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关系

2024-05-16

基础关系(精选12篇)

基础关系 篇1

《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其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 内容多, 课时紧。中职生文化基础薄弱, 综合素质普遍较低, 学习自觉性较差, 缺乏兴趣, 缺乏动力。如何让学生学好本课程, 特别是重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为以后的专业知识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呢?这就需要老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适时的调动学生兴趣, 摆正师生关系让学生轻松快乐上好每堂《电工基础》课。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见解。

1 把握好第一次课, 让学生喜欢上这个老师和这门课

在上第一次课前要精心设计好这堂课, 首先从形象上穿装得体, 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干净、利索、精神, 威严和祥和的尺度把握好。学生从感官上接受这个老师。第二充分的尊重学生, 学生起立完毕后, 老师一定腰深鞠躬还礼, 如果是新生班第一句话应微笑着对学生说:“欢迎同学们来某某学校读书, 我叫某某非常荣幸的担任咱们班的《电工基础》这门课的教学工作, 今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共同学好这门课。”期间要表情谦和声音宏亮, 语言流畅。从学生心里给留下好印象。

第一次课不急于讲课本上的内容, 利用学生最熟悉的手机上网引出电和磁, 手机电池需要电, 接受或发送信息需要电磁波, 巧妙地引用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电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利用课件演示电的用途 (学生感兴趣的科技、军事) 及发电厂发电过程 (由于煤和油的缺乏利用核发电, 恰当运用福岛核电站泄漏说明核发电的危害及注意事项) 。同时让学生发言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会了一堂课的知识。

2 轻松快乐的上好《电工基础》课应和学生交朋友摆正师生关系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还属于未成年人, 还处于心理发展矛盾的时期。其心理也在不断向成人化迈进。身心的急剧变化伴随着的是一种不安和心灵的悸动, 这种身心的不平衡状态往往使学生变得要么多愁善感, 要么沉默寡言, 要么容易激动暴躁。内心的孤独寂寞渴望着朋友亲人、师长的关心和理解对学生的成长与发育是至关重要的。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从生活、心里、学习等各方面去关心他。

2.1 关心学生多和学生交流。

我通常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教室和学习不主动、纪律较差对老师有抵触情绪的学生聊天, 从学生兴趣爱好聊起, 比如玩什么手机游戏, 给谁发短信, 这样和学生有了共同语言学生很快就能接受你并跟你交谈。熟悉之后在去了解学生的过去, 谈话过程中始终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无论学生说出什么不光彩的事情都不要讽刺挖苦学生不应该鄙弃。这样交谈几次就成了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了解了学生是由于基础差还是不喜欢这门课或老师而不好好学习。

2.2 真诚地理解学生, 学生由于年纪轻、阅历浅、经验少等多种

因素, 不时会出现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错误言行, 尤其是顶撞老师这些都在所难免。正确的态度应是:允许学生犯错误, 更要允许学生改正错误, 一定要给学生更正的时间。改正错误不可急于求成, 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这就需要细心、细致、不懈地扶持。例如有的学生课堂上顶撞老师不给老师台阶下甚至态度非常蛮横, 老师千万不要怒不可遏, 训斥, 甚至是挖苦、谩骂, 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 这样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僵持不下难以收场。应该保持冷静、包容理解学生, 与他沟通, 即不能丢失教师的尊严又不让学生感到丢面子, 尽快恢复课堂秩序。人们常说“理解万岁”, 理解是宽容的体现, 是情感的贴近, 是心与心的碰撞。如果方法得当, 这个学生很快就成为你的朋友, 在遇到类似的事情他会帮助你解决。

2.3 信任学生。首先, 在对待全体学生上, 要一视同仁、不偏不

倚, 要努力做到以信任之心待之, 以信任之目视之, 以信任之耳闻之, 以信任之言导之;其次, 在对待后进生上, 同样要以信任为前提, 不能横挑鼻子竖挑眼, 不能抱有成见, 诸如“你说的话我一点也不信”, “你又在撒谎骗人”之类的言语切忌出口。唯有信任, 才能和学生交心。老师不仅要做学生的良师, 更应做学生的益友。人们常说“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 诚挚是架通心灵的桥梁”。老师要用这把信任的金钥匙, 去成功地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

2.4 真心地尊重学生要让学生尊重老师, 老师首先要尊重学生。

在诸多热爱学生的美德中, 尊重是爱的核心。尊重学生, 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言行失度、处事欠妥、褒贬失真时, 要敢于自我批评。对敢于直言批评自己的学生, 务求勇于认错, 乐于纠正。这是在最高层次上对学生的认可与尊重。反之, 在自己的错误与欠缺面前含糊其辞、羞羞答答, 力图自圆其说, 这是对学生莫大的否定与不尊重, 更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唯有尊重, 才能取信于学生。

处理好师生关系和学生交朋友, 让学生接受你喜欢你才能轻松快乐地上好你的课。

3 树立“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应用所学的知识, 这里所说的“应用”并不仅仅是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题, 而是要让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处, 如何在生产实践中应用这些知识。教师教学时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工程技术上的应用相联系起来, 改革只重视学科体系, 理论偏多, 而涉及工程应用少和对实际工作针对性差的旧教学模式。

4 重视课堂评价培养学生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学生拥有了自信, 教学目标也就完成了一半。多给学生自信心, 多给予学生肯定、赞扬和鼓励, 多说几句“你能行”, 那么最终的结果一定会使学生感到“我能行”———这就是学生的自信感。例如“这题非常的难, 但还是有好多同学做对了, 真不简单”“这题比较容易做错, 但仍有30多位同学做对了”, 这种评价, 做对的同学会想:“你看, 这么难 (易错) 的题, 我都做对了, 还有学不会的吗?”做错的同学会想:“那么多人能做对, 我难到不能做对吗?”因此, 给予学生自信的评价, 不仅带给学生价值感的提升, 自信心的增强, 更能使学生不断提高、主动发展。课堂评价运用得好, 对于创造学习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积极思维, 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 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总之, 作为电工专业老师, 要使学生能轻松快乐学好《电工基础》, 应处理好师生关系, 提前备好每堂课, 重视课堂评价培养学生自信,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摘要:作为电工专业老师, 要使学生能轻松快乐学好《电工基础》, 应处理好师生关系, 提前备好每堂课, 根据具体情况,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重视课堂评价培养学生自信,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轻松快乐,关心,交流,整体构思,周密计划,注重实践

基础关系 篇2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律上权利义务形式的社会关系。

1.构成要素

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内容和法律关系客体三要素构成。

主体: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包括自然人、国家、法人、非法人组织。

内容: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客体: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比如物、人身利益、精神财富、行为四种。

2.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和现象。

根据是否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可以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

(1)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以意思表示内容发生法律效果为目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比如合同、遗嘱等。

(2)法律事件

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事件可以分为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社会事件如战争、**、罢工等,自然事件如自然灾害、人的自然出生、死亡等。

例1、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其中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

A.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B.物、非物质性财富、人身和行为

C.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D.法律事件和法律行

解析: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权利义务的指向,一般包括人身利益,精神财富,物,行为。所以该题选择B选项。

例2、以下属于法律关系的是:

A 同学关系 B师生关系

C同学关系 D婚姻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基础 篇3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才能使教育进行着,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惟独我们拥有了心灵对心灵的尊重,通过沟通交流,改善与家长的关系,我们才会具备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情不自禁的教育本能和化险为夷的教育智慧。師生之间和谐的关系,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敞开心扉与老师交流的基本保证。

[案例]

一天,我正在批阅周记,思思日记中的一行独白映入眼帘:真要命,老师,我喜欢英语老师的儿子……当时我没有细想,是啊,我班英语老师确实招人喜欢,几乎人见人爱。可是越往下看越觉着不对劲,原来是另一个英语老师的儿子,现就读于六年级的学长,是学校大队部的大队长,才貌双全,非常优秀。看来,学生已出现了青春的困惑。于是,我定了定神,在评语中这样写道:

思思:

非常感谢你能敞开心痱与老师交流,你有这样的情感非常正常,我还是给你讲个故事吧,等你看完之后,聪明的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一个女孩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直到分配工作了她才第一次见到大山,那兴奋劲儿甭提了,她的第一感觉是我一定要用相机拍下这美好的一切与我的好友分享。国庆放假,她准备游览闻名全国的雁荡山,太美啦,小桥流水,潺潺小溪,火红的枫叶,让人充满遐想的怪石……她有一种相见恨晚的冲动,抓拍、抢拍,她不停地按动快门,她要把所有的美景定格成画面,等到她见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时,她兴奋得涨红了脸,当她准备拍下这一壮观景象时,相机上的显示是:内存已满!

后来,学生这样回复:

老师:我明白了,无限风光在险峰,不能被眼前的风景迷失方向。我祝福他:健康平安,心想事成!

