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系统课程

2024-07-20

器官系统课程(精选7篇)

器官系统课程 篇1

摘要:器官系统课程改革是目前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基础与临床桥梁课程是器官系统课程改革中的一门关键课程。本文就该课程的内容、组织和实施、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课程的作用和地位,以及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课程改革,器官系统课程,基础与临床桥梁课程

医学教育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如何促进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医学相结合, 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实现由“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转变,从而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1,2,3]。基于上述教学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近年来,我校进行了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医学临床专业整合课程体系的综合改革和与之配套的教学方法改革,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1 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和改革的情况

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均采用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即医学基础课、临床专业课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培养医学生。该教学模式经过几十年的教学实践,的确为我国培养了很多优秀医学卫生人才,其优点是课程体系具有很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利于教学和组织管理;具有较高的教学效率。但是随着医学科学本身的发展和社会对医学人才要求的提高,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表现为学科界限分明与学科发展导致的学科融合与界限模糊间的矛盾;学科间的交叉和重复导致课程设置的重复;三阶段教学的界限分明导致基础、临床和临床实习间不能很好衔接和相互脱节。这些弊端导致学生课时负担重,学生疲于应付上课,忽视自主学习。因此,培养出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不强。针对原有临床医学课程模式的弊端,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上推荐“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综合型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是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根据临床需要综合和重组医学基础各学科知识,实现机能与形态、微观与宏观、正常与异常、生理和病理等多种综合,淡化了学科意识,强调了基础和临床课程之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体现了知识与能力、道德与情感的相互关系。“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教学模式紧扣医学生培养目标,围绕各个器官系统就该系统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生长发育、病理改变,以及常见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问题进行教学,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相互渗透。早期接触临床,使学生可以把各学科的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我国目前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改革的有十几所院校,我校于2008开始探索“器官系统教学模式”。人体器官系统界限分明的课程整合较为容易,如呼吸、循环、消化及血液、神经等,而机体内环境如水、盐、酸碱等紊乱及与之相关的遗传和临床治疗等内容,其特点是基础医学知识如何运用于临床实践,即基础和临床的“桥梁知识体系”。

2 基础与临床桥梁课程

课程内容。课程包括:①大课60学时,包括内环境紊乱的病因和机制、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因与机制、肿瘤化疗、抗感染、抗高血压等药物的药物作用机制及与之相关的遗传问题和新药使用开发的相关知识。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注重基础和临床的知识融会贯通,提前临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②实验课教学主要包括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学基本实验,实验教学独立于理论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动手能力和医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何正确的分析实验结果和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解释实验现象。

课程的组织和实施。课程实行课程负责人管理制度,课程负责人直接由基础医学教学办公室领导担任,负责人负责课程的日常教学运行和组织考试及其他教学效果的评价。根据教学内容组织相关教师并建立课程教学研究小组,组织所有教师讨论教学内容并制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学讲义。讲义针对德医班和八年制长学制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分别制定。

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课程的教学实行大课讲授,八年制采用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相结合;课程设计2-3个PBL教学[4]案例,进行PBL小班教学。

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学习成绩考核采取卷面考试与平时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几年来教学实践使学生逐渐适应和喜欢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变了以往单一的闭卷考试模式,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

3 基础与桥梁课程在整个“器官系统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有助于“器官系统教学”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实施《基础与临床桥梁课程》模块教学,综合各学科的相关内容,摒弃学科间重复、不适用的知识,突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衔接和融合,有助于学生对各系统知识的贯通和融合,建立起完整的器官系统医学知识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临床学习和实践。

课程设计将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优化了教学内容、压缩了课时数、减少了教师填鸭式理论教学课时,提高了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实践。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教学模式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提供了有益的尝试。教学模式的转变迫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提高学生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进一步适应卫生服务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以适应教育部教学改革和高等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培养以人为本、师生互动、强调个性、重在素质、突出创新的医学人才。

有助于培训学科交叉融合型师资。器官系统整合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学生掌握器官系统的整体性与统一性,因此授课教师备课时必须从各学科着手,复习相应学科的内容,积极主动了解各学科有关运动、感官及神经系统的研究进展。采用随堂听课和集体备课、开展教学法活动等方式,使教师真正掌握整个系统的整体观与规律,并在教学中运用系统整合的观念,在教学中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行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较好地实施了基础医学课程之间的横向整合,培训了一批注重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师资力量。

4 存在问题

桥梁课程本身的整合优化融合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学仍然保持了原有学科,如病理生理学、药理学、遗传学和临床药理学的教学内容和特点,缺乏知识间的系统和有机整合,突出表现在同一医学名词在不同学科间从各自学科角度给以不同的解释,造成学生学习困难。②课程教学小组缺乏基本的行政管理和约束权力,导致教学的运行和考试出现明显的问题。③考试题目的形式和题型缺乏总体设计,教学时数较少的知识点在整合教学系统中被弱化;试题的设计仍然没有摆脱原有课程的束缚,单一性知识点的考题多,而综合性和分析性考题少。

