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质量信息

2024-07-27

社会化质量信息(精选11篇)

社会化质量信息 篇1

一、引言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 Guthrie&Parker (1989) 发现澳大利亚的Broken Hill Proprietary Company Ltd从1885年开始, 已断断续续披露人力资源和社区贡献方面的信息。而与此相隔不久, 美国钢铁公司从1905年开始在年度报告中披露雇员住所、社区建设等相关社会责任信息 (李正、向锐, 2007) 。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 陆续有公司披露与社会责任有关的信息。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发布其社会责任报告以披露其相关信息。而毕马威针对财富500强中全球最大的250家公司 (G250) 和16个国家中排名前100位的公司 (N100) 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大多数企业都单独发布了企业责任报告, 比率由2002年的45%提高到2005年的52%。

自国家电网公司于2006年3月正式对外发布中央企业的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后, 我国企业正式进入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新时期。随着深圳和上海两大证券交易所分别发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 (以下简称《指引》) 和《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暨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对其上市公司提出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要求后, 每年都有新的企业加入到披露的行列之中。但毕竟我国实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起步较晚, 企业所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与质量都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例如, 沈洪涛和金婷婷 (2006) 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数量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出台后有明显改善, 但由于其披露内容和披露方式有较大的随意性, 披露质量并未得到相应的提高。宋献中和龚明晓 (2007) 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年报中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和决策价值进行整体评价, 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年报中的社会责任信息质量水平和决策价值较低。同时, 也有学者专门就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及其评价进行了一些探索。钱美琴 (2009) 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龚明晓和周文华 (2010)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针对社会责任报告所披露信息的质量评价体系。但总体而言, 目前尚无对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特征的一个明确定论。本文以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为基础, 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与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比较, 以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特征及披露时潜在的约束条件。

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与财务会计信息

尽管社会责任信息与财务会计信息都是反映同一主体不同侧面的信息, 其使用者都包括股东、债权人、政府、员工、消费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 都会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影响, 但两者的不同之处也很明显。

(一)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及其披露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反映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及其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信息。企业把过去一定时期内已从事过、正在从事的或计划在将来从事的社会责任活动公布出来就是向各利益相关者披露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综合国内外研究以及我国深沪两市颁布的《指引》与《通知》, 社会责任信息基本包括六个方面:环境与能源、员工问题、社区与公益、客户与消费者、股东与债权人以及其他。目前, 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主要采取自愿披露的方式。在《指引》出台以前, 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主要在财务报告中与会计信息一同披露, 较为零散。之后, 一些上市公司开始发布单独的社会责任报告以披露社会责任信息。随着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的不断鼓励与要求,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采用单独报告的形式予以披露信息。

(二) 财务会计信息及其披露

财务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经济资源和经济资源索取权变动有关的交易、事项、环境的影响及其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通过特定的形式对外公布其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财务、现金、经营和公司治理以及其他有关事项, 以向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提供与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目前, 我国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以财务报告为载体, 强制对外披露。

(三)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与财务会计信息的区别

第一, 内容不同。财务会计信息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一系列的经济管理情况, 而社会责任信息则反映出企业秉持的社会责任理念及具体的履责情况。第二, 手段不同。相对于财务会计信息的强制披露, 社会责任信息目前乃是自愿披露。第三, 规范不同。对于财务会计信息, 有一系列的理论基础和概念框架作为支撑, 有一套公认比较完善的质量特征予以规范。而社会责任信息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 尚没有公认的质量特征及相关的评价体系。第四, 形式不同。财务会计信息只能按照各国的公认会计原则通过财务报告进行披露。而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形式呈现出多样化, 虽然目前鼓励企业通过社会责任报告予以披露, 但仍有企业选择将信息分散在财务报告中, 不采用报告的形式。第五, 性质不同。财务会计信息主要是定量信息, 兼有定性信息, 同时披露时系统有序, 具备可比性。社会责任信息主要是定性信息, 绝大部分是文字表述, 少有定量信息, 披露的随意性很大, 即使是同一行业的企业也难以具备可比性。第六, 公信力不同。年度财务报告都必须经由注册会计师审计后方能对外报送, 在得到第三方鉴证机构的独立审计后, 财务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很高, 公信力较强。目前社会责任信息尚无审计之说, 同时, 也很少有企业将其社会责任报告交由第三方进行鉴证 (即使有第三方的鉴证, 所谓的第三方也并不一定具备使人信服的独立立场) , 故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可信度不高, 公信力不足。

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质量特征分析

为提供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决策的会计信息, 质量特征应运而生。决策有用的财务报告信息必须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可理解性等质量特征。虽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有别于财务会计信息, 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财务会计信息的一些质量特征仍然可以借鉴为社会责任信息所用。

(一) 相关性

相关性通常是指与决策相关的特性。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号 (SFAC No.2) 进一步指出, 信息只有具备“导致差别”的能力, 才能确定它与某一决策相关, 即, 信息必须帮助使用者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事件的结果做出预测, 或能证实或改正先前的期望, 从而才具备在决策中导致差别的能力。简单地说, 当信息能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估过去、现在或未来的事件或者通过确证或纠正使用者过去的评价, 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 信息才具有相关性。对财务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如此定义也同样适用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如果社会责任信息无助于使用者进行决策, 那么社会责任信息的存在就无甚意义了。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他们主要关注企业对自身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从一个侧面来帮助各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股东和债权人关心企业能否确保自身的各项合法权益, 如, 企业是否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来保障股东得到公平待遇, 是否有相对稳定的红利回报, 企业的信用是否良好, 资金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等, 由此来确证或改变其投资或信贷决策。雇员关心企业对员工的权益保障, 如, 企业是否尊重员工人格, 是否建立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是否建立完善薪酬和考核制度以防拖欠工资等, 由此来决定是否仍然继续与企业的合约。企业的信誉是否良好、能否诚实守信、产品质量是否合格、有无假冒伪劣产品等, 这些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供应商或客户的合作决策。企业是否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并在经营管理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切实执行, 有无相关环保技术的支持, 有无应急方案和补救措施等, 这些都会影响到政府对企业的监管、补助等决策, 影响公众对企业的印象, 而公众又包含潜在的投资者、雇员、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

因此, 社会责任信息的相关性指企业提供的社会责任信息应当与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有助于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同时, 相关性也应具备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等三个部分。及时性表现在信息失去作用前, 应让使用者掌握企业社会责任履责情况。预测价值表现在信息有助于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在社会责任方面的作为或者不作为, 如未来改进的方向或具体措施等。反馈价值表现在信息能使使用者证实企业过去的社会责任承诺, 或者纠正使用者过去对企业的评价。

(二) 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应能如实表述所要反映的对象, 即所表述的应是意欲表述的, 尤其要做到不偏不倚地表述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避免倾向于预定的结果或某一特定利益集团的需要 (葛家澍、林志军, 2006) 。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中的可靠性由三个部分组成:可验证性、不偏不倚和如实反映。对于社会责任信息而言, 可靠性这一特性也是必备的。

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所强调的可靠性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予以规范, 要求企业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数据真实准确, 内容完整, 如实反映。而社会责任信息绝大部分为定性信息, 定量信息很少。因此, 社会责任信息的可靠性应是指信息能客观真实、不偏不倚反映企业自身在社会责任方面所进行各种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避免倾向于强化信息使用者的印象而做出一定的偏颇, 强调的主要是事项本身而非数据。

鉴于社会责任信息和财务会计信息的差别, 其可靠性中应包含四个部分:不偏不倚、如实反映、内容完整和可验证性。不偏不倚反映了信息的中立性立场, 企业在信息产生和传递中应当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客观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避免为加强在利益相关者心中的印象或达到其他目的而有意曲解事实;叙述事实时尽量采用不带感情色彩的陈述性语言, 避免误导性的陈述。如实反映表现为企业在信息产生时应当按实际发生的事项进行陈述, 客观真实, 不虚构事项, 不歪曲事实;在信息对外传递时应措辞准确, 避免含混不清。企业应当对自身的社会责任范畴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并在信息中予以完整的反映, 是为内容完整。这要求企业对社会责任的作为与不作为都应该予以披露, 不应有意或无意地有所遗漏, 尤其是对不作为甚至是负面信息的遗漏。可验证性指信息应能够经得起外部的检验, 即信息所提供的结果应能由相互独立的人员在采用相同方法条件下得出实质上一致的结论。

(三) 可比性

可比性包含了一致性 (一贯性) 。财务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 (纵向可比性和横向可比性) , 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与不同企业在相同会计期间的信息可比。社会责任信息的可比性指企业社会责任履责情况不但能与以前期间比较, 也可以和其他企业进行比较, 以便于企业内部寻找差距以及外部各方考核评价, 进而支持其相关决策。信息没有可比性, 便无法判断孰优孰劣, 也就谈不上竞争与提高。但要使信息具备可比性则需要以会计准则及社会责任的相关制度和编制指南为前提, 也需要企业在产生和传递信息时的积极配合。社会责任信息的纵向可比性是指因有一套统一编制指南使得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可以进行相同性质信息的比较, 横向可比性是指同一时期不同企业之间性质相同的信息的比较。

