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心理剧

2025-01-24

音乐心理剧(共7篇)

音乐心理剧 篇1

摘要:音乐心理剧为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行为艺术治疗载体。借助音乐活动, 运用音乐心理剧技术有效解决了高校团体心理咨询中, 学生产生的阻抗、紧张和焦虑等负面问题, 促进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音乐心理剧,音乐对话,音乐镜像,主辅角色

一、音乐心理剧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意义

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中, 伴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的不断渗透, 使得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面临越来越多的严峻考验。伴随着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高校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 如何探索借助西方先进的行为艺术治疗形式, 开创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亟待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随着现代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以往传统的主要以语言、说教、引导为主的团体心理咨询方法, 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在新形势下, 大学生对西方先进文化艺术的接受和喜爱, 为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

音乐心理剧是借助音乐活动进行的一种新兴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法, 由于其可以为来访者创造安全、舒适和温馨的活动场地、音乐游戏和人际互动等条件, 很容易解除学生在咨询过程中产生的紧张、恐惧、阻抗等负面因素, 是一种全新的, 有别于其他团体心理咨询的, 特别适合文化水平较高的大学生群体的团体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二、音乐心理剧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

音乐心理剧是美国马里维尔大学音乐治疗学退休教授约瑟夫·莫雷诺 (Joseph L.Moreno) , 借助心理取向音乐治疗学派中音乐引导想像方法、心理动力学派音乐治疗方法等音乐治疗技术, 结合其伯父J.L莫雷诺 (心理剧创始人) 的心理剧方法, 开创的一种音乐心理治疗方法。在音乐心理剧的演出过程中, 常用的理论和技术主要有音乐角色转换、音乐对话、音乐与分裂的自我、音乐镜像、音乐冲入和冲出、音乐空椅子和独角戏等。

1. 音乐角色转换

音乐角色转换即主角与其他有关重要角色的进行角色交换, 通过音乐演奏或语言交流来达到获得新的认知和培养一种新的沟通方法。当主角与辅角对话时, 如果主角或辅角不能进入角色, 通过角色互换, 即有利打破僵局, 又有助引发主角和辅角间的沟通、理解。大学生在团体咨询过程中, 很多同学一般不会当众轻易外漏自己的内在冲突, 通过角色转换方式, 可以有效打破这种抗拒局面。

2. 音乐对话

音乐对话是一种单向的音乐表达, 主角可以乐器进行作为媒介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心理, 辅角可以用语言回应, 也可以用音乐进行双向交流。还可以要求主角对辅角使用单一的音乐陈述, 之后再用语言来表达相关内容。经过音乐表达的转换, 能够引发大学生来访者更深层次的交流, 有助了促进大学生来访者与现实更有意义的联系。对对于不善言辞又有情感创伤的主角, 或是暂时不能用语言表述特殊景象的来访者, 音乐对话具有明显的效果。

3. 音乐与分裂的自我

根据莫雷诺的经验, 人类的各种矛盾、冲突是导致人变得麻木的主要原因。音乐心理剧为进一步表现内在冲突, 推动主角作出选择提供了一种奇妙的方法。在音乐与分裂的自我的技术中, 治疗师将主角置于舞台中央, 令代表主角内心矛盾冲突双方的辅角分别站在主角的两边, 两中不同的情感让辅角分别用乐器表现出来, 主角的内心的分歧此时则被夸大并且形成一种有力的象征形式。被置于舞台中央的主角被两种代表不同情绪的音乐围绕着, 不管他选择加入到那一组, 或者是无力作出选择, 都能让主角实现地面对对多种情感状态, 某种程度上接受、认识各类内在的分歧。

4. 音乐镜像

音乐镜像技术是音乐心理剧中要求辅角在表演中音乐演奏取代语言来真实的反映主角的行为, 借助镜像效应辅角用即兴演奏乐器的形式把主角内心的情绪状态反映出来, 为主角提供了引发内省和方向的新路线。通过观察到辅助角色对自己的演绎, 主角得到鼓励和支持, 努力去探索自己内心深处的矛盾、冲突。

5. 音乐冲入和冲出

在音乐冲入技术中通常的音乐力度变化会产生这样一种情形, 主角感到自己被拒绝于团体之外, 但又渴望被团体接纳。在音乐冲出中, 主角可能感到陷入某种沮丧或愤怒的情绪中, 需要从麻木的状态中寻求出路。在音乐冲出技术应用中, 通常是辅助小组成员手挽手把主角用一个圆圈围起来, 配合使用乐器演奏来营造出令主角陷入张紧和矛盾之中, 这时, 辅助小组成员还可以用语言来直接嘲笑、训斥或批评主角的话来激怒主角, 为主角制造出一种反抗和冲出的动力。

三、音乐心理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1. 音乐暖身活动

音乐暖身活动和常规团体心理治疗活动中破冰活动差不多, 不同之处在于, 音乐暖身活动开始前是先请各位学生来访者自行在一大批乐器中 (以小型打击乐器为主) , 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 然后大家即兴演奏, 完成音乐暖身活动。还有一种暖身活动就是利用音乐想象技术, 让参与者共同听一段事先准备好的一段音乐, 通过音乐聆听想象来作为暖身活动, 为下一步挑选主辅角色创造条件。

2. 主辅角色的确立

在音乐暖身活动中, 团体即兴演奏的过程中会逐渐显现出来一些特殊情绪反应的来访者, 这时根据自愿或需要挑选出主辅角色。在运用音乐想象技术暖身时, 音乐结束后, 根据发言讨论音乐想象内容时的具体情况, 由治疗师出面协调产生主辅角色。当主角不能接受任何辅助角色来扮演角色时, 这时就可以利用空椅技术直接让主角与空椅上的辅角来进行交流, 也可以与象征性的辅角进行角色对换创造出独角戏。通过主辅角色的不断对换, 主角投入到了独角戏中, 音乐演奏形式在小组成员面前象征性的表达自己的隐秘情感, 这些音乐活动可以为主角暖身做好准备, 以便进入到后面的语言互动之中。

3. 音乐心理剧的演绎

首先, 音乐心理剧的主题, 也就是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然后, 通过音乐对话技术, 让主辅角色通过乐器演奏即兴进行对话交流, 通过乐器演奏和对话交流, 让主角的负面情绪得以宣泄和疏通。其次, 可以通过角色转换和镜像技术的运用, 让辅助角色尽量把主角的不当情绪和破坏性行为进行展示、演绎, 从而让主角深刻认识到自己情绪、心理、行为的破坏性, 进而激发主角产生修正错误的行为。最后, 可以通过音乐与分裂的自我技术, 协助主角进一步做出识别、选择, 当来访者面临艰难选择时, 利用音乐冲入和冲出技术, 进一步激发主角与自己内心矛盾做斗争的激情和力量, 从而, 协助主角摆脱面临的实际困境。

4、音乐心理剧的结束

音乐心理剧的演绎, 每次只能解决某一个突出性的问题, 当某一困扰主角的事件或心理问题得以释放或解决时, 单次的音乐心理剧就到了结束的时候。切记, 不要在一次音乐心理剧活动中, 试图解决多个复杂的问题, 那样, 一方面会影响治疗活动的进度, 另一方面, 有可能造成因问题较多, 陷入任何问题都无法解决的困境。当结束活动时, 治疗师一般要邀请所有参与演出活

关于古代人物形象审美原则的教学研究

孙晓波 (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吉林吉林132000)

