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写关系

2024-05-18

读与写关系(共5篇)

读与写关系 篇1

在一次教学展示活动中, 有两位教师都执教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花钟》这一篇课文。他们对于第一自然段的处理, 都不约而同地立足文本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片段一】

师:请看一位同学写的观察日记 (将文中花朵不同的开放方式一律换成“花开了”) 。读一读, 说说他写得怎么样。

生1:他写得不好!

生2:他写得不美!

师:看看文中是怎么写的, 说说你喜欢哪一句。

(学生只是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并不能说清喜欢的理由)

师: (有点牵强)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 文中写得更美。

师:省略号表示什么?

生:后面还有许多花。

师:交流你们搜集的关于花的资料。

(学生交流)

师:哪些写花的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盘点一下, 积累下来。

(学生读一读, 记一记)

师:让“午时花”“夜来香”开得更美些。动笔写一写, 可以用上我们刚刚积累的词语。

(学生汇报的基本上与书中的表达一致, 缺乏新意)

【片段二】

师:这么多花都开放了, 老师也来写一写 (将文中花朵不同的开放方式一律换成“花开了”) 。你有什么感受?

生:老师写的小花开得不漂亮。

师:从文中找到生动的语句帮老师改一下。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 形成关于开花的时间、花的名称、开花的样子的表格)

师:哪一种花开最吸引你?可以边说边做一做动作。

(学生自由发言, 做动作, 趣味盎然, 引起笑声一片。)

师:你们看, 其他的花开得这么美, 午时花、夜来香可伤心了!你能帮忙改改吗? (出示午时花、夜来香开花的图片)

生1:午时花吹起红色的小喇叭, 夜来香散发阵阵幽香。

生2:午时花挂起红色的小灯笼, 夜来香眨眨小眼睛。

师:省略号告诉我们什么?

生:还有许许多多的花。

师:只说花的名字吗?还要说清楚什么? (示意学生看看表格)

生:还要讲清楚花开的时间和花开的样子。

师: (出示不同的花) 让我们一同走进花的海洋。模仿第一自然段的写法, 可以用上刚刚学过的词语或平时积累的词语, 动笔写一写不同的花。

(学生表述方式多种多样, 极富创意)

【反思】

上述两个教学片段, 教师都能发挥文本的示范作用, 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可收效却截然不同。第一位教师的引导生硬、粗疏, 学生的练笔思维单一、缺乏想象。第二位教师采取的策略技高一筹, 学生的练笔想象丰富, 极富创意。那么高在何处?且看其中缘由。

一、明晰写法, 示范丰富。

表格的设置一目了然, 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作者的写法———介绍花开的时间、花名、花开的样子。同时表格将各种花开的样子整合在一起, 多样的语言表达为个人的练笔做出了示范, 又拓宽了思路, 积累了语言。第一位教师让学生随意发表看法, 缺乏从整体上梳理、分析。学生只知道书中写得美, 至于作者从哪些方面去写, 采取哪些不同的语言表达, 学生没有学到。

二、表演生动, 内化语言。

当学生“吹起”小喇叭, 或绽开笑脸, 或欣然怒放, 或在梦中苏醒, 语言的情趣性不言自明。学生被语言的生动形象深深迷醉, 主动地为个人练笔储存了丰富的语言。第一位教师让学生说说喜欢哪一句, 学生领悟能力有限, 只是选择把课文的句子再读一遍, 那些优美的词句也只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稍作停留。

三、情境设置, 激发内因。

帮助伤心的午时花、夜来香美美地开, 这一童话情境的设置给了学生无穷的乐趣, 为练笔做好了情感上的积极准备。这比第一位教师生硬地布置任务要更符合学生的情感需求。

四、图片展示, 直观形象。

午时花和夜来香平时不多见, 学生对花的特点缺乏感性的认识。图片给了学生鲜明的感受, 学生得以有根有据地写。拓展时大量图片的提供, 也是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反映花儿的不同特点, 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第一位教师高估了学生的能力, 选用抽象的文字资料, 要求学生让午时花、夜来香美美地开。学生脑海中还没有呈现出鲜明的形象, 教师这样做岂不是强人所难?