需要注意的是, 虽然社会责任的几个大类对于所有行业的企业都适用, 但由于行业差距大, 各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尽相同, 履责的侧重点也明显不同。如, 有色金属和化工行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与房地产行业不同, 前者环保的重点在污染物 (如废水、废气、废渣等) 的排放、回收和循环利用等, 而后者环保侧重于建筑的环保设计、物业的环保用材和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或安全有效处理等。所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在各方面的比较均受到行业特色的约束。因此, 社会责任信息的横向可比在现实情况下只能是同一行业的企业在相同期间进行同类信息的比较。

(四) 可理解性

与会计信息相同, 社会责任信息的另一个基本质量特征是可理解性。当然, 可理解性是在一定的前提假定之上的。所谓可理解性, 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假定:第一, 信息的使用者应当具有一定的有关企业及其经济活动和会计方面的知识, 对信息中所出现的专业术语有一定程度和数量的了解。即对于社会责任信息, 信息使用者本身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判断能力。第二, 就信息本身而言, 应当用词准确、表述清晰, 能为使用者所理解。信息的分类和描述越清楚、越简洁, 就越容易使人理解。

根据以上分析, 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特征的轮廓便清晰可见 (见图1) 。

四、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约束条件

与财务会计信息一样, 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高低也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如培训员工、处理“三废”、向股东分红等都会导致企业流出货币资金;同时, 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也会承担一定的成本, 如信息产生和传递的费用、负面信息带来的损失等。但众多专家和学者认为, 从长期来看, 通过社会责任的履行, 企业可以向社会展示其对公共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重视, 向公众证明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从而树立起企业品牌, 构建良好的口碑和声誉。而良好的口碑和声誉将为企业带来好的财务绩效, 从而促使企业的发展进入到良性循环之中。故社会责任信息对外披露, 将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只是这个经济效益是间接的, 是以企业作为公民承担义务和社会责任理念的实施情况等从道德的角度来对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施加影响, 从而增加其经济效益。

因此, 对外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质量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制约。当通过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所获取的收益大于其耗费时, 企业会主动披露, 进而有动力提高披露信息的质量。但企业若要提高信息的质量, 则需要拓宽信息的来源渠道, 提高信息的加工和传递能力,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这无疑会增加信息的成本。如果提高信息的质量不能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 则企业在成本条件约束下就会选择降低质量以避免不必要的亏损。

参考文献

[1]李正、向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 《会计研究》2007年第7期。

[2]宋献中、龚明晓:《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与决策价值评价——上市公司会计年报的内容分析》, 《会计研究》2007年第2期。

[3]沈洪涛、金婷婷:《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4]龚明晓、周文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5]刘红霞:《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支出研究》,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6]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王松年:《国际会计》,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社会化质量信息 篇2

商品的社会质量是由用户和消费者,以及社会各层次各部门根据各自的主观标准对商品质量所做出的评判。商品的社会质量综合地反映了商品使用价值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随着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购买力相应地提高,文化、风尚、习惯、嗜好等社会心理因素也在变化。人们的需要已由选择简单低档的“生存必需品”发展到满足亨受需要的“善生必需品”。消费水平的提高,不仅增加了消费品的购买数量,也对消费品的质量和花色品种等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社会心理因素的变化,直接联系着商品社会质量的变化。今天被认为是质量好的满意的商品,明天就可能被认为质量不好不满意了,说明消费者对质量的主观要求和标准是不断变化的,是相对的。商品的生产者必须顺应这一变化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商品质量。因此,企业在改造老产品和开发新产品时必须考虑如何使商品的社会质量适应于社会心理因素的变化,适应社会需求和自然环境.总之,研究商品质量是否具备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商品学的重要课题。

在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阶段,商品学主要运用各种自然科学的方法,从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性因素入手,阐明商品的内在质量。与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有关的社会各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共同评价,即商品的社会质量评价。

商品的社会质量评价是商品经济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商品的社会质量评价首先表现为消费者对商品的直觉评价,比如人们对商品所具有的形态与造型、商品的色彩、气味、音响等的喜好与厌恶。商品的社会质量评价还表现为社会各方面(包括消费者)对商品的理性评价,比如人们利用美学原理评价商品美以及商品的审美价值,利用生态学原理评价商品的生产与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是一种深刻的理性化的.社会评价,它需要自觉地运用多种知识,系统地、全面地和动态地考察分析商品对社会经济整体需求的适应以及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适应。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变化与实现,不仅依赖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工艺技术,也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依赖于社会商品总需求的变化。因此,评价商品不应该仅仅从自然的角度给以静态的评价,还应从社会的角度给以动态的评价。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自觉意识越来越强烈,“消费者是上帝”的口号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和推崇。消费者评价已成为商品的社会质量评价的最有份量的内容。

商品的社会质量评价是稳定社会平衡,协调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里,商品与商品交换是协调社会关系的纽带。假冒伪劣的商品导致商品交换关系的扭曲,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会危及各种社会关系的平衡与协调。商品的社会质量评价,以社会各方面对商品的公正评价,防止商品本身对商品交换关系的扭曲,维护社会关系的平衡和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

商品社会质量评价,可以客观地反映出商品的消费特征,正确地体现消费需求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促进生产,指导消费,从而有效地调整商品的供求矛盾。

商品的社会质量评价有利于消费者正确认识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和权利,积极参与对商品质量的监督,当好商品质量的最终评判者,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理直气壮地保护消费者自身的合法权益。

社会化质量信息 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1968/tsygb.1003-6938.2015066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kinds of modes of University Library's social service, namely, open borrowing service mode for the public, embedded SDI service mode for R & D team, flowing extended service mode for city community, and multi service mode of university branch library for organization, and expounds service content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r modes.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social service; service mode

2002 年2 月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则( 修订)》中第21 条规定: “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不仅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有利于提高馆藏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和组织机构的信息需求,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学习型社会,实现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社会化服务一直以来都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采取特定的服务模式,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模式众多,本文就面向社会公众的开放式借阅服务模式、面向研发团队的嵌入式定题服务模式、面向城市社区的流动式延伸服务模式、面向组织机构的分馆式多元服务模式的服务内容、组织管理和主要特点进行探讨。

1 面向社会公众的开放式借阅服务模式

面向社会公众的开放式借阅服务模式是指高校图书馆在对本校师生正常提供文献借阅服务的基础上,向社会公众开放,校外人员不限其身份、职业、年龄均可以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个人用户,并来高校图书馆借阅文献资料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模式。面向社会公众的开放式借阅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基本模式,所提供的服务也是最基础、最主要的服务。例如, 广西大学图书馆从 2002 年开始对校外人员实行开放式借阅服务,校外人员在学校图书馆凭所在单位证明及个人身份证,交纳一定的管理费、工本费和押金,就可以办理借阅证,并使用图书馆文献资源和享受各类服务[2]。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为校友发放借阅证,校友可随时利用母校图书馆。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馆,社会公众凭个人身份证即可入馆借阅。

1.1 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式借阅服务的工作内容

(1)常规借阅服务。常规借阅服务是指高校图书馆在正常开放期间对校外人员提供图书借阅和期刊阅览服务。高校图书馆在接纳校外个人借阅时不改变其原有借阅服务模式,只是用户类型从原有的高校师生扩展到了校外个人用户。

(2)预约外借服务。预约外借服务是指校外个人用户登录高校图书馆网站,在网上对其所需外借的文献提前预定,并在预定时限内抵达图书馆取书的服务。预约外借服务可节约校外用户来馆借阅的等待时间,同时避免来馆后借不到所需图书的现象。

(3)定时开放服务。定时开放服务是指高校图书馆将某些借阅空间专门设定一个时间段对校外个人用户开放,在此期间不接纳校内师生借阅。高校图书馆可选择一个校内用户很少且校外个人用户能来图书馆的时期将部分外借处和阅览室对校外个人用户开放。

1.2 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式借阅服务的组织管理

(1)用户数量的控制。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公众的开放式借阅服务虽然不限制用户的身份、职业、年龄等,但由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和空间有限,不可能接纳太多社会上的个人用户,需要对校外正式个人用户的数量进行一定的限制,但对临时用户的数量可不加以限制。校外个人用户数量可按下式计算:校外个人用户数量=(图书馆藏书总量-本校师生数量×藏书保障率)/40册。高校图书馆可采用先申请先接纳的方式确定校外正式个人用户,即按照申请成为高校图书馆正式个人用户的先后顺序接纳校外个人用户,达到数量限额为止。

