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业的设置与批改

2024-07-15

数学作业的设置与批改(精选10篇)

数学作业的设置与批改 篇1

在数学教学中, 关于作业的设计与批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究竟数学作业怎样设计与批改才能事半功倍, 这是本文研究和讨论的重点。

目前,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发展, 教育已经由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 这样一来, 原有的数学作业设计模式与批改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但是, 不少教师由于思想上没有真正改变教育观念, 这就使得他们在作业的设计与批改方法上仍走老路, 不少教师仍是每天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 搞“题海”战术。由于学生终日泡在题海里, 甚至由于完不成大量的作业, 还要受到老师的惩罚, 这样一来, 无形中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也会造成学生应付作业的局面, 从而达不到布置作业的目的。

“布置作业”是数学教学中实现教学目的, 检验教学目的是否实现的有效手段之一, 而作业的设计恰好是这一环节中的关键,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 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实现和学生智力的开发及能力的培养。为了合理地设计作业, 达到目的, 应在依纲扣本的基础上, 把握好数学作业设计的几个方面。

一、作业量的大小

一般来说, 巩固性的作业要多练, 复习巩固作业要精练, 在把握作业量时一定要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二、作业的难易程度

难度是相对而言的, 教师在把握难度时, 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一般的预习性作业, 要有一定的难度, 因为这些作业在运用旧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一些新内容提出了一些新要求, 是在为学习新课疏通渠道, 为获取新知识作准备。设计巩固性作业时, 考虑到教学后消化、巩固、运用新知识的目的, 难度不易过大。设计复习性作业时要考虑到复习巩固的特点, 不宜搞机械重复, 应增添一些新信息, 以引起兴趣, 因而作业要有灵活性和综合性, 难度相对大些, 但不要过难, 以免学生望而生畏, 有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若没有难度, 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得不到锻炼。

三、作业的覆盖面

一堂新课程往往有多个知识点, 在设计作业时, 要注意这些知识点的应用。只有如此, 学生才能较全面地掌握知识。当然作业覆盖面的大小, 要与教学目的, 重难点相结合, 不要面面俱到, 要有侧重点。

四、作业的层次

新知识的接受, 是由基础知识逐步向新难知识推进的。所以作业的设计从模仿性开始, 而后逐步加深难度, 也就是说作业的设计要显示出“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综合能力”三个层次。

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 所以, 作业的设计不仅要合理, 还应该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觉得作业不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乐趣, 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为达到这一目的, 设计作业时要注意以下二点:一是作业内容形式多样化, 富有趣味性, 能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二是作业类型要多样化。作业类型有:观察性作业、思维性作业、口头性作业、操作性作业、游戏性作业等, 多样化的作业, 使学生觉得学习不再是单调枯燥的, 而是生动有趣的。

数学作业的设置与批改 篇2

一、课改前物理作业的弊端

(一)作业设置方面的弊端

1. 课外作业数量多、难、偏,效率不高。教师布置作业时注重课外作业的量,搞题海战术,不能在布置前自己都亲身做一遍(尤其是对课外资料上的题),忽略对课外作业的精心设计和选择。

2. 课外资料和作业太过统一,缺乏层次性。尤其是我们这类普通高中学校的学生,办学规模扩大后,尖子班、实验班和普通班学生之间个体差异较大,太过统一的课外资料和作业不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所收获。这必然造成“吃不了”和“吃不饱”的情况。这样的“统一”作业势必遏制学生能力的发展。作业的单调性和重复性也打消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3. 教师为了应付各类考试,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作业大多数是书面课外作业,物理教材中要求学生课外去做一做的实验和课本上的演示实验,以及书后面的课题研究基本上被教师忽略了。这与物理新课改的目的是相违背的。

(二)作业批改和反馈评价方面的弊端

1. 批改课外作业的数量和费时过多,效率不高。高中物理教师平均每周要批改240份左右的课外作业,这样花在备课、钻研教材和加强辅导方面的时间就很少了,效率也很低。

2. 有一部分学生为了应付作业,抄袭别人的作业。教师则耗费大量的时间批改这些“上当受骗”的作业。起不到作业的反馈评价方面的作用。再者,很多学生对于批改完的作业本很少看,认为他的任务就是作完,剩下的就没事了。体现不出作业的意义和作用。

3. 有的老师对作业只批不改,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判个日期)。或者是在批改完以后,没有在课堂上指出学生们犯得比较多的错误和指出以后注意的问题。没有发挥作业应有的作用。

二、作业设置和批改的问题

(一)作业设置方面

1. 重视课本后面的课后习题和基础题,新课标教材的课后题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上都比老教材要好得多,要让学生重视和多练习。

2. 课后习题是最基本的作业,应该针对全体学生。而对于资料上的习题在布置时就应该分开层次,对于物理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可以只布置书本上的习题。

