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启发式教学

2024-07-08

高职体育启发式教学(通用11篇)

高职体育启发式教学 篇1

高职教育以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 把培养学生掌握从事职业岗位 (群) 所需的技术、技能作为主要的培养内容, 主要是培养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采用多种方式, 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体育课教学中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法, 都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 我们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 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各种身体练习紧密结合, 才能较快地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与技能, 收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

一、“启发式”高职体育教学的概念认识

1.“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就是现代化的体育教学思想, 它是针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的不足和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而提出的。内容是:体育教学要从传统的体育知识技能中, 以灌输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的体育教学;从体育教学的生物、社会、教育、心理方法等多重原理出发, 注重不同年龄段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兴趣以及体育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培养;把握好学生的主动性、差异性、潜在性、民主性、全体性原则。

2.“启发式”教学概念。“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出发, 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 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平衡, 不断激发他们对新的认知的需要, 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 从而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3.“启发式”教学必须坚持的原则。长远效益原则。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强调技术的规范性和竞技性, 注重学的眼前效益;而“启发式”教学不仅着眼现在, 而且放眼未来, 它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影响学生终身的体育态度和行为, 为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科学合理原则。“启发式”教学不等同于“放羊式”教学, 学生仅凭兴趣和爱好出发,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启发式”教学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模式程序必须设计合理, 组织、教法灵活巧妙, 符合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 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符合适当负荷的运动规律。学生为主原则。“启发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为基础的, 整个教学活动应围绕着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来展开, 教师是配角, 起主导作用, 学生是主角, 起主体作用。

二、“启发式”高职体育教学设计

1.兴趣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 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 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可采取:直观启发, 从学生感性认识出发, 运用熟悉的知识和具体的动作给学生以演示和示范, 引起联想, 加深思考, 促使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促使学生发现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启发, 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所要学习的主要技术原理,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开拓思路和主动地探索问题, 获取知识, 掌握技能。教学过程的主线就是问题的启发, 教师提出或引导学生发现他们在比赛和练习中的问题, 启发学生积极开拓思路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主动性培养。所谓主动性, 是指人在完成某项活动的过程中, 来源于自身并驱动自己去行动的动力的强度。可采取:练习启发, 练习富于启发性, 就可以避免盲目地尝试练习, 提高练习效果。练习方式多样化, 本身就是一种启发, 练习新异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教学任务、目的、要求, 辅以辅助练习、诱导练习、组织竞赛等都是练习启发的有效形式。游戏是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内容, 合理的选择游戏, 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启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一些技术动作的启示。例如选择配合基本教材为辅助练习的游戏迎面接力跑, 使学生在游戏中体会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和途中跑的动作。

3.积极性培养。与主动性紧密相连, 积极性是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表现。也是人内在潜力的一种外在发挥。可采取:比喻启发根据类比推理的逻辑方法, 引导学生认识事物, 掌握技能, 它能借助联想的思维形式去理解新知识和新技术原理。一个恰当贴切的比喻能沟通各个孤立的表象, 使之建立联系。如用“鞭打”来比喻投掷标枪的出手动作, 用“电流”来比喻投掷实心球的用力顺序, 用“弯弓搭箭”、“离弦之箭”来比喻短跑的起跑动作过程等。对比启发, 用互相联系的知识或技能, 进行正反比较和新旧对比启发, 通过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深入分析, 加深学生的理解。

4.终身性培养。所谓终身体育, 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可采取:游戏启发, 游戏是体育教学与训练的主要内容, 合理地选择游戏, 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启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一些技术动作的启示。评价启发, 正确而适时地运用表扬、鼓励和批评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尊心, 而且对他们学习情感起调节作用, 即产生“胜不骄, 败不馁”的积极情感反应。情感启发, 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 能直接对认知产生影响并与学习动机、兴趣、信念、内驱力等有极度密切的关系。体育教学中存在大量触发学生情感的因素, 教师必须适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情感引导。

三、结论及建议

结论 (1) :“启发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不仅可行, 而且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体育教学, 其关键在于教案编写的合理设计、对教学大纲理解和项目熟练的掌握以及教师教学教法的正确运用。

结论 (2) :启发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运用, 不但能使学生学习动作技术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循序渐进, 更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使学生在愉快的体育活动中掌握动作技术要领, 学会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 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建议 (1) :高职体育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要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到体育教学中来, 科学合理地运用“启发式”教学, 合理设计体育教案,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建议 (2) :体育教师要积极深入地探索“启发式”教学模式, 科学合理设计课程教案, 使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使学生在愉快的体育活动中掌握动作技术要领, 学会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 全面地提高学生素质,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摘要:“启发式”的体育教学能让学生较快地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与技能, 收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以达到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为健康工作提供保障。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积极性,兴趣

参考文献

[1]陈霞.浅谈“启发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6, (3) .

[2]赵根全.启发式教学在体育课中的应用与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1999, (6) .

[3]陈烨.浅析“启发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 2007, (02) .

高职体育启发式教学 篇2

摘要:“启发式”教学模式是现代教学中先进的教学模式之一,成功地运用“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从“要我学”到 “我要学”的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这种教学模式在诸多学科教学中已普遍被教师接受并运用,但是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但大多数的体育教师认为它与“精讲多练”的教学要求相互矛盾,因而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因此“启发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可不可行成了近年来体育教学改革中重大攻关课题。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体育健康 终身体育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学校体育教学要从传统的体育知识技能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教学;以体育教学在生理、卫生、心理、社会、教育、教学方法等多重原理为基础,注重不同年龄段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体育兴趣以及体育价值观念的培养,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把握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个体差异性、潜在性、民主性、群体性原则。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是体育教师作好组织、启发、引导,让学生真正处于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达到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教学尝试及实际运用“启发式”教学,使我认识到了“启发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优越性,就此教学模式谈一谈我的体会。

一、“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启发”性教法

体育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意味着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忽视,因此在体育

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者和学者的两个积极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突出,那么对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求越高,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得如何,关键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怎样,因为教学的一切活动主要都是由教师来设计并执行的。如果教师的教法单一或运用不当,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会削弱,“启发式”模式的性质则会改变,成了“放羊式”教学。因此,体育教师在按照 设计程序进行“启发式”模式教学时一定要掌握多种“启发”性教学法,并学会合理运用。就实际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和运用时机的体会。

1.1 直观启发

从学生感性认识出发,运用熟悉的知识和具体的动作给学生以演示和示范,引起联想,加深思考,促使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利用挂图、运动图片、完整与分解示范、幻灯片,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化,化静为动,做到图文并茂、形声结合。利用flash的动感画面启发学生动脑想象,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学习。例如:跳远教学中的落地缓冲,就可以用车轮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把车轮想象为无数个点组成,那么车轮着地的顺序为点1,点2,点3…….,因此,在跳远的落地时,脚的着地顺序是关键。

