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语感的绿色通道

2024-09-14

学生语感的绿色通道(共9篇)

学生语感的绿色通道 篇1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 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 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小学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黄金时期, 研究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与方法, 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注重积累, 获得语感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丰富的感受力。这种感受力首先就是能感觉出某种说法是对还是错。这是凭借经验积累起来的直觉。比如“目标”需要“明确”, “态度”是要“端正”, “缺点”可以“改正”, “错误”却要“纠正”。语言中有了大量的积累, 就会有对语言文字的正误感。

培养这种对语言的正误感, 首先是多读语言规范的文章。在语文课的教学中, 应提倡让学生反复朗读, 通过朗读、揣摩, 来培养学生的语感。用美学老人朱光潜的话说就是“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 反复吟咏, 仔细揣摩, 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 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 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 等到自己动笔时, 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老先生这段精辟的描述, 便是语言积累的实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有许多内涵丰富的精美的文章, 如《三味书屋》、《春雨的色彩》、《小珊迪》、《观潮》、《爬山虎的脚》、《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教学中, 应安排较多的时间, 利用声像教材指导学生表情、有节奏地潜心诵读, 使其步步深入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语言的音韵变化中, 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慢慢学生的语感就会形成。

其次, 是要让学生多分辨, 多纠错。听说训练, 花几分钟让学生听辨几个句子, 判断正误;注意听别的学生说的话有无正误, 有则指出来并且改正, 费时不多, 收效却不少。作文讲评课, 拿出一些学生习作中的病句, 让学生来判断和改正;作文写完了, 一定要多读几遍, 让学生自己发现病句并改正。

二、品词析句, 培养语感

对语言有了正误感的基础, 进一步就要有优劣之分。一句话, 这样说就好, 那样说就不那么好;用某个词语恰到好处, 换一个就逊色不少。能分辨言语的优劣, 不仅有了鉴赏能力, 进而自己说话写作业也会用词妥帖, 出语不凡。

1. 对比品评。

在平时的教学中, 多引导学生对词语句式的推敲。如《鸟的天堂》中:“我们陆续跳在一只船上。一个朋友解开绳子, 拿起竹竿一拨, 船缓缓地动了, 向河中间流去。”这段话中, “陆续”和“移”两个词用得尤为妙。首先“陆续”一词用比较法, 拿“继续”与“陆续”比较, 学生体会到了“用词要恰当”。而“移”字的妙处则用换词的方法体会, 学生说出了“飘”———显得小船行驶没有目的;又换成了“驶”———又觉得动静太大, 速度太快, 与下文内容不协调;再换成“挪”, 又显得船很笨重, 速度过于慢……经过分析与比较, 学生体会用“移”字既能写出船行驶速度的缓慢, 又体会到“静”字, 更隐含了作者和朋友们的那份闲情逸致———懂得了“用词要精妙”。

2. 结合语境。

感悟词语的优劣, 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比如“牵牛花开了”跟“牵牛花吹起紫色的小喇叭”这两种说法, 哪一种好, 不能一概而论, 得看用在什么语言环境中。用在写景的散文中, 后一种更好, 如果是一篇科学考察报告, 用后一种说法就不大恰当。

3. 前后联系。

很多时候, 就词论词、就句论句, 特别是叙事抒情类课文, 是很难找到语句蕴含的“弦外之音”的。事实上, 文章是一个整体, 语言文字内在的意蕴, 是隐藏在前后左右的相关联的句段、语境当中。

如《难忘的一课》中: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他写得很认真, 也很吃力。怎么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话的内涵呢?

(1) 铺垫:在学习课文中“光复”一词的含义时, 便介绍台湾光复的历史背景。

(2) 辅助:通过课文插图, 理解台湾老师也是与学生一样才开始学习祖国语言文字, 从而理解“吃力”的含义。

(3) 领悟:用“尽管……还……”, 连起来说说台湾老师是怎样写这句话的, 从而领会台湾老师热爱祖国文字的无限深情。

这样在句与句、段与段、图与文的前后联系中, 引导学生将一个句子放到文本这个整体语境当中思考, 实际上是拓宽了学生深入领悟语言文字内在内涵的背景, 在一个大环境中考虑问题, 水到渠成地获得一种整体层面上的意义。