后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成长的烦恼”的主题班会,现在,男女同学坦诚相待,情如兄弟姐妹。

美国作家塞林格笔下的主人翁青少年霍尔顿对琼斯有这样一段心理独白:我爱你,可是我不敢说,我怕我说了会立刻死去;我不怕死,我怕我死了没有人像我这样爱你。正如迪克牛仔所唱:莫名我就喜欢你,深深地爱上你,没有理由,没有原因。在驿动的青春,学生有了朦胧的、涩涩的、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教师的正确引导显得犹为重要。

在教育教学中实施的爱心教育方式,有时甚至能带来有益的爱心传递,使那些原本不太懂得关心别人的学生也学会了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毫不犹豫地献出爱心,这对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的作用是显著的。因为有爱,我赢得了学生及家长的尊重与支持;因为有爱,我所带的班级连年被评为“文明班级”等先进称号。

“遇到您,是我人生路上一件最幸运的事”“小学至今,我的眼里和心里最仰慕的是您”“是您,使我认识到教师的伟大”“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您的形象在我脑海里都刻得最深”“如果没有您当初的辅导、帮助与鼓励,我永远不会有今天的成绩”……一句句来自毕业后学生书信中的真诚滚烫、满怀敬爱的话语,令我不禁感慨万千。作为一名普通的班主任,我所做的些许爱的奉献,换来的是一片爱的海洋。教师节,我的办公桌上总是摆满了来自全国各地学生寄来的贺卡和特意送来的精致花篮;许多节假日,我的家里总是坐满了笑意盈盈又热情洋溢的往届、应届学生;下班回到家,常有电话打来,向我倾诉成长的烦恼……

我成了学生的知心朋友,更多时候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拥着这满怀的“爱果”,我更坚定了信心。未来岁月里,我会永远像这春雨,继续默默无声却绵绵不断地奉献自己,用真诚的爱心去滋润我所耕耘的每一片土地!

《爱的艺术》一书中,弗洛姆指出:爱是一门艺术,而不只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怡的感受。真正的爱是内在创造力的表现,包括给予、关怀、尊重、责任心和了解诸因素。“爱他人如同爱自己”的说法说明了对自己的完整性和独特性的尊重。尊重、爱和谅解别人是同爱自己、理解自己不可分割的,爱另一个生命与爱我是紧密相连的。爱不是一种消极的冲动情绪,而是积极追求被爱人的发展和幸福,这种追求的基础是人的爱的能力。

公共关系基础知识问答 篇4

[答]公关是主要从事组织机构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管理事务的咨询,策划,实施和服务的管理职能。

二、公共关系的要素是什么?

[答]公关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公关的客体是公众;公关的手段是传播。

三、公共关系的职能是什么?

[答]公关应具备以下五方面的职能:1.宣传引导,传播推广。2.收集信息,监测环境。3.咨询建议,形象管理。4.沟通交际,协调关系。5.解决矛盾,处理危机。

四、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是什么?

[答]公关的“四步工作法”是:调查、策划、实施、评估四个阶段。

五、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答]回顾中国公关事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引进和开创时期。八十年代初,深圳、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相继宣告成立,一批中外合资的酒店、宾馆先后在一些重要城市落成。这些合资企业采用了国际规范的管理模式,导入了公关管理职能,并设立了相应的机构。

2.适应和发展时期。1986~1993年期间,中国的公关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这一时期的发展状况尽管不很均衡,但一些阶段性的热点促成了公关事业整体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和特殊氛围。

3.竞争和专业分工时期。从1993年至今的几年时间内,中国公关事业的发展状况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实质,就是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促使中国公关业自身产生了分化。

六、中国公关发展史上的“第一”。

[答]1985年美国最大的国际性公关公司之一——伟达公关公司在北京设立办事处。不久,历史悠久并素有世界最大公关机构之称的美国博雅公关公司又与新华社合作,中国第一家专业公关公司——中国环球公关公司由此诞生。

1987年,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正式宣告成立。1991年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在北京成立,该协会的成立,促使中国公关界与国际公关界之间的交往和联系迅速广泛地发展起来。

七、美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答]1.创始阶段的公共关系。1882年,美国律师多尔曼·伊顿在耶鲁大学首次使用了“公共关系”这一概念。1897年,美国铁路协会编的《铁路文献年鉴》也正式使用了“公共关系”这一名词。

2.发展时期的公共关系。主要有新闻代理,政治活动中的公关以及企业活动中的公关。

3.趋向成熟的公共关系。在这一时期,对公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人物是艾维·李,他为现代公关事业做了许多基础性工作。他通过自己的宣传与实践,使公关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占领了一席之地。

4.现代公共关系时期(二战后的公共关系)。二战后,公关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被人们所承认和接受,公关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公共关系行业协会亦开始成立。1995年,国际公关协会在英国伦敦成立,现在它的总部在瑞士日内瓦。国际公关协会的诞生标志着公共关系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行业而独立存在。

八、公共关系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其内容概况为以下几方面:敬业爱岗,忠于职责;廉洁奉公,处事公正;求真务实,勤奋高效;顾全大局,严守机密;维护信誉,扩大形象;认真钻研,锐意创新。

九、通知一般有哪些种类?

[答]公关人员处理的最常见的通知种类有:会议通知;任免通知;指示性通知;批示性通知。

十、介绍信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1.对方部门或个人的称谓2.被介绍者的姓名、年龄、职务、政治面貌。3.需要商洽联系的事项及希望与要求。4.签发介绍信的单位、发信日期。5.介绍信的有效期限。

十一、对组织一般情况介绍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1.企业的性质、所属行业和类型2.企业的资产额、员工数量、年产量和利润。3.企业生产的产品大类、主导产品、占有情况。4.组织机构构成及主要负责人情况。5.组织高层群体构成及分工职责。

十二、协助组织演讲活动应注意那些问题?

[答]做好演讲前的准备工作,演讲现场的基本工作以及善后工作。

十三、如何处理一般性的投诉?

[答]1.以和平的态度听取意见。2.充分进行双向交流。3.协调反馈。

十四、怎样与主要内外部公众进行事务性联系?

[答]1.不折不扣的执行和遵守本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为维护组织的形象做出自己的努力。2.做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工作

十五、新闻媒介的基本类型和特点各是什么?

[答]1.报纸。便于保存和检索;新闻性较强;读者可以反复阅读,认真思考。但是,它受读者文化程度的限制,发行需要一定的时间。2.广播。比报纸具有感染力;不受文化程度限制;传播迅速。但是,其保留性差;无法对文字进行深度开掘。3.电视。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不受文化程度限制;传播迅速。但是,其保留性差。

十六、如何收集新闻资料?

[答]剪报是收集新闻资料的最基本方法,它的操作方法是:1.决定资料的取舍2.剪裁3.粘贴4.归类5.装订

十七、新闻发布会有哪些功能?

[答]1.提高知名度。2.开展媒介关系。3.影响舆论。

十八、新闻发布资料有哪几种类型?

[答]1.综合性资料。2.专业性资料。3.说明性资料。4.实务性资料。

十九、邀请新闻记者的程序是什么?

[答]1.匡算邀请记者的人数,初拟被邀媒介、记者的名单。2.与新闻媒介联系,落实被邀媒介、记者的名单。3.制作、填写新闻发布会请柬。4.发出邀请。5.落实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媒介及记者的人数。

二十、邀请新闻记者应注意什么问题?

做好基础工作构建警民和谐关系 篇5

警民关系和谐不单关乎社会政治治安的稳定,也关乎着公安工作发展大局,因此我们作为常与群众打交道的基层工作者,要时常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人民群众急需的地方做起,从人民群众有意见的地方改起,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转变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率,促进警民和谐。

一是夯实基层基础,拉近警民距离。大力加强公安基础建设,在警力配备、经费保障、从优待警上向基层派出所倾斜,为民警扎根基层、服务基层解决后顾之忧。不断深化社区警务战略,合理布局、高标准兴建社区警务室,为实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目标搭建发展平台;不断完善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在工作中引入“一会”(恳谈会)、“二访”(走访困难群众、走访违法青少年家庭)、“三讲”(讲政策、讲法律、讲防范)、“四防”(防盗、防抢、防骗、防事故)、“五进”(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小区)制度,让民警融入群众,贴近群众,零距离服务群众,使民警真正成为治安防控的牵头人、社情民意的知情人、矛盾纠纷的调停人、基础工作的内行人和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二是推进警务公开,提供便捷服务。要明确一个导向,除涉及国家机密和特殊原因不能公开的警务,该公开的坚决公开,该透明的彻底透明,使一切警务完全在阳光下运行,让群众知晓办事程序,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知情权、监督权。要树立一个理念,把公共利益最大化作为所有警务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不断推出新的管理和服务措施:在公安许可项目上,能够合并审核一律合并审核,能够集中办理的一律联合办公,能由下级处理绝不归到上级,尽可能简化办事程序;在行政管理中,摈弃“管死”的想法,立足管“活”的思路,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适应开放性增强、动态性增加的社会形势;在窗口服务中,制定并公开服务礼仪标准,推出限期限时办理制度、服务大厅接待引导制度、民警去向公示制度、留言预约办事制度,服务窗口数量弹性设置制度,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