五、立足文本, 拓展延伸。

立足文本是为了实地练兵, 总结写法, 打好根基。两位教师都能立足文本, 在指导阅读的基础上, 就地取材进行练笔。做到这一步, 远远不够, 还要拓展延伸, 为学生活学活用提供机会。第二位教师在“午时花”“夜来香”训练后, 总结写法, 在此基础上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花的海洋里强化训练。第一位教师只是点到为止, 学生到底能否活学活用还是一个未知数。

对于读写结合, 一线教师总是困惑于为何训练频繁却收效甚微。因此, 我们应静下心来思索如何在“读”与“写”之间搭好一座桥梁, 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以取得实效。第二位教师“搭桥”的艺术, 对于一线教师的实际操作将会留下更多的启发。

“读与写”之我见 篇2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读写结合    作文教学

写作对部分学生来说,就像大山一般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中小学生阅读量不足,没有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一些学生不会写作,不知如何写作。首先,学生不会选题,不懂构思;其次,部分学生在教师布置话题并给出参考素材后会面临不知道如何写的窘境。因为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息息相关,如果学生的阅读方法得當,理解文章内涵并能提炼出自己的体会,那么无论是在写作构思还是写作技巧方面都对写作有极大的帮助。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通过提高阅读效率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阅读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读写结合指导学生在阅读时积累素材、构思文章、勤加练笔,这是改进初中语文教学、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双重水平的有效方法。

一、在阅读中积累素材

学生如果不具备一定量的素材积累,就无法写出有内容的文章。当下初中生作文有一个显著的问题是写作缺乏生动,文章写出来了,但由于没有好的素材积累,文章没有思想、死板、缺乏生气。如何使作文不呆板地停留在纸上,如何在文章再现生活,都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解决的写作问题。阅读素材取之于生活,好的阅读范文能够抓住生活细节,真实地诠释丰富多彩的生活,这就为学生作文提供了现成的写作素材。比如当我们读到一篇描绘校园生活的阅读材料,可以记下如何能将其描绘得多彩如画;一篇描绘家庭生活的阅读材料,可以教我们如何将其描述得幸福欢乐;一篇描述社会生活的阅读材料,可以教我们如何将其展现得广阔丰富。众多阅读材料值得初中生了解和挖掘,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写作取材于阅读的观念,在阅读过程中,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归纳总结并向前人学习,写出有内涵的文章。

写作素材的积累靠的是庞大的阅读量,初中生应当拓宽阅读范围,增加课外阅读量,保证积累一定量的写作素材,以便在写作时挥洒自如。这就要求学生有素材意识,阅读要有的放矢,不是什么书都读。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有相关推荐阅读书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阅读。在读书的同时,学生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好的文章,好的句子,要分门别类地整理下来。优美的句子最好能做到熟记于心,这样在写作的时候可以为“我”所用。

二、通过阅读揣摩文章构思的技巧

有了写作素材就可以做到文章有内容可写,确定了文章主题后就需要建立文章的框架,也就是文章的构思阶段。一些初中生在提笔写作前没有构思文章的习惯,尤其在时间紧张的考试中,看过题目后埋头就写,写到一半时发现偏离了文章主题,或者时间不够,重点内容还没有写完就匆匆收笔。如果不能做到在写作前构思好文章框架,往往就会使作文内容偏离题目要求或作文结构不清晰,不能够很好地表达中心思想。写作时处理好开头结尾和过渡部分的内容,这样文章的结构自然会清晰有序,学生可以借鉴阅读材料中作者对文章结构的编排安排自己的文章框架。

教师在带领学生做阅读训练时,可以侧重对文章结构的讲解,提炼出阅读材料的提纲供学生参考。学生在学习阅读材料时积累下的经验可以帮助他们作文时把握结构,逐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笔时已成竹在胸。

三、阅读后勤加练笔

光说不练假把式,在阅读练习之后,学生应当勤加练笔写作文。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将积累的写作素材、掌握的文章构思方法要运用到写作实践中才称得上真正的掌握。学生如果能将阅读训练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反过来就是对阅读效果的巩固。从阅读到写作其实是从语言文字的理解到运用的过程,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加深对其的理解是从写作到阅读的过程,两者的相互作用使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得到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美文的阅读后仿写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因为美文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是做范文的最好材料,熟读后的仿写练笔效果可见一斑。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阅读后写读后感的方式要求学生练笔,学生可以抓住对其有感染力的文章中感触最深的一点写读后感。读后感的写作不仅可以使学生锻炼文笔,更可以加深其对阅读材料的印象,做到一箭双雕。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发掘读写结合的契机,做到让两者相辅相成、和谐发展。