三、展开想象, 诱发语感

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 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 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 却听不到他的声音, 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 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 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时, 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 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 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如《观潮》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只见白浪翻滚, 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其中“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等句子如不运用形象思维, 便不会让人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教学中, 可通过电教手段, 如播放录像、展示课件等激发想象, 使其在语感中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增强学生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可激发学生通过“白浪翻滚”联想到“白色城墙”的雄伟图景;由“浪潮越来越近”联想到“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那浩浩荡荡的飞奔场面;由“声音”联想到“山崩地裂”的惊人气势。然后, 对整段文字进行反复感情朗读, 使学生置身其中, 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培养他们的语感。

作为语文教师, 应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 重视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研究, 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 让语感训练无处不在,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感的目的。

学生语感的绿色通道 篇2

训练学生语感的基本做法

训练学生语感的基本做法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语感训练。一、反复多读。二、推敲词句。三、多写多练。四、展开想象。关键词:语感,训练,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语感训练。怎样训练学生的语感呢?下面谈谈几条基本做法:一、反复多读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就是要“以读为本”让书声琅琅进课堂,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读书的机会,创设各种读书的情境,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让学生有目的地读,充分地读,有感情地读,逐步读出形,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陶冶。如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教《第一场雪》时安排了三遍读:第一遍读,整体感知,了解大意;第二遍读,理解内容;每三遍读,让学生吟诵揣摩,通过对朗读中轻重缓急、虚实浓淡的体会来紧抠语言文字。支老师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大很大”,把山村冬夜“读得很静很静”,把雪景“读得很美很美”。二、推敲词句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领悟语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揣摩表达效果。例如古诗《暮江吟》中“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诗句中“铺”字用得极为传神。“铺”的本义为“把东西散开放置、平摆。”而在诗句中应解释为:黄昏的太阳,快接近地平线,光线斜照在江面上,使整个江面洒满了夕阳的余晖。一个“铺”字营造出一幅恬淡柔美的“秋江夕照”图。学生通过对“铺”字的`理解,感受暮江绚丽多彩的美景,赞美之情便油然而生。三、多写多练语感练习需结合阅读、作文教学的内容,特别是结合课文的学习,进行一些片断写作训练。课文中略写内容的扩写,课文结尾的创造性续写,课文中有关段落写法的仿写等,比正规的作文训练难度低,容量又较小,是随时训练学生书面表达的有效方法,可适当加强。以读学写、以写促读,达到读写同步。这样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学生的语感能力定人得到逐步提高。如学了《我的第一首诗》,我让他们仿照课文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写写自己生活中的慈爱和严爱。学了《献你一束花》后,我让他们续写女运动员收到鲜花后怎样想,怎样做的。四、展开想象一篇好文章就是一幅精美的图画,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动人的故事,一次次难忘的经历。特别是一些写景抒情散文,由于充满了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而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要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只要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就能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加深感悟。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进而入情入境。如《鸟的天堂》一文写“鸟儿活动”一段,作者用生花的妙笔,写出了百鸟争鸣,众鸟纷飞的动人情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在想象中读,在想象中悟,语感也随之提高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将“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语感的培养是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长期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因此,老师对学生的语感培养不能仅限于课堂,要从课堂到课外、校内到社会全方位的拓展。 

 

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3

在丰富的情景中培养语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追求,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师可以通过声像画面,为学生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图文并茂的,利用挂图、插图、投影、剪贴,生动再现课文描述的情景。教学中,不仅可以充分运用画面再现情景,而且应注重为静止的画面增添动的感觉,让学生静中看到动,从有限的画面到无限的画外,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我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由于小兴安岭在祖国的东北方,我们几乎无一人到过那里,因此,学生对于小兴安岭的美丽难以理解。我主要借助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再现小兴安岭如诗如画的风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的印象。在学生自读课文时,教师利用音像资料,让学生结合画面去读课文,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画面。在教学”春天”一段时,先让学生通过看画面读课文,知道这段描写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在熟读课文阶段,让学生抓住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进行精读感悟。学生在感悟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美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后,再用自豪的语气去诵读。夏、秋、冬三部分内容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去感悟。

