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组织

2024-07-12

浅表组织(通用7篇)

浅表组织 篇1

浅表组织肿块是一种常见病, 一般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 病理较为复杂, 分为良性与恶性两种。定性诊断是合理治疗的基础及关键。超声检查的影像图比较清晰、敏感性很高、诊断准确率较高[1], 对诊断浅表组织肿块具有重要意义。现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46例患者的浅表组织肿块临床资料, 结合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点, 予以进一步探究, 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浅表组织肿块46例患者, 均接受超声检查。其中包括24例女性患者, 22例男性患者。年龄均在5~75岁, 平均年龄 (45.79±6.07) 岁。全部患者均采取病理、穿刺活检以及手术证实, 肿块带笑在1.5~12 cm, 平均约为6.5 cm。肿块位置处于颌面颈部者20例, 四肢及躯干部位者26例。

1.2 方法:

应用超声诊断仪, 型号为PHILIPS22型与Acusonsequoia-512型[2], 探头频率选用7.5~20 MHz, 若超过2 cm深度则应用高频探头, 患者体位选择按照病变部位而定, 便于检查为准。超声检查通过多角度、多切面进行直接扫查, 着重于病变部位大小、形态、边界、肿块内部结构、是否存在包膜、是否有回声、以及与四周组织之间的关系等进行观察。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声像图, 收集并统计病变部位内部、四周彩色血流情况, 准确做好多普勒流速曲线, 以5个心动周期为一个频谱, 对舒张末期流速 (Vd) 、收缩期峰值流速 (Vs) 进行测量, 最后算出阻力指数RI, 即RI= (Vs-Vd) /Vs×100%。

1.3 诊断标准:

按照Adler半定量法予以分级, 0级指没有血流信号存在。Ⅰ级指存在闪烁样不稳定点状血流信号。Ⅱ级指存在稳定短棒状血流信号。Ⅲ级指树枝状、条状、片状不稳定点状血流信号。RI≥75%表示良性病变;<75%表示恶性病变。

2 结果

本组46例患者浅表组织肿块主要发生在四肢、臀部、腰部、背部、颈部、颌面。按照肿块形态、边界以及回声情况, 特别是彩色血流表现综合评判42例属于良性, 4例属于恶性肿块。详见表1。超声检查浅表软组织肿块疾病检出率为100%, 与临床病理相比较, 诊断符合率为89.13% (41/46) 。分级情况:0级者35例, Ⅰ级者7例, Ⅱ级者2例, Ⅲ级者2例。

3 讨论

浅表组织主要是指脉管、肌肉、皮下纤维以及皮肤等软组织, 浅表组织肿块则是指机体各部位皮肤、皮下等软组织产生的钙化硬状物质, 主要包括乳头状瘤、黑色素瘤、囊肿、血管瘤、脂肪瘤以及纤维瘤等20多种[3], 但是绝大部分属于良性肿瘤。良性肿瘤通过及时、积极的治疗能够获得治愈, 极少部分属于恶性肿瘤, 通常不会出现复发病例。所以, 对于浅表组织肿块的临床定性诊断十分关键, 但是浅表组织肿块发病的早期一般没有典型的症状表现, 并且浅表组织来源较为复杂, 病变类型较多, 而且一些病变相互重叠交错, 其病理诊断难度很大, 通过定性诊断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能够及时、准确的辨别浅表组织肿块的良恶性, 结合临床经验可知, 良性肿块通常内部没有血流信号存在, 或是只有稀疏的斑点状血流信号显示, 皮肤与肿块长轴之间保持平行, 病变部位边界模糊, 肿块长径与厚度之间的比值>2, 血流阻力指数≥75%, Adler半定量法分级主要是0~Ⅰ级。但是恶性肿块内部、四周血管分布状况出现异常, 血流信号比较丰富, 边界较为清晰, 肿块长径与厚度之间的比值<1.5。超声检查对浅表组织肿块的诊断过程中, 主要问题在于确定病变的种类, 如脂肪瘤分成两类亚型为血管脂肪瘤与纤维脂肪瘤的声像图没有明显区别, 在超声检查诊断时, 需要在光点强弱、血流信号、边界形状、回声高低以及大小等方面着手, 认真观察综合分析。本组46例患者中, 有5例患者未能明确诊断, 主要是由于回声混杂, 肿块边界模糊, 外形不规则, 从而对诊断造成一定影响。总之, 浅表组织肿块具有不同的特点, 超声检查应用于浅表组织肿块的临床诊断中, 其检出率较高, 应该尽可能排除一切干扰, 为临床确诊、定性诊断提供有力的参考信息。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超声检查应用于浅表组织肿块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46例患者的浅表组织肿块进行超声检查, 同时与穿刺、病理检查相比较。结果 超声检查浅表软组织肿块疾病检出率为100%, 与临床病理相比较, 诊断符合率为89.13% (41/46) 。结论 浅表组织肿块具有不同的特点, 超声检查应用于浅表组织肿块的临床诊断中, 其检出率较高, 能够为临床确诊提供有力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超声检查,浅表组织肿块,应用

参考文献

[1]罗玉君, 丁康.高频超声对诊断浅表软组织微小异物的临床价值[J].中国民康医学, 2011, 12 (9) :1016-1017.

[2]金敏建, 徐卫平.超声检查在浅表组织肿块中的应用价值[J].超声临床杂志, 2011, 14 (4) :345-346.

[3]张韵华, 刘利民, 袁锦芳, 等.表皮囊肿的超声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 2011, 10 (5) :676-677.

