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及展望

2024-07-09

问题及展望(共12篇)

问题及展望 篇1

所谓的环境经济政策,实际上就是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财政、价格、收费、保险等手段来影响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这是政府为了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制定的行为准则,以此来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和谐发展。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是由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政府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则共同组成的[1]。我国的环境财税、价格、投融资政策相关制度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了经济环境制度体系,由此可见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已经逐渐走向制度化。但是,在排污权交易、环境责任交易以及生态补偿上的相关政策基本上还没形成,很多都还在初级探索阶段,所以我国需要加快建设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1 国家环境政策工具的演变及环境经济政策的类型

人类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这个时期中,才开始有了环境危机意识,才开始采用技术与命令的相结合的形式来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大约到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又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进入到以经济刺激和市场化工具为主的环境管理阶段。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把真正把环境与经济两者之间的共同发展当成是国家发展的主要目标,把环境问题真正融入到国家发展问题中[2]。

目前国际社会上对于环境经济政策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福利经济学的“庇古”类政策,也就是一些欧洲国家偏好的税费型环境经济政策,这主要是通过看得见的双手,政府的干预来调节控制,比如环境税费等的使用;另一类是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科斯”类政策,这类是美洲国家偏好的市场交易型环境经济政策,这主要是通过看不见的手,通过市场机制自动调节。比如排污权交易政策等的使用。

2“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与资源投入的比较

下面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对大气、水、土地的利用与消耗以及GDP的产出情况。而中国若要保持经济增速稳定,就需要以下这四项指标的投入达到一定的量,但与此同时,我们更要兼顾环境质量,因为这关系到在实现小康社会之时人民群众的幸福感问题。

从表1中可以看出“,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新增量的能源资源基础约为473亿吨二氧化碳排放,231亿吨标准煤,327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1.86万平方公里的新增建设用地,这些排放和消耗形成约4110195亿元的GDP产出。从两端的比较,其新增比例分别为14.53%、18.67%、5.84%、3.71%,而GDP的新增比例则为42.93%。这就意味着中国要用更为有限的能源资源支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而我国又要在“十三五”期间保持经济增速在6.5%~7%的水平,就需要以上这四项资源的总量排放达到一定的标准,那么这些能源的硬约束仍将继续凸显[3]。那么,我们既要保持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又要控制使用能源及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步伐建设完善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3 目前环境经济政策的主要问题

3.1 环保投入力度不够

结合以往国际治理经验可以看出,只要治理环境污染投资占GDP的比例达1%~1.5%时,表示环境恶化情况是在可控范围;当比例在2%~3%时,表示环境治理已经取得一定成效。许多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取得了一定环境治理成效,其中美国的环境保护投资已经占2%,日本达2%~3%,德国2.1%。虽然当前中国在环保上的投资不断增加,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也在逐步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见表2)。

3.2 生态环境补偿政策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生态补偿基本上只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矿区植被恢复等项目,并且实施地区还相对较小。还有大多数提供生态服务产品的地区未享受到生态补偿的待遇。还有很多生态服务是廉价使用,甚至是免费享受的,但是,这些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并没有主动承担起生态破坏的补偿责任。国际上生态补偿普及度相当高,生态服务付费机制却较完善[4]。尽管近年来多样化的生态补偿试点探索也在积极地开展,但总体上只是试点工作的初级阶段,距离真正的贯彻实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施效果能达到什么水平就更难预料。例如在河南、河北、浙江等地开展了省市流域跨市县水质生态环境补偿试点的探索。在内蒙、江西、青海等典型地区开展了生态环境补偿费、生态环境补偿金政策试点[5]。

3.3 环境税费征税对象缺失

目前我国环境税费政策主要存在两点不足,其一资源税收费标准过低,其二消费税的征收范围狭窄。以下将针对中国问题进行详细阐述。我国针对焦煤资源、铅锌矿石等资源使用税,在2007年都开始进行上调,但是在资源税征收上我国基本上只局限于部分不可再生资源,征收对象相对较窄,导致全社会都认定这是为了调节级差而存在的,因此,在实际的政策实施过程中,基本上都没有考虑到环境保护问题,资源的价格过于低廉,导致企业在开采使用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问题,大肆开采不加以节约。同时,因为资源税的税收收入只有一小部分上交国家,大部分都归地方自己支配,导致过度开发、过度浪费的现象出现,而政府并没有进行控制,致使环境恶化的问题更加严重。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多不胜数,但是在消费税的征收上我国还只局限在五种消费产品。我们平常使用的一次性餐品、塑料袋、洗涤用品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都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环境污染控制问题上,我国必须要从消费税征收范围扩大来进行控制。当前还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即收费对象没有及时调整,我国现有征收环境税的对象主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而随着私企和股份制企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实施对象出现缺位,环境经济政策缺乏协调性,出现各自为政、政出多门的现象。

3.4 排污权交易政策方面法律制度不完善

发达国家的排污权交易制度都是在确定总量排放的前提下进行的,而我国目前尚处于排污总量确定的初始阶段。与此同时,有些地方由于单纯地追求GDP的增长,对于企业增加排污量的情况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排污权的分配中还存在不平衡现象,特别是新建以及已建企业之间的分配问题。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导致已建的污染企业排污总量指标都是无偿的,而新建设的企业却要为此付费[6]。当前我国针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善的排污法律法规,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极其困难。

3.5 绿色金融政策实施困难

绿色金融政策包括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绿色信贷自身建立就是为了避免污染企业的过度扩张,建立绿色资金通道。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都采用民间融资与自筹的形式,导致绿色信贷无法得到发展。通俗地说,绿色保险就是众多企业参保来化解少数企业的危机,但是,目前国内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还未得到大企业认可,如果投保企业的规模没有建立起来,想要实现环境风险分担就显得相当困难。

4 对“十三五”期间环境经济政策的展望

4.1 增加环保投资总额

在2015年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环博会上,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就表示,当前已经正式开展企业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在环保投入上每年基本上都达到1万亿元以上,在随着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完成之后,预估每年的环保投入将达到两万亿元左右,只要这个编制工作完成之后,将有约17万亿元的资金投入到环境保护领域,大概为“十二五”时期的6倍,该政策调整力度相当大。

4.2 提高环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为巩固环境治理效果,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环保局应同财政局联合组成专项工作小组对企业的环保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核对专项资金账目,查看环保项目建设及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并应在现场指出项目污染治理和风险防范措施不足的地方,同时对其下达限期整改书。这对管好用好上级投入的环保专项治理资金,严把资金管理的各道关口起到积极的保证作用。

4.3 制定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经济政策

我们应意识到采取什么样的环境经济政策,以什么为主什么为辅,这应与我国国情相结合。而且应意识到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建设应是一个动态、循环、持续改进的过程。我们应采取市场机制与政府控制相结合的政策,而且,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应以中央为准,地方绝对不能违背中央的政策。可以借鉴发到国家的宝贵经验,但是不能照搬原本,毕竟每一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我国的人口众多,土地面积广等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4.4 听取社会各阶层的意见

不同的环境利益观也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环境经济政策,所以这就要求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要广泛采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特别是相关政府机构、环境治理专家的意见要特别重视,当然也不能忽视社会普通大众的意见。加大对公众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在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同时也实现社会公众利益最大化。采取激励政策来鼓励各大企业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因为单纯的直接管制会使企业丧失积极性,他们只要达到了国家的标准就不会再进行减排。而且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腐败现象,管制者容易被企业收买[7]。对于企业生产高污染的产品,我们还可以严控“一进一出”,所谓“一进”是指对生产者严控,采取行政处罚或高额罚款,让企业不敢生产高污染产品,控制其进入市场。所谓“一出”是指对消费者购买高污染产品收取高额的税收,让消费者少买或不买这种产品,力争做到无人消费,这样高污染产品也就没有销路,企业自然就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人购买的产品生产上。

4.5 加快试点工程的建设

对于环境经济政策的试点推进,要做到尽快落实,从点到线,最后能到面的覆盖,从个别省市的试点推行最后到全国范围内的实施,这样我们的环境才会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赵际红.试论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及其构建[J].经济问题,2009(5).

[2]秦静.中国环境政策工具研究[D].兰州大学,2008.

[3]俞海,张永亮,王勇.“十三五”中国经济绿色增长线路图[R].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2014.

[4]车环平.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7).

[5]国家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与试点项目[R].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2010.

[6]杨巧丽,谢春莉.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现状和建议[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9(28).

[7]李慧.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绩效分析[J].生态经济,2008(2).

问题及展望 篇2

一、国共第三次合作的可能性

1924年,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为标志的国共第一次合作,改组国民党,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进入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在此民族危机之关头,国共两党再次走到了一起,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比较分析两次国共合作的特点,可以看到国共在新时期实现第三次合作的可能性。

国共第一次合作时,国共合作是在两党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是一种较为完善、密切的合作。两党合作的实现,是同内部错误言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结果。国共合作后,国民党获得新生,共产党走出秘密状态,经过短短3年的时间,两党都壮大了力量,形成双赢的局面。通过上述的比较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双方共同的努力下一次成功而有益的尝试,对双方来说是双赢的结果。是孙中山推动中国革命的巨大历史功绩,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民主革命和统一战线政策上的重大胜利。对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相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而言,采取的是党外合作的形式,其特点有四,即:广泛的民族性和极大的复杂性;国共两党两个政权、两个军队的合作;没有双方共同遵守的共同纲领和固定的组织形式;处于一种既有利又极其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

通过对国共前两次合作的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党虽在多个方面有较大的分歧,但其在最根本的利益问题上,如中华民族的利益上并没有本质的差别。都是要维护中国的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两党实现第三次合作并不是没有基础。加之前两次合作的经验,这个设想并不是没有可能。而且,事实证明,前两次合作的成功,共产党都发挥的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两党的合作才一次又一次挽救了中国。国共两党的合作和分裂于国家事业的兴衰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违背历史潮流,闹分裂就会失去民心。国共合作的分裂总是外患入侵的最佳时机,会给国家带来无尽的苦难。归根结底,分裂对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振兴都是十分不利的。放眼当今的时局,国民党再次取得了台湾地区的执政权。经过这几年的反思,相信中国国民党会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也希望他们能够认识到只有中国的和平统一,才是两党两岸都实现双赢的基础。国共第一次合作时,为了打到军阀,奋勇杀敌,使革命力量迅速在中国扩展。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抗击日寇,佑卫中华,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在新的时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相信国共两党会以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为重,最终实现第三次合作。

二、对台湾问题的展望

问题及展望 篇3

摘要:外语教育政策关乎一个国家外语教育的走向,关系着一国公民的外语素养、国家经济发展等重大内容。近年来,它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主要聚焦点包括:回顾反思研究、策略前瞻研究、跨学科研究、相关理论研究、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研究等。当然,问题与之并存,主要表现在:回顾有余,反思不足;策略前瞻研究,缺乏可操作性;理论研究匮乏,研究角度较为单一;少数民族特色研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未来研究需要着眼于:分析失败的原因,寻觅问题的真正根源;加强实验研究,使研究成果具有可操作性;加大理论研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扩展研究视角;关注民族特色,进行针对性研究。

关键词:外语教育政策 社会发展 国家安全 问题及展望

外语教育政策是一个国家在外语教育方面的大政方针,它包括外语教育方方面面的内容。其制定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一代人的外语素养,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全和文化传承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外语教育政策问题已逐渐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关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扩大。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并对其研究现状及趋势作了简要分析,包括回顾反思研究、策略前瞻研究、跨学科研究、相关理论研究、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研究等六个方面,以期通过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回顾反思研究

(1)国家利益视角

有研究者首先剖析了语言(外语)与国家利益的深层关系,然后分别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利益的角度审视当代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历程,同时指出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正面临着政策目标迷失、政策制定机构不统一和政策制定过程不合理的困境[1]。

(2)跨文化视角

有学者进行了民族外语教育的文化使命思考,指出外语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跨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批判我国外语教育一直以来都以“工具论”为主导,并认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改革势在必行,这样才能促成外语教育实质性的人文转向[2]。

(3)“外语热”现状视角

我国的外语教育一直都是在国人对外语地位的争议中逐渐发展的。当前,我国出现了有关“外语热”的激烈争议。有研究者界定“外语热”是个历时问题、世界潮流和感性概念,进而分析了“外语热”的利弊两方面影响,并且认为“外语的工具性是第一位的,外语的本体价值在于人们长久以来所认同的工具价值;同时,要构建系统的外语教育政策,必须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外语教育起始年龄问题、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统整问题和外语考试相关问题”[3]。

2.策略前瞻研究

学界研究者也从前瞻性的视角,为外语教育政策的规划和制定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改革策略。鉴于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研究者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主体因素、客体因素等分析了我国外语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要点[4-5]。也有研究者分析了影响中国关键外语选择的因素,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综合国力与教育因素、信息安全因素、语言本身等因素,最终列出了中国关键外语候选名单[6]。另有研究者提出我国中长期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的初步设想要与国家重大发展规划相结合,适应城市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7]。

3.跨学科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跨学科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我国外语教育政策作了探究,包括政策学、语言学、经济学、神经科学、发生学、教育学等,这极大地拓宽了外语教育政策研究者的学术视野。

(1)政策学

有研究者认为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本质上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公共政策研究范畴,因此外语教育政策拥有公共政策所具有的8个特点。其主要任务包括:外语教育政策的文本是首要的研究对象;其决定者、实施者、监督者是谁;其调整所带来的利益分配问题;国家或地区的政策比较研究。而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方法则包括话语分析,定量或定性的实证研究等。因此,外语教育政策研究应该分为学术性质研究和政策决策研究两类[8]。

