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失位

2024-05-22

实践失位(精选5篇)

实践失位 篇1

一、小学公开课实践的失位

互联网时代素质教育的新理念都以课例为载体,公开课承载着传播教育新理念的职责。适应学生终身发展是所有的课都必须遵循的准则,因为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小学公开课教学实践中,“一节好的公开课标准”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大家误认为没有问题的课就是好课,热热闹闹的课就是好课,因而导致小学公开课教学实践失位。

失位之一:教学目的的形式性

“所谓目的,就是我们在特定情境下有所行动,能够预见不同行动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并利用预料的事情指导观察和实验。”[1]公开课的目的在于公开展示教师怎样使用教学智慧传道、授业、解惑。其教学目的不仅在于教师如何展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新理念,而且还为观摩的教师搭建自我专业成长的平台。然而在实践中,公开课只重视课的外在形式而弱化课的本义,即对学生知情意行能力的培养。于是公开课被异化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同台“演出”。教师把公开课当成展示自我的舞台,为了让公开课完美无瑕,教育者反复提前预演,只关注教学的外在形式是否华丽与热闹,却迷失教学的本义,即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头脑与创新能力的儿童。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受教育者而言,小学阶段正是各种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问题在于师生在公开课上面对烂熟于心的教学内容依旧表现出新授课的状态,在一堂堂不真实、不扎实的公开课中,教师忽略了儿童内在的心理成长,尤其对于思维具有局限性的受教育者而言,教学目的的形式性背离了小学低年级阶段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规律。

失位之二:教学设计的表演性

“公开课对教学进程的设计核心在于探讨学生是如何学习与发展的,在于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这是公开课的基本立论点。”[2]然而,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当依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构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设计,与此同时公开课还需要呈现执教者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大胆探究的能力。通过教育者的引导,让受教育者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公开课中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学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执教者通过文本的建构与分析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因此,公开课中执教者不仅要传授基本的知识,而且更应该呈现以生为本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过程。在实践中公开课的执教者盲目采用“拿来主义”,然而拿来主义教学不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与学生的原有起点,也不考虑自身能否驾驭教材,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在青年教师的公开课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公开课给予学生的是真实还是虚假,是提升还是压抑,是创造还是束缚,令人深思。

失位之三:教学内容去问题性

叶圣陶指出:“无论教育和教学,都为的是学生,要学生进步和成长。那么,在观摩教学的时候,教课的就该不管旁边有多少人在那里,专心致志在给学生指导和启发上用功夫;听课就该注意于教课的老师怎样指导和启发,尤其要注意于学生是不是真正从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中得到了益处。要不然,观摩教学就没有多大意思。”[3]在实践环节中,公开课的教学内容存在去问题化迹象,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与学生所回答的答案都在预演环节中被反复演练。问题情境的创设中,课堂问题相对缺乏生成性,学生在公开课中的文本理解方面似乎并没有生成问题意识,主动权被教师所掌控,学生的问题意识被遮蔽。因此,公开课实践教育情境似乎并没有更好地展现出教师如何指导和启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生成与建构。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无形的教师权威往往压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思考空间,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往往被外在的伪问题所边际化。

二、小学公开课实践失位成因

公开课是探索教学规律、推广素质教育新理念的课堂教学形式,公开课实践失位的成因在于教师“被评价”动机有余和教师功利化价值认知的失衡。

1. 教师“被评价”动机有余

目前,公开课的评价包括学校领导评价、同行教师评价和教学专家评价,却缺乏教师个体“我”对教学的评价以及最有评价话语权的学生的评价。然而,领导、同行教师与专家的评价大多基于自我个体在听公开课过程中的认知体验,而学生真正在公开课中获取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亲身体验的评价权被评价制度所潜规则化。于是执教公开课的教师处于“被评价”地位,执教者的动机往往是为了在“被评价”中通过一节成功的公开课收获更多的文化资本与荣誉资本。因此,“被评价”教师采取完美无瑕的教学形式实属无奈之举。因此,教师之所以在准备公开课环节有意识地在脑海中精心设计,并且精确计算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时间进度,是因为教师被评价动机所左右。

2. 教师功利化价值认知的失衡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潜藏在人们心中的“功”与“利”在教育教学领域中逐渐扩展。一方面,为了公开课的“成功”,为了得到更多的鲜花与掌声,为了得到更多的被认同,公开课之前,教育者通过所在的教研团队一遍遍磨课、研课,备课的周期较长,已远远超越教师所能承受的极限,超过学生的原有认知发展水平,并且不厌其烦地换教室、换学生进行试课,在试课的过程中,教育者掌握教学流程的时间以及各个教学环节的有效衔接,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在正式的公开课上演绎完美。另一方面,教育的私利凸显在公开课中,教育者为了把公开课上成功,令专家和领导满意,上课的每一步都精心安排,认真思考。教育者之所以投入如此大的热情,是因为通过一节成功的公开课能够获得更多的潜在资本,获得评优晋级的机会,增加更多的福利待遇。教育者的教学行为被公开课的外在形式所束缚,公开课与执教者所期待获取的文化资本和荣誉资本捆绑在一起。因此,公开课在教师功利化价值认知失衡的影响下,课堂上呈现的师生教学行为的真实性值得深思。