摘要:人类在不断的向前发展, 而人物的形象设计也随之多种多样, 并且都是从的美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本文从形式美与时代的关系和服饰美与色彩美相统一等两个方面来探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审美原则。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形式美;服饰美;色彩美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 文化的演进, 人物形象的设计也发生着变化, 其必须符合一定的审美原则, 才能迎合各时代的审美趣味, 与时代相一致。“浓妆淡抹总相宜”, 古人也同样偏爱梳妆打扮, 然而其装扮与服饰应相协调一致, 才能形成整体美感, 满足其心理需求。所以, 在进行形象设计时应遵循美的原则, 才能达到展示美, 只有人的形象和服饰达到完美统一时, 才能体现人的内在精神, 在古代人物形象的设计中体现着美的原则, 展示古代人物形象的风格韵味。

一、人物形象设计中形式美与时代性相统一

在形式美中包含着多种法则, 在人物形象设计中也运用了这些法则, 使得整体的设计呈现出协调一致, 并在统一中又求得变化, 体现出历朝历代的人物形象之美, 时代之美, 带给人以精神的享受。

由于各时代的人类精神对美的追求不同, 因而, 各时期人物形象的设计形式也异彩纷呈。人物形象的设计形式受到固有的时代精神和审美价值观的影响, 其设计必然会带有时代性。如唐代的女子形象, 受到当时统治阶级崇尚奢华的影响, 使得女子为争宠而开始讲究装扮, 面部的装饰就出现了红妆、黄妆、花钿、点唇等等手法;而发髻的样式和头饰的装点也是千姿百态, 尽显奢华。同时女子以“丰腴”为美, 服装变得相应的宽博, 同时搭配适合的帔帛, 增加服装的飘逸之感, 并且为体现女子的丰润体态而穿着暴露, 这与盛唐的雍容大气的时代密切相关。然而像宋代在思想上受到理学的影响, 束缚女性的礼仪较多, 此时女子形象的风格出现了与之前的奢华所不同的样态, 女子性格以温柔文雅、平和贤惠为主要标准, 从而, 女子的装扮风格整体上趋向清雅、自然, 像女子的眉毛变得清秀了, 在发髻上插花或编成花冠作为装饰, 着装也更为拘谨, 不像唐代的袒胸装, 而是把身体裹严严实实, 女子步态的轻盈和服饰的造型相配合, 显示出的是一种文静优雅之美, 此时呈现的不再是“错金镂彩”的美, 而是“初发芙蓉”的美, 给人的视觉带来柔和的审美享受。

由此可见, 各个时代的审美风尚的不同, 决定了人物形象设计的多样化, 无论是妆容还是服饰的装饰都各具形态, 这与时代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 技术的不断进步, 服饰材料的不断增加, 外来文化的影响, 使每个时代都表现出对美的理解和标准的不同。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形式美, 从总体上体现出时代之特色, 思想文化之内涵, 人物个性风格之神韵。

二、人物形象设计中服饰美与色彩美的统一

服饰美的传达往往是通过服装设计的款式、面料、色彩等方面的搭配, 来表达人的心灵意象, 突显出个性的审美力。另外, 配饰和首饰给服装增添了亮点, 也是其最具光彩的一部分, 起到美化外表、体现人的身份、文化修养等作用。可以说它不仅仅是一种装饰, 也是人的精神的自我表白。中国古代服饰体现着社会动的每个成员都和主角进行拥抱并送上祝福的话, 以此作为结束仪式。

等级观念, 着装表现人的身份等级, 在服饰色彩、服装图案、服装款式、服装的配件等方面, 都有严格的要求, 皇家贵族和百姓的着装就有很大的差别。

在华夏文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经历了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 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影响, 服饰的样式、材料、色彩、配饰等方面也经历着丰富多彩的变化。如先秦时期的服装的形式是以上衣下裳为主, 色彩主要采用青、赤、黄、白、黑等五种原色;根据级别和需求选择相应的色;彩纹样有云纹、虎纹、几何纹样等;服装的装饰品有一些耳饰、颈饰、手饰及佩玉等。秦汉时期的服饰则以袖身宽大的袍服为主, 并且装扮较之前代变得华丽了;秦代服饰的色彩以黑色为贵, 到汉代是以赤色为尊;此时一些贵族妇女的首饰和配饰较为精美, 有金玉的耳坠、玛瑙珠的项链、金银的手镯及指环等, 都采用一些珍贵的材料。秦时出现了红妆的打扮, 汉时已开始画眉、点唇, 体现出在这一时期女子开始简淡敷粉。而在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时期——清朝, 皇家贵妇的服饰按照等级的高低, 其色彩、绣纹和饰物上都有差别, 色彩总体上采用主色调搭配表现出纹饰, 长袍选用明黄色, 领袖选用石青色, 各种纹样交织在艳丽的色彩之中;此时贵族女人留长指甲, 为保护指甲出现了时髦的饰品——指甲套, 纹饰极为华丽;加之这些配饰使得服饰显得极为华美。服饰和其妆容是相配合而来的, 体现出女子的风韵气质, 同时在服饰中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体现出各时期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古代皇家服饰的纹样极为繁复, 色彩也依据统治者的喜好来决定, 显现的是皇家的气派——雍容、华贵、大气。同时也为服装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使服饰之美更加广阔。

整体来看, 在服饰和人物形象设计中都渗透着色彩美, 以独特的色彩语言传递着特定的审美感受, 创造出整体服饰的艺术效果, 带来独特的视觉效果。色彩无论是在服饰上, 还是在人物的化妆上, 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恰当的运用化妆的色彩可以展示人物的内在气质, 表现不同的个性气质特征, 更能传达人物的内在精神, 最终旨在使人与服饰达到完美统一。

综上所述, 在古代人物形象的设计中美的原则渗透其中, 形式美、服饰美和色彩美都与人物形象设计息息相关, 同时与时代的审美趣味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纵观每个时代人物形象的设计, 不难看出在装扮上受到一些既定的社会制度的约束, 才有了人物形象设计的多样形态, 可谓是丰富多彩、尽显美姿;而形象设计的整体上保持和谐一致, 局部上又彰显出时代特色, 不失古人之风采, 展现特定时代文化之魅力, 让欣赏者如沐春风一样, 感受美的气息, 饱览“美的盛宴”!

参考文献:

[1]周生力主编.《形象设计美学》[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2]刘瑜.《中西形象设计史》[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3]孙运飞.《历朝历代服饰》[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孙晓波, 出生年月:1980年12月, 女, 籍贯:山东省, 硕士研究生, 职称:讲师, 从事工作:教师, 单位: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莫雷诺/著张鸿懿等译:音乐治疗和心理剧【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张勇:音乐治疗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M】武汉2010

浅谈校园心理剧 篇2

1. 校园心理剧的由来及发展

心理剧 (psychodrama) 是一种团体心理咨询和集体心理治疗的形式, 最初是由维也纳精神病学家莫雷诺 (Moreno) 于1919年创立。莫雷诺用两个希腊字“心灵” (psycho) 与“演剧” (drama) 来命名心理剧, 并为心理剧做了如下的定义:以戏剧的方法探索“真实”的一门科学, 处理的是人际关系及隐秘世界。布拉特纳 (Blatner, 2000) 指出, 心理剧的各种治疗技术不但可以作为一种团体治疗方式, 也可以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治疗和教育手段。校园心理剧是指在校园环境中, 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自发地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再现出来, 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校园心理剧的结构

校园心理剧的构成要素包括人物、内容与活动的环境三方面。校园心理剧的人物主要有四种角色:心理辅导老师、当事人、参与者和观众。校园心理剧的内容往往是当事人的内心困惑和冲突, 也可以是学生中常见的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和情绪管理问题等。

