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使用与大学生活

2024-09-25

微信使用与大学生活(共8篇)

微信使用与大学生活 篇1

为了解大学生的微信使用情况,本次调研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5份,有效回收率为99.2%。并按照性别、年级、专业层面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男生189人,女生196人;大一学生90人,大二学生102人,大三学生98人,大四学生95人;文史类学生235人,理工类学生150人。调查结果显示,微信的使用率为100%。

一、微信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

微信提供了全新的社交方式,与人沟通时具有即时性和私密性,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其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容易因过度使用而形成依赖,对大学生的学业与人际交往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微信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 拓宽了获取知识的渠道。

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已不再局限于课堂。微信朋友圈中,有价值的文本、视频、新闻等资讯比比皆是。同时,微信推出公众订阅号功能,学生可依照自身的兴趣、专业订阅自己喜欢的公众号,实时获取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并进行互动。这些功能有利于大学生获取优质信息资源,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

2. 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迫切希望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通过朋友圈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发表”出来,既可以让内心的低迷情绪得到排解,也可以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使自我价值得到实现,从而获得认同感。

3. 成为日常生活的助手。

微信版本的不断更新与功能的不断完善,除了具备即时通讯功能以外,还先后推出了许多方便人们日常生活的模块,如微信购物与支付、滴滴打车、话费充值、微信红包、转账、翻译单词、订票、游戏娱乐等。这些实用的功能不仅满足了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

(二)微信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 过度依赖微信,影响人际交往。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当手机不在身边时,认为微信上有未读消息的集中在“经常”和“总是”两个阶段,共占比例63.5%;而选择“有时”和“很少”的分别只有17.2%和19.1%,所占比例相对较少。由此可见,大学生普遍对微信产生依赖。在385份问卷中,有314名大学生在聚会中使用微信,占81.6%。这也是源于对微信的依赖程度过高,长期处在虚拟世界中,以至于在现实的群体交往中产生逃避、无所适从的尴尬表现。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微信加以利用,就有可能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加重内心的孤独感。

2. 占用学习时间,影响学业。

通过调查大学生上课时是否使用微信的结果显示,受访者中只有29.8%的大学生表示上课不使用微信,而70.2%的大学生在上课时都会不同程度地使用微信。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掌握本领的关键时期,过度使用微信会导致成绩下滑,影响学业。另外,长时间接受大量碎片化的信息,会导致思考力下降,影响深度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3. 接收负面信息,误导价值取向。

由于社会经验不足,有时无法辨别微信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如社会中的贫富差距大、就业压力大等,甚至是校园内的一些不足,如宿舍断电、停水、食堂饭菜难吃等,都可能被大学生无意识地用转载和热议等方式无限放大。如果大学生经常接收网络上的负面信息,其价值取向就可能受到误导,进而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4. 轻信陌生人,存安全隐患。

微信的“摇一摇”“附近的人”等功能,很容易让大学生在与陌生人交流时丧失警惕性,畅所欲言,这样做的危险很大。因为大学生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一些不法分子便会打起主意,而自我防范意识不强的大学生很容易造成信息泄露、暴露隐私,甚至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二、对大学生合理使用微信的建议

(一)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寻找生活乐趣

微信并不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全部,应当合理利用。在交往中,打破一对一的交流方式,多参加微信群组讨论;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培养自己的爱好,丰富课余时间,从内心减轻对微信的依赖,体验现实生活中交往的乐趣。

(二)适当自我约束,合理分配娱乐与学习的时间

作为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有效控制上网时间,在学习和娱乐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平衡。对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有效控制自己,不要过度依赖手机。同时,合理规划自主学习时间,根据计划严格要求自己。大学生必须合理使用微信,才能扬长避短。

(三)面对负面信息,做到理性判断

大学生每天接收大量的信息,有积极向上的,但也不乏负面信息。微信中传播的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证,因此,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与海量的信息,必须要理性对待,沉着判断,不轻信也不轻易传播。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绿色健康的新媒体环境,才能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交友需谨慎,不可轻信他人

大学生应该增强安全意识,学习网络安全知识,面对陌生好友既要以诚相待,更要提高警惕不泄露个人信息,如银行账号与密码等敏感信息,理性交友,不轻易与陌生人见面,以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师范大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利有弊。但在调查中,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合理使用微信,则利大于弊。由于此次调查样本有限,不足以代表所有大学生,笔者今后将会更加注重知识的积累,逐步扩大研究范围,得出更加准确客观的调查结果。

摘要:微信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本文以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并作出归纳分析,针对调查结果尝试给出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微信,大学生,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晶.微信营销:数字时代出版营销渠道探析[J].新闻界,2013(20):50-52.

[2]段鹏.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64-65.

微信使用与大学生活 篇2

1.你是男生女生?

A.男B.女

2你的专业是

A.理工院系

B.人文院系

C.社科院系

2.是否使用微信

A.是 B.否

3.使用微信多长时间了?

A.5个月以下;B.一年;C.1-2年;D.2年以上

4.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间是

A.1小时以下;B.1-2小时;C.2-3小时;D.4小时以上

5.平均每天使用多少次?

A.1-2次

B.3-5次

C.5-10次

D.10次以上

6.微信好友数量是

7.A.10-50个;B.50-100;C.101-200;D.200-500;E.500以上

8.A.B.C.D.E.9.A.B.C.D.你上微信主要是为了什么? 和朋友聊天 刷刷朋友圈 看订阅号消息 玩微信游戏 其他 最常使用的微信功能是 免费发送文字信息 免费发送图片 语音 群聊

E.F.G.H.I.J.摇一摇 漂流瓶 附近的人 朋友圈 视频聊天 其他

10.关注多少个微信公众平台?

A.1-5个;B.5-10个;C.11-20个;D.20个以上

11.最常关注的微信公众平台是哪一类?(多选)

A.社会媒体

B.娱乐休闲

C.生活旅行

D.学习工具

E.活动公益

F.生活/健康

G.明星/明星

H.创意科技

I.新闻资讯

J.搞笑/玩乐

12.为什么会关注这些公众号?

A.关注热点问题

B.获取优惠/独家信息

C.娱乐/打发时间

D.拓宽视野/人际交流

E.其他

13.你喜欢的公众账号内容?

F.以文字为主

G.图文结合H.以图片为主

I.加载语言

J.加载视频

13.通过什么方式知道这些微信公众账号的?

A.朋友推荐

B.微博上看到的C.官网上的消息

D.已经关注的其他账号推荐

E.其他社交网站的信息

F.其他

14.取消关注过微信公众账号吗?

A.有 B.没有

15.为什么会取消关注?

A.发布的内容不够吸引人

B.关注公众账号太多,看不完

C.当初关注只是为了抽奖等优惠活动

D.发布资讯太多,且自己需要的内容太少 E.其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16.你觉得什么样的微信公众平台最能吸引人?(多选)

A.内容丰富精彩

B.形式多样

C.资讯符合自己需要

D.实用性强

E.多搞优惠活动

F.有趣好玩

G.功能多

H.内容简单清晰

17.你一般看订阅号信息的时间是?

