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

2024-10-16

南京城市(精选11篇)

南京城市 篇1

1 引言

作为著名的山水城市之一,南京具有典型的滨江丘陵城市的特征,素来城市内河曲折环绕,同时长期以来南京市区面临着城市内涝所带来的危害当中,给人们的生活及出行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据调查,近年来南京市区因暴雨频发内涝,仅在2011年7月,暴雨便导致南京城区62处内涝。但南京市计划自2010年起到2014年底,投资180亿元实施水环境整治工程,其中就包括全面完成老城区及周边地区雨污分流工程。面对如此巨大的工程与投资,却无见到明显成效,故此本文针对南京城市内涝的区域特征分析城市古河道利用程度,望此能对南京市城市内涝灾害的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2 城市河道变迁类型

根据统计的33条变迁河流及区域(表1),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以下三类不同类型。

2.1 城市河流变迁程度严重的河流。根据统计的河流变迁情况可知以下4类河流的变迁程度是比较严重的。

2.1.1早期变迁的城市河流。胭脂河变迁的时间较其他河流变迁较为早期,这河流现今彻底消失,只留下曾经的桥梁。运渎:诞生于公元240年,衰亡于民国年间到20世纪80年代,现在是几乎不存。

青溪,诞生于760多年前,衰亡于五代以后,现在只剩一曲。

2.1.2 不断变迁的城市河流。南京历史悠久,随着南京城市经历不断的改朝换代,杨吴城壕和秦淮河也因此有了显著的变化。

杨吴城壕:人工开挖的金陵东城墙外的护城河,即1000年前南京城的东界。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城壕约合今长14638米,宽92米,深4.68米。到了宋末,城壕因年久失修逐渐淤塞。而到元代,城壕宽仅76.8米,较之南宋收窄了15.36米。如今人们看到的杨吴城壕河道最宽处只有40米。

秦淮河:在南京城东南通济门外九龙桥处分为内、外两支。此外,在江宁东山与长江之间还有一条17千米长的秦淮新河,是1981年建成的人工河道。变迁于20世纪50年代,在外秦淮河以西建河西区围堤,使河西区成为独立的水系,1978年,为秦淮河分洪,在江宁开凿了秦淮新河,原秦淮河下段到武定门闸前成为牛轭湖。20世纪90年代后期,玄武湖周围截污,十里长河又被隔成为不流入玄武湖的小河。

2.1.3近些年来因城市建设而掩埋和改道的河流

六朝潮沟的进香河段和惠民河段是在城市建设中由于城市用地的占用导致城市河流发生变迁。这些变化的河流在城市建设越演越烈的南京是不少见,因此本次研究重点提取两条河流的变化:六朝潮沟诞生于1 700多年前,衰亡从隋朝开始直到20世纪90年代,导致现在珍珠河只剩一段,进香河空留地名。进香河、惠民河于20世纪90年代人工填埋建路。

据统计,惠民河,进香河仅是南京众多被填埋河中的一个,内金川河城南的内秦淮河北段、上新河、紫金山沟、九华山沟等均被覆盖,或修路或盖楼。最近10年内,南京消失的河流足有20条,全长超过15千米。专家指出,多年来南京市为改造主城路网实施填河的后遗症开始逐年显现。

2.1.4 为了改善河道状况而进行人工开挖和修缮的河流

金川河,是流经南京老城城北的长江支流。新中国成立前,河道弯曲段较多,淤塞严重,泄洪能力不足,汛期淹水成片。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市人民政府多次分段疏浚,开挖新河段,使部分主流河段改道。修建堤防,兴建大小桥梁水闸31座。同时,进行全流域治理,疏浚玄武湖,治理南十里长沟,建成大型引水工程,不断改善金川河水系面貌。

秦淮新河是经人工开挖,于1980年通水的人工河道,全长16.88千米,是秦淮河的分洪道,集行洪、灌溉和航运功能于一体,沿线流经雨花台和江宁两个区。它的开挖是新中国建立后南京主城在明城墙之外的建成区不断扩大、市民生活区防洪要求不断提高及秦淮河水系洪涝频仍的必然结果。这一河段开凿之后,大大减轻了南京主城区乃至秦淮河中游一带的洪涝压力。

2.2城市河流变迁程度小但是河流污染严重的河流。南京有些河流在地域分布上并未发生很大的变迁,但是由于河流污染严重造成的困扰也会影响到河流的流通和排洪。南京河流大多存在污染状况,其中有几条河流的污染程度是十分严重的,并且十分典型:下关区的三汊河,龙江地区的里圩河,雨花台区和建邺区的南河,建邺区的幸福河,栖霞区的九乡河和北十里长沟东支,浦口区的城南河,南京高新区的朱家山河,六合区滁河六合段和向阳河,南京开发区的便民河。这些河流污染很严重,是南京有名的臭水沟,一方面是由于这些河流失去了与外界河流的沟通渠道,河道遭到堵塞,另外一方面是由于周围居民及工厂的乱排乱放,导致垃圾堵塞河道。一旦河流形成“断头河”,同时垃圾污泥堵塞河道,这样给该区域的排洪泄洪造成一定的困扰。很明显这些河流或大或小都成为了南京市的淹水区域了。

2.3位于南京市偏远地区的河流。这一部分位于南京偏远地区:溧水区和高淳区。本文对于这些区域的河流不做研究:溧水区的新桥河,溧水区和高淳区的石臼湖,高淳区的胥河,官溪河和便民河。

3 城市河道变迁与城市内涝分析

南京城市发展以来,随着城市高楼迭起,很多城市古河道消失,即使留下的,也成了景观河,在宽度,深度和通畅程度上达不到排涝的标准。更有甚者,由于河上的景观桥的设计不合理,造成桥孔阻水,这也是一部分城市内涝的区域淹水的原因。据资料表明,南京十多年来的城市内涝发生区域多为以下几个区域:玄武区、白下区,鼓楼区,下关区,建邺区,雨花台,江宁区,栖霞区。而这些区域大多为南京的老城区(除了江宁和栖霞),河道有部分被掩埋和改道,排水管道老化和清淤不及时,造成城市内涝的发生。

3.1城市河道变迁与城市内涝相关性分析。通过河流变迁区域与城市内涝发生区域比较表明,南京城市内涝的区域与城市河流的变迁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必然的关系:城市土地利用中河道建设的变迁:使得原本是城市自然形成的排水系统的河道,由于近年来城市建设改道或者就地掩埋,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河道淤积堵塞,使得河道不断萎缩,最终形成“断头河”,并且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不断开采利用和清淤不及时,造成的不仅是环境危机进一步加剧,更加影响地下水的畅通,因此导致内涝排水不畅,间接导致城市内涝,例如秦淮区的十里秦淮和龙江大桥的桥洞堵塞等。

3.2 城市内涝防治措施建议

3.2.1整治河道:采取挖、扩、分等综合措施整治河道。南京自古以来的山水城市,城市内部的古河道众多,有秦淮河、金川河、珍珠河等秦淮区政府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了古河道整治措施,无论是为了旅游还是美观,但是终究是给秦淮区的内涝积水以排放的通道。

3.2.2增加调蓄能力:如修建蓄水池、调蓄湖等。2012年南京玄武区紫金山脚为了防止汛期积淹水,两个居民小区在门前建起了巨大的蓄水池,每个池子可以蓄水80立方米。蓄水池与小区相通,一旦小区内淹水,水就会顺着管道流入水池,一旦发生汛情,工作人员就会用水泵向外抽水,防止小区被淹。

3.2.3增加渗透能力:如铺设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等。虽然南京市陆续尝试将一些路段的人行道由硬质化铺装改建成透水性路面,而且随着工艺改进,透水路面造价已与普通路面相当,但受理念瓶颈等因素制约,加上缺乏硬性规定,一直未能获得推广。

除了以上的相关措施,还有其他方面的措施:城市防洪减灾政策与法规建设,约束和制裁不利于防洪减灾的经济社会活动,以实现防洪减灾的目标;建立城市排涝工程管理机制:合理调整城市水利基金支出和使用结构,建立渠道畅通、管理严格的资金投入机制等。

4 总结

城市内涝长期困扰着许多城市的建设发展,并且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内涝的频发表明了城市内部的地貌形态因人类过分强调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破坏。从事城市建设和灾害防治的工作的人都应当深刻认识到:在加强城市规划在防御洪涝灾害方面的科学研究的同时,积极探索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理念,用积极有效的行动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构建宜人宜居的良好山水名城。

摘要:在对南京市地理和历史资料和近年来南京城市内涝报道大量收集整理的基础上,以南京市33条城市河流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考察与调研,从城市建设中河流变迁和城市内涝的相关性角度出发,分析南京城市内涝灾害区域特征及其和城市河道变迁的关系,探究南京城市内涝的影响因素,期待相关部门能够注意到城市河道的建设问题,希望能对解决南京内涝灾害有所助益。

关键词:城市河流,城市内涝,河流变迁,南京

南京城市 篇2

截至2009年末,全市总户籍人口629.77万人,市区户籍人口545.97万人,其中江南八区户籍人口309.61万人。

南京市现有南京站、南京西站、中华门站、南京南站4个客运站,南京东站1个编组站。

南京为中心,有宁沪、宁滁、宁连、宁通、宁合、宁马、宁高、宁靖盐、宁淮、宁蚌、宁常、宁杭等高等级公路呈放射状通往本省及周边省市。

市域构筑“中心城—新城—新市镇”三级城镇等级体系,南京要形成以“主城为核心,以放射性交通走廊为发展轴,以生态空间为绿楔,多心开敞、轴向组团、拥江发展的现代都市区总体空间结构”,这样的空间结构能够适应南京城市发展需求。

南京规划将主城区工业企业搬迁入工业园区,腾出的城市空间将因地制宜统一规划,有的用做公园绿地还给市民、有的留做发展现代服务业,其中一部分厂房将变身科技创业孵化器。

通过对主城内工业企业的搬迁,城市赢得了生态,通过市区工业布局调整,切断改变了无锡城区商业居住和工业企业混杂合处的原有格局,极大地优化了城市空间布局。对搬迁企业腾让土地进行绿化改造、公共工程建设和商业开发后,更可以大幅提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完善城市主题功能。

随之工业的迁出,就业人员会随着工业迁到市区中心外,一定程度上实现人口压力的舒缓,为市区用地紧张的状况起到缓解作用。工业想城市外转移,中心区用地混杂得到缓解。

在城市交通机动性比较低的非机动交通时代,城市地租曲线斜率很大,中心区能够服务到的空间范围比较小,但交通可达性高,中心区在交通机动及范围内的土地的交通可达性相差不多,一旦超出了交通工具的合理使用范围,交通可达性急剧下降。为了能够分享中心区的服务,城市内各种土地利用必须高密度地混杂在一起。