3. 校园心理剧的过程

校园心理剧的过程有准备、治疗与结束三阶段。其中, 校园心理剧的治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暖身、演出与演出后的分享阶段。

二、校园心理剧的理论基础

1. 校园心理剧的功能

校园心理剧可以帮助学生们适当宣泄内心情绪。通过交流、体验和反思, 使学生得到心智的发展,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成长与自我完善。

2.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

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 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 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 调节自我,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开展校园心理剧应注意的问题

1. 校园心理剧的内容应关注普遍性问题

校园心理剧是一种团体辅导形式, 它需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内在成长需要, 要让每一名生活在校园中的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都能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受益。校园心理剧和心理剧的共同点是都使用戏剧作为媒介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但二者确实不是一回事, 他们有着显著的不同。我们必须明确校园心理剧面对的是普遍性问题, 而原来心理治疗当中的心理剧关注的是个别问题;校园心理剧强调的是使学生学会应对方式, 而后者则更加关注患者心理障碍的解除。

2. 不仅要展现问题, 更要强化问题解决策略的引导

校园心理剧不仅要反映校园当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表达学生的心声, 宣泄一下不满情绪, 寻求共鸣和理解。更应该使人受到启发, 使人学会如何面对和解决相应的问题。并且, 要注重方式的可操作性。此外, 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 是一种发展性教育。校园心理剧必须基于学生寻求自我完善、追求自我提升、塑造健全人格的发展性需要, 从这个角度开展校园心理剧活动是我们今后探索和发展的方向。

3. 不仅要关注台上演员, 也要关注台下观众

在校园心理剧的演出过程中, 现场的学生观众也在思考剧情的发展, 也会追随剧中的主角内心的矛盾冲突, 体会自己的内心体验。在演出结束时, 他们还能够提供反馈, 认同剧中角色的行为。校园心理剧的排演必须达到两方面的效果:一是参与排演者内心的感悟和体验, 二是观众的感悟和体验, 特别是让他们看到问题的同时, 更要看到如何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4. 心理剧要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相结合

冷思小学校园心理剧热潮 篇3

开展小学校园心理剧比赛,组织校园心理剧汇报演出,编写校园心理剧教材,成立校园心理剧演出小组……当下,校园心理剧已成为小学广泛运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之一。

然而在实践中,小学校园心理剧比赛、汇报表演背后却隐存着诸多问题:注重校园心理剧汇报“演出”的效果,忽视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宗旨;注重表演过程的华丽彩排,忽视小学生自然的情境表达;注重剧本的翔实编写,忽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生活经验和创造力发挥;注重表演道具、装饰的配置,忽视了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主题的体验、分享、交流;注重演出现场的终结性反馈,忽视了过程中促进小学生体验、成长的发展性评估;注重选拔语言、表演能力强的少部分优秀学生,忽视多数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注重综合运用这一新颖的辅导形式,忽视了合格心理剧辅导教师该具备的基本专业素养和条件……

对前述种种实然状态进行深入反思,笔者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原因在于很多小学只是将校园心理剧作为一种备受追捧的“新”剧,应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忘记了开展校园心理剧的根本目的,误解了心理剧的本质初衷。甚至有老师将心理剧与儿童戏剧、小品、情景剧等同,以华丽的形式掩盖了心理剧、校园心理剧的本来面目及其最初的核心理念和实质的教育功能,也就是说,当下小学校园心理剧走“新”不走“心”。

二、小学校园心理剧的“应然”:从“心”开始,回归心理剧

若想让上述问题得到根本改观,笔者认为需从对“新”剧的追捧回归到对莫雷诺最初创立“心”剧的初衷和理念,正确定位开展校园心理剧的根本目的,同时尊重小学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明确小学校园心理剧需从核心理念、教育形式和辅导技术上均体现回归心理剧本质的具体目标。

1.心理剧

心理剧(psychodrama)由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莫雷诺(1889—1974)于1919年首次提出,并将其定义为“一门采用戏剧方法探索‘真理’的科学”[1]。作为一种团体治疗方式,心理剧以自发性、创造力、会心等核心概念为理论基础,采用行动的方法,在导演的带领下,运用不同的技术[2],经历不同的阶段[3],通过即兴演出让当事人创造性地自发解决和思考自己的问题。

莫雷诺创造心理剧的最初灵感来源是童年时期与伙伴们一起玩的角色扮演游戏,以及其在大学期间与孩子们的接触。莫雷诺发现传统的舞台表演因为受到预定剧情和固定台词的束缚,表演者无法自主发挥,以至舞台表演与剧作家的创作貌合神离,才开始了自发性戏剧的实验,这是心理剧的开端。[4]莫雷诺曾说:“心理剧可以用于探索、预防、诊断、教育和精神病治疗。”心理剧没有固定的剧本,不需要孩子提前背诵剧情和文字,只需他们在真实情况下自然地表达自己;心理剧是在安全的环境中,让孩子释放自己的过程,道具是配合其身体行动进而表达自我的工具;心理剧表演是表演、观看、分享、讨论和成长的过程。

2.校园心理剧

受莫雷诺心理剧理论的启发,校园心理剧在我国应运而生。[4]校园心理剧继承了心理剧的技术、构成要素和阶段安排。同时,在理念、剧本、表演形式、角色等方面进行了本土化的改变,是一种以教育和预防为主要功能的学校团体辅导方式。

在我国,校园心理剧作为一种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方式的实践工作是从2000年之后从高校开始向中小学逐渐推广和普及的,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校园心理剧呈现出下列趋势:涉及的问题涵盖了人际关系问题、心理素质问题、个性塑造问题、行为成瘾问题等;实践形式从单一的心理剧表演延伸到与课程结合,与学校管理结合,与主题班会结合,与学生培训相结合,与其他心理辅导教育形式结合;在功能上,从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延伸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校内影响渗透到家校合作以及学生家庭中。有的学校还以校本课程的形式针对性地研究校园心理剧,并成立了校园心理剧小组。

在实践中,校园心理剧在心理剧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发展并表现出以下特点:在场所上,相对开放,观众基本没有限制;在演出过程中,有现成的剧本,需特定的灯光和音乐提升效果,自发性和创造性较低;在演员的选择上,主角不一定是来访者,而是选择有一定表演能力的学生;[5]在形式上,多以学校汇报演出和校园比赛为主。

3.小学校园心理剧

小学教育不同于其他阶段、专业的教育,有其独特的内涵,以“奠基性”和“方向性”为主要特性。[6]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小学阶段的内容、形式、方法也呈现出与其他学段所不同的独特性并适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鉴于此,笔者认为首先应明确校园心理剧在小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即小学校园心理剧是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特有价值的一种重要途径。小学校园心理剧不是非专业的小品情景剧,不是编排多次的华丽表演,不是仅供少数优秀学生使用的表现形式,不是没有分享交流的“一次性”视听教育。而是以心理剧(而非小品、戏剧、情景剧)为原型,以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为根本宗旨,以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基本原则,以表达体验、观看交流、分享讨论、自我成长为主要目标,以小学生个性及行为特点的自发性和创造力表达为主要内容,以角色扮演为主要技术,由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组织、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一种团体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基于上述对小学校园心理剧的定位,从根本上解决前述小学校园心理剧诸多现实问题的一个可能思路在于:在小学开展校园心理剧,需要重新回归莫雷诺创设心理剧的初衷。具体来说,这种回归体现为如下三点:回归“自发性”、“创造力”的核心理念,提升小学生的心理能力;回归自然情景下的教育形式,适应小学生的兴趣需要;回归真实体验下的辅导技术,促进小学生的理解想象。

