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程教学设计策略

2024-10-10

微型课程教学设计策略(共5篇)

微型课程教学设计策略 篇1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 在高职课程教学中采用微型移动学习模式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根据高职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开发的原则, 以高职《电子商务实务》课程为例, 详细论述了高职课程学习资源的内容开发、活动设计和媒体选择策略。

关键词:微型移动学习,高职课程,开发策略

一、微型移动学习的含义

微型学习是学习者在短时间内使用多媒体设备学习片段化的知识, 通过实际案例、训练任务等方式的练习和学习, 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和效率。微型学习过程是伴随式的、嵌入式的活动, 学习内容可以是课程体系的一部分。移动学习是指利用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等无线移动设备接入无线互联网获取知识和学习资源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微型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 以移动终端为载体, 学习方式呈现移动性、广泛性、高效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是未来的一种持续学习的模式。

二、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在高职课程中开发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 可行性

根据调查, 目前高职学生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的持有使用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无论是运营商提供的网络还是校园无线网络均覆盖程度高, 移动学习开展的硬件条件己经基本具备, 移动终端及网络的的普及使得微型移动学习引入高职课堂教学成为可能。高职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在接受新事物的程度上具有显著的优势, 移动设备已经深入渗透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学生普遍表现为对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依赖性强, 使用频率高, 对移动设备上的内容非常感兴趣, 课下活跃, 课堂上对于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兴趣不浓。对高职在校学生实地调查显示, 大部分学生认同并乐于接受微型移动学习方式。

(二) 必要性

首先, 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克服高职教学内容滞后的问题, 有利于灵活整理和利用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以高职电子商务实务课程为例, 由于较长的更新周期, 教材不可避免具有滞后性, 不少教材所持理论和观点都已被淘汰, 在一定程度上与最新的商业实践产生脱节。其次, 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克服高职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授课为主, 课后通过布置习题作业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较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由于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教学内容要求更新快, 案例更新, 因此, 结合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的实时更新性及高职学生的特点, 在高职课程教学中开发微型移动学习资源是很有必要的。

三、高职课程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策略

(一) 基于微型移动学习的高职课程学习资源开发原则

学生采用微型移动学习平台学习, 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展学习。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高职课堂教学要求, 高职课程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开发应基于以下原则。

1.内容上要体现适合、实用和小模块设计的原则。微型移动学习突破了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约束, 高职学生对于智能手机有着较高的依赖性, 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高, 高职教育的教学也要求贴近现实真实业务, 因此在高职电子商务实务课程学习资源开发中可选择适合学生的移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实用网络资源作为教学内容。如校园网的空中课堂可开发相应的手机APP, 作为学生微型移动学习课程教学的理论辅助资源,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公司推出的天猫和淘宝等手机APP的应用, 微商平台、微博营销平台都可作为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的学习实践资源。这种移动学习方式对于改善高职学生的学习环境、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有利于进一步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媒体选择上要以适应学习内容需求为前提。媒体是信息的载体和传递的工具。媒体直接参与学习活动, 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选择学习媒体时, 需要衡量学习媒体的质量, 如屏幕大小、分辨率、运行的速度、存储能力、操纵的难易程度。目前高职学生微型移动学习的媒体终端以搭载安卓系统和苹果系统的智能手机为主, 这些智能终端在硬件、操作系统方面, 基本都能满足微型移动学习内容的要求。媒体应用程序的结构设计要合理、交互设计要简明、视觉设计要清晰。

3.学习活动的设计应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兴趣。基于微型移动设备资源设计的学习活动要与课程体系内容一致, 学习单元的时间控制在一定时限内, 使得学生可以独立完成, 体现微型、精炼的特点。在此基础上, 利用丰富的媒体学习活动的设计应丰富有趣,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接受知识, 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利用淘宝、京东等手机平台, 教师可根据课程的要求传递给学生,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自行在移动终端上开展淘宝开店、运营店铺、支付宝钱包管理等实践操作, 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和实践。

(二) 基于微型移动学习的高职课程资源开发策略———以《电子商务实务》课程为例

1.高职课程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内容开发

(1) 校园微型移动教学平台的开发

学校建立课程中心微型移动学习平台, 对网站进行日常的技术支持和维护, 教师可以便捷地在此平台上设立自己的课程空中课堂, 将“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以及相关的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学习资料资源库、案例资源库放置于平台上,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移动空中课堂可有效实现诸多功能, 比如课件上传下载, 教学视频资源的点播, 在线布置作业, 教师答疑等, 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效率。学生可在手机或IPAD等微型移动终端完成用户信息的注册, 登录学习平台进入到学生管理中心, 提交课业, 在平台上提出需求信息、建议、意见, 或与教师交流。从平台的内容上看, 学习资源的内容要保证周期性更新, 尤其是作为电子商务实务课程, 内容更新快, 教师应经常对资源进行维护和管理, 满足学生即时性学习需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资源平台的整体框架、逻辑结构等界面的设计要明确清晰, 符合微型移动终端设备的屏幕适合尺寸、屏幕分辨率以及交互方式实现等限制条件。平台媒体形式组合使用, 文本配合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现学习资源, 平台链接保证丰富有效, 以扩展学生知识面, 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习兴趣。

