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关系

2024-10-20

二者关系(精选12篇)

二者关系 篇1

一、退休年龄及失业率问题研究的渊源

在人口老龄化的世界趋势下, 以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的标准计算, 中国已于2000年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 且老龄化趋势还在快速加强, 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的比重指标为例, 1982年为4.9%, 1990年为5.6%, 1995年为6.2%, 2000年达到6.96%, 据人口学家预测, 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11.3%, 2050年这一指标将达到21.2%。由于传统现收现付制不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采用部分积累制, 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 而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新制度, 加上养老保险覆盖面窄、征缴率低、缴费工资基数小等共同成为了导致养老保险负担系数增高的重要因素, 为了降低养老金缺口, 国内外对推迟退休年龄进行了探索。

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规定: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这种带有强制性的退休制度将超过了退休年龄的老年人统一划归了非劳动人口, 一方面造成了养老金支出的增加, 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老年人力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据调查, 有相当部分的老年人退而不休、返聘返岗, 于是就出现了老年人实际退休年龄推迟会造成社会失业率上升的说法。

失业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社会经济问题, 失业率则是最常用的测度失业的标准, 是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它基本能准确地反映失业状况。据统计, 从1990年到2005年, 再到2007年、2008年, 我国失业人员和失业率均在上涨后, 呈稳定趋势, 根据2009年的统计年鉴, 我国1990年预期寿命为68.55岁, 2000年预期寿命为71.40岁, 与预期寿命相比, 失业率相对比较稳定。

二、对退休年龄及失业率二者关系的争论

根据测算, 如果将男女职工的退休年龄均提高到65岁, 全国失业率将增加5个百分点, 并将在十年后达到10%, 而且城镇失业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 将造成新增40万个失业人口, 这也刚好体现了我国劳动力总量处于供过于求的态势, 实际上, 在很多发展中国家, 为了控制劳动力供给规模, 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 它们采取了降低退休年龄的方式, 通过提前退休使一部分劳动者提前退出劳动力年龄人口, 这虽然降低了劳动参与率, 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养老金的给付负担, 因此, 有研究者认为, 延长退休年龄对失业率无疑有重要影响。

然而问题是我们并不能保证一个人退休就会有一个年轻人接替, 退休人员返聘返岗的情况比比皆是, 而这些人员大多拥有熟练地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这样一来, 他们退而不休, 既挤占了年轻人的岗位, 又增加了养老金的支出压力;此外, 失业率与退休年龄并不存在因和果的关系, 譬如在美国, 其法定退休年龄较高, 失业率在经济平稳的状态下, 一直处于5%的较低水平;又如在意大利, 其法定退休年龄较低, 失业率却在许多年份高达20%;再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德国, 其规定对失业一年以上的老年劳动力允许早于法定退休年龄5年退休, 使大量的老年劳动力提前退出劳动力市场, 但其失业率不但居高不下, 反而加重了政府对这些提前退休者养老金支付的负担, 这也验证了一部分研究者的观点, 即退休年龄高低与失业率高低间并无高度的正相关性, 事实上, 失业是与很多种因素相关的, 在发展中国家, 人口与劳动力的迅猛增长是其失业形成的根本原因, 另外, 经济发展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 退休年龄的增减对就业压力的缓解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三、应正确看待退休年龄与失业率的关系

在我国, 失业主要是由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构成, 对社会来讲, 一定程度的失业是必需的, 对劳动者个人来讲, 一定时间的失业是人尽其才所必要的, 在我国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 失业是难免的, 也是必要的, 在当前, 西方一些国家将本国的适度失业率定在4%~6%之间, 并提出对失业率的把握, 要充分考虑社会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水平高, 失业率也可稍高一些, 社会保障水平低, 应该控制过高的失业率, 由此可见, 提高或者降低退休年龄, 对失业率的变动影响不会太大。

实际上, 如今的市场经济讲求资源的优化配置, 老年人空出了岗位, 年轻人很顺利地得到工作, 这似乎是一种很理想的状态, 然而在现实中, 相当一部分老年人退休后仍在继续工作, 他们既享受着退休金, 又占据着工作岗位, 拿着另一份薪水, 这样一来, 无论延不延长退休年龄, 都不会空出太多岗位给年轻人, 那么, 要从根源上解决养老金缺口和失业率提升的问题, 首先在于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扩大就业, 增加养老金的收入。在我国, 由于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失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所能承担的工作与城镇临近退休人员的结业结构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距离, 并非单纯地让出这些岗位就能实现顺利转移, 因此可以看出, 失业率与退休年龄之间无严格的依存关系。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 全国养老金的负担越来越重, 有研究者提议延长退休年龄以降低养老金给付压力和降低失业率。本文从国内外退休年龄变化和失业率升降的实践出发, 阐述研究者对二者关系的争论, 提出应正确看待退休年龄及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退休年龄,失业率,养老金缺口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年。

[2]林义:《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年。

[3]姜向群、陈艳:《对我国当前推迟退休年龄之说的质疑》, 《人口研究》, 2004, (5) 。

[4]林宝:《中国退休年龄改革的时机和方案选择》, 《中国人口科学》, 2001, (1) 。

[5]胡学勤:《劳动经济学》 (第二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09) 》,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年。

[7]纪晶晶:《论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5) 。

[8]王清:《调整我国退休年龄的依据分析》, 《经济纵横》, 2000, (6) 。

二者关系 篇2

InfoQ:是什么让你开始思考组织文化,以及它对敏捷的影响?

Michael Sahota:寻找意义然后理解它,这是我做的事情。我试着寻找我的宇宙的意义所在。因此,我也会寻找我在社区中看到的事情的意义所在。寻找某些已发生之事的意义,并力图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哪些效果很好,哪些没有作用。当我注意到某些事情有问题、发出“异味”时,联系就出现了。人们在经历失败。社区中,有些敏捷项目出现严重失败,但我们过去没有认真讨论它们。

InfoQ:你如何定义敏捷的失败?

Michael Sahota: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你可以提出有技巧的问题,让人们以自己指认的方式定义。首先是5分投票法,让所有人在0到5分之间投票,评价你所在的公司或团队向敏捷转换的过程中你个人感受到的失败感。我在德国的Play4Agile活动中得到的数字,大部分在2到3之间。当我在XP多伦多会议上提出同样的问题时,结果要好一点,平均接近3分,但是也有很多2分,可能4分更多。可总体看来,没有那么多一致意义上的成功。

那这些失败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因为人们不了解敏捷吗?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帮助公司实施敏捷?还是因为大环境的问题,我们试图推动的东西并不适合?就是因为这个,对于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当时感到非常、非常好奇。我必须要挖掘出问题所在,而且我试图找到解释。我已经了解了Schneider文化模型,是Michael Spayd把它介绍给我的,当时我在参加一个教练小组的非公开系列课程,我也是小组成员之一。

读到那本书【译注1】后,我等于是恍然大悟了。它成为一种模型,可以用来解释社区中的失败是如何发生的。

InfoQ:你是指Schneider模型,能说明一下它是什么吗?

Michael Sahota:好,在讨论Schneider模型前,我想先提出警告:所有的模型都是错的,有些是有用的。

在这里,说到对企业文化的诠释,我认为Schneider模型是第一个非常有用的模型。不过我认为它不是终极模型。在深入研究文化和如何在更大范围内改变文化之后,我想还会有更有用的模型。但是要首先理解文化,理解看板、软件技艺(Software Craftsmanship)、敏捷之间的差异,它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Schneider模型非常简单,它认为文化有四种类型。从敏捷的角度看,最常见的是协作文化,一起工作它的重点,也是所有成功的原因和来源。比如团队协作、合作等等就是这种文化中发生的事情。

敏捷文化的另一部分是成长和培养。学习,个人成长,为人们的杰出表现找到切入点或者说基础,让人们知道需要做哪些事情才能成功,为他们提供工作的愿景和方向,并以其作为成功的驱动因素。

企业中最常见的文化是控制文化。标准、流程、层级关系是其要素,企业通过控制和维持控制来取得成功。

能力文化是最后一种。成为最佳是其关键。这也是软件技艺的对应模型。关键是要发挥才华和能力追求卓越和成功。因此,Schneider模型有四种核心模型,它认为:公司中一般都有一种基本文化,然后还有一种支持性文化。

如今,公司也不是大一统的方式了。可能各个分部有各自的文化,甚至在一个分部内部也有不同的文化。比如,研发部门可能更倾向于协作和创新文化,而运营部门的人更关注控制,因为他们必须保证系统正常运作。可以观察到这些文化在组织内部发生作用,并在不同职能组织间制造挑战。这就是DevOps这样的东西出现并不断发展的原因。它创建出更大的系统,让人们关心如何保证研发成功的同时,还要保证运维层面不出现问题。

InfoQ:你在博客中还提到了这四个象限的分布方式,以及互相之间是如何对立的。你能解释下为什么胜任文化和协作文化在模型中是对立关系吗?

Michael Sahota:没问题。这是个有趣的问题。协作模型的关键,是人们要共同工作从而成功。胜任模型正相反,关键是要通过技艺、高质量以及成为最佳,从而取得成功。成为最佳是个人目标,类似于“我要成为软件技艺高手”这样的想法。我要成为有能力、能够开发高质量代码的开发人员,或是有能力的质量保证人员,产生好的用户故事或是需求,或者成为非常善于测试、或探索测试、自动化测试的人,不管什么吧。就是要关注个人的学习、成长,成为最佳。这与协作文化很不一致。

我们观察Scrum,它跟讲究胜任的极限编程不一样。极限编程的诸多理念包括:一个人必须成为软件技艺高手,一个人必须要在单元测试、测试驱动开发、重构等方面不断改进;这就是极限编程能够催生出软件技艺思想的原因。因为整个敏捷运动似乎被Scrum世界观扭曲了,协作和培养是Scrum的重点。

公平地说,不仅仅是Scrum和其高度普及的问题。如果我们回看敏捷宣言以及它的价值观和原则,并把它们对应到Schneider的四个象限中,可以发现:敏捷宣言的原则非常倾向于协作和培养,对于胜任文化只有象征性的表示。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Bob Martin要在2009年提出敏捷宣言的第五条——技艺胜过垃圾,不是吗?这么做,是为了回应敏捷社区中的不平衡状态,尽管敏捷就是要创建并交付高质量软件,我们还是常常听到人们几个小时的谈话中根本不提软件两个字。这就是不平衡的表现。

InfoQ:在不同象限和它们的对立面之前是否存在冲突?是否有可能同时具备协作和胜任文化?

Michael Sahota:是可以的,而且也是必须的。听起来可能像这样:“我们需要能胜任工作的、世界级的人才。但那还不够,我们只有一起协作才能成功,不能适应团队的人在这里没有位置。实际上,我们将协作、结对、指导以及学习文化视为我们培养世界级人才的方式。”实际上,这也植根于培养文化。所以是有可能的,但可能只有将这些视为核心和基础,并在其之上构建、成长的团队和公司才能实现。拿一个现成的公司过来,就指望做到这一点,这不太可能。

InfoQ:一个组织能改变它的文化吗?