三、小学校园心理剧:如何从应然走向“新实然”

将心理剧引入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这一本土“化”的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能将这一“舶来品”直接照搬,而是要在认真审视小学教育的教育功能、教育条件、实际需求以及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等方面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地改变。

1.视角:从心理问题转向积极心理品质

对于小学生而言,多数学生较少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并且由于认知水平的发展,对个体一般的心理问题也很少会有深刻的体察或受到严重的困扰。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小学校园心理剧可以打破之前的“问题思维”倾向,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进行干预、选材和表演,将校园心理剧关注于对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以及心理潜能的发挥而不仅仅是“心理问题”的解决。好学校应该能够帮助学生成为高效的终生学习者[7],作为一个高效的终身学习者,他所应具备的心理能力不仅仅是问题的解决,而是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心理潜能。在小学心理剧的实践中,立足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不仅可以起到对心理问题的预防作用,同时对于小学生的成长也会起到“奠基性”的作用。

2.过程:坚持以人为本和发展性原则

心理剧的表演是从心理咨询的角度为所有参与者服务,在小学开展心理剧的最根本目的还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发展。在心理剧开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及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心理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并贯穿心理剧始终。小学阶段孩子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其非常容易被心理剧这种动态的表演形式所吸引而忽视了心理剧中“生成性体验”的价值。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在整个过程中,引导小学生从关注心理剧的表演形式回归到自身体验并联系自身经验思考其背后的问题。

坚持发展性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另一体现,同时也是突出心理剧教育功能的一个指引方向。在小学开展的心理剧对学生应有引导和教育的功能,尤其是小学生,其思维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对于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都有限,坚持发展性原则可以时刻提醒指导教师以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为活动原则,避免某些学校和教师将心理剧的重点放在剧本编写和形式化表演上,而忽视了学生在生成性的表演中应获得的成长。

3.形式:与学校常规教育形式相结合

在小学校园里,若要单纯地以心理剧的形式开展团体辅导,并保留心理剧自发性与创造力的核心理念,这对于小学生以及指导教师而言都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小学生自身经验、思维水平、自控能力、个性品质等身心发展都处于较低水平并且不稳定,让其自发性地完成心理剧的表演,具有一定的挑战。因此,在形式上,学校日常的心理剧表演可以和校园内一些常规的教育形式相结合来开展。

小学校园开展心理剧在关注其心理辅导作用的同时,也希望其教育功能最大化。心理剧依附于学校常规的教育形式,是促使心理剧在小学得以推广的方式之一。例如,将心理剧与课程结合,与主题班会结合,与家长会结合,与校园活动日结合等等。这些多样的形式在丰富校园心理剧的同时,也强化了学校以及师生对校园心理剧的关注和重视。

4.资源:增强师资培训和场地建设

心理剧需要专门的场所和专业的导演,在小学,我们不能因为没有这些资源而“偷工减料”。在师资上,首先应落实学校配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一要求。其次,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参加专门的心理剧学习、培训和体验。虽然不一定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但至少要学习短期的课程,没有心理剧体验经验的教师不应盲目带领学生表演心理剧。同时,为弥补师资力量的薄弱,有条件的学区可以进行院校合作、教师联盟、成立“心理剧教师研讨小组”,贡献集体的智慧。

在场地上,学校应为心理剧表演提供专门的场所,不一定要造价很高,但要有表演的舞台,这是帮助表演者自发性发挥真实表演的硬件设备。同时,学校设立专门的场所来开展心理剧,这已经在学生心目中发挥了应有的专业心理辅导效应。

尽管在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将心理剧本土化有种种困难、挑战,尤其是受到师资、场所等资源限制。同时作为小学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小学校园心理剧的开展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真实教育时空下复杂、多元的教育目的。但这一切都不是将小学校园心理剧异化为“比赛”、“表演”甚至“走秀”的借口。小学校园心理剧若想发挥其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必然要回归到心理剧最初的自发性和创造性的核心概念,回归到心理剧以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的以人为本和发展性本质上来。

参考文献

[1]威尔金斯.心理剧[M].柳岚心,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5.

[2]黄艳.心理剧治疗的理论与实践[D].烟台:鲁东大学,2006:45-55.

[3]龚鉥.心理戏剧[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5(6):349-352.

[4]高思刚.中小学校园心理剧[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19,7.

[5]徐素梅.校园心理剧: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8(35):93.

[6]刘慧.关于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3.

网络剧受众的影像消费心理探析 篇4

网络剧的传播由制作方、播出平台和受众三部分组成。制作方是网络剧的生产者, 网站是网络剧的平台提供者, 网络剧经由生产者和平台提供者, 最后面对的, 还是直接消费者——网络受众。用户影像消费的诉求是推动网络剧发展的重要动因。因此,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对受众收视心理的把握, 了解受众偏好, 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把握好受众的心理状态和结构特征才是网络剧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网络受众的影像消费心理是与我国大众的社会文化心理以及由此积淀升华成的观影心理和审美特点紧密相关的。中国正处在急剧发展的时代, 以世俗化、平面化为特征的流行文化的兴起和大众文化市场的不断扩张, 正深刻影响着中国影视受众的文化心理土壤。[1]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 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无意识的, 受众一开始接受信息, 就是无意识的行为, 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 是通过后天学习发展起来的, 自我对信息的接受, 则会通过辨别和筛选。因此, 当受众面对海量信息时, 在受到大量视觉刺激之后, 就会产生浮躁心理, 这样受众就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信息。[2]那么网络受众的心理需求又是什么呢?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理论, 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依次分为五种, 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而影视媒体无疑具有满足受众情感、认知、娱乐和社交的功能。而随着网络的普及, 社会的急剧转型刺激大众文化消费, 电视剧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特点。

而网络受众的心理特征, 则包含了个体自主性, 参与交互性和浮躁虚拟性等, 在网络上, 人们更倾向于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双向乃至多向交流, 网络也促进了快餐文化的盛行, 对受众心理的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 从被动接收到主动搜索, 从默默无闻到张扬个性等等。网络心理是一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升级而日益发展的学科, 因而具有鲜明的计算机特征, 如交互性, 灵活性, 隐匿性, 共享性, 更新性, 扩散性、经济性、并行性等等。[3]

从网络剧的优势看, 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剧, 网络剧具有互动性, 草根性和碎片化等几大特征, 而这些特征无疑都切合了当下年轻人的影视消费诉求。因此, 从网络剧的日渐繁荣, 可以看出受众以下几点收视心理特征:

(1) 互动心理。伴随着网络同时发展的, 还有受众的参与欲望与文化生产能力。尽管传统电视媒体也已经注意到了与受众互动的重要性。例如, 电视剧播出之时, 设置有奖问答或者短信互动的形式与受众进行交流, 但在互动性这一方面来说, Web2.0时代, 网络因为赋予了受众更自由和便捷的话语权, 使得受众与播放平台, 甚至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变得前所未有的频繁。尤其是网络视频弹幕的出现, 甚至让人发出了“弹幕比看视频本身更好看”的言论。弹幕之所以如此受欢迎, 是因为低门槛的参与平台, 网络匿名性带来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等网络的诸多因素充分满足了受众渴望互动的心理。这一现象在网络自制剧中更能得到体现。网络自制剧在生产和制作过程的当中, 便通过了网友的集思广益, 通过在线投票, 互动留言, 甚至在演员选择, 剧本走向等方面都参考了网友的意见, 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制作方与网友共同合作的产物。网络自制剧在题材选择上, 也更贴合网络受众的心理, 因而引起受众情感上的共鸣。相比于以电视台为平台的电视剧所受到的题材和内容上的限制, 网络剧受网络整体上较为宽松自由的大环境的影响, 其本身的娱乐性、开放的互动性, 决定了它可以立足网络, 成为网络剧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互动也成为新时期网络受众的收视心理发展趋势之一。

