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关节(共8篇)
寰枢关节 篇1
寰枢关节由寰椎、枢椎、关节囊、齿状突尖韧带及寰椎横韧带构成, 是连接脊柱和头颅的复杂关节[1]。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在外伤、某种变异或炎症等刺激下, 关节稳定性被破坏, 致使关节骨端失去正常解剖相互对合关系, 关节周围的韧带和关节囊遭到破坏, 但关节功能尚有部分存在[2]。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多以患者病史、临床表现、阳性体征和影像学结果为参考, 其中以影像学结果最有价值, 但普通X线片检查不够全面, 而CT检查能全面观察寰枢关节周围组织关系, 对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更准确[3]。本文探讨CT检查周围组织关系在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取2011年1月至2 01 4年12月在我院放射科检查的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20例为半脱位组。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脊柱病学》[4]的诊断标准: (1) 近期多有头颈部外伤史; (2) 上颈部肌肉紧张、痉挛、疼痛不适, 伴有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 (3) 颈椎活动受限, 左或右旋转幅度小于45°; (4) 颈椎X线显示寰齿前间距 (ADI) 大于3mm。纳入标准: (1) 无重大心脑血管或其他严重疾病及精神病; (2) 无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排除标准: (1) 合并齿状突骨折、先天性变异; (2) 合并寰枢椎骨性结构不完整或合并颈椎畸形、椎管狭窄等; (3) 合并骨质增生。其中男11例, 女9例;年龄15~52岁, 平均 (31.3±4.3) 岁;交通事故伤11例 (55.0%) , 颈部击打伤4例 (20.0%) , 体育运动伤3例 (15.0%) , 高处坠落伤2例 (10.0%) ;前后脱位8例 (40.0%) , 侧方脱位7例 (35.0%) , 旋转脱位3例 (15.0%) , 复合脱位2例 (10.0%) 。20例均有颈部活动受限、颈部与枕部交接处疼痛不适, 伴有斜颈15例 (75.0%) , 头晕7例 (35.0%) , 恶心3例 (15.0%) 。另选健康体检者20名为正常对照组, 其中男13名, 女7名;年龄15~50岁, 平均 (30.3±4.5) 岁。正常对照组均无骨科疾病。两组性别、年龄大体一致。
1.2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16层螺旋CT检查, 常规采用仰卧位横轴位扫描, 范围从颅底颞骨岩部到T1椎体。扫描参数:120k V、200m As, 矩阵512×512, 准直器宽0.75mm, 螺距为1.0mm, 扫描时间8~11秒。扫描后薄层重建层厚0.75mm、层距0.70mm。被检者仰卧, 头矢状面与扫描床垂直, 两外眦线与扫描平面平行, 避免头过伸或过屈。扫描线与枢椎齿突垂直, 从枕大孔扫到枢椎椎体下缘, 层厚0.75mm、层距0.70mm连续扫描, 窗位300HU, 窗宽2000HU。行冠状、矢状位、横断面三维图像重建。
1.3观察指标
CT检查时记录以下指标: (1) ADI:在寰椎前弓后缘中点至齿突前缘的水平距离; (2) 寰齿后间距 (PADI) :齿凸后缘至寰椎后弓前缘之间的最短距离; (3) 寰齿侧间距差值 (VBLADS) :齿凸左右侧缘中点至寰椎左右侧块间的最短距离, 取二者差值的绝对值。另比较半脱位组不同年龄患者的ADI、PADI、VBLADS。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 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ADI、PADI、VBLADS比较
半脱位组的ADI、VBLADS显著大于正常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PA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半脱位组不同年龄患者A DI、PA DI、VBLA DS比较
半脱位组年龄在25岁及以上患者的ADI、VBLADS显著大于年龄小于25岁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PA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寰枢关节面较平坦, 囊大而松弛, 关节之间无椎间盘。这种结构特点使寰枢关节可完成较大范围的轴向旋转、某种程度的屈伸及小范围的侧屈, 也正是这种灵巧的结构使寰枢关节成为脊柱中活动度最大, 但也最不稳定的部分[5], 因此易发生半脱位。寰枢关节半脱位主要有以下4种方式[4]: (1) 前后脱位:在矢状位重建图像上显示最好, 主要表现为ADI增大; (2) 侧方脱位:在冠状位重建图像上显示最好, 主要表现为VBLADS增大; (3) 旋转脱位:三维重建图像机横断面图像均可很好地显示, 主要表现为齿状突轴线偏离寰椎轴线; (4) 复合脱位:即同时含有2种及以上的脱位。
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 传统X线对于颈部受伤患者分别拍张口位及侧位片, 可显示齿状突与寰椎前后弓的大致距离及齿状突与两侧侧块的间距, 对侧方脱位及前脱位有一定的诊断能力。CT具有断层成像的优势, 可显示轴位上寰枢关节的相对关系, 对旋转脱位和复合脱位的检出率高[3], 且无影像重叠, 测量ADI更准确。
正常情况下ADI小于3mm, 横韧带松弛或断裂使寰椎向前移位, ADI可达3~5mm[4]。本文中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的ADI较正常人增大, 且平均值大于3mm。PADI在侧位片上等同于脊髓可利用空间, 提示了脊髓的实际空间, 可更好地预测关节不稳定, 并发现脊髓压迫程度。本文中正常人与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的PA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采用PADI预测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意义不大。
VB LA DS表示齿突偏移程度或寰椎相对于齿突的偏移程度, 其值不等于0表示齿突/寰椎偏移, 正常人一般不超过2mm[4]。本组中半脱位组患者的VBLADS值明显大于正常人群, 且大部分大于2mm, 此值对于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意义重大。另外, 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一般25岁时才完全停止, 关节发育情况可能影响寰枢关节周围关系, 所以本文以25岁为界限, 比较不同年龄患者寰枢关节周围关系, 结果显示半脱位组年龄在25岁及以上的患者ADI、VBLADS显著大于年龄<25岁者, 考虑可能与年轻患者关节更稳定, 脱位时关节移位小有关[6], 不易被发现, 提示对年轻患者诊断时应更谨慎, 避免漏诊。
综上所述, CT检查ADI和VBLADS对寰枢关节半脱位有较大诊断价值, 而PADI的诊断价值不大。但由于本研究病例数较少, 需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 以提供更可靠的实验数据。
摘要:目的 探讨寰枢关节周围韧带、骨性标志对于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安吉县人民医院梅溪分院放射科检查的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20例及正常人20名, 分别行CT检查。比较两组寰齿前间距 (ADI) 、寰齿后间距 (PADI) 、寰齿侧间距差值 (VBLADS) 及半脱位组不同年龄患者的ADI、PADI、VBLADS。结果 半脱位组的ADI、VBLADS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PA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在25岁及以上患者的ADI、VBLADS显著大于年龄<25岁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检查ADI和VBLADS对寰枢关节半脱位有较大诊断价值, 而PADI的诊断价值不大。
关键词:寰枢关节半脱位,CT,寰枢关节周围关系,寰齿前间距,寰齿后间距
参考文献
[1]许新忠, 荆珏华, 周云, 等.寰枢关节周围关系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 2011, 19 (3) :6.
[2]李德亨, 刘金龙, 李洋, 等.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的影像诊断[J].颈腰痛杂志, 2013, 34 (6) :506.