(2) 开发移动互联网上数字化资源, 创设学习环境, 丰富微型移动学习资源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迅速普及, 移动互联网可称为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的巨大学习资源库。首先, 淘宝、京东、当当等网站开发的手机APP以及企业的电子商务网站可以成为电子商务教学的重要学习资源。高职学生生活中都或多或少使用过此类手机应用进行购物, 并有一定的作为消费者的商务交易体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分析电子商务交易流程中的关键环节, 便于学生深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其次, 微商、微博营销、O2O实体店销售等新兴模式, 可以作为另一种学习资源, 融入课堂教学中, 使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的电子商务新模式;再次, 百度等搜索引擎学生都比较熟悉,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合理的利用搜索引擎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教材囿于体例和篇幅等诸多限制, 所覆盖的知识面和深度都有较大的局限性, 需要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的信息查找。如对于教学中物流知识的内容, 在学生获得初步的感性认知后, 教师完全可通过布置诸如“淘宝网的物流分析”等扩展作业, 鼓励学生自行查找相关资料, 根据自己的购物体验分析电子商务物流的关键节点, 从而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在当前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时代, 高职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好这一免费的电子商务活动环境, 从中挖掘、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推动高职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

2.高职课程微型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

(1) 利用移动互联网学习资源, 精心设计课程实训环节

高职教育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商务实务课程, 教学中应注重合理的实践操作。目前教学中常用的“模拟教学软件”缺乏真实感, 学生体验差, 存在较多弊端, 不利于高职学生从教室走向现实环境。而基于移动互联的电子商务交易实践则为高职教学提供了真实的“练兵实训室”。因此, 高职教师在开展电子商务实训操作教学时, 不能单纯依靠模拟教学软件, 而是要充分利用好移动网络资源, 将一些真实、生动的操作环节融入实训项目中, 针对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的各个知识模快, 创新设计多个相应的实训环节帮助学生加深学习。如在C2C购物实验环节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手机淘宝进行实际操作;在电子商务支付教学环节, 教师可联系目前广泛采用的支付宝、网银等支付方式, 让学生展开分析电子商务支付的运作。通过上述途径可提升学生的求知欲。

(2) 利用移动网络学习资源, 积极探索创业型教学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 高职教学中应融入创新创业的教学内容。对于电子商务实务课程而言, 教师可利用好移动互联、模拟软件等手段构建相对完善、真实的电子商务活动场景, 在此情景下开展商务流程与商业模式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研究。同时, 教师可结合当地经济运行中的企业案例, 鼓励学生参与电子商务的创新活动, 比如可设置“网上开店”等实训项目, 将实训教学内容与当地知名企业的经营活动联系起来, 让学生真切体会电子商务的运营流程, 使学习与创业相结合,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基于微型移动学习的高职课程资源媒体的选择

微型移动学习终端设备在屏幕尺寸、分辨率、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上直接影响移动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当前无线网络和移动手持设备发展迅猛, WIFI将个人计算机、PDA和智能手机等设备通过无线通信连接网络, 主流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PDA都支持无线WIFI。

调查发现, 有苹果公司的IOS系统手机、IPAD, Android系统手机以及笔记本电脑成为高职学生使用的主要移动终端设备。其中比例较高的主要是Android系统手机。作为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 Android拥有丰富的硬件选择, 支持众多硬件厂商的硬件产品, 学生基本可摆脱网络限制进行手机上网。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智能手机基本普及, 不会对学生造成额外负担。IPAD移动终端的先天优势是便携性, 可存储的电子书籍可以达到一个图书馆的藏书量。开发IPAD电子阅读功能的电子商务资源, 通过扫描和复印可以方便快捷地将Photoshop相关的图书制作成PDF格式下载到IPAD上进行学习, 将其应用到电子商务专业的课堂上是完全可行的。当然, 智能手机和IPAD上娱乐和社交功能较多, 对于学生的自律要求较高, 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开发IPAD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电子教材, 可能会出现版权问题。教师在开发学习资源时可根据其优缺点综合考虑, 并在媒体设备选择上考虑其兼容性。

参考文献

[1]顾小清, 顾凤佳.微型学习策略:设计移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 2008, (03) :17-21.

[2]顾凤佳.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的可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孟令杰.高职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基于微型移动学习视角[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 2014.

[4]樊斌.基于网络资源的电子商务实验教学改革[J].商业经济, 2010, (13) :108-110.

[5]王曦.移动学习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通讯, 2015, (24) :42-44.

[6]苏辉.移动学习在《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青年, 2015, (12) .

