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素质教育

2024-06-01

高职体育素质教育(精选12篇)

高职体育素质教育 篇1

素质教育是随着新课改而确定的新发展方向。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对人才需求量的增大, 作为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并且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的高职院校逐渐成为人才的重要输出地。体育教学作为高职院校重要的公共基础课, 不仅肩负着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培养任务, 更对学生未来职业素养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以素质教育视角对高职体育教学进行反观, 能够推进体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实现教学的进步。

1 当前高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在当前高校教学改革发展如火如荼之时, 高职院校仍然采用与素质教育相背离的传统教育模式。表现在教学内容缺乏新意, 且主要与普通高校采用相同的教材体系, 并不符合当前高职院校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学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单调, 最为突出的是教学评价采用终结性评价, 仅凭借最终的一次考试成就, 就对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定性, 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并不利, 更未曾考虑过对体育精神的挖掘[1]。

1.2 教学投入存在明显不足

在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 明显存在教学投入不足的现象, 包括资金投入不足、教师投入不足以及教学资源引入较少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体育教学本身就不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公共基础课, 其被重视程度远不及专业课程的学习。其次, 高校部分专业课程受到政府的支援以及社会的重视, 会得到一些经济的奖励或者赞助, 但对于体育学科而言, 这方面资源是匮乏的, 需要做出特别的关注。除此之外, 教学资源的匮乏也意味着当前课程开设的局限性, 这也是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 只有丰富的教学门类, 才能推进体育课程的丰富发展, 使各个专业学生都能在体育学习中寻找到与该专业的契合点[2]。

2 素质教育视角下高职体育教育发展的策略思考

2.1 体育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

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首先就要实现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在以往体育教学中, 高职院校选择的是与普通院校相一致的体育教材, 不能突出高职作为职业院校的特色所在, 在教学中教师也仅仅是针对课时进行授课的精简, 但并未做出内容的重新审核。实际上, 教材与教学内容不相适应的现象已经存在许久, 并且在短期内也很难实现大的变动, 因此教师需要进行自主的教学体系重构。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 进行教学体系重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了解不同专业学生所需, 每个专业学生都有独特的身体素质要求以及心理素质要求, 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体育教学得到的;在了解学生所需之后, 对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组, 对于一些边缘化内容, 或者说与学生专业素养养成没有过多关联的内容就可以进行删减, 事实上, 由于学年不同, 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材本就不一定适用于高职院校。在进行筛选之后, 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 所谓的重组, 就是将筛选出的、相关联的内容整合到一起, 并且逐渐添加如体育精神、体育常识于其中, 实现教学目标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 还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做到课本有计划、单元有目标、课程有规则, 推进教学的发展[3]。

2.2 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

想要达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以及对教材进行重组, 最为重要的是关注教师的培训。与教学改革接触最为密切, 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是教师, 因此我们的教学改革要依靠于教师, 并且传播于教师, 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在当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中, 多数都是由师范专业院校毕业而来的, 他们表现出来的始终都是基础、理论优异, 实践不足;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认知是迷茫的。在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培养中, 要关注教师的发展动态, 先从整体上让他们了解并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 认可高职院校教学目标, 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除了教学内容的改革外, 更多的是对于其专业性的培养。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学历高, 有一定理论水平属于优势, 但对于高职院校发展方向的探索, 更多的还是要落实到实践中,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组, 也要落实在他们的实践中, 对体育教师培养的重要意义也就显现出来了。在高职院校教学中, 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定期培训, 从他们的专业素养、理论水平等多个方面入手, 展开培训工作。

2.3 增加教学经费投入

在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 尽管生源的增加、政府的重视, 都使得高职院校的资金得以充盈, 但资金花销上, 则更多的给予了专业课建设, 对于体育教学却少有补助, 归根到底, 形成这样的状态还是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尽管近两年这种思想已经逐渐发生着转变, 但对于体育教学投资有限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关注高职体育教学, 就要从场地到教材、从外到内都进行关注。

经费问题一直是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硬伤, 前文已述, 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一边是改革中重要地位的发现与提升, 以及教育工作者对于体育教学改革的孜孜以求的探索, 一边又是资金支援不给力, 造成教学发展困难。实际上, 在高职体育教学建设中, 以资金丰富教学组织形式, 是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专业素养结合的重要因素, 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

2.4 对人文精神进行挖掘

在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 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动作及技巧, 而要看到深入的人文精神的渗透与挖掘。素质教育下体育教学的意义主要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分析, 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体育基本能力素质, 在这5个方面, 又可以分别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 尽管谈及精神会显得有些大而空, 但实际上可以找到许多精神的载体, 例如中国女排锲而不舍的精神, 这些就是学习的方向。在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关注体育精神的挖掘, 对体育精神挖掘的意义在于, 传递体育精神, 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使学生从意识形态上认可体育精神, 并自愿传承体育精神;还有就是将体育精神与职业道德相统一。

体育教学能够借助于体育精神为学生奠定良好的专业素养, 为学生未来的工作打下基础。例如, 锲而不舍的精神能够激励学生在未来面对困难时能够坚持到底, 永不放弃;定能夺冠的勇气激励着我们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勇攀高峰。在体育发展中还有许多能够激励我们向前发展的精神, 这些精神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地学习。在体育教学中还得渗入一些人文精神, 既然教学改革已经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那么就要避免盲目灌输, 而是要更多关注到学生本身的发展中来。

3 结语

整体而言, 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或者说是对体育教育的内在精神做了更为深入地挖掘, 需要教育工作者提高认知, 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 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葛慧.论高校体育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5 (10) :33-35.

[2]方伟.高职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企业导报, 2011, 19 (5) :156-157.

[3]何少钧.论体育运动对智力发展的影响[J].体育世界, 2011, 18 (9) :63-65.