三、小学公开课实践的回归

在“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新课程改革继续深入的过程中,执教教师应当摈除公开课所带来的各种弊端。首先应该在教师评价制度上构建多元改革体系,其次应该在教师认识上找回教育的本真,最后教师个体应该进一步提升师德,以保障公开课教育制度本义的实现。

1. 构建教师评价制度多元改革体系

公开课中教师的“被评价”制度使得教师被迫在公开课中走入完美化、形式化和表演化的实践困境。只有从源头上改变公开课的教学评价制度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新课改实践中公开课的改革,从而进一步减轻公开课执教者的精神与心理压力,让每一位执教公开课的老师获得个体“我”的专业成长,让公开课传递出更多更好更真的正能量。因此,我们需要构建教师评价制度的多元化改革体系,开展从教师、领导、专家评价到学生评价以及教师自我教学的反思。从评价结果而言,再完美成功的课都有瑕疵,再有瑕疵的课都有闪光点。因此,公开课的评价者应当理性认识公开课中暴露出的瑕疵,正是由于瑕疵的存在才能更真实地反映当下教育中的弱点,为教育研究者们提供鲜活的研究课例,从而进一步提升当下的教育教学改革举措。与此同时,公开课的执教者———教师也需要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公开课评价制度。公开课评价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个体教学的改进,以公开课教研的形式为途径,不断地改善个体“我”在教学实践中汲取缄默的教学情境知识,并通过“反思自己,开放自己,借助人际交流壮大自己。通过扎实地积累这些行动,就可以产生出‘实践性知识’”[4]。实践性知识的习得能够更好地为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提供向上的生长力量。由于“‘我’的‘实践性知识’,是以‘我’为中心,吸收外来的知识,并跟自身已有的知识混合、发酵,由此才浮现出对于‘我’有意义的知识”[4]。因此,执教公开课的教师同样需要通过公开课的实践教学,让实践性知识成为一泓流动的清泉,与此同时教师评价制度也必须进行多元化的有效改革。

2. 重回无功利化的教育本义

夕阳浅影下,奉读先哲们的传世之作;夜幕晨曦中,梦别老庄孔孟;林荫街角里,畅谈古今中外,这就是所谓的教育,教育是引领人类灵魂的仁学。教师之所以在公开课中表现出完美是因为他们对公开课背后的文化资本与荣誉资本的极度渴望,与此同时对功名利禄的盲目追崇与膜拜。正如韩愈《师说》所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是过去历史文化与未来文明传承的链接纽带。由于教育功利化的影响,公开课被功利主义所挟持,导致公开课偏离自身的价值追求。当下执教公开课的教师面临功利主义的严峻挑战,于是新时期的教师需要拥有三重教育境界:首先教师要把知识真实正确地传授给学生,做到自敬自重;其次教师要把文明传递给学生,做到乐道敬业、诲人不倦;最后教师担负着培育学生德性的重任,要坚守安贫乐道、甘于奉献。因此,教师应当转变借助公开课获取执教者个体“我”的功利思想,努力提升新时期教育功利化背景下教育的最高境界,让公开课重现无功利化的教育本义。

3. 师德存真求实再提高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公开课中的表演导致教学过程的失真,公开课中的作秀与作假深刻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如陶行知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然而,公开课异化了教育的真谛,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公开课教学的失真会给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正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向教育者所传递出的榜样力量对观察者起到的潜移默化影响,教师关于公开课预演的言行举止将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身心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在公开课中真实地呈现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坦诚地接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公开课中的真实表现。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裴娣娜.在追问中把握公开课的现代意义[N].中国教育报,2005-10-25(8).

[3]杜草甬.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4]钟启泉.对话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失位已久 如何重新定义 篇2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纯电驱动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战略方向。我们就考虑习总书记这句话,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那么,我们所谓的低速电动车也应该在这个产业链条里。从民生的需求和节能减排上看,发展该类车是实现我国13亿人出行的机动化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小城市,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和广大的农村。从产业促进和发展的形式上看,发展该类车是促进和规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起步期,关键零部件仍大而不强。而低速电动车基本采用国产部件,科学引导其发展,可以有效推动我国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新能源关键零部件材料形成规模优势,不光是国内专家这么看,包括国际上一些专家也赞成我们从低端切入,积累优势,形成后发优势,形成规模优势。另一方面,不断增长的新兴低速电动车企业,激活了新能源汽车的活力,支撑了其向高端发展。

