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外一体化

2024-11-18

课程内外一体化(共12篇)

课程内外一体化 篇1

0 引言

近年来,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涌现出了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 即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所谓课内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顾名思义, 就是使课堂教学和课外的体育锻炼活动进行有机的结合, 让学校和社会紧密的联系起来, 从而实现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这一理念, 早在2002年, 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就已经明确额提出过。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一经提出, 就得到了很多院校体育教育学者的积极反响。例如在湖北大学的公共体育教育课程中, 就把“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融入到教育理念中, 并且已经实践了五年之久,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封闭式体育教学旧模式, 构建了一个课内和课外相通的开放式的体育课程新局面。本文将结合当前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 提出了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 具有极大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1 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我国很多院校体育教学中, 仍然采用体育教学的旧模式, 课内和课外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 难以满足学生锻炼身体和发展身心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学内容单一, 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许多院校的体育教学仍然以技术教学、掌握运动技能和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 仍然是以篮球、排球、足球三大球为主, 项目具有局限性, 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在教学方法上, 教学方法陈旧, 仍然是老师讲解示范, 学生没有真正体现出主体地位, 没能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不能够培养终身体育习惯, 也就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二) 体育学时相对较少

对我国普通高校来说, 体育学时相对较少, 有的甚至每周仅安排两个学时的体育课, 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锻炼身体, 难以满足学生提高健康水平和拥有强壮体魄的需要。

(三) 体育设施缺乏

学校体育场馆的建设数量相对较少, 不能够安排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场地进行运动锻炼。场馆的设施配置单一, 主要以球类项目为主, 也不能满足学生锻炼和教学需求。

2 课内化一体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

(一) 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1) 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注重长效性、多元化, 可以多开展一些可持续发展的有群体参与的项目, 有目的、有计划性地开展体育课。例如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田径运动会, 为使运动会开的精彩、热烈, 使更多的学生参入到这项活动中, 在比赛项目设置上即考虑到田径项目, 又兼顾设有群体项目, 在竞赛中强化学生参入意识、规则意识和育人意识。

(2) 建立多种新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 改变过去单纯的传授式教学, 采用课内教师指导的小组训练为主与课外体育单项协会组织的训练形式练习为辅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内教学中, 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辅助指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进一步提高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学生间的交流互动。课外教学是为延伸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例如可以开展不同院校之间的竞赛, 按计划有规律的组织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拔河等比赛, 强化学生参与意识, 增加校际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样极大地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形式和手段, 拓展了体育实践课程的时间和空间。

(二) 合理分配体育学时

学校要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 在课内体育课时有限的情况下, 合理安排分配学时。例如, 第一学期可以开设必修基础体育课和体质达标测试内容, 课外开展选修课。这样可以调动学生适应大学体育学习的状态,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的训练活动。

第二学期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 可以增加一些课程:形体课, 体育舞蹈, 健美操, 花样跳绳, 武术等内容,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课程, 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柔韧性。

(三) 完善体育设施

笔者做了一个调查, 在大学校园里, 主动运动的都以男同学为主, 而女同学很少主动的去参加体育锻炼。个人认为, 这个与学校设置的体育设施和课程体系有很大一部分的关系。女同学本来就是一个不太好动的群体, 而我们的操场上偏偏又都是一些力量型的运动器材, 比如单双杠, 吊环, 足球场, 篮球场, 这些根本不适合女同学进行运动, 所以运动场就成了男生的天下。面对这种情况, 学校完善体育设施, 让全校不管男生女生都能够动起来。比如说, 多开辟一些羽毛球场, 排球场场地。同时开辟健美操, 形体舞等女生喜爱课程的场地, 这样才能让校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动起来。

3 结论

本文分析了当前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实现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构建方法。这种课内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的结合, 大大拓展了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增多, 不仅巩固和拓展了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学习内容, 还能够自由运用课外时间学习体育文化、练习体育运动, 这也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摘要:体育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 学校体育更是应该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 发挥自身的特点, 培养学生强身健体、增强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能力。然而, 目前我国一些院校的体育课程却存在着很多弊端, 难以满足学生提高身体健康的需要。所以把课外体育纳入体育课程体系之中, 两者之间进行有机的结合, 是目前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经之路。本文从当前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出发, 提出了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 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方法

参考文献

[1]夏贵霞, 等.湖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体育学刊, 2010 (02) .

课程内外一体化 篇2

【关键词】课外阅读;课内阅读;阅读一体化;毛泽东“长征”系列诗词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9-0056-02

南京市鼓楼区力学小学李琳名师工作室与琅琊路小学周益民名师工作室曾联袂举办了以“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一体化”为专题的展示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执教了“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长征’系列诗词诵读与欣赏”。在学习苏教版五下《七律 长征》的基础上,我确立了诗词诵读与欣赏的目标:整体诵读与欣赏毛泽东“长征”系列诗词五首――《清平乐 会昌》《十六字令三首》《清平乐 六盘山》《忆秦娥 娄山关》《沁园春 雪》,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这段革命历史,初步感受毛泽东诗词的风格,进而尝试走进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精神世界。

一、从课本出发――诵读《七律 长征》

在请学生读一读、背一背《七律 长征》的基础上,我告诉学生:“在历经两年的长征岁月里,毛泽东写下了多首诗歌,今天就让我们诵读这些诗歌,重温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1935年10月,毛泽东写下了这首《七律 长征》,一种革命的乐观主义与自豪之情流淌于字里行间。编者选择了《七律 长征》,也就定格了一段光辉的历史;教者选择了《七律 长征》,也就重温了那段如歌的岁月;学生吟诵了《七律 长征》,也就走进了那应该铭记的时空!编者、教者、学生,一起从课本出发,携手向历史的更深处追溯、行进!】

二、在精选诗词的基础上,努力建构“我的学习”,整体感知诗词风貌

我课前给学生分发毛泽东的《清平乐 会昌》等五首诗词,并进行相关的说明和注释,以期学生能够更好地展开学习。面对这五首经典诗词,我这样设计了“我的学习”过程――

第一步:请朗读讲义中与长征有关的五首诗词。

第二步:从五首诗词中,选出最感兴趣的一首进行精读(包括说明和注释),同时把你对毛泽东诗词的感受,用关键词写在诗词旁边,并划出最能表现这种感受的诗句。

第三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建构整体性的儿童阅读”是“从课本出发”的重要策略,也是促进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因此,面对《清平乐 会昌》等五首长征系列诗词,让学生从“整体朗读―研读一首―练习有感情朗读”等学习过程中,展开真正自我意义上的个人学习活动。开展真实而深入的个人学习活动,既要确保个人学习真实而深入地发生,又要为后面的交流奠定基石。】

三、在“伙伴对话”的过程中,选择开放性的儿童话题,初步领略磅礴的气势与乐观的精神

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结合儿童的选择,我依次开展了以下教学――

1.略读《清平乐 会昌》《十六字令三首》。面对毛泽东所写的这两首词,我选择了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

2.诵读《清平乐 六盘山》《忆秦娥 娄山关》。面对毛泽东的这两首词,在和学生一起读、说的基础上,我还请其他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3.精读《沁园春 雪》。在交流的时候,我选择了一个开放性的话题,以此展开教学。

师:刚才许多同学都选择了《沁园春 雪》这首词,假如让你来拍摄《沁园春 雪》的视频,你会选取什么样的画面、什么样的音乐呢?下面前后四人组成拍摄团队,讨论讨论。

(汇报交流: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发言。)

生:我会选择那绵延万里的长城作为背景。我觉得长城是中国的象征,长征是中国革命的缩影,两者结合在一起的画面一定让人非常震撼!

生:你选择长城,我就选择长江,长江最能代表中国!

生:我会选择黄河。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那奔腾不息的黄河水,代表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

师: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拍摄的纪录片《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其中涉及《沁园春 雪》这首词,让我们来看一看。(播放视频《沁园春 雪》)

师:当我们脑海中呈现这样的画面、回荡这样的旋律时,你又会怎样来读这首词呢?

(学生齐读)

【教者选择“假如让你来拍摄《沁园春 雪》的视频,你会选取什么样的画面、什么样的音乐呢?”这样一个颇具开放性和整合性的话题,原因有三:其一,小学语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应该有一体化的统筹安排,“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应该是课内外阅读一体化的有效路径。其二,让学生去想象合情合理的画面,让学生去选取契合主题的乐曲,定会让学生从一个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视角去理解诗词、诠释诗词,并描绘自己眼里的诗词。其三,清晰而有层次的画面、流动而有意味的旋律,有利于创设一种具体而又鲜活、灵动而富有色彩感的情境,而类似情境的创设,对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定是大有裨益的!】

4.回到《七律 长征》,请学生读一读。

5.从诗到人。引导学生由诗及人,谈谈对伟人毛泽东的认识。

四、推荐毛泽东诗词的相关书目,拓展学生课外阅读

我给学生进行了四个“一”的推荐: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诗词选――《毛泽东诗词选》;由三联书店出版、斯诺等著的一本传记――《早年毛泽东:传记、史料与回忆》;由中央电视台等摄制的一部纪录片――《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由中央电视台等拍摄的一部电视剧――《长征》。此外,我还精选了毛泽东有代表性的九首诗词,并以讲义的形式发给学生。相信他们一定能在广泛而深入的阅读与欣赏中,领略诗人毛泽东的魅力,感受伟人毛泽东的魅力!

