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制分析论文

2024-07-08

可控制分析论文(精选7篇)

可控制分析论文 篇1

1概述

在未来的一些交通计划中, CDO已被公认为是最有潜力的操作理念之一。当前它也受到了强烈的关注, 主要是由于其使得如噪音以及燃料消耗的减少, 并且在一些机场通过试验也证明了这一点。虽然这一点很具有优势, 但是在下降过程中使飞机通过保持空转推力来实现与其他交通的分离是很困难的, 所以说在机场这样拥挤的空域终端来实现CDO的过程在操作上是有难度的。目前已提出了许多针对CDO的策略, 但观点基本相同, 只是在细节方面有些差别, 其基本可以总结为:两架飞机之间保持适当的空中间距, 使飞机在要求的时间内从下降起点 (TOD) 降落到一个会合点。而这个过程是通过基于时间的策略性交通控制进行操作的, 当然也就期望这种策略可以使得每架飞机在各自的要求时间内保持最小推力到达汇合点并且不发生任何冲突。然而, 根据以前的研究报告指出:基于时间的分离并不总能够实现特别是由于意外的风。为应对这种不利情况, “到达时间的可控性”概念就被提了出来, 以用来评估在下降起点可以达到多大的到达时间差。而在这项研究中, 是运用实际的飞行条件来进行分析到达时间可控性这个概念的, 其效果是通过降落空中交通管制仿真演示出来的。

2到达时间的可控性分析

2.1到达时间可控性的概念

到达时间可控性是指为达到最终的边界条件所需的最小和最大时间中最可能实现的时间差异, 而这个最终边界条件是指在3000英尺从其TOD的高度来定义的。由于存在最大和最小时间, 那么这之中就含有许多的飞行轨迹, 在这些飞行轨迹中就可能找到一条具有最大和最小飞行时间的轨迹。一条确定的CDO轨迹的飞行时间与最大和最小飞行时间之间会存在一个时间差, 而这个时间差就被视作可延伸或可缩小时间, 那么到达时间的可控性就是通过这种时间差来实现的。时间差变大就表示到达时间的可控性提高, 这样就会提升CDO的可行性。

2.2在TOD处的到达时间可控性

我们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对在TOD上的最佳到达时间可控性进行分析, 而这种数值分析是基于具有最大和最小到达时间的飞行轨迹所进行的。然而具有最大和最小飞行时间的飞行轨迹都是由马赫数限制和速度限制等所决定。最佳到达时间可控性Topt是由出自这些飞行轨迹的时间差所决定, 同时也包括巡航时间差, 如下所示:

这里的Tmax和Tmin是最大和最小飞行时间, 而TOD是指处于最大和最小时间轨迹的TOD之间的距离。从这个分析中便可获得最佳可控性如下所示:

间可控性的CDO轨迹 (a:校正空速与高度, b:距离与高度, c:真空速和高度时间历程, d:校正空速与高度时间历程, 蓝线:从TOD的最大和最小到达时间轨迹) 。

具有△Topt的CDO轨迹应具有如下的飞行时间:

计算结果可以解释为:具有这个飞行时间Topt的飞机在这条CDO轨迹上, 能够减少或延长由Topt所决定的到达时间。而当飞机在降落轨迹上发生延误时, 并且延误时间比Topt要小, 这样就使得飞机能够去追赶最初的时间表, 从而使飞行时间减少。由于Topt表示的是最佳到达时间的可控性, 那么用Topt来组成一些飞行轨迹就是可以实现的。那么通过不同的时间间隔来组成一些飞行轨迹并得到一个特别的飞行时间差就也可以实现。因此, 构成一条能保持一种确定到达时间可控性的轨迹甚至是在降落过程中都是很有可能的。