董扬:世界潮流中的一个支流

当前电动汽车最大的问题是性能价格比,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主流路线,两个支流路线:主流路线以丰田Prius、通用Volt和日产Leaf为代表,性能与成本平衡发展,在政策优惠和政府补贴下占领一定的市场,逐步通过性能提高和成本下降达到不依赖优惠和补贴也能达到与传统动力汽车抗衡的境地;一条支流是优先满足性能的路线,如特斯拉。特斯拉把这条路线走到极致:多装电池使续驶里程接近燃油汽车,充分发挥电动优势得到绝佳的动力性能,炫目的造型,移动互联概念的超酷的操作界面,网络营销模式,进入高价位的豪华跑车市场;另一条支流路线则是低速电动车,是优先考虑成本路线。低速电动车实际是小型低速短途电动车:不追求续驶里程,少装电池以降低成本;不追求高动力性,降低电机及电机控制系统成本;小型化、低速化带来合理降低安全要求和其他性能要求,从而降低车身及转向、制动、悬挂、灯光及仪表显示系统的成本。

低速电动车有市场需求。按照付于武先生的分析,低速电动车在美国、日本,是采用分类管理模式,给予一定的路权。在欧洲,是归类管理,按照四轮摩托车管理。这两种管理模式,都承认其技术合理性,承认其市场需求,规范管理,作为以汽车为主的个人驾驶道路车辆的补充。我认为,低速电动车在中国还有更广阔的市场——农村市场。中国与美、日、欧不同,汽车还没有普及,广大农民是在用摩托车、农用车和拖拉机作为个人机动工具,低速电动车就是前述这些车辆的升级版。更何况低速电动车没有废气排放,电网又比加油系统普及。

欧阳明高:何苦纠结“低速”之名?

讨论低速电动车总是有人觉得这是一个不太高大上的问题,提不到特别高的层次。我们总纠结在“低速”两个字上。为什么一定要用低速两个字?我们提的是小型电动车,没有人会反对小型电动车。但是,会有人反对低速电动车。有什么理由反对小型电动车呢?这是可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但要说“低速电动车”这几个字,它很难上升为国家战略。

2009年我在政协会议上就提过,以小型电动车为突破口,振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把这个上升为国家战略我认为是可以的。我们常规的微型车,通常现在卖5万元以上,还有一类可能是超小型的,价格在3万元左右的。在车速方面,如果道路交通方面的要求是一定要达到80公里,我们分析也不是说高不可攀,按照现在的水平,在成本不增加太多的情况下是可以做到的。我们最终是要找到一个出路,达成各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余卓平:中国国民车

国民车就是普通老百姓可以用得起的交通工具。低速电动车这个事说明,中国的底层老百姓提出了这个市场需求。至少我是非常赞成我们要发展适合老百姓用的交通工具的,这一点跟今天的主题是一致的。这个前提下我提出一个新的思考观点,要跳出低速电动车来看。

我们一直在思考中国的电动车怎么发展?第一,从公交开始,大车领域现在做得很好,因为有国民需求,有环境、能源的需求以后,我们大车现在做得最好,第二,小型车,现在还没有走到最好。低速电动车应该是属于小型电动车的一类,应该是这样一个观点。所以,两头挤的战略,小型车这一块还没有起来,作为汽车产业来讲,我们现在呼吁什么?提出一个观点,看看能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把小型电动车作为我们中国的国民车制订中国国民车计划,就像日本1955年制定的日本的国民车计划一样。德国建立的大众汽车当时提出了甲壳虫等车,比美国的车要小,他建立了自己的汽车工业。日本建立自己的国民车工业时又跳出了美国和德国汽车工业给他的压力,做更小的车。

在今天的能源和环保压力下,电动汽车要大力发展,在这个思维下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小型电动车计划。我们可以跳出美国、德国和日本的这些已经高度发达的汽车工业,给我们国家的汽车工业形成压力。我们要找到既适合国民需求,又能够掌握技术,自主发展的这样一个路子来。

我就提出以小型电动车为突破口,制订中国国民车发展计划。这个计划下面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第一,我们要定国民车标准,什么车是国民车?日本轻自动车的国民车计划里,把这类车描述得非常的清楚,包括发动机的排量,大小等等,我们应该也要描述清楚。中国的区域这么大,不同的区域肯定是可以对交通工具给予不同路权的,就可以派生出符合这个路权的交通工具产品。不是大家都应该完全一致。不同的产品可以找到各自的市场定位。

杨裕生:最为面向广大消费者的产品

我们现在看去年1月马凯副总理在南方考察时候的讲话,他讲,积极开发面向广大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新能源汽车中什么是面向广大消费者的产品?我们要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我感到低速电动车是最为面向广大消费者的产品。

我们再看习总书记去年5月24日在上海视察的讲话,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这句话被到处引用。但是下面那句要认真研究市场,用活用好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这句话被引用的很少,怎么理解认真研究市场,用活用好政策?从邓小平到深圳去之后,在深圳就遵守了这样的一条原则,即政府没有明令禁止的就可以干。所以,我理解的适应开发各种需求的产品,就是现在的微型短途低速电动车,并没有政策是明令规定不让干。既有高收入和白领的需求,又有中低收入和蓝领的需求,又有各种等级的公路和城镇街道行驶的需求。