高职体育素质教育 篇2

(1)体育教育是高职学生的教育的基础。体育教育包含众多的知识要点,例如:体育健康常识、运动健身知识,以及相关的运动健身技能。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将体育锻炼作为自己未来的一种体育爱好。当前还需要对大学生设置合理化的体育运动健身项目,同时还需要辅助教师体育专业化的适时指导,来不断地促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发展。通过上述的相关步骤,来逐步地推动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发展,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来逐步地推动高职院校的学生掌握相关系统性的锻炼技巧。在平时的实践教育中,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在高职学生体育锻炼中来逐步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训练方式。通过上述方式,来逐渐地促进大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针对性的体育教学,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掌握非智力的相关因素,综合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能够用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

(2)体育教育可以促进高职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培养。体育本身属于文化的范畴,它以独特的形式可以促进大学生形成较高水平的思想品德。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在很多方面对会发挥出巨大的德育功能,进而促使大学生不断地增强思想道路素质。例如:组织学生一起观看相关的体育类型比赛,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爱国热情,还可以增强高职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整体凝聚力量。同时还可以不断地促进学生对团进合作、集体意识等概念进行重新定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蕴含着多方面的素质教育要素。

(3)体育教育可以塑造大学生健美意识。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一直都是秉持健康、美丽的发展目标。主要途径就是通过相关的体育教学,来不断地促进大学生更多地了解建设运动跟健美意识对于大学生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不断地将形体美跟心灵美之间达成一直,来不断地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意识。最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体育教学,来逐渐地培养大学生塑造健康、魅力的自觉性。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进行健美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这跟生理健康发展紧密联系,同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当前高职学生通过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来逐渐地发展成为自身独特的一种健美理念。从当前的发展现状分析,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应该遵循有关的素质教育的要求,确保学生在经过有关的体育教学后,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运动技能,以及一些相关的体育技巧,在体育运动中体会到独特的体育艺术之美,同时不断地发展自身对于某种独特的体育运动项目的爱好。

关于高职体育创新教育的研究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育 创新

高素质、高水平的实用技能型人才,是国家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期望所在,应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体育素质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国家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为了更好地培养出高职综合型人才,高职体育教师应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技能。同时,高职院校应积极提供完善教学设备、合理师资等,促进高职体育教学管理方法的创新。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1.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发展和培养创新能力,是面向整个受教育群体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理念也随之不断更新,以实施这种理念作为教育的目标。创新教育体现在教育思想、内容、形式等方面,启迪受教育者的心智,培养出具有优秀素养品德的受教育者。这是创新教育的管理方式,具体表现在:创新教育理念,理念是创新的前提,是创新思想的指导;创新教育体制,教育体制可以有效地保障教育的创新,是搞好高职教学的必要条件;创新的教育目标,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深入,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创新教学方法,这是创新教育的真正落实,是创新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影响因素。

2.创新教育的特点

创新教育有着显著的特点,主要是创造性、尝试性及主体性等方面。创造性是教育模式的变革表现,根据事物的发展和实际需求进行创造革新;尝试性则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该积极更新教育观念,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是教育创新的动力所在;主体性则是创新教育主体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体育创新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中专学历进修和高考后的学生,在认知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参差不齐。这使得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整体体育认知和体育技能不够,对体育观念的认识不强的情况。另外,高职学生因学校选择方面心理存在挫败感,参与体育活动和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高职体育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式单一呆板

多数高职院校在进行体育教学中,因教学设备的不健全,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创新教育方面的各项标准和措施不能落实到位,没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较为单一,培养模式呆板又单调。

3.把学生作为主体的意识不强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创新教育过程中,没有树立以学生作为主体的理念,只是单纯的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才是创新的主体,教师只是担任引导的作用。因而,高职院校要对学生灌输创新教育的思想和理念,让其建立创新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高职体育教学管理方法创新的对策

1.转变体育教学观念

体育教师是实施教学活动的指导者,需要积极转变高职体育的教学观念,根据高职学生的个体性特点、差异等,制定具有职业特色的教学目标,设定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的方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体育观念的转变,是创新化体育教学的基础性条件。

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选择创新的教材

高职院校专业性强,应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实际情况,再结合学校的各种资源,制定和开设多样化的体育课程。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和其兴趣爱好,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同时,还应该选择创新化的教材,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

3.创新性的调整高职体育教学形式

体育教学形式的调整和高职课程改革的关键。目前实行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与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不相适应。高职体育教学应该强化学生体魄的锻炼,保证体育活动可跟职业特征相结合。根据专业的具体要求,开展针对性的体能教学课,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灵活地调整教学方式,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可以提高其职业技能素养。

四、小结

高职院校体育创新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形式,促进高职体育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庆玲.高职体育创新教育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7).

[2]段开周.基于创新教育的高职体育教学方法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1(6).

高职体育素质教育 篇4

关键词:高职体育,学生,终身体育,作用,研究

从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来说,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和前提。更为具体地说, 校体育中学生处在6~22岁年龄段, 是从学龄儿童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关键时期, 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全面锻炼身体, 促进身心健康, 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 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培养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 身体生长发育得如何, 直接影响着人的一生。如果少年时期身体发育得不好, 如脊柱侧弯、驼背、呼吸机能差等等, 到了成年以后往往无法弥补, 而成为终身的缺陷。所以, 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的体系中,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终身体育的重要一环, 是人们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时期。

同时, 学校往往也是学生真正参与体育活动的第一个场所。在此过程中, 学生开始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体育训练, 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益处。在学校体育的开展中, 学生也就能够逐步产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能够将体育锻炼塑造为学生的一种意识和习惯, 这是成就终身体育的重要力量。

由此可以看出, 高职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与前提。在高职体育教育中, 学生接受的体育教育也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 高职院校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体育课程以及更加完善的体育设施设备。在这种背景下, 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提升, 学生也更能发现体育教育的益处。

基于此, 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将逐步点燃, 进而在高职院校中产生一两种喜爱的体育运动, 能够将其当作自己空闲时间的娱乐和锻炼方式。因此, 当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后, 也会因为习惯和意识的关系关注体育、从事体育, 并长期保持这种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这是终身体育意识的基础和前提。

1 高职体育能够为终身体育奠定身体基础

更进一步说, 高职体育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强健的体魄, 这是终身体育的前提条件。

不同于中小学体育教学, 高职教育已经摆脱了高考的束缚, 落后的应试教育理念对其束缚力已经极大降低。在这种背景下, 高职院校更加重视体育教学, 也更愿意为体育教学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人力、财力和物力。