非机动时代的大城市空间规模一般都在居民非机动交通工具的出行范围之内,步行和自行车就可以到达城市的每个地方,这就决定了非机动时代城市范围内土地利用基本相当,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地租曲线基本上没有扭曲,城市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基本上是按照地租曲线表示的理想的城市空间布局,中心服务设施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居住、工业以及其他用地地圈层布局。

随着城市交通机动性的提高,城市中心区和边缘地区的地租提高,城市有了扩张的能力和动力,城市地租曲线斜率变缓,居住、工业等开始迁移出中心区,到适合地租的地区,而随着城市扩大带来服务需求的增加,中心区居住、工业迁出的空间被新服务设施所填补,来适应中心区的地租提高。

南京这座城市的名字 篇3

而一座城市,更是因为种种历史的现实的人为的原因而名号多有变更。北京,曾经叫过北平、大都、蓟、渔阳等名字。开封曾被唤作东京、汴梁、汴京等。西安则有长安、咸阳等称谓。沈阳被称作过奉天,长春曾经叫过盛京,而杭州这个西子湖畔的城市也曾叫做临安,君士坦丁堡如今被称作伊斯坦布尔,俄国的彼得堡曾被称作列宁格勒。可是南京稍加梳理,据说历代居然有七十多个名号,真是繁盛而众多,对于一座城市,这也恐怕并不多见吧。南京地处扬子江畔,山河形胜,天低吴楚,有着2500年的建城历史。吴王夫差,越王勾践,楚威王熊商都曾在这里扬马挥戈,称雄一时;六朝繁华,南唐残月,朱明奠基,曾国藩光复南京,民国在南京开场,城头变幻,时代轮替,桑田沧海,云烟过往。如今散布在南京的大街小巷的名字,相当一部分与南京的历代名称有关,诸如秣陵路、江宁路、白下路、建邺路、建康路、升州路、集庆路、应天大街等,不时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但是这些名字大都因何而起?这些名字的背后都有着怎样的故事?当时为何会叫这样的名字?怎样才能祛除一些附会演义的说辞以正视听?卢海鸣先生是历史考古专业的博士,他借助于天时地利之便,经过多年研究,查找了大量文献资料,一一进行比对钩沉,撰就了《南京历代名号》。

卢海鸣把南京名号按照其来源、等级、使用频次、隐含寓意一一进行梳理,更有这些名号背后与诸多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文人墨客的关系,都一一娓娓道来,真是五彩缤纷,内涵丰富。尤为难得的是,卢海鸣按照历史沿革,选取了近30个南京的名号以及别称,进行了详略得当的解读。这些解读,不是繁琐枯燥的文献征引,不是浮于表面的蜻蜓点水,不是冷冰冰的文字罗列,而是扎实而深入的认真求索,是删繁就简的反复考量,更是文风简洁的清新好读。他讲到中山城的“胎死腹中”,让我们对章太炎先生的力排众议不人云亦云的学者风骨,心生敬意。他讲到南京为何称作集庆,让我们对元文宗这位短命而聪慧雅好文教而又被权臣摆布的皇帝多了几分理解与同情。而南京曾被称作秣陵、归化,这些不无屈辱的名字既是当时当政者对南京这座城市的主观认知,也是令人心生感慨的历史烙印。

“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这是李白的概括。“江城建业楼,山尽沧海”,则是王昌龄的感喟。苏门四学士之一又有“肥仙”之称的张耒,则留下过“曾作金陵烂漫游,北归尘土变衣裘。芰荷声里孤舟雨,卧入江南第一州”的名句。作为南京人,大都熟知的《客座赘语》《板桥杂记》对南京则有“南部”之称,但这已经是愁绝浮云外苍凉旧帝京的明清之季了。曾经在南京做官生活并且写出过《五杂俎》的谢肇淛,曾经说到当时南京某勋贵饲养一猕猴,因故被逐,此猕猴在报恩寺塔顶兴风作浪,最后被苍鹰捕杀。此人对南京形胜也颇有见地和心得。

一座城市的历代名号,居然可以写一本书,足见这座城市经历了多少沧桑,见证了多少兴亡啊。

南京都市圈城市联动发展研究 篇4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区域一体化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加强地区间文化交流的必然趋势。自2014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正式将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南京都市圈作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重要成员,是江苏省近年来提出的重点建设的三大都市圈之一,自被提出之日起就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广泛的重视,其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成果。

近些年来,圈内各城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以促进圈内城市间的相互联系,更好地发挥都市圈城市间的辐射作用。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南京都市圈各城市间联系日益紧密,各项经济指标显著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研究南京都市圈城市联动发展,对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区域一体化步伐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南京都市圈概况

南京都市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概念,而是一个发达的城市群落,这个城市群落由发达的交通网络紧密联系起来,其实质是以南京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带。它地跨江苏、安徽两省,涵盖南京、扬州、淮安、镇江、马鞍山、芜湖、滁州、宣城八所城市,包括31个市辖区、8个县级市和20个县,土地面积约6.29万平方公里,承担着向东承接长三角、向西辐射带动中西部的重要作用,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同时也是承接长江都市群和皖江经济带的重要依托。2014年底,地区生产总值23,986.51亿元,常住人口3,337.58万人。圈内城市分别位于苏、皖两省,凭借地域优势,各城市与南京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展开了不同程度的合作与交流,彼此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南京都市圈自2000年首次被确立以来,圈内各城市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都市圈建设,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方面已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交通方面,2012年南京与圈内各城市全部实现高速公路联通,快速干线公路覆盖所有县级城市;在经济发展方面,2014年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为23,986.51亿元,其中南京8,820.75亿元(全国第11位),扬州3,697.89亿元(全国第43位),镇江3,252.38亿元(全国第53位),淮安2,455.39亿元(全国第78位),芜湖2,307.9亿元(全国第81位)。同时,在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又提出了城市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要求,城市圈建设也成为聚焦热点,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未来城市概念也将从理论走向现实,在此背景下南京都市圈也获得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三、南京都市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缺乏高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及配套的行政政策,南京都市圈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不少问题,主要归结如下:

(一)城市间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产业同构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中出现的区域间结构的高度相似趋势。作为独立的经济个体,圈内每所城市的首要目标都是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各成员纷纷把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了投资回报率高的优势产业,加之圈内各城市自然禀赋相似,使得城市间存在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以汽车制造业为例,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2014年南京市汽车制造业总产值为1,732.9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13.13%;扬州市汽车制造业总产值为887.1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也达到10.03%;镇江市、淮安市汽车制造业产值分别为282.70亿元、134.32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50%、2.38%。由此可以看出,上述四个城市纷纷把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了汽车制造业,尤其是南京和扬州,汽车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均超过10%,城市间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再如,尽管服务业在南京的GDP中占比超过50%,但装备制造、化工等制造业的作用仍不容小觑;马鞍山、芜湖、滁州以金属加工、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化工等产业为主;扬州、淮安、镇江以装备制造、化工、纺织服装等产业为主。产业同构可以带来规模效益,促进圈内城市经济的共同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产业结构的趋同将会产生重复建设、争夺市场、产能过剩、过度竞争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影响区域间的协作,不利于发挥各城市间的比较优势,使都市圈整体经济效益大幅降低。(表1)

(二)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有效的利益均衡机制。南京都市圈地跨苏、皖两省,致使该区域处于不同的市级乃至是省级的管制之下,由于缺乏有效的利益均衡机制,各城市均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进行制度安排和经济建设,地方政府“各自为政”的现象依旧十分普遍。城市间缺乏广泛、深入的合作,特别是在产业格局的优化调整、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的再定位等方面,缺乏微观层面上加快区域间合作交流的具体措施和宏观层面上推进区域联动发展的方针政策。同时,由于城市间的一些机制性、政策性的行政壁垒的存在,使得圈内城市间市场的关联度降低,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成本大大增加,可能致使各城市为了抢夺资源而形成恶性竞争,不利于各市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也不利于充分发挥城市间的比较优势。

(三)都市圈内部存在着广泛的非合作博弈。在博弈论中,著名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就是一个典型的“非合作博弈”例子,它反映了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议来约束对方的行为,博弈双方往往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做出决策,在不确定对方行为选择的前提下,他们做出的决策从自身来看或许是最好的,但从整体来看却不是最优的,个体理性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南京都市圈的发展过程中也难以避免地存在着这种“非合作博弈”。虽然城市之间都积极地寻求相互合作,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协议,加之城市间的不信任,圈内各城市纷纷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了抓住发展机遇,各城市之间常常会采取一些非理性的竞争行为,这也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一方面博弈双方为了吸引外资、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在税收和土地价格上采取了不同程度的优惠措施,展开了不计成本、只顾倾销的恶性竞争,从而降低了南京都市圈整体的市场价值和竞争力,也不利于营造一个健康的经济发展环境;另一方面圈内各城市受到自身利益和部门利益的驱使,各城市的市场内部设立了形形色色的市场壁垒,地方保护主义行为时有发生,这也加大了都市圈协同发展的难度。

(四)核心城市南京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不足。南京作为都市圈内的核心城市,由于受到上海“极化”作用的影响,其自身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作为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有待增强。由表2可以看出,2014年苏州的GDP总量达到了13,760.89亿元,位于三市之首;南京次之,GDP总量达到8,205.31亿元;无锡第三,GDP总量为8,205.31亿元。在人均方面,南京市的人均GDP为10.77万元,低于同样位于江苏省内的苏州、无锡两市,二者凭借毗邻上海的地域优势,在上海经济的辐射作用下人均GDP分别达到了13.15万元、12.69万元;从产业结构上看,南京第二产业结构中重工业占比过大。2014年,南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199.67亿元,其中重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0,489.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79.47%。从工业产值的构成来看,南京市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以汽车、石油、化工等传统制造业为主,新兴产业的发展还停留在起步阶段。(表2)

数据来源:江苏统计年鉴(2015)

数据来源:江苏统计年鉴(2015)