(2)用户类型的划分。为了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借阅服务,高校图书馆可将校外正式个人用户划分为重点用户和一般用户。高校校友、与高校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个人、职业性质与本校专业领域相关度高的个人等可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点用户,其他用户则为高校图书馆的一般用户。重点用户是高校图书馆的重点服务对象。

(3)借阅权限的管理。借阅权限包括借阅方式、借阅范围、外借数量、外借时限等。高校图书馆应对校外重点用户、一般用户和临时用户的借阅权限予以控制。一般情况下,校外临时用户只能在高校图书馆阅览室查阅文献,高校图书馆对临时用户不提供借阅服务;校外正式个人用户借阅文献的范围应大于校外临时个人用户;在外借图书册数和外借期限方面,重点用户>一般用户>临时用户。

(4)借阅证件的管理。校外人员携带相关证件到高校图书馆办理借阅证,需要缴纳工本费,也可适当收取借阅费。一般来说,借阅证件的使用年限为一年,到期可到图书馆续办或者停办,需要续办的老用户可以在到期前一个月优先办理。

社会化质量信息 篇4

当前, 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关注日益高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引起公众对企业单一追求经济利润的不满, 要求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在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为了掌握企业在每个经营期间承担社会责任的实际情况, 信息使用者迫切需要企业披露其相关的社会责任信息, 来正确评价企业的社会绩效。而企业自身也已经逐步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积极进行实践和推动, 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据统计, 近几年我国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在逐年快速递增, 2006年准则实施前只有23份, 到2011年已突破千份。但不少研究者对目前国内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评价表明,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整体较低, 不能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要。要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质量, 需确定何谓高质量, 标准是什么和影响因素等关键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 不论是对作为信息提供者的企业而言, 还是对广大的信息使用者来讲, 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对解决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数量少于质量的现状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笔者主要以信息使用者的立场来论述此论题。

二、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特征

(一) 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特征的构成

目前, 在国际上影响力最大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质量标准是全球报告倡议组织 (GRI) 在2006年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指南 (G3) 》。考虑到国际标准不能完全适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 国内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方面较为权威的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在2009年底发布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南 (CASSS-CRS1.0) 》, 随后根据社会各界的反馈进行了修订, 于2011年形成《指南2.0》。国内外两个主要社会责任报告评估机构提出的社会责任信息质量标准代表了当前在该领域较高的水平, 笔者现将二者的具体要求和建议比较如下表1。

由表1所示, 两家评估机构共提出了11个质量特征, 除了可比性这一项共同特征以外, 其他特征的表述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如我国不强调可靠性、精确性, 但提出了创新性要求。这主要是鉴于我国目前实际国情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考虑而设计的。虽然两机构提出的具体要求不同, 但从这些熟悉的、也常见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表述可知, 社会责任信息作为企业财务报告有力的补充和完善内容, 其质量特征体系要求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现的范围基本一致, 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三大核心标准:相关性、可靠性和透明度。但是, 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并不等同, 主要表现在几方面。

第一, 社会责任信息更强调相关性。相关性要求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社会责任信息的使用者特别侧重信息对其决策的价值, 关注能够适时获得所需的信息来了解和判断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以预测和评价企业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发展前景。

第二, 社会责任信息更关注透明度。透明度要求由中立性、清晰性、完整性、充分披露、实质重于形式以及可比性构成。由于社会责任信息存在涉及面广泛, 非财务性信息量较大、文字叙述性内容较多, “报喜不报忧”现象普遍的特点, 使用者要很好地进行阅读和理解, 对此类信息有较高的透明性要求。

第三, 社会责任信息并不特别强调可靠性。它包含了三个构成成分, 即如实反映 (反映的真实性) 、可验证性 (可核性) 。由于不同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差异性及其效果量化的困难, 加上当前以自愿性披露为主, 缺少独立第三方的审验, 因此, 使用者对信息的可靠性要求相对较低。

根据以上分析, 笔者以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指南2.0》提出的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特征的具体要求为基础, 构建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框架图 (见图1) , 以体现各项质量特征要求之间的逻辑结构和相互关系。

其中, 成本收益原则作为前提条件是一个广泛的适应性要求。因为在一项任何活动中, 行为人首先要进行价值判断来确定其行为的必要性, 其出发点是收益要大于成本。只有提供社会责任信息形成的收益 (如: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增加企业声誉等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高于其发生的成本 (如:信息生产成本、披露成本、竞争劣势成本等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 , 才能决定社会责任信息的提供和质量。

(二) 研究方法

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 国内外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质量计量的主流方法有三种:内容分析法、指数法和声誉评分法。这三种方法各有特点, 具有不同的适用性, 信息使用者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进行选择。

1. 内容分析法。

它是对企业对外披露的文件、报告等进行分析, 根据这些资料中所涉及的社会责任信息的字数、句子数、段落数或页数统计数量, 或者将结果赋予相应的量化值, 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好坏 (Gray, 1995;Miline&Adler, 1999;Unerman, 2000;Campbell et al.2003;Hasseldine et al.2005)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掌握, 缺点是工作量较大, 并且认为信息数量越多则信息质量越高, 这一假定显然存在错误。该法对社会信息质量要求不高的使用者而言, 较为适用。

2. 指数法。

它是在内容分析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做法是在根据企业披露的各类社会责任信息内容按照事先定义的项目 (如:是否披露、定性还是定量披露) 进行分类、归纳并赋值, 并且确定一套评价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指标体系, 在此基础上对各项指标个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 计算出综合值, 用以综合评价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一种方法。指数值越大, 信息质量越好, 指标多少视不同研究者而定 (Bewley&Li, 2000;Patten, 2002;Haniffa&Cooke, 2005;李正, 2006;沈洪涛等, 2007)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在能够一定程度上计量了社会责任信息质量, 缺点是专业性较强, 衡量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指标设计因人而异, 主观性强, 缺乏统一、合理的标准。这种方法适用于对信息质量要求较高且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能力的信息使用者。

3. 声誉打分法。

它是由调查者向被调查者发放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问卷, 被调查者对问卷中关于企业的各项指标进行打分, 从而根据总得分进行评级的方法。该法的优点是目的性强、实施简单, 缺点是问卷内容受调整者立场限制不够全面, 结果受被调查者的主观评价影响。这种方法适用于专家学者或专业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内容针对性的评价。

三、影响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因素

由于社会责任信息是由企业形成并提供的, 所以信息质量受企业会计实务工作的影响;再者, 企业在形成和提供社会责任信息过程中要以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法规等依据, 因此信息质量也受到会计理论的影响。

(一) 会计实务的影响

在会计理论较为完善、高质量的假设下, 影响社会责任信息的会计实务因素主要包括: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企业内部治理情况、企业的性质与类型、国际化程度、媒体曝光度等。

1. 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

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首先取决于由所受的会计教育和累积的工作经验形成的专业素质, 其次受到其使用的会计工作手段的影响, 再者还要看企业在进行会计工作中产生的有关法律责任的惯例分配。

2. 企业内部治理情况。

企业内部治理情况是企业内部权责分配的制度安排, 它是社会责任信息形成和披露的微观环境, 国内外众多学者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治理结构有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和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

3. 企业的性质与类型。

目前众多研究成果已经发现, 不同企业提供的社会责任信息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注重企业形象和声誉、公众关注度较高或对主要利益相关者群体存在潜在重要影响的企业往往更重视社会责任信息。

4. 国际化程度。

国际化程度是指企业在国际经营或其经营依赖国际市场的状况。在当前全球化的社会责任运动趋势下, 企业在海外市场运营时要考虑到当地市场的法律管制或客户要求。所以, 国际化发展的企业将更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及信息质量。

5. 媒体曝光度。

媒体曝光提高了社会公众对公司的关注度, 从而导致企业被监管风险增加。这一影响因素会因企业经营策略的不同产生提高或者降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两种结果。

(二) 会计理论的影响

没有高质量的会计理论作为会计实务的指导和规范, 会计信息和社会责任信息质量必然无法保证。高质量的会计理论由科学的理论原理、恰当的会计准则和法规及前瞻性的惯例、规则体系等因素来保证。

1. 理论基础。

企业伦理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奠定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前者是指任何商业组织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除了遵守法律、法规以外, 还应遵守一定的伦理准则, 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社会伦理道德。后者要求企业的经营不应仅关注利润最大化, 还应注重环境和社会问题, 社会公众、环境和利润这三个因素保持平衡才能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合法性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企业提供社会责任信息的理论来源。合法性理论认为企业受到社会契约的约束, 应从事社会期望的行为, 作为社会对其支持的回报, 这关系到公司的持续生存。若企业向社会传递信息表明其遵守了社会契约, 对社会的贡献大于损害, 则该企业可能得到更大的回报。利益相关者理论则认为企业的管理者承担了利益相关者的受托关系, 企业既要考虑股东利益, 也要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