如上文述及, 高职校园具备更专业的体育师资队伍, 能够为学生制定更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体育运动计划, 能够在高职体育教育中科学、高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此外, 对于大部分中小学校而言, 学校也没有充足的资金和场地进行体育建设, 无法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体育设施设备。但高职院校可以为学生健全体育设施设备, 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体育项目, 并参加体育运动。在此基础上, 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从人类的身体机能来说,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值人体机能的顶峰时期。此时, 学生身体的塑造性虽然降低, 但经过系统科学的训练, 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能够得到全面的强化和发展, 能够对学生的体魄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促进作用。

同时, 终身体育倡导的是一种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意识。这就表示, 终身体育要求学生能够在中年甚至老年时同样勤于体育锻炼。不难想象, 如果学生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过硬的身体素质,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 其身体机能将不断退化, 也就无法进行体育锻炼。

由此可以看出, 高职体育教育能够为学生强健的体魄进行有力支撑, 能够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提供有力的前提条件。

2 高职体育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习惯

高职体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习惯。从本质上说, 终身体育是一种意识和理念, 学生能否产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将决定学生是否会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坚持体育锻炼。

高职体育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行为习惯。在高职提高教育中, 教师可以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 如篮球对抗赛、小组短跑接力比赛等等。此时, 教师就将体育赛事融入了高职体育教学中。在此基础上, 教师不但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更为关键的是, 教师可以利用体育赛事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激情, 能够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体育精神, 并陶冶学生的情操。

此外, 高职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发挥出体育活动的互动性, 使其成为学生交流、交际的有力武器。例如, 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性的体育活动, 如篮球比赛、排球比赛等等。

在集体性的体育活动中, 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也能够让学生在团体间进行充分的互动和交流, 能够让学生在其中获得新的友谊。此时, 体育运动不再是一种单纯的锻炼方式, 也成为一种新的交际方式。

当学生进入社会以后就会有意识的利用体育运动进行交际, 能够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此时, 学生也就更离不开体育运动, 对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习惯进行巩固,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 高职体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体育意识

所谓自我体育意识, 即是人的头脑对体育客观事物的反映, 是对体育的感觉、思维等多种心理过程。这里提出的是“自我体育意识”, 就是自己对待体育的思想。

具体地说, 学生要进行终身体育, 就不得不了解自己的需求, 不得不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合理的体育安排。不难想象, 缺乏专业的教导, 学生很难判断自己的身体情况, 也很难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科学有效的体育活动。学生只有对自己运动能力、运动技能的水平进行判断, 特别是要了解自己与同龄人相比较的特殊性, 善于分析、判断自己在群体中所处的层次和水平, 才能够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取长补短, 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锻炼。

在高职体育教育中, 教师会科学的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会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同时, 通过高职体育教育, 学生也能够提高自身的体育学习能力。基于此, 学生才能够在脱离学校进入社会后正确的掌握自己的需求, 并且制定合适的体育计划, 也能够不断的学习新的体育技巧, 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体育运动。

4 结语

总的来说,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高职体育教育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有效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因此, 教师必须充分了解高职体育教育在终身体育中的作用, 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有效的计划来渗透终身体育意识, 帮助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更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体育人文教育研究论文 篇5

摘要:

教育不断的开展进步,关于培养学生体育素质这方面越来越为人所重视,近年来伴随我国具体相关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已然不再维持过往仅仅简单停留保持于学生体育锻炼的基础之上,而是将向教学开展中注入人文教育的新鲜血液。本文就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人文教育现状展开探究讨论,阐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开展渗透人文教育的内涵,剖析向当前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价值,提出相关如何有效向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具体措施策略,以期对顺利开展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职;体育;人文教育;渗透措施

体育教学对学生强身健体有着决定作用,在学生的每一学习阶段教学开展都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在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修养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然而由于根深蒂固的应试教学思想,使得教师在实际教学开展中存有思想误区。我们应当注重人文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的渗透,一方面与当前时代发展需求相呼应,培养更多更好的社会需要的新型全面人才,另一方面促进学生自身身心素质及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升,为其将来步入社会更好生存适应打下良好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尤为重要。

一、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针对的就是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培养教学,人文素质具体指的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教学开展下对人文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设计学习领悟,从而潜移默化中塑造形成稳重内在的优良品质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开展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应当贯彻落实可持续反战观,坚持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强化学生的人文亲挂。教师应当勇于摒弃传统教学陈旧教育理念及方式方法,力求营造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作为教学主导的新型课堂氛围。体育教学开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凸显强调以人为本的学习观念,更为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过冲中收获自身个人相关经验积累。

二、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价值

有效渗透人文教育于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首先明白清楚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内涵,实施开展人文教育是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是传播先进文化、塑造培养学生的重要场所。故而,教师应当深刻意识到开展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在具体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开展进行人文教育重视程度,深入挖掘人文教育潜在价值,提升强化学生自身文化素质和综合修养,充分凸显展示人文内涵价值。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在开展进行过程中注意有关人本主义学生观的.树立,强调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地位吗,制定科学合理的相关人文教育,立足于学生年龄特征及发展特点,力求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利用适当符合学会说呢个的教学方法有效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及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利用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有效推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以学生为主体,落实人文主义教学观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长期处于知识填鸭灌输的被动学习状态,学生按部就班的仅仅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长期以往,很大程度的影响阻碍的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开展。新型高职体育教学具体过程中,教师应当强调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学生学习特点从而设计构建相关教学开展的人文教育环境,制定科学学习目标以及正确选择布局具体教学内容,贯彻落实人文教学观的教育理念,体现强调高职学校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的人文思想以及实践价值。教师应当熟悉掌握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从而具体针对展开制定具体教学策略,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人文教学内容要丰富

单调的人文教学内容难免使得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降低对科目学习兴趣,影响具体人文素质培养提升。教师应当丰富人文教学内容,拓展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从而有效促进推动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渗透。教师应当在制定合理体育教学目标基础之上,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相关技能水平入手从而制定相关教学策略,当前体育人文素养及人文价值观的培养教学现状处于低迷状态,教师应当做好体育课程教学的人文环境构造。

(三)从各方面实施人文教育

开展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各个方面进行人文教育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渗透,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其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相关知识的同时注重自身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培养,挖掘开发学生创新意识及想象思维能力,强化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及竞争意识,将人文教育紧密贴近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开发,开展教学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堂上的人文教育。总而言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对于当前时代教育大背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修养有着不容小嘘的重要影响作用,教师应当端正认知态度从而真正重视开展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更好的将人文教育渗透应用于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国家建设新型全面人才奉献自己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徐林江.关于人文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职教论坛,(14):30-32.