微信使用与大学生活 篇3

关键词: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使用动机,传播效果,习惯动机

一、前言

微信公众平台 (wechat public platform) 于2012年8月23日正式上线, 由腾讯公司开发, 主要是面向企业、政府、媒体、名人利用公众账号进行的一对多的自媒体活动。微信公众平台的口号是“再小的个体, 也有自己的品牌”, 拥有公众账号的组织或个人可以借此渠道, 推送消息, 传播品牌, 既减少了宣传成本, 又提高了品牌知名度。

2012年底至2014年间, 各所高校也纷纷抢滩登陆, 主要针对校内师生提供新闻推送、资讯查询、娱乐消遣等服务。虽然当前高校微信平台的数量与类型发展非常可观, 但存在着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无论同校之内, 还是异校之间, 微信平台的界面和功能都大同小异。以湖南省为例, 中南大学共有20个官方认证的微信平台, 但内容不外乎“信息查询”、“个人服务”、“生活娱乐”, 同时, 湖南省三所重点高校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的微信平台提供的功能服务也无甚差别。

在经历了迅速扩张的乱象后, 明确目标受众的需求是高校微信平台制定精准的战略定位, 保持快速稳定发展的前提。基于此现实原因, 本研究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框架, 从使用动机的角度出发, 以中南大学为具体研究对象, 试图回答三个问题:第一, 大学生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主要动机是什么?第二, 大学生的使用动机对他们的使用行为有什么影响?第三, 大学生的使用动机在使用过程中是否获得了满足?

二、使用动机的划分

“使用与满足”研究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 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 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 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1973年卡茨、格里维奇和哈斯将大众媒介视为个人用以联系 (或隔离) 他人的工具。从有关大众媒介的社会及心理功能的文献上 (大多是推测的) , 他们选出35种需求, 并将其分成5类:1.认识的需要:获得信息、知识和理解;2.情感的需要:情绪的、愉悦的或美感的体验;3.个人整合的需要:加强可信度、信心、稳固性和地位;4.社会整合的需要:加强与家人、朋友等的接触;5.舒解压力的需要:逃避和转移注意力。

在“微信公众平台使用动机”这一主题下, 本人对中南大学50名使用过中南微信平台的大学生进行无结构访谈。结合卡茨的划分法, 最终将大学生的使用动机分为5类:1.认知动机:了解校内资讯与查询个人信息;2.互动动机:增进线上线下互动交流;3.舒压娱乐动机:转移注意力, 短暂休息放松;4.情感动机:满足个人体验新技术的好奇心或某种兴趣爱好;5.习惯动机:属于日常习惯, 不具有特定目的性。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自2014年5月完成的一项对中南大学学生的问卷调查, 被访者为使用过中南微信平台的学生, 有本科生和研究生, 专业包括人文社科和理工科。共发放320份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300份, 完成率为99.33%。

1.自变量

本研究以使用动机为自变量, 共划分为5种类型, 认知动机、互动动机、舒压娱乐动机、情感动机和习惯动机。调查中, 对应使用中南微信平台原因的矩阵量表题 (1-5分制, 从完全不符合=1、不符合=2、一般=3、符合=4、完全符合=5) 。5种动机在问卷中表述为5个原因: (1) 认知动机:“了解校内资讯, 查询个人信息” (M=3.90, SD=0.77) ; (2) 互动动机:“增进线上线下互动交流” (M=2.97, SD=0.84) ; (3) 舒压娱乐动机:“获得放松娱乐” (M=2.73, SD=0.68) ; (4) 情感动机:“满足好奇心或兴趣” (M=2.90, SD=0.74) ; (5) 习惯动机:“日常习惯或登陆微信时顺便浏览” (M=3.13, SD=0.69) 。

2.因变量

研究的因变量包括大学生的使用行为和使用态度。具体来说有: (1) 使用媒介 (多选题, 选中此项=1, 未选中此项=2, 电脑 (M=1.25, SD=0.435) 、手机 (M=1.89, SD=0.324) 、平板电脑 (M=1.70, D=0.459) ) ; (2) 使用时段 (多选题, 选中此项=1, 上午6-12点 (M=1.96, SD=0.256) 、中午12-14点 (M=1.70, SD=0.456) 、下午14-18点 (M=1.95, SD=0.226) 、晚上18-24点 (M=1.56, SD=0.498) , 凌晨0-6点 (M=1.91, SD=0.341) ) ; (3) 使用频率 (单选题, 1-6分量表题, 每月一次或更少=1, 每月两到三次=2, 每周一次=3, 两到三天一次=4, 每天一次=5, 每天多次=6, M=3.32, SD=1.317) ) ; (4) 阅读方式 (单选题, 1-5分量表题, 完全不符合=1, 不符合=2, 一般=3, 符合=4, 完全符合=5, 仔细阅读 (M=2.52, SD=0.925) ;大致浏览 (M=3.69, SD=0.963) ;基本不看 (M=2.45, SD=0.902) ) ; (5) 阅读内容 (多选题, 选中此项=1, 个人信息查询 (M=1.26, SD=0.484) 、校园信息查询 (M=1.27, SD=0.454) 、校园新闻 (M=1.31, SD=0.462) 、校园公告 (M=1.40, SD=0.598) 、校园文娱 (M=1.62, SD=0.517) 、生活服务 (M=1.71, SD=0.466) 、校外讯息 (M=1.75, SD=0.444) ) ; (6) 使用态度 (多选题, 1-5分量表题, 完全不同意=1, 不同意=2, 一般=3, 同意=4, 完全同意=5, 共有正负两面四个选项, (1) 微信平台浏览信息方便快捷 (M=3.83, SD=0.56) ; (2) 微信平台的信息对个人有帮助 (M=3.86, SD=0.04) ; (3) 内容版面缺乏吸引力 (M=2.84, SD=0.11) ; (4) 使用微信平台挤占学习时间 (M=2.18, SD=0.04) ) ; (7) 满意度 (1-5分制, 从完全不满意到完全满意, 考察5种使用动机的满足程度, (1) 信息推送查询功能 (M=3.81, SD=0.52) 、 (2) 互动交流功能 (M=2.80, SD=0.74) 、 (3) 娱乐功能 (M=2.95, SD=0.54) 、 (4) 猎奇功能 (M=2.80, SD=0.61) 、 (5) 习惯功能 (M=3.22, SD=0.22) ) 。

3.控制变量

人口统计变量包括:性别 (男性=1, 男性占68.8%) , 年级 (1-5分制, 大一=1到研究生=5, M=2.21, SD=0.98) , 院系 (理工科=1, 理工科占66%) 。