四、寻找相关联的延伸作品

对于学生作文,我是赞成学生有自恋情节的。每个学生对于自己的写作作品,大都有拿不出手的感觉。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对的,每篇学生作文总会有几处亮点,要把自己的作文收集起来予以系统归类。对于每篇作文,针对作者写作时的构思和素材,有目的地寻找相关优秀作品并仔细品读,学习别人的优秀之作,再审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2014年徐州中考作文就以“阅读曾让我感动”为主题,还一语道出了阅读的另一个功能,陶冶情操,提高个人素质。也就是说,阅读不纯粹是为了写作,写作也能提升个人的阅读品味。要经常阅读自己的作文,阅读后重新修改,这就是现在热点说法——升格作文。古来圣贤大家的千古文章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这一点恐怕没有人否认。所以,阅读和写作就是一对恋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谈语文教学中的读与写 篇3

一、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明确“写”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时,通过“读”,要让学生明白“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为何而写的;要让学生明白这些诗句不只为了描写大海苍茫动荡,波澜壮阔的气势,而是为了体现诗人像大海一样的博大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汗灿烂,若出其里”几句,则更显示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借助于时代背景的阅读,学生会进一步明确,诗人是怎样借大海的形象来抒发自己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远大抱负的。这样,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掌握“借景抒情”这种写作方法。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读”懂了,就尝试着去写

学生只要理解了“借景抒情”的意义,就让学生大胆去写,及时去写。不要求写什么惊世之作,只要有景则成,有情就行。当然,能做到情景交融则更好。万千世界无奇不有,放眼望去,尽收眼底。山川之秀,江河之美,高楼林立,人群鼎沸,无不惹人耳目,触人心扉。只要用心去想,就会思绪纷呈,激情荡漾。即兴而写,挥手而就。方可事半功倍,乐中求胜。这种边读边写的方法,不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道食之有味,取之有道的大餐吗?

三、有感而发,有的放矢地去写

茫茫世界,风情万种。事有千变万化,物有千姿百态。如何去辨别,怎样去感悟?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健康的、积极的人生观去审视世界。这样才会感有所思,有的放矢。比如,环境中的生态平衡,校园生活中的成长足迹,父母身边的亲情温暖,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一些真实感受,那他们就会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了,而且能够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须知,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而且要教会学生怎样去抒写自己的人生。

四、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地去写

写景不是“照猫画虎”,而是要从虚幻的景物中揭示人生的真谛。“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中,我们都知道“萧瑟的秋风”是涌不起“洪波”的,但踌躇满志的诗人,正是通过大胆的想象,创造性地表达了自己统一大业的雄心壮志!我们不妨也引导学生能在苍茫的“煤海”中勾画出通天的马路,入云的楼群。没有这样创造性的培养,又何谈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呢?

书:艺术家的读与写 篇4

高更死在法国本土几千公里之外,太平洋法属的波利尼西亚群岛上。对高更的死,也许只有马丁主教小有留心,他几天后给教长汇报时写道:最近小岛上没有重大事件值得一提,除了有个名叫保罗·高更的人骤然死亡,他是知名画家,但也是上帝和一切道德的敌人。

死去之后,高更的声誉天隆地隆,绝响百代,其人生传奇、惊世画作、各类读物以及以讹传讹,塑造出了一个连他自己可能都不认识的高更。高更的脸,渐行渐远渐模糊了!

而我们今天听他的传说、看他的画、读他的书,这与他的本意是背道而驰么?

书:怎么拼出高更的脸?

