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息化的变革

2024-06-04

社会信息化的变革(通用12篇)

社会信息化的变革 篇1

一、档案管理工作上的变革

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知识和信息的共享, 从根本上推动了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上的变革。档案管理工作的变革在总体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档案工作手段的自动化、系统化。

在任何一个组织中有效地计划和控制都需要从有关的文件、档案中得到信息, 决策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文件、档案提供信息的质量。然而电子文件保管系统不仅用于保存信息, 其功能还在于保存机构业务活动的凭证。电子文件保管系统通过支持机构的业务职能来维护机构的集体记忆, 保证机构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 满足其行政管理和法律诉讼等方面的需求, 所有这些都要求对机构活动予以记录。电子文件保管系统的功能需求是指机构内各部门的电子文件保管系统的共同需求, 而不是档案部门电子文件保管系统的专门需求。电子档案管理如同生产、销售、人事管理一样, 仅是组织机构的业务活动之一。

(二) 一体化的档案管理思想。

所谓一体化的管理, 就是把文件工作和档案工作整合为一个工作系统, 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其实质就是将档案管理的若干功能提前, 实现文件、档案的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随着新时期信息工作和档案工作的发展, 这一新的档案管理思想的合理性在现代组织机构中日趋明显, 它的出现为档案管理理论注入了新的内容。

实现一体化管理是信息时代档案工作全新的管理模式, 是适应电子文件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电子文件本身的特点和现代组织机构的特征决定了电子文件需要进行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 打破文件和档案工作的隔离状况而进行一体化管理。这样, 档案工作者的独特作用以及此项工作的独立性才能体现得更加充分, 也才能给后代留下真实可靠和完整的历史记录。

(三) 协同合作的档案工作方式。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组织机构的结构形态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也使电子文件的各项管理工作完全在电子文件保管系统的环境中进行。这些新的变化同样促使也必然要求现代组织机构中档案工作的方式随之调整, 以适应新的工作背景。为了在电子文件保管系统中实现各类相关群体对电子文件的不同需求, 电子文件形成者、档案工作者、IT专家和法律工作者等在电子文件保管系统的设计阶段相遇了。

电子环境和纸质世界的极大不同就是在电子环境中任何东西都不是明显可见的。这是一个新的环境, 所以必须以协同合作的方式开展档案工作, 以实现具有档案价值的电子文件的永久保存。

(四) 电子文件管理流程的变化。

与纸质文件管理流程相比, 电子文件管理流程在时间、内容和顺序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在电子文件管理的时间上, 由于电子文件是在电子文件保管系统内形成和流转的, 而且电子文件易更改、易流失。因此电子文件管理的很多管理功能都被提前到电子文件的形成阶段, 这些管理功能需求在电子文件保管系统的设计阶段都应被嵌入到系统中。

在电子文件管理的顺序上, 与一些业务活动同步进行。在手工环境下, 传统文件的管理活动是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逐个进行的。

这些管理流程上的变化发生在电子文件管理的业务层, 这些层面之间具有复杂而紧密的联系。对于电子文件管理而言, 应在管理职责、制度、理念、流程上进行相应的调整, 以适应现代组织机构的运行要求, 成为其整体业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具体环节的变革

档案管理工作是指在整个文件生命周期中一系列有联系的管理活动, 包括鉴定、归档、整理、保护、检索 (著录和查询) 、提供利用等多项业务内容。具体来讲, 档案管理工作环节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8个方面。

(一) 积累与收集工作。

电子档案的积累与收集根据计算机工作模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对于单机形成的电子档案, 表现为存储载体的积累与收集, 其工作的措施和方法与纸质档案大致相同;另一种是对于计算机网络上形成的电子档案, 由于系统都设计有自动记录的功能, 信息的复制和传输可以通过电子信号的形式在网上进行, 所以, 电子档案的收集和积累可以由计算机网络系统自动完成, 并形成数据库。

(二) 整理工作。

对于电子档案来说, 除了对载体——带、盘、芯、卡等进行并不复杂的编号整理外, 更多的整理工作都是在计算机上通过文件级、概念级标引及编排来实现的。首先将载体上的电子档案信息输入计算机内, 然后在计算机上对电子档案进行整理, 使之有序化, 最后将有序化的电子档案脱机保存在载体上。“逻辑卷”只是一个虚拟的案卷, 它没有任何格式标准, 也没有文件数量的界限, 只是相互间具有紧密联系的档案集合体, 它的实际意义与‘卷’相似。最终的整理结果是对全部档案形成一个‘逻辑目录树’。

(三) 鉴定工作。

技术鉴定则主要是对电子档案的可存取性、安全性及生成时的环境条件进行鉴定, 其中包括:可读性鉴定、病毒鉴定、介质 (存储载体) 状况鉴定、软硬件环境鉴定等。相对于传统的鉴定工作来说, 电子档案的鉴定工作大为拓展, 特别是它的技术鉴定工作, 其技术含量高、难度大, 是关系到电子档案长期存取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 保管工作。

电子档案的载体与纸质档案不同, 因此, 其保管的条件也不同。另外, 它们对档案库房的、防有害气体和防光条件也有更高的要求。然而, 由于目前使用的载体还不够耐久, 因此还要定期对电子档案进行迁移。

(五) 统计工作。

电子档案由于立足于计算机管理, 其统计工作变得非常简单, 绝大多数档案管理软件, 无论是单机版还是网络版, 都具备不同程序的自动统计功能。未来, 随着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功能的日益完善和强大, 档案统计工作的自动化程度会越来越高。这样, 即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又可以保证统计的准确性。

(六) 利用工作。

因为电子档案的内容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自动检索和提供, 所以, 利用者对电子档案的利用完全可以通过计算机自动进行, 这就大大减轻了调卷工作的负担。

(七) 编目和编研工作。

因为电子档案的利用更加方便, 所以利用者对其目录和编研成果有了更高的要求。全文存储的数字化档案的编目和编研工作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 甚至可以借助网络在异地进行, 这样可以集中全国各地的档案工作者来从事这项工作, 有利于科学交流和业务协作, 从而提高档案编目和编研的质量, 充分发挥档案文件的作用。

(八) 保密工作。

电子档案的保密与传统档案保密的含义完全相同, 都是指对有密级的档案的保密。但是, 由于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的利用方式不同, 其泄密的途径和渠道更多, 因此保密任务也更加艰巨。电子档案的保密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存储在联网计算机中的档案的保密。二是传输中的档案保密。另一种是软件加密。硬件加密的速度要快于软件加密。用于加密的硬件和软件事先必须得到互联网络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的认证。

摘要:随着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电子商务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和科技生产活动的记录将产生于电子工作环境, 人们进行交流的手段也将从纸质走向电子媒体, 多数文件的部分及至全部生命过程将以电子形式度过, 因此档案工作人员将不得不关注并尽早介入电子文件的管理, 充分重视电子文件及档案给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新问题, 以适应信息社会档案管理的变革, 迎接信息技术对档案管理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档案工作,管理,变革

参考文献

[1]张文浩.文件电子化和档案数字化给档案管理带来的变化[J].档案, 1998年第5期.

[2]王艳明.电子档案管理对档案学理论和实践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与发展[J].档案, 2001年第3期.

[3]王萍、宋雪雁.电子档案管理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2月.

社会信息化的变革 篇2

一、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特定涵义及特点-----------------------1

(一)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特定涵义-----------------------1

(二)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特点---------------------------2

二、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4

(一)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积极影响-----4

(二)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影响-------------9 参考文献----------------12

内 容 摘 要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正面影响: 社会政治变革推进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社会经济变革促进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也有消极影响: 大学生内化主导文化出现障碍; 政治价值取向具有功利性; 政治责任意识淡漠,诚信观念淡化和政治心理发展不平衡等。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目标在于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并不断地把外来文明积极成果为我所用,更是社会变革过程中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变革过程中,他们的政治人格内涵体现着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改革的进程,紧紧维系着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命运,改革每前进一步,大学生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就前进一步,因此社会政治变革推进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与改革,推进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必然随之而发展,当今中国社会变革促进了他们政治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总体上看大学生们的政治思想走势同社会发展步法比较协调,政治观念上,呈乐观上进的态势,使大学生争取民主权利的愿望已渐趋强烈,政治实践能力也随之提高。

关键词:社会变革; 大学生; 政治社会化

23目标,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化的前提与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逐步提高,政治参与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例如: 关心国家政策,请愿示威、与政府要员对话、积极参加选举活动等。

当代大学生从他们出生后,就无可选择地被置于社会变革之中,他们是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完善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社会政治变革程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个性的发展水平与趋向。