四、研究发现

第一个问题试图明确大学生使用微信平台的主要动机, 基于表1中的描述统计结果, 均值大于3 (完全不符合=1、不符合=2、一般=3、符合=4、完全符合=5) 的使用动机有认知动机 (M=3.90) 和习惯动机 (M=3.13) , 因此, 大学生的主要使用动机就是认知动机和习惯动机, 其中, 认知动机最强, 也就是说, 了解校内资讯, 查询个人信息仍然是现阶段大学生使用微信公众平台最主要的需求。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这一需求与个人利益的相关度最高, 如获取校内竞赛通知, 奖学金公告, 查询四六级成绩等。而习惯动机位居第二, 越来越多大学生是基于日常习惯使用微信平台, 如登录微信时顺便浏览一下, 习惯动机实际上并不能算是具有真正的目的性, 属于一种比较被动, 弱意识性的使用动机。互动动机、情感动机和舒压娱乐动机都小于3, 不属于主要动机。反映了大学生使用微信平台大多不是出于加强互动, 获得放松娱乐, 满足情感需求的目的。

问题二探讨的是使用动机对使用行为的影响, 换句话说, 大学生的哪些使用动机对其使用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强。表2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认知动机与习惯动机对使用行为具有较强影响。其中, 使用动机与使用媒介不具有相关性, 而使用时段、使用频率、阅读方式、阅读内容和使用态度都与认知、习惯动机存在相关性。也就是说, 大学生的认知动机与习惯动机会对其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时段、频率、阅读方式、阅读内容、态度产生较大影响, 而其他三种动机, 互动动机, 舒压娱乐动机和情感动机则影响较弱或几乎不具有影响力。

注:**在0.01 (双侧) 水平上显著相关, *在0.05 (双侧) 水平上显著相关。

问题三研究的是在使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过程中, 大学生的使用动机获得满足的程度。满意度均值大于3的 (完全不满意=1, 不满意=2, 一般=3, 满意=4, 完全满意=5) 仍然是认知动机 (M=3.81) 和习惯动机 (M=3.22) 。因此, 大学生的5种使用动机中只有认知动机和习惯动机获得了满足。而互动动机、舒压娱乐动机和情感动机尚未获得满足。

五、结语

本研究试图从使用动机的角度研究目前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效果。笔者考察了5种使用动机及其对使用行为的影响, 并进一步探讨使用动机的满足程度。研究发现,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主要使用动机是认知动机与习惯动机, 它们对大学生的使用行为产生较大影响, 并在使用过程中获得了满足。因此, 总体而言当前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效果已经基本达到, 即满足了用户的主要使用需求。然而, 这种满足程度仍然流于表层, 传播效果依然极为有限。

(一) 校园新媒体的发展窘境

当前, 在全社会的新媒体浪潮下, 高校新媒体也迅速发展, 然而处境尴尬。无论是校园微博平台还是微信平台都长势平平, 依然扮演着信息“公告栏”的角色, 满足着学生最基本的认知需求, 与整个社会背景下新媒体的强劲发展势头相脱节。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被称为“精简版校园网”、“移动版BBS”、“青春版新闻客户端”, 可事实上, 论新闻量它比不上校园网, 论服务功能它比不上校园助手, 论互动娱乐它比不上校园论坛和贴吧。与新媒体严重威胁传统媒体的大局相悖, 在今日的高校中上演的却是传统校园媒体仍然占有绝对优势, 极大限制了校园新媒体的生长空间。

然而, 此时下断言为时尚早, 毕竟校园新媒体还处于诞生期, 普遍成立不过一两年, 在学生中还未占据大半份额。例如:截止至2014年3月, 中南大学微信公众平台拥有用户数7000人, 在50500名在校生中仅占13.86%。媒介进化史表明, 传播技术与社会之间是一种动态的互动关系:一方面, 社会需要导致了对过时技术的排斥和对新技术的刺激;另一方面, 与过时技术有关的社会压制因素会延缓新技术的扩散。高校新媒体即是如此, 一方面受到外界的新技术刺激和内部的对于新技术的需求, 另一方面又被校园传统媒体校园网、论坛、贴吧等限制。吴廷俊和韦路教授在《传播技术的演进模式及其与社会互动的关系》一文中, 提出在某种特定技术的纵向发展过程中, 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可以分为三个不同阶段:诞生期、成熟期和过时期。高校新媒体现阶段正是处在诞生期中, 在这一阶段, 社会因素对技术的影响大于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因此以中南大学微信公众平台为例, 它受到用户认知动机的影响, 因而其内容主要是为满足此动机的新闻推送和信息查询。这一时期的新技术处于实验阶段未经采用和扩散, 对社会的影响处于隐形状态。只有当技术在社会中扩散到一定程度时, 其塑造社会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来, 进入稳定发展的成熟期。正如修斯所指出的那样:“技术可以是原因, 也可以是结果;它可以塑造社会, 也可以被社会所塑造。当技术发展成熟时, 它们更多地塑造了社会, 而较少被社会所塑造。”

(二) web2.0时代的被动受众

本研究发现, 习惯动机成为大学生使用微信平台的第二大动机, 换句话说, 大学生往往是出于一种日常仪式化的习惯行为, 不带有明确目的性的使用微信平台。这里的受众表现出较为被动的一面, 既与“使用与满足”理论相悖 (把受众成员看做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 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 , 又与web2.0时代的“主动受众观”相悖。当然, 这仅是发生在高校微信平台诞生期中的暂时现象,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平台与受众的互动性肯定会逐渐增强。但它也并非一个可以完全忽略的信号。

首先, 这样一群“被动的受众”提醒人们切莫以“主动受众观”套用一切web2.0或3.0的媒体应用。其次, 它也告诉我们新技术所带来的也许是一场工具性的胜利, 技术的胜利, 新技术强调的是形式, 忽略的是内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新媒体使得工具理性战胜价值理性, 受众对媒介内容的使用需求被媒介形式的追求掩盖, 因而多是出于一种仪式化的, 习惯化的, 关注技术外壳的使用动机。这种现象带来了新的警示, 当人人都沉迷于新技术的躯壳中时, 新媒体为我们搭建的也许不是一扇开放的窗口, 而是一座闭塞的囚牢, 当阅听人的主体地位被渐渐削弱后, 很难想象使用与满足理论还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本研究具有一些局限。第一, 由于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动机与传播效果, 并无意得出具有全国代表性的结论, 因此仅采用了一所大学的学生作为调查样本, 要获得更全面更有信度的发现, 今后的研究需要采纳更具代表性的样本。其次, 本研究所采用的使用动机虽然包括了当前人们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主要动机, 但并未穷尽, 未来研究应该更全面地完善使用动机的种类, 以求得更加准确的调查结果。第三, 作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初步探索, 本研究只是从横向对比使用动机与使用行为的相关度, 缺乏纵向的比较, 后续研究应同时考量微信平台使用行为的广度和深度, 以获得更加深入的研究发现。第四, 本文呈现的仅是使用动机与使用行为、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具体所指尚不明确, 这也是未来研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165—169.

[2] .赛弗林, 坦卡德.传播学的起源、方法与应用[M].陈韵昭,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55.

[3] .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156.

[4] .段鹏.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74.

[5] .吴廷俊, 韦路.传播技术的演进模式及其与社会互动的关系[J].河南社会科学, 2008, 16 (1) :140-143.