基础关系 篇6

[关键词]中心边缘关系;依附理论;北美自贸区;墨西哥经济

一、引言

依附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以“中心——边缘”关系为核心、解释发展中国家为何不能实现现代化、指导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理论体系。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则开创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开展区域合作的先例[1]。作为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政治经济互动关系的重要视角,北美自贸区对墨西哥经济影响这一现实情况却呈现出依附理论所不能解释或没有涉及的部分。本文尝试通过拓展依附理论中的依附维度,结合墨西哥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从多维依附的视角对北美自贸区对墨西哥经济影响这一问题给出解释。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北美自贸区的主要内容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基础上于1992年12月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贸区开创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开展区域合作的先例,从1994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到现在,三国间实现了经济互补,关税被降低或取消,贸易往来大幅增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共8篇27章,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2]:

(1)贸易自由化,三国各自削减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

(2)放宽对外投资限制,去除歧视性条款和经营条件限制,保证投资、获利、转移支付自由,允许互设金融机构;

(3)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委员会、秘书处、专家组、专门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协调北美自贸区相关问题;

(4)设立争端解决机制,通过内部协商、三边自由贸易协会、仲裁小组等多种方式解决贸易争端。

2、北美自贸区对墨西哥经济的影响

北美自贸区的成立为墨西哥的经济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以1994年北美自贸区正式生效到2003年的十年间为例,墨西哥的GDP从15886亿墨西哥比索增长到76956亿比索,增长了384%;出口额从50.7亿美元增长到137.3亿美元,增长了171%;FDI从41.8亿美元增长到231.3亿美元,增长了453%[3]。墨西哥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对外贸易极大促进,同时通货膨胀率降低、汇率趋于稳定,其他大部分宏观经济数据均取得大幅度攀升,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北美自贸区对墨西哥经济的积极影响。

然而另一方面,墨西哥的经济因北美自贸区也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农业受到冲击,墨西哥原始农业在美国巨额补贴农产品的冲击下大幅度衰退;民族工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大量破产倒闭;地区经济发展失衡,南部地区和农村失业率上升、生活水平下降;社会贫富差距增大,环境状况日益恶化。

本文重点关注和分析的是墨西哥经济受到北美自贸区的负面影响及其原因。

三、依附理论的流派及特点

依附理论是一个大的理论流派,主要包括结构主义依附理论、依附发展理论、新马克思主义依附理论等。依附理论对于20世纪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遭遇到的发展困境提出了全新的解释思路,构建了一种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互动关系的有效模型。

劳尔·普雷维什首先提出,世界经济是一个“中心—外围”的体系,由中心(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和外围(非西方不发达国家)两个部分构成,两者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必须实施贸易保护、有选择地选择进口替代、维护自由权基础上利用外资、地区经济一体化等政策[4]。保罗·巴兰认为资本主义产生之后的世界,逐渐形成了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对立的“两极”。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之所以进展缓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一些国家的发达必将以另一些国家的不发达为代价[5]。

较之结构主义理论流派更多从世界结构角度分析,强调发展中国家在中心—边缘关系中的完全被动地位,依附发展理论流派强调落后国家在依附的过程中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只不过这种发展是以依附为前提的。卡多索界定了依附发展的概念,认为在当代发展中国家现实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依附和发展是同时并存、并行演进的。受制于依附性的发展中国家仍能够实现特定的发展,尽管这种发展是有代价的、受牵制的,但较之于外国资本未进入时的处境,这时的发展仍是可能的和可取的[6]。多斯桑多斯则对不同形式的依附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他区分了早期殖民时代的殖民地型依附、19世纪末形成的金融—工业依附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技术—工业依附[7]。而这种技术—工业依附也正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心—边缘关系的主要依附载体。

新马克思主义依附理论则将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引入依附理论中,强调中心对外围的剥削,主张通过世界革命的方法摆脱依附关系。弗兰克提出了“不发达的发展”这一概念,并将中心—边缘关系阐释为宗主国—卫星国关系。他将经济剩余的剥夺—占有关系、资本主义体系宗主国—卫星国的两极分化、资本主义体系基本结构在其扩张和变化的历史过程中的延续定义为资本主义体系内的三大矛盾并以此分析依附关系下剥削的实质。此外还有超级剥削理論、边缘化理论、依附性资本主义理论等理论流派。

对于上述依附理论的不同流派来说,均采用了劳尔·普雷维什最先提出的中心—边缘关系的基本分析维度,并从中心边缘关系展开对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的原因、表现、机制、影响的论述。然而这些学者均把中心—边缘关系主要界定为中心发达国家与边缘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这种一维的依附关系显然对于经济全球化时代下国家间关系深度影响国内关系、构建国内经济格局、渗透到边缘国家内部的各个方面的现象缺乏解释力。

四、从一维到多维,基于中心—边缘关系对依附理论的新思考

以北美自贸区对墨西哥经济负面影响为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中心—边缘关系并非仅仅局限于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之间的一维关系,而是一个从国家到社会集团再到产业、地区的多维模型。在这个多维模型中,不同维度的中心—边缘关系共同作用于整个依附体系的维持和运行。

1、国家维度—中心边缘关系基础

在国家维度上,依附理论在北美自贸区中表现为墨西哥对于美国的依附。北美自贸区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这一不对称性,在美国和墨西哥的经济体量上即可印证。从宏观经济数据上来看,1994年墨西哥GDP总量为15886亿墨西哥比索,约合4686亿美元;美国GDP总量为73087亿美元,约合墨西哥GDP总量的4.6倍[8]。墨西哥的经济实力与美国有着巨大差别。首先,墨西哥宏观经济受美国经济影响大。2001年以后,由于受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墨西哥经济增长下降,2001年GDP下降0.3%,2002年增长0.9%,2003年为1.3%[9];其次,墨西哥对外贸易严重依赖于美国,美国是墨西哥第一大对外贸易伙伴。美国市场的需求和波动,极大地影响着墨西哥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最后也是更为深层次的,美国通过北美自贸区,进一步要求墨西哥在国内进行政治、经济等一系列改革。这种改革表面上看起来是北美自贸区的配套政策,但背后的逻辑则是将墨西哥纳入美国发展的轨道从而强化对墨西哥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按照依附理论的观点得以解释国家层面墨西哥受到的控制因而产生的诸如经济波动等一系列问题。

2、社会集团维度—中心边缘关系作用机制

进入国家内部,依附理论则表现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关系。一个关于北美自贸区对墨西哥经济影响的最典型的问题是,为何在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墨西哥的贫富差距不断分化、社会矛盾愈加尖锐?据统计,北美自贸区开始运作后,如果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的话,大多数墨西哥人的实际工资比1994年以前还低,平均实际工资下降30%左右[10];墨西哥的贫穷率从1984年到1994年的平均34%上升到1999年的60%[11]。拥有国际融资渠道的大型出口导向公司获取了墨西哥产业增长的大多数利益,50家最大的公司(其中主要是客户工业公司和跨国公司)的出口占墨西哥总出口的50%,20家企业集团控制了国民经济3/5以上的产出[12]。在社会集团维度,分别有中心国家中心社会集团、中心国家边缘社会集团、边缘国家中心社会集团和边缘国家边缘社会集团。一方面,中心国家和边缘国家的中心社会集团作为国家规则的制定者和国家“具体化”的行动者,控制着各自国内的政治、经济资源,使得边缘社会集团形成对其依附,而这种依附在边缘国家尤为突出。另一方面,边缘国家中心社会集团由于国家间的依附关系,表现出对于中心国家中心社会集团的依附性,而这种依附使得中心国家得以通过控制边缘国家的中心集团实现对边缘国家的利益剥削,而边缘国家的中心集团由于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集团利益的增值,因而对于这种危害本国边缘社会集团的依附采取了支持态度。此外,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的边缘社会集团则更多的体现出利益冲突。据统计,从1994—1998年,美国因NAFTA而丧失了大约440172个工作机会[13]。这也引起了美国劳工组织的多次抗议。总体来说,这种依附关系体现为跨国利益集团对边缘国家经济增长的收益共同盘剥。这也解释了为何这种经济增长是特定导向和畸形的。

3、地区与产业维度—中心边缘关系主要体现

社会集团的依附关系直接导致了地区与产业的依附,产业维度的依附关系将在下一章进行重点探讨,因此这里分析地区维度的依附关系。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的分化是中心—边缘国家、中心——边缘社会集团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以墨西哥为例,北美自由贸易区改变了墨西哥原来的产业布局,工业开始向靠近美国市场的北部转移,北部和西北部的墨美边境地区成为墨西哥新的制造业中心,并以此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14]。而中部和南部地区经济则停滞不前。这种以北部为经济中心向全国辐射的中心——边缘关系并非天然形成的,而是由于在边缘国家对中心国家的依附背景下,北部靠近美国、边境交易便利而导致大量FDI蜂拥而至;另一方面墨西哥中心社会集团,特别是大型工业企业在北部大量建厂以辐射美国市场、建立合资企业,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地区间的不平衡。这种地区之间的依附关系导致南部地区在墨西哥全国经济版图中地位持续下降,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