(2)语言学

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者从新的语言观视角,分析了不同的语言观对语言教育政策的影响,包括对强势语言教育政策的影响,对少数民族或弱势语言教育政策的影响和对外语教育政策的影响[9]。也有研究者指出我国外语教育政策制定至少需要参考需求依据和理论依据等,包括语言学理论,其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界定外语教育的目的和目标、有助于更加合理地选择外语教学的内容等[10]。

(3)经济学

有学者通过对13个代表性国家和地区外语教育现状及政策的调研,得出了外语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是双赢互利的关系,同时给出了各国外语教育政策对我们的启示[11]。有学者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认为外语教育与社会经济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指出经济对外语教育政策的影响主要在经济发展程度和经济体制两方面,其经济价值的高低还受制于这门外语在人才市场上的需求程度、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使用频度等[12]。

(4)神经科学

有研究者结合神经科学,得出有关二语习得最佳年龄的结论:二语习得存在关键期。在关键期之前习得二语,才会有近似母语者的二语处理机制,在此之后习得二语,无论是二语的神经机制,还是二语的最终习得水平,都会受到限制。因此,建议各国政府推行外语教育低龄化[13]。

(5)发生学

从发生学的历史维度来审视,有研究者认为相比于西方教育政策的“内生性”,即从产生到发展都是一种政策内部演进循环过程的结果,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则更多地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制约,政策制定主体比较单一,体现出鲜明的“外生性”。所以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应尊重政策制定的内部规律性以及语言发展的规律性,同时与本民族或本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特征相一致,朝着“内生化”和“本土化”的方向发展[14]。

4.相关理论研究

一直以来,缺乏理论分析框架是制约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深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近几年我国学者加大了对理论研究的力度。有研究者基于教育政策研究的三维框架,即教育政策的过程、内容、价值研究建构出了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三维分析框架,即过程、内容、价值维度,构成了一个互动联系、动静结合的研究分析框架[15]。并基于此,建构出外语教育政策价值维度研究框架,将外语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分析分为三个环节,即确立外语教育政策的公共价值追求、探讨外语教育政策决策主体和执行主体的价值倡导、明确各教育利益群体的价值冲突与取舍[16]。

5.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研究

有学者通过梳理内蒙古民族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为今后少数民族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事实依据[17]。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此研究也为其他少数民族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6.其他方面

有研究者对欧美外语教育政策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如宋娜娜、龚献静、戴曼纯等对美国外语教育政策的研究,从9·11事件、国家语言资源、国家安全等视角进行了探讨[18-20]。另有研究者对东亚、东南亚外语教育政策进行了探究,如陈林俊对日本外语教育政策的分析、张贞爱对韩国外语教育政策的探究、李石羽和王进军对泰国外语教育政策的研究,以及邹长虹对新加坡外语教育政策的讨论[21-24]。

值得指出的是,我国学者对国外外语教育政策的探究,为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当然,较之欧美国家,对东亚、东南亚国家外语教育政策的研究,如新加坡和韩国,更加接近于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情况,也因此更有利于进行对比研究。

二、研究存在的问题

1.回顾有余,反思不足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由是观之,任何领域的任何一种政策,都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历史便是最好的证明。即是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不断地学习历史、总结历史,不断汲取前人的教训,吸收前人的经验,我们方能做到兢兢业业,不出差错。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研究者们对建国以来基础教育阶段的外语教育政策进行了客观描述,总结出了政策制定的得与失,这极有利于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改进与提高。然而,在全球多元化的当今世界,一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受制于诸多因素。这需要我们依托我国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去探寻更深层次的原因。然而,从现有相关研究来看,回顾性的研究成果多于反思性的研究收获。

2.策略前瞻研究,缺乏可操作性

我们之所以要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外语教育政策进行研究,就是为了用所得出的研究理论去指导实践,使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更加科学和合理,这要求我们的研究成果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然而,现有的相关研究大多以宏观叙事的方式,提出很笼统、宽泛的中小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应然走向。这使得既有的策略前瞻性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运用于实践,不能作为我国外语教育政策制定的实际指南。因此,策略前瞻性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是未来相关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

3.理论研究匮乏,研究角度较为单一

任何研究都离不开理论体系的建构,有了理论,研究才有了灵魂。理论是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只有掌握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够获得成功。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就会走弯路。我国中小学在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学习俄语和文革时期的“一刀切”不学任何外语,就是最好的教训。全球多元化背景下,作为对外关涉国家安全、对内影响社会发展的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理论方面的研究,当走在最前列,为我国外语教育起到指导、引领的作用。然而,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有关我国中小学外语教育政策的理论研究偏少,且研究角度较为单一。

4.少数民族特色研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我国地广人多,民族众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语言教育情况和语言需求情况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现状是,无论什么地区、什么民族,外语语种都是英语,英语独大的局面就是由我国不合理的外语教育政策造成的,同时也是我国外语教育政策制定缺乏规划性和长期性的恶果。这需要我们研究者关注众多民族的民族情、教情、学情,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从而获得有利于不同民族发展的外语教育政策。但是学界对这一属于理论领域,且指向不同民族的外语教育实践问题关注不够,现有相关研究明显偏少。

三、未来研究展望

1.在回顾中反思,寻觅问题的真正根源

回顾是为了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与事实,从而更有利于未来相关的建树。在学界,不同研究者纵向对我国中小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出现、发展与演变等进行了较多的探究。然而,客观描述、就回顾而回顾的研究多于反思性的考量。我们不能仅对政策进行客观描述,更需对相应的原因进行假设和分析。例如,通过不同研究者对我国中小学外语教育政策发展历程的总结,我们需要推断出,业已出现的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决策机制的问题。在我国,一般而言,大多政策的制定缺乏广泛的群众参与,仅凭少数的精英人士就做了决策,这样制定出的相关政策其民主性和科学性势必缺乏。“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即为此理。我国中小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亦不例外。如何优化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实现政策的绩效化、科学化和民主化等目标都是很有价值的考量。这需要学界研究者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从回顾中进行深刻的反思,剖析问题存在的真正根源,进而从学术层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2.加强实验研究,使研究成果具有可操作性

策略前瞻研究可以为我国中小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起到方向指引作用,意义重大。因为其可以使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更加全面、科学、合理,且具体、可行。然而,现有相关研究偏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比较鲜明。这使得相关研究成果的实践性较差。也因此,未来研究需要结合实践,运用实验研究和定量研究,获悉具有充足说服力、可行性的理论,为我国中小学外语教育政策的规划与制定提供新的数据、依据,这是我国外语教育政策未来发展的必经之途。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和一些精通定量研究的专家合作,使研究的产出和投入之比最大化,节约实验成本。另外,以点带面的研究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根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质中的原则,我们可以先在个别地方进行试点研究,看一下政策效果怎么样,如果好,可以推广到和此试点条件差不多的地方,如果不好,我们就不推广,同时改变实验变量,重新进行实验。这也是策略前瞻研究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朝向之一。

3.推进理论研究,扩展研究视角

理论体系的建构,是为我国中小学外语教育政策研究寻觅灵魂的栖息地。然而,理论研究倾向于抽象。这需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寻找新的切入点,进而提取出理论。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因此我们不能局限在一门学科中,也不能止步于将其他学科作为一个视角,而要在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中,找到新的契合点,尤其要借鉴其他相关领域比较成熟的政策理论框架,寻找适合我国中小学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律,从而拓展研究视角。因此,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推进兼用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方法来研究我国外语教育政策,进而能够从我国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视角制定我国外语教育政策。

4.关注民族特色,进行针对性研究

不同民族对各地区、各民族的研究比全国范围内的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具体性。我国的边界线绵长,相邻的国家众多。我国西南民族地区、西北民族地区等不同地域,要针对不同民族的特点,并结合当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需要,诊断出当地学生需要学习的语种以及不同语种需要的人数,改变英语独尊的局面,探讨双语教育、三语教育模式,从而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外语教育政策全面、客观、有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才能制定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教育政策,也更有利于我国文化的“走出去”,有利于未来各民族对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重构。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然也存在重回顾轻反思、重理论轻实践、重主流民族轻非主流民族等方面的问题。在全球多元化的当今社会,我国中小学外语教育政策研究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包括不同地域特色、不同民族构成特定等,从多学科、多视角进行综合研究,采用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方法进行研究,也需要从我国国家安全、社会发展等视角制定外语教育政策。

参考文献

[1]曹迪.国家利益视角下当代我国外语教育政策探究[J].教育探索,2012(5).

[2]杨玉.和谐语言生态:民族外语教育的文化使命思考[J].学术探索,2012(6).

[3]郝成淼.给“外语热”降温[J].语言教育,2014(2).

[4]孟臻.外语教育政策制定考虑因素探讨[J].镇江高专学报,2012(2).

[5]张沉香.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特色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

[6]张治国.中国的关键外语探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

[7]谢倩.我国中长期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的初步设想[J].语言文字应用,2013(1).

[8]邹为诚.论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性质、任务和方法[J].中国外语,2011(4).

[9]王烈琴.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观及其对国家语言教育政策的影响[J].外语教学,2013(5).

[10]程晓棠.语言学理论对制定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2).

[11]王克非.外语教育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J].外语界,2011(1).

[12]孟臻.外语教育政策的经济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科学,2014(5).

[13]陈菊咏.外语教育政策、二语习得年龄和对外汉语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12(9).

[14]张沉香.外语教育政策的“外生性”与“本土化”[J].当代教育论坛,2011(12).

[15]沈骑.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框架建构[J].外国语,2011(1).

[16]沈骑.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价值之维[J].外语教学,2011(2).

[17]赵剑宏.内蒙古民族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政策发展历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7).

[18]宋娜娜.9·11后美国高等教育中外语教育政策的改变[J].现代大学教育,2011(3).

[19]龚献静.致力于建立国家语言资源和人才储备库[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4).

[20]戴曼纯.以国家安全为导向的美国外语教育政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4).

[21]陈林俊.日本近代外语教育政策的演变[J].教育评论,2013(5).

[22]张贞爱.外语教育政策与多维制约因素分析[J].中国外语,2011(4).

[23]王进军.泰国多元化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特征及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11(9).

[24]邹长虹.新加坡的语言政策及其对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启示[J].社会科学家,2014(2).

[作者:苏晨业(1990-),女,河北阳原人,天水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在读教育硕士研究生;邵晓霞(1975-),女,甘肃天水人,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

农民收入问题研究进展评析及展望 篇4

为更好解决当前存在的农民收入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2月8日, 发布了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截止到2009年2月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已经连续6年锁定“三农”问题, 并且在每一年的文件中都很重视当前存在的农民收入问题, 都重点强调了农民增收问题。

可见, 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迫切需要相应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工作的开展。为此, 本文试图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期望对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也期望为进一步推动农民收入问题的相关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 尤其是发达国家, 从工业起步阶段到工业腾飞阶段的过程中, 市场经济逐步建成并完善。发达的市场经济使得其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通过市场来完成, 农民收入这一经济行为当然也不例外, 因此其对农民收入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对早些, 并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

(一) 生产理论

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 在1890年出版的大作《经济学原理》的第四篇中阐述了他的供给理论, 即生产理论。他主要研究生产要素的供给及其变动的规律。他把生产要素分为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四类。在重点分析土地报酬规律的过程中, 他认为:作为用于土地上的资本和劳动的报酬的土地报酬, 它的变动可能递增, 也可能递减, 但在人口压力日益增加、土地已充分利用的条件下, 土地报酬递减是不可抗拒的, 因此农民收入递减也是必然的。

(二) 农业发展阶段论

美国农业经济发展学家梅勒 (Mellor J.W.) 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 在1966年提出了“梅勒农业发展阶段论”。他把农业分为三个阶段:以技术停滞、生产的增长主要依靠传统投入为特征的传统农业阶段;以技术稳定发展和运用、资本使用量较小为特征的低资本技术农业阶段;以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运用、资本集约使用为特征的高资本技术农业阶段。

美国的另一位经济学家韦茨 (Raanan Weitz) (1971) 根据美国农业的发展阶段, 在1971年提出了著名的“韦茨农业发展阶段论”。他把农业发展也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维持生存农业阶段, 二是以多种经营和增加收入为特征的混合农业阶段, 三是以专业化生产为特征的现代化农业生产阶段。

日本速水佑次郎 (Hayami Yujiro) (1985) 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农业发展阶段论。他认为在工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实施不同的农业政策。在工业化的第二阶段, 由于经济发展的重心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工业向资本密集型工业转移, 资本大量集中于大型的工业, 导致农业和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 并由此产生了贫困问题。而农业收入水平的不断下降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此时只能由政府制定相应政策进行干预, 对农业进行保护, 但只能有限保护, 因为过多干预无疑会影响工业化的进程。速水佑次郎指出, 到二战后日本的高速经济增长期为止, 日本农民的人均收入还远低于其它产业的劳动者, 但今天日本农民的人均收入已经高出城市职工家庭10%以上, 即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彻底解决了日本过去的粮食短缺和贫困等农业问题。

(三) 二元经济结构论

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 (W·A·Lewis) (1954) 在1954年最早提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在其《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 阐述了“两个部门结构发展模型”的概念, 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并存着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体系和城市现代工业体系两种不同的经济体系, 这两种体系构成了“二元经济结构”。两个部门分别是以现代技术为特征的现代经济部门和以传统农业为特征的传统经济部门。现代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高, 工资水平也高于传统经济部门;而传统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非常低, 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是负数。拥有现代技术的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实现经济发展就要扩大城市工业, 这就需要以大量的劳动力、资本积累及技术进步作为支撑。传统经济部门刚好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可以将其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以促进居民收入的增加。