[6] .翟青竹.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大学生数字媒体阅读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 2012:26-29.

[7] .王潇雨.微信使用者使用行为及意图探讨[D].兰州:兰州大学, 2013:11—16.

微信使用与大学生活 篇4

访谈法是质性研究的调查方式之一, 如果依据访谈进程的标准化划分, 则分为“结构式访谈”“无结构访谈”以及“半结构访谈”。本次研究采用的是半结构访谈的方法, “半结构访谈”允许一个粗线条的提纲存在, 保证访谈不会偏离主题方向, 同时也可依据实际情况对访谈进行调整, 非标准化的回答往往就能揭示出不同的潜在动机[1]。

“个人差异理论”最先由卡尔·霍夫兰于1946年提出, 他认为受众的态度与行为是由不同个体特征建构的。霍氏所说的个体特征涵盖了人口统计学变量 (如年龄、性别、职业等) , 还有兴趣、性格、价值观等。因此可以这么说, 受众态度与行为的因素研究中, 人口统计学变量是不可或缺的。

研究者在新疆大学对30 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了采访, 对其性别、年龄、年级、专业、升学方式 (民考民、民考汉) 、微信号等基本信息进行了解。其中女生18 人, 男生12 人, 年龄分布在20—26 岁之间, 有25 名本科生, 5 名研究生, 专业涉及新闻学、广播电视、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资源与环境、地理学、维文学、机械, 民考民的学生有22 人, 民考汉的学生有8 人。

本研究主要是维吾尔族大学生微信公众号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在采访过程中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问题, 关注公众号的数量、关注公众号的类型、常用的是哪几个公众号、使用公众号的频率、关注公众号的渠道、使用公众号的感受等。

2 研究发现

在对新疆大学维吾尔族在校大学生的微信公众号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根据数据可知, 在受访者中, 微信公众号使用时间以半年到一年之间居多, 使用的频率一天1 ~ 2 次的有9 人, 一周3 ~ 6次的有15 人, 几周一次有6 人, 少于30 分钟的有14 人, 30 分钟到1 小时的有10 人, 1 小时以上的有6 人。大多数的使用者都在闲散的时间里查看公众号推送的内容。被访者中微信公众号关注数量最少的有15 个, 最多的有80 个, 关注数量为40 ~ 50 个的人数比较多, 其中不仅有汉语微信公众号还有很多维吾尔语公众号。30 名采访者表示每天都会使用微信, 但对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是否进行查看, 则视自己的需要和时间而定。

2.1 维吾尔族大学生对信息资讯的获取需求

在访谈中, 大部分学生都关注了新闻媒体类公众号、新疆大学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及就业信息考试公众号。当问及同学关注这类公众号的原因时, 同学们表示由于大多数新闻媒体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 而自己每天基本上都上微信, 关注新闻类公众号, 可以方便及时地获取新闻信息, 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同学们表示关注新疆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一方面是学校要求关注, 另一方面是该公众号经常发布学校的考试信息及学校的相关活动, 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就业信息相关公众号的关注, 是由于部分同学临近毕业, 对于招聘就业信息十分关注, 而微信公众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2 维吾尔族大学生的信息接触与分享行为

在访问的对象中, 多数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去搜索相关的公众号并进行关注, 部分学生是通过家人朋友推荐的公众号进行关注的, 少部分学生在朋友圈看到感兴趣的文章后将其公众号进行关注。主要关注公众号的类型是与学习相关的公众号, 如英语、俄语、土耳其语的公众号, 还有自己感兴趣的公众号, 比如摄影、文学、天文学、哲学、小说、时尚发饰、化妆、养生等公众号, 大部分的女生都关注了有关时尚、化妆、搭配、养生相关的公众号。从调查可以看出学生主要接触媒介是因为他们有信息的需求, 不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在学生接触媒介信息的同时, 却很少有分享行为, 在访谈过程中, 仅有两名同学表示会转发公众号上自己觉得有价值或有趣的内容, 其他同学表示不会转发任何公众号上的内容, 只会自己看。他们表示公众号上的一些内容不具有真实性, 转发到朋友圈会误导自己的同学, 还有学生表示将公众号上的内容发到朋友圈, 在进行阅读时会耽误同学的时间。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 维吾尔族大学生具有积极的媒介接触行为, 在微信公众号的使用中主要是获取有用的信息, 对信息进行甄别后, 会取消对自己没用的微信公众号, 但在信息分享上表现出了消极的态度, 他们更多的是在隐蔽的媒介中获取信息, 在分享与互动行为上没有表现出一定的主动性。

2.3 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族群意识与身份认同

从调查的数据中可以发现, 每个学生在关注的微信公众号中都有维吾尔文公众号, 其中主要的内容有关于民族音乐、家乡新闻、民族习俗文化、民族文学知识、国家对于本民族的宣传政策等。但是总的来说, 他们关注的汉语微信公众号多于维吾尔语微信公众号, 他们表示汉语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具有更多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而维吾尔语公众号更多的是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与习俗以及获得本民族的歌曲。

3 研究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 我们发现新媒体使用已经融入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维吾尔族大学生微信公众号使用行为的分析表明, 维吾尔族大学生关注的大多数公众号是由于自己的需求搜索获取的, 在公众号的使用中, 喜欢阅读新闻、资讯、娱乐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但并不积极分享公众号内容, 会关注本民族相关的公众号, 会取消对自己没用的公众号。

参考文献

微信使用与大学生活 篇5

(一)研究意义

微信和we-chat合并活跃账户每年都呈增长态势,wechat拓展了海外市场,微信也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和公众号的普及率。微信是时下最热门的社交网络平台之一,公众号、摇一摇、朋友圈、收发红包等功能以便捷快速的优势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腾讯于2012年8月在微信上新增公众账号的功能模块,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订阅公众号,并收藏或分享其推送的内容。现在,公众号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之一。

新疆以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多民族聚居的特点决定其文化的多元性。新疆有13个民族,包括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世居民族,国内公众平台的出现衍生了各少数民族语种的公众号,推广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内容。哈萨克语微信公众号是哈萨克族群众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形式之一,它的出现,不仅提供了一个平台,还对于发扬传承本民族文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文献综述

本文在中国知网(www.cnki.com)上,以“微信公众号”为关键词进行大范围的检索。以“少数民族微信公众号”为关键词搜索,得到607篇论文;又以“少数民族语种微信公众号”为关键词检索,并从中筛选相关文章,有一篇新疆大学新闻学硕士论文《维吾尔语中微信公众平台研究》。由搜索得知,微信公众号研究始于2012年,2015年研究数量普遍居多。