五、产业维度依附理论视角下的墨西哥经济

墨西哥的经济呈现出一种发展中国家中非常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在农村和城市都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经济成分。一种是拥有现代技术、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和与外部市场联系密切的现代经济成分;另一种是依然采用落后生产方式、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和以本国市场为目标或以个人消费为目的的传统经济成分。例如,北部灌溉区的现代化大农场完全采用先进的机械化操作和产、供、销一体化的现代化经营管理,专门生产供出口的蔬菜、水果和经济作物;而中部和南部地区几百万小农仍以落后的方式在小块土地上种植仅够自己消费的玉米、菜豆等粮食作物。在工业中,既有世界最先进技术设备的石油化学工业、钢铁工业、电子工业、汽车工业;也有落后的制鞋业、制革业、成衣业[15]。

而在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墨西哥的产业发展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局面。由于外资的大量涌入,原有的二元结构得到进一步加强甚至走向割裂。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资本雄厚、运营方式现代化的墨西哥大工业迅猛发展,而资金匮乏的传统中小企业和农业则处境艰难。

墨西哥加入北美自贸区后,工业部门,特别是制造业发展很快,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增强。这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其一为墨西哥出口结构的变化。拉美经委会国际贸易和发展金融局1999年11月公布的数字显示,1990年,墨西哥初级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42.93%,到1998年這一数字下降到9.98%。1990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总出口的56.68%,到1998年这一数字上升为89.93%。1990年来自技术进步的产品为15.31%,到1998年这一数字上升为37.61%。其二是墨西哥在北美市场出口所占比例加大。1990年,北美市场上墨西哥的商品所占比例为8%,美国为50%,加拿大为42%。到1998年,墨西哥商品在北美市场上所占比例提高到21%,美国占44%,加拿大占35%[16]。墨西哥的汽车制造业、客户加工工业等行业迎来了快速增长。

其次,墨西哥民族工业受到冲击。自1994年以来,在美国和加拿大企业的强有力竞争下,墨西哥大量企业陷入困境,特别是占墨西哥工业90%的小企业,根本无法抵挡美国的现代化大企业的竞争,纷纷倒闭。据墨西哥全国小企业联合会估计,1994~1995年,墨西哥全国至少有7500家小企业倒闭[17]。这导致了大量小企业的雇主和员工失业,特别是在南部地区尤为显著。

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墨西哥农业成为受冲击和伤害最大的产业。同美国相比,墨西哥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价格偏高,不具备国际竞争力,无法同美国的农业竞争。另外,美国巨额的农业补贴使得其农产品价格极具价格优势,有些产品的价格仅为墨西哥同类产品的一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美国的农产品大量进入墨西哥市场。1993—1998年,墨西哥农牧产品对美国的出口增长了35%,但同期墨西哥从美国进口的农牧产品增加了48%。其中,大豆增长50%,玉米增长94%,小麦增长73%,羊肉增长223%,大米增长135%。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以来,墨西哥对美国的农业贸易均呈逆差,并且逆差水平比成立北美自贸区前进一步加大,2002年达到高峰[18]。

这种产业上的差别一定程度上是取决于该产业的经济效率与自身竞争力如何,按照效率优胜劣汰,但分析北美自贸区的相关规定及成立过程则会发现其背后的中心边缘互动关系。以农业产业中的支柱产品玉米为例。玉米是墨西哥自古以来最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在墨西哥大约有300万人从事玉米种植,大约60%的可耕地用来种植玉米[19]。而按照《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原定的规则,对于竞争力较弱而重要性极强的玉米等农产品,规定了15年内逐步取消关税的时间表,用以保护脆弱的墨西哥农业。这一制度设计也隐含了提供一定时间段的保护期和倒逼墨西哥农业转型升级的制度设计,具有较强的合理性。

然而墨西哥政府事实上在3年内取消了玉米进口的配额政策,对玉米的进出口实行完全的自由市场政策。究其原因是因为玉米可以用来进行工业加工,而面对强大的工业利益集团对于廉价玉米的需求,墨西哥政府选择放弃农业和农民的利益来补贴工业的需要。这是在玉米逐步降低的关税和进口配额的保护政策下,墨西哥玉米依然在北美自贸区的冲击下崩盘的最直接原因。而这背后则是其他维度的中心——边缘关系对于墨西哥产业的影响。

对于中心国家美国来说,在墨西哥建立的大量工业合资企业需要廉价的玉米。在原有《自由贸易协定》无法从外部改变的条件下,通过其被依附对象,即墨西哥的中心社会集团,来实施对边缘国家的控制和政策的改变成为了中心国家的必然选择。而在边缘国家的国家机器和利益集团的共同努力下,则完成了这一牺牲农业产业利益以换取工业产业发展的政策转变,完全将农业产业视为工业产业的依附。这一政策以及随后一系列对工业的大力扶持政策及对农产品补贴的减少,充分表明了边缘国家在不同维度中心边缘关系的作用下,将工业产业视为中心产业而将农业产业视为边缘产业的这一政策选择。

六、对多维依附理论的讨论

通过对于依附理论的梳理和以墨西哥经济受到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影响为实证案例进行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多维依附理论相比于传统的单一维度的依附理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这一理论分析需要以下几个现实前提。第一是一个统一有力的中央政府。由于中心—边緣关系中的国家关系主要通过国内关系来发挥作用,因而一个统一的、拥有权威的中央政府是多维依附得以互动的前提。如果一个政府缺乏最基本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能力,那么就无从谈起不同维度的中心边缘关系的互动。第二是具有灵活的发展战略,这是区分多维依附理论和依附而不发展理论的重要差异。多维依附理论建立在国家具有自主性,且能够制定灵活的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这种战略可以是出于依附关系中中心国家的利益考量,也可以是出于本国利益集团发展的考量,但同时也有具有国家机器自身对于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赶超式发展的思考。否则将落入纯粹的殖民地性依附关系中。第三是边缘国家经济发展程度不平衡。墨西哥之所以会产生地区和产业的中心—边缘关系,其他维度的依附关系只是外因,而墨西哥本身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主要的前提条件。在一个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发展较为均衡的国家,很难产生地区及行业的中心—边缘关系。当然,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一个相对均衡的经济格局也是比较少见的。

此外,由于时间和笔者知识水平所限,本文的理论模型还非常粗糙。一方面是实证分析的样本过于单一,难免有个别代替整体、特殊代替一般的分析误区存在。在今后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通过更多实证样本进行对理论的校正。另一方面是这一多维依附理论对原有的依附理论没有提出根本性的变革,仍然是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体系的扩充,这一点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

七、总结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依旧面临着不同形式的依附关系,而如何看待和解释这些依附关系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则依然重要。这种变化的原因既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解释,也可以从依附理论的视角进行解释。而后者则更加强调一种基于中心—边缘关系的政治经济分析方法。原有的依附理论过于强调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忽视了这种依附关系在不同层面、不同维度上的一致性和相关性。

因而建立起以中心—边缘关系为基础,以依附理论为主要理论来源,由中心边缘国家、中心边缘社会集团、中心边缘地区和中心边缘产业所构成的这一多维依附体系,将突破以往单一依附理论从平面的、表面的层次去理解依附关系对于边缘国家的影响,而采用一种更为立体、动态的方式进行分析。通过对墨西哥经济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受到的影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心边缘国家关系奠定了依附结构的基本形态,而这一形态主要通过两个国家中的四种社会集团及其互动来起到作用。而作用的结果则主要体现在中心边缘地区和中心边缘产业的分布上,这也构成了一个国家经济状态的基本分布。因而采用中心—边缘关系基础上的多维依附理论,对于分析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依附性发展问题,毫无疑问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张蕴岭.世界区域化的发展与模式[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2]北美自由贸易协定[M].法律出版社 2011.8.

[3]中经网统计数据库.OECD年度库.[DB/OL].http://zhongjing.lib.pku.edu.cn/page/Default.aspx.

[4]劳尔·普雷维什.拉丁美洲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M].世界知识出版社.

[5]保罗·巴兰.增长的政治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2000.

[6]Fermando Henrique Cardoso. Dependency and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n. in New left Review. vol.74(July-August). 1972. pp.83-95

[7]多斯桑多斯.帝国主义与依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8]中经网统计数据库.OECD年度库.[DB/OL]. http://zhongjing.lib.pku.edu.cn/page/Default.aspx.

[9]Country Profile 2004. Mexico.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2004.

[10]乔颖.NAFTA对墨西哥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其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 2005,(6).

[11]Benjamin Ken and Keith Haynes, a History of Latin America vol.2, sixth edition, Boston and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0.