2. 会计法规。

政府出台的针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供求关系、产生和披露要求及表现形式等方面的法律、规章与制度等能够有力保障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如2002年出台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要求上市公司除按照强制性规定披露信息外, 还应主动、及时地披露所有可能对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的信息, 并保证所有人有平等的机会获得信息。2006年颁布、2007年初起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与过去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相比, 在环境保护、员工利益及社会福利等方面加大了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规范。在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还普遍处于起步阶段的现实下, 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对企业进行干预和监管, 可以帮助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和弥补企业自身动力不足带来的信息提供缺陷。

3. 相关规则。

近年来, 非政府组织、民间机构在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增加。他们通过发表报告、发布规则、举办主题活动等形式影响到政府的政策、公众的意识和市场的方向等, 号召社会各界关注企业社会责任, 创建和谐社会。如国际上的全球报告倡议组织 (GRI) 、社会和伦理责任协会 (ISEA) 、挪威船级社、富时集团等, 国内的金蜜蜂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等。他们在社会责任领域制定的各种标准、规则等虽然没有法律约束力, 但因其广泛的接受程度和影响力, 现已成为政府制定法规政策的重要参考来源和企业行为的惯例和主要依据, 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

总之, 信息使用者在获取和使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时, 首先要评价其质量情况。只有明确高质量的社会责任信息应具备的特征表现, 才能得出恰当的结论并做出有效的决策。其次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选择适用的社会责任信息质量评价方法。此外, 信息使用者对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要求是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企业经营的变化这些环境因素的调整不断提高的, 所以为了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要, 企业应积极面对此项挑战, 这是其在未来社会中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摘要:企业提供的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信息使用者的利用效果, 因此如何判断、评价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是关键问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有二:会计实务的影响;会计理论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责任信息,质量,因素

参考文献

[1]杨世忠.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及其评鉴模式与方法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8 (7) .

[2]钟宏武, 等.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2011[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1 (12) .

[3]杨海燕.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2 (4) .

[4]李桂荣, 刘建娜.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改进研究[J].中国商界, 2010 (1) .

社会信息及其反馈 篇5

读了控制论的创始人诺伯特·维纳(NorbertWiener)的《人當作人来使用——控制论与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以后,谁都会感觉到眼界为之一开。原来社会中也充满着信息因素,而且社会信息的传输和反馈也正是社会得以存在并发展的条件。维纳在本书中把他的控制论原理在伦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某些含义作了说明,因而使得他的思想不但为自然科学家,而且也为社会科学家所注意。维纳写道:“信息是我们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到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接受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也是我们在这个环境中有效地生活的过程。现代生活的需要及其复杂性,对这个信息过程提出了比以往高得多的要求。我们的报刊、博物馆、科学实验室、大学、图书馆和教科书都有责任满足这个要求,否则就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要有效地生活就要有足够的信息。”

人类社会的事物无不处在社会信息流的某一循环之中。就拿一本书的命运来说吧。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籍,是依赖于编辑提供了信息,而编辑的信息则是从作者那里获得的,作者又是从其本人所接触到的生活中摄取原始信息的,经过思维活动和艺术加工而定稿。反过来,一本书籍出版了,给读者带来了新的信息,读者对书籍的反应和意见又成为一种信息,再输送到作者那里,供其作为再版、修订或写作新书的参考。

这后面一个相反的过程,就是维纳所谓的反馈。反馈是从英文“Feedback”译过来的,照字面译是“反过来喂”的意思,译作“反馈”显得更文学化、技术化了。馈者,送也。简单地说,反馈就是信息的反向输送。比如上述的读者对书籍的意见再输送到作者那里,就是一种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之分。如果反输的信息强化了原来的过程,叫做正反馈;如果是削弱,就谓之负反馈。

运用这种反馈理论,能说明社会上的很多现象。例如,文学艺术是社会信息大系统中反应极为敏感的一个子系统,信息的反馈作用也体现得尤为明显。作者(包括作品的所有创作人员)从生活的源泉中汲取原始素材,在符合一定的文艺政策的前提下,通过艺术加工,创作出新的作品。作品进入社会,在群众(包括读者、听众、观众等)中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这种社会效果必然会导致一定倾向的评论,而这种评论又对作者及其再创作产生影响。而且,文艺领导部门对文艺政策的决定和调整又离不开社会生活的实践和作品倾向所导致的社会效果。要之,上面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传输和反馈关系能够构成一个封闭的体系。

上述多信息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和相互作用的。对于整个系统的稳定来说,存在于环节之间的信息流的传输和反馈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评论信息从质的方面来说有两种:赞扬和批评。前者可以看作是对系统的正反馈;后者则可以看作是负反馈。这两种反馈在不同的情况下都是极为重要的。正反馈有利于肯定佳作,鼓励作者,激发才智,不至于埋没有生命的萌芽;负反馈则有利于揭发错误,纠正偏颇,克服缺点,不至于助长邪恶。

社会化质量信息 篇6

一、医药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的构建

由于当前没有统一的体系来评价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状况, 因此需要为我国医药行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建立一个适用评价体系。根据沪深两市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对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具体披露的规定, 可以看出沪深两市规定基本相同, 都要求披露对股东和债权人、员工、消费者及供应商的权益保护、环保和公共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据此本文将社会责任披露的相关内容分为:股东和债权人、员工、消费者和供应商、环境与能源以及公共关系五个大类。具体内容如表1:

表1描述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五个大类, 18个项目。如果样本公司的该指标项目在社会责任报告及年报中, 只能定性表述, 则一般描述得1分, 详细描述得2分;如果该项目定性定量都可以描述, 则定性1得分, 定性定量结合得2分。其中,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得分值在0~36分之间, 总分共36分。

二、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分析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的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 考虑到ST类公司财务状况异常等原因, 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于是本文剔除了ST, ST*及PT类公司以及数据不全的公司:, 共得到128个有效样本。根据表1的医药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体系, 以样本公司2013年的社会责任报告和年报为依据, 对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进行以下的分析:

(1)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得分情况总体分析。根据表1的评价体系, 通过阅读128家样本公司2013年的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 逐一进行打分, 得到每家样本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得分, 然后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得分划分为4个层次, 得到汇总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各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得分主要在1-9分之间, 所占比例为59.4%, 10-18分段占比28.1%, 19-27分段和27-36分段分别仅占比3.1%, 9.4%。表明2013年度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得分普遍不高, 披露水平较差。

(2)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分项目分析。根据表1评价体系的18个明细项目, 对样本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项目得分情况进行统计, 得到表3:

根据表3对各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项目的结果显示, 各项目中, 极大值均是2, 极小值均是0, 均值均小于1, 由此可见披露的各项目信息普遍较少。其中员工结构信息、药品召回与过期药物回收、消耗水量、消耗能源以及纳税项目披露水平尤为偏低。虽然节能环保措施披露的企业相对较多, 但大部分企业只是泛泛而谈, 没有制定具体的节能环保措施。医药企业属于重点耗能企业, 在环境与能源方面的披露有待提高。此外,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 发现大部分公司社会责任披露的信息均以定性描述为主, 极少使用定量描述, 定性描述也极为粗略。反映出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普遍较低。医药行业作为重污染行业, 且与国民健康息息相关, 更应该注重社会责任的承担。

三、提升医药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相关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可知, 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整体水平偏低, 且所披露的内容局限于正面以及定性信息, 负面及定量信息较少。本研究结论反映了在现阶段经济环境下, 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自愿性较弱, 有必要强制规范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

(1) 政府应采取相关措施规范医药行业信息披露内容。我国沪深两市128家医药企业中只有30家企业发布了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 剩余98家企业都是以年报形式披露社会责任信息, 且报告内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形式各异, 多以定性信息形式披露, 缺乏数据。说明医药行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缺乏规范性。因此, 在法律、法规层面有必要细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引, 明确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内容和方式。尤其是上市公司, 更应严格要求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政府相关部门应借鉴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和我国财务报告要求, 规范社会责任报告的格式、内容等, 应制定专门针对医药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内容。

(2) 发挥媒体网络的监督和导向作用。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 企业披露信息明显会受到各利益相关方的监督和影响。目前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 信息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尤其是通过媒体网络的传播, 因此媒体中介对企业披露信息方面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但是网络传播信息之迅速, 对于企业而言, 却是一把双刃剑, 媒体网络既为企业创造了和利益群体互动的平台, 使利益相关者和企业的联系更加密切, 又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一旦出现有关企业的负面信息, 就很容易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发挥媒体的监督和导向作用对提升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蒋艳, 阳秋林.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指标评价体系构建与运用[J].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4) :1-6.