微型课程教学设计策略 篇2

题目1: 最少拍控制系统设计

1.课程设计内容

控制对象传递函数为G(s)台,完成最少拍控制系统设计。

5,采用TDN-AC/ACS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箱为平

s(0.8s1)2.设计要求

2.1数字控制器设计

设计阶跃输入下的最少拍有波纹和斜波输入的无波纹控制器。2.2硬件的设计和实现

1)以8088CPU为基础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包括支持计算机工作的外围电路(EPROM、RAM、键盘、显示、通信端口等)。

2)以ADC0809和DAC0832为模数/数模转换器,设计输入输出通道。3)以试验箱上的运算放大器模块为基础构建对象模型。2.3 软件设计和实现

1)画出系统程序框图;

2)分配系统资源,编写系统初始化和主程序模块; 3)编写数字控制器软件模块;

4)编写A/D转换器处理程序模块;数字滤波程序。5)编写输出控制程序模块; 6)其它程序模块。2.4 系统软硬件调试和实验

在试验箱上搭建试验系统。对所编写的程序进行编译调试,验证控制算法。

3.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3.1 绘制完整电路图,(A3幅面)。3.2 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

1)课程设计说明书应书写在16开纸上,书写应认真,字迹工整,设计说明书格式参考国家正式出版的书籍和论文编排。

2)论理正确、逻辑性强、文理通顾、层次分明、表达确切,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3)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有目录、摘要、主干内容(按章节编写)、主要结论和参考书,附录应包括程序清单、系统方框图和电路原理图。

4)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有调试实验结果和分析。

5)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按上述设计步骤进行设计的分析和思考内容和引用的相关知识。

6)提交课程设计说明书电子文件和程序清单,程序清单要有明确注释。电子文件命名方式:班级_学号_姓名.doc 例如:04自动化0801班_0800169_李辉

注意:文件名一定严格按照上述命名方式编排,以便于排序查找。

题目2: 变速积分PID控制系统设计

1.课程设计内容

控制对象传递函数为G(s)50,采用TDN-AC/ACS计算机控制技术

(0.2s1)(0.25s1)实验箱为平台,完成变速积分PID控制系统设计。

2.设计要求

2.1数字控制器设计

设计变速积分PID控制器,并在Matlab平台上进行仿真。2.2硬件的设计和实现

1)以8088CPU为基础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包括支持计算机工作的外围电路(EPROM、RAM、键盘、显示、通信端口等)。

2)以ADC0809和DAC0832为模数/数模转换器,设计输入输出通道。3)以试验箱上的运算放大器模块为基础构建对象模型。2.3 软件设计和实现

1)画出系统程序框图;

2)分配系统资源,编写系统初始化和主程序模块; 3)编写变速积分PID数字控制器软件模块; 4)编写A/D转换器处理程序模块;数字滤波程序。5)编写输出控制程序模块; 6)其它程序模块。2.4 系统软硬件调试和实验

在试验箱上搭建试验系统。对所编写的程序进行编译调试,验证控制算法。

3.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3.1 绘制完整电路图,(A3幅面)。3.2 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

1)课程设计说明书应书写在16开纸上,书写应认真,字迹工整,设计说明书格式参考国家正式出版的书籍和论文编排。

2)论理正确、逻辑性强、文理通顾、层次分明、表达确切,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3)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有目录、摘要、主干内容(按章节编写)、主要结论和参考书,附录应包括程序清单、系统方框图和电路原理图。

4)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有调试实验结果和分析。

5)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按上述设计步骤进行设计的分析和思考内容和引用的相关知识。

6)提交课程设计说明书电子文件和程序清单,程序清单要有明确注释。电子文件命名方式:班级_学号_姓名.doc 例如:04自动化0801班_0800169_李辉

注意:文件名一定严格按照上述命名方式编排,以便于排序查找。

题目3: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1.课程设计内容

采用TDN-AC/ACS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箱中的35BYJ46型四相八拍步进电机为对象,设计以8088为核心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2.设计要求

2.1硬件的设计和实现

1)以8088CPU为基础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包括支持计算机工作的外围电路(EPROM、RAM、键盘、显示、通信端口等)。

2)设计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设计以8255为接口芯片的步进电机控制电路。总结步进电机的控制模型。3)以试验箱上的运算放大器模块为基础构建对象模型。2.2 软件设计和实现

1)画出系统程序框图;

2)分配系统资源,编写系统初始化和主程序模块;

3)编写步进电机控制程序,要求能够实现变速运转以及正反向运转; 4)编写输出控制程序模块; 5)其它程序模块。2.3 系统软硬件调试和实验

在试验箱上搭建试验系统。对所编写的程序进行编译调试,验证控制算法。

3.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3.1 绘制完整电路图,(A3幅面)。3.2 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

1)课程设计说明书应书写在16开纸上,书写应认真,字迹工整,设计说明书格式参考国家正式出版的书籍和论文编排。

2)论理正确、逻辑性强、文理通顾、层次分明、表达确切,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3)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有目录、摘要、主干内容(按章节编写)、主要结论和参考书,附录应包括程序清单、系统方框图和电路原理图。