陈清泉:中国特色,中国亮点a

新能源汽车的范围很广,所以,要硬性规定一个技术路线是困难的。所以,先不要硬性规定技术路线,让各个企业八仙过海各显身手。这类产品应分两类,一类是农村用的低速小型电动车,第二类是城市用的。农村用户对价钱很敏感,必须要让农民买得起。城市用户对价钱不是很敏感,车辆应该做到高性能、高智能化,方便使用。

虽然它是低速小型车,但是,三网融合的精神还应该有,跟智能电网、交通智能化融合起来。对于其商业模式,应使大家买得起,用得起,用得方便,用得放心、可靠。现在云计算技术出现了,只要我们将系统进行优化,也可以很容易应用在低速小型车上。

为什么呢?比如现在的分时租赁,发展这种模式需要有一定的量。巴黎搞分时租赁前几年还不行,现在为什么行了?国内有三个著名的公司现在还没有赚到钱,是因为不够量,但低速小型车的量就很多了,很容易把它智能化。分时租赁需要每几公里就有一个服务站,有问题有人给你服务。诸如此类的城市用小型电动车,它的量很大了,怎么使它更加智能化,配合一定的商业模式非常重要。我认为低速小型车可以作为中国特色,是中国的一个亮点,中国的绿色交通工具。

老师你“失位”了吗? 篇3

镜头之一:孤立无援, 缘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案例一:认识百分率

1. 情景呈现。

某公司要招聘一名技术工人。进入决赛的有3个人, 下表是他们的决赛成绩。

如果你是公司的经理, 你准备录用谁?为什么?引导学生说:比较合格零件占生产零件总数的百分之几, 谁高就录用谁。

2. 引入合格率。

“合格零件占零件总数的百分之几”, 这个百分之几我们给它一个名称, 叫做零件的合格率。 (板书合格率) 合格率表示什么?……

案例二:年月日

在“年月日”一课中, 通过学习, 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大月、小月以及特殊月份 (二月) 的相关知识。此时, 教者提出教材中的问题:“算一算2005年这一年全年的天数, 并在小组里交流你的算法。”问题一提出, 学生迅速进入了思考状态。在全班交流算法时, 学生计算2005年这一年全年的天数无非是出现两种方法:不少学生是按照月份的次序依次将12个月的天数相加, 还有少部分学生是这样算的:31×7+30×4+28=365 (天) 。对于第二种算法, 教者既没有反馈有多少学生选择了这种方法, 也没有进行特别的评价, 就这样草草收场, 结束了新课。

在案例一中, 教者只是在情境创设、数学生活化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 而在引入“合格率”时将教材的灵魂核心部分, 这节课知识的源头之水、根木之本———百分数的意义弃之不顾, 只是就“百分率”而教“百分率”, 忽视了“百分率”实际上就是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在教学时, 如能从新知的生长点出发, 紧扣百分数的意义, 借助“百分数又叫百分率”的桥梁作用, 那么, 引入“合格率”也就水到渠成。在案例二中, 教者十分重视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探索性学习活动获取“年月日”的有关新知, 而遗憾之处在于, 学生获得的知识是零星的且是孤立的。事实上, 对于“计算2005年全年的天数”的第二种方法, 正是应用了本课时刚刚学过的有关大月和小月的知识解决的, 这一点, 恰恰被教者所忽视。在教学时, 如能针对第二种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反思:“你是怎么想到用这样巧妙的方法来计算的?”, 这样也就及时沟通了“计算全年的天数方法”与“大月和小月的知识”之间的联系。

类似上述案例中出现的教师对教材解读的失位现象屡见不鲜。究其根源, 一方面, 新课程的内容及教材的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于大部分教师长期执教某一个年段, 造成了对新课程教材知识体系认识的“断层”现象;另一方面,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的整体观和意识, 在研读教材时, 疏于研究知识的来龙去脉, 势必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状。认知心理学认为, 学生学习新知识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把宏观教材与微观教材统一起来, 而不能孤立的、割裂地看待任何一部分知识。

镜头之二:误入“歧途”, 原本不是学生的错

一位教师在“认识乘法”教学中出示情景图后提问学生:“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学生经过观察争先恐后抢着发言:

生1:我发现这儿真好玩!有小动物, 有房子、大树、白云、河流、小桥。

生2:我发现小河的水在不停地流动呢!

生3:我发现小兔们在开心地跳着。

生4:我发现有两只小兔在小桥上玩。

生5:我发现小鸡的头还在一动一动的。

生6:那两座房子是小鸡的家还是小兔的家?

生7:远处的白云在飘动着, 好像在欢迎我们小朋友呢!