第三,社会主体观念形态的更新

观念意识是一种客观实在,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起支配作用的一种精神动力。这种观念意识产生于现实社会,是现实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同时,它又是指导和激励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参与某种实践的重要思想根据。社会变革使得社会主体的观念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大学生无论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都处于生命进程中的高峰期,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反对保守,大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以及他们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在改革中呈现多元化和实用化趋势。”

二、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着重大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一)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第一,当代中国社会政治变革推进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与改革,推进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政治就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全部社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人都不能摆脱政治的制约,也不能不受政治因素的各方面的影响。我国的社会政治变革主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而使我国的政治体制向高度民主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在社会主义中国,“三个代表”集中体现着政治目标的价值内涵,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集中实现形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传承社会主导政治文化,使大学生形成一定的政治人,即拥有一种稳定的政治心理、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信仰,形成政治思想,具有一定的政治能力和产生一定的政治行为,从社会人成为政治人。

社会主义民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了“大多数人的统治”,“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我国的政治制度、政治理想、政治体系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的政治情感,政治情感是大学生政治行为的内驱力,是大学生政治心理的沉积,主要指大学生对政治事件、政治活动等的一种心理感受和好恶倾向。良性的政治情感表现为对祖国、对人民、对党、对集体的热爱。如1999年5月美国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时,当代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尽可能地采取各种方式声讨美国的霸权主义行为。

再如大学生对我们党内存在的某些腐败问题深恶痛绝。大学生政治情感的表现比其他公民更为强烈,是政治社会化的产物,政治情感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心理现象,它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政治行为,是政治教育和政治影响的结果,他们的政治思想不断走向成熟。

改革的进程,紧紧维系着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命运,改革每前进一步,大学生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就前进一步,因此社会政治变革推进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第二,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水平的提高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性质是由他们所处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其发展水平归根到底则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不仅政治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而且作为政治制度基础的经济制度、经济关系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给社会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使社会经济情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的经济环境的变化既对大学生的思想发展提供了外部的物质技术条件,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结构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要求。

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必然随之而发展,当今中国社会变革促进了他们政治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首先,大学生思想解放,富有政治上的开拓精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长期禁锢中国人思想的桎梏被打破,使大学生们拓宽了视野,他们比以前的大学生思想更为解放,很少受到传统观念或传统思维模式的羁绊,富有开拓精神。

1997年满怀欣喜欢庆香港回归,洗雪百年耻辱;1998年为数百万军民抗洪救灾的事迹所感动,大学生们纷纷捐款捐物、参与抗洪; 1999年为50年国庆兴高采烈,喜迎澳门回归; 而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大使馆时,大学生们群情激愤、同仇敌忾,有组织的上街游行,强烈谴责这一野蛮行径; 2001年大学生欣喜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经济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轨道; 2002年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令大学生感到欢欣鼓舞; 2003年大学生同全国人民一道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战胜了非典病魔,同时为我国首次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而倍感骄傲和自豪; 2004年我国奥运健儿在雅典再创佳绩,取得了金牌总数第二的历史最佳成绩,大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向奥运健儿学习,为国争光;2006年我国再次成功发射航天飞船,扬了国威,大学生为此感到精神振奋。大学生对国家重大事件的关注充分表明了大学生以国家、民族为本位的政治意识的积极高涨,也体现了国家重大政治事件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发挥着催化剂的作用。

其次,大学生坚定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受到世人瞩目,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78年到2004 年的26 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 亿美元增长到16494 亿美元,年均增长914%, 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国际地位正不断增强。大学生从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和辉煌的业绩中,切身体会到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已形成了强烈的竞争意识。与此同时,他们对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极为关注,他们积极参加竞争就是为了争得一席锻炼和展示自我的平台,以期自我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对自我价值主体地位的确认,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这表明大学生争取民主权利的愿望已渐趋强烈,政治实践能力也随之提高,更趋于理性与务实化。

(二)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在社会变革时期,市场机制迅速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而与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机制却相对被动和滞后,部分政治权力利用市场的弱点,对经济生活进行非正常的渗透,社会上的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困惑和冲击着大学生的头脑,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对现实政治失望,对政治教育持怀疑和否定态度,也使得部分大学生产生了消极的思维定势,对正确的思想听不进去,对正确的政治要求表示反感,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内化主导文化出现障碍

党和国家希望通过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将我国的主导政治文化传播给大学生,使之形成相对稳定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态度。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群体分配的差距拉大,价值观念多元化,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反差,使大学生在政治价值观念上的冲突和困惑大为增多。大学校园内提倡的高水平政治道德规范与社会上低水准的政治道德行为的反差,理想教育的完善与社会现实的反差,自身思想政治道德认识的

01112 [ 3 ] 程颖;社会变革对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现代教育科学。

[ 4 ] 陈秉公;1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论工作体系,吉林教育出版社。

[ 5 ] 陈会昌;德育忧思,华文出版社。[ 6 ] 孙俊三;教育原理,中南大学出版社。[ 7 ] 邓小平文选(第3卷)。

[ 8 ] 上海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光明日报第2版。[ 9 ] 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 10 ] 张建文;云南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与思考,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信息化的变革 篇3

无论情况如何纷繁复杂,每个人和家庭都将独居生活看作一种隐私,但实际上,越来越普遍的独居现象应该被正视为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话题。但不幸的是,当独居现象的兴起偶尔被公众谈及时,评论家们总是将其视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社会问题,一种自恋、社会道德崩坏以及公众生活锐减的现象。人们满怀道德感地谈论着,试图去理解为什么许多人选择了独居生活,而这个问题本身,却恰恰是被一种被误导的产物——介乎《父亲什么都知道》的浪漫主义理想以及《欲望都市》光线亮丽的诱惑之间的假象造就了误解。有目共睹的是,这场独居生活的社会试验实际上是趣味横生的,与人们传统保守的印象相反,独居生活甚至并非那么孤立离群。

独居生活的兴起本身也已成为一种具有革新力量的社会现象:它改变了人们对自身,以及人类最亲密的关系的理解;它影响着城市的建造和经济的变革;它甚至改变了人们成长与成年的方式,也同样改变了人类老去甚至去世的方式。无论今时今日我们是否与他人一起居住,独居几乎与每个社会群体、每个家庭都密切相关。

但过渡仍需要一些时间,因为个人主义的狂热仍然需要满足文化对于承诺的需求。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即便是最现代的社会,依然认为每个人都应当成婚,而当一个人没有结婚时,社会往往给予严厉的批判。熊彼特也许认为单身主义者是理智的,但在1957年美国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不婚的人们是“病态的”、“不道德的”,或“神经有问题的”,而只有1/3对此持中立态度。但这种社会态度并没有一直延续下去。到了1976年,下一代的美国人中,只有1/3对不婚者持有负面的评价,而超过半数的人持中立态度,甚至还有1/7的人表示支持这一选择。今天,当单身的成年人数远远超过已婚人数,民意调查者甚至不再询问美国人是否支持不婚行为了。尽管为独居生活树立的耻辱柱并未完全消失,但美国社会对于单身以及家庭生活的态度,毫无疑问已经改变了。

根据当代知识,追寻成功与快乐并不依赖于将个体与他人相连,相反,这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向个体完整展现寻求其他更好选择的机会。自由、适应性、个人选择,在现代道德准则中最受人们珍视。“个人最主要的义务在于对自身负责,而非对他的伴侣或者孩子”,这意味着当代对个体的推崇已经远远超越了想象。

不久以前,如果某人对自己的伴侣不满意而寻求离婚,他必须为此作出合理的说明。而今则完全相反——如果你对于婚姻并非全然满意,你必须提出理由来说服自己维持这婚姻,因为当代文化更致力于让每个人为自己谋求最好的结果。

人们对于住所的稳定性甚至更为削弱。人们经常搬来搬去,而社会学家将现代社区称为“责任有限的社区”,邻里社区成为人们建立联系却并不期望这种关系会长久维持的地方。工作场合的状况也颇为类似,雇佣者不再为有能力的雇员提供一生的职业机会,而每个人都知道应该为自己筹谋打算、自我激励,而公司则认为这是维持公司景气的唯一办法。德国社会学家乌尔利希·贝克与伊丽莎白·贝克·盖尔茨是这么写的:“在人类历史上,个人第一次成为了社会再生产的基础单位”。而所有的一切,都随之发生了变革。

为什么?或者更确切地问,为什么这么多人在面临其他诸多的选择之时,依然觉得独居生活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为什么在当今世界最为富足的社会中,独居现象变得如此普遍?是什么使独居生活对于年轻人、中年人和老年人都极具诱惑?