(2) 参与心理。相比较于传统电视剧, 网络剧之所以能满足受众的参与心理, 主要在于其草根性。如果说传统媒体是精英人士的天地, 那么网络就是草根文化的天堂。草根文化指的与精英文化相对立的原生态文化, 民主化是草根文化的文化属性。[4]网络具有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 给予了受众传统媒体给不了的话语权和自主权。无论是经济性, 还是共享性, 扩散性等, 都有着传统媒介没有的优势。在这个大的文化环境下, 草根网民, 即那些身份普通、平凡的网民, 成为中国互联网用户中最活跃的一群人。纵观各个年龄层的受众, 相对年轻化是草根一族的明显特征, 这也和网络剧的主要受众分布重合。网络剧对于草根文化的迎合, 在网络自制剧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让受众的参与成为可能, 满足了他们对于电视剧的创作乃至评价的欲望, 参与了电视剧的传播。热播网络剧的表现更能表现出受众的这一心理特性。

(3) 碎片化接受心理。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新媒体的强势突起,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碎片化时代, 全新的社会形态让我们养成了快餐式消费习惯, 而互联网的出现则让我们的生活碎片化得更加彻底。谁占用了用户的碎片化时间, 谁就拥有了成功的可能。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认为, 人都是渴望自我实现的。这种“自我实现”在网络中就体现为说“我”想说的话、看“我”想看的电视、听“我”想听的音乐……即构建一个以“我”为中心的信息传播与接受体系。在这个受众碎片化的时代, 受众被动接受信息已经成为历史, 他们更愿意主动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电视受众出现了选择范围广泛、随意性增强、个人意志凸显等特点。网络剧的出现, 本身所携带的便利条件中就包含了内容选择性, 时间选择性, 观看可操作性等方面, 与传统电视剧不同的是, 网络媒体可以由受众随兴点播, 自主性强, 而且操作便捷。这些都充分满足了受众的碎片化收视习惯, 也满足了他们追求个性与自由的心理需求。

(4) 逆反心理。最后一点值得注意的是, 有些网络剧的火爆, 并非是因为制作的精良, 或者播出平台的强大, 也不是因为切实满足了受众的偏好需求, 而恰恰相反, 是因为其比较差的口碑引起了网络受众的逆反心理, 从而引起了对影片的追捧。

逆反心理指的是受众在本身固有的思维定式或原有立场态度的影响下, 对传播者试图传递的信息产生抵御心理的一种情感倾向, 从而致使传播受阻甚至产生负效应, 对大众传播效果有着深远影响。[5]正是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 很多口碑一般甚至“零口碑”的电视剧, 却取得意想不到的点击率。基于受众的这种心理, 制作方和播放平台对影视剧的营销从一开始甚至就着手于提高受众的好奇心, 增加他们的观看欲望。在新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 逆反心理同从众心理一样, 如今已经是重要的营销手段, 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之下。随着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 这种逆反心理和从众心理导致的网络现象, 或许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从传播学心理角度来看, 这些因素是促成网络剧兴起乃至繁荣的原因, 却也给网络剧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受众中心论”时代, 谁赢得了受众, 谁就赢得了市场。视频网站依靠点击量存活, 网站流量成为他们生存的命脉。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我国的网络监管政策还不够完善, 就导致了网络剧内容和营销方式上的滥化, 出现了类似传统电视媒体“唯收视论”的现象, 片面追求眼前经济利益, 对网络剧的发展而言是个巨大隐患;而制作方为了制作的电视剧能够赢得网站和电视台的欢迎, 在电视剧的生产和制作上, 也出现了一系列非正常审美取向, 这也是我国电视剧质量普遍不高的原因之一,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如何保证电视剧质量, 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这不光需要国家政策上的监管和引导, 也需要网站及制作方的严格自律与行业操守。在“受众中心论”的时代, 我们必须要相信受众的审美品位, 与其把粗制滥造归结于“受众爱看”, 不如以责任感制作和传播电视剧, 培养受众的看剧品位, 营销的重点放在精品剧上。

无论如何, 网络剧的异军突起,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 已经成为电视剧发展的必然之路。准确把握网络受众的收视心理, 并且加上正确的引导, 相信随着日渐健康的网络发展环境, 网络剧的春天即将到来。

摘要: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 电视剧的网络化已经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网络剧近几年发展迅猛。本文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出发, 探析网络剧受众的心理特征及由此导致的问题, 并为网络剧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网络剧,传播心理学,受众心理

参考文献

[1]王晓声.论贺岁电影走红大陆的文化心理背景[D].山东师范大学, 2008:4-16.

[2]刘成新.网络传播受众心理的嬗变[J].青年记者, 2002 (22) .

[3]侯岩.网络传播心理新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2:119.

[4]董烨.互联网与草根文化[J].中国传媒科技, 2008 (3) .

音乐心理剧 篇5

为了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效,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 我们在坚持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同时, 积极挖掘和探索校园心理剧的作用, 通过编、导、演校园心理剧, 把大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和应受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一剧。寓教于剧、寓教于乐, 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引起了强烈共鸣, 取得了良好教育效果。

二、校园心理剧及其特点

1. 校园心理剧的内涵

心理剧由美国心理治疗专家莫雷诺所创, 通过特殊的戏剧形式, 让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 以某种心理冲突情景下的自发表演为主, 将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逐渐呈现在舞台上, 以宣泄情绪, 消除内心压力和自卑感, 诱导出当事人的自觉性, 增强其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 促进自我成长。心理剧集戏剧、小品、心理治疗为一体, 既能帮助当事人解决心理问题, 又能让其他人获得心理的修复和改善。

校园心理剧是以心理剧的理论基础为依据,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 把校园心理问题搜集归类, 通过学生扮演当事人或由当事人自己借助舞台呈现各种典型心理问题, 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心理冲突、烦恼、困惑, 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 在心理老师和全体演出人员以及观众的帮助下, 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心理问题, 从而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2. 校园心理剧的特点

校园心理剧常用的技术有角色互换、替身、中断行动、重演、旁白、雕塑、镜观、空椅子、独白、超现实场景等。校园心理剧的特点如下: (1) 再创内心情境。心理剧犹如桥梁, 可以让成员将内心世界与外在的现实连接互通, 从而实现平衡与和谐。 (2) 尊重主角的现实性。允许主角从不同的角度或以某种方式重新经历某些事件或心境。主角能真切感受到该事件的影响, 也让自己审视当时真实的情绪感受, 帮助主角跳出过去的情结, 将希望寄予现在与将来。 (3) 自发性。在当下、现时、当场触发人对新的情境做出适当反应, 或对一个旧情境做出新的反应。 (4) 宣泄和顿悟。心理宣泄的作用在于它是情绪扩张和整合的一个指标。这些情绪必须被整合并表演出来, 才能起到真正的治疗作用。 (5) 现实检验。心理剧团体成员提供了一个了解他人或自我的感受以及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什么后果的机会。 (6) 遭遇。成员和其他人一起演心理剧时, 遭遇就会发生, 且发生在此境此地, 极大推动了成员的直接沟通和自我表露。 (7) 创造性。心理剧主要功能在于提升来访者对生活的创造性。创造性更多的是来源于每一次突发行为以及积极的尝试。