(五)中小城镇及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对中心城市支撑作用相对较弱。在区域联动发展的过程中,中小城镇及农村往往被视为推动城市发展和区域结构调整的基石。就目前来看,南京都市圈发展以城市经济为主,中小城镇及农村作为发展节点的带动功能和集聚效应尚未引起广泛关注和足够重视,城区主体对所管辖的中小城镇的带动作用不强。很多中小城镇及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基础设施落后,无法承接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制约了区域整体经济的协同发展。以中心城市南京为例,2014年南京市总人口达到821.6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156.7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9.1%。由此可以看出,南京市的农村人口仍然占据不小的比重。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南京市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占比过大,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79.47%,而发展重工业对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高、对分工的专业化程度要求低,因此对于加工能力不强的周边地区而言,南京对其辐射效应及带动作用不足。同时,由于受到观念、体制、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市级经济管理不能有效地在包括中小城镇及农村在内的全市城乡区域开展主要内容为工业化协作配套生产零部件的社会化大生产,从而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

四、南京都市圈联动发展对策

结合上文对南京都市圈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的分析,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统一、有效的经济运行和管理机制。统一、有效的经济运行和管理机制对于促进都市圈经济的整体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都市圈经济实现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前需要我们把重点放在解决地区间行政壁垒的问题上来,加快构建高效、务实、精干的经济一体化利益协调机制。

从政府层面来看,鉴于南京都市圈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跨省级城市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笔者建议可以建立跨省会议协调制度,定期召开相关会议,着力解决南京都市圈与跨省发展相关的问题。此外,考虑到南京都市圈长期发展的复杂性,可以设立专题议事机构,该机构由圈内各城市的相关职能部门构成,主要职责是定期研究成果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从社会层面上看,建立各行业的交流机制,针对现阶段圈内民间交流渠道匮乏、交流障碍颇多的情况,各市政府要积极发挥作用,大力促进各行业之间的交流,为各行业的跨区域发展扫清障碍。

(二)整合资源、错位竞争,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南京都市圈内各城市都应该以实现都市圈整体协同发展为出发点,融入到都市圈整体发展的大局之中,整合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各城市都应该秉承“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明确自身的产业结构定位,在兼顾自身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发展优势产业,避免圈内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形成错位竞争的格局。作为圈内核心城市的南京,要充分利用其作为核心城市在地理位置、资金、技术、信息、人才方面的集聚能力,稳定和巩固核心城市的地位;此外,南京在要素整合过程中应当充当开拓者、协调者和领导者,努力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和枢纽作用。

(三)树立无限期合作的共赢理念。南京都市圈各城市地理位置相近、人文风俗也相近,因而具有推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基础。基于此,各城市之间应该建立无限期合作的共赢理念,形成统一的协调机制,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力求实现集体利益最大化,避免陷入“囚徒困境”,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彼此的比较优势,实现地区间长期合作的动态均衡。

参考文献

[1]侯兵,黄震方,陈肖静,范楚晗.文化旅游区域协同发展的空间认知分异——以南京都市圈为例[J].旅游学刊,2013.2.

[2]韩艳红,陆玉麒.南京都市圈可达性与经济联系格局演化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12.

[3]胡建渊.南京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5.

[4]崔向阳.南京都市圈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互动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8.3.

[5]王薇.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初步探讨——以南京都市圈为例[J].城市规划,2003.3.

[6]李平华,朱未易.论基于宁合芜成长三角的南京都市圈构建[J].南京社会科学,2006.5.

[7]王安平.南京都市圈建设中的合作与博弈分析[J].城市问题,2013.5.

[8]刘志甫.南京都市圈建设中的政府对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感受城市巨变 欣赏南京美景 篇5

为了丰富党员组织生活,使社区离退休党员感受南京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观赏秋天的美景,社区党委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党员组织活动——参观南京长江过江隧道和奥体中心,游览绿博园和清凉山公园银杏谷。上午8点钟刚过,我们包的两辆豪华大客车就到了,党员们按照事先指定的车号依次上车。

天公作美,蓝天白云,大伙儿的心情也特别好,一路上有说有笑,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奔驰,过江隧道就在眼前了!过江隧道位于南京长江大桥和三桥之间,采取“北隧南桥”形式,分别穿越长江主航道和夹江,全长5853米。设计为双向6车道、限速80公里,其中长江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桥梁采取独塔自锚式悬索桥,通车后汽车从长江隧道走,过江只需要5分钟,让我们切身感受了一把现代化建设带来的便捷。

出了隧道口就是夹江大桥。夹江大桥虽然不算太长,却很壮观。夹江大桥一过就是绿博园,走进绿博园,经过绿色文化广场向右前进,是室外展园景区。42个室外展园是园内面积最大的景区,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园中园”。它们串起祖国天南地北的风景,结合地形地势营造了不同地区的特色植物和风貌建筑。再往前走就是国际友好林。韩国园、埃及园、荷兰园、墨西哥园、新加坡园等园林成为绿博园的又一大看点。

埃及园展现其独特的风光和魅力。园内平面布局简洁,主轴线突出,视线的焦点是一座15米高的埃及方尖碑。方尖碑是埃及古文明的骄傲和奇迹,上面馔刻着古埃及的图案和文字。碑的周围是具有非洲风情的热带植物,显示出在浩瀚沙漠中顽强生存发展的绿洲。

去年5月,适逢南京市与荷兰埃因霍温市友好城市建交25周年,占地面积约2.7万平方米、总投资950万元的荷兰友好园在绿博园西南角建成。听驾驶员师傅介绍,不去荷兰友好园,等于没来绿博园。走进荷兰友好园,果然名不虚传。高29米、荷兰味十足的大风车在风中缓慢旋转。荷塘、垂柳、各种花草植物,水坊、农舍、小教堂,构成一幅美丽的油画,让人体验到原汁原味的异国风情„„

接下来汽车便直奔目标——奥体中心而去了。位于河西新城区中心区域的奥体中心,是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第十届全运会的主赛场,是江苏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社会公用事业项目,是世界上最大的集中式综合体育中心之一,它拥有世界最新的、第一流的体育设施。

来到奥体中心,你会被她的气势所征服,你会为她的完美所感叹。遗憾的是为了不影响运动员的正常训练,体育场馆已不再接待游客。汽车载着我们从奥体中心东广场驶入,环绕一周,然后大家下车步行参观。看见田径比赛场了,虽然是隔着铁栅栏往里看,依然能够感受到它的不凡。拾级而上,眼前豁然开朗。“真美啊!”一行人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环顾四周,河西新城尽收眼底。党员同志们兴致很高,纷纷拍照留念。

南京的深秋,色彩艳丽,空气清新,大自然呈现出各种美丽气象。虽然已过立冬时节,南京的秋之美景却刚刚登场。接下来,我们去游览绿博园。绿博园是首届中国绿化博览会主会场,位于南京河西新城区滨江风光带,毗邻奥体中心,西临长江,与江心洲隔岸相望,东靠滨江大道,依江傍水、气势恢弘,整个园区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扬子江畔。园区以滨江绿色生态景观为主,集中展示了世界、全国各地的特色植物和民俗风情,实现了长江与新城的结合,再现了人、城市、自然、文化的完美融合。

参观游览的最后一站是清凉山公园。走进大门穿过扫叶楼上行10分钟,一片金色的树林在映入眼帘。这就是著名的清凉山“银杏谷”。整个银杏谷占地只有两三个篮球场大,却种植着300多株银杏树,这些银杏树的树龄大都在50年左右,平均高度为13米,树干直径约50厘米,是南京城内规模最大的一片银杏树林、“银杏谷”作为南京银杏落叶的最佳观赏点之一,毫不夸张。大片大片扇形的银杏叶随风飘落,铺满了地面,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煞是好看。突然一阵大风刮来,树上的果实“劈里啪啦”地吹落下来,人们开心得笑着、欢呼着,捡起那一个个小小的银杏果。尽管加工过的银杏果实并不值钱,但是大家捡得依然是那么带劲,这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亲近大自然,享受着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无限乐趣。

南京城市 篇6

十五年后,我们惊喜地发现,在新的市场环境之下,在四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夹缝之中,起步晚、底子薄的它们不仅顽强活了下来,且呈现磅礴喷发之势。

截至2009年5月,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中国银监会监管的在册城市商业银行有136家,作为当时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试验品,它们之中大多数成功地证明了自己的存在。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已经成功上市,以杭州银行、上海银行、重庆银行等为代表的未上市者也陆续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在全国上百家城市商业银行中,南京银行与宁波银行是天生的一对儿,它们均位于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在仅有的三家上市城市商业银行中占据两席,巧的是它们挂牌上市的“好日子”都在同一天——2007年7月19日。两者的经营方针虽都秉承城市商业银行“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的理念,但是由于所处城市环境不同,也决定其经营风格不同,专注点不同,以至于未来发展的路径也会有所不同。

在城市商业银行上市重启的前夜,悄然成长的地方商业银行们都想搭乘上市的快车。比较南京银行与宁波银行的上市表现,或许可以给那些争先恐后欲“鲤跃龙门”者一些借鉴。

率先修成正果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分为六类,一是四大银行;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三是城市商业银行;四是城市信用合作社;五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六是外资商业银行。从总资产和存、贷款余额来看,四大银行占银行业的半壁江山,股份制银行约占六分之一,而城市商业银行约占二十分之一;611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和211家外资商业银行分别占千分之六;近3.3万家农村合作信用社约占十分之一。

城市商业银行前身是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城市信用社,投资主体是当地财政、企事业单位和自然人。它们成立的初衷是为本地集体企业、个体商户提供金融服务。工、中、建等国有大银行坏账铺天盖地,而规模小、资金成本高、股权结构不合理、内控体制不健全、管理水平更为低下的城市信用社烂得一塌糊涂,挪用资金、私放高利贷甚至直接携款逃走,当时某城市信用联社的不良贷款比例竟然占存款余额的三分之一。

但地方政府舍不得治下的“金融机构”——信用社多少还有些价值,况且涉及到一大批人员。所以自1995年起,城市信用社陆续被改制为“城市合作”,1998年又命名为“城市商业银行”。“改制”的资本需求,主要靠职工入股和向本地企业募集。职工当初入股,多半是为了保住在“银行”的饭碗,有的还是向亲属借贷所得。而入股的企业在相当程度上也是碍于地方政府的面子而“友情赞助”。

城市商业银行创立初期,即逢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引发了原城市信用社积累的历史风险,总体不良贷款率按当时四级分类曾高达35%,个别银行甚至出现支付危机。当时诸多银行采用资产置换等重组措施,剥离不良资产,消化财务损失,通过清产核资、增资扩股的方式,初步摆脱了困境。

2001年起,城商行迎来增资潮,2005年又开始纷纷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募做好组织准备。2007年,宁波银行(SZ002142)、南京银行(SH601009)、北京银行(SH601169)三家终于“修成正果”,但其他城商行则没有那么幸运。一方面是城商行还有这样那样的“遗留问题”要处理,其中最棘手的是职工持股清理及原始股东成本过低这两个老大难问题。例如,与宁波银行差不多时间申请上市的杭州银行,依然被挡在门外。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及资本市场也需要对三个先行者进行充分的审视。