3. 重视物理教材中要求学生课外去做一做的实验和课本上的演示实验,以及书后面的课题研究。因为这些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定理、定律或为了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要让这些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二)作业批改和反馈评价方面

1. 上面说到分层次布置作业,防止学生抄袭作业。因为教师耗费大量的时间批改这些“上当受骗”的作业,根本起不到作业反馈评价方面的作用,从而养成学生自己做作业的习惯。

2. 让学生正确对待作业本,平常就养成认真做作业的好习惯,注意物理分析物理过程,有原始公式,完美的解题步骤应在平时养成。

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与批改 篇3

一、作业设计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指导思想

作业作为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 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又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转变观念, 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学生的作业。作业不仅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独立学习, 而且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过程。通过作业, 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究设计、讨论、实验、体验和交流等。因此, 新课程下的数学作业, 应该架起师生间心灵和信息交流的桥梁, 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

2. 具体依据

一是因材施教的弹性化原则;二是培养兴趣的人文化原则;三是学以致用的实效性原则。让学生有权利自主选择不同数量、不同内容的作业, 这样才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一刀切”式的统一作业是教师的主观意志强加于学生的表现。

3. 基本要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 数学作业的设计要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配合课堂教学, 体现数学作业的新特点。

(1) 以人为本。作业应该成为学生自身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而不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一种任务。作业内容的设计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让学生自己控制、自我安排, 赋予作业以人文色彩,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 联系生活。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多实践, 在与生活实际的接触中开发智慧、提升认识、增长能力。可开发一些实践性作业, 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 让数学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3) 因人而异。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 对作业内容的设计自然就要有所不同。作业内容的设计要以自主为原则, 因人而异, 设计不同层次、多梯度的选择性作业,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主选择。

(4) 合作探究。新课标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 强调合作与探究。数学作业设计也应与这种学习方式相匹配。探究性作业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内容与形式

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学作业的重要作用,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在数学作业设计的形式上要注意灵活性。除了常规的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的书面作业外, 还可布置适量的探究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作业, 如阅读作业、口头表达作业、实践作业、探究作业等。

二、作业批改的改革尝试

教师批作业是一个繁重的劳动, 作业批改的效果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成绩, 决定着其所教班级的数学平均成绩。我在2008年上学期对所教两个班级二 (5) 、二 (7) 的数学作业批改作了一次改革尝试, 下面谈谈我的方法。

1. 批阅

每天中午学生交来作业, 我通阅一遍, 二 (5) 班作业全批, 二 (7) 班作业重点批阅其一半, 了解这次作业中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 (对学生在作业中错误作记录) 。

2. 板演

二 (5) 班作业按传统方法处理:作业本发下去, 有错误的学生订正, 若不会做可向我或同学请教;二 (7) 班的做法:我在上课前或上完新课后, 留5到10分钟的时间进行作业板演, 每人一题 (这些情况都是我在批阅作业时所掌握的, 并且有代表意义的错解) , 为节约时间, 被叫到的学生可把作业本带上来照抄, 时间为2—3分钟。

3. 评改

二 (7) 班的上台学生在黑板上把作业进行板演后, 师生共同探讨, 让学生去发现问题, 再进行评改。我在批阅时已预先做到心中有底, 所以批改起来也就比较顺利。批改时间需3—5分钟。这样学生对错误的问题印象较深刻, 而且能知道造成错误的原因所在。

4. 订正

我在课堂上对板演的习题进行批改后, 要求学生下课后利用课外时间把自己的作业认真订正。与板演的典型错误类型不同的错误, 学生还可以通过自己认真思考或互相探讨, 也可以请我个别给予辅导解答。学生订正后才能做下一次作业。

5. 检查

我批阅新布置的作业时, 对上次作业进行检查, 检查每个学生对自己所做作业是否进行了订正, 并要求写下错误的原因, 同时对订正的作业进行批改。

我用这种方法批改作业花费在学生作业上的时间比传统的方法要少。

三、效果分析

2008年上学期从开学到期末考试, 我在二 (5) 班使用传统方法处理作业, 在二 (7) 班使用“阅、演、改、订、查”试验方法处理作业。期末考试成绩, 二 (5) 班平均成绩74.3分, 二 (7) 七班平均成绩80.8分。

浅谈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与批改 篇4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程;作业优化设计;批改策略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评价建议作了更科学、更广泛、更合理的说明,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既要有书面的作业和考试,还要考察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情况。为此,作业的形式可多样化,要避免那些机械、重复、乏味的低效作业,充分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快乐。为此,结合新课程特点,在平时布置作业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作业设计形式。

一、精心设计作业

1.新知识型作业

新授课以传授新知识为主,在新授课之前一般安排一个引入性练习,它是为导入新知识铺平道路而组织的。在设计这样的练习时,应把着眼点放在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兴趣、指点思路上,促使知识顺利迁移。新授课之后安排的巩固练习,是围绕某一具体教学内容编排一种同类型、同结构的练习,其目的是要使学生重点形成某一知识技能,巩固和加强新知识,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