人们投身独居生活这样一场社会试验,因为大家相信,这是有益处的。独居生活有助于人们追寻神圣的现代价值——个人的自由、对自身权力的掌控以及自我实现,这些都是自我们青春期起直到生命终结,具有极为重要意义的价值。独居生活使人们可以在适宜的时间,以自己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独居生活将人们从家庭以及婚姻伴侣的需求和限制中解放出来,令人们可以更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在我们今天的时代,数字化媒體以及急速扩张的社交网络,令独居生活甚至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受益——保持隐私与独立的空间与实践。这意味着,独居生活令人们有机会探索并认知自身生命的意义与目的。

然而自相矛盾的是,独居也许恰恰是人们需要的新社交方式。毕竟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独居生活不过是一种周期性的状态,而非稳定的长久之计。尽管并非所有独居者,但独居者中确有许多人最终决定他们需要回归家庭生活并寻找一个生活伴侣,爱人、家庭成员,或者是朋友。但这些人同时也清楚地知道,如今每个人的生活安排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承诺也未见得是永久的。人们开始改变传统,却依然不确定新的生活究竟何去何从,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各个阶段变换生活状态也依然变得司空见惯,单身、单亲家庭、成婚、分居、稳定的爱侣,以及最终又回归独自一人。

这意味着每个独居的人都将面对更多的压力,有时也难免忽然产生自我怀疑——究竟什么才是恰当的生活方式。但这并不代表独居者应当被冠上孤独或者离群的帽子,事实恰恰相反,有证据表明独居者与他人相比,在社交上更为活跃,而独居者占比较高的城市也拥有更为蓬勃的公共文化。

本文节选自《单身社会》

社会信息化的变革 篇4

二十一世纪既是信息爆炸的社会, 也是信息资源转化为社会财富最为成功的时代, 由此, 对于专业化知识型人才的管理工作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企业行为了, 高素质的人才也是国家在经济发展, 特别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所急需的, 因此, 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和职业化的人力资源培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信息社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 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确定了所有财富都要靠国家的统筹调拨来完成其价值的体现, 知识型人才也作为一种极其特殊的“物资”被纳入这种体系中, 而且在国家的各项建设工作中的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对于这种知识型人才社会化转化的相关配套工作做的并不完善, 导致了很多专业性很强的人才流失, 不仅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更是给国家带来了一定深远影响, 因此, 自上而下的一套针对信息社会知识型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正在逐步的完善, 这套体系主要是确保在信息社会中, 这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无论是从企业层面还是从社会整体的层面上都得到重视和保护, 其核心内容涉及五个关键点, 其一, 从社会层面培养人才的全面素质和能力, 虽然有的专业型人才理论基础较为深厚, 但是和社会接触较少, 在知识信息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没有合适的切入点, 因此国家以立法的形式专门针对知识型人才明确了相关的知识产权等保护措施, 让这些人才的个人既得利益得到充分地保护;其二, 建立“三位一体”的信息转化渠道, 企业是在信息转化中收益最大的, 而其利益核心就是人才的知识型成果社会化转化, 在这个过程中所享受的都是一些社会型公共资源, 因此, 建立社会、企业和人才自身的三位一体的信息转化渠道,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规范了企业的内容管理, 也为知识型人才提供了相关的配套服务措施;其三, 建立人力资源社会化保障体系, 知识信息向社会财富转化的过程是相当漫长的, 这其中信息的储备占据了关键因素, 在这个期间无论是社会还是企业都通过建立人力资源保障体制的措施对人才实施了保护, 这对于确保知识信息的完整度是有帮助的;其四, 建立人力资源公共开发体系, 社会资源是向大众敞开式提供的, 社会信息也是在平等状态下由权威部门进行发布的, 这个工作的过程中虽然没有刻意的显示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但是对于潜在的知识型人才的甄选是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的, 因此建立人力资源公共开发体系, 在社会层面上挖掘一些专业型人才是十分有帮助的;其五, 落实利益和风险共享, 在整个知识信息的转化或者是科技成果应用的过程中, 虽然知识型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因素, 但是其中无论是国家资源、社会资源还是企业资源, 都是大力支持的, 知识型人才就需要确保这些信息的完整性、独立性和唯一性, 存在信息泄漏或是雷同情况, 必须有一套具备法律效应的程序确保这些利益的共享合法化, 特别是针对知识型人才, 如果不能从法律的角度对其进行约束的话, 那么可以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独特方式对其进行有效制约, 这样将知识信息完全放在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 对各方的职责权利分配的管控是十分有必要。

二、信息社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信息社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逐步的从完成角色界定和转换、由内部管理向外部管理扩张两个方面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角色界定是指的进一步加强知识信息的现代化处理过程, 通过电子信息技术, 尤其是加强依托互联网技术壮大起来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对知识信息及专业人才的甄选和使用工作,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因为人为因素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干扰和影响, 让知识信息转化的更为透明, 而人力资源工作从业人员逐步的由“管人”向“管设备”进行转变。在人力资源由内部管理向外部管理的拓展过程中, 主要是将企业的管理者、决策者和资源拥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确定, 将职业化人力资源管理完全应用到企业发展过程中, 只要对于企业发展有利的外部知识型信息和人才都纳入整个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中, 并且对于所有的程序流转过程进行专业化的研判, 虽然这种过程相对于之前在时间上有所延长, 且程序也较以前有些繁琐, 主要是增加了专业的人力资源论证过程和信息采集过程, 但是这种科学的方式不仅能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更是给企业的战略性扩张和投资提供了最为专业的保障, 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融合企业与社会共有资源的关系起到了缓冲的作用。

三、结语

社会信息化的变革 篇5

《变革社会的政治秩序》是亨廷顿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部关于政治发展理论方面的著作。其写作背景是二战后广大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面临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亨廷顿在这本书中的一个核心思想是“秩序”和“稳定”。他指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首要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他在书中大量国家历史事件的对比最终的目的也是在寻找现代化中的国家如何尽可能平稳地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他因此也被归为美国保守主义政治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这本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 是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亨廷顿认为各国政治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区别并不在于政府统治形式的不同,而在于政治统治程度的高低。他认为共产极权国家和西方自由国家都属于有效的政体,因为他们都具有政治上的一致性、一体性、合法性、组织性、高效和稳定的特点。由此也可以看出亨廷顿对政治秩序的强调。亨廷顿认为政治制度化水平可以用适应性、复杂性、自立性和凝聚性这四个标准来衡量。之后他阐述了在现代化过程会导致政治衰败。第二章 介绍了美国和欧洲的政治现代化并进行了比较。现代化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权力的合理化、结构的分化、参与的扩大化,而这三个部分的顺序在不同的国家也会不同。亨廷顿认为现代化有三种模式:欧洲大陆模式、英国模式、美国模式。在美国的现代化中,参与的扩大化先于权力的合理化和结构的分化,而在欧洲的现代化中则是相反。同时美国和欧洲的政治现代化和二战后那些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又有所不同,美国和欧洲的现代化过程是漫长的而二战后新兴的独立国家却由于种种原因而面临着迅速的政治现代化,因此也会出现很多问题。第三章 是传统政体的政治变迁。主要比较了官僚制和封建制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各自的优缺点。第四章 是执政官统治和政治衰败。主要讲了从寡头的执政官统治到公民秩序的建立过程中军人所起的各种作用。第五章和第六章 分别讲了作为政治现代化的两种手段:革命和改革。第七章 突出介绍了政党在政治现代化中的作用。

亨廷顿使用的是历史比较法,运用其掌握的翔实的历史知识和当时的国际时事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得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比如:美国的政治体是在一个十分特殊的环境下成长的,对别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没有普遍性;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在一定时期呈负相关;把政治现代性和政治现代化的进程混为一谈是十分有害的,秩序是自由的前提,先存在权威才能限制权威;政治分野不在于政府的形式而在于政府的有效程度;旧时期落后的政治安排在新的时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等等。

这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个总的理解。由于我们这个专题是腐败与反腐败,所以我接下去谈一谈这本书中我读出来的关于腐败的内容。

在社会转型期间,一方面面临着新生的利益的诱惑,另一方面是制度和法律的不完善。因此,往往为腐败提供了温床,所以腐败问题要引起重视。在这本书中针对性谈腐败的内容不多但是很经典。

1.亨廷顿在书中写道:“有证据表明,腐化的程度可能与迅速的社会经济现代化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英国和美国的政治生活腐化的高峰期,与工业革命的冲击、新的财富和权力源泉的形成以及向政府提出新要求的新兴阶级的出现是同时发生的。”p59