……

至此, 好几分钟过去了, 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 老师在肯定中不断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于是, 学生不断又有新的发现。但是, 学生发现的内容大多与数学内容无关。

在本案例中, 对于例题情景图处理, 有些教师只注意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忽视了问题的设计和恰当的引导, 因而偏离了将生活情景数学化的轨道而误入“歧途”。

数学情景的创设, 不仅仅要考虑情景内容的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 更要考虑在情景呈现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景, 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学会“数学地”思考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从而真正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在引领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中, 教师的点拨、引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如果不加引导地放手让学生一味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 让他们的数学学习长期停留在“生活味”的低层次水平上, 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很难得以提高, 数学学科的教育功能也就不能得以全面地发挥。

镜头之三:百尺竿头, 只需更进一小步

在“认识分数”教学中, 当学生认识和初步理解以后, 教师继续组织教学:“除了这个分数, 你还能想到哪些分数?”, 问题一提出, 学生争先恐后说了一些分数, 其中包含了这个分数。这时, 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正方形的纸折一折, 并涂上颜色表示它的。学生折完后, 教师让一学生上台展示, 并说一说折的这个的含义;然后, 进一步追问:“谁还有不同的折法吗?”, 学生陆续展示了几种不同的折法。当学生展示完不同的折法后, 就转入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本案例中, 教者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 涂一涂”直观认识这个分数, 这本无可厚非, 问题是在引导学生交流中, 仅仅停留在“谁还有不同的折法吗?”的层面上, 一味地追求折法的多样性和新颖性, 使学生对的认识走入了“死胡同”。操作的目的是什么?不仅仅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过程中感受可以用多种方法表示 (这是“求异”) , 根本目的在于, 通过交流、比较, 使学生清楚地看到, 虽然各人的折法与涂色的位置不同, 只要把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 其中的1份都可以用来表示 (这是“求同”) 。这样, 学生对的理解就深入了一步。像这样“浅尝辄止”的现象的背后折射出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促进者的严重失位!作为教师, 要适时地介入学习活动, 引领学生透过纷繁的现象认识数学的本质, 学会数学地思考, 防止由“积极的旁观”退化为“袖手旁观”。

此番种种, 或许教师的心中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职责, 或许教师是为了尊重学生, 或许教师是为了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 而放弃了自己的本位……但教师这样舍弃本位的做法究竟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呢?莫名其妙的操作活动、学习活动的游离状态、遇惑不得其解的无奈。

实践失位 篇4

关键词:网络休闲;主体性;失位;归位

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缩号:1003-854X(2007)12-0044-03

休闲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其实质是生活态度、生活信仰、生活行为的改变。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媒介的功用越发突显出来,它既向人们提供了崭新的休闲方式和生活方式,又开拓了符号化世界的领域空间。正如卡西尔所说:“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中。”人们借用网络符号的形式不仅能展现现实世界,更能假想来来世界。人们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去体味自由、寻找快乐,与此同时,人们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活动方式越来越依存于网络。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人的本我和自我很容易出现分离,人被异化了,并且不能自拔。于是,网络休闲一词只能成为众多网迷的托词或借口。事实上,在网迷所谓的网络休闲中,人的活动受控于网络信息的冲击,人的主体性消弥在网络符号化的海洋里,主体性价值往往脱离人本身而存在,人的主体性价值失位于网络休闲之中。这种情况下的自由不是马克思所讲的真正的自由,而是被异化境域下的自由。网络休闲的真正含义不只是寻找快乐与自由,更要寻找生命意义。“返回到健康、平衡的天性上来,返回到一种自然而和谐的状态上来。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会真正地成为自我,并因此而使生活富有意义。”

一、网络休闲境遇下人的主体性价值的彰显

网络休闲境遇下,人类的主体性价值得以最大程度的彰显,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休闲拓展了人的本体论价值;二是网络休闲延伸了人的功能性价值。

第一,网络休闲拓展了人本体论价值。网络休闲作为一种以网络技术为媒介的休闲方式和生活方式进一步彰显了人的本体论价值。它从人的内心唤醒人回归生活世界,回归人的生存的价值和本体论意义的诉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哲学人本学的立场出发,把人理解为类的存在物,并深刻地揭示了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所谓人是类的存在物,是指人一方面能自觉地把握外部世界和自身的类,另一方面能够作为自由自在的类存在物而实际地进行创造性活动。因此人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特征,就在于人是自由自觉的类存在物。网络休闲生活方式冲破了人类自由自觉进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人能够较以往更自由自觉地进行社会交往活动,它使人类更能切实、有效地把握外部世界,让人从更加宽阔的理论视野和社会现实程度来认识外部世界和自身。由于网络技术的优势和网络资源的重复性和海量化的特征,在人通过网络以实现休闲为目的的过程中,人类的头脑中的信息量更为丰富,寻求事情解决的途径与方式更为有针对性。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更为有效,进而人依靠现实进行外部世界的创造性活动更为频繁和突出。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中,人更能体验到人之为人的切实体验,人也深刻地感受到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人类通过网络休闲方式自觉地把握外部世界和自身的过程里,人是自为性的活动,这主要体现在网络休闲中,人选择的自主性和决断的自主性。在现实中,即使人是主体,也不可能像上帝那样支配一切,然而网络休闲中,人是匿名的,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范围更加广泛,人类追求自由的价值得以最大限度的实现。人切实感受到了自我价值的存在,人也能够真正的以自身为依据,成为自主活动的主体,这时的网络休闲才是:“人类精神家园的一种境界,是人类自省与沉思的产物。是探索人的本质、生活目的的一把‘钥匙’。”人的类本质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自我认同。