1.2 提出问题启发

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所要学习的主要技术原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开拓思路和主动地探索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例(1):前滚翻教学,老师提问:“请同学们想想,方砖和足球在力的作用下,哪个容易滚动?”,学生马上会回答足球容易滚动,此时,老师可因势利导地指出:“我们学习前滚翻时要把自己的身体团成圆的。”,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问题的及时提出则可以一步步启发学生积极开拓思路和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可以利用具体的实物来形容事理,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目标。

1.3运用形象的比喻启发

根据类比推理的逻辑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事物,掌握技能,它能借助联想这一思维形式去理解新知识和新的技术原理。一个恰当妥切的比喻就能沟通各个孤立的表象,使之建立联系。如用“鞭打”来比喻投掷标枪的出手动作;用“弯弓搭箭”,“离弦之箭”来比喻短跑的起跑教学过程等。可以用实物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如用“皮筋”、“弹弓”、“竹竿”等来比喻投掷项目中的“背弓”。

1.4 参照对比启发

用互相联系的知识或技能,进行正反比较和新旧对比启发,通过同中求异和

异中求同的深入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体育教学中常用概念对比,观察对比,

视觉与动觉对比,以及对象与背景对比等方法来加强教学效果。学生注意观察那些动作技术好的同伴所做的动作,并观察他们的动作与自己动作的区别,分析同伴完成动作的正确原因,通过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

1.5 练习启发

练习富于启发性,就可以避免盲目地尝试练习,提高练习效果。练习方式多样化,本身就是一种启发,练习新异刺激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练习中根据教学任务、目的、要求,辅以辅助练习、诱导练习、组织竞赛等都是练习启发的有效形式。游戏是体育教学与训练的主要内容,合理的选择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一些技术动作的启示。如选择配合基本教材为辅助练习的游戏(例:迎面接力跑,使学生在游戏中体会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和途中跑的动作)。

二、与传统体育教学相比较的优越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强调技术的规范性和竞技性,而“启发式”教学不仅着眼学生的现实健康,而且放眼于学生的体育运动潜力的发展。它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方式、方法影响学生的体育认识、态度和行为,为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意识和能力上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传统体育教学过程存在的不足,依据“启发式”教学的指导思想。在设计教学程序上,首先要体现主体性教学的思想,即在教师的组织、启发、指导下突出了学生自主学练过程,为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了学练的空间和时间;其次,必须符合认知、技能和情感的发展规律,使学生自主学练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并针对学生自主学练能力,匹配相应的启发性教学方法。最后,教师在学生的整个学练过程中起主导、辅助引导作用,不能忽视教师的组织、启发、指导、激励作用。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相比较。通过在教学实验的尝试,试验结果证明了 “启发式”教学模式程序所设计的是科学合理的,它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三、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

(1)“启发式”教学模式在现代体育教学中不仅可行而且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操作关键在于模式程序的合理设计以及教师教法的正确

(2)启发式教学模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合理恰当的运用不但使学生学习动作技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更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愉快的体育活动中既掌握了动作技术要领,学会了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又发展了智力和创造力,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3)“启发式”教学要求体育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要求体育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平衡,不断激发他们对新的认知的需要,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目标。要积极广泛探索现代化的体育课堂教学新模式,设计出更多,更科学合理的模式程序,以推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职体育启发式教学 篇3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3-0117-01

1“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就是现代化的体育教学思想,它是针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的不足和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而提出的。内容是:体育教学要从传统的体育知识技能灌输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的体育教学;从体育教学的生物、社会、教育、心理方法等多重原理出发,注重不同年龄段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体育兴趣以及体育价值观念的培养;把握好学生的主动性、差异性、潜在性、民主性、全体性原则。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起组织、启发、引导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积极性,动其主观、促其对体育之自觉,达到身心全面发展,并从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改变单纯用心率、密度等生理学指标来评价任何体育课的思想。

2“启发式”教学概念

“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平衡,不断激发他们对新的认知的需要,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任务。

3“启发式”教学必须坚持的原则

3.1长远效益原则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强调技术的规范性和竞技性,注重学生的眼前效益,而“启发式”教学不仅着眼现在,还放眼未来,它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影响学生终身的体育态度和行为,为学生终身体育在意识和能力上奠定良好的基础。

3.2科学合理原则

“启发式”教学不等同于“放羊式”教学,学生仅凭兴趣和爱好出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启发式”教学要遵循科学合理原则:模式程序的设计合理,组织、教法灵活巧妙,符合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适当负荷的运动规律。

3.3学生为主原则

“启发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为基础的,整个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来展开,教师是配角,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角,起主体作用。

4“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程序设计

针对传统体育教学过程存在的不足,依据“启发式”教学的指导思想,坚持上述的三个原则,提出教学过程的结构模式。

5“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启发”性教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和运用时机:

5.1直观启发

从学生感性认识出发,运用熟悉的知识和具体的动作给学生以演示和示范,引起联想,加深思考,促使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利用掛图、运动图片、完整与分解示范、幻灯片,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化,化静为动,做到图文并茂、形声结合。如组织学生看篮球教学录像,目的就是要引起学生联想,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5.2问题启发

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所要学习的主要技术原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开拓思路和主动地探索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技能。

5.3比喻启发

根据类比推理的逻辑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事物,掌握技能,它能借助联想这一思维形式去理解新知识和新的技术原理。一个恰当妥切的比喻就能沟通各个孤立的表象,使之建立联系。

5.4对比启发

用互相联系的知识或技能,进行正反比较和新旧对比启发,通过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深入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体育教学中常用概念对比、观察对比、视觉与动觉对比,以及对象与背景对比等方法来加强教学效果。

5.5练习启发

练习富于启发性,就可以避免盲目地尝试练习,提高练习效果。练习方式多样化,本身就是一种启发,练习新异刺激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练习中根据教学任务、目的、要求,辅以辅助练习、诱导练习、组织竞赛等都是练习启发的有效形式。游戏是体育教学与训练的主要内容,合理的选择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一些技术动作的启示。

“Heuristic” Teaching Mode In sports Teaching

Chen Yong

Abstract: This text has described guidelines, teaching concept, principle, design program, “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 of the “heuristic teaching mode” in sports teaching.