5 改革的思考和展望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是建议教学管理体系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和教师管理系统;总结几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组织全体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有效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适当增加形成性评价的比重,同时规范PBL教学的教案和教学程序,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加强教师整体备课和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指导,建立试题库和集体阅卷制度。

器官系统教学改革目前已在国内外多所医学院校进行教学改革,该改革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改革,是全面的系统改革,因此,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几年的改革实践取得了一点成绩,器官系统教学的优点也初见端倪,作为我院基础医学器官系统改革课程体系的探索和实践的课程之一,基础与临床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内容重复、 课程结构和整体协调性初见成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而且有助于实现早期临床的临床医学教育理念和促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实质融合。但是教学改革实施中也面临巨大的困难,如与原有教学体系之间的矛盾;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观念的滞后;与之相配套的教材和教师医学知识体系的要求等问题需要解决。必须以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正确的面对上述问题,认真对待新问题并在改革中不断解决问题。因此,“器官系统临床医学”教学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作为其课程体系之一的基础与临床桥梁课程模块也必然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万学红,张肇达,李甘地,等.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研究与在中国的实践[J].医学教育,2005(2):11-13.

[2]张云,乔敏.医学课程模式的改革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87-89.

[3]贾书花,王改琴,张旭东,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医学基础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学术期刊,2010(2):84-85.

[4]马建辉.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5):1-3.

器官系统课程 篇2

一、师资队伍建设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作为主讲教师,几乎没有交叉。在课程整合后,无论作为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主讲教师,还是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主讲教师,共同面临一个问题,即专业知识的相对缺乏。通过集体备课,自学讨论,听取有经验教师的理论课及实验课,共同参与实验课的准备、科研活动和再培训,使所有教师基本掌握了病原生物学理论课及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可以胜任本门课的教学工作。同时在新任教师的遴选上,注重教师的临床背景和科研背景,使教学工作融会贯通。

二、教学纲要的编写

由于目前尚无一套可以用于病原生物学教学的教材,而病原生物学作为一个完整、系统的课程,如果在教学上只是简单的对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进行叠加,就失去了本门课整合的意义。针对如上问题,我们根据现有的教材和教学大纲,重写编写病原生物学教学纲要。在延续传统教学,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更加强调本门课的临床观念,同时注重体现病原生物学的新观点和热点问题。

三、教学内容的整合

作为病原生物的两大主体,医学微生物和人体寄生虫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所引起的疾病均为感染性或感染相关性疾病,尤其在感染的途径、感染的组织器官和疾病转归等方面,存在诸多整合的切入点,可以更有效的强调本门课的临床观念。

根据教学纲要,在理论教学部分,所有教学内容分两个部分完成,即病原生物学概述和临床病原生物学。在概述部分主要讲述病原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虫、蠕虫和医学节肢动物的形态、生理、遗传、免疫及诊断与防治的相关基础知识。使学生对本门课的学习主体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临床病原生物学部分,以组织和器官为线索,从感染途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入手,对整体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包括:

( 1) 呼吸系统病原体: 分枝杆菌属、呼吸道病毒、肺炎支原体、肺吸虫、 粉螨等。

( 2) 消化系统病原体: 埃希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弧菌属、螺杆菌属和弯曲菌属、肠道病毒属、肠道线虫( 如蛔虫和钩虫) 、绦虫( 如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 、吸虫( 姜片吸虫等) 和原虫( 如贾第虫和隐孢子虫) 等。

( 3) 肝胆管病原体: 肝炎病毒、华支睾吸虫、血吸虫和细粒棘球绦虫等。

( 4) 脉管系统病原体: 丝虫、疟原虫和利什曼原虫等。

( 5) 神经系统病原体: 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脊髓灰质炎病毒、狂犬病病毒、脑膜炎奈瑟菌、管圆线虫等。

( 6) 生殖系统病原体: 人乳头瘤病毒、淋病奈瑟菌、梅毒螺旋体、阴道毛滴虫和阴虱等。

( 7) 其他病原体: 经皮肤感染病原体、虫媒传播病原体、人兽共患病原体、机会致病病原体、可致畸病原体等。

此外,与理论教学相对应,在实验教学部分开展基础形态学实验、综合性实验和拓展性实验,加强学科的横向联系。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由于课程改革和学时压缩等原因,教材中的一些篇幅在课堂上,无法开展讨论和学习。因此在教学中,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PBL教学外,我们引入了微课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拓展。结合学科的发展和当前公共卫生的热点问题,将课堂上未涉及的部分内容,制成微课视频,提供学生自学。微课的引入,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较传统的题目式作业的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五、面临的困难