也许你没看过高更的画,但是你一定会听说过高更的故事。

在高更的传奇中,流播最广也最具影响的是毛姆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

这部完成于高更去世16年后的小说,塑造了一个传奇艺术家思特里克兰德,他抛家弃子,放弃优渥的证券经纪人职位,“被魔鬼附了体”一般追求理想。为了这个理想,他不惜伤害妻儿与朋友,甘愿承受饥寒交迫之苦,最终摆脱了世俗尘网,在远离文明世界的塔希提找到了沃土和家园,他画下同居的土著女子、宛若天堂的风景、对人生的终极思索。在染上麻风病失明之前,他在住房四壁画下一幅杰作,然后命令土著情人在他死后付之一炬。

不出所料,《月亮与六便士》是如此成功,在近一个世纪的不断出版和流传之中,不仅使塔希提成为艺术爱好者的圣地,更使高更那超拔脱俗、孑然独立的形象,深入全世界的人心。很遗憾,高更是不知道这本小说的—知道了会怎样想,当然我们也无从猜测他的态度。

但是在读过《月亮和六便士》之余,我们读读高更自己写的书《诺阿诺阿》,也许才能明白他为何抛弃妻子,视红尘为无物,跳上一艘轮船来到南太平洋,用一支画笔征服天堂。

1893年,保罗·高更给他分居多年的妻子梅特·加德写信,信中提到说:“我正在整理一部关于塔希提的书,这书对于理解我的绘画很有用。”高更说到的那部书,就是指1891年6月首次抵达塔希提后写的《诺阿诺阿》,这在当地土话的意思是“香啊香”。

高更一生桀骜,《诺阿诺阿》则记录了他一生中难得的心平气和的幸福岁月:“南纬17度,夜夜都是美的??北纬47度,巴黎,我相信椰子树己经不存在,声音也不再悦耳动听??”岛上的湖泊鲜艳夺目,树木郁郁葱葱,土地闪烁着“流金与阳光的欢乐”,土著们都性情温和,他的塔希提少女热情顺从,激励着他的创作??

《诺阿诺阿》的出版,也正像高更自己的命运传奇,一波而三折,先是被平庸的诗人朋友莫里斯修改,后来被高更否定,高更的原始手稿在辗转流落之后,直到1954年爱德蒙·萨戈的女儿在阁楼里沉睡了几十年后才被发现重见天日,逐渐恢复出版。

无论是《月亮和六便士》还是《诺阿诺阿》,我相信,艺术家的阅读和一般读者的阅读,心迹是不大一样的,我们更多的是想看到传奇、绯闻、跌荡,艺术家们则更多是想看到一个真实的自己和“形而上”的那个自己,如何交错撞汇出盛名伟业。

中国人写东西,一向为尊者讳,尤其是后辈子女写父祖辈,更是敬畏小心,唯恐稍有不慎损及大人圣名,但是却大多都不能把父祖辈从伟大和平凡中剥离开来,有情感观却无历史观。高更的小儿子保罗,虽然也写了本《我的父亲高更》,但是这个高更生前从未见过的小儿子,却“不愧是高更的种”,虽写父亲,眼里却不全是父亲。

在书中,保罗写道:“七岁时,我所不了解的父亲已经成为高更,当我试着去画他的肖像时,我不是那个爱父亲的儿子,而是我自己,我把他看成艺术家高更,一个一生都在积累艺术经验、把一生奉献给艺术的男人。内心的许多声音,好与不好的影响汇聚在一起,引领我走向正确的道路。”九泉之下,高更当为有斯子而欣慰。

高更也许比谁都明白,生前早就已经看清楚了艺术是怎么回事,所以在《诺阿诺阿》的“补录”部分中,他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艺术作品后,真实,肮脏的真实。”

正像毛姆在小说中所说的:“制造神话是人类的天性。对那些出类拔萃的人物,如果他们生活中有什么令人感到诧异或者迷惑不解的事件,人们就会如饥似渴地抓住不放,编造出种种神话,而且深信不疑,近乎狂热。这可以说是浪漫主义对平凡暗淡的生活的一种抗议。”

生活太无聊了,大多数人都太没有勇气了,所以世人需要用高更来满足自己。

但是高更的伟大,就在于他不愿当神,无论被造的神还是自造的神,他肯定知道,死后会被拔高,会被书写,会被颂扬,所以生前就准备了一记当头棒,就是这本《诺阿诺阿》!

写:是作为人,还是艺术家?