高职体育素质教育 篇6

【关键词】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一、高职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我国学校教育系统性、整体性、实质性的改革。基于素质教育理论的要求,高职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体现在体育教学中不能仅仅追求生物化效果,而应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的特点,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既要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他们的体育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体育文化能力,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文化科学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全面提高。

二、高职体育教学中全方位渗透素质教育

1.思想品德素质教育。首先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包含着意志情感教育。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体操、障碍跑、武术等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中长跑、越野跑等可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接力赛、球类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勇于拼搏的精神;体育包含爱国主义教育。当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候,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溢于言表;当孙杨、叶诗文等在奥运会上创造奇迹时,中华儿女无不沉浸在喜悦自豪之中,真正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

其次,高职体育教学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贯彻体育教学常规,保证良好教学秩序,既有利于学生对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技术的学习,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上课时师生相互间的问候,既是情感的交流,又是公民道德规范的贯穿与实施。体育竞赛、体育游戏的规则教育,形式上是保证竞赛和游戏的正常进行,实质上是在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增强自我约束的能力,从而为将来步入社会遵守各类规章准则、并在工作中公平竞争、打下一定的思想基础。

2.文化科学素质教育。高职体育教学通过引导启发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自己设计编排徒手操、团体操和比赛中的战术应用及布置活动场地、设计活动形式、自制体育器材并练习、使用,就能很好地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他们的个性,也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老师在教授不同的教材内容时,不厌其烦地启发学生要善于思考,能够变求同思维为求异思维,而且通过体育这种活泼、新颖、有趣的形式,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进取精神。当学生在观看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时,会被运动员那绝妙精湛和力与美完美结合的技术动作深深吸引,会引起学生无穷的遐思和想象,而那失败与成功的瞬间变化所带来的痛苦与喜悦,又可让学生明白生活的道理,它会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去学习知识技能,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3.健康素质教育。当下,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水平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体育教学鉴于自身特点,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水平,具有其它学科教学与其它教育形式无法比拟的的优势。体育教学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体育卫生知识讲座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通过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体育实践课由于场地大、活动多,分组和个人活动多,小组与小组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往频繁,不仅增加了师生间的联系,也使学生之间的交往增多。

4.审美艺术素质教育。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观念,是素质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体育能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去追求美、表现美。在多姿多彩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各种教法手段的运用,各种队列练习与技术练习,各种体育竞赛与表演,以至体育场地器材的布置等等,把美蕴藏在各种形式之中,使学生受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熏陶,并获得多种多样的美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热爱美的情感,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和表现的能力。

5.劳动素质教育。劳动是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劳动更是学生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中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劳动思想。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有效地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機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体育自身的特点告诉学生:要想达到预期的身体锻炼效果,就必须付出相应的劳动与艰辛。例如,在榜样教授法中,体育教师可以列举一系列世界冠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而长年刻苦训练的典型事迹来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

三、结束语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都应以素质教育的要求为重,而素质教育也为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新审视。广大的体育教师应该合理的选择、改革体育教学,使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振浩.工学结合与高职体育课程建设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8(5):4l-43.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学校体育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11.

高职体育素质教育 篇7

关键词:体能训练,体育素质教育,体育俱乐部

一、传统体能训练的实际情况

在学院实际操作中, 开展的传统体育课程有篮、排、足、田径等公共体育教学, 这些教学往往追求的是跑、跳、投等运动技能, 考试的考核通过具体项目的考核, 如男女生八百米测试、跳远、投篮等等, 这些考核, 一方面考查了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所掌握的实际能力, 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锻炼了身体。但是, 这样的课程开展也有一定的缺陷。

一是通过期末的技术考核来判定跑、跳、投等运动技能合格, 而不是将其作为促进人健、力、美和谐发展的手段, 即培养人良好的气质、姿态和行为等人文与科学融合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有些单一, 并且学生学习到的内容也比较少, 不能丰富课堂所学;

二是部分因身体原因的学生不能够参与到这样的项目中, 这样无形中对于他们来讲是一种歧视, 不能够把体育教育覆盖到整个学生层面, 出现一定的漏洞, 并且难以弥补。往往通过体育免修的方式, 但是不能够通过其他的途径来改进对他们的求学需求;

三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项目不能够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并且社会上一些健身俱乐部所开展的项目对于学生来讲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但是学校的传统教育没有, 这也造成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四是学生对这种形式化、统一化的体育课学习容易产生厌倦, 甚至反感, 不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能力水平去选择自己适合的项目, 这样不利于大学生个性张扬和自我展示。

所以, 体育课教学在更大范围给予学生选择自己所喜爱运动项目的空间, 为学生创造一个有较高自由度的学习和习练氛围, 以促进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因此, 从以上四个个方面的原因剖析, 需要对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教育, 如俱乐部形式教学的开展, 会大大丰富课程教学, 并且也吸引更多的资源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

二、体育俱乐部的实践应用

体育素质包括身体素质以及深层素质的可能领域, 体育素养除了能涵盖身体素质, 同时还兼顾到技能, 以及健身、强身与养生的志趣和能力。任何一种素质总是以外显为能力的方式被人们所感知, 素质教育的理念可以通过能力的框定及其培养得以贯彻。体育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思想在体育课程与教学中的特殊解读, 能够拓宽人们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开展体育素质教育, 学院在实际应用中引入了体育俱乐部的模式, 通过学习与社会结合的方式招募老师参与教学, 并且对应征的人员进行严格审核考察。