Michael Sahota:我想对管理咨询顾问说:大型组织中的文化变革可能需要10年时间。我曾在社区中寻找拥有上佳敏捷成功故事的公司。我当时还以为自己找到了一家——salesforce.com。哎,真不错。可仔细观察之后,他们的说法是:创始人将实施敏捷视为对核心价值观的回归,而他们之前偏离了核心价值观。我就觉得:哦,怎么是这样?所以这不是敏捷如何用来转换公司文化的例子。我想一直有人声称敏捷可以做到,但我没有看到他们有足够的说明。

在概念层面,我可以理解敏捷如何成为人们改变的起点,并作出更多改变。我知道,而且相信在一个团队或软件部门内部,有可能创建出封闭空间,像茧一样,其中可以成长出不同的文化。好比说尽管公司内部整体组织是控制文化,但是有一个高瞻远瞩的领导会说:“好吧,我要支持我的部门,我会保护他们,帮助他们,在他们周围创建屏障,不让组织其他部分闯入和攻击他们。”在这个空间内,人们可以建立培养、协作和胜任文化,他们真的可以做各种由敏捷支持的、令人惊奇的事情,而且得到出色的成果。我们确实可以在其周围创建屏障,这样组织其他部分无法对其产生排异反应。

所以,我认为部分转换是有可能的。整体转换大概要10年。大型组织要做到很难。真要做的话,需要什么?你需要紧迫感,公司里每个人都要说:“好吧,我们必须要改变现在的做事方式,否则就会失败。我们会被淘汰的,我们必须要变革。”

InfoQ:尝试文化变革是否值得?有价值吗?

Michael Sahota:文化变革没有变通之道。我认为敏捷实践引入了文化的改变,这引发了很多针对敏捷转换的强烈反应。人们一直在说:嗯,这些规则很愚蠢。我们不想再遵守它们了;可组织会说:你们必须遵守。然后是就是硝烟、噪音和爆炸。这就是实施敏带来的问题。人们引入了文化的变革,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他们正在做的事情。

我将这部分看做敏捷转换和变革代理人的“无意识不胜任模型(unconscious incompetence model)”。人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在转换和采纳实践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什么;也可以说没有真正意识到:组织的文化是什么。在我的心目中,Schneider是文化的基本理解模型,人们必须要了解它,如果他们想知道目前的现状、想知道真正希望达成什么目标、以及如何安全达成目标;这还不包括对于敏捷的强烈反应,“Scrumbut”【译注2】的情况更糟糕,人们处于更恶劣的位置,因为Scrum增强了可见性,

InfoQ:在这种几种类型文化中,敏捷教练担任什么角色?

Michael Sahota:敏捷教练,或者说变革代理人,他们的职责是要帮助公司变革,达到希望达到的目标。可以采纳敏捷实践,帮助公司提升实践能力,并且在公司文化允许范围内以安全的方式实施,帮助公司找到和谐的方式达成目标。在实施敏捷转换时,我们要确保公司知道他们承诺了什么,确保公司管理层强力支持,确保认识到变革的紧迫性。

某种程度上类似于执行科特的变革模型【译注3】。我认识一个教练,他有一套故事卡,针对科特模型的八个阶段,其中说明了第一阶段的目标是什么,以及为了达成目标要做哪些不同的事情。这就是为了支持变更所做的一种努力。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敏捷教练要了解的东西比他们的薪酬级别要求要高,是吧?有很多知识要学习和了解,要知道敏捷的发生机制和组织的转换,这是完全不同的领域,不是么?有科特模型,还有其他模型,比如复杂适应系统【译注4】,其他影响组织变革的方法。除了上面这些之外,教练还应知道敏捷、推进和咨询相关的技能。组织变革是完全不同的技能领域,如果教练希望了解并帮助公司在这个领域中有所成效,他们必须要学习。

InfoQ:好比说你是一个敏捷教练,现在空降到某个组织中,你知道Schneider模型,突然你意识到自己身处一个以培养为文化的组织。那你的操作方法跟在协作组织中有什么不同?

Michael Sahota:如果组织以培养为重点,这意味着这个组织已经有些很不错的特质了,也就是说关注或确保人们与团队其他所有成员共享同样的愿景和方向。这等于满足了敏捷项目的第一级要求。确保团队有同样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把关注点放在这上面非常好,而且是很好的出发点,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推动组织向前发展。好比说,如果我们希望达成我们的愿景和目标,那么我们就需要完成另外一些事情来支持这个目标,比如共同工作,比如重点关注技术实践,诸如此类。

关键是要把核心文化中不属于这个文化的其他文化元素剔除出去,以此来支持核心文化。要想持续我们的成长和学习,比如说,我们需要共同工作。拿结对作个例子,一起结对就可以让大家更快速地成长。

InfoQ:咱们看看另外一面,比如说同一个教练,某一天发现自己处于控制文化中。

Michael Sahota:如果是控制文化,就可以归结成:我们到底想做神秘?是希望选出一些最佳实践,让我们现在的系统减少一些痛苦?还是希望创建一个保护伞,在保护伞下的区域内成长起来一个不同文化的小组织,然后引入一些外部实践,创建一个屏障或防火墙,保护这个小组,然后让他们以更有效的方式工作?

这会在本质上改变要进行的活动的关注点。因为如果我们做的事情与组织其他部分完全不同,我们必须确保跟他们有某种程度的同步,以避免把他们落下,不是么?我就曾经对付过PMO这样的组织。对于团队来说,最好的方式也许是创建甘特图。从团队的角度来看是浪费。必须有人每周浪费5个小时来做这项工作,维护它。换一个角度,这5个小时能为团队争取来空间,让他们可以一起高效工作,成为真正的高效团队。这样做还是有价值的。应该这样考虑这些问题,而不是“嗯,那样做是浪费,我们要反抗到底。”更实际的做法是:看到我们身处的更大范围的文化氛围,我们必须配合,这就是这么做的代价,而我们从中得到的好处也值回票价。

InfoQ:你有一本电子书要出,主题是什么?

Michael Sahota:我一直都很喜欢InfoQ和你们发布的电子书。记忆最深刻的是Henrik Kniberg的第一本《硝烟中的Scrum和XP》,记忆犹新。我喜欢它,因为它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直指人心,易于理解,内容不长,不用花太长时间,而且目标非常明确。所以我当时也有了做一本电子书的想法,但还没有想清楚做哪方面。当时想也许就是把我整个的博客文章整理成有意义的东西,只是个模糊的想法,觉得未来一两年内会去做。

现在我有机会把文化相关的内容做成这本书,而且感觉上浑然天成。我很希望能够影响更多人,把这些内容组织为一个完整的故事,人们可以阅读,也愿意用它来指导他们在现实世界中使用敏捷。这会是一本生存指南,供变革代理人或一直在实施敏捷的人士使用,帮助大家以正确而不是错误的方式使用敏捷。我们可以用它来实施实践或转换,从而创建价值,而不是做伤害公司的事情。因为我看到了太多伤害,我想停止这种状况。

关于受访人

Michael Sahota在加拿大多伦多的Agilitrix担任咨询师和认证Scrum讲师的工作,帮助企业加速交付价值。对应到软件团队上,这可能包括介绍现代软件交付技术,包括Scrum和看板。他帮助产品经理与利益相关者和客户合作,使用Innovation Games?,找出创新的、有价值的产品。Michael是国际知名的敏捷思想领导者,常常在大会上做演讲,并被认为是顶级的敏捷博客作者。Michael的激情通过Play游戏,释放了创意,并获得突破性结果。除了多种游戏和模拟活动外,他还接受了乐高的Lego? SERIOUS PLAY?的StrategicPlay?培训。

译注:

Michael此处提到的书籍William Schneider所作的The Reengineering Alternative: A Plan for Making Your Current Culture Work。

Scrumbut,是指Scrum的实践者以自己的特殊环境为借口,修改Scrum的具体操作方式。可参考Jurgen Appelo的博客文章:ScrumButs Are the Best Part of Scrum

约翰·科特(John Kotter)是举世闻名的领导力专家,世界顶级企业领导与变革领域最权威的代言人,1980年,年仅33的科特成为哈佛商学院的终身教授,他和“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是哈佛历史上此项殊荣最年轻的得主。他的核心思想是领导与变革。出版过《领导究竟应该做什么》、《领导变革》、《松下领导学》、《新规则》、《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变革的力量:领导与管理的差异》、《现代企业的领导艺术》、《总经理》、《权力与影响》、《组织动态学》、《企业成功转型8步骤》、《废墟中站起的巨人》、《哈佛74年毕业生》等等。因改革哈佛商学院研究生课程设计而受到埃克森奖;因提出企业领导的新观点而获JSK奖;因撰写最佳哈佛商业评论文章而两次获麦肯锡奖;因著作《松下领导学》而获《财经时代》的全球商务书籍奖。

科特认为: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往往也是巨大的变革过程。在他的《变革的力量:领导与管理的差异》 (A Force for Change: How Leadership Differs from Management,1990)一书中总结道,变革失败不外乎八个原因。

允许许多自满。

缺少坚实的合作基础。

缺少一个清晰的愿景。

缺少对愿景的有效沟通。

存有阻挠愿景实现的障碍。

缺少短期目标计划。

过早宣告变革成功。

变革脱离企业文化。

为了预防以上错误,科特提出了变革阶段模型(8-Step Change Model), 包括以下八个变革阶段:

产生紧迫之感。

构建联合基础。

制定清晰愿景。

分享变革愿景。

给予清障权力。

保护短期成绩。

继续扩大战果。

巩固变革成果。

科特主张,变革一定要严格按照这八个阶段步骤来执行。

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s,简称CAS),也称复杂性科学(Complexity Science),是20世纪末叶兴起的前沿科学阵地。对复杂适应系统的定义也是“复杂”的,至今尚无统一的公认定义。但对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越为深入,则越能感受到这是对现有科学理论,甚至哲学思想的一大冲击。与复杂适应系统表现出来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非线性等特点相比,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经典科学方法显得过于确定,过于简化。可以说,对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将实现人类在了解自然和自身的过程中在认知上的飞跃。可参考百度百科相关页面和周光召的《复杂适应系统和社会发展》

查看英文原文: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Agile: Does it fit?

★ 创建适于敏捷的组织文化

★ 初中记叙文:玄而又玄

★ 敏捷的近义词是什么

★ 敏捷的反义词是什么

★ 敏捷的反义词

★ 较真是贬义词吗

★ 真是一位好阿姨作文

★ 童真是一首诗

★ 我这人真是……作文

二者关系 篇3

关键词:劳动关系;组织公正;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3-0095-06

中国转型经济的特殊背景下,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面对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实施这样的政策环境,客观上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总体上还是较薄弱的,在劳动关系管理过程中忽视组织公正性,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员工满意度的高度重视。

组织中的公正问题已成为衡量企业管理水平、体现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效指标,而作为企业诊断评价依据的工作满意度在提高个人、组织的效率过程中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探讨组织公正、工作满意度无论对企业和员工还是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本文系统分析了学者对组织公正与工作满意度内涵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就二者之间关系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进而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强化了组织在劳动关系管理中对组织公正与员工满意度的重要性。

一、组织公正的内涵及其发展

人们常常将公正理解为处事合情合理,不偏不倚。这是一个比较绝对的标准,但在现实中很难取得统一认识。公正来自人们的主观意识,是一种判断和感受,是对客观存在现象的主观评价和感受。在组织科学的研究中,组织公正就是组织或单位中人们的公正感受,区别于社会公正,即不同的行业、职业的公正。组织公正是人们对组织环境的一种公正感受。