2.腐化是衡量政体是否缺少有效的政治制度化的一个尺度。P60

3.在不同文化区域中,腐化现象的普遍程度也会不同。但在大多数文化区域中,腐化在现代化最剧烈的阶段更为盛行。

4.现代化产生腐化的原因:1.现代化包括社会基本价值观的变化。2.现代化中产生的新的财富拥有者通过钱权交易来进入政治系统或寻求方便。3.现代化通过扩大政治系统输出功能促进了腐化的产生。

5.法律增多的同时,腐化的可能性也会增加。亨廷顿认为在腐化泛滥的社会中,制定旨在消除腐化的严格法律,只会使腐化更为猖獗。

6.一个社会区分腐化和非腐化的能力的提高,便是现代化程度逐步接近现代性的标志。

7.现代化进城引起的腐化在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国家比在封建制国家更广泛。

8.阶级划分越鲜明的国家,政治腐化现象也越少

9.通过“钱”与“权”相互交换难度的不相等程度,腐化的具体形式各种各样。(传统国家与美国比较)

10.用财富谋取公职与用公职谋取财富都属于腐败,但我们似乎关注后者更多些。

11.外国人商业活动普遍的国家特别容易加剧腐化的程度。原因:1.外国人较少顾虑对他国政治制度的腐化

2.外国垄断经济使得本国人通过仕途发家。

12.腐化程度(腐化频率和腐化规模)。

无论哪种社会,腐化的 规模 都是随着一个人在科层等级或政治阶梯上地位的升高而增加的;在大多数政治体系中,居于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的下层,腐化行为的 频率 较高。结合腐化的规模和频率,则在权力阶梯中层次越高,腐化的程度越高。

13.腐败的另类思维。

正如政治参与的扩大所造成的腐化,会有助于将新社会群体引入政治体系一样,政府管理的增多所造成的腐化也可能会刺激经济发展。因为腐化可以成为打破阻碍经济发展的传统的法律或行政法规的一种手段。正如

维纳

在评论印度的情况时指出:“如果不是小费给复杂、僵硬的行政体制带来的一点弹性的话,许多经济活动都会瘫痪。”

甚至有人曾指出:诸如子埃及那样的社会中,政府减少腐化现象的尝试所带来的一个后果,是给经济发展设置了新的屏障。

就经济发展而言,如果政府是僵化和过于集权的,那么廉洁一点还不如腐化一点儿为好。对于一个相对没有腐化的社会(如一个传统规范仍十分强有力的传统社会)来说,一定程度的腐化可以使一个发达的传统社会有所改善;但一个腐化已很普遍的社会,却不会由于腐化的发展而得到改善。

腐化与政治发展背道而驰,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一定的腐化有助于政党的壮大,而对政治发展有推动作用。哈林顿指出:“一个政府的腐败将意味着另一个政府的诞生”同样,一个政府部门的腐化将有助于另一个政府部门的制度化。P70

14.腐败是政治意识和政治参与发展的产物。因此,从长远看,要减少腐败就要使这种参与组织化和程序化。

15.缺少组织性,缺少公认的权威模式以及社会集团间缺少稳定的关系,会造成腐化泛滥。某种政治组织可以行使有效的权威,可以造成一种超越于个人和社会集团利益之上的组织化的集团利益(“机构”、“组织”、“政党”)发展这种政治组织便可以减少腐化的机会。P71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变革 篇6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组织工作;教育变革;人际交往

互联网的全球化进程,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大数据时代,带来信息通讯的社会变革,我们每个人都身在其中,其影响将涉及我们工作、教育、医疗、娱乐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在每个领域又是机遇与挑战共存,适应的好,就是前进,处理不好也将陷入无法逃脱的困境中。本文将针对针对互联网时代每个自由人的生存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一、工作上的变革

传统的工作模式是束缚的,每天固定的上下班时间造成了城市的早晚高峰,固定的工作地点束缚了人生自由,固定的工作伙伴限制了人与人之间的思想碰撞的火花。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会有四大改变:

(一)人与组织的分离。互联网使得自由主义提倡实现人的解放成为了可能,人的价值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实现,将不再局限于组织化,一个在校的研究生可以借助于网络给相隔千里的小学生做家教,一个在职的老师可以给国外的公司做会计。另一方面,组织也会在互联网时代慢慢被淡化。像考公务员这样靠进入一个组织给余生提供一个遮阳庇荫的铁饭碗,在未来或许是不可靠的,因为组织本身正在瓦解,所有现在需要人员的部门都可以外包。例如一个公司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可以外包,公司甚至不需要固定地址,办公室也可外包。

(二)资本能力的消弱。在互联网时代,资本有可能不再是影响有梦想的人创业的影响因素。马克思不只是无产阶级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个预言者,他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提到未来人类社会将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将是自由人与自由人的联合。在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资本的汇聚就将是一个自由人与自由人联合的结果,即众筹。目前在北京等大城市已经有这样的组织形式产生,通过互联网发布项目消息,汇聚感兴趣的投资人,项目由众多人的资本汇聚支持展开,实现共赢。投资公司或风险投资人的资本势力将逐步被弱化。

(三)个人价值的实现。

(四)弹性工作制的产生。对从工作中解放的人而言,工作将是一个个自由人的自由组合,工作时间也会变得人性化,有弹性制。中国的女性不仅要工作,而且在照顾家庭和育儿上也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弹性的工作时间无疑将中国女性从这种传统的工作模式解放出来,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对接,就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对于一部分行动不方便的群体也是一种福利,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他们可以守在自己的故乡、守着亲人,足不出户的参与到全球范围内的平等竞争。这样,原本有能力的弱势群体也将不再遭受歧视的目光,同时也减轻了社会救助的压力。

(五)减轻交通、环境压力。工作的变革将不会再有大量的人群集中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人在时间、空间上的解放也能缓解交通、资源和环境的压力。针对交通堵塞问题,中国在某些城市采取上涨停车费、增加民营停车场、改变传统公共交通系统等一系列措施,仍然解决不了高峰时间交通堵塞现象,中国特有的雾霾天气在全国肆意蔓延。这些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然而,互联网时代在工作上的变革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互联网将会造就一个绝对丰裕和绝对剩余的时代,面临最好与最坏极度分化的时代,新的就业岗位增加同时也会伴随着很多传统的工作岗位消失。例如,阿里巴巴利用互联网建立庞大的淘宝网店,让一大群人为自由人,同时也冲击了实体店;在未来,工业时代的大工厂将不再需要大量雇佣工人,科技使人类的双手得以解放,取而代之的是机器人,高度机器化的生产,工业制造的生产效率将会大大提高,也将伴随大量人的失业。科学技术的革新标志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但跨越每一次时代变革所经历的时间是社会所需要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磨合期。社会需要有一个与互联网时代相匹配的现代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作为调整机制,服务于没有参与到这次变革的群体。

二、教育的变革

中国的教育是实行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是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与古代中国的十年寒窗苦读的科举制度相似,都是应试教育。中国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读名校、上大学,完全忽视孩子的兴趣。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兴趣是一种抑制,兴趣是激发创新的力量,美国的教育文化注重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养成,所以才会出现比尔盖茨、乔布斯等这样的人才,Facebook、谷歌、雅虎等这些创新品牌也都是在美国这样相对自由开放的环境下孕育。中国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性不高,忽视个性发展,一味追求解题效率,高分就是一切。以至于钱学森发出感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虽然各种教育改革一直在进行,可教育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在现在的中国社会,众多中国家长的眼里,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家长们还坚定的认为读书求学仍是孩子唯一的上进阶梯。试想一个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本身没有读书天分,不能考取一个相对较好的大学,但由于家长强烈愿望,借钱给孩子读民办大学,最终孩子学无所成,反而还导致本来就贫苦的家庭更加困窘,这种为出人头地而读书,是对教育的盲目选择,试想如果家长给孩子选择的是另外一条路,根据孩子的喜好选择一门技能,读一个职业技术学校,一两年进入社会可以顺利就业,结果或许就会与前者大相径庭。因为我们传统的教育选拔是有一个单一选拔精英的标准,但是国家又为了文化普及实行高校扩招,必然导致大量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这种传统教育观念是为了实现公平,但同时它又造就了这样一种不公平的现象,这也是中国正面临的急需解决的教育问题之一。在一个开放的时代,教育的单一选拔标准或许仍然不会发生变化,但是教育的首要目的需要改变,未来教育首要目的应该是强调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禀赋实现自由绽放,因此,我认为这个难题或许可以在将来的互联网时代得以解决。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模式将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其一,教育资源不再受地域限制。传统的圈地办校,教室内众多学生听一个固定教师授课的模式将被打破。借助于互联网,家长不必再为孩子上名校费尽心思,也不再有地理上的差别,不论种族性别、贫困还是富有、身处大都市还是偏远山区都可以拥有相同的教学资源,实现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愿景。学生可以在家上课,听的不再是一个老师的一家之言,每个学生都可以倾听来自互联网全球最顶尖教师的授课。其二,更重要的一个改变是未来不再是只有高分才是好学生的时代,没有综合成绩的名次之争,每个人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如果你是个解题高手,也乐于解题,就可以一直在这个学术上一直钻研下去,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果你不擅长解题,也可以直接利用互联网找到答案,不需要知道过程。因为互联网时代到来,理论意义随之消失,如果对过程怎么得来并不感兴趣,那么被需要的只是结果,利用这个结果去达到自己目的,只要在自己的擅长、喜好的领域有所收获,你就是“好学生”。未来是个根据自己的禀赋自由绽放的时代,正如伊索曾说的:现在一切美好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未来的社会是创新的社会,有创新点就有成功机会,否则就会沦为淘汰群体,所以,保护好个性、发展自我兴趣才可能获得生存的技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是对人个性的拯救。