此刻距高更的年代,已过去一个多世纪,风云渐渐飘散,古典越行越远。

今天的艺术家们,显然已没有高更那般沉静自省,已不满于待功成名就后被书写了,而是提前进入了“祭祀”自己的行列之中,不愿读书也罢了,却热衷于写书、编书、出书。

在大大小小的书店,也许你随处可以看到艾未未的《此时此地》、方力钧的《像野狗一样生存》、蔡国强的《我是这样想的》等等。当然,这些书写还是相对真诚的,不过,即使我们的艺术家是出于真诚的书写,就写法和所写而言,我也确实不愿意恭维—当然我不都懂他们的艺术,但是从读者层面来说,我倒更欣赏西方艺术家和1949年以前中国艺术家的做法和写法,在他们的文字里我可以读出结实的人和仿若置身的时代。

譬如杜尚,事实上,杜尚并没有怎么写作,但是他的思想却波及遥远。

看过《杜尚访谈录》的人都知道,他的思想更接近于一种禅境,遇佛杀佛,遇魔杀魔,以四两之力拨千金之鼎,他没有贪欲,也没有著述传世的贪欲,但是他却传世了。

在我看来,杜尚更接近于古人的表达,述而不作,孔子或者苏格拉底都是如此。

和古人相比,中国的当代艺术家还太缺少一种文字和学养的历练。

康有为不是艺术家,也不是书法家,但是康有为的书法无人能敌,是因为他把一生的风雨跌宕都连到了字里,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中国书法界自古至今鲜有人能够匹敌,他把对政治和身世的理解全部都书法化了、线条化了,所以点画撇捺,都是白马银枪。

苏轼也不是书法家,不是词人,不是画家,他的本职是个朝廷官员,但是他却能以书法传世,以词作惊人,知人论世看人生,无不精当,也是因为他并不把“艺术家”的身份看得有多重,而是宦海沉浮多年,人生得意失意处能因火成烟,写几笔字,作几首词,聊以自慰。

宋徽宗的本职更是个皇帝,却撇了江山捡画笔,马上失天下,纸上得天下。

贡布里希说,哪里有什么艺术,只有艺术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海子不卧轨,当没有今天的膜拜;北岛不杀妻、不自杀,当也没有今天的盛名;比宋徽宗画鸟更重要的,是他的皇帝身份,比李煜的词作极尽哀肠更重要的,是他以南唐后主的身份被赐予一杯亡命毒酒。

相比较,我还是比较欣赏黄永玉的做法,做艺术,但不只是艺术,纵然隔行如隔山,但是他也能从彼山之巅跋涉于此山之深。他写《比我老的老头儿》、《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都有比文学家还文学家的功力,这一点跟他的艺术身份无关,跟他的“去艺术化”和“归人生化”有关。

归国十年来,陈丹青已出版了多部随笔集,从最早的《纽约琐记》,到《多余的素材》,再到《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等等,人们似乎对这位靠《西藏组画》名噪一时的画家的绘画身份越来越淡,对他的民国范儿、文字书写和隆隆骂声却越来越接受。

陈丹青的好,即在于他虽然有艺术身份,也谈艺术,但是每每却能跳到艺术之外,他的师承和视野是1949年之前的,他的艺术与书写和生活、和人、和性情都是不脱节的。明治天皇的诗写得第一流好,却不以诗人自居,即是因为比身份更好的,是人本身,因为人生的格局大,所以艺术的格局才大,这也就是胡兰成所说的“作品只是人生的副产品而已”。

黄永玉和陈丹青就是身为艺术家却不“艺术”,以人生的姿态去读、去写,去“去艺术化”。我觉得,这是清明自觉的一种做法,挖却艺术的尘泥才能明心见性,见人真颜。

所以看到安迪·沃霍尔的《安迪·沃霍尔的哲学》,你能看出他的真诚与隐藏、惊世骇俗与微不足道、风云激荡与昙花一现,他是作为一个时代里的人在说话,或者说,这是他作为一个艺术家背后的东西,而不是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东西,“艺术”只是“人”的之一。所以即使作为一个神话,他无论被造或者自造,都可依可据,而不是一种宣传或者利益。

读:今天的艺术家还读书吗?