【从一首《七律 长征》到五首长征系列诗词的学习,再到四个“一”的主题式、立体化、全方位的阅读推荐,依托的是课内阅读的成果,丰富的是课外阅读的天地,提升的必将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素养!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从群体性阅读到个体性阅读,从师生共读到独立阅读,从文本式的阅读到形式更加多样、视角更加丰盈、材料更加翔实的阅读,这是“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一体化”建构的必然举措,符合儿童阅读规律,更满足了儿童阅读的迫切需要。】

五、在学生评教中聆听自主性的儿童评价

当诵读与欣赏结束后,主持人以“你觉得张老师这节课上得怎么样?”为话题,让学生“即兴评教”。

生:张老师好像是那个时代走出来的人,带着我们走进了毛泽东的诗词。

生:老师准备很充分,但让我们讨论的时间比较匆忙,我们的发言有点儿一带而过,其实还有很多有真才实学的同学没有发言。

…………

【立足课内、课外阅读一体化的建构,课堂中学生的评价是一种对课堂、对教师、对文本的阅读方式。具体到这节课,在学生的发言中,有的评价的是教师这个人,有的评价的是这节课……不同的声音,那是教师与学生的共振;不同的评价,那是心与心的碰撞;不同的表达,那是来自内心的渴求!引入学生的评价视角,是课堂确立儿童主体地位的重要一环,是儿童主体性真正彰显的有益实践,更是改变教师“一言堂”这一格局的有益尝试!】

从课本出发,融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于一体,让儿童阅读始终以儿童的方式行进,使儿童阅读从狭小的教室走向无垠的天地,从单一而扁平的课堂走向如火如荼的生活。

课程内外一体化 篇3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湖北大学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2-0073-05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宗旨是根据高等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在这一精神导向下,湖北大学公体部以“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观为指导,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经过5年多的试验和探讨,建构出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为拓展和延伸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其成果受到《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等媒体的深入报道。

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是按照一定体育教学思想设计的、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体育课程框架或系统。从结构理论的原则看,完整的体育课程模式应包含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学习评价等几个要素。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为了实现“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模式最优化,湖北大学不断改革创新,使课程模式各个环节与课程目标之间具有最大的相关性。

1、“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模式构建的指

导思想

体育课程指导思想是依据体育的本质、体育教育的功能及社会对培养人的整体要求形成的,是构建体育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湖北大学依据《纲要》中“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的要求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确立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体育教学由学科结构向学习结构方向转移,由关心技能或体力发展向关心技能、体力与情感意趣协调发展方向转移,使课程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学习终身体育方法的过程。突出体现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机衔接。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模式以现代课程论、现代教学论、现代学习论为理论支撑,课程培养目标强调“个性化”和“多样化”结合,强化“差异性”教学目标的实现,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水平的提高,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强调将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及评价体系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与长远需求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弹性学习方法的培养,打破课堂空间条件的约束和限制,给学生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消除学生在学习时间、地点、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的障碍,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

2、“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课程编制的起点和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尽管涉及到“课内”和“课外”两部分,但这两部分课程的中心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健康和终身健康。正是由于中心目标的一致性,“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才具备坚实基础。与中心目标相对应的外围目标则体现出差异性特点,由于大学公共体育教学对象千差万别,校园文化、资源分布、教学条件等存在差异,需要构建差异性的教学目标体系。任何一个目标都由目标要素和目标水平组成,目标要素即目标体系的组成部分,如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目标等;目标水平即目标内各要素所要达到的标准,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

2.1目标要素的差异性

目标可视为一个系统,由若干要素组成。我国有近2000所高校,众多的学校被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类别,不同学校在生源、师资、基础条件等方面千差万别,因而在公共体育教学目标的组成要素中也应该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将“体质、健康、思想道德修养、运动技能水平、体育能力、体育文化素养、享受体育乐趣、终身体育观念”等要素全部纳入体育教学目标之中,显然是一个理想的教学目标,然而又是一个过于宽泛,重点不突出,不切实际的教学目标。理论上的多目标在实践中等于无目标。目标是分层次的,有中心目标和外围目标。在上述诸多目标中,首先要研究哪些是中心目标。中心要素是所有的高校都要实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不同层次的高校根据情况增添新的目标要素,这就是教学目标要素的差异性。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年人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曲宗湖教授”认为“现阶段中国学校体育仍然以增强全体学生体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为主要目标;另外一个重要目标即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以保证终身健康。”无论从个体的发展需要还是从社会发展需要来说,学生的终身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大学体育教学不仅要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健康,而且也为学生走出校门后的终身体育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这就是大学体育教学目标的中心要素,也是大学体育的使命。

2.2目标水平的差异性

不同学校之间体育教学目标要素存在差异,但中心要素是共同的,因此,这里重点讨论在两个中心要素方面大学生分别应达到什么水平,这是制定评价标准的依据,只有要素而没有水平要求的目标是无法进行评价的,目标的落实也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对大学教育目标而言,一般来说有一个基本的水平要求,如道德水平、知识能力水平等,这是国家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前提,某一级别的学位就意味着某一等次的水平,个体之间的差异不会很大。然而,体育教学目标的水平要求是例外,个体之间的差

异可能十分巨大,原因是大学新生的体育基础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根据不同体育基础的学生制定差异性的发展标准要求,正是教学目标水平差异性的表现。

对于体质健康要素来说,基本标准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最低要求;发展标准是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使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对于终身体育要素来说,基本标准是养成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掌握1-2项运动项目的技能;发展标准是具有坚持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良好的习惯,掌握多项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

3、“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湖北大学于2003年推行“选项分层”教学模式。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实现了“取消基础课、普及选项课;精简教学内容,普及太极拳和游泳;提高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学生体质”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改革目标。

3.1重构课程体系,突出培养学生的终身健身能力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是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因此,课程内容的改革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使“按课程目标选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服从、服务于课程目标”的设想和愿望落到实处。湖北大学彻底改变了以竞技体育为主线的课程模式,构建了以健身基本知识、休闲健身基本技能、终身健身基本能力为主体的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结构模式。终身健身能力是以身体为基础,健身知识、技能为中介,通过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实现的。这种能力包括:对健身的认识能力、健身锻炼的练习能力、健身锻炼的自我监控能力、健身锻炼的选择和创造能力等。培养的途径主要通过体育教学传授、理论联系实际和操作以及自学等。理论部分主要选用以健身为主的知识和理论,如运动处方理论、营养与健康保健理论、简单急救措施等。

图1显示,该课程体系呈现出“纵向4年不断线,横向课内外一体化”的特点,突出了对学生的终身健身能力的培养。大学一、二年级设置体育选项必修课(包括理论与实践课),每学期36学时,共4学期,每学期1学分,4个学期共4学分。大一年级取消体育基础课,普及太极拳和游泳的做法是为了满足学生兴趣爱好,更好地服务于终身体育这一课程目标。三、四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程(包括理论与实践课),为了保证大学体育与终身体育平稳过渡,满足大学生体育健身需求而设置的,与学校其它公共选修课一起供学生选修,4个学期选修72个学时,2个学分,学生所获的学分记人选修学分。除必修和选修课程外,课外体育锻炼和课余体育训练是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纵向深度教学的最高形式。课外体育锻炼和课余体育训练打破年级限制,跨性别、分层次,共开设8个学期。课外体育锻炼以单项体育俱乐部和健身运动会形式开展活动。一、二年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和课余体育训练情况纳入当年(学期)课程成绩评价指标;另外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至少参加一个课外体育俱乐部、每周至少锻炼3次、每次不少于1 h。学生锻炼54次即可获得1个课外体育活动学分,所得学分与选修课进行置换,实现了“课内外一体化”。

3.2推行“选项分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三个自主”

全校公共体育教学从一年级开始推行学生在网上“三自主”选课。一年级开设篮球、排球、足球、武术、艺体、乒乓球、羽毛球、毽球、健美、健美操、网球等选项课,普及太极拳和游泳;二年级开设篮球、排球、足球、武术、艺体、乒乓球、网球等专项课;三、四年级学生开设篮球、排球、足球、武术、艺体、乒乓球、羽毛球、毽球、健美、健美操、网球、体育舞蹈等选修课。另开设保健课、体育理论;要求教学中增加身体素质和体能练习的比重,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其树立终身锻炼理念。

在一、二年级设置必修选项课做法使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每学年可选择一个体育专项进行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但同时在同一专项课学习中,由于学生专项运动能力基础不同而产生了专项运动能力的较大差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则按统一大纲、计划组织教学,这样也就造成了在实际教学中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吃不了”,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公共体育课新的教改方案规定,允许学生选择不同深度的同一门课程,试行分级教学的管理模式。具体办法是:将开设的所有项目(课程)分成2个等级,即1级为初级班,学习基本技术、战术,掌握基本技能,发展身体素质;2级为中级班,在初级班的基础上提高一步。并分别制定各等级、各项目的教学计划、大纲和考试评分标准。