[12]Diana Alarcon and Eduardo Zepeda: “Economic Reform or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hallenges of a Period of Reform in Latin Americ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forthcoming.

[13]Scott, R.E.:”NAFTA’s pain deepens: Job destruction accelerates in 1999 with losses in every state”, Briefing Paper. Washington, DC: 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1999.

[14]古国耀.北美自由贸易區首期成效及前景浅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3,(3).

[15]陈芝芸.王绪苓.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对墨西哥的利弊[J].拉丁美洲研究,1994,(6).

[16]范跃进等.世界经济年度报告 2003[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17]谌园庭.冯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对墨西哥经济的影响[J].拉丁美洲研究, 2005, (4).

[18]United States Dumping on World Agricultural Markets, Cancun Series Paper no. 1 Minneapolis: Institute for Agriculture and Trade Policy, 2003.

[19]上海保税区管委会研究室. 世界自由贸易区研究[M].改革出版社, 1996.

作者简介

公共关系基础知识问答 篇7

[答]1.高尚的道德情操。2.丰富的知识构架。3.良好的表现力。

55.如何处理公众投诉?

[答]1.善于分析公众投诉的原因。2.欢迎公众提意见。3.尊重公众的意见。4.冷静地对待公众。5.选择最佳时机处理公众意见。

56.怎样与组织的主要外部公众进行信息沟通交流?

[答]1.组织决策层应有主要负责人处理消费者关系。2.建立良好的用户关系基础。3.制定用户关系计划。

57.如何安排组织领导与内部公众进行沟通交流?

[答]1.安排同员工沟通。2.安排同股东沟通。

58.如何核实新闻发布资料?

[答]1.寻找源头,核查资料的准确性。2.理顺要素,核查资料的完整性。

59.新闻发布稿有哪几种类型?

[答]1.喜庆性新闻发布稿。2.专业性新闻发布稿。3.突发性新闻发布稿。

60.新闻发布会程序的特点是什么?

[答]1.条理清晰。2.节奏明快。3.符合规范。

61.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是什么?

[答]1.宣布开始。2.发布新闻。3.答记者问。4.宣布结束。5.提示会后安排。

62.开新闻发布会应注意哪些礼仪?

[答]1.称谓。2.礼节。3.仪表。4.态度。5.言辞。6.议程。

63.内部刊物的功能有哪些?

[答]1.传播信息知识。2.培植组织文化。3.交流工作经验。4.丰富员工生活。

64.内部刊物的样式有哪些?

[答]1.企业报纸。2.内部杂志。

65.对外宣传册的特点是什么?

[答]1.介绍组织的有关资料是概括性的组织机构的梗概,基本不涉及很具体的细节。2.对外宣传册注重潜在的持久的影响,不强调信息传播的时效性。3.对外宣传册图文并茂,印制精美,讲求文化艺术品位。4.对外宣传册形式多样,用途广泛。

66.对外宣传册的内容有哪些?

[答]1.文字资料。包括综合性信息、组织机构的特色、组织文化、人员素质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社会评价和联系办法等。2.图片资料。包括领导人在工作的照片、组织结构图、组织机构的鸟瞰图、建筑图片、工作现场的图片、展示成就的照片、文化生活的照片等。

67.如何设计调查总体方案?

[答]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3.确定调查项目。4.制定调查提纲和调查表。5.确定调查的时间和地点。6.确定调查方式和方法。7.确定研究分析方法。8.确定调查组织计划。

68.如何对调查方案进行评估?

[答]1.对调查方案的可行性评估。2.对调查方案优劣的评估。

69.公关内部调查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组织的历史、目标、政策与措施、贡献、经营管理情况、组织领导层的公关意识、目标和要求,组织员工的要求和评价,组织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70.公关外部调查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其内容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科技环境、竞争环境等方面。

71.公关评估的意义是什么?

[答]1.公关评估是改进公关工作的重要环节。2.评估是开展后续公关工作的必要前提。3.评估有效地鼓舞士气。

72.公关评估的程序是什么?

[答]1.设立统一的评估目标。2.取得组织最高管理者的认可,并将评估过程纳入公关计划之中。3.在公关部门内部取得对评估研究意见的一致。4.从可观察与测量的角度将目标具体化,明确化与准确化。5.选择适度的评估标准。6.确定搜集证据的最佳途径。7.保持完整的计划实施记录。8.评估结果的使用。

73.设计调查方案应注意哪些基本原则?

[答]1.实用性原则。2.时效性原则。3.经济性原则。4.一定的弹性原则。

74.大型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答]1.鲜明的目的性。2.广泛的社会传播性。3.严密的操作性。4.高投资性。

75.大型活动的策划原则是什么?

[答]1.社会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实效性原则。4.创新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76.大型活动的社会作用是什么?

[答]1.创造强烈的社会传播效果。2.有力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3.有效促进公关专业技术的提高。

77.什么是群体组合策划模式?

[答]群体策划是一种人才组合的集体策划的形式。具体形式为组成一个专责策划小组,由策划小组共同完成策划的任务。策划小组的工作步骤可归纳为5句话:分头调研,共享信息,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专人提炼。

78.大型活动的策划要点是什么?

[答]1.以充分的调查为策划依据。2.反复提炼主题。3.实施操作设计。4.履行必要的审批工作程序。

79.制定危机管理计划的作用是什么?

[答]1.预防危机发生。2.减少危机损失。3.使抢救工作忙而有序。4.维护名誉,抓住机遇。

80.危机书面化的意义是什么?

[答]1.全面地反映企业或社会组织高层领导地危机管理意识。2.为企业或社会组织的员工能迅速而正确的处理危机事件提供依据。3.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印制危机管理手册提供依据。4.为企业或社会组织树立危机全员管理意识提供依据。5.强化和规范危机管理工作。

81.危机管理计划的类型有哪些?

[答]1.危机应急计划和危机传播计划。2.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

82.危机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企业或社会组织高层领导对危机管理的重视程度。2.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3.建立公关危机管理小组。4.确定危机发生时共同遵守的准则。5.明确的工作步骤和清楚的责任要求。6.对策与预演准备。7.监督执行情况。

83.危机沟通协调的原则、要点是什么?

[答]1.危机来临之前。处理要点是:注重平时,为战时做好相应准备,切忌仅仅与个别人联系。2.危机处理过程中。处理要点是:控制事态,开诚布公,勇于承担责任,表示同情与关系,积极行动。3.危机后期。处理要点是:迅速通过适当的方式和渠道传递采取行动后的效果;通过具体行动,继续保持对受害人及家属的关心、同情、安慰、帮助;危机管理小组成员总结、交流对危机的处理情况;与专业人员、专家交流,评估危机处理的得失;搜集所有反馈信息,为调整协调和沟通措施提供依据。

84.公关危机发生时,对组织内部采取的对策是什么?

[答]1.迅速成立危机事件的专门机构。2.了解情况,进行诊断。3.制定危机处理的基本原则。4.急告需援助的部门,共同参加急救。5.将方针、原则、程序和对策告知全体员工,统一口径。

85.公关危机发生时,对受害者的采取对策是什么?

[答]1.诚恳地向受害者及亲属道歉,并承担责任。2.耐心而冷静地听取受害者的意见。3.了解、确认和制定有关赔偿损失的文件规定与处理原则。4.避免与受害者及家属发生争辩与纠纷。5.企业应避免出现为自己辩护的言辞。

86.公关危机发生时,对新闻界采取的对策是什么?

[答]1.如何向新闻界公布危机事故。2.成立临时记者接待机构。3.为了避免报道失实,向记者提供的资料应尽可能采用书面形式。4.主动向新闻界提供真实、准确的消息。5.必须谨慎传播。

87.为什么要在危机期间召开新闻发布会?

[答]1.记者可能已经聚集在事故现场或公司总部的外面,要求获得更多的信息。2.举办新闻发布会为公司提供了很好的机会。3.可以使组织有一个舞台来面对面地为其事故的发生表示关注及遗憾。4.可以使电视台进行现场拍摄,以便于新闻报道。5.举行新闻发布会最主要的一点是它可以帮助组织把握主动权并直接控制有关事故的信息。

88.危机新闻发布会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答]1.确定会议开多长时间。2.准备好消息准确的新闻稿。3.准备好与危机有关的背景资料。4.准备好会议中需要展示介绍的图片、模型、表格等。5.准备好回答记者有可能提出的问题答案。

89.组织形象管理的具体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答]1.以形象力促营销力的管理目标的确立。2.组织形象的差距比较。3.组织形象的准确定位和检测调控。

90.以组织形象管理的角度观察和调查全球的成功企业,他们的特点是什么?

[答]1.组织采取金字塔式管理。2.组织管理人员身先士卒。3.员工敬业爱岗,工作追求质量。4.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全方位布局。5.信息利用及管理。6.组织形象管理工作规范而有序。

91.如何通过监测社会舆论来对组织形象进行评价?