依马木艾山·买买提的硕士论文《维吾尔语中微信公众平台研究》通过文献综述法、内容分析法、观察法,对维吾尔语公众号的产生背景、发展规模和主要类型进行分析,总结出其类型多样、服务型强、图文内容及设计风格具有民族特色的特点。作者还归纳了微信公众号产生的社会效应和正负面影响,发现其在语言文字、内容方面、经营方面和团队建设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作者还亲自注册了Hawarayi、Bagwanlar等涉及各领域的公众号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朱建华2014年在《全媒体时代》发表的论文《微信公众号运营效果冷热两重天——武汉地区微信公众号调查》,就微信公众号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描述,从公众号的活跃度、阅读总数、运营效果等方面,提出了4个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运营建议。另外,他通过数据梳理并结合公众号运营实际案例,得出粉丝数、内容、圈子是影响公众号阅读的主要因素。“微信公众号像所打的‘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的广告语一样,目前各种微信数据榜,基本上都围绕阅读总数展开,而这个数据又是建立在粉丝数量多少的基础上。”[1]正如宋建华而言,各种微信公众号会通过活动,或“扫二维码”送礼等方式来增加粉丝。

二、研究发现

笔者对新疆各大高校20名哈萨克族大学生进行一对一深度访谈,主要围绕对公众号使用的基本信息、内容满意度和影响程度等问题来展开访谈。

首先,公众号使用的基本信息方面。主要涉及使用时间、关注数量、关注类型、关注原因、阅读浏览频次以及有没有自己开过公众号。20名大学生基本都从2012年下旬开始使用微信公众号,关注数量至少2个,多则62个,除去4位极端数值外,其余用户基本保持在16~28个。公众号的类型涉及娱乐、教育、媒体、专业服务、就业、文学、时尚美容、健康养生、星座、哈萨克文化、各地零距离官方平台。调查显示,其中就业信息公众号得到了较多即将毕业的专科、本科和硕士生的关注,如“新疆考试信息中心(xjkaxxzx)”、“公驼考试信息(xjexam)”、“新疆中公教育(xjoffcn)”。关注原因一般都是根据兴趣爱好,朋友推荐关注,在朋友分享的朋友圈中得知并关注。除这些一般原因外,另有两点原因引起了本人的关注,即因需投票而关注和为了相应的折扣活动。目前,有许多微信用户表示微信被“求投票”、“轰炸”,许多人动用微信中的人际关系为亲戚朋友或某企业组织的有奖活动投票,部分可直接投,而多数则须先关注公众号再进行投票。除此之外,关注原因中也出现了为了获得优惠券和相应折扣而关注的原因,如可通过肯德基公众号下载最新优惠券。频次频率上,关注少量公众号的朋友,兴趣原因,会每天进行点击阅读。而有些用户关注某一类公众号只是认为会有用到它的时候,只是在有需要的时候翻阅,其他时刻则不进行浏览。多数用户会在闲暇时刻为消遣时间而浏览,如等电梯、公车上等。部分用户则反映只有在无线网(WIFI)的情况下才会翻看。20位同学中,有一名新疆大学硕士一年级的同学曾自己以公司名义注册过关于房产信息的订阅号,不定期向用户推送房地产最新消息,有一定的粉丝群体,且会进行互动和沟通。

其次,内容满意度调查。问题主要有:最喜欢的公众号?是否会分享公众号的精美文章或图片到朋友圈或朋友?会收藏吗?一般是哪一类?是本民族与种类的多还是其他民族语言的?有取消关注过某一个公众号吗?什么原因?喜爱的“汉语言公众号”里,女生多喜爱时尚和星座娱乐类,如“深夜八卦(shenyebagua818)”、“同道大叔(woshitongdao)”、“韩国偶像(koreanidol)”。男生则更青睐于健身体育类账号,如“杨毅侃球(yangyitalk)”、“搜达足球(sodasoccer2014)”。哈萨克语公众号中,最受欢迎的是“atatek”和“萨克部落”,主要主打哈萨克历史特色牌,偶尔也会推送哈萨克文学、歌曲、视频等。除此之外,还有两名新疆医科大学的哈萨克用户表示也关注关于医学类的公众号,以便随时掌握最新的医学知识。调查的用户中,基本都反应会收藏精美实用和专业性强的文章、图片或歌曲。因个人性格原因,有些用户很少在朋友圈发状态,因此也不会分享至朋友圈,但会分享给有同类爱好兴趣的朋友。另外,笔者在谈话过程中发现用户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会影响其关注本民族公众号的数量,是否浏览本民族公众号推送的消息及是否会收藏。关于取消关注,都认为这是在微信中对媒介自由选择权的集中体现,20名被访者都有取消关注的经历,基本都是自己不感兴趣,不按时推送消息,因投票而关注,商场公众号,整日推送心灵鸡汤类文章的公众号。

最后,影响程度方面。围绕对自己的影响及公众号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展开。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大众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公众号推送的短文章可满足人们每天的阅读需求,这成为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及时了解业界最新动态及实时资讯。除了与上述类似的正面影响之外,还有诸如花费太长时间之类的负面影响及没有太大影响。关于存在的问题,大家提到部分公众号没有得到普及;一些公众号为赢得更多阅读者改变自己原有的信息类型,逐渐走向低俗化;话题重复不新颖;内容有局限性,不全面且杂乱不够系统;广告太多等问题,还有用户提出可以将公众号的浏览方式改为同“刷朋友圈”一样,这样就不会遗漏没有注意到的内容。

三、研究结论

笔者通过谈话得出了新疆哈萨克族大学中在使用微信公众号中呈现出的民族、国家和区域认同感的结论。

少数民族语言使用者可以通过语言来增强自己的民族认同。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紧密相关。个人认为对本民族的信念、归属感、态度、民族活动参与积极程度等方面共同构成民族认同感。民族语言是重要工具,是成员间交流的媒介,它能促使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养成,能促进同民族同胞之间的情感。笔者调查的20位哈萨克族大学生中,有“民考汉”、“民考民”、“双语言”类型的考生,不同的考生类型关注的哈萨克公众平台的数量,分享收藏,浏览观看是不同的。有些“民考汉”同学因从小学开始接受汉语言教育,且没有自行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因此根本没有关注哈萨克公众号,这些同学在访谈中对此原因也流露出尴尬之情。相反,“民考民”和接受“双语”教学的同学和少部分认识本民族文字的同学,关注哈萨克与公众平台较多,向笔者介绍了他们从公众号中了解到的哈萨克的历史,传统习俗,伟人事迹,也提到希望更多的“民考汉”同学能够学习文字,熟知民族历史的愿望。

《从心理文化特征看新疆哈萨克族的国家认同意识》一文的作者通过对新疆哈萨克族心理文化特征的调查,分析总结出哈萨克族在国家认同上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的心理特征。通过访谈,当问及国家认同感,被访谈者的回答基本表示同时爱两个国家,一个是养育自己的地方,一个则是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一位受访者说:“哈萨克有句谚语atamekenem,kendegemneng hane tamelhan jer(剪下脐带的那一刻,我的第一滴血是滴在故乡的),但我也会关注哈国的动态,我希望它能更好地发展,变得更强大,因为我是它的主体民族。”对于区域认同感,多数受访者都关注了自己家乡的零距离公众号及其他推送当地信息的公众号。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大众获取和交换信息的方式不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微博、微信等新一代即时通讯工具的大量出现,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微信提供的公众平台,实现信息服务与共享。本文通过质化研究,与新疆各所高校就读的哈萨克族大学生进行一对一深度访谈,调查其对微信公众号的使用情况、内容满意度及影响度,得出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关注的公众号语种与类型呈现很大的差异且在使用过程中呈现出关于民族、国家和区域认同感的结论。

