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激发语文教学(共12篇)
情感激发语文教学 篇1
古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认为:文为情而作。中学生作文也应当是真情的流露, 实感的抒发。但由于学生的年龄还小, 语言思维过多地依赖情感, 所以作文教学必须触动学生情感, “情动”而后才能“辞发”。
一.投身社会实践, 积贮情感
社会本身是由有情感的人构成的, 即使自然景物也是风月有意, 草木含情, 山河显志。学生只有到社会实践中去观察、去感悟、去享受大自然的乐趣, 才能积贮情感, 丰富情感。如组织学生上街当报童卖报纸, 进行野营活动, 磨炼意志, 体验生活;利用节假日深入农村、小区访贫问苦, 培养了同学们对劳动人民的良好感情, 也警示自己立志报效祖国和人民;采访先进人物, 学生常常被他们那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的精神以及在逆境面前自强不息的品质所震撼……当学生长期实践, 时时“存情”, 事事“贮情”, 形成了多方位多层面的情感体验时, 作文就会文思泉涌, 情真意切。
二.鉴赏文学作品, 培养情感
带着感情去认识事物, 被认识的事物必然受到情感的影响:抽象的具体了、平凡的神奇了、生硬的生动了、无情的含情了。文学作品感情至真, 意想至丰, 都是作家长期观察、思考、积累而来的。鉴赏作品, 为青年学生提供认识社会、体悟生活的捷径。语文教材中含有很多情感丰富、文学艺味浓的作品。读罢朱自清的《背影》, 催人泪下的力量从何而来?就来自作品感情的诚挚真切, 来自它那既精雕细刻而又归朴返真的艺术功力。学生读完后就会体验到父爱和爱父的真情。读完宗璞的《柴藤萝瀑布》, 学生大都感到:人亦如花, 时代的洪流总会冲走种种令人不快的过往, 只要你张起生命的风帆, 在这闪光的时代中航行, 你同样也会再次盛开。其实, 语文教材中使学生眉眼为之一扬, 心田为之一震的作品比比皆是:《我的老师》中的拳拳爱师之心, 《挖荠菜》中的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稚嫩的爱国激情, 《出师表》中诸葛亮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鉴赏不仅仅限于教材应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中外名著、历史名著、伟人传记等都应广泛涉猎,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英雄的形象、伟人的求索、历史的屈辱、先辈的情操等, 从而拨动自己的心弦, 产生多方位多层面的情感。
三.设计情景导语, 诱发情感
俗话说:“情不动, 辞不发”。许多学生面对文题, 幂思苦想, 迟迟不能下笔, 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对事物没有情感, 没有情感冲动, 自然难以下笔。教师指导作文前, 应精心设计可行的情感导语, 利用情感“拉拢”学生, 清除对事物的反感, 使其对观察对象产生兴趣。笔者是这样设计《欢迎你来我家玩》的导语的:“同学们, 老师很想到你们家作客 (情感因素) , 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 你们家的地理位置有什么明显的标记, 家里有哪些布置 (指明观察对象) ……这样老师就不会走错 (再次利用情感因素) 。”这段话巧妙地抓住学生好客之情, 运用了情感因素, 作了一次观察动员, 诱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创设课堂氛围, 调动情感
要激发学生的作文情感, 必须创设良好的写作情景, 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一个情绪冲动的氛围中, 避免“任务式”的作文。听乐曲、观画面、品味道、做实验以至现代多媒体教学都是很好的方法。其中音乐、歌曲的运用最为常见, 它往往可以收到语言难以企及的效果。例如:在《黄河大合唱》雄壮的乐曲声中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豪迈激情和英雄气概;在《烛光里的妈妈》深情的歌声中让学生体味母子之间的深厚感情和真情劝慰;在《牵手》深沉悠长的族律中让学生感悟相伴同行、相濡以沫的人生境界。在音乐、歌曲构成的特殊的氛围里, 每个人的情绪受到感染, 感情得到净化和升华。
五.帮助学生成功, 巩固情感
实践表明, 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更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情感、促进学习的进步。作文后学生都希望早些知道自己的成绩, 而且注意力一般都集中在分数上。当作文本发下来时, 学生各具神态, 高分的同学神采飞扬、兴致勃勃;低分的同学垂头丧气, 闷闷不乐。针对这一情感需要, 教师应该改变作文评分标准。凡是写得好的同学, 都应给予高分, 甚至满分。对于写得一般的同学也应给予夸奖。对于写得不好的同学, 教师应该寻找作文中的“闪光点”:“你这句写得真好, 如果这段都能这样那就更妙了”;“这个词用得真好, 既形象又准确……”这些亲切的作文评语, 让每个学生看了之后都有成就感, 从而消除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情感激发语文教学 篇2
二井中学
马灵华
激发学生的情感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环,只有这样,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深入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章主题。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语文课堂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图片、幻灯、录音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冰心的《小桔灯》,教师可自制小桔灯,在导入新课之前,将模型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笔下的《小桔灯》该是怎样的呢?文中小姑娘的形象又是如何呢?又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柳绿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
二、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三、创设疑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
四、巧设悬念,激发情感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变色龙》、《竞选州长》、《孔乙己》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现出来?
