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演化

2024-10-14

创新与演化(共10篇)

创新与演化 篇1

在中国转型经济环境下,随着产品复杂性和市场竞争多样化的加剧,企业往往依赖于外部的技术合作来获取创新资源,以便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并实现新产品开发或新服务推广。然而在合作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存在各种各样的竞争与冲突行为,因为企业间相互合作依存的价值创造过程及价值分享过程中都会涉及到企业各自的利益结构,而这种利益结构使得竞争和合作问题同时存在并且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就产生了企业间的“竞合关系(Coopetition)”[1],形成了新的企业价值创造战略。

企业进行战略合作的目的是企业获取核心技术资源、创造价值的重要方式,而竞争也是围绕着核心技术知识以及新产品绩效利益分配展开的。因此,企业间同时的竞争合作行为对企业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在企业的合作实践中,一方面,两个合作伙伴间的竞争和合作强度往往是不一样的,这就导致了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直接导致了企业的创新绩效结果存在巨大差异;另一方面,企业往往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而制定自身的创新选择,而为了实现不同创新选择收益,企业又不得不构建与创新选择匹配的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因此,企业间的竞合关系与创新选择存在着互动共演的关系,识别这种关系有利于企业构建竞合关系,获得高额的创新收益。

尽管现有的研究[2,3,4]已经对企业间的竞合关系行为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在中国大力提倡自主创新的背景下,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和企业的创新选择的影响研究和互动共演研究仍然缺乏。这导致了企业在合作实践中无法清晰地辨识企业间的竞合关系类型对企业的创新选择战略实施有何影响,也阻碍了企业依据不同的创新选择而构建匹配的企业间的竞合关系类型的决策制度,导致了企业的无法有效地获取创新收益。针对现有竞合研究与创新研究之间的理论空白,本文构建企业间竞合关系和不同创新选择之间的互动共演模型,目的在于解决两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企业间不同的竞合关系类型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选择?基于不同的创新选择战略企业如何构建匹配的竞合关系?

一、理论综述及相关概念界定

(一)竞合关系

企业间的“竞合关系”战略是不同于传统竞争合作范例的重要思想或战略[5]。Luo(2005)把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定义为两个或多个全球市场竞争者之间同时存在的竞争与合作[2]。在企业间的竞合关系中,企业成长的内在要求与制度环境下的稀缺资源总是成为企业难以解决的主要矛盾[6]。为了克服资源不足和降低创新风险,企业必须通过合作获取互补性的异质资源或能力来实现利益最大化[7]。但是资源共享的合作过程总是伴随竞争和冲突行为,这种竞争冲突关系体现了企业间在共同创造价值完成后追求私有利益时的利己行为,或者为了控制合作而产生的获取相对于其他企业的优势地位或更高绩效的竞争行为[1]。

由于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行为常常是同时发生的,企业的价值创造和利益分配来自于同时的竞争和合作[5,8,9]。一方面,为了增强自身的经营优势,企业需要通过促进彼此间的合作和信任;另一方面,为了有效地进行合作,企业之间也必须存在某种竞争,以便提升合作效率和稳定性[8]。因此,竞争和合作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合作并不否认竞争,企业既可以在竞争中寻求合作的机会,也可以通过合作更好的进行竞争,而在合作的过程中新的竞争关系又将产生”[10]。企业间的竞合关系类型应当由竞争合作强度来进行分析,竞争合作的强度是指“一个跨国公司与一个主要竞争对手同时存在的合作和竞争的程度”[3]。根据合作、竞争的强度高低两两组合将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划分为四种类型:

1.斗争型(contending)竞合关系是指当一个跨国公司与主要竞争对手为了市场力量、竞争地位、市场份额等在一些重要产品市场上互相竞争,相互保持高的竞争和低的合作的竞合关系状态[3]。斗争形式竞合关系的企业在全球很多市场上通过激烈的竞争,操纵行业规范,从而取得绝大多数市场份额[11];同时,当资源相似度和市场相似度很高时,斗争形式使得企业间的关系依赖降低,导致了合作强度的降低竞争冲突的升级。

2.孤立型(insolating)竞合关系是指一个企业并不和其他竞争者经常接触合作,与其他行业领先企业保持低的竞争和低的合作。尽管随着世界经济集成度提升和企业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增加,行业中的垄断者数量逐渐在减少[12],但是仍然有一些企业在自己特定的专业化的产品和市场范围内靠自己特有的知识资源取得市场竞争的成功[11]。这些企业常常较少地与其他行业竞争者保持合作,主要依靠自己独特的战略策略在不断获利,并为新进入企业建立很高的行业壁垒(如特殊知识的需求、渠道成熟度等等)。

3.伙伴型(partnering)竞合关系是指一个跨国企业与竞争对手保持高的合作和低的竞争,双方在资源和能力互补,市场相似度较低的条件下寻求伙伴配合的行为关系。高的资源互补性使得伙伴间的彼此依赖程度增加,加强了企业间的经济联系和协作,同时市场相似度较低确保了企业不需要为争夺产品市场的顾客群而竞争,从而减小伙伴间的竞争压力。

4.适应型(adapting)竞合关系是指两个企业竞争者相互依赖对方以取得自己特定的目标,但又具有较高的竞争性,形成了高的合作和高的竞争关系[3]。处在适应形式中的竞争者间合作和竞争的程度都是很大的,导致了企业间的合作和竞争行为常常是在不用的领域中开展的,体现了差异化的竞争特点。例如日立和惠普在全球市场上为了可重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的市场份额进行着激烈的竞争,但同时又在精简指令集的计算机领域方面成功合作。

(二)创新选择

企业的创新选择主要根据创新幅度的不同可分为突变创新和渐进创新,突变创新体现了企业重大的技术创造、全新的产品、服务、技术等创新活动,并且这种创新常常是首次引入市场的,可以满足潜在的消费者需求和领先行业技术趋势,实现企业技术创新上的竞争优势[13]。与此同时,渐进创新关注于企业现有技术、产品、服务上的改良和变化,其创新是对现有产品市场或产品服务进行改进、提升,巩固其技术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份额并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这种创新是渐进性的,具有较低的成本和风险[13]。在自主创新背景下,突变创新和渐进创新都是自主创新模式的不同战略选择,只不过差异在于技术的突破性和创新性幅度不同[14],现有的中国企业一般的创新战略选择都集中在这两种创新选择上。

二、不同竞合关系对企业创新选择的影响

在中国制度转型的动态环境下,企业已经认识到战略合作对自己寻求创新的重要性。但是中国现有经济环境下,竞争异常激烈同时资源也异常稀缺,这使得企业必须关注通过企业间的战略合作来弥补自身资源的不足和降低创新的不确定风险[6],也就是说企业间的竞合战略对企业不同的创新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然而,企业现有的合作关系到底对企业的哪种创新活动有影响呢。孤立型的竞合关系主要针对大型跨国企业而言,这类企业通常具有跨国的规模优势,拥有自身独特的战略和资源,因而他们很少与国际竞争者进行战略合作[11]。他们依赖于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根据市场的产品趋势和客户需求,逐渐改良自身产品服务的创新性。由于缺乏激烈的竞争威胁,孤立型竞合关系的企业常常缺少动机去开展具有重大创造力的产品和服务活动,因而他们在现有的竞争环境中不倾向于投入过多的成本开发突变创新产品,而仅仅倾向于改良现有的技术产品服务,提升持续性的垄断优势和客户的忠诚度。因此,孤立型的竞合关系使得企业更倾向于渐进创新而不是突变创新。

斗争型的竞合关系体现了企业高的竞争性和低的合作性,这类企业往往面临着行业内同等实力的竞争对手的威胁,而且竞争对手与其具有较高的资源相似度和市场相似度[3]。从逻辑上来说企业应当开展突变创新而摆脱竞争对手的威胁,但是在高度竞争和低度合作的状态下,企业很难有效地从竞争对手那里获取开展重大创新所需的异质性资源和核心技术知识;同时,如果企业投入过高的成本去进行突变创新时,很可能面临着与竞争对手竞争失利而导致市场份额丢失的风险。因而,斗争型竞合关系的企业不得不首要解决的是与竞争对手在高相似度市场和资源环境中进行对抗,他们更倾向于操纵行业规范、产业竞争结构、改良现有产品外观、功能、性价比来提高已有消费者的忠诚度和吸引来自竞争对手的潜在客户[3]。因此,斗争型的竞合关系使得企业更倾向于渐进创新而不是突变创新。

伙伴型的竞合关系使得企业具有高度的战略合作和较少的竞争威胁,他的合作伙伴与其实现了资源和能力上的互补,同时合作伙伴间的市场相似度较低,有利于双方追求共同的合作战略目标,实现“双赢”。这种竞争合作关系帮助企业从合作伙伴那里获取异质性的资源和核心技术知识,为企业进行创新提供了资源[15];同时低的竞争可以使得企业不用投入过多的成本来规避竞争的压力。因此,伙伴型的竞合关系使得企业更倾向于突变创新而不是渐进创新。

适应型的竞合关系是指具有较高竞争性的两个企业进行战略合作以实现自己特定的战略目标,具有这类竞合关系的企业实力与合作伙伴相近,但是他们又相互依赖以实现资源互补,因而他们的竞争和合作通常是在差异性的产品市场领域展开的。由于竞争领域的差异性和资源的互补性,使得企业在相似度的产品市场上也面临较少的竞争压力[16,17]。而在自身具有较高竞争优势的产品市场领域中,企业又可以从合作伙伴那里学习到互补性的知识,这非常有利于企业在现有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服务领域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15]。因此,适应型的竞合关系使得企业更倾向于突变创新而不是渐进创新。

三、竞合关系构建策略

企业现有的竞合关系对企业不同的创新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企业实现财务绩效和提升竞争优势往往是基于市场需求进行创新战略的制定和新产品的研发,而不仅仅是依据自身的竞争合作状态而选择不同类型的创新。因而,企业间的竞合关系与企业的创新战略选择应当有着互动共演的作用。换句话说,为了实现既定目标的创新收益(突变创新和渐进创新),企业应当如何发展制定自身的竞合战略,构建适应不同创新选择的企业间竞合关系呢。本文认为孤立型的竞合关系和斗争型的竞合关系都使得企业倾向于渐进创新,这两种竞合关系都反映了低的合作强度,本质上是因为缺乏竞争合作的动机或面临较高的竞争压力,导致了这两种竞合关系实际上是以竞争为主导的企业间关系。相同的,伙伴型和适应型的竞合关系是以高度合作为主导的企业间关系,尽管他们有存在着高的相互竞争状态,但是这种竞争状态是在差异性的市场开展的,其本质意义上还是较多地关注企业间的合作。因而,为了实现企业的不同创新选择(渐进创新和突变创新),企业应当构建适应于不同创新选择和有利于自身获取创新收益的竞合关系,这种竞合关系可以分为“竞争主导型的竞合关系”和“合作主导型的竞合关系”。

(一)渐进创新与竞争主导型的竞合关系构建

专注于渐进创新的企业应当构建于有利的竞争主导型的企业间竞合关系。在动态的中国转型制度环境下,选择渐进创新战略的企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渐进创新提升产品的竞争力,通过不断地改良产品,推陈出新不断吸引新客户并增加现有客户对其公司产品的忠诚度,从而最终实现企业在其具体的产品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赢得较高的财务绩效。为了实现企业的渐进创新商业化和市场收益,企业构建竞争主导型的企业间竞合关系可以推动企业有效地获取渐进创新收益。一是企业采用竞争主导型的竞合关系会给竞争对手带来竞争压力和威胁,迫使竞争对手被动适应该企业在具体的产品市场上的竞争策略,使得竞争对手也无法有冗余的精力和资源开展更具优势的新产品[16,17]。这样以来企业可以很好的控制行业的竞争结构和产品趋势,较好地完成自身渐进产品的商业化并获得高额财务回报。二是竞争主导型的竞合关系也体现了企业间较弱的合作联系,但是这种弱的合作联系也常常可以帮助企业获取一些竞争对手的信息,从而为企业决策作参考,并制定相应的产品改良、升级、营销等方面的策略。

专注于渐进创新的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竞争主导型的竞合关系。第一,企业需要增强其产品在具体产品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或垄断地位,以便更好地控制该产品市场上的竞争结构。这样不仅可以防御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也可以吸引其他次要竞争对手的联盟合作。第二,企业需要制定独特的竞争战略,以确保能够在产品市场上赢得竞争主导型的地位和优势,实现对竞争对手的竞争威胁。第三,企业应当利用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包括知识、技术、社会网络等。一方面,独特的技术知识可以不断改良企业的现有产品服务,迫使竞争对手跟随,形成竞争主导型的竞合关系;另一方面,独特的社会网络资源可以帮助企业在行业内实现较高的市场位置和议价能力,确保企业比竞争对手具有更多的竞争优势。

(二)突变创新与合作主导型的竞合关系构建

专注于突变创新的企业应当构建于有利的合作主导型的企业间竞合关系。在动态的中国转型制度环境下,企业更需要开展突变创新来赢得新一轮的竞争优势。但是中国的企业面临着资源的稀缺和制度环境的不完善,常常无法依赖自身的资源进行突变新产品开发。因而,建立战略联盟合作是实现企业突变创新目标获取巨大收益的重要策略。一方面,企业建立合作主导型的竞合关系,可以从合作伙伴或竞争对手那里学习到互补的资源、知识、技术等,从提升了自身的研发能力和知识存量,加快突变新产品的开发[15];另一方面,合作主导型的竞合关系可以降低企业的创新风险。因为建立以合作为主的企业间关系的前提是竞争对手与该企业不在相似度较高的产品市场竞争,企业不会过多受到的合作伙伴在其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威胁,降低了突变创新产品商业化失败的风险,保证了企业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可以顺利在已有的产品市场上进行竞争并获得创新收益。

专注于突变创新的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合作主导型的竞合关系。首先,企业需要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因为他们拥有企业创新所需要的互补性知识、技术和其他资源,这是开展合作主导型竞合关系的基本要求。企业可以与合作伙伴分享互补性资源,形成相互依赖关系,持续进行资源交换,从而推动企业突变创新活动的开展。其次,在建立企业以资源互补为主的合作关系时,企业需要加强伙伴间的信任和承诺水平,并需要使伙伴感知信任和承诺。但是适当得竞争或冲突行为也是极其必要的,因为适当的竞争可以提高合作效率,促进隐性知识的涌现[8]。最后,合作主导型竞合关系的构建必须避免企业与合作伙伴在高相似度的产品市场进行竞争,无论企业与合作伙伴本身的竞争关系是否激烈,但是构建合作主导的关系时,必须确保双方的合作产生的突变创新产品属于不同的产品市场领域,避免通过合作产生的新产品成为激烈的竞争对手[17]。因为在高相似度产品市场进行合作容易导致新产品的同质性,甚至造成合作联盟的瓦解,并使得企业付出较高的合作成本而无法最终获取突变创新收益。

四、结论

本文分析解决了企业间的四种竞合关系如何影响企业开展渐进创新和突变创新,同时也构建了基于不同创新选择的企业间两种竞合关系的构建策略。研究结果首先强调了孤立型的竞合关系使得企业更倾向于渐进创新而不是突变创新;斗争型的竞合关系使得企业更倾向于渐进创新而不是突变创新;伙伴型的竞合关系使得企业更倾向于突变创新而不是渐进创新;适应型的竞合关系使得企业更倾向于突变创新而不是渐进创新。其次,研究结果认为专注于渐进创新的企业应当通过增加垄断优势、制定独特战略、利用独特资源优势构建于有利的竞争主导型的企业间竞合关系;专注于突变创新的企业应当通过寻找互补性资源、增加合作信任承诺依赖水平、减少与竞争性合作伙伴的同类市场竞争等手段构建于有利的合作主导型的企业间竞合关系。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企业的创新实践和合作实践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竞合关系制定相应的创新策略,这类企业往往关注绩效,而不在乎通过何种创新实现财务绩效的提升,因而企业应当识别自身的竞争合作关系,制定有效的渐进创新或突变创新的研发策略;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已有既定的创新选择战略,那么他们应当识别竞合关系对创新的影响作用,构建与自身创新选择战略匹配的竞争主导型的竞合关系或者合作主导型的竞合关系。这类企业常常不仅关注绩效目标,也关注其创新战略的实施重要性,比如通过突变产品获得行业声誉、竞争地位、技术领先性。因而,拥有既定创新选择战略的企业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构建有利的企业间竞合关系,确保自身创新战略目标的实现。

创新与演化 篇2

摘要:文章采用Matlab仿真软件动态模拟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融入生态特征的变异率(Mutation Rate)和杂交率(Cross-over rate)来模拟生产者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运行机理;并研究技术创新演化过程中的外部和内部动力机制,分为环境选择( Environmental Selection )和种内选择(Constructional Selection);同时,运用生态演化效率指标来测度技术创新发展情况;文章提出技术创新相关生态策略,对持续性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技术创新;智能体建模;演化;变异;杂交;matlab