2.实践型作业

动手操作是符合青少年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的。实践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和巩固知识,发展各种能力,培养兴趣。如“学习几何知识”时,让学生制作各种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我们都知道实践出真知,实践能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字趣味化、生活化。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把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转变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学习了相似三角形后,让学生利用刻度尺和绳子去测量学校教学楼的高度,同学们积极参与,动手实践,兴致很高。这样让“学”融于“做”中,在“做”中加深理解,既使学生学得轻松,又培养了他们的多种能力。

3.弹性作业

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与能力水平,把学生分成优、中、差三个等级,而课后作业针对三个等级也相应设计出弹性作业,分别是必做题、选择题、延伸题、附加题。要求差等生只完成必做题,适当考虑选择题;中等生完成选择题,考虑延伸题;优等生完成延伸题,考虑附加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完成不同的作业。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对差等生的作业,实行面批,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给予纠正指导;对于优、中等生,实行抽查检查或互相批改,鼓励学生解题多样化,寻找巧妙新颖的思路,及时向全班进行交流。

二、“用心”批改作业

1.要及时高效

学生做完作业上交后,教师一定要及时批改,而且效率要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快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及时查漏补缺,改进教法;才能让学生最快知道自己作业成绩,知道作业的错处,及时订正。

2.要恰当用好批改语言

评语是批阅作业的一种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的优缺点,还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批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恰当的评语,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強化学习动机。这样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充满了希望,从而逐步产生浓厚的兴趣。

3.批改方式灵活多变

只打红勾批改。学生第一次作业,哪怕是再差的学生,即使作业全部做错了,作业都是做得比较认真的,表明了他也想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我们的教师忽视了这一现象,毫不客气地给他打个红叉。差生的第一次练习本发下来,大部分是红叉,连个改正的机会都不给,而让他垂头丧气。如果在新学年开始,教师向学生讲析新的批改作业的方法:首先要求学生,应该认真完成作业;其次,教师对做对的作业打红勾,做错了的不批改。练习本发给学生之后,学生对没有批改的那部份作业要及时改正不会做的题,可以参看做对了的同学的作业。作业改对了,教师再打红勾,补上“优”,这样从教师给学生第一个“优”起,就给了学生一种鞭策,更是一种约束。约束他认真完成作业,自己改正作业,不断进步。

4.抽查或面批

每天随机地在班里抽取某几行或几个小组,外加一些不太自觉的同学或指定的同学的作业进行仔细批改或面批,指出错误所在,及时地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使学生明白作业的错误所在,这样能使学生当天知识当天消化,效果特别好,学生学懂了,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

试谈数学作业批改的误区与对策 篇5

针对以上在数学作业批改上存在的误区, 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应采取多种批改方法, 有针对性地批改作业

由于每次布置作业的类型、难易程度均不同, 同时学生对所教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 因此批改作业时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方法有针对性地批改。批改作业的方法有多种, 有全面批改、重点批改、轮流批改、当面批改、师生共同讨论批改、指导学生相互批改等, 它们具有不同的优缺点, 所以教师就应善于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批改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一次作业中, 我发现有不少学生有以下解题错误:

对此, 我决定采取师生共同讨论批改的方法批改。我把以上错解抄在黑板上, 让全体学生共同讨论以上解法是否正确。有很多学生回答以上解法正确, 也有一些学生回答不正确。我问回答不正确的学生:“你们认为不正确, 那么错在哪里?最终的答案又是什么?”他们回答:“错在正比例、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待定系数k没有区别开来, 但最终答案与黑板上的相同。”回答正确的学生又问:“既然解法是错误的, 那为什么最后答案又是一样的呢?”这时我把原题中的条件“当x=1时y=4, x=2时y=5”改为“当x=1时y=2, x=2时y=3”后让学生按原方法重新做。结果刚才回答不正确的学生得出的答案是, 而回答正确的学生却得出无解的结论。这时我给他们指出了原题两种解法答案相同是一种巧合, 并分析了错误的原因, 随后让学生自己订正批改。然后我又出了一道类似的题目, 发现没有一位学生再犯类似的错误。以上说明只要教师有意识地注重多种批改方法的应用, 注重作业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可以收到明显效果的。

二、把学生作业中的优点、独创性解法以及缺点、典型错误及普遍性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 及时向全体学生反馈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动机推动下进行的, 而学习中所获得的效果常常又可以回过来加强或削弱其原来的学习动机。如果学习中的结果, 包括解答课题的正误、学习成绩的好坏, 应用知识的成效等收到及时的反馈, 就可以强化有益的动机, 克服有害的动机, 激发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因此, 教师要把作业中发现的问题、错误或优点、独特解法等及时反馈给学生。这样, 一方面学生可以及时了解作业错误的原因、类型和性质, 进而避免类似的错误的发生;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从其他学生的不同解法中得到启发, 引发他们开拓思路, 采用不同方法解题, 进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有一次在批改作业中我发现有一位学生对一道题目的解法很独特:例:已知∠A为锐角, 且sin A=, 求tan A.他不是按课本中先求, 然后再求, 而是按以下方法解题。