在上述探索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好的经验,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首先,课程整合推行需要宏观调控。在现有的制度下,课程的整合涉及到机构的调整,权利的再分配,甚至触及到教师的个人利益。因此,要完善课程重组,避免新矛盾和冲突的出现,主管部门必须在制度上给与调控。 其次,教师素质需要提高。教师是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的的主体。在新教学模式下,授课教师应该准确掌握器官系统的概念,树立正确的器官系统整合教学理念。这就给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临床背景,又要具备广阔的知识面、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同时必须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

六、结语

老年肺心病与多系统器官衰竭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8例中男患者90例, 女患者38例;年龄65-80岁, 平均73岁。均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 均符合全国肺心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1.2、MSOF的诊断标准

结合有关文献和本组资料凡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出现, 以下任何两项或两项以上者, 即为MSOF。

(1) 呼吸衰竭:表现呼吸困难、紫绀、PaO2<60mmHg或伴有PaCO2>50mmHg; (2) 循环衰竭:临床上有右心或左心衰竭的表现或出现心源性休克, 心肌梗塞, 严重心律失常, 或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改变; (3) 肾功能衰竭:无论尿量多少, 血尿素氮 (BUN) >20mmol/L, 血清肌酐 (Cr) >178umol/L而能除外原发性泌尿系疾病和肾前性因素者; (4) 肝功能损害:丙氨酸氨基转移梅 (ALT) >2倍正常值, 血总胆红素>51umol/L, 而除外原性肝损害者; (5) 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而非脑血管意外或颅内感染等因素引起者; (6) 消化系统:应激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 有呕吐和/或便血, 而既往无溃疡和门静脉高压病的病史; (7) 血液系统:血小板<50×109/L或有DIC出现。

1.3 器官受累的发病率

依次为:肺94% (120/128) ;心脏62.5% (80/128) ;中枢神经系统43% (55/128) ;肾脏27% (21/128) ;肝脏19% (24/128) ;消化道16.5 (21/128) ;血液系统7% (9/128) 。

1.4 受累器官的数目与预后的关系

本组存活32例, 死亡96例, 病死率75%, 128例中, 2个脏器受累80例, 死亡51例, 病死率为64%;3个脏器受累32例, 死亡29例, 病死率为91%;4个及4个以上脏器受累16例, 全部死亡。

2 讨论

2.1 MSOF诱发因素

2.1.1 严重感染

感染是诱发MSOF的最主要病因。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多因呼吸道感染诱发呼吸衰竭和 (或) 心力衰竭。严重感染本身可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 细菌及毒素又可导致全身中毒反应, 从而造成或加重肺、心、脑、肾、肝、的损害, 而诱发MSOF。

2.1.2 严重缺氧和高碳酸血症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由于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粘痰阻塞及支气管痉挛等原因均可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及电解质紊乱等内环境改变。其中低氧血病可引起脑组织水肿与脑细胞损害出现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系统症状, 缺氧时可使肾组织变性导致肾功能减退与体内蛋白质分解增强, 从而便血肌酐与尿素氨增加。同时长期低氧血症和肝脏慢性淤血可导致肝细胞发生变性或坏死, 从而使肝功能损害, 血清胆红素和ALT增高。同样, 胃肠道淤血与缺氧可致胃肠粘膜水肿及人抗酸能力下降, 诱发胃肠粘膜糜烂出血。

2.1.3 高龄

高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各脏器的机能储备及代偿能力均降低, 对感染的应激性及抵抗力下降, 在严重缺氧因素的影响下易导致MSOF发生。

2.1.4 其它因素

如果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低血容量、高粘度综合症、微循障碍以及凝血功能异常, 药物使用不当均可诱发MSOF。

2.2 临床特点

本组资料表明, 老年肺心病并发MSOF有以下特点: (1) MSOF中以肺及心脏衰竭最多见, 而以肺性脑病及上消化道出现血病死亡率最高; (2) MSOF的症状往往被原发病所掩盖, 一旦发现一个脏器衰竭常常在短时间内出现多个脏器损害, 预后很差; (3) 器官衰竭的数目越多病死率越高。本组2个、3个、4个及4个以上器官衰竭的病死率分别为:64%、91%和100%。

2.3 预防与治疗

器官系统课程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按WHO标准确诊为老年MSOF 852例中, 男性518例 (60.80%) ;女性334例 (39.20%) ;根据我国老年期年龄界限为60岁[1], 年龄60-90岁, 其中60-70岁521例;71-80岁278例;81-90岁53例;平均73.3±5.86岁。852例均符合"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2]。