有朋友谈到,今天的艺术家该怎么阅读?这话从何说起呢,艺术家和别的行当似不一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艺术家天生就应该是一个独裁主义者,在创意上,在思维上,在表达上,在性情上,在品味上,都需要是“一手遮天”的。而在人际上,在道德上,在心态上,艺术家应该退回到“人”的领域,跟“艺术家”的身份无关。艺术家的阅读,也应该如此,对艺术家或者准艺术家来说,首先应该是“人”的身份的阅读,然后才是“艺术家”身份的阅读。

人的阅读,应该是成为一个基本的人,有着对传统的继承、对未来的展望,以及对异域的关注,建立起一种开阔的视野和价值基础。今天的艺术家,很少具备传统的学养继承和环境,更多是建立在一种“为艺而艺”的个人兴趣或扬名手段之上,1949年前的艺术家并不如此,无论齐白石、徐悲鸿或者林风眠,或者再靠后一点的吴冠中、赵无极,他们的学养基础不光是靠阅读得来的,更多是从那个时代、师承和自身生活中得来的。

对艺术家来说,只有先具备了人的阅读,然后才谈得上艺术家的阅读。

艺术家的阅读,更多是自身一种艺术兴趣和艺术需要的阅读,对自己置身的艺术行业有一种基本的观照和了解,于前可以通古人,于今可以知周围,于后可以明来路,同时对自身周遭的艺术大环境有一种基本的俯瞰和判断,是山雨欲来、泥沙俱下还是风云际会,起码有一种基本的认知和嗅觉,在此基础上再深入自己的兴趣、专精自身的特长。所以,今天的艺术家,可以不懂山水画,但也应该要知道黄公望,知道中国山水画人之寄情的精奥所在;可以不懂波普,但也应该知道安迪·沃霍尔的基本拳脚路数。

对艺术家来说,阅读不阅读、怎么样阅读是一个伪命题,只有对人来说,阅读不阅读、怎么样阅读才是一个真命题。在阅读面前,艺术家首先要退回到人的层面

上来,对阅读来说,艺术家的身份是个不小的障碍。缺少了人的阅读,艺术家纵然是艺术家,但是这个“人”字的撇捺是无力的,即使小胜于一时,却名不了一世,不可能做到元气淋漓、大气磅礴。

而缺少作为“艺术家”的阅读,则做不好艺术家,起码做不好出色的艺术家,我不相信康有为没看过孙过庭的《书谱》而能写得出《广艺舟双楫》,我也不相信杜尚没有看透塞尚的理性和秩序而能发展出自由与非理性。

我记得吴冠中曾经说,历史就是靠传统、反传统、反反传统形成的。

语文教学读与写模式的实践 篇5

【关键词】 以读导写 以写促读 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8-023-02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共同构成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在中学语文教学以至整个中学教育阶段都有重要地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加大力度去研究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尤其要在以写促读的基础上找准读写结合的点,让读和写互相对接,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引导学生再现同类材料的思维,仿写文本内容

以读学写,以读蓄文。学生的写作训练不可没有依傍和模仿,茅盾说:“‘摹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摹仿’又是学习的最低形式。”但一篇文章可仿之“点”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学段要求和单元习作去引导学生找到某一个“点”去模仿,让学生有规可循,有法可仿。

学完《我的母亲》一课,学生对伟大的母爱有了深刻的理解,但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对课文情节熟悉,可对生活中相似的人和事却不能立刻浮现脑海。针对学生读书破万卷,下笔仍无神的情况,我们老师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于是我们可以提一个问题:同学们想想认识的人中有谁发生过像《我的母亲》里那样感人的事例?学生的脑袋也一下子放空,这时老师出示一下学过的内容,包括写深沉父爱的《背影》、写友情的《羚羊木雕》、写师生情的《藤野先生》,学生马上清晰这些文章都是以多个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然后布置一个读写结合的作业:小组合作,交流并搜集关于父母、同学、朋友、师生等人物中深刻典型的事例,以“我的——”为题写一篇习作。搜集、阅读相关资料,解决了学生“写什么”的问题,而以文本为蓝本进行仿写,又解决了学生“怎样写”的问题。

“以读导写”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从仿到创,促进了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和谐生成、发展。

二、扩写文本内容和实抓作文,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1. 讀课本

写是辅助手段,以写促读才是目的。要以写促读,读中有思,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要紧扣课文重难点,参考课后问题,在凸显文章中心的地方融入写作训练,扩写文本内容,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反复研读文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激起他们细读相关材料的兴趣,产生对阅读的好感。以写促读,以读促理解,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也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思维和理解的能力。