社会化质量信息 篇7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最早源于美国。1968年,美国会计学家戴维·F·林诺维斯首次提出“社会责任会计”一词,由此拉开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开始关注社会责任会计,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架构、计量方法和报告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通过介绍国外社会责任会计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为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历史并不长,1999年,壳牌(中国)公司第一次公开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3年, 全国公开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达到1 231份。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信息的质量如何?对利益相关者是否有用?这些仍有待评价。

近年来, 一些学者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评价进行了研究。李正(2006) 采用内容分析指数法以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2003年52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 研究表明:从当期看,承担社会责任越多的企业,企业价值越低。宋献中、龚明晓(2007) 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年报中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和决策价值进行了整体评价, 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年报中的社会责任信息质量水平和决策价值较低。

从以上可以看出,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几乎都是按同一标准的评价维度针对所有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进行评价。而考虑行业特点,构建不同的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则相对较少,不同行业的企业,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模式都有所不同, 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衡量其披露质量的高低,因此,需要构建符合行业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二、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的特征

资源型企业是利用区域内的自然条件, 通过开发自然资源,进行后续加工,依靠占有资源并消耗资源实现成长的企业。因其占有和开采的是国家资源且具有不可再生性,其社会责任与其他企业社会责任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一)更严竣的可持续发展责任

资源型企业主要依赖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与加工, 而绝大多数自然资源具有递耗和不可再生的特点, 资源型企业必然会面临资源短缺的不可回避的现实, 其可持续性发展的风险相当大,因此,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比其他企业显得更为严竣。

(二)更重要的国家责任

资源型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在我国能源体系构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不仅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还在军事、政治及外交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依托自然资源生产经营,依靠高消耗资源、高排放废物获得收益的资源型企业, 对其所在的城市的破坏性也是比较强的,随着资源开采高峰期过后,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必将减弱,很可能会造成工人大批失业、地区经济急剧下滑、社会秩序严重恶化等后果。因此,资源型企业在开采自然资源时,应遵守国家的战略计划,有责任进行不断的科技创新, 保护和节约有限的资源。

(三)更繁重的生态环境责任

资源型企业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不可避免地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程度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要严重得多,而生态环境的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有时要几十甚至上百年, 需要付出的恢复成本比较高。因此,环境责任应该是资源型企业最直接的社会责任。

(四)更现实的员工责任

资源型企业主要是开采、加工矿产资源,其员工工作风险高,经常会面临生命危险,这就要求企业在改善工作环境的同时, 要对员工采取更为周到严密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培训措施。同时,为员工提供各种社会福利保障待遇,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

三、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作为资源型企业, 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它揭示公司治理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真实反映了公司在运营中需要承担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避免虚假的过度盈余现象,遏制具有信息资讯优势的管理层对投资者和公众利益的略夺与侵蚀, 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参与意识, 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未来价值。

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披露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要以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基础,同时,从信息质量要求的角度出发,还要考虑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和系统性。

(一)相关性原则

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从保护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 披露的内容应涵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企业对经济、环境及社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又包括对利益相关者的评估和决定有重要影响的事项。利益相关者包括两类:主体利益相关者(国家、员工、投资者、合作企业等) 和非主体利益相关者(如绿色环保组织、企业经营地所在的社区和公众、政府等)。一方面,资源型企业应当提供主体利益相关者进行投资、信贷、接受雇佣、购销等活动时需要的信息, 这类信息有助于主体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信用、环境、效益、政府管制等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或者预测。另一方面,还要披露非利益相关者对企业需求的信息,要求企业披露其对当地环境产生的污染和相应的解决措施等, 这些有可能促使企业会采取某些改进策略以承担社会责任。因此,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应反映利益相关者所关心的实质性议题、对于明显没有决策价值的信息可以不予披露,避免信息过载,从而影响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吸收处理。

(二)真实性原则

资源型企业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时,应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实事求是地报告企业履责情况,既不能故意夸大正面的社会责任绩效, 也不能隐瞒负面的社会责任行为及其后果。企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采集、整理、归类的信息处理流程,对相关数据、情况说明以及涉及利益相关者认知、反馈信息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做到有据可查。企业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时要履行严格的信息披露决策和审查程序,同时, 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要由有资质的第三方 (会计师事务所或专业咨询机构)审核并签字,以确保企业所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的真实有效。

(三)可比性原则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对利益相关方负责,因此,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必须向社会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如同企业必须按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格式向股东披露财务报告一样, 企业编制的社会责任报告也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使社会责任信息具有横向可比性和纵向可比性,这就有必要引入一个社会共识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标准, 从而指引、规范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建立完善的披露管理制度。国外的社会责任履行及其报告的标准有很多,如联合国启动的全球契约、经济优先权委员会认证署推广的SA8000社会责任标准、英国标准协会发行的管理可持续发展手册等。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联合出版了《中国企业 社会责任报告 编写指南》 (CASS-CSR1.0), 列举了对大部分企业适用的通用指标和行业补充指标,规范了具体披露标准,有利于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规范化和可比性。

(四)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披露包括披露的范围、层次和形式三个方面。从信息披露的范围来看,企业应对公司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绩效相关信息详细披露,包括但不限于能源与自然环境、顾客或客户、员工、社会、股东等方面的具体披露指标。从信息披露的层次来看, 披露的信息要系统说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改进完善的计划和可能对企业未来运营带来的影响,不但要包括定性信息,还要包括定量信息, 能够用货币计量的信息要采取报表格式进行货币化披露,信息披露要遵循重要性和充分性并重的原则,避免选择性披露, 对企业可能会面临的社会责任问题和风险要进行充分性的披露, 让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真实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状况。披露形式可以多样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以单独披露,也可以随同财务报告一起披露;可以在专业报刊披露,也可以在官方指定的网络进行披露。

四、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除了遵循上述基本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外, 还要考虑到资源 型企业社会责任的特征, 披露的信 息除了企 业应具备 的一般指标外,还应有涵盖其 特点的特 征指标。本文将资源型企 业社会责 任划分为6大类共25个具体指 标, 包括16个一般指标 和9个特征指标(特征指标后面加 *), 如右图所示。

借鉴社会责任披露评价中广为采用的三值打分法,对每个二级指标分别给出0、1、2、3四个等级的分值, 即在评价时, 资源型企业无此项内容披露的记0分,对此项内容进行简单描述的记1分,对此项内容有详细描述说明或具体的定量数据说明的记2分,在进行详细描述说明或数据说明的基础上给出了具体改进实施方案的计3分。同时,采用专家法(德尔菲法)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在确定时要严格遵循专家法的系统程序,经过多次的问卷调查和对专家意见的咨询、归纳、修改、总结,得出比较可靠的结果。然后,将二级指标的分值与其对应的权重相乘计算出各二级指标的得分, 各二级指标的得分相加计算出一级指标的得分, 最后,将一级指标的得分相加得出总的评分,从而判断该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质量。

五、结束语

社会化质量信息 篇8

一、领导重视, 把信息工作摆上位置

河南省的机构改革正在进行,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机关人员至今尚没有完全融合到位, 各省辖市、县机构改革陆续展开, 客观上影响了部分工作的正常开展。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各级领导历来重视政务信息工作, 没有因机构改革而影响政务信息工作的开展, 尤其是厅长郭俊民同志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信息每期必看, 重要信息每期必作批示。2009年, 郭俊民厅长分别以召集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信息工作人员座谈、批示等不同形式对政务信息工作提出要求。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 现在全厅上下形成了开展一项工作、报送一条信息的观念, 为信息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 各级领导注重政治上关心、工作上关爱、生活上关怀信息工作人员, 也促进了信息工作的开展。比如增加信息员参会阅文机会, 各种重要会议和活动都尽可能安排信息工作人员参加, 及时了解掌握全厅工作部署和安排, 拓宽信息源;安排信息工作人员外出培训学习, 开阔视野, 增长见识, 提高信息员素质;在提拔使用上优先考虑成绩突出的信息工作人员, 及时解决信息工作人员生活上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等。

二、完善制度, 不断创新信息工作机制

在实践中, 不断完善和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务信息宣传工作的意见》《政务信息工作评比暂行办法》等有关信息工作制度, 用制度规范信息工作, 用机制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健全政务信息报送网络。

2009年3月,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正式组建以来, 坚持边组建、边抓信息网络建设, 结合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作, 不断加大对政务信息工作的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 加强了该厅与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之间协调联动, 督促18个省辖市和6个直管县 (市) 人社部门与省厅建立信息联动工作机制, 各省辖市和直管县 (市) 人社部门也相应建立健全了本级信息报送网络, 初步形成了县、市、省三级信息上报格局, 实现了多层次、全方位获取信息资源的工作机制, 信息传递、处理的网络化、自动化水平也不断提高。

2. 实行信息定期分析报告制度。

结合人社部和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 每季度将信息报送及上级采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定期召开部分省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公室主任或信息员参加的信息工作座谈会, 总结分析形势, 交流工作经验, 确定信息报送重点, 增强了信息以文辅政的针对性、时效性。比如, 针对2009年经济危机造成的严峻就业形势采写的《河南组织开展“农民工服务月”活动》《河南人社厅多措并举保稳定》《河南省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等信息被人社部采用。