(四) 贸易条件恶化论

普雷维什 (Raul Prebisch) 和汉斯·辛格 (Hans Singer) (1962) 的“贸易条件恶化论”, 也常被称为普雷维什—辛格假说。他们认为传统贸易学说关于分工和贸易使一切国家均占利益的说法与现实不符。在国际经济中, 存在着以发达国家为中心和以发展中国家为外围的不同的国民经济。在国际贸易中, 发达国家输出工业品, 发展中国家则输出农产品, 而工农业产品的比价不合理, 存在剪刀差, 农产品对工业品的贸易条件具有长期下降的趋势, 故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扭转这一不利地位的策略在于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进口替代战略, 使用关税、国家计划等手段, 以工业化为中心, 鼓励本国工业的发展, 实现经济大力发展, 以工业带动农业,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五) 连接环节论

20世纪60年代, 阿尔伯特·赫尔希曼 (Albert Otto Hirschman) 针对当时的发展中国家应通过采取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导机制以促进其经济全面增长的平衡发展战略, 提出了以“连接环节”理论为基础的不平衡战略。他认为:一个部门的投入产出和其它部门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部门和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称为“前向关联”, 一个部门和吸收它产出的部门之间的联系称为“后向关联”。前、后向关联的环节越长, 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越大。由于农业部门缺乏关联效应, 即关联环节相对较短, 而工业部门的关联效应比农业部门大, 故投资工业比投资农业更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而只有经济增长, 农业部门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才能得以提高。

(六) 理性小农理论

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舒尔茨 (Theodore W. Schultz) 在1968年出版的著作《经济增长与农业》中, 就曾指出小农是有理性的。若把农户等同于企业, 而农民也就相当于企业家。在理性小农的视角下, 农户就成了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组织, 而农民也就成为具有利润最大化动机的理性人。农民之所以贫穷主要是因为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流来源的价格是比较高的。将传统农业改造成为一个比较廉价的经济增长源泉, 就要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 降低农业收入流来源的价格。这可以从技术、制度的改造和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等几方面入手, 同时运用以经济刺激为基础的市场方式, 通过要素价格的变动刺激农民。一旦有了投资和有效刺激, 农民将会点石成金。

(七) 农业家庭模型

20世纪70年代, 以贝克尔 (Gary S. Becker) 为代表的经济学者们通过创建农业家庭模型, 试图用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来分析人类的行为。该模型以农户既是生产单位又是消费单位的双重性质为基础, 说明农业政策在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消费等方面具有双重作用。该模型表明:当一种农产品价格提高时, 这种农产品提供给市场的剩余可能是减少而不是增加, 因为价格上升使此时作为生产者的农民收入增加, 在收入增加的情况下, 作为消费者的农民将对这种农产品消费得更多。此时对农民收入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农民人口与家庭经济行为的分析上, 强调宏观到微观的分析, 使对农民收入的研究更为具体化和更具可操作性。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高潮始于20世纪90年代, 至今已经延续了十几年。虽然在这段期间, 农民的收入状况起伏不定, 但是人们对此的关注却是有增无减。尤其是近两年来, 中央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更使之成为理论研究的焦点。国内学者对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农民收入问题产生的原因和从多重角度提出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对策这两个方面。

(一) 农民收入问题产生原因的有关研究

1.必然规律论。

早在20世纪90年代, 就有学者指出, 农民收入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一些基本的经济规律所决定的。这些基本的经济规律主要是:恩格尔定律、边际收益下降规律以及市场供求价格规律。

张为东 (1994) 在对上述规律进行分析后, 认为农业作为一个受自然因素影响大的行业, 其单位产量只能按照生物原则缓慢增长, 其价格与产量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而其技术类型是成本递增、收益递减, 故从其自然演进过程来看, 农民的收入只能是缓慢增长。

2.制度障碍论。

对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 国内有些学者们认为是制度障碍造成的, 主要包括旧计划体制障碍和城乡分割体制障碍。

刘慧 (1999) 指出, 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中的体制约束及歧视性政策, 加剧了农民减收增支的形势。如在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方面, 城乡差距十分明显。

陈锡文 (2001) 认为农民利益受损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在于种种体制性障碍。在农产品供不应求时, 由统购统销的体制向城市和工商业转移着农民的经济剩余;当农产品供大于求时, 政府对农产品收购的价格保护收益, 却又大量地流失到垄断部门的手中。可见, 不彻底破除计划经济体制, 农产品短缺也好, 过剩也罢, 最终受害者都将是农民。

朱道才 (2004) 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乏力、农村流通体制、户籍制度、教育制度、财政货币政策等五方面是影响当前农民增收的主要制度因素。

3.资源禀赋与环境论。

国内有些学者认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及资源的匮乏是造成农民收入增加减缓的原因。如陈忠祥、束锡江 (2002) 指出:宁夏南部地区之所以“苦甲天下”, 原因在于当地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风沙、洪涝、冰雹等灾害频发,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农民增收日趋减缓。同样, 在我国贵州省的一些偏远贫困山区, 缺乏发展生产的耕地、水资源和其它自然资源, 农民收入极低, 生活都难以维持。

4.政策失误论。

部分学者认为, 近年来我国的宏观政策以及发展战略选择的不当导致我国农民收入增幅连续下跌且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程漱兰 (1998) 认为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与国家实行保障供应的发展战略相关。国家把保证农产品供应的目标放在第一位, 保障农民收入的目标放在了第二位, 在成本高、收益低的情况下, 往往是增收服从增产, 以致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反而减收的现象。

马晓河 (2001) 指出, 由于国家连续采取宏观调控政策, 刺激经济, 扩大内需, 使得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人为地不断扩大。国债用于涉农领域的比重小、涉城领域的比重大, 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和大的工程项目真正用于农民的不多, 导致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加较快, 农民收入增长却逐步减缓,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

温铁军 (2001) 认为长期以来我们十分强调增加农业投入, 但在现行的体制下, 若加大了农业投入, 则意味着政府涉农部门可以得到投资, 农民却可能要增加支出负担。尤其是在国内有些地区投入大于产出的情况下, 加大农业投入, 则意味着成本上升, 收入减少。

5.市场因素论。

江翔 (2003) 指出, 农民增收的源泉来自于市场, “谷贱伤农”、“农民增产不增收”无一不反映出把握市场的重要性。尤其在中国加入WTO融入世界经济后, 市场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比以往更直接、更深远。农民作为小生产者, 由于其和市场之间消息的不对称性, 使其难以有效地开拓市场, 农民收入增加缓慢也在情理之中了。

6.城镇化进程论。

丁任重 (2003) 认为我国农民增收缓慢, 原因在于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高。城镇化的发展会带动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大大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且其在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从土地转移出来、减轻土地的压力的同时, 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推动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 使农民非农收入增加, 减少农村人口基数, 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城镇相对于农村, 市场经济更为发达, 有着更多的信息资源, 并且城镇居民拥有更多的资金、财产、知识和技能等, 随着资金、财产、知识和技能的不断积累, “马太效应”日益加剧, 强者更强, 弱者更弱,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7. 发展阶段论。

有部分学者认为现阶段农民收入问题之所以存在, 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韩长斌 (1999) 指出,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是由于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大环境发生了变化, 一些过去促进农民大幅度增收的因素难以再发挥很大的作用。比如, 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的策略已经不现实, 同时农村劳务输出也由于大环境的变化受到了不少制约。

王为弄 (2000) 认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 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结果。进入90年代,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主要表现在:农产品供求平衡、丰年有余, 农产品出现结构性、地区性过剩, 长期困扰国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短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二) 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对策的有关研究

1.农民利益保护论。

武力 (2005) 认为, 一切认识和决策的前提应该是尊重和保护农民的自主权, 不能以所谓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为借口, 剥夺或损害农民当前的利益, 只有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 增加农民收入才不会只是一句口号。

李昌平 (2002) 呼吁给农民以更多的国民待遇。农民的民主政治权力、赋税权力、国民财富占有权、自由迁徙权、任何财产的安全和保障权以及受教育和发展的权利应和城镇居民同等。必须回报农民、尊重农民、依靠农民。回报农民就是要取消农民的负担, 国家承担起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保健的责任;尊重农民就需要改革县、乡基层政府;依靠农民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监督管理基层政府。

2.农业结构调整论。

韩俊 (2001) 认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最根本途径在于调整农业结构。这次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与前几轮相比, 具有明显的不同。因为过去农业结构的调整只是数量和面积比例的变化, 而此次农业结构调整, 主要是为了提高农业的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 向生产的深度进军。

陆学艺 (2002) 建议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 打开城门, 广开农民的就业门路, 改变“城乡分治, 一国两策”的格局。当然, 这样大的转变和改变, 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法规和政策出台, 要逐步分阶段实施。然而, 若再不改变, 继续搞城乡分治, 是不行的。

3.劳动力转移论。

张为东 (1994) 指出, 我国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在于:过多的农民在配套要素不多的条件下, 耕种过少的土地, 致使农业劳动力大量闲置和浪费, 人均产出水平低。只有转移农村剩余的劳动力, 才能增加农民收入。

陈锡文 (2001) 认为只有努力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加充分就业, 农民的收入才有可能保持正常的增长速度。

4.非农业化带动论。

樊纲 (2004) 认为,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 即农民的非农产业化, 也就是农民能够从非农产业获得稳定的就业。“三农问题”的本质问题是农民问题, 而农民问题的本质又是农民增收问题。因此, 只有加快农村工业化, 使多数农民不再是农民, 依赖土地的人少了, 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农业的经营效率才能提高, 农业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农产品的价格才能根据市场供需关系正常变动, 而留在农业中的劳动力才能从农业经营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中获取更高的收入, 城乡收入的差距才有可能缩小。

5.城乡统筹发展论。

陈锡文 (2003) 提出, 过去“三农”问题的解决可能更多地注重于在农村内部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而党的十六大召开后, 提出了要以统筹的眼光解决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其中, 既要建设现代化农业, 也要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收入的增加。然而,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不可能封闭在农村内部, 要和城市结合起来, 包括加快推进城镇化, 使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中去从事非农产业, 形成城乡统筹格局, 逐渐为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6.组织创新论。

有的学者认为, 要用工商业的思维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农业的组织创新。例如, 姜长云 (2001) 曾指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促进农民增收, 必须发展市场农业, 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 增强农业效益。而做到这一点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农业产业组织的竞争力。我国农业的发展, 必须走出过分迷恋小规模家庭经营的误区, 把加快组织创新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三、研究总结及未来展望

(一) 研究总结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 我们可以发现, 对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 国外学者的研究历史较长, 研究视角从以往单一注重宏观角度逐步深入到微观层面分析, 研究方法也呈现多样性, 如利用案例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对农民收入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途径进行研究。当然这些研究结论未必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因为其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理论研究是基于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进行的, 其研究成果未必适用于像中国这样处于经济发展转轨时期的发展中国家。而国内对农民收入问题这一方面的研究至今已有20余年, 这方面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这些研究大多具备以下特点: (1) 从研究的内容看, 国内学者们对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涉及到方方面面, 但主要从制度因素、经济结构因素、市场因素、文化因素、贸易因素、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城镇化因素等方面入手; (2) 从研究方法看, 出现了多学科、多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手段, 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逐渐增多。

笔者认为, 虽然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是其理论框架尚未完全成熟,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犹在。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 散点式研究较多, 系统研究较少; (2) 在定量分析时, 大多是利用简单的横截面回归技术、面板数据进行分析, 且通常是在某一种确定不变的制度环境下提出假设; (3) 研究视角几乎都是从国家宏观角度出发, 少有对不同地区、特定时期的农民收入问题进行分类研究; (4) 对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效果进行评价的研究相当匮乏。

(二) 展望

根据以上的研究总结, 笔者认为, 未来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急需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加强:

1. 注重不同地区以及特定时期下的农民收入问题研究。鉴于已有研究大多是从国家宏观角度出发, 而对具体地区和特定时期下的农民收入问题研究相当匮乏, 今后的研究应更加关注不同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收入问题, 以及特定时期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收入问题。

2. 研究方法上,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应考虑多重变化因素, 建立多坐标体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做定量分析。同时, 定量分析应从简单的横截面回归技术、面板数据分析转向工具变量法和联立方程分析, 力求研究结论更加真实、准确。

问题及展望 篇5

来源: 作者:抚顺团购网 2011-06-25 15:12 我来投稿 参与评论

翻开报纸,只要是关于团购的消息,十有八九是负面的。因为现在团购火,大家都关注,其次团购做为一个新兴行业也确实有自己的很多弊端。做为业内人事我也谈一下自己对团购的认识和展望。

首先。什么是团购,本人认为团购必须是先有团才能购。何为团呢,就是你的网站必须有人关注,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是不能称之为团的,不是说你成立了个网站带着团购的名义你就是站长CEO。团购的核心必须先发展自己的团,只有真正的为老百姓关注了浏览的人多,才能有资格去和商家谈折扣谈价格。其实发展出自己的团才是真正的团购的门槛。这个门槛其实是不低的,这也是很多中小团购在发展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就大量灭亡的真正原因。他们只是看到了团购这个运营模式,但是没看到团购的核心。像一些的的团购,比如窝窝融资2亿美金,葛优大爷为拉手就这么定了,美团的各种0元抽奖等等,大团购现在的所作所为不难看出他们是在发展自己的团,现在他们想的不是赔赚,而是把自己影响做大,这是团购发展的必游之路。团建立后才能去想到购。团购网是有买卖功能的网站。有了关注度也就应该发展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了.考虑怎么留住顾客.让他们成为我们真实的粉丝。只有做到有了自己团发展好自己的购才是真正的团购。