4、“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教学评价

根据教育评价原理,“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是指在坚持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基础上,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并将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的情况按一定比例纳入学生综合成绩测评,即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的一体化。考核内容一体化:考核内容的设计既考虑了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又兼顾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表现,在评价学生运动技能学习、身体素质状况、基本知识掌握隋况的同时提高对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的行为表现评价的权重,从而促进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考核方法的一体化:在考核方法上强调从发展的角度动态地评价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结合起来,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关注学生通过努力获得的进步,将学生体育基础与提高的幅度结合起来进行评价,从而起到促进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调节学生的学习过程的作用。

为了检验体育教学中心目标的达成程度,我校从体育学习态度,体育、保健理论知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实践能力指标构建了“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评价结构体系。其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检验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健康状况,是中心目标之一,占50%的权重;体育学习态度,体育、保健理论知识,体育实践能力则是考察学生终身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的重要指标,是中心目标之二,也占50%的比例。从实际操作来讲,该成绩评定体系以学习态度、体能与技能、课外体育锻炼为主体,允许学生选项考试(自选一项运动技能)来体现学生特长和认同学生课堂以外掌握的体育知识技能,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相结合的过程性评价(占40%权重)与终结性评价(占60%权重)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见表1)。

从5年多的实践来看,“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实施效果让人满意:学生喜欢体育课的比例由过去的80%上升到98%,学生的出勤率由过去的90%上升到100%,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度由过去的85%上升到100%,2003-2004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为97.83%,超过教育部规定水平,“体教结合”道路越走越宽,竞技体育成绩不断有新突破。具体体现在:(1)学生的体育兴趣得到提高。(2)学生的个性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发展和改善。(3)体育资源得到了优化整合,通过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教学,公体教师的个人专长得以充分发挥,由于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大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很好地解决了场地器材的浪费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5、结论与建议

(1)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须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对课程各构成要素(指导思想、目标、内容、评价等)进行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综合的方法将各要素予以有机整合,使模式达到整体优化。

(2)湖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是在对本校学生特点、场地器材、师资条件、校园文化传统等深入调研的前提下进行的,具有个性化特点,是否具有普适性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课程内外一体化 篇4

1 高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教学指导思想是对教学活动起方向指导作用的、以教学目标任务为核心的基本观点与认识[4]。高职武术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从“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立场出发, 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基本指导思想,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武术学习兴趣,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武术技能, 并能够运用于体育锻炼实践, 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5]。在此基础上, 力图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为胜任未来职业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2 高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课内外一体化武术教学的目标在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武术运动技能, 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弘扬中华武术文化, 培养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 改善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体育认知水平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为胜任未来职业岗位与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 包括以下4个领域的目标。 (1) 身体发展和职业准备目标。首先, 通过武术课程学习达到增强体质、完善技能和塑造健硕体魄的目标;其次, 通过武术课程教学向学生传授常见健身方法, 使学生掌握有效发展体能的方法和手段;再次, 结合武术项目特点, 在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 发展与学生未来职业相关的综合素质。 (2) 技能学习和习惯养成目标。一是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使学生充分体验武术运动的文化魅力和健身价值, 熟练掌握长拳和太极拳的基本套路及其基本练习方法;二是通过教育引导和课外辅导, 使学生形成稳定的运动爱好和专长, 培养良好体育锻炼习惯, 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3) 体育知识与实际应用目标。第一, 使学生理解武术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关联, 形成正确的武术健身价值观;第二, 使学生了解健康的概念和多元健康观, 掌握一些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 了解运动损伤的成因与处理有关知识;第三, 使学生了解武术运动的发展概况及锻炼价值, 掌握运用武术专项技能进行身体锻炼的方法和知识。 (4)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武术教学, 培养学生坚毅的意志品质, 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提高竞争、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6]。

3 高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结构

课内外一体化武术教学体系由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部分组成。课外活动又包括早锻炼、体育社团活动、体育竞赛及及课余训练等形式, 它们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 相互补充。其中课堂教学是主体;早锻炼、体育社团活动、体育竞赛 (尤其是与教学有关的比赛)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能够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体育竞赛可检验、展示课堂教学和课外锻炼的成果, 并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外锻炼提供动力支持。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在课内外一体化武术教学体系中, 学生体育骨干群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的实践表明, 学生体育骨干是体育教师的得力助手, 是开展课外体育工作的重要力量, 在早锻炼、体育竞赛、体育社团等活动的组织、管理、辅导和宣传方面可发挥主体作用。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并合理使用学生体育骨干队伍, 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既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示范作用和自我管理效能, 以缓解体育师资不能满足课外体育活动开展需要的现实矛盾;又可以为他们提供锻炼自我能力、施展自我才华的广阔平台, 他们在服务同学、奉献学校体育的同时, 自身素质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4 高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内容

课内外一体化武术教学的内容包括身体素质训练、运动技能学习及理论知识学习, 身体素质训练包含耐力素质、速度素质、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 运动技能包含长拳、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及其简化套路;理论知识包含体育运动基础知识和武术基本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武术教学模式在注重一般身体素质、武术技能与理论教学基础上, 根据本课程4个领域的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积极的拓展, 制定了具体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体育情感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训练计划 (见表1~表5) , 在发展学生一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 着眼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5 高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体育课成绩评价体系具有十分明确的导向作用, 能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发展方向, 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从整体上控制、调节着体育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进程[7]。我们依据培养锻炼习惯、发展身体素质、传授运动技能、促进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 紧密联系高职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目标, 构建了本课程的评价体系 (见表6) , 力求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从事体育课程学习及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考核内容上, 综合考察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外体育参与的表现:一是强化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评价, 突出对耐力素质的要求;二是强化对课外体育锻炼习惯的评价, 突出对早锻炼的要求。在评价方法上, 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多元评价:一是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用发展的眼光动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进步情况, 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与锻炼态度,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二是在运动技能考核中将团队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 引导学生注重团队协作, 强化学生融入集体的意识。

6 小结

如图1所示, 本课程模式目标是将具备少量运动知识与技能的学生培养成身体健硕、掌握基本健身方法、掌握更多运动技能、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以及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个体。本课程模式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环节为主要载体, 以科学的评价和教学实施双通道为保证, 致力于深度整合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 并最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环节, 主要内容为身体素质练习、武术专项技能、武术理论知识、基本健身方法和运动处方理论;课外活动主要内容为早锻炼、学生武术社团活动、校内武术竞赛及课余武术训练。在教学评价环节, 按照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团队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综合评价学生课堂学习 (主要包括学习态度、技能习得、理论知识、锻炼知能) 、体质健康 (主要为健康相关体适能项目, 如耐力、速度、柔韧、力量等) 和课外活动情况 (主要为早锻炼、社团活动、校内外竞赛等) 。按照课内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课外加强针对指导的原则,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共用、严格管控教学质量、专门教师辅导社团活动、专门教练指导课余训练等措施, 确保课内课外紧密联系、互塑共进。

综上所述, 文章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基本指导思想, 以高职武术课程为例, 尝试构建了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 以期能够在理论上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提供新思路, 并在实践上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摘要:为改进体育教学中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 文章以高职院校武术课程为例, 尝试构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 从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对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体系进行了系统阐述与分析, 以期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提供新思路, 并在实践上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武术,教学模式,课内外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张勤.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改革试探[J].体育文化导刊, 2013 (1) :104-107.

[2]李欣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研究——以高校乒乓球选项课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4) :112-114.

[3]陈琦.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J].体育科学, 2004 (1) :40-43.

[4]刘海元, 周登嵩.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及其提出的基本思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1) :86-88.

[5]谢燕歌, 洪浩.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探索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4 (1) :95.

[6]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试行) [Z].2012-5-24.