4)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有调试实验结果和分析。

5)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按上述设计步骤进行设计的分析和思考内容和引用的相关

知识。

6)提交课程设计说明书电子文件和程序清单,程序清单要有明确注释。电子文件命名方式:班级_学号_姓名.doc 例如:04自动化0801班_0800169_李辉

微型课程教学设计策略 篇3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高等学校通信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能系统而完整地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结构的分析、应用、设计及开发能力, 为深入学习计算机通信技术、智能仪器的设计打下良好基础。这门课程具有知识面广、内容教多较碎、软件硬件结合、知识点呈网状结构、应用性强、难度大、抽象等特点, 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 不少学生觉得这门课枯燥无味, 凌乱繁杂, 学习兴趣不高, 甚至个别学生在学习结束时, 还未建立起清晰的整体概念, 似懂非懂。笔者承担的南京邮电大学面向全校和通达学院的“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江苏省高校精品课程之一。在该精品课程建设和实施过程中, 作者不断进行教学研究与创新实践,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 针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阐释一些教学心得。

1 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

在“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授课中, 前后内容联系频繁, 容易给人以繁杂的感觉;而CPU、存储器、接口、外设等各自成章, 零零碎碎, 容易给人以零碎的感觉;学生容易把每一章内容独立起来理解和学习, 不能很好地从整体上把握微机系统结构。因此, 对授课内容的组织作一定的改革, 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的讲解中, 多用一至两个学时将整个计算机系统结构讲授清楚, 从结构框图出发, 整体到部分, 然后再回到整体。最终使学生在进入各章节的学习前有一个较明晰的总体概念。并且, 在各章节的授课中注重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内容, 理解本章节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和其他章节内容在总体结构上的联系。

在授课内容安排上注意做到详略得当, 80486CPU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常用外部接口芯片都是重点和难点, 应该仔细讲解。采用多媒体授课, 可配以动画演示。例如, 讲解80486指令的执行过程以及CPU寻址方式时, 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更直观、更形象、学生更容易理解。总线技术、主机系统结构、微机操作系统, 可以简略讲解。另外, 键盘技术、显示技术、打印机原理、软盘、硬盘、光盘等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

微机原理课程所涉及的技术发展十分迅速, 教材难以及时更新, 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注意补充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 补充相关的新生事物介绍。例如, 在讲解CPU工作原理时, 补充现在市面流行的CPU的性能及参数;在讲解主存储器时, 加入内存的发展过程, 以及最新的DDR II技术的内存和DDR III技术在显卡中的应用。这样, 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在采用多媒体教学中, 要注意结合板书。例如, 在每节课开始前通过板书先将上节课的内容进行罗列, 上课开始依照板书进行几分钟的串讲, 所谓“温故而知新也”;在讲述新的内容前, 通过板书先做一个宏观的分析并引出问题焦点, 然后通过多媒体逐个详细阐述;在一个大的问题讲完后, 可以通过板书进行总结。

2 教与学的互动

2.1 教中促学

在课堂教学中提一些关于“为什么”的小问题, 但不急于立即给出答案, 而让学生先自己课后查阅资料, 等过几节课后教师再给出答案, 从而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大学生在课后查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 不会仅限于对某个问题的求解, 而是会涉猎到相关的知识, 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比如, 笔者在讲字符的编码—ASCII码时, 提问“回车符和换行符有什么不同?”或再追问“为什么有的系统只用回车符而不用换行符?”第一次提问时几乎没有学生回答, 过几节课后, 在将汇编程序时, 遇到“0DH, 0AH”时, 再问一次上述两个问题, 这次会有不少学生回答, 说明他们下去查找过资料了。这时, 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请大家在后面实验课上机时编写程序验证一下!”往往在刚下课就有不少学生向老师要汇编程序运行环境, 这样, 在实验课刚开始, 经常就有学生要求老师检查本次实验内容!他们已经提前完成了实验内容, 而且编程方法不局限于课堂内容。对这样的学生可以进一步鼓励他们说一下自己的程序设计思想, 然后再检查一下他们对老师授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以便他们有的放矢的学习。

2.2 教与学的共进

由于“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门课程内涵较大、内容教多较碎、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 部分学生觉得这门课枯燥无味, 上课听不懂, 容易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因此, 在上课过程中要经常提问, 一方面可以检查学生的接受情况以调整教学进度, 另一方面, 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由被动听课转向主动接收, 同时学生的注意力也得到集中。对一些对本课程感兴趣的学生, 可以给予一些新的课题, 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比如在学习汇编程序设计部分时可指导其编写一些难度稍大的程序;在接口技术部分, 可以指导学生去查找课外其他的一些接口芯片的资料。

2.3 讲练结合

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对这门课程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仍然感觉到这门课程确实是一门比较难教、也比较难学的课程, 主要表现在老师费劲大 (64学时) , 但学生 (期末卷面) 成绩不够理想。因此, 平时在上课过程中要注意所学知识的及时巩固, 除了作业以外, 对知识难点或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经常做一些课堂小练习, 讲练结合, 可集体练习, 也可以鼓励个别学生到黑板上来做, 发现问题, 及时指正。