[答]1.公众舆论的追踪和监测。公众舆论有时也称民意。公众舆论的追踪和监测,就是就公众对某一组织的舆论倾向进行调查和测算,及时把握其变化的态势。2.公众态度和行为倾向的追踪与监测。组织形象的追踪与监测,必须在注意公众舆论变化的同时,更为密切地关注公众态度的演变,因为这种直接与公众的行为倾向联系在一起。3.媒介舆论的追踪和监测。舆论媒介乃是公众舆论的反映,但它又往往反过来影响公众对某一组织或某一事件的态度,甚至直接影响公众的行为。

92.组织形象咨询的实施要点是什么?

[答]1.问题和目标的确立。2.咨询队伍的组成。3.前期调查的落实。4.专家咨询工作的开展。5.咨询报告的提出。

93.组织形象咨询的有效监控包括哪些方面?

[答]1.及时协调咨询专家和组织决策层的关系。2.帮助咨询专家补充了解组织的有关情况。3.督促咨询专家按计划所规定的时间进行开展工作。4.对咨询专家某些建议的可行性和操作性进行评价。5.处理整个咨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临时性问题。

94.公共关系部的职能是什么?

[答]1.公关部是组织的信息管理部。2.公关部是组织的决策参谋部。3.公关部是组织的宣传和外交部。

95.公关部的管理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1.人员精干,配备合理。2.相对独立,自动调节。3.目标明确,专业性强。4.注意协同,保持权威。

96.公关部的开支包括什么?

[答]公关部的开支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日常行政开支,包括公关部日常办公所需费用和所有人员的工资奖金等,二是开展公关工作和活动所需的费用。

97.如何对公关部的工作和活动经费进行预算?

[答]1.投资报酬法。2.量入为出法。3.竞争对比法。4.目标先导法。5.利弊权衡计算法。

98.公关公司的职能是什么?

[答]1.专题调查研究和信息追踪。2.公关活动的策划和实施。3.各种公众事务处理和协调。4.组织形象专题咨询和策划。5.代理一般公关事务。

99.客户选择公关公司的标准是什么?

[答]1.公关公司的信誉和声望。2.公关公司的人员素质。3.公关公司的客户情况。4.公关公司的财政状况。5.公关公司的收费标准。

100.公关公司与公关部的优劣势比较是怎样的?

论漫画基础与动画教学的关系 篇8

一、漫画与动画的关系与影响

动画是漫画的最高级表现形式, 它结合现代影视技术给人以无以伦比的视觉冲击力。动画和漫画又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漫画是所有动画的基础, 动画的发展离不开漫画的兴盛发展, 动画是用影视语言来表现的活动的漫画而已。

漫画是动画重要的产业基础, 最充分的体现在于长篇故事漫画与动画的关系上。以日本为例:日本漫画产业非常发达, 许多动画片改编自故事漫画, 尤其是长篇故事漫画。因此要发展动画事业, 必须要有强大漫画产业基础, 国家政策应该首先向漫画产业倾斜, 采取一定措施扶持漫画产业的发展。

二、漫画基础与动画教学的关系

1. 各高校动画专业中漫画教学的现状 (1)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案不完备

由于动画专业是新兴的专业, 在学科建设上, 国内没有先例, 从学科框架的具体构建到学科的理论建设都有很多工作要做。动漫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大部分院校沿用纯艺术的教学方法来教学, 导致学习与实践基本脱节;同时, 在教学人员合理组织搭配上和相关课程的合理安排上还有相当的不足。

(2) 缺乏相应的课程安排

反映在课程设置上, 大多数院校动画专业没有专门的漫画课;即便是有的高校设置漫画课, 也仅仅是作为动画的基础练习课, 如“角色设定”练习、“背景绘制”练习等, 而没有“专业漫画课”的教学。

2. 增设专业漫画课的重要原因

从专业和社会因素上考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漫画课有独立的审美和技法, 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表现技法并提高审美能力

(2) 漫画本身作为独立的艺术类别, 可以为大量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3. 漫画基础在动画专业中的重要性

(1) 手绘基础是动画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动画制作流程来说, 动画制作的前期“角色设定”“场景绘制”“原画绘制”都是漫画内容。“原画绘制”和“场景绘制”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动画的质量, 因而, 在所有动画项目里, 都分别要求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有较强手绘能力的漫画家和原画师担纲制作“角色设定”和“原画绘制”。

(2) 漫画专业课可以提高动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

动画来源于漫画, 对漫画的审美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动画的制作, 比如, “角色设定”的漫画风格直接决定动画的画面风格和影响力, 甚至直接决定了动画的制作成本和制作周期。如:“Q版风格”相对于写实“日式风格”在动画制作上, 显然要容易得多;而用“油画风格”来制作动画, 无疑增加了巨大的技术难度。

三、动画专业中漫画基础教学的方法

1. 设立独立的漫画课程, 实现动画和漫画的共赢 (1) 漫画专业课本身作为动画课的基础课程

动画和漫画制作过程, 两者存在许多差异性也存在许多共同性。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后期技术及画面的要求上;共同性在于, 漫画的画面技术包括了动画的画面技术;在制作“前期”程序上, 二者也基本一致。比如, 都要进行故事的策划、角本编写、角色设定等, 对故事的要求和角色设定的要求, 也大部分类同。因此, 专业漫画课程的学习可以作为进一步学习动画课的基础。

(2) 针对动画专业, 漫画基础课程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性引导训练

漫画是动画的基础, 在画面形式上, 漫画的类别包括了动画的画面形式, 比如, 漫画里专门有“漫画风格”和“动画风格”的区别, 两者其中都有“写实风格”和“Q版风格”的分类。在漫画课里可以专门针对动画专业的学生加强“动画风格”的引导。而“动画风格”漫画训练并不是仅仅像画“角色设定”“背景绘制”那样简单, 过多的写实基本功训练反而会阻碍动画审美能力的提高和早日形成。

2. 动画专业的手绘训练基础

专业的漫画课程并不能完全代替动画的手绘基础训练课, 动画专业的手绘训练有专门的要求和技法。手绘训练课除了“角色设定”课程以外, 还有专门“手绘动作训练”和“动画背景”练习等课程。

“手绘动作训练”是在进行连续动作的设计时, 按照1秒12桢的频率, 画出连续的画面, 以培养学生的动作敏感度。一般来说, 根据不同角色动作, 动画会有不同的要求, 如:人物跑、动物跑、火焰、水波等动画, 都要做专门的训练。在“角色设定”完成以后, 还要进行专门的“角色关键动作设定”, 这些都依赖于漫画基础及漫画的风格。

现在, 动画风格种类很多, 并应用不同的技术手段来表现:有的是三维角色、二维背景;有的是二维角色、三维背景;还有Q版风格的角色和背景等。所有的动画背景的绘制都要与角色相适应, 采用相应的绘制风格。在教学过程中, 要在漫画课里加强各种背景绘制风格的学习, 提高审美意识。

四、结语

漫画基础与动画专业教学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漫画专业。在动画教学过程中, 也应该从漫画和动画的关联入手, 采取适度的教学方式, 结合大量的实训, 才能得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丁理华.漫画创作技法[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6.P34—35.&nbsp

[2]刘小林等.动画概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P55

论农业基础工程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篇9

农业基础工程包括: 水利工程设施、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农村能源等几方面。从长远的目光来看, 若使我国粮食持续增产, 就应该把农业基础工程几方面充分结合起来, 成为一个高效率配套系统, 这样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才能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 保证我国的粮食持续增产。下面就农业基础工程的几方面内容分别进行论述。

1 水利工程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命脉

我国北方地区最严重、最频繁的就是旱灾, 可以说是十年九旱, 只不过一般持续时间不长, 危害没有近几年这样大而已。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我国北方地区的干旱少雨将成为经常现象。没有相应的水利工程设施, 农业生产只能依靠自然降水, 降水量的多少与农业生产丰欠有着密切的关系, 农业生产风险过高, 这样就不可能保证粮食持续稳定增产, 也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

现在的水利工程设施实在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要求, 在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前, 国家在农业水利方面投入较多, 以双辽市为例, 当时电机井就达2000 多眼, 并且修筑了大量的水渠、排水沟、蓄水池, 水浇旱田面积达20 多万亩。以现在的眼光看, 当时有些做法不一定科学, 但当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实已达到相当规模。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 集体财产由于没有得到妥善管理, 加上那几年降水量较多, 没有发生太大的旱灾, 水利设施没有得到重视, 遭到很大破坏, 大部分水渠被铲, 电机井大部分废弃, 水泵、井管、电机、电线大量损坏丢失, 水利设施建设不仅没有发展而且严重退步, 致使粮食大量减产, 农民收入大量减少。由此可见, 水利设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十分巨大。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 江湖稀少, 地下水资源也十分有限。因此, 我们现在要发展的水利设施建设再也不能搞过去的浇灌、漫灌, 而应该最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采用发达国家成熟经验, 发展节水水利, 研究和推广微灌、滴灌及渗灌。这种水利设施不用修筑渠道和平整土地, 既节约资金、人力、物力, 又节省了土地和水资源。因此, 国家及各级农业部门必须加以重视, 这关系着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民族生存和发展问题。国家、地方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一定要资金高投入、技术高投入, 尽快达到我国农业的全面水利化, 这样, 我国粮食持续稳产高产才能有保证。