通过在学期初选课的方式, 将课程介绍、老师介绍等情况列出,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能力发展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俱乐部课程。健美操、瑜伽、舞龙、太极、木兰扇、街舞等一些时尚、民族的体育训练项目被引入到课程教学中, 这些新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眼前一亮, 并且也大大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思维, 对于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通过对学生走访调查, 通过体育俱乐部的活动, 让他们对于大学学习生活感到丰富多彩, 拓宽视野。

三、体育俱乐部的实施效果

通过体育俱乐部课程的开设实践, 从教师、学生、社会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阐述如下:

(一) 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 凭借最初的技能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并且年复一年的项目不发生改变, 改变的只是学生。这种情况下, 只要循规蹈矩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就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是, 这样的情况不利于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 也不能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通过俱乐部课程的引进, 聘请校内外的人员竞聘上岗教学, 构成了相互竞争, 相互促进, 相互学习的氛围, 一方面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 另一方面也对改善教学效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从原先的跑、跳、投等运动技能到健美操、瑜伽、舞龙、木兰扇等俱乐部项目的学习, 大大拓宽了学习的视野, 并且使得学生在俱乐部学习的过程中增长知识, 锻炼身体, 提高技能。通过课堂所学, 学生可以把学习的东西进行融会贯通, 运用到自己生活中以及组织活动中去, 形成一个丰富的活动开展资源库, 也培养了一批适应现代潮流的年轻队伍。

(三) 对学生实现全覆盖教学

由于是开展俱乐部选课的方式让学生进行选择, 那么根据一些学生的特殊情况, 专门开展针对这部分学生的课程, 让因身体原因而不能参加大众俱乐部的学生也有选择的机会。如开设的象棋、修身气功等课程。尤其是修身气功, 专门聘请校外专家来对学生进行指导, 使得这部分学生得到锻炼, 起到修养身心、强健身体的作用。

这样, 体育俱乐部的开展达到了对学生进行全覆盖, 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课上, 并且根据自身身体素质及兴趣进行选择, 清除了传统教学中部分学生不能参加而免修体育造成的盲点。

(四) 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加强人文与科学的融合是高等体育教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方向。我们要走出“半人的体育时代”, 也必须要研究“厚德博学, 健身育人”的办学理念, 构建人文与科学融合的体育专业的素质教育课程新体系, 造就富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综合性人才。

这也是大学教育的根本所在,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人文科技知识也再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 使学生不仅仅学到技能, 并且让自己的人文科技素养得到提升。

(五) 社会对体育俱乐部课程的评价

通过体育俱乐部课程的开展, 学生的综合技能及能力得到了提升, 并且社会单位也会邀请学校的教师及学生到企业中进行指导, 强化了学校对社会的服务功能, 也使得学生得到实践性的锻炼。更多的社会外聘教师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中, 也增加了社会对学校的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也反映了学校教育的成功, 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 因此这也是学校在外形象宣传的一个窗口。

通过体育俱乐部课程的开设, 丰富了课堂教学, 提升了教师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需要进一步在今后教学中进行反思, 把这样的课程开展好, 开展齐备, 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来充分发展自己。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参与到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活动中, 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高职体育素质教育 篇8

1 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

1.1 教学资源不足, 设施落后

体育不同于其他学科, 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是开展教学的基础和保障。随着今年高校扩张的不断进行, 高职院校的学生队伍也不断扩大, 但是体育设施仍然是几年前使用的, 学生多场地就显得小了, 器材也少了。很多高职院校都将体育放在较低的地位, 经费不足, 运动设施简陋, 远远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无法保证老师学生的日常教学和训练。

1.2 师资力量缺乏, 队伍结构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体育老师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与其它专业相比, 缺乏高职称、高学历的老师, 学校对体育老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开展不到位。老师数量不足就会导致精力不足, 无法顾全每一个学生, 不能够很好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 也无法展开兴趣教学。老师质量不高就会造成就学手段的落后, 甚至有些老师对学生挖苦、讽刺、体罚, 使学生失去了对体育的兴趣。在这样一个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 师资力量的缺乏严重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

1.3 教学内容重复, 教学方法落后

现今为止, 50m、100m、800m、仰卧起坐、足球、篮球、铅球、排球、双杠曲臂撑等项目依然是高职体育教学的主要项目, 甚至是只有这些项目。同学们从小学体育课就开始有些项目的学习, 到了高职体育课还是这些项目, 难免对体育课失去兴趣, 出现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 甚至长时间逃课。

高职体育教学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灌鸭式”教学的模式中, 教学目标也是以竞技训练为主, 老师讲解示范后就是学生单一的重复训练, 甚至是命令式的教学,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注重他们的积极性。

2 高职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1 锻炼学生身体素质, 磨练他们的意志品质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专业的技能, 更重要的是通过器材、场地、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爱上锻炼, 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 增强他们的体质, 提高免疫力和自我调控的能力, 培养终生体育的意识。体育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 训练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不断地重复一个动作, 很多学生从一开始很感兴趣渐渐变得烦躁、应付, 最终放弃, 一无所成。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对同学们不断地鼓励, 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先进案例, 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坚定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品质。这也是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必须品质, 决定着他们事业的成败。

2.2 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通过对中华体育历史的讲解以及中国较强的体育项目进行了解, 了解祖国的体育的发展历程和兴衰史, 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在新中国建国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 无数的体育健儿为了新中国的体育事业顽强拼搏、不屈不挠、勇于奉献、不断攀登, 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体育运动员。在荣光的背后也有很多默默无闻的体育工作者, 为祖国的体育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用这些人物的光辉事迹点燃同学们爱国的热情, 给予他们学习、工作的动力, 培养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2.3 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体育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生动、富有表现力等特点, 体育活动是丰富多彩的, 体育比赛是灵活多变的, 这些都蕴含着灵感。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 体育教学也不断创新, 变得多样化、灵活化、生动化, 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大的进步。这些创新与进步都给同学们在体育的学习过程中以启发, 开发他们的思维, 促进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3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的途径