2.4 结合实例

讲解理论的同时, 加入适当的实际例子, 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论的理解, 提供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 讲解“模”的概念时可结合“千年虫”的例子;讲解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时, 可以举一个补码运算的例子, 让学生理解程序设计过程的同时又体会到了计算机运算的优点;讲解可编程计数器8254时, 可以讲解8254实现数码管定时或演示利用系统8254实现歌曲演唱的例子, 使学生掌握8254工作原理的同时, 又了解了它在实际信息领域的应用。在讲解“基于中断的字符串显示”实验时, 可引发学生去思考食堂刷卡机上数字显示原理和交通路口红绿灯以及时间显示原理。

再例如在讲述计算机中断概念时, 首先举了一个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某人正在看书, 突然电话铃响了, 去接电话, 这时又有人敲门, 会放下电话去开门, 之后继续接电话, 接完电话后再继续看书, 这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 自然知道这是个中断过程, 告诉学生其中的突发事件在计算机中断过程中叫中断源, 上述过程是中断嵌套, 中断后继续回到原来工作的位置就是断点, 发生中断原因是有中断源到来, 使原本非常抽象的内容生动化、具体化, 加深了理解。

3 实验教学改革

现有的实验教学中, 授课模式基本是沿袭老一套的方式: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与步骤和实验注意事项等等。实验内容过于紧贴理论教材, 验证性实验居多。为了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实验内容在保持验证性实验的同时需增加一定数量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使实验内容多样化, 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例如把中断控制器8259A芯片与并行芯片8255芯片相结合, 动态的显示学生的学号。实验中可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中断源是什么”、“中断向量的地址是什么”等问题, 另外, 实验可只给出部分数字的字型码, 其他的字型码由学生自己去研究和探索。

实验模式从集中固定的实验课向开放式模式转变。实验室全天向学生开放, 实验教师和一部分实践能力强的理论授课教师都参与实验指导。非课余时间学生可提前向实验教师预约实习时间和场所, 而课余时间随时可以到实验室做试验。这样, 学生可以完成基本的实验课程, 并且能够进行课外的科技活动, 提高了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

4 结束语

高等教育把培养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作为重点来抓,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及时了解新技术、掌握新知识, 采取多种途径, 不断充实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摘要:该文从高等教育对通信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培养要求出发, 对《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实验等方面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教学改革,能力培养,微机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参考文献

[1]王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4) :245-246.

[2]门洪, 曹生现, 冯玉昌, 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科技信息, 2007 (22) :11-12.

[3]周佩玲, 彭虎, 傅忠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4]孙力娟, 等.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微型课程教学设计策略 篇4

一、微型学校和微型班级的特点

1. 办学氛围不浓。

学生少了,校园静得像无人似的,清清冷冷,没有了喧哗,没有了追逐,没有了歌声,没有了课堂上热烈的气氛,没有了运动场上壮观的场面;教师少了,教研氛围不浓厚了。

2. 教育资源难以合理配置。

学生少了,按比例配备教师,将会出现结构性短缺,教师人数少了,岗位却不少,比如音体美以及某些服务管理岗的教师较难配备,有时只能兼职。

3. 教师能关注所有学生。

教学上,学生少了,教师能够关注所有的学生,便于分层指导,帮助学困生,这是有利的一面。

二、应对微型班级的管理与教育教学策略

1. 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

学生少了,工作量似乎轻了,但工作的难度加大了,班额小了,工作的担子更重了。学校管理者及教师一定要摒弃过得去的思想,减少随意性,在思想深处能适应微型班级,做到大班小班一样看,班小了重视程度不减,工作环节不省,工作热情不减,责任不减,信心不减,态度不变,常规不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不变,这是做好微型班级工作的前提。

2. 面对现实,因地制宜,努力营造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生活氛围,促使学生动起来,气氛活起来。

过去学生多,活动易开展,有竞争有比较,每项活动都能搞得热热闹闹,就连教学也因平行班多而活动纷呈,争先恐后。而今,平行班没有了,班级之间的竞争没有了,校级间的平等竞争性的活动不好开展,这就需要动脑筋想办法创造性地开展一些活动。一是活动的形式要灵活,尽量组织一些小型便捷的家庭式活动,可借鉴过去家庭中父母姊妹间讲故事、踢毽子、丢手绢、捉迷藏、猜谜语、跳绳子等形式,赋予新的内容,这些活动人数不论多少,随时随地都能开展,且乐趣横生;二要注重人人参与,改变过去大班情况下一部分学生参与活动,大多数人成为旁观者的状态,使每个人都能得到锻炼,都能融入活动之中,都能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都能体验成功和挫折,家庭式的活动大多是人人参与且无拘无束;三要使活动主题突出,内容集中,每次活动有一点收获,不能为活动而活动,变成玩乐,毫无目的,而要通过开展一些活动,给班级带来一些生气,营造一些氛围,给学生带来一点活力,同时也给每个学生发挥特长的机会,使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得到合理的发展,使学生在愉悦中增智、增知、长见识、提能力。