五、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把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办法。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可让学生回忆故乡冬天的景色;教学《春》时,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踏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当时的惬意心情。这样,学生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六、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语文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入画,即以画导入,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如教学《白杨礼赞》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七、抓住重点,纲举目张
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文中的重点加以点拨,这样,就能使学生一下子领悟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如教学《卖炭翁》时,教师可就“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愿”字,剖析卖炭老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对卖炭老人的同情和对官僚的憎恶之情。
八、故留空白,意味深长
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常常留下空白,让欣赏者去驰骋想象,进行再创作活动。语文教学亦可借鉴这一手段,故留空白,让学生去体验课文情感。如教学《最后一课》、《我的老师》时,教师可不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而让学生重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预习提示及有关资料,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归纳主题思想。
激发学生情感,抓好语文教学 篇3
【关键词】学生情感 语文教学 共同感受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59-02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意思是说,能够感化人心的事物,没有比情先的,没有比言早的,没有比声近的,没有比义深的。 由此观之,情为感人之首要因素。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教师只有激发学生情感,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学生就会在其中敞开心扉,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情感的交流,产生情感共鸣教学上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幾个方面努力:
一、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导入新课”是复习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的一个桥梁。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的环节很多,但教师上课时“开讲”的创意,会决定一堂课的基调。教师应讲究“导入”的艺术。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踏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白居易的诗歌《钱塘湖春行》时,教师可先放几段有关西湖美丽风光的视频,或展示一些春天江南草长莺飞、桃红柳绿等春景的图片,用美景创造意境激发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学生在学习中就会身临其境、如在画中。这样,既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加强情感体验,从而受到感染、熏陶。教师还可以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进行品味,启发学生更好理解文章蕴含的作者情感,为学习全文作好铺垫。如教学总谱的散文《紫藤萝瀑布》时,我就从题目上提问:“同学们都见过藤萝花,是什么颜色?花开时景象是怎样的?这篇课文为什么把花叫瀑布呢?这篇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让我们共同学习后再解答。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
二、巧设悬念,激发情感
说书人“且听下回分解”的妙术,会吸引听众,吊足听众的胃口。教师在课上也可以借鉴。讲授新课时,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 ,会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产生了解究竟学习欲望。在学生接触课文之前,教师可先自己叙述课文情节, 在关键处有意停下来,巧设悬念,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文中人物的命运会怎样。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学语文的热情就会高涨起来。在课堂导入时, 可以有意识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如教学孙犁的小说《芦花荡》时,教师可先将故事发生的背景简单介绍,就将老头子的做法,其中可以加上“他带两个姑娘去过烽火线,发生什么事”“他怎么替大菱报仇”之类的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当看到老头子狠狠打击敌人时,学生们也觉得特别痛快。更能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运用朗读 ,共同感受
语文课堂离不开情感,语文学习也离不开情感,这是语文学科特点决定的。不仅要适宜、适度的、自然的,更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朗读不仅能够充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作用,也便于学生从自身角度体会文章的情感因素, 以自己“身临其境”积极主动的感受文章中的诗情画意。教学时,教师的要注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阅读课文,推敲字词,用心感悟语言文字背后深藏的韵味。在教学中,教师用流畅抑扬的声调,融入真挚的情感朗读,能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激起他们的感情共鸣,潜移默化,渗透到学生的心田。例如在教学郭沫若的散文诗《雷电颂》一文时,首先简单介绍时代背景,让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了解。然后播放课文配乐朗诵,教师示范朗读,也可以学生跟随音乐朗读,找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整整一堂课反复朗读,教师只要做适当点拨指导即可。学生在这堂课中,不但掌握了朗读的技巧,而且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所刻画了屈原的不屈形象,他痛斥眼前的黑暗,痛斥那些“土偶木梗”,呼唤着“风雷电”,呼唤着变革力量。气势磅礴,激情昂扬。学生诵读,联系背景表达了自己读课文的独特情感体验,在阅读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了培养。学习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分析完文章所写的事件表现阿长的性格特点后,读最后一段独白,感情炽烈, 直抒胸臆,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崇敬与怀念的情感。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被作者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 这种入境入情的朗读,学生的内心怎能不激发起情感上的共鸣?恰到好处的朗读指导,唤醒的是学生潜在的激情。