启发式体育教学浅析 篇4

1 启发式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法的区别。

1.1 传统的体育教学法一般是受前苏联教

育思想和理论体系的影响, 主要是以技术、技能教学为主的教学过程体系。笔者认为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的弊端在于教学过程, 是以体育动作技术形成为重点, 只以传授动作技术和某些身体素质的提高为主, 进行重复练习达到巩固定型和提高运动素质的目的。而启发式教学主要以动作技术形成的过程为重点, 以体育实践活动为主要手段, 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 竞争意识、集体观念、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1.2 传统体育教学的评价主要是以学生排

队整齐安静、听话、有秩序, 时间安排合理的就是好课, 对学生只是根据掌握运动技术动作的程度, 某一运动项目的成绩好差来评价, 这种评价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启发式教学的评价则以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 如何帮助学生去认识动作的形成原理, 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其他学科知识的渗透, 而对学生则以学生对动作原理的认识及自我锻炼意识 (包括自觉性、积极性) 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

在启发式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教师认真指导, 过程中不是教学生只学会某一个动作, 而是教学生怎样去学

3.2 要吃透教材, 熟悉每一个动作的原理, 并明确这一动作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密切联系。

如:中长跑教学中教师应利用生物理学力学的生理学, 解剖学等的原理分析跑的动作与身体姿势, 分析呼吸在跑的过程中对身体机能的作用等重要因素, 让学生明确怎样跑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3.3 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生理、认识水平和

个体差异, 贯彻“因地制宜, 因人而异”的原则, 确保全体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4 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

4 保留时间和空间, 引导学生敢于表现

4.1 引导学生选择教学内容。

学校的教学内容从来就是教师制订安排的, 教师在教学安排时往往忽略了学生的需要, 总是依照自己的想法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很少去考虑学生是否喜欢?于是我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一起选择体育学习内容, 一起制订体育教学进度, 在备课前我先听取学生的意见。因此, 在课堂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平时由于身体素质差而害怕运动的学生也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来, 因为他们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使得原本枯燥的体育课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4.2 启发学生敢于创新。

创新的关键是突破, 就是要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 突破老师给予的思维定势, 创造出新的认识、新的思考、新的结论。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强迫是最糟糕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自己去重新掌握、重新建立和重新发现真理”。他提示我们, 让学生学会学习, 而不是被动接受, 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在上“玩泡沫板”一课时, 在课的最后“创造发展”环节, 我抓住想象这一最有力的教学因素, 满足学发现开始, 向更高层次的自我提高前进, 正是运动技能学习场景所具有的促使自我意识形成的因素。第三是群体的约束。促使个性能够积极的进行自我提高的动力。在体育教学中, 我主要采取了下列方法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第一, 设定阶段目标。我们可以把体育课的总目标设定为多个中间层次的目标, 每个中间层次的目标又可分为若干具体的目标。这样使学生能够循序的去实现目标。当达到一个具体目标时, 又有一个新的目标摆在前面, 从而唤起学生不断的向更高目标进去的愿望。第二, 采用练习———测验———比赛的循环方式进行体育课的教学。首先从练习开始, 经过模拟测验, 练习比赛, 最后以正式比赛或测验结束的程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第三, 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参加到教学计划的制定, 教学过程的组织等活动。在每次课都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自由练习, 从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第四, 在体育课教学之外, 要建立健全各种体育兴趣小组, 组织相关的竞赛活动, 提供学生个性特长展示的机会, 从而使学生向更高目标前进。

在体育教学中, 应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学生的整体素质, 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 笔者认为, 启发式教学法对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院教师。

高职体育启发式教学 篇5

一、"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启发"性教法

体育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意味着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忽视,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者和学者的两个积极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突出,那么对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求越高,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得如何,关键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怎样,因为教学的一切活动主要都是由教师来设计并执行的。如果教师的教法单一或运用不当,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会削弱,"启发式"模式的性质则会改变,成了"放羊式"教学。因此,体育教师在按照 设计程序进行"启发式"模式教学时一定要掌握多种"启发"性教学法,并学会合理运用。就实际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和运用时机的体会。

1.1直观启发

从学生感性认识出发,运用熟悉的知识和具体的动作给学生以演示和示范,引起联想,加深思考,促使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1.2 提出问题启发

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所要学习的主要技术原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开拓思路和主动地探索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例:前滚翻教学,老师提问:"请同学们想想,方砖和足球在力的作用下,哪个容易滚动?",学生马上会回答足球容易滚动,此时,老师可因势利导地指出:"我们学习前滚翻时要把自己的身体团成圆的。",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问题的及时提出则可以一步步启发学生积极开拓思路和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可以利用具体的实物来形容事理,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目标。

1.3运用形象的比喻启发

根据类比推理的逻辑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事物,掌握技能,它能借助联想这一思维形式去理解新知识和新的技术原理。一个恰当妥切的比喻就能沟通各个孤立的表象,使之建立联系。如用"鞭打"来比喻投掷标枪的出手动作;用"弯弓搭箭","离弦之箭"来比喻短跑的起跑教学过程等。可以用实物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如用"皮筋"、"弹弓"、"竹竿"等来比喻投掷项目中的"背弓"。转贴

二、与传统体育教学相比较的优越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强调技术的规范性和竞技性,而"启发式"教学不仅着眼学生的现实健康,而且放眼于学生的体育运动潜力的发展。它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方式、方法影响学生的体育认识、态度和行为,为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意识和能力上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传统体育教学过程存在的不足,依据"启发式"教学的指导思想。在设计教学程序上,首先要体现主体性教学的思想,即在教师的组织、启发、指导下突出了学生自主学练过程,为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了学练的空间和时间;其次,必须符合认知、技能和情感的发展规律,使学生自主学练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并针对学生自主学练能力,匹配相应的启发性教学方法。最后,教师在学生的整个学练过程中起主导、辅助引导作用,不能忽视教师的组织、启发、指导、激励作用。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相比较。通过在教学实验的尝试,试验结果证明了 "启发式"教学模式程序所设计的是科学合理的,它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三、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

(1)"启发式"教学模式在现代体育教学中不仅可行而且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操作关键在于模式程序的合理设计以及教师教法的正确

(2)启发式教学模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合理恰当的运用不但使学生学习动作技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更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愉快的体育活动中既掌握了动作技术要领,学会了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又发展了智力和创造力,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3)"启发式"教学要求体育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要求体育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平衡,不断激发他们对新的认知的需要,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目标。要积极广泛探索现代化的体育课堂教学新模式,设计出更多,更科学合理的模式程序,以推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基于“启发式”方法的体育教学 篇6

一、"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启发"性教法

体育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并不意味着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忽视,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者和学者的两个积极性。