一、 技术创新演化与智能体的研究进展

1. 技术创新演化的研究。熊彼特20世纪30年代最早提出技术创新的演化概念,此演化与生态群落演化有相似性:(l)进化机制相似。达尔文(1859)提出,生物的进化依靠多样性、遗传性和自然选择三种核心机制来完成。“多样性”意味着物种至少有一个重要的可分辨的特征;“遗传性”确保物种特征能够稳定复制;“自然选择”意味着一些物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压力,而且通过繁殖会增加总量。尽管企业与生物有很大的区别,但是这三种机制在企业技术创新演化中同样起着相似的作用。可以说,企业有不同技术创新能力等的不同,比如不同的专利和技术成果,表现出企业的“多样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传递核心竞争力,也表现出“遗传”特性;最后,市场竞争以及企业的成长与衰退,提供了与自然选择相类似的市场选择机制。(2)进化的方式相似。生物的变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渐进的,一种是突变的。与此对应,企业的演化也具备这两种方式。企业渐进式技术创新演化过程是缓慢且连续的。对于初创时期的企业来说,本质上是一个初级的“学习型企业”,在所有的领域都要进行摸索。随后,每一次成功经历都将作为经验和知识被保留下来,并且将这种经验融入到日常的经营中去,逐渐形成企业稳定的、适应环境的DNA。

2. 智能体(Agent)模型仿真的研究。是由美国Minsky教授最早提出智能体(Agent)的概念,描述一个具有自适应、自治能力的硬件、软件或其他实体,其目标是认识与模拟人类智能行为。Delre(2007)将ABMS用于营销管理的促销活动选择上,对不同营销策略进行仿真,并将仿真的重点放在促销的目标与时机上;Hur(2010)的研究是致力于以技术不确定性和赢家通吃为特征的多等级竞争,他运用了ABMS来了解这种竞争的动力,尤其是当竞争者之间表现出异构行为的情况下;Oliva等(2010)建立了一个基于智能体的投入产出非工作性模型,他们将每一个基础设施分解成为相互关联的要素,通过考虑要素之间的资源交换来研究基础设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与国外相比,余强毅(2014)使用matlab平台,开发Agent模型来研究农业土地系统复杂性与动态性,表达特定区域内的农作物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过程,完成黑龙江省宾县的区域实证研究;金淳(2013)以移动商务环境下的餐饮推荐系统为例,分析了消费活动过程中顾客与服务的交互行为,以及情境因素对顾客消费的影响,构建了服务推荐及顾客行为规则,并在REPAST环境下实现了Agent仿真模型。陆云波(2013)对任务、流程、人员和组织进行Agent建模,模拟隐性工作的涌现,输出工期、成本、质量、隐性工作和工作积压等定量结果,评估项目组织与流程的匹配度,这一模型有助于促进项目组织和流程设计的定量化研究;杨敏(2013)比较了AB建模和基于方程(equation-based,EB)建模在建模过程上的区别,从结果验证、过程验证和模型对接研究三个方面回顾了AB模型验证的主要方法论问题和相关研究进展,指出建模工具标准化、一致性判断、灵敏度分析和参数空间压缩技术是未来AB模型验证的主要方向。

3. 小结。基于以上技术创新演化和智能体(Agent)模型仿真的国内外研究,目前技术创新演化还停留在定性或者理论模型阶段,尚未从时间角度来连续地观察技术演化过程中的驱动机制和演化程度的定量分析。本文全新演绎企业技术创新动态演化过程。因此,在matlab仿真平台上,采用智能体模拟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融入具有生态特征的变异率(Mutation Rate)和杂交率(Cross-over Rate)来形象地分别表示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并探讨技术创新演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机理:环境选择(Environmental Selection)和种内选择(Constructional Selection);同时,运用演化效率指标来描述技术创新演化情况。

二、 agent建模与生态模拟算法

1. agent建模与算法。在本文仿真系统中,有两类agent,包括生产者agent和消费者agent,这里假设生产者同属于一个行业,例如生产电脑的电子品行业。

所有生产者的集合如下:

4. 演化算法模拟。

Step 1:初始化两个生产者1和生产者2(Producer1、Producer2),每个生产者有初始生命值来表示当前企业规模(生产者可以消耗生命值来生产产品,如果生命值为0,则生产者无法进行生产),各自随机生产一种产品。市场有三类消费者,分别有不同的效用权重评价函数,三类消费者占市场比重为(30%,30%,40%)。

依次执行Step2、Step3、Step4,重复循环100次:

Step2:每个生产者以合作创新概率?琢分别生产新产品(生物界称为杂交率?琢∈(0,1),Cross over rate)。两个生产者是这样交换技术的,从Producer1、Producer2已生产出来的产品中,分别随机取两个已有产品:G1={g1,…,gN}、G2={g′1,…,g′N}。随机产生一个整数n∈[1,N],n分别将G1,G2分割成四个片段G11={g1,…,gN}、G21={gn+1,…,gN}、G12={g′1,…,g′N}、G22={g′n+1,…,g′N}。将G11与G22合成,G12与G21合成,即组成两个新产品分别是G′1={g1,…,gn,g′n+1,…,g′N}、G′2={g′1,…,g′n,gn+1,…,gN}。

Step3:每个生产者以自主创新概率(生物界称为变异率?茁∈(0,1),Mutation rate)。生产者通过生产一个新产品G={g1,…,gN},随机数gi∈[1,10]。由此可生产出不同的产品个数10N。

Step4:比较所有产品的加权效用值E(环境选择Environmental selection),选出具有最大加权效用值E的产品id,即此产品受市场欢迎,下期增加此产品的产量6个,下期其他产品减少产量2个。并根据相应的产量来调整两个生产者的生命值,受市场欢迎的产品隶属生产者增加能量值Energy,同时,由自主创新所生产出的产品所获得的能量值大于生产者合作创新生产出此产品所获得的能量值。生产其他产品的其余生产者减少生命值。

Step5:这段技术演化过程中的,观察两个生产者生命值Energy、产量Output(每个生产者生产的所有产品产量)、演化效率值(AVF、AVE、maxFC)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其中,maxFC取所有产品平均效用FC中的最大值:MAX(FC1、FC2、FC3、…)。

三、 模拟仿真分析

根据技术创新演化过程中,我们设定,生产者1规模比较大,生产者2规模相对小;自主创新投入成本大于合作创新,且风险大,但一旦创新产品获得成功,自主创新所获得的利润反而大于合作创新。我们从时间维度观察两个生产者规模、产量、市场主导产品种类、生态效率的变化,演化过程中存在三种情况,也与现实相仿:(1)第一种情况:生产者2规模超过生产者1的规模,即“长江后浪推前浪”;(2)第二种情况:生产者1规模依旧大于生产者2规模,并且差距越来越大,即“强者更强,弱者更弱”;(3)第三种情况:生产者1规模与生产者2规模同比增大,即大小企业携手“各领风骚”

第一种情况中:起初,生产者1的产品占市场主导地位;在第10步时,生产者1基于大规模企业资源进行自主创新(mutation),同时,小企业的生产者2通过加大研发投入经费、高科技人力资源、或通过模仿基础上再创新占主导者生产者1的产品等方式来提升自主创新力度,如此迎头赶上;在第10步~30步之间,可以观察到生产者1和生产者2的产品通过环境选择(Environmental Selection)优胜劣汰,已分别占领市场,两者的市场地位旗鼓相当;在第30步时,生产者2依旧地“吃老本”,小企业生产者2具有“船小好调头”的活力,再次自主创新,他的产品恰好迎合了市场,由此完全占领了市场,并超越了生产者1,持续地增加占主导市场产量,从而规模日益壮大。从整个创新进程来看,生产者2的自主创新虽然在短期内可能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各种资源等投入成本,但其在长期内对经济的贡献却完全弥补前期创新投入的大量成本,自主创新改变企业命运,呈现“长江后浪推前浪”局面。同时,在各企业自主创新阶段,规模和产量同方向变化,并且种内选择(Constructional Selection)为AVF的变化,环境选择(Environmental Selection)为AVE的变化,两者都有明显的波动,并且AVF>AVE,由此说明种内选择激烈程度大于环境选择。

第二种情况中:起初,生产者1的产品占市场主导地位;在第10步时,生产者2由于规模比较小,希望通过自主创新来占领市场,但此次自主创新的产品并没有通过市场的种内选择,自主创新所带来的大量成本投入反而没有给企业带来相应的利润回报,收入小于投入,面临亏损境遇。而生产者1凭借规模大的好口碑,产品一直占领市场,呈现越来越强的势头;在第25步时,生产者1规模大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凭借强大的研发资源再自主创新来保持市场产品主导实力,持续地保持“霸主”地位;在第30步时,为了能“破釜沉舟”来扭转亏损,生产者2再次自主创新,不幸的是,此次的新产品仍旧没有受到市场的认可,使得企业每况愈下,而生产者1依旧牢牢占据市场,呈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

第三种情况中:起初,生产者2的产品占市场主导地位;在第10步-30步之间,生产者2不断地进行自主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不断地锐意进取,创新产品一直占领市场,将产品所得利润不断反馈到自主研发投入,自主研发投入继而又创新出新产品,不断地实现正反馈;在第25步时,大型规模企业的生产者1意识到后起之秀小企业生产者2所带来的“危机感”,凭借其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基础进行企业改革技术创新,其所自主创新的产品赢得部分市场的认可,继而两个生产者的产品瓜分市场,不分伯仲;在第50步时,面临着市场多元化,生产者1和生产者2意识到单个企业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技术创新对多学科,多领域知识融合的需要,同时,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和竞争的加剧也导致企业独立自主创新的不确定性增加和成本加大,如果忽视合作创新,搞闭门造车式的自主创新,在时间和成本上都是不合算的,而双方有不同的技术优势。两者可以通过优势互补,共同研发、共担成本和风险,共享创新成果的一种创新模式。这期间,创新成本投入相对小,分享利润相对减少,来实现共赢,携手齐头共进,“各领风骚”局面。同时,无论是自主创新还是合作创新阶段,随着创新活动越多,种内选择AVF和环境选择AVE也越波动剧烈。

四、 结论与展望

通过本文模拟仿真发现,技术创新演化过程是一个比较慢长的动态的复杂过程,企业对创新方式的选择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决策过程。不同规模企业在同一时期选择技术创新的方式是不同的,有的选择自主创新,有的选择合作创新,并不是所有的企业现阶段都能进行自主创新,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进行合作创新的条件和基础,不同场合下两种创新方式会有不同的效果。自主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尤其是中国互联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同时,合作创新是共赢发展之路。二者都是企业获得先进技术,参与市场竞争的手段,可以相互替代,也可以相互补充,不同场合下两种创新方式会有不同的效果,两种技术创新模式和经济增长率组成的系统在长期构成一个稳定的过程,在长期内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未来,本文还需要从下面三个角度进行拓展:(1)把上游生产者作为第三类agent;(2)增加生产者个数,如此可以观察仿真系统内3个以上生产者如何进行合作创新,构建更为复杂的创新交互系统。

参考文献:

[1] 袭希.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演化机理及相关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位论文,2013.

[2] 陈鸣麟.互联网产业的生态群落运行机理与演替过程研究[D].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08.

[3]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著.舒德干,等译.物种起源[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4] 李朝霞.企业进化机制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5] 朱华.最浙江产业群:产业网络成长轨迹和动力机制[J].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6] 肯·巴斯金.公司DNA——来自生物的启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号:12&ZD026)。

作者简介:罗守贵(1963-),男,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创新与产业发展;王炜(1984-),女,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发展与创新。

创新与演化 篇3

1 区域物流系统研究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西方学界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重视物流系统的区域经济效益研究, 并将物流系统建设与区域开发联系起来, 关注区域物流系统的效率、资源的整合配置与利用、物流政策协调, 以及区域可持续性发展等问题, 物流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和重要研究课题, 并作为一个综合、开放的社会化过程, 研究环境、产业结构、生产模式以及技术等因素对物流企业、企业物流活动和供应链物流创新与变革的影响。但这类研究的出发点多为企业创新策略和发展战略服务, 而从中/宏观角度整体把握物流系统创新和发展的研究并不多见。

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走向区域物流现代化的过程中, 并非在简单的重演西方所经历的物流产业的演进阶段, 存在着其独特的创新内容和演化机制。众多国内学者已经针对我国区域物流的构成、创新与发展问题分别从微观、宏观及特定区域展开了一系列相关研究, 如董千里等人 (1998) 提出采用企业集团和多企业聚合等方式是实现区域物流系统化的有效手段;马立宏 (2002) 的研究认为我国应构建以城市为核心的点轴型区域物流发展体系;赵黎明、徐青青 (2003) 指出区域现代物流体系构建的三大支持平台, 以及区域物流系统空间演化的六大规律;刘秉镰 (2004) 对区域物流内涵以及物流需求构成进行了探讨, 提出能够应用于区域研究的基于产业关联的物流需求测算方法, 并构建了物流业与城市产业关联的投入产出模型;桂寿平等人 (2005) 利用灰关联理论定量分析区域物流的影响因素;宋健坤 (2004) 的研究指出促进增长型系统是中国区域物流发展的主要改革战略, 并提出了“系统性双向耦合模式”的中西部地区物流产业增长模式。随着经济发展区域化趋势的日益明显, 物流业的创新、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众多学者认为,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 关于区域物流理论的研究焦点在于区域物流增长机理和区域物流框架体系上取得突破。这需要链接微观与中/宏观领域, 并相应增加对区域物流政策的研究, 关键之一需要对区域物流系统创新机制与演化机理的洞悉, 而目前这一领域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视角

2.1 复杂适应系统 (CAS) 理论与区域物流

1994年, 霍兰 (Holland) 教授在多年复杂系统研究的基础上, 以“适应性造就复杂性”为基本观点, 提出了关于复杂适应系统 (Complexity Adaptive System, CAS) 比较完整的理论, 之后经过多位学者的充实, 成为人们研究复杂系统的主要手段。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基于Agent的模型已在众多学科中的复杂系统研究中得到应用, 如经济、生态、认知、管理等科学研究等, 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2004年, 王飞跃、戴汝为等八位著名学者联合提出利用复杂系统理论研究城市交通、物流和生态综合发展问题的总体思路, 建立三者综合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体系[1]。

区域物流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的诸多特征, 如层次性、开放性、聚集性、自组织、自适应、协同演化等, 是一个多主体的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认为系统演化的动力本质来源于系统内部, 由微观主体的相互作用生成宏观的复杂性现象, 其研究深度不仅限于对客观事物的描述, 更着重于揭示客观事物构成的原因及其演化的历程[2,3]。借助CAS理论和方法, 能够深刻揭示区域物流系统创新及其演化的历程。

2.2 复杂感知反应系统 (SARs) 理论与区域物流创新与演化

复杂感知反应系统 (Sensitive and Reactive System, SARS) SARs是一类具有感知反应现象和行为的特殊复杂系统, 其边界具有多变、易变的特点。当环境条件和系统结构条件达到某种组合时, 系统的边界有可能发生扩张或收缩, 从而形成一个具有不同规模、不同特性的新系统。SAR系统理论以系统演化作为研究的中心任务之一, 认为开放系统的复杂性是由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产生的, 而这种相互作用关系最集中的体现在系统边界上, 因此必须把系统、环境以及边界三者一起放到一个更广泛的全系统中进行处理;在全系统中由于本体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因而本体系统的边界就成了一个具有丰富层次的“色谱边界”, “色谱边界”的层次性由有关要素的感知反应强度决定, 感知反应临界带不同宽度的分布及其组合确定了系统的演化方向和演化道路[4]。

区域物流创新与演化的过程同时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借用Stacey等人 (2000) 的观点[5], 区域物流系统和区域内其他产业系统及环境构成共同演化的大系统, 并在创新和学习中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 由于与区域内其它产业、经济实体的高度结构关联使得区域物流与区域环境的关系不能仅简单描述为系统与环境的二元关系。因此在研究中需要一方面引入认知科学的认知发生论观点, 将区域物流系统看作是由很多具有不同创新信念和期望的主体组成, 用一种基于认知的观点来描述区域物流创新系统, 如各种信念、期望, 以及基于这些信念和期望的决策、创新战略规划和行动等;另一方面通过融入复杂系统感知反应系统理论的内核, 将传统二元的系统与环境研究, 转化为三元的区域物流本体系统、感知反应边界 (创新边界带) 、区域环境的研究, 探索区域物流创新机制以及系统演化的时间旋进、空间旋进、环带边界特征与规律。