2.3降落过程中的到达时间可控性

具有到达时间可控性的飞机可以选择一条合适的CDO轨迹在要求的时间内到达TOD。但是这个过程中也必须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干扰或者时间的偏差, 因为这些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实现更准确的到达即控制到达时间, 就要求飞机在降落过程中通过保持空转推力来实现。为论证这种可行性, 同样是通过数值分析来找出这样的飞行轨迹, 这样的飞行轨迹必须要同时满足边界表1交通控制算法, 条件和可控性条件和实现飞行时间的控制。在这篇文章中, 分析的是从20000英尺和8000英尺高度的CDO轨迹。对于某一确定的高度, 它的最大和最小飞行时间是由位置和速度决定的。通过优化飞行时间, 可以得到从8000英尺和20000英尺高度的最大和最小时间飞行轨迹, 并且最佳的到达时间可控性分析如下所示: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在20000英尺的高度通过保持空转推力的情况下减少或者延长超过200秒的飞行时间是可以实现的, 也就是说具有较大的到达时间可控性。而与在TOD处和20000英尺高度的可控性相比较, 在8000英尺高度的飞行轨迹上的可控性就很小。通过对8000英尺和20000英尺高度的轨迹进行分析并连接展现在图1中的这些轨迹, 就得到降落轨迹过程中具有最佳到达时间可控性的最佳CDO轨迹。

3交通管制中到达时间可控性的效能

从前边的CDO轨迹分析中得出在到达过程中可以实现飞行时间的控制, 而怎样有效的实现飞行时间控制是通过交通控制仿真来进行研究的。

在交通管制仿真中, 假设所有的飞机在固定的间隔内都能按时间计划表到达机场。巡航和降落轨迹中都考虑到了会使飞机偏离预定的轨迹的一些干扰因素。由于在CDO轨迹上通过保持空转推力来减少飞行时间是可以实现的, 那么就可以提出一种充分利用飞行时间减少的一种交通管制策略。因此, 我们研究以下两种算法:a.所有飞机按时间表飞行在最小时间轨迹上, 而获取飞机间隔是通过在最大可延长时间范围内来延迟下一个飞行时间间隔来实现的。b.所有的飞机按时间表飞行在最佳到达时间可控性的轨迹上, 而飞机间隔的获取是在到达时间可控性内通过引导所有飞机跟上他们的时间表来实现。这些算法在图2中用图例进行说明。然而, 这种飞行时间的控制是在遇到估计不足的时间间隔时为获得居于下一个时间计划之前的飞机间隔而做出的。并且在这两种策略中, 为了实现所要求的飞行时间控制, 是通过以下两种情况来实现到达时间的评估和飞行轨迹的确定, 即: (1) 尽在TOD而 (2) 则在TOD和20000英尺的高度。表1中总结了这两种交通控制策略和条件的组合。交通控制仿真的结果都总结在表2中。通过对比A-1和B-1以及A-2和B-2的例子, 可以明确地得出基于运用飞行时间减少的控制时间表能实现延迟避免的交通管制。

4结论

在文章中, 已经得出到达时间的可控性是可以实现的, 这就依靠在CDO中通过保持空转推力来进行, 那么CDO轨迹的优化就也可以使用这种可控性来实现。而最佳的CDO轨迹的有效性是通过交通管制仿真来实现的。另外也得出可以构成一些CDO轨迹, 在这样的降落轨迹上不必有额外的燃料消耗并且可以控制到达时间, 这种CDO轨迹构成强化了交通的可控性和准确性。同时也表明在这项研究中展示出的交通控制算法能够实现更快的到达。所以得出结论:在这项研究中提出的CDO轨迹构成和降落交通管制算法可以实现延迟避免和准时的空中交通。

在这项研究中提出的飞行可控性是基于飞机能够沿着飞行包络线的限制来飞行这种假设来进行的, 理论上虽然可以, 但是实际操作中则是不切实际的。所以, 当前提出的概念用于实际中还需要未来做很多的工作。并且为得到一条能实现交通控制所需飞行时间的CDO轨迹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也必不可少。为进行交通仿真还应进行一些详细的调查和说明, 以论证这种交通控制概念。

摘要: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 到达机场的航班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保持更高的运行效率, 那么到达时间的可控性就成为更为关注的议题。CDO即连续下降操作, 使用具有最佳到达时间可控性的CDO轨迹不仅可以延长到达时间而且通过保持最小推力可以减少到达时间, 那么这样的CDO轨迹构成就为减少飞行时间的交通管制提供了可能。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和仿真证实了已提出的交通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所以, 运用这种交通控制策略的CDO能实现无延迟的空中交通和增强的到达时间的可预测性。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理,连续下降操作,到达时间可控性,飞行轨迹分析,交通管制

参考文献

[1]国际民航组织.连续下降操作 (CDO) 手册.国际民航组织文件9931, 2010.