[3]陈育春, 庄泽锐, 陈玉珍, 等.64排CT多平面重建对正常人群寰枢关节间隙的研究[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1, 24 (2) :103.
[4]潘之清.实用脊柱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340.
[5]齐伟, 王朝辉, 王之虹.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标准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28 (4) :638.
[6]刘栋, 夏鹏, 蒋兆贯, 等.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CT诊断征象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0, 21 (11) :820.
寰枢关节 篇2
【关键词】 寰枢关节半脱位 推拿 牵引 体会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獻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117-01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寰椎与枢椎之间因内力和外力平衡失调,它们的解剖位置出现移动并且超过生理正常范围后,而引起以颈项部疼痛和寰枢关节出现运动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严重者可造成患者脊髓和(或)椎动脉压迫症状。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上颈椎损伤临床治疗的好发病和常见的损伤。患者若没有及时且正确的治疗,寰枢关节脱位程度常会继续加大,从而出现脊髓和血管受压而导致肢体残疾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笔者采用推拿手法配合牵引治疗本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18例,女12例;患者年龄最大50岁,最小16岁;患者病程3-4年,最短者3-5天。
2. 临床表现 :患者寰枢关节部出现疼痛,酸痛且按压是痛感明显,颈部僵硬不适,头部做点头仰头时活动受限;严重患者出现,眩晕,偏头痛、恶心、头颈部活动障碍、视物不清、耳鸣,肢体麻木。颈椎触诊可触及颈1、2关节突和横突凹凸不平,棘突偏歪,第一、二颈椎棘突旁压痛,颈部肌肉僵硬、痉挛,项韧带增粗变硬。
3. X线检查:颈椎张口位X线片提示,张口正位片齿突与两侧侧块间隙宽度相差超过3mm;侧位片上齿状突两侧间隙不相等,寰椎前弓位置与齿状突之间呈“V”字形,大于3mm。
二治疗方法
1.患者采取俯卧位,医者患者一侧;术者双手多指揉压颈部后枕部数遍,而后用食指、中指推拨颈部两侧数遍,由上而下推理颈部和后枕部数遍,多指握拿颈部肩部数遍,手法要求轻缓柔和。
2.患者采取俯卧位,医者患者一侧,用拇指揉风池到耳后高骨一段位置;而后用拇指按压数遍。
3.患者采取仰卧位,医者采取坐位,双手拇指,多指揉,按头部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少阳胆经路线数遍,双手握拿头部数遍。
4.患者俯卧位,医者患者一侧,揉按眼部周围数遍;
5.按压穴位:瞳子髎 听会率谷、完骨、风池、睛明、攒竹、玉枕、天柱、大杼、风门、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
6.患者取坐位,医者一手托下颌,一手托后枕部,轻提旋转颈部;待旋转到最大限度,以寸力发出,闻及“卡塔”声或手下有关节错动干时复位成功。
7.牵引一天两次,一次15分钟,重量3-5千克,根据患者病情酌情选择。
三疗效标准
1.治愈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者恢复正常。
2.显效 局部主要症状减轻,头痛,头晕症状明显。
3.无效 头痛,头晕症状无明显改善。
四治疗结果
经过推拿配合牵引治疗,治疗次数少者3次治愈;多者5-6次治愈,30例患者均临床治愈,临床有效率100%。
五典型病例
李××,女,50岁,工人。2013年6月10日就诊,或者主诉:十天前白天打羽毛球后,随即出现偏头痛、扭头时头晕,夜间出现双眼视物模糊,胸闷且恶心、干呕,卧床时出现天旋地转,改变头部位置时候症状缓解,第二天晨起时上述症状加重。检查患者颈部时,可触及颈1、2关节突和横突凹凸不平,棘突偏歪,第一、二颈椎棘突旁压痛,颈部肌肉僵硬、痉挛,项韧带增粗变硬。颈椎开口位X线片示,颈椎生理弯曲消失,枕寰关节、寰枢关节间隙不等宽,齿突与两侧侧块间隙宽度相差超过3.5mm;侧位片上寰椎前部与齿突前间隙呈“V”字形,成人>3mm,诊断为寰枢关节半脱位。经过推拿和牵引治疗,症状均消失,患者身体恢复正常。随后X线进行复查,寰枢关节恢复正常解剖位置,关节序列正常。
六体会
1.本病病因:(1).人体在运动中,头颈部过度的旋转或突然猛烈的旋转.(2).先天齿状骨发育不完全,韧带缺损.(3).头颈部外力损伤。(4)颈部肌肉韧带慢性损伤等为本病的主要因素。
2.病理变化:寰枢关节半脱位后肌肉韧带出现僵硬、增粗、紧张,随着肌肉韧带由于渗出物的堆积而产生激化,进而出现挛缩、粘连挛缩,激压关节旁血管、神经和脊髓产生眩晕,偏头痛、恶心、头颈部活动障碍、视物不清、耳鸣,肢体麻木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3.治疗目的:推拿手法治疗可使肌肉、韧带组织损伤恢复。复位手法可以整复寰枢关节的错位。治疗以经络腧穴为重点,可起到通经络,活气血,从而恢复寰枢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平衡的效果。配合牵引可限制颈椎,有助于周围组织充血,水肿的消散;解除颈部肌肉的痉挛和粘连;恢复寰枢关节正常解剖位置,解除关节错位后神经和血管的压迫所受的刺激和压迫,从而治愈疾病。
4.注意事项:
1.做出正确的诊断,排除其他相似疾病。
2.患病早期,需头颈部制动,卧床休息。
3.科学的锻炼,增强头颈部肌肉、韧带的张力。
4.克服不良生活习惯,注意巩固性治疗可有效的预防疾病。
寰枢关节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寰枢椎螺钉内固定前、后手术入路的解剖学测量材料与方法
选择包头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及包医一附院骨科研究所收集的成年人寰枢椎干燥标本42例, 不分种族、性别、年龄, 外观排除畸形和破损。长度测量采用精度0.02 mm的游标卡尺, 角度测量采用精度0.1°的量角器, 所有数据均经同一人测量2次, 取平均值。
1.2 寰椎的解剖学观测
1.2.1 寰椎前后弓的测量
以寰椎前结节 (AT) 中点处到双侧上关节面内侧缘的距离为前弓半长, 在前弓半长中点处分别测量前弓的高度和厚度, 前弓全长为侧块上下两关节面中点连线之间的距离。寰椎前、后结节 (PT) 的高度、厚度为前后结节中点处的上下距离和前后距离。PT中点处与横突孔 (Transverse foramen, TF) 之间的距离为后结节中点到横突孔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后弓半长为后弓中点至椎动脉沟之间的弧形距离, 分别测量前内侧面与后外侧面, 分别称为内侧半距和外侧半距。后弓高度、厚度为后弓外侧半中点处的上下距离和前后距离。
1.2.2 椎动脉沟的形态学观察