在语言训练中培养语感

语感训练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通过听读抄背讲写的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朗读是直觉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培养语感,有的要从声音上去吟味。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喝鱼汤时,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第一句着急地发问,第二句爱怜地说理,第三句果断地命令,第四句严厉地暗示。结合上下文,了解当时说话的语境,让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体会到了句子的深刻含义,老班长关心同志、忠于革命的精神也被输入学生的心田。另外,吟咏诵读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吟咏诵读,让学生体悟语言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设计出科学合理、能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

在反复背诵中积累,积淀学生的语感

就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小学语文学习的普遍规律而言,必要的记忆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足够的语言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就是空中楼阁。语感能力就是在大量阅读、大量背诵的过程中逐渐地积累、内化而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6—13岁儿童是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间,趁此时大量地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背诵一些诗文佳作,名言警句,多积累一些语言材料,多积淀一些语感经验,日后的阅读、表达就会多一些敏锐,多一些顿悟,多一份神采。只有储存大量的优美词句和名著佳句,让语言材料深深烙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并使之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才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苏教版小语教材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文辞精彩,犹如一幅幅画卷,让人陶醉,使人遐想。教学这些课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对于低年级儿童,教师可以采用引背、比赛背、做动作背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背诵。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理解了课文内容,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发展了语感。

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中培养语感

联想和想象是依据言语对象的描述,由此想到彼,或构想出某种事物的形象。可以使人对言语的感受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鲜活的形象、生动的景物、丰富的情感、深刻的哲理……图画是激发学生阅读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这些图画常能唤起学生的观察、联想和阅读的兴趣。如教学《小小的船》第三句时,指导学生观察:丁丁划着小船,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下遨游,星星在他身边闪烁。学生被带到了神奇无比的天空中。此时让学生展开想象,自己如果到宇宙旅行,将会看到什么,是不是“只看到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张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可能看到“宇宙飞船”、“外星人”、“人造卫星”等,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和思维,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充分感知和领略课文,促进了对语言文字由表及里的消化吸收。

读写结合,升华语感

多读和多写有助于语感的发生与形成。这种发生常常是潜意识的,而多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由潜意识进入显意识,由内在潜能转化为外在行动,使语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注意读写结合。写是对读、听、说最好的反馈,这种反馈是其他学习形式、练习方式所代替不了的。培养语感是为了更好地写作,同时,不断地写作也能转化语感。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写作方式来培养语感,如抄写、仿写、改写、语句的积累、日记等形式都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

训练初中学生语感的方法论文 篇4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曾强调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由此可见,当前语文教学“最要紧”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对初中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呢?

一、重视朗读训练,培养语感意识

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因此,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少一点分析讲解,多用一些时间指导学生朗读语言材料,尤其是精彩语段。通过经常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意识,使学生真切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揣摩文章语气、情感的变化,体味文脉的起伏和文气的贯通,进而充分吸收文章精华,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即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里的关键是要指导学生真正读进去,读出味,读出情。

如在教学《最后一课》的最后一部分时,让学生联系上文进行反复朗读并组织评读,无需教师分析讲解,学生自能较好地理解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尤其是其中的“‘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一句,多数同学都能把两个破折号读得很准确,那是由于感情激动,喉咙受阻所造成的语塞、停顿。从学生的朗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韩麦尔先生痛苦不堪的表情和无比激动的内心,深切地感受到他强烈的爱国热情。这些效果是教师抽象枯燥的讲解分析难以企及的。

二、指导品味语言,增强语感情趣

训练语感,必须让学生了解字词的意义和情味,懂得赏析。有的要从字面上去推敲,有的要从涵蕴方面去揣摩。叶圣陶说,语文教学不应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字句、研究文法辞法,最紧要的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因此教学中注意抓住文章中的一些精彩语段,引导学生去理解、赏析、朗读、背诵,凭借语言文字,锤炼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增强语感情趣。如教学鲁迅的小说《社戏》时,引导学生品味“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一句中的“扑面”。同学们经过反复揣摩后纷纷发言:有的说表明“清香”浓郁;有的说表明孩子们个个脸朝前方,盼望早点看到社戏;有的则认为表明船行得很快……通过这样的咀嚼品析,学生能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匠心,就真正领会了文章的中心和主旨。