1.1直观启发

从学生感性认识出发, 运用熟悉的知识和具体的动作给学生以演示和示范, 引起联想, 加深思考, 促使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利用挂图、运动图片、完整与分解示范、幻灯片, 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 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化, 化静为动, 做到图文并茂、形声结合。利用flash的动感画面启发学生动脑想象, 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进行学习。例如:跳远教学中的落地缓冲, 就可以用车轮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把车轮想象为无数个点组成, 那么车轮着地的顺序为点1, 点2, 点3……., 因此, 在跳远的落地时, 脚的着地顺序是关键。

1.2提出问题启发

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所要学习的主要技术原理,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开拓思路和主动地探索问题, 获取知识, 掌握技能。问题的及时提出则可以一步步启发学生积极开拓思路和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 还可以利用具体的实物来形容事理, 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 完成教学目标。

1.3运用形象的比喻启发

根据类比推理的逻辑方法, 引导学生认识事物, 掌握技能, 它能借助联想这一思维形式去理解新知识和新的技术原理。一个恰当妥切的比喻就能沟通各个孤立的表象, 使之建立联系。如用"鞭打"来比喻投掷标枪的出手动作;用"弯弓搭箭", "离弦之箭"来比喻短跑的起跑教学过程等。可以用实物来启发学生的想象, 如用"皮筋"、"弹弓"、"竹竿"等来比喻投掷项目中的"背弓"。

二、与传统体育教学相比较的优越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强调技术的规范性和竞技性, 而"启发式"教学不仅着眼学生的现实健康, 而且放眼于学生的体育运动潜力的发展。它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方式、方法影响学生的体育认识、态度和行为, 为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意识和能力上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传统体育教学过程存在的不足, 依据"启发式"教学的指导思想。通过在教学实验的尝试, 试验结果证明了"启发式"教学模式程序所设计的是科学合理的, 它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三、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

(1) "启发式"教学模式在现代体育教学中不仅可行而且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操作关键在于模式程序的合理设计以及教师教法的正确

(2) 启发式教学模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合理恰当的运用不但使学生学习动作技术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更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使学生在愉快的体育活动中既掌握了动作技术要领, 学会了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 又发展了智力和创造力, 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3) "启发式"教学要求体育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 要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要求体育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出发, 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 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平衡, 不断激发他们对新的认知的需要, 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 完成教学目标。要积极广泛探索现代化的体育课堂教学新模式, 设计出更多, 更科学合理的模式程序, 以推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摘要:“启发式”教学模式是现代教学中先进的教学模式之一, 成功地运用"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是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启发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7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体育教学,应用

一、启发式教学简介

启发式教学在我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有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的, 在《论语》中记载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演进而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 启发式教学已经被引用到素质教学当中, 要求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并重, 从而通过启发式教学来推动学生全面的发展。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按照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实际情况, 遵循教学和学习的客观规律,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 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互动, 进而不断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从而很好的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二、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一) 适切性

适切性是启发式教学中首要特点, 所谓的适切性指的是在进行启发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 包括智力水平、知识储备、心理素质和知识接受能力, 启发式教学的内容要适合所教学生的特点。也就是说启发式教学要从实际出发, 以学生为主体, 遵循教和学的科学规律进行教学。启发式教学的适切性要求, 凡事不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征以及学生认知、能力和个性等诸多方面的特征时, 所有的教学内容必将是不科学不和谐的。

(二) 主体性

所谓的主体性, 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智力思考,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的学习过程中, 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启发式教学的主体性中, 可以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觉性得到很好的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主动性就是引导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塑造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进提高教学质量。

(三) 互动性

所谓的互动性, 不难理解, 就是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进行相互的作用和相互的配合一起参与到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但是注意的是, 互动性不是简单机械式的互动和肤浅的双向信息交流, 它是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真正需要而进行的信息交流, 不是盲目的没有目标性的。另外, 互动性是老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而不是简单的将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另外, 在启发是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削弱老师的作用, 因为没有老师的“启”就不会有学生的“发”, 教师是启发式教学的引导者, 为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创造条件。

三、启发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启发式教学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 建立起正确的学生观,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同时老师要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创造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 从而给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创造合适的学习环境, 另外, 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特异性, 充分考虑到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接受能力, 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在体育的学习中让学生学习到体育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体育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有着很多的方式和方法。

(一) 演示启发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的科目的重要一个特点就是体育技能的学习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来传授体育技能。通过演示, 将体育技能生动形象而且直观的传授给学生。

(二) 提问启发

提问启发是启发式教学中最常见的方式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问题提问, 进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三) 对比启发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由于体育技能的复杂性以及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性, 在学习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动作。教师可以将这些经常出现的错误动作为例子与正确的动作进行比较, 让学生主动的发现总结错误动作与正确动作之间的区别, 分析错误动作出现的原因, 进而通过对比可以针对性的改正动作。另外, 对比启发可以让学生清晰的认识自己的动作, 通过对比发现自己动作存在的问题, 进而可以主动的去改进, 提高了动作技能学习的准确性。

(四) 口诀启发

在体育教学中, 有很多的动作学习可以利用口诀进行很好的记忆和学习。例如在进行短跑教学过程中各就位的准备姿势:“肩宽撑地后膝跪, 两手伸直拇指对, 姿态自然劲放松, 定下神来莫晃动”;在预备过程中要求:“后膝离地抬起臀, 臀比肩高半蹲撑, 前腿与肩负体重, 聚精会神听枪声”等。通过这些口诀, 让学生轻松记忆动作的要领, 同时口诀中有一些隐晦的含义, 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去理解口诀的意思, 将口诀翻译成自己能够理解的普通语句, 进而很好的进行体育技能的学习。体育技能的口诀朗朗上口、学生喜欢听、容易懂、记得住, 能够很好的促进体育动作的学习, 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四、总结

启发式教育已经在学校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推广, 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体现, 同时也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而体育教学体育技能的学习同样需要启发式教学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演示启发、问题启发、对比启发和口诀启发等方法来促进体育教学的进行。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昕.现代国外教学思想与我国体育教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170-176.