在寰椎的后弓上对椎动脉沟进行观察, 椎动脉沟环全环型是指椎动脉沟上有完整的骨桥结构或者跨越形成封闭的骨环者;椎动脉沟环半环型者指有骨桥突起形成于椎动脉沟上缘或下缘, 形成封闭椎动脉的趋势, 但尚未完全封闭的都称为半环型。计数椎动脉沟半环型与全环型的数量及其比率。
1.2.3 寰椎横突孔、外倾角、后倾角及侧块的解剖学测量
测量横突孔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的最长距离为横突孔的左右径;横突孔前后缘之间的距离为横突孔的前后径。用游标卡尺测量寰椎上、下关节面最外侧缘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M的外侧高度;用直径近似的软木条上下贯穿横突孔, 用量角器分别测量横突孔与矢状面、冠状面的夹角, 其中横突孔与矢状面的夹角表示横突孔的外倾角, 横突孔与冠状面的夹角表示为横突孔的后倾角;LM的内侧高度用LM上、下关节面在前弓移行处的垂直距离表示;侧块的横径用横突孔内侧壁与侧块内侧缘之间的距离表示, LM的前后径用寰椎上关节面最前与最后突起缘之间的垂直距离表示。
1.3 枢椎的解剖学观测
1.3.1 枢椎椎弓根的宽度、高度及椎弓根的上倾角、内倾角的测量
枢椎横突孔 (Transverse foramen of Axis, TFA) 上口的内侧缘至椎弓根内侧缘的距离为枢椎椎弓根 (Pedicle of Axis vertebral arch, PAVA) 的宽度, 于距椎弓根 (Pedical of vertebral arch, PVA) 上缘2.5 mm处测量。于椎弓根峡部测量枢椎椎弓根的上、下径做为PAVA的高度。PAVA的上倾角和内倾角的测量以PAVA的纵轴与水平面和矢状面的夹角表示[4], 其中PAVA与水平面的夹角表示PAVA的上倾角, PAVA与矢状面的夹角表示其内倾角。从螺钉在枢椎的钻入点 (在第二颈椎与第三颈椎之间, LM关节中部内侧和上方2 mm处) [5]测量螺钉在枢椎内的长度, 至螺钉出枢椎处 (第二颈椎上关节面正中矢状轴后1/3处) [6]的距离。枢椎LM (Lateral mass of Axis, LMA) 的内、外侧高度为上关节面中点至侧块下方的最低点与上关节面的中点至侧块下方的最近点或者椎动脉沟顶部的距离[7,8]。螺钉上倾角和内倾角的测量:确定螺钉纵轴 (钻入点与出点的连线) 与水平面和矢状面的夹角, 其中螺钉纵轴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其上倾角, 螺钉与矢状面的夹角为其内倾角。PAVA的内侧高度测量是通过PVA上缘中点至过椎弓根轴的矢状面与寰椎椎动脉沟交点的最近距离。
1.3.2 枢椎关节突关节的测量
左、右上关节面中点处关节突高度为枢椎关节突 (Articular process of axis, APA) 的高度。
1.3.3 枢椎的横突孔和椎板的测量
枢椎横突孔 (Axis Transvers foramen, AxTF) 外倾角和后倾角的测量方法同寰椎。枢椎椎板 (Vertebrae Plate of Axis, VPA) 的长度是从枢椎棘突基底至枢椎椎弓根 (PAVA) 基底之间的距离, 测量时以其中点为测量点, 分别测量左右两侧椎板的高度和厚度。
1.3.4 螺钉在枢椎内的测量
螺钉在枢椎内的长度测量是以螺钉在枢椎椎体的钻入点 (第2、3颈椎的LM关节中部内侧和上方2 mm处) [9]至螺钉出枢椎椎体处 (第2颈椎上关节面正中矢状轴的后1/3处) [5]的距离。确定螺钉纵轴 (钻入点与出点的连线)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螺钉的上倾角, 螺钉纵轴和矢状面的夹角为其内倾角。
2 结果
2.1 寰椎前后弓的测量
左、右侧寰椎前弓测量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寰椎侧块及横突孔的测量
左、右侧寰椎侧块及横突孔的测量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椎动脉沟形态学观察
全环型为3侧, 占3.57 %;半环型为13侧, 占15.48 %, 其余为普通椎动脉沟型, 占80.95 %。
2.4 枢椎椎弓根的测量
左、右侧枢椎椎弓根的测量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2.5 枢椎侧方结构、椎板和螺钉在枢椎内的测量
左、右侧枢椎侧方结构、椎板和螺钉在枢椎内的测量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4。
3 讨论
经寰枢关节后路进行螺钉内固定术是由Magerl等在1979年发明的, 也是经寰枢椎侧块关节的螺钉固定融合术[10]。该手术方式因其提供了优越的生物力学和手术的稳定性, 因而在国内外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和较高的融合率。
3.1 手术的可靠性
国内曹正霖等[4]通过测量椎弓根中部的宽度, 发现有72 %的国人标本椎弓根宽度大于5 mm, 他们认为应该能够完全容纳直径为3.5 mm的Magerl螺钉。对于PAV及LM是否适合进行Magerl手术, 需要从螺钉固定所需骨质的宽度和高度两方面进行分析。因Magerl螺钉径路手术中主要经过PAV的中上部, 我们的研究认为螺钉固定所需的骨质宽度不能小于4.5 mm, 至于其测量部位, 我们认为在距椎弓根上缘2.5 mm处测量, 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椎弓根狭窄时是否会对螺钉的固定产生影响。因此我们的研究采用测量距椎弓根上缘2.5 mm处的椎弓根宽度, 研究结果显示骨质宽度不小于4.5 mm完全能够容纳直径3.5 mm的螺钉。
3.2 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手术方式的解剖学研究
Madawi等[11]测量了寰枢椎关节-椎弓根复合体的内偏角后得出结论, 螺钉轨道的安全范围为14°。在我们的研究中, 测量螺钉上倾角和内倾角分别为39.2°和6.2°, 我们测得的内倾角小于Madawi[11]和Solanki[12]的结果, 其原因可能与样本体质与样本量的大小有关, 这一结果有可能导致手术操作难度加大。当椎弓根长度为3.0 mm、椎动脉沟深度每增加0.5 mm时, 螺钉置入角应增加10°;直径为3.5mm的螺钉, 置入角在椎弓根上倾角的基础上应加大7°[9]。我们的研究发现上倾角大于国外所测量的结果, 这可能与国人LM的内侧高度相对较小有关, 因此在进行螺钉固定时需要加大上倾角。本研究结果显示, Magerl手术在国人中虽然难度可能加大, 但仍适合于国人, 同时由于枢椎椎弓根的个体差异较大, 且其椎弓根内侧高度最大为9.44 mm, 最小仅为0.82 mm, 故进行手术前最好先做旁矢状位的薄层CT扫描, 以了解椎弓根的情况, 且手术应在X线监视下进行。
3.3 寰枢椎的横突孔与VA的关系
我们发现, VA在第1到6颈椎的横突孔内走行, 由于寰枢椎横突孔上下形成的“横突孔管”的走行方向变化比较大, 因而在上部分颈椎横突孔处, VA的扭曲程度比较大。AxTF有一定的外倾角和后倾角, VA走行在此段内形成了向外的膨出和迂曲, 因而更容易受横突孔及周围结构的影响。VA的这一解剖学特点可能是其供血不足的原因之一, 尤其是在头部向一侧过度旋转时, 缺血症状会加重, 即可出现临床上常见的眩晕、头昏、摔倒、幻听、幻视及枕部疼痛等症状, 体检也可出现转头时眩晕或猝倒、指压寰椎横突时旋头试验阳性等体征。对VA的横突孔及骨性管道的近似测量对估计VA上行过程中的扭曲程度可以做初步的判断;在VA造影检查中, 对照其走行角度变化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寰枢椎手术中解剖VA时也应注意这个特点, 以免损伤椎动脉。