3. 坚持信息调研和定向约稿制度。

围绕部、省工作重心及不同阶段领导关注的重点, 及时拟定调研提纲, 组织信息工作人员深入市、县进行调研或就某个专题实施省、市、县联合调研以及向各市、县 (区) 定向约稿调研等, 做到深入调研, 深度挖掘, 积极筛选, 捕捉领导最关心、最关注、最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采写了一些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信息, 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推动了中心工作开展, 增强了政务信息工作的服务性。比如2009年采写的《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上半年全省就业情况调查报告》《罗山县推进新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调查》《河南省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稳步推进》《河南省启动实施就业攻坚行动计划》等信息被刊用, 并得到了省领导的重视和批示。2009年上半年河南省人社厅上报的信息中有3条被中央办公厅采用。

4. 坚持信息工作通报和考核制度。

对各单位采用信息情况实行了每月积分排名、每季度通报制度, 鼓励先进, 鞭策落后, 把信息工作纳入厅机关目标管理和争创文明处室活动中。2009年年初将各处室报送信息工作进行量化分解, 年终将各处室报送和采用信息情况作为评比机关文明处室的条件之一, 根据信息采用情况给予加分, 增强了厅机关各处室报送信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调整信息报送考核办法, 实行激励措施, 加大调研类、批示类信息分值比重, 鼓励和引导大家多报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有建议、有深度的信息, 提高信息质量。2009年我们上报人社部和省委、省政府的信息在质量和数量上与同期相比都有较大进步。

三、突出重点, 努力提高信息工作质量

坚持信息工作紧紧围绕部、省中心工作, 紧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热点, 广泛搜集、采编和上报信息, 努力为领导科学决策, 以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目标, 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1. 严格把好“三关”。

一是把好信息采集关。着眼关注民生、促进民生和民生工程, 坚持从广泛的信息源中, 挖掘一些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的信息, 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采集。二是信息筛选关。始终坚持筛选出对领导决策有参考价值, 对基层工作有指导作用, 或者是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民生信息, 及时上报。三是信息编撰关。坚持做到上报信息内容简明扼要, 言简意赅。通过把好“三关”, 努力把所上报的信息打造成精品信息。

2. 注重三个“提高”。

一是提高信息工作对领导决策的服务水平。努力提高信息工作对领导机关的需求程度和有效利用程度, 紧紧围绕领导关注和思考的重大问题、重点工作, 提供一批有深度、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比如针对领导关注的就业问题, 及时为部、省定期提供了《河南就业工作形势》等。二是提高信息工作对推动改革发展的服务水平。通过信息反映问题, 发挥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比如采写的院士河南行大型咨询活动、兴豫之光行动计划实施面临的问题等信息, 不同程度地引起了相关领导的重视, 促进了当地社会发展。三是提高信息工作对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服务。加大对热点、难点问题的反馈力度, 及时搜集、整理、反馈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为领导及时掌握舆情发挥参谋服务作用。比如2009年对网络上炒作的绩效工资问题、“被就业”问题, 及时为上级信息部门提供了信息舆情, 得到了关注和重视。

3. 坚持三个“贴近”。

一是贴近领导意图, 狠抓重点信息。坚持把领导时刻关注的、正在思考的、有待了解的问题, 作为信息工作的切入点, 有选择地采编、报送能带动全局、适用对路的信息。为此, 在抓好动态信息的同时, 不断增加综合性信息, 加强问题信息和督察信息, 在强化决策全程服务上下工夫。比如, 2009年国庆节前夕, 连续采编了各市地保民生、促维稳的工作信息。二是贴近基层工作, 捕捉亮点信息。基层工作中的亮点往往会收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把捕捉亮点信息作为提升信息价值的重要举措, 在挖掘特色信息、提炼典型信息方面狠下工夫。比如在河南省全面启动新农保试点工作中, 及时挖掘报送了信阳、济源等基层单位新农保典型信息, 得到了省领导关注。三是贴近上级需求, 提供高价值信息。以上级需求为导向, 在报送深层次、高价值信息上做文章, 力争把最能反映地方特点、上级急需了解的信息, 适时地报送上去。比如及时上报了具有河南省情特色的《河南实施“221行动计划”推进农民工就业工作》信息等。

社会化质量信息 篇9

近年来社会责任绩效 (CSP) 与财务绩效 (CFP) 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与实务界争论的焦点。关于两者相关性的研究分为三种结论:正相关、负相关以及无关。郭红玲 (2006) 通过对国外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联性的文献回顾, 发现在她所查阅的51篇外文文献中, 正相关的占33篇, 负相关占9篇, 无关占19篇。同时, 她也发现其中有10篇文章出现了自相矛盾的情况, 在文中既出现了正相关又出现了负相关。吴彬等 (2005) 发现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与财务绩效呈显著正相关。温素彬等 (2007) 将社会责任分为对货币资本、对人力资本、对社会资本以及对生态资本的社会责任, 与财务绩效关系结论也不一。汤晓建 (2013) 从定性的角度, 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对财务资本、对人力资本、对市场资本以及对社会资本的责任, 论述了企业应将社会责任嵌入财务目标, 以此实现企业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Tang等 (2011) 将战略思想融入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研究, 发现企业一直肩负社会责任, 则企业财务绩效也会得到大幅提高。Soana (2011) 通过对国际银行以及意大利银行的对比实证分析, 发现社会责任绩效与财务绩效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社会责任绩效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成为当今企业社会责任辩论的焦点已是一个不争事实, 但两者的结论始终众说纷纭, 这或许与研究口径、方法、行业特点以及经济环境等有关。本文认为, 有待开拓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领域有如下一些:首先, 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是否存在双向显著正相关关系?即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提高能否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能否更加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提高?其次, 在较多探讨社会责任绩效能否提升企业财务绩效单项方面影响时, 理应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与财务绩效是否存在双向显著的正相关传导机制。这或许有学者涉及过其中的研究, 或者学术界隐晦地认为两者拥有双向传导正相关关系, 但一方面学界或实务界并未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及论述过, 另一方面, 利用法学概念, 在我国颁布并实行法律, 往往较倾向于大陆法系的成文法, 而不会采用海洋法系法律中的经验判断, 这或多或少与成文法更具有契约性有关, 所以用这一事例解释为什么要论证两者的双向显著关系再好也不为过, 毕竟将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与财务绩效定格于一项成文框架中或许更能激励约束企业行为。最后, 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中, 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形式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会计信息质量及财务绩效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1) 企业社会责任与会计信息质量。由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加上国内外把目光较多地投向了社会责任绩效与财务绩效的研究, 学术界也正在探讨社会责任披露体系的构建, 但由于社会责任披露形式、内容等的不同、受主观性干扰较大以及缺乏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 很难有效判别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质量。所以, 本文从企业原有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角度出发, 以此来评价企业社会责任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 为我国社会责任披露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可行性的建议。由此, 本文提出研究假设1:

假设1:限定其他条件下, 企业社会责任与会计信息质量存在双向显著正相关关系

(2)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根据国内外大多学者的研究, 大多数研究成果仅局限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单向关系观察, 如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更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绩效, 或者企业财务绩效的提高促进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但是却很少涉及对两者双向的显著关系的研究。因此, 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限定其他条件下,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存在双向显著正相关关系

(3)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三变量关系。根据信号传递理论, 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表明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自己分内或超过分内职责的社会责任, 这相当于向市场传递了良好的信号, 吸引了各利益相关者的目光, 以此提升了企业社会形象,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因此, 本文提出研究假设3、假设4、假设5:

假设3:限定其他条件下, 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有利于提高社会责任绩效

假设4:限定其他条件下, 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假设5:限定其他条件下, 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绩效

(二)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9年至2011年入围“南方周末企业社会责任国有 (民营) 企业100强”中302家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公司, 其中2009年99家 (32家民企、67家国企) , 2010年102家 (30家民企、72家国企) , 2011年101家 (29家民企、72家国企) 。这些企业分别涉及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信息技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房地产业及综合类等9大领域。此外, 本文数据来源RESSET、南方周末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以及巨潮资讯网。

(三)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模型中, DACC的计算采用行业截面修正的琼斯模型计算, 此外, 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由企业社会责任得分代表, 会计信息质量由可操纵性应计盈余代表, 企业财务绩效由资产报酬率代表。本文涉及三个模型。其中, 模型 (1) 社会责任绩效、模型 (2) 可操纵性应计盈余以及模型 (3) 财务绩效分别为各自模型的被解释变量, 其余涉及的解释变量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三个模型的控制变量均为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两职分离、独立董事比率与董事会规模。由此构建如下模型:

其中, 企业社会责任绩效 (CSP) , 表示企业社会责任得分;可操纵性应计盈余 (DACC) , 反映会计信息质量, 其中, DACC水平越高, 审计质量就越低;反之, 审计质量就越高;企业财务绩效 (CFP) , 表示资产报酬率;两职分离 (BS) , 表示如果董事长与总经理为同一人, 则为1;反之, 为0;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CSRREPORT) , 表示若企业单独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则为1, ;反之, 为0;独立董事比率 (IDR) , 表示独立董事人数/董事会总人数;董事会规模 (DS) , 反映董事会人数;资产负债率 (LEVER) , 反映企业资本结构;企业规模 (SIZE) , 反映期初资产总额的对数。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如表 (1) , 社会责任绩效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54.029, 而均值与中位数相差仅1.2801, 这表明样本公司社会责任绩效水平整体维持在34分左右, 但样本公司社会责任绩效差距太大反映了公司间社会形象表现差异很大, 这或许与企业间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会计信息质量、内部公司治理机制完善程度以及利益相关者保护措施等有关。可操纵性应计盈余均值为-0.0001, 中位数为-0.0026, 这说明样本公司整体会计信息质量水平较高, 这可能与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有关, 且两者相互促进;另外最大值为0.5235, 最小值为-0.3111, 两者差距达0.8326, 这说明在这些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良好的样本公司中, 也会出现会计信息质量较低的公司, 或许这与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完善程度以及规模差异等有关。财务绩效均值与中位数相差仅0.085, 两者差异不大, 但最大值0.2690与最小值-0.1421相差了0.4111, 将近相差0.5, 这可能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后对其财务绩效产生了差异化影响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均值为0.5099, 中位数为1。表明样本公司在社会责任披露形式上表现不一, 既有单独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也有在年报中披露或甚至不披露的。

注:***表示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表示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 *表示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

(二) 回归分析

如表 (2) , 模型 (1) 中可操纵性应计盈余与社会责任绩效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即会计信息质量越高, 社会责任绩效越好;模型 (2) 中社会责任绩效与可操纵性应计盈余也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即社会责任绩效越好,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越好, 说明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社会责任具有双向传导的正相关关系, 以此支持了假设1。模型 (1) 中财务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呈显著正相关;模型 (3) 中社会责任绩效与财务绩效也呈显著正相关, 这表明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与企业财务绩效呈双向传导的正相关关系, 以此支持了假设2。模型 (1) 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社会责任绩效并未呈显著的正相关, 反而形成了不显著的负相关, 因此不能支持假设3。这或许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有关, 并且我国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并不能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否单独披露来判断企业的社会责任实施质量有关。另外,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可操纵性应计盈余呈显著的正相关, 即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会计信息质量呈显著负相关, 说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单独披露并未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下降, 不能支持假设4。此外,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财务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 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能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 这支持了假设5。

(三) 稳健性检验

本文选取修正前的琼斯模型所计算出的DACC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替代变量, 代入模型 (1) 、 (2) 与 (3) ;此外, 分年度进行模型回归。两者得出的结论都验证了假设1、假设2、假设5、, 而不能验证假设3、假设4, 由此证明本文的结论是稳健的。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企业社会责任与会计信息质量存在显著双向正相关关系;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存在显著双向正相关关系;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中, 企业单独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并不能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绩效, 也不能提升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但能显著促进企业财务绩效的提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证监会应牵头各部门及行业协会积极颁布并实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形式、内容等方面的指导意见与标准, 单独出台《社会责任治理准则》, 传统社会责任要求依附在《公司治理准则》下, 或者内含于《内部控制规范指引》中, 这在一定程度上既降低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 而且也失去它原有的法律与道德效力。在一个不着重强调社会责任的成文规定中, 很难让人们特别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第二、证监会等行业协会积极制定社会责任信息评价体系, 并定期为企业管理层与员工进行社会责任方面的知识培训与讲座, 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让企业重视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 社会责任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双向传导机制。此外, 我国应积极完善资本市场, 推行相应的法律法规, 积极减少“非理性噪音交易”, 努力增加“理性交易”, 让资本市场有效发挥它的资源配置功能, 以此让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在资本市场中得到正确的反映, 形成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反馈环。

参考文献

[1]郭红玲:《国外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关联性研究综述》, 《生态经济》2006年第4期。

[2]吴彬等:《正相关: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4期。

[3]温素彬等:《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10期。

[4]汤晓建:《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财务目标修正》, 《中国证券期货》2013年第1期。

[5]Tang.How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ngagement Strategy Moderates the CSR–Financial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12.

会计信息质量探析 篇10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失真;对策

一、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质量

(一)会计信息是指用来处理企业经营过程中价值运动所产生的数据,按照规定的会计制度,法规,方法和程序,把他们加工成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它能帮助投资者和贷款人进行合理决策、能评估和预测未来的现金流动、有助于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有利于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因此,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着积极意义。

(二)会计信息质量。何谓会计信息质量?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从用户使用角度的定义,会计信息质量应是其满足需求者的程度;根据另一位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从生产者角度的定义,会计信息的质量应是会计信息产品符合会计准则(制度)规定要求的程度,这里的会计准则(制度)即是会计信息生产的“模板”;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1994年颁布的ISO8402-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有关质量的定义,会计信息质量应是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就可以根据会计信息所具备的质量特征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来衡量。

二、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凭证失真。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活动,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据。企业会计人员根据报账人员虚开的发票金额或者是企业自制的有关生产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结算等方面虚假的自制凭证做账,就会使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账簿失真。会计账薄是反应每天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失真是指不恰当的或者错误的业务处理。例如通过改变会计科目来改变资金的流动,错误的输入业务发生金额,虚假捏造业务事项等,从而使账簿记录的数据失真。

(三)会计报表失真。例如有的企业会计科目运用混乱,高估企业资产,低估企业负债,未将对企业资产负债表产生重大影响的科目单独列示,这样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就会失真。其他诸如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也可能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获现能力和现金流量情况,虚假编造企业财务信息。

三、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一)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猛,企业数量增加极快,导致对会计人员的需求量大幅增长,而会计人员的供应量却低于需求量,从而导致一些非会计专业的人员也从事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非会计专业人员掌握的会计知识有限,对于一些较为迷惑的财务问题难以把握,对财务错误难以甄别改正,专业能力不能满足实务工作的需要,从而会造成会计信息的错误,难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此外,部分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缺乏,容易虚假舞弊。

(二)利益驱动。在经济利益方面,部分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使产生的会计信息尽可能对自己有利就会编制虚假的会计信息。而国家现阶段的绩效考核制度也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单位为了追求业绩,采用一些不恰当方式粉饰财务信息,导致信息失真

(三)会计法规体系不够健全。我国的会计法规制度建设起步较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会计造假提供可乘之机。

(四)失信成本较低。国家相关部门对会计信息造假的处罚力度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部分会计人员的造假行为。

(五)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善。企业外部监督中的政府审计如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审计检查,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不能有效的发挥其监督作用。例如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其自身的利益,往往迎合被审计单位,帮助他们粉饰财务信息,追求所谓业绩,造成财务造假。而企业的内部监督由于管理体制问题,缺乏很好的独立性,监督人员受制于企业领导者,不能有效真实的反映问题,监督作用较弱。

四、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对策

(一)坚持正确的绩效评价观

拥有正确的绩效观,不要唯绩效论,过度放大企业的经济效益考核和经营业绩评价,容易导致单位企业为粉饰财务业绩而弄虚作假,隐瞒真实的财务状况,欺骗上级领导和投资者。拥有正确的绩效观,应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拥有全局观念,实现单位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加强法制建设,完善会计法规体系

国家相关部门完善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健全法律监督体系,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以明确具体的法律条例来减少实际会计工作中标准的模糊性和主观人为的不确定性,从而防止会计人员利用法规的漏洞来编制虚假的财务信息。

(三)强化法人代表的会计责任

企业管理者,要模范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对会计信息可靠性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法律意识,监督本单位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不纵容会计人员的失职行为,与此同时,国家也要加大对企业管理者的教育,使企业管理者明确认识到造假舞弊财务信息的严重后果,做到合法公允的反映单位企业的财务状况。

(四)加强职业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十分必要。国家应当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考核力度,通过完善的考试制度来选拔优秀的会计人员。与此同时,单位企业也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使会计人员能够不断的去学习不断改革完善的会计知识和会计政策,做到与国际接轨,拥有国际眼光,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与时俱进,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困难和新挑战。

(五)推行会计委派制,定期进行交流

会计委派制是指财政部门对单位企业的会计人员直接委派的一种制度。财政部门根据相关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统一进行协调分配,一方面使的会计岗位能够经常得到轮换,减少腐败因素,避免僵化,利于工作创新。另一方面,会激发会计人员不断完善自身,不断学习新知识的热情,促使会计人员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学习与自身工作相关的各项国家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来面对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单位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有利于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减少企业内部存在的舞弊现象,对企业的财务环境做到有效的监督。实行会计委派制,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的防止财务造假行为的出现,对单位企业的财务信息合理化真实化起着积极作用。

(六)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一定程度上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单位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明确各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加强有效的控制管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七)加强外部监督检查

外部监督主要包括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国家监督是指财政、审计、税务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是指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监督。外部监督部门对单位企业的财务信息要加强监督,对单位企业出现财务信息失真或者违反会计法规的行为要从严处罚。另一方面,加强硬件建设,实行会计电算化,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财务软件,用有效的控制程序代替人工,从而克服人工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和舞弊。

(八)加大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

加大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明确经济责任,对会计人员做出应有的合理的处罚,对相关的单位领导也要做出严厉的处罚,让会计人员及相关领导认识到会计信息失真的巨大的经济成本,从而规范其行为。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仅是直接会计人员的失职,更深层次的是相关单位领导的指示和纵容,因此,追究相关领导的经济责任,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失真这一问题,从而拥有一个透明的财务环境。

所以,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要求国家、单位和财务工作者要从多个方面下手,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惩治力度,建立有效的内控体系,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修养等,多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治理财务信息失真。

参考文献:

[1]王力勤,韩伟光.关于公立医院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12(8).