3. 要给每个学生公平的爱。

做到对每个学生,不管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不管是家庭条件富裕还是贫困的,都能一样用心,给予一样的关心,一样的帮助,一样“用力”,使每个学生感到公平;一样“用口”,教师的表扬批评对每个学生都一样真诚,一样温馨,不能有同一教室下实则两重天的感觉,特别不能对学困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讽刺挖苦,而对好学生甜言蜜语,使每个学生从教师的语言中感到温暖;一样“用手”,教师批改作业,帮助学生,辅导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应一样的态度,手中握着一把尺子;一样“用眼”,使每个学生从教师的教态、表情、眼神中都能感受到公平和真爱,每个人学习生活在这样的班里都感到一样的开心。

4. 教学上要做到分层施教,精准帮扶,为每个学生助力。

小班教学,教师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关键是对学生要有充分的了解,对学生的需求要心中有数,然后在备课时对每个学生通过完成怎样的作业,给予怎样的方法,达到什么目的,都要有精心的准备。还要注意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时随时产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好学生能充分发展,学习吃力的学生也能正常达标,对学困生要给予特别关心,变换形式,耐心地辅导,留足思考的时间,耐心等待他们掌握所教内容,使他们不自卑,有信心。

摘要:随着一些农村地区生源的减少,出现了许多微型学校和微型班级,给教育改革和均衡发展带来了新的课题,一线的管理者和教师必须努力探索应对农村微型学校和微型班级有效的管理和教育策略。针对微型班级的特点,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努力营造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生活氛围,吃透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公平的爱,分层施教,精准帮扶,争取家长的配合,确保微型班级学生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

关键词:微型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策略

注释

微型课程教学设计策略 篇5

《微机原理》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专业、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且该课程相对专业性理论的要求比较高, 所以比较抽象;又是《自动控制》、《计算机组成原理》、《嵌入式原理及开发应用》等课程的后继课程的基础, 要求学生对此门功课的学习能够扎实、劳固的掌握, 可是学习过程比较困难, 如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只以课堂理论讲述为主, 而忽略了实际实验操作, 这样就让学生感觉到课程的枯燥乏味, 并且理论只是口头论述, 只能讲解表面的知识, 无法让学生做到更深入的了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理论的充分认识、劳固掌握, 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Proteus软件, 对增强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利用这款软件的仿真性能, 让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 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所学知识, 从而这款软件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Proteus软件是英国Labcenter electronics公司出版的EDA工具软件 (该软件中国总代理为广州风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它不仅具有其它EDA工具软件的仿真功能, 还能仿真微处理器及外围器件[1]。

1 几种教学方式比较

信息化新时代下电子原件多样化, 电路的多样化已是一个快速发展趋势, 软件硬件更新换代之快更是令人惊叹。微机原理教学课程本身的教学内容涉及到的知识非常广泛, 在教学过程的讲述也是比较抽象的, 并且不容易做到有效的实际演示, 这样一来学生吸收教学知识的能力大大降低, 从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像一些稍微复杂一些的电路知识, 如果只是通过画图的办法不但消耗时间并且浪费精力, 如果用PPT的形式进行教学演示, 对于整个教学内容来说也只是一个模糊的概述, 类似这样的软件实际教学效率非常有限。随之面临的硬件教学课程局限性的弊端就不可掩盖了。在这种传统的教学实例演示过程中, 学生接收的只是一些枯燥千篇一律的内容, 所以不能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

1.1 焊接时代的教学不足与优势

《微机原理》原生态的教学时代要算是通过焊接来去追求深刻地理解理论, 验证理论, 从实践中检验真理, 习得真理。科学本省就是自然界的“道”:法则, 一定事物在一起就能产生一定的现象, 《微型机原理》亦是一门精神奇妙的科学。对于传统的焊接时代的教学, 老师教学不能借助事物很好地形象化的表达, 学生面对海量的模糊理论的概念以及繁琐焊接试验操作, 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有很大的副作用, 同时这种通过焊接方式来练习对硬件资源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任何事物都有利与弊两方面的存在, 焊接时代《微型机原理》教学也一样, 这种原生态的教学方式所有形象化教学的限制和硬件时间的巨大花销及不利于学生新思路创新的产生和实践, 然而它也存在不容忽视优势:教与学都最接近本质时间, 教和学都直击实践, 与当大量理论少实践的教学模式下, 这种方式无疑是直接接近本质。

1.2 实验箱时代教学的弊端与优势

相对传统焊接年代的教学形式有了很大提高, 学生可以通过更统一的电子模版———实验箱, 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实践方面有了很大地积极促进作用。教师通过实验箱能更形象化, 具体化地描述理论和实践理论, 可重塑性好, 学生容易试验, 这种比较统一电子模版也让学生的思路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能够好地激发学生新奇思维产生和新事物的创造。然而这种比较统一的助教助学的电子模版的产生使教学有点远离了具体实践的本质, 学生只能机械地按照实验箱上有限的资源来完成有限的实验, 有点远离了硬件操作的本质。