尽管目前对经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的工作己经做了许多的研究, 但在国人后路寰枢椎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的应用解剖研究、与寰枢椎及寰枢关节三维重建结合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成人寰椎、枢椎及寰枢关节的解剖学特征, 探讨寰枢关节内固定手术的前后入路术式及其临床要点, 为国人寰枢人工关节积累资料。方法:利用42例成人干燥骨学标本进行测量, 使用精度0.02 mm的游标卡尺、精度0.1°的量角器分别测量寰椎前、后弓半长、高度和厚度, 前、后结节的高度和厚度, 后结节与横突孔的距离, 枢椎的椎弓根的宽度、高度、上倾角和内倾角, 螺钉在枢椎内的长度、上倾角和内倾角, 椎弓根的内侧高度, 侧块的内、外侧高度, 枢椎横突孔的外倾角和后倾角、枢椎椎板的长度、厚度和高度, 枢椎体的横径和矢径、枢椎体前方的高度和后方高度。结果:寰椎前弓半长为10.37±4.18 mm, 高度10.05±2.20 mm, 厚度为8.39±1.35 mm;前结节的高度为10.11±3.22 mm, 前结节的厚度8.06±1.24 mm;后结节的高度为9.50±2.88 mm, 后结节的厚度7.39±2.58 mm, 前结节与横突孔之间的距离为25.67±3.15 mm, 后弓半长内侧半距和外侧半距分别为11.47±2.26 mm、19.58±2.04mm, 后弓高度、厚度为7.28±2.67 mm、7.35±2.19 mm, 枢椎椎弓根 (PAVA) 的宽度、高度分别为8.02±2.20 mm、8.51±1.99 mm;椎弓根的上倾和内倾角分别为26.92±4.40°, 24.94±3.41°, 螺钉在枢椎内的长度为23.46±3.08 mm, 螺钉的上倾角和内倾角分别为39.17±4.95°、39.56±5.07°, 枢椎椎板长度、高度和厚度分别为20.53±2.49 mm、12.53±1.84 mm和6.78±0.82 mm, 枢椎体的横径和矢径分别为18.59±3.16 mm、15.93±3.11 mm;枢椎体前方高度和后方高度结果为18.51±2.81 mm、15.08±3.72 mm。结论:寰枢关节后路手术时, 可以使用直径3.5 mm的螺钉进行椎弓根的Magerl螺钉手术。
寰枢关节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 男18例, 女24例;年龄最大75岁, 年龄最小18岁;病程最长者8年, 最短者3个月。
1.2 临床表现
颈部疼痛、酸胀, 枕部疼痛, 肩臂部疼痛, 上肢肌力减弱, 头痛, 眩晕, 恶心, 呕吐, 眼累、甚至视物不清, 耳鸣, 心慌, 咽喉异物感, 半身发麻、发凉, 转头时症状加重、及活动受限[1]。触诊第二颈椎棘突旁压痛, 肌肉紧张、痉挛, 棘突偏向患侧, 患侧枕大、枕小神经处压痛, 颈2横突压痛。
2 治疗方法
2.1 阻滞和针刀疗法
患者骑坐在治疗椅上, 双前臂重叠放在椅背枕上, 额部置于前臂上。根据颈椎正位片测量的双侧寰枢外侧关节内缘的位置确定进针点。用5号球后针头经进针点垂直皮面快速穿过皮肤后, 向外倾斜5°~10°进针达寰枢外侧关节, 注射镇痛液2ml。如有患侧肌痉挛、痛点, 可分别阻滞。
针刀切割松解, 进路同上。针刀抵达寰枢关节后缘后, 稍退针刀, 在寰枢椎椎弓上缘切割2刀, 切割深度不超过2mm。2.2手法矫治患者取仰卧位 (不垫枕) , 医生坐在患者头端, 一手扶持患者枕部, 一手托住患者下颌, 助手双手搭在患者双肩部, 两人反向持续轻轻牵引, 以齿状突偏右为例, 则左手置于枕部, 中指置于寰椎棘突右侧, 右手托住患者下颌部, 在反向牵引的同时, 左手中指将棘突向左侧拉, 右手将下颌和头部向右侧旋, 当听到清脆的“咔叭”声, 患者顿觉头颈部轻松, 疼痛减轻或消失, 眼亮。
3 结果
3.1 疗效观察标准
(1) 治愈:经治疗症状完全消失, 恢复正常。 (2) 有效:经治疗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 (3) 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
3.2 治疗结果
42例均临床治愈, 有效率100%。其中1次治愈者34例, 2~3次治愈者8例。
4 讨论
4.1 病理变化
寰枢关节由寰椎的前弓与寰横韧带和枢椎的齿状突组成, 临近咽后壁, 后有寰枢后膜, 连结寰椎后弓下缘与枢椎椎弓上缘。外伤、受凉、劳损, 或运动中头部用力过猛, 车祸等暴力使寰枢关节囊、翼状韧带、寰横韧带以及寰枢后膜损伤而使寰枢关节发生移位, 咽、扁桃体等感染, 使寰枢关节发生炎症反应, 关节囊和寰横韧带充血、水肿、松弛, 这时当头部屈伸、旋转活动时, 易使寰枢关节错位[2]。颈部类风湿、先天性寰枢关节畸形及寰枢韧带松弛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4.2 阻滞和针刀应用
阻滞直接把药物用到病变点, 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有利于肌肉放松;针刀对肌腱、韧带的粘连、挛缩、肥厚等起到松解粘连、解除挛缩、减压等作用, 以利于肌腱动态平衡的恢复[3]。
4.3 手法应用
仰卧位可使肌肉放松, 解除患者的心理紧张。且在手法过程中可控制避免旋转角度过大, 使手法应用安全有效。采用提旋手法纠正关节紊乱, 消除原发病变。
4.4 体会
4.4.1 诊断要清楚。临床表现与开口位X线片相结合, 寰枢关
节紊乱的开口正位片出现下述改变: (1) 侧齿间隙左右不等; (2) 寰枢外侧关节不对称, 不等宽, 不等长; (3) 侧块外缘与枢椎外缘的连续不光滑, 有顿挫; (4) 侧块内缘与枢椎上关节面内缘高起不相齐[4]。
4.4.2 治疗应遵循阻滞、针刀定点准确, 治疗到位;手法稳、
准、轻、巧。应以安全、经济有效为原则。寰枢关节毗邻结构复杂, 位置重要, 稍有不慎便可产生严重后果, 这就要求手法治疗必须有较高的安全性, 注意“稳、准、轻、巧”的有机结合。稳:指医生在施行手法时医患之间必须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姿势, 在寰枢关节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内搬动患者头颈;准:是指手法的着力点和方向必须明确;轻:指手法的力量要适中, 不可猛烈;巧:是指手法须讲究一定的技术和方法。“稳、准、轻、巧”相结合, 有助于提高手法治疗的安全性。
4.4.3 治疗过程中应树立筋、骨并重的整体观念。解决肌力失
衡, 纠正寰枢关节错位, 治疗原发病因, 是治疗本病的关键[5]。采用阻滞、针刀治疗, 消除原发痛点, 阻断肌肉疼痛的恶性循环, 松解粘连, 解除肌痉挛, 以使肌平衡恢复。手法纠正寰枢关节紊乱, 以恢复颈椎的正常力平衡。颈领固定, 以巩固治疗效果。治疗后应嘱患者注意以下事项: (1) 睡眠时枕头高度要适中; (2) 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及不良习惯, 如抛头转颈等; (3) 积极治疗咽部炎症等疾患; (4) 加强颈项肌肉功能的锻炼。
摘要:对42例寰枢关节紊乱症患者采用痛点阻滞、针刀、松解、手法矫治综合治疗临床治愈率100%。
关键词:寰枢关节紊乱,阻滞,针刀,手法
参考文献
[1]杨克勤, 张之虎.颈椎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65-89.