然后做团购要有事业心.很多人错误的以为团购是一个很赚钱的行业,团购本身不是暴利行业.是需要靠数量才能赚钱的项目.有些单子不仅不赚钱还赔钱。所以想赚快钱,急功近利的人很难做下去。很多团购就是这个样子。以为3.4个月就能赚到钱,结果几个月下来没赚到钱还把市场扰乱了。团购现在混乱的原因我想大概就是这样,没去想先有聚成团而是想赚钱.团购赚的是口碑然后才是钱。千淘万沥虽辛苦,淘尽黄沙始到金。我想席卷全国的成立团购之风,和关闭团购之风过后。那些留下来真新把团购当成事业的团购来干的人他们才是胜利者。

团购一定要行业自律。其实现在真正管理团购的机构不是很多的。这也是造成团购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一些团购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为了利益不去真正要求服务的质量和货品的真伪。其实这种做法不仅是对他个人的损失,也是整个行业的信誉的损失。在一些管理出台之前,特别是团购的管理者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了团购行业负责。

问题及展望 篇6

关键词:特岗教师 职业归宿 “十二五”时期 农村地区

归宿指的是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职业归宿即个体在职业方面的最终发展方向或落脚点,它是职业发展的期望和寄托,具有指向性和引导性。职业归宿的核心由职业认同感、职业幸福感及职业期望值构成。对于一位农村特岗教师来说,能否在这份职业上找到自己的归宿感,决定了他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效率,从而也影响着学校教育质量。当前,国家发展即将跨过“十二五”,进入“十三五”规划时期,在此新的历史时期,从职业归宿视角研究农村特岗教师群体,总结前一个时期存在的问题,对农村教育质量问题的审视与解决具有积极意义。

一、十二五时期农村特岗教师职业归宿问题所在

“特岗计划”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一项伟大的改革举措,从2006年国家实施“特岗计划”至今,已近十年。特岗工程为中西部农村地区补充了大批合格师资,为农村教育发展注入了生命的活力。[1]然而综合近五年(即“十二五”时期)的情况来看,农村特岗教师这个特殊的群体,面临着职业归宿感缺失的困境。

1.职业认同感不容乐观

农村特岗教师职业归宿感缺失的第一个表现,就是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偏低。很多特岗教师认识不到这份职业的特殊意义,认识不到特岗计划在农村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也认识不到农村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于是看轻了这份职业,也迷茫了自己。有专家将职业认同分解为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待遇、职业预期、职业胜任感、职业体验及职业技能等多个维度,以此对农村特岗教师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除了职业技能和职业胜任感分数稍高以外,其他各维度分值都偏低。[2]这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特岗教师缺乏职业认同感的事实。职业认同感低下,导致特岗教师陷入迷茫之中,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于是工作就变成了敷衍与消磨时光,专业成长停滞不前,曾经的斗志了无影踪,职业归宿也就无从谈起了。

2.职业幸福感较为低下

经研究者调查,特岗教师队伍中,有近80%的教师对职业表现出情感衰竭,约半数教师觉得缺乏人性化,相当一部分教师觉得个人成就感低。[3]另据调查,部分特岗教师由于诸多原因没能从自己的教学生活中体验到幸福,相反他们感到压力和痛苦,甚至在计划期间或者任期满时“脱离”了特岗教师的岗位,另谋他业。[4]一方面,农村特岗教师觉得潜能难以发挥,专业成长艰难,英雄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他们时常背负沉重的工作压力,身心疲惫,积极性全无。职业幸福感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是在职业中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开发及能力得以提升时所获得的持续的愉快体验。特岗教师如果长期怀着郁闷的心情,背着沉重的工作与心理负担在勉强地坚持,是无法体验到工作带来的快乐的,更是无法找到职业归宿感的。

3.职业期望值普遍不高

职业期望是个体对所从事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期盼及预测,是个体职业生涯的动力源泉。职业期望值偏低是当前农村特岗教师缺乏职业归宿感的又一表现。首先,他们对这份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是朦胧的,未来特岗教师的处境是否会改善,特岗教师的社会地位是否会有所提升,难以预测;其次,他们对自己的前程是迷茫的,特岗期满后是离开还是留守,不得而知;再次,在农村的艰苦环境中,他们对自身能力的提升及专业的发展没有信心,找不到突破点,也找不到努力的精神支柱;最后,他们认识不到自己在农村教育事业中所处的地位,对自己的职业缺乏一种使命感。当他们在特岗职业中遭遇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与当初的预期发生冲突时,他们变得焦躁与沮丧。

二、农村特岗教师职业归宿问题原因分析

农村特岗教师职业归宿感的缺乏,将降低其职业效能,产生职业倦怠,从而影响师资队伍的稳定,最终影响农村教育发展。导致农村特岗教师缺乏职业归属感的原因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严峻的生存环境

特岗教师工作在中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的特点是地理位置偏远,资源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利,信息不畅通,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学校工作条件简陋,人们思想观念保守。

特岗教师反映,在西部某些农村,赶往学校的途中,往往要先后转乘汽车、摩托车,再骑马前行,最后还要步行很长一段山路才能抵达目的地。贵州大学副校长金道超也呼吁:“住房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特岗教师或者住在‘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临时住所,或者三五个人合租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民房,或者栖身在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的老宅。”[5]有些特岗教师还反映,学校的老教师们缺乏进取心,风气不太好,工作中得过且过,闲暇时又沉溺在麻将桌上,不小心就会有被同化的危险。

如此严峻的生存与工作环境,对于刚从城市走出来的新教师来说,无论在工作方面、生活方面,还是在心灵方面,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恶劣的环境既不能满足特岗教师们的工作需求,也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所需,更不能为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从而使他们找不到职业认同感,体会不到职业幸福感。

2.错误的职业观念

从某种程度上看,大部分特岗教师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这归于他们骨子里始终存在着错误的职业观念。其一,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们主体意识强烈,崇尚自我价值,存在着唯“我”的职业观念,从而缺乏集体主义、服务精神和奉献精神。[6]其二,由于他们受西方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在职业选择与发展中过于注重眼前利益和物质利益,存在唯“物”的职业观念,从而缺乏长远目光。其三,大部分特岗教师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在成长过程中少有磨难,加之受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冲击,在职业观念上存在唯“乐”倾向,从而缺乏吃苦受累的精神。[7]当错误的职业观念遭遇特岗冷酷的现实,他们的职业心理随即失衡,迷失在寻找职业归宿的途中。

3.粗暴的管理方式

教学安排方面,特岗教师面临教学任务繁重和专业不匹配的双重烦恼。有调查显示:每周课时在16节以上的“特岗教师”占63.2%,每周课时在20节以上的占25.1%;有38.4%的“特岗教师”担任班主任;有27.0%的“特岗教师”担负着班额在50人以上的班级的教育教学任务。[3]甚至出现了一位教师承担多个年级甚至多个学科教学任务的现象。类似的调查显示:被试者在问及所上课程数量时,1门、2门、3门课程的比例分别占20.00%、27.00%、24.10%、平均值为2.74门,尤其是小学课程有教师全部上过,是名副其实全科教师。[8]绩效评估方面,因评估体系不健全,特岗教师面临绩效评估和工资分配不公平、不合理的困扰。一是评估指标比例失衡,对特岗教师不利;二是评估过程及结果缺乏反馈,不能很好促进和引导特岗教师的教学工作;三是特岗教师参与评估程度偏低,无法体现民主性,也不能凸显有效性。[9]此外,在特岗教师生活、专业成长及其他方面,相关教育部门缺乏有效的关怀与激励措施。

教学与绩效评估等管理的不当,严重挫伤了特岗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的职业认同感更低,职业幸福感丧失殆尽,职业期望值降到冰点。

4.落后的教育观念

特岗教师们基本具备了现代教育理念,然而到了农村学校,理想照进现实,自身的教育理念与当地人群落后的教育观念之间发生剧烈的碰撞,顿时让他们无所适从。

首先,老领导和老教师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原始,思想观念保守。在他们看来,教学质量高低无所谓,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才是第一要务。这是导致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低下的原因之一,也是横在特岗教师面前的一大拦路虎。其次,农村的家长普遍不开化,新“读书无用论”盛行。他们既不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也不给孩子灌输积极的思想、施加正确的引导。这对司空见惯的老教师们来说无所谓,但对满怀一腔热血的特岗教师来说,乃一大考验。最后,农村的学生们由于长期受到消极和错误的思想观念引导,梦想渐渐磨灭了,对新知识的获取毫无兴趣,学校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个玩乐园,他们要做的就是混日子等毕业,之后随父母外出打工挣钱。如何挽救这些无辜的孩子,成了特岗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

陷入落后教育观念包围圈的特岗教师们,欲突出重围而不能,四周弥漫着无奈、压抑、失落和忧伤,找不到职业归属感。

三、新时期农村特岗教师职业归宿前景展望

农村特岗教师的职业归宿问题不容小视,处理不慎会对农村的教育发展带来不良的后果。可喜的是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启动,随着政策越来越多地向农村地区倾斜,展望未来的农村教育,展望未来农村特岗教师的职业归宿,道路是漫长的,前景却是光明的。

1.城乡一体化的进展改变职业环境

“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到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可见新农村建设在国家战略发展中地位之重要。当前农村信息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建设力度正逐步加大,城乡一体化迅速推进,农村的经济、社会、教育、医疗、信息、交通及相关服务业飞速发展,互联网也正加速对农村的覆盖,农村与城市的差别日益缩小。

在此背景之下,农村特岗教师的生存与工作环境问题也将迎刃而解,他们也将跟城市的教师一样,享受同等的生存与工作待遇。有了生存保障,少了后顾之忧,农村特岗教师就可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与思考之中,职业归宿也就有了物质基础。

2.选择的日益多元化改变职业观念

当今时代,社会多维度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以业取人”的现象已不复存在,是否在一份职业上做出真正业绩才是人们认可的标准。而互联网的发展,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交通网络的延伸,慢慢磨灭了城镇与农村的差别,职业的地域差别也渐渐淡化。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在多元化的价值观和择业观的影响下,职业观念也不断地在改变着。一方面,在职的特岗教师面对如此的压力,也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观念,改变原来“先就业再择业”和“将特岗视为跳板”的想法,转而更加珍惜自己的岗位,安心工作。另一方面,随着更多年轻的血液融入农村学校,教育面貌将焕然一新,教学质量将更上一层。农村特岗教师的职业观念将越加成熟,职业归宿感也越强。

3.政策和管理的调整促进职业幸福

随着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农村的面貌日新月异,农村的未来正变得越来越好。这将吸引大批优秀人才与年轻干部进入农村,相应的配套政策和管理水平也将从根本上得到优化和提高。

相关教育政策的优化将惠及农村特岗教师群体,使他们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得到应有的提升,他们将能挺直腰板工作,不用再去羡慕别人的高薪与休闲,不用再去理会别人的冷嘲热讽;相关学校及教育部门管理水平的提高,合理的工作分配,将使特岗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愉快的工作、学习及生活中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从而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也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发展;相关评估体系的健全,将使相关部门的评估更加透明、公正和公平,评估方式更加科学、合理而富人性化,从而让特岗教师能心无旁骛,安心工作。农村特岗教师工作有了激情,生活有了乐趣,职业就有了归宿。

参考文献

[1] 蔺海沣,金东海.民族地区特岗计划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基于2012年甘肃省新任特岗教师的调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4).

[2] 高闰青.“特岗教师”职业认同调查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

[3] 单永花.河南省特岗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研究[J].黑河学刊,2014(4).

[4] 常攀攀,罗丹丹.特岗教师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3(2).

[5] 金道超.改善特岗教师工作生活条件[N].中国青年报,2010-03-14.

[6] 朱美燕.当代青年矛盾统一文化人格[J].中国青年研究,2005(5).

[7] 管小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职大学生的职业观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8] 马静,王浩.贵州特岗教师职业现状与长效机制研究——基于300名特岗教师的调查[J].现代教育论丛,2014(6).

[9] 张旭.特岗教师职业认同偏低的原因分析与改善对策——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A、G、L三县为例[J].基础教育研究,2013(9).