高职体育启发式教学 篇8

一、“启发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有关理论

1.“启发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

“启发式”体育教学要求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出发, 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 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平衡, 不断激发他们对新的认知的需要, 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 完成教学任务。

2.“启发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启发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现代化的体育教学思想, 它是针对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不足和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而提出的。内容是:体育教学要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灌输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能力, 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从体育教学的生物、社会、教育、心理方法等多重原理出发, 注重不同年龄段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体育兴趣以及体育价值观念上的培养;把握好学生的主动性、差异性、潜在性、民主性、全体性原则。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起到组织、启发、引导的主导作用, 让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积极性, 促其对体育之自觉, 达到身心全面发展, 并从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改变单纯用心率、密度等生理学指标来评价任何体育课的思想。

二、“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程序设计

针对传统体育教学过程存在的不足, 依据“启发式”教学的指导思想, 坚持上述的五个原则, 笔者提出如下教学过程结构模式。

上表中这种“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程序设计, 首先体现了主体性教学的思想, 即在教师的组织、启发、指导下突出了学生自主学练过程, 为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 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了学练的空间和时间。其次, 该模式符合认知、技能和情感的发展规律, 使学生自主学练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并针对学生自主学练能力, 匹配相应的启发性教学方法, 具有可操作性。最后, 该模式明确表明教师在学生的整个学练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教师的组织、启发、指导、激励作用不可忽视。

三、“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教法特点分析

体育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也不可削弱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 因为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和学两个积极性。越是强调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对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求越高。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得如何, 关键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怎样, 因为教学的一切活动主要都是由教师来设计并执行的。如果教师的教法单一或运用不当, 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会削弱, “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性质也会改变, 成了“放羊式”教学。因此, 体育教师在按照设计程序进行“启发式”模式教学时一定要掌握多种“启发”性教学法, 并学会合理运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和运用时机。

1. 直观启发

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 运用熟悉的知识和具体的动作给学生以演示和示范, 引起学生联想, 加深思考, 促使其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利用挂图、运动图片、完整与分解示范、幻灯片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 能够变抽象为具体, 化静为动, 做到图文并茂、形声结合。如上篮球课时, 首先组织学生看篮球教学录像, 引起学生联想, 促使学生创设问题, 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2. 问题启发

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所要学习的主要技术原理,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开拓思路并主动探索问题, 获取知识, 掌握技能。如“前滚翻教学”,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想想, 方砖和足球在力的作用下, 哪个容易滚动?”学生马上会回答足球容易滚动, 此时, 老师可因势利导地指出:“我们学习前滚翻时要把自己的身体团成圆的。”这样, 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又如教师提出或引导学生发现他们在比赛和练习中的问题, 如“怎样运球过人”“怎样传球不失误”“怎样抢篮板球”“怎样投篮”“怎样以多打少”等等, 这一系列问题的及时提出能一步步启发学生积极开拓思路并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比喻启发

根据类比推理的逻辑方法, 引导学生认识事物, 掌握技能。它能借助联想这一思维形式引导学生去理解新知识和新的技术原理。一个恰当妥切的比喻能沟通各个独立的表象, 使之建立联系。如用“鞭打”来比喻投掷标枪的出手动作;用“电流”来比喻投掷实心球的用力顺序;用“弯弓搭箭”“离弦之箭”来比喻短跑的起跑教学过程等。

4. 对比启发

用互相联系的知识或技能, 进行正反比较和新旧对比启发, 通过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深入分析, 加深学生的理解。体育教学中常用概念对比、观察对比、视觉与动觉对比以及对象与背景对比等方法来加强教学效果。例如, 教师在组织学生的比赛和练习时要求技术较差的学生注意观察那些动作技术好的同伴所做的动作, 并观察他们的动作与自己动作的区别, 分析同伴正确完成动作的原因, 通过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

5. 练习启发

练习富有启发性, 就可以避免盲目地尝试练习, 提高练习效果。练习方式多样化, 本身就是一种启发, 练习新异刺激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练习中根据教学任务、目的、要求, 辅以辅助练习、诱导练习、组织竞赛等都是练习启发的有效形式。例如, 在小组内进行2对2练习, 2对2练习的目的就是要避免传统教法中的教师讲学生练的枯燥乏味性, 通过新异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运用建议

1.“启发式”教学模式在现代体育教学中不仅可行而且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 操作的关键在于模式程序的合理设计以及教师教法的正确运用。

2.“启发式”教学模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理恰当的运用不但使学生学习动作技术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更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使学生在愉快的体育活动中既掌握了动作技术要领, 学会了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 又发展了智力和创造力, 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3. 体育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 要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高职体育启发式教学 篇9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是结合传统继电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的通用自动控制装置。PLC技术被誉为现代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三大支柱之一 (其余为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 , 在当今各类工业企业的自控系统中应用极为广泛, 是该专业学生进入企业后必须接触和掌握的核心技术之一。高职院校中PLC实训是自动化专业学生的核心实训课程之一, 其专业价值对学生就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 结合启发式教学思想对PLC实训课程的教学活动进行了初步探讨。

PLC实训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 PLC实训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

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快目前, 工业系统中应用的PLC品牌较多, 如西门子、松下、欧姆龙、三菱等, 不同厂家的产品各具特色。由于技术更新较快, PLC产品的功能不断丰富和增强, 教师授课必须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和内容, 同时还要涉及不同品牌和型号的产品,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其进入企业后的适应性。

教学内容多PLC实训课程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PLC结构、功能、特点、分类、基本原理、系统配置、指令系统、软件编程功能及应用、硬件和软件调试、控制系统设计等, 内容较多。

教学内容应尽量接近现场实际PLC实训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目前企业所用的主流PLC设备。教师讲授要尽可能贴近实际, 让学生尽可能模拟现场、了解现场可能发生的情况, 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样, 不但能在具体的实际环境中夯实其所学的理论知识, 而且更能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质疑、答疑的能力。

(二) PLC实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理解程度不够学习PLC的目的是解决工业控制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实现学以致用。PLC品牌较多且各有不同的编程指令, 如何快速学习和掌握PLC课程内容?笔者认为学习的重点应该是“勤学善思——在思考中理解, 在理解后贯通”。例如, PLC串行工作方式 (step by step) 是PLC实训教学中最基础的一个问题, 理论测试很容易过关, 可在实际编程过程中由其引起的错误层出不穷, 说明学生对PLC运行方式往往只是机械记忆, 并没有真正理解。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教师在实训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通常是教师先讲解PLC指令, 然后依照例题演示编程, 再由学生练习。在练习过程中, 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检查、纠正, 学生在实训中不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 从中获得知识和训练都是被动接受而非主动分析思考。由此导致学生在实训课中积极性不高, 参与性不强, 兴趣较差。

学生动手机会不足由于场地、设备、课时及指导教师人数等条件的限制, 实训小组人数偏多。一般是积极主动的学生得到操作的机会多, 而有惰性或者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很少有机会锻炼, 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得不到保证。

对启发式教学的认识

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内涵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朱熹对此解释说:“‘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瑰宝, 也是现代教育学界恒久不变的话题。笔者认为, 启发式教学的理念与现代教学改革的主旨不谋而合, 尤其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启发式教学不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思想, 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起到指导与推动的作用, 变教师的单纯传授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启发式教学思想贯彻思路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并不存在固定的模式, 而是通过实践和交流发掘出适合本课程及学生特点的具体方法, 并在教学中围绕这个理念不断完善, 达到吸引学生主动来学、指导学生怎样去学、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