[2]魏征, 主编.脊柱病因治疗学.第1版.香港:商务印书馆, 1995.10-11.
[3]朱汉章.小针刀疗法.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7.92-93.
[4]张佐伦.寰枢椎侧方半脱位的X线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 1987, 21 (2) :86-87.
类风湿性寰枢关节炎MRI表现 篇5
关键词:类风湿性寰枢关节炎,MRI表现
类风湿性寰枢关节炎,发病率较高,目前仍不乏误诊漏诊者。类风湿性寰枢关节炎易导致脊髓压迫,造成严重的神经性症状,甚至死亡。根据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改变,MRI检查对本病诊断较直观、敏感,对临床制定治疗计划具有较重要意义。本文收集了我院2006年至2012年类风湿性寰枢关节炎患者27例,临床诊断均符合修改的ACR (American College ofRheumatology) 诊断标准。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年龄38~70岁,男性11例,女性16例。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有四肢关节活动受限及畸形,类风湿试验均呈阳性。无颈部症状4例;持续性后颈部及枕部疼痛15例,其中7例伴枕颈不适 (眩晕、恶心呕吐及视力障碍) ;查体枕颈部、四肢感觉异常12例,四肢肌力减弱4例伴轻瘫2例,腱反射亢进4例。
1.2 检查方法
27例均行颈椎MRI平扫,19例行颈椎MRI增强扫描,MRI机为安科公司的ASM-016P永磁型0.16T磁共振成像仪。常规选用SE序列及GRL序列(长T1梯度回波序列),6mm层厚、层距进行矢状位扫描,6%重叠扫描,15例行冠状位GRL序列扫描。
2 结果
本组27例患者MRI表现:齿突后缘软组织增厚27例,齿突上脂肪垫变小或消失(18例),齿突骨质侵蚀(15例),颈延髓角(CMJ)<135°(7例),脊髓受压(5例)其中脊髓信号改变(3例),寰枢关节脱位(10例)其中半脱位(7例)。增强扫描,齿突骨质侵蚀灶及齿突后缘软组织呈中等度强化(19例)。
3 讨论
3.1 类风湿关节炎为侵犯结缔组织的一种炎症性疾病。
早期主要累及双手、腕、足小关节,后期几乎累及所有关节,出现关节僵直与畸形,伴骨萎缩与骨骼肌萎缩[1]。约80%的病变累及颈椎,颈椎受累者以下颈椎常见[2]。20%~25%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寰枢关节[3]。
3.2 本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关节内及关节囊炎症,软组织肿胀,滑膜增生,关节肿胀与水肿,伴骨质疏松。
由于齿突前部的滑囊炎和滑膜增生造成齿突骨质破坏并占据齿突前部的空间。寰椎被向前推挤,齿突后部的滑囊炎侵蚀寰枢横韧带、翼状韧带、尖韧带及齿突副韧带,造成韧带松弛,从而导致关节脱位或半脱位。但有少数患者可因齿突严重破坏或骨质疏松的齿突发生骨折,丧失阻止寰椎前弓向后移位的作用,而发生后脱位[2]。脱位的严重程度与血清类风湿因子是否阳性、病程持续时间、激素治疗时间以及类风湿性结节等有关[4]。颈椎类风湿关节炎包括侵蚀性滑膜炎、韧带损伤、关节半脱位、骨质减少,而齿突周围的类风湿性血管翳可进入椎管,造成脊髓或神经压迫,甚至压迫椎动脉。通过评估颈延髓交界区 (Cervicomedullary iunction, CMJ) 的角度来预测神经系统症状,CMJ角<135°时,就可能有神经压迫的症状及脊髓病或C2根性痛[5]。
3.3 类风湿性寰枢关节炎MRI表现:
齿突后缘软组织增厚,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病变突入椎管,以致相应水平段椎管狭窄,严重者,病变可压迫颈延交界段脊髓,齿突上脂肪垫变小或消失,齿突骨质侵蚀,T1WI呈低信号,GRL序列呈高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增强扫描,齿突后缘增厚软组织及齿突骨质侵蚀灶呈中等度强化。类风湿性寰枢关节炎易发生关节半脱位,表现为五种类型: (1) 寰枢关节向前半脱位; (2) 齿突向上移位; (3) C1侧块向两侧半脱位; (4) C1向下半脱位; (5) 寰枢关节向后半脱位[4]。
4 检查方法与鉴别诊断
4.1 检查方法
MRI可显示血管翳及有否脊髓压迫,明确齿突与脊髓、脑干的相关性,有助于手术操作的计划性,利于评估术后血管翳的消退情况,同时还能评估脊髓信号的改变,由于类风湿性寰枢关节炎齿突周围血管翳增多较齿突骨质改变早,所以MRI检查对诊断类风湿性寰枢关节炎较DR平片及CT扫描敏感。MRI的缺点在于显示齿突颅底间隔、寰枢关节面下囊性改变还不够理想。DR平片检查包括颈椎或颅颈部正侧位、过伸/曲侧位片及开口位片,CT检查包括矢状、冠状位多排螺旋CT扫描。DR平片及CT扫描对于各骨间距测量较MRI准确,对于寰枢关节脱位及半脱位的评价较MRI客观。总之,对累及枕颈部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定期、常规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从而了解枕颈部的空间解剖变化、有否枕颈部脊髓压迫、明确枕颈部骨结构形态学和软组织的变化。通过对RA患者的常规临床随访及影像学评估,监测其活动性,予以最适当的治疗方案,防止枕颈部脊髓压迫症[5]。
4.2 鉴别诊断
主要与寰枢关节外伤、寰枢关节炎性病变(如结核或其他感染)、颅底肿瘤等鉴别诊断。类风湿性寰枢关节炎合并外伤可以引起齿突病理性骨折及关节脱位,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诊断本病不难。
参考文献
[1]隋帮森, 吴恩惠, 陈雁冰.磁共振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518.
[2]蒋明, 朱立平, 林孝义.风湿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1946-1947.
[3]陈星荣, 沈天真, 段承祥.全身CT和MRI[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4:830-831.
[4]高元桂.磁共振成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322.