如《斑羚飞渡》重点讲述了在猎队的追逼下,老斑羚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年轻斑羚的生命之桥,赞扬斑羚们在危险面前的勇敢、坚强和聪明,体会镰刀头羊为了让其他羚羊成功脱逃,为了群体的利益最大化,甘愿放弃自己的生命。教学时,老师在重点段落要求学生将文本没有说出的内容补上去。如斑羚们是怎样商量的?老斑羚打算自我牺牲,年轻斑羚有什么反应?为了最大限度保存斑羚的性命,飞渡那一幕是怎样的悲壮?补充文本的目的是让学生对镰刀头羊的形象更深刻,让他们的情感在想象中升华,继而深化对文章中心的理解。扩写的前提是熟读原文,这一扩充文本的训练,促使每个学生都根据扩写要求仔细研读文本,动脑想,动笔写,文本中的意象才能在他们的脑海中丰盈起来。事实也说明,他们通过正面描写、心理描写、环境烘托等方法完成了对文本的补充,更高兴的是,这一扩写任务促进了学生自觉、深入地阅读,扩大了阅读量,提高了阅读能力,即达到以写的形式辅助成读的效果。

课本中经典的语段,往往表示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或人物活动的片断。作者在凸显文章中心之处所留的空白具有张力,这种张力应吸引教师的视线,同时引导学生去享受语言,体会感情,学生会在这种张力中阅读得更细致,搜索得更宽广,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语句所描述情境的想象。可见,以写促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主题,实现语言与精神世界的和谐共振、协同发展。

2. 读课外资料

语文教学中有些同学对阅读课没有兴趣,或不能深入领会要旨,或不主动发现美点。针对此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写作找到突破口来促进其细致地阅读。中考题里的写作训练:要求从杨志、孔乙己、韩麦尔先生、奥楚蔑洛夫等文学形象中选择其中一个写一段文字,我则布置他们写一篇文章来观察他们阅读的广度。由于学生对人物的阅读有限,有的甚至没什么印象了,看着他们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决定给他们两个星期的时间准备,并提供相关书籍和网站供学生查阅,给出优秀文章作为参考。结果学生因写促读,分别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阅读,主动的吸纳,最后一吐为快,写出了诸如《杨志——时不予你啊》、《虚伪的奥楚蔑洛夫》、《孔乙己的自白》等好文章。通过本次作文,学生由原来对阅读的不感兴趣而变为爱上读书,不限于语文书的篇幅,而是主动查找整部小说、课外评论、作者背景等,并与其自由地对话,对文本作出自己创造性的诠释,激发自我潜在的创造力与想象,从而爱上写作,爱上了语文。

3.读生活、读实物

写作的内容不一定都是学生所经历的或文本所展示的,它们总是与学生的时空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给学生的写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使学生写起来觉得很抽象,不易把握。但是,生活处处有语文,我认为写作时应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亲临其境,引起他们的高度注意。

nlc202309021459

比如以《荔枝》为题写文章时,我先布置学生带着目的到荔枝园实地考察,研究新鲜荔枝的品种和性质,触摸其外壳,仔细观察其颜色、形状,然后再剥开壳,观察果肉的颜色,品尝果肉的味道,并把观察结果形成书面材料。由于有了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们很快地认识荔枝,并由表及里地畅谈着自己的感想。学生写到“在凹凸不平的外壳里藏着一颗乳白半透明的珍珠,珍珠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红彤彤的荔枝剥开皮后就会脱红装现白衣,摇身一变,成为‘白衣天使’。咬上一口则流出水一样的果汁,甜津津的……”“荔枝诱人,但谁又会留意它‘三把火’对身体的危害,不一般的甘甜与芬芳让人忍不住想吃第二颗、第三颗,人不也是容易被美丽的陷阱吞噬吗?”学生为写《荔枝》而“读”生活,观察事物,由阅读文本迁移至课外实践,以写促悟,不仅增加了见识,更在无形中提升了写作的能力。

所以,精心设计题目,实抓作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有目标的阅读相关的文章和细致地观察生活,并把阅读的收获和感受以“写”固化下来,拓展开去,从而提高“读”的效率。