1.3 Proteus时代教学的优势

Proteus是世界上著名的EDA工具 (仿真软件) , 从原理图布图、代码调试到微处理器与外围电路协同仿真, 一键切换到PCB设计, 真正实现了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设计。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将电路仿真软件、PCB设计软件和虚拟模型仿真软件三合一的设计平台, 其处理器模型支持8051、HC11、PIC10/12/16/18/24/30/Ds PIC33、AVR、ARM、8086和MSP430等, 2010年即将增加Cortex和DSP系列处理器, 并持续增加其他系列处理器模型。在编译方面, 它也支持IAR、Keil和MPLAB等多种编译器。具体优势表现在以下一个方面:

一是, Proteus电路设计仿真软件功能完善, 可对一般的电路及各种电路应用程序 (如单片机程序) 进行仿真模拟。以前普遍使用的EWB, 其界面, 仪表功能、信号发生器等都不如人意。Proteus电路设计仿真软件功能非常完善, 其应用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发光电极管、灯泡、数码管等器件的可发光和开关的可开闭及扬声器的可发声, 实物店鲁能观察到电路现象等, 这些功能通过Proteus都可实现。 (2) 各种电源包括直流、交流;信号源包括正弦波, 矩形波。是哪较薄, 尖脉冲, 音频信号;电压, 频率和其他各种参数都可根据需要通过Proteus设定。 (3) 具备各种仪表:微伏表、毫安表、安培表等电压表;频率计:四踪示波器等。总之, 实验室里所需要的元器件, 仪器仪表都配备完善, 最基本的元器件功率、耐压、外形的差别都能体现出来, 并可进行四踪示波器四路信号的实时比较。其设备之齐全, 功能之完善, 与以往所使用的软件比较效果更加明显。

二是, 投资少, 损耗为零, 紧跟市场。一套常规多媒体示教平台, 装上Proteus软件就可以使用———成本为零。由于其安全性能好, 实验设备损耗为零, 不会出现因学生的误操作损坏仪器设备的情况、能节省大量的时间用于实验的准备和调试, 并可以进行升级, 完全可以与企业的需要保持一致。

三是, 直观、真实, 可以显示演示的内容和过程, 与真实的试验相比毫不逊色, 却有更多的灵活性及更准确的数据参数。用户甚至可以实时采用诸如RAM, ROM, 键盘, 马达, LED, LCD, AD/DA, 部分SPI器件, 部分IIC器件。基于原理图的虚拟原型上编程, 再配合显示及输出, 能看到运行后输入输出的效果。配合系统配置的虚拟逻辑分析仪、示波器等, Proteus建立了完备的电子设计开发环境。

四是, 拥用多媒体数学平台进行教学, 与纯理论数学相比,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感性认识的增加, 学生更容易理解, 可有效地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 通过Proteus的演示进行问题发现式、验证总结式教学使学生顺利消化每一节课的知识。

2 Proteus+8086虚拟实验平台

Proteus是英国Labcenter公司开发的电路分析与实物仿真及印刷电路板设计软件, 它应用于Windows操作系统, 可以仿真, 分析各种模拟电路与集成电路。。该软件提供了大量模拟与数字元器件, 外部设备及各种虚拟仪器, 并具有对常用控制芯片机器外围电路组成的综合系统的交互仿真功能。

Proteus提供多种多样型的虚拟仿真模型, 例如VSMC for 8051, VSM for AVR, VSM for ARM7/LPC2000, VSMfor PIC11/12/16/18/24/33, VSM for HC11及VSM for MSP430等。Proteus 106强大的设计与仿真功能被广泛应用在数字电路, 模拟电路, 单片机, 嵌入式系统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和实验中。但是, Proteus在微机原理教学中的应用却鲜为少见, 这主要是因为以往的Proteus版本缺乏对微机原理课程所设计芯片的支持。直至2009年, Labcenter公司推出了VSM for 8086平台及Proteus7.5 SP3软件, 支持8086微处理器与8255, 8253, 8251等接口芯片的系统仿真。Proteus为8086微处理器设定了一些默认值, 同时也可以通过“编辑元器件”功能对8086模型的多种属性进行修改, 如表所示。此外, 8086模型支持将源代码的编辑和编译整合到统一设计环境中[2]。

2.1 在《微机原理》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在讲述《微机原理》课程的接口芯片时, 为了能让学生掌握芯片的功能、结构及引脚, 需要借助相应的实例进行讲解。8086的中断系统相对比较复杂, 讲解起来不容易讲明白, 但借助Proteus通过图示的形式, 讲起来就比较直观, 而且学生的记忆也比较深刻[3]。如1所示, 采用中断方式完成数据的输入输出传送。