2.3 “规划经济增长极”概念和方法与区域物流设计规划

规划经济增长极的概念和方法是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交通运输政策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政策的工具[6]。从空间分布角度看, 现代经济的发展总是首先在运输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或区域形成经济增长极, 经济增长极之间通常都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并在它们之间形成“经济场”, 从而对它们之间的地区和其他地区产生经济极化作用, 带动整个经济更有效有序的发展。就区域层面来说, 区域物流系统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扩展的载体和主要力量之一, 通过区域物流系统的设计与规划, 使之促进经济增长极生成与发展并使区域的产业结构合理化, 为技术创新作用发挥和经济增长铺平道路。

3 基于复杂系统观的区域物流系统创新与演化

3.1 两类协同进化路径

协同进化作为现代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观, 因其特别适合于复杂进化系统的动态描述, 已在不同层次上被应用。已有的研究表明, 协同进化对于解决系统内部各单元之间既冲突又相互依赖的问题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在区域物流系统创新与演化过程中, 呈现出两类协同进化路径:

首先, 区域物流作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 作为其主体要素的物流企业的自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形成了对环境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竞争力。系统内部是一种协同进化关系, 维持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各成员在利益上的相互妥协而形成的利益相对一致性。在知识经济社会中, 物流企业的协同进化表现为“竞合关系”, 一方面通过合作扩大资源和市场的规模, 共享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 并提高其学习能力, 解决产业集中度低、过渡竞争、市场自我组织能力差等问题;另一方面, 协同进化并不排斥竞争, 促进协同进化的竞争并非是两败俱伤的恶性竞争, 而是表现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学习能力的竞争, 如技术领先地位、新市场开发等方面。

其次, 将物流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要素, 由于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存在着高度的结构关联, 区域物流的发展呈现出与其他产业和环境协同进化的关系。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物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处于关键环节, 它的发展对于理顺产业结构、利用结构效应推动现代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产业结构关联的基础是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联系, 而这种联系是通过产品的运动来实现的, 即通过中间产品的使用 (消耗) 及其使用程度使产业之间发生相应的生产技术联系。在技术进步这一要素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时, 物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对产业结构关联水平有很重要的影响。物流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另一方面其发展使得经济结构合理化, 有助于技术的扩散, 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2 感知反应边界 (创新边界带)

根据复杂感知反应系统理论的观点, 区域物流系统与环境存在着物流、信息流和感知反应流的输入输出关系, 分别对应着物质结构、信息结构与感知反应结构。区域物流系统与感知反应边界及区域环境构成一个全系统, 感知反应边界孕育系统创新, 降低系统创新过程中的“摩擦成本”。

区域物流系统在区域环境作用下通过感知反应边界不断进行系统结构的调整和演化。一方面体现在区域物流系统对区域成本、资源、市场、产业、聚集效应、基础设施、制度要素等方面的感知与反应, 实现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社会要素的协同;通过物流联盟、物流园区、供应链协同等方式进行系统创新及扩散。实现区域物流的组成形式与区域经济、社会状况的适应, 最终能够实现降低交易费用, 提高物流主体经济效益的目标。另一方面体现在物流产业正在不断与服务业、制造业和其他产业进行产业融合, 产业价值链不断被解构和重组, 新型业态不断涌现, 新型企业组织结构不断演进, 如第三方、第四方物流集成商的产生。而区域物流系统在空间上表现为空间配置方式的变化, 与相关经济及制度要素结合产生了物流空间层次的演化, 如物流中心城市、交通经济带、物流网络、物流圈, 产生了物流经济的聚集性经济优势。

3.3 系统创新与演化的动力

(1) 社会经济动力。

借助协同学理论, 区域物流形态的变化是受区域间分工贸易、区际产业转移、区域经济的结构规模和效率等序参量决定的[7]。这些因素最终以市场需求、资源需求与竞争、技术进步方式推动区域物流系统创新与演化。在推动区域物流创新与演进的动力体系之中, 资源与需求拉动是根本性的, 同时物流业作为一个对科学技术依赖程度较高的行业, 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正在创新物流产业的业态, 引起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变, 顺应物流需求多元化、个性化、“一站式”服务的发展趋势。

(2) 产业间协同动力。

物流业已经在各个层面与其他产业进行对接和联动, 在产业边缘地带激发出各种新的产品和服务方式, 以行业实践丰富产业融合的内容。产业间协同和融合不仅激发了创业精神, 促进区域物流新型业态和新型组织的出现, 而且促进物流企业在特定空间的聚集, 以竞争合作的方式推动科技创新和组织创新。

(3) 产业内动力。

创新收益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是推动物流企业进行创新的最根本动力。而创新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不仅依赖于特定机构的表现, 而且要依赖于它们作为知识生产和使用系统中要素相互之间的作用, 以及它们与社会制度 (如价值、观念、法律制度等) 的关系, 促使创新系统化并向协同进化方向发展。其中区域物流创新联盟的形成和有效管理, 是促进区域物流系统发展和演进的重要策略之一。区域物流创新联盟的形成及有效管理方式, 包括政府主导型、产业牵引型、产学研拉动型, 会根据各区域特点和区域物流系统发展阶段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

此外, 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观点, 区域物流系统的制度体系是信息、标识和积木的重要载体之一[8]。区域物流系统的制度体系及其创新, 包括基础制度、核心制度和保障制度及其创新, 将促使区域物流系统向进化方向发展。

4 总结及研究展望

本文基于复杂系统理论观点, 指出了区域物流系统两类协同进化路径以及感知反应边界 (创新边界带) , 并分析了系统创新与演化的三种动力, 试图弥补现有区域物流领域研究的不足, 扩大复杂系统科学的应用研究范畴并起到示范作用。而未来的研究将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1)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区情”的区域物流创新理论体系。在我国区域物流现代化的过程中, 存在其特殊的创新内容与演化机制, 需要充分考虑我国转型期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物流系统特征、政府管制等特点,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区情”的区域物流创新理论体系。

(2) 针对区域物流系统创新与演化所呈现出“微观主体的相互作用生成宏观的复杂性现象”的特点,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来深入揭示区域物流系统创新要素构成的原因及其演化的历程。

(3) 将物流政策与制度体系建设及其创新作为系统协同创新与演化的重要变量纳入到整体研究体系, 寻找其作用的系统杠杆解, 为政府规划、治理与管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摘要: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复杂感知反应系统理论以及区域物流设计规划方法, 对区域物流系统协同创新与演化进行研究。指出区域物流系统两类协同进化路径以及感知反应边界 (创新边界带) , 分析系统创新与演化的三种动力:社会经济动力;产业间协同动力;产业内动力, 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区域物流系统,协同创新,复杂适应系统,复杂感知反应系统

参考文献

[1]王飞跃, 戴汝为, 张嗣瀛, 等.关于城市交通、物流、生态综合发展的复杂系统研究方法[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04, 1 (2) :60-69.

[2]HOLLAND J H.Hidden Order[M].Reading M A.:Addison-Wesley, 1995.

[3]成思危.复杂性科学探索[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1999.

[4]严乐广, 王浣尘.边界沉思[J].管理科学学报, 2000, 3 (1) :79-86.

[5]STACEY R D, DOUGLAS G, PATRICIA S.Complexity and Man-agement-Fad or Radical Challenge to systems Thinking?[M].Lon-don:Routledge, 2000.

[6]刘秉镰.现代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7]国世旭.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商学院, 2007.

创新与演化 篇4

关键词:个人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配置 演化博弈

中图分类号: G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6-0095-06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丰富使得创新活动的交流变得越来越便利。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信息资源占据着不可忽视的战略地位,信息资源的配置、共享以及利用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的重要指标。在区域创新体系下,区域成员之间的合作逐渐成为区域发展战略的主导方向。为了使区域成员合作后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优于各成员之前独立运作的局面,在信息资源共享与配置层面上, 各成员在区域间如何合作、协调, 以达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显得格外重要。

按照信息所有权人的不同,有学者将信息资源分为私人信息资源、自然信息资源和公共信息资源[1]。私人信息资源一般是指由私人生产和提供的信息资源, 其生产成本由私人承担, 采用等价交换的市场供给方式。公共信息资源一般是指政府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平而向社会提供的信息资源[2];而自然信息资源是一切自然物自身发出的, 它包括来自无机界和生物界的信息资源[3]。目前从文献调研的情况来看,公共信息资源的配置与共享一直以来是信息化社会中各个学者关注的焦点,而对于个人信息资源的配置主题,各个学者研究的并不多。本文通过建立下面关于个人信息资源配置的演化博弈模型,对个人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行分析,进而说明个人信息资源的配置问题。

1 区域创新体系下个人信息资源配置的内涵

众所周知,个人信息资源配置的研究对象是个人信息资源。一般而言,个人信息资源具有消费上的排他性和竞争性特征,这也决定了个人信息资源是可以参与市场竞争的[3],因此,个人信息资源配置是一种典型的信息资源的市场配置模式。传统的个人信息资源的配置必须在帕累托最优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还必须遵守市场价值规律——供求规律以及竞争规律等。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4]。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个人信息资源在信息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使得信息需求和信息供给形成一种动态平衡,从而有效地提高信息配置效率[5]。综上可以看出,传统意义上的个人信息资源配置过程只注重了个人信息供需的平衡,而且所配置的个体信息资源是分散形成且动态分布的,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以及有序的组织。

区域创新体系侧重于创新活动的实施,它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尤其是知识的创新,然而任何创新都不可能是单个层面的孤立创新。如果不把其中相关的知识资源系统地开发利用,就不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的知识。因此区域创新体系下个人信息资源进行配置的第一步就是对配置过程中所涉及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重组,通过建立信息联盟、信息门户以及相应的信息保障措施,对信息配置的效率、信息资源的质量、信息配置的成本以及相应的信息服务来进行自发的调节,使得信息资源配置的个体在这四个关键方面拥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促进知识的转移和创新。

2 博弈模型的参与者以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区域创新体系下个人信息资源配置博弈模型的参与者

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区域成员之间的合作是区域发展战略的主流。各经济成员既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传播者、加工者,也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假设一个由n个经济行为者组成的网络,建立了一个信息联盟,每个经济行为者都拥有一定数量的信息资源,每个人都自愿提供信息资源,用于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各个经济行为者也可以在这个信息共享联盟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每一个经济行为人都符合“经济人”的假设,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6]。也就是说,在信息联盟中,每个成员既有特定的义务又可以享有一定的权利,每个成员都具有信息资源的提供者以及获取者两重角色。本文只考虑一种情形,假设在信息联盟中群体1是信息资源的提供者,群体2是信息资源的使用者,所得的结论同样适用于群体1是信息资源的使用者,群体2是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因此,这一博弈模型中,相关的参与者包括信息资源的提供者(P),信息资源的使用者(U)。同时,在信息共享联盟中,各个信息资源的提供者提供的信息资源质量良莠不齐,其中大致可以分为优质信息资源以及劣质信息资源,其中优质信息资源是指那些具有新颖性、价值性特征的信息,而劣质信息资源是指那些重复性高,价值性低的信息。如果提供不同质量的信息资源的经济行为者在信息联盟中获取信息的权利是相同的,那么就会造成在信息联盟中“搭便车”的现象,最终导致信息联盟的坍塌,不利于创新体系下区域经济的战略发展。因此,在这一博弈模型中,相关的参与者还包括信息资源的管理者(M),也就是起到管理作用的组织或机构。

⑴信息提供者(P):在提供信息时,P面临着两种选择,分别是提供优质信息或者劣质信息。如果劣质信息是P的选择,那么其将付出一定成本C1(C1>0),信息的价值为0;但是如果优质信息是P的选择,那么其将会付出额外的努力,付出的成本将会增加,为C1+γ(其中γ>=C1),信息的价值为V(V>=C1+γ)。

⑵信息使用者(U):在信息联盟中,信息使用者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需要查找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要付出一定的成本C2。在查找到相关的信息后,U无法得知信息的优劣。在此情况下,U有两种选择:获取或者不获取。若获取信息,U将支付P一定的积分W1(C1+γW1+C2),不希望获得劣质信息。

nlc202309040859

⑶信息管理者(M):在信息联盟中,M的主要职责就是对于P的信息进行管理,如果确定P提供的是优质信息,则给与P一定的奖励积分W2,若确定P提供的是劣质信息,则奖励积分为0。在此,本文假设若P提供的是优质信息,则M能够百分百的判断出;若P提供的是劣质信息,那么M将有一定概率的判断失误。即当P提供的是劣质信息时,M以概率α判断其为优质信息,并且给予奖励积分W2。

根据以上假设分析,本文将分三种情况进行演化博弈分析:第一种情况是没有信息管理者的介入,信息联盟中只有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时演化博弈情况;第二种情况是信息管理者介入下信息联盟的各成员演化博弈情况;第三种情况是充分发挥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的主观能动性,去除信息管理者的参与,在考虑未来收益的情况下信息联盟的各成员演化博弈状况。

2.2 相关理论基础

在本文中,主要用到的理论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⑴重复博弈。重复博弈[7]是指同样结构的博弈重复多次, 其中的每次博弈称为“阶段博弈”。重复博弈通常有三个特征: ①前一阶段的博弈不会改变后一阶段博弈的结构; ②所有参与人都观测到博弈过去的历史; ③参与人的总赢利是所有阶段博弈赢利的加权平均值。

⑵有限理性博弈。有限理性博弈分析的关键是确定博弈方学习和策略调整的模式 根据不同层次的有限理性,可分为两种典型的类型[8]: ①具有快速学习能力的小群体成员的反复博弈对应的动态机制,称为“最优反应动态”,它是具有较高学习能力、能快速进化的高层次有限理性;②对于学习速度很慢的成员组成的大群体随机配对的反复博弈,策略调整采用生物进化的“复制动态”机制模拟。它是一种较低层次的有限理性。

在本博弈模型中,我们假设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有限理性博弈方,这是因为他们大多都是普通人员,理性有限,而且在博弈的过程中也不容易判断信息的优劣。有限理性意味着博弈方往往不会一开始就找到最优策略,会在博弈过程中学习博弈,即通过多次重复博弈,不断学习和演化,最终找到实现各自得益最大化的均衡点[9]。在反复博弈过程中具有大群体随机配对的特征,较为符合有限理性博弈的第二种类型,因此我们采用生物进化的“复制动态”机制来模拟这一过程。

3 区域创新体系下的个人信息资源配置的演化博弈分析——无激励机制

3.1 演化博弈模型

在无激励机制下,信息联盟中参与博弈的成员只有信息的提供者与信息使用者。信息提供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意愿以及相关状况来选择提供何种信息,信息的使用者在不知道信息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是否获取信息,博弈双方在博弈的过程中同时做出决策。假设,在这一博弈过程中,我们假设信息的提供者提供优质信息的概率β(0?β?1),提供劣质信息的概率是1-β;信息的使用者获取信息的概率是θ(0?θ?1),不获取信息的概率是1-θ(演化博弈支付矩阵见表1)。

根据上述的支付矩阵,信息提供者选择提供优质信息和劣质信息的期望得益分别是Py=θ*(W1-C1-γ)+(1-θ)*(-C1-γ)与Pl=θ*(W1-C1)+(1-θ)*(-C1),相应的总体期望得益是P=β*Py+(1-β)*Pl;信息使用者选择获取或者不获取信息的期望得益分别是Uy=β*(V-W1-C2)+(1-β)*(-W1-C2)与Un=β*(-C2)+(1-β)*(-C2),相应的总体期望得益是U=θ*Uy+(1-θ)*Un。

根据演化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信息提供者选择提供优质信息复制动态方程为:dβ/dt=β*(Py-P)=-β*(1-β)*y,同理信息使用者选择获取信息的复制动态方程为:dθ/dt=θ*(U-Uy)=θ*(1-θ)*(β*V-W1)。

3.2 演化博弈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根据进化稳定策略,一个稳定状态必须对微小的扰动都具有稳健性。即要求当干扰使x出现低于稳定状态的x 点时,dx/dt必须大于0,当干扰使x 出现高于稳定状态的x点时,dx/dt必须小于0,这样才能保证回复到稳定状态。对于博弈方P来说,令其复制动态方程为0,得到均衡点为β=0和β=1;对于博弈方U来说,令其动态方程为0,得到的均衡点为θ=0,θ=1以及θ=W1/V。下面分别从各博弈方的角度来分析均衡点的稳定性:

对于博弈方P来说,当β=0时,dβ/dt=0,处于稳定状态。具体来说就是此时信息联盟中所有信息提供者提供的都是劣质信息;当出现干扰因素后,β>0,换句话就是说此时联盟中有一部分信息提供者开始提供优质信息,但是由于已知γ>0,此时dβ/dt<0,根据上述信息提供者的复制动态方程,可知Py