哲学意义上对公正的研究至少可以追溯到Pla—to和Socrates,但组织科学中关于组织公正的研究最早始于Adams(1965)在《在社会交换中的不公正》中提出的公正理论(justice theory)。他认为,公平表现在一个人的报酬与他劳动成果的匹配。在企业环境中,员工不仅关注自己所得报酬绝对值的大小,更关注报酬的分配是否公正合理,以及是否受到公正的对待。公正与否主要依据员工对所付代价与所得报酬的比较。当员工发现自己所付代价与所得报酬之比同他人所付代价与所得之比相等时,就感到所受待遇是公正合理的;反之,则会产生不公正感。在缺乏公正感的情况下,员工会产生不满情绪,采取减少付出、要求增加报酬、放弃工作等消极行为。公正理论比较偏重于分配结果的公正,后来被称之为“分配公正(distributive justice)”,即员工对所得报酬结果的公正感受。

1975年Thibaut和Walker出版了研究法律程序中的公正问题的专著,提出了程序公正(proce—dural justice)的结构(过程控制和决策控制的概念),两人指出人们希望拥有对解决争端和分配方法的过程控制,就像决策过程中的参与发言权,这种现象被称为公正过程效应或发言权效应。此后引发了对程序公正的研究以及公正的多维度影响的比较研究,使组织公正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1980年Leventhal等把程序公正的观点用到组织情境中,提出了程序公正的6条标准。从此,学者们逐渐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程序公正的问题上来。

1986年,Bies和Moag开始关注程序执行时的人际互动方式对公正的影响,Bies和Moag将之称为互动公正(interactional justice)。他们特别指出,组织公正是正当的程序、成员的互动和最终结果的函数,即公正是由程序公正、结果公正和互动公正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后来,Greenberg(1987)把互动公正分为两种:人际公正(interpersonal justice)和信息公正(infor—mation justice)。人际公正,主要指在执行程序或决定结果时,权威对待下属是否有礼貌,是否考虑到对方的尊严,是否尊重对方等;信息公正,主要指是否给当事人传达了应有的信息,即要给当事人一些合情合理的解释。

二、工作满意度的内涵

工作满意度研究在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中有不短的历史,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霍桑试验,而最早提出满意度概念的学者是Hoppock(1935),他运用瑟斯通态度量表测量员工满意度,发表了《工作满意度》一书。他认为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在心理与生理两方面对环境因素的满意感受,也就是员工对工作环境的主观反应。虽然此后工作满意度成为诸家学者竞相讨论的课题,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其内涵的界定存在差异。

Vroom(1964)认为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体对其职位的满意状态,是对其目前工作角色的价值取向。1972年,Price进一步将工作满意度界定为一个工作体系中,成员对其在此体系中的角色所具有的感情取向,具有正的感情取向者,即为感到满意的员工;反之则为不满意。Locke(1969)认为工作满意度是人们因为感觉到工作本身可以满足或者有助于满足自己的工作价值观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感觉,是来自员工对其工作的感受及情绪反应,是一个人评估其工作或工作经验而产生的愉快或正向的情感反应,这定义反映了员工满意度由价值观、重要性和感知三个方面构成。Kalleberg(1977)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单一概念,工作者能将不同构面满意与不满意予以平衡,而对整个工作形成整体的满意。此外,Wexley和Yukl(1976)从整体上将工作满意度界定为工作者对于工作的一种感受,是一种于工作各层面加以评价后,所产生的广泛性态度。

1968年,Porter和Lawler把满意的程度视为一个人实得的报酬间的差距而定,也就是说,在工作情景中,一个人的实得与应得报酬间的差距越小,其满意程度越高。后来在Greenberg和Baron(1997)的研究中得到了支持。Robbins(2005)把工作满意度看作是个体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总的一般性态度,即员工认为工作中应得的报偿和实际报偿间的差距。如果一个人拥有较高水平的工作满意度,说明他对工作持积极的态度;而对工作不满的人,则

对工作持消极态度。当然,伴随工作满意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研究工作满意度的定义过程中依据工作特性层面,并结合工作满意度构成的多种要素来考虑。

Morse(1953)认为员工满意度是工作的客观特征与个人动机相互作用的函数。1959年Gould—ner认为在组织中,要了解员工工作情景中的行为,不能仅仅分析组织的特征,因为工作将其年龄、性别、种族等有关的潜在角色带人工作情境中,并据以解释其情境。此外同工同酬的工作对于工作评价不一定相同,因为他们的工作价值可能不同:即个人的文化背景和期望会产生潜在的影响(Homans,1961)。Smith和Hulin等(1969)认为工作满意度是一个人根据其参考架构对于工作特征加以解释后得到的结果,某一种工作情景是否影响工作满意度涉及许多其它因素,如工作好坏的比较、与其它人的比较、个人的能力以及过去的经验。

纵观以上定义,不同的方面主要在于工作满意度的来源、对象及如何形成的。台湾学者徐光中(1997)将工作满意度的定义归纳为三类,基本概括了学术界对工作满意度的观点。

1.综合性定义。也称整体型概念。该类定义认为员工满意度是一种单一的概念,并不涉及工作满意度的各个方面和工作满意度形成的原因和过程。这实际上是把工作满意度的概念做一般性的解释,重点在于工作者对其工作及有关环境所抱持的一种一般态度。持此观点的如前所述的学者除Hop-pock、Vroom、Price、Locke、Wexley和Yukl外,还有Blum和Naylora(1968)、Kalleberg(1977)。

2.差距性定义。此定义是将员工满足的程度视为员工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所实际获得的报酬与其预期应获得的报酬间的差距而定。比较忽略工作本身带给员工的满意程度,强调工作者的满意,是以认为应得到与知觉实际得到两者间的差距而定。若差距越大则表示满意度越低,但是期望与实际的差距难以衡量。持此观点的主要学者为Porter和Lawl-er、Greenberg和Baron、Robbins外,还有Getzels和Cambell(1968)、Dunn和Stephens(1973)等。

3.参考架构。参考架构是指员工对其工作构成的各个方面的认知评价和情感反应,因此也被成为工作要素定义(Job Facet Satisfaction)。此定义从多维度角度出发,强调员工对于其工作特性层面的情感反应,通过将员工工作层面、个人因素、工作本身等许多因素来对工作特性加以解释和比较。提出和支持此类定义的学者有Morse、Smith、Hulin、Gouldner、Homans,此外还有Seal和Kinght(1988)等。

三、组织公正与工作满意度二者关系的研究综述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者们开始研究公正与员工的感受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即对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等的影响,发现组织公正与这些变量之间均有显著的关系。

Lee(1976、1995)的研究表明,员工对组织的薪酬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公平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满意度特别是报酬满意度。Berg(1991)、Witt和Nye(1992)认为,分配公正同工作满意度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Tremblay和Roussel(2001)选取法国、加拿大两国3000多名不同层级的管理者为样本,通过使用结构方程的分析,其结果支持了组织公正对满意度的作用效果。

但在组织公正和工作满意度关系的研究中,观点差异主要表现在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二者对工作满意度解释强度不同。

1.程序公平优先于分配公平。Alexander和 Ruderman(1987)研究表明,与分配公平相比,程序公平可以更好地解释工作满意度,并且程序公平感与工作满意度高度相关(Mossholder、Bennett and Martin(1998))。Tremblay(2000)等分析组织公平感对工作满意度的作用效果,结果证明: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对工作满意度具有相似程度的影响,程序公平和工作满意度之间有更强的相关性。虽然分配公平较之程序公平能更好地解释员工报酬方面的满意度,但程序公平对整体工作满意度具有更强的影响作用。

2.分配公平优先于程序公平。Leventhal(1980)认为,在决策过程中,程序公平是个人公平知觉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但同时他也强调,分配公平比程序公平更加明显,分配公平对满意度的影响更为重要。分配公平感同报酬满意度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Oldham(1986);Summer和Hendrix,1991),分配公平最能体现报酬满意度,对报酬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程序公正很大程度上影响组织承诺,而不是报酬满意度;相对程序公平,分配公正对报酬满意度的作用高于组织承诺Konovsky(1987)。Summer和Hendrix(1991)、Moorman(1991)认为,相对程序公平,分配公平更大程度地影响工作满意度。后来Conlon(1993)也发现,在对权威的解释程度上,分配公平比程序公平解释了更多的变异。

3.影响程度的独立性。在探讨二者对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中,也有学者认为,分配公平、组织公平对工作满意度之间的作用是独立的。Dailey和Kirk(1992)研究认为,工作满意度只受员工分配公平感的影响,而不受程序公平感的影响。Lowe和Vo—danovich(1995)在后来的研究中支持了此观点。Par-ker等(1997)通过对样本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程序公平、分配公平与工作满意度存在相关关系,并且它们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独立的。

4.影响程度相似性。在Tremblay 2000年提出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对工作满意度具有相似程度的影响。Viswesvaran(2001)认为程序公正较之分配公正同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等有更高的关联性,分配公正和程序公正同工作满意度关联程度相似。后来,Chockalingam和Viswesvaran(2002)对组织公平感各维度进行了元分析,得出程序公平、分配公平和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36和0.35,支持了Termblay(2000)等人的观点。

在Bies和Moag(1986)提出互动公正对组织效果变量的作用研究后,Greenberg在1987年进行了程序公正和分配公正如何共同作用并影响满意度的研究发现:如果忽略程序公正这一因素,员工对报酬分配公正的认同感是很高的,但如果考虑程序公正因素,尽管程序是公正的,他们也会有很低的分配公正认同感,互动公正与收入满意度正相关(Farh,1997)。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互动公正是程

序公平的一部分(Tyler和Bies,1990;Moorman,1991;Niehoff和Moorman,1993),因为它们有高度相关性(Skarlicki和Latham,1997和Mansour—Cole,1998。)互动公正较强程度地预测了组织层面的结果(如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等),程序公平、分配公平、互动公正三者都与工作满意度成正相关(Colquitt,2001)。

当然,在组织公平对工作满意度的程度比较上,Masterson、Lewis、Taylor(2000)提出由于组织中的个体处在两类交换关系中即与直接的上司进行交换和与更大的组织进行交换。互动公正预测与管理者有关的结果,如员工针对管理者及管理者的绩效评估所做出的心理和行为反应,而程序公平预测与组织有关的结果,如指向组织的组织公民行为和组织承诺。因此程序公平比互动公正更能预测工作满意度(包括薪酬满意度),尽管二者单独的作用也十分显著,但程序公平的影响及预测作用更大。

相对国外学者的研究,中国学者对组织公正与工作满意度的研究上,也相应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梁觉(1996)以中国的合资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单独地强调分配公正并不可取,因为程序公正和分配公正一样都能影响工作满意度。梁开广(1999)对中国企业组织公平感研究表明,分配性公平比程序性公平更重要,程序公平对工作满意度没有什么影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卢嘉以中化国际有限公司、红牛饮料有限公司职工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程序公正与分配公正一样,对工作满意度有影响作用。将程序公正划分为参与管理、参与工作和投诉机制,发现它们对工作满意度不同方面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分配公正、投诉机制和参与工作能预测对领导行为的满意度;参与管理、分配公正和投诉机制能预测对管理措施的满意度;分配公正和参与管理能预测对工作回报的满意度;分配公正和参与工作能预测对团体合作的满意度;分配公正能预测对工作激励的满意度。

刘亚、龙立荣、李晔(2003)以宜昌和武汉的8家企业员工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将组织公平感划分为分配公平、程序公平、领导公平、信息公平。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分配公平、信息公平和程序公平对薪酬满意度、领导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能力,其中分配公平对薪酬满意度的预测能力最强,程序公平对领导满意度预测能力最强。

四、启示

通过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组织公正和组织承诺的研究成果是丰硕的。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概念的界定难以统一。对组织公正内涵的理解应该结合其维度进行探讨,而工作满意度概念理解上的差异说明了在定义一个人的工作价值的实现在概念化上有所不同。从侧面也反映出学者们在二者关系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范围和研究背景的不同。