高频超声在浅表组织器官中的应用 篇2

1 肌肉骨骼系统 (以10~13MHz应用较多)

1.1 肌腱回声特点

由胶原束与肌腱内膜隔间的介面产生纤细的、线状平行的高回声组成, 这种图像与超声束的角度及探头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显示的光带越多、越细, 如不垂直就会出现低回声伪像。肩袖的回声强度与三角肌回声相比, 等于或高于是正常, 低于是异常。组成肩袖的肌腱出现退变时, 由于纤维组织减少和破坏, 回声减低, 严重的退变几呈无回声。肩袖撕裂多是肌腱退变的结果, 部分由急性创伤引起。观察以下内容判断有无撕裂及撕裂程度: (1) 肩袖正常图像完全消失; (2) 局部肌腱变薄; (3) 局部肌腱的连续性中断; (4) 失去正常肩袖凸起的弧形表面回声带; (5) 肩峰下及三角肌下滑液与肱盂关节液的交通; (6) 二头肌肌腱的异常回声; (7) 关节液的增多和钙化。回声降低区域的周围回声明显增强, 对比明显提示完全撕裂。单凭回声强弱的变化判断有无撕裂是不可靠的还必须结合其他直接或间接征象。

超声对肩袖撕裂程度分型有助于临床的治疗选择: (1) 部分撕裂:有局限性低回声区, 肩袖表面及内部回声不连续, 厚度正常或变薄的肩袖中出现明显的高回声带。 (2) 全层撕裂:完全失去向前的隆起, 低回声区波及肩袖全层, 仍可见撕裂边缘。又可分为轻度全层撕裂>1cm, 重度全层撕裂1~3cm。测量标准是根据轴向切面测得低回声区及缺损的范围, 可见撕裂的肩袖边缘间的距离, 矢状切面测得大粗隆至可见肩袖边缘的距离, 冈上肌肌腱和三角肌之间塌陷界面的长度, 这些测量数据均可作为指标, 以最大最清晰的为准。 (3) 严重撕裂:附于肱骨头上的肩袖图像完全消失, 仅见其深层裸露的肱骨头高回声。动态扫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 适度的内旋及外旋能使全层撕裂的肌腱两末端距离增大, 部分撕裂不会出现这种征象, 此对临床治疗有很大帮助。外旋有助于清晰显示肩胛下肌肌腱, 内旋加适当张力的外展能显著提高冈上肌肌腱的显示, 扫查肩袖时必须同时扫查肱二头肌肌腱, 因为肱二头肌肌腱的错位及大量渗出液的出现与肩袖撕裂和缺陷有很高的相关性。

1.2 跟腱

是另一常见的损伤部位, 高频超声对跟腱显示简单而清晰。正常跟腱厚4~6cm, 完全撕裂形成腱组织断端和血肿, 超声表现为高回声及低回声混杂, 无连续性。超声还可通过鉴别纵向撕裂和横向撕裂来指导临床的治疗。

1.3 软组织和肌肉

表浅软组织的感染性病变主要是蜂窝织炎和脓肿。蜂窝织炎超声表现为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弥漫性增厚, 回声杂乱, 偶被网状的无回声带分隔。有壁的脓肿内可呈均质无回声, 或呈混合性无回声及气体高回声, 均质低回声均质高回声。液化形成的脓肿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回声杂乱的液性回声区, 甚至无明显的液性或肿块图像。还可观察异常回声区与骨的关系鉴别骨髓炎和蜂窝织炎。采用能量图对怀疑肌腱炎和腱撕裂 (感染性, 外伤性, 炎性) 部位的软组织进行观察, 能量图能敏感地显示病变处明显增多的血流信号, 这为确诊提供了进一步的信息。

高频超声对软组织肿块的性质 (囊性, 实质性, 良恶性) 及来源的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DOPPLER分析有助于对肿块的性质做出判断, 炎性肿块的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其他软组织肿瘤。恶性肿瘤的阻力指数均很高RI>0.7, 这与肿大淋巴结 (恶性转移) 的阻力指数有明显不同。肌肉的外伤性血肿图像随血块形成的时期及探头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血肿边界不规则, 内呈无回声或低回声或回声杂乱可伴有间隔, 肌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肿大;肌肉收缩时肿块变大, 表明存在肌肉撕裂, 如无变化则无肌肉撕裂发生。骨化性肌炎的肌肉回声可呈高回声。

1.4 关节异常

新生儿髋关节检查是超声在骨骼系统中重要的应用。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超声诊断比对肩袖的诊断要容易, 探头频率也低。股骨头在出生后1年内未完全骨化或仅部分骨化, 因此股骨头软组织相对的低回声与髋臼的高回声很易区分。成像的重点是观察股骨头与髋臼的关系和组成, 股骨一般向后、向上和侧向脱出, 半脱位或移位的髋臼后部变小变薄, 关节囊被膜增厚。滑膜炎及关节腔积液, 关节内的渗出液可被清晰显示, 检查积液时探头沿股骨头长轴平行扫查。