三、加强听说训练,提高语感技能

听说读写的训练,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教学内容,也是语感训练的一条最重要的基本途径。因为“学生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讲’的产品,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其实,听和说的训练既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言语对象的多方面的`准确的直觉感知。 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听说的训练,还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设置一定的语境,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两个话题畅所欲言或进行辩论,并有目的、有步骤地提出一些明确的听、说要求。如在听话的时候,如何把握主要内容、中心意思,怎样分辨出隐含意思、弦外之音,锻炼其捕捉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和分析辨别语言信息的准确性。在说话的时候,怎样把话说清楚,说正确,锻炼其语言的正误感;怎样注意场合、对象,说话得体,锻炼其语言的分寸感;怎样把话说连贯,说通顺,锻炼其语言的畅达感;怎样把话说得动听、感人,锻炼其语言的情味感;怎样处理好语调、语速的变化,锻炼其语言的节奏感。当然,这样的听、说训练并不仅仅局限在学校里、课堂上,应当延伸至家庭、社会。如看电视、听广播以及参加必要的社会交际活动等。这些不仅对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有极大帮助,而且还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

四、引导体察生活,丰富语感积累

要获得真切的语感,就要把眼前、耳边的语言文字同自己生活中已有的情感结合起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切断了语言文字和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即使是十分优美的作品,也难以感受到其意义和情味。这正如叶圣陶所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的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如果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倘若没有这样的体验,语感训练将是苍白无力的,就会重蹈“死读书,读死书”的覆辙。

如果我们的初中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有过对春的盼望和春来时的欢欣,有过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回味,学习朱自清的《春》时,就能很快引起共鸣。如果我们初中学生都深知自己的父亲赡养老人、养育子女的身心负担之重而又恪守孝养的人伦,对父亲产生了敬佩感,就更易于体味莫怀戚的《散步》所表达的人性美。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然,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积淀丰富成长历程。

五、强化想象思维,升华语感体验

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想象是获得语感的一条重要通道。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凭借想象,将语言文字在脑海中还原成作者所记叙、描绘的那一客观事物,使其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心理状态,从而获得语感体验。

在教学李清照的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时,要求学生一边读作品一边想象: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哪些声音?同学们通过想象,竟能从短短三十三个字的词里,看到了夕阳、荷塘、亭子、小船、沙鸥、白鹭、饮酒畅谈、杯盘狼藉、酒后醉态等景物,听到了嘻闹声、划船声、击水声、水鸟惊飞声、荷叶相撞声等声音。想象使学生由词入画、由词入境,似乎也亲自经历了作者那次极富生活情趣的游历活动,和作者一同乐饮、一同迷途、一同惊醒,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5

一、反复诵读, 读中感悟

诵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文章从别人的外部语言向自己的内部语言过渡的过程。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 学生心中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才得以交织、碰撞、情感语感才能够培养。一个作家说过:“读多了, 读熟了, 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 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正如人们常说的:“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在反复诵读中, 我们会体味到文本通过声、景、情所传达出来的深厚意蕴与无限美感。当诵读成为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形成自然的习惯后, 它便会产生巨大的力量。那么, 怎样才能通过诵读来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呢?

(1) 示范美读。叶老十分重视推崇美读, 他认为, “所谓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 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 无论兴味方面还是受用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这就需要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范读时的感情、语气、语调、体态等学生看得见、听得见, 是可以模仿和学习的, 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语感训练, 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齐读。齐读可以大声地放开来读, 使节奏分明, 气势一致, 迅速创设情景, 形成强大的感染力, 就连平时不愿学习、阅读能力差的学生, 也会自觉不自觉地融入朗读之中。齐读应该用于每一堂课中。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时, 先指导美读:“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两个“盼望着”要读的轻快而短促, 读出急切和期待;“近了”“来了”要读的渐快渐响, 表现迎春时的喜悦之情。然后让学生齐读, “大珠小珠落玉盘”, 叮当有声, 错落有致, 读出了语言的韵味, 读出了文章的情境, 真切地了解散文的抒情性。