其实,虽然全国共有10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但它们的资产加起来还不到全国银行总资产的6%。按本外币贷款金额计算,南京银行在本地的份额为5.33%(2006年数据)。相比之下,宁波银行在当地的份额为7.2%。

法人持股VS自然人持股

南京市淮海路50号,一座白色的小楼并不气派,南京银行的总部就坐落于此。从1996年2月成立至今已有十多个年头,它是继深圳、上海、北京后的第四家城市商业银行。

南京银行是在原39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及信用联社基础上组建的。在最初的3.5亿股本中,39家信用社股东(953户法人股东和6099户自然人股东)占1.43亿、35家法人单位增资1.02亿,市区两级财政局(8家)入股1.05亿。2000年,南京银行按每10股转增3股、配售16股的方案增资扩股到10.2亿元,其中到位的配售资金为5.7亿。2002年2月,国际金融公司出资2.19亿认购了1.81亿股,总股本增到12.07亿。2006年末总资产、净资产分别为580亿和26亿元。

与广大城市商业银行初期“自耕家里一亩田”一样,南京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只局限于南京地区,后来业务拓展到泰州,在泰州设有一家异地分行。不过,由于60家分支机构全部聚集于南京,网点密度还是比较高。

南京银行公开发行之前,南京市国资委和巴黎银行分别持有总股本的19.8%和19.2%,差距微小。此外,南京高科和国际金融公司分别持有17%和5%。公募及国资委部分股权划归社保后,巴黎银行(2006年末资产规模为1.44万亿欧元、年度净利润73亿欧元)成为第一大股东。到上市前,南京银行股东人数为6692户,其中法人502户、自然人6190户。

离南京四百里以外的浙江宁波,宁波银行与南京银行比肩而立。

宁波银行成立于1997年4月,以22家城市信用合作机构为基础,由市财政及地方企业注资组建。注册资本为2.38亿元,有364家机构及法人股东和2421名自然人股东。2001年、2004年、2006年分别增资1.8亿元、13.8亿元、2.5亿元,到上市前注册资本达到20.5亿元,其中2006年增资系取华侨银行注资5.7亿元,换取12.2%股权。

到2006年末,宁波银行总资产为565.5亿元,存、贷余额分别为462亿元和278亿元。在宁波有68个分支机构,2007年在上海设立了分行。上市前,第一大股东宁波市财政局持有13.17%,新加坡华侨银行(2006年末总资产折合7701亿元)持有12.2%,杉杉、雅戈尔、宁波富邦、宁波电力和华茂集团分别持有8.73%(均为1790万股);3028名自然人股东持有总股本的20%;其余股本由107家法人持有。

从赢利能力、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方面来讲,宁波银行都明显优于南京银行。特别是405%的拨备覆盖率,远远高于A股上市银行平均110%的水平。相应地,资本市场也给了宁波银行较高的估值。

宁波银行管理层持有732万股,占上市后总股本的1.88%。董事长陆华裕持股700万,其他9名高管持有209万到600万股。以上诸公均未作出自愿延长锁定期的承诺。上市前,宁波银行70%以上的员工持有股票,持股份额达到17.3%。相比之下,南京银行高管持股有些微不足道:十位董事中有七人持股,合计不到88万股!

2006年7月19日那天,两家城商行分别在沪、深两市登陆。首日,南京银行(601099.SH)市盈率达59.315,但比起宁波银行(002142.SZ)超过80倍的市盈率还是逊色许多。宁波银行的管理人员持股从50万股到700万股不等,董事长陆华裕持有700万股,行长俞凤英持有600万股,副行长洪立峰持有600万股……按上市当日22元的收盘价计算,几人均已成为亿万富翁。自然人大量持股成为宁波银行一大卖点,在此前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里,高管团队拥有的股权都微不足道。

大客户VS小客户

资本市场给予宁波银行较高于南京银行的估值是有理可循的。

由于规模与工、中、建、交等大行差距很大,创立之初的城市商业银行们另辟蹊径,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三个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曾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共同定位,但对于生长在不同土壤中的南京银行与宁波银行来说,其客户策略又大相径庭:南京银行将更多精力放在大企业挖掘上,而宁波银行仍坚守中小企业阵地。

南京是华东工业重镇,大型企业林立,相对来讲私营个体经济的比重要小得多。2009年,南京市私营个体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5.9%。直到2010年,南京私营和个体商户总和才超过30万。而宁波在改革开放以后,民营经济发展迅猛,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合计超过35万户,对GDP的贡献率达80%以上。宁波市所辖六县均进入全国百强,2004~2006年三年间,人民币存款总额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3.4%。2006年存、贷款总额分别为4708亿元和3876亿元。可以说,虽同为地方商业银行,宁波银行与南京银行生长在完全不同的土壤之中。

在上市前的2006年,南京银行十大客户的贷款余额占资本净额的比例近65%,而监管指标是小于50%。更特别的是,十大客户中有五家是高等院校,合计货款额占资本金的33.4%。在教育产业化热潮下,高校借钱大拆大建,财务风险不可小视。中长期贷款比例138%,比监管指标高18个百分点。而宁波银行同期的十大客户贷款额占资本净额的49%。

2006年末,宁波银行的中小企业授信客户达到3778家,实际贷款余额为186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67%。而上述贷款的不良率仅为0.37%。只不过,宁波银行的本地股东也在一定程度上将其当作“ATM机”。2006年末,杉杉、雅戈尔、富邦等关联方贷款余额合计达4.93亿元。

在公司客户的选择上,南京银行偏重于大客户;在公司与私人业务的配置上,南京银行则偏重于前者。而宁波银行则没有如此明显的区隔。

从以上两张示意图可以看到,南京银行在净利息收入及资产配置方面都侧重于公司客户,而宁波银行则不尽然。其背景是,宁波市人均收入高、个体经济发达,也为个人业务创造了条件。2006年末,宁波银行个人客户约为270万户,贷款余额逾80亿,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8.6%。也就是说,宁波银行86%的款都贷给了民营企业或个人。同期,南京银行的个人客户仅为150万户。2009年最新数据,宁波市人均GDP为5.96万元,而南京则为5.57万元,看来在个人银行业务方面,宁波银行的优势还将持续下去。

只不过,两家城商行都存在“短融长投”的问题。宁波银行客户存款的72%为活期或3个月内到期,而贷款期限相对较长。“存款活期化”现象是柄双刃剑,一方面短活期存款利率远低于中长期贷款,银行可坐享巨大的息差;另一方面,如果活期存款余额下降或相当一部分存款客户到期不再续存,银行流动性将出现巨大问题。表外业务也潜藏着信用风险。2006年末,宁波银行各类承诺和担保金额为104.5亿元;南京银行表外授信业务的规模只有57.1亿,风险小了但收益也相应下降。

速度VS质量

仅从2009年财报来看,南京银行业务增速快于宁波银行。2009年末,宁波银行存款总额1107.5亿元,增幅45.30%;贷款总额818.64亿元,增幅66.54%。而南京银行存、贷款规模分别同比增长了62.8%和67.98%。但从增长的质量来看,宁波银行要优于南京银行。因为前者面向的是中小企业,不良率低、利率议价能力高。

倾向于向大企业贷款的南京银行,资本金消耗速度远较宁波银行高。2009年,南京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从年初的12.77%降到了7.91%。而宁波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

中间业务方面也是南京银行以速度占先,宁波银行以质量取胜的局面。2009年,南京银行为公司客户提供中间业务的收入已经占到营业净收入的9%。而宁波银行在2009年手续费和佣金收入达到5.2亿元。

从2007年上市至今,宁波银行累计为5.3万余户中小放贷380亿元,平均每单71.7万元,贷款不良率仅为0.2%。而南京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数量仅以三位数计,2009年约为500多家提供近20亿融资,平均每单400万元。

宁波银行公布的2010年中报显示,上半年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6.97亿元,同比增长45.78%;实现净利润12.63亿元,同比增长78.81%,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51元。上半年其总资产规模达到2097.61亿元,同比增长61.51%,其中贷款余额为924.17亿元,同比增长45.82%;负债总规模达到1992.25亿元,同比增长64.83%,其中存款余额为1283.75亿元,同比增长32.31%。

南京银行以大客户的“快速疗效”暂时领先宁波银行,但宁波银行却用客户的质量而保障了未来的收益。

小结:核心竞争力都是服务

地方商业银行上市从来都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现象,而更多地反应了政治和政策语境。已上市的三家就很清楚地表现此点,现在上市呼声日盛的几家银行,不论是总部位于辽宁沈阳的盛京银行,还是位于西部地区的重庆银行,皆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的战略不无关系。最初定位为当地中小企业服务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先天优势不足,后天竞争激烈的现实下,除了要抓住政策外,也要在产品和服务上创新。

客户需求日益多元化,银行部分产品已从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目前手持多家银行账户的客户越来越多,哪家银行形象更好、效率更高、条件更佳,客户就会选择它,并形成一个潜在的市场。

城市商业银行们由于所在地的商业环境不一,是学南京银行专注大客户并横向扩张至全球主要的经济区域,还是学宁波银行在“服务中小”的领域里坚持深度挖掘长三角,这都得从长远来做个选择。

银行都是“嫌贫爱富的”,因为一笔10亿元的贷款与一笔10万元的贷款的审核流程差不多,面向大企业还是面向小企业,银行方面的成本却有天壤之别,即使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也无法填平,所以银行都爱做大单子。

但是,一家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动三个客户的银行与另一家有3000个客户的银行相比,谁更有价值呢?无疑是后者。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讲,对每单信贷业务的处理能力及与每位客户建立的合作互信关系才是他们真正的财富!■

[编辑 谢康利]

南京经验:规划修编指导城市建设 篇7

城市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 城建工作科学化、合理化的要求不断提高, 规划引领的作用愈发凸显。”邹建平称:近年来, 南京市每年投入规划的资金超过1亿元, 以总体规划修编为主线, 先后完成了近期建设规划、老城保护更新规划、新市区新城总体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 有效地指导了建设, 提高了城市建设水平。

南京在城市建设方面还有针对性地运用“加减法”, 老城做“减法”, 新城做“加法”, 2001年, 南京市提出了整治老城环境, 实施新区开发的城市发展战略, 河西新城, 仙林、东山、江北新市区建设全面展开, 城区面积由243平方公里拓展到400平方公里。2005年, 南京市又提出“跨江发展”战略, 在整体提升江南老城建设水平的同时, 江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 城市发展框架初步拉开。