这样对程序的编写流程很容易理解。

2.2 Proteus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

单片机的学习采用项目化的教学形式, 在教学中引入“以培养关键能力为核心”的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每节课都围绕着一个特定项目展开, 用项目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在项目教学中, 教师围绕具体项目以模块方式组织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 在实践中学习这门课。教师不再把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教育的唯一目标, 或者说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 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与手上做的结合起来。学生在寻找这个结果的过程中, 学会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进而增强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 最后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 项目教学法有效地建立了课堂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能将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 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应用项目式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软件硬件结合, 也就是将程序和外围电路相结合。采用虚拟仿真技术Proteus软件, 则不用制作具体的电路板就能够完成以上工作, 使项目实现更加方便经济[4]。

将Proteus引入单片机课堂教学首先, 在单片机课堂教学中采用Proteus, 可以进行大量实例演示, 将原本用语言不便描述的内容直观地展现出来, 一目了然, 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教师可以开发教学演示项目, 制作一些典型的应用系统, 比如流水灯、交通灯、数字钟等, 让学生对单片机应用系统有一个感性认识。而且Proteus具有用色点显示芯片管脚状态的功能, 在仿真过程中, 引脚上的有色小方块显示其状态, 红色表示高电平, 蓝色表示低电平, 灰色表示浮空, 黄色表示冲突 (如两个器件同时向总线上传送数据) 。这给用户调试、演示带来方便, 教师可通过单步调试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引脚的高低电平变化。其次, 采用Proteus有助于明确概念, 解决难点。在单片机教学中, P0口作为准双向口的这个概念以及如何应用、中断如何产生、LED灯的位选和线选如何区别等都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可以通过Proteus的演示让学生掌握清楚。例如:中断优先级是教学中难以掌握的问题, 以往学生在课堂听不懂, 课后也搞不清。现在用Proteus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仿真, 学生也参与操作, 显示直观清晰[5]。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 不仅学懂了, 主动性也明显提高, 效果很好。

Proteus仿真软件打破了学习的时间限制, 开拓了学习的空间, 只要有一台电脑, 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 在自己的PC上随时进行仿真实验。采用Proteus仿真软件, 既节约大量昂贵的实验仪器费用, 还能避免真实实验或操作所带来的各种危险, 和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仪器仪表的损毁。在单片机课程要求的实验基础上, 可以进一步开展实验室开放性教学, 主要包括两种开放形式:一是, 学生在实验课上没有完成的实验内容, 或对做过的实验存在疑问;二是, 处于对单片机的兴趣, 或在原有单片机学习的基础上, 在老师的指导下, 自己动手, 完成单片机系统的设计、焊接、编程、调试及分析等工作[6]。允许学生在业余时间进行预约实验, 同时向自己有微机的学生提供仿真所需软件资源, 开阔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空间, 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小组活动。

2.3 在实训中的应用

传统的微机原理仿真实验主要采用硬件仿真电路箱的模式, 试验箱大量的辅导信号线, 如地址译码器电路, 数据线, 读写线等已经进行了集成, 这样学生在做实验时, 只能贼既定的框架中进行各种演示实验, 从而限制住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另一方面, 由于硬件实验室一般不是开放式实验室, 因此学生很难在实验课前进行很好的准备工作, 尤其是在硬件电路方面, 从而在实验过程中用大量的时间进行电路连线的检查工作, 影响实验效率。

而通过Proteus仿真软件, 学生能过在课前进行很好的电路设计, 进行初步的软硬件之间的联合调试, 如果在仿真过程中出现问题, 能够很好地利用仿真软件的调试工具进行各个硬间设备的检测与调试[7]。在做好准备工作后, 进行实验课时, 可以把软件仿真的结果直接应用到硬件试验箱中, 能够很好地验证从仿真到真是应用的整个流程, 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有效地提升实验效果。

3 结束语

使用Proteus软件进行系统仿真设计, 是虚拟仿真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运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电路设计能力及仿真软件的操作能力;在《微型机原理》课程设计中, 我们使用Proteus开发环境对学生进行培训, 在不需要硬件投入的条件下, 学生普遍反映, 对《微型机原理》的学习比单纯学习书本知识更容易接受, 更容易提高。实践证明, 在使用Proteus进行系统仿真开发成功之后再进行实际制作, 能极大提高单片机系统设计效率。在实践教学中, 传统方法多数是利用硬件试验箱来完成, 这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借助Proteus可以辅导教师的教学, 对学生进行实验,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等都有很大的帮助。为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促进理论和应用的结合, 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选择仿真软件Proteus, 进行汇编程序的调试和演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Proteus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胡建波.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基于Protues仿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2]陈越, 顾晖, 等.Proteus虚拟仿真在微机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应用, 2012 (01) :106-108.

[3]刘邹, 丁青青.基于Proteus的硬件在回路仿真[J].计算机仿真, 2009, 26 (2) .

[4]王宁, 陈铖.非计算机专业“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8 (24) .

[5]彭伟.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100例[M].北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6]少航, 李山, 苗亮亮, 等.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仿真[J].现代电子技术, 2007 (6) .

上一篇:微分方程的求解下一篇:个人资产业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