启发式教学思想在

PLC实训课程中的实践

高职院校的学生和当今所有大学生一样, 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独生子女占多数, 其认知水平已趋于成熟, 自我意识较强。作为教师, 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 从培养兴趣入手, 激发其学习的动机, 使其对学习的愿望从潜在的需要变为活动状态, 形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PLC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校结合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实施如下:

从熟悉问题入手,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初学PLC编程都有一种陌生感和好奇感, 让其顺利进入PLC编程思维状态, 对于其学习PLC编程兴趣的培养将起到很大的作用。笔者曾借助继电控制回路知识引入PLC编程, 借以引起学生对PLC编程的兴趣。机电专业的学生对传统的“启-保-停”继电控制电路非常熟悉, PLC最初的应用也是起源于原有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对于初次接触PLC的学生来说, 使用继电转换法转换更易于理解和接受PLC开关量控制逻辑指令。以图1为例, 把典型的“启-保-停”继电控制电路 (右侧框内部分) 转换为PLC梯形图。图1中继电控制回路中常闭触点FR、SB2, 常开触点SB1、KM, 继电器线圈KM与图2梯形图中常闭节点I0.2、I0.1, 常开节点I0.0、Q0.0, 输出继电器Q0.0一一对应。学生通过简单的一一对应梯形图转换即可实现“起-保-停”控制。运行并监控程序, 当按下启动按钮SB1时, 运行指令Q0.0输出并保持。这样让学生在初次体验PLC编程时就会产生兴奋感和成就感, 从而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所谓问题情境, 就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 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要求问题既要有难度, 同时让学生感到熟悉, 但又不能单纯按照自己已有知识和方法去解决。这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 使其进入“心求通而未通, 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在讲授PLC工作原理内容时, 笔者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方法, PLC串行工作方式通常在PLC教材上都有详尽的流程图和文字描述, 授课教师一般也会重点讲解, 但学生对此还是不容易理解, 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首先给出点动+连续的典型继电控制电路图 (见图3) , 学生根据继电转换法很快转换出PLC梯形图 (见图4, 图4中梯形图程序与图3继电控制电路中触点FR、SB3、SB1、SB2及接触器线圈KM一一对应) 。梯形图程序看起来好像没有错, 但是程序运行时发现, 继电控制电路在转换成梯形图后无法实现点动控制。按下SB1输出继电器KM (Q0.0) 输出, 松开SB1输出继电器KM仍然报出输出。原因何在?学生立即对此产生疑问, 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当学生针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 教师引入PLC“串行”工作原理与继电控制电路“并行”工作原理的区别, 并结合四个阶段分析程序执行的过程: (1) SB1闭合前; (2) SB1闭合的第一个扫描周期; (3) SB1闭合第一个扫描周期之后, SB1断开之前的后续扫描周期; (4) SB1断开的第一个扫描周期, 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如此, 学生在产生好奇并提出质疑后, 通过教师结合实例的讲解, 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PLC的串行工作原理了,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明显提高了。

从内部动机入手, 培养学习兴趣, 指导学习方向学生的学习行为既可源于内部动机、也可源于外部动机。所谓内部动机就是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感兴趣, 学习内容本身具有足够的内在诱因价值, 通过内在的动机驱动学习。内部动机可以驱动学生保持长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动力更为长期和充足。而外部动机是出于对学习结果感兴趣, 为学习以外的东西比如成绩、表扬、奖励等所吸引, 外部动机的持久性较差, 学习缺乏独立性和自觉性, 这种学习很难发生迁移, 也不能使学生终生受益。所以, 教师主要还要从内部动机入手,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实际的自动控制系统。通过现场观摩, 观察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 了解设备的动作原理和控制思路, 甚至可以通过学生亲自调整参数、操作设备来让其感受设备运行的状态, 了解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和处理办法, 从而使学生切身体验将来的工作性质, 了解到自己未来工作的内容, 激发其学好这门课的内在动机和兴趣。根据现场设备的运行要求、故障原因等指导学生如何查找故障、处理问题, 如何在编程和参数设置中进行修正, 实现设备的正常运行, 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同时, 借以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增加学生动手、动脑机会, 充分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通过这种启发式教学的模式, 学生在PLC实训课程中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还对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意犹未尽, 很多学生建议学校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经过反复的实践探索, 我们确定课堂实训小组为两人一组,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操作机会。另外, 我们还将实训室全天开放, 在课余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训练机会。同时, 我们要求学生每次实训课前针对上一堂课的内容出一道练习题, 同组的两个学生交换题目来练习。这样, 一名学生在思考编程的同时另一名学生验证自己的思路, 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实训中来, 在实践中学习与提高, 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

综上所述, PLC实训中利用启发式教学, 可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职业教育的特点, 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有意识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和聪明才智, 夯实基础知识, 提高学生PLC的实际应用能力, 促进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PLC技术。

同时,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PLC教学中的问题还会层出不穷, 需要不断总结、改进和提高, 从培养学习兴趣着手, 以适应实际需要为教学目标, 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开阔学生视野, 锻炼和提高其实操技能, 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文彬.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房强.启发式教学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9 (12) .

[3]王宏伟.案例和启发式教学在PLC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 2010 (2) .

[4]陈彬剑.论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0) .

[5]孙竹梅.PLC实训教程:西门子S7-300系列[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

[6]魏佳勇.传统启发式教学与现代启发式教学之对比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1, 6 (15) .

高职体育启发式教学 篇10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零售管理 课程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165-02

一、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意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这或许就是最早的启发式教学。与“填鸭式”教学和“灌输式”的教学相比,启发式教学要科学得多,因为它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填鸭式”教学和“灌输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授课前,需按照官方有关文件的规定,如教学大纲、培养方案、教学进度表、教科书等事先确定知识,在授课时再系统地向学生灌输,并以卷面考试的形式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整个过程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没有提问和思考的环节,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也不作要求。启发式教学指是以教学课程文件为蓝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实践的一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追求和探索知识。教师可采用观察启发、情境启发、判断启发、对比启发、正问启发、反问启发、推理启发、类比启发、幅合启发和扩散启发等任意一种或几种启发形式,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二、课前的相关认识

(一)对课程性质的认识。零售管理是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学科,古老是因为开设的时间比较长,新兴是因为课程的内容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需汲取最新的管理理念、运作模式和管理方式,从框架结构到具体内容的编排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修正。课程的时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是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一般是在大二下学期开设,45个学时。从现有发行的教材来看,绝大部分教材只有文字陈述,没有配以相应的图片辅助说明,学生仅通过阅读枯燥乏味的文字和听老师的讲授很难习得要领,所以,采用图片演示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对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的认识。从培养对象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知识理论体系相对薄弱,学生悟性普遍一般,且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就本门课程而言,绝大部分学生缺乏商场工作经验,也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更谈不上实际的动手能力。而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如何让综合素质一般的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实现从知识目标向技能目标的升华是课前的必要认识。