同时, 南京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方面也加大了力度。据了解, 按照《2002—2005年南京老城环境整治总体方案》, 南京市连续开展了“7721” (全面清理70条主干道, 重点整治7条景观路, 精心打造2片风貌区, 集中亮化100幢高层建筑) 、“2231” (整治秦淮河、金川河两河水环境, 整治出新100条街巷和亮化100幢楼宇) 、“22345” (整治秦淮河、金川河两河水环境, 建设明城墙风光带、整治铁路沿线两条景观带) 等老城环境整治工作;完成了总长12.5公里的外秦淮河一期整治工作, 完成了约20公里的明城墙风光带保护与整治工作;按照“出门500米, 步行5分钟”就能抵达一块绿地的要求, 近年来南京市每年建成老城绿地20块以上, 老城累计新增绿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 文化品位得到极大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

“截止2007年底, 全市人均道路面积达17.12平方米, 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二位, 居民出行质量明显提高。”邹建平告诉记者, 近年来南京市相继建成了长江二桥、三桥, 开工建设了纬七路过江隧道、长江四桥, 一批对城市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港口、码头高速公路、重点干道、停车设施陆续建成, 其中, 由四个大型立交、四个地下隧道组成的、全场23.3公里的城市快速内环胜利通车, 极大地提高了主城交通能力;2005年, 全长21.72公里的地铁一号线竣工运营, 使南京成为了中国内地第六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为进一步增强路网通达性、改善主城交通环境, 从2005年开始, 南京市开展了背街小巷整治工作, 三年共完成约600条背街小巷整治出新。“目前, 南京还在建设二号线、二号线东延、一号线南延三条地铁线路, 总长约62公里。”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公用保障服务能力, 近几年, 南京市继续集中力量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截止2007年底, 南京市城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城区燃气普及率达到100%。为尽快解决居民交通出行难题, 2007年南京市开始实施“公交优先”战略, 把公交场站、公交专用车道建设以及公交车辆的更新、公交线路的优化作为建设主要内容, 居民公交出行比例逐步提高。截止2007年, 南京市公交运营线路网总长度3058公里, 标准运营车辆标台数达6926标台 (含地铁) , 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4.84标台。

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2005年至2007年, 南京市集中力量完成了“7344” (全面整治主城内7条河道水系, 实施3大湖泊治理, 建设4座厂站设施, 新建和改造400公里排水管道) 环境整治工程, 2008年开始, 南京又拟订并开始实施了“2234”三年城乡水环境整治工程, 计划到2010年完成200家污染企业关停和搬迁、20个以上污水处理厂建设、30个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 并使全市主要水体水质达到4类水要求。与此同时, 南京从2006年开始组织实施了16大郊野公园建设, 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连的小区出新、房屋整治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截止2007年底, 南京市已创建8个省级新型示范小城镇, 郊县城镇化率达64.24%,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49平方米, 人均居住面积达27.87平方米, 建制镇用水普及率达100%, 燃气普及率达91.68%。城市综合污水处理率达到83.58%, 居全国同类城市第四位,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92%,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99平方米, 分列全国同类城市一、三位。

352亿投资城市建设

2008年, 南京市投资352亿元, 全面实施1086工程, 即以“十大工程”为核心, 全面实施“八方面城市建设”, 重点强化规划、环保、交通、市容、养护等“六项城市管理”, 为全面实现城市经济形态、服务功能、绿色人居、生态环境、城市建设高品质奠定坚实基础。

当记者提及此事, 邹建平说:“2008年我市确定了十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带动性的重点工程, 进一步提高了中心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据悉, 十大工程包括跨江快速路网建设、内外快速路建设、地铁建设、铁路枢纽中心建设、“2234”城乡水环境整治、“绿色南京”建设、历史文化保护与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农村建设及大校场机场迁建。

2008年南京市还以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 大力推进“滨江南京”、“绿色南京”、“文化南京”、“和谐南京”建设。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

1、按照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继续实施“一城三区”发展战略, 进一步优化城市结构, 进一步加大主城 (老城) 与河西、仙林、东山、江北连接通道建设, 进一步改善市民出行条件。

2、加快推进“跨江发展”, 提高江北地区城市化水平:以过江通道和沿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 加快推进跨江发展和江北地区城市化进程, 在跨江建设中统筹城乡发展, 缩小南北差距, 提升城市功能。

3、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大力推进城乡三年水环境综合治理“223”计划, 继续实施“绿色南京”战略, 进一步提高生态市建设水平。

4、稳步开展老城环境整治, 彰显城市文化特色, 实施“五个一”工程, 进一步彰显南京高品位的文化魅力和现代时尚。

5、着力实施交通体系建设, 增强设施承载能力:完善都市发展区“三环十六连十二射”高、快速道路系统, 进一步优化城市路网结构, 方便市民出行。

6、按照“住有所居”要求, 重点解决全市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住房难问题, 实施好危旧房重点片区改造工程。

7、大力统筹城乡发展, 扎实推进郊县城镇建设。

基于地域文化的南京城市意象分析 篇8

一、城市意象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产生出来的一种艺术印象。早在《周易·系辞》中, 就有关于意象的理论, 确立了“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意象组合形成意境, 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 形成一个整体意境。城市意象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印象, 是市民脑中的主观环境空间, 也是对城市内涵的深层次理解。城市环境能带给人们独特的体验、记忆、感受, 或美观舒适、或生态和谐、或儒雅秀美、或安全有序等, 是人心理中的城市形象。作为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重要特征的城市意象,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 由于地域特征、文脉的弱化甚至消失, 呈现出“千城一面”的趋同倾向。因此, 构建城市意象已成为当今各城市建设关注的新课题,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综合景观设计, 意象的把握将直接影响着城市的个性表达。

二、南京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一个抽象、综合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的地域条件下, 由经济形态、组织结构、宗教信仰、传统民俗等决定的, 历史发展中遗存与积淀下来的某种特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它往往通过历史传承和空间限位这两种方式来体现, 即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进行阐释, 时间对应着历史性, 代表了地域文化的发展历史;空间则标志着区域性, 代表了地域文化异彩纷呈的写照。中国自古以来就根据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进行地域划分, 如“四方”、“五方”、“九域”、“九州”等传统地理划分的概念, 奠定了中国地域文化的空间格局认知基础。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多彩多样的文化形式, 造成了各地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进一步促成了各地城市的形象特色, 如杭州城的水墨淡彩意蕴。因此, 城市地域文化是探寻一个城市根本特色的依据, 从地域文化角度明确城市意象的特征, 是构建城市意象最基础、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一) 天然气息

城市的天然气息, 是其自然地貌和区域地理文化的一个直观的展现, 也是我们在对其进行城市意象分析时最基础的参考因素, 包括地貌、气候、植被和土壤等要素。南京的地理位置, 在我国的东部, 长江下游, 地跨大江南北, 地貌特征以低山缓岗为主。南京城中, 分布着紫金山、钟山、栖霞山、幕府山、清凉山等众多山岭, 有滚滚长江穿城而过, 有十里秦淮流淌不息, 有玄武湖、莫愁湖等湖泊点缀于城的南部和北部, 有山有水, 自古以来被诸朝奉为宝地。从棠邑、固城或是越城的建立起算, 南京已经有大致2500年的历史。纵观这2500年, 首先是自然山水提供了优越的发展条件, “龙盘虎踞”经常被用来描述南京的山川形势, 几乎成了南京的代名词, 而且确实当之无愧。南京市四季分明, 属于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温度为15.7℃, 最高气温43℃, 最低气温-16.9℃。年平均降雨117天, 降雨量1106.5毫米, 最大平均相对湿度81%。最大风速19.8米每秒。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中旬为梅雨季节。年度最佳气节为秋季9~11月。常见植物、花卉品种繁多, 有香樟树、梅花、桂花、悬铃木、樱花、荷花、竹、白玉兰、绣球、迎春、杜鹃、雪松、红枫、垂柳、松柏、榆树、海棠、银杏等。早在2004年, 南京市政府就已经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了居民对未来南京城市色彩的意见, 自然的浅绿色成为赞成比例最高的城市色彩基调。由此不难看出, 自然的原生色总是易于被接受的, 被认为是美的, 这是由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的人们的基本心理需求。城市的天然色彩应尽量和自然环境色彩协调, 进而提升地域文化境界。南京城市自然风景优美, 从审美意象角度来看既可令人感受到几分儒雅之气, 又带有一股豪杰之风, 还略有一些斯文秀美之感。

(二) 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是通过一个城市发展的历程积淀而来的, 而且对这个城市的意象而言, 能最深层次地体现出其历史痕迹, 也最能凸显出当地的地域文化内涵。城市文化是逐步与当地特有的文化习俗相结合形成的, 它所具有的形态、肌理和表情, 都是由人们在不断的塑造中形成的。例如清素典雅的徽派建筑, 青灰色的瓦片, 白色的墙面, 高耸的马头墙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不仅传达出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性, 也很好地与青山绿水完美地融合。再如身为历史名城和政治中心的北京, 它的形成更多的有了一份政治色彩, 与城市周围的自然地貌无关。纵观皇城的庄严威武和富丽堂皇, 和江浙一带的青瓦白墙俨然相对照, 这恰恰是人文历史文化作用的结果。

南京作为中国古都之一, 历史源远流长, 文化底蕴深厚, 各类遗存众多, 历史名人辈出, 是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交汇地, 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古到今, 特有的地域文化色彩形成了城市传承和演变的重要部分。南京传统文化蕴涵着多元化和很大的包容性, 所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古迹众多、风格迥异, 如皇家的陵墓、神道、碑塔, 以及历史悠久的庙宇。杜牧在《江南春》诗中勾勒出了南京城市山青水绿的自然风貌, 并揉进寺庙这一深厚文化载体, 增添了宏伟气魄、扑朔迷离之美感。民国时期, 也出现了西欧风格的建筑, 它更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这些政府建筑大多采用石料为主材, 木料为辅材, 石青、斑白蓝的建筑物色彩, 给人庄严肃穆之感;民居则以青砖、粉墙、黛瓦为主, 形成质朴、淡雅的风格, 体现出南京人含蓄、内敛的性格。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的现代高科技建筑紫峰大厦, 体现了南京数千年历史进程中的融合与沉淀。由此可见, 城市文化内涵的明确需要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鲜明的现代文化资源, 从宏观上为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提供依据, 进而来准确定位城市的文化意象。