对于博弈方U来说,当β=W1/V时,dθ/dt始终为0,即博弈方U的所有状态都是稳定状态。也就是说,博弈方U群体中都会维持自己的初始策略不变。当β>W1/V, θ=0,θ=1是稳定状态,当出现微小波动后,即0<θ<1时,即博弈方U中个别人采取获取策略时,博弈方会发现此时的期望收益大于总体的期望收益,所以采取“获取”策略的博弈方越来越多,最后所有的博弈方都会采取“获取”策略,达到稳定状态;当βnlc202309040859

结论1:在无激励机制的状况下,提供劣质信息(也就是β=0)是博弈方P唯一的进化均衡,对于博弈方U来说,当β> W1/V,演化博弈的结果是获取,而这与β=0相矛盾,显然不能成立。综合考虑来看,博弈方U的最终进化均衡就是不获取。因此,系统最终的均衡状态是信息提供方提供劣质信息,信息获取方不获取。

从信息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信息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是配置的最优,在没有激励机制的状况下,信息的提供者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成本来提供具有高价值的信息,从而导致信息获取者不愿意获取信息联盟的信息,这也说明了信息资源的私人配置无效,信息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最终信息联盟中,所有的信息均为劣质信息,其成员不愿意获取信息,同时由于成员的双重角色性,不获取信息的同时也不会再提供信息,最终信息联盟将成为一滩“死水”,成员将会逐渐退出联盟,联盟瓦解。

4 区域创新体系下个人信息资源配置的演化博弈分析——有激励机制

4.1 演化博弈模型

在激励机制下,就要引入博弈模型中另外一个参与者——信息管理者(M),信息管理者主要是审核信息提供者提供的信息,若为优质信息,则给予一定的奖励积分,若为劣质信息,则无奖励积分。信息管理者不影响信息提供者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这样主要是激励信息提供者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信息,提高个人信息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在此种状态下,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演化博弈的支付矩阵如下所示:

同样,我们仍然假设信息提供者以概率β提供优质信息,信息使用者以概率θ来获取信息,根据上述的支付矩阵,信息提供者选择提供优质信息和劣质信息的期望得益分别是Py=θ*(W2+W1-C1-γ)+(1-θ)*(W2-C1-γ)与Pl=θ*(α*W2+W1-C1)+(1-θ)*(α*W2-C1),相应的总体期望得益是P=P=β*Py+(1-β)*Pl;在此种状态下,信息使用者的期望得益与第一种状态下完全一致,所以这里不再赘述。

4.2 演化博弈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对于博弈方U来说,由于其期望得益与第一种状态下完全一致,因此其复制动态方程分析过程与第一种状况一致,具体分析结果参见第一种状态下的分析过程。

对于博弈方P来说,其复制动态方程dβ/dt=β*(Py-P)=β*(1-β)*(W2-α*W2-y)。令复制动态方程等于0,可以发现,当W2=γ/(1-α)时,博弈方P始终处于稳定状态,所有博弈方会维持其初始策略不改变;当W2 >γ/(1-α)时,博弈方P的稳定状态为β=0与β=1,当发生微小波动时,即出现了0<β<1的状况,即博弈方群体P中有少量成员提供了优质信息,此时其他的成员发现采用该策略的期望收益大于总体期望收益,于是采用这种策略的成员会越来越多,最后博弈方群体P中所有的成员都提供优质信息,演化博弈达到稳定状态,即β=1;当W2<γ/(1-α)时,博弈方P的稳定状态为β=0与β=1, 当发生微小波动时,即出现了0<β<1的状况,即博弈方群体P中有少量成员提供了优质信息,此时其他的成员发现采用该策略的期望收益小于总体期望收益,于是采用这种策略的成员会越来越少,最后博弈方群体P中所有的成员都提供劣质信息,演化博弈达到稳定状态,即β=0。

结论2:当W2 >γ/(1-α)时,博弈方P的最终均衡状态是β=1,即博弈方P所有的成员均提供优质信息,而此时β显然是大于W2/V的,而此时,对于博弈方U来说,其最终的均衡状态是θ=1,即采用获取的策略。也就是说,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系统最终的演化均衡状态是信息提供者提供优质信息,信息使用者获取信息。

对比结论1,在引入激励机制后,信息联盟中各个成员达到了一种“双赢”的状态,此时信息资源的私人供给是有效的,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得到了提高,由于信息联盟中的信息质量非常优质,联盟成员愿意从中去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同时由于成员角色的双重性,为了获取更多所需要的优质信息,联盟成员也十分愿意将自己拥有的优质信息拿出来共享,信息资源达到了最大程度的共享,使得个人信息资源的配置最优,社会成效也达到了最大化。此时信息联盟形成了信息配置与共享的良性循环中,这种信息交流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发展,从而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激励机制的状态下系统最终演化均衡状态的产生是存在前提条件W2 >γ/(1-α),这反映的是激励积分W2,信息管理者误判优质信息的概率α,以及信息提供者在提供优质信息所付出的额外的努力y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为了个人信息资源配置的最优给出的激励措施,要注意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控制:①信息管理者误判优质信息的概率越低越好;②当概率α很高时,需要信息管理者给出较大力度的激励;③信息提供者提供优质信息所付出的额外成本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只有当γ<(1-α)*W2时,激励措施才奏效。

5 区域创新体系下个人信息资源配置的演化博弈分析——考虑未来合作收益

5.1 演化博弈模型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发现,激励机制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情形。在给出激励措施后,如果对上述的三个方面没有很好的控制,激励措施往往“有名无实”,在具体实施时往往难以落到实处[10]。此外,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区域成员之间的合作是区域发展战略的主流,单靠激励机制不利于信息联盟中各个成员之间合作,当激励机制不再适用时,可以通过未来合作收益来影响博弈方的决策。在演化博弈的过程中,如果博弈方P一开始选择提供优质信息,而博弈方U一开始选择获取信息,那么博弈双方将获得额外的未来收益F1(F1>>0)与F2(F2>>0);如果博弈方P不提供优质信息,或者博弈方U不选择获取信息,那么双方的合作破裂,未来的合作收益则为0。演化博弈的支付矩阵如下所示:

其相关假设还与前述保持一致。根据上述的支付矩阵,信息提供者选择提供优质信息和劣质信息的期望得益分别是Py=θ*(F1+W1-C1-γ)+(1-θ)*(-C1-γ)与Pl=θ*(W1-C1)+(1-θ)*(-C1),相应的总体期望得益是P=β*Py+(1-β)*Pl;信息使用者选择获取或者不获取信息的期望得益分别是Uy=β*(V-W1-C2+F2)+(1-β)*(-W1-C2)与Un=β*(-C2)+(1-β)*(-C2),相应的总体期望得益是U=θ*Uy+(1-θ)*Un。

nlc202309040859

根据演化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信息提供者选择提供优质信息复制动态方程为:dβ/dt=β*(Py-P)=β*(1-β)*(θF1-γ),同理信息使用者选择获取信息的复制动态方程为:dθ/dt=θ*(U-Uy)=θ*(1-θ)*[β*(V+F2)-W1]。

5.2 演化博弈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对于博弈方P来说,当θ=γ/F1时,dβ/dt始终为0,始终处于稳定状态,此时博弈方P的各成员会维持原来的决策不变;当θ>γ/F1, 博弈方P的稳定状态为β=0与β=1,当发生微小波动时,即出现了0<β<1的状况,即博弈方群体P中有少量成员提供了优质信息,此时其他的成员发现采用该策略的期望收益大于总体期望收益,于是采用这种策略的成员会越来越多,最后博弈方群体P中所有的成员都提供优质信息,演化博弈达到稳定状态,即β=1;当θ<γ/F1, 博弈方P的稳定状态为β=0与β=1, 当发生微小波动时,即出现了0<β<1的状况,即博弈方群体P中有少量成员提供了优质信息,此时其他的成员发现采用该策略的期望收益小于总体期望收益,于是采用这种策略的成员会越来越少,最后博弈方群体P中所有的成员都提供劣质信息,演化博弈达到稳定状态,即β=0。上述分析的现实意义为:博弈方P是否提供优质信息取决于博弈方U获取信息的概率θ、未来合作收益、与提供优质信息付出的额外成本γ三者之间的关系。当F1远远大于γ与θ的比值时,博弈方P更愿意提供优质信息,此时信息联盟中信息的质量很高,从而对于博弈方U来说获取的概率增大,信息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共享,个人信息资源配置得到了优化,可见未来合作收益与博弈方U获取信息的概率呈正向增长作用。

对于博弈方U来说,当β=W1/(V+F2)时,dθ/dt始终为0,始终处于稳定状态,此时博弈方U的各成员会维持原来的决策不变;当β> W1/(V+F2) θ=0,θ=1是稳定状态,当出现微小波动后,即0<θ<1时,即博弈方U中个别人采取获取策略时,博弈方会发现此时的期望收益大于总体的期望收益,所以采取“获取”策略的博弈方越来越多,最后所有的博弈方都会采取“获取”策略,达到稳定状态;当β< W1/(V+F2), θ=0,θ=1是稳定状态,当出现微小扰动后,0<θ<1时,即博弈方U中个别人采取“获取”策略时,博弈方会发现此时的期望收益小于总体的期望收益,所以采取获取策略的博弈方越来越少,最后所有的博弈方都会采用“不获取”策略,达到稳定状态。

结论3:在考虑未来收益的前提下,博弈方P在当θ>γ/F1时采取的策略是提供优质信息,即β=1的状态,而此时博弈方U采取的策略是“获取”(因为V>W1,所以V+F2>W1,即W1/(V+F2)<1,此时β=1> W1/(V+F2));博弈方P在当θ<γ/F1时采取的策略是提供劣质信息,即β=0的状态,而此时博弈方U采取的策略是“不获取”(此时β=0

结论3表明,未来的合作收益对于博弈方P与U的演化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未来的合作收益越大,博弈方P越容易放弃眼前的利益,愿意花费较多的成本提供质量优质的信息,这一策略也会促使博弈方U以更大的概率去获取信息,从而形成了信息共享的良性循环,提高了个人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实现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而同样博弈方U在未来收益的驱动下,相信信息联盟中信息的质量,以较高的概率去获取信息,此时博弈方P获取的积分W1就越多,从而也促使了博弈方P提供优质信息。可见,未来合作收益对于博弈方演化博弈的影响离不开他们之间的合作。良性的合作可以实现未来合作收益的最大化,从而有利于个人信息资源配置的最优。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区域成员之间的合作是区域发展战略的主流。

6 结论与启示

本文对区域创新体系下个人信息资源配置在无激励机制、有激励机制以及考虑未来合作收益三种情形下的演化博弈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如下的结论:

⑴在无激励机制的作用下,演化博弈最终的均衡状态是信息提供方提供劣质信息,信息获取方不获取信息。也就是说,信息的提供者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成本来提供具有高价值的信息,从而导致信息获取者不愿意获取信息联盟的信息,这也说明了信息资源的私人配置无效,信息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⑵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演化博弈最终的均衡状态是信息提供者提供优质信息,信息使用者获取信息。换言之就是,此时信息资源的私人供给是有效的,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由于信息联盟成员的双重角色性,为了获取优质信息,联盟成员更乐意去分享自有的优质信息,此时信息联盟形成了信息配置与共享的良性循环中,这种信息交流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发展,从而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⑶在考虑未来合作收益的前提下,演化博弈的均衡状态取决于博弈方U获取信息的概率θ、博弈方P未来合作收益、提供优质信息付出的额外成本γ三者关系。只有合作带来的未来收益很大时,博弈P才可能付出较多的努力和成本去提供优质信息,同时才会促进博弈方U以更大的概率去获取信息,从而形成了信息共享的良性循环,提高了个人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

基于以上的分析探讨,本文得到了如下关于区域创新体系下个人信息资源配置的如下启示:

⑴控制提供优质信息的付出成本。尽管控制成本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个人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但是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由于控制付出成本对于博弈方P是否选择提供优质信息至关重要,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博弈方P应该谨慎的控制提供优质信息的付出成本,选择费用低廉的措施,力求在确保信息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同时激励措施的奏效与提供优质信息的付出成本的高低也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确保有效的激励能够促进个人信息资源配置的最优,信息提供者也应该将付出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nlc202309040859

⑵完善激励机制。从前述分析中可以发现,在激励机制下个人信息资源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配置。但是激励措施的制定并不是盲目的,是建立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的。除了控制成本以外,还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①信息联盟中的管理机构应该提高自己判断信息质量的能力,建立很好信息过滤系统,减少个人信息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②制定力度强,吸引力大的激励措施,完善激励机制。在奖励额度的确定上,由于机会主义行为决策取决于信息的付出成本和收益,奖励额度最好采用基于信息质量、价值高低的变动计算方式,而不宜采用固定的奖励额度。

⑶提高未来合作的收益。基于未来合作收益的考虑,信息联盟中的个人信息资源配置可能达到最优,因此在个人信息资源配置时,信息联盟的成员应尽量避免追求利益的短期化,注重提高对于合作伙伴的长期价值,通过战略资源互补、关键技术共享等方式将信息共享提高到长期的高度,实现个人信息供给的有效,提高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广钦.信息资源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蒋永福.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概念、 配置效率及政府规制[J] .图书情报知识, 2006,(3):12-15.

[3]余以胜,姚军.博弈视角下的区域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与配置探析[J] .情报资料工作,2011,(6):50-54.

[4]帕累托最优[EB/0L].[2013-09-02].http://baike.baidu.com/view/98065.htm.

[5]刘芷欣,余以胜.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信息资源配置模式及思考[J].广东科技,2012,(5):20-21.

[6]査先进等.信息资源配置与共享[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7]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 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8]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9]莫祖英,马费成.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质量控制的博弈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8):26-30.

[10]刁丽琳.合作创新中知识窃取和保护的演化博弈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2,(5):721-728.

作者简介:赵蓉英,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胜男,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余以胜,男,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创新与演化 篇5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演化,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机制

一、引言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区域创新系统成为区域竞争力提升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和重要动力。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 在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促进区域人才集中、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等方面起到明显推动, 因而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手段。而区域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为区域创新系统演化提供物质保障, 并经过创新系统内各主体的相互影响与作用, 产生持续的激励创新的动力, 进而提升系统的创新效率, 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向最优方向演化。现有研究应用多种方法对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交互关系和交换机制从不同视角进行富有成效探讨, 但这些研究在系统整体性上缺乏对它们之间互馈机制的关注。为此, 本文把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看成互馈的循环整体, 并建立互馈模型以揭示它们互馈发展的内在决定机制和关键因素。

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加速机制

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强化与激发系统内各主体的创新意识, 不断促进与增加创新行为的有效供给, 以及通过提高创新系统演化效率和加强系统主体的合作创新动力降低区域经济发展中阻滞因素, 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其加速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区域创新系统最优演化能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企业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其产品和服务的独特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只有当企业产品和服务具有独特性时, 才能吸引顾客, 占领市场, 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首先, 区域创新系统通过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使区域内企业在性能、质量、制造工艺、品种、包装和售后服务等方面体现出企业竞争优势。其次, 区域内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开发新产品替代旧产品, 延长企业产品和其核心技术的生命周期, 使企业竞争优势得以持续。

第二, 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是指区域产业通过技术进步以及技术、知识创新使其由劳动与资金密集型向资金技术与知识密集型转化的过程。首先, 区域创新系统通过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能源的发明、扩散、应用与产业化, 打破创新系统原有平衡, 扩大创新活动空间与范围, 使得原有产业部门与产业分解形成新兴产业部门和新产业。其次, 创新系统还会利用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不断改进产业间投入产出联系, 使得区域内上下游产业间过程和产品创新加速, 促进区域内产业间联合与创新扩散。最后, 创新系统利用技术创新扩散使区域内传统产业不断更新换代, 从而推动传统产业改造, 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综上分析, 区域创新系统通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推动区域企业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 不断优化区域内产业结构, 实现其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三, 区域创新系统最有演化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快速提升。依据区域内经济资源总量和分别情况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将有限资源配置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势行业中去, 从而实现区域经济资源配置优化。其次, 创新加快技术进步, 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升、节约资源使用, 从而增加资源和能源总量, 实现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创新人才管理方式, 吸引了优秀人才的涌入, 凸显了区域内人才优势和价值。再次, 区域创新系统有机整合了区域内创新资源, 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和谐、可可持续发展。区域创新系统最优演化能提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系统最优演化的激励机制

区域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为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保障, 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 推动各创新主体的互动与相互作用, 激发了创新主体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提升了区域创新效率。激励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区域创新提供内在动力。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产生巨大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通过市场机制的内在功能使市场需求信息被真实、完整的输出给科研机构和企业等主体, 诱发他们创新动机和创新行为。区域创新主体通过对市场信息准确地捕捉来确定市场和创新需求方向, 推动区域创新并提高其创新收益。区域创新活动不仅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市场需求, 而且进一步丰富、扩大了市场需求, 从而形成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和融合。