2 表浅血管 (一般采用7.5~10MHz) 动脉狭窄性病变

2.1 动脉狭窄性病变

影响动脉内压力的主要几何因素是管腔的缩小, 血管狭窄的影响随血流量的增加而变得更为显著, 而且收缩期的流量最高, 因此测量收缩期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对血流动力学的评价最敏感。颈动脉狭窄的Doppler频谱参数分析中, 收缩期峰值速度是最合适的指标, 特别是70%以上的狭窄[1]。ICPSV/CCPEDV (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颈总动脉舒张期峰值速度) 对>70%的狭窄的定量分级也有很高的准确性。由于狭窄程度直接影响预后及治疗, 因此超声对动脉狭窄的检查重点放在定量分析和分级。以收缩期峰值速度作为颈内动脉狭窄的分级标准:Ⅰ级:狭窄<15%, 收缩期峰值速度 (SV) <100cm/s;Ⅱ级:狭窄16%~49%, SV100~125cm/s;Ⅲ级:狭窄50%~75%, SV125~250cm/s;Ⅳ级:狭窄76%~90%, SV>250cm/s+舒张期峰值速度 (DV) >125cm/s;Ⅴ级:阻塞。狭窄<50%时, 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大, 所有这些指标的准确性和相关性在<50%的狭窄时是不可靠的。特别是当狭窄斑块位于颈动脉膨大处时, 因为膨大部可容纳相对多的硬化斑块而动脉血流速度可正常。这种情况下, 只有分析频谱形态才有助于诊断, 正常颈总动脉血流抵达膨大处时, 由于内径的变化和分叉产生短暂的收缩期反向血流。如这种短暂的反向血流消失, 提示膨大部位有狭窄病变。动脉内径狭窄>50%时, 二维及速度指标与狭窄程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在钙化的斑块干扰了实际狭窄部位的显示时, 收缩期峰值速度的测量就是惟一也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这种情况下狭窄部位以上1cm左右的残腔显示不清, 因高度狭窄部位上游的血流速度可能下降, Doppler测得此处血流速度就可能低估狭窄程度。采用能量图可更清晰的显示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及斑块的表面形态。下肢动脉系统的狭窄病变也多由粥样硬化引起。下肢动脉血流速度、频谱形态随不同节段而不同。外周动脉分析重点是计算可疑部位的收缩期峰值速度以及频谱形态的变化。狭窄处峰值速度及狭窄上游1~2cm的峰值速度比≥2, 提示50%以上的狭窄;速度比>3, 提示75%以上的狭窄。当不规则的狭窄段>5cm时, 速度反而降低, 容易低估狭窄, 这种病变不宜采用速度比, 只有通过横切面的彩色显像进行评价。

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呈弥漫性, 多累及小动脉如胫腓部的的分支, 因此对此类患者应着重观察这些动脉。外周动脉狭窄行球囊扩张术后做超声检查, 原狭窄部所测的血流速度仍然明显高于正常, 利用此残留的高速血流速度计算的速度比虽有下降但仍然符合严重狭窄的标准, 因此球囊扩张术后不宜采用超声作为评价手段。

2.2 肢体静脉系统疾病

所谓按压式超声检查是指在体表探头对血管施压, 在图像上观察血管对按压的反应[2]。正常静脉受压后管壁塌陷, DVT的静脉壁有抵抗, 未出现管壁塌陷。无必要沿静脉走行连续扫查按压, 因为有症状的患者血栓一般均累及整个静脉段或多节段同时受累。因此当股静脉出现血栓时对胫前静脉、腓静脉及其属支不必常规扫查。但股骨骨折, 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的下肢血栓的分布是不连续的。有时腓静脉内可长达5~10cm, 但在股静脉中的血栓却短而局限。因此对这类患者必须就整个静脉走行连续扫查。因为血栓的回声特性变化很大, 与探头频率, 血栓形成的时期, 血栓的新旧有很大关系。所以从二维图像的回声强弱的特点诊断血栓的有无和新旧是没有临床意义的。但通过以下间接指示可判断血栓的新旧: (1) 慢性血栓出现再通时, 陈旧的血栓附于血管壁, 再通的狭窄通道按压内径可发生变化, 但血管壁部分塌陷; (2) 急性血栓形成时静脉管腔扩大常为伴行动脉的2倍, 慢性血栓的静脉与伴行动脉内径相似; (3) 侧支静脉的形成 (不能排除慢性基础上发生急性血栓) ; (4) DOPPLER频谱分析:正常静脉按压后形成一增快的速度成分, 其后接一放松后形成的反流频谱, 正常时这种反向血流微小, 且持续<1s, 慢性血栓因存在静脉瓣功能不全, 反向血流的持续时间和量都明显增加。高频超声对外周肢体血管的瘤样病变诊断和在对动静脉瘘的诊断中, 可利用VALSAVA动作判断动静脉瘘的严重程度。如静脉内出现的高速血流信号在Valsava动作后消失, 说明程度轻, 无变化则说明动静脉瘘已相当严重。在对血管移植术后的血管功能的评价中, 以下指标作为移植血管瓣功能低下的标准: (1) 直接显示到移植瓣的狭窄; (2) 狭窄处血流速度<0.45cm/s; (3) 速度比≥2 (在吻合口处测量时是以近端近瓣处的速度与移植通道下游4~6cm处的速度相比) 。

3 乳腺 (采用10~13MHz探头)

对乳腺良恶性分类标准, 高频超声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和敏感性。

3.1 恶性指标

(1) 针芒样回声 (高回声或低回声的直线样回声, 与结节表面呈放射样垂直) ; (2) 显著的低回声 (与脂肪回声相比较) ; (3) 成角边缘 (指结节中心低回声区或等回声区与周围组织连续处成角度) ; (4) 身影; (5) 针尖样钙化; (6) 导管扩伸 (自结节-导管以放射状扩张, 走行指向乳头) ; (7) 分支样 (结节具有多个呈放射状伸沿的导管, 走行背离乳头) ; (8) 微小分叶 (结节表面见大量1~2mm直径的分叶) ; (9) 前后径大于宽径 (任意切面) 。