解:Rt△ABC中, ∠C=90°, 设BC=1, 则AB=4, ∴,

于是, 我把这一解法及时介绍给全体学生, 并把该学生的作业贴在班上展览, 让大家参观学习, 同时鼓励其他学生也应该开动脑筋, 大胆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在以后的作业中我经常发现同一题目学生采取的有多种不同的解法, 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

三、作业应由教师的精批细改逐渐过渡到教师批学生自己改, 最后达到学生自我批改作业

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人通过内部言语活动接收的信息要比通过外部言语活动接收的信息清晰可靠。自我批改作业就是一种内部言语活动, 学生边想边领会边动手批改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兴奋就比光看教师改过后的答案所产生的兴奋强烈得多, 因而产生的记忆也深刻得多。然而, 不少数学教师往往采用了精批细改的方法批改作业。由于教师的过分“批”与“改”, 使学生虽知错却无处可改, 日复一日便会养成惰性。我认为教师应把“批”与“改”分开, 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批”, 在于指出错误之所在和类型, 分析其中原因, 启发、督促、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而“改”的任务应留给学生, 因为错误是学生犯的, 所以改错不能由教师代劳。如果教师替学生改数学作业而没让学生自己改, 那么一方面增加了教师负担, 另一方面学生对错误的印象也不深刻, 就会容易重犯。相反, 学生自己动手去改, 记忆就会深刻, 改后重犯就少。我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在批改作业:“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4, 一边等于9, 求它的周长”中, 我发现所教的初二 (3) 、 (4) 两班均有不少学生分成腰等于4和腰等于9两种情况。结果得出周长分别为17和22, 于是我对 (3) 班犯这样错误的给予认真细致的改正, 得出正确答案周长等于22。而对 (4) 班犯这样错误的作业中只给予批注:“是否考虑了‘两边和大于第三边’?”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改。两周后, 在单元小测中我特意出了一道类似的题目, 改试卷中我发现 (3) 班犯上面错误的仍有不少学生, 而 (4) 班犯同样错误的却为数很少。因此, 我认为教师批改作业应由精批细改, 逐步向教师批、学生自己改转化。同时学生根据教师的批语修改作业次数多了, 就渐渐形成技巧, 悟出其中道理, 这样就会慢慢养成自我批改作业的习惯。

四、作业分发后, 教师还要督促检查学生对错误的改正情况

学生的学业总是在产生错误—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中得到提高的。提高的关键在于改正错误, 如果只发现错误而没有改正错误, 那么错误就只能在继续中, 就达不到提高的目的。然而有不少学生对作业中错误改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认为昨天的作业是过去的事了, 何必今天再花时间去改。因而教师在分发作业时要强调学生对作业中的错误要根据教师的批语自己认真加以改正, 同时还要督促检查他们的修改情况。如果检查中发现学生对教师的批语不理解或错了不会改, 教师就要当面给予帮助改正。这样经常督促检查, 学生就会慢慢养成自觉修改作业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浅谈数学作业的优化布置与批改 篇6

一、作业形式丰富多彩

1. 作业内容要有层次性。

“要使不同的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 教师要“因材”去布置数学作业, 针对每一个学生的能力, 分层次地布置作业, 对优秀学生布置一些考察能力的习题, 锻炼他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等及中下等学生布置基础性习题, 使他们巩固当堂所学内容。这样布置的作业更具有针对性, 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顺利完成作业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2. 作业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

作业不能仅仅停留于单一的“书面作业”“口头作业”等形式上, 还要重视学生作业的活动性和实践性。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注重结合实际的生活场景, 更多地关注知识本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愉快完成作业的同时, 进一步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为他们的社会生活打下一个良好的实践基础。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自己喜闻乐见的、能产生兴趣的作业, 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与愿望, 以此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 作业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作业布置要能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比如学完一次函数后, 教师可布置“生活中存在哪些一次函数关系”, 学生会想到电话缴费、寄信、上网缴费等生活中的“找钱问题”, 这些问题都可以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教师还可布置一些让学生能亲自动手操作或与他人合作解决的作业, 如讲镶嵌问题时, 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生活中, 与工人师傅共同完成地板铺设工作, 这样可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并深刻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还能锻炼学生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 使他们理解数学不是独立存在的, 它是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

4. 作业布置要把握好两个量————数量和质量。

一般情况下, 作业量过少, 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技能的形成;作业量过多, 则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影响学生的情绪与作业完成的质量。只有适量的作业, 才能节省学生的课余时间, 使其完成起来没有压力, 还能给他们提供反思和自查的时间, 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发展思维。