等离子喷涂的常见工艺问题及展望 篇7

1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特点

等离子喷涂是利用等离子火焰来加热融化喷涂粉末使之形成涂层。等离子喷涂工作气体常用Ar或N2, 在加入5%~10%的H2, 气体进入电极腔的弧状区后, 被电弧加热离解形成等离子体, 其中心温度高达15000 K以上, 并高速喷打在经过粗化的洁净零件表面产生塑性变形, 粘附在零件表面。各熔滴之间依靠塑性变形而相互钩接, 从而获得结合良好的层状致密涂层。

由于等离子喷涂火焰温度和速度极高, 几乎可以熔化并喷涂任何材料, 形成的涂层结合强度较高, 孔隙率低且喷涂效率高、使用范围广等很多优点, 故在航空、冶金、机械、机车车辆等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热喷涂技术中等离子喷涂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等离子喷涂的应用的几个工艺问题

2.1温度控制

2.1.1预热

与氧—乙炔火焰喷涂一样, 在等离子喷涂前对工件进行适当的预热, 是提高涂层结合强度的一个有效措施。但是, 为了防止工件表面受热氧化, 一般情况下, 预热温度100~150°C, 最高不超过250°C。

2.1.2喷涂过程中工件及涂层的温升控制

在等离子喷涂过程中, 必须控制工件或涂层的温度。其原因在于控制涂层应力, 防止工件变形, 减少涂层和工件氧化等。

对于较大的或导热条件好的工件, 可用快速移动喷枪或工件的方法, 防止产生局部过热点, 就能解决过热问题。

用吹风进行辅助冷却也是一种控制工件和涂层温升的常用方法。冷却气流应针对工件上喷涂点附近的不喷涂部位, 应当强调指出的是, 冷却气流的介质对涂层和工件不应产生有害的影响, 而且保证清洁干燥、无油。否则, 它会玷污工件或涂层, 影响结合强度和涂层质量。

另一种控制工件和涂层温升的方法是“间歇喷涂”, 即进行短时间的喷涂, 待工件散热冷却到安全温度后再喷涂, 这样交替地喷、停, 也能控制工件和涂层的过热, 达到控制应力, 不至于破坏涂层结合的目的。

2.2内径表面的喷涂

在工件外径表面上喷涂, 涂层中的自然收缩应力有利于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在工件内径表面上喷涂, 涂层中的收缩应力对涂层基体的结合是不利的。在喷涂较薄的内径表面涂层时, 不会产生特殊的问题。然而, 涂层较厚时, 特别是喷涂具有高收缩的材料时, 则会严重影响涂层与基体的结合。

除了因收缩而可能产生不利于涂层与基体的结合之外, 内径表面喷涂还存在着过热和灰尘污染问题。在喷涂内径表面时, 一般全部热量集中在一个较小的面积上, 而外加冷却的可能性又常常受到限制。尤其是喷涂陶瓷热障材料时, 过热问题就特别严重。因此, 必须采用辅助通风。喷涂的孔如果两端是敞开的, 空气可通过两端通孔进行冷却, 并能清除喷涂中产生的灰尘。

当喷涂盲孔时, 不仅需要散热, 而且还要除尘。因此, 常常需要用辅助通风管伸到盲孔里, 从孔底供给新鲜空气, 使喷涂表面得以适当的通风。

在喷涂内径表面时, 要适当地提高工件的预热温度, 使基体结构产生预膨胀, 以弥补涂层冷却时的收缩, 提高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在操作时采用快速多次扫过的喷涂法, 既可以在表面未严重污染之前把基体盖住, 又可以避免产生热点。

2.3阶梯涂层

阶梯涂层是由许多薄层 (0.05~0.1 mm) 组成的, 或者是在整个喷涂过程中, 连续改变混合涂层材料中两种成分的比例。为了达到喷涂连续阶梯涂层的目的, 采用双送粉器和双送粉口喷嘴的等离子喷枪, 可以喷涂出连续改变粉末成分比例的涂层, 没个送粉器有单独的送粉速度控制装置, 因此, 两种成分的比例在喷涂过程中可以连续地改变。

近几年来, 国外有的公司已用多台送粉器的送粉系统, 制备以钴铬铝钇 (Co Cr Al Y) 与锆酸镁 (Mg Zr O3) 两种组分连续变化的阶梯涂层。这种涂层系统的抗热疲劳性能和抗氧化性能都优于Ni-Al (或rC-Ni) 合金和Zr O2的阶梯涂层, 可用于更重要的航空发动机部件上。实验表明, 由4~5层组成的阶梯涂层 (每层厚为0.05~0.1 mm) , 例如第一层为100%的Co Cr Ar Y;第二层为70%的Co Cr Al Y+30%的Mg Z rO3;第三层为Co Cr Ar Y和M gZ rO3各占50%;第四层为30%的Co Cr Ar Y和70%M g Z rO3;第五层为100%的Mg Zr O3, 与两种组分连续变化的阶梯涂层的防护效果基本相同。

2.4低压等离子喷涂

在大气中, 等离子喷涂用的火焰是紊流。焰流一离开喷嘴就从周围吸入大量空气。距离喷嘴越远, 吸入空气越多。通常在100 mm喷距时, 吸入空气量可占等离子体的90%这样就使得喷涂材料氧化。

为防止工件基体的氧化, 解决一些有毒材料 (如铍及氧化铍) 不能再大气下喷涂的问题, 所以, 目前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正发展低压等离子喷涂工艺和设备, 我国也已开始研究这种喷涂工艺和设备。

低压等离子喷涂就是在低真空下进行等离子喷涂, 它具有下列优点: (1) 涂层均匀、致密, 抗腐蚀性好, 纯度高; (2) 涂层沉积率高, 喷涂室真空度为40~50托Θ时, 沉积率为3~4 kg/时; (3) 涂层结合强度高; (4) 操作环境噪声低, 无粉尘。

3等离子喷涂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3.1等离子喷涂技术的发展趋势

等离子喷涂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工业技术, 在近代工业中地位越来越重要, 应用范围也在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展, 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或方向。

(1) 研制全方位微电脑控制的高能、高速、高焓的新型等离子喷涂设备。深入研究探索新的诊断技术, 利用现代测试技术, 探索应用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策略, 实现等离子喷涂过程的智能控制, 完善喷涂过程的实时诊断。

(2) 合理选择喷涂工艺, 优化工艺参数, 改善粉末受热和熔化状态, 减少环境对高温粒子的污染和氧化, 从而形成性能优异的涂层。利用激光、超声波等现代技术, 研究并应用复合工艺, 使涂层结构更趋完善。

(3) 进一步研究涂层的形成机理、孔隙形成机理, 寻求消除或减少孔隙率的方法, 以及研究涂层与基体的结合机理等, 提高涂层结合强度。

(4) 等离子弧或等离子火焰产生时, 发出强烈的噪声损伤操作人员听觉器官, 并辐射出红外、紫外线等, 对人眼、皮肤伤害极大。因此, 需研究开发出能有效防止光辐射、高噪音、有害衍生气体、粉尘及有害物质的新型等离子喷涂机, 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工作环境。

3.2等离子喷涂技术的展望

等离子喷涂在传统的耐磨、耐热、抗氧化腐蚀方面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正试图在生物、超导和复合材料等高科技领域发挥特长, 而且取得了一定的应用。在喷涂工艺设备方面, 发展了超音速等离子喷涂、三阴极等离子喷枪等, 提高了喷涂粒子的熔化程度、速度;应用低压等离子喷涂和用液料的等离子喷涂等, 可以控制涂层的相结构和晶粒尺寸;而微弧等离子喷涂使等离子喷涂设备向小型化发展。

等离子喷涂参数多达几十种, 而且很多参数之间相互影响, 如何对喷涂工艺的控制实现智能化, 并对喷涂过程实施在线反馈控制做出及时调整是一个有待深入解决的问题。另外由于等离子涂层硬度较高, 所以必须提高涂层的厚度控制技术, 使之近终形成型, 尽量减少涂层的精加工过程。随着等离子喷涂技术, 设备和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并与其他的表面技术复合来扬长避短, 这项技术将会有更加广阔的推广使用前景。

摘要:本文介绍了等离子喷涂设备的含义及其适用范围, 并对等离子喷涂的几个工艺问题进行了着重分析, 综合分析了近年来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概况, 指出了等离子喷涂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等离子喷涂,测量技术,应用,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炳贻.热喷涂技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国外金属热处理, 1994, 15 (3) :8-13.

[2]邓世均.热喷涂技术-迎接热喷涂工业的兴起[J].材料保护, 2000, 33 (1) :78-82.

[3]王振民, 黄石生, 薛家祥, 等.等离子喷涂设备的现状与进展[J].中国表面工程, 2000 (4) :5-7.

问题及展望 篇8

P r o b l e m s a n d p r o s p e c t o f c l i n i c a l p a t h w a y s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i n C h i n a/L I H o n g t a o,YA N G L i c h e n g//Chinese Hospitals.-2013,17(7):38-39

Author’s address: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No.154,Anshan Road,Heping District,Tianjin,300052,PRC

临床路径是一种新兴的临床诊疗规范化管理方式,包含了质量管理、循证医学以及“以病人为中心”等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方法,在临床诊疗规范管理中显示出了其重要性和优越性。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疗卫生工作的永恒主题。面对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的紧缺和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具有可计量、标准化的临床诊疗规范必将成为患者和医院共同需要的医疗服务质量控制、费用管理和评价的方法。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搭建医疗服务标准化管理平台,对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近20多年的发展,临床路径管理已逐渐成为医疗行业中病种质量管理、诊疗行为规范以及费用控制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

1 临床路径在我国推行开展情况

1.1 临床路径起步与发展

我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应用范围较小,尚处于探索阶段。1996年,临床路径以“关键路径”最早引入中国。1998年以后,北京、天津、重庆、青岛、成都、湖南和广东等国内一些城市的大医院相继引入临床路径这一新的管理模式,并开展了部分临床路径研究和试点工作。2002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临床路径研讨会”,吴袁剑云主编了《临床路径实施手册》。

1.2 临床路径制定

2009年,卫生部邀请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东省(市)卫生厅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等11家单位作为首批临床路径的编写单位,结合我国临床工作实际情况,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进行了我国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路径编写工作。截至2010年底,卫生部共制定下发22个专业、22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1.3 我国临床路径试点

2009年,卫生部下发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在北京等12个省(直辖市)部分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1]。并先后创建了“中国临床路径网”和《中国临床路径》杂志等学术交流平台,加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专业组与各试点医院之间的信息互动。

2 临床路径在我国推行开展中遇到的问题

2.1 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

临床路径依赖于医疗信息数据的实时传递,需要有力的信息技术平台支持。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信息系统还不能满足临床路径实施信息化管理的需要,部分试点医院也仍处于纸质版临床路径管理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务人员工作量,不利于后期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影响了临床路径推行的速度和质量。

2.2 医疗保险支付制度不配套

临床路径是美国医院为应对政府执行的以诊断相关分组为支付基础的定额预付款制而产生,而我国医疗保险没有广泛实行定额预付款制,使医院在开展临床路径时缺少经济刺激和费用压力,医院往往采取行政手段强制实行,科室在接受临床路径这一管理模式时处于被动。我国医疗费用结算方式一直沿用“按医疗服务项目付费”,其缺点是医疗收入与服务费用支出直接挂钩,易诱导医院提供过度医疗服务,患者有可能接受重复、甚至不必要的医疗项目服务,使医疗费用不合理增加,加重就医负担。这种后付制支付方式无法有效地引导医疗机构按照临床路径的要求提供诊疗服务,不利于规范医疗行为和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

2.3 绩效考核机制需要转变

我国现行医院科室考核制度中,部分医院仍然以科室收入作为首要考核指标。客观地讲,科室收入是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但不能作为唯一指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才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参与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积极性,阻碍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

2.4 医务人员观念需要转变

首先,医院管理者的经营和管理理念需要转变,需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合理应用医疗资源等方面。其次,部分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工作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参与意识不强。长期以来,有部分医务人员养成了“经验”治疗的习惯,诊疗随意性强,少数医务人员认为临床路径会限制医务人员的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个别医务人员甚至在工作中抱有抵触情绪,依从性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医院深入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影响实施效果[2]。

2.5 临床路径覆盖病种较少及普及范围较小

截至2010年底,卫生部共制定下发22个专业、22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其中多以常见病为主,需进一步扩大临床路径覆盖的病种数量,丰富临床路径的内涵。卫生部实施的临床路径试点医院,主要集中在水平较高、设备较好的三级甲等医院,普及范围较小,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的二级医院甚至某些欠发达地区的三级医院是否能采用同样的临床路径,需进一步实践论证。

3 临床路径发展展望

虽然我国对临床路径的应用起步较晚,普及范围较小,覆盖病种尚有限,并在推进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阻力。但从长远来看,坚持建立完善并推行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临床路径”,不但符合我国新医改的要求,同时也是缓解我国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3.1 符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是我国新医改以及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措施。通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天数、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这符合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3]。

3.2 符合医院发展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医院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要在质量管理方面寻找先进的方法与模式,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临床路径作为一种病种质量管理的现代化模式,必定会逐步得到我国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认同和接受。临床路径管理打破了传统核心业务流程,更强调医疗服务流程的系统性。他需要医疗服务各单元中的个体增强协作交流,围绕临床路径各服务要素和环节进行不断组合优化,从而提高医院资源有效利用,促进医院管理品质提升。

3.3 符合百姓看病就医需求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我国百姓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有资源浪费的现象。通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可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在不扩大医院规模的情况下,可以为更多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有利于缓解百姓“看病难”的问题;通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规范了诊疗流程,使得整个诊疗程序更加规范化、透明化、程序化,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了医疗差错率,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和用药,有利于缓解百姓“看病贵”的问题。在当前较为紧张的医患关系形势下,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无疑是规范医疗行为,改善医疗服务,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有益举措。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临床路径在我国将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与前景。通过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临床路径实施管理办法,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天数、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逐步创建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需要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对临床路径在国内推进开展过程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实施临床路径中遇到的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医疗保险支付制度不配套、绩效考核机制需要转变、医务人员观念需要转变、临床路径覆盖病种较少及普及范围较小等问题。通过探索符合国情的临床路径实施管理办法,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天数、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逐步创建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需要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

关键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S].2009.

[2]孙川,石志成,王立,等.临床路径在医疗改革新形势下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09,15(1):1-3.