[2]欧洲空中航行安全实验中心.飞机数据资料用户手册, 修订版3.7, 2009, 4.

[3]国际民航组织.所需导航性能所需授权程序设计手册, 文件9905, 2009, 10.

[4]特定的到达时间可控性进行飞行路径约束[J].航空杂志, 2010, 47 (6) :11-12, 2021-2029.

可控制分析论文 篇2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可控制分析

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各环节中较为重要的一环,也是比较的特殊的施工环节。与其它建筑材料不同的是,混凝土的生产场地就是建筑施工现场,由于施工现场复杂性及多变性的特点,影响了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建筑工程质量作为工程项目的核心,直接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运行。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工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进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可有效降低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及混凝土的使用成本,使建筑企业实现工程质量和利润的双重收益。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中,混凝土施工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较为特殊的环节之一,混凝土的整个生产过程都是在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进行的。施工现场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导致混凝土质量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增大了质量控制和管理的难度,对于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由于配合比例不当、搅拌不均匀、原材料计量不准等原因造成混凝土局部结构疏松,形成蜂窝状空隙。

(2)由于拆模是混凝土表面遭到破坏、模板拼接不严、混凝土失水过多、局部漏浆、振捣不实等原因所造成的混凝土表面缺浆及部分麻点、凹坑,形成粗糙面。

(3)由于混凝土砂浆分离、离析、严重跑浆、振捣不实等原因造成混凝土内部结构形成较大空隙和钢筋外露。

(4)由于收缩、沉降、温度应力、施工技术等因素导致混凝土内部形成垂直或水平的松散夹层。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可控性分析

1. 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施工环节,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浇筑按照自然流淌、水平封层、持续推移、斜向分段、一次到顶等施工流程进行。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应将原材料进行充分搅拌,浇筑过程中杜绝向混凝土中添加水分,如混凝土的质量不符合施工要求,应立即组织重新搅拌。混凝土浇筑施工应在初凝前进行,若浇筑过程中出现初凝现象,须将混凝土进行再次的强力搅拌,使混凝土恢复适宜施工作业的流动性。若浇筑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需严格控制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通常控制在2米以内。为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应准确把握混凝土施工的分层厚度,上下分层的浇筑时间间隔须控制在初凝时间内。由于混凝土施工是施工现场作业,因此要注意气象温度及天气变化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避免在气温变化较大情况下进行混凝土浇筑。

2. 混凝土振捣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为保证混凝土振捣施工的全面性和安全性,应在混凝土坡顶、坡中和坡角进行三道振捣。保证振捣器插入点的均匀,可采用行列式进行振捣器的均匀移动,避免漏振捣。混凝土拌合物振捣施工的方式主要有斜向振捣和垂直振捣两种。斜向振捣是指混凝土坡面与振捣器成40~50度斜角进行振捣;垂直振捣是指混凝土坡面与振捣器呈直角进行振捣。为实现理想的振捣效果,振捣棒插入混凝土表面应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并严格控制振捣器插入混凝土表面的深度和振捣器移动的间距,通常振捣器插入混凝土表面的深度应控制在50 mm内,振捣器移动的间距则应控制在400 mm左右。混凝土振捣结束后须在终凝前对其表面进行抹平。

3. 混凝土养护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水泥与水发生的水化反应,会使混凝土凝结、硬化。为避免混凝土凝结,缩短其硬化时间,需采取一定的养护措施使水泥充分水化。进行混凝土养护的方法通常为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定期洒水处理,使混凝土保持湿润状态,避免因风干、暴晒、干燥、寒冷等因素造成混凝土裂缝。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为保证如期交工,通常忽略混凝土养护这一重要环节,影响了混凝土施工整体质量。在混凝土施工时,气候温度的不同决定了养护起始时间的不同。若施工时最高气温大于25摄氏度,须在浇筑施工完成后6 h进行洒水养护处理;若施工时最高气温小于25℃,须在浇筑施工完成后12 h进行洒水养护处理;对于干硬性混凝土材料,须在浇筑结束后立即进行洒水养护。不同水泥材料所需要的洒水时间也存在一定差异,普通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搅拌制成的混凝土要求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 d,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要求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4 d。