第二, 各类主体间竞争与合作是科技创新的外在压力。区域经济系统中各种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其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它们为获得更多经济利益与市场份额益必然在市场经营中形成全方位的竞争格局。而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其产品和服务必须具有独特性, 因而企业必然投入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创新活动提升其竞争优势;反之, 企业若不进行创新, 则必然在市场竞争中淘汰。因此区域系统主体之间竞争压力迫使区域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地开展各种创新活动促进其市场竞争优势提升。

第三, 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区域经济高速、稳定发展为区域创新提供充裕的物质、资金、人才等重要创新资源, 通过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使创新资源得到最优效率使用。首先, 创新资金筹措渠道的优化增加创新资金投入总量;其次, 创新投入成本约束和创新收益激励将使区域企业把创新投入转向创新研究、成果转化以及技术服务等方面, 实现创新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 优化创新资金投入结构。再次, 区域经济高速增长使得创新资源得潜在收益大大提高, 引导创新资源合理流动, 增强了区域创新资源保障。

第四, 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创新环境的优化。区域经济增长增进了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相关政策的完善, 有效改善了创新制度环境。首先, 创新成果产权的明确界定以及其交易行为规范化使创新者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极大激发创新人才的积极性, 为充分发挥创新人才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 区域经济发展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重塑了创新型人才的创新精神、进取心和创新积极性。

四、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模型构建和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 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表现出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了准确反映二者之间的互馈关系, 本文拟采用LOGISTIC方程为工具, 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模型, 以全面反映二者动态互馈与相互作用关系。

1.模型假设

(1) 选取区域经济增长潜力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选取区域创新潜力代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整体情况。

(2) 区域经济增长潜力与区域创新潜力都是时间t的连续、可微函数。

(3) 单位时间区域创新潜力的增加对其经济增长潜力的反馈系数为 α1, 单位时间区域经济增长潜力增加对区域创新潜力的反馈系数为 α2, 其中 α1>0, α2<0。

(4) 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都满足LOGISTIC演化规律。

2.模型建立

科技创新对区经济发展与增长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支持作用, 建设区域创新系统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引入新要素或要素的新组合而促进区域经济资源有效配置, 使得经济源得到更为合理利用, 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升级, 增强区域经济竞争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而区域创新系统的最优演化能有效助推了经济增长。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区域创新潜力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假设其影响因子和系统创新效率有关;区域经济增长潜力对区域创新潜力有重要影响, 假设其影响因子值和经济实际增长有关。区域经济发展与其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相互作用模型可用以下微分方程组表示:

3.模型稳定性分析

上述微分方程组 (1) 本质上一个2 维分线性动力系统, 其本质属性是由系统的定态决定, 而系统定态常用系统的不动点方程来刻画, 它是由系统中所有状态变量对时间的导数为0 的点组成。当系统处于定态时, 系统状态不再发生变化, 即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系统 (1) 的不动点方程为

由 (2) 可得到系统 (1) 的4 个局部平衡点:E1 (0, 0) 、E2 (M1, 0) 、E (0, M2) 、E4 (M1 (1-α1) / (1-α1α2) , (M2 (1-α2) / (1-α1α2) 。因为只有平衡点在第一象限时, 模型才有实际意义, 所以E1, E2, E3都无意义, 只有E4在 α1α2<1 时有意义。系统 (1) 是一个由微分方程描述的动态演化系统, 通过对系统 (1) 均衡点雅可比矩阵J进行局部稳定性分析, 分析结果见表。

由表1 可知, 系统 (1) 共有4 个局部均衡点, 其中均衡点E1E2, E3是系统 (1) 的不稳定点且无意义, E4在 α1α2<1 条件下是局部均衡且有意义。利用相轨线分析法对E4进行全局稳定性分析, 可以发现E4也是系统 (1) 的全局稳定点。

综上分析可知, α1α2<1 在条件下, 当t→∞ 时, 无论x1, x为何值, 系统都会向E4演化。因而, 在满足一定条件下, 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会通过动态反馈作用都可以达到快速、稳定的相对均衡的演进状态。

五、仿真分析

由上述对系统 (1) 稳定性分析可知, 系统 (1) 的稳定条件α1α2<1, 下面通过计算机仿真来进一步分析在系统稳定条件下, 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馈规律。假设时刻t=0时区域创新能力x1 (0) =1.5%, 区域经济增长潜力x2 (0) =1.5%, 区域创新系统最大创新能力M1=10%, 区域经济最大发展潜力M2=15%, 区域创新能力的固有增长率r1=3%, 区域经济增长潜力的固有增长率r2=5%, 单位时间区域创新潜力增加对区域经济增长潜力的反馈系数为 α1=0.4, 单位时间区域经济增长潜力增加对区域创新潜力的反馈系数为 α2=0.6。取25 个时间单位进行仿真如图。

从仿真图可以看出, 初期 (0-12 时间单位) 由于受知识、技术、服务、市场、资金、制度、政策等各种条件限制, 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性不强, 因而区域创新

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规模也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虽呈正相关, 但是发展水平和规模都较为缓慢。黄金期 (13-25 时间单位) 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仍正相关, 但是发展水平和规模都有非常大的提高。这说明在黄金期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动态均衡的互馈关系。较高水平创新能力可带动区域经济较快增长, 而较快区域经济增长也推动区域创新能力迅速提升。因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很强互馈机制。

仿真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之间不仅存在着复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馈关系, 而且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强度也是变化的, 随着它们演化、发展水平的提高, 其作用强度也逐渐增强。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正是在二者相互作用、共生演化过程中, 实现其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跃迁演化。仿真分析也说明, 本文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能够科学、客观的描述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互馈机制。

六、政策启示与建议

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是互馈的循环整体, 不仅要强调区域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加速机制, 而且强调区域经济增长对区域创新以及创新能力提升激励机制, 有效发挥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 实现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循环共生演化。因而二者之间的互馈机制有深刻政策含义, 对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 完善区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系统最优演化间互馈的关键要素, 因而要建立多种形式的创新人才互动模式, 实现了各类精英人才在产学研项目中良性互动与合作, 以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同时也要加大区域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 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科技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家队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第二, 完善创新协同机制。创新协同机制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以及创新系统最优演化的关键。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多主体的复杂系统, 他们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既可能存在一致性也可能存在矛盾性。打破区域中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人才交流制约因素, 实现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 完善和健全创新协同机制, 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经济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循环共生演化。

第三, 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因而政府应通过政策创新、服务创新以及制定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相互补的产权制度、专利制度、税收制度、奖励制度等来推进区域创新环境优化, 健全激发创新的机制, 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四, 完善区域创新投入机制与创业风险投资机制。发挥区域创新投入中政府引导作用, 拓宽创新投入的渠道, 通过产业、信贷、税收等政策激励企业大幅度增加创新投入以及引导多元化的社会资本参与创业风险投资推动区域自主创新, 让科研机构和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 加速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进而推进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祥兵, 严广乐.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的博弈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 2012, 33 (11) :1-8.

[2]张宇, 王蒲生, 李平.深圳市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 (5) :52-54.

[3]张战仁, 杜德斌.研发产业与上海经济增长的协整与因果互动机制研究[J].软科学, 2009, 23 (10) :91-94.

[4]孙捷, 王斐波, 朱艳, 杜威漩.市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及其互动机制[J].商业研究, 2006, 15:42-45.

[5]洪进, 余文涛, 郭韬, 朱云浩.区域创新系统的AIITD演化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32 (12) :94-101.

[6]张振刚, 田帅, 陈志明.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10, 28 (5) :89-94.

[7]王祥兵.金融监管信号传递与金融市场有效运行[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5, 36 (9) :2-9.

[8]王祥兵, 张学立.货币政策传导系统协同演化机制研究[J].管理评论, 2014, 26 (11) :55-65.

[9]王祥兵, 严广乐.货币政策传导系统分形特征研究[J].管理评论, 2013, 25 (4) :59-68.

[10]王祥兵, 严广乐.货币政策传导系统稳定性、脆性及熵关系[J].系统工程, 2012, 30 (4) :10-17.

[11]王祥兵, 张学立.货币政策传导系统混沌特征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 2015, 55 (1) :1-9.

创新与演化 篇6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发展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为: 原始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和动力亟待加强,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自主创新政策落实需要进一步深化等[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如何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构建和优化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科技金融支撑环境,对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科技金融实践活动是从20 世纪80 年代出现,以首批科技贷款的发放为代表,而科技金融的提法在20 世纪90 年代才得以表述。科技金融是指通过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和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及创业投资等各类资本,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为初创期到成熟期各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系统安排。科技金融网络是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科技金融系统进行研究的一个新范畴,是科技系统与金融系统的结合,各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作用产生协同效应,使科技金融网络形成了有特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国内外现有的关于技术创新和金融支持的研究很少涉及科技型企业嵌入的科技金融网络,关于科技金融网络结构、演化以及协同创新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2 国内外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关于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的作用,首见于西方经济学家熊彼特的信用创造论,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强调功能齐全的银行可以通过识别和支持那些能够成功运用新产品和生产过程的企业家来促进技术创新[2]。King、Levine等以熊彼特的理论为基础,提出金融系统通过选择最有前景的企业和项目、增加信贷资金、提供分散风险工具和披露预期利润等方式,促进技术创新[3]。但是,银行拥有的信息优势与较强谈判能力也可能会对企业科技创新项目进行多方面干预,甚至会阻碍企业从事利润率较高的创新项目[4]。Herrera( 2007) 鉴于银行信息优势对企业创新作用的理论研究结论中的矛盾,利用意大利制造业企业和银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和银行保持长期信贷关系的企业具有更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即具有信息优势的银行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有正向影响效果[5]。Gustav Martinson选取欧洲大陆和英国的高技术企业为样本,建立动态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支持研发创新上,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更优[6]。国内在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关系上,主要有3 种观点[7]: 1科技创新主导论,认为科技金融是科技工作的深化,是由科技创新活动引发的一系列金融创新行为[8]。2金融创新主导论,认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决定着技术创新的路径、质量和效果。应以金融创新拓展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与资本流动,以推动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9-10]。适度的科技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效应; 非理性、过度的科技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会出现负相关效应[11]。3科技与金融创新结合论,认为科技金融是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机结合,两者相辅相成[12-13]。童藤以“耦合”的视角研究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复杂动态关系,初步构建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的局部发展模式,并提出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的对策建议[14]。

关于社会网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Granovetter( 1973) 认为强关系有利于给企业带来利用式学习所需的知识信息[15]。企业能够通过建立强关系特征的机械性网络,构建起有利于知识交换和融合的制度( Nobeoka和Dyer)[16]。弱关系在为企业进行探索式学习、提供知识来源方面充当“桥梁”的角色。由于弱关系分布范围较广,相对于强关系而言,它更能跨越社会界限去获得信息和资源( Granovet-ter)[15]。技术创新绩效对企业社会资本中的强关系和弱关系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创新绩效对弱关系的正向促进作用强于对强关系的正向促进作用,信息披露强化了企业社会网络中的强关系和弱关系,信息披露在技术创新活动成果对企业社会资本网络关系的影响中起不完全中介作用( 姜波)[17]。随着集群创新潜力的展现,一些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从网络视角对集群创新展开研究[18-23]。

关于网络组织协同创新研究,主要遵循这样一条演化路径: 从20 世纪70 年代协同理论的创建和完善,80 年代末协同学和创新理念的融合,到90 年代末微观企业层面协同创新的兴起,逐步延伸到中宏观层面区域或集群网络的协同创新[24]。目前对网络组织的协同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网络组织内部协同、网络组织与外部环境协同和多网络组织协同。网络组织内协同主要研究网络组织的组建形式( 王雪原、王宏起和刘丽萍) 、企业资源协同( 韩伯棠等) 、企业合作创新动机( 周杯乐) 、协同创新的模式和创新绩效等[25]; 网络组织与外部环境协同主要研究网络组织开放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和网络组织可持续发展等[26-28]; 多网络组织协同主要集中在国内学术界,研究网络组织间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动力、路径及模式等[29-30]。

关于演化博弈论及其在协同创新领域的应用研究,演化博弈论能够将偏好、技术、制度等的演化从个体选择扩充到群体选择,能很好地解释偏好与制度之间的协同演化[31]; Hamel认为企业之间的“竞合”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在合作竞争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新的创新方式“协同创新”。创新协同既涉及子网络内部的创新合作也涉及了不同子网络之间的耦合创新合作[32]。文献[32]将协同创新与演化博弈相结合,论证了企业孵化网络主体协同创新的内在机制及其演化过程。Rajiv Sethi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在长期交往和短期交往两种情况下机会主义行为和互惠主义行为的演化[33]。解学梅和曾赛星基于协同学视角和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都市圈技术创新主体协同的演化过程和内在机制[34]。关涛,李一军,高晶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的方法,分析价值网络模式下企业的协同竞争机制,构建企业主体间协同竞争的演化博弈模型[35]。卢珊和赵黎明将协同学的思想运用到演化博弈模型中,对企业与创投协同行为的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36]。陈劲等将协同创新引入产学研合作演化博弈中,重点考察合作行为演化的机理、合作的持续性以及均衡的稳定性[37]。

关于社会网络对企业融资的影响。社会网络是创业融资最大的推动因素[38],创业企业的融资战略是与其社会网络与创业发展轨迹密切相关的[39]。嵌入性与创业网络的关联性加大了创业企业对于社会资源的整合和调配力度( Uzzi,1997) 。以上观点主要是从社会网络帮助创业企业克服困难、打破瓶颈、脱离束缚等方面肯定社会网络对创业融资的积极影响。国内外诸多学者也一致肯定了信息共享对于企业融资的正向效应。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是融资的最大障碍( 林剑,2007) 。但是,每一个企业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网络结点上且拥有特定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是社会网络以外的经济个体所无法理解或利用的。企业在依托其所拥有的社会网络开展融资活动时,迫切需要打破“结构洞”来消除融资合作各方之间的信息壁垒,亦可发挥“结构洞”的信息枢纽作用,实现与“结构洞”以外社会网络个体之间的信息共享。

学术界已有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也给予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但根据我们文献检索和调研所收集到的资料,以往的研究: 1在研究对象上,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体系研究较多,但未见科技金融网络协同创新方面的文献报道; 关注创业企业的多,关注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少,但是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必然会导致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和企业社会资本强弱的差异,因此分析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科技金融网络的可能结构,可以定量描述企业在不断成长的进程中科技金融网络的演化规律。2在研究思路上,尚没有建立起科技金融网络的理论体系,对结构模式、影响因素以及网络协同创新等基本问题没有形成共识甚至缺乏权威的观点。综合考虑科技金融网络、协同创新及科技金融政策对协同创新影响的文献未见报道。3在实践指导上,已有的研究集中于寻找合适的演化规则和网络拓扑结构以促进网络系统合作涌现,并未涉及深层的激励机制。有关社会网络建模的研究没有考虑主体( 金融机构、高技术企业等) 的策略行为,不能够回答网络的形成演化如何受主体策略行为的影响,从而也无法对宏观层次上( 科技金融网络) 结构的涌现提供对微观层次上主体策略行为的控制建议。4在研究手段上,以静态的典型案例研究为主,忽视了对以企业为焦点的科技金融网络形成过程的动态性的刻画与基于大样本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研究。由此,无法刻画科技金融网络协同创新的动态轨迹,也制约了相关研究的深化和拓展。因此,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理论框架去研究科技金融网络协同创新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3 一个系统研究框架的构想

我们提出从演化博弈的视角,以社会网络分析和协同理论为基础,以科技型企业嵌入为线索,研究我国科技金融网络的结构形式、网络特征、关键影响因素、发展轨迹、信息流动以及科技型企业成长机理等基本问题。其分析框架为:

科技金融网络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以创新融资作为科技金融网络的链接机制,从创新资金需求、创新资金供给及金融服务中介三个层次定义科技金融网络,其中金融需求的主体定义为科技型企业( 科技创新的主体) ,金融供给主体依据企业融资风险递减顺序依次为: 政府、银行、风投机构、民间金融机构、资本市场,金融服务中介涵盖担保公司、信用评级机构和保险公司。以科技金融网络为研究对象,运用自我中心网络分析法,以科技型企业为行为中心,关注以该行动者为中心的科技金融社会网络,将网络理论的视角与传统的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研究科技金融网络的拓扑结构、结构特征及科技金融网络的整体行为( 功能) 。

科技金融网络特征与网络结点发展关系分析。进一步分析不同的网络特征如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等对科技型企业协同创新行为的关系,并进行实证检验。科技金融网络结构的影响因素包括企业创新资金的需求规模、风险强度、投资回报期望、企业信用状况等因素,通过方便样本和抽样样本相结合形式收集问卷调查数据,识别科技金融网络结构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科技金融社会网络发展与演化过程中各影响因素所构成的因果关系,构建科技金融社会网络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科技金融网络演进的定量描述。科技金融网络结构与企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将科技型企业定义为焦点行动者,以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选择企业发展的三个典型阶段: 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为研究主体,分析以科技型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科技金融网络的可能结构( 网络规模、社会网络密度、网络异质性、关系嵌入类型、对强关系和弱关系的依赖情况)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应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Net Miner进行科技金融网络特征可视化建模,定量描述企业在不断成长的进程中科技金融网络的演化规律。