课程内外一体化 篇5

高校对课堂之内的体育课程一般都有统一、详细的规定,但是对于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俱乐部活动却大多不太重视,没有明确的目标、任务,缺乏管理与组织。很多高校课外活动,都是大学生自主进行,没有得到体育教师的指导语帮助。体育俱乐部也多由社团内同学在一块进行交流与学习。

2.2 教学场地、器材设施不足

场地、器材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根据 教育部办法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器材配备目录》可以得知,目前大部分高校人均数均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特别是两万人以上规模的高校,场馆数量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体育场地实施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抑制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很多学校的项目开展由于场地实施缺乏而无法开展。造成这一普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各高校的大量扩招,使在校生的数量大幅增多,而学校对场地设施的投入却没有相应加大,造成难以满足广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另一方面,学校体育资金投入不足。

2.3 体育课程设置不够全面,缺乏特色

通过文献研究可知,目前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的高校中,突破了传统的体育课程单一发展模式,突出了体育课程的实践性。运动项目的设置较之以前有所增加,但是开设的项目仍然不足,大多还是沿用传统的三大球、乒羽网和健身及健美舞蹈类等项目,而新兴的毽球、高尔夫、排舞等项目却十分少见。开设的十余门体育项目对于课内外众多大学生的体育需求,开设的项目不能引起学生对于体育课兴趣,使他们不能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和体育锻炼习惯,达不到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效果。

2.4 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影响

根据近年来,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学生在一、二学年里身体素质呈上升或保持的趋势,而到了到了三、四年级呈逐渐下降趋势。究其原因是因为大一、大二的专业学习任务较轻,开设体育课,同时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和俱乐部活动,学生体育锻炼基本得到保障,因此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到了大三、大四以后,很多高校不再开设体育课内学习,只有课外体育活动与俱乐部锻炼。受到学生专业学习的任务加重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其课外锻炼就得不到保障,导致学生体质不断下降。这也是影响高校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因素之一。

3.高校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的发展策略

3.1 正确认识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理念

当前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性与必要性,关键是高校领导与体育教学主管部门是否能给予高度重视,只有得到各层次领导的重视,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才能投入更多的资金和场馆保证正常体育活动的开展。加强体育职能部门工作管理机制,重视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将课外活动与体育俱乐部活动纳入到体育工作计划当中并形成制度。

3.2 加大投入,加强宣传力度,拓宽经费来源途径

高校要进一步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完善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改善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条件,无偿向学生开放体育场馆,切实保证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和俱乐部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高校体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宣传力度,在现有条件允许情况下充分发挥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经济功能。尝试与学校周边社区开展合作,把学校的体育设施逐步向社区开放,在恰当的时候可以引进市场化的运作模式,通过提供体育消费获得经费支持。鼓励体育俱乐部自主经营、多种渠道筹集经费。

3.3 课内体育教学管理与课外网络课堂学习相结合

课内体育俱乐部教学应该进行分层管理,在不同学期内项目设置考虑内容的深度,将开设的所有项目分成不同等级,保证学生选择同一课程的不同深度,以利于其运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完善分级教学的管理模式。目前大多数学校大三、大四没有开设课内体育教学,要求体育教师能够给这些学生群体提供运动处方,引导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网络是信息传播的有效途径,建设高校体育网络课程。

通过网络课堂教学,使学生加深对体育项目的理解,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教师指导,增强体育课的互动,对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持久性有重要作用。

3.4 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在加强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的同时,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的发展和完善要求体育教师自身在运动技术能力理论水平上必须不断提高。体育教师只有努力钻研,注重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有利于体育教师思想品质素质、精神境界、教育思想观念、文化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创新知识的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勇.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J]. 安徽体育科技,,(6).

课程内外一体化 篇6

“内外贸一体化”的崭新战略意义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今后的发展趋势不是非常明朗,所以出口的前景是非常期盼的。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国家也出台了非常多的应对措施,这些应对措施非常重要的,就是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通过内外贸一体化来帮助企业。所以,现在重提内外贸一体化,把内外贸一体化提到更加高的高度。

上海加快国际贸易的建设,要求形成内外贸一体化贸易功能的集聚。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已经进入非常关键的阶段。国务院通过了上海加快两个中心的指导意见,上海正在加紧贯彻落实。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今年也将提速。中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载体,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已经到了整体推进再上台阶的一个新的阶段。从上海国际贸易建设来看,内外贸一体化应该说是渗透到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各个方面。

首先我们从内涵上面看。从上海市来讲,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这个国际贸易中心不是指国际贸易的中心,而是指内外贸一体化、国际的贸易中心。从发展目标来讲,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发展目标是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市场网络,形成强大的流量、规模和具有主导性资源配置功能的贸易中心。

另外,从现代贸易中心建设的特征来看,内外贸一体化贸易功能的集聚以及贸易网络的拓展,是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一个主要特征。还有从市场主体来看,现在要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必须要形成多样化内外贸并举的市场主体,就是要除了传统的国际贸易企业之外,还要集聚大量的贸易商,像国内外贸易商、批发商等等,当然还包括大型的跨国贸易企业,包括跨国的采购商、跨国的品牌等等,形成这样一种产业组织结构。

因此,我们觉得从推动外贸企业拓展内贸、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既是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需要,也是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要求。

内外贸一体化有哪些障碍

我们讲内外贸一体化,或者讲外贸企业拓展内贸,现在目前碰到的障碍到底有哪些?

从企业的微观层面上看,我们感觉可能现在企业是有这样一些瓶颈。第一,业务流程和规则上面的一些瓶颈,主要是指传统的一些贸易企业,比较习惯于做外贸,对外贸的一些业务流程、结算方式等等非常熟悉,但是对内贸的流程和规则比较陌生。

第二,缺少自主品牌,可能是外贸产品进入内地的零售渠道的一个比较大的障碍。因为外贸企业目前来看,贴牌生产比较多,没有自己的自主品牌,一般也很少有自己的商标,这样就使得外贸产品很难进入内地的零售渠道。

第三,外贸企业缺少相关的技术人才,这也是一个主要的瓶颈。

从宏观的政府管理层面讲,内外贸一体化可能也存在一些障碍:

第一是思想观念上面的障碍。内外贸一体化要求在观念上把这个内外贸视为整个流通的整体,因为我们在计划经济时代,内外贸这样一种延续下来的惯性,所以在传统的思维惯性可能对现在内外贸一体化建设当中还是一个障碍。

第二是企业规模产生的障碍。主要与国际的一些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相比,我们的流通产业还是比较落后的,市场体系也相对缺乏。所以在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当中,可能这还是一个非常大的难点。

第三是运行机制方面的障碍。主要目前在国内市场、地区市场、行业市场还存在着分割,所以运行机制方面可能还是存在问题。

第四是政策法规方面的障碍。外贸领域经过这几年发展形成了一个非常开放的行业,法规以对外贸易法为基础的法规,基本上法规的框架是比较健全的。相比之下,内贸一直是处于比较边缘的状态,很多基础性的立法工作没有跟上。

最后是管理上面的障碍。从行政管理上面来看,从中央到地方,商务部的成立,组织上面已经完成了内外贸一体的管理行政体制的政府机构改革。

怎样推进内外贸一体化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感觉,今后我们从哪些方面改,我们有这样几个想法:

一是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管理体制的创新,真正实行内外贸一体化。

第二是要加快流通领域相关的法制建设,尽快制定内外贸统一的公平竞争法规、政策、规章,为内外贸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第三,深化流通企业的改革,培育流通领域的大企业、大集团。从国际经验上看,从内外贸一体化的流通组织,目前有三种:比如说本土经营到国际化经营的连锁、零售的企业集团,像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隆这样的。还有一种主要是指一些西方工业的跨国公司进行内外贸一体化的经营形式。从国际经验来看,我们要加快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的流通企业。

第四,发挥同业、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的作用,推动内外贸业务的融合和渗透。要进一步加强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来建设各类的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

最后,我们感觉要搭建好出口转内销的平台,积极地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内销的渠道。首先要帮助外贸企业认真细致地做好内销市场的调研,掌握市场信息。让企业能够把准内销市场的脉搏,能够运筹帷幄。第二是帮助企业培养一批研发人才,特别是外贸企业要拥有自己的开发内销产品的研发型的人才。第三要推动企业的培养,培育自己内销的品牌,这方面可以探索,比如说国内,跟国内这些百货商场贴牌的方式,来解决外贸企业没有自己品牌的这样一种问题。第四要用好贸易平台和渠道。目前我们感觉用好电子商务和网络消费这样的一种新型市场。

课程内外一体化 篇7

从目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发展实际的角度来看, 教育有三种路径可供选择:一是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二是专注于提高体育知识和技能的道路;三是提高体育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的道路。三种路径都提出了“加强体育专业引领的有效性”的问题;专业引领的有效性必须在教育机制上要获得促成专业引领的条件才能实现, 也就是体育课程内容新体系构建必须到位。体育教育是终身的教育, 是一个从本质内在素养上长期进行的再学习过程;这就要求教育必须持久有效, 层次逐渐获得提高。所以针对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新体系的构建寻求新的办法和途径是实现教育目的最佳手段。

1、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缺乏内容的合适选择, 缺乏实际实施学习方案。体育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存在众多问题, 虽新兴体育项目已列入教材内容, 但真正开设的非常少;加上教学方法单调、呆板,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体育教学的效果不尽人意。创新教育理念要求实际教学当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实践取向、优化学生教育课程内容形式和结构。根据高校体育教育情况, 在解决问题时, 应该注意把不同的课程模块进行重组、在教学中努力开展教育实践、关注学生的需求变化、建立长期教育措施、完善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机制。由此促进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实践能力、个性发展为主教育模式的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经济的不断发展, 目前在体育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体育俱乐部的运作形式也已经进入高校, 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探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模式, 对促进体育课程内容新体系的构建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2、构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的思路

2.1、阐释教育教学理念

思想决定行为。让学生掌握并形成新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是学生学习的首要任务。在学生的体育学习发展过程中, 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模式下, 思想理念的教学的开展可采用实践操作、专题报告、专题理论研讨等方式来进行。