3.1 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个学习的模范, 教师的素质不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首先, 要保证教师的数量, 只有教师的数量得到保证, 每一位教师才有时间进行思考和创新。能够对所教的同学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熟悉同学的专业水平、性格特征, 研究当前社会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要求。针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和社会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与训练, 培养他们社会需要的技能, 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其次, 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加强各种知识的学习和提高, 掌握国家最新的教育理念。提高他们本专业的知识水平与创新意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教育学相关知识的学习, 帮助他们掌握教学技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 加强老师英语水平的培训, 研究学习国外先进的教材、教法、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等, 提高创新水平和教师团队的整体质量。要提高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水平, 在建立良好沟通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学习情况, 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在平等的教学关系中保持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挖掘主动性。

3.2 明确教学目标, 改善教学模式

高职体育教育的目标不同于一般学校的体育教学, 它与职业教育的目标相一致。主要是为了培养适应特定职业岗位和专门技术领域的人才, 具有定向性、实用性和专业性的特点, 更注重培养学生岗位能力。高职院校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不能脱离职业对学生体质的要求, 要贴近职业的特点开设体育课程。在教学中要冲破传统的教育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创造式教学。用情境来体现体育的知识性、趣味性, 保持同学们对体育课的热情, 在身心愉悦的教学环境中体会体育学习的乐趣, 掌握专业的技能、方法, 挖掘学生的潜力, 开发他们的智力, 促进知识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3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改善教学方法

高职体育教学现行的教学内容仍然是以竞技体育为核心的, 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 要想加强素质教育, 必须转变教育思想, 将“健康教育”放在体育教学的首位。在设计教学内容时, 除了专业技能部分, 也要加强健康课程, 每位同学至少掌握两种健身方法, 安排健身器材教学课程。在体育的学习中帮助他们养成锻炼的习惯, 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要加强体育文化与体育历史的教学工作, 如开展体育文化课, 每节课讲解各项运动的发展历史, 播放相关运动或运动员的专题片, 在思想的教育中培养他们对体育的热爱, 对生活的热情。

3.4 开展特长教学与兴趣教学

单调的重复与乏味的训练很容易让同学们产生疲劳心理, 从而对体育课敬而远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可以让同学们选择感兴趣的项目进项学习。在一年级的教学中, 安排选修课程, 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 篮球、排球、羽毛球、游泳、网球、体育舞蹈等, 培养他们对体育的热情, 端正对待体育课程的态度。二年级以后对专业性要求提高, 可以以系或班级为单位组织俱乐部, 通过组织具有一定运动基础和水平的学生进行集体学习、对抗性训练, 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老师要对学生加强了解, 发现他们的特长, 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教学,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5 开展游戏教学

任何一个体育游戏都有其特定的游戏规则, 在很多体育游戏中同学们不仅是依靠自己的身体素质, 还要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良好的应变能力才能取得游戏的胜利。在高职教学中可以加强游戏教学, 如不同的班、系进行友谊联赛等, 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培养团队意识, 在游戏的欢乐中进一步掌握专业技能。

3.6 改善教学评价模式

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表扬或批评学生, 而是要全面、整体、有特点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在考核“三基”的同时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个体差异, 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科学评价。只有评价准确、及时, 才能够给学生正确的方向和指导, 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

4 结语

在新课改下, 高职体育教学不再仅仅是培养学生基础体育运动技能的课程, 我们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把握新机遇, 结合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推行高校体育教学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迪.高职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 2009 (11) .

[2]高娟.在高职体育课程中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J].考试周刊, 2012 (5) .

[3]赵礼华.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的研究[J].科技创业家, 2011 (11) .

论高职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篇9

1.1 体育教学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仅要求其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 也要求其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面对这种形势, 体育教学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言而喻。

1.2 体育教学是提高高职学生素质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 更加注重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面对这种形势, 高职院校应该提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而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环节, 通过设置体育课, 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强健的体魄, 还可以使学生领略到体育精神的内涵, 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大锅饭”式的课程编排

诸多的高等院校在设置体育课程时, 经常将不同专业的同学编排到一起上课, 如此虽然编排课程比较便利, 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但是对教师编制课程内容的要求是很高的, 很难把握课程重点。特别是一些学校采用选课系统, 如果把体育专业的学生和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放在一起进行教学, 那么应该如何开展课程?所以“大锅饭”式的课程编排给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带来很多困扰, 这个问题不容忽视。

2.2 教学内容非常单一

我国作为运动项目的素材非常有限,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的基础内容经常只有长短跑、简单的压腿伸展等练习, 特色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不够深入, 这种情况就造成对体育感兴趣的一些同学发现在体育课上根本学不到什么实际的内容, 渐渐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 从而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 不仅阻碍了学生体育运动水平的提升, 也极大的浪费了学校的体育教学资源。

3 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板块, 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在素质教育中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3.1 体育教学具有发展性

所谓“发展性”是指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素质与能力, 不断提高体育运动水平, 使体育锻炼成为自觉主动的行为。同时引导学生把体育课程的技术要领拓展至文化学科, 比如可以运用物理的抛物线原理选择投掷项目的角度、运用数学的两点间直线最短原理可以知道短跑要跑直线等, 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 自觉地理论联系实际, 不断自我完善。

3.2 体育教学具有未来性

所谓“未来性”是指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 而不是眼前的升学目标或就业需求。体育教学主要是教会学生科学的运动方式和方法, 保证身心健康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学习、工作和生活。在体育教学中就有大量的比赛竞争、达标、技能测评等内容, 能培养学生勇于竞争、争取胜利以及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 更能适应未来社会。

4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建议

4.1 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把素质教育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体育教学是高职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 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应该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把素质教育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基础性和全面性, 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学,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使学生会学习、会探索、能创新。

4.2 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有重要的地位

体育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通过学校体育, 可以熏陶学生的体育文化, 提高文化素养。通过体育教学, 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体育的真正含义和作用, 更加懂得珍惜和爱护自己的身体, 也可以培养学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真正意识到保持强健体魄的重要性, 进而为培养其他的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 通过对体育教学内容科学性的揭示,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加深学生对体育教学手段和锻炼方法内涵的理解, 在锻炼手段和方法的选择上会更加具有个性特点, 进而创造性地运用体育知识, 进一步将素质教育的成果发扬光大。