科技金融网络的形成演化机制研究。运用基于网络结构和主体策略行为的动态耦合模型( STC) 的复杂社会网络结构演化研究方法,通过对一个具体的STC模型的构建和分析,考察网络结构和主体策略行为的共同演化情况,特别关注网络结构的演化受主体策略行为影响的情况。根据建模框架,对主体间博弈类型、主体策略行为更新规则、网络结构更新规则以及两种更新的相对速度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扩展; 并在对演化结果的考察中引入度异质性、聚集系数、度相关性这些针对网络结构演化情况的定量测度。基于特定情景仿真分析方法证明在对社会网络的建模中策略行为的引入对网络结构特征涌现的关键作用,并从网络动态性角度提出针对非对称博弈下混合演进稳定策略。并且基于回归分析得到在STC模型下网络结构特征受微观变量影响的定量情况。对这些影响的判断提供对影响网络结构的微观因素的调控建议,以实现对实际科技金融网络系统结构的预测和控制。

科技金融网络协同创新机制研究。结合社会网络理论和可视化建模方法分析科技金融网络的核心结点要素的主要特性,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将社会网络结构作为参量引入到系统演化方程中,兼顾稳定性与动态性特征,探寻局中人的理性行为策略,以及到达新的动态博弈均衡点的最优化路径。并以科技金融网络的结构特征分析为切入点,综合考虑如何设置科技金融网络的深层激励机制,提出提升科技金融网络整体效用的可行性策略。基于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网络关联的复杂性机理,依据二者协同互动的决策目标的动态性、决策过程的协同性、决策主体的自适应性和层次性特点,根据科技金融创新相应的原则和功能设计决策模式,定位决策模式的主体和目标,构建维护决策模式顺利运行的保障机制,最终为政府制定科技金融政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和建议。

4 结语

创新与演化 篇7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 物质世界是由阴阳两种元素组成的, 这两种元素存在于同一种事物中, 同生同灭, 互为存在的条件和参考, 物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二象”律 ( 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系统科学中更为一般地给出, 任一系统皆可分作“虚、实”或“软、硬”两个互抗互补的子系统[1]。客观世界, 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 包括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以二象为结构、以对偶为特征、以对立统一为本质的“对偶结构”。简言之, “二象对偶”, 是大自然中最为广泛存在的、呈“分形”形态分布的一种结构规律, 即任何系统均可找出对偶二象的结构关系[2]。

高隆昌等对二象对偶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集成性研究[3-5]。他们最初给出一个广泛的二象系统概念及四个等价概念, 并在“系统学”这一更为广泛的意义下提出“系统学二象论”及“二象对偶理论”。

在“系统学二象论”概念体系下产生了诸多研究成果。高增安指出“政”和“企”是一个完全的经验系统的、以“分形”形式存在的对偶二象[2]。赵冬梅、陈柳钦根据“二象”性原理, 将企业系统分为以人、财、物构成的物理“实”子系统和与其对偶的属性 ( 信息) 集合构成的“虚”子系统[6]。王勇、刘国亮将电信网络分为以平台网络构成的实象和以价值网络构成的虚象[1]。李静在粒子二重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的“波粒二象性”, 并推广到知识管理领域; 并指出知识的“二象性”[7]。邵昶、李健指出产业链实际上是一个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特殊产业组织, 其结构是类似“玻尔原子”结构式的企业关联状态[8]。姚伟等通过引入波粒二象性理论, 确定竞争情报分析的二象特性, 即竞争情报分析既是分析性活动又是解释性活动, 并提出竞争情报分析的二象性空间概念[9-10]。林莉、王英行阐述了土地利用相容性的时空“二象性”———兼用与异用[11]。史丽萍、唐书林与邱尔妮等指出, 知识创新具有独特的“波粒二象性”, 知识在进行创新时是实体性和过程性的统一[12-13]。

任一系统皆可分作“虚、实”或“软、硬”两个互抗互补的子系统, 也即这种“二象”结构在宏观、微观和中观世界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本文从产业创新系统的虚、实两个基本的层次结构 ( 即系统“二象”) 来研究产业创新系统二象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演化, 把握其整体演化趋势。

2 产业创新系统演化的二象特征

2. 1 产业创新系统的界定

Malerba是产业创新系统研究的开拓者和重要贡献者。Breschi和Malerba等在国家创新系统和技术系统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演化论和学习理论, 界定了产业创新系统的内涵。之后, 又进一步将构成产业创新系统的要素划分为企业、其他参与者、网络、需求、制度、知识基础和技术特性。

国内最先对产业创新系统内涵进行界定的是张凤和何传启, 他们认为产业创新系统是与产业相关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随后, 柳卸林、张治河、胡明铭和徐姝等学者也各自给出产业创新系统的定义。虽然国内学者对产业创新系统的内涵界定不尽相同, 但是, 他们定义的产业创新系统有以下共识: 系统具有特定产业范围及相对开放的边界; 作为创新主体要素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沿着创新生产链形成复杂的网络系统; 系统通过创新主体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系统功效; 把知识与技术、制度摆在突出的位置; 既关注行为主体的创新绩效, 更关注系统整体的创新绩效。

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 认为产业创新系统是以创新参与者网络为载体, 以外部环境支撑为保障, 以创新性技术供给为核心, 以创新绩效评价和反馈为控制工具, 以创新活动为内容, 以实现特定产业创新为目标的网络体系。

2. 2 产业创新系统演化的内涵

产业创新系统演化是指在内外发展动力的作用下, 产业创新系统的空间推进和时间演化, 是系统在空间上的整体性、在功能上的综合性以及在动力上的内生性的发展, 最终表现为系统创新绩效的产出。产业创新系统演化是一个动态过程, 具有持续性。在这个过程中, 演化意味着一个阶段性结果的获得, 具有提升自身能力的过程。从系统论角度, 演化是系统沿着结构复杂性上升并趋向于最小熵状态。演化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创新效率的提高) , 这是对现有创新资源的充分利用, 挖掘其中的潜力; 另一方面提高了自身能力 ( 创新能力的提升) , 演化促使系统在每个阶段获得比过去更高层次的能力, 这是在能力方面的积累。

2. 3 产业创新系统演化的二象性

产业创新系统作为一个动态系统, 是有生命力和方向性的, 它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兼备状态性和过程性两个角色。“状态”是系统的静态描述, “过程”是系统的动态反映。

2. 3. 1 产业创新系统的二象子系统分析

产业创新系统的“二象性”, 是指在对系统进行分类、组织及测度时, 它具有实体状态的性质; 而在对其进行培育、发展的持续过程中, 它又具有过程的性质。系统是有生命力和方向性的, 产业创新系统在其发展演化过程中兼备状态性和过程性两个角色。“状态”是系统的静态描述, “过程”是系统的动态反映。在某一时刻, 要对产业创新系统的发展演化状况进行描述, 用: Y ( S) = F ( S1, S2) 表示, S1为状态子系统, S2为过程子系统。

从客观上说, 任何一种具体的运动都不仅表现为过程, 而且同时表现为相应的状态。产业创新系统的发展演化也是如此, 在其演化过程中, 状态子系统和过程子系统是对立的双方, 它们之间有质的差别, 二者相互排斥, 具有相互分离的倾向; 同时, 二者相互依赖, 相互贯通, 存在着相互之间由此达彼的桥梁, 存在着向对方转化的趋势。二者之间保持着既竞争又合作或既相生又相克、既制约又协同的关系———即对偶关系。

2. 3. 2 产业创新系统的状态子系统

在描述某一特定时空下产业创新系统发展水平时, 须事先预设其处于“静止”状态, 即对产业创新系统发展水平的描述要用一种状态观进行理解, 这就是产业创新系统“二象”结构的状态子系统。

2. 3. 3 产业创新系统的过程子系统

产业创新系统过程子系统是产业创新系统的“虚像”子系统, 由于产业创新系统过程子系统的“虚像”特征, 创新效率从某种意义上承担的是“工具”身份, 用来表征产业创新系统的创新过程, 是产业创新系统的创新过程子系统发展的度量。

2. 3. 4 产业创新系统二象的关系

产业创新系统是一个具备完全时空意义的动态系统, 状态子系统和过程子系统是它的二象子系统。前者是客观实在的物质子系统, 后者则是由该物质子系统所映射的属性构成的虚像子系统。产业创新系统的二象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在一个完整系统中不可分割, 二者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系统的稳定和优化。

2. 4 产业创新系统演化的实质———二象对偶原理

用二象对偶理论来认识和解释系统现象称为二象对偶原理, 本文用其揭示产业创新系统演化的本质。根据二象对偶原理, 状态子系统和过程子系统作为产业创新系统演化过程的二象子系统, 产业创新系统在发展演化过程中, 系统的管理者或调控者向系统输入信息 ( 体现为系统演化的他组织机制的作用) 来实现对系统演化方向、演化目标的把握和控制, 输入的信息直接影响系统演化的过程, 表现为最终被演化过程子系统 ( 即虚象子系统) 所接受。由于外部信息的输入, 导致演化过程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与上一时间点的演化状态子系统 ( 即实象子系统) 间的均衡性及协调性被打破, 二者之间出现冲突及矛盾。在这种情况下, 二象子系统自身具有的内在二象对偶机制 ( 实质上是系统自组织演化机理的体现) 促使实象子系统迅速作出相应调整, 使二象子系统重新实现协调局面, 而对于产业创新系统而言, 也就实现了系统的演化发展。需要说明的是, 产业创新系统二象子系统的重新协调演化过程往往是若干次反复的结果。

简而言之, 产业创新系统演化的本质是系统通过其二象子系统的内在对偶机制将系统演化过程中的来自系统管理者或决策者的信息能转换成系统组织能, 将系统的他组织过程内化为自组织机制的活动过程。也即管理输入的是信息能, 通过的是信息集的中介过程子系统S2, 最后形成的则是状态子系统S1中的组织能的增加。产业创新系统演化所对应的系统可表示为:

式 ( 1) 是个二象系统, 其产业创新系统演化反映在y和F的结构上, 产业创新系统演化过程只反映在a上。不管从系统演化过程角度还是系统演化状态角度, y都是目标, 称式 ( 1) 为目标函数。

3 产业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界定及评价模型构建

3. 1 协调发展的内涵

协调是指为实现系统总体的目标, 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而形成的一种良性循环态势[14]。协调既是一种状态, 也是一个过程。协调作为一种状态, 表明各子系统之间, 子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目标之间的融合关系。协调作为一个过程, 是指将其视为一项促进系统整体目标的实现而实施的控制与管理职能。

“发展”是事物由小到大, 由简到繁, 由低级到高级, 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作为系统的演化过程, 某个系统或要素的发展, 可能会破坏其他系统或要素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 协调发展是对传统的发展理论作出新的限制和约束。因此, 协调发展是基于系统内或系统之间的关联基础之上的, 协调发展不是单一的发展, 而是一种多元发展, 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和内在性的发展聚合。协调发展追求的是在整体提高基础上的全局优化、结构优化和个体共同发展的理想状态。

3. 2 产业创新系统协调发展内涵的重新界定

3. 2. 1 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传统研究

创新系统的协调发展测度与评价是创新系统实证分析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学者们在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对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是基于复合系统耦合的角度, 即将复合系统剖分或分割成结构独立的组成子系统。具体有以下两种思路。

第一种是将创新系统作为区域系统的一个组成子系统来研究它与区域系统其他组成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情况。如刘凤朝、潘雄锋; 马永红; 李子彪、胡宝民、陈亮; 杨金红; 殷林森; 单莹洁、苏传华; 等。

第二种则是从创新系统的自身结构出发, 评价创新系统的内部构成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如李进兵、邓金堂; 郑广华; 张慧颖、吴红翠; 冯锋、汪良兵; 等。

现有文献对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基本是秉承将客观系统剖分成部分、部门、元素、因素等的静态划分研究视角。本文将突破这一局限, 运用二象对偶理论将产业创新系统视为由状态子系统和过程子系统二象子系统构成的具备完全时空意义的动态系统, 从这一新视角, 研究产业创新系统二象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

3. 2. 2 产业创新系统协调发展内涵的重新界定

产业创新系统作为一个动态系统, 是有生命力和方向性的, 它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兼备状态性和过程性两个角色。“状态”是系统的静态描述, “过程”是系统的动态反映。基于系统发展演化视角, 产业创新系统是一个具备完全时空意义的动态系统, 状态子系统和过程子系统是它的二象子系统。其中, 前者是客观实在的物质子系统, 后者则是由该物质子系统所映射的属性构成的虚像子系统。产业创新系统的演化“状态”水平和“过程”水平是评价产业创新系统演化状况的两个决定因素, 二者之间的协调性直接反映着产业创新系统的演化情况,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在一个完整系统中不可分割, 二者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系统的稳定和优化。

状态子系统和过程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是指两者相互配合, 协调促进彼此目标的实现, 并同时实现产业创新系统整体的最优效应。状态子系统和过程子系统作为产业创新系统的二象子系统, 它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地位和作用也会有所不同, 二者的协调发展适应如图1 所示的发展模式, 二象子系统的发展围绕着协调发展曲线上下波动。

由图1 可知, 直线表示协调发展曲线, 虚线表示不协调发展曲线。一般来说, 产业创新系统的演化发展是沿着不协调发展曲线向前发展的, 即围绕着协调发展曲线上下波动。但是, 可以确定的是, 在某一时点或某几个时点, 产业创新系统的演化发展会落在协调发展曲线上, 也即系统达到协调发展。

产业创新系统的协调演化情况有以下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产业创新系统的协调演化趋势与直线上方的虚线重合, 表明系统演化状态水平高于系统演化过程水平, 产业创新系统的二象子系统发展不协调。对于该种情形, 为促使产业创新系统实现协调发展, 应着重对系统的创新功能实现过程特别是创新产出的转化过程进行控制, 设置关键点, 进而提高系统演化过程子系统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情形是产业创新系统的协调演化趋势与直线下方的虚线重合, 表明系统的演化过程水平高于系统的演化状态水平, 产业创新系统的二象子系统发展不协调。对于该种情形, 为促使产业创新系统实现协调发展, 应充分发挥系统的创新功能实现的过程优势, 充分利用系统演化的内在隐性机制, 从源头上加大创新资源投入, 进而提高系统演化状态子系统的发展水平。第三种情形是产业创新系统的协调演化趋势与直线的某一点重合 ( 也即虚线与实线重合处) , 表明在系统不断提升发展的过程中, 二象子系统的发展逐渐趋于协调, 实现协调发展。

3. 3 协调发展的评价标准

在协调发展理论中, 协调度是用量化概念反映了系统的协调程度, 但由于在[0, 1]区间内有无数个数字, 因而就有无数个协调度或协调状态, 未能直接表明系统发展状态, 造成协调度的实践运用不便。为完善协调发展理论, 明确协调度与系统发展状态之间的关系, 提出协调等级概念。协调等级指把协调度的范围划分成若干连续区间, 每一区间代表一个协调等级和一种协调状态, 形成连续的协调等级阶梯。协调等级概念的提出实质上是把某一区间段上的全部协调度赋予一种协调度, 即把此区段上的全部协调状态赋予一种协调状态, 促使理论向实践方向发展[15]。

协调度和协调等级两个概念对建立和完善协调发展理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协调度与协调等级相当于给系统协调性研究配置了两个旋钮, 其中协调度是微调旋钮, 协调等级是粗调旋钮, 这样既方便研究, 也容易对系统的协调性作出结论, 同时更有利于实践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把产业创新系统的协调度划分为4 个协调等级, 进而规定每个协调等级的协调度区间, 见表1。

3. 4 协调度模型的确立

为了评价产业创新系统的协调演化水平, 必须对系统的状态子系统S1与过程子系统S2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评价。其中, L ( S1) 和L ( S2) 分别表示产业创新系统演化的状态子系统和过程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协调度是度量产业创新系统的状态子系统与过程子系统之间协调状况良好与否的定量指标, 描述了二象子系统间协调状况的好坏, 体现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产业创新系统的二象子系统S1与S2的协调度测度用两个子系统发展水平值的相对离差VC来描述, 相对离差系数的定义如下 ( VC越小, 子系统S1与S2越协调) 。

因为L (S1) >0, L (S2) >0, 所以VC最小的充要条件是:

则定义系统S1、S2的协调度为:

其中, K为辨别系数, 且K ≥ 2, 显然, 0 ≤ VC ≤1。子系统S1与S2协调度VC的含义是: 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 当子系统S1与S2发展到一定水平时, 数学理论证明, 只有当L ( S1) = L ( S2) 时, 表明子系统S1与S2协调最好。

4 结语

基于产业创新系统的时空演化特征, 运用二象对偶理论将产业创新系统视为由状态子系统和过程子系统二象子系统构成的具备完全时空意义的动态系统。其中, 前者是客观实在的物质子系统, 后者则是由该物质子系统所映射的属性构成的虚像子系统。从这一新视角, 研究产业创新系统演化的本质, 重新界定产业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 并构建产业创新系统二象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

摘要:基于产业创新系统的时空演化特征, 运用二象对偶理论将产业创新系统视为由状态子系统和过程子系统二象子系统构成的具备完全时空意义的动态系统。其中, 前者是客观实在的物质子系统, 后者则是由该物质子系统所映射的属性构成的虚像子系统。从这一新视角, 研究产业创新系统演化的本质, 重新界定产业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 并构建产业创新系统二象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

创新与演化 篇8

1 两个关键词:风险与不确定性

经济学中, 风险与不确定性各自有严格而清晰的概念界定, 是相互区别和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风险是指决策者面临的这样一种状态:能够事先知道事件最终呈现的可能状态, 并且可以根据经验知识或历史数据比较准确地预知可能状态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 即知道整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布。随着技术先进性的提高和条件的改善, 对风险的驾驭和对风险预测的准确性越来越高, 比较容易控制。

相比之下, 不确定性 (uncertainty) 是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的某种决策的结果, 或者说, 只要经济行为者的一种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 就会产生不确定性。在经济学中不确定性是指对于未来的收益和损失等经济状况的分布范围和状态不能确知。“当今世界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已成共识, “不确定性”已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

对企业而言, 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有大有小。小而言之, 可能影响一次营销活动的成败;从大的方面看, 则可能使企业遭受灭顶之灾, 破产倒闭。由于不确定性, 一些企业或者不敢放手去做比较长期的规划和投入, 或者毫无理性、不顾后果地孤注一掷。

总体上, 对不确定性的畏惧是人的普遍心态, 美国投资奇才索罗斯就曾言:“我什么都不怕, 只怕不确定性。”当然, 不确定性的影响并不总是负面的, 它本身是一柄“双刃剑”。正是由于不确定性、模糊性和混沌性, 才使得后来居上、脱颖而出成为可能;才使一些企业, 特别是中小型企业, 有望实现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演化经济学对此的研究, 投入了高度的关注, 对不确定的研究, 更是演化经济学的焦点之一。

2 市场语境:企业创新机制与不确定性的共生关系

2.1 不确定性的来源与分类

本质上, 不确定性源自社会系统本身固有的、内在的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相关性、临界性、自组织性和自强化性。根据不确定性的特点, 一般可把不确定性分为四类:

(1) 客观不确定性

客观不确定性是指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在自然界, 在生产生活中, 在经济管理领域, 客观不确定性大量存在, 十分普遍。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研究的对象, 就是这类客观不确定性。

从表面上看, 客观不确定性 (随机现象) 似乎是偶然的、随机的、杂乱无章的、不得而知的, 但实践表明, 如果同类的随机现象大量重复出现, 它的总体就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种大量同类随机现象所呈现的规律性, 即为我们熟知的统计规律性。通常, 经历越是丰富、阅历越是深厚、见识越是宽广、经验越是老道, 对统计规律性的认知就越深刻, 在市场中越可能生存。

(2) 主观不确定性

对于同一个客体 (事物、事件等) , 不同的主体, 或同一主体在不同的时刻, 会得出不尽相同的判断, 有时甚至迥然有别, 其差异事先难以预见, 这种不确定性称为主观不确定性。主观不确定性的根源, 在于人的有限理性和认知模式的差异性。除了每个人遗传基因先天的、固有的差别外, 人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价值取向、文化特质、性格气质、生活习俗、决策偏好, 乃至对事物做判断时的心情和天气, 都是产生主观不确定性的诱因。特别是“心智模式”, 恰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一书中所言, 是“隐藏在暗处的顽石”, 人们平素习而不察, 浑然不觉, 它却时时刻刻在发挥影响和作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并不像全息照相一样保真, 而是见仁见智。

(3) 过程不确定性

顾名思义, 过程不确定性是在执行、推进的过程中发生的不确定性。即便主体和客体都是确定的, 即客观环境和任务是确定的、既定的、可预见和可控的, 主体的指令和决策也是清晰的、正确而坚定的, 但由于普遍存在的随机干扰、偶然事件、突发事变、信息时滞或不可抗力, 联结主体与客体、愿望与结果的过程, 仍然充满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决策者在制订方案时, 通过对环境的深入研判, 尽量减少执行过程中或有的“大概率”不确定性。

(4) 博弈不确定性

博弈不确定性是指在对局、博弈和互动中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博弈不确定性旨在提示:企业思考问题时不能一相情愿, 自说自话, 只考虑自身;还要充分考虑到竞争对手或利益相关者的动态, 以及他们对企业所作决策的对策, 要对竞争对手可能的反应提前考虑, “料敌于先”。在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中, 不确定性重点关注的就是博弈不确定性。

由于人都是社会中的人, 企业都是行业、产业或市场中的企业, 大家彼此关联、相互制约。不管是自然人还是企业法人, 一个“新人”的入局, 或一个“老人”的出局, 都会显著地增加博弈不确定性。尤其是在信息不对称、合约不完全、力量非均衡、对策非典型、局势非常态, 且与合作、结盟等要求交织在一起的时候, 博弈不确定性的增长更会高度非线性。

从一定意义上讲, 前三种不确定性, 即客观不确定性、主观不确定性和过程不确定性, 与博弈不确定性相比, 都微不足道。因为, 这些不确定性差不多都是一次性的、单向的、静态的、单层次的、自身的、可控的、小概率的、信息充足的、部分可相互抵消的、有统计规律的, 化解不确定性的时间也是相对从容的;然而, 博弈不确定性涉及的却是:多次、双向 (甚至网状) 、动态、多层次、多方、多因素、不可控、非小概率、信息不足, 非但不能相互抵消, 而是互为因果且不断强化, 无统计规律可寻、无先前经验可借鉴, 化解不确定性常有时间压力、有时甚或很窘迫。

2.2 不确定性产生的外部原因

(1) 政府债务的不确定性

此次经济危机爆发前, 以最大债务国美国为首的“泡沫消费”, 理所当然的是政府债务的推手。危机来临之后, 经济形势更是雪上加霜;在全世界联手应对下, 形势也不是很明朗和乐观。为拯救金融业, 各国政府向金融机构注入的“流动性”达到天文数字。其结果是, 金融业虽然有了复苏迹象, 但政府部门却增加了巨额债务和赤字。因此, 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演化成财政危机, 出现了一些“国家破产”或“政府破产”现象, 如冰岛和希腊等。美、日等国的财政都陷入泥潭, 短期内难以自拔, 这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2) 失业问题的不确定性

根据传统经济理论, 随着经济的复苏, 失业人数或失业率应相应下降。然而, 这种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尚未出现, 有的国家失业问题还在恶化。而且, 失业是经济危机走向社会危机的关键推手和社会动荡的根源之一。经济危机一般包含金融危机、财政危机和社会危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已基本过去, 第二、第三阶段何时结束, 尚需时日, 仍不确定。

(3) 实体经济的不确定性

要全面解决经济危机问题, 一方面, 应继续治理高度膨胀的虚拟经济;另一方面, 也许是更重要的方面, 则是大力强化实体经济, 找准新的实体产业, 以确定新一轮大规模固定资本投资的正确方向。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这也是减少实体经济不确定性的关键前提。各国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 其投资方向也难千篇一律、高度同质化。因此, 在找准投资方向和产业上, 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4) 经济政策进退取舍的不确定性

2008年经济危机袭来之时, 各国都采取了刺激经济的政策。这些政策防止了经济跌入深渊, 并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复苏。而当前在刺激经济政策的取舍上, 又面临经济增长与通胀的矛盾。尤其是在新兴经济体中, 这个矛盾还相当尖锐。宏观目标上的各种矛盾表明, 在刺激经济政策的取舍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3 企业创新机制与不确定性共生相随

“创新之父”熊彼特认为, 创新是“创造性破坏”, 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这包括:引进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同时, 熊彼特运用创新理论来解释经济周期, 认为经济周期是由创新活动引起的原有均衡的破坏向新的均衡的过渡, 并不是社会灾难, 相反, 却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之一。

也就是说, 企业从诞生那一天起, 其在市场的生存, 其创新机制就时刻受到来自企业内外的不确定的考验。

从演化经济学来看, 演化经济学认为经济政策所面临的环境或政策结果所具有的不确定性是无法排除的。如拉赫曼认为, “时间和无知不仅使经济过程成为必然, 而且它们也是这些过程的恰当的性质。”而且, 演化经济学的核心词汇是制度和制度变迁, 并且更加重视动态的制度变迁, 与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均衡分析相比, 演化经济学注重对“变化”的研究, 强调时间与历史在经济演化中的重要地位, 强调制度变迁。

就企业创新机制而言, 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 创新机制的变迁就同不确定性在一起如影随形, 其创新机制的质量高低, 直接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与死亡。

3 市场定位与企业创新机制

3.1 市场定位的必要性

“方向不对, 努力白费”。若企业的创新活动, 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那么, 企业的任何创新活动都难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必然是被淘汰的结局。

市场定位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营销学家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提出的, 其含义是指企业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 针对顾客对该类产品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 为本企业产品塑造与众不同的, 给人印象鲜明的形象, 并将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 从而使该产品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市场定位是企业及产品确定在目标市场上所处的位置。

企业创新机制, 就是有关企业创新的各种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动态相互关系。企业创新活动是一个循环过程, 它从创新设想的产生到创新方案的形成, 再到创新结果的扩散, 最终市场效益的形成, 既有顺序又有交叉和相互作用。

从企业的创新机制上看, 面对一个不确定性世界和一个云谲波诡的市场, 同时未来不可预测性、系统复杂性和发展非均衡性的企业环境, 对行业本质的把握, 对企业现状的认识和发展前景的预测与掌控, 必然是企业创新机制的基础和平台, 这也是企业创新机制进行准确市场定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2 市场定位的理论基础

(1) 功效定位

功效定位是从市场营销学中移植过来的概念, 并被多学科广泛应用。消费者购买产品主要是为了获得产品的使用价值, 希望产品具有所期望的功能、效果和效益, 因而以强调产品的功效为诉求是品牌定位的常见形式。很多产品具有多重功效, 世界品牌实验室 (brand.icxo.com) 认为定位时向顾客传达单一的功效还是多重功效并没有绝对的定论, 但由于消费者能记住的信息是有限的, 往往只对某一强烈诉求容易产生较深的印象, 因此, 向消费者承诺一个功效点的单一诉求更能突出品牌的个性, 获得成功的定位。如飘柔的承诺是“柔顺”, 海飞丝是“去头屑”, 潘婷是“健康亮泽”;舒肤佳强调“有效去除细菌”;沃尔沃汽车定位于“安全”, 等等。作为生产该产品的企业, 尤其是成名企业, 其在消费者的观念中是固定的, 这样, 对功效定位准确, 从企业诞生那一刻起, 创新活动就要贯穿始终, 作为企业发展脉络。

(2) 技术定位

从技术来源的角度看,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有三种。第一种是技术创新, 也就是企业主要依靠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进行的研究开发, 实现创新成果的商品化;第二种是模仿创新, 指企业通过购买专有技术或专利许可证等引进技术;第三种是合作创新, 是以企业为主体, 企业、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政府之间相互合作, 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从而获得创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新方式。对任何企业, 其资源是有限的, 也就决定其选择的技术都是有限的, 选择恰当的、适用的、有发展前景的技术对企业创新机制而言, 也是智慧。

3.3 创新定位

寻找新的尚未被占领但有潜在市场需求的位置, 填补市场上的空缺, 生产市场上没有的、具备某种特色的产品, 这是企业市场产品创新定位的要求。如日本索尼公司的索尼随身听等一批新产品填补了市场上迷你电子产品的空缺, 并进行不断的创新, 使得索尼公司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也能迅速的发展, 一跃而成为世界级的跨国公司。采用这种定位方式时, 公司应明确创新定位所需的产品在技术上、经济上是否可行, 有无足够的市场容量, 能否为公司带来合理而持续的赢利。

4 基于演化经济学的企业创新机制构建

演化经济学认为企业是唯一的一种获取和结合各种知识并用于实践中的组织, 因此, 与演化的技术创新政策相关的微观政策, 主要集中在处于一个演化的技术轨道中企业的能力塑造问题上, 这包括对创造性破坏过程的适应与抵抗能力、学习能力、自身的创新能力等;而且, 强调经济变迁过程中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基于在演化经济学为指导的基础上, 企业创新机制必须是站在市场的前沿, 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 正确估计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 随着市场竞争形势的发展与变化而不断变革与创新, 而且是基于比较优势上的企业竞争实力的成长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二者是企业创新机制的根本标准和根本目的。尤其对于中国这样面临着大规模制度变迁问题的国家, 更多的是制度和技术的创新、结构的变革与转换的问题, 进而发挥各种行为主体的创造力。

4.1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 完善企业创新机制

全球价值链理论根源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商业研究者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价值链理论。其中, 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最为流行, 不过寇伽特的价值链理论对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却更为重要。目前, 中国的市场格局是“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 国际市场竞争国内化”, 中国企业已经是全球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分工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国际化了。站在“中国本身就是全球”的角度考虑问题, 已经是企业的基本功;企业创新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企业自身, 必须从企业所处的价值链来考虑企业的创新问题。只有有利于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正确定位或攀升的创新, 才能证明创新是成功的。

4.2 创新网络的建立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市场环境的变幻莫测, 商业机会的转瞬即逝。与此相对的却是企业创新日趋复杂, 创新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 创新风险越来越高, 不确定性越来越多。在这种新形势下, 第一必须建立创新网络来应付新挑战。虽然, 创新网络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多样探索, 但是, 核心要素应该包含有与国内外同行业的领先企业的合作战略联盟, 发展国际创新网络, 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中。第二就是内部网络, 团结协作、群体奋斗的精神是企业取得辉煌业绩的重要保证, 建立内部知识、信息的交流网络, 对于增加企业内部的活力和动力也必不可少。

4.3 积极探索管理方式上的创新

企业应积极探索在职能架构、权重配置、流程控制、运行效能、系统组织等影响管理的效率和竞争能力, 制约企业发展的机制问题, 不断增强企业转型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应变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具体而言, 一是企业职能结构的优化, 基本原则就是“战略决定结构”, 通过分析企业及其管理组织实现战略目标所必须具备的职能来确定机构。二是管理体制的优化, 管理体制是以集权和分权为中心, 处理企业与纵向各层次 (包括子公司和分公司) 关系的责权利体系。根据现代管理的权变理论, 从企业的实际出发, 在不同层次确立不同的责任中心, 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确定责权利三者之间的激励和制约关系, 把握决策权在不同层次的合理配置。三是业务流程的优化, 业务流程是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部分, 它把各个业务环节按照业务工作的程序联结起来, 形成业务运行的有机统一体。适应21世纪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方向, 通过业务流程再造而实现业务效率和业务品质的变革, 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四是运行机制的优化, 企业的运行机制决定着企业的内功与后劲能否自存于外部的竞争环境。只有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有利于充分发挥各个环节和全体员工积极性、具有企业特点的动力和制约机制, 才能使企业协调高效地运转。

参考文献

[1] (美) 休.考特尼, 等.不确定性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 :12-25.

[2]陈劲.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4-16.

[3] (美)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王秋海, 等, 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6:5-9.