问题及展望 篇9

政府间财政分配的差异性, 是世界各国财政实践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政府间财政分配存在适当的差异, 是财政分配效率的体现, 但差距过大会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甚至政治问题。对于中央政府而言, 实施任何类型的转移支付的根本目的仍在于实现地区间财政均等。因而, 对财政均等化的实证考察应该以转移支付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基于此, 本文对转移支付与地区间的均等化问题研究进行回顾, 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转移支付均等化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

1 转移支付制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自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 财政转移支付工具的使用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快速增长, 在支付数额上已有相当规模。1994~2009年, 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由590亿元增加到23677亿元, 增长了39倍。地方本级支出来源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比例由14.6%上升到38.8%。其次, 转移支付形式日趋多样化。第三, 省对省以下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形成。大部分省、市、自治区把县级辖区作为转移支付的主体。2009年, 地方省、市、县财政支出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重平均分别为23%、27%、50%, 与1994年相比, 省、市级分别下降2个百分点、5个百分点, 县级上升7个百分点;三级财政收入比重分别为23%、33%、44%, 与1994年相比, 省级提高6个百分点, 地市级下降8个百分点, 县级上升了2个百分点。另外, 各地还积极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第四, 转移支付效用得以发挥。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主要面向财力薄弱的中西部地区。

虽然转移支付制度的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已得到了认可, 但是转移支付制度现存的问题一直以来仍然是众多学者研究讨论的热点, 本文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是事权划分不清, 支付责任模糊。我国的财权划分比较明确, 但事权的界定还不够清晰, 存在重叠和疏漏之处。分为以下三点:一是没有从法律上给出明确规定。二是事权、财权相互交叉。既有中央负责地方财政支出的现象, 又有地方承担中央财政支出的现象。三是对于中央委托地方的事务或者双方共同承担的事务, 没有明确的实施方案, 导致谁都该负责, 却谁都做不好。其次是转移支付缺乏均等化效果。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目前我国大部分转移支付是建立在基数法的基础上的, 均等化效果不明显, 甚至有地区间差距扩大的趋势。第三, 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约束。目前, 我国还缺乏针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监督制约机制, 地方政府使用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随意性多大, 特别是当地方政府的支出偏好与中央不一致时, 往往会发生款项挪用的情况。

综合以上分析, 从根源上看, 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是造成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不合理的原因。分税制改革以来, 我国的财权集中度不断提高, 相应的,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中央的依存度也大幅上升。这就引起了学者们对我国转移支付规模的讨论。李兰英 (2004) 指出, 在我国财政收入相对水平较低 (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还是相对较低的) 、政府层级多的情况下, 基层政府要求大量的上级资金拨付, 必然会影响经济效率。王雍君 (2006) 认为,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规模较之大多数国家相对过大, 这与公共支出 (公共服务) 责任过度下放密切相关。而黄敬宝 (2005) 则认为, 相对于实际需要 (我国财力分布不合理, 很多基层政府财政困难) 而言, 中央对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不够。朱萍 (2007) 也提出, 较大规模的转移支付的存在是必要的。财权上移而事权重心下移的情况, 导致我国地方政府, 特别是县级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严重不对称问题, 使得需要大规模的转移支付来弥补地方收支缺口。而且实践表明, 现在的大规模的转移支付仍无法满足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需要。张启春 (2009) 指出,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实现区域间的横向财政均等化, 其最终体现就是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然而实践中财政收入层层上移和支出责任层层下放的事实更加大了地方政府间的财政能力差距, 进而加大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因此, 在各地财力悬殊的情况下, 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选择。对此, 目前, 众多学者支持财权适度下放与事权适度上移相结合。这样可以使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对称的现象得以缓解, 还可以增加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同时, 更有利于降低实现我国地区间公平目标的成本。从制度操作执行与事后监督的角度看, 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制建设落后, 使得财政转移支付目标的实现得不到保证。目前, 我国转移支付由财政、民政等部门管理, 过于分散低效, 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决策和执行机构。另外, 还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制约体系, 对资金分配使用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 对资金的经济效益进行跟踪反馈。而从制度本身和目标效果来看, 实现地区间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转移支付制度的根本目标。然而实践证明, 制度本身的设计却带来了更大程度的不均等, 地区间差距加大。乔宝云、范剑勇和彭骥鸣 (2006) 认为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不利于实现财政均衡。因此, 研究者应当尽量结合我国转移支付发展独特的制度背景, 解决制度本身存在缺陷的问题。

2 影响转移支付均等化的因素

政府间转移支付, 就是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之间在规定的职责、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的互相转移, 主要是中央对地方的补助或拨款。建国后, 我国财政制度进行了几次大幅度变革, 也带来了转移支付制度方式、内容的不同变化。黄解宇, 常云昆 (2005) 分析指出, 改革前, 我国转移支付关系总体上是有利于西部地区发展和缩小地区差距的, 但改革后, 其均等化效果却难以体现。究其原因主要有:首先, 基数法的存在是导致转移支付制度失效的根本性原因。其次, 有条件拨款大多需要地方提供配套资金, 地区间的财力差异会导致越富足的地区能获得越多的转移支付, 而贫困地区因无法拿出相应的配套资金, 只能得到较少的转移支付。第三, 过渡时期转移支付办法基本上是对旧体制分配格局的延续, 起不到平衡地区间财力的作用。王雍君 (2006) 认为, 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缺陷, 这使得转移支付虽然规模巨大但其均等化效果不佳。完全遵循严格的均等化规则的转移支付不到20%, 而超过80%的部分不是与财政均等化的内在逻辑不符, 就是实际效果不确定。谷成, 周大鹏 (2011) 深入考察了转移支付的结构后发现, 目前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数额不断增加但其均等化效果十分有限。主要原因有:首先, 在转移支付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税后返还是按照收入来源地原则设计的。收入来源地原则较好地考虑到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 但从平衡地区间财力的角度来看, 并不有助于财政均等化目标的实现。其次, 专项转移支付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不足。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实际上更多地流向了东部地区。再次, 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过低。而有的学者认为, 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不能忽视可能对地方政府财政努力造成的消极影响。

另外, 有的学者认为中央的政治职能目标的实现也是影响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央通过控制税权, 下放支出责任, 使地方政府在财政上形成对中央的高度依赖, 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因此, 在控制导向的支配下, 均等化目标往往被置于相对次要的位置。除此之外, 政府间转移支付经常被当作应付短期问题的工具, 经常与财政均等化目标相冲突, 并削弱均等化的效果。

综合上述分析, 造成地区间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不显著的原因, 主要还是源于转移支付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概括地说, 有以下几点:首先, 转移支付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转移支付是为了实现公平, 为了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提供的财政拨款。因而, 转移支付资金应用于最需要的地方, 这需要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考虑。目前, 地方政府基本上是扮演收入接受者的角色, 缺乏提供地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激励机制。实践中, 往往忽略了社会效益, 过度强调经济效益, 从而财政资金更多的被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其次, 转移支付的资金结构不尽合理。西方国家的转移支付, 一般只有均等化和专项转移支付, 而我国转移支付种类众多, 但是除了一般性转移支付, 其他基本不具有均等化的效果。例如, 税收返还是按来源地分配, 对税收能力强的地区具有倾向性, 而上解则具有抽肥补瘦的横向平衡功能, 并且上解地区能得到大量的税收返还。另外, 年终结算补助兼有一般与专项转移支付的内容, 没有详细的规定, 随意性太大。第三, 转移支付资金的计算方法不够科学。税收返还的金额是按照“基数法”确定的, 既不考虑各地税收收入与支出需求的差异, 还留有讨价还价的余地。1995年出台了《过渡时期转移支付办法》, 开始尝试使用“因素法”计算转移支付金额。但利用这种方法分配的资金有限, 且资金来源不稳定。此外, 因素的选择和权数的分配也不够合理。第四, 转移支付的分配不规范。我国为了保护地方既得利益, 保留了原体制补助和上解。这种资金的双向流动并不符合分税制的要求, 而且两者金额的确定存在讨价还价的余地, 缺乏科学依据, 随意性大, 无法达到均等化的目的。而我国的专项转移支付的拨款范围太宽, 重点不突出, 到处撒“胡椒粉”。

3 转移支付均等化的实际效果

财政均等化是中央政府以减轻各级政府通过自身收入工具取得收入的不均等程度为目标, 对低层级政府提供资金的过程。对于中央政府而言, 实施任何类型的转移支付的根本目的仍在于实现地区间财政均等。

黄解宇, 常云昆 (2005) 利用1999年和2003年的财政数据估算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财政能力和支出需要, 并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根据“因素法”计算的转移支付公式。通过对实际数据样本进行均等化检验得出, 目前所实行的转移支付体制基本上不具均等化效果。而从公式估算数据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人均转移支付与人均GDP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统计上十分显著, 说明该公式的均等化效果较好。从2003年与1999年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 我国的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张恒龙、陈宪 (2006) 在对我国地方政府间财政分配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后指出, 从现有数据来看, 均等化效果不尽如人意, 财政均等化政策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尹恒, 康琳琳, 王丽娟 (2007) 运用中国2000余个县级地区的财政数据, 采用收入来源不平等分解法分析得出, 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没有起到均等县级财力的作用, 特别是在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后, 反而拉大了财力差异。谷成, 周大鹏 (2011) 指出, 虽然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绝对额不断增长, 但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 中国地区间财政能力差距在日益扩大。通过计算我国各地区的人均财政收入均值和人均财政支出均值的标准离差率表明, 1999~2008年转移支付对地区间的财力均等化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但主要受益地区为经济发达的东部, 而中西部受益相对较少。王守坤 (2012) 采用核密度估计法, 并对基尼系数、泰尔指数进行了测算, 研究得出, 中央转移支付制度构建前后, 各省份公共卫生服务、公共教育服务以及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服务的提供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但省份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相应的计量检验也显示, 转移支付力度对这三类公共服务的提供水平的影响方向为负。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财政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不明显, 甚至不具有均等化效果。然而, 有的学者却持有不同观点。毛捷、汪德华和白重恩 (2011) 指出, 我国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具有一定的均等化效应。张恒龙和葛骅 (2012) 研究指出, 中央政府的补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平抑各地区人均财力差异的作用, 即转移支付产生了均等化的效果。而且, 这种效果随着中央补助金额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但是, 转移支付资金的均等化效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专项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率明显高于财力性转移支付的表现, 并且两者都优于税收返还。检验结果显示, 如果财力较弱地区获得的转移支付比重较大, 则该项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就较高。

此外, 王雍君 (2006) 指出, 各地区间的财政差距和公共服务差距已经远远超过地区间的经济 (人均收入) 差距。按照2004年的数据测算, 在中国31个省级辖区中, 5个人均财政支出最高的省级辖区的人均支出, 相当于5个人均支出最低辖区的人均支出的7.7倍;城乡居民人均享受的医疗卫生资源之比为7.4:1;城市与农村小学生人均教育支出之比为4.5:1 (2000年) ;与之相比, 养老保障方面的城乡差距更为明显。另外, 在基础设施、干净饮用水和能源供应以及互联网普及率等方面, 农村与城市也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欧阳华生 (2007) 通过应用基尼系数计量模型, 对中国1992—2005年省际间财政收支差异进行计算, 分析得出, 从总量上看, 我国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支出, 即接受中央转移支付后的地方财政收入, 在各地区间分配差异都不大, 总体处于公平的状态, 但呈现不公平扩大的趋势。从人均角度看, 我国财政收支在各地区间的分配差异很大, 分配极为不公平。与此同时, 我国转移支付总量增长与当年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并不能保持一致性, 政策因素影响较大, 转移支付制度本身缺乏自动稳定增长机制。蔡红英 (2008) 认为, 在人口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 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可以通过居民在地区间的自由迁徙来实现, 但这种均等化的“自动调节机制”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这就要求中央或上级政府通过提供以均等化为目标的转移支付, 协调地区间由于客观因素差异造成的居民基本公共服务不平等。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 所有转移支付政策都围绕“均等化”目标并不现实, 均等化转移支付会受到其他因素 (例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的影响, 其效果往往显示不出来, 甚至完全被抵消。

本文通过对我国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 我国学者对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的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结论, 但是大部分学者认为财政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不明显, 甚至不具有均等化作用。研究者一致认为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的效果或效率在逐年下降, 或者说, 地区间财力差距在逐年拉大。还有的学者提出, 我国所有转移支付都按照均等化的原则实施是不现实的。本文也认同这种观点,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研究者或者设计者应当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应该结合我国财政制度变迁来研究转移支付制度与均等化的关系, 而不能照搬国外的制度成果, 这是未来研究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4 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近几年来, 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的研究在我国的实务界得到了重视, 形成了转移支付均等化的基本框架, 但这仅仅是开始。十六届六中全会开始提出完善转移支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十七大报告更加明确地指出, 要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从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看出, 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转移支付制度的研究已经进入到决策领域, 有了现实的紧迫性。2010年10月,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基本目标是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此, 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仍将是未来转移支付研究中重要的领域之一。本文认为, 未来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可以重视理论研究, 探析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范围, 确定均等化程度, 为合理分析均等化水平及效果奠定理论基础。此外, 还可以研究不同制度背景对转移支付均等化的影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法律环境以及文化环境的国家和地区的转移支付均等化问题应该存在较大差异。对不同制度背景下的转移支付均等化展开研究将有助于丰富转移支付均等化理论。

摘要: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是转移支付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世界各国财政实践普遍存在政府间财政分配的差异性问题。政府间财政分配存在适当的差异, 是财政分配效率的体现, 但差距过大会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甚至政治问题。对于中央政府而言, 实施任何类型的转移支付的根本目的都在于实现地区间的财政均等。因此, 对转移支付的均等化研究对于优化地区间的财政分配, 保持经济稳定和维护社会和谐安定都具有重大意义。对转移支付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影响转移支付均等化的因素以及转移支付均等化的效果研究进行了综述, 最后, 对转移支付均等化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问题及展望 篇10