2.维度划分的不同带来研究内容的差异。在对组织公正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中,都呈现出一个共同的问题:通过维度的划分分别研究各自同组织相关变量的关系。在研究内容上由于概念的理解和维度划分的不同,内容的结果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3.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要因地制宜。国外对组织公正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很多,但国内涉及二者关系的研究大都直接从国外研究的相关概念出发,多数研究只涉及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两个维度,缺少对中国员工维度本身的探讨。因此国外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中国背景下的可行性需要进一步的验证。而实际上在强调家庭气氛,重视和谐的中国文化社会背景与组织的交换是为了长久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和满足安全感、归属感等方面,情感性成份往往可能高过工具性成份。

二者关系 篇4

近期, 笔者有幸聆听了几节关于文言文教学的市级公开课, 其中课题为“《记承天寺夜游》的同题异构课”观摩了三节, 授课者皆为市区级骨干教师, 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三位教师的教学设计颇具匠心。甲教师将教学过程设计为:预习释义, 初读正音, 揣摩情感, 欣赏美景, 领悟人生, 背诵经典。乙教师的教学过程为:课前预习, 初读正音, 走近作者, 寻找知己, 欣赏美景, 知人论世, 朗读课文。丙教师的教学过程为:正音释义, 概括内容, 欣赏美景, 品味心情, 了解作者, 朗读课文, 文言积累。前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比较有新意, 重在对“文”的教学, 个人对文章感悟透彻, 语言画面优美, 但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学生反应不佳。丙教师的教学设计比较传统, 首先进行“言”的教学, 正音释义, 逐字逐句阅读;在扫清文字障碍的基础上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然后进行“文”的教学, 欣赏语段, 品味心情;最后再回到“言”的教学, 进行文言积累, 归纳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这是很多语文教师常用的教学过程, 虽然保守, 但学生容易理解文本。从课堂反馈来看, 教学效果好于前两者。但从课后专家点评来看, 大多认可前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 称赞教学设计有梯度, 文章分析有深度。

联想笔者曾经开设的一节市级公开课, 课题为“与朱元思书”, 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整个课堂设计精敲细琢, 层次感强, 特别是对语言的鉴赏富有深度, 本以为能呈现一节完美的课堂,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学生反应迟钝, 师生互动极不和谐, 语言品味难以深入, 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分析其原因, 在于“言”的教学不到位, 过分信赖于学生课前预习, 学生对字词句意没有很好地疏通和理解, 所以课堂中“文”的教学就如空中楼阁, 缺乏坚实的根基。其实《记承天寺夜游》的前两位授课者和笔者一样, 课堂设计重在“文”的教学, 学生对字词句意把握不到位, “文”的教学自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笔者不禁思考: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 到底如何处理“文”和“言”二者的关系?

一、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文”和“言”关系处理上的一些误区

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文”和“言”关系处理上主要存在三种误区。一种是重“言”轻“文”, 大讲语法知识, 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代汉语教学, 这在一些年长的教师身上表现比较突出。例如学习《出师表》, 大量的教学时间花在逐字逐句翻译上, 花在文言知识的积累上, 如“感激”“布衣”等古今异义, “秋”“效”等一词多义, “亲”“良实”等词类活用, 然后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朗读, 熟读成诵, 而忽视对诸葛亮内心世界的揣摩。第二种是目前存在的最大误区, 重“文”轻“言”, 着力于文学分析, 处理教材时把文言文当成现代文来教, 淡化甚至省略掉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 节省了句法、语法的训练, 抹杀了文言文学习中疏通词句, 去除阅读障碍任务的特殊性。这也是所谓的“文言趋白”现象。文章开始举的两位教师和笔者个人课堂实例就属于这一种情况, 也是现在很多青年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容易走进的误区。第三种是课堂教学中“文”“言”并重, 既重视文言积累, 又重视文章品悟, 但往往先“言”后“文”, 将“文”强加到“言”上去, 而不是从“言”内在体现出来, 二者关系僵化裂开, 课堂相对枯燥。例如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首先让学生逐字逐句翻译课文,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 再将它当做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来学, 有的甚至直接将译文发给学生, 对照译文进行文章赏析。所以学生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其中的“高”是解释为“高处”还是“高高的”, “远”解释为“远处”还是“偏远的”容易混淆, 自然对其中的“之”义也不能准确把握。文章开头丙教师的教学设计“文”“言”二者关系处理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二、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

2011年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文言文教学要求为:诵读古代诗词, 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从课程标准要求来看, 对初中文言文教学要求不高, 阅读浅显的文言文, 理解基本内容。像《记承天寺夜游》这样思想感情比较深刻的文章完全可以深文浅教, 学生能理解苏轼在仕途失意中的豁达心境即可, 至于他在“闲”字中透露出的自我解嘲、落寞感伤的意味, 笔者认为八年级的学生不必对文本进行深究。一些研究型的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致力于对“文”深度和广度的挖掘, 其实违背了课程标准, 也违背了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 初中文言文教学是基础教学阶段, 是为高中乃至今后文言文学习夯实基础。所以文言知识的积累在某种程度上比文章鉴赏更为重要。20世纪90年代初中文言文教学普遍走向有“言”而无“文”, 从教学评价的内容来看, 文言知识的比重大。虽然它背离了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目标, 但不得不承认这种教学方式下的学生文言基础比今天的学生扎实。所以文言文教学中“言”的教学必不可少。

三、“文”和“言”关系的处理

言是载体, 文是精髓。没有“言”的教学, “文”的教学就被架空;没有“文”的教学, “言”的教学就失去意义。“以文促言, 以言悟文”, “文”和“言”的教学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文言中的“言”指词语积累、古汉语语法、诵读方法、文言语感;“文”的内涵包括文章、文学、文化。立足于“言”进行教学, 在“言”的教学过程中, 融合“文”的内涵。

语言学习的规律是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 文言文教学也遵循这样的规律。首先让学生初读, 整体感知, 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这是“文”的教学。但在整体感知时, 可让学生对照文中注释理解基本内容。如教学《与朱元思书》, 学生借助文中注释通过初读, 完全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描写富春江山水的美景。这里融合了“言”的学习。接着师生合作, 解决学生在初读中的疑难词句, 这是“言”的教学。在解决疑难字词句时, 做到随文释义。人们常说“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就是这个道理。如《桃花源记》中“跳往助之”, 结合前一句“始龀”, 可以理解为“蹦蹦跳跳地前往帮助他们”, 这样更形象地刻画出孩子的活泼可爱, 富有情趣, 这其中又融合了“文”的教学。在疏通词句, 扫除阅读障碍的基础上再鉴赏文章, 进行“文”的教学。如教学《与朱元思书》, 可引导学生品析描写山水的句子, 体会水色、水势、水质之美, 山色、山势、山音之妙。在品味语言中掌握一些实词和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如“负势竞上”的“上”解释为“向上”, 名词活用为动词, 描摹了群山勃勃生机的情状, 以文促言。最后要让学生反复朗读, 最好能熟读成诵, 提高文言语感。课堂反馈或课后练习可让学生进行适量的文言知识积累, 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 日积月累, 夯实学生的文言基础。

当然,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文”和“言”二者关系的恰当处理, 还要看具体文章, 不能以一法而蔽之。但是作为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该有“以文促言, 以言悟文”的意识, 提高文言文教学课堂实效。

参考文献

[1]王海新.文言文教学要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J].中华活页文选, 2012 (12) .

二者关系 篇5

对此,笔者却认为,品牌和销量是不可分割的,是相辅相成,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如果说做销量是过程,那么做品牌就是结果,如果认为做品牌是过程,那么做销量就是结果,两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销售达成可以使客户体验产品价值,而品牌建设的核心既是客户对产品认知价值的积累;客户对产品价值的使用体验,又会促使客户不断的购买产品,转介客户,增加销售。因此,我们成功的销售可以推动品牌建设,而强势品牌也可以带动销售达成。只是品牌塑造更加侧重于长期的过程,需要有具有整体的战略眼光,而做销售更加关注短期的成效,不过,今日目标销量之达成,与明日市场之发展,应是公司内所有营销人员目标所在。

一、 为什么会有“不做品牌做销量”?

在与抱有此观点的朋友们交流时,笔者就会提出一点:“什么因素既能促进销量,又能建设品牌”,答案是很明显的的,那就是宣传与推广,赞同“不做品牌做销量”的朋友,往往是混淆了品牌与宣传推广的概念。认为做品牌就等于大力度的广告与促销,认为做品牌是“富人”的游戏,举出了很多猛打广告做品牌的企业是如何如何陷入困境的。于是,他们响亮的提出了“不做品牌做销量”的口号。

的确,这个话题对于身处一线的销售经理来说,很吸引人。暂且不论销售经理的职位短期因素有多大,单就每月应付销量指标压力,就没有空余的时间让你来考虑长远的市场战略问题。

我反复研究了这个话题,初步明白了“不做品牌做销量”的着眼点,就是教育营销人员不要有广告依赖症,应从提升基础的销售能力入手,扎扎实实的做销售的基础工作,构建营销网络,精耕渠道、强化终端,而不是让实力不足的企业孤注一掷的通过广告、促销做品牌,否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可能是跳蚤,并会大伤元气。

二、 能不能做到“不做品牌做销量”

在没有品牌资源的前提下做销量,表面上是行的通的,只是我们的期望值不能太高。

如果我们认为“不做品牌也可以有效提高销售量”而振奋,那么也要解决关于“不做品牌做销量”的四点疑问:

1、 搞清楚,营销到底是干什么的。

对于营销,我比较喜欢的的一个说法是:营销是比竞争者更有效满足客户需求的一种活动。有一句名言:消费者买的不是产品,而是产品带给自己的好处利益,

而消费者却是通过品牌来认知产品价值的,品牌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产品带给自己的好处和利益。品牌是一种关系,代表着消费者对于产品价值的信任、满意和忠诚,而这种关系正是消费者购买,乃至长期购买的根本保障。

2、 企业的销售经理告诉我:应加强销售队伍建设,企业只有有了一支优秀的销售队伍,才能成功的运作市场。

这一点倒说的很能引起共鸣,品牌,如果没有相应的销售能力支持,将成为无本之木。

我在企业担任营销总监时,是相当重视培养业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并坚信那能减轻品牌影响力弱、广告促销能力不足的压力,我习惯在销售大会上一再强调我的“自身价值观”:“越难销售的产品越可以锻炼业务员”,我会用尽各种手段来帮助业务人员提高相应的业务量。

可现实是,在产品打市场之初,对我的教育颇为虔诚的业务员,早上满怀信心的走向市场,晚上,不无感触的回到公司:我们产品的知名度实在太低了。

另外,话又得说回来,要培养一支优秀的销售队伍,健全销售系统的管理工作,其人员培训方面的代价并不亚于投资品牌的钱。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在培养员工方面所留出的预算,是实力不足的企业所望尘莫及的。

3、 有人又告诉我:是否注重终端网络的建设,事关企业市场的安危。

的确,开发市场不重视终端建设是本末倒置,但终端的建设谈何容易,我从事多年的销售管理、咨询工作,深知其中的酸甜苦辣。在市场一线摸爬滚打的销售人员都明白一个事实,所谓的“品牌药”“品牌酒”们与普通产品的铺货政策、技巧是不一样的,经销商的态度也是完全不同。

我们目前的流通环境并不令人满意,随着市场的发展,竞争的加剧,话语权逐渐向下游转移,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零售终端,不断的向企业索取正常利润之外的各种费用,也就是说销售网络的建设并不纯粹基于产品的正常利润,其不间断的额外投资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的沉重负担。越是没有品牌的产品,终端对其要价就越高。

4、 企业的生产质量部门也是“不做品牌做销量”观点的主要拥趸,认为:只要严格控制产品的质量,只要产品质优价廉,不做品牌也可旺销。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篇6

最近,美国自由职业者联盟进行了一项新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国家每5个非自由职业者中,有4个表示愿意从事有酬劳的自由职业。如此比重?看来还是自由更吸引人。

仔细捋来,确实,自由职业貌似真的有诸多好处,灵活的工作时间,可以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可以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凡事有利有弊,自由职业虽然自由,但是收入高低、稳定与否,却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那么,如若真的想要愿意放弃全职去做一个自由工作者,应该提前怎么做呢?需要怎么去准备、去规划呢?