寰枢关节 篇6
关键词:寰椎,侧块螺钉,寰枢关节脱位
齿状突骨折并寰枢关节脱位是一种严重的颈椎损伤,发生率约占颈椎骨折的10%~14%[1],损伤后可导致寰枢关节不稳,造成高位的颈脊髓压迫,其骨折不愈合率亦较高[2];寰椎侧块螺钉固定属于寰枢椎后路固定技术,由于将螺钉分别固定于寰椎和枢椎上,不但使得螺钉放置操作变得方便,而且具有优异的固定性能[3]。2008年1月~2010年2月我院共用后路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关节脱位7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4~52岁,平均36.5岁。受伤原因:车祸伤5例,砸伤1例,坠落伤1例。其中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5例;单纯寰枢关节脱位2例。所有患者伤后出现枕、颈部疼痛,颈部旋转困难,颈部以下感觉过敏;且均有不同程度的颈髓损伤和颈神经压迫症状,其中2例患者病理征阳性。颈椎MRI显示C1~2内有高信号影,脊髓受压。
1.2手术方法
7例患者术前均行头颅牵引术直至牵引复位,手术均选用插管全身麻醉,取俯卧位。自枕骨下至C4棘突作后正中切口,骨膜下剥离双侧肌肉并向两侧牵开,暴露枕骨后下缘寰椎后弓及枢椎椎板与关节突,充分减压颈髓,刮除寰枢关节之间软骨形成的骨性粗糙面,将减压后的骨块制成骨条置于寰枢椎两侧做融合;在C形臂下透视定位,以枢椎板与下关节突的交界部、距椎板下缘2~3 mm为进针点,于矢状面方向于寰枢椎侧块用克氏针穿过定位,分别用中空钻头、丝锥扩孔,测量深度,拧入相应长度侧块螺钉;在接近寰椎侧块的后下缘进入侧块,在前侧穿过寰椎侧块的皮质[4]。生理盐水冲洗,放置橡胶引流管,缝合伤口。
1.3术后处理
术后3 d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颈托围领制动,48 h后根据情况佩戴围领下床活动,出院后继续围领制动保护3个月,定期复查。
2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1年,平均9.8个月;所有病例无局部疼痛及不适,无手术并发症与脊髓损伤症状加重,其临床症状、神经系统检查和影像学指标术后均有改善,其中3例神经功能术后即有恢复且日趋明显;术后3个月随访,植骨融合良好,侧块椎弓根螺钉无断裂及松动征象,典型影像学见图1~3。
3讨论
齿状突骨折并寰枢关节脱位是上颈椎常见的严重损伤,按Anderson-Dalonzo分类[5]为Ⅱ型骨折,由于局部解剖上的特殊性,非手术治疗时不愈合率较高,曾有文献报道高达62%[6]。其脱位程度常进行性加重,导致脊髓高位受压而危及生命。对早期枢椎齿状突骨折患者的治疗,目前认为宜及早采用寰枢椎融合术稳定上颈椎,有利于齿状突的骨性愈合[7]。
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技术有多种,如GALLIC等各种钢丝结扎内固定技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以及椎板钩加压内固定系统等,但这些钢丝技术需在寰椎后弓前方操作,钢丝穿过椎板下,有损伤脊髓和硬膜的危险;另外各种钢丝和椎板夹固定在抗旋转和水平作用力上的效果不佳,因此植骨不融合率高[8]。而侧块螺钉内固定系统可提供较高的稳定性,可以为植骨融合提供很好的保障;且该系统为钛合金制造,不影响术后对颈椎的MRI检查。
寰椎侧块螺钉是指螺钉经寰椎后弓下缘与寰椎侧块后缘的移行处直接沿寰椎侧块纵轴置入,寰椎侧块的平均高度和宽度都在12 mm左右[9],所以单从骨性解剖结构的角度来看,几乎所有的患者都适于寰椎侧块螺钉固定。要完成寰椎侧块螺钉固定却必须显露寰椎后弓的根部,术中就必须将C2神经根和静脉丛向下推开,因此在显露寰枢侧块关节时,容易出现难以控制的静脉丛出血[10]。在C3~7较安全的颈椎侧块螺钉置钉技术是以侧块背面中心内侧1mm处为入钉点,外倾25°~35°,头倾20°~30°置入,深度为11~12 mm,按此方法置钉成功率高,可减少损伤椎动脉或神经根的并发症[11]。
因侧块骨质强度相对椎弓根要低,如果多次调整钉道,将使侧块螺钉固定的强度大大下降,甚至导致侧块骨折,无法安放螺钉。因此,在准备钉道时应尽量一次成功,动手前预计好方向和角度;为了确保螺钉拧入位置的准确,操作必须在C型臂X线机下进行全过程监视,确保寰枢椎复位后再固定钻孔,钻孔时务必采用完全矢状位进钉,必须避免水平方向钻孔,避免损伤脊髓及椎动脉,特别是在寰枢椎融合破坏其关节面时要在直视下进行,小心操作,避免失误。
总之,利用后路侧块螺钉治疗寰枢关节脱位提供了坚强的内固定,寰枢关节生物力学的稳定性增加,抗旋转性能增强;又给了植骨块一个很好的固定,能更好地促进植骨融合,是治疗寰枢关节脱位的一个好方法。
参考文献
[1]MARCHESI DG.Management of odontoid fractures[J].Orthopaedics,1997,20(10):911-916.
[2]GREENE KA,DICKMAN CA,MARCIANO FF,et al.Acute axis-fraelures:analysis of mamagement and oucome in 340 consecutive cas-es[J].Spine,1997,22(16):1843-1852.
[3]GOEL A,DESAI KI,MUZUMDAR DP.Atlantoaxial fixation usingplate and screw method:a report of 160 treated patients[J].Neuro-surgery,2002,51(6):1351.
[4]XU R,EBRAHEIMNA,MISSON JR,et al.The reliability of the lateralradiograph in determination of the optimal transarticular C1~C2 screwlength[J].Spine,1998,23(20):2190-2194.
[5]HU YG.Anatomy and injury of the atlas[J].Chin J Orthopedics,1997,17(12):779-784.Chinese
[6]SCHATZKER J,RORABECK CH,WADDELL JP.Fractures of thedens(odontoid process):analysis of thirty-seven cases[J].J Bone JointSurg,1971,53(7):3923-3924.
[7]QING JQ,LI BL,WANG XS,et al.Comprehend for the treatment of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J].Anatomy and Clinics,2004,9(4):274-275.Chinese
[8]ANDERSON LD,D’ALONZO RT.Fractures of the odontoid process ofthe axis[J].J Bone Oint Surg Am,1974,56(8):1663-1674.
[9]RESNICK DK,BENZEL EC.C1~C2 pedicle screw fixation with rigidcantilever beam construct:case report and technical note[J].Neuro-surgery,2002,50(2):426.
