。
(3)株高。从每小区选取具有代表性植株5株,贴地面剪下地上部分之后,抽穗前,用直尺量从旗叶叶尖到茎基的距离;抽穗后,从穗最顶端量到茎基的距离。
(4)叶绿素含量。用SPAD叶绿素测定仪测最上部完全展开的叶片叶绿素含量,用SPAD单位表示。
(5)地上部分干物质。按生育期采集各处理10株植株,测定茎、叶、穗干物质质量。
(6)产量测定和考种。各小区小麦单打单收,考察株高、穗长、小穗数、穗重、穗粒数、千粒重等项目,最后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水分胁迫下冬小麦株高的变化动态
表1是不同水分胁迫程度与不同水分胁迫时期下各处理冬小麦株高的调查。从表中可以看出大体趋势是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株高的增长量呈现减小趋势,可见水分胁迫抑制了株体增高。从返青期到灌浆期,处理CK、T1、T2及T3的株高呈上升趋势,灌浆期后,四个处理株高趋于稳定。拔节期,处理T1至T3株高生长量分别比处理CK减小了4.84%,7.69%,9.49%,这一阶段是冬小麦秸秆生长对水分最为敏感时期,各处理间差异明显。在冬小麦生育后期,株高基本不再变化,土壤水分对小麦节间伸长已不起作用。不同水分胁迫时期处理,由于处理T4与T5在拔节期受到水分胁迫,拔节期为小麦株高生长的敏感期,任何程度的水分胁迫均不利于小麦株高生长,从整个生育期来说,拔节前期短暂的水分胁迫不影响株高生长,中后期复水可使其恢复到正常高度;拔节中后期为影响株高的水分关键期,拔节中期最为关键,短暂的水分亏缺显著降低株高增长量,且存在后发性。抽穗至成熟期,冬小麦营养生长减弱,水分胁迫对茎秆生长影响不大,因此处理T6与T7的株高高于其它处理。
注:表中不同字母代表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下表同。
从表中可以看出,冬小麦在返青期各处理株高无显著差异。当小麦进入拔节期时,株高均随水分胁迫的加剧而下降,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拔节中后期为冬小麦株高生长的需水关键期,此时缺水对株高生长影响较大。在冬小麦返青期与拔节期分别进行T4和T5的处理,由于此后复水的影响,其株高与CK处理的差异显著性较小,且因为复水的后效性,株高仍较低。在冬小麦灌浆期与成熟期分别进行T6和T7的处理,由于此时冬小麦以营养生长为主,生殖生长为辅,故此生育期株高与CK处理无差异显著性。
2.2 土壤水分胁迫下冬小麦叶绿素的变化动态
叶绿素含量高低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其生长速度的快慢(图1、图2),水分胁迫处理下冬小麦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经过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叶绿素含量的平均值在生长发育期的变化大致呈现为:拔节期到抽穗期迅速上升,灌浆期到成熟期又迅速下降。在返青-拔节期到灌浆成熟期前,各处理间冬小麦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无明显差异。在灌浆成熟后期,各处理间冬小麦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均有快速下降的趋势,且表现出明显差异。说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也随之造成了冬小麦叶片的提前衰老。处理T2、T3的下降速度明显高于CK、T1(图1)。
由图2可以看出,对于不同水分胁迫时期处理,在灌浆成熟末期的处理T4和T5较其它处理T6和T7,冬小麦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明显降低。这说明,返青-拔节期和拔节-抽穗期任一生育期的不完全灌水将使冬小麦叶片在灌浆成熟期末迅速衰老,表现一定的早熟。
2.3 土壤水分胁迫下冬小麦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
土壤水分状况显著影响冬小麦光合产物分配模式,低土壤水分有利于增大光合产物向根系分配份额,高土壤水分更有利于地上部发育[8]。如图3所示,不同水分条件对植株的物质积累存在一定影响。随着水分胁迫程度加剧,冬小麦地上部分干物质量逐渐减少。处理T2与T3干物质积累缓慢,处理CK与T1干物质积累量相差不大,以T1为大,CK稍小。通过对生育期的观测记录,表明CK的生育期较其它处理的生育期长3 d~4 d,表现为贪青晚熟。
在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处理中(图3),处理T6与T7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大于处理T4与T5。也就是冬小麦地上生物总累积量,拔节期、抽穗期受水分胁迫处理要小于灌浆期、成熟期受水分胁迫的处理(图4)。
2.4 土壤水分胁迫下冬小麦成熟期干物质分配
由表2可以看出,在不同土壤水分胁迫下,不同处理间地上各器官的分配率各不相同,但不同处理间的叶与叶鞘、茎秆和穗部的干物质分配趋势基本相同。均为叶与叶鞘干重<茎秆干重<穗部干重,且大致为茎秆和穗部所占的比例较高。水分条件比较不适的处理T2和T3的茎秆比例相对较大,说明水分胁迫引起物质分配更多地向支持生长的茎秆转移。对于水分比较适宜的处理CK和T1的叶与叶鞘的比例相对较大,合成器官生物积累占优势,从而光合产物积累较其它处理多。
从表2可以看出,对于不同水分胁迫时期处理,T4与T5的收获系数高于T6与T7,且T4和T5的叶与叶鞘比例相对较小,这说明拔节期轻度水分胁迫加快了冬小麦的生育进程,且复水后加快了冬小麦籽粒灌浆速率。抽穗、灌浆期是冬小麦籽粒生长对水分较为敏感时期,在这一时期应尽量避免程度较重的水分胁迫,而最终导致籽粒产量的减少。