三、人际交往的变革

在互联网时代,社会交流的一系列规范法则都在逐渐发生着颠覆。原始社会人类构建的部落,能够保持紧密联系和依赖的群体仅仅只是在自己固定生活范围之内,与自己共同生活的人们。而如今手机作为一个小小的通讯工具,连接外部世界的范围却是惊人的大,每个携带手机的人都可以无时无刻与远在天边的任意一个人建立联系,表达情感。互联网以一张硕大无边的网覆盖全球,解构并重新界定着人与人之间亲近的距离。

1.社交网络

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各种聊天软件可与人的交流,同时也带动了中国一个古老行业转型,“说媒”,说就是媒婆作为一个媒介在男女双方传达话语,互联网给在原始社会,人类以自己的生存范围为半径,建构了紧密关系和情感依赖群体,它成为我们的责任感、爱与恨,亲与近的来源。互联网正在重新界定我们千百年来的情感与距离之间的关系。今天,手机连接的外部世界比我们周围更强大,更具吸引力,掌握它的人都成为囚徒。

网络婚恋为传统时代送行

游戏:社会赋予我们责任感,玩又是人的天性,中国人讲玩物丧志,最亲近与最信赖的人之间发生的悲鸣,凄厉不绝虚拟环境并不是逃避,是一个宁静、舒适成长的地方,游戏是每个人破碎现实的补丁。在新生与故去的万年舞台上,满足于自己现实人生的人所占比例不多。

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味,并且延伸到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自愿联盟。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

社会,汉字本意是指特定土地上人的集合。社会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所以归根到底还是由人组成的,没有人就没有社会。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社会都希望更好,更健康,更成熟。自己社会中的最小元素

社会信息化的变革 篇7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深入融合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趋势下, 信息社会的愿景已经伴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浪潮逐步成为现实。信息网络的信息总量、传播效率、交换关系、传播主客体等要素都在持续发生变化, 移动互联浪潮下, 这些变化尤为显著和影响深远, “越来越多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能够通过移动设备实现接入和互动, 越来越多的对于流动空间的接入则成为社会组织所具有的决定性特征”。

信息社会场景中的新媒体发展引人瞩目, 尤其是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使大众传播时代的受众从传播客体逐渐转化为新媒体传播时代数字化、社交化、移动化的传播主体。这种趋势一方面对于大众传播网络以传统媒体为中心的格局产生了消解和重构, 另一方面也在新型的传播网络中建构出了以社交关系和移动终端为中心的众多传播单元, 近年来兴起的“自媒体”是其中的代表。

信息在新型传播网络中的流通愈发自由和便捷, 伴随而来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更加突出。互联网发展初期以自由、分享、协作、免费为标签的定位, 在移动互联时代借助信息传播技术发展和传播个体传播力及主体性的增长, 也发生了更为深入的变革。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版权博弈主要集中于组织主体之间;而2010年以来微信、新闻客户端等移动平台的兴起让信息社会的版权治理进入了组织主体和个体主体交织的复杂局面, 身份界定模糊的各类“自媒体”是问题聚集的主体之一。因此, 对于新媒体传播中版权问题的观察和思考, 也需要结合传播主体尤其是受众个体的身份变革和主体性界定。本文尝试针对“网民”这一身份符号进行信息社会视角的梳理和分析, 从传播主体变迁的角度为新媒体版权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二、新媒体传播个体的身份变革

麦克卢汉曾指出, 媒介是人的延伸;《连线》杂志在预言新媒体的未来时也认为, 新媒体是所有人到所有人的传播。在人作为传统大众媒体受众的时代, 信息传播的主要表征是广播性和单向性, 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等形态的范围、影响力和效率都因传播介质的特点而受到限制。

在人作为新媒体使用者的时代, 信息传播的数字化和交互性特点凸显, 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的即时性、持续性、传播力都发生了时间和空间级别的变革。人在传播流程中的主体性逐步增强, 并对在信息网络中曾发挥关键节点作用的大众媒体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与人们工作生活的深入结合, 一个新的主体概念“网民”成为媒体和公众的热门词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定义, 网民指“过去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居民”。在信息社会的宏观语境下, “网民”在概念描述上的主流观点为netizen:“网民 (netizen) 一词由网络 (network) 和公民 (citizen) 合成。从字面意思看, ‘网民’既然是‘网络中的公民’, 当然也应该具有相应的行为标准”, 这是信息社会的个人主体其物理属性与身份属性结合的重要表征。

三、新媒体传播个体的主体性界定

信息社会对“网民”主体的意义赋予, 依托信息社会自身的组成要素。弗兰克·韦伯斯特从科技、经济、职业、空间和文化的视角对信息社会进行了界定, 他同时强调信息社会的特征不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信息, 而是信息的特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理论知识/信息是人类如何表现自我的基础”。这种视角突出了信息社会发展中人的主体性趋势和核心价值。

结合韦伯斯特对信息社会的场景建构, 本文从信息技术语境、新媒体语境和虚拟社会语境对于“网民”的概念赋予进行信息社会视角的梳理。

(一) Internet User, 信息技术语境的互联网接入者

作为信息社会的基础构成和主导力量, 信息技术语境对“网民”概念进行了最为直接的意义赋予。该语境中的“网民”符号很多时候是与信息技术密切联系的, 从对计算机和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的使用, 到如今差异化的移动智能终端以及丰富多样的移动客户端软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和易用性的改善, 这一语境中的“网民”被简化为互联网接入者, 即以PC、智能手机、平板移动终端等为平台, 通过浏览器、客户端软件和APP等方式连接至互联网的使用者。这一概念, 伴随互联网普及、带宽速度提升和接入方式的大众化、多样化而逐渐成为一种基础陈述。

(二) Media Prosumer:新媒体语境的信息消费者与生产者

随着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 信息社会的技术网络虽然愈发复杂和强大, 但却出现了从以技术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趋势。复杂的技术网络被演绎为更为形象易懂的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形态, 而以用户为中心的关系网络则借助社交媒体、基于位置的服务和移动互联网深刻改变了新技术使用者的行为习惯和传播模式, 并通过虚拟网络和现实网络同时覆盖和影响更多群体。

新媒体语境下的“网民”作为新媒体的使用者, 其身份特点与传统媒体受众的最大区别在于“网民”既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这与新媒体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络的互动性、跨区域性、多媒体特性密切相关, 也催生出了依托社交媒体平台的媒体形态“自媒体”——这是信息社会视角新媒体语境中版权治理的重要对象。

丹·吉尔默在2004年的著作We the Media中正式提出了“自媒体”的概念, 系统阐述了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如何在博客时代的“草根新闻”等个体媒介化形态中得到印证。2010年他又推出Mediactive一书, 展望了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 传统大众媒体的受众如何利用新兴技术和关系网络, 建立可信任的、相关性高、依托个体媒介的信息传播体系, 因而从被动的受众演变为主动的媒介使用者, 或者说, 成为全新媒介网络的拥有者、协作者和传播者。然而, 以目前国内最为流行的微信平台为例, 版权问题在自媒体传播主体中愈发突出。

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以及全媒体、自媒体形态的出现, “网民”作为身份符号区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作用正逐渐淡化。更多新媒体传播个体的身份与主体性界定符号不断涌现, 尤其在版权治理领域, “网民”的主体性地位正逐步让位于“自媒体”等传播主体。值得注意的是, 在国内尤其是传统媒体对网络舆情进行主体指代时, 依然习惯于使用“网民”作为群体传播的主体性符号。