1.2 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

易患危险因素: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68例 (7.98%) ;高血压病84例 (9.86%)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36例 (4.22%) ;冠心病60例 (7.04%) ;糖尿病44例 (5.16%) ;肝硬化76例 (8.92%) ;肝性脑病32例 (3.76%) ;肾病综合症44例 (5.16%) ;脑血管意外68例 (7.98%) ;AA16例 (1.88%) ;消化道出血48例 (5.63%) ;DIC22例 (2.58%) ;肿瘤36例 (4.22%) ;肺部感染32例 (3.75%) ;各种严重感染48例 (5.63%)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50例 (5.87%) ;反复心衰32例 (3.76%) , 营养障碍18例 (2.11%) ;低氧血症36例 (4.22%) 。

1.3 衰竭脏器数与病死率的关系见表1、2。

1.4 高血压比较

MSOF死亡组男女患高血压时间长, 收缩压、舒张压 (x±S) 均高于正常范围且明显高于存活组, 差异非常显著 (P<0.01) 。

1.5 肝、肾、功能、血糖、红细胞压积比较

死亡组男女肝功、肾功、血糖均明显高于存活组, 而死亡组红细胞压积低于存活组, 以上均差异非常显著 (P<0.01) , 见表3。

1.6 血脂比较

总胆固醇、LDL-CH、甘油三酯、死亡组男女均高于存活组, 而HDL-CH存活组高于死亡组, 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 (P<0.05或P<0.01) 见表4。

1.7 血清微量元素比较

血清K、Na、Ca、死亡组男女均高于存活组, 而实际碳酸氢盐死亡组低于存活组, 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 (P<0.05或P<0.01) 见表5。

1.8 病原菌

492例中检出病原菌78例, 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10例, 痰液涂片找到结核杆菌8例, 痰液细菌培养阳性52例, 血培养阳性4例, 大便培养阳性4例, 细菌学培养阳性结果与药敏见表6。

2 讨论

老年多系统器官衰竭的原因是多杂的, 可能与下例因素有关。

2.1 严重感染

严重感染是MSOF的主要原因, 本组80例, 占9.4%, 因为严重感染可引起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 加上分泌物增多和支气管痉挛等因素, 可导致机体重要器官组织血流灌注不足, 同时发热、多汗、纳差等因素使有效循环血量下降, 在低血溶量状态下, 严重组织缺氧尤可造成肺、心、脑、肝、肾等器官变性坏死[3]。

2.2 高血压、血糖、血脂、肌酐、尿素、血清微量原素等因素高血压

本组无论患高血压时间、收缩压、舒张压、死亡组男女均>存活组, 而死亡组男女血压均值亦超出正常范围, 提示高血压与MSOF发病率呈正相关。血糖:死亡组血糖高于存活组, 因此, 糖尿病与MSOF即相关, 又有因果关系, 故降低血糖也是防治MSOF的重要内容。尿素、肌酐:死亡组尿素、肌酐均高于存活组, 说明上述二项指标与MSOF有关, 维持一个低水平的尿素、肌酐可减少MSOF的发生。血脂代谢异常:死亡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H>存活组, 而HDL-CH<存活组, 说明死亡组人群中存着脂质代谢异常, 而脂质代谢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 维持一个低水平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H, 提高HDL-CH的含量, 也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脑中风并发MSOF的有效措施。血清微量元素与MSOF危险因素的关系:死亡组血清K、Na、Cl、Ca均>存活组, 呈显著或非常显著正相关, Na/K、实际碳酸氢盐<存活组, 说明上述元素与MSOF有关, 所以检测血清微量元素可做为MSOF危险因素的预测指标。

2.3 低氧血症

老年多系统器官衰竭, 特别是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症、高心病、冠心病和各种疾病导致患者因长期慢心功能不全, 致各器官严重缺氧, 机体营养代谢及能量利用发生障碍,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常易各器官感染难以控制, 引起感染性休克, 微循环障碍, 导致全身无氧代谢增强, 以致乳酸等代谢产物增加, 急慢性心衰发作期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 粘痰阻塞及支气管痉挛, 使肺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障碍, 均可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严重的低氧血症可引起各器官血流量发生变化, 由于血流量灌注不足, 脑缺血缺氧, 脑血管紧张, 脑细胞代谢障碍, 脑水肿引起脑溶积增加, 加重中枢神经系统意识障碍。心肌因长期慢性缺氧, 心肌微循环障碍, 心肌细胞受损, 导致心肌收缩减弱, 出现心律失常 (早博、房颤、传导阻滞等) 。缺氧对肝、肾、消化道及其它系统可发生严重损害而并发MSOF。