第二,网络休闲延伸了人的功能性价值。在社会生产生活领域中,人不断地开发自身功能性价值的领域和空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的功能性价值的潜力得到不断的开发,作为功能性的存在,人能够触及和解决对象化客体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在网络休闲的生活方式中,在个人寻求通过网络技术获得人的最大程度的休闲时,人不仅通过网络世界实现休闲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在网络休闲的境域下,人的功能性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网络技术为人开辟了崭新的视野与空间,人的大脑越来越发达,人的视觉越来越敏锐,进而人实现了原来所不能及、不可想的幻想,人的功能价值得到真切的展现。在网络休闲的生活方式中,人不仅在内容上实现了自由自觉的价值选择,更在功能上实现了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这样自由自觉的活动使人在功能性价值层面上更深地感受到心情的愉悦,体味到自我的存在,进而提升了网络休闲的目的和意义。

二、在网络休闲中人的主体性价值的失位

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也不断用符号创造出人类自身的文化。正如卡西尔所说:人与其说是“理性的动物”,不如说是“符号的动物”,亦即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网络技术为人类利用符号创造文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网络世界中人的主体性价值得以确认,人在网络中实现了自由自在的畅游,追求闲静的网络生活成为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在以追求网络休闲为目的的活动中,人对自身主体性价值的认同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然而,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人往往容易被异化,人不仅未能做到自由自觉地去活动,更无法实现休闲的目的,因而造成在网络休闲中人的主体性价值的失位。

第一,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导致人主体性价值的失真。网络休闲追求的是一种虚拟境域下人的自由自觉性的休闲活动,网络休闲活动中的人具有更为宽泛的价值选择空间和自主实践领域,人能享受到更大的自由与快乐,体验到冲浪时的快乐感受。由于网络信息具有碎片化的特征,这要求主体性的人具有较强的价值指向性和价值选择的坚定性。网络的信息与书本信息不同。它没有系统化的体系和理论内容,更多是碎片化式的信息内容,这需要人具有一定的信息整合能力,明辨是非,有判断力和信息整合能力,对信息内容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而不是听从网络信息的某些误导。网络信息的碎片化是由网络的超文本结构和超链接组织管理决定的。超文本打破了结构严整统一的大叙事模式,它的每个节点只是联想的一个要素,思维的一个碎片。这种碎片化的文本信息,让人感到肤浅化、感官化。在这样“迷宫”似的文本空间漫游,给人只是片段化的感受秘认识。人们必须从这些碎片化的零散信息中找出相互关联的东西,通过归纳与整理,提纯为自己想要的信息和知识。然而在网络休闲的活动中,人们容易陷入到无意识的自由自在

的状态。不愿意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对碎片化的信息进行选择和深化。网络信息出现什么内容,人们就接受什么内容,表面上看,网络休闲中的人是自由自觉的主体性活动,而现实中的人是处于被碎片化信息所包围且不会予以恰当、合理的整合,人是被动的接收和认同。人的主体性消弭在碎片化信息的支离破碎的片段中,网络休闲中人的主体性价值不能得到应有的体现。在追求以休闲为目的的自由自觉性的网络休闲活动过程中。人被网络信息所异化,主体性的人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致使网络休闲失去其原有的本意和价值,也使人的主体性价值失去了原有的真实“面目”。

第二。网络信息的匿名化导致道德主体性价值失范。因网络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网络休闲活动也具有匿名化的特征,在网络休闲的过程中人是匿名的,他律极其弱化,网络中秩序的维护更多的是依靠道德主体自律的增强。传统社会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熟人社会”,它依靠熟人的监督。而网络社会是以图像、文学甚至数字的终端和符号显现,人与人之间彼此不再熟悉,因此,网络休闲活动也就失去了监督的外在约束力。同时,网络社会的无时空性,法律在其虚拟空间中难以立足,这样就使得网络社会比传统社会更少干预、过问,更难以管理和控制。由于网络休闲活动中缺乏主体的内在规约,加上部分人将网络休闲误解为网络中人的完全自由的活动。在这样过度“自由”的环境下,由于没有统一严格的道德约束机制,人们的行为被赋予了极高的自由度,人们可以自己决定技术允许下的任何事情,人们的行为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所以,人很容易淡化道德主体意识,过多地关注自我心境的愉悦,而可能做出一些对他人、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行为。人的道德判断在这样自由的环境中失去自我,道德主体的判断标准和判断能力被无形地弱化。