二、分析训练, 领悟语感

(1) 整体感知语言。语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语感的养成需要对语言材料从整体上进行感知, 既要分析字词, 品味语句, 又要综合相关内容从本质上认识语言材料。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语言鉴别能力, 它要求读者有更高的立足点和广阔的视野, 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 深刻体会作家情感和作品的语言风格, 从而获得语感。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上阕咏赤壁, 着重写景。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 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 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接着, 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咏的人物。“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 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 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 从而为下阕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下阕着重写人, 借对周瑜的仰慕, 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 突出人物的风姿, 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 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 积极进取, 奋发向上的表现, 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2) 根据语境, 解读语意。例如, 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中, “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 将“泻”换成“照”字, 行不行?“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 将“浮”换成“升”字, 又是否可以呢?———不行。因为一个“泻”字, 把本来静止的月光写出动感来了;而用“浮”字, 能显示出雾的轻飘状态, 是轻而缓的出来。这就是依据语境分析词语而获得的语感。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依据教材, 分析具体语境下词语或语句的不同意义,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力。

三、注重实践、强化语感

叶老认为:“凡是技能, 唯有在实践中方能得到练就。”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 只有强化听说读写的实践, 持之以恒, 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形成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所以, 必须将学生置于训练主体地位, 着力“听说”。听, 要注意了解内容, 抓住中心和要点;说:要做到准确、连贯、得体。尤其是要突出“读写”。读, 博览群书, 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语言刺激, 逐渐形成语感。当然, 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益, 老师有必要在读物的选择、阅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有效指导。写, 是调动头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 回忆、交流、筛选, 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写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写日记、周记, 或办黑板报、手抄报、墙报, 让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 既激发自身的语言积淀, 又促进语感的形成。

四、热爱生活, 积累语感

叶老说:“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 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字典, 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 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 积聚得越多, 了解越见深切。”从叶老的这段话中, 我们也感知到:生活经验与语感积累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让他们为每一天的生活留下美好愉快的回忆。热爱生活, 才会追求美好的生活。在学生的眼中,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的各种活动, 更能积累语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6

一、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从教学角度来说, 训练语感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是诵读。诵读, 是一种能充分传达文章情意的自然读法。不求声音宏大, 但求读的清楚、自然, 不求字正腔圆, 但求读出节奏、情感。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该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1. 多读读熟。

对名家名篇, 精粹短文, 要熟读背诵, 烂熟于心, 日积月累, 便会熟识各种形式结构, 习得语言知识, 增强艺术语感。有句哲言说的好:“语感是言语对象对人们语言器官长期雕琢的结果, 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长期雕琢”和“积淀结晶”, 正说明了多读熟读对培养语感的重要性, 也说明了培养语感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2. 强化朗读。

朗读要“目视、口诵、耳听、心维”, 多方面立体化感知文章, 使文中之意皆出于我之口, 文中之情皆出于我之心。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 体会领悟文中的情感, 加上适当的语气、语调, 才能产生较好的语感效果。朗读训练, 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整体朗读。即以一则相对完整的材料或一篇文章为朗读对象, 以感知作者思想感情或审美倾向为目的的朗读。教师可事先作示范朗读, 学生试读后, 作评价、点拨, 再让学生带着倾向性分角色朗读。如此反复两三次, 学生便能够较全面深刻而又主动地感知作品的意旨和审美情趣了。二是情境朗读。在学生朗读前设置情境, 把学生导入某种情境之中, 让主客体达到一定的和谐, 再进行朗读, 会加快感知的速度, 易引起朗读者与作者的共鸣, 甚至产生对原作品的艺术再创造。

二、词句训练, 品味语言

语感是读者对语言直觉的整体的感受, 是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复杂心理活动和认识的过程。训练语感, 必须了解字词的意义和情味。在阅读教学中应加强词句方面的训练, 从课本名篇中寻找精彩的字、词、句、段, 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品味揣摩, 从而让学生领悟语感。

1. 比较归纳。

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对句子中的词语的删留让学生讨论, 在比较中深入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把具有丰富内涵的词语改换成另一词语, 让学生在比较中去推敲。在阅读教学时, 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对原文句子进行改换, 在比较中体会不同文体语言的不同特色。记叙文中的改换比较, 可以让学生体会其语言的生动性;说明文中句子的改换比较, 可体会到语言的准确性;议论文中的改换, 可体会到语言的严谨性。这样, 学生在比较中就能更深刻地感受语言的丰富内涵, 从而引导学生归纳语言, 培养语感。