[10]MA XY,YING QS,LIU JF,et al.Anatomic and 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between pedicle screw and lateral mass screw[J].Chinese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2005,20(6):361-363.Chinese
寰枢关节 篇7
1 验案分析
1.1 验案1
施某,女,35岁,教师。初诊日期:2008年2月16日。主诉:失眠、头晕、精神抑郁1年余。病史:患者于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早醒、醒后难以再入睡,每晚睡眠时间不超过4h,并逐渐出现头晕、不思饮食、精神抑郁等症状,就诊过多家医院,曾诊断为“失眠症”、“神经症”、“抑郁症”。服镇静、抗抑郁药及中药治疗均无效,痛苦不堪故来诊。查体:神情抑郁,表情淡漠。触诊检查;第2颈椎后关节突右旋,压痛。X线检查:张口位片显示寰椎位于口腔中央,寰齿间隙及寰枢关节间隙左右不对称,颈2棘突左偏。诊断:寰枢关节错位。治疗:先以揉法、拿法充分放松枕后及颈部软组织再以仰卧位仰头摇正法进行复位,1次/d,治疗一周后患者诉每晚已能入睡5~6h,头晕减轻。治疗25次后每晚已能入睡7h,头晕、抑郁及不思饮食症状消除。半年后随访,患者诉上述症状未再复发,体质量已增加4kg。
1.2 验案2
李某某,男,36岁,公务员。初诊日期:2008年7月20日。主诉:外伤后自觉头重3年。病史:患者于3年前因车祸致头皮撕裂伤,经治疗后痊愈。但此后一直感头重,先后多次行头颅MR、头颅CT、颈椎X线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触诊:第]颈椎向左侧摆式错位。第2颈椎后关节突左旋。X线检查:张口位片显示寰椎位于口腔中央,寰齿间隙及寰枢关节间隙左右不对称,寰枢椎外侧缘左右不对称,颈2棘突右偏。诊断:寰枢关节错。治疗:先以揉法、拿法充分放松枕后及颈部软组织再以仰卧位仰头摇正法进行复位。治疗一次后,患者诉头重感消失。第2天惊喜地来告知,自昨日治疗后出现了头部3年以来从未有过的轻松。巩固治疗5次,3个月以后回访未再复发。
2 体会
脊柱病与脊柱相关疾病是指因脊柱生物力的不平衡而导致肌张力失衡,骨关节轻度移位,压迫、刺激周围的神经、血管,从而引起脊柱周围软组织及所支配脏器病变而出现的临床症状。而内科疾病的治疗,过去往往只重视相关内脏病变,相对忽视脊柱病及其他方面原因,因此,治疗重点是药物或手术治疗,但治疗结果却不尽人意。近年来,通过对脊柱的治疗,往往能使这些疾病获得好转或痊愈。
寰枢关节错位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其症状与其独特的生理解剖结构密切相关:椎动脉起自于锁骨下动脉,垂直向上,穿颈6~1横突孔,从寰椎横突孔穿出,经3个近乎直角的转弯才进入颅内段,当寰枢关节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可牵拉椎动脉,导致椎动脉发生痉挛。同时,颈椎错位可使脊神经受刺激,从而导致相应区域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案1中,因寰枢关节错位使椎动脉供血不足、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而导致大脑功能紊乱,从而出现精神及脑功能的异常改变。案2中,因寰枢关节错位导致脊神经受压,而颈丛发自颈1~4脊神经,除纯运动神经的枕下神经外,大部分均含感觉纤维,耳大神经及枕小神经分布于耳区皮肤及枕部,枕大神经及第三枕神经分布于深部颈肌,穿过头夹肌及斜方肌腱而达上项线的枕部皮肤,故寰枢关节的错位可引起头及枕部感觉的异常。综上所述,通过对脊柱病及脊柱相关疾病的认识与了解,可以大大提高对该类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对一些疑难疾病可收到戏剧性效果。
寰枢关节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颈性眩晕患者, 年龄18~65岁, 病程1~7年。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各40例。治疗组男19例, 女21例, 平均年龄 (40±1) 岁;对照1组男16例, 女24例, 平均年龄 (39±1) 岁;对照2组男15例, 女25例, 平均年龄 (42±1) 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1.1 临床表现
症状以头晕为主, 颈部活动至某一位置时诱发或加重, 伴有后头痛、颈部不适感、睡眠不佳、视物不清、恶心呕吐等症状。所有患者经检查均排除内科、神经科及耳科疾患所致眩晕。
1.1.2 体查
枕外隆凸、乳突及第二颈椎棘突连线形成的三角区内压痛、增厚, 第12胸椎旁2cm区域以及两侧肩胛冈、锁骨外侧附着处可触及皮下软组织紧张度高或增厚。运用横突触诊法仔细对比检查C1、C2两侧横突横向、纵向及矢状位的旋转, 一侧横突的凹陷及另一侧的凸起, 或是双侧的横突不能明显的触及, 或是双侧的横突不在同一水平位上等。
1.1.3 X线资料
X线征:侧位片可见第1颈椎后弓不在枕枢线的中间, 即偏向上或偏向下, 或第1颈椎后弓矢状位旋转错位;开口位片可见寰椎两侧块不等大, 寰齿、寰枢关节间隙不等宽, 枢椎棘突不在正中线上, 错位方向一般与触诊相符。
1.2 诊断标准
参照钟士元《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1]中有关颈性眩晕的诊断标准: (1) 眩晕为主症, 可伴有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头痛、颈痛等症状; (2) 触诊第1颈椎横突左右不对称, 第2颈椎棘突偏歪, 棘突旁压痛, 第1、2颈椎横突后缘有硬结; (3) 颈左右转动明显受限、疼痛、斜颈; (4) X线检查:开口位显示寰椎位于口腔中央, 寰齿侧间隙及寰枢关节间隙左右不对称, 寰枢椎外侧缘左右不对称, 齿突轴线至枢椎外侧缘距离不相等, 或与寰椎的中轴线不重叠, 二轴线互成夹角或分离。侧位片显示寰枢前间隙之距≥3mm, 寰椎后弓呈仰、倾式或旋转式错位。
1.3 纳入标准
(1)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2) 病程>1个月, 年龄在18~65岁; (3) 自愿参与临床观察, 能够积极配合本研究者。
1.4 排除标准
(1) 耳源性、脑源性、眼源性、感染性等疾病所致眩晕者; (2) 伴有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 (3) 造血系统、精神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 (4) 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5) 颈椎骨折、滑脱、结核等患者; (6) 不愿加入试验, 或不能坚持治疗, 或加用其他治疗方法者。符合上述任何一条即排除。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
治疗组患者采用针刀松解法治疗[2]:首先在患者T11-12斜方肌以及两侧肩胛冈、锁骨外侧附着处寻压痛点或者硬结点, 并用甲紫药水标记, 让患者进入针刀治疗室内, 嘱患者暴露腰背部并俯卧位, 医生先洗手消毒后用碘伏以记号为中心逐渐向周围5cm范围内消毒, 消毒2次即可, 然后覆盖无菌小洞巾, 医生戴帽子、口罩及无菌手套, 完毕后开始行针刀 (一次性汉章牌针刀型号为4#×0.8) 松解, 方法为:在T11-12反应点标记处, 针刀刀口线与斜方肌纤维方向一致, 针体垂直皮肤刺入达到硬结内 (一般在1cm左右深度) , 纵行疏通剥离3~5刀, 横行铲剥3~5刀与深层肌肉分离, 然后在另一旁标记处行同样的操作手法。在两侧肩胛冈、锁骨外侧反应点处, 刀口线与肌纤维方向一致, 针体垂直骨面进针, 纵行疏通剥离3~5刀, 横向摆动4~5次, 之后在另一侧标记处行同样的操作手法。术后立即用创可贴覆盖针孔, 嘱患者2日内不能在施术部位擦洗, 每次选择2个反应点做针刀松解。其次在多功能多体位手法治疗床上行寰枢关节整复术: (1) 仰头旋转定位扳法:适用于第1、2颈椎左右旋转式错位, 患者仰卧位于治疗床上, 放松左右胸锁乳突肌5min, 左右侧卧位点按翳风、完骨、凤池、缺盆等穴位, 在仰卧位时医者一手托其下颌, 另一手托枕部, 使患者仰头10°~15°并放松, 向一侧旋转至最大限度时运用闪动力, 多可听到关节弹响的“嗒嗒”声; (2) 侧向扳正法:适用于第1、2颈椎侧摆式错位, 患者侧卧于治疗床上, 医者立于患者身后, 一手穿过头下方托住患者下颌, 其胸贴住患者头部上方以固定, 使头后仰5°~10°, 另一手食指屈曲如勾状, 用掌指关节顶住侧摆向下的椎板处, 在向头侧位拔伸的同时, 顶住锥板的掌指关节一起向上用力, 多可感觉错位的椎体移动; (3) 俯卧冲压法:适用于寰椎仰、倾试错位, 仰式错位时嘱患者俯卧位于多功能多体位手法治疗床上, 调整为15°低头位, 医者立于头侧方, 两手拇指置于乳突后下方, 渐渐向双眼方向用力, 持续30s左右即可。倾式错位时患者同样俯卧位, 调整为15°低头位, 医者立于头前方, 双手拇指置于枢椎棘突两侧的椎板处, 斜向下30°渐渐用力, 持续30s左右, 反复3~4次为度。5天为1个疗程, 隔天1次, 共治疗2个疗程。