3.2 良性指标

(1) 无恶性指标; (2) 密度一致的高回声 (与脂肪相比) ; (3) 椭圆外形 (宽大于前后径) ; (4) 光滑分叶 (2~3叶) ; (5) 光滑纤细的假性包膜。必须以下3个结合指标作为良性判断标准: (1) 无任意恶性表现+致密均匀的高回声; (2) 椭圆外形+纤细光滑高回声包膜; (3) 光滑分叶+纤细高回声包膜。

在所有恶性指标中针芒样回声具有很高的阳性预测值;成角边缘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总体准确性, 低分化的侵润性导管癌多见其身影。导管扩伸和分支样有高特异性但敏感性低.微分叶亦见于大的纤维腺瘤。在良性指标中显著的低回声具有很高的阴性预测值, 彩色Doppler的应用可提高对良恶性的鉴别, 一般在肿瘤的边缘及内部可见彩色Doppler信号, 呈低阻, 而良性肿瘤一般没有血流信号。彩色多普勒对恶性结节有很高的敏感性, 同时假阳性率也高, 乳腺X线摄影与高频超声乳腺成像的结合是提高鉴别和诊断能力的最佳途径。在乳腺成像中肿瘤包膜的显示取决于频带宽度, 频率及脉冲长度。高频, 宽频带, 短脉冲易于清晰显示包膜及其他细微结构, 但如用高频, 窄频带, 长脉冲就不易获得细微结构的显示。

4 神 经

高频超声对神经的成像处于起步阶段, 其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外周神经的超声成像特点可描述成束状 (FASCICURAR) 纵切见大量平行低回声区, 为高回声光带所间隔成不连续的线性区域, 低回声区成束有清晰边界, 横切面上在高回声背景中有大量圆形低回声区。神经主要与肌腱相区别, 肌腱为纤维状回声 (FIBRIRRAR) , 纵切呈线状低回声和线状高回声相间, 横切无圆形低回声表现。随频率的增高回声特点表现越明显, 动态观察伸缩肌肉有利于区分神经和肌腱[3]。外周肢体神经的超声成像的初步经验为进一步外周肢体占位病变的来源提供了一个途径。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扫查外周神经走行有助于判断来源, 但应指出外周肿瘤多为低回声源性的肿瘤并不伴神经功能的缺陷。

关键词:高频超声,浅表器官,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琪, 王雁.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颈部神经及鞘瘤和颈动脉体瘤[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2006, 3 (6) :349.

[2]周永昌, 郭万学.超声医学[M].5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979.

浅表组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我院病理科确诊的浅表软组织肿块患者236例,男143例,女90例。组织肿块均为体表可触型,患者有或无症状,肿块直径0.45~12.67 cm,平均(8.29±3.26)cm。经病理学诊断236例肿块中良性病变201例,包括38例血管瘤,50例脂肪瘤,35例纤维瘤,29例神经纤维瘤,26例结核,16例淋巴管瘤,7例炎性肿块;恶性病变35例,包括12例纤维肉瘤,5例腺泡状肉瘤,6例血管上皮癌,6例皮脂腺癌,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神经母细胞瘤。

1.2 方法

仪器选择东芝Aplio-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选择3~11 MHz。患者受检时使肿块充分暴露,检查前对肿块部位涂适量耦合剂[2]。对肿块进行多切面检查,测量患者肿块的大小、直径、厚度、形态、边界和圆度系数,并使用挤压法观察肿块弹性及内部回声。再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观测肿块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和获动脉频谱比例。检测完成后保存超声影像图。

1.3 测量指标

(1)超声定性诊断结果:对比236例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和病理分析诊断结果。(2)超声定量诊断结果:分析超声影像图,根据其影像特征确定是否有肿块存在及其大小。(3)获动脉频谱、肿块边缘清晰情况、PSV和RI,对比良性肿块和恶性肿块的上述超声影像图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超声定性诊断结果和病理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36例浅表软组织肿块病变,检出良性病变209例,恶性病变27例,检出率为100.00%(236/236)。病理检测结果显示超声检测的209例良性病变中有197例为良性病变,12例为恶性病变。27例恶性病变中有3例为良性病变,24例为恶性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恶性肿块的敏感度为68.57%(24/35),对良性肿块的敏感度为94.25%(197/209),诊断总符合率为93.64%(221/236)。

2.2 比较良、恶性肿块的血流信号特征和声像图特征

恶性肿块中肿块边缘不规则和获动脉频谱的比例大于良性肿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块的PSV和RI大于良性肿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浅表软组织肿块是指可触及或肉眼可见的突出性肿块,多发生在人体的肌肉、外周神经、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部位[3]。且由于其声透性强、声吸收会逐渐衰弱、血流信号易捕捉等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成为临床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首选方法[4]。

注:与恶性肿块比较,a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检出率为100.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3.64%。恶性病变肿块多具有边缘不清,内部组织分散不均,后方回声衰弱等特点,所以,整体而言恶性病变肿块的定性诊断符合率不高。随着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也能通过检测血流信号诊断肿块的性质。恶性病变肿块会产生异常增生和大量的血管生成因子,导致肿块生长速度过快,新生血管丰富,血流供血充足。所以通常情况下,恶性病变肿块呈高速高阻型血流动力学特征,获得动脉频谱的概率要明显高于良性肿块,且其PSV和RI均显著上升。本研究结果显示,恶性病变肿块的PSV和RI小于良性肿块(P<0.05),获动脉频谱大于良性肿块(P<0.05)。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性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检出率高,诊断符合率较好,可作为临床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首选辅助检查手段。

摘要: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性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病理科确诊的浅表软组织肿块患者236例并对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性诊断,分析浅表软组织肿块的二维声像图和血流显像。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需手术的浅表软组织肿块病变的检出率为100.00%,对恶性肿块的敏感度为68.57%(24/35),对良性肿块的敏感度为94.25%(197/209),诊断总符合率为93.64%(221/236);恶性肿块中肿块边缘不规则和获动脉频谱的比例大于良性肿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块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均大于良性肿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检出率及良恶性准确率高,操作方便,价格低廉,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性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

参考文献

[1]汪轶亭.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临床价值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1):6520.