柔软与内涵的演化 篇9

都市女性视内衣为最能表现流行的三要素之一(其他两要素为外衣和化妆品)作为人体的第二层肌肤.内衣主要指贴身穿着的文胸、内裤、束裤、衬裙全身束衣、泳装、以及天气较凉肘穿用的针织贴身衣裤等,这些内衣是生活舒适的要素,可以改善整体穿着效果并保持健美体态,现今的内衣风潮,采用梦幻蕾丝和机能弹性面料将富有创造力的设计变成现实,并揉合传统与时尚,飘逸与庄重简朴与灵气,让女人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袒露于人前,持续流行的内衣风潮.被内衣外穿的着衣概念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裸露的夏手被时尚的细肩带背心,露脐装、胸罩式上衣,透视装等演绎得分外耀眼,创意的内外衣设计令女人充分展露从容自如,自然的美丽,女人的私密空间也因此而更加精彩纷呈。

追遡起来,人类的第一个服装设计师应该是夏娃,夏娃吃了智慧果,用一片叶子做出了人类的第一件遮体的衣服女人的身体美在那时候才有了另一种体现一种欲盖弥彰的美,当然,那时候时装的概念还没有出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内衣及各类饰品变成了女人身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装得以粉墨登场。

女人生就两张脸.上帝创造一张.女人自己塑造一张。时装就是女人的另一张脸。从某种意义上讲.时装永远是女人一剂自信的良药,时装永远能在第一时间抢夺对方的目光。但是.精挑细选一件称心的内衣是今天女人们的头等大事据说众多明星明模的心愿都是将来自己设计内衣.以便随心所欲地展示自己的美丽性感。

姑且不说明星们身着时装时的艳丽光芒随便一个普通平凡的女人穿上一件得体亮丽的内衣一样让人眼前一亮心旷神怡。相对身体而言,气质则是厚重的.内蕴的.气质是文化底蕴.素质修养的升华。

现代女性越来越讲究,内外兼修,于是乎,女人的气质便演化为高贵,性感、情趣、妩媚或是神秘聪明的女人知1世内涵够不够也是体现或影响外在形象的因子之一一个女人若长相平凡可是学富五车,在工作上风度、涵养、能力样样巾帼不让须眉,对某一类男人而言,这种巾帼气质不亚于外貌沉鱼落雁的女子,这就是智能的魅力,也可以说是知识的力量

创新与演化 篇10

而新产品具有较高的失败率。2004 年产品开发管理委员会( PDMA) 的研究发现,各行业新产品的失败率为35% ~ 49%[1],尤其是市场早期阶段的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还不为消费者所了解,其市场风险较高。因此,如何减少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风险,增加其成功率,是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立足于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如何成功地打开早期市场,从市场侵入模式的视角进行研究,根据早期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购买意向不同,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企业早期市场侵入模式的选择行为,试图为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成功进入早期市场提供借鉴意义。

1 市场侵入模式研究回顾

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是不连续技术创新的产物,也是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产物,它的出现为企业应对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了有效的方式。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不仅改变了产品的技术范式,同时也改变了产品的市场范式,因此,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化模式不能照搬连续性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侵入模式,这就为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进入市场提出了新的挑战。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是一种以全新技术生产的全新产品,首次出现在市场上,不为消费者所知或所熟悉; 它也不同于市场上已存在的类似产品,需要消费者搜集更多的相关资料才能了解产品的特性,甚至会改变消费者现有的消费习惯或生活习惯。因此,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在市场早期阶段的不确定性较高,风险较大,消费者对消费该产品存在着顾虑。可见,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早期市场的开发是其成功的关键,企业需要结合多种因素选择适当的市场侵入模式。

1997 年Christensen[2]提出了破坏性创新理论,由于其直观地解释了领先企业被后发企业替代的现象,很快被学界和实业界所接受。破坏性创新给市场带来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价值主张。一般来说,破坏性创新产品的性能要低于主流市场的成熟产品,但拥有一些边缘消费者( 新消费者) 所看重的其他特点[2]。严格意义上讲,破坏性创新不能完全等同于不连续技术创新,但在市场范式的变化上,破坏性创新产品与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相似,因此,研究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侵入模式可以借鉴破坏性创新产品的市场研究。

Christensen等[3]将破坏性创新定义为是一种不会为主流市场中的消费者所使用的创新,可以通过为非消费者( Non - consumers) 提供新的性能特征来创造新的市场,也可以为现有市场的低端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或者更低的价格。Adner[4]认为破坏性技术引进了一个与主流技术不同的性能包( Per-formance Package) ,并且在主流消费者最看重的性能维度上要劣于主流技术。正因为如此,在市场的早期,破坏性创新产品往往服务于重视产品非主流性能特点的利基消费群。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破坏性创新产品将提升其主流性能进而可以满足主流消费者的需求。一些学者认为破坏性创新产品的性能较低、价格不高,可以吸引主流市场中的低端消费者[2,4],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对破坏性创新的价格、市场定位等方面提出质疑。

Govindarajan等[5]认为破坏性创新应该超越单一的 “低性能—低价格”的情形,形成高端破坏性创新,并以移动电话为例,认为移动电话在市场初期虽然通话质量差,但可以满足一部分特殊人群的需要,所以企业可以对这部分注重其新增功能属性而对价格不太敏感的消费者制定较高的价格以获取更大的利益。还有一些学者系统地对新产品的市场侵入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低端和高端两种侵入策略的不同侵入类型( 如图1)[6 - 9]。

上述关于破坏性创新产品市场侵入模式的已有研究主要是根据产品的核心功能属性和新增功能属性的创新程度不同,采取低端市场侵入模式和高端市场侵入模式,并对这两种市场侵入模式进行了细分,企业可根据新产品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侵入模式。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与破坏性创新产品类似,其市场侵入模式也分为低端侵入和高端侵入两种。影响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市场侵入模式选择的因素很多,但作为其消费的主体———消费者,无疑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认识程度和购买意向的强弱决定着企业采用何种市场侵入模式。本文根据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强弱以及企业面临低端侵入和高端侵入两种侵入模式的选择,构建了企业行为和消费者购买意向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试图对企业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市场侵入模式的选择行为和演化趋势进行预测。

2 模型构建

演化博弈理论是把博弈理论分析和动态演化过程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理论[10]。它从有限理性个体出发,突破了行为主体完全理性的博弈论假设前提,认为博弈主体之间策略均衡是一个学习调整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选择结果[11]。在企业和消费者博弈的过程中,每个参与者的决策都会对其他参与者的决策产生影响,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博弈者需要对他人的心理活动进行猜测来调整和选择自己的策略。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需要采取适当的市场侵入模式; 消费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会持有某种购买意向。为了实现企业和消费者的 “双赢”,企业必须从长远考虑其市场侵入模式,而不是寻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在双方的博弈过程中,企业和消费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因此不能用传统的完全理性博弈来分析,而是一种在生物进化理论上的演化博弈。

2. 1 基本假定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博弈双方的有限理性,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和消费者在作决策时很难确定他们的决定是否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可能采取低端市场侵入模式,即以较低的价格吸引非主流消费者或边缘消费者,也可能采取高端市场侵入模式,以较高的价格吸引特殊的消费群体。消费者( 这里的消费者是指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目标消费者,根据Moore对消费者的分类,结合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特点,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构成了不连续技术创新的目标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购买意向也可以分为两种:具有较强的购买意向和较弱的购买意向。从而,得到企业选择行为和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博弈策略组合如图2 所示。

为了便于分析,在不改变问题本质的前提下,对模型作如下假设:

假设1: 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和消费者的决策都是有限理性的,我们把博弈主体分为企业E和消费者C两个群体,随机抽取两个群体中的一个成员进行博弈。

假设2: 企业有高端侵入模式和低端市场侵入模式两种选择,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有较强的购买意向和较弱的购买意向两种购买趋向。

假设3: 企业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采用高端市场侵入模式的概率为x,低端侵入模式的概率为1- x; 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强的概率为y,购买意向弱的概率为1 - y。x和y都是时间的函数,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 2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1) 企业层面。在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较强的情况下,企业采取高端市场侵入策略时,企业成功侵入市场的概率为P1,获得的收益为R1,投入的成本为C1,此时企业获得的收益为P1R1- C1; 如果消费者购买意向较弱,企业提供的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将没有市场,新产品将失败,此时的收益为- C1。在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较强的情况下,企业如果采取低端市场侵入策略,假设企业成功侵入市场的概率为P2,获得的收益为R2,投入的成本为C2,此时企业获得的收益为P2R2- C2; 如果消费者的购买意向较弱,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将失败,此时的收益为- C2。

( 2) 消费者层面。随着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改变,消费意识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为了成为个性、时尚的代言人,更愿意接受和尝试新鲜事物,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恰恰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这些需求。假设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较强时,其拥有该产品获得的效用为B,企业采用高端市场侵入模式,消费者支付的费用为E1,企业采用低端侵入模式,消费者支付的费用为E2,E1>E2。

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与消费者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如图3 所示。

根据支付矩阵可知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和消费者在不同选择行为下的期望收益和平均期望收益。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选择高端市场侵入模式和低端市场侵入模式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的平均期望收益为:

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强和弱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购买意向不同时消费者的平均期望收益为:

不连续技术创新企业和消费者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当博弈双方达到均衡时,双方的策略选择将趋向稳定,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即dx/dt =0,dy/dt =0,可得到博弈的均衡点: ( 0,0) 、( 0,1) 、( 1,0) 、( 1,1) 、((B-E2)/(E2-E1),(C1+C2)/(P1R1-P2R2))。

2. 3 模型分析

( 1) 均衡点及稳定性分析。根据Friedman[12]提出的方法,对上述两个复制动态方程分别对x和y求偏导数可得到Jaconbian矩阵( 记为J) ,进而可以得到Jaconbian矩阵的行列式( det J) 和迹( tr J) 如表1 所示。根据det J和tr J值的符号可以分析演化系统均衡点的稳定性。

当同时满足det J > 0,tr J < 0 两个条件时,系统的均衡点将是演化的稳定策略( ESS) ,根据表1 可知,在均衡点( ( E2- B ) / ( E2- E1) 、( C1+ C2) /( P1R1+ P2R2) ) 处,tr J = 0,不满足tr J < 0 的条件,因此该点肯定不是ESS。因此,结合各参数的不同取值范围,将分为以下4 种情况来讨论4 个均衡点成为ESS的可能性。

2. 4 结果讨论

( 1) 当B - E1> 0,P1R1- P2R2- C1+ C2> 0 时,4 个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如表2 所示。在这4 个均衡点中,( 1,1) 满足演化稳定策略的条件,det J > 0、tr J < 0,因此,该点为系统演化的ESS,此时系统的演化趋势如图4 所示。

(x=0.9,y=0.9,P1=0.8,P2=0.6,R1=20,R2=10,C1=8,C2=5,B=30,E1=15,E2=10)

根据表2 和图4 可知,在消费者购买意向较强,企业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早期市场采用高端市场侵入模式,消费者将获得正效用,此时企业高端侵入模式的利益大于低端侵入模式的利益,因此,企业群体将倾向于选择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高端市场侵入模式,通过高端市场的成功,再将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蔓延到整个主流市场。

( 2) 当B - E1> 0,P1R1- P2R2- C1+ C2< 0 时,4 个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如表3 所示。在这4 个均衡点中,( 0,1) 满足演化稳定策略的条件,det J > 0、tr J < 0,因此,该点为系统演化的ESS,此时系统的演化趋势如图5 所示。

(x=0.9,y=0.9,P1=0.6,P2=0.8,R1=20,R2=15,C1=8,C2=5,B=30,E1=15,E2=10)

根据表3 和图5 可知,当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较强时,企业无论采取低端侵入策略还是高端侵入模式,消费者都将获得正效用;而企业采用高端侵入模式的利益小于低端侵入模式的利益,此时,企业群体将倾向于选择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低端市场侵入模式,即企业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选择了首先满足低端市场需求的策略,再通过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增加高端侵入策略的收益,进而赢得市场上的高端消费者,从而占领主流市场。

( 3) 当B - E1< 0,P1R1- P2R2- C1+ C2> 0 时,由于E1> E2,此时,B - E2可能大于零也可能小于0,因此又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B - E2> 0。4 个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如表4所示,所有的均衡点都不满足演化稳定策略的条件,det J > 0、tr J < 0,因此,不存在系统演化的ESS,此时系统的演化趋势如图6 所示。

(x=0.9,y=0.9,P1=0.8,P2=0.6,R1=20,R2=10,C1=8,C2=5,B=20,E1=25,E2=15)

根据表4 和图6 可知,当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较强时,企业采取高端侵入模式,消费者将获得负效用; 企业采用低端侵入模式,消费者将获得正效用,而从企业的角度看,采用高端侵入模式将获得较高的收益,即消费者的收益与企业的收益不能达成一致,此时,企业群体和消费者群体都无法趋向于一个稳定点,双方的选择处于一种波动状态。

2) B - E2< 0。4 个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如表5所示。在这4 个均衡点中,( 0,0) 满足演化稳定策略的条件,det J > 0、tr J < 0,因此该点为系统演化的ESS,此时系统的演化趋势如图7 所示。

(x=0.9,y=0.9,P1=0.8,P2=0.6,R1=20,R2=10,C1=8,C2=5,B=20,E1=25,E2=22)

根据表5 和图7 可知,无论企业采取哪种市场侵入策略,在消费者购买意向强的状态下,消费者都将获得负效用,此时,对有限理性的消费者来讲,对该产品都不会具有较强的购买意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推出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付出的成本越大,损失的可能越多,因此,企业只能通过低端的市场侵入模式试探性地将新产品推向市场,以期能够吸引一部分注重该类产品独特功能属性的消费者,为新产品找到出路。从理论上来讲,这类不会给消费者带来正向效用的新产品其市场前景比较堪忧,但也有特殊情况,一些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的此类产品会有相关的补贴优惠政策,使得消费者获得正效应,从而将企业和消费者的选择问题转化为上述( 1) 、( 2) 两种分析情况。

(4)当B-E1<0,P1R1-P2R2-C1+C2<0时,也需分为以下两种情况来分析:

1) B - E2> 0。4 个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如表6所示。在这4 个均衡点中,( 0,1) 满足演化稳定策略的条件,det J > 0、tr J < 0,因此该点为系统演化的ESS,此时系统的演化趋势如图8 所示。

根据表6 和图8 可知,当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较强时,企业采取高端侵入策略,消费者都将获得负效用; 企业采用低端侵入策略,消费者将获得正效用。在这种状态下,企业群体将倾向于选择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低端市场侵入模式。

(x=0.9,y=0.9,P1=0.6,P2=0.8,R1=20,R2=15,C1=8,C2=5,B=20,E1=25,E2=15)

2) B - E2< 0。4 个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如表7所示。在这4 个均衡点中,( 0,0) 满足演化稳定策略的条件,det J > 0、tr J < 0,因此该点为系统演化的ESS,此时系统的演化趋势如图9 所示。

(x=0.9,y=0.9,P1=0.6,P2=0.8,R1=20,R2=15,C1=8,C2=5,B=20,E1=25,E2=15)

根据表7 和图9 可知,当消费者对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向较强时,企业无论采取低端侵入策略还是高端侵入策略,消费者都将获得负效用,此时,企业群体将倾向于选择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低端市场侵入模式,试图从购买意向较弱的一些利基消费群体得到突破,寻找新产品的生存市场,类似于上述第( 3) 中的第2 种情况。

3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买方市场环境下,消费者是上帝,只有为消费者所需要、为消费者带来收益的产品才能获得市场,因此,无论是连续性技术创新产品还是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都必须能够为消费者带来利益,在满足这个前提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进行市场侵入模式的选择。如结果讨论第( 4) 中的第1 种情形,当消费者愿意购买该产品,而且能够获得正收益的时候,企业可以根据其在不同市场侵入模式下的收益情况选择最佳的市场侵入模式。当消费者愿意购买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而且能够获得正收益,但此时所对应的市场侵入模式企业不会获利,而企业能获利的模式消费者又无法获益,这样,消费者与企业的选择就无法趋向于一个稳定点,如结果讨论第( 3) 中的第1 种情形。而当消费者愿意购买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无论企业采取何种市场侵入模式,消费者都可以获益,这是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所面临的最理想的状态,此时,企业只需根据其实际情况来选择哪种市场侵入模式获得的收益最佳即可,如结果讨论第( 1) 、 ( 2) 两种情形,即企业选择最佳的市场早期侵入模式,然后再通过不同的发展路径,由高端到低端,或由低端到高端的策略最终占领主流市场。在结果讨论第( 3) 、 ( 4) 中的第2 种情况下,消费者愿意购买该产品,无论企业采用的是低端还是高端市场侵入模式,消费者都将获得负效用,因此,这两种情况的ESS为( 0,0) ,也就是说,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如果不能给消费者带来利益,无论企业如何对其进行营销,都不会赢得市场。

但对一些特殊新产品情形可能会有所不同。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绿色导向的产品越来越被社会和消费者所推崇,但这类产品在早期市场阶段较主流产品可能无法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收益、无法被广大消费者所接纳,因为其性能可能会逊色于市场的主流产品,或在使用上存在着不便之处,从而企业的收益也将受到影响,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是应该被倡导和推广的产品。因此,对于这类产品,政府会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来推进其发展,要么会减少消费者的支付,使消费者的负效用变成正效用;要么会降低生产企业的成本,从而改变企业的市场策略选择,但其本质还是让消费者获得收益。

综上所述,消费者的收益情况是企业选择市场侵入模式的前提,只有消费者获得收益,企业才能根据自身的获利情况来选择适当的市场侵入模式;而且,只有消费者和企业的收益情况能够达成一致时,双方的选择才存在演化的稳定策略,否则,双方的选择无法趋于一个稳定的状态。

上一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下一篇:低压地埋电力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