经济上不要“羞涩”

从全职工作转变成自由职业,首先需要解决就是转变时期的经济问题,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所以,“囊中不可羞涩”,要把基本的财务工作做好。如何做好呢?

首先,你需要拥有应急储蓄,可以应付那些不可预知的意外。然后,就是要重新做预算。

意思就是,如果你是单身,就需要一笔“创业储蓄”。其实放弃全职选择自由职业就类似于创业,所以“创业储蓄”,也就是一笔你在最初几个月维持生活的资金。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创业储蓄与应急资金不是同一笔钱——它是在应急资金之外单独准备的。

如果你已婚或者即将结婚,那么就需要与你的伴侣进行交流,以确保在有其它收入来源的情况下你能负担开支,并满足你生活方式的需求和需要,或者确定你愿意做出哪些牺牲。

另外,说到“创业储蓄”,那么到底需要多少呢?这就因人而异了。

不过,大体而言,首先要先制订月度预算,然后减去你在“工作空档期”的估计收入,这样也就清楚缺口的大概数值,再用此数值乘以你认为收入开始步入正轨前要花的月份数,得出来的数字就是你需要的创业储蓄金额。

比如你制定的月度预算是6000元,估计收入是4000元,那么你的缺口也就是(6000—4000=2000元),然后你觉得你的收入从放弃全职后的“不稳定”到开始步入正轨需要6个月,那么你所需的创业储蓄总额就是(2000*6=12000元)。

以上只是打个比方,或许有的人计算出的数字会让自己都感到害怕。那么,也不必着急,只是做个规划嘛,这时你可以削减你的开支,然后重新进行计划。

因为,如果你真的决定从全职转向自由职业,就得根据计划有意识地削减生活开支了。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即使你在过渡期间暂停缴款,也要考虑养老金账户以及固定缴款计划的问题,以备不时之需。

工作上未雨绸缪

众所周知,自由职业并不那么好找,如果再想有一份收入可观的,那么更是难上加难。那么,怎么在最短的时间找到一份合适的自由工作呢?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先把这个信息传递出去。

如何传递呢?你可以建立一个网页、发布个人资料和充实档案,让一些相关的企业可以很容易找到你。然后告诉他们,从某天开始你开始靠自己揽活,可以接自由职业工作。

同时,也要对新的机遇保持开放态度。不论你是在传统的交际活动上发现的还是通过你的亲朋好友、校友或前同事得到这些机遇,那些认识你的人将是你最好的拥护者。

具体行动时,可以从兼职开始。很多全职自由职业者,在有正式工作时就开始从事自由职业了,也是全职兼职一起做。然后,随着兼职工作的越来越多,你认识相关的人或公司也会越来越多。很多人开始的时候每周只做几小时自由职业,过了一段时间后,就能完全转换到自由职业。

此外,有些人选择说服他们的现任老板聘用他们当自由职业者。这不失为一种捷径,但是没那么容易做到。在这么做之前,你要判断你目前的境况。

如果你觉得,当你走进你老板的办公室,说你想开始自由职业,你认为他们有可能会因此解雇你,那么你就不要这样做。与此相反,如果你认为你的上司会愿意,那么你可以试着和他们一起制订出一项计划,力求更加完美。

跨越后如何更自由?

万事俱备后,一旦开始全职从事自由职业,也就意味着你成为了一个“商人”,一个“创业者”。那么更加复杂的问题也会扑面而来,比如缴税。

作为一名自由职业者,缴税是件痛苦的事情。这时,另外开立专门用于商务支出的储蓄、支票和信用卡账户的方法或许会让你的工作变得轻松些。

也许开立单独的商务和个人账户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必要,但没有这些账户可能会让你在缴税时遇到更多难题,并且你可能会在减免税款的问题上遭受损失,比如你在出行以及外出就餐时,如果你是讨论业务或者与一位潜在客户一起,那么这些费用就是商务支出。这些税款不能全数抵扣,但可抵扣一半。

如果你有商务和个人支票账户,自由职业的所有支票都进入商务账户,那么你就能将钱转至个人支票账户,为你自己开“工资支票”。使用你的商务储蓄账户,为购买电脑、参加费用很高的会议或升级网站等大额商务开支进行储蓄。

另外,不要忘记为缴税建立一个系统。你可以找一个权威的会计,向他/她咨询了解哪些可以计为商务开支,哪些收据需要保留。如此下去,你的工作也就更加明目了然了。

还有这些不可忽略

当你开始从事自由职业,你的身份就不是普通员工了,你要揽活,然后客户告诉你要做什么,你要很好地完成工作,建立你自己的品牌和业务,并且要像一个企业主那样进行思考。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与口碑,也是你亟需考虑的问题。

首先,要宣传你的服务。正如辞职前所做的那样,你要确保经常花时间宣传你的服务,这包括更新你在网上的个人资料和网站。你的网上信息构成了你的名声,时常进行更新意味着当认识你的人将你的信息转发给别人时,你会为每一个潜在客户留下尽可能最好的印象。

其次,你要确保不论何时有新客户上门,都要全力以赴地完成工作,以确保他们成为你的回头客——并向其他人推荐你,这样你的业务也会源源不断。

此外,要学会借助互联网,找到那些能够支持你的网络,加入你所在领域其他自由职业者组成的网上社区,或许能够为你带来更多的工作。而且,当你的工作量多得顾不过来时,你也可以很快的找到一位很可靠的人来帮你完成。

要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是“有因便有果”,每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在付出的同时有回报,那么在给予的同时也可以获取。“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或许协作可以带给你更大的益处,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二者关系 篇7

一、规范入住协议, 明确养老机构与入住老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根据现有养老机构和入住老人之间法律关系的研究文献与论述, 其两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就是消费关系与医患关系。在明确消费关系与医患关系的基础上, 在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中寻找线索, 对老人个人档案进行规范, 尤其是老人的入住协议, 根据现有合同法律法规的规定, 添加一些必要的免责或者强制义务条款,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 确保老人的合法权益;其二, 规避养老机构经营风险。怎样达成这一目标, 成为了人们急需思考的问题。首先, 对服务内容予以相应的划分, 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其次, 将入住老人根据健康情况划分成三类:完全不能自理、半自理、完全自理。与此同时, 一定要加强入住协议的个性化, 即根据每一位入住老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协议条款。在入住协议中, 除了具备一般民事合同的性质之外, 还要对养老机构的特殊性内容与个性化服务进行体现, 这样才可以完善入住协议。养老机构和入住老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性质主要取决于养老机构可以提供的养老服务内容以及老人所需服务。

(一) 完全不能自理老人

针对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来说, 首先存在着医患关系, 进而在此基础上制定入住协议予以入住, 因为其自身缺乏一定的行为判断能力, 需要养老机构提供相关的服务, 并且由家属予以交待托付, 因此, 属于特殊委托医疗协议的一种。在此情况下, 养老机构和入住老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就是医患关系。尽管其中也包括了生活照料服务的消费关系, 但是其主要处在次要位置。入住协议需要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制定, 养老机构需要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与康复服务。

(二) 半自理老人

针对处在半自理健康水平的入住老人来说, 养老机构需要提供的服务不仅包括生活照料还有医疗护理, 然而老人需求的医疗护理服务一定要在养老机构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如果超出了该养老机构的承受范围, 需要转移出去。所以, 养老机构和入住老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不仅包括消费关系, 也包括医患关系, 在制定协议的时候, 需要根据《合同法》、《医疗机管理条例》等内容决定, 养老机构需要提供保姆式的生活照料以及常规医疗护理与康复服务。

(三) 完全自理老人

针对处在完全自理健康水平的老人来说, 其需要养老机构提供生活照料服务, 所以, 养老机构和入住老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就是消费关系, 需要根据《医疗机管理条例》、《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合同法》等内容, 制定入住协议, 养老机构需要提供公寓式的服务。

根据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来说, 养老机构在接受不同健康水平老人入住的时候,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服务与护理, 同时, 入住老人或者家属需要提供相应的费用。在入住协议中, 均要对相关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 这样才可以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明确养老机构的功能定位

从现阶段我国养老机构功能定位方面来说, 除了卫生主管部门与民政主管部门在老人护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之外, 一般的养老院、社会福利院等均没有明确定位其功能, 在收养老人的时候, 缺乏具体的标准, 导致其收养范围非常广, 从可以生活自理到长期卧床不起的老人。按照民事契约主体对等原则来说, 入住协议主要就是规定入住老人与养老机构之间法律关系的重要依据, 同时其内容主要包括养老机构功能定位、老人健康水平、养老服务等, 由此可以看出, 入住协议内容还是非常复杂、系统的。一些养老机构在市场、资金、工作人员等因素限制的条件下, 经常在经营管理中出现一些问题, 制约了养老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 在入住老人或其家属无法承担入住费用的时候, 就会在养老机构和入住老人之间产生很多不好的现象, 进而对老人生活产生影响。除此之外, 当照料风险或者护理能力超出本机构能力范围的时候, 就会出现一些风险与意外事故, 这样就会出现一些老人或其家属恶意欺诈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 养老服务是一种风险较高的特殊行业。

三、规范养老机构的设立与管理

(一) 设立门槛

在开办养老机构的时候, 可以根据《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设立门槛, 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 保证其符合国家环境保护、卫生防疫、消防安全等要求, 为入住老人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活动场地与设施设备等。

(二) 服务内容

在设立养老机构的时候, 需要优先保障孤老优抚对象和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民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相关措施, 并且鼓励企事业单位、个人、社会组织等创办养老机构, 鼓励公民参与养老机构的志愿服务, 针对优秀团体与个人提出表扬与奖励。在创办养老机构的过程中, 一定要根据《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内容规定养老机构服务内容。养老机构主要是为老人提供服务, 需要和接受服务老人或者家属签订协议, 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康复护理等服务。

(三) 内部管理

根据《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内容规定, 养老机构需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定健全与完善的安全、卫生、消防、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等制度, 保证服务工作的顺利展开, 并且予以相应的公开。与此同时, 需要配置相应的服务工作人员, 按照协议内容展开相应的工作, 保障老人的合法权益。在养老机构中从事社会工作、康复护理等服务专业人员, 需要持证上岗, 这样才可以保证养老机构服务工作的专业性与规范性。除此之外, 养老护理人员一定要接受专业的技能培训, 在经过相关的考核合格之后, 才可以正式上岗, 进而更好的为老人提供服务, 让老人安享晚年。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规范养老机构老人个人档案, 尤其是入住协议非常重要, 同时其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在实际工作中, 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与管理部门的规定明确老人照料程度与资质等级, 进而完善协议内容与格式。针对目前情况而言, 主要就是根据老人入住的健康水平以及特殊需求进行明确, 保证协议的公平性, 避免出现违规行为, 进而确保了养老机构与入住老人的合法权益, 实现了养老机构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顺爱.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老龄事业构建和谐社会[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 (十四) ——积极老龄化研究之六——健康与老龄化[C].2010.