[2]许莹.高频彩超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17(3):39-41.

[3]彭基,刘滨月,朴春玉,等.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浅表软组织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1):34-36.

浅表组织 篇4

关键词: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皮下组织,异物

应用高频超声对肢体浅表组织病变的诊断日益广泛,但对于肢体浅表组织异物的诊断,由于病变细微,且位置太表浅,加上探头与浅表组织表面之间的接触不良而产生的多重反射及假像等近场干扰,使图像质量模糊不清[1],影响超声诊断准确率。本研究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加水囊(WC)来诊断肢体浅表组织异物,用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病例来源于2013 年1 月至2014 年11 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共69 例,其中男性48 例、女性21 例,年龄15~59 岁,平均40.6 岁。这些患者均有异物外伤史、临床疑诊肢体浅表组织可能有异物,在超声科接受高频多普勒彩色超声加WC对病变部位进行间接检查,确定有异物者最终经手术确诊。

1.2 WC制作:用一次性橡胶手套,将清水装入橡胶手套中,使其充盈适中,并排气密封袋口作WC。

1.3 检查方法:使用ALOKA-ɑ10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0)MHz、ALOKA-4000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0)MHz。由有经验的超声医生专业操作,对69 例临床疑诊肢体浅表组织异物的患者,先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病变部位进行直接检查,再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加WC对其病变部位进行间接检查。根据病变部位及检查的需要,嘱患者采取适当体位,对受检肢体部位进行纵、横、冠、矢等多切面、多方位的扫查,观察皮下软组织内有无斑点状、短杆状或条带状等异物样强回声,同时结合病史作出超声诊断。

2 结果

69 例临床疑诊肢体浅表组织异物的患者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加水囊(WC)诊断为65 例阳性,4 例阴性。65 例阳性患者中,最终经手术确诊的异物为竹梢20 例(图1)、木梢16 例(图2)、玻璃碎片14 例(图3)、铁屑12 例(图4)、禾稻干2 例、鱼骨刺1 例。肢体浅表组织异物的声像图特异性表现为:皮下组织内有斑点状、短杆状或条带状等异物样强回声,异物样强回声周边可见弱回声带;其中52 例显示为斑点状强回声,后方无声影;10 例显示为短杆状强回声,后方隐见声影;3 例显示为条带状强回声,后方可见声影。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表现为:65 例肢体浅表组织异物,病变内及周边均未探及血流信号[2,3]。4 例阴性者肢体浅表组织无任何异物、也未做任何手术。根据外伤病史,结合声像图特异性表现,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加WC对肢体浅表组织异物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

(使用水囊衬垫,皮下组织内见 1 个大小约 12.3 mm×0.7 mm 强回声)

使用水囊衬垫,皮下组织内见1个大小约3.4 mm×0.7 mm强回声)

(使用水囊衬垫,皮下组织内见 1 个大小约 0.7 mm×0.4 mm强回声玻璃碎片)

(使用水囊衬垫,皮下组织内见 2 个大小分别约 1.0 mm×0.5 mm、1.3 mm×0.6mm强回声)

3 讨论

随着高频超声的普及,用高频探头直接置于浅表组织器官表面进行检查已很常见。但是,对于肢体浅表组织异物病变的检查,由于病变细微,且位置太表浅,加上高频探头与病变部位表面的皮肤接触不良而产生的多重反射及假象等近场干扰,使图像质量模糊不清,严重影响超声诊断准确率。我们曾经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加WC对肢体浅表组织表面凹凸不平的病变进行间接检查,探讨其诊断价值,结果显示该方法对肢体浅表组织表面凹凸不平病变的诊断总准确率为98.7%,总误诊率为1.3%[4]。因此,吸取之前的研究经验,我们在高频探头与肢体浅表组织异物的病变部位之间加WC对异物进行间接探查,不仅能使线阵高频探头与所检查的病变表面之间更好地接触,而且能排除近场盲区的干扰、提高近场分辨力,从而使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腱处于探头的最佳聚焦区,使图像质量更清晰[5-7],从而大大提高了超声诊断准确率。

因此,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加WC对肢体浅表组织异物病变的诊断技术能使浅表组织细微病变的图像更加清晰,这样能提高诊断准确性,并且对浅表组织异物的定位诊断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而且其方法简单、应用方便,可作为肢体浅表组织异物病变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从而为这些病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参考文献

[1]楼伟兵,徐灵丽,李卫锋,等.回声糊囊在浅表组织超声成像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19(3):214-215.

[2]张缙熙,姜玉新.浅表器官及组织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73-193.

[3]曹海根,王金锐.肌肉骨骼系超声诊断[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95.

[4]李镇超,唐荣德,覃兴尤,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加水囊对肢体浅表组织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杂志,2014,21(28):103-105.

[5]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87.

[6]张文云,甄景琴,郭瑞军,等.高频超声加水囊衬垫在诊断锤状指中的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6(2):123-124.