2. 品味揣摩。

品味语言, 主要是对语言材料的意蕴、情味、结构, 进行品析, 展开联想和想象。在阅读教学时, 教师根据作者在字里行间留下的暗示, 引导学生品味词语的深层之意、言外之意。有时由于写作目的的需要, 出现褒贬通用现象, 引导学生辨析文中词语的感情色彩, 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在篇章、段落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与作用, 把握段落的类型与结构方式, 领会篇章结构的精妙, 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感。

三、生活体验, 语感之源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还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不断丰富他们的社会生活与自然、人生的知识经验。

1. 观察生活。

教学中, 可让学生观察一个实用的文具、一堂有趣的课, 观察教师、同学、父母、亲朋好友等熟悉的人物。运动会、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入团宣誓等都是组织学生观察生活的好机会, 一个市场、一座新的建筑、一个十字路口、一户农家等都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好教材。鼓励学生写广播稿、出黑板报、办手抄报、排演节目、开辩论会、举行演讲比赛等, 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实践语感, 加深语感。

2. 体验生活。

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篇7

这样看来, 中学生语感的培养首先在于阅读, 通过阅读搜寻并筛选关键信息, 结合大脑已储存的生活材料引起一系列思考, 这个由阅读到思考的过程, 实质上就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对话, 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交流与融合的过程,

如何在阅读中培养中学生的语感呢?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话给我们一个启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学科内容本身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特别大的。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精心挑选、精心安排的典范文章, 在抒情性、叙述性、议论性及说明性上都具有标本作用, 学生只要对阅读材料感兴趣, 就会兴致盎然地进行自觉阅读。

仅有阅读兴趣是不够的, 还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 尤其是朗读的技巧, 这也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篇文章, 必须根据它的体裁、内容, 以朗读为突破口去感受语言材料。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表现了人性的美。盲孩子在获得光明的同时, “影子”也获得了生命, 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朗读这样的作品, 可以以欢快的语调、稍快的语速进行朗读, 使学生从朗读中感受到帮助他人与得到他人帮助的内心愉悦, 使之心灵上受到熏陶感染。

《我的叔叔于勒》则揭示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里人性丑陋的一面, 对菲利普夫妇的鞭挞, 对生活美的追求能让学生感受一份凝重。读这样的文章则应以低沉、缓慢的语调和语速去朗读, 而《云南的歌会》则可以轻松、舒缓的语调让学生去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

另外, 朗读中的停顿与轻重音的处理技巧也应逐步教给学生。

语感培养的捷径是说话能力的训练。学生在对已有材料熟悉后, 要尽可能让学生“说”, 用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说话能力, 在“说”中进一步感知语言, 感悟文本, 感受生活, 以自己的生命历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提高生命的层次。

以《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为例,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说”, 是一个很好的语感培养机会, 可以从以下几点启发学生“说”:1、读完本文后, 你觉得盲孩子与影子的心情如何?2、你认为本文的主人翁是盲孩子还是影子, 为什么?3、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最大特点是叠词的运用, 比如“轻轻”、“痒酥酥”、“踉踉跄跄”, 你再找几个这样的词, 体会一下这样的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盲孩子虽然看不见, 但他能感受到他所生活的环境是优美的, 你能把你们所看到的盲孩子的生活环境告诉给他吗?5、这篇文章由88个自然段构成, 看看这些段有什么特点?