(三) Virtual Identity:虚拟社会语境的非现实存在者

信息社会的核心特征是数字化和信息化, “由于数字化, 数据传播和计算机技术在所有传播基础设备中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因素”。这种支配地位让信息社会的场景建构形成了虚拟化的存在和社群, 网络游戏的流行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李普曼在20世纪初期针对大众传播发展提出的“拟态环境”在信息社会再次得到印证。

“网民”之于虚拟社会的语境, 意味着一种非现实存在者, 这种概念赋予本应是一种自然结果——网络民众自然存在于非现实的虚拟社会, 然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 传统社会关系进行了超出虚拟范畴的建构和重构, 对于这一语境的自然认知, 也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重新思考。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传播个体在信息社会尤其是新媒体语境下其身份和主体性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普及, 版权治理的聚焦对象需要从组织主体更多地关注传播个体, 尤其是快速发展中的“自媒体”形态。

参考文献

[1][美]曼纽尔·卡斯特尔, 等.移动通信与社会变迁:全球视角下的传播变革[M].傅玉辉, 何睿, 薛辉 (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2]邓建国.强大的弱连接——中国Web2.0网络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关系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3][英]弗兰克·韦伯斯特.信息社会理论 (第3版) [M].曹晋, 梁静, 李哲, 曹茂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社会信息化的变革 篇8

2015.11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POLICY GUIDE当下关注如果20年前描述人类“数字化生存”还带有预言性质的话, 那么, 由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带来的社会网络化、信息数字化、交互实时化的现实, 已经成为真实而普遍的生存方式。今天, 新媒体对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已经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 推动着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不断深化。它所具备的连接、开放、个性、智能等特性, 使人类社会正迸发出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曾有过的财富和知识红利。实现无处不在和无远弗届的连接。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迅速发展的近几年, 时刻在线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常态。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泛在化”网络使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可以无障碍地传递信息, “连接”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基本标识。连接所产生的效能远大于个体的简单叠加, 无论是信息传播、知识生产, 还是商业经济、社会治理, 都产生出巨大的新能量。零边际成本社会特征开始出现, 中介的作用日益式微, 企业组织可以与终端用户直接沟通, 通过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形成一个个服务特定需求的垂直化社群, 催生出更多新的商业形态、经济模式和组织形式。带来更加个性化与多元化的生活模式。新媒体环境中个体的特质得到更大释放。个性化、精准化、人本化、以需求为导向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所掀起的生活模式变革, 正在成为一种常态。而且, 这种变革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形态有着重大影响。个性化的生产方式倾向于资源、财富配置的分散化趋势, 更有利于创新, 也更有助于减少财富过度集中与资源分配不公。与此同时, 一种尊重个体、更具多样性的消费文化正在形成, 逐步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 改变着人们的思维、行为方式和生活模式。重构时空格局与存在方式。新媒体技术带来信息沟通上的实时性, 压缩时空距离, 使人们的交往更加不受地域限制。它不仅呈现出跨时空、全息化、非线性的世界图景, 而且还使这一图景的接受者具有充分的主动选择性。新媒体所构建的世界是以主客体互动的形式而存在的:一方面, 现实社会与网络空间形成客观的海量信息;另一方面, 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定需求及偏好, 通过搜索、过滤、选择, 创建一个属于个体的世界。当然, 新媒体所带来的“时空压缩”“时空分延”等特征, 往往也给人造成时空分裂、现实倒置的紧张感;时间的碎片化容易使人无法集中精力;信息定制化、选择性, 使人越来越局限于自己的兴趣和圈子, 这些都是新媒体带来的考验。创造更加智能化与人性化的生活场景。新媒体技术的快速迭代升级, 使人们由后工业时代大步迈向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已经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渗入人们的生活:更具有精准化、智能化的信息推荐技术, 为人们购物消费、浏览新闻等创造出更加贴心的体验环境;语音识别、图像分类、机器翻译技术以及可穿戴设备, 使人们能够无障碍沟通;由机器人主导的智能生产已经在诸多制造企业中规模化应用。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表现出更强的人性化、类人化特性, 其未来发展难以估量。也正是由于不可预见性和不可控性, 很多学者对人工智能心存担忧。尽管如此,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并未止步, 欧美发达国家均推出新的人工智能研究计划。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新视域。新媒体为大数据的形成创建了丰富的场景, 并掀起一场由数据技术革命所引发的认知革命和方法革命。大数据通过数据量化世界, 为人们认知世界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同时, 越来越高效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 使数据的利用不再抽象, 而是具体的应用场景, 比如基于大数据的分类、预测、预警技术, 使管理更加高效率、低成本。当然, 大数据的效能来自数据的开放、共享, 这也给数据权益、隐私保护等提出了新的问题。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在线购物、社交、搜索等行为均会留下印迹, 对个人隐私保护造成极大隐忧。如何在提升大数据价值的同时降低使用风险, 是当前人们面临的新问题。■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2015-10-11) 新媒体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革社会网络化信息数字化交互实时化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谢新洲

社会信息化的变革 篇9

关键词:社会史观,高中历史,教学变革,研究

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有了新的个性解读, 它主要强调实现现代化教育的所有功能, 同时也需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从课程目标的表述、课程结构的设置以及教学方式来看, 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历史教育更注重强调培养多样化的学习途径,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追求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同步学习。基于社会历史观来看高中历史教学, 主要变革可以归纳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时代, 挖掘历史素材

我们身处的时代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时代的进步, 是历史的不断推进的结果。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明确教学内容的条件下, 以更加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历史, 以现代中发生的历史结果去联系过去发生的历史素材, 那么能够向学生更好地展示历史之间的因果。教师只有更多的关注时代与科学, 激发教学设计灵感, 从而才能呈现一个更加丰富生动的课堂给学生, 实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理念变革。

以高中历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过程为例, 该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识记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关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识记理解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这一观点,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价值的阐述, 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实际上, 学生对于真善美的最好体验和理解都来自于现代生活, 教师可以选择以现实生活中对美的体验作为实际切入点, 增加学生的情感与生活体验。在教学过程中, 展示《蒙娜丽莎》油画, 标题引出“人文主义”概念, 并且让学生畅所欲言, 畅谈自己对这幅画的理解。最后由教师明确其实际含义:在西文中, “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 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其核心思想为关心人, 以人为本, 重视人的价值, 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简单地说, 就是关心人, 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狭义地说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 丰富课堂

新课程标准下, 在教学方式上最大的变革是鼓励教师使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 采用多媒体途径教学去丰富课堂。这里的多媒体不仅仅是指现代教室基本配备的教学设备, 教师还需要善于利用其它资源。例如网络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现代高科技先进技术, 去查询档案馆、资料库, 搜集相关历史遗迹、文字历史资料。教师可以将收集起来的资料, 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应用到课堂, 将不同形态的历史教学素材进行整合, 丰富课堂形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

以高中历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学为例,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 收集图片《雅典学院》以及相关历史资料, 在教学开展前进行师生赏析:《雅典学院》以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所创建的雅典学院为题, 并以柏拉图及其弟子亚里士多德为中心, 描写了古希腊以来50多个各方面的著名学者, 位居画面中心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一个以指头指着上天, 另一个则伸出右手指着他前面的世界, 以此表示他们不同的哲学观点。以他们为中心, 两侧分别画出的一些著名学者, 有一些还是当时的人物, 他们各自的动态, 都统一在为探求真理而自由争辩的崇高主题之中, 赞美人的创造力。在此基础上, 提问: (1)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代表人物及主张有哪些? (2) 时人和先贤们共论一堂的情况说明了什么? (3)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4) 当时人物为此开展了什么运动?教师讲解:公元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欧洲进入中世纪──封建时代。“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 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图片《雅典学院》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家拉斐尔创作的油画, 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与古希腊先贤们对话而复兴文化的渴求, 可由此画展开导入新课。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知识, 同时又带动了学习气氛。

三、注重教学评价,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基于社会历史观的教学变革还体现在教学评价的改变上,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单向的, 注重的是学生显性的知识掌握情况, 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新课程标准下, 主张制定完善的评价系统, 包含了师生互评、生生互评, 更注重学生地隐蔽性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情感的表达, 着重学生地个性化、创造性的培养。因此,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 合理地设置评价环节, 以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发现学生的潜能。

社会信息化的变革 篇10

关键词:社会变革时期,档案职业,要求与挑战

档案职业属于传统职业范畴。随着社会变革时期的来临,档案职业面临新的要求与挑战,需要档案职业研究人员去探索和发现。社会变革时期档案职业的基本内容、特征、形态、身份、资格等也在发生着变化,档案职业的要求必然发生变化和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要针对这些要求,寻找应对策略;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档案职业将面临的挑战,研究出其破解方案。要通过档案学理论研究与档案职业具体实践有机结合,剖析数字化时代档案职业特点、基本状况、发展历程,来探索建立我国档案职业资格评价体系可行性。要对档案职业主体、客体、内容、规模和价值进行科学评估,才能寻找到科学的应对方案。