4.3 不断改善教育方法, 优化教学课程内容

以增强学生能力、体质及终身体育为目的, 体育教学内容应增加一些健身效果较好、简单易学、符合学生兴趣爱好、年龄的内容, 同时删去不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项目。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拓宽视野, 适应时代的进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的要求, 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根据教学目标大胆开发教学资源, 选择一些新兴运动项目为教学内容, 让学生掌握一种或几种可以长期从事的运动项目。同时增加一些保健知识的传授, 以适应新时代对体育教学的新要求。

4.4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 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体育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优良的心理素质。要有进取意识, 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改善教学方法, 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5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

5.1 突出学生职业化特色的路径

按照学生专业类别进行课程的编订和班级设置, 针对专业特色与职业特色规划课程内容。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需求是不同的, 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也应当与其今后的职业特点相契合。对学生的职业前景要有恰当地分析, 为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的“体育课套餐”;展开各个专业相对应的体育课程的教学, 尽量拓展休闲类体育项目, 以契合学生的职业特色。

5.2 增强体育教育的实用性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现代化企业的要求, 职业劳动对人的身心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各种新兴的职业不断出现, 其要求的职业素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刚刚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身体很塑性很强, 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职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育锻炼, 如此可有效地增强学生职业体能, 预防各类职业病的发生。

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探索还处于起始阶段, 许多理论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 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完善。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内涵非常丰富, 要求我们用素质教育的思想对体育教学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探索, 充分把握体育教学的特点, 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定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摘要: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 体现时代高要求。体育作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和德育、智育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方面有着深远意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是国家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而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现素质教育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突出职业性、实践性。

关键词:高职,素质教育,体育教学,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探析 篇10

随着现代教育的深入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方法、手段和内容不断涌现;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以及当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一些体育教师的思想、业务、心理素质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蜕变,与当今的教育形势发展格格不入,严重地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推进。因此,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

二、现状分析

体育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健美的工程师”,这是对体育教师这个职业的赞誉,他们既是脑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他们是实施、推动和发展学校体育的主要力量。众所周知,体育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体质强弱的重要方面,它涉及综合性的学科。通过体育运动可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增加人体的健康、有效地保证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学校体育的教育是国家民族体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体育的基石,是增强民族体质的关键所在。我们大多数体育教师能忠于职守,孜孜不倦地工作在教学岗位上,一部分已经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为学校体育教育贡献了自己的青春。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当代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一些体育教师的思想、业务、心理素质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蜕变,严重地影响了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影响到了下一代的整体素质。

1. 思想、心理素质方面。

体育教师的工作既辛苦又枯燥,并且不受社会、领导的重视。教学条件、设施、环境比较简陋,学校对体育的投资相对较少,而体育教师付出的较多。使体育教师在精神、物资、待遇方面获得较少,所做的成绩得不到肯定,造成心理不平衡。长此以往,体育教师在教学、育人等方面变得不积极、不求进取,失去了对体育教学工作的热爱。

2. 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方面。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教学忙于应付考试,片面地追求达标率和体育升学成绩,而忽视了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等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随着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师的文化基础显现的比较薄弱;专业知识结构单一、陈旧;由于继续教育、进修机会较少等因素的影响,使教师的教学能力、热情严重地受到了干扰。

3. 科研能力不强。

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技术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体育科学知识的传播者。但是,由于得不到学校的重视和体育教师受自身素质的影响,现有的体育教师科研能力、水平偏低;知识结构单一,使得教师不能及时吸取先进的理论观点,不能掌握科学领域前沿的新知识。严重地影响了体育素质教育的实施。

三、新的时期,重构和提高教师素质,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1. 培养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和高尚的思想品质。

体育教师要具有良好思想素养、职业道德,做到“育人先育己,正人先正己”,要用自己良好的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给学生做好表率,起典范的作用,更好地给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教师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对体育教育事业倾注全部心血,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丰富知识和高尚的品质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2. 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终身体育、快乐体育、“健康第一”思想的确立,使得陈旧的教育理念已经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教育改革浪潮。这就要求新一代的体育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创造潜力,用创造的态度和科学精神去设计、构造新的模式和教学理念。

3. 不断强化提高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水平。

现代科学与技术的飞跃发展,学科知识的渗透、交叉,从不同的层次、方面向体育渗透,丰富和发展着体育学科知识和理论体系。必须及时地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使自己有丰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得到提高。

4. 培养自身科研能力,提高科研的水平。

通过有计划的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把实践中的经验和先进的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来提高教师的科研成果。在不断研究、探索的进程中,教师能更快、更好地接受新的知识和信息,了解新的教育动态。把所掌握的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会逐渐的完善自我,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5. 了解、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计算机、网络、电化教学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普遍存在。它们的运用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历史性的飞跃。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克服了过去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无论在理论教学还是体育技术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会使体育教学、管理更完善,也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求新的心理特点,能引起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体育教师必须了解、掌握和运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改善教学的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快速实施。

6.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是体育教师的必备的条件。

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胜任新的教育改革。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心理特征以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对学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应具有正直、公正、和蔼、善良、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保证学生在教学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时体育教师还应具有健康的体魄。体育教师身体的健康,肌肉的匀称,动作的优美,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也保证教学过程顺利、圆满。

四、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 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做到“一专多能”,体育教师面对知识剧增的时代,单靠以前所学的基础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体育教师要善于学习,不断地丰富知识,更新知识结构,及时吸取先进的理论观点,掌握科学领域前沿的新知识、新理念;同时,在专业技术、技能方面,做到“一专多能”,即在全面、正确的掌握各种运动基本技术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完成教育改革。

2. 多创造交流、学习的机会。学校多为教师提供一些学术交流、培训、参加体育竞赛活动的机会。在各种活动中教师多向同行、专家请教,博采众长,补己之短,增强教师的信心。教师自身也要抓住出去学习、培训的机遇,结合实践更新自己、完善自己,为教育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 培养科研的兴趣,提高科研能力,稳步推进素质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研究,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将自己的疑问和见解表述出来,并进行简单的课题设计。把研究成果与教学经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在收获成功喜悦的同时,会逐渐激发教师的科研兴趣,激发教师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使教师科研的水平不断地提高,为更好地完善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是保证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建立一支新型的、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摘要: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的进程中,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是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体育教师应具备职业道德、创新意识、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这些素质获得的主要途径: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做到“一专多能”;多创造交流、学习的机会;培养科研的兴趣和能力,稳步提高素质。