[2]陆怡婷.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平台建设——苏州市沧浪区虚拟养老院的运作机理及其可复制性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9 (05) .

[3]韩松华.规范养老机构老人个人档案及其二者的法律关系[J].科技致富向导, 2008 (22) .

[4]倪高举.简论快速老龄化的应对与空巢老人的养老服务[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0, 3 (总第83期) [C].2010年.

二者关系 篇8

本文将主要从两部分来论述这一问题:第一部分是阐述仁慈与残酷之间的辩证关系, 即它们之间虽然存在着某种张力, 但在一定条件下这两者可以相互转化。第二部分则是探讨选取仁慈与残酷这两种行为方式的判断标准。诚然, 一个人行为方式的选择会受其天性、德能、机运和时势特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但无论哪种行为方式, 只要顺应时势, 就会带来同样的结果。

一、仁慈与残酷的辩证关系

仁慈与残酷这两种对立的脾性, 一直是古罗马道德论者热衷的话题。塞涅卡在其《论仁慈》中, 提到了“真正的仁慈就是指从未杀过人, 或者手中虽有至上的权力但却进行最大限度的自我克制、爱人如己”, 而“残酷是一种野蛮的恶行, 是一种兽性的表现, 它会使人由人的状态重新返回到大森林里野兽的状态。”这种超出人性界限、总是寻求惩罚新花样的残酷是决不同于仁慈的。对此, 马基雅维利指出, 这种古典德性观没有看到仁慈和残酷这两者之间微妙的辩证关系, 误解了仁慈的美德, 事实上仁慈并不是我们看上去的那样, 它经常与残酷相伴相随。那么马基雅维利是如何辩证地看待残酷与仁慈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呢?本文将从施动方式、施动对象和施动情景这三个角度, 来详细论述其思维方式的独到之处。

1.从施动方式的角度来看

马基雅维利是一位现实主义者, 因而他总是考量某种行为方式所能带来的政治后果, 而完全没有道德义愤在里面;就仁慈而言, 它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政治效果, 即统治者可能受人爱戴或被人鄙视。这两种效果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其转换的条件便是统治者是否恶劣地使用仁慈。恶劣地使用仁慈, 一般来说, 就是指统治者为了避免残酷之名, 而坐视动乱的发生, 抑或是由于他过度仁慈, 从而使自己遭人鄙视。这里有个很好的例证, 来说明这种使用仁慈的度。亚历山大是一个如此善良和仁慈的人, 以至于在他统治帝国的十四年中, 不曾有一个人未经审判而被他处死。然而, 正因为他过于仁慈, 亚历山大便“被认为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人, 一个听任自己母亲支配的人;由此, 他为人所鄙视, 军队阴谋反对他并把他杀害。”

就残酷而言, 它也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政治效果, 即统治者可能被人畏惧或受人憎恨。因而如同上述, 这二者之间也会相互转换, 其转换的条件在于统治者是否妥善地使用残酷, 是否具备德能, 且不侵犯人民的财产、名誉和生命。例如“罗穆卢斯, 作为一种公民体制的建立者, 先杀死自己的弟弟, 而后又默许他挑选来作为同僚王的萨宾人提图斯·塔提乌斯的死亡, 可见他是以一种极其残酷的暴力取得公共权力的。但他在此之后立刻组建了元老院, 依据他们的意见作出决策, 并且只给自己保留了当战争发生时统率军队的权威和召集元老院的权威, 因此他没有遭人憎恨。”

因此, 统治者过分仁慈, 实际上是放任混乱局面的发展, 其最终会损害共同体的利益, 这反而变成了一种残酷;但如果妥善使用残酷, 这也就成为了一种仁慈, 例如切萨雷·博尔贾就是这样做的, 他被人认为是残酷的, 但他对残酷的妥善使用, 却重建了罗马涅, 使它重归教会的旗帜之下, 恢复了和平与信仰。

2.从施动对象的角度来看

马基雅维利认为一个新君主在选择仁慈和残酷时要区分其施动对象, 即看清谁才是建立和维持国家统治的基础。他通过分析人民和士兵的脾性, 发现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因为“人民热爱和平, 所以喜爱温和谦逊的君主;而士兵们却喜爱具有尚武精神的、傲慢的、残酷的、贪婪的君主。”新君主为了获得自己的统治地位, 往往需要依靠特别的支持, 在这时候, 士兵是最能提供力量的群体。因此, 马基雅维利建议, 既然君主不可能不受到某些人的憎恨, 那他首先就必须尽一切努力使自己免受那些最有势力的人的憎恨, 也就是说在建立国家时, 君主需要采用一种残酷的行为方式对待人民, 并适当地给予士兵军饷, 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但同时, 一位明智的君主应当审慎行事, 要懂得如何在士兵中保持自己的声望, 即不会因为过分仁慈而受人蔑视。相反, 倘若想要维持一个地区的稳定, 君主必须残酷地对待威胁其势力的雇佣兵家族和士兵, 而以仁慈的方式对待人民, 获得其支持。

科尔涅利乌斯·塔西佗有一句至理格言, 即“统治民众, 严厉比仁爱更有效。”但马基雅维利指出, 统治者的行为方式应该依据其统治对象的不同而转变。如果统治者管理的对象是其同伴时, 就不能残暴无情地对待他们;而倘若统治者行为的施动对象是其敌人时, 他应当比较敌我双方的军事实力,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其所面对的敌人力量弱小时, 统治者尽可采取仁慈的方法来博得他们的臣服;相反, 如果敌人处于主导地位, 便不能实施仁慈的行为方式。这也是之所以罗马人会向其敌人皮洛士揭发想毒死他的人, 而绝不原谅汉尼拔的原因, 后者的残酷和暴虐让他成为这个共和国最可恨的敌人。

3.从施动情境的角度来看

创建国家和维持国家时所采用的行为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别。具体来说, 当新君主想创建一种新的政体时, 其权力的获得必然要与某种恶 (残酷) 相联系。因为权力的获得和保有并非政治家单方面的行为, 它涉及政治共同体中相互依赖的各种政治力量之间、不同成员之间复杂的相互影响。但是由于共同体成员往往趋利避害、唯求自保, 渴求权势和多疑猜忌的禀性使他们很少能采取正义的行为, 也难以相信别人的正义行为, 因此权力的获得与巩固必然要经历一个腥风血雨的争夺过程。

事实上, 在权力获取和保持的过程中, 善恶可以并行不悖, 甚至相辅相成。仁慈与残酷作为善与恶的一种具体表现, 二者就像是难以分离的连体婴儿, 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世上不存在没有夜晚的白天一样, 世上也不存在没有残酷的仁慈, 真正的仁慈应该是既仁慈又残酷的, 并且它只有在形势所需的情况下才会被使用。”因此仁慈离不开残酷, 即欲为善则要先作恶。罗马皇帝提图斯有一句名言, 即“不做好事的一天是浪费的一天。”但是在成为皇帝之前, 他曾被冠以“第二个尼禄”的恶名;但是登基之后, 其形象完全转变, 仁慈和蔼, 深受人民爱戴。他相信, “自己不再施惠于人之时, 便是失去国家之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马基雅维利认为残酷与仁慈二者之间虽然存在着某种张力, 但它们却可以在君主获取和保持国家这一政治活动的过程中统一起来, 具体情境, 具体分析是一位君主顺应时势特性, 获取机运女神青睐的良法, 接下来我们将具体谈论这一问题。

二、仁慈与残酷的选择标准

一个人受其天性、德能、机运和时势特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会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在1506 年9 月12 日写给乔万·索德里尼的信中, 马基雅维利谈到, “自然赋予每个人以不同的性情, 不同的人按照自身的性情和想法行动;时势经常变动, 但人不容易改变其想法和行为模式, 因此导致他在此时有好运气, 而在彼时就有坏运气。”也就是说, 一个人的天性基本上决定了其行为处事的方式, 其德能主要体现在, 他能否顺应时势, 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但是我们经常会看到, 一个人很难去改变其一贯的做法。“这既是因为, 天性是很难改变的, 他无法偏离天性驱使他所走的道路, 也是因为他在这条道路上始终亨通发达, 无法被说服离开它。”马基雅维利认为, 机运是人们一半行动的主宰, 她留下了其余一半归人们自己支配。机运改变时势, 倘若一个人没有德能, 到了需要采取果敢行动的时候却不知所措, 那么机运女神就会显示出其威力, 将他摧毁;而如果他能够随着事态和时势的发展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那么机运是不会变的。

因此, 不同的行为方式, 也会取得同样的效果, 其原因在于他们的做法是否顺应时势特性, 因而仁慈和残酷这两种不同的行为方式, 倘若和时势特性相符, 就会给人带来荣耀;反之, 则会带来伤害。仁慈也好, 残酷也罢, 在马基雅维利看来, 能顺应时势特性的行为方式才是王道。

综上所述, 马基雅维利对于残酷与仁慈的关系具有一种独到的见解。与其他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不同, 马基雅维利意识到符合道德的做法有时并不符合理性, 因此他颠覆了古典和当代人文主义正统的道德观念, 不考虑行为本身的道德性质, 而是以实效性作为衡量一切政治行为方式的标准, 即将一种行为的正当与否归因于其所带来的实际效果。

摘要:马基雅维利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他颠覆了传统道德论者的观念, 认为仁慈和残酷之间具有一种辩证关系。因而本文主要从施动方式、施动对象和施动情景三个角度, 阐述了残酷与仁慈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选择这两种不同行为方式的标准是顺应时势。

关键词:马基雅维利,仁慈,残酷,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基雅维利.刘训练, 译.君主论[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 2014.

[2]马基雅维利.薛军, 译.李维史论[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 2010.

[3]塞涅卡.丁智琼, 译.塞涅卡三论:论仁慈·论发怒·论幸福生活[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5.

[4]马基雅维利全集·书信集.

二者关系 篇9

下面举例说明利用泰勒公式求极限的方法,

例1求极限.

分析将sinx和xcosx分别按x的幂展开成三阶泰勒公式.

将上两式代入原式, 因为泰勒公式是恒等式, 所以相当于把自己代进去了, 结果当然不变.即

由于分母已经是一个简单的多项式, 所以不用再做什么变换.分子整理得到

这里要注意, 第一个o (x3) 和第二个o (x3) 只是一个代号, 二者不一定完全相等, 所以相减后的结果不一定是0, 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的差一定是x3的高阶无穷小, 所以将二者的差用o (x3) 代替是可以的, 即

那为什么要将sinx和xcosx展开到3阶呢?理论上将这两项展开到任意阶的泰勒公式都可以, 因为不管展开到几阶, 它们都是恒等的, 将自己代入原式当然没有任何问题.比如也可以将sinx和xcosx多展开几阶, 如:

可以看到高于三次的项在求极限中没起到作用, 相当于我们多做了无用功, 也就是说展开到几阶由分母的最低次数来决定, 以既能算出极限而又尽量少展开一些阶数为佳.

例2求极限.

分析该题中分子分母均较复杂, 于是考虑分子分母同时用泰勒公式展开, 因为

可见, 分母的最低次数是4, 也就是说分子分母都只需要展开到4阶即可.熟练之后在展开之前可以事先对阶数做一个预测.