(三) 城市生活

不同的地域特征、不同的自然地理因素, 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 营造出来的城市生活具有非常鲜明的差异性。它与城市本身具有的特定生活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也因此形成了各城市迥异的城市印象。总体上看, 城市地域文化上的差异使得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有所不同。人们的生活状态、当地的民俗、生活节奏直接反映着该城市的生活文化特色, 组成其生活的形象和状态。所以, 尊重城市现状, 从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可以探寻出微观的城市形象, 有效地寻找到城市地域性的特征, 以及相关的特点, 为研究者构建城市意象提供直接的帮助和直观的理解。

三、南京城市意象的提炼

城市意象看起来很简单, 其实涉及内容非常复杂。它是基于一个城市的历史、传统和现状, 结合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意愿, 经过高度抽象提炼出来的一种本质性的概括, 最能反映一个城市的精神实质。对南京城市意象的探索和分析, 需要应用合理、客观的调研方法和分析方法, 通过市民访谈和问卷调查并综合其结果进行分析, 得出南京城市意象基本描述, 进而总结意象元素的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 形成统一而完整的城市意象。

首先, 城市意象中包含的视觉审美信息与城市自然生态景观紧密相连。地域自然特色营造出的城市和谐环境, 能带给人连续性的城市空间感受, 以及对城市环境的完整理解。例如南京城市中绿色植物覆盖率非常高, 这个天然的色彩是大自然馈赠的最宝贵的财富, 自然山水资源丰富, 这是城市意象中最需要细心呵护、深刻记忆的自然信息, 能给人以秀美之感。

其次, 对于城市文脉的延续。人为景观的归纳和提取从物质层面来看, 可以从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5个方面来展现。这些不同的要素彼此连接, 构成城市的整体结构, 以物化的形式展示城市的意象或者形象。以标志物为例, 通常的做法是选择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 以此为载体, 集中表达一座城市的意象。但是, 作为城市意象的精神实质而言, 要全面表现不太现实, 只能选择重点突出表现。这就涉及抽象手法的应用, 以凝聚城市意象中所包含的丰富人文信息。意象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 是社会人文的一个重要部分。从对南京城市的建筑群落和名胜古迹的样本调研来看, 它们都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就城市色彩而言, 南京从六朝开始到近现代, 所遗留下来的建筑群落大多数都保留着石材本身固有的颜色肌理, 即灰色系, 里面分为暖灰色系和冷灰色系。进入到现代时期, 建筑大多数也是以明快清爽的冷色系为主。而从自然景观的色彩角度来看, 南京城市的园林拥有2400余年的历史, 植被种类丰富, 植被所具有的色系也是成百上千。在此基础上, 能使我们能很好地得出南京城市主色调的色彩趋向。通过研究南京城市意象调查报告, 发现人们对于“民国建筑”、“历史名城”这些特有风貌的印象很深, 它们不但展示了南京的发展历程, 也体现了南京的文化传统, 凝聚着南京市民内心深厚的亲地情结。保护好城市文脉和城市肌理, 营造一种城市归属感也是城市意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南京不仅是历史名城, 也是经济中心, 不但要保存本身城市遗留下来的地貌色彩, 更要让城市具有现代气息, 体现出儒雅而有活力的城市氛围。

最后, 城市意象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而言, 起着重要的统领和指引作用。对于城市意象的提炼应该是基于城市物质形态和城市精神形态的综合体。建立城市意象形态一方面要注重城市物质形态的研究, 着眼于城市的总体景观, 建立表象化的城市, 同时也要强调城市个性的差异性, 尊重城市居民的活动方式, 发掘特色活动的场所, 从而建立城市面貌特色设计的框架和确实可为公众所感知的意象性城市形态。城市意象研究作为“公众参与”的一种形式, 是公众参与到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一种高效而利于实施的手段, 有助于城市规划者真正了解城市在人们心目中的本质, 体现“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思想。

四、结语

城市意象是在各异的地域自然条件和差别性的文化传统等多种条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表现为顺应其自然环境和人文传统、相对稳定的形象风格和生活面貌。作为地域文化的一部分, 城市意象承载并体现出地域文化的特色, 整个城市的肌体也是对于城市意象的诠释和拓展。建构城市意象的形态元素必须遵循动态发展、生态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 尊重城市居民的生活模式和文化心理模式, 收集其自然资源、历史变迁、名胜古迹、城市交通、功能场所等相关环境资料, 梳理其可意象性。最后从自然、生态、人文景观、特色场所等物质层面以及深度的文化精神层面对城市形象、城市认知的特色元素加以组合, 建构起引导和发展人们审美意识的整体城市意象。

参考文献

[1]张彤军.城市文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8, (02) :81-84.

[2]宋伟轩, 吕陈, 徐.城市社区微观空间意象研究:基于南京居民250份手绘草图的比较[J].地理研究, 2011, 30, (04) :709-722.

[3]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7.

[4]田逢军, 汪忠列.城市空间意象研究述评与展望[J].世界地理研究, 2014, 23, (01) :84-92.

南京城市 篇9

1.1 研究背景

对于南京城市历史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从考古和历史文献整理以及历史地图复原的角度进行研究, 包括南京大学蒋赞初先生的《南京史话》, 马伯伦、刘晓梵等的《南京建置志》等;从历史地理学角度研究的有南京大学教授姚亦峰所著《南京城市地理变迁研究》等;从南京古城格局的角度研究的有东南大学阳建强教授的《南京古城格局的独特魅力与保护延续》以及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尹超的论文《南京古城空间格局保护研究》等。

然而目前对于南京城市演变和发展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局限, 例如还不能对历史地图进行量化分析、研究成果与城市发展的现状难以整合、城市核心区域的考古发掘还是片段性的、还不能全面揭示南京城市的历史格局。

1.2 城市历史空间的逻辑

城市空间变迁的研究要探明历史空间表象所具有的内在逻辑图式。本文是对南京的历史地图以及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划分空间文化层的方式, 从而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 将历史地图在现代地形图上重绘, 进而对具有代表性的南京历史空间进行解析, 以寻求南京历史空间演化的空间逻辑。分析成果可以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信息基础, 并可以成为具体地块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的参考依据。

2 基于城市空间格局与山水格局的南京城市历史空间的分层研究

2.1 空间分层的依据

对山水格局与城市空间的分层有两个依据:1) 南京历史人口变化。它反映出历史上南京的毁灭—重建过程, 城市在每次重建后都形成了新的模式, 城市空间变迁的逻辑就隐含其中 (见图1) 。2) 山水格局的变化。自远古以来, 南京的山水格局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它直接影响了城市空间格局的生成与发展。

2.2 南京城市空间的分层研究

2.2.1 历史分层一: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时期

一般说来, 早期城市的选址多出于军事及政治目的, 对自然山水的依赖便是如此, 如此自然山水就成为城市空间的要素之一。越城、冶城与金陵邑都依山傍水而筑, 沿秦淮河布置是充分考虑到军事需要。此时的南京城除山岗丘陵以外其余地方均水网密布, 是典型的“江南景观”, 而作为人类生活空间的城市完全依附于山水形势。

2.2.2 历史分层二:六朝—隋唐—宋元

在这个时期, 南京城市建设达到了它的第一个高峰, 魏晋以来盛行一时的道家思想成为此时城市建设的主导思想之一, 促进了城市与山水格局的互动发展。

六朝时期的建邺城和后续建康城处于钟山一系列余脉所形成的半圆山系以及秦淮河半圆水系中, 面向聚宝山 (雨花台) 和牛首山。这一环形山水, 满足了六朝城市在军事、经济、社会及文化方面的发展。原先作为自然水系的青溪、运渎和潮沟等都已经过人工修整, 成为人工景观的一部分, 具有特殊的文化意境。城市空间已经不再依附于自然, 山水格局则成为城市空间的组织部分, 二者的互动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南唐的金陵城传承了这种互动趋势。城市因规模扩大中心南移, 又强化了在南京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外秦淮河的人文化进程, 但同时也逐渐出现一些互动“过度”的现象, 如青溪下游由于南唐城市建设而被堵塞。

2.2.3 历史分层三:明—清

这时南京城市建设达到一个历史巅峰时期, 明都城将周边山水尽数囊括其中。明代南京外扩范围达200 km2左右, 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山水城市。这使城市空间格局呈现出明显的控制山水环境的意图。

明代南京城还延续了古代“事死如事生”的传统, 进一步强化了城陵一体的城市空间, 使得城市与山水格局的发展交相辉映, 都城空间的皇家文化意义得到提升。明南京所开创的大山水格局一直影响到现代南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

2.2.4 历史分层四:民国时期

整个清代及民国初年的南京城仍然在明初形成的框架基础上发展, 但空间格局与自然环境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此时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已影响到中国的城市建设。1928年~1929年的“首都计划”不仅是当时中国城市规划的一个典范, 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的空间结构并与山水格局产生了“过度”的互动, 如中山路建设时切断了鼓楼岗与北极阁山系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 由于林荫大道的规划建设, 又使得城市空间与山水格局的互动以新的方式体现出来。此时期的空间格局与环境之间也形成了新的互动关系, 为现在南京城市“山—水—城—林”格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南京城市历史空间与自然山水圈层的互动关系

在南京, 城市中心始终游移于不同规模山水格局的中心位置, 且处于不断地重建—毁灭过程:社会变革使得重建成为城市转型的一种基本状态。这种重建是城市历史空间变迁的动力, 并通过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的互动而表现出来。从南京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越城开始, 城市空间就选址于内层山水之中, 至南唐时金陵城才突破内层山水的限制, 开辟了中层山水中的外秦淮河。而明南京的大山水结构则将三层山水圈层全部并入, 奠基了现代南京的基本格局。三层山水圈层 (见图2) :内层山水:钟山余脉各山脉——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鼓楼岗、五台山和清凉山等一系列低矮的山丘、内秦淮河等;中层山水:外秦淮河、雨花山、护城河、玄武湖、红山等;外层山水:钟山、牛首山、燕子矶、幕府山、长江等。

4 结语

城市空间的逻辑性主要由秩序性逻辑——具有动态性和可变性、方位性逻辑——空间发展方向和程序性逻辑——空间演化进程三个方面所构成。城市的空间具有坐标系, 所谓空间坐标系在城市发展演变中表现出来就是城市空间文脉的发展, 而城市空间变迁就是坐标系中的回归曲线, 其中空间主体可以作为反映演变进程的坐标轴而存在。在这个意义上, 城市空间变迁的逻辑研究是城市空间文脉研究的组成部分, 是梳理文脉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姚亦峰.长江下游变迁与南京古城景观的形成[J].风景园林, 2005 (4) :67-72.

[2]卢海鸣.六朝都城[M].南京:科学出版社, 2002:26-27.