2.2、共拟教育教学方案

在俱乐部教学模式下, 依据学生发展方向和教学思路, 形成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并且课程设计与学生进行一定探讨研究。在共同开发的课程内容, 课程结构设计既要发挥主导作用, 同时也引导学生利用教育教学理论做指导, 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的学习模式。对于共同制定教育方案出台, 一定要考证其满足教育要求的科学理论, 有利于教学的具体实施。

2.3、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尝试

课程结构设计拟定确认后, 教师将其运用在体育俱乐部教学当中。课堂教学才是检验教学计划有效性的实践手段, 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实施教育计划, 以验证教学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深化完善的做法。

2.4、引导反思教学行为

在教学中, 学生对实际教学方案尝试运行之后, 应该对课程设计组织进行价值和效果的评价。由此首先对教学设计和进行自我反省, 查找设计短板, 确定预教学计划和行为的不和谐之处, 提出整改方案找到解决办法;同时让参与教学实践的学生提出看法, 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指出方案的长处和短处。在此基础上, 总结了所有人的意见, 进一步反思教学行为并为再次尝试堂教学, 做到思想统一性。

3、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的实践探索

3.1、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模式课程体系目标设定

一是以满足学生各种实际需求为前提;学生学习体育课程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强健身体、接受新知识、提高体育能力, 使个人的职业素质和追求日益成熟。然而, 不同的发展阶段, 不同层次的水平, 不同层次学生水平的发展有区别。因此, 在课程目标设定过程中, 以满足学生实际需求为前提, 指导方法要灵活, 多样和有效。二是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主动性; 新的课程目标依据教学大纲为总体纲要, 让一些有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第一线的教师进行广泛参与。三是对学生的专业引领要到位而不越位;引领新课程目标设置要遵循科学的教育理论, 而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落实到位而不越位的实践态度。新课程目标设定的过程中, 通过指导到位不越位, 这样才能真正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

3.2、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模式课程体系评价构想

对课程评价采取教学大纲设计为原则, 主要是基于课程的安排实际上与教学大纲密不可分, 采取此种评价方式有利于与实际教学挂钩, 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点。对教学大纲的要求也就等同于对课程的评价。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是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模式下课程的整体设计必须执行的基础; 以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为基础, 来明确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目的, 并在教学目的和任务、范围、选择、安排教学内容序列等主要内容上进行适时定位。利用教学大纲在安排教学时间、教学活动、课外活动、以及检查和评估要求方面 作为明确的规定, 提出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和教学咨询和指导。编制课程要实施正确的指导思想, 按照高校体育课程要求, 从教学的目的出发, 力求注重学生专业发展, 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改革的精神, 积极学习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吸收新的知识学科、新内容、新方法, 并集中在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中与实际紧密结合, 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3、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模式课程体系的内容

一是促进学生间的群体同伴互助;学习中, 学生应该掌握俱乐部模式学习平台操作、个人取向的建设、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学生检验效果, 全部通过俱乐部互动形式。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实际教学反映的结果展现在大家面前, 寻求老师和同学的意见,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水平和专业知识。也可以分主题提议举办研讨会, 并深入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使得俱乐部成为了一个展示魅力的地方。交流、比赛、竞争等形式也促进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相互支持, 让学生共享沟通的欢乐。二是教师指导学生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教师施展自己的性格和魅力, 以讲座的形式吸引了每一个参与课内外一体化学习的学生, 通过长期的引导, 潜移默化改变学生的思想认识。三是组织一些校内、校外人员参与的俱乐部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和讨论, 得到实践的“活”的指导。四是课程学习的成果也可以定期出版学习者的感受、老师评论和其他内容的简报, 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老师和学生发表文章评述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感受和看法, 既可以使学生习得到提高和发展, 又能使得教师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 深化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发展。

4、结语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模式是依据体育教学思想和体育教学规律提炼出来的教学样式, 能充分发挥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 使得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和任务得以顺利实现。体育课堂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 极大地拓展了高校体育教育的空间, 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新体系的构建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摘要: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模式教学活动的开展, 有利于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 更好的完成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由此我们必须针对此种教学方式进行思路、目标、评价、内容构建的探讨。

关键词:体育课程内容,新体系,俱乐部模式

参考文献

[1]夏贵霞, 舒宗礼.湖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体育学刊, 2010, (02)

课程内外一体化 篇8

1、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目前, 网球运动职业化对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特别是我国网球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对网球运动的普及更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网球社会体育指导员指的是传授和指导网球运动, 并进行科学健身和组织管理的专业人员。而网球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两个渠道进行培养;一是高等院校培养, 二是社会职业鉴定站培养。高校师资力量雄厚, 场地资源丰富, 体育专业人才充足, 是培养和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最佳场所, 将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培养为现急需人才, 本课题正是基于网球社会体育指导员这种职业特点及培养方式构建网球课内外教学模式。

2、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2.1 课内教学模式的构建

2.1.1 教学目标。

课内教学主要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技能目标, 通过在不同阶段的学习达到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熟练掌握网球发球、高压球、正手击球、反手击球、放小球、截击的动作要领以及具备一定的网球运动战术素养;二是掌握网球运动的教学方法及身体素质练习方法;三是要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四是掌握网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等。

2.1.2 教学内容。

课内教学内容主要是在不同阶段学习网球基本技术、基本理论、基本战术等。基本技术主要有发球、高压球、正反手底线抽球、正反手削球、网前正反手截击球、放小球等。基本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网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网球运动时的生理卫生、保健卫生知识和运动常识;网球运动的竞赛规则、比赛方法和网球运动的礼仪知识;个人体育健身方案的制订和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置方法。基本战术主要是包括网球单打、双打战术。

2.1.3 教学评价。

课内教学评价主要是考察学生对网球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基本理论知识的考察。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自身身体素质有所不同, 在评价过程中要让学生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 不失学习信心, 还要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 这就要求教学评价要科学合理。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的努力程度、进步情况、课堂表现等, 结合平时校内、校外比赛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2.2 课外教学模式的构建

2.2.1 教学目标。

课外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课外网球训练使学生积极参与网球锻炼并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不怕吃苦、持之以恒的精神, 在运动中体验健身乐趣;通过课外一些网球比赛不仅使学生能更加熟练网球运动基本技术, 而且能够了解网球运动的礼仪知识, 掌握网球竞赛规则, 具有一定的欣赏和参加双打比赛的能力。

2.2.2 教学内容。

课外教学是在学生自觉参与, 教师指导情况下进行。主要内容是:通过各种训练方式复习课内所教授的网球基本技术和战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成立网球协会, 网球协会设有会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职务, 招收乐山师院学生做网球协会会员, 协会成员利用课外时间轮流义务对学生的技术进行免费指导;组织校级或者是体育学院内部的一些网球比赛, 在比赛期间安排学生编写网球比赛策划书或者是网球比赛秩序册, 另外安排学生充当网球裁判;教师在比赛过程中讲解一些网球运动礼仪和一些技战术等;校外见习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网球俱乐部的经营与管理和网球产品的营销技巧等。

2.2.3 教学评价。

课外教学评价, 教师要定期对学生的网球基本技术、网球裁判、网球赛事的管理、网球俱乐部的经营与管理、网球产品的营销以及学生在社区指导网球运动能力等进行检测, 对这些知识的评价可以纳入到期末总评中去, 以便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生, 另外一种检测方法就是观察检测, 在课外网球比赛和训练中认真观察学生, 观察学生对各项网球技能的掌握程度, 通过观察进行记录和总结, 然后回馈到课内教学中去。

3、结语

总之, 课内外教学模式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不能分割开来, 课内教学内容要在课外训练比赛中才能加强掌握, 通过校外见习和实践把学习的效果回馈到课内教学中来。课内教学主要是传授学生网球基本技术、战术及网球基本理论知识等, 课外进行网球运动队训练, 网球比赛及裁判等教学, 校外组织学生深人社区, 企事业单位, 负责指导体育活动的开展, 以及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网球赛事等, 以便使他们在个人能力和指导技巧方面得到锻炼提高, 同时也为他们走向社会开拓就业道路。因此, 课内外教学模式利于优化网球课程结构, 提高课堂效率及提高学生就业率等有很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程杰, 陆英浩, 陆树兵.普通高校网球课程的构建与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12) :1701-1706.