掌握了泰勒公式求极限的方法, 那么我们再去看等价无穷小的代换求极限就很好理解了.

定理:设α, β, γ, η均是同一个变化过程中的无穷小, 记号“lim”也是指这个变化过程中的极限, 若α~γ, β~η, 且.

证明见【1】.这个定理表明, 求两个无穷小之比的极限时, 分子和分母都可以用等价无穷小来代替, 因此, 如果用来代替的无穷小选得恰当的话, 可以使得计算简化.

例3求极限.

解当x→0时, ln (1+3x) ~3x, sin5x~5x, 即

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本质, ln (1+3x) 用3x代换, 其实是将ln (1+3x) 按x的幂展开成了一阶泰勒公式, 只不过将o (x) 省略掉了.sin5x用5x代换, 其实是将sin5x按x展开成了一阶泰勒公式, 将o (x) 省略后的结果.那这个o (x) 能不能省略, 现在我们不妨将它们都补上去看看是不是相同, 即

, 这说明o (x) 此时是可以省略的, 即等价无穷小的代换求极限的本质就是将分子和分母同时展开成一阶泰勒公式, 然后将o (x) 省略掉.理解了它的本质, 就能明白为什么有的同学采用等价无穷小的代换求极限会产生错误的结果了.比如:

有的同学会这样做:

解因为当x→0时, tanx~x, sinx~x, x3~x3, 所以

上题显然不等于零, 而是等于1/2.有同学就开始疑惑了, 我是用等价无穷小的代换做的呀, 为什么就得不到正确的结果呢?既然等价无穷小的代换本质就是展开成一阶泰勒公式, 那么我们不妨用泰勒公式来解释这个做法错误的原因, 先将tanx和sinx分别用带有佩亚诺型余项的泰勒公式展开, , 代入得

(1) 的做法相当于将tanx和sinx展开成了一阶泰勒公式, 即tanx=x+o (x) , sinx=x+o (x) , 代入后把高阶无穷小o (x) 省略后的结果, 现在把高阶无穷小还原进去, 即

, 这个极限显然无法计算, 因为o (x) 与x3的大小关系并不明确, 而 (1) 的做法是将o (x) 省略掉了, 也就默认了它是比x3高阶的无穷小, 这是错误的根源, 这时候o (x) 恰好是不能省略的.这说明分子用一次多项式来逼近精确度不够, 计算不出结果, 解决的方法是将分子展开成更高阶的泰勒公式来计算, 如做法 (2) .

总结: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来, 等价无穷小代换其实就是一阶泰勒公式展开, 由于精确度较差, 有些题可能无法解决, 此时可以尝试使用泰勒公式展开到更高阶数来求解.

摘要:很多学生在学习等价无穷小代换求极限的时候, 觉得方法很巧妙, 非常喜欢用, 但对等价无穷小代换求极限的实质不理解, 于是出现滥用、错用的情况.同时很多学生在学习泰勒公式求极限的时候, 感觉很复杂, 出现不敢用、回避用的情况.本文对这两种方法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求极限过程中注意的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对学生掌握利用等价无穷小的代换求极限和利用泰勒公式求极限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泰勒公式,等价无穷小,代换,极限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数学 (上) [M]. (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58-143.

二者关系 篇10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纳入2013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49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3.2±5.9)岁。20例患者未发生淋巴结转移,29例患者均发现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为1.2~7.9 cm,均为单发。病理分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38例,浸润性小叶癌6例,浸润性小叶癌伴导管癌3例,浸润性小管癌2例。

1.2超声仪器与方法

超声检查采用ALOKA-a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为8~15 MHz。由两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指标为原发灶位置(距乳头距离)、大小、 边界、原发灶纵横比(L/T)、钙化灶、后方回声和血流速度。同时检查同侧腋窝淋巴结情况,观察淋巴结大小、淋巴结L/T、皮质厚度和血流分布类型。

1.3 Annexin A7的检测

收集患者乳腺癌病理组织及相应癌周组织,用甲醛固定后、脱水。常规石蜡包埋,并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SP试剂盒检测组织中的Annexin A7表达:切片脱蜡后过氧化氢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抗原修复后加入1∶1 000稀释的鼠抗人Annexin A7一抗(Santa cruz公司)孵育12 h。加入生物素标记的二抗孵育30 min后,冲洗干净,加入DAB显色,苏木素复染后进行结果判断:每张切片计数5个视野,共计数500个细胞。阳性反应为棕黄色颗粒,计算阳性细胞率,未见阳性反应或阳性反应细胞<20%标记为-,阳性细胞率为20%~50%标记为+,51%~70%为++,>70%标记为+++。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en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乳腺癌组织中Annexin A7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腋窝淋巴节转移的关系

Annexin A7阳性表达细胞可见棕黄色颗粒,定位主要位于细胞质中,部分位于细胞核中,染色强弱不等。乳腺癌组织和癌周组织中Annexin A7的表达结果显示,与癌周正常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的Annexin A7阳性表达例数(+~+++ ) 明显较多(24/49和38/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在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An-nexin A7阳性表达比例为27/29,而在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该比例仅为1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该结果暗示较高的Annexin A7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

2.2患者超声影像学特征与Annexin A7表达的关系

单因素分析超声影像学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仅发现位置、原发灶最大直径、原发灶血流分级、淋巴结L/T、淋巴结皮质厚度以及血流分布类型等6个指标与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分析上述6个超声指标与Annexin A7表达的关系发现,超声指标中,位置、原发灶最大直径、淋巴结L/T、血流分布类型以及淋巴结皮质厚度不同的患者,其Annexin A7表达有所不同(P<0.05), 见表3。Spearmen相关性分析见原发灶位置(距乳头的距离)、 淋巴结L/T与Annexin A7表达呈负相关(r=-0.724和-0.616, P<0.05),原发灶最大直径、皮质厚度与Annex-in A7呈正相关(r=0.796和0.812,P<0.05)。

注:L/T表示纵横比,其中L代表纵向直径,T表示横向直径。

2.3 Annexin A7与超声检查联合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对于单因素分析认为与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的参数进行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Annexin A7高表达、原发灶最大直径、血流分级及皮质厚度是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318、5.412、2.456和6.542(95% CI为1.056~8.456, 1.243~5.689, 1.018~9.456和1.368~3.848,均P<0.05)。根据未考虑Annexin A7的仅包含3个参数(原发灶最大直径、血流分级、皮质厚度)的回归模型和纳入Annexin A7的4个参数的回归模型(Annexin A7、原发灶最大直径、血流分级、皮质厚度),得出两条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3、0.783,95%CI分别为(0.468~0.798)和(0.651~0.914),该结果暗示超声影像学指标联合Annexin A7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更高。

3讨论

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重要的生物学行为和转移形式, 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关系着患者的分期和手术方法,决定了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现已明确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是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乳腺癌患者的淋巴转移诊断尤为重要[4,5]。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超声检查对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做出评估,结合穿刺检查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准确率可达80%左右。

超声检查中,原发灶和腋窝淋巴结的影像学特征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患者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6]。比如,肿瘤体积越大,淋巴转移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超声所见原发灶直径越大,其淋巴转移可能性也越大[7]。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肿瘤生长加速、发生转移时,往往表明肿瘤血管处于生成期,此时超声常可见血流分级较高的表现[8]。再如,靠近乳头处的肿瘤由于血供丰富,毗邻淋巴组织,易于转移,因此超声检查中的病变位置信息对于淋巴结转移的判断也尤为重要。至于淋巴结的超声学改变,能更直观地反映淋巴转移情况。如由于癌细胞的浸润,超声可见淋巴结皮质增厚或弥漫性增生。淋巴门受累后可见淋巴门狭窄甚至消失,受累淋巴结多成球形,因此,淋巴结L/T的改变能够反映淋巴节转移情况[9]。

二者关系 篇11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阎晓宏在接受《出版广角》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的问题,我认为二者是可以并行发展的。实体书店未来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虽然大家都在讨论国外实体书店倒闭了很多,但从我了解的情况看,比如日本,现在它们的实体书店呈现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而在这之前,日本经历过书业大崩溃的阶段。所以面对我们今天实体书店的发展情况,我们不能一味地用消极的眼光看待实体书店未来的发展。

网络书店作为新兴的销售渠道,有其时代必然性,但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不是排斥的关系。对于网络书店,政府要支持和规范,使其健康发展;而对于实体书店,政府也要大力支持。这是中国的国情决定的。目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五十岁以上的群体将在中国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这部分人的阅读购买习惯还是比较适应实体书店。所以我认为,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实体书店还是会健康发展的,即使在几十年以后,实体书店也不会消亡。另一方面,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二者都互有长短,可以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网络书店有很多优势是实体书店要学习的,比如给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但网络书店在给读者提供舒适、良好的文化体验环境上还是比不上实体书店的。

谭 跃:中国出版走出去有底气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谭跃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出版业走出去,不管是哪一种模式,都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而第一不要着急,第二要积极。他认为现实地看,整个世界的文化状况仍然是“西强我弱”,对中国文化的需求虽有明显增长但并不广泛,因此出版走出去任重道远。他建议国际化的路子要更多地研究“借船出海”、资本联合、项目合作的方式。要在合作中“结缘”,在合作中“借力”,在合作中积累经验,培养人才,逐步打开国际市场,形成文化传播和影响力。

谭跃认为,中国出版走出去还是有底气的,因为中国在世界上有两个话语权是别人所不具备的,第一个是古代的中国文化,第二个是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他说:“随着中国资本和产业的跨国扩张,中国文化走出去将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大潮,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性和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必将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对中国思想的研究,对中国现代化的借鉴必将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广泛的需求。这是我们出版走出去的底气所在,是我们对未来国际出版交流趋势的总体判断。”

周明伟:走出去,中国图书还要下大工夫

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总裁周明伟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图书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他认为,一是要多出喜闻乐见、通用度高的作品,以吸引国外受众对于中国的兴趣。二是要注重文化差异,创新表达方式。他举例说,在韩国,学打太极,可以看漫画,生动形象,简单易懂。而我们一些介绍中医、中餐、中国功夫等中国文化精髓的图书,往往图示人物难看、动作轨迹不清、所用语言对专业人员来说太简单,而对于普及者来说太繁琐;某些直接翻译后的表达,连中国人看了都觉得不知所云,不仅难以表现中国文化的魅力,更难让国外读者读懂、学会。所以,他认为,相较之下,中国图书还要下大工夫重新包装,借助图片、动漫或其他新的技术手段和表达方式,形象地展现文化魅力,才能迎来新的生机。

他还认为,中国文化能不能走出去,在国际平台和别人进行交流,翻译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但目前我们在这方面遇到了瓶颈。周明伟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比如,发掘当地资源,探索合作模式。聘请通晓中国语言的“老外”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或是合作策划方案,请“本土”的写作资源对中国话题的图书进行再创作。周明伟觉得这些新模式,可以让中国图书更“原汁原味”,更易被海外读者接受。

刘明星:数字阅读路在何方

刘明星在《中国新闻出版报》撰文说:需要数字阅读的,有两种人,且位于阅读量的两端。一种是读书太多,深受纸书的物质之累的;一种是不读纸书的。数字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更容易被这两种人群接受。而位于中间的人群,要么扭捏着抱住纸书不放,觉得保护好纸书才保住了自己读书人的身份;要么少量纸书就可以满足其阅读需求,没有必要去重新适应一种新的阅读方式。

阅读方式转换也会有难度,因为数字阅读与纸书阅读差异很大,所能塑造的思维方式也很不一样。很多原本习惯读纸书的人,拿起电子书都会不适应,不管纸书让读者留恋的是什么特质,这种重新适应的转换成本就足以将大部分纸书读者关在数字阅读的门外,或者将适应期无限拉长。而不读书的人恰好不必经历这种转换,不管是从手机阅读开始也好,从阅读器读书开始也好,都是更容易接受的。

二者关系 篇12

所谓空间, 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 由长度、宽度和高度表现出来。而时间是物质运动、变化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由过去、现在、未来构成的连续不断的系统表现出来。对过去与未来, 人们都知道二者的量, 如果说“现在”没有一定的量, 那么也就没有“现在”。因为质与量是不可分的, 没有一定的量也就没有一定的质。那么, 我们就只能或者是生活在过去, 或者是生活在未来。这可能吗?