(三)对现有教学条件的认识。笔者执教的学校虽然是国家示范高职院校,教学条件和校企合作情况相对不错,但仍没有供工商管理类学生学习商场管理知识专用的实训室,如把学生带到某商场进行现场授课也有诸多不便,如用车申请、安全考虑、与商场洽谈、实操中失误造成商品破损等,所以,选择一间标准化的多媒体教室,采用讲授再配以相应图片演示的教学方法可能是最佳的选择,基本能达到模拟实操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的实施与应用

本论文教学的主体目标是通过运用理论讲授与图片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零售管理课程的相关知识,并启迪学生对类似问题的思考,达到从知识目标向技能目标的升华。下面以课程中的具体知识点为例,探讨该教学方法的应用:

例一,关于零售店的布局类型。按照课本的陈述,主要有“格子式”、“岛屿式”和“自由流动式”三种类型,教材也用了一定的篇幅解释三种布局类型,但留给学生的印象应该是模糊的、牵强附会的,此时,如果配以相应的平面示意图和立体效果图,再结合老师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讲授,其效果就大不一样:“格子式”一般采用标准平板货架成平行或直角排列,创造一个严肃、高效的氛围,授课中可以通过演示一些药品超市实图辅以说明;“岛屿式”一般采用圆形、椭圆、方形等货架陈列,布局富有创意,可以拍摄百货店或专卖店等实图辅以说明。待讲解和演示完“格子式和岛屿式”后,启发学生对融“格子式”与“岛屿式”元素的“自由流动式”进行思考并讨论它的优缺点。

例二,零售店的外观设计和店内装饰。虽然教材详细地介绍了外观设计和店内装饰需考虑的各种问题,如外观设计需考虑CIS设计、橱窗设计、招牌设计、外墙颜色、灯光亮度等,店内装饰需考虑地板装潢、天花板装潢、墙壁壁面装潢、店内照明和店内色彩等,但留给学生的印象依然一堆“糊涂账”,学生难以从大量的文字陈述中领会要领,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以某一零售店为例,配以相关图片说明,则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如在讲解“服装专卖店的橱窗设计”时,可通过一些有代表性服装专卖店橱窗图片的展示和对比,让学生从中悟到橱窗的宽度与高度的比多少为宜、橱窗背景颜色与展品颜色如何搭配最佳、橱窗射灯应装在什么位置最能凸显商品、采用哪种展台形式最合适等等。因为大众化的审美观和艺术感是相通的,通过图片的对比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针对不同的零售业态、目标顾客、外围环境和零售规模等,采用什么样的外观设计和店内装饰才能刺激消费者的眼睛,吸引顾客,留住顾客。

例三,商品陈列。商品陈列是零售管理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难点和重点集中体现在商品陈列的专用名词、陈列原则、陈列艺术和方法。为达到本章的教学目的,首先应把商品陈列的专用名词向学生解释清楚,使其理解并掌握,如“堆头”、“端架”、“价签”、“黄金视线”等,而这些专用名词都可以配以相应的图片来辅以说明:解释“堆头”时,配以使用栈板、铁框或周转箱堆积货物的实物图;解释“端架”时,配以超市货架两端陈列丰满物品的图片;解释“价签”时,配以专卖店或者百货店陈列专柜价格标签与物品摆放位置正确的图片;解释“黄金视线”时,配以标准平板货架(亚洲货架高度一般为160厘米,欧美高出15~25厘米)实物图,通过图片演示,告诉同学们货架的黄金陈列层在“手高”和“眼高”的位置(80~150厘米之间),这两层的销售占比分别为45%和25%,顾客不会买他看不到或够不着的商品,只会买“顺手”和“顺眼”的商品,同时,可以通过课堂练习或提问方式启发学生,如果你是卖家,在陈列商品时通常会把有效期短的商品摆放在什么位置,如果你是买家,选购什么位置的商品是最好的。在讲授商品陈列的十大原则时,一一配以图片演示会更直观、易懂:如显而易见原则,简称“易看”,讲解的要点是“商品的正面和相应的POP要正对顾客、商品之间不能相互挡住、货架底层不易看见的商品要稍向后倾斜摆放”。这些文字理解不难,但要记住不易,如果配以商场的实物图,并圈点其中摆放的要点或对比两组商品陈列图来帮助理解、记忆,则效果大不一样,这就是“启发式”教学中的“观察启发”和“对比启发”;又如商品满货架陈列原则,简称“保量”,讲解的要点是通过丰满的商品陈列来激起顾客的欲望。仅靠文字和讲述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如配以“丰满有序”和“骨感杂乱”两幅商品陈列实物图加以对比,其量感的表现力就体现出来了,则能达到加深学生记忆的效果;其他的陈列原则不再一一举例说明。在讲授商品群陈列的艺术时,可以通过一组“厨房商品群”实物图来解释什么是“主力商品”、“辅助商品”、“联想商品”和“刺激商品”,待学生理解后,进而诱导学生思考一组卧室商品群、一组办公用品商品群……。在讲授商品陈列的方式时,则可以通过“烟、酒、茶、毛巾”等日常物品的陈列实物图来诠释什么样的摆放是 “平铺”、“叠放”或“堆放”,通过情境启发,让学生掌握类似物品的摆放。在讲授商品陈列的磁石原理时,可采用“启发式”教学中的“观察启发”,即通过某专卖店的立体示意图,分析各磁石点的具体位置,并详释各磁石点在什么时节应摆放什么产品才能创造最佳的销售业绩。

在零售管理课程中,除了上述的章节适合采用讲授与图片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外,其他章节,如零售业态的概述、零售商圈的分析与选址、零售商品的组合、零售商品的定价等一样的适合采用该教学法。

四、应用体会

通过整个教学过程的自我感受、工商管理专业团队和其他教学团队的听课点评,以及我校网络移动评教系统学生的评价(类似网购后评价)和课后与同学们的交流,现总结如下几点体会:

(一)备课耗时,授课轻松且富有成就感。备课时,除了需花一定时间熟透理论知识外,还需花大量时间寻找与知识点相对应的图片,如果没有合适的图片,则需亲自扛着相机或用手机去相应的零售店拍摄实物图,还得注意过中细节,回来后再进行图片处理,这样才能制作出图文并茂的课件。由于备课充分、专注,授课时则胸有成竹,讲解过程中轻松愉快,教学效果自然水到渠成。