三、校园心理剧的独特作用

校园心理剧所激起的情感共鸣极为强烈,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教育效果。在心理辅导方面, 校园心理剧在以下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

1. 认识自我

校园心理剧使学生反思自我, 不断深化认识,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 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悟, 让学生在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也体会别人的感受, 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同理心不断提高, 对情绪和行为的自控和调节能力不断增强。

2. 宣泄情绪

学生遇到挫折时常常不能及时宣泄负面情绪, 校园心理剧为学生的不良情绪宣泄提供了安全条件, 发泄自己的情绪, 揭示内心深处的症结, 在知情观众的协助及心理老师的指导下, 当事人宣泄后, 一定程度上平复了愤怒、焦虑、恐惧等情绪, 避免了因负面情绪长期积累而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同时使学生学会了调控情绪的方法, 学会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

3. 教育、辅导和治疗

因为演员来自学生, 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不论是表演还是观看, 都是引发相似感受的过程。校园心理剧的心理辅导效能高于个别咨询和治疗, 突出表现为受益人群数量大、干预的整体效果好。校园心理剧的舞台是一个微型社会, 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 把自己的观念、行为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 通过镜像技术让表演者在局外看到自己的行为方式对别人、自己、人际关系的影响。通过角色转换技术, 让表演者学习他人的行为模式、处理问题的方法, 改善个性中的不良倾向, 建立健康的个性心理参照体系和行为模式, 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4. 激发潜能和创新意识

校园心理剧以情动人, 不同于传统教育, 既不耳提面命, 也不抽象说教。校园心理剧引发学生积极探索自我, 精心选择主题并创设情境, 充满激情地创作、排练, 对入剧的每个事件进行反思和处理, 这是一个独特的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过程。在此过程中, 引导学生主动去感受、鉴赏和创造, 大学生潜能被有效激发, 其自主性和创造性被充分发挥出来, 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参与激情也被大大激发, 增强了感染力。因此, 校园心理剧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四、校园心理剧的实践模式探索

1. 举办全院校园心理剧大赛

大赛前, 组织者认真构思, 确定比赛的主题和中心, 积极宣传, 广泛动员。组织广大学生积极编剧、演剧、排练。比赛中组织讨论, 自助互助。比赛后, 对参赛心理剧进行点评, 评选优秀心理剧, 表彰演出优秀的学生。之后由班级心理委员组织学生写观后感, 进一步深化认识, 上升到理性层面, 并评选优秀观后感进行奖励, 在宣传栏展览校园心理剧优秀观后感。

在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举办的校园心理剧大赛中, 亮点频现, 精彩纷呈。如《我的大学》《校园文化招新》《考试风云》再现了真实的大学校园场景, 诙谐幽默的语言, 搞笑夸张的表演, 令人捧腹, 发人深思。《助学金风波》《不屈的生命》《友情那么暖》《幸福在身边》《只因为爱》等都蕴含着深刻道理, 浓缩了对人生的思考, 体现了对亲情、友情、爱情、诚信、坚强的感悟, 真实展现了大学生的心路历程和青春风采。

2. 课堂教学穿插校园心理剧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 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 将校园心理剧运用其中。角色扮演的问题来源于大学校园生活。一般遵循“问题———讨论———选择———演绎”的模式。首先是问题的来源, 任何一节心理课都是针对学生成长中的普遍问题和困惑。我们通过让学生反思自己困惑的方式, 让他们把问题通过写或说的形式表达出来。当然, 不同的学生会有共性的问题, 也有个别问题, 为了能够将典型的问题提取出来, 我们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每组选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将这个问题编制成一段心理剧, 并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结果即应对的方式渗透到心理剧里面。演完之后, 表演者和观看者一起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与举办校园心理剧大赛相比, 这种方法效果也不错, 只不过受众面较小。

3. 将校园心理剧纳入班级主题团日活动之中

我们对全院各班团支书和心理委员进行培训, 让他们理解校园心理剧的内涵, 认识到将校园心理剧纳入主题团日活动的重要作用。确定主题团日活动的主题后, 由心理委员向全班传达心理剧排演的主题、要求和标准。为充分调动学生在主题团日活动中排演心理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在举办主题团日活动后, 在全校进行评选, 评选出先进班级和优秀心理剧, 授予优秀班级流动红旗, 对优秀心理剧的演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此举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使班级主题团日活动更有意义。

总之, 校园心理剧既源于学生日常生活, 又高于生活;既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又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 提升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校园心理剧大赛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现才华的平台, 使大学生受到了心灵的洗礼, 得以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校园心理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华.演戏能治病的“心理剧”[J].心理与健康, 2005, (7) .

[2]张海燕.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 2004, (21) .

音乐心理剧 篇6

天津人艺的钟海先生曾说过:“话剧就应该多开通思路,打开眼界,不固守在以往的理念里。”[1]经过历代先辈们不同时期的“开通思路,打开眼界”,话剧的音乐与音效逐渐成为一个十分有效的“突破点”了。

其实,中国的话剧从一开始就在寻找这个“点”。1906年冬,“春柳社”成立,李叔同(息霜)是其主要创始人。李叔同(弘一大师)是中国话剧的先驱与奠基人之一,他本身就是一位著名音乐家,他的《送别》被称为“中国最美的歌曲”。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在那个话剧的“启蒙年代”里,话剧一定会因为李叔同而和音乐产生千丝万缕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了:“春柳社”作为“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他们强调:“……演说之事迹,有声无形;图画之事迹,有形无声;兼兹二者,声应形成,社会靡然而向风,其惟演戏欤!”[2]

由此看来,被一些编导认为属于话剧艺术之“边缘”的话剧音乐,从话剧的幼稚时期,就已经“深度介入”了。它在话剧中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话剧中的任何一个构成元素,成为了现代话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只是后来的部分剧目与部分编导们片面的强调话剧“话”的属性而人为地被“边缘化”了。

一台话剧,是视觉和听觉“兼兹二者”的有机结合。服、化、道、景、光及表演属于“视觉”的范畴,而台词、各种人造的和自然的音乐音效则属于“听觉”的范畴。

就笔者看来,音乐在话剧中的作用,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说明性作用。“塞上梅花羌笛吹”,正如人们听羌笛便知“塞外”一样,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往往比对语言的理解更加容易和直接,音乐是可以跨越国界与语种而让各地、各层面的人产生共鸣的,产生“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定位与联想。例如,观众若在前一场结尾听到的是秦腔的苦音,转场后一开始又听到的是川剧的高腔,自然就会觉得场景是从西北挪到了西南了;如果前面听到的是“红灯记”,后面听到的是“菊花台”,观众也自然会明白剧情已是从“那时”发展到了“当下”了——这就是音乐对时空转换的说明作用最直接的功效。

在这里,音乐的作用超出了话剧的其他构成元素,直接高效地对剧情时空维度进行了艺术性的拓展,使观众更快地感知剧情所发生的时空、人物性格乃至人物的命运暗示,成为了剧情、角色、观众在舞台方框之外的沟通管道。

二、功能性作用。是推动整个剧情发展和牵引演员内心活动外化为表演情绪的必要手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演员要通过有意识的心理技术达到天性下的下意识的创作……”[3]音乐就是一种能“有意识地”引导与牵引演员表演的重要工具。一方面,音乐通过“有意识”的牵引,使演员进行着“下意识”表演,另一方面也“有意识”的牵引着观众的情感感知的“下意识”变化。此时,音乐往往会同时在演员和观众两者间产生直接的情感共鸣,这恰恰是所有剧场类演出活动中,演员和编导们最需要得到的结果。