关键词:新疆各所高校,哈萨克族大学生,微信公众号

参考文献

微信使用与大学生活 篇6

在中国知网 (www.cnki.net) 键入“少数民族微信”、“少数民族微信公众号使用”、“维吾尔族微信”、“维吾尔族微信公众号”后, 搜集到与本主题直接相关的期刊论文篇数寥寥无几。在仅有的期刊论文中, 内容多集中于, 维吾尔语种微信公众平台研究、维吾尔文微信公众平台开通等。这也从侧面说明, 少数民族的相关研究还有较大的研究潜力和研究空间。

键入“微信”、“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使用研究”关键字后, 多数期刊论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市场营销角度、心理学角度、传播学角度, 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高校、高校学生、社会公共团体、具体公众账号等, 研究成果多有重复。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 宏观

新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 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来新疆领略其异域风情。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优势, 在全国乃至周边国家逐渐凸显。2015年11月27日, 中国西部冰雪旅游节暨第十届中国新疆冬季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在新疆乌鲁木齐拉开帷幕。新疆需要更好地利用媒体将自身所拥有的优势向更远的地方传播, 更好地拉动新疆地区的经济等综合水平的发展。

(二) 微观

新疆虽然拥有丰富的资源, 但是缺乏媒介对其进行更好的传播, 单纯依靠个别的人际传播、纸质媒体传播、网络传播等传播途径无法使外界更好地了解新疆, 更无法提升新疆本地人民对外界的了解。要改善这一现状, 不仅需要国家政策上的扶持, 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虽然新疆少数民族微信公众平台的数量在逐渐增多, 但学者们对新疆人民使用新疆少数民族各语种微信公众账号的情况依旧研究得不深, 学界对新疆微信公众账号研究的内容也极为匮乏。笔者通过本次与新疆大学维吾尔族学生的访谈, 增加了对少数民族学生微信公众账号使用情况的了解。

三、研究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主题, 主要选择内容分析法作为此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采用访谈的方式。内容分析是分析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机制的系统方法, 其成果通常是研究生对象的发展进程以及量化信息, 内容分析有助于监控大众传播的内容。

四、研究内容

(一) 微信及微信公众平台

1. 微信

在我国, 智能手机覆盖率已达90%, 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使用工具。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 微信已成为中国电子革命的代表。2015年5月中旬, 腾讯发布了2015年业绩报告, 指出微信使用人群中用户整体以男性为主;2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在移动信息消费行为上, 54%的用户认为, 使用微信后增加了移动流量;在微信公众账号关注比例方面, 公众号是微信提供的主要服务之一, 近80%的用户关注了微信公众号。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发现, 微信提供的功能在不断地丰富。正是因为微信拥有便利性高、传播范围广、私密性高等特点, 所以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

2. 微信公众平台及其特点

微信公众平台于2012年8月23日正式上线。在2013年8月5日, 微信公众平台有了大幅调整, 微信公众账号被分成订阅号和服务号。其特点在于:一对多传播、效率更高;私密性强、互动性高;成本低、可持续性强;营销、服务更加精准。

(二) 访谈过程、结果及分析

1. 访谈过程

本次访谈时间为2015年12月16日~2015年12月25日;共计访谈人数25人, 有效访谈人数21人;访谈地点为新疆大学图书馆、新疆大学教学楼、学生公寓;记录方式主要是经受访者同意后采用录音方式, 后期对录音内容进行整理后得出第一手材料;访谈时间根据受访者实际情况和访问过程实际情况为准, 时间长度大致在15分钟~40分钟之间。

2. 访谈结果

访谈前预判:在进行访谈前, 笔者对本次访谈进行预判, 认为新疆大学维吾尔族本科生微信使用频率高, 关注微信公众号个数根据个人喜好大致在10~20个左右, 微信公众号卷入度较高、积极性高。

访谈后实际情况:本次访谈对象多为大一、大二学生, 在专业上没有重复性, 新疆大学维吾尔族本科生微信使用卷入度低。访谈详细内容为, 最初使用微信的时间:2013年内;最初订阅微信公众账号的类型:语言学习类;最初订阅微信公众账号的途径:朋友推荐;当前订阅微信公众账号的途径:键入关键字搜索主动关注、朋友推荐、线下扫描 (校内为主) ;当前订阅公众账号的个数 (预估) :3~15个;当前订阅公众账号的类型:语言学习、个人兴趣爱好;当前订阅公众账号中必看的内容:语言学习、心理;必看的公众微信账号中推送时间的关注度:未注意推送时间;观看习惯、时间长短: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决定, 多为闲暇时间, 浏览时间少于30分钟;喜欢的公众账号推送内容分享、收藏程度:分享或收藏行为少, 主要分享给朋友、少有反复浏览内容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会和朋友交流相关内容;浏览和收藏的内容对个人最大的影响:主要在于学习方面;个人喜欢的信息推送方式:有个人的偏好, 在有WIFI的情况下观看视频, 希望视频长度控制在5分钟以内;关注的公众账号信息堆积情况和取关:任由信息堆积 (闲暇时会浏览未看的内容) , 少有取关现象, 在遇到与个人价值观冲突时会求同存异;与公众账号的互动情况:互动次数非常少;个人创办公众微信账号:没有创办微信公众账号的想法;收听服务号的情况:多为未收听或不知道。

3. 访谈结果分析

(1) 受访者。通过对访谈内容的梳理和总结发现受访者的一些特点。民考民本科生与民考汉本科生差距明显。民考民本科生中, 大部分受访者会接受采访, 有极少数学生以“没时间”、“汉语不好”等理由拒绝接受访谈;民考汉学生在汉语口语表达上优于民考民本科生, 他们更乐于与汉族等其他民族学生进行交流。受访者在初次使用微信公众账号时多为朋友推荐。最初关注公众账号多为语言学习或学校指定的公众账号, 这一点与本科生在入校前没有受过英语教育直接相关。在使用一段时间微信和微信公众账号后逐渐注意到微信公众账号的作用, 主动搜集与兴趣相关的微信公众账号, 但该现象多为少数;较多的受访者不喜欢或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在手机应用或微信公众账号上, 他们更喜欢面对面地交流;很少有人使用微博, 在问及原因时, 大部分人回答:“不会使用微博, 因为微博太复杂, 很多汉字不认识。”受访者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更多地是为了满足自己语言学习的需要和提高个人能力的需要, 受众选择媒介内容的动机、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受众对内容的评价方式, 都表明在一个相当稳定而持续的需求结构中, 他们很少与微信公众账号互动或不知道微信公众账号有互动功能。除了在语言学习方面显示出的高卷入外, 在其他方面多为低卷入, 并没有将微信公众账号当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是因为在语言交流能力上, 大部分少数民族本科生在入校前与汉族学生交流次数少、机会少, 所以他们在说汉语时无法清晰地表达内心的想法, 最终交流效果大打折扣;交流缺乏主动性, 由于语言交流不流畅, 很多少数民族本科生不愿意和汉族同学作交流, 交流时会很腼腆, 对和汉族同学进行交流有排斥心理。