第三,网络中鱼目混珠的信息导致主体价值选择能力失准。马可·奥勒留说:在人那里,判断力是主要的力量,是真理和道德的共同源泉。因为只有在判断力上,人才是整个地依赖于他自己的,判断力乃是自由,自主、自足的。人的判断依赖于个人的知识、经验以及价值倾向,在网络休闲的境域下,人不断地对良莠不齐的信息作出各种各样的判断和选择,在判断的选择中,人获得自由、自足,实现自我的满足。网络信息的选择性就是对信息价值的分析、判断和取舍的活动。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但同时也是一个垃圾场,学术、娱乐、经济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信息混杂在一起,使网络成为信息的万花筒。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使网络休闲中的人们陷入了选择的困境,人们往往根据网上信息的点击率高低或者信息内容的新奇去选择信息,因而走进大众化的行列中,自身没有一个明确的价值判断标准,个体的价值判断处于混乱之中。此外,在网络休闲境遇中,—些人自身缺乏价值判断能力,在信息内容的选择上,人们自身无法判断与取舍,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畅游”。体味着“自由”。实际上,这种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因为主体的价值选择能力在这种环境中被弱化了,主体的价值选择并没有得到完全的、真实的展现,在对与错,是与非的判断上出现迷茫。

第四。网络信息的海量化导致主体性价值的失意。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为人们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资源。正如曼纽尔·卡斯特所说,所有种类的信息全都包藏于媒介之中,因为媒介变得十分全面、多样、富于延展性,使得媒介在同一个媒体文本里吸收了所有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验。网络作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其承载的信息量是以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正是网络传播的海量化特征使网络信息包罗万象。只要我们登陆到一个搜索引擎站点,随便检索一条信息,我们可以找到成千上万个“相关”条目。在如此多面复杂的信息包围下,人们如何快速、离效地选择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更多的情况下。人往往依据当下信息进行选择。网络提供了什么信息,自己就选择什么信息,这样,我们不仅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主体的自主选择能力和自我判断能力也消弭在海量化的信息之中。本意上的休闲,在网络海量化信息的冲击下,主体的价值选择性功能被无形地剥夺了。人不仅没有体验到网络休闲中主体的自主选择能力赋予人的类本质的意义,而且被海量化信息所异化。此种状态下,人的自由活动并不是自由自觉的类本质活动的对象化。休闲只能是意愿层面的。网络中的人已经不同程度的失去了主体性,这种情况下的自由是被异化的自由,诚然,网络休闲也未能实现真实意义上的休闲。

三、在网络休闲中人的主体性价值的归位

网络休闲活动中人的主体性价值的缺位是多重因素造成的,因此,我们要弘扬阿缮体闲活动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网络体闲境遇下人的主体性意识,引领网络休闲中的道德回归日常生活世界。从而实现网络休闲活动中人的主体性价值的复归。

第一,弘扬网络休闲活动中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主体精神,它的核心就是把人作为评判一切的标准,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人的解放是马克思学说的核心,是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全部马克思主义是为了推进人的解放,人韵解放的最高目的就是人的主体性的解放,就是为了使人摆脱各种奴役,成为自由、自主的人。网络休闲活动中,由于网络本身所导致人的异化,人性的扭曲,以及网络中部分人的道德弱化或失范等诸多问题,这些诸多背离人文精神的现象都与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学说以及休闲的本质内涵相背离。网络休闲就是倡导在网络的交往活动中寻求休闲的目的,实现精神上的愉悦,人与人之间是互相尊敬、相互关心的关系。和谐的网络环境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人与人之间不应是陌生的、冷漠无情的过客。在网络休闲活动中。要彰显主体性价值的存在,要构建比现实交际活动中更多的人文关怀,关心人,这样才能实现网络休闲活动本质上的内涵。只有在充盈着人文关怀境域下的休闲活动,才能实现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的统一。

第二,培养网络休闲境遇下人的主体性意识。主体性的含义是人的自觉能动性。而人的自觉能动性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增强的。网络休闲就是倡导网络中人的自由自觉性的活动,这种活动是以追求休闲为目的,以彰显人的主体性价值为依托,以虚拟的网络空间为平台展开的交往活动。但是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人往往被网络所异化,因而我们必须注重培养网络休闲活动中人的主体性意识。我们应通过教育要把网络休闲中的人培养成虚拟活动的主体,这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引导人去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科学的世界观对人做出正确的选择具有指导性意义,它能帮助人在网络的纷繁复杂情况下做出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决定;二是引导人去充分认识和把握自身的价值。网络休闲中,我们要提高人的主体性和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引导人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我们要把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来培养,重视人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超越意识,增强主体适应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自由度和自觉度。