4. 混凝土强度质量控制策略

混凝土强度是影响建筑整体强度、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是建筑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检验标准的必检指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其强度指标,通过质量实验,合理确定材料配合比,保证所拌制的混凝土符合质量要求、施工要求及技术指标。相关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或地方的混凝土施工标准进行施工作业,如发现错配、少配或漏配的混凝土材料应进行立即重新配置。因砂石含水量对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有一定影响,在混凝土实际生产和施工过程中应对砂石含水量进行预先测定,并根据数据结果进行材料用量的调整,提出符合施工要求、经济合理的混凝土配置方案。同时,现场施工人员应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强度和质量控制,若发现材料不符合混凝土生产及施工要求,应及时制定调整方案,确保对混凝土强度的控制和质量保障。

三、总结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是影响建筑主体质量的关键因素,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于混凝土施工,应严格遵循施工规范中明确的各项规定进行质量控制,混凝土的养护应按照施工作业标准执行,确保工程质量,使建筑企业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争取更多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章兴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8).

[2]徐伟强.试析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0(30).

[3]鹿斌.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9).

命运无法控制,性格却可掌握 篇3

瓦尔坦·格雷戈里安生活在伊朗贫困山区, 6岁时母亲不幸患病去世, 从此与祖母相依为命。由于战争和疾病, 祖母失去了所有的子女。虽然频遭命运的打击, 可老人家并未丧失生活的信心。她无法让外孙过上富裕的生活, 却给予了他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帮助格雷戈里安摆脱失去亲人的阴影, 祖母时常告诫他:“孩子, 有两件事一定要记牢。第一是命运, 那是你无法控制的;第二是你的性格, 那可是在你掌握之中的。你可以失去你的美丽, 也可以失去健康和财富, 但绝不能失去你的性格, 因为他是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的。”

格雷戈里安把祖母的这句话视为一笔精神财富, 从中吸取了足够的动力, 用以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经过孜孜不倦的努力, 他一步一个台阶地迈向人生高地, 后来成为美国布朗大学校长和卡内基基金会主席。●

可控制任何家电的无线蓝牙开关 篇4

这款名叫Avi-on的智能开关就可以实现大家的想法。Avi-on不仅是一款无线蓝牙开关, 同时更方便的是它可以直接贴在墙上。该开关通过蓝牙发射指令给接收器, 接收器连接在电器和插座之间, 通过这种方式控制灯的开关。不但如此, 如果被控制的电器是灯具, 还能通过滑动开关调节灯的亮度。接收器有室内和室外2种, 原理都是一样的。

当然, 除了用专用的开关控制外, 设备还提供使用手机控制开关的功能。手机只要安装专用App, 就能实现上述的所有功能, 目前该App支持i OS和Android平台。除此之外, 还能够实现定时开关, 控制供电时间等更复杂的功能。

可配置权限控制模型设计与实现 篇5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企业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 而企业对信息化的需要也推动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各式各样的信息管理系统也被广泛应用。只要是系统, 必然会面对不同层次的用户, 哪些用户能用哪些功能或禁止用哪些功能, 该问题就是用户权限控制。长期不变的权限控制对模型设计者来说, 并不困难。然而, 需要控制的权限不可能永远不变, 甚至会经常被增改。因此, 引入控制对象这一概念, 从而实现对权限的可配置性。

1 权限模型

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的权限模型类似, 该模型包含了用户、角色、部门和功能点,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了实现权限的自定义和灵活配置, 模型里增加了控制对象、控制对象类型组织和控制对象类型组织关系3张表。

1.1 主要模型设计

如图1所示, 下层是控制对象类型 (也可称“控制对象”) , 中间层是控制对象类型组织关系, 上层是控制对象类型组织。控制对象类型:某种独立的一类需要控制其权限的对象;控制对象类型组织:定义的一套配置权限体系, 一套体系在控制对象类型组织表中保存一条记录;控制对象类型组织关系:记录在同一控制对象类型组织下, 控制对象与控制对象之间的关系 (一个控制对象在同一体系下只能出现一次) 。