2.4 器官血流量减少和再灌流损伤

各种急慢性老年性疾病引起休克过程中, 循环血量减少, 各器官的血流量减少。由于同时有交感一肾上腺系统兴奋引起血液在分配, 使腹腔内脏血管收缩, 加重肝、肾、肠道等器官的低灌流状态。持续性低灌流可导致组织缺氧、酸中毒、代谢障碍和能量产生减少, 引起器官功能衰竭。在死亡MSOF病例中, 肺、肝、肾等组织切片中常见微血栓, 这在MSOF发生中起到严重作用, 在组织创伤和严重感染情况下, 启动外源性或内源性凝血途经而引起DIC, 微血管内皮造成进一步损伤, 促进凝血, 形成微血栓, 及微循环血流淤滞, 导致器官功能不全。

2.5 介子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 (TNF) -1978年已证实是单核细胞的产物, TNF为肿瘤内源性介质, 有抗肿瘤作用, 但过量的TNF则又是内毒素血症, 浓毒血症中介导组织损伤的主要因子, 实验证明在致死性内毒素血症的动物体内能测出高浓度TNF, 如预先用TNF单抗, 再注入细菌内毒素攻击, 动物可免于产生休克, 相反对健康动物注射多量TNF后产生酷似内毒素血症或感染性休克, 病理检查全身各器官组织都有严重损伤, 证明TNF过度产生和释放触发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损伤的关键因子。TNF可能通过以下几方面起作用: (1) 激活中性粒细胞; (2) 对血管内细胞起作用, 产生白介素 (IL1) ; (3) 刺激内皮细胞释放凝血物质, 抑制血栓调节蛋白; (4) 增加微血管的通透性, 引起血管外液增多, 促进并加重ARDS[4]。本组肿瘤36例 (4.22%) 与上述相符。

2.6 反复心衰

各种心脏病患者晚期, 由于反复心衰, 机体免疫功能处于低下, 营养吸收障碍, 代谢紊乱, 各脏器机能储备及代偿能力低下, 对感染的应激性及抵抗力下降, 在机体严重缺氧因素的影响下易导致MSOF发生。

2.7 各脏器相关关系

一个器官衰竭可致另一个器官衰竭, 肺心病、高心病、冠心病等功能衰竭加重肺血管阻力增高, 呼吸衰竭加重, 由于休克各器官灌注不足可出现脏器功能减退, 各系统器官相互影响, 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导致全身各器官功能衰竭。

3预防与治疗

MSOF病因较多, 发病机理极复杂, 一旦发生, 抢救治疗十分困难。 (1) 清除病乱, 控制感染, 给予细菌敏感的抗生素; (2) 心脏支持疗法, 输新鲜血, 补充血溶量, 强心药和血营活性药物的应用, 保证足够的心输出量, 能维持循环的高动力状态; (3) ARDS的防治, 气管插管或切开气管, 应用呼吸机, 同时用激素治疗; (4) 肾功能支持, 有明显酸中毒及高钾血症, BUN、Cr增高者及早血液透析; (5) 预防胃肠道出血, 给予组胺H2受体阻滞剂控制胃酸分泌, 保护胃粘膜; (6) 肝功支持, 血清白蛋的减少提示有肝衰可能, 要采取相应措施; (7) 营养支持, 提高蛋白质或氨基酸的摄入量; (8) 阻断炎症介质的有害作用:a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应用;b非类固醇性抗炎药如布洛芬、消炎痛等以抑制血栓素产生; (9) 肝素的应用:部位病人出现肺栓塞、DIC, 使用肝素及硝吡啶避免微血栓形成, 增加器官血液灌注; (10) 银杏叶的应用, 银杏叶在治疗MSOF有一定效果, 可能与改善微循环及组织灌注有关。总之, 要重视整体治疗观念, 减少诱因, 提高临床治疗率, 减少死亡率, 提高生存率。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特征和相关因素, 提出预防措施。方法本文采取WHO统一方法与质控要求, 对852例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发病的危险因素: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肺部感染、各种严重感染、高血压病、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糖尿病、肝、肾、脑疾病、AA (再生障碍性贫血) 、DIC (播放性血管内凝血) 、肿瘤、介子作用, 其次以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血脂代谢异常、营养障碍和低血溶量、低氧血症、低灌注、低渗血症、反复心衰、各脏器相关关系等。结论严格控制感染, 防治心衰, 积极治疗原发病, 降低血压, 保肾、肝脑, 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血脂代谢异常, 以降低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 延缓生存率。

关键词: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相关因素,老年

参考文献

[1]祝患民主编内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540.

[2]王今达, 王宝恩.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 (MODS) 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析准[J].中国危重病急求医学, 1995.7 (6) :346-348.