浅表组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在我院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患者, 其中男性64例, 女性56例, 年龄17~83岁, 比较患者病灶直径, 介于1.0~18.0cm之间。并对所取得的活检材料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与同期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前后取得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选取Philips 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 在具体操作中, 要根据患者的穿刺部位去合理选择探头类型;并选取自动弹射式活检枪, 在穿刺过程中, 要根据具体肿物的深度和大小, 选择活检针的类型和设定具体射程。本组探究中, 主要选取凸阵探头和高频线阵探头, 而活检针主要以14G和16G为主, 射程在16~22mm之间[2]。在实际操作前, 需要借助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肿物做出全面探视, 判断其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 之后合理选取体位和进针路线, 以此避免伤害组织血管和器官等。一般主要采取两种穿刺定位法, 其一是徒手方法, 医师在超声引导定位后, 直接根据定点位置进行穿刺取材, 且无需安置引导设施, 主要适用于肿物边缘清晰、隆突明显且内部没重要组织和血管的浅表肿物;其二则是经穿刺引导取材, 借助超声诊断仪器进行实时引导, 对穿刺路径和手法全程监控, 主要适用于肿物小, 且边缘不清和内部组织和血管繁杂的浅表肿物, 尤其是颈部和锁骨上窝处的浅表肿物。在进行取材时, 一个病灶需要3~5针, 并将所取材料放于无菌滤纸上, 使用10%甲醛予以固定, 进行送检。如果一次取材的病理诊断效果不佳, 则需进行二次取材, 以达到诊断目的[3]。

2 结果

1次穿刺取材获得明确病理学诊断110例, 一次成功率91.7%。其中恶性病灶64例, 占53.3%, 良性病灶56例, 占46.7%。其中, 通过HE染色或免疫组化染色, 穿刺标本确诊或基本确诊110例 (91.7%) ;提出倾向性诊断6例 (5.0%) ;组织太少不足以诊断4例 (3.3%) ;诊断阳性率为90.0% (108/120) 。能正确判断良、恶性者110例, 特异性为95.0% (114/120) ;肿瘤假阴性诊断率4.2% (5/120) , 无假阳性诊断。见表1。

注:超声引导下进行活检, 诊断准确率为91.7%, 具有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3 讨论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 以及在临床检验医学中应用力度的提高, 使得临床诊断模式有了新的改变, 特别是利用超声引导进行浅表肿物的穿刺活检, 不仅使穿刺活检过程简单化, 还提高了活检材料的准确性, 同时降低了患者在活检中出现的危险[4]。本组探究通过对120例浅表肿物患者进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 并与最终术后切片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效率, 而笔者结合临床操作经验, 将本次探究结果进行如下总结。

我院采取的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是利用超声定位的优势, 来实现一些常规活检不易完成的穿刺任务, 特别是颈部、浅表淋巴结、甲状腺等部位[5]。而且在借助超声定位后, 既可以进行徒手活检取材, 又可以借助超声诊断仪全程引导, 这大大提高了活检取材的简便性与准确性, 而且能够更好的避免损失大血管和组织器官, 而且根据本组探究结果显示, 除4例肿物组织太少不足以进行检测, 其余116例均予以诊断, 且110例得到术后切片病理诊断证实, 另外6例做出的倾向性诊断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指向性。故此, 笔者认为借助超声引导进行浅表肿物的穿刺活检, 临床价值显著,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浅表器官及软组织肿物诊断中应用价值, 以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超声引导下应用自动弹射式活检枪对120例浅表器官及软组织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资料, 观察穿刺活检标本的病理形态, 并对其中120例行免疫组化染色, 对比研究与之相应的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1次穿刺取材获得明确病理学诊断110例, 一次成功率91.7%。恶性病灶64例, 占53.3%, 良性病灶56例, 占46.7%。其中, 通过HE染色或免疫组化染色, 穿刺标本确诊或基本确诊110例 (91.7%) ;提出倾向性诊断6例 (5.0%) ;组织太少不足以诊断4例 (3.3%) ;诊断阳性率为90.0% (108/120) 。能正确判断良、恶性者110例, 特异性为95.0% (114/120) ;肿瘤假阴性诊断率4.2% (5/120) , 无假阳性诊断。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浅表器官及软组织肿物需结合临床和影像学资料, 必要时选择适当的免疫组化套餐, 可以得到较高的临床确诊率。

关键词:超声,穿刺活检,浅表器官,软组织肿物,诊断

参考文献

[1]姚立芳, 许进, 唐榕, 等.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浅表器官及软组织肿物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1, 27 (4) :368-370.

[2]崔琳玲, 卢川.超声引导周围型肺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21 (11) :1692-1694.

[3]许永强, 马素平.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超声诊断分析[J].淮海医药, 2008, 26 (1) :19-20.

[4]顾新刚, 夏寅娟, 吴肠, 等.超声引导浅表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J].上海医学影像, 2010, 19 (4) :275-276.

浅表静脉穿刺无痛技巧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6-9月, 172例静脉穿刺患者, 疼痛反应正常, 其中:男性84例, 女性88例, 年龄30岁-83岁。两组均选用天津市哈娜好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 7号针头, 穿刺部位均选用手背或腕部静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操作前, 按常规通知患者, 取得合作。传统穿刺法[1]:即常规消毒皮肤, 瞩患者握拳后, 针头与皮肤呈20?角从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 再沿静脉方向潜行进入血管, 见回血后, 针头再平行进入少许。