1.2 控制对象类型

控制对象是和面向对象[1]思想里的“对象”类似的一个概念。在面向对象思想里, 控制对象的定义是:首先根据客户需求抽象出业务对象;然后对需求进行合理分层, 构建相对独立的业务模块;再设计业务逻辑, 利用多态、继承、封装和抽象的编程思想, 实现业务需求;最后通过整合各模块, 达到高内聚、低耦合的效果, 从而满足客户要求。

这里所指的控制对象用不上多态、继承和封装等概念, 只是对一个要被控制权限的事物的抽象定义。比如:省份、地市和通信局 (站) [2] (以下简称“局站”) 等这些都可以被定义为一个控制对象, 也可以说是对应系统里的一个实体表或表的一部分。这些控制对象以一条记录的形式存放在控制对象类型表中。

控制对象是抽象权限控制的最小颗粒。

1.3 控制对象类型组织

控制对象是一种独立的没有和其它控制对象发生任何关系的独立概念。信息系统的权限需求很少, 只是单独去控制某一控制对象 (这种情形对于简单的权限管理也是存在的) 。大多数情况下, 会把不同的控制对象通过上下级的方式关联起来, 而控制对象类型组织并不关心它们之间的关系, 只关心哪几个控制对象在该组织下, 最后给它定义一个名字而已。好比把香蕉、苹果和梨子放到一个篮子里, 把苹果和西瓜放到另一个篮子里, 这里“篮子”就是控制对象类型组织, 也可以叫权限体系。现实的权限管理中, 一个控制对象有可能在不同的权限体系被控制。

如图2所示, “区域”、“子区域”和“局站”是3个不同的控制对象, 把它们归类到一起叫“空间资源”, 即一个控制对象类型组织。

在“空间资源”这一控制对象类型组织下将“区域”、“子区域”和“局站”3个控制对象组合成树的形式。

1.4 控制对象类型组织关系

控制对象类型组织关系是指把一个控制对象类型组织下的控制对象按上下级关系组合起来。如图2所示, “子区域”这个控制对象将其挂到“区域”这个控制对象下, “局站”挂到“子区域”下。在“空间资源”这个控制对象类型组织中, “区域”下有“子区域”, “子区域”下是“局站”。这样就完成了控制对象类型组织关系的建立。

2 配置工具和实例

2.1 配置工具说明

工具界面中, 中间是控制对象的列表, 右边是控制对象的操作界面, 左边是配置控制对象关系的操作界面。在配置过程中, 先建立若干控制对象, 再在左边建立若干控制对象组织, 也即每棵树的根。左边的控制对象组织有空间资源, 权限管理员可将右边的单个控制对象拖动到左边的树上, 实现对权限体系的配置。

2.2“空间资源”控制对象类型组织配置过程

(1) 定义控制对象。定义“区域”、“子区域”和“局站”是3个控制对象到“控制对象类型”表中。

(2) 定义控制对象类型组织。在控制对象关系树中加入一个节点“空间资源”。

(3) 组合控制对象到控制对象类型组织。将控制对象“区域”拖到“空间资源”下, 再将“子区域”拖到“区域”下, 最后将“局站”拖到“子区域”下。

通过以上3个步骤, 即可完成对“空间资源”这一权限体系的建立 (见图2) 。在后续的赋权和鉴权操作中, 始终将以该体系为依据。

3 控制对象实例和赋权

3.1 控制对象实例

通过以上控制对象、控制对象类型组织和控制对象类型组织关系, 组建起一个权限体系。但这只是一个模型, 要赋予用户或角色具体权限, 就需将抽象控制对象实例化成具体的记录, 给它一个具体的名字。比如:“区域”这个控制对象在给用户赋予权限时, 是以“武汉市”的形式, “子区域”记录的形式有“江岸区”、“江汉区”、“武昌区”和“洪山区”等。实例化过程是控制对象关联系统其它实体表或表的一部分的过程。上述关联, 在控制对象建立时, 就已完成。