在作业布置上应杜绝“题海战术”, 同一道题或同一类型的习题切忌做十几遍甚至几十遍, 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而且更不利于尖子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 教师布置的作业题不要“偏、难、怪”, 不要搞机械重复, 不要偏离教学大纲, 要把握住重点和难点, 提高题目的质量,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

所以, 著名教育学家威金斯认为, 教师应在学生和作业之间保持平衡。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必须有价值、有教育意义、有吸引力 (不能只是记忆的、机械的) 。教师在布置作业之前对学生必须有一个清楚的划分等级的标准, 以便给学生布置恰当的作业,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有充足的自我评价时间和改作业时间。

二、批改内容优化创新

1. 批改作业, 不能用单一的批改方式, 应根据实际需要, 灵活运用, 要改变以往的“对错模式”,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不要把重点放在结果的对与错上面, 而应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上, 尤其对学生几何证明题的批改, 要把重点放在证明思路上, 首先批改学生的证明思路是否正确, 如果思路不对, 则说明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彻, 这时教师就应把相应定理或定义写在其作业本上, 或者针对学生情况进行面批。第二是看学生证明的过程是否步步有理有据, 正确的解题步骤应给予相应的肯定, 不要因一步错而否定全题。

2. 作业评价要客观、公正、合理, 批改方式要灵活, 要改变传统的“×”或“√”的批改作业模式。如果是正确的答案, 可以在题后面画一个笑脸。如果答案是错的, 可在错处用启发性的语言导学, 使学生获得有益的启发, 进一步激励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解题的正确方法。要尽量挖掘学生的长处、闪光点, 以肯定成绩为主, 使用鼓励性的语言, 客观地写出学生的作业评语。有的教师不习惯写数学作业评语, 其实这一点很重要。下面就作业评语重点谈一下。

作业评语不能过多、过滥, 要有针对性, 而且要因人而异。教师不一定每次批改作业时都写评语, 要写到点子上, 做到恰如其分, 不造作、不生硬。作业评语不仅是针对本次作业的简单评价, 也可以是对一个小节的总结。其形式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写评语要选择适当的时机, 比如学期开始, 新的开始就有新的希望, 对差生要多加激励 (如“有所进步;我知道你一直在努力”等) , 甚至可用一点激将法 (如“你有信心战胜自己吗;这次你会成功吗等”) ;在考试之前可写一些提醒学生注意事项的评语, 鼓励学生冷静应试;考试后学生也希望教师对他的成绩作出评价, 比如给考试不好的学生评语可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等;在学生思想出现浮动时、家庭出现变故时、特殊的纪念日 (如节假日、生日) 时, 写一句鼓励或祝福的话, 有助于沟通师生感情。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的作业评语是不同的, 但只要适时适度, 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既提高了教学质量, 又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谈数学书面作业批改与指导 篇7

一、作业批改的方式

1. 满幅批改。

教师批改作业必须认真负责, 做要准确、及时, 字迹要写的工整, 成为学生的榜样。一页作业上题目要逐题批改, 不得有漏批、错批等现象。不能只用一个批改符号“√”或“×”, 避免错误。“~~~”表示有错误或有问题等让学生了解这些符号, 对自己存在的问题一目了然, 便于思考及时订正错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做到面批面改。对布置的作业必须一人不漏、一题不丢;对待学生的作业, 不分好、中、差, 一视同仁, 全批全改;尽可能做到面批面改, 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为重要, 及时地给学生指出错在哪里, 作业分析, 让学生易懂、理解, 再进行改正。使学生能从作业的批改中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 及时纠正。真正使每个学生得到启迪和提高。

2. 学生轮流批改。

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搭配平衡, 指定成绩好的学生担任组长。每次派四个小组批改作业, 参加批改作业的学生由老师先给他们面批, 然后再分组批改。每组批改完后, 由组长向老师汇报作业批改情况, 哪几题错得严重, 哪几个同学错得相同。学生通过作业轮改, 加深了对所学的内容的理解和巩固, 也增强了自我责任意识;老师从四组学生面批和学生汇报的作业批改的情况中, 得到了信息的反馈。

3. 教师重点面批。

即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 对一部分学生, 尤其对班级中尖子生和较差生的作业, 采取当面批改、现场解说的做法, 而不以一般性的态度对待他们, 也不以界定答案的正误为终极目标。大量的考评实践显示, 作业面批更好的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针对每个学生的知识差异, 批改作业当堂当面进行, 方法却因人而异。这样做对于促进学生的最优发展是相当有效的。当然很多人认为这是对较差生所用的一贯手法, 而重点面批这一艺术性批改策略对于促进尖子生的学习同样非常必要。这样的批改方式对作业的反馈校正更快, 更有效的起到了作业应有的效果。