关键词:素质教育,综合素质,应试教育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特色发展研究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育    体育特色     策略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特色发展的表现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特色化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特色化的体育思想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思想特色应充分立足高职院校具体情况,突出高职院校发展的特点与个性,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教育活动,形成区别本科院校,符合本校办学特色的特色化体育教育思想。

(二)特色化的体育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应重点发展特色体育项目,创造性、专项化地打造体育教育内容,不可盲目跟风,要打造本校特色体育项目和体育强项。同时,在体育教学内容中应充分渗透体育文化理念,保证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能够受到体育文化的熏陶,从而激发大学生学习体育、参与体育项目的兴趣,树立起终身体育的理念。

(三)特色化的体育教育形式

高职院校特色化的体育教育形式突出个性化。体育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兴趣,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按照学生要求和兴趣对体育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开发多种形式的体育教育形式,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身体素质,打造高职特色化的体育教育。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特色发展策略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特色发展应从特色凝练、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将以及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一)体育教育特色凝练

高职院校经历长期办学已积淀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和优势,形成了异于其他院校的特色。在发展高职院校体育特色中,必须在对高职院校现有体育专业特色进行深入挖掘、提炼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结合自身体育教育优势、资源以及能力条件,发挥历史办学积淀的特色,综合利用高职院校内外各种优势因素和发展机遇,凝练具备高职特色的体育教育特色。同时,要注重体育教育特色发展定位的客观性和适当超越。体育教育特色的凝练,应始终以自身实力和特色为基础,尊重发展的客观性,充分把握区域对人才层次、数量、结构等方面的需求进行定位和凝练,保证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特色发展方向的正确性。

(二)高职院校特色化课程建设与内容开发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特色发展的焦点问题和核心问题,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是体育类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首先,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应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作为特色化体育课程建设的核心、重点和难点来进行。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并依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充分体现体育专业人才特色。其中,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应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来进行,始终坚持知识与能力统一、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构建有特色、分层次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在强化体育基础类课程、公共类课程的基础上,应重点突出体育主干课程的特色和方向性,及时跟进市场及其对人才的需求,灵活调整专业方向,优化课程体系,保证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基础课程扎实、专业性突出、口径大等特点,实现体育专业人才个性化培养,形成特色化的体育专业主干课程体系,最终使得特色课程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以及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最后,改进和创新体育教学方法。特色化的体育教育教学开展,必须依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分层教学法、表象训练法、专题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调动起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自觉训练、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小组合作,最终实现教学活动知识、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体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是高职院校体育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和保障。高职院校应为体育教育特色化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创造实践条件。一方面,注重更新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践项目,创造条件让学生较早地参与专业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应指定高职院校体育特色发展配套的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以本校体育学科发展的要求为出发点,循序渐进地建设体育教育实习基地,满足体育教育实践需求,为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提供硬件基础,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

三、结语

在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面对国家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体育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当顺势而行,以推动体育教育改革为契机,在认清自身体育教育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特色课程资源,走异于同类院校、优于同类院校的特色化发展路线,推动高职院校体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凯.校园“阳光体育”文化新建设——评《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05):128.

基于职业教育的高职体育教育创新 篇12

一、高职体育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师生的身体素质。但在实践教学中,体育教育在很多方面依旧存在不足和缺陷,使得高职体育教育无法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等相吻合,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具体来说:

(一)教学理念滞后

据相关调查发现,我国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教师教学理念较为滞后,过于强调体育的应用性,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素质的培养,教师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为学生布置大量体育训练,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并未真正对体育锻炼产生浓厚兴趣。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体育教学主要涉及理论与实践教学两个部分,通过理论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体育基础知识,实践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应用技能。目前,我国高职体育理论与实践教学分配不合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

(三)课程资源缺乏协调性

课程资源是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先进性,促进学生综合体育素养的形成。高职体育教学中拥有的课程资源很多,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往往选择其中某一项资源,影响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提升,且教学范围较小,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基于职业教育的高职体育教育创新策略

(一)创新教育理念

现阶段,我国高职体育教学滞后于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因此在职业教育背景下,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创新教育理念,高职体育教育不要仅停留在技能应用,应重新审视体育教育,确定体育教育目标。在实践教学中,要强调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协调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主观层面上接受体育活动,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将职业教育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全过程,使得学生能够注重对自身素质的提升。此外,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核心,其思维、观念直接影响整体教学质量。所以在工学结合趋势下,教师要不断充实自身文化理论知识,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多体育方面的指导,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

(二)创新体育课程

高职院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培养,还需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及职业目标,对体育教材进行课程设置。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自主选择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保持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体育教学活动,逐渐提升身体素质。另外,教师要发挥自身指导作用,介绍不同的体育项目对学生未来职业的影响,如,篮球、羽毛球能够提升营销专业学生的反应、合作及协调等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更具针对性地选择体育项目,顺应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三)创新教学方法

现代化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工学结合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关键。因此立足于职业教育,对高职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非常必要。如在理论教学中,应引入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体育动作进行分解,对学生进行视觉及听觉等感性层面的刺激,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应协调课程资源的关系,实现对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从而为高职学生更好地参与岗位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现代教育背景下,体育已经是高职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将职业教育渗透到教育活动当中,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有效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理念,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对现有体育课程进行针对性调整,使之能够与学生所学专业特点相契合,采取多元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将体育锻炼视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断提高高职体育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未来岗位上发挥自我价值。

摘要:高职作为我国教育教学体系的一部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并输送了大量技能型人才。目前,社会在关注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对其身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职体育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对高职体育教育进行创新迫在眉睫。对高职体育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职业教育理念下探讨创新高职体育教育理念、方法等的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育教育,创新

参考文献

[1]暴静敏.浅谈职业教育为先导的高职体育教育创新[J].当代体育科技,2015,5(8):117.

[2]丹慧芬.高职体育教育内容适应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的针对性设计[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3):94-95.

上一篇:初中运动员下一篇:教学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