对过去与未来, 人们都知道二者的量, 那么, 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现在”, 有没有量呢?

如果说“现在”没有一定的量, 那么也就没有“现在”。因为质与量是不可分的, 没有一定的量也就没有一定的质。也就没有“现在”。那么, 我们就只能生活在过去或未来。这可能吗?

应该说, “现在”有一定的量。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有“现在”。“现在”并不是隔开过去与未来的一张无形的纸, 它是一个过程。空间与时间统一为四维连续区的关键就在于:“现在”有一定的量。“现在”的量也就是时间这一维的量。

“现在”的量究竟有多少呢?

时间的量是由运动的物质决定的, 而物质的发展变化是逐步进行的, 是从最小的单位开始的。时间中的小时的量是由分钟的量累积成的, 而分钟的量是由秒钟的量累积成的, 依此类推, 时间的最小的单位是无穷小。物质的最小单位是无穷小, 其发展变化也是从无穷小开始的。在无穷小的“现在”之中, 事物进行量变或质变。反过来说, 无穷小的物质其质变或量变所持续的时间长度是一个无限短的量。看起来, “现在”的量应该说是一个无限短的量, 或者说是无穷小的量。但是, 无穷具有绝对性, 而绝对寓于相对之中, 无穷寓于有穷之中。“现在”的量, 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无穷小的量, 但无穷小是不能单独存在的, 无穷小只能存在于有穷之中, 因而“现在”有两重性, 它既有无穷性又有有穷性。这里的无穷性是指无穷小。绝对的“现在”的量是一个无限短的量, 或者说是无穷小的量。而相对的现在的量是一个有穷的量。无穷短的“现在”只能存在于有穷的现在之中, 因而, “现在”的量只能是无穷小与有穷小的统一。

无限小与无限大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或者说无穷小与无穷大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二者都离不开有穷。无穷大寓于有穷之中, 无穷大是无数有穷之和。在有穷之外没有无穷大:同样, 在有穷之外也没有无穷小, 无穷小只能在有穷之中。无穷小与无穷大相反, 对有穷小的无数次分割通向无穷小。

无穷小有两个特点:一是它不能单独存在, 它只能存在于有穷之中, 或者说它只能存在于有限之中;二是对有穷小的无数次分割通向无穷小。无穷小是存在的, 但不能单独存在, 通向无穷小的过程是一个无限的过程。这与无穷大有共同点, 无穷大是存在的, 但不能单独存在。

有些人到有穷之外去找无穷小, 这是错误的。无穷小只能存在于有穷之中, 无穷小是存在的, 但不能单独存在。无穷小只能在有穷之中, 但无穷小与有穷小有质的区别。

有些人认为无穷小是一种趋向, 这也是错误的。这种趋向是以无穷小为目标的趋向, 这种趋向通向无穷小, 但此趋向本身并不是无穷小。通向无穷小的趋向是现实的, 而无穷小只能存在于有穷之中。人们的感官可以感到通向无穷小的趋向, 但不可能直接接触到无穷小或无穷大。那种想直接接触到无穷小的想法, 只是幻想。

不同的事物, 其现在的量是不同的。较大的事物, 其内部的量变或质变所持续的时间较长, 因而其现在也较长。那些“现在”较长的事物, 在其存在期间, 又可分过去与现在。例如, 一个人只要他活着, 就可以说他“现在”, 但在他生存期间, 又有他的过去与现在, 一般的也有未来。这里所说的“现在”只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现在。宇宙的“现在”的范围是指“现在”的前后两个面之间的范围。“现在”的前一个面与未来交界, 而后一个面与过去交界。这两个面无限大, 而两个面之间的距离却极小。这两个面之间的极小的通道, 就是人们所说的时间“虫洞”。这两个面之间是高速运动的跑道。高速运动是指光速及与光速相当的快速运动。

我们说时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当然包括过去与未来, 但是, 过去的时间只是物质曾经有过的存在形式, 而未来的时间是未来物质的存在形式。实际上, 现实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只是“现在”。

在四维空时中, 时间一维上的长度是有限的, 只是在“现在”有现实的物质。

只有在四维连续区里, 物质才能发生质变。或者说, 正因为物质有量变和质变, 所以才形成四维连续区。

“现在”的物质, 就是宇宙中的一切物质。无论什么物体都不能离开“现在”, 离开了“现在”也就离开了物质。通常人们所说的穿越过去, 也只能在“现在”的范围内穿越过去。这种过去是相对的, 是在“现在”的范围以内的。超出“现在”的范围的过去, 是不能穿越的。因为过去的时间只是物质曾经有过的存在形式。

物体的速度若大于光速, 它将飞到未来或飞回过去。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过去已经没有物质了, 而未来还没有物质。

“现在”不断地向未来前进, 未来不断地转化为“现在”, “现在”不断地转化为过去。

2 时间的两种不同的量

四维空时是由空间三维和时间一维组成的统一体, 它是不可分割的。在四维空时统一体中, 时间一维有两种不同的量:一种是以秒、分、小时等为计量单位的时间;另一种是与三维空间的量同质的量, 例如厘米等。以秒、分、小时来计量的时间与以厘米等来计量的时间是有区别的, 但又有密切的联系, 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面我们说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现在”有一定的量, 而这种量是这样两种不同的量。

古典物理学中的时间与空间是各自独立的, 二者的量不能直接换算。秒、分、小时这类量是古典物理学中时间的量, 这类量与三维空间的厘米等不能直接换算。

为什么厘米等这类三维空间的量可以用来计量时间呢?这是因为时间与空间都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二者的内容是同一物质。

若时间一维没有一定的量, 宇宙就只能是三维的。时间一维有一定的量, 才能构成四维空时。通常人们是以秒、分、小时等为计量单位来计量时间的。但是, 这类量不能直接用来计量四维空时中的时间。如果仅仅承认以秒、分、小时等为计量时间的单位, 那么还不能与古典物理学中的时间区别开来。

人们习惯于以秒、分、小时等来计量时间, 对于以厘米等来计量时间暂时可能还不理解。如果承认时间与空间都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如果承认宇宙是四维的, 那就应该承认时间与空间一样, 也是物质的。大家知道, 空间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 其内容是物质, 那么, 时间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 其内容是什么呢?当然, 也是物质。时间中的物质与空间中的物质是否不同呢?不, 两者没有区别, 时间与空间的内容是同一物质。因为时间与空间的内容是同一物质, 所以厘米等这类三维空间的量也可以用来计量时间。

空间与时间统一于物质, 恰似长、宽、高统一于物体。“现在”是现实的、物质的, “现在”的量, 或者说“现在”的长度, 也是现实的、物质的。时间中的物质与空间中的物质是同一物质, 既然是同一物质, 那就可以用同质的计量标准来计量。

如果不承认厘米等为计量时间的标准, 那实际上是不承认四维空时。空间三维的长度是以厘米等来计量的, 它与以秒、分、小时来计量的时间不能统一为有机的四维空时, 而只能与以厘米等来计量的时间统一为四维空时。

以秒、分、小时等为计量单位的时间的量, 并不是物质自身的量。试问, 一秒物质是多少?以秒、分、小时等为计量单位的时间, 只是物质运动、变化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这种持续性也只是古典物理学中时间的持续性。这种量只是物质运动、变化过程的持续的量, 而不是物质自身的量。离开以厘米等来计量时间, 单纯的以秒、分、小时等为计量单位的时间不能与三维空间统一为有机的四维空时。单纯的以秒、分、小时等为计量单位的时间与三维空间的关系仍然是古典物理学中的那种时间与空间各自独立的关系。人们对时间的定义应该进一步认识。

前面我们说“现在”的量是无穷小与有穷小的统一, 这种说法不确切, 因为没有说清是以秒、分、小时为计量的时间呢, 还是以厘米等为计量的时间呢?这两类量是不同质的量, 或者说这两类量有质的区别。

那么, 如果以秒、分、小时等为计量单位, “现在”的量是多少呢?如果以厘米等为计量单位, “现在”的量又是多少呢?整个宇宙的“现在”的量应该是无穷小与有穷小的统一。无论是以厘米等为计量单位的时间, 还是是以秒、分、小时等为计量单位的时间, 其“现在”的量都是无穷小与有穷小的统一。

3 时间的两种量之间的换算

时间的这两种量有密切的联系, 也是可以换算的。根据罗伦兹变换公式可知, 运动着的尺子要比静止的尺子短倍。

而运动着的尺子与静止的尺子以及高速运动中出现的时间一维的长度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这就可以计算出以厘米等来计量的时间的量。

根据罗伦兹变换公式可知, 运动着的时钟要比静止的时钟慢

根据罗伦兹这一变换公式, 以及相关必要数据, 可算出以秒、分、小时等来计量的时间的量。以秒等为计量的时间与以米等为计量的时间有密切的联系, 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二者是可以换算的。

时间的两种量之间的换算涉及到四维几何学,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来看下图。

在上图的三角形△OO’A中, 时间前进的方向是从O向O’前进。O的左边是过去, O’的右边是未来, O与O’之间是现在。

在这个三角形中, OO’是TO时的某点与TO’时的同一点的连线。这一连线OO’是某点这一物质在同一时间中所占有的位置, 也就是说, OO’是此时某点在时间一维中所占的位置。这一位置构成一段距离, 这一距离与三维空间的距离有共同点, 都是由物质的运动形成的, 都是现实的、物质的。

在这个三角形△OO’A中, O、O’、A是同时的, OO’是时间一维中的线段。A是三维空间的一点, A O’是从三维空间的一点A引向OO’的一条直线。因为时间与空间总体上呈垂直状态, 且AO’与OO’相交于O’, 所以, AO’垂直于OO’, 因而△OO’A是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OO’A中, AO是在低速运动下从A到O的距离, 而A O’是高速运动下从A到O的距离。AO本是垂直于OO’的, 但因为时间的前进, 此时AO已不再垂直于OO’。在直角三角形△OO’A中, AO已成为一条斜边。

在这一直角三角形△OO’A中,

根据罗伦兹变换公式可知, 运动着的尺子要比静止的尺子短倍。

由此可知AO’比AO要短倍倍

设:四维空时的时间一维的长度为L时;

慢速运动中的空间长度为L慢;

高速运动中的空间长度为L高

则:

不同的速度换算的等式不同。

∵根据罗伦兹变换公式, 运动着的尺子要比静止的尺子短倍。

∴若已知慢速运动中的空间长度为L慢, 则高速运动中的空间长度

若已知高速运动中的空间长度, 则慢速运动中的空间长度

只要知道了高速运动中的空间长度, 也就知道了慢速运动中的空间长度。

设高速的速度是每秒200000公里, 那么:

上一篇:三菱PLC应用下一篇:装饰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