二、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 自我评价。

当学生自己做完某次作业时, 可以先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的这次作业自我总结, 自我评价:书写方面、正确率方面、解题方法方面等等。还可以让学生在自我评价和老师评价前后学会反思, 了解自我情况, 比较学习的变化, 形成“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 明确自我发展目标。

2. 同学互评。

互评是几个同学之间互相学习的过程, 评价者能发现被评价者的优点并把他的优点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 同时也可以发现被评价者的不足, 让他纠正错误, 引以为鉴。掌握评价, 也就相当于掌握了学习。当然, 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同学的优点, 语言要委婉, 评价要得体客观现实, 如“你的书写规范”“你的方法值得我学习”“我觉得那样做会更好一些, 我们来讨论一下”“你有点粗心, 下一次要注意一点哦”同学之间的互评不仅可以让他们相互学习, 增加友谊, 也无形中培养他们客观评价事物的一种人格魅力, 通过互评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体会成功的快乐。

3. 认真记录与分析。

批改作业后要认真做好记录, 对各种正确的解法做综合分析、比较, 从中确定最佳方案, 并探讨、总结出规律。对没有完成解题全过程或解题过程有误但思想方法较好的要认真分析, 查找失误原因, 考虑补救对策, 实际情况表明, 出现这类错误的同学正是“中转优”的培养对象, 而且在学生中占有不小的比例, 所以教师应该热情对待这一部分学生。最后还要统计各个题, 各类题的错误率, 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 如属基本概念不清、记忆不牢、解题思想方法不对还是转化能力不强, 等等。为作业讲解、指导更正作准备。

三、讲评指导

教师要根据批改的书面作业取得的反馈信息, 适时进行作业讲评、辅导。可有集体讲评、个别辅导、小组讨论等。并精心设计讲评或讨论方案, 自始自终地参与讨论、交流和指导。对优秀解法的学生提出表扬, 让其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解题方法及思维过程。对解题方法正确但未完成解题全过程的应予以充分肯定, 再作点拔提示, 让这些学生自己辨析正误, 找出失误的根源, 最后给出问题的完整解答, 并作出书面订正。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锻炼学生不怕挫折、勇于探索的良好心理品质。

数学作业的设置与批改 篇8

一、布置作业存在的问题

1.“不分层次”布置作业。

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学习水平至少应分三个层次: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对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布置同一道作业题,例如是难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做这样的难题可以加强他们的思维锻炼,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做这样的难题就犹如“老虎吃天,无从下手”,他们根本就不知所云,如此只能抄袭别人的作业了。这样全班作业就形成了一个模式,基本没有做错的。若为简单的题目,可想而知,不能满足学习较好的学生的要求,进而不能提高教学效果。

2. 作业的量过大,给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

在现实的教学中,不管是我们的中学还是小学,老师们都想通过加大学生的作业量来提高学习成绩,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承受着过重的作业负担,大大超出了国家教育部门提出的每天学习时间量的规定。作业成了学生的“包袱”,这就造成了学生为了应付各科作业,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进行抄袭、不交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常常发生在我们称之为“差生”的身上,而且也会不经意地发生在我们所谓的好学生身上。这种现象不但对学习无益,而且滋长了不良的思想意识和学习习惯。

3.“简单重复”布置作业。

素质教育突出的特点就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可是学生每天都面对如山的作业,有的甚至是机械的重复,例如:每个生字写10遍、每个英语单词练20遍、每天抄一篇作文等等这类作业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主动思考一个问题,或是更深层次研究一个问题,这就在无形之中抑制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抹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批改作业存在的问题

我们初中数学作业多采用“全收全批”的批改方法,表面看来这种做法无可厚非,理所当然。但不妨这样算一算,每位教师任教两个班,每个班有50个学生,那么每次改的作业就有100本;若批改每本作业平均用90秒钟,这样改一次作业大约用2个多小时;再加上平时的各种测验、练习等其他工作,教师整天忙得不可开交,那么就很难保证批改作业的质量了,甚至有的教师只用简单的符号标注,根本没有详细改正。学生做作业与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作业则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而由以上情形可以看出师生双方获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这就会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果。所以,我认为全收全改作业不如分层次或分组批改作业,从而来保证批改的质量。

综上所述,在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和教师的劳动量,使他们都很辛苦,但效果不大;也在不同程度上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他们失去了自主创新和主动探究的机会。

数学作业的设置与批改 篇9

关键词:初中教育;数学学习;作业批改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323-01

在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教师应该正视这些问题,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切实有效地提升对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水平,完善批改制度,转变批改方式,从而促进初中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当下初中作业批改的不足