[2]朱万友,李晨嫣,于润吉.要建立规范的医院会计工作秩序[J].中国卫生经济,2012(3).

[3]葛家澍.迎接21世纪密切关注国内外财务会计的新动向.载《会计研究》,2013(1).

[4]王治安,向显湖.面向21世纪的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载《经济学家》,2011(2).

[5]李守明,李红兵,马维杰.互联网对财务会计的影响.载《武汉大学学报》,2012(6).

政府信息公开化与档案信息社会化 篇11

所谓档案信息社会化是指公共档案机构普遍为社会与公众认可,积累与保护档案成为一种自觉,公布档案成为一种义务,尊重与主动利用档案成为习惯,网络成为获取档案信息的主要渠道。

公共档案机构是指公共档案馆。公共档案馆不同于我们现在的综合档案馆,这一点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刘家真教授在其《实现档案馆向公共档案馆的转化》一文中指出:“解读‘公共档案馆’,公共档案馆的‘公共’二字,对于档案馆而言具有以下含义:再次确立了档案的属性———公共产品公共档案馆的‘公共’二字,再次确立了档案的属性为公共产品,是有利于科学文化发展的精神公共产品。”[1]“公共档案馆名称的确立,标志着档案馆不再是以收藏政府文件为主,而应针对公共部门形成的有长期保存价值的文件,它包括政府文件,也包括公共企业或公益企业的文件,还包括非政府公共机构的文件,档案馆馆藏结构由此必然会发生改变。由于公共部门的职能,使得其产生的文件更加贴近公众需求。”[1]“创立公共档案馆并非仅仅是名称的变换,而是确立了档案馆的服务对象是面向广大的社会公众,社会公众包括个人、企业、科研机构与政府部门等,而不再是主要为政府决策服务。可见,其名称的变换不仅是与国际档案工作接轨,而是更加强调档案工作面向社会公众的服务性。”[1]而这种档案馆的“公共”性,必须普遍为社会与公众认可。档案工作发展成为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得到国家承认和社会公认,其发展被列入国家和地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档案的积累与保护不再仅仅是档案机构的关注重点。社会各行各业普遍建立档案工作,个人、家庭的档案也履行社会统一的规范,不断涌现的各种新型档案信息载体及时纳入档案管理,社会中的各种机构(法人)与个人已经将积累与保护档案变为一种自觉行动。公共档案机构公布档案不再是一种权力,而是其必须履行的义务。档案信息不仅供形成档案的单位或个人自用,而且多形式、多渠道、有效地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包括向公民开放某些档案。社会的档案意识逐渐形成,特别是档案观念在有文化的公民中间普及。尊重与主动利用档案成为习惯。

网络成为获取档案信息的主要渠道。上述几项必须有一个实现的平台,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档案信息社会化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途径,同时这一平台也成为衡量档案信息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二、《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对档案信息社会化的积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在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制定,对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推动档案信息社会化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

“政府信息公开和档案开放是目前我国信息化战略实施进程中的必然选择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的机构必须向社会提供的两种信息服务。”[2]从一定意义上讲,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从政治基础上统一于民主社会的形成,透明政府的构建和人民参政议政的需要;从法律基础上统一于公民知情权、信息权的享有;在实践工作上统一于政府文件及其档案信息的公开、利用和传播。尽管两者在中国提出和发展的背景存在差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执行主体、公开客体和服务方式上存在交集,但信息的同源性和服务对象的同一性使得政府信息公开和档案开放在现阶段具有共同的实现途径和工作重点,即扩大文件或档案形式的政府信息利用范围和渠道,保障公众对政府信息的方便获取。而“这种扩大开放和利用的思路将逐渐破除传统的‘过度保密’思想,将社会的信息获取和自由利用意识扩展到政府信息以外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其他信息领域”[2]。

“政府信息公开和档案开放的客观联系呼唤着两者实践的协调发展,而制度的同步完善则是指导实践的必要保障。”[2]政府信息公开的推进需要得到档案开放工作的配合和支持,才能真正实现政府信息服务的“文档连接”;信息公开实践和立法为档案开放制度的调整和设计提供了政通人和的良好社会政策环境,成为开放破除“制度坚冰”的外部动力。同时,综合性档案馆为贯彻信息公开的国家政策,满足人民信息需求而主动承担的现行文件开放服务则从档案界内部触及了档案开放制度的变革,实现了“信息公开”环境下开放制度的创新。

原本封闭神秘的“政府信息”大门的敞开激发了公众对“档案化”后政府历史信息的获取需求,鼓励了社会对形成于“政府”之外的档案信息的利用,迫使档案开放必须回应社会需求,应对环境压力。现行文件作为政府信息权威稳定的载体,其公开利用对档案开放制度具有强大的冲击力。现行文件已开放,从理论上讲“归档”或“移交”后承载相同信息的档案也就无法封闭了。政府有关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活动的文件在现行阶段已开放,具有相同性质的历史档案的“泄密”风险也就自然下降。“档案部门积极主动争取现行文件服务,本职范围内的档案开放工作如果不及时跟上,则会造成同一服务主体工作理念上的矛盾和错位。档案学界和实践部门满怀热情地研究开展现行文件服务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档案开放制度如果不及时检视和适时调整,会导致学理和法理上难以自圆其说。”[2]

三、档案部门在档案信息社会化进程中的定位与作用

档案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档案部门理应积极推进,明确自己在这一进程中的定位,发挥应有的作用。

1. 实施档案信息社会化的主体。

就我国目前的档案信息源来讲,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与国家专业档案馆所拥有的档案信息,占我国档案信息的绝大多数,是现有档案信息的主体。就我国的档案管理体制而言,是局(履行档案行政管理职能)馆(履行档案保管与提供利用职能)合一,从这个意义上讲,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就是实施档案信息社会化的主体。

2. 实施档案信息社会化的示范。

实施档案信息社会化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缓慢的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现有的档案部门(主要是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还担当着为其他档案机构做示范、做表率的责任。

3. 各种社会档案信息交流的平台。

档案信息社会化必须借助一定的公共交流平台与渠道。在当前的环境下,各级档案部门有义务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为各种社会档案信息的交流提供方便。这种方便主要包括实体档案的寄存、电子档案备份保管、开放档案与档案目录信息共享等等。

4. 培养档案意识、提高档案知识水平、推广档案技术的学校。

档案信息社会化的实现,是建立在全社会档案意识的普遍提高,档案收集、整理、管理与利用等专业知识的普及,档案管理技术的普遍应用基础之上的。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在整个档案信息社会化的进程中,不应该成为培养档案意识、提高档案知识水平、推广档案技术的学校。在做好物化的“硬件”工作的同时,努力做好培养教育的“软件”工作。

5. 控制档案信息的枢纽。

档案信息社会化是档案信息在全社会的有序化流动与交流,绝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由主义。因此,档案部门必须在积极推动档案信息社会化的同时,适时制定与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以保障档案信息在社会生活中有序的流动与使用。同时,对全社会档案信息的交流与利用进行监管,维护档案信息提供者与档案信息利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

摘要:档案部门在档案信息社会化进程中应该是实施档案信息社会化的主体、实施档案信息社会化的示范、各种社会档案信息交流的平台, 培养档案意识、提高档案知识水平、推广档案技术的学校、控制档案信息的枢纽。

关键词:信息公开,档案,档案信息,社会化

参考文献

[1]刘家真.实现档案馆向公共档案馆的转化[J].档案学研究, 2007 (1) .

上一篇:联系和规律下一篇:顾客参与下的价值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