1.2.2 实验组

操作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沉着冷静、充满信心。穿刺前向患者解释以取得患者合作, 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使患者精神放松。在操作过程中要始终与患者交流分散其注意力, 降低对疼痛的感受程度。常规选好血管消毒, 消毒液待干后才能进行静脉穿刺。如未干行静脉穿刺不仅影响到消毒效果, 而且消毒液会随着穿刺针进入皮内, 产生刺激和疼痛。左手握住患者五指, 拇指绷紧穿刺血管下端皮肤, 使血管充分暴露, 采用直刺法进针。即右手捏起头皮针双翼使麻面向外, 或呈前后持针法进针, 针头与皮肤呈300-400角从血管上方冲击式迅速刺入皮肤同时刺入血管。见回血后, 再将针头平行进入少许。

1.3 判断标准[2]

根据疼痛问答法, 将疼痛分为4级:0级:无痛;1级:有痛感, 但不严重;2级:疼痛明显, 患者痛苦不适;3级:疼痛剧烈, 有恐惧感。于静脉穿刺后, 让患者根据感受如实评价, 并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比较按Ridit分析。

2 结果

两种方法效果比较, 见表1。

经Ridit分析P<0.05实验组采用的静脉穿刺法在减轻疼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3.1 做好穿刺前的心理准备

操作者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 对患者言语诚恳, 态度和蔼, 使患者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 解除焦虑和紧张, 提高疼痛阈值, 赢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同时, 还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最佳的情绪状态, 穿刺时精神集中, 轻松自信, 才能提高穿刺成功率, 任何不良的情绪都有可能影响穿刺的成败。

3.2 促进浅静脉充盈

良好的静脉血管充盈度是保证一针见血、减轻疼痛的关键所在。认真选择好血管, 是穿刺成功的第一步。穿刺前要仔细了解血管特点或生理异常, 必须使其充分暴露, 看清走行摸清深浅和粗细。可选用以下方法促进血管显露:穿刺前先热敷血管, 或用拇指沿静脉方向轻轻按压或轻拍穿刺部位;患者呈半坐位或坐位, 上肢下垂或甩动后扎止血带, 然后让患者反复握拳、松拳;延长细小静脉扎止血带时间;扎2条止血带, 上下相距15cm, 1min后松开下面1条, 这时即可看见静脉。水肿部位不扎止血带, 用手指沿血管方向轻揉, 使局部水肿消失、静脉显露, 立即进针。此外, 止血带应松紧适宜, 过松, 血管不能很好地充盈;过紧, 会引起肢体胀痛不适。适宜的松紧度不仅可以阻断血流, 而且可使皮肤神经的敏感性降低, 从而缓解穿刺时的疼痛[3]。

3.3 直刺法与传统法静脉穿刺疼痛减轻的比较

3.3.1&quot;传统法&quot;行浅静脉穿刺时, 多采用2次进针法进入血管。

由于皮肤处于紧张状态, 穿刺针头斜面锐利, 常将皮肤切割堵塞针孔, 使回血不畅, 致使操作者难以判断针头是否在血管内。而且针头有皮下潜行的距离, 增加了针孔堵塞的机会。同时增加了对肌纤维的刺激和损伤, 所以疼痛比较明显。由于进针时间较长, 局部疼痛不适, 患者会出现紧张, 甚至挣扎等生理反射, 从而影响成功率。

3.3.2 直刺法静脉穿刺过程快速连贯、一步到位。

针尖通过表皮直接进入静脉, 减小了针头在穿刺过程中的阻力, 对局部组织的刺激小, 减少了皮下机械性损伤, 患者的疼痛感不明显, 甚至无痛。直刺法较传统方法增大穿刺角度, 300-400进针, 穿刺回血快, 成功率高。针头与皮肤的接触面变小, 进针压强大, 速度快, 表皮受损范围小, 疼痛轻微, 甚至无痛。

3.4 静脉穿刺持针手法

通常分三种, 上下式持针法:拇指和食指捏住头皮针上下面, 食指介于针柄和皮肤之间, 这样进针后不利于针头移动, 穿刺角度不易控制, 影响穿刺成功率;前后式:拇指和食指捏住针柄前后侧进针, 手指不会影响进针的速度和角度, 且易掌握针尖的方向, 提高穿刺成功率。折叠式:由于头皮针双翼根部较软, 穿刺时向上折叠头皮针双翼持针。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持头皮针的稳定性和操作的准确性。

3.5 自然放松法与握拳法比较

瞩患者用力握拳后, 整个手背皮肤被牵拉, 使血管因牵拉压迫变瘪, 不利于穿刺。且不易握住患者的手。而且患者会将注意力集中在穿刺上, 造成情绪紧张, 疼痛的敏感度增加;自然放松法是在操作时, 患者不用握拳, 由护士握住患者的四指, 压迫肌肉, 使静脉回流, 有利于血管充盈, 在握紧患者的同时, 也使皮肤绷紧, 有利于穿刺。还可使患者情绪放松, 降低了对疼痛的敏感度。

3.6 无痛拔针的方法

采用先慢后快、先拔针后按压的手法。拔针时应先将拇指指腹顺静脉走向平放在覆盖穿刺点的棉签上, 压迫范围以皮肤和血管壁两个穿刺点为中心。将针头轻轻向外退出, 以针尖在血管内尽量保持悬空为度, 使针头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退出血管, 可减轻针刃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切割损伤, 最后快速将针头完全拔出时, 立即加压按下棉签, 按压3-5min。

4 小结

本观察结果显示, 采用无痛穿刺法较传统的静脉穿刺法, 病人对疼痛的感受存在着高度显著性差异, 切实可行, 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我们要掌握以人为本的原则, 不断研究和探索, 发展和完善静脉穿刺技术, 结合实际情况, 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的痛苦, 为护理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目的减轻静脉穿刺过程中的疼痛感。方法将172例静脉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86例, 采用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进行穿刺;实验组86例, 在穿刺时采用心理干预、自然放松法、直刺法、增大进针角度、正确的拔针法。结果实验组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感明显减轻 (P<0.05) 。结论实验组的方法能够减轻静脉穿刺过程中的疼痛感。

关键词:静脉穿刺,无痛

参考文献

[1]丁言雯, 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94, 205-206.