(二)学生到课率高,课堂气氛活跃。专业团队和教研组的老师在课后的点评中一致认为,零售管理课程采用讲授中配以图片演示的教学方法是非常成功的,打破了传统“填鸭式”、“灌输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通过讲解和演示一张张琳琅满目、美轮美奂的商品陈列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参与图片中类似问题的课堂讨论,使课堂氛围从原来的死气沉沉变得如今的活跃激情。迟到、早退、旷课和请假等不良现象不再呈现,从移动评教系统的教学点评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把这门课程当做一种艺术的欣赏和分享。

(三)成功地实现了教学主体目标。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仅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和图片的直观演示,起到了模拟实训的教学效果。从一学年的教学实践、特别是顶岗实习学生的单位反馈来看,学生对零售管理知识的掌握相比之前普遍有所提高。在期末的理论测试和模拟实操测试中,没有出现挂科情况。

【参考文献】

[1]梁运文,论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与教学整合之路:参与式教学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2]曹娜,浅析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7)

【作者简介】卢显旺(1974- ),男,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与人力资源。

高职体育启发式教学 篇11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原因源自这样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本身学习积极性不高, 缺乏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动力, 而对教师的启发反应迟缓;二是教师的问题缺乏启发性, 问题显得抽象、庞大和有梯度, 致使学生的思维慢了半拍。因此, 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指导体育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考虑到以下原则:

1.关键性原则。启发式教学, 教师要启在关键, 击中要害, 善于以主要矛盾为抓手, 一个个“启”, 一个个“发”, 环环相扣, 促使启发式教学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2.及时性原则。进行启发式教学, 要如同春风化雨, 甘霖降地, 也就是说, 通过必要的设疑、铺垫、启发、诱导, 把学生引入“心求通而未通, 口欲言而未能”的矛盾境界之中。

3.实效性原则。启发式教学的设计, 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学情基础上, 运用建构主义理念, 启有发, 问有答, 联实际, 求实效。

4.双向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的身心在愉悦的情境中受到激荡。否则, 师生心理抵触, 课堂气氛沉闷, 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5.引导性原则。启发的目的在于启动学生的思维, 为此, 教师应在“学的立场”指引下, 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维体操的训练而主动建构知识。

由于启发式教学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得学生在“启”与“发”、“愤”与“悱”的状态中学习, 学习效果不言而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启发式教学也烙上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只有与时俱进, 着眼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宗旨。如何根据素质教育宗旨在体育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启发式教学呢?

一、精心构思, 引发生疑置疑释疑

教学方法应该从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入手, 教育改革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 教学方法也应与时俱进, 启发式教学更是如此。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尽力去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 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 引导学生在生疑—置疑—释疑的过程中探求新知, 发展智能, 因为设疑能使学生在寻疑中产生求知欲望, 形成探索知识的动力, 促进学生具有自觉性、探索性、积极性、创造性。当然, 在设疑时, 不能误把“满堂问”当作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法宝。启发设疑, 仅仅是启发式教学方法的部分, 而不是全部。“满堂问”看起来似乎热闹, 但如果不注意设问的对象、质量、层次, 自始至终是一个样子, 一个架势, 学生就很有可能不能进入被启发的角色, 即使问得再多, 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因此,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等设置恰当的问题, 努力使设计的问题具有提示性、隐蔽性、创造性, 当然答案也不需要强求统一。

二、开拓思路, 糅和多种教学手段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设计和提出问题外, 还需糅合多样化有效手段, 从学生感性认识出发, 运用熟悉的知识和具体的动作给学生以演示和示范, 引起联想, 加深思考, 促成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利用挂图、运动图片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 则能够变抽象为具体, 化静为动, 做到图文并茂、形声结合。笔者曾利用flash的动感画面来启发学生动脑想象, 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教学。如在跳远落地缓冲教学中, 笔者利用车轮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把车轮想象为无数个点, 那么车轮着地的顺序为点1、点2、点3……通过完整与分解的动作示范, 让学生了解到了在跳远落地时, 脚的着地顺序是关键, 然后再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实践感受, 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跳远的技术要领。当学生认识有差异时, 笔者常常只以普通发言者的身份参加讨论, 与学生一起切磋, 不搞一锤定音, 并总是想方设法诱导启发学生, 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 使学生在“百家争鸣”中慢慢悟出学习的特点。

三、循序渐进, 原型启发问题解决

启发式教学的过程是循序渐进性, 常常如剥笋般将事物蕴涵的内涵呈现在学生面前, 它既是教师的教学方法, 也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倘若学生掌握了这种从现象剖析本质的方法, 就能实现有效自学。比如在教握持铅球的动作时, 笔者用铁皮夹子来说明球在右肩紧贴颈部的道理, 方法是教师把一个铁皮夹子比作手臂, 请学生试一试, 用手按住夹子的两头, 在同样的位置, 夹子两头离得越近, 它的弹力就越大, 当夹子两头完全紧贴时, 它的弹力就变得最大。因此, 在握持铅球时, 要将球紧贴颈部, 通过快速顶肩, 才能使铅球像炮弹一样从肩上弹出去。这种用原型启发问题解决, 可深入浅出地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其实, 教师应该认识到原型启发在启发式教学中作用, 教师不需要刻意地去追求, 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 或仅仅作出某种暗示, 都会激荡学生的思路和想象而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创设氛围, 保障学生启而又发

德国海纳特教授指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启发思维能力提升, 就必须在他的教学过程中提倡合作、平等的作风, 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营造氛围。一旦教师与学生间的和谐关系形成了, 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而让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努力学习,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进行“立定跳远”教学时, 笔者采用了《小蝌蚪找身份》的故事来创设情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自己布置运动场地, 来体现学生的自尊, 增强学生的自信, 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来投入练习, 练习后再进行小组研究学习, 让学生在自评和小组互评中不断发挥创造性, 辅以新知巩固达到教学要求。如此, 在一次次练习中, 学生体验到了获得成功和进步的喜悦。简而言之,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比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更重要的, 往往是教师所营造的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五、积极评价, 鼓励创新思维

学生的行为需要得到肯定表扬, 需要享受成功喜悦。学习过程中, 学生常常会产生天真的幻想, 此时, 教师需要给予认同, 并与之探讨, 否则学生则会因感到压抑而抹杀了创新思维的原型激发, 从而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 教师应善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等作出正面评价, 从特定的目的出发, 根据一定的标准, 通过特定的程序对已经完成或正在从事的学习的学生进行检测, 找出反映学生学习进程中的质量, 以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合理的判断, 最终引领学生发展成为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建设者。在教学中, 笔者注意针对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并使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使学生在学习和评价中不断体验成功, 认识自我, 增强自信心。

上一篇:可控制分析论文下一篇:电能管理自动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