学生对这五个问题的“说”, 可以使他们感受到本文的主题美、人性美、语言美、环境美、结构美, 通过“说”, 也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诚然, “说”的意义还远非如此, 眼神的“说”, 手势的“说”, 口里的“说”, 笔下的“说”, 心里的“说”, 都是为了交流彼此的情感联络。一个不会借助四肢五官去“说”的人, 无论他拿到什么程度的文凭, 在交流表达上又何异于大字不识的一个文盲。

除了学科兴趣的激发、朗读技巧的指导和“说”的训练外, 语感的培养还需重视对学生“积累”的指导。

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除了大量的阅读外, 更重要的在于他们有丰厚的积累。如孔子韦编三绝之下更有学而时习之的坚持, 随园主人虽家贫不能致书, 仍能借富书之家而得以博览群书, 胡适先生则不动笔墨不读书。身边之人里, 我所知的余映潮、王世发两位老师, 无论走到哪里, 读书卡片是随身带的, 一年下来, 不知不觉中所做的笔记就是大几万字, 这大略就是他们能成为一个教育专家的缘故吧。

积累的方法有很多, 最适宜学生的有:

做读书笔记。准备一个专门的摘抄本, 留下前面的2—3页作编写索引用。每读一文, 做好相应的读书笔记。可以摘抄词语, 从词语的音、义、用法、遣词造句等方面积累;可以摘抄优美的句子, 摘抄时分好类, 如描写句、抒情句、议论句;也可以摘抄名言警句, 注明其揭示的道理或给人的启示, 优美句子和名言警句的摘抄要批注好作者、出处, 以备查用。待一个摘抄本用完后, 在事先留的空页里编好索引, 以后使用时就方便多了。

坚持写日记, 日记是一部个人成长史, 是生活的录像, 每天坚持写日记, 不仅为大作文积累了素材, 达到了练笔的目的, 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的好习惯, 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认知能力。

可以写生活琐事、学习心得, 也可以写观察所得、人事品评, 只要对心灵有所触动的, 都可以走进日记中。

多背诵。从某种意义上说, 知识拥有的多寡, 取决于记忆。记得越多, 获得的也就愈多, 语感也就越强, 要记得牢, 就得加强背诵。但这个背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 而是理解性的背诵。只有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背诵, 才能实现积淀语感的目的。

理解性背诵训练要视所背内容而定, 诗歌的背诵可采用分组背, 分男女生背、师生合背、接背的不同方法进行, 快捷有效;优美的写景散文则可把所写景物分解成一幅幅图景进行背诵训练, 例如朱自清的《春》就可以分为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人物图来进行;叙事散文、小说的精彩段落则抓住线索来指导背诵。

艺术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8

一、表情朗读增强语感

这种读, 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或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 要像叶圣陶先生说的, 应该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 道出了读书的真谛。读有很多种, 不管是哪一种, 只要投入了感情,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的语感就能增强。比如《第一场雪》中有很多优美的词, 像“银条儿”“雪球儿”等, 必须让学生反复朗读, 仔细玩味, 才能读出亮晶晶、蓬松松的感觉。通过反复朗读, 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直觉思维, 也就形成了表层意义上的语感。

二、比较、揣摩用词, 训练语感

朗读, 伴随着思考;揣摩, 专注于思考。语言有味, 有意味, 有情味, 有韵味, 通过朗读可以出味, 通过揣摩更可见味。比如, 在教学《泊船瓜洲》时,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的“绿”字, 可以让学生去比较, 如果改成“过”“满”“入”这些字好吗?然后揣摩每个词的韵味, 经过反复推敲, 最后得出“绿”字在诗里更有意境。等学生学会了这样去比较、揣摩词语, 并养成习惯, 语感也随之形成了。

三、在阅读中丰富语感

从培养语感的角度来说, 博览是积累语汇和熟悉语言的有效方式。用语言文字记载的东西, 有各种文化、语体和语言风格。因此, 学生语感的培养只靠教材上的课文是远远不够的, 要博览群书, 才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扩大语感的训练范围。

四、积淀语文知识, 深化语感

语感的习得主要靠持之以恒、日积月累的语言实践。但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 我们不能孤立地讲解, 要在学生对语言作品的感悟过程中点滴渗透, 才能更好地深化语感。所以强调语感训练, 绝不能排斥或轻视理性的语文知识渗透。《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到,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 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 但不必要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知识教学”。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感 篇9

什么是语感呢?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受, 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语言不需要经过逻辑推理, 就能直接、迅速、整体地感知和把握。那么, 中学语文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 语文教师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积累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母语环境,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并积累语言材料, 在运用时进行有效提炼, 形成直觉思维, 从而培养良好的语感。接触并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知识就要多听、多读。