[3]姚亦峰.南京城市地理变迁及现代景观[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48-51.

[4]阳建强.南京古城格局的独特魅力与保护延续[J].城市规划, 2004, 28 (12) :41-46.

[5]尹超.南京古城空间格局保护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南京青奥与城市发展研究 篇10

1 城市国家化的要求

就目前来说,评价城市的国际化发展水平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国际化的水平不断提高要求城市的经济力量也要越来越强,只有这样城市才能够在世界经济方面有自己的话语权和自己的能量。才能够真正的提高自己的影响力,促进城市整体的发展。其次,城市的不断国际化要求城市必须要具备有比较强的基础设置。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城市必须要下大力气。城市交通是城市的血管和命脉,城市的信息通讯还有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城市运转所需要的软硬件设施等都是城市在国际化的过程之中需要处理好的。再次,城市的国际化要求城市的管理者以及管理体制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这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城市科学高效的运转而不至于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城市管理团队必须具备有比较高的管理水平、城市的市民必须具有比较高的综合素养、城市的政策必须要是开放和包容的,不可以封闭、城市的公共服务必须到位、城市的办事效率必须要得到提高。最后,城国际化过程之中其国际地位的影响很大。一个城市想要真正的在国际化的过程之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那么其必须要具备有比较高的国际地位,不管是在经济、文化还是社会等方面,这个城市都必须要有一定的发言权。就经济而言,一个合格的国际化的城市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同时城市在和外部的交流接触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水平。简单来说,只有达到了这样一些要求,这个城市才能够算是基本实现了国际化。

2 当前南京民众对南京的认识

早在20个世纪南京就提出了要把南京建设成为国际性都市。这一目标的提出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在这20年之中,改革开放和经济改革以及社会的巨大变化等都对南京的国际化建设提供了积极的帮助。尤其是在最近的这些年之中,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引导之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科学领导之下,南京国家化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在两个率先的引导之下南京的经济发展速度稳步提升,在经济发展速度稳步提升的同时,南京的社会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引领这南京像越来越好的发展继续努力。在科学的政策领导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南京在发展的过程之中不断的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主动出击、积极进步,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南京厚积薄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在举办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的基础上南京又承接了2014年青奥会比赛项目的举办工作。南京紧紧地抓住了这一发展的机遇,努力做好国际化建设工作。

就目前来说,南京的城市经济实力、形象建设还有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国际化建设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发展。所以南京还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实力。

3 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国际化建设的作用

3 . 1 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国际化建设的影响

科学研究表明大型的体育赛事能够对一个城市的国际化建设提供积极的帮助。不少城市都借助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机会推进了自身的国际化建设。举办大型赛事要求城市大规模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够有效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加速城市的国际化进程。我们拿奥运会举例。举办奥运会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实际上有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举办奥运会不需要的。但是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推动城市实现大跨步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一个城市想要推动自身的国际化就不可避免的要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比如说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东京的奥运圣火传递使得东京的国际影响力极速提升,日本借此成为了亚洲国家的代表出现在国际社会上。在举办奥运会的基础上日本运用现代科学的经济和管理手段提升了交通、环境建设、管理建设等各方面的水平,真正的将东京变成了国际化大都市。通过举办奥运会,东京基本解决了城市拥堵、人口过于稠密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同时日本国内一些重工业也纷纷抓住了发展机会,真正的促进了自身的发展最后跻身世界五百强企业。而这些企业的发展也为整个日本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让日本从二战战败国迅速成为现代经济强国。除了日本东京的例子之外,在南京本身也出现过这样的例子。10年前举办的全运会使得南京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地铁的修建提升了南京的活力,河西新城的出现为南京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些都是体育赛事对城市建设的积极作用的例子。

3 . 2 青奥会为南京的发展带来的机遇

青奥会虽然在知名度上比不上奥运会,但是实际上青奥会也是世界体育中极其重要的体育赛事之一。青奥会的文化、经济还有社会等影响力都很大,通过举办青奥会可以促进南京城市国际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我们可以从新加坡身上看到青奥会的能量。上一届青奥会在新加坡举行。举办青奥会之前,新加坡的经济发展速度为-2.1%,但是在举办了青奥会之后,其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率变成了惊人的18.1%。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青奥会的帮助。同时借助青奥会的帮助,新加坡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新加坡治安、环境还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这些认可促进了新加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心剂,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新加坡的产业调整。

总体来说当前南京有能力举办青奥会这一国际大型赛事。当前南京已经是区域发展中心,通过举办青奥会南京有可能从区域发展中心一跃成为国家发展中心城市。这对南京的发展来说简直可以用如虎添翼来形容。青奥会的举办同时还可以促进南京经济的成功转型,促进南京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客观的看,借助青奥会的东风,南京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年之中真正的成为国际化城市。

4 如何借助青奥会促进南京的城市发展

4 . 1 抓住青奥会开始前的机遇

青奥会的承办要求南京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各类规划必须到位。因此在青奥会正式开始之前就已经为南京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南京要确保城市交通的顺畅。从南京全市的整体交通考虑,以长江二桥、三桥还有地铁为依托强化主城的核心地位,同时促进江北地区的发展。包括浦口和江宁等地区的轨道交通在内的城市交通建设。同时南京还要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在管理的时候更多的做到人性化,考虑到人在城市管理和建设之中的作用。对于在青奥会其间可能涌入大量外国人这一问题南京要提前做好备案工作。另外,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南京要重点考虑城市交通问题,确保城市交通能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在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之中都要科学考虑,合理的利用每一寸空间。避免出现后期可能出现的问题。除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南京还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在建设的过程之中南京要有意识的提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城市污染物能够得到科学的排放和解决。对城市垃圾要做到分开处理,无害化处理。而对于垃圾之中的还可利用的部分,要妥善做好处理工作。此外南京各个景区要做好准备工作,迎接由青奥会带来的大量的外国旅客。

青奥会的开展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问题。在建设过程之中南京要充分考虑到青奥会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安全问题。管理方面要建立健全一系列预防和处理安全问题的措施,加强管理者的素养并同时提升市民的素养,这对南京的国际化进程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4 . 2 抓住青奥会过程之中的机遇

在青奥会进行的过程之中南京要充分抓住其带来的一系列机遇。首先在举办开幕式的时候南京要将南京的特色融入其中。六朝古都的韵味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一定可以给国内外有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对扩大南京的国际影响力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安排赛事的时候,南京也要更多的体现其人性化的一面。南京要培养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同时在医疗和媒体等方面也要做好相对应的服务工作。

4 . 3 抓住青奥会之后的机遇

青奥会结束之后其对南京的发展同样能够起到积极的影响。在举办青奥会之后,南京的国际知名度必然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这对南京的经济发展必然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很多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也必将更多的进入南京。这对南京综合能力的提升必然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此外青奥会也必然会推进南京旅游业的发展。青奥场馆在举办完青奥会之后也可以进行再利用。政府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场馆的利用率。避免场馆成为政府财政的巨大负担。

5 结语

青奥会给了南京一个绝佳的展示自己的机会,这对南京的城市化发展和国际化进程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南京应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青奥会的相关工作,同时抓住青奥会带来的机遇,努力发展自己,真正的将自己建设成为国际化城市。

摘要:体育盛事和城市发展之间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合理的利用体育赛事能够有效的推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规划建设,提高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将承接影响力巨大的体育赛事作为推动城市化建设的第一选择。此外,大型的体育赛事的国际影响力比较大,参与到这种赛事的国家比较多,因此,承接这样的赛事能够进一步促进城市在国际的知名度的提高,扩大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因此,南京承接青奥会这样的大型赛事对于城市的发展进步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014年在南京举办的青奥会对南京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承接青奥会的过程之中,南京紧紧抓住青奥会带来的机遇,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青奥会带来的赛前、赛中还有赛后的基于的帮助之下,南京的国际化发展之路愈发顺畅。

南京城市 篇11

首次展览是在2010年10月,在德国“联邦交通、建筑与城市发展部”的支持下,柏林工业大学建筑论坛举办了第一次展览。展览以纪念100年前在柏林举办的一次对世界城市设计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一般性城市设计展”(Allgemeine Städtebau-Ausstellung)为契机,在回顾1910年展览的同时,对今天世界上城市设计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该项目由柏林工业大学、魏玛包豪斯大学、多特蒙德工业大学和法兰克福德国建筑博物馆的学者共同策划。在展览团队的设想中,“城市愿景1910|2010”将和1910年的展览一样,使广大的公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城市设计问题,同时希望能够获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本次在南京举办的展览是在2010年展览基础上的重要发展。通过将南京这个在中国城市设计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纳入参展内容,展览印证了中国城市设计百年发展的轨迹和成长历程,呈现出不同于欧美城市的城市设计实践范本,从而使本次展览具有了更加普适的世界影响和样本意义。

展览以其他众多大城市为对照,除了展示柏林在历史和今天的城市设计发展成就以外,还总结了伦敦、巴黎、芝加哥和南京的城市发展情况。

伦敦在1910年是花园城市运动的源头,当时人们希望在区域空间内实现大城市的去中心化;2010年的伦敦则再度走向中心化,成为城市中心复兴的典范。

1910年的巴黎集中了著名城市设计师的宏伟计划;今天的巴黎则是通过前总统萨科齐的“大巴黎”设计竞赛,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局面。

芝加哥在1909年由丹尼尔·伯纳姆实施了举世闻名的改造计划;而今天又提出了“芝加哥大都市2020”计划,致力于新的可持续城市战略。

南京在1911年被孙中山选择作为当时的首都,成为现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先驱之一。1929年制定了影响深远的现代城市规划——《首都计划》。今天的南京则积极践行诸如“低碳城市”、“海绵城市”等城市规划理念,力争以现代化的国际型“特大城市”的形象登上国际舞台。

城市设计的发展向来依赖于国际经验的交流。强调向国际学习,在本土行动!这也是本次中西融合城市设计展的初衷所在,旨在探讨城市设计在世界范围内的重大意义。本次活动提供了一次中外交流的重要机遇,展览显示出,中国城市并不是单纯向西方学习,无论是历史上还是今天,城市设计都是基于当地的发展情况所作出的创新性活动。

关于南京部分,“城市愿景”展览以项目和文献的方式总结南京一个世纪以来在城市设计领域上的历史变迁和发展成就,特别是与国际上的交流成果。最近社会各界围绕城市设计的探讨愈发热烈。南京作为中国重要的区域特大型中心城市在中国城市规划和设计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当前社会、经济与文化要素急速转型的背景下,南京的空间结构、特别是历史文化和开放空间等要素也面临着转型与重构的要求。2014年,南京举办了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大家可以明显体会到国际性重大事件的举办为南京提供了新的活力和重要的发展契机。