(2) 传播效果。本科生在遇到与自己观念相冲突的微信公众账号内容时, 普遍采取“求同存异”的态度, 有少数人会因为观念不同而取消关注微信公众账号, 但他们很少与公众账号就某一问题做交流或反馈。与自己的认知、态度相一致的会分享, 与自己认知、态度相冲突的则会保持沉默, 在这一点上与“沉默的螺旋”理论相吻合。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能够消除受众在某一方面的知识鸿沟, 但是要缩短知识鸿沟需要教育水平的提升、微信和微信公众号卷入度的提高等因素的转变才能改变。扩展研究对象的眼界不仅需要提高教育水平, 还需要增加媒介的使用和卷入程度。微博、微信等手机客户端、各大网站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但是研究对象运用手机客户端的频率普遍较低,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获取更多信息的途径。

五、研究局限

(一) 语言

在本次访谈中, 受访者的语言表达能力略有欠缺, 因此采访深度没有达到预期, 有的受访者拒绝接受访谈, 有的访谈时间达不到40~60分钟, 受访者无法准确地理解访谈问题, 多次要求解释, 通过解释、打比方等方式向受访者表达, 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受访者的思维, 最终导致得到的访谈结果不理想。

(二) 研究主题涉及隐私性

在本次访谈中, 没有非常深入地做好访谈, 除语言因素外是因为访谈内容的私密性。全国现有公众账号数量众多、类型众多, 由于是受访者只是简单回忆关注的账号数量和内容, 所以没有得到太精确的数据。有些公众账号涉及私密信息, 有一定的隐私性, 受访者会隐瞒一些实际情况。本次研究也只是窥见了实际情况的冰山一角。

摘要:2011年以来, 微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笔者通过对新疆大学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访谈, 以内容分析法对新疆大学维吾尔族大学生微信公众账号使用情况展开调查, 了解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维吾尔族,大学生,微信公众号,使用研究

参考文献

[1]约翰·C·雷纳德.传播研究方法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172.

[2]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335.

[3]王苏.微信公众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 2005 (16) :257-259.

[4]依马木艾山·买买提.维吾尔文微信公众平台研究[D].新疆大学硕士论文, 2014.

[5]王眉.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特点及趋势分析[J].互联网天地, 2014 (5) :28-34.

微信使用与大学生活 篇7

关键词:微信的使用,内容分析法,自我认知的架构,社会调研与数据表现

1 大学生自我认同现状与微信使用的情况综述

微信的推出正值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大规模兴起, 其时机恰到好处;加之微信本身所具备的优势与推广力度, 大学生本身对微信的接受程度与认可程度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 产品本身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同时, 过多的微信使用, 对正处于自我认同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无疑是产生了惰性影响, 虽然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的使用获得一定的知识, 但是由于微信其本身构架的商业性与模糊性的存在, 使得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形成难以摆脱微信的消极影响。

以韩晓宁、王军和张晗在《内容依赖:作为媒体的微信使用与满足研究》为例, 论文中提出:“微信的使用者对于微信的内容有一定的依赖性, 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寻找, 甚至是自己选择订阅号和公众号定阅;通过微信的使用来提升自己微信使用的满足。”

诚然, 这些研究在研究成果里或多或少的提到了微信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微信的使用对于大学生的满足, 但是, 其研究未能提到微信的使用对于大学生自我认知架构的影响。研究成果多停留在表面的现象研究与理论性的总结, 但是对于微信如何在大学生自我认同的深层次上产生影响, 以及大学生在接受微信时其内心的心理活动未能提出有效的见解, 而这正是本论文的研究方向与着力点。

2 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研究设计与路线

本论文采用的是内容分析法, 即通过样本容量分析, 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最基础的数据信息收集。问卷的大规模大范围发放旨在避免集中的发放带来的地域性特征而使得数据体现失真, 进而使得论文的研究结果不具备普遍性与共同性。

3 大学生微信功能使用的偏好的自我认同与使用习惯

3.1 微信功能使用的时间分布特点

在微信以语音对讲和公众号为主的众多特色功能中, 样本群体每天平均利用其聊天的平均时长为62.9 分钟, 并且时间跨度比较大, 而且不同样本个体之间在使用功能时间方面存在较大不同。另外, 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 教室、自习室等学习环境下使用时间位居前列, 分别为32.4 与26.7 分钟, 这与大学生的活动作息安排是相一致的。

另外, 抛开寝室与教室这两个时间与地点相对比较固定的场所, 调研的样本群体在其他地点累计的时间为43.8 分钟, 占日平均使用时长的51.6%需要说明的是, 样本群体在某些场所, 比如说食堂、公交等场所的使用时长均在5 分钟以上。显然的, 微信的大学生用户群体中, 对微信的使用已经产生了一定的依赖, 这与移动设备的便携性是息息相关的。

3.2 大学生群体对微信具体功能的使用习惯与认同

依据所调研的数据反映, 58.9% 的大学生关注了3 个以上公众号;24.3% 的关注了10 个以上。具体情况见下表。

4 大学生微信的使用动机及使用满足中的自我认同

在使用动机方面, 大学生使用微信公账号的最大原因就是文章阅读, 日均为5.7 分钟, 紧随其后的便是对社交聊天以及红包发放的行为习惯。对应到其使用与满足方面, 信息获取是日均使用时间中占比例最大的项目之一为4.2 ;各项功能的平均值为2.2。

5 总结与展望:移动互联时代下大学生自我认知的构架方法

当代大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社会下信息泛滥对个人心理成长环境的影响, 努力的厘清社交与依赖成瘾之间的关系。不能因为社交, 亦或是从众的心理而盲目地改变自我认同的固有构架。

在这个过程中, 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需要说明的是, 一个良好的自我认同一定是来源于充分的人文环境滋养的。

毫无疑问,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认知形成的关键时刻, 在与微信这类社交平台的使用与互动过程中, 一定要增强道德认知与伦理认知对自我感觉与认同的作用与反作用。

参考文献

[1]韩晓宁, 王军、张晗.内容依赖:作为媒体的微信使用与满足研究[J].国际新闻界, 2014 (4) :82-96.

[2]李晶.数字鸿沟视角下政务微信的使用行为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5 (3) :156-157.

[3]高凯.政务微信的使用及社会效应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12) :230-231.