广泛阅读是积累语言材料, 掌握语言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感不是先天就具有的, 而是一种语言修养, 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比较直观、迅速地感知语言文字的能力, 它带有浓重的经验色彩。因此, 学生要经过大量的广泛的阅读, 才能使语文水平或者语感水平有所提高。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为学生创造广泛阅读文学名著、优秀文学作品的条件, 使学生积极储备语言材料, 培养良好的语感, 这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重要的一环。

速读是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 是手、眼、脑等协调活动的过程, 是感悟语言、培养语感的基本方式。读者在速读过程中所感知的不是孤立、零碎的一个个文字符号, 而是由字、词、句、段所构成的篇章整体和意义整体。陶渊明说“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则欣然忘食”, 这里的“不求甚解”实际上就是速读的过程, “有会意”则是对文章整体及意义的准确把握。所以, 读者在进行速读时, 完全没有必要逐个理解每个文字, 要充分利用预见、猜测、期待等手段简化阅读的过程, 从而迅速、敏锐地把握文章的整体及意义所在。它们可以使读者的直觉思维更加活跃, 这样学生的语感就会越好。

有了速读的良好基础, 广泛浏览也就不在话下了。广泛浏览, 不但能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扩大学生视野, 丰富他们的感知对象, 增加词汇、句式的储备, 厚积薄发, 还能促进学生的语言知识、经验向语言能力方面转化, 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二、强化学生语感的训练

有了语言材料的积累还不够, 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语感的训练。其中, 咬文嚼字、斟词酌句、品味语言是学生语感训练的关键。叶圣陶曾说:“一篇作品读一两遍, 未必理解得透, 必须多揣摩。”只有把一篇文章揣摩品味透彻, 才能有效促进语感的发展。

(一) 抓住文章关键词句

语言大厦是由词语和句子这些基础材料构建而成的。因此, 词语和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单位, 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则是通过关键词句表达出来的。初中教材中的每篇课文中都有这样一些词句, 它们能充分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能淋漓尽致地体现作者的真情实感。这些精妙传神的词句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只要学生能抓住这些重点词句并对其进行细致分析、比较和品味, 他们的语感就会得到发展。

(二) 充分调动学生形象思维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 有时候理解事物难免比较直观。要想使学生彻底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 语文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指引, 把呆板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 使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思维体验中感受文章意境、陶冶情操, 从而获得良好的语感。

三、教会学生体验生活, 培养学生的语感

生活是一部活生生的百科全书, 是学生学习的最大课堂, 它在潜移默化中使每个学生形成了自己的性格、特点、爱好及语言感受能力。语感的生成离不开生活, 一定的语言总是出现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 离开了现实生活, 语感的培养也就显得苍白无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全身心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鲜明具体的图像, 这时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 也最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生要达到语感的敏锐, 必须从生活中去感知、体验, 把对生活的认知一点一点积聚起来, 积聚得越多对生活的了解就越真切, 语感就越敏锐。学生只有时刻观察生活、品味生活, 在生活中留心其他人的言语, 注意生活中的文字, 仔细辨别其中优劣, 才能慢慢培养自己敏锐的语感。

(一) 从优秀作品中感知、积累

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古往今来, 有不少汉语经典作品流传于世。学生通过这些作品不但能够学习到很多科学文化知识, 还能够培养自身对语文的热爱。因此, 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读背一些文质兼美, 情文并茂的篇章, 使学生的在感受美、获得知识积累的同时, 培养自己的语感。

(二)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领悟、分析

生活中处处皆语文。因此, 教师要积极安排学生参加语文实践活动。语感的习得离不开学生理性思维的参与, 离不开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 更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 语文教师要积极创设语文情境,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分析、琢磨, 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从而培养良好的语感。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上下学的途中, 对有特色的广告语或招牌进行记录、分析、思考、品味。这样学生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对文字进行分析、品味的习惯, 在潜移默化中他们的语感就会有所升华。

(三) 对积累的语言素材吸收、加工、运用

素材的积累是为吸收、加工、运用做准备的。对语言素材的吸收、加工、运用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它的完成需要以学生对知识的积累来获得。除此之外,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借助思维和审视能力, 对所积累的语言材料进行品评、鉴赏。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自己的语感。

上一篇:半刚性底基层下一篇:自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