1、批改的效率不高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每天都会给学生布置数学作业,从而达到巩固学习成果、更好地理解数学原理的目的。 这就为数学教师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但是,如果数学作业不能得到及时的批改,学生的问题就不能及时的解决。这样就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准确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在日常的批改工作中,教师要提高批改作业的效率,尽量用最短的时间将作业批改完成,发放到学生的手中。使学生可以尽早地了解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弱势,寻求提高的办法。

2、批改作业的质量不高

通过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可以有效地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教师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思维方式。但是在数学作业的布置上,一些教师为了提高作业的质量,布置一些学生做过的习题或者是教材上的例题。这样,虽然表明上学生作业的质量提高了,但是实际上这种作业只是一种抄写,不能真正起到让学生动脑思考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批改作业的质量。不要为了尽快完成批改任务就降低对作业的要求。

3、批改流于形式化

如果教师不在课下为学生布置作业,就会担心学生在回家之后不会认真复习所学的知识。但是如果布置数学作业就会加重自己的工作负担。基于这种情况,教师的作业批改流于形式化和程序化。由于批改量大,教师在批改的时候只是简单的给学生判上对错,却没有指导他们正确的解题思路。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的。这需要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提升数学作业批改的效率和质量。

二、提升批改水平的措施

1、采取互相批改的方式

在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来提高作业批改的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学生们相互批改作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批改的效率,也可以让学生在批改的过程中知道做题的易错点,从同学的错题中吸取教训,从而在今后在做到相似的习题时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举一反三。这种批改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转变批改方法

教师可以把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分成若干的等级。但是这种分等不能够向学生公开。分等之后教师根据不同等级学生的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有针对性地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技能。这样,不仅使得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了解学生的不足。也可以使学生更加准确地了解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3、体现人性化

教师在数学作业的批改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每一个学生的习惯,关注他们的心理活动和变化。教师要善于通过学生的作业来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正确,从而采取方法,帮助学生们克服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经常使用鼓励性质的评语,这样不仅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树立起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善于通过作业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对学生作业的评语。在数学作业的批改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解决的对策也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要不断地探寻新的作业批改方式,转变传统的观念,提升批改的质量和技能。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自身的素质,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得初中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的有活力和吸引力。通过对作业的批改达到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将数学作业的批改工作由负担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加强沟通的有效方式。虽然,从目前的情况上来看,教师的作业批改量还是很大的,但是相信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专家的不懈努力,会不断地优化数学作业批改的质量,提高批改的效率,减轻数学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

参考文献:

[1] 姚湘中.关于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几点尝试[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4)

[2] 邵小平.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J],考试周刊2010(20)

数学作业的设置与批改 篇10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新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主张培养学生的数理逻辑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定位教学中的作业,在作业的设计、批改、讲评三个环节上,采取减负增效的有效措施。

一、作业设计要精挑细选

1. 作业题量要适当

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作业量过大,就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作业量太少,就达不到练习的目的。那么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需多长为宜呢?一般以30分钟左右为宜,时间太长,学生会产生厌烦感。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慎重,坚持少而精,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和繁琐的运算,保证质和量,精选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题目。

2. 作业难度要适中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层次性的。同一班级学生的水平往往参差不齐,所以都做同一难度的题显然是不科学的。作业设计应该因人而异,并兼顾全体,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消化和处理知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教具、材料。然后,在测量时,需要两个同学拿着卷尺进行合作,一个同学负责压住卷尺的零刻度,在教室墙上标示好高度的具体数据。请另一个同学拍皮球,第三个同学负责观察,记住皮球下落及反弹的高度,第四个同学负责登记,且每个组做三次,然后完成统计表,写出“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

三、发挥学生自主性,在实践中提升合作能力

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的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需要,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进合作的实践性数学活动。例如在学习了《升和毫升》这个单元中的《美妙的“杯琴”》(苏教版4年级第8册)数学实践课时,首先,每个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一起完成准备工作,自主进行设计。有的组将一些常用容器如水桶、碗、玻璃杯若干准备好,将水倒入不同的容器中,每个同学都拿着筷子敲击盛着水的容器,可以采用一起敲或轮流敲的形式,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有的组准备的全是玻璃杯,每个杯子里的水不同,并按照杯中水的多少,排成一排,然后进行敲击,可以听到有规律的不同的敲击声。在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小组成员自己商量决定活动设计的方案,十分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通过这样的不断合作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以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大多数学生应该掌握且必须掌握的基本练习题,同时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3. 作业形式要“丰富”

目前作业布置的形式和内容大多是统一的要求,这种统一的作业形式不能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要求,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师在教学时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这就要求作业设计应该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富有思考性和诱导性。在教学中可尝试设计:

A.绘画型作业练习:根据教学内容特点,设计一些绘画式、手工式作业,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知识。

B.游戏型作业练习: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将所学的知识蕴涵于游戏之中,可以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二、作业批改要形式多样

单一的作业批改方式,不能及时地反馈教学的效果和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也不能让学生在反思错误中成长。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多种形式的作业批改方式。