课程内外一体化 篇9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 打破了以往标准化的课程要求, 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纲要性的指导, 同时也为各个学校的改革松开了束缚, 使高校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构建不同模式的体育课程规划成为可能。近年来,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的概括分析, 提出符合吉林省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

2 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完整内容结构体系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 以体育课堂延伸活动和良好的体育环境为两翼的新的体育教学体系。它的完整内容结构体系应由三个层面构成, 第一是体育课堂的组织教学;第二是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 包括课余体育俱乐部的组织管理、课外体育锻炼指导和校内群众性体育竞赛、个体体育锻炼等;第三是运动队训练、竞赛与交流, 包括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运动队训练和校际间体育竞赛, 体育交往联谊与娱乐活动等。

2.1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根据《纲要》的指导, 教学目标即在“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观指导下, 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以课内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以及运动训练的方式相结合, 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组织管理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 以达到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 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目的。

2.2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组织管理

体育教学由教师组成, 开设各种选项课, 为各俱乐部社团新会员提供运动技能学习课程, 提高教学质量。课外体育部分通过俱乐部、体育社团的形式, 由学生组成, 实行“五个一”工程, 培养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的意识。通过教学课和社团选拔人才组建运动队。

教学内容突出了“四性”即知识性:基础和专项理论、生理和心理、康复保健与传统养生、人与运动环境、营养与生活习惯等, 健身性:增强体质, 促进健康, 技能性:1~2专项技术、运动技能, 娱乐性:集增强体质、提高技能、娱悦身心、争先创优的竞争性与一体。在教学方法上着手于“两性”, 即学生学习和锻炼时力求可操作性, 可选择性:比如实施《锻炼标准》时, 学生对自己体质状况能自测、自评, 并设计简易可行的运动处方, 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三会”的学习目标:即一会体育学习:掌握体育知识, 技能和锻炼方法, 善度余暇, 培养健全的生活态度, 习惯与能力;二要学会做人:懂得自己对社会———运动环境、对他人———运动中人际关系的责任与诚信、道德与规则为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三要学会做事:让学生参与争先创优的竞技性体育活动, 使其体会到任何成功的人都必须具有勤奋、吃苦、坚韧和顽强拼搏、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善于调节和控制自我的优秀品质。“五个一”工程:对每位体育教师而言, 为课上课下结合出一个办法;每人下到一个学院协助开展群体活动;每人指导一个学生体育协会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小规模单项比赛;指导一个最基层代表队训练或比赛。

2.3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评价机制

采用体育教学的分级评价:在分级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各运动项目自身特点由体育教师组织专家, 确定各项目、各等级的技术、身体素质、体育意识、基础理论及专业理论的考核内容与标准。同一级别不同项目的考试难易程度要一致, 以避免因考试标准制定的差异, 造成学生选择容易通过的学习项目的倾向。另外, 学分的确定要根据不同等级分别给予不同的学分, 等级越高所得的学分越多。

采用学分制管理模式:为使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既获得体育知识、技术、技能, 又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可在体育课程中设置8~10个学分, 并分为课内课程教学学分和课外体育活动学分, 其中课内课程4学分;选修课及课外活动为4~6个学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达到75分以上方可拿到学分毕业。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进行评价:具体就是终结技术考试+平时表现+课外活动+体育竞赛+体育知识的有机结合。笔者建议, 总分100分, 只要参加课内教学的出勤率达到90%, 业余锻炼的出勤率达到规定次数, 如规定学生每周参加2次课外活动等, 就获得60分基础分。终结技术考试达到最低标准就可拿到15分;根据参加不同的比赛加上不同的分值;体育知识采用作业或问答形式进行。考教分离进行技术考评:平时成绩由教师和学生间互评, 最后通过计算机软件综合评判。

采用刷卡累计学分管理方法和制定参与竞赛评定机制监管课外活动的顺利持续开展;同时结合教师负责机制保障一体化教学的质量, 使课外活动发挥教学延伸的功效, 使学生养成运动的习惯, 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3 建议

3.1 学校决策者要明确现代高校体育的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

重视改革, 敢于改革, 制定适合本校现状、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 把改革落到实处。

3.2 建议有条件的学校, 建立逆向健身路径, 经常举办各种竞赛,

以引导学生参与锻炼, 养成习惯;建议学校的网站开辟各种健身知识专栏。

3.3 拓宽校内竞赛的资金来源渠道, 优化资源配置, 使高校体育

与社会体育融合起来有效利用社会资金, 增加收入的同时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3.4 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的进行教学改革, 充分发挥高校

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 建立课内外有机结合的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 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为社会输送身心健康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2002, 8, 12.

[2]邵伟.体育教学模式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11.

[3]钱宗梅.高校体育选项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08 (1) .

课程内外一体化 篇10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就是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总体目标, 是充分的把课外的活动也纳入到体育的课堂之中来, 能够使课内外形成有效良好的补充。新课程标准的推出, 就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加快推动学生的素质教育与体育教育的结合, 学校的体育课堂教育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 更要注重结合学生的爱好兴趣, 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专长, 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养成自我良好的锻炼习惯, 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的过程。每周的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在传授课程中很难满足学生课外的身心需求, 也就很难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也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的意识。体育课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场, 但课外的体育锻炼也是对体育课的很好的补充和延伸, 是实现体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此次研究意在创建一种突破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管理模式, 达到学生身心锻炼的需求, 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这对开发学校体育的价值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试图探索适合本校并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体育模式, 它的顺利开展有利于进一步健全学校的体育工作, 有利于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和健康锻炼理念的形成和理解, 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 有利于学生体育锻炼实效性的挖掘。体育课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教育部办公厅 (教体艺厅函[2004]33号) 文件的精神, 教育部将在全国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 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 (教体艺[2006]6号)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以“达标争优, 强健体魄”为目标。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靠每周的几节体育课, 是不足以完成体育课堂的目标。如何实现新课程的新目标, 就必须把课内教育和课外的体育活动有机互动结合起来。是需要有计划、有组织的把课外学生的体育活动有机的结合到体育的教育当中来, 能够形成课堂学习, 课外互动的有机结合。在当前如何构建学校可以课课内外一体化的管理就成了体育课程改革和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对中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管理进行研究, 并据此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2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管理概念的界定

所谓“课内外一体化”, 就是将体育课堂、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社团活动纳入到体育教育中, 形成一个体育课程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使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彻底改变了过去课外体育活动的虚设现象, 形成了课内外一体的管理格局。

3 构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管理的途径

3.1 重构课程体系

构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管理模式, 就需要把学生的课外体育运动、体育锻炼, 以及校外的一些活动都纳入到学生的体育课程中来。对于体育课程的目标课程, 是分为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的目标, 学习体育的运动技能的目标, 以及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适应社会的目标。对于以上目标的实施, 除了要充分注重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外, 课堂中的体育教学需要充分的引导。课外的体育活动能够充分的锻炼学生的体育素质, 能够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加以锻炼, 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课外的体育活动是中学体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实现体育课程的重要手段。建立体育课程课内课外的一体化的教学管理, 是课内外体育课程中重要的有效的过程。

3.2 转变教学组织模式, 推行“1 2 1”一体化模式

3.2.1 结合“体艺2+1”推行选项教学

教学方法的选择, 内容的筛选, 选择更加贴近学生需求的教学结构, 在学生的学习的方式上灵活转变, 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结合“体艺2+1”的教学实践理念, 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理论基础的同时, 能够做自己必要的体育活动。在学习的同时, 学校还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体育竞赛活动, 让学生在竞技体育中充分的再学习, 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 提高学生的锻炼自我锻炼的能力。

3.2.2 推行“1 21”一体化模式

“121”一体化模式为“1”即保证每天一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 “2”即二种途径:基本途径——体育课;拓展途径——体育活动周、体育社团活动、运动会、阳光体育活动及“体艺2+1”活动;最后一个“1”是业余体育训练。

3.3 有效的推荐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体育活跃的程度最大的表现是体育课外的活动, 是校园体育文化最活跃针对性最强的一面。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是对学生体育学习、体育意识的熏陶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校园体育课外的体育竞赛、体育活动、体育知识演讲、体育专题讲座等一些列的形式, 形成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素质, 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

3.3.1 培育有特色的校园体育项目

校园体育的特色项目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校园竞技体育的发展、校园体育课外活动的组织、校园体育知识专题讲座以及校园体育演讲等。这些项目的开展实施必须要与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 在体育项目建设中, 突出娱乐性,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课内课外互动等不同形式, 不同层次的体育项目, 有组织性有计划性的开展工作, 活跃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在特色体育项目中, 体现体育精神体育文化体育价值, 这是体育课内课外结合的重要表现形式。

3.3.2 健全学校体育组织管理

学校的体育组织管理是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有力保障, 在学校体育组织管理中, 有些学校不重视组织管理松散, 组织结构不清晰、不健全的现象。要有效的开展体育活动, 就必须要健全学校体育组织管理工作。学校要成立体育组和学校的体育兴趣小组, 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负责学校正常的体育工作开展工作, 为校园体育的项目文化建设, 提供有力的团队保障。

3.4 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考核

考核是保障和检验校园体育量化建设的一个理性指标。学校实施体育改革就必须建立一套课内外一体的考核模式。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综合考评体系, 是需要以体育课堂考核为基础, 综合课外体育项目的开展情况一并进行综合的体育考核。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的方法方式、教学质量的评定等一些量化指标, 有效的对考核内容和方法进行一体化, 让整个考核贯穿学校的整个体育教学中来。