2.5 土壤水分胁迫下冬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表3显示,冬小麦生长期内的不同程度、不同时期的水分胁迫都将使产量降低。且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高,产量降低越多。即轻、中度胁迫对产量的影响小于重度胁迫。重度胁迫条件下产量只达到对照的44.5%,减产近一半。这说明冬小麦生长期干旱,尤其发生在生殖生长期,会导致灌浆持续时间缩短,灌浆速率偏低,从而使籽粒产量下降。
由于在灌浆期受到水分胁迫会使穗粒数与千粒重明显减小,因而籽粒产量会明显下降,不过拔节期遭受中、轻度水分胁迫复水后产量要高于灌浆、成熟期受到水分胁迫的处理。为此,在冬小麦孕穗、抽穗和灌浆期的需水高峰期,丰富的水分对增加小麦穗数、粒重都有明显的作用。
3 结果与讨论
本试验以CK处理产量最高,表明任何程度、任何时期的水分胁迫都将导致冬小麦产量降低,拔节期水分胁迫产量降低幅度明显大于灌浆期,拔节期干旱影响了植株各器官的生长,使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产物减少,降低了干物质向营养器官中的转移储存;灌浆期水分胁迫使各部位营养体运往籽粒的干物质的比例过大,破坏了小麦源库关系的协调,通过水分干旱的直接影响导致早衰而降低植物的光合能力,从而使粒重降低导致减产。
土壤水分含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物质分配及产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这些影响及其表现程度又与冬小麦的生育期和水分胁迫程度有关。
(1)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冬小麦株高、叶绿素、干物质积累以及籽粒产量受到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重度胁迫下的产量可减少将近一半。以田间持水量的60%为灌溉下限,即水分适中的处理,可以得到更高的收获系数。
(2)水分胁迫对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对于干物质的积累、运转、分配也产生严重影响,故在生产上应尽量避免发生重度或中度水分胁迫。
(3)冬小麦生育后期受到的水分胁迫,籽粒产量会明显下降,而拔节期遭受水分胁迫在恢复灌水后产量反而要高于其它处理,也即拔节期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较灌浆期的影响小。因此,冬小麦拔节期允许轻度的水分胁迫,而灌浆期则应尽量避免任何程度的水分胁迫。
(4)土壤水分胁迫从冬小麦的干物质生产和籽粒形成的物质来源两方面影响其产量,使小麦产量下降。同时适度的水分胁迫在复水后可以加快贮存在营养器官中的物质向籽粒中转移,从而也弥补了产量的下降。为此在冬小麦适当生育期,适当减少灌溉次数和灌水量对产量影响并不大,且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摘要:利用2008~2009年度田间小区冬小麦灌溉试验资料,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程度、不同水分胁迫时期对冬小麦生理生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冬小麦株高、叶绿素、干物质积累以及籽粒产量受到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拔节中期是冬小麦需水较为敏感时期,此时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及产量具有重要影响;而灌浆中后期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千粒重影响较为严重。因此,冬小麦拔节期允许轻度的水分胁迫,而灌浆期则应尽量避免任何程度的水分胁迫。且适当减少小麦灌溉次数和灌水量对产量影响并不大,并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关键词:水分胁迫,冬小麦,生长发育,物质分配,产量
参考文献
[1]康绍忠.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与21世纪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J].干早地区农业研究,1998,l6(1):11-17.
[2]李原圆,李英能,苏人琼等编.中国农业水危机及其对策[M].1997.
[3]王可玢,许春辉,赵福洪,等.水分胁迫对小麦旗叶某些体内叶绿素a荧光参数的影响[J].生物物理学报,1997,13(2):273-278.
[4]Hsiao T C.Plant responses to water stress[J].Ann Rev Plant physiol,1973,24:519-570.
[5]许振柱,于振文.土壤干旱对冬小麦旗叶乙烯释放、多胺积累和细胞质膜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1995,21(3):295-301.
[6]张喜英,由懋正,王新元.不同时期水分调亏及调亏程度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1999,14(2):79-83.
[7]於俐,于强,罗毅,等.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物质分配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1):105-112.
【产量及构成因子】推荐阅读:
出苗及产量10-01
产量及结构12-30
分类及构成11-10
制种玉米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水效益对比分析05-13
班委构成及工作职责07-02
ASP的构成及应用07-13
英语新词的构成及翻译10-02
智能建筑构成及发展11-18
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资历构成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