1.5.2 对照1组
采用针刀松解法[2]:方法及疗程同对照组。
1.5.3 对照2组
采用寰枢关节整复术法。方法及疗程同对照组。
1.6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治疗前后、随访时对每例患者临床症状的总体评分, 疗效评定评分指数n=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100%。X线检查: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做X线检查, 对比治疗前后错位的变化及复位的程度。
1.7 疗效标准
参考《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1]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临床痊愈:眩晕症状、体征消失, 恢复工作, X线示寰椎两侧块与齿状突距离相等或寰齿关节间隙相等, 总疗效指数≥90%;显效:眩晕症状、体征正常, 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X线示寰椎两侧块与齿状突距离基本相等或寰齿关节间隙基本相等, 90%<总疗效指数≤66.7%;好转:症状、体征缓解或减轻, 生活工作受到一定影响, X线示寰椎两侧块与齿状突距离不等或寰齿关节间隙不等, 总疗效指数≥33.3%;无效:眩晕无缓解, 失眠、头痛等症状无明显减轻, 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X线示寰椎两侧块与齿状突距离明显不等或寰齿关节间隙明显不等, 总疗效指数<33.3%。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总体疗效评分比较
治疗前三组患者临床症状总体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提示三组之间有可比性。第1次治疗后治疗组疗效比对照1组、对照2组疗效显著 (P<0.01) , 但对照1组、对照2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P>0.05)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 (P<0.01) , 且对照2组比对照1组疗效好 (P<0.01) 。6个月后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 (P<0.01) , 证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 且远期疗效持久, 患者症状不易反复。详见表1。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1;与对组1组、对照2组第一次治疗后比较, △P<0.01, 与对照2组比较, ○P>0.05;与对组1组、对照2组流程结束后比较, ※P<0.01, 与对照2组比较, □P<0.01;与对组1组、对照2组6个月后比较, ★P<0.01。
2.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X线表现
治疗前三组患者X线表现:寰齿关节间隙不等、寰枢关节间隙不等、两侧快间距不等、寰椎后弓抬头、寰椎后弓点头, 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0.05) , 治疗后三组患者X线表现症状都有改善 (P<0.05) , 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组1组、对照2组 (P均<0.05) 。具体见表2。
(n)
2.3 三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对组1组、对照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72.5%、80.0%, 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 (P均<0.05) ;对照2组疗效高于对照1组, 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3。
[n (%) ]
3 讨论
目前对于颈性眩晕的相关认识大多归结于椎动脉因素引起长期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眩晕。而冯爱春等[4]认为影响椎动脉的因素包括椎动脉自身形态的变异、骨质增生、椎体不稳错位及软组织劳损等外力刺激、交感神经、体液因子等。本研究从寰枢关节的位移长期刺激椎动脉而使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的角度出发, 有针对性地予以治疗。寰枢关节可进行两个自由度的运动, 屈伸总的为15°, 轴向旋转35°~40°, 侧屈可忽略, 但寰枕关节侧屈约为5°。从斜方肌的形态分析, 该肌表面形态类似菱形, 整块肌肉的起点于枕部项韧带和第7颈椎到第12胸椎的棘突, 止点于锁骨外侧1/3, 肩峰及肩胛冈, 其功能为伸展、侧屈头颈, 并向侧屈的对侧转动头和颈;其上部纤维上提和向上旋转肩胛骨, 整块肌肉后拉肩胛骨, 下部纤维下拉和向下旋转肩胛骨。结合该肌肉关节的特性后, 分析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多数为学生、伏案工作职业者、驾驶员以及体力劳动者等, 患者长期体位是低头位、双上肢向前且处于不同的相对静态式动作, 常常导致耸肩样姿势偏斜, 加上多数患者都是右利手, 可使该肌肉起点与止点之间处于不同的应力牵拉, 以及左右两侧的应力不对称, 在治疗中观察到枕外隆凸以及第12棘突旁、两侧肩胛冈、锁骨外侧附着处, 因长期的牵拉造成肌肉劳损、炎症、瘢痕、粘连等, 结果造成此处的软组织变厚及结节状增生, 当患者在正常位或伏案工作、提拉搬运重物时, 此处因弹性变化而反作用于后枕部, 影响寰枢关节的正常解剖位置, 因而引起寰枢关节紊乱, 最终刺激或压迫椎动脉而发病。此类患者都于这几处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紧张感, 在针刀松解后, 患者口述视物清晰, 头昏有所减轻, 再行寰枢关节整复手法往往立竿见影。针刀治疗, 可对斜方肌下方的筋膜表面进行剥离、切割, 松解挛缩变性的肌筋膜, 阻断肌筋膜挛缩引起的恶性循环, 而寰枢关节手法整复却是在分析轴性错位后应用相应的手法治疗, 针对性更强, 疗效更佳。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经复查颈椎X线片, 其错位的椎体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说明了纠正寰枢关节紊乱是治疗颈性眩晕的关键, 在侧面也反应出颈部浅层、中层及深层的肌肉都可能是引起寰枢关节紊乱的原因, 在治疗的时候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反应点来诊治。而对照1组、对照2组中针刀及整复手法分开治疗时, 其疗效不甚满意, 原因在于筋骨是相互影响的, 应两者相顾疗效才能更佳。
综上, 针刀松解下方斜方肌及两侧附着点的同时运用寰枢关节整复术是在充分考虑脊柱生物力学的基础上, 分析软组织与脊柱的相关性, 寻找到导致骨错缝、筋出槽的原因所在, 再运用相关手法治疗, 达到以因、证、治为主线的治疗模式, 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的安全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钟士元.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11:3.
[2]朱汉章, 柳百智.针刀临床诊断与治疗[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5.
【寰枢关节】推荐阅读:
寰枢关节半脱位10-16
类风湿性寰枢关节炎论文05-09
颈椎关节突关节09-21
膝关节髌股骨关节炎06-07
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06-20
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06-17
膝关节骨性关节病09-01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0-19
掌指关节骨性关节炎论文08-31
四肢关节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