三、掀开学生独立思考的一面,找准读写结合点,自写读书心得

1. 课堂抓“衔接点”

大文豪鲁迅曾说,“文章怎么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文章,是由于多看和多练,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多看和多练,这就很好为我们道出写文章的秘密——讀写结合。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阅读的继续和深入。读写结合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课文资源并从文本出发,进行各种类型层次的写作训练。其前提是课文内容的经典性和表现形式的示范性,关键是读写的有机衔接,而不是勉强的凑合,适当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悟诉诸笔端,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为今后的习作蓄积材料,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我手写我心”的乐趣,激发起学生习作的兴趣。

完成《曹刿论战》的常规教学任务后,老师提出要求:请在这篇文章中你觉得鲁庄公表现最深刻的地方做个记号,然后在练习本上写上你阅读时内心的想法,几分钟后我们带着你的感想进行小组讨论。

几分钟后,多数学生完成了任务,老师便让他们小组合作交流。老师欣喜地发现,他们或一两行或六七行地写了自己的看法,学生们的想法是感受鲁庄公形象的突破口。于是老师根据他们的想法在黑板上写下:“鄙”和无“远谋”?愚昧无知?明君和英雄?学生开始了激烈的争辩,或举课本现有的语句进行反驳,或以生活的例子进行争论,而这个过程恰恰促使学生细读文章的关键句和段,加深理解。

例如有学生谈到:鲁庄公也应算一个英雄。鲁庄公不因曹刿是一个平民而拒绝接见,还有问必答,可谓礼贤下士;亲临前线,可谓以身作则;他不固执己见,提出的迎战条件前两条遭到否定,他不气恼,可谓虚心求实;打仗时他不明白曹刿反攻和追击的做法,但他没有掩饰自己的无知,而是虚心向曹刿请教,可谓从谏如流。或结合文本细节、或结合资料和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他们每听到一个观点,要么同意,要么拿出“证据”反驳,这种有所准备的辩论使得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越来越深刻:鲁庄公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智,用人不疑,放手让曹刿施展才干,可谓虽鄙不顽犹大智。

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鲁庄公的形象就具体可感知了,然后布置以“我眼里的鲁庄公”为题写一段读后感,学生细读“鲁庄公”就纷纷想写对“鲁庄公”形象的看法,写他的形象就会结合文段或同学的见解或外在的资料,尽情挥洒笔杆子。找到读写结合的“点”去布置与文本相匹配的作文训练, 摆脱混沌, 明确目标, 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将不再是一纸空话。

2. 课外找“契机点”

除了课内引导学生写读后感,也要多鼓励学生课外练笔。课外练笔偏重于实践,对课堂作文训练起到了补充和完善的作用。我认为网络跟踪和公众展示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如:我会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将学生个人习作、读书心得进行整理发表在班级预设的“美文赏析”“小作家”等栏目上。有时,我们拿班上各等次的文章进行讨论,还不定时地在宣传栏张贴学生的作品,如《感动的瞬间》、《触动心灵的力量》等。这些“杰作”,让“小作家”感受到创作的成功和喜悦,又能借助网络及时看到老师对作品的评价和意见,促使其更好地进行再修改,再加工。学生的读写积极性空前高涨,创作的乐趣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而兴趣又促使他们在宽松、自由的状态下进行真正愉悦的写作,形成一股读写热潮。

现代学生思想活跃, 有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表现欲, 许多精彩的思想并不是产生于课堂, 课外练笔就为他们提供了机会。无论课内还是课外进行文学创作,都潜移默化地逼着他们去涉猎文学作品, 这样一来,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大大的激发。

关于读写的关系, 很显然, 即是读为了写, 写依据读, 读写一体。读写结合,旨在通过寻找典型的、有价值的“读写结合点”帮助学生思维表达,如果课内重学法,课后勤操练,阅读、作文并重,定能为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

[ 参 考 文 献 ]

[1] 《读写对接以写促读——读写观新探兼新课语文读写低效现象》.曹建军,申卫平.《中学语文》.2008.6期.

[2] 《以读导写 以写促读 找准读写结合点》.印永桂. 《小学语文教学》.2008年05期.

[3] 《试论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吕波. 《语文天地》.2008年12期.

上一篇:多分辨率显示下一篇:基本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