[3]尹本立, 陶立坚, 夏斌赞, 慢性肺心病与脏器损害[J].中华结核和呼吸病杂志, 1986.9 (3) :139.

器官系统课程 篇5

1 资料与调查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间收治20例MSOF患者,年龄24至37不等,平均年龄为27.5岁;其中初产妇13例,经产妇7例;孕周28周至41周不等,平均孕周时间为34.6周;其中5例自然分娩,15例行剖宫产术。

1.2 诊断标准[2,3]

在妊娠期间出现2个或更多器官衰竭者对其作出诊断。(1)呼吸衰竭:频率>35次/分,出现呼吸困难并发低氧血症,在吸入空气状态下血压小于55mm Hg;或患者需要通气24h以上。(2)心衰:心率大于140次/分,患者双肺底湿罗音,出现呼吸困难,并伴有严重心率失常。(3)肾脏:血肌酐大于176.8umol/L,BUN大于17.8mmol/L,患者表现为无尿或者少尿。

肝功能衰竭:患者胆红素大于34.2umol/L,LDH、ALT超出正常值2倍,甚至出现肝性昏迷。(5)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小板小于50x109/L.(6)胃肠功能衰竭:患者出现急性胰腺炎、坏死性肠炎、应激性溃疡出血、穿孔。(7)脑功能衰竭: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神志抑制、间歇性昏迷。(8)免疫功能衰竭:患者出现持续性感染。

2 结果

2.1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诱因分析

见表1。

2.2 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的器官数量及最终结果

20例患者继发5种器官衰竭的共1例,原发病分别为产后大出血,1例患者最终均抢救无效而死亡;继发4种器官衰竭的共1例,原发病分别为胎盘早剥,1例患者最终均抢救无效而死亡;继发3种器官衰竭的共5例患者,原发病为妊娠合并高血压(2例)、产后大出血(2例)、心脏疾病(1例),5例经抢救存活;其余13例患者继发2种器官衰竭,原发病为产后大出血(4例)、妊高征(3例)、心脏疾病(1例)、胎盘早剥(1例)、羊水栓塞(3例)以及感染(1例),13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均存活。

2.3 各器官发生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共发生62次器官功能衰竭)以及最早出现衰竭的器官(表2)

出现最早的器官衰竭是血液与凝血功能障碍,共发生10例,其次为肾功能衰竭,共发生5例,且多以这2种器官衰竭出现后引发其他器官衰竭。

3 讨论

3.1 产科危重症并发多器官衰竭的原因分析

有资料显示产科并发多器官衰竭的多发原因主要为产后出血和妊娠合并高血压,本文中共有7例产后出血的患者以及5例妊高症患者并发了危重多器官衰竭,占总发生率的60%。有研究表明,胎盘前置和胎盘早剥在产后多诱发产后的出血。胎盘前置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诱发产妇产后大出血进而引发呼吸循环和肾功能的衰竭;而胎盘早剥作为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病情变化快,起病急的特点[4,5],由于血管病变或是子宫静脉压升高而引起的远端血管破裂发生的大出血,在破例的组织中释放出凝血活酶进入血液,而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ACE的含量明显高于普通产妇的含量,加快血液中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而诱发多器官的衰竭。其次,羊水栓塞时羊水内某种物质形成栓子,进入呼吸系统导致呼吸衰竭,进一步恶化导致循环衰竭、肾功能衰竭甚至羊引起DIC。再次,产褥感染是诱发MSOF的又一原因,主要由厌氧菌因其的败血症以及局部感染,感染发展迅速[6]。

3.2 产科危重症合并多器官衰竭的早期预防

产科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救治关键在于早期发现终止MSOF的连锁反应,从本次临床资料的分析看出应重点观察诱发MSOF的原因以及早期的临床表现。因至今尚无一套完成的产科MSOF的诊断标准,故临床医师应高度注意患者有无出现器官功能衰竭的早期表现,根据各器官功能衰竭的具体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患者在出现器官功能衰竭之前,大多数器官功能都是正常的,通过治疗恢复正常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早期及时进行治疗扭转患者的器官功能衰竭是有很大希望的。

3.3 产科危重症合并多器官衰竭的治疗

从本组资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产科危重症合并多器官衰竭患者的主要诱因是产后出血、妊高症羊水栓塞,故在产前我们应做好产妇的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对孕产妇的保健工作,如发现有早期并发症出现,应及早到医院治疗。产妇产后大出血是引发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由于产后出血进一步诱发肾脏功能衰竭,早期进行肾衰治疗是关键。治疗过程中禁忌无盐液体输入以免引起患者酸碱失衡或加快肾脏衰竭速度。早期应用利尿剂,缩短少尿期,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7,8]。若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应及时行手术切除子宫。妊高症的产妇产前检查、早发现及预防性的终止妊娠是有效防治的方法[9,10],妊高症并发抽搐时,加大了产妇的救治难度。出现呼吸衰竭时,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的关键,必要时采用器官插管。