2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标志, 是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先决条件

首先, 农业机械化能使作物耕作制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农艺要求。最近几年, 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很快, 除收获机械还没有普遍推广, 其他农业生产作业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机械化, 虽然在效率上、质量上有不尽人意之处, 但也不能否认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之快, 这也是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可。以双辽市为例, 在耕整地、灭茬、苗带重镇压、精少量播种、化肥深施、水田插秧、水稻收获、玉米收获等方面作业, 农业机械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对双辽市粮食持续增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另外, 农业机械化是治理土地沙化、碱化、改良土壤、植树造林得以全面实现的保证。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工业厂房、住房占地的增多, 以及环境恶化的影响, 我国有相当多的耕地已经荒漠化、碱化。总的耕地面积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例如蒙古草原退化和沙化面积达到5 亿亩, 而且还在逐步递增。吉林省西部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 已经有1500 万亩丰茂的草原变成寸草不生的白碱地。这部分土地由于技术及资金问题未得到治理。但为了使我国人口与耕地面积达到平衡, 必须花大力气将已经荒漠化、碱化或正在荒漠化、碱化的土地治理好, 这是非常迫切的大事, 而且只能依靠机械化才能实现。再者, 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能够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可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劳动力, 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进一步促进农业水利化、农业环境保护、植树造林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发展。现代农业首先是机械化的农业, 农业机械化生产必将有更大的发展, 这对我国粮食持续稳定增产非常有利。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步伐。

3 农业环境保护在农业生产中越来越重要, 是粮食持续增产的重要保证之一

从长远看, 农业生产环境日益恶劣是我国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巨大威胁, 由于工业粗放型发展, 污水、工业废料大量流入江河, 侵染着土壤, 发动机尾气肆意排放, 森林大火频繁发生, 电冰箱和空调器中氟利昂造成臭氧层破坏, 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大, 形成全球的温室效应, 使大量的冰川融化, 海平面升高, 浸没大量农田, 形成令人恐惧的“厄尔尼诺”现象, 即太平洋东南岸南美洲秘鲁等国发生洪涝灾害, 而西北岸内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 这种现象几年一轮回, 危害十分严重。最近几年这种现象发生的越来越频繁, 持续时间越来越长, 对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破坏严重。

农业环境污染是多方面的, 由于森林毁灭性砍伐, 大片草原植被遭到破坏, 形成可怕的沙尘暴现象, 造成水土大量流失, 土壤荒漠化、碱化日益加重。化肥农药大量使用, 造成土地板结, 酸碱失调, 特别是塑料废弃物造成的白色污染使耕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灾害, 另外由于工业污染形成酸雨、酸雾更是令我们的耕地防不胜防。可以说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农业生产的巨大障碍, 对此, 人们到了必须警醒的时候了。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得到充分解决,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决不是骇人听闻。如果任污染肆虐, 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无可耕之田, 人民将无可食之粮。因此, 我们必须唤起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 来共同治理、预防环境污染。各级政府应该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 有计划、有顺序、有组织地对环境加以治理。重新恢复被破坏的森林和草原植被, 对土壤结构进行分析, 因土施肥, 提倡农家肥为主, 化肥为辅。对病虫害提倡生物防治为主, 药物防治为辅。对地膜、食品袋等废弃物要彻底清除, 限制生产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 并且生产可降解的地膜、食品盒、食品袋。治理农业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 难度大, 耗资多。但为了将来的农业生产, 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 我们必须去治理。靠少数人, 几个部门组织是不可能成功的, 只有依靠全社会共同的锲而不舍的努力才能实现。自然环境污染容易, 治理难, 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早就应该树立起来了, 本人认为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 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解决好污染问题, 这才是科学的发展。

4 农村能源问题也是关系到粮食持续增产的大问题

我们在实践中得出结论, 根茬粉碎还田、秸秆粉碎还田对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及肥力大有好处, 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但由于我国北方地区绝大部分秸秆用做燃料, 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 如果秸秆还田就必须解决农村燃料问题。这个问题在发达国家早已经解决了, 我国也有许多学者对此已有研究。结论是利用无污染的沼气、电能、风能、太阳能代替秸秆燃烧。秸秆的过腹还田比秸秆直接还田又先进一步, 它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秸秆粉碎后经过氨化、碱化或糖化, 作为牲畜的食料; 其次牲畜粪便经过处理产生沼气和更有价值的肥料, 肥料还田, 沼气用做燃料, 一举几得, 这种方法非常值得研究推广。

我国北方地区四季风速非常高, 日照时间非常长, 蕴藏着大量的能量, 具有很强的可利用性。如果实现风能、电能、太阳能综合利用农村能源问题将有望解决。那么土壤生态系统才能实现平衡, 肥力就能保持, 粮食才能稳产、高产。

总之, 粮食生产是举国头等大事, 重中之重。必须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搞好农业基础工程建设, 实现农业水利化、机械化, 逐步实现农业生态化, 根本解决我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中国经济才能稳定发展, 才能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要: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工程建设, 使我国农业逐步实现水利化、机械化、生态化,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基础关系 篇10

1 数字城市的涵义

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数字中国的延伸, 它和数字地球、数字中国一样, 同样是一种战略目标, 并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在发展过程中将会对城市规划、管理、建设、市民生活、经济发展带来效益和方便。数字城市是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多媒体及虚拟现实等技术, 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通俗一点说, 数字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 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 将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利用。

2 城市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地位

2.1 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是城市各职能部门与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集成, 它包括城市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市政公用设施、环保、电信、消防、防震减灾预测等。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 没有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持, 就谈不到数字城市的建设, 数字城市的提出将进一步加快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2.2 城市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城市空间信息的基本特征是空间位置关联性, 它主要表征自然与人文要素的地理位置和空间的分布关系, 其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地图, 而城市测绘就是一个充分利用各种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手段, 专门从事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获取、加工、存贮、更新和提供的产业, 毫无疑问城市测绘是实施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主干产业, 是建设数字城市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产业。

2.3 城市测绘与数字城市

近年来, 随着以“3S”为代表的测绘高新技术的不断推广与应用, 城市测绘得到迅猛发展, 数字化的测绘生产模式与技术体系已经建立, 并逐步由传统测绘向现代地理信息产业转化, 城市测绘已经被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之中, 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有力保障和社会各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城市的基础与前提, 因此, 发展数字城市必须首先建设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制定空间数据标准, 建立地理数据的共享机制, 使全社会都能充分共享地理空间数据。

3 城市测绘应如何把握数字城市提供的发展契机

数字城市的建设推动了城市信息化进程, 拓展了城市测绘的应用领域, 加快了测绘科技创新的步伐, 加速了城市测绘由传统模式向城市地理信息产业的转化, 为城市测绘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面对新的契机, 城市测绘部门应该紧紧把握现代测绘的发展方向, 以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重点, 促进城市空间信息资源的高效开发, 应用与共享, 将城市测绘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

(1) 明确发展方向, 制定有效措施。数字城市是关系到城市发展的系统性工程, 城市测绘部门应当明确发展方向, 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应当积极的参与到政府组建的城市地理信息中心, 成为其中的核心力量。

(2) 规范生产与质量管理体系。空间地理信息是数字城市与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主要数据源, 因此, 作为城市空间地理信息的生产者与提供者, 城市测绘部门必须严把质量关, 建立基础空间数据的管理机制, 健全数字化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 切实承担起城市空间数据的及时采集、处理、加工和提供任务。

(3) 加大对基础测绘的投入力度, 提高测绘保障能力, 要形成政府投入为主, 基础地理信息使用单位和承担基础测绘生产任务单位共同投入的投入机制, 切实落实基础测绘项目经费, 并实行专项管理。

(4) 建立和完善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机制, 要充分利用市政测量、竣工测量、地籍测量以及遥感信息等各种手段, 确保城市系列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适时更新。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测量标志的维护和有偿使用制度。

(5) 加强基础测绘部门的自身建设, 切实做好基础测绘的组织实施工作, 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加强基础测绘成果资料的深加工, 开拓基础测绘应用和服务的新领域, 提高基础地理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保障程度。基础测绘单位要深化改革, 进一步完成基础测绘的保障和管理体系, 从技术标准、人员素质、高新技术设备的引进吸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 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

(6) 大力推进“3S”及其一体化技术的应用。“3S”及其一体化技术是数字城市重要的技术基础, 因此, 城市测绘部门应大力加强“3S”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通过GPS建立城市控制网, 利用RS快速的采集数据, 更新城市基础地理信息, 运用GIS来管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 完成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建库与动态更新任务, 为数字城市服务。