一、社会变革时期档案职业的要求

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和对档案职业现状的分析发现,社会变革时期档案职业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档案职业发展内在规律。必须掌握档案职业内在发展规律包括档案职业的含义、特征、形态、产生、变化及发展趋势;才能了解中外档案职业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资格认证、法律与职业道德规范情况,才能认识、整理和挖掘档案职业历史发展数据、规律和经验教训,找准档案职业发展目标,拓展数字化时代档案职业发展空间。

2.认识社会变革时期档案职业整体情况。(1)认识社会变革时期档案职业管理机构的构建模式。如:档案机构和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演变、职能、性质、任务和地位,从而认识档案职业所涵盖的档案历史保存、文化积累和文明传播的社会功能,认清档案机构的社会化服务理念、模式、方法和途径。关注社会变革时期档案职业管理模式转型的创新实践,提出社会变革时期档案职业管理环境的优化方案。(2)认识档案职业主体规模构建情况,通过分析档案职业从业主体年龄、职称、学历、专业、性别结构及从业人员更新情况,提出数字化时代档案职业从业人员资格的准入条件和从业理由。因此,必须对档案职业主体的年龄、职称、学历、专业、性别结构和规模等进行全面分析,从中找出其内在规律。特别要注意到档案职业技能在档案职业中的独特地位,通过对档案职业技能层级构成的研究来探索档案职业技能的拓展和优化路径。(3)认识档案职业客体建设情况,就是要认识档案资源建设。首先,要对数字化时代档案资源的基本构成、价值、作用及建设不均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认识到我国各级档案机构档案资源建设规律、历史、开放、利用所面临的问题,规划好档案资源整体化建设目标、保障条件。从馆藏档案资源的宏观建设与微观结构的角度,分析档案资源存储量、各门类和珍贵档案资源所占比重;从档案资源的藏量与功能角度,分析档案资源影响力、地位、决策、历史和传承文化等功能,掌握档案资源建设规律。必须密切档案职业主客体关系,将馆藏档案资源建设量的丰富、结构合理、管理科学和服务到位作为中心工作。(4)认识社会变革时期档案职业环境,必须从技术和法律环境两个层面进行剖析。档案职业技术环境对主客体的影响,从技术层面上看,数字化时代档案职业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现代化信息操作技能才能有效地开展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现代科学技术引入档案职业程度越高,对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水平就越高,管理手段现代化程度越高,对档案资源的管理水平就越高。从法律层面上看,档案职业法律环境的优化,可帮助档案资源建设管理规范、产权明晰、利用科学并能得到有效地保护。

3.认识档案职业发展趋势。必须认识档案职业发展趋势,发现其中内在运行规律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顺应档案职业的发展。要以档案职业发展为导向,选择档案教育、办学战略和模式,制定档案职业准入和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要通过对国外成功的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分析和我国档案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体系建立的实际,组织制定和实施我国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包括档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在职培训、监督和激励与评价机制等内容。要熟悉档案职业从业者及国家层面的档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要掌握档案职业内容的技术化发展趋势、管理过程、方法、设备、资源和特征;要注意档案职业地位的边缘化趋势;要注意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影响下档案资源稀缺度和垄断性;要面对档案职业从业人员在社会职业体系中仍然属于弱势群体,处于边缘地位的事实。

要认真思考档案职业岗位需求、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问题。探讨如何从个体层面与国家层面建立起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从精神、技能和机制三方面保证档案职业内涵的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变革时期档案职业面临的挑战

社会的变革不仅改变了人们对档案职业本质的认识,而且也改变了档案职业内涵本身。多媒体、网络和数字化档案信息技术导致档案职业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档案职业面临的挑战必须正确应对。

1.档案信息资源的鉴定问题。随着档案信息资源的生成成本低、容易获得、重复率高和价值不确定性,影响到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整体质量。归档电子文件易更改性、对设备具有依赖性和迁移性等三大特性,又使得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存在真实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需要做真实性、可靠性鉴定和安全性评估。随着我国档案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得以产生海量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这些资源不但成本不高,获取途径简单而且效果明显。比如数字化摄像、摄影技术普及,使得声像数字化信息资源成几何级数增长,生成海量数字化影像档案信息资源,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基其中存在大量重复,价值不大的,没有保存价值的数字化声像档案信息资源,如果不加以鉴定和做清除处理,不仅会占据大量的电脑储存空间,而且会占据大量的储存资源,更值得人们注意的是,会严重影响档案信息资源的质量。因此,必须通过价值鉴定来优化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

2.档案职业工作模式。过去传统的档案职业工作模式,已经被计算机智能化管理模式所取代。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得文件的生成和载体也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由单纯的纸质载体档案发展成为归档电子文件和纸质档案共存的局面。实现这一转变的速度太快,档案职业从业人员不论从思想上还是技能上大多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也根本来不及准备。主要是缺乏计算机管理知识和技能,还不能很好地掌握现代化档案管理模式。因此,需要用一定的时间、精力和平台去学习、探索和实践,最终才能具备掌握现代化档案管理模式的技能,否则就会档案职业所淘汰。

3.馆藏档案资源存储载体多样化。馆藏档案资源不仅包含实体档案资源,而且包含归档电子信息资源。储存载体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实体档案资源的载体没有变化,而归档电子档案资源的载体则有变化,是因其有现实体档案资源不同的独特性质,不论从产生、传递、整理和储存载体都离不开相应的硬件设备。只有很好地利用这些特性,才能有效地管理好归档电子档案,挖掘归档电子档案资源的利用价值为社会服务。实际上,归档电子信息资源对硬件设备的依赖性还表现在其储存载体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如计算机硬盘、U盘和光盘等都是归档电子信息的载体。

4.档案职业管理技能。档案职业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现代档案管理操作技能。否则,就不能有效地驾驭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软硬件设备,不能对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实行有效管理,档案数字化工作也就无从开始,只能停留在原始操作水平,将会与社会发展相脱离,根本无法与现代档案管理相接轨。因此,档案职业现代化操作技能必须掌握和灵活运用,必须结合档案职业从业人员岗位角色学习和掌握相应的数字化技术能力,明确现代档案信息管理技术在档案职业中的地位。档案职业管理技能的基础是普通技能,是确保档案资源建设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条件,是档案职业从业人员必备的最低层次操作技能。

5.档案职业从业人员素质。档案职业从业人员,大多不具备档案职业专业技能。由于普遍年龄偏大,知识结构不合理,比较适合从事传统的纸质档案的整理工作,但无法完成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为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彻底改变档案职业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人才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从高校引进档案专业人才,加大档案职业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档案职业必备的操作技能。理清档案职业从业人员思维,逐步从随意转向专业,从非理性转向科学化。档案职业从业人员从辅助转向参与,从被动转向主动,档案职业技能从手工转向自动,从经验转向科学。

浅谈现代社会的学校变革发展 篇11

[关键词]学校变革学校变革发展学习型组织

一、学校变革发展经历的阶段

根据Hopkins & Reynolds所言,学校变革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的“国际性学校改进计划”的缩影。该阶段的学校改进行动多是松散、游离的,缺乏系统和连贯性。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被界定为学校改进,认为该阶段是学校改进和学校效能的结果。富兰对学校改进的“关键问题”的认识对我们很有启示:愿景的形成;渐进的计划;采取主动和责任分担;职员发展与援助;追踪与问题解决。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某些学校改进项目都取得了成效,例如Hopkins“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for all”计划和以叶澜教授为首的国家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等。

二、学校变革发展的特点分析

(一)学校变革是一个多维关系的综合互动过程。学校与社会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着多维的联系,比如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学校与周围社区以及学校与家庭之间都有着复杂的关系。当代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发展方式与发展战略,都与学校变革有着多样的关系,不仅提供着社会的需求、学校变革的条件,同时受到当前学校变革质量的内在制约。此外,学校内部的制度、文化、日常生活也有着多维的关系。学校变革的过程,就是不断改变、完善现有制度、文化与日常生活的过程。

(二)学校变革是一个多元主体的多维互动的过程。学校变革的主体是“一”与“多”的统一。学校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具有成为学校变革策划和参与者的可能,其行为、态度、日常生活实践内含在学校变革之中,因而会被学校变革所吸收、容纳并成为学校变革不可忽视的成份之一,对学校变革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对学校变革的介入与研究,就不能不关注学校变革主体的多元、多样、多数,其中的每一位个体,都是“多”中之“一”。