1 兽药行业现状

自1987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兽药管理条例》,首次为我国兽药行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依据。1989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强调对兽药厂开始实行GMP改造。为了推动兽药行业健康发展,2004年3月24日国务院第45次常务会议通过新的《兽药管理条例》,并于2004年11月1日开始施行。2005年11月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发出用于肉类兽药残留检测的生物芯片智能系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能够检测肉类兽药残留的智能系统[1],标志着我国的兽药残留检验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于2006年1月1日起强制实施《兽药GMP规范》,新开办的兽药生产企业必须取得兽药GMP合格证后方可按规定程序办理《兽药生产许可证》及产品批准文号。此外,国家将从2009年10月31日起强制实施兽药经营准入制度即兽药GSP标准,自2009年11月1日起,未通过兽药GSP检查验收的兽药经营企业不得再从事经营活动,将被勒令退出市场。

截至2008年,兽药生产企业1 454家,从业人员约12万人,兽药行业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其中,产值超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5家。并在50多个国家进行注册,销往北美、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市场。其中,禽流感H5亚型灭活疫苗向越南、蒙古等国家出口约12亿羽份。一大批国内兽药企业自主建立了研发中心或与科研单位开展科研合作,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近年来,中国兽药科技进步成果显著,兽医科研院所、兽药监察机构、兽药企业和相关学会在药学、质量控制、残留监控、安全评价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中国自行研制开发了禽流感等150种新制品、5种一类新兽药、17种二类新兽药、200多种三类新兽药[2]。

2 兽药行业存在的问题

近三十年我国的兽药行业经历了从技术落后、产品种类少到现在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主导地位的长足发展,但是兽药行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2.1 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1980年,国务院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兽药管理暂行条例》,1987年国务院《兽药管理条例》颁布后,农业部出台了一系列配套规章,如:《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药政药检工作管理办法》、《新兽药及兽药新制剂管理办法》、《兽用新生物制品管理办法》、《进口兽药管理办法》等。2004年以国务院404号令颁布了新的《兽药管理条例》。这些配套规章的颁布实施,为各地兽药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提高兽药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打击非法制售假劣兽药行为,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但各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不能严格贯彻行政许可法的精神,按照效能与便民的原则,切实做好宣传工作,特别是对兽药经营、使用方面的一些新规定讲得还不够明确,不能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同时,又缺乏市场准入等方面相应的法律条文。职能部门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案件,不能严格按照《兽药管理条例》进行严肃处理,特别是对销售含有违禁药物或药物残留超标的动物和动物产品等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违法者要依法予以严惩。

在实际中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执法的重点是动物传染病的防治,以确保动物和动物产品不感染疫病,对兽药管理只是一般的监督检查,重点也往往是放在假冒伪劣兽药的查处上,而对兽药的如何使用,几乎是没有相应的监管措施。

2.2 科研水平落后,产品缺乏竞争力

近些年来,由于兽药市场迅速扩大,很多相关院校培育的速成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厂家的长期人力资源培育,尤其产品研发这一块根本没有真正开展起来。这就造成厂家很多,真正研发人员及产品很少的被动局面。所以中国的兽药研发一直是走模仿的路子,真正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中国的兽药用得乱、造得乱,兑水量、配方、原料等都是可以随意改变的。尤其是前几年快速激增的厂家,许多资质、技术力量、化验检测力量、管理能力达不到的厂家也在大批量向市场投放产品,造成了市场上产品良莠不齐的情况。好多厂家资金投入少,只追求眼前的利润, 不重视技术的开发, 走模仿的路子。

2.3 存在假冒伪劣现象,市场有待规范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兽药经营者必须持有《兽药经营许可证》方可从事兽药经营,但由于该证的核发要求兽药经营企业具有与所经营的兽药相适应的兽药技术人员、经营场所、设备、仓库等,条件较严,一般申请者难以达到,不少经营者无证经营。有些经营者将人药兽用,经营无批准文号、或标签不符规定、或过期失效、或含量不达标兽药等。整个兽药市场还不够规范。从2009年农业部的一份兽药抽检情况的通报表明[3]:2009年第一季度抽检兽药合法企业产品2 017批,合格1 631批,合格率81.9%,比2008年四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比2008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其中,评价性抽检302批,合格268批,合格率88.7%;监测抽检1 049批,合格875批,合格率83.4%;跟踪抽检599批,合格488批,合格率为81.5%。同时,抽检涉嫌假冒产品40批,非法企业产品27批。一季度从生产环节抽检583批,合格557批,合格率95.5%,比2008年四季度下降2.5个百分点;经营环节抽检1 076批,合格844批,合格率78.4%,比2008年四季度提高3.9个百分点;使用环节抽检291批,合格230批,合格率79.0%,比2008年四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水产用兽药抽检41批,合格35批,合格率85.4%,比2008年四季度提高3.9个百分点。大多数产品的合格率呈下降趋势,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假劣现象。

2.4 非法滥用,兽药残留问题严重

兽药残留是指给畜禽等动物使用药物、药物饲料添加剂、动物接触或食入环境中的污染物后蓄积或贮存在动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内以及可食性产品中的药物或化学物的原形、代谢产物和杂质。许多兽药生产厂家不严格按照行业标准生产,养殖企业和养殖户长期盲目使用、滥用兽药,导致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摄入人体后影响人类的健康,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对人的潜在危害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绝大多数畜牧业的从业人员由于其专业技术知识不足,滥用、误用兽药的现象时有发生,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及添加数量没有统一的操作规范,常有添加剂中毒的事件发生。1997年农业部发布了《允许作饲料药物添加剂的兽药品种及使用规定》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可用于制成饲料药物添加剂的兽药品种及相应的停药期,但有的养殖户不按规定使用饲料药物添加剂或没有一个相应的停药期。由于操作使用不规范,监督不到位,造成了畜产品中兽药、重金属[4]、激素及生物毒素的残留。有些养殖户为了预防疾病的爆发和流行,在动物的饲料、饮水中超量加入各种抗菌药、激素或其它成分,有些厂家为了提高饲料的功效,常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或其它抗菌促生长成分,这样超量长期的用药,没有严格的休药期,造成兽药在畜禽体内和畜产品中的大量残留,危害人体健康[5]。

有的兽药、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和经销商为了抢占市场,违法向饲养户出售违禁药物或含有违禁药物的饲料添加剂,以此追求高额利润,养殖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违禁药品,也有的养殖户为追求高额利润,违禁使用,导致了药品残留。“瘦肉精”学名盐酸克仑特罗,俗称-兴奋剂,英文名CLENBUTERAL,是一种强效激动剂,可用于治疗哮喘。80年代初,美国一家公司意外发现,将一定量的克仑特罗添加到饲料中,可明显促进动物生长,并增加瘦肉率。90年代,我国开始作为饲料添加剂引入并推广,但一连串因食用含盐酸克仑特罗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6,7],盐酸克仑特罗成了世界上普遍禁用的添加剂。1997年以来,我国农业部等相关部门多次发文,禁止生产和使用盐酸克仑特罗[8]。农业部2002年3月5日发布“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其后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文,公告“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也为此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发布公告,可见问题的严重性[9]。另外,在养鱼池中用剧毒农药1605杀池中浮游生物,在饲料中添加避孕药、雌性激素养黄鳝、甲鱼,在猪饲料中添加氯丙嗪等镇静药,造成的后果也将是十分严重的。

2.5 检测标准不完善

1997年农业部发布《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的通知,通知中列出了各种兽药在动物体内的脂肪、肌肉、脏器及蛋、奶中兽药允许的最高残留限量,但国家发布的兽药残留的检测标准却只有几十个,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发达国家对此方面的标准却非常严格,一方面为保证本国的国民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作为非关税贸易壁垒,明确规定了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兽医卫生和有关行政部门通常只对畜禽产品是否有传染病、寄生虫病、外观卫生和是否注水等较为关注,而对药物残留问题还缺乏足够认识[10],加之药物残留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价格昂贵,检测成本高,而且药物残留的检测在全国亦属刚刚起步,对饲养、屠宰、流通的畜禽产品监测还停留在只检疫不检残留的阶段,对食品质量的监管力度还不够。

3 解决措施

3.1 加强法律宣传和实施

加大宣传兽药使用方面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主要有《兽药管理条例》、《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 (农业部2002年第193号公告) 、《兽药停药期规定》 (农业部2003年第278号公告) 、《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 (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等。管理部门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传达上级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要通过宣传工作,提高饲养户和消费者对兽药残留危害性重要意义的认识,使所有养殖从业人员知法、懂法、守法。要分清不同规定之间的关系,如《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中共21类药,均不得用于食品动物,而《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中公布的药品,仅限于在动物饲料和饮水中不得使用。有关部门应给予科学的解释和说明,以免滥用。同时,还要将假劣兽药的界定常识宣传到养殖者,使他们初步具备从药品的包装上识别假劣兽药的能力。

3.2 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1998年农业部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农药、兽药管理的通知》精神,发布了《关于开展兽药残留检测工作的通知》。通知特别要求,为保证兽药残留检验工作的开展,各级兽药饲料监察所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兽药残留检测实验室,利用现有条件、设备积极开展兽药残留监测工作。农牧发 (1999) 8号文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及动物源食品中残留物质监控计划》和《官方取样程序》;农牧发 (1999) 17号文发布了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确定了动物性食品中残留最高限量;农牧发 (2001) 20号文发布了《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规定了饲料中允许使用的药物添加剂和使用规范;农牧发 (2002) 1号文发布了《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国务院2001年底发布了新修订的《兽药管理条例》,修订后的《兽药管理条例》增加、修改了一些条款,其中包括与兽药使用环节和处罚标准相关的条款,使我国的兽药法律法规更加完善,可操作性更强。目前,农业部正着手建立兽药安全体系,各级兽药监督执法机构必须把《兽药管理条例》在兽药使用方面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加强日常监督工作。

3.2.1 建立日常监督记录制度

重点加强对各养殖单位和个人用药记录制度、休药期制度和兽药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要将每一次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以《现场监督笔录》和《现场监督意见书》予以记录,由监督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从而做到监督工作的有据可查。

3.2.2 建立日常监督抽检制度

监督抽检工作要认真做好,包括对使用环节中兽药质量的抽检和对动物和动物产品中兽药残留的抽检。要在目前实行的兽药质量抽检计划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将日常监督工作与抽检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兽药使用环节日常监督工作的科技含量。对在日常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可能是非法的兽药 (假劣药、违禁药等) 和可能药残超标的动物或动物产品,首先采取行政强制性措施 (封存、扣押) 进行抽样后送检,做出检验结果后决定是否立案。

3.2.3 实行严格的质量追溯制

兽药生产厂家要通过GMP资格认证合格,才可进行生产,否则按违法处置。对于非法生产的厂家,无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者要及时查处,依法取缔,相关责任人要按照相应的法律规定,严格处理。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典型违法案件要按照《兽药管理条例》严肃处理,并通过新闻媒体加以广泛宣传,特别是对销售含有违禁药物或药物残留超标的动物和动物产品等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违法者要依法予以严惩。

3.3 科学规范使用兽药

严格规定和遵守兽药的使用对象、使用期限、使用剂量以及休药期等,严禁使用违禁药物和未被批准的药物;严禁或限制使用人畜共用的抗菌药物或可能具有“三致”作用和过敏反应的药物,尤其是禁止将它们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对允许使用的兽药要遵守休药期规定,特别是对饲料添加剂必须严格执行使用规定和休药期规定[11];按照农业部颁发的药物添加剂使用规定用药,药物添加剂应先制成预混剂再添加到饲料中,不得将成药或原料药直接拌料使用;同一种饲料中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合用,否则会引起药物在体内时间延长[12]。在生产加工饲料过程中,应将加药饲料和非加药饲料分开生产,以免污染不加药饲料;养殖户应正确使用饲料,切勿将含药的前中期饲料错用于饲养后期动物或在饲料中自行添加药物或含药饲料添加剂,确有疾病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合理用药;在休药期结束前不得将动物屠宰后供人食用;生产厂家或销售商在销售添加剂产品时在标签上必须说明药物添加剂的有效成分和使用方法;改善饲养观念和提高饲养管理技术。提高广大饲养者文化素质加强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让广大饲养者认识到兽药残留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转变为注重质量型生产,才能减少畜产品中兽药残留量。目前我国畜牧业生产力水平仍很落后,所以应该尽快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以提高我国畜牧业饲养管理水平,有效地使畜产品中兽药残留量降到最低或无残留。

3.4 提高科研水平,开发利用新兽药

兽药企业可合并、重组,扩大规模,加大投入,尤其企业要加大投入[13],加强同科研单位合作,加强兽药的研制、开发和人才培养[14];重点发展原料药的研制、开发。加强新型兽药的开发利用,如益生素、草药添加剂、酶制剂等的开发利用。

4 前景展望

问题及展望 篇11

关键词:高考招生 公平 招生政策 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步走进大众化阶段,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高等教育的规划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也使得参与高等教育的意识在民众中得到普及。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社会竞争异常激烈,通过高等教育的学习增加自己在未来社会竞争中的筹码成为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选择。因此,社会大众对于“高考”这块走进高等教育院校的“敲门砖”格外关注。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以及当前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方面的某些缺陷,使得我国高考招生中出现了一些不公平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9年,北京益派市场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民意中国网,曾对全国30个省市、地区18到50岁人群就“教育公平”进行了在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1%的公众认为中国教育越来越公平,有57%的被访者认为中国的教育越来越不公平,更值得人们注意的是,有高达30.2%的人认为“高考”是当前我国教育不公平现象最集中的环节,成为该项调查涉及的六个教育阶段中最不公平的榜首[1]。