参考文献

[1]张颖,梁润彩,王子莲,,等.妊娠并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综合症临床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9;14(2):117~118

[2]岳茂兴.器官衰竭的现代救治[M].2.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433~435

[3]段捷华.我国妊娠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09;15(3):461~463

[4]巢月娥.28例重度妊高征并发MODS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4):1730~1731

[5]赵萍,贾丹萍.孕产妇危重症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5(8):760~761

[6]赵瑞琳,朱敬伟.妇产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0例[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10):67~68

[7]张力,吕鑫华,胡全斌.孕产妇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32例[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8,36(3):41~42

[8]曾蔚越.羊水栓塞的病因及病理生理.实用妇产科杂志,1997;13(1):6~7

[9]李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妊高征.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1991;18(6):322

器官系统课程 篇6

传统的医学课程体系大多沿袭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和课程模式, 其特点是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依据, 以学科为中心, 以教师讲授为主题。其教学由医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的渐进式过渡, 它不仅重视医学生临床实际能力的提高, 而且重视他们未来发展能力的提高。它以其体现医学科学系统性、基础性、完整性及循序渐进性, 方便教学实施与管理, 节约财力等优点, 一直被各医学院校广泛采用。缺点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 学科界限分明, 各学科之间、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1]。因此,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 各学科的知识得到不断的扩展, 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不断的衍生和发展。医学院学生的课程门类越来越多, 各课程教材越来越厚, 学习负担也越来越重, 而且很多专业知识需要跟临床实践知识相结合[2]。传统的医学课程体系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医学教育, 因此, 深入开展课程体系、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改革, 建立新型的教育模式、整合课程体系是近些年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从2010年, 我校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3~6], 开始探索实践整合式的课程体系改革。

整合课程是指将原来自成体系的若干课程或各教学环节中有关的教学内容, 通过新的组合方式进行整理与合并, 使相关课程能够形成内容冗余度少、结构性好、整体协调的新型课程环节, 以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7]。整合课程的主流课程模式之一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是由美国西余大学于1952年最早提出, 它是按照人体解剖结构, 按某一器官系统把相关的解剖、生理、病理、疾病的临床表现, 乃至诊断和治疗原则综合起来组织课程, 实现机能与形态、微观与宏观、正常与异常、生理和病理等多种综合, 以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和减少课程间的重复, 使基础与临床结合得到较好的解决,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缺点是它不是按学科来设置课程, 课程结构不稳定, 教学难度大以及远期效果不肯定等。

2“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校将课程体系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人体结构与功能基础版块”, 其包括3门课程: (1) 人体形态学基础 (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总论部分) ; (2) 人体机能学基础 (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总论部分) ; (3) 病原生物学与疾病。第二部分为“人体器官与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板块”, 该部分的课程从器官系统的大体结构、显微结构、生理过程、生化反应、常见疾病症状、病理生理、病理解剖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组织。课程包括8门课程: (1) 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 (2) 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 (3) 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 (4) 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 (5) 泌尿生殖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 (6)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 (7)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 (8) 免疫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大部分内容按照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药物治疗, 形成一个完整而有机的基础医学课程体系, 符合认知规律, 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为后期的临床医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按照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以分子和细胞为主线, 将《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4门课程的相关基本知识进行有机整合, 划分为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调控、遗传信息传递及调控和细胞的运行机制5个密切关联并层层递进的模块。使学生最终能够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并尝试初步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理解相关医学问题, 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 将《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课程中与医学有关的重要知识如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干细胞等内容进行整合, 另外单独开2门《分子与细胞前沿与技术专题》和《医学分子遗传学专题》课程。另外, 《生物化学》课程中的“肝的生物化学”和“血液生物化学”章节分别调整入后续器官系统教学“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教学单元中, 各需2学时。

生物化学在调整前为72学时, 调整后为75学时, 而分子生物学调整前为27学时, 调整后为24学时。其中“血液生物化学”章节因学时限制一直没有讲授, 调整后纳入《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肝的生物化学”暂时不纳入消化系统, 仍保留在生物化学, 但将胆汁酸和胆色素代谢部分调入消化系统。对于一些重复内容, 比如说“细胞信号转导”内容在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等重复讲授, 调整后仅保留在生物化学。“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内容在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也重复讲授, 调整后保留在分子生物学讲授。经过调整, 将一些内容相关部分放在一个模块讲解, 便于学生系统的学习和理解;同时避免了一些重复内容的讲解, 节约了时间、财力和物力。