三、构成性作用。构成性作用指的是音乐本身就是剧情的构成元素,就如影视剧里的“同期声”一样,属于剧情的一部分。如《后宫》中赵飞燕做“掌上舞”时的伴奏、《戏台》中满宫满调的《霸王别姬》、《龙须沟》里程疯子“神神气气”的“小金鱼”等等。

四、对表演维度的延展性作用。延展性作用可以弥补话剧本身属性上的不足。话剧最难表达的是演员的内心活动,特别是一些人物性格比较“内敛”的角色的心理活动,如演员的沉思、压抑、窃喜、愠怒等,这些表演由于剧情的规定往往并无一个字的台词——也就是话剧这时没法“说话”了,而此时受制于舞台上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空间距离,观众是无法看到演员的细腻表演的,加之话剧不具备影视作品那样通过特写等技术手段放大与夸张演员的形体与面部细微的表情的功能,话剧的语言优势在此刻就荡然无存了。

此刻,借助音乐来对观众进行“情绪暗示”是最方便不过的了,言语之不足则歌咏之……观众通过音乐的暗示,“以为”角色在思、悲、喜、怒……此时,音乐音响的外化填补了话剧语言的缺憾,在“话”以外“补场”,增强了演员表演的感染力,“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使情绪的发展在音乐的“暗示下”更加精准也更加容易让观众“同化”。

五、语汇性作用。这是一个比较直接的作用,即音乐作为台词语言之外的语汇,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变化,或喜或悲、或抑或扬、或停或起,直到高潮,从听觉上助推着剧情的发展和表演的递进。它以伴生、对比、叠现等手法,在台词的“背后”去补充、彰显、延伸情感,增强话剧的意境美和感染力。

以笔者有限的话剧观感,话剧一旦突破了“话”,便具有了更大的时空维度和感染力。但遗憾的是,当前的很多话剧(包括一些获奖的话剧),在这方面还有很多欠缺——至少是没有充分(抑或恰当)的利用音乐音效这一手段,客观上让音乐处在了附庸与边缘的地位,浪费了这一宝贵资源。

笔者有幸在比较密集的时间段里,先后看了北京的《戏台》和重庆的《朝天门》等一批优秀剧目,这更加深了对音乐音响在话剧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话剧《戏台》是我这种还达不到票友水平的“准票”目前看过的国内原创话剧作品中,剧本和表演均非常优秀的作品。《戏台》说的是民国军阀混战时期的戏班后台某一日的故事。这里只是说说这部戏在“听觉”上的感受吧。《戏台》的成功,很大部分得益于台词的精妙和“大腕们”对台词的精妙演绎,也得益于“北方话”的韵味和魅力。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京剧名段《霸王别姬》贯穿在《戏台》整台戏里,成为了《戏台》的“主题音乐”,它既是《戏台》本身的情景“构件”之一,也是《戏台》各种“扣”的“连接链条”,和演员的台词一起,共同推动着故事的发展——这种安排是颇具功力的。

类似案例的还有话剧《未完待续》,《未完待续》配乐很少,甚至常由演员自己清唱几句,剧里反复吟唱的那个“虽然莫莉不知道有什么道理……”就一直盘旋在整个剧场,回味悠长。

此外,话剧《三国》中的《最后》、《那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的同名曲、话剧《奋斗》中的《疯人愿》、《夏洛特烦恼》中的同名曲、《山楂树之恋》中的《恰好》等等,在这方面都有不错的艺术演绎。

而话剧《朝天门》则以世代居住在朝天门的陆家为主角,讲述其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这30多年的命运变化,那段动荡年月里的江湖恩怨以及大时代下那份令人动容的家国情怀。

既然是说“朝天门”,那必定会和重庆、和川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编导在《朝天门》开场中设计了一段纤夫号子。这段号子确实设计非常到位,在开场的短时间里就向观众明白无误地介绍清楚了“朝天门”的地域属性。

很遗憾的是,随着整个剧情的发展,《朝天门》的音乐和开场的纤夫号子相对比就显得太过“洋气”了,作曲者没能一直“扭住”这种“地域”属性,造成了整场音乐的“重庆元素”稍显不足。特别是陆怀义二儿子被放“河灯”等几场“悲情”戏,音乐基本上都是“管弦味”。如果这时采用一些远远飘来的苍凉的川江号子、凄婉的巴渝民歌或其他川江特色的吹打音乐,可能更能让陆怀义那种“大义”下的“大悲”反差得到更强烈的张扬。“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把人物的人性感染力反衬到极致。

话剧毕竟是话剧,它和歌剧和音乐剧的直接区别就是语言和音乐所占权重的多少。因此,在话剧中使用音乐,必须十分审慎。

首先,话剧毕竟姓“话”,再优秀的音乐也必然处于“边缘”和“辅助”地位。这个权重一定要拿捏精准。音乐能少则少、能弱则弱、能淡则淡,绝不能从“配角”走到“主角”前面,要严格以剧情的需要为根本原则。其次,要高度认识音乐固有的“物理属性”对台词听辨上的干扰作用,也就是音乐必须给“说话”让路。一般来说,当角色独自“喃喃自语”或者相互间“窃窃私语”时,就必须避开一些和人声频谱与响度接近的音乐。

搞音乐的人常常会在乐谱上看到“cantabile(如歌地)”、“dolente(怨诉地)”之类的标识,也常能听到像《Andante Cantabile(如歌的行板)》、《Air on the G string(G弦上的咏叹调)》等以人声特点命名的曲子,这就说明很多音乐和人声是有很大共性的,而音乐家常常会用弦乐和木管等乐器来实施这种“歌唱性”、“咏叹性”,因为这些乐器的频谱和人声的频谱非常的和谐与相溶。自然,这种音乐就“Easy to moving(很容易感人)”了。

不过,这种“很容易感人”的音乐,不一定对话剧有益,如果把这种音乐放在剧中有台词的地方,那就是台词的“灾难”——音乐干扰了观众对台词的听辨,台词被音乐“相溶”了。

反观在话剧《朝天门》中,很多“悲与思”情景都采用了以cello为主奏的旋律。单独看来,这种做法在情绪推进与音乐创作本身上并无不妥,只是编导们忽略了这段弦乐本身具有的“歌唱性”压制了角色台词的可辨识度,常常使观众无法准确的听辨。笔者之前因为工作关系,曾多次读到该剧剧本,应该说对台词是有印象的,但遗憾的是,在剧场里,仍有几段台词确实没能听得真切。

“羌笛何须怨杨柳”,虽然说了很多关于话剧音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音乐毕竟只是话剧的“边缘”,话剧的“核”只能是话剧的“话”。但是,如果话剧缺少了这个美丽“边缘”,就会使话剧像无环的土星一样,失去了很多光彩与魅力。真诚的希望音乐家们的“一挥手”一起为话剧撩起那“万壑松”。若能“兼兹二者”,那就“双剑合璧”了。

摘要:话剧发展到今天,需要在更广阔的时空维度里进行主题演绎、剧情展现、思想外化的延展,音乐与音效逐渐成为一个十分有效的“突破点”。如果话剧缺少了音乐这个美丽“边缘”,就会像无环的土星失去了光彩与魅力。

关键词:话剧,音乐,创作

参考文献

[1]乌鲁木齐晚报,2012-09-21.