1.教师当堂巡回批改

教师批改作业大都是在课后进行的,这不利于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巡回批改的方式。教师在巡视中看到学生做对的题目,随手批改,看到错的题目及时指出错误,让他们立即订正。这样,教师既能及时掌握反馈信息,又能减少课后批改作业的时间;学生既能及时知道对错,又能提高学习积极性。

2.教师重点当面批改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无论在教学还是在作业过程中,都会有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对待作业错误率较高的学生,教师采用当面批改方式,能获得更实践,学生的合作能力就能得到明显的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必须起到组织引导者的作用,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活动时,应该随时关注全班各组的学习动态,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与学生一起进行探讨合作,及时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和启发,确保数学合作实践活动稳步有序地进行。

总而言之,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而合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和团队精神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学学习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因此,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合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合作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对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行重点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杰华.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2(6):115.

[2]林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88.

英语辅助教学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胡俐娟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英语辅助教学专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对整个专家系统功能的实现进行分析和研究,将英语辅助教学专家系统应用于英语教学和科研中,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英语辅助教学专家系统研究与开发英语教学和科研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现代英语教学中,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兴趣,推动着英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变革,迅速成为英语教育不可或缺的工具。

英语作为重要的国际语言沟通工具,已成为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的关键一环。利用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有效结合,应用于英语教学和科研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专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1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

英语辅助教学专家系统是智能的计算机推理系统,主要由人机界面、推理机、解释机、知识获取和管理接口、工作存储好的效果。当面批改,是师生的单独交流,不仅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而且可以更有效地沟通。当面批改可以在课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后进行。

3.学生互批互改

互批互改,即学生先将作业相互交换,相互判断对错,并要求学生在错误之处批上记号,然后还给本人。通过互批,学生既可了解自己作业中的问题,又能从其他同学的作业中学习到新颖的思路和方法,锻炼提高其改错和辨析能力。

4. 学生自我批改

这种方式是在作业完成以后,教师当场公布答案,学生对照答案,改正自己作业中的错误。学生自我批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减轻教师的负担,但不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也容易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因此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复习题,或答案比较机械的作业。

另外,还可以有小组批改、网上批改等方式。灵活地运用批改作业方式,能及时、真实地获取信息反馈,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能使教师有足够时间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教得轻松;学生也能减轻课业负担,学得愉快。

三、作业讲评要实用高效

作业讲评是作业批改的延续,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1.讲评前的检查与订正

讲评前先把作业分发下去,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自查错误并自我纠正。要求学生先行思考,挑自己能订正的题目自行订正。这样学生有了自行反思的机会,就会印象深刻。对那些自行解决不了的错题,可以尝试分小组讨论并互相订正,找出原因并交流心得,完成部分的试题订正。讲评前做好统计,还有

周游

区及英语知识数据库组成,具体的结构图见图1,箭头方向为数据流动的方向。

2.2专家系统的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图中人机界面提供了学生和专家系统之间的接口,并将人机接口界面化,使学生们能方便地通过人机接口访问和使用辅助教学专家系统;通过知识获取和管理接口交互,英语领域的专家和教师们能对英语辅助教学的推理规则进行修改和对已有的英语知识数据库进行增加、删减、修改,使专家系统的功能和内容不断更新和完善。英语知识数据库用于存储书本知识,英语领域专家及英语教师们的经验和知哪些题目没能订正好,哪些学生不会自己订正,哪些是讲评课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这对提高作业讲评的实效起着决定性作用。

2.讲评中的重点讲评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在充分做好讲评前的准备后,教师应有重点地选择讲解的内容。帮助学生找出其错误的根源,剖析错误是作业讲评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辨析,找准错因、错源,探究正确思路,做到纠正一例,预防一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教师讲评,学生就能明确错误原因和解答问题所必备的知识点和方法。讲评不仅要帮助学生找到答案,还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讲评后自我整理

学生作业中反映的问题大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不大可能一次讲评后他们就完全掌握。因此,每次讲评后,要求学生对错题加以订正,做好错误记录,建立错误档案,并注明正确答案及解题思路,以便学生在下次练习或复习时有的放矢。可尝试根据作业中出现知识遗漏,布置相关的练习,通过强化练习,巩固讲评的效果,以帮助他们真正地掌握。

总之,作业过程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从习题的选择、布置的形式、作业的批改、反馈的策略等,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我们去研究、推敲,只有尽可能地优化每一个环节,才能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业往往成为学生和教师的沉重负担,并且收效不佳,作业的减负增效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业,应该有新的定位、功能和方法,具体措施包括作业的设计、批改、讲评三个环节的内容。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作业,设计,批改,讲评

参考文献

[1]丁惠祥,张芳英.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与评价.上海教育科研,2011(6).

[2]葛灵光.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例谈.教学与管理,2011(8).

上一篇:学生平时成绩下一篇:企业多元化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