3.4.1 考核方法的动态模式

动态的考核方法, 就是要对学生的整个体育课程, 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评价过程, 是对体育课程学习的量化, 是体育课程教学的定量定性的分析, 通过过程评价、总结评价, 综合反映学生学习体育的效果, 以此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3.4.2 考核内容设计的全面性

在考核评价体系中, 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体育学习意识。课堂的考核体系是对学生学习知识掌握和体育素质的评价体系, 课外评价中, 要注重学生在特长兴趣、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体育兴趣的培养等方面的评价, 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

4 构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策略

(1) 针对课内外体育一体发展模式要加强学习, 从思想上认识课内外体育一体化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完善一体化的发展, 才能有效的提高体育的效率和学生的体育素质。 (2) 课内外体育的一体化发展, 需要有灵活多变的体育发展模式, 通过体育的教学深化学生对于体育的理解, 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 (3) 课内外体育的组织形式, 要保证课内的管理优势, 课内形式的多元化形式, 课外活动的独立参与性。 (4) 学习形式的多元针对性。对于课内外的学习形式, 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改革, 在课内主要是理论的学习课外主要是实践的学习, 要课内外学习形式的有效结合, 课内有课外, 课外也有课内, 在学中练, 在练中学, 以便全面掌握提高。 (5) 构建一体化的评价体系。一体化是对课外的归纳, 是需要将课外像课内一样对待, 才能有效的开展课内外一体化的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重要途径。必须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为指导, 重构课程体系, 真正实现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 真正实现体育运动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狄彩萍.阳光体育下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浅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2, 11:74-75.

[2]马雷.中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管理的实践研究[J].运动, 2012, 13:125-126.

[3]李淑菊.石家庄市区中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发展模式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 2009.

[4]袁广锋.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6.

[5]蔡传明.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7.

[6]袁野, 张蕴琨, 陶新, 等.高校体育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与中学体育教学适应性[J].体育学刊, 2002 (1) :91-94.

[7]王家宏, 王维群, 陆阿明.江苏省中学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 2002 (6) :73-75, 49.

[8]万朝阳, 魏登云.安徽省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 2001 (2) :56-61.

[9]周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河南大学, 2010.

课程内外一体化 篇11

摘要:根据近些年来大学生体质不断下降的现状,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分析法、理论研究法等,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的课堂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竞赛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整体规划、分块管理、分块评价、综合给分的课内外“三结合”式一体化评价体系。

关键词:普通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竞赛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4)04-0114-05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physique is declining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through literature,survey,analysis and theoretical methods,to study the ordinary university sports curriculum i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exercise,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competition. Put forward the overall planning, management of block, block evaluation, comprehensive give points of the lesson inside and outside integration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regula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gration;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xercise;physical comcetition

近些年来大学生体质不断下降的现状,引起全社会及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为此教育部出台了若干个文件。2013年5月又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工作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稿),旨在通过《标准》的贯彻落实,力争使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在未来三年中止跌回升。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又将进入新一轮的改革期。作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子系统的体育教学是传授体育技术、技能和普及的重要途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社会各界判断大学生体育优劣的根本标准不是体育课堂教学,而是大学生的身心、体质健康水平。然而,在社会体育较发达国家的大学体育中,其工作重心也不是体育课堂教学,而是在课外体育锻炼和课余体育竞赛上[1]。因此,保障学生体质健康止跌回升,体育课堂教学是远远不足的。本文以全新的视角及主体功能区理论为指导,重新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梳理,对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竞赛的概念及功能进行研究,形成一个较科学和全面的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体系及评价方法。

1核心概念的界定及功能定位

1.1主体功能区解读

主体功能区布局的战略构想是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提出的,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十一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主体功能区即各地区所具有的代表该地区的核心功能;各个地区因为核心(主体)功能的不同,相互分工协作,共同富裕、共同发展。更具体一点说,“功能区”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不同空间单元所承担的职责和职能。“主体”是指一个地区承担的主要或首要功能。“主体功能”决定了区域的空间属性和发展方向,是主体功能区的核心与灵魂。“区”指明了主体功能的空间范围,体现了主体功能的大小[2]。

2.2课余体育竞赛现状分析

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开展状况是因校而异,但大同小异,普遍以“精英式”的形式出现。竞赛场上进行比赛的几乎就这么几十名学生,绝大多数学生被冷落,没有施展的场所。据王学华对全国67所高校调查表明,学生参加院系级比赛的人数占学生总数的9%,其余91%的学生则与该类规模的竞赛无缘[4]。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为集体争光,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参加的项目偏重竞技性又兼参加多个项目,且比赛目标又过于看重名次,缺少参与精神。多数学校没有适合身体素质要求一般、参加人数多的集体娱乐项目等。因此,大多数学生“忘赛兴叹”只能远离赛场。正如教育部前体卫艺司司长指出的那样:“少数尖子”的竞技运动成绩有很大提高,但多数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都令人担忧……,有的只重视少数的“尖子生”,而忽视全体学生[5]。高校体育竞赛是一种对学生掌握的运动技术、技能和知识的有效整合途径,是彰显学生运动能力,展示自身体育价值的有效方法,是一种激励广大学生都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激励机制。但这种激励机制常常不被重视,有的学校为了不使学生在比赛中出现斗殴事件,竟把学生很喜欢的篮球比赛给取缔了。制度不健全、组织松散、教师临场裁判不到位等,这些现状在学校中存在的百分比还是较大的。根据隋晓航对我国数十所普通高校的官方网站和几十位大学体育部主任的调查,目前还没有一所大学制定了完善的俱乐部体育及校内体育竞赛管理规章制度[6]。

2.3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课外体育锻炼是高校体育课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在课外有目的地结合自身的条件进行适合自己的项目,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参与锻炼,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充分体现了不同学生体育兴趣的差异,使体育锻炼的自主性在课外实现最大化,是课内的延续和补充的同时又以独特的形式和特有的功能,对学生实施教育。没有了课外锻炼,也就失去了体育课程的活力,失去了大学生体育文化氛围。调查研究发现高校体育锻炼难于开展的原因很多:1)学校主管部门对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是说起来重要,实践做起来轻视,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对课外体育锻炼没有严格的管理和规定。据该课题中的一项子课题调查表明(王枝桂:对全国23所高校调查显示),有65.2%的高校对学生采取打卡制,出勤成绩占体育成绩的很小一部分,有34.8%的高校只是在口头上有统一要求,教师也睁一眼闭一眼,最后还是按学生体育课堂教学情况给出成绩。2)课外锻炼时间被其他课程占用,据王学华全国九个省市67所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课外体育锻炼时间被占用的占34%等。3)教师方面,由于工酬矛盾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进行课外指导和管理。4)学业负担重和克服不了自身的惰性,是学生不能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造成了现阶段高校课外体育锻炼没有充分挖掘、形式松散等现象。

3普通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构建与实施

3.1普通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体系构建

“三结合”体育课程体系主要体现为:既要使学生扎实地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又要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基本能力;要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运动知识,更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坚韧不拔的品质;要有个人体育能力的展示,又要体现团队精神;要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又要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所提高,更要使学生内生动力得到培养等[7]。“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见图1。

3.2普通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实施

3.2.1明确目标、确立方向

长期以来高校体育工作者大多精力投向于体育课堂教学、教学模式、教材、师资方面的研究,而忽视了体育教学所不能代替的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课外体育活动的潜在功能还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出来。就此问题,课题组依据《纲要》和《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专门设立了三个子项目,分别为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竞赛,从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的角度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使学生既能达到内生动力的培养,也能使学生体质健康有所回升等。改革体育竞赛“精英式”为“大众式”,加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确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不同体育项目的锻炼中来,强化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完善学生社团体育组织机构,培养学生体育组织能力,形成整体规划、分块管理、分块评价、综合给分的评价方法。

4结论

4.1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

体育课堂教学及课外体育锻炼和课余体育竞赛三者缺一不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一体化体系。课堂教学是传授学生运动技术、技能与自主学习、锻炼的方法;课外体育锻炼是运用课堂上学到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进行科学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技能水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课余体育竞赛是培养学生竞争及团队合作意识,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体质,培养内生动力。学生能够在学习→实践→运用的完整过程中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4.2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学习内容分化和系统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教师由浅入深逐渐传授技术、技能,学生在课外锻炼中实践,在课余竞赛中运用,分化出正确规范技术动作,再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系统的强化和纠正错误动作等。

4.3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学习内容延续性和一贯性

体育运动技术、技能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可在课外锻炼及课余竞赛中不断重复,起到补充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并能确保大部分学生自主选择锻炼项目,自主选择锻炼时间参加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赵承磊.从大学阳光体育开展困境析大学课余体育之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88-89.

[2]彭晓亮.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的主体功能区定位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4) :43-46.

[3]张勇,等.普通高校课外体育竞赛目标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1):100-101.

[4]王学华.促进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对策[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95-96.

[5] 李静波,等.我国学校体育竞赛八大问题与对策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4):89.

[6] 隋晓航.美国大学体育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7.

[7] 曹汉生,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体育科学,1998(6):3-4.