2010年6月1日,温家宝总理在东京接受NHK电视台专访时表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首先是教育,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教育公平就是为人人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机会,中国将继续把这件事情做好。”[2]公平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是选拔出高水平的拔尖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改革当前我国高考招生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高考招生方法是由国家统一招生,按照招生计划分配名额,根据不同省、市、地区考生的报考志愿和考生成绩进行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这几年又逐渐出现保送免试、高校自主招生等高考招生尝试,但每年度的统一高考考试无论从参考人数还是社会关注度上无疑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考试”。但凡考试都有一定的淘汰率,择优录取才能体现出选拔性,所以每年高考之后高考录取分数线成了大众关注的焦点。再加上,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高考录取分数线出现了倾斜于个别地区、省市的不公平现象,更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早在十年前,就有人指出: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么一种程序上的公正背后,由于对各省市考生录取名额的倾斜性计划分配致使录取线高低不等,结果使得“为公正发展动力的教育却成了我国各种严重不公中最刺眼的一种不公正。”[3]另外,有人直接以“倾斜的高考分数线”为名,通过对2001年全国高考分数线的比对分析,指出“造成高考分数线省际差异最直接的原因,是全国的高校在各省市自治区招生比例不同”,向人们揭示了高考录取中的“地方保护”现象的背后是“中国教育资源分布很不平衡,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很不平衡”深层问题,并进一步指出:“而现行的高考政策,采取计划招生和名额计划分配,导致各省分数线差距巨大,进一步扩大了教育资源配置不舍理,加剧马太效应。”[4]

二、高考招生公平问题研究的基本观点

诚如吴根洲在《理性解读“倾斜的高考分数线”—— 评李立峰新著《中国高校招生考试中的区域公平研究》一文中所说“自2000年以来这个问题在各报刊杂志不断地被争论、探讨,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5]吴氏在此文中称“李立峰博士新著《中国高校招生考试中的区域公平研究》对‘倾斜的高考分数线’问题进行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吴氏此文虽为李立峰新著的书评,这样高的评价也是可以令人信服的。李立峰在其2006年的博士论文中就已经对以“倾斜的高考分数线”为主要特征的我国恢复高考以来各省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变化做出了详细深入地探讨。他指出:据分省招生的数量、基础教育的水平和高等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三个因素来揭示其演变的动因。首先,高考分数线的变化与招生名额的投放有很大关系,即在相同的条件下,招生数量越多,录取分数线就越低;其次,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该省生源的优劣程度,在同等条件下,基础教育水平越高,分数线也相应越高:最后,高等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了招生数量的多寡,也会影响到分数线的变化,其中,高校的数量,特别是“211工程”院校和“985”工程院校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科一批分数线的高低[6]。

目前,学界在关于我国高考招生公平问题的研究和相关讨论中,认为当前我国高考招生公平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当前高考制度体制以及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等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管见所及,以张和生、彭勇等人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张和生、彭勇认为:高校扩展以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显得十分稀缺,资源稀缺成为影响高考公平的物质条件根源。”;“高考公平问题实质上是由于计划和市场两种体制冲突所产生的负效应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阵痛。体制的矛盾,是影响高考公平的内在制度根源”;“ 社会上过度追求高学历,以学历作为衡量人才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导致高考利益的高度集中,这是高考一切问题产生的社会逻辑本因。价值异化是影响高考公平的社会文化根源。”[7]

三、研究成果概述

通过文献检索,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引擎中,输入“高考公平”关键词,截止到2013年12月份,可以搜索到1997年后公开发表的论文5995篇,其中,1997年至2000年仅有233篇,而2001年至2013年则有5762篇。由这些不完全统计的数据,可见看出以“高考招生公平”为基点的“高考公平”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学界研究关注的热点。这里仅举其要者略作概述。

(1)围绕高考分数线的地区差异不公平的研究

除了前文所引肖雪慧、胥晓莺两篇文章之后,李文胜的《中国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公平性研究》[8],李立峰,《高考录取分数线的演变及成因探析——兼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区域分配》[9],刘希伟的《2006-2009年“985工程”高校招生区域公平问题的研究》[10],郭延凯的《教育公平视角下我国高校招生的省市差异》[11]。以及相利盈的《中国高考招生制度中的公平问题研究》[12],都是在对我国不同省、市、地区的高考分数线对比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高考分数线出现倾斜的原因,并针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关于高考招生公平政策的研究

目前我国高考招生不公平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当前我国高考招生相关政策和制度的不合理和存在一定的缺陷。学者对此的研究主要有:孙华,《我国高校招生政策100年述评》[13];刘丽敏、阮丹青、杨善华,《教育选拔与社会变迁——高校招生政策之世纪演变》;邹继良,《高考招生制度的不公平性因素及修正对策》;李立峰,《教育公正视野中的高考录取制度改革———兼论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之争》。有人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与国外发达国家高考招生政策的对比,以国际视角审视我国当前高考招生制度的缺陷,如:刘若玲,《高考的忧思与求索》;张千帆,《走向更为公平的大学招生制度——中国问题与世界经验》。

此外,对于“高考移民”、高考加分政策、高考保送制度以及高校自主招生的公平问题也有学者以高考公平招生这一尺度予以关注研究。如:袁耀宗,《由“高考移民”引发的高考公平性问题探讨》;古光启,《当代中国“高考移民”问题的政策取向研究》;朱永国,《 从“高考移民”看高考招生制度改革 》;马延朝,《教育公平视野下高考加分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李子江、杨志《我国高考加分政策演变的制度分析——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

四、研究展望

高考招生公平问题的产生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对高考招生公平问题的研究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步步的深化,现有的研究关注具体程序和操作环节的研究路径,却由于价值的缺失不得不面临和社会脱节、自话自说的尴尬。

进一步加强对高招政策的认知,优化高招政策的运行环境。通过选取特定省份的研究,来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对具体省份的定性及定量研究相结合,在研究方法是可以细化深入研究出现的具体的问题,在理论政策上也可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高考为何成为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最集中体现.http://news.ifeng.com/history/phtv/ tfzg/detail_2010_03/23/401880_0.shtml.

[2] 中国新闻.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10/06-02/2317389.shtml.

[3] 肖雪慧.最刺眼的不公正—2001年再谈高考录取线[J].社会科学论坛.2001, (11):43-45.

[4] 胥晓莺.倾斜的高考分数线[J].中国青年研究.2003,(1):40-43.

[5] 吴根洲.理性解读“倾斜的高考分数线”—— 评李立峰新著[J].中国高校招生考试中的区域公平研究.中国考试,2010,(4):59-63.

[6] 李立峰.我国高校招生考试中的区域公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139.

[7] 张和生,彭勇.中国高考公平问题研究[J].求索.2008,(12):153-155.

[8] 李文胜.中国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公平性研究[J].湖北招生考试,2002,(20):24-30.

[9] 李立峰.高考录取分数线的演变及成因探析——兼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区域分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4):56-70.

[10] 刘希伟.2006-2009年“985工程”高校招生区域公平问题的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10,(3):41-43.

[11] 郭延凯.教育公平视角下我国高校招生的省市差异[J].高教研究,2010,(2):1-10.

[12] 相利盈.中国高考招生制度中的公平问题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95-99.

问题及展望 篇12

1.1 普通采油难以适应现阶段采油开发的要求

(1) 大泵提液在技术方面难度提高, 现阶段正在运用中的大抽油泵大部分是0.70毫米泵与0.583毫米泵。目前以大直径管式泵抽油为主的油藏生产难度不断增加, 主要是由于在控注降压开采的影响下, 油藏供液在能量方面出现下降造成的。漏失量变多, 抽油系统冲程损失提高了, 难以取得泵效都是具体表现。供液不足已经在某些井发生, 对泵效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著的。尽管实施限量恢复注水措施后这些现象有所改善, 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2) 有杆泵加深泵挂受到制约性影响, 这就增加了一般D级抽油杆工作的难度, 在H级高强度抽油杆的作用下, 泵挂最大加深值也仅能达到300米, 难以使油藏油井生产的所有需要得到有效的满足。

(3) 需要对斜井采抽技术不断提高, 在对泵挂加深的过程中, 斜井段会有一些抽油设备进入。近些年侧钻井、定向斜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这就要求有杆泵采油能够对井斜产生的负面影响做到有效的应对。因此通常会选择扶正的措施来进行解决。二抽油杆旋转防偏磨器、抽油杆滚轮扶正器是应用比较多的扶正工具。滚轮扶正器上有一个扶正轮, 受油管壁与这个扶正轮接触面积特别小, 用钢轮会提升油管发生损坏的几率, 假如采用尼龙轮, 在强度方面就难以达到标准。滚轮扶正器的轮轴发生断裂的概率特别大, 因此扶正器在井下的效用难以维持长久, 一旦滚轮出现脱落就会导致卡断抽油杆事故。注塑抽油杆扶正器也受强度问题影响, 扶正器无法对杆管偏磨问题做到完全消除。

(4) 受高温影响, 电潜泵应用范围十分狭窄。受费用造价高的影响, 制约了电泵经济应用规模的壮大。电泵位于的地层通常来说温度都相当高。现阶段, 正在应用的电泵有很多都临近使用年限或超过了使用年限, 因此在工作状中缺乏稳定性, 泵体质量出现老化, 电机散热性能差, 经常发生烧坏故障。导致现阶段电泵井检泵周期比较短。

1.2 重复堵水难以取得效果

现阶段国内很多油田在开发模式上, 都以“堵水+酸洗+人工举升”这种方式为主, 难以取得效果、三轮后重复堵水措施选井存在较大难度大、措施有效性难以维持下去, 这些都是近些年的工作实践呈现出扥主要问题, 在重复堵水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为:

(1) 堵剂成本造价高、缺乏较强的适应力、而且强度不足, 在对远井地带剩余油开采方面能力不足;

(2) 堵剂缺乏较强的耐酸性, 油井堵后酸洗低渗透层段条件下, 堵剂失效的几率明显增大, 底水沟通会再次发生。

(3) 进入地层的堵剂范围十分狭窄, 深度堵水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有待提高完善。

(4) 三次采油工艺缺乏充足的技术储备。从现阶段油藏来看, 三次采油技术具有鲜明的系统性, 并且需要雄厚的资金做支撑。因此不需要较高资金支撑的井组、单井的三采技术在现阶段没有得到广泛的发展, 别的技术像co2吞吐技术必须以自然资源充足为基础, 所以油藏三次采油技术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不够明朗。

2 采油技术发展趋势与方向

2.1 混相法

混相法主要是利用温度产生压力, 对油层注入某种流体, 与油藏中的石油在复杂的相变关系的作用下使混相区段产生, 混相驱对于促进采收率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能够把排驱剂经过的地方的油完全采出。加强这一技术和提高波及系数的技术之间的联系, 这样油层的采收率就有望超过95%这一比例。这对于混相驱油的气体中有烃类气体和非烃类气体都具有效果。气驱能否顺利完成, 受油藏条件、设备条件的影响很大, 同时也受是否存在气源影响。尽管有很多气体可以用于混相, 但烃类气体是其中最关键, 价格最高的化工原料。氮气是非烃类气体中的M P比较高的气体, 所以要想达到混相驱难度较大, 因此CO成为混相驱主要采用的气体。以混相剂的差异为依据, 混相法可以分为烃混相驱、CO混相驱、溶剂混相驱、NZ混相驱、别的隋性气体混相驱。在混相剂与混相压力存在一定差距的时候为非混相气驱, 水交替驱 (WAG驱) 是新近开发出来的。

2.2 复合驱油法

复合驱油法就会四将多种驱油方法组合在一起。这主要是因为每种驱油法, 在优缺点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难以对不同环境做到完全的适应。各种驱油法组合的新型采油技术在近年获得了显著的发展, 出现了二元复合驱与三元复合驱。, 聚合物复合驱、聚合物复合驱、表面活性剂、碱是现阶段二元复合驱主要研究的内容。聚合物复合驱、碱, 能够和原油里面的环烷酸类发生作用产生皂类, 自生出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成分为狡酸盐, 这对于消解原油中的酸类效果显著, 同时还能形成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驱是聚合物, 碱, 表面活性剂体系, 这一技术对价格不高的碱进行了应用, 采取措施对造价高的表面活性剂予以替代, 表面活性剂在用量方面显著下降, 还使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的吸附滞留损耗明显降低了, 使油水界面张力下降, 驱油效率和波及系数实现了显著的提高。三元复合驱具有很多的优点, 所以近年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2.3 微生物法

微生物在石油领域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阔。例如早期前苏联科学家对地面土壤中可能有的细菌种类进行研究, 以此为依据对油矿位置展开判断;例如利用微生物在地层中的活动促进采收率提高的设想是1926年萨勒洛夫斯首次提出。在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作用下, 有效促进了大油田原油产量的上升, 抑制了腐蚀作用的发生, 对原油中的硫做到了进一步控制, 地层渗透率获得显著改善, 水锥、气锥都实现了减缓等。微生物采油技术在油田实践中取得的成效是十分显著的。

2.4 热力采油法

要想降低油藏阻力, 通常采用对原油粘度降低、对油藏温度升高的方式来完成。以热量产生的地点对现阶段的热采工艺分类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 热量形成于油层内, 其中火烧油层法就比较典型, 让热流体能够连续地从一些井注入到油层里面, 产油从另外一些井实现。第二种, 利用井筒将热流体从地面注入到油层里面;热驱法对于降低流动阻力效果明显, 同时有效拉动了驱油动力的上升。火烧油层、蒸汽驱等都是特别常见的热力法。

3 结论

以国内天然气与石油发展的政策规划为指导, 围绕油区产量缺乏稳定性、油井深度过大、地质矿藏十具有鲜明的复杂性、气候条件差、天然气丰富等实际情况, 就比较先进的开采技术进行研究。要想有效促进开采效率上升, 能够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要重视做好装备的选择, 能够站在系统化的高度, 展开优化研究, 还要对故障诊断策略、综合系统工况分析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临场心理下一篇:扩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