学校变革并非个体间纯粹的交往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教育价值实现活动,一旦我们深入到具体的学校变革之中,我们会感受、体验、认识到学校变革主体极大的丰富性,会意识到学校变革主体之间互动的复杂性。这些关系因为多元而独特,因为不同而能相互滋养,因为互动而不断处于变动之中。

(三)学校变革还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当前。无论是学校教育中具体学科的改革,还是学校教育中具体领域的改革,都是学校变革的有机构成之一,但不是全部的学校变革。自觉的学校变革,必须直面学校“整体”,综合处理学校内、外的各种、各类关系,整体把握学校发展中的当前问题,在深度分析学校变革的基础、现状与发展可能的前提下,形成整体的学校发展目标。从其动态性来看,学校变革处于动态过程之中。学校内外各种影响因素本身的复杂性、相互关系的丰富性,使得学校变革过程永远处于变动之中,各类可控的、不可控的、内部的、外部的影响因素会不断出现,作用的方式与力度会出现变化。不确定性充满于学校变革的过程。

三、学校发展的变革策略

1、从学校变革和发展的理论为指导。我们需要学校变革和发展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因为理论可以帮助实践者描述和解释在组织中组织行为的规律性,寻求提供对组织生活动力的基本原理,使学校实践者受益。提供变革分析的一般模型,为决策和对变革的不同阶段产生的问题解决发展可选择的解决方案提供框架。

2、多水平的领导构建,给教师授权和行动的民主。教育领导应是一个超越个人、角色和行为的概念,属于教育组织内的任何一个人——教师、行政人员、家长和学生——都能参与领导的行动。它是一种交互影响的历程,这种历程使得教育组织中的参与者能够建构意义,并因而导向学校教育的共同目标。因此,要建立一个延伸的教育领导概念——教师领导,给教师赋权和行动的民主,使教师不仅觉得自己有权发动变革,而且能在教学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社会信息化的变革 篇12

收入分配问题是当前的热点问题, 全社会都很关注。收入分配既是理论探讨的问题, 更是实践的问题, 也是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国资委研究中心主办这个研讨会, 为研究收入分配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要抓住机遇,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首先要在发展中更好的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其次要加快制度建设。推进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 着重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

二是处理好国有企业同其它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三是处理好竞争性国有企业与部分具有垄断经营特点的国有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四是处理好国有企业经营者之间及经营者与普通职工工资的关系;

下面结合对分配问题的思考, 讲几点个人的看法。

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 改革的路径和成效。邵主任从横的方向, 详尽介绍国企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我从纵的方向简单地勾勒一下。

改革开放前, 我国国有企业长期实行的分配制度基本是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逐步榷进, 整体分配制度发生了变化, 计划经济体制的分配被打破, 按劳分配为主体, 各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逐步建立。近30年来的改革历程可以看到, 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第一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 收入分配改革提出了克服平均主义建立按劳分配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 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开始启动, 放权让利让企业获得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和部分的分配决策权。

第二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90初全面分配制度改革, 建立以承包为主要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具体到企业分配制度上, 明确打破大锅饭, 明确了企业内部的分配自主权, 实行了对流程包干的措施。

第三阶段从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按照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分配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确定了这个目标是政府监督调控、企业自主分配、职工的工资水平主要由劳动力市场供应, 资本等非劳动元素参与按劳配的分配。

第四阶段90年代末以来, 收入分配制度进入了加速创新阶段, 提出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确立了劳动资本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开始探索。

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企业工资收入的分配制度, 一开始实行企业经营者年薪制, 企业内部实行以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股权激励机制开始实行, 实现了工资加股票持权等方式, 收入分配由市场调节的成分进一步加大, 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也是不断探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过程。正是引入了市场机制, 收入分配具有更加强烈的激励作用, 效率在不断地提高。

一是收入水平不断地提高, 从1978年到2006年, 我国农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元增加到3580元,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0元增加了11760元, 国有职工的平均工资从640元增加了22000元, 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 增长均达到了30倍左右。

二是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从1978年到2006年, 我国平均每个就业人员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900元增加到27000元。1991年到2005年, 非国有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由人均28700元提高了104600元, 增加了3.6倍。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虽然我们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改革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 由于当前改革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 社会管理体制也尚未健全, 收入分配领域当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

在收入分配结构方面, 近年来, 在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关系中, 居民收入比重下降, 1978年至2006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7%,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均为7%, 国民收入分配明显向政府和企业倾斜, 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比重下降, 职工工资总额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在1990年的15.8%一下降到2001年的11%。收入差距很大,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2003年至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3.3倍扩大3.38倍, 最高最低省份收入由2.28倍扩大到2.38倍。

收入分配秩序还不规范, 一些工资外的各种补贴仍不规范。部分企业改制过程中也还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偷漏税收等问题尚未彻底根除, 部分企业劳务派遣中同工不同酬的情况仍然存在。

上述问题有些也涉及到国有企业, 改革开放实践证明,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也是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革的形式, 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着力点。

一是收入分配制改革关系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经济学理论, 四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分配作为社会生产总过程的中间环节之一, 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生产、交换和消费。当前宏观经济结构中, 分配结构的倾斜和有效需求应该有较大的相关性, 也是目前投资增长快、消费启动较难的成因。同时收入较低的人群相对集中在农村, 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这种收入分配结构也就意味着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的扩大, 影响到国民经济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的目标。

二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当前, 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 直接到群众的切身利益, 这个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社科院发布了2007年社会行政分析预测显示, 群众关系关心的问题中, 收入问题排在第三位。据统计, 2006年群众来信中涉及工资、福利待遇、征地拆迁, 收入分配领域所占的比例超过40%。因此如何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促进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和谐的着力点。

三是从当前改革成效看, 收入分配改革应统筹协调, 近年来虽然已采取了收入分配改革的措施, 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 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 理顺分配关系的总体目标还未实现。一方面对政策措施涉及的人群有限, 尚未覆盖收入分配的各个领域, 另一方面不同收入分配之间的协调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无论从统计分析的结果, 广大群众的感受和意见, 还是从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来看, 推进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任务十分紧迫。第三个问题, 抓住机遇, 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收入分配问题十分复杂, 任务也非常艰巨。但是, 也要看到目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面临着很好的机遇。

一是党的十七大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制度问题, 对我们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基础。

三是近三十年的改革探索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 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保障。

因此, 我们要抓住机遇,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首先要在发展中更好地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收入分配问题应该是前进中的问题, 是发展中的问题, 最终也要在发展中加以解决。十七大提出要逐步提高两个比重, 对如何发展提出了要求, 在发展中要统筹谋划, 合理提高劳动力成本、促进劳动力就业与加快发展的协调统一, 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其次要加快制度建设。

一是进一步完善就业体制, 就业是民生之本, 工资所得是中低收入者收入的主要来源, 增加他们收入的前提, 就是进一步扩大就业, 十七大提出要提高劳动报酬, 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这也需要促进就业。二是建立促进农民减负增收的长效机制, 从收入分配范围看, 中低收入者绝大多数是农民, 促进农民增收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乃至全体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措施。三是完善薪酬宏观管理制度, 包括建立健全企业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四是加快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继续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五是加快基础建设。现在统计的数据不全面、不可靠, 因此我们要研究建立中国的收入分配检测体系。

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 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益和公平的问题, 再分配更要注重公平。再分配中通过运用税收保障转移支付等政策手段, 加大对初次分配结果的调节, 促进社会公平。70年代后, 发达国家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外, 也把收入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方式, 可以研究这一问题。具体到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也应当与时俱进, 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在探索中持续创新, 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结合十七大的学习, 个人认为在推进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 着重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

二是处理好国有企业同其它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中国在保障方面目前的矛盾比较突出, 我做这项工作接到大量的群众来信, 比较多地反映企业的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差别较大, 一般在一倍甚至两倍左右。解决的方式, 企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形式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 它的意义对市场, 对中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因为中国老龄化的进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同时年金的发展是弥补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差距较大的一个重要途径。当然年金的管理包括保值增值确实非常必要, 近两年向市场化的方面迈动较大。同时还有一个风险防范的问题。

三是处理好竞争性国有企业与部分具有垄断经营特点的国有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四是处理好国有企业经营者之间及经营者与普通职工工资的关系。

收入分配问题,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也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 确实也感觉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 都有自己的理解。平均主义和效益的关系, 不同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关系,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 在理论的探讨中都还是一个未尽的事宜, 因此在实践中, 需要更多地和理论结合起来, 才能找出一条行之有效的, 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分配制度。

上一篇:柔道的技术训练分析下一篇:冶金起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