3 结束语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不仅仅是按照器官系统简单组合教学就能完成的。将来需要教师深入探索课程的每个模块与另一个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 反复论证确立的组合是否符合认知规律, 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启迪思维及指导实践, 满足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目的。在我校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 我教研室的生物化学课程必将随着新教学模式的实践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摘要:为适应医学教育发展,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逐渐受到国内医学院校的青睐。借鉴国内外的教学改革经验, 根据本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 重庆医科大学开展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这为讲授生物化学这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我教研室对生物化学教学在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调整和重新分配, 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器官系统,教学改革,生物化学

参考文献

[1]李红玉, 关永琛.中美医学课程模式的比较及其对我院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的启示[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 2000, 21 (3) :21-23.

[2]司道文, 张宇新, 杨林, 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基础课程整合“三步走”的改革探索及设想[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9, 19 (14) :2238-2240.

[3]卿平, 姚巡, 万学红.以整合的理念引领医学课程改革[J].医学教育探索, 2011, 32 (4) :67-69.

[4]乔敏, 路振富, 孙宝志, 等.学习哈佛经验, 建立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体系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2, 4:44-46.

[5]席焕久, 秦书俭, 李红玉, 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医学基础课程模式改革研究[J].医学教育, 2003, 5:1-5.

[6]陈季强, 夏强, 富丽琴, 等.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改革6年总结[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11:73-75.

器官系统课程 篇7

1我国“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教学应用现状

我国医学本科教育一直沿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Lecture-basedLearning,LBL),具有较强的学科性和完整性,易于实施教学与组织管理,但各学科之间存在过多交叉和重复,常导致学生负担过重,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种LBL的教育模式,由于基础与临床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甚至互相脱节,并不利于学生临床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

“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课程模式对医学基础学科进行了有机结合,形成各器官系统相对完整的体系,注意系统与各原来学科内容的衔接、融合、渗透与联系,避免了知识点的重复[4],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前瞻性的特点[5],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每个器官、系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以对医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

据梅人朗[6]报道1952年美国西余大学最早提出器官系统的课程模式,20世纪70年代这项改革已开展于世界许多地区和学校;哈佛大学医学院于1987年将医学基础课程与部分临床医学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人体形态科学”等9个课程模块,该医学课程在世界范围内已产生了较大影响[7];1993年的英国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推荐了“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体系的新型医学教学模式,故此模式被认为是20世纪医学教育改革的里程碑[8]。自1992以来,我国汕头大学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学院、复旦大学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等医学高等院校,也对各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按器官系统为中心进行了整合,逐渐建立起相应的“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5,8]。

目前“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仍未得到广泛地开展,国内尚未有公认相关配套教材和教学大纲,且此课程模式所体现的早期、长期接触临床的特点,需要在教与学两方面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进行有机整合,对于教师及教学资源的管理将是个新挑战[5]。

2香港大学医学院本科教育中 PBL 结合“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运用

香港大学医学院本科生的特色教育,主要内容是“以系统为基础”的课程结构和“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9]。以香港大学医学院“内外全科医学士(BachelorofMedicineand Surgery,MBBS)”课程体系为例,采用以系统为基础的PBL教学方式,通过使用“模拟问题”,鼓励学生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个人体等不同层次,以及个体、家庭、社会和种群等不同层面,探究病患的整体性和复杂性[9]。

这种PBL结合“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符合学习规律,提高了学生获取和全面掌握知识的程度;通过诱导学生系统思考、辩证论证,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我国医学本科教育 PBL 结合“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开展现状

国际医学教育改革主要基于以下三种模式[10]:1保留部分“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LBL教学),增加新的核心课程;2“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3“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BL教学)。三者有机结合构成的多模式教育改革,包括LBL结合PBL,LBL结合“器官系统为中心”,PBL结合“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开展于国内多所医学高等院校本科教育中。

2006年Savery[11]提出,广泛领域、多学科的知识应该被整合 在一起来 学习。尤其 在以自我 导向为主———如PBL教学模式的学习中,针对某个特定问题的处理时,学生更应学会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将不同学科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不断召回既往已经掌握的知识,从不同的集成源系统合并信息以应用于实践中。这种触类旁通的学习模式,更有利于透彻地了解问题,从而发展可靠的解决方案。这提示,若接受的是“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教育,学生在整合信息方面将会有更大的优势,有助于PBL学习成效的提高。

PBL结合“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开展存在必要性。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中,利用PBL基于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特点,进一步淡化各学科概念,真正实现机能与形态、生理与病理、宏观与微观、临床与基础之间的结合,有望培养出一批系统全面掌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扎实丰富并有能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高层次临床医务人员。

上一篇:投资非洲的行业选择下一篇:加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