在GIS中, 由于所获取的测绘基础数据详尽、可靠、准确, 大大提高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同时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和具有极强的逻辑判断功能, 可在短时间内提供多方案比选, 增加了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4 结语

综上, 数字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建设数字城市的基础, 而作为城市空间地理信息的生产者, 城市测绘部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着数字城市建设的加速发展, 城市测绘行业必须把握历史机遇, 努力实现新的跨越。

摘要:基础测绘是数字城市框架和核心的基础系统工程, 基础测绘为数字城市提供基础数据集, 数字城市则是高效、全方位充分利用基础测绘数据的一种最直接的途径。文章以基础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的关系为研究核心, 并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

基础关系 篇11

【关键词】基础英语 专门用途英语 教学关系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是相对于EGP而言的一种教学理念,具有较强的功能性、目的性、实践性。那么,对于英语的教学,就需要与时俱进,改变原有的EGP教学理念,融入ESP理念。

一、基础英语教学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必需条件

基础英语是任何人学习英语必须要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英语字母发音,数字,时间、月份及星期,常见国名,常见城市名,常见缩略语,国际音标,常用句型等等。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的学习需要按部就班,一步步来,不能跨越式前进。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基础英语所要起到的作用就是将学生引进英语的世界,并且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信心。基础英语的难度系数比较低,适合英语基础差,甚至是零基础的学生学习。对于基础英语的教学,涉及范围要广,涉及内容要生动有趣,以便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专门用途英语是建立在基础英语之上的。了解掌握了基础英语,才能够学习专门用途英语。专门用途英语相比较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基础英语学习扎实,基本的句型、单词掌握,才能够吸收接纳有难度的部分。所以说,基础英语教学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必需条件。

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必然发展

中国的学生基本上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尽管英语各科成绩优秀,也获得了四级、六级等认可证书。但是却发现很多学生都是学习的哑巴英语,只会应试,而不能将所学的英语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都发出感慨,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到头来却好像什么都没有学会,英语依旧是令人很头痛的地方。这可以说不仅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悲哀,也是教师教学的悲哀。

专门用途英语是基础英语的进一步发展,所涉及的范围更加的具有针对性。学生所感兴趣的方面以及所擅长的方面不同,经过基础英语的学习后,需要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兴趣小组。社会不断地在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也不仅仅是复合型人才,也需要精英型人才,在某一个行业或者方面非常优秀突出。社会在变,时代在变,对英语的需求也在变,专门用途英语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基础英语教学仅仅只能满足最基本的英语需求,对于不同行业的不同专业术语及相关知识,则需要专门用途英语。ESP更关注如何高效地将语言运用和语言学习结合起来,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或扩展,是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针对学生实际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所以说,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必然发展。

三、有效处理基础英语教学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

英语的教学方式是灵活多变的,对于不同的教学模式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基础英语教学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必备条件。对于基础英语教学,面对的是英语基础较差甚至是零基础的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耐心。在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听、说、度、写面面俱到,可以利用高科技产品辅助教学,带领学生一起了解外国的历史文化、天文地理等等,收听英语广播,学习英文歌曲,讲幽默笑话,记绕口令等等。总之,要让学生在基础英语学习中培养兴趣,收获乐趣。对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教师不能过高或过低的看待学生,经过基础学习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专门用途英语难度比较大,也应该将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安排,方便学生更好的融入这个知识圈。专门用途英语的内容都比较难理解,教师们应该尽可能的利用有趣的教学方式或者教学设备引导学生。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分解解析等方法来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所学的知识。专门用途英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需要学生大量的练习。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督促指导学生,要求学生发音标准,语句通顺,表达合理。可以多开展一些实战模拟,以便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对于专业型人才来说,仅仅是语言表达能力是不够,书面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对教师的技能要求更进一步,所以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更好的教导学生。

基础英语教学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之间并不冲突,而是相互促进的,尤其是前者对后者的促进作用。基础英语教学方式需要多种多样,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内容范围广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方面,要督促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难度要大一些,对教师的要求也要更高一些。在内容安排上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讲解,不能过高或者过低地评判学生,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所学的知识适时应用到实际中。所以,教师们应该合理处理基础英语教学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基础英语教学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必需条件,没有坚实的基础,就不能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拓展延伸。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必然发展,时代的需求在不断更新变化,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也更加的具体化、精英化,要正确对待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基础英语教学与专门用途应于教学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英语基础是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必需条件,英语学习更加的专业化、具体化,有利于培养专业型精英人才,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单胜江.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和谐人际关系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篇12

1. 人际关系在企业中的内涵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 由于彼此间的需要而结成的相互往来、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等的关系。在企业中, 人际关系是员工与员工之间, 领导与下属之间由于工作纽带而形成的一种彼此交往、相互合作的关系。人们在企业中, 需要不断进行人际关系的塑造和沟通, 形成自己良好的人脉;领导必须重视并充分发挥人际关系在企业中的作用, 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在企业中的作用, 加强企业管理。

2. 人际关系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管理者在企业中是权力的代表, 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 管理的成效好坏不仅依赖于制度层面, 更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形象、威信、号召力等, 也就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如何, 员工是否愿意服从管理者的领导和安排。因此, 在企业中, 人际关系的好坏对于发挥企业管理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企业中, 和谐的人际关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就管理者来说, 和谐的人际关系体现在个人的威信、号召力和说服力上。管理是通过对他人行为的约束来达到一定的标准, 管理的对象是人, 管理必须做好人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遇到问题, 有些管理者讲道理, 职工爱听, 有的管理者做思想工作, 职工抵触情绪很大, 不愿意接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者在职工心目中有无良好形象, 有无强大的号召力, 有无站在职工角度说话等等。因此, 管理者要与职工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 体贴关心群众, 才能让群众心服口服, 便于更好地实现管理效果。

(2) 就管理层来说, 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利于沟通, 便于工作的开展。在管理工作中, 有时碰到平级单位之间发生利益冲突, 如面对问题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 不顾及对方的利益, 会造成无法预想的后患, 矛盾积压升级, 不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如果双方关系和谐, 则可以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 尽量兼顾双方利益的前提下, 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

(3) 就企业来说, 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凝心聚力, 发挥巨大的正能量, 促进管理升级。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由此可见, 人们从事活动就是为了取得物质利益, 取得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企业与职工之间也存在着利益关系, 因此, 作为企业管理者在兼顾企业利益的基础上, 必须把职工利益放在重要位置, 充分发挥管理的功能把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达到相对公平的状态, 不能挫伤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其次要多花时间了解职工, 关心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困难诉求, 对于职工反映的问题, 做到件件有回应, 事事有着落, 为员工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 让员工愿意为“大家”奉献, 发挥自身最大的能量。

3. 管理者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完善

因管理者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人际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理念和做法, 管理者要建立高效的管理模式, 必须多在职工身上下功夫,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1) 了解职工是搞好人际关系的前提。管理者要建立员工信息档案, 做到员工家庭情况清、身体状况清、工作状态清。管理者要多关注员工工作情况, 了解员工性格脾气、兴趣爱好、思想动态、困难诉求、员工的心理变化等。管理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利用一切机会, 亲近职工, 与职工交心谈心, 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想法, 使职工获得亲切感, 体会到自身在企业中的价值与地位。

(2) 信任职工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管理者要以诚待人、信任职工,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这样才能消除分歧,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各层次的管理者和职工在自己的范围内工作, 下级信任上级有一个前提条件, 那就是上级要以身作则、公平待人。这就要求每个管理者要严以律己, 不以权谋私, 不优待亲友;在遇到牵扯职工个人利益的敏感问题时, 要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奖惩合理, 有一套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 任人唯贤, 不让老实人和埋头苦干的人吃亏, 以作为论地位, 以业绩论英雄, 才能让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心甘情愿为企业做贡献。

(3) 与上级建立良好关系是搞好人际关系的必要环节。管理者如果不能与上级保持良好的关系, 职工开展工作便会遇到重重阻碍, 只有管理者从上级那里得到必要的支持, 才能做好经营管理工作。管理者应认真领会上级精神, 做到上级指示要求, 下级认真执行, 对领导指示的事情, 如有不明确的地方, 必须向领导请示, 尽可能和领导协调后再执行。工作告一段落向领导报告, 意在让领导充分了解本单位的工作情况并取得进一步的指示或协助。

结语

综上所述, 人际关系的好坏是企业管理者做好管理的软实力, 企业管理者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亲近职工,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管理工作。

摘要:管理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种艺术。管理的对象是人, 管理要行之有效, 不仅要遵循客观规律, 还要增添人性的方式和手段, 才能使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意在强调和谐人际关系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以及如何运用人际关系加强企业管理。

关键词:和谐,人际关系,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培鑫.浅谈企业管理中的人际关系[J].矿业研究与开发, 1999 (12)

上一篇:光学下一篇:保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