3普通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构建与实施

3.1普通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体系构建

“三结合”体育课程体系主要体现为:既要使学生扎实地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又要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基本能力;要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运动知识,更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坚韧不拔的品质;要有个人体育能力的展示,又要体现团队精神;要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又要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所提高,更要使学生内生动力得到培养等[7]。“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见图1。

3.2普通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实施

3.2.1明确目标、确立方向

长期以来高校体育工作者大多精力投向于体育课堂教学、教学模式、教材、师资方面的研究,而忽视了体育教学所不能代替的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课外体育活动的潜在功能还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出来。就此问题,课题组依据《纲要》和《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专门设立了三个子项目,分别为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竞赛,从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的角度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使学生既能达到内生动力的培养,也能使学生体质健康有所回升等。改革体育竞赛“精英式”为“大众式”,加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确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不同体育项目的锻炼中来,强化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完善学生社团体育组织机构,培养学生体育组织能力,形成整体规划、分块管理、分块评价、综合给分的评价方法。

4结论

4.1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

体育课堂教学及课外体育锻炼和课余体育竞赛三者缺一不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一体化体系。课堂教学是传授学生运动技术、技能与自主学习、锻炼的方法;课外体育锻炼是运用课堂上学到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进行科学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技能水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课余体育竞赛是培养学生竞争及团队合作意识,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体质,培养内生动力。学生能够在学习→实践→运用的完整过程中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4.2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学习内容分化和系统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教师由浅入深逐渐传授技术、技能,学生在课外锻炼中实践,在课余竞赛中运用,分化出正确规范技术动作,再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系统的强化和纠正错误动作等。

4.3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学习内容延续性和一贯性

体育运动技术、技能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可在课外锻炼及课余竞赛中不断重复,起到补充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并能确保大部分学生自主选择锻炼项目,自主选择锻炼时间参加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赵承磊.从大学阳光体育开展困境析大学课余体育之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88-89.

[2]彭晓亮.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的主体功能区定位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4) :43-46.

[3]张勇,等.普通高校课外体育竞赛目标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1):100-101.

[4]王学华.促进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对策[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95-96.

[5] 李静波,等.我国学校体育竞赛八大问题与对策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4):89.

[6] 隋晓航.美国大学体育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7.

[7] 曹汉生,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体育科学,1998(6):3-4.

3普通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构建与实施

3.1普通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体系构建

“三结合”体育课程体系主要体现为:既要使学生扎实地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又要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基本能力;要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运动知识,更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坚韧不拔的品质;要有个人体育能力的展示,又要体现团队精神;要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又要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所提高,更要使学生内生动力得到培养等[7]。“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见图1。

3.2普通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实施

3.2.1明确目标、确立方向

长期以来高校体育工作者大多精力投向于体育课堂教学、教学模式、教材、师资方面的研究,而忽视了体育教学所不能代替的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课外体育活动的潜在功能还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出来。就此问题,课题组依据《纲要》和《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专门设立了三个子项目,分别为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竞赛,从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的角度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使学生既能达到内生动力的培养,也能使学生体质健康有所回升等。改革体育竞赛“精英式”为“大众式”,加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确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不同体育项目的锻炼中来,强化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完善学生社团体育组织机构,培养学生体育组织能力,形成整体规划、分块管理、分块评价、综合给分的评价方法。

4结论

4.1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

体育课堂教学及课外体育锻炼和课余体育竞赛三者缺一不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一体化体系。课堂教学是传授学生运动技术、技能与自主学习、锻炼的方法;课外体育锻炼是运用课堂上学到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进行科学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技能水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课余体育竞赛是培养学生竞争及团队合作意识,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体质,培养内生动力。学生能够在学习→实践→运用的完整过程中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4.2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学习内容分化和系统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教师由浅入深逐渐传授技术、技能,学生在课外锻炼中实践,在课余竞赛中运用,分化出正确规范技术动作,再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系统的强化和纠正错误动作等。

4.3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学习内容延续性和一贯性

体育运动技术、技能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可在课外锻炼及课余竞赛中不断重复,起到补充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并能确保大部分学生自主选择锻炼项目,自主选择锻炼时间参加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赵承磊.从大学阳光体育开展困境析大学课余体育之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88-89.

[2]彭晓亮.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的主体功能区定位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4) :43-46.

[3]张勇,等.普通高校课外体育竞赛目标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1):100-101.

[4]王学华.促进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对策[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95-96.

[5] 李静波,等.我国学校体育竞赛八大问题与对策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4):89.

[6] 隋晓航.美国大学体育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7.

课程内外一体化 篇12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辽宁科技大学2011级大一武术体育课学生541人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生326人, 女生215人。

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从辽宁科技大学体育部资料室及中国期刊网检索1994-2012年的文献资料百余篇, 收集并参考国内相关资料十余篇。 (2) 问卷调查法。对辽宁科技大学2011级大一武术体育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41份, 回收541份 (男生326人, 女生215人) , 其中有效问卷522份 (男生316人, 女生206人) , 回收率和有效回收率为100%和96.49%。 (3) 逻辑归纳法。在研究的过程中, 采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 (4) 数理统计法。将在研究的过程中, 所收集的数据资料在计算机上用SPSS11.0for window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完成相应的统计工作。

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

1. 教学目标。

坚持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享受运动所带来的快乐;熟练掌握武术健身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积极设立自身运动目标、选择运动内容, 自主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 形成终身体育习惯。

2. 教学内容。

武术课堂教学在重视武术类课程徒手 (器械) 的组合或套路的同时, 增设徒手对练的组合或套路, 满足学生表现欲望强烈、乐于凸显自我的心理。武术课外教学开设了传统套路、竞技套路、散打、擒拿、健身气功等课程,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丰富了武术文化的内涵, 满足了学生武术学习的需求。

3. 课程设置。

在保障武术课程教学的基础上, 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武术的考核体系, 要求学生必须在一个学期内完成4周课外的交换体验武术类体育活动,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内容和上课的教师, 这样学生必须完成武术类课程学习的频率由每周一次变成每周两次, 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参与体验不同的课程内容。

4. 教学方法。

武术课程引入启发式教学法、意念教学法和分组竞赛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同分析和理解动作技术及意义, 启发并引导学生掌握动作技术;通过意念教学来想象动作应用的情景, 反复模拟攻防实战来更深刻地理解动作原理和意义;通过教学分组竞赛, 从学生练习中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 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学组织形式。

各项交换式体验课程以学生个体兴趣、时间为主, 进行周期性循环, 督促学生可以完整体验课程, 体验不同项目带来的本体反应, 吸引学生的兴趣。

6. 教学评价。

武术课内教学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重点考察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技能提高的水平;而课外交换体验武术活动则以过程评价为主进行考核, 重点传播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改革结果分析

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 男生喜欢武术运动的比例高达74.1%, 而女生只有56.3%喜欢体育运动。而对武术课的态度上, 男女学生的差别并不大, 但男生的比例明显低于喜欢武术运动的比例, 女生则略高于喜欢武术的比例;在对待交换体验武术类课程的态度上, 男女生的喜欢程度明显高于武术课, 女生明显高于对武术运动的喜欢程度。学生对武术类课程及交换体验武术类课程的态度, 反映武术类课程并未因徒手 (器械) 单练、对练组合或套路的内容陈旧而令学生产生“喜欢武术类运动而不喜欢武术类课程”的问题。

通过对学生学习武术类课程及交换体验武术类课程的运动感受进行调查, 发现女生超过一半感到身心舒适, 另有一半感到身心愉悦。而男生则是身心愉悦者超过一大半, 近一半的男生身心舒适。这也充分证明学生学习、参与到运动中来, 既满足了学生强身健体等的最初需求, 还能达到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目的。

针对交换体验武术类课程内容是否在课时内设置上, 从表1可以看出, 课时内设置交换体验武术类课程内容, 男女参与度存在一定的差异。61.4%的男生和74.8%的女生喜欢, 7.3%的男生和2.4%的女生不喜欢。课时外设置交换体验武术类课程, 男女参与度差异不大。54.4%男生和56.8%的女生喜欢, 12%的男生和7.3%的女生不喜欢。从分析可以看出, 学生有很强的课外武术学习需求。

四、结论

1.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有利于传承民族体育文化, 对增强学生体质、磨练意志、形成良好自我调控力、培养道德情操、树立正确价值观、提高民族自信心、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和活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2.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可以促进师生互动、启发引导、及时交流,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习、掌握武术类课程中的基础内容, 利于学生日后自主学习同源内容, 持续终身体育活动。

3.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有利于针对大学生心理、性别特点, 因材施教, 弹性安排教学时间、内容和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两项以上的健身项目, 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我运动、我阳光、我快乐”的思想并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

参考文献

[1]刘劲松, 李玉玲, 彭彦铭.高校公体武术课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4, (4) :20.

[2]葛彤, 王喆.浅析我国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方法[N].科技创新导报, 2010, (28) :149.

[3]李胜恒.我国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 2010, 7 (8) :59-60.

上一篇:成本单元下一篇:质量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