微信使用与大学生活 篇8

一、以微信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同“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联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传播学的联系

伴随科技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凭借语音聊天、信息共享、免费体验(仅收取运营商流量费用)等强大的功能,迅速占领社交网络。高职院校学生正处在对新鲜事物好奇、渴望的阶段,微信对于他们而言,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用。微信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传播思想和理念的新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归根结底,思想政治教育其本质是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形成社会主义要求的思想形态和价值观念,进而顺利地实现社会化[1]。因此,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同样适用于传播学的一般原理与规律。充分利用传播学的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二)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强调媒介对人们能够发挥的作用,利用媒介能够满足人们的特定需求,以受众的视角对使用媒介能否满足受众需要作为评价标准,改变以往“使用媒介对人们产生何种影响”的观念,是传播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理论突破。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对于媒介的选择具有主动性,其目的是得到需求的满足[2]。该理论的运作过程简单概括为: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形成个体的需要→媒介的选择和使用→需求得到满足。可以看到在选择媒介的过程中,受众具有主动性。媒介能否被选择和使用,关键在于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

二、微信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班主任在微信群里发了一则考试通知”、“某某同学在朋友圈里‘晒’社团活动照片”,这些现象每天都发生在校园里,微信强大和便捷的功能为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提高效率,而大受欢迎最本质的原因是微信作为传播媒介,满足师生在教学和生活中的需求,其也正逐步影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对受教育者的影响

高职学生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微信使得学生成为社交关系、流行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播者,其影响是深远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直观性和互动性

微信作为智能手机的重要应用,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小觑,特别是随着各大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号的建立,真正实现思想政治从“一对一”到“一对多”的教育,文字、图像、视频多样化模式的转变。微信使得抽象的、繁杂的信息变得具体而直观,这得益于微信多种交流功能提供的平台,进一步实现客体对教育内容的实时传播和即时互动。

2. 有效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大多以罗列事实为主,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对高职学生进行启发教育,往往忽略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应具有的生动性和可接受性。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该顺应自媒体时代,做到寓教于乐,利用微信平台和朋友圈的私密性让高职学生在身心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接受教育内容的良好熏陶和有效感染,真正达到有效接受的目的。

3. 广泛性和高效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所针对的教育客体往往有限,在限定的时间内涉及的群体和受众有限。微信作为目前使用率最高的社交软件,受众群体非常广泛。大到企业、单位公众号,小到微信群、多人聊天群,无论从群体大小还是素质层次都做到全面覆盖广泛传播。由于微信基于互联网传输,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真正做到广泛和高效,最大限度地增强教育内容的影响力。

(二)对教育者的影响

1. 班级管理方面

微信平台便捷的功能满足了教育者向受教育者快速、高效传递信息的需求。在对高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几乎每一个班级都有属于自己的班级群聊,班级群聊的建立,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广阔平台。利用群聊,教师可以向学生发布社团活动通知,分享倡导社会正能量文章,传递就业招聘信息,进行职业规划指导等,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高职学生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微信群和学生随时沟通交流,答疑解惑,传递思想,实时了解学生的动态,不同于原本僵硬、灌输式的教育方式。

2. 便于教育者关注学生内心活动

高职阶段,学生正处在易受外界影响、心理波动幅度较大的阶段,班主任、辅导员很难在短时间内了解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特点及思想动态。微信不仅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种有效媒介,而且为学生表达观点看法、情绪宣泄搭建平台。在微信中,学生有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纠结和疑惑。教师可以透过微信,迅速观察到学生情绪变化,甚至发现心理问题,可以及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介入。

3. 对教师主导地位的影响

在传统的教育观和教育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句话是一条黄金准则,而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以微信为平台的思想教育模式,突破了这一限制,使得学生和教师在教育中的对话更为平等,教师和学生在微信中享有平等的话语权,增强教育的亲和力。

(三)对教育环境的影响

用“双刃剑”形容微信在高职学生中的推广再合适不过。微信对于信息传播速度很快,一则消息,经过多次转发,就可以迅速产生连锁反应,给校园舆情的把控和管理增大难度,尤其是对通过微信流露出的思想政治教育负面舆论,教师很难排除和处理。正如“蝴蝶效应”,南美洲热带雨林的蝴蝶煽动下翅膀可以引发美国的龙卷风,同样微信平台发布的一张普通的照片,配上简单的文字描述,都可能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三、依托微信增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立足高职学生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使用与满足”是从受众是否需要、是否满足的角度评判传播的效果。尤为关注学生的接受和理解情况,这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高度一致的。而微信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很好地起到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桥梁作用,这座桥梁恰恰是传播主流价值观、社会正能量的高速通道。

首先,教师在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应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现阶段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对教育的内容更容易接受。其次,高职学生更乐于接受新颖、幽默的教育方式,以微信为载体的线上教育,相较于传统填鸭式的线下教育,具有先天的优势。例如,可以利用微信群聊的功能,开展时事讨论,分享社团活动经验,在沟通和交流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加强对舆情的引导和把控

信息通过微信能够在学生群体中迅速传播,学生群体年龄相似,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有很多共同话题,很容易引起共鸣,增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舆情把控的难度。

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及时关注观察学生思想动态,保持对学生思想问题的敏锐性和机警性,及时遏制消除负面舆论,更要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地宣传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微信特有的功能为形式多样的宣传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便利,例如通过公众账号或班级群平台,制作小视频或动图,既能满足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又达到教育的效果。

在教育过程中,朋辈之间的教育影响力比师生间教育影响力更大,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强调榜样学习的重要性,同辈中榜样的力量更能唤起学生对于先进典型学习的意识。因而,及时发现典型,树立榜样,利用微信平台宣传榜样的优秀事迹,创造正面的舆论环境。

(三)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微信

如今是一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高职学生更是人人都离不开微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转变思路,引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微信,使微信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服务者”,而并非绊脚石。微信诈骗现象,利用微信敲诈勒索学生等一系列问题频发,微信作为一种社交软件,让陌生人可以通过“摇一摇”或“搜索附近的人”彼此成为好友,在给沟通提供便利的同时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首先,高职院校学生需要网络安全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并将此安全意识逐步渗透到微信生活当中。朋友圈将个人信息和动态更透明化,学生要学会在网络中保护自己,合理筛选发布的内容。

其次,防止学生沉迷微信。网络让人们的时间和知识都变得碎片化,对高职学生而言,面对诱惑和新鲜事物,更是缺乏自控能力。调查发现,80%的学生都曾有在课堂上刷朋友圈的现象,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辨析微信使用对学习的利与弊,学会合理使用微信。

(四)教师能力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一套很精致的钳工工具,它们都放在那里,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用途。当人的手还没有接触它们的时候,所有这些工具是什么呢?是一堆金属。只有到了匠师的手里,才能变成工具。”[3]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有效地利用微信这一传播媒介,在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信的普及,给教师带来挑战,一方面教师要迅速了解和使用微信的功能,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要通过微信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及时沟通和疏导,以及对班级和校园舆情的监控,这对教师而言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摘要:微信便捷强大的传播功能,已经成为高职学生最受欢迎的传播媒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向学生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当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理论学说,其从客体是否真正的需要、能否获得满足的角度评判传播的效果。作者以该理论为基础,从教育的主体、客体、教育环境等角度分析微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求给出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微信,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徐锋.“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13.

[2]郭光庆.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4-185.

上一篇:新闻英语听力教学策略下一篇:寰枢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