有些权限需求不用实例化, 也即这样的权限体系不用控制得太细。因此, 控制对象实例化本质是权限进一步细化的过程。

3.2 控制对象实例赋权给用户或角色

最终这些实例化的记录都要对应到用户或角色, 即对用户或角色赋权, 并用另外一张“控制对象实体”表来记录这些数据。这张表记录了完整的权限数据, 且表的数据量极大。

为了减少这张表的数据量, 应该在权限记录上优化记录方式。比如, 一个节点下面的实例化数据是全选的权限, 就只记录这一个节点, 无需记录该节点下所有节点。

4 结语

在该设计中, 将功能点或菜单权限单独做了权限控制, 没有把它列入到控制对象中去, 是因为它相对固定, 不经常变化。当然, 统一纳入一套控制对象权限体系是最为直观和清晰的, 但面对不同的权限需求, 设计者应灵活运用, 确保设计最优。本文提出了权限可配置性思想, 其核心是通过组合控制对象, 快速和灵活地搭建出权限体系。

参考文献

[1]刁成嘉.面向对象技术导论:系统分析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内部控制信息可理解性研究 篇6

2002 年,美国颁布了《萨班斯- 奥克斯法案》,该法案致力于加强会计行业监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大公司的会计责任以及会计欺诈的惩罚力度等方面,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要求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效率负起责任。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相对不够成熟,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传递公司相关生产经营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另外一方面也有助于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并对自身的投资风险做出判断,进而做出科学决策。2008 年5 月,财政部联合五部委颁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由于上市公司存在自利意图,可能会利用内部控制信息来影响投资者决策,那么不得不让我们思考的是应该如何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现有相关研究大多关注如何设计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内部控制有效性问题,我们认为,作为内部控制信息不论是其否真实,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信息应该被投资者理解,试想一个即便是真实可靠的信息若不能被信息受众所理解,那也失去了披露信息的原本意图。

一、内部控制信息可理解性的文献综述

袁毓林(1996)强调,对于语言理解来说,认知过程的主要环节是语义的记忆和利用知识进行语义推导,从而从语言形式上获得正确的语义解释。例如,当谈到酒很淡时,通常会有两种解释,即酒味很淡或者酒的颜色很淡,但通常情况下,认知主体会认为酒很淡强调的是酒味很淡。但反过来,谈到说酒的颜色很淡的时候不可以直接省略为说酒很淡。袁毓林将这种现象归结为语义理解与语言文本成分省略性的不平行性(也即缺省推理),若要获得合理的解释必须从语义记忆和语义推到的方式两方面来进行。李晓东(2009)认为,评价会计信息的句法关系就是评价会计信息技术规范构成的有效性,即暂不论观点真假与否,而是强调句法关系本身。戈弗雷(1998)也指出:“许多会计理论在其语义关系中都会出现不足之处,我们必须满足于目前的模糊对应原则。”

除了内部控制信息文本句式会影响内部控制信息的传递,考虑到认知主体的能动性,认知语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Sperber、W ilson(1986)认为,用户对外界的认识与理解是以概念形式储存于头脑中,由此形成用来处理新信息的认知语境。他们认为,认知语境包括诸如用户背景知识、交互知识、经验知识等各方面知识,其最大的特点包括两个基本方面:(1)模糊性,即信息传递者和信息受众可能无法达成信息共识;(2)不确定性,即信息受众在获取某一信息之前,对其有多种可能性的解释以致无法判断。Hall(1976)将语言的实际运用区别为高情境和低情境。他分析得出,相比较低情境,在高情境文化中,许多言语意义不能够表达大部分意欲传递的信息,而仅仅只能传递部分信息。

二、内部控制信息理解偏差影响因素分析

(一)自利性归因与内部控制信息理解偏差

所谓自利性归因是指人们试图将个体的行为或者归结为内部原因(例如个人的能力),或者归结为外部原因(例如人们所处的情境)。短期来看,自利性归因行为可能使得内部控制信息受众盲目乐观评价公司实际业绩水平,为公司和管理层带来一定的好处。但长远来看,自利性归因终究是故意掩盖了公司存在的问题,一旦被投资者觉悟,投资者便会对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持高度怀疑的态度,甚至对于公司相关真实的业绩也会持保留态度,也即由于公司自利性归因行为,可能使得真实业绩也会被投资者低估,造成内部控制信息的全面扭曲。