对于西方城市的发展,“城市愿景”展览将1910年西方城市设计发展归纳成6个主要任务,包括:

1.推崇大规划

2.强调城市中心区的纪念性

3.寻找替代高密度内城地区的方案

4.发展新的花园式郊区

5.建立绿带、绿楔与公园体系

6.解决城市内部的交通和机动性问题

到了2010年,西方当代的城市设计任务主要包括8个方向:

1.城市中心成为整个城市区域的窗口

2.传统工人街区的改造转型

3.社会住宅区的复兴

4.城市废弃地的再利用

5.克服郊区蔓延和景观破碎化的措施

6.发展绿色城市

7.应对气候挑战和发展可持续的交通模式

8.对战略性规划的推崇

对比欧美国家在城市设计方向的发展,本次展览也尝试对中国城市设计发展在1910年和2010年的任务进行总结,100年前南京的城市设计发展方向包括:

1.提供大规划开展现代城市的建设

2.关注城市中心区的纪念性

3.发展城市周边的花园郊区

4.遗产保护

5.塑造绿带、绿楔与公园体系

6.基于城市区域建立现代城市的交通体系

7.完善现代的城市职能

8.引进现代城市规划的技术方法。

今天的南京在城市设计方面和欧美国家的联系也越来越多,主要的任务包括:

1.城市中心区成为整个城市区域的窗口

2.传统市民街区的转型

3.在衰败街区中采取创新性的复兴策略

4.挖掘城市及区域中废弃地的潜力

5.克服城市蔓延和景观破碎化带来的挑战

6.塑造城市绿地及开放空间体系

7.强调生态友好的城市发展

8.通过战略规划引导城市内部的空间发展。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城市设计不仅仅是寻找新的空间形式。城市设计本身必须综合社会各方面的诉求,把社会的整体需求、经济发展和尊重历史文化等问题放在一起综合考虑。

城市设计也不能仅仅从学术角度思考,而是要始终应对当前的迫切任务。本次展览总结了城市设计的一系列重大挑战,它们可以被认为是世界上很多大城所面临的核心挑战。展览希望激发大家的讨论,促进广泛的交流,希望这个巡回展也能在这方面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除了此次在南京举办活动以外,未来筹备组还将邀请中国其它的重要城市一同参加活动,推动更加系统的总结中国城市在百年前后的发展情况。

柏林:

一百年前,通过私营机构的一系列举措,柏林经历了快速的增长,结果引发了许多严重问题:最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住房供应、交通运输能力和公共开放空间的可达性方面。当时的规划专业人士将柏林当做是一个城市实验室,新的愿景和规划方法在这里被检验。许多想法在1910的城市规划展览上都可以被看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柏林政府权力下放,城市住房建设基本停止,城市规划成为公共部门的主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柏林和西柏林面临严重的住房短缺问题,社会性住房则主要集中在郊区地区。柏林紧凑而密集的居住区结构在轰炸中被严重破坏。后来又因为拆除计划和汽车导向的基础设施开发计划被进一步弱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年里,柏林主要依靠严格的计划政策和巨大的补贴。从1989年柏林墙消失开始,柏林公共部门的城市规划面临新的挑战。如今,人口老龄化加剧了社会两极分化,同时,气候变化也需要新的工作方法。

如今,柏林将稀缺资源集中在城市中心区。与中心区的历史辉煌相比,内城仍然是早期工业区域的集聚区和存在高密度住宅的工人聚集区,它们受到社会的排斥,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改良的实践在这里进行。

周边地区的发展,特别是大量的社会性住房的发展,也相当重要。现今主要城市地区的范围远大于1910年的情况,早已超越柏林的行政边界,进入勃兰登堡州的范围。新的柏林-勃兰登堡国际机场和波茨坦的城市复兴,一方面限制了城市扩张,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城市南部地区的复兴。但这需要柏林和勃兰登堡州当局的共同努力。

巴黎:

1910年,巴黎已经完成了它令人瞩目的重建计划。重建计划始于19世纪后半段,它与当时巴黎行政长官豪斯曼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今天仍然继续影响着城市的结构和发展意向。在1910年之前,巴黎内城与外部区域的连通性被历史遗留的城墙严重阻隔。当时一切尝试打破环状城墙的努力都失败了。尽管如此,随着1900年地铁的建设,以及后来20世纪70年代引进的区域高速铁路系统,已经成功地把巴黎的内城和外部区域连接起来。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新建的环城大道又变成了一个新的引起内外沟通障碍的要素。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无论是政府还是任何其他官方的规划政策都没有出面协调城市规划活动。“郊区”,或者说城乡结合部,仍然被单一的居住区占据主导地位。五个卫星城的建设,尤其是1965年的新城建设工作,也没有改变这种情况。然而,在最近的10年里出现了一些新的想法。在2007年,人们在“大市场”再开发竞赛出现的争论,导致了对整个都市区中心位置重要性看法的改变。2009年六月通过城市间的合作,“巴黎大都市区”成立。在历史上以单中心为核心的巴黎结构正在发生改变。

大巴黎规划的议题由10组规划团队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此次研究于2008年开始,并强调综合全面的城市视角。研究设想了一个新的都市区,以便能够符合京都议定书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责任,充分考虑机动性、密度、紧凑开发、郊区的“复兴”(大型社会住宅区)和城市农业等内容,最终使整个都市区形成一个新的空间结构。整个过程的细节通过高度的公众参与和辩论提出,“大巴黎”的历史可能因此而被改写。

伦敦:

在1910年,作为大英帝国心脏的伦敦,是欧洲最大的城市。在这个时代,许多城市规划策略都旨在加强伦敦作为帝国首都的地位,如礼仪路线、大型购物商场等项目建设。这时候距离1855年伦敦实施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已经有半个世纪了,当时伦敦率先开始进行下水道和地铁建设。然而在1900年左右,综合性的城市规划并没有给伦敦带来真正的变化,至少在伦敦中心地区是如此。伦敦内城的城市结构几乎没有变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引发广泛的破坏才有所突破。随着权力转移到大都市区域,人们采取各种措施推动花园郊区和新城的发展。在1918年至1939年间,伦敦的面积扩大了一倍;但在20世纪50-60年代,像哈罗和彼得-伯勒这样的城市,人口却减少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情况才有所好转。

伴随伦敦工业衰退的是许多工业用地的再开发。其中最重要的例子之一是东伦敦的西印度码头港区,在上世纪80年代被改建为金丝雀码头商业区。这个庞大的项目已经使伦敦金融中心东移。在上世纪90年代末,政策上出现了从分散走向重新城市化的逆转,发展重点集中在服务业和旅游业方面,以增加竞争力和鼓励创新。

撒切尔夫人主政的保守党政府致力于削减当地政治和规划系统,这种情况在1986年达到顶峰:伦敦的区域治理机构大伦敦议会被废除,其职能被转移到县市一级的政府办公室。考虑到城市急需协调,在2000年托尼·布莱尔的工党政府下,大伦敦市政府(GLA)成立。该机构将整个伦敦的发展作为首要考虑的内容,因此基于战略性的考虑安排城市项目,旨在支持伦敦目标区域内的再生,希望以高质量的设计把伦敦变成一个经济繁荣、包容和可持续的城市。

芝加哥

19世纪后半期,芝加哥迎来了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增长阶段,这个城市在1800年之前还并不存在,1836年才刚刚出现。在几十年时间内,这个城市从密歇根湖旁的一个军事小镇变成了美国的第二大城市,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大都市区之一。这个城市以它的活力和繁荣而闻名。然而,伴随着芝加哥的快速工业化,不受节制增长的代价是住房短缺、社会冲突、交通混乱和恶劣的城市环境。为此,商会内部的城市商业精英推动制定了改造芝加哥的规划(1909),希望能够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该计划由丹尼尔·伯纳姆和爱德华·本内特共同设计,他们提供了一个区域性的方法,使规划达到了迄今未曾有过的尺度。这个规划是公认的典范,影响力完全超越了美国的国界。

不幸的是,这种动态的“芝加哥精神”没能阻止大萧条和二战后由于郊区化和去工业化带来的城市衰落。直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芝加哥仍然饱受这种衰败的影响,二战后实施了备受推崇的市中心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许多城市综合改造项目,尽管促进了一批现代主义建筑瑰宝的诞生,城市的许多地方都被衰败和贫困主宰,城市中心区伴随着不断被废弃的工业区侵蚀。

如今,芝加哥的市中心区已经转变为有吸引力的工作场所和受欢迎的休闲中心,也是最理想的住宅区位。它的声誉不仅来自于上世纪90年代的城市复兴,也得益于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政策和战略规划的巧妙组合。再次,商会也通过规划给城市带来了变化。在规划战略的改变,特别重要的是,1989年以来芝加哥市长理查德·戴雷的支持。市场导向型开发引起的社会矛盾在芝加哥的城市肌理上体现得非常明显,主要反映在嘈杂的公共空间和公园或历史建筑再利用方面。

南京:

1911年,随着中华民国的建立,古都南京在历经几百年的风雨后,重新站在了历史的聚光灯下。1927年正式定都后,南京迎来了中国首个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首都计划》。来自美国的特聘顾问墨菲(H.K.Murphy)和古力奇(E.P.Goodrich)“本诸欧美科学之原则”,使卫星城、邻里单元、环城大道等风靡欧美的规划概念,在中国的规划蓝本中悄然出现。同时,人们坚持城市的建筑形式要延续“中国固有之形式”。在《首都计划》所提出的按功能划分南京城市区域的理念,以及“同心圆式四面平均开展”的空间范式,对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城市的发展模式带来了深远影响。“用材于外,固本其中”,《首都计划》不仅为中国规划史上的里程碑,对城市建设体系乃至现代化社会制度的建立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建国后,南京的城市建设在退去首都光环后返璞归真。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历经深受苏联影响的《城市分区计划初步规划》、文化大革命时期、1980版和1991版城市总体规划,南京这座城市一直坚持积极探索适合自身自己的发展道路。

今天,南京已成功蜕变成为中国极具代表性的区域中心城市。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所确定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南京被赋予的区域职能在多层级、多中心的区域空间结构中无可替代。此外,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举办,给人们提出了更高的城市建设标准,也带来了更广泛的国际影响,城市正向着多维度的国际化发展。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与挑战,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用“低碳城市”和“海绵城市”等理念,继续不断探索前行。

上一篇:非线性最小二乘曲线下一篇:小学生的情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