[2]季玢.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经典[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

音乐心理剧 篇7

教学剧目《西区故事》 (列昂纳德.伯恩斯坦等人创作) :

(1) 剧目选择依据:《西区的故事》在白老汇历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 有“当代《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 同时也被音乐剧专门家誉为美国音乐剧的里程碑。该剧具有的永恒魅力使它至今仍然是世界各地音乐剧的热演剧目。

(2) 重点内容分析:《西区故事》一剧将喜剧情节融入了悲剧, 将古典戏剧的精华融入了现代音乐尤其是爵士乐的优柔旋律中, 它完美结合了戏剧、音乐、舞蹈, 并将每一种艺术元素的优势都充分体现出来。[1]通过鉴赏这部音乐剧学生可以全方位的体验音乐剧艺术形式的综合性。此外该剧的舞蹈设计也是学生在观赏过程中所要重点关注的。这部作品融合多种舞蹈元素, 不仅地将黑人曼博舞、芭蕾舞等多种舞蹈形式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并通过舞蹈场面的切换来叙述故事, 推动剧情发展。通过该剧, 学生不仅能观赏到大量精彩的舞蹈场面, 更能进一步了解舞蹈艺术在音乐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教学剧目《窈窕淑女》 (F.洛维作曲、A.J.勒纳编剧兼作词)

(1) 剧目选择依据:《窈窕淑女》是根据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的小说《卖花女》改编的, 该剧被认为是50年代最有影响和杰出的作品, 夺得了包括最佳音乐剧奖在内的第十一届托尼奖多项大奖以及普利策戏剧奖。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商业上均创造了令人惊异的奇迹。

(2) 重点内容分析:在这部音乐剧中, 情节的起伏和剧中人物性格的转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这是它在剧作上的一大特点。可作为学生在鉴赏过程中的着眼点。此外, 剧中的音乐创作堪称美国音乐剧的典范之作, 为每一个角色写的歌曲都能十分贴切地表达人物性格。如为买花姑娘埃丽萨写的插曲《这难道不惬意》、《我能通宵跳舞》, 为教授普希金写的插曲《我看惯了她的脸》等等, 都深刻地表达了人物内心的感受。这些类型丰富的歌曲都是学生在鉴赏过程中需要重点聆听与感受的。

教学剧目《音乐之声》 (作曲家R.罗杰斯和剧作家O.小哈默斯坦联袂创作)

(1) 剧目选择依据:《音乐之声》获得托尼奖多项大奖, 剧中的音乐、歌词和对话使剧场艺术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 重点内容分析:在这部音乐剧中, 剧中的歌曲与剧情有机的紧密联合, 创造出生活化、家庭化的音乐剧的新模式。剧中的歌曲作为学生鉴赏的重点:如插曲《雪绒花》、《多来咪》、《孤独的牧样人》等, 其创作手法简洁、易唱易记, 有效地发挥了剧中欢乐和抒情的气息。通过欣赏这些歌曲, 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剧在歌曲旋律创作上的特点。

教学剧目《猫》 (安德鲁.劳依德.韦伯作曲)

(1) 剧目选择依据:《猫》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为成功的音乐剧, 在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常演不衰, 累计上演场次高达四万余场。这个神奇记录, 是任何白老汇剧目均无法望其向背的。

(2) 重点内容分析:《猫》剧的成功有许多原因, 比如它的音乐、诗歌意境、视觉效果等等。这些在学生的鉴赏过程中都可作为重点。此外, 这部描写杰里科猫族的音乐剧充满了拟人化和幻想寓言色彩, 作者借各色各样的猫各个相异的经历和故事, 诉说人间的悲欢、不幸与不平。[2]这部作品的寓意也是值得学生思考与探讨的。

教学剧目《歌剧院的幽灵》 (安德鲁.劳依德.韦伯作曲)

(1) 剧目选择依据:《歌剧院的幽灵》为世界音乐剧艺术开创了一个接近大歌剧的新风格和新样式, 它的全方位的剧场魅力令整个世界疯狂, 并由此获得多项大奖。

(2) 重点内容分析:《歌剧院的幽灵》在调动一切音乐和舞台的表现手段、充分发挥音乐剧的舞台优势 (包括声乐的和舞美的) 方面, 作了大胆探索。这是学生在赏析过程中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剧中的音乐灵活地运用了歌剧和音乐剧的元素, 将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高度整合, 演唱难度很高, 演员都具有较高的美声基础和歌唱技巧, 通过欣赏, 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音乐剧演唱方法的多样性。该剧的舞台装置方面也空前华丽复杂, 像剧中“幽灵”栖息的地下湖场景的设计。学生通过这些视觉上的变换, 可以进一步感受到舞美设计在音乐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教学剧目《悲惨世界》 (阿兰.鲍伯利和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作词、曲)

(1) 剧目选择依据:《悲惨世界》根据法国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法国音乐剧。该剧夺得了1987年托尼奖最佳音乐剧、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词曲、最佳舞台布景设计、最佳灯光效果等多项大奖。

(2) 重点内容分析:学生在鉴赏这部音乐剧作品的时候, 要注意该剧用音乐剧的舞台形式再现历史性的大题材的这种方式, 是音乐剧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还有剧中那些激动人心的音乐段落, 包括那首令人热血沸腾的的主题歌《你是否听到人民的歌声》都进一步突出了该剧的史诗性。通过鉴赏这部音乐剧, 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音乐剧的艺术特点及音乐剧题材挖掘的深刻性。

教学剧目《西贡小姐》 (阿兰.鲍伯利和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作词、曲)

(1) 剧目选择依据:在音乐剧历史上, 《西贡小姐》其巨大的历史深度和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以及他们的完美结合, 也只有《西区的故事》等少数几部杰作能够与之比肩。自上演以来, 在世界各地常演不衰, 并荣获多项国际奖项。

(2) 重点内容分析:该剧的题材同样也是鉴赏的一个重点内容。它触及了以战争为背景的时代题材, 其主题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还有这部音乐剧在舞台效果上及具震撼力, 最大可能地渲染剧中所需的气氛。如在表现西贡最后沦陷的场景时, 竟然动用了一架“直升飞机”从观众头顶上飞过降落到舞台上。此外剧中的音乐也十分丰富 (如越南民间的音调和特色乐器的引入) , 学生在赏析中可以充分感受到传统与现代, 东方与西方的整和所赋予这部音乐剧的独特艺术魅力。

教学剧目《巴黎圣母院》 (吕克.普拉蒙登谱词, 理查德.科钱特作曲)

(1) 剧目选择依据:法语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取材于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说。该剧构建了一部波澜壮阔血泪交织的悲剧史诗, 跨越时代潮流与文化藩篱, 开创了当代音乐剧的新纪元。

(2) 重点内容分析:学生在赏析的时候要注意该剧在音乐创作及舞蹈编排上的一些特点。在编舞的部分除了特定的舞蹈场面外, 都给予了舞者相当自由的发挥空间, 在基本音乐架构中纳入了大量流行音乐的因子, 在摇滚乐的包装下, 有着强烈的旋律性, 这些创作上的特点对于学生来说都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使他们对当代音乐剧的发展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在《音乐剧鉴赏课》教学剧目的选择上, 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 来不断的调整与补充新的作品, 使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剧目更加全面的体现出音乐剧艺术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征。■

参考文献

[1]张旭文硕.《音乐剧导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8, 91页.

[2]居其宏.《音乐剧, 我为你疯狂》.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11, 71页.

[1]张旭文硕.《音乐剧导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8.

[2]慕羽.《西方音乐剧史》.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8.

上一篇:城市广场水景设计论文下一篇:金融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