(二)内部控制信息受众的个体知识与内部控制信息理解偏差

个体是通过各种层级的认知过程来获取知识的,而不同的认知过程可能会产生不同类型的知识。这种认知过程和知识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也即认识过程会产生个体的知识,而这种知识会在进一步的认知过程中提升认识水平。但是其前提是在互动认识过程中这种知识是完美的,可是现实情况并不能保证无论是先天的知识还是后天习得的知识的正确性。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个体知识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异化认知水平。

(三)内部控制信息受众的个体约束与内部控制信息认知偏差

在认知能力中,个体除了受到选择集、信息集、价格和时间等约束,还受到包括有限计算能力、有限感知和记忆、有限自控能力和有限自觉意识等“认知约束”的限制。个体的选择行为不仅仅要符合显性的物质效益成本约束,也要符合隐形的心理账户的认知收益成本约束。Bruner和Postman曾经提出“人们看到的就是想看的”心理效应,说明个体一定程度上总是按照自己的个性倾向去认知事物,即使有些事情存在,但也会由于不符合人们的个体意志而选择“视若无睹”。

三、内部控制信息需求者认知偏差的纠错策略

内部控制信息需求者对内部控制信息的认知状态至少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受到个体自身的认知结构的约束;另一方面是受到内部控制信息的供给状态的影响。由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纠正内部控制信息用户的认知偏差。

(一)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应制度和政策

其途径包括: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管制。我们知道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具有自我服务意图,所以,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来让上市公司提供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信息。这时,相关法律规定要求的高低就直接关系到市场上内部控制信息质量的高低。?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技术,提高内部控制信息中介的信息传递效应,引入内部控制信息传递对抗机制,鼓励不同内部控制信息内涵解释的报告的披露。

(二)提高内部控制信息的供给量,并就内部控制信息供给质量提出更好的要求

其途径包括:在内部控制信息服务活动中构建信息需求者对内部控制信息内容认知所采用的方法应当适应人的信息感知与加工能力特征,充分利用信息需求者既有的知识经验和内在的认知能力,比如,根据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认知风格,要求会计信息供给者把内部控制信息语义用图形化的方式展现。加强内部控制信息供给者的职业道德感,要求信息供给方提供较高可读性的内部控制信息,甚至对于比较隐晦的专业术语应该给出专门的解释。

(三)提高内部控制信息需求个体的认知水平

其途径包括:加强信息需求者的学习。终身学习有助于唤醒信息需求者的个体意识,也有助于信息需求者对差异化处理的分析能力。提供跨文化信息交流。可组织专门的信息需求者面对面的交流讨论,并特别介绍一些社会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跨学科的知识,提升信息需求者运用新知识、新方法理解内部控制信息的能力。

摘要:内部控制信息质量对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但内部控制信息供给者的自我服务和内部控制信息受众的认知欠缺一定程度上阻断了信息的有效传递,使得投资者出现了信息认知偏差,影响了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基于内部控制信息是否可以被投资者理解的视角,提出内部控制信息需求者的认知偏差这一现状,并分析了造成这种认知偏差的因素,进而提出了优化措施。

可控制分析论文 篇7

研究的重点是一种名为Foxp3+Tregs的免疫细胞亚型。人们已知Tregs (T-regulatory) 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 但它以减弱对肿瘤的免疫反应为代价。“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 以某种方式减弱Treg的功能, 允许抗肿瘤反应, 又不会引发自身免疫反应。”研究负责人、费城儿童医院移植免疫学分部医学博士韦恩·汉考克汉考克说。

研究显示, 抑制酶p300能影响另一种名为Fox3的蛋白质的功能, 这种蛋白在控制Tregs的生物性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发现, 如果删除小鼠体内表达p300的基因, 就能安全地减弱Treg的功能, 限制肿瘤生长。而且, 用一种能抑制p300的药物在正常小鼠身上也能影响p300和Tregs功能, 与删除基因的效果相同。

上一篇:老年大学教学管理工作下一篇:高职体育启发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