第三,引领网络休闲中的道德回归日常生活世界。网络休闲视域下,人的道德规范处于虚拟的网络活动中。道德主体的自律性行为成为网络休闲活动的重要内容,网络休闲活动中的道德只有回归到日常生活世界,才能真正体现网络休闲活动的本质内涵。这里所说的网络休闲中的道德回到日常生活世界,不是只把网络生活世界之外现存的道德规范拿到网络活动中来,而是强调人要在网络现实生活中来发现、发掘高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并发挥它们的价值引导作用。网络休闲活动中,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冲突和融合,是道德保持其生命力、实现自我更新和发展的重要机制。网络休闲不仅追求的是一种自由的意境,更重要的是在面对多重文化背景、多种文化观念时主体道德的价值取向。因此,网络休闲中的道德应该回归到日常生活世界中来。人们不仅依靠现实生活世界中的道德价值标准来判别网络休闲活动,而且更要在网络休闲活动中,在多重文化和价值的冲突、融合里来发现、发掘高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进而内化为网络休闲活动的道德规范。这样。网络休闲活动中的人才是网络中的道德人,网络休闲活动才是真正体现休闲本质内涵的休闲活动。

实践失位 篇5

一、中学音乐双语教学课堂失位现象剖析

中学音乐双语教学太依赖课堂的预设导致了教师由平等的合作者转变成了“一厢情愿”的主导者。如一位中学音乐双语教师在教学《田园交响曲》时, 在让学生听完一遍音乐的基础上, 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一田园交响曲的英语拼写, 并让学生开展讨论并组织发言。结果没有一个学生举手发言, 原来大家都不认识黑板上“symphony”这一单词, 更不要说讨论和发言了。这名教师显然是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及自己的教学目的没有弄清楚。表面上, 这位中学音乐教师希望采取双语教学, 并组织大家谈论与发言, 但是却没有把握住学生是否能够接受这种教学的方式。

有些中学音乐双语教师没有准确理解双语音乐教学的真正涵义, 片面地强调“自主、合作、探究”, 结果偏离了双语教学的目标。如, 有些音乐教师为了在课堂上体现“自主、合作、探究”, 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自由发挥, 结果课堂上出现了一片毫无教学秩序的“生机勃勃”、“热闹非凡”景象。课堂的讨论气氛过于热烈, 无休无止, 课堂中顿时没有了纪律, 教师的课堂控制也失去了约束力。这实质上是一种“放羊式”的教学。

课堂提问是活跃教学气氛的手段和方法, 但是提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为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如有一名教师课前不作充分准备, 拿起音乐教科书随心所欲地提问, 一会儿问乐曲的作者是谁, 一会儿让学生上来唱歌, 整堂课都在提问, 出现“满堂问”现象, 使学生紧张应付问题, 无暇思考, 其中, 有些问题或过于简单并欠科学, 或问题不着边际, 离题万里, 如用英语教授外国乐曲时, 讨论翻译的问题。而在回答问题上, 教师总是在暗示或引导学生按照其预设好的答案回答, 稍有不符便公布所谓“正确答案”, 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在一次课堂中, 有一名学生的观点在得到教师的口头认可后, 教师在最后的板书总结时打出的依然是早就准备好的PPT时, 这不免使人感到遗憾。如果教师能在黑板上及时写出刚才学生的发言, 把自己早准备好的PPT内容作为参考打给学生, 这样也许会更好。表面看这似乎课堂上生动活泼, 活力四射, 学生都在自主学习, 实际上是教师在极力灌输, 学生只是消极接受, 这与新课程中对话的理念相去甚远。

二、中学音乐双语教学课堂失位的特殊性

中学音乐双语教学课堂失位又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教学失位, 在中国, 所谓双语教学一般指的是用英语和汉语进行教学, 中学音乐教师进行双语教学时不仅仅是要用英语上课, 更要注意提倡学生用英语来理解学习的内容以及进行互动。中学音乐双语教学课堂失位特殊性经常表现在教师对双语运用的时机和程度上。大家知道, 要进行双语教学首先要有优秀的师资力量, 任教的教师不光要有扎实的音乐教学知识, 而且要有一口流利的英语, 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英语运用到教学之中, 要切实考虑到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双语教学要求的是适当地运用英语教学, 而不是完全用英语来教学, 尤其是对于一些涉及音乐专业领域的词语和知识更要注意给学生做好解释, 而不是单纯地用英语来表达。

三、中学音乐双语教学课堂失位现象的对策

音乐双语教师由于对于课堂教学没有正确的定位, 以及对双语教学手段使用上一定程度的偏差导致了音乐双语教学的课堂失位现象的发生。要防止这种失位现象的发生, 从根本上讲, 音乐双语教师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提高对于音乐双语教学的认知能力。

第一, 音乐双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学会利用课堂这个舞台, 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彻下去, 淡化分析讲解, 着重于学生的自我感悟、体验, 自我发现, 寓教学的内容于互动的沟通之中。

第二, 要合理利用和选择双语教学的方式和时机。音乐双语教师更应注重引领学生进入音乐艺术的殿堂, 感受和了解音乐艺术, 培养学生的兴趣, 而不是将音乐教学变成一种单纯的英语听力课。音乐双语教师要明确自己主要的教学任务, 不能仅仅拘泥于教学的形式。

第三, 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理解学生真正想学到什么, 他们希望在音乐课的学习中去做什么, 只有了解学生真正的感受与需求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教育对象和现状下一篇:气吸排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