[2]高红, 付瑞敏"无痛法"浅静脉穿刺术的研究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9年4月8卷4期.

浅表静脉预留针的护理 篇7

一、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天津市宝坻区中医医院行浅静脉留置针的患者, 共1120例。年龄1~3岁132例, 4~12岁312例, 13岁以上, 676例, 留置时间最长9天, 最短2天, 平均4.7天, 所有患者无一例出现针眼感染。

二、操作方法

首先排尽输液器内的气体, 将头皮针斜面插入肝素帽内, 排尽留置针内的气体, 再将头皮针针梗部分全部插入肝素帽内, 夹紧调节器, 将留置针放入包装盒内。撕开敷贴的外包装备用。选择血管, 常规皮肤消毒, 皮肤消毒直径>5cm。左手固定患者的肢体并绷紧皮肤, 右手握住重叠的留置针针柄 (针芯柄在下, Y型柄在上) 以10~15°角直刺血管, 见回血后确认留置针已进入血管后, 利用右手拇指顶住Y型柄向前, 食指顶住针芯柄向后, 拇指、食指迅速错位, 使软管与针芯分离3mm左右, 此时留置针的软管正好覆盖并超出针芯尖端, 借助针芯的硬度将留置针软管全部送入血管内, 利用左手的拇指按住Y型柄, 右手拔出针芯。最后用留置针敷贴做封闭式固定, 将透明的无菌贴膜固定在穿刺部位, 贴膜一端紧贴在进针点前上方2cm处, 从左向右将贴膜与皮肤贴紧, 使皮肤显现轻度皱纹为宜, 将贴膜另一端紧贴在皮肤上, 拉紧进针松弛的皮肤, 使留置针固定更牢固, 为了便于每日换输液器, 贴膜勿将肝素帽与输液器针头连接处盖住, 可用一条胶布固定输液器针头在皮肤上。

然而, 对于上肢水肿或过于肥胖的患者进行外周静脉置管一次成功率并不高, 有报道指出, 选用血压计袖带加用捆绑后适当的压力即能增加远端静脉回流阻力, 静脉压升高, 浅静脉充盈。血压计袖带面积大, 与患者穿刺部位接触的面积充分, 加压至一定程度可使水肿的液体能较全面, 较彻底的推离穿刺的部位, 使穿刺部位的静脉显露后, 再使用止血带阻断组织液回流, 从而使静脉暴露时间较长, 有效地提高了穿刺一次成功率, 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避免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

三、护理

(一) 预防感染。

穿刺处每天更换一次敷料, 并用碘酒、酒精消毒穿刺点, 盖上无菌干纱, 用胶布重新固定好, 也可使用无菌胶贴隔日更次一次, 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

(二) 防止堵塞。

冲管:每日治疗结束后用0.9%生理盐水5ml冲管, 将残余药液全部冲入血管内。封管:每日用肝素盐水1ml封管一次。肝素盐水浓度为每毫升盐水含100U肝素 (可维持抗凝12h) 。

(三) 静脉炎防治。

每日仔细观察穿刺点皮肤的情况, 同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如穿刺点局部有压痛或稍感不适提示有静脉炎的可能;要及时处理, 可应用:静脉炎软膏或喜疗妥局部涂擦;土豆切成片状, 沿静脉行走方向贴敷于皮肤上, 每日更换数次。2~3日即可缓解。 (临床应用于病人, 实践证明效果确切其原理可能是土豆液为高渗状, 促使其液体回收所致) ;局部理疗;酒精纱布湿敷。

(四) 药液外渗。

临床静脉输液的药液外渗是常见并发症, 特别是有些药物刺激性强, 给病人带来痛苦较大, 如果出现此种现象给予:局部封闭, 减轻疼痛, 促进吸收, 取0.9%生理盐水10ml+2%利多卡因5ml+氢化考地松0.5混合液局部浸润封闭;取土豆切成片状贴敷于皮肤红肿部位;局部物理疗法。

四、护理体会

(一) 临床护士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 做到人人掌握留置针穿刺技能; (二)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在穿刺前应做好患者解释工作, 取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 (三) 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 如何提高留置针穿刺技术水平是关键, 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注意每次输液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冲管, 防止形成静脉血栓; (四) 在留置套管针期间, 加强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工作, 密切观察患者局部穿刺部位皮肤有无红肿、触痛, 有无渗血、渗液、脱落等情况, 如有发现问题及时对症处理; (五) 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过程中, 护士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加强输液管理,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提高护理质量, 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发生。

五、健康教育

告诉患者注意穿刺部位的保护;向患者讲解有关留置针护理知识;对长期输液患者, 指导其自行保护血管。在用药结束后经常轻轻按摩四肢末梢血管和轻搓手背、足背。做手部伸握动作、局部进行热敷等;拔管后压迫5min无出血后方可离去。

摘要:静脉留置针由于具有痛苦轻、对血管刺激性小、不易脱出血管、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因此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随着穿刺方法、技术、材料等的不断更新, 使得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已大大减轻, 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便捷。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护理

参考文献

[1]陈月英, 孙秀风.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护理研究, 2008, 22 (3) ;

[2]朱美丽.血压计袖带在上肢水肿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 24 (3) ;

上一篇:计生指导下一篇: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