四、咬文嚼字,把握含义
“诗言志”,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就蕴含着作者情感, 语言文字的深处流露作者的真情。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 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又如教学杜甫的《望岳 》一课,我引导学生先找题目中的关键词,在学生一致确认是“望”字后, 因势利导:“围绕这个‘望字,你想这首诗应告诉我们什么?”学生结合诗歌内容,仔细分析,纷纷发言。理清课文脉络,从远望、近望、细望的角度去写景,自然而然的抒发作者“会当凌绝顶,一栏中上学”的豪情壮志。读解全诗,大有“提领一顿,百毛皆顺”的艺术意趣。而有的词语用得很传神、恰当,这样的词语就应引导学生反复琢磨,细细推敲。这时,语感产生,情感也就油然而生了。语文教学还可以故留空白,让学生去体验情感。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学完生字词后,教师先不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而多读课文,联系文句,说说文章怎样用朴实的语句来表现最真挚的父爱这一主题,在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谈谈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爱,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总之,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形式多种多样,我们要在课堂中综合展现。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我们应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积极进行语文教改探索,要重视整体感知、感性体验和直觉感受,这样才能拨动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之弦,让语文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更大。
参考文献:
[1]黄久平;费宝东;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七法[J];黑河教育;2011年02期
[2]潘竟清. 浅谈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学周刊. 2016(01)
激发学生情感 优化语文教学 篇4
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我们没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基于此,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为突破口, 力求改变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现状。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有多种方式, 我在激发学生情感、优化语文教学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 激发学生情感
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通过信息技术把一些抽象的事物具象化, 可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视觉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所以结合影像资料的教学不仅会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鲜明的印象, 还会给学生以长时间的记忆。听觉是人体的又一大感官,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服务我们的教学。我们的语文有许多描写音乐的课文, 如《明湖居听书》《琵琶行》等, 诸如此类的课文我们都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 在动人的乐曲声中自然地进入课文营造的氛围之中。如学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 教师可先放一段古筝演奏《春江花月夜》的视频, 看着朦胧的月色、古装的女子, 听着动人的旋律、优美的乐曲, 诗情画意、儿女情长、历史沧桑之感扑面而来。课文的重点、难点也可以通过具体材料的感知, 得以分散,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教学较之空洞的说教更易激发学生的情感, 为学生所接受。
二、通过自身参与, 激发学生情感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 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参与机会, 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让学生自制教具、编演课本剧、续写故事、改编故事等。如在学习《活版》时, 可以让学生用橡皮刻字, 制字模, 这样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既满足了自己的参与心理, 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还能激起民族自豪感。又如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时, 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现实生活编写课本剧, 教师作必要修改, 学生自制道具, 在班内演出, 并实况录像, 再把录像资料通过多媒体在班内播放, 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参与心理, 而且给他们以成就感。再如学习《项链》时, 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解读, 结合现实生活续写故事,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同时又贴近生活, 还能培养学生对文学名著进行文本细读的习惯。
三、引进竞争机制, 激发学生情感
培养中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 引导中学生合理地竞争, 有利于当代中学生将来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好地适应工作, 适应社会。合理的竞争有利于增强自我意识, 并通过与他人的比较, 激发个体内在潜力, 从而进一步发现和评价自己。在班内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小组, 如按学习成绩由高到低平均分成五六个学习小组,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 以最初的小组平均分为基础进行比较, 在一段时间内看哪个小组的平均分上升得快, 按平均分上升的程度进行评比, 这样全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照顾到, 特别是学习程度在中下等的。也可以把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混搭, 即每个小组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 每个学习小组的平均分大致相等, 以周、月等为时间单位, 把小组成员几次测试的成绩进行综合并得出平均分, 以平均分上升快的为优胜者, 这样既能形成竞争,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关注社会热点, 激发学生情感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用的文章在时空上与学生都有一定的距离, 古代的就更长一些, 外国的就更远一些。作为阅历不深的中学生来说难免会产生隔膜心理, 进而对课文学习失去兴趣。如有学生认为鲁智深不应拳打镇关西, 而应像武松那样搜集证据帮金翠莲父女去告发镇关西, 他们的理由是打人是违法的, 搜集证据去告发镇关西有助破案。这当然可以说明现代中学生的法制意识比较强, 但我们也不难发现他们与作品之间存在的隔膜。为此, 我们应努力在课文中发现与现实生活 (最好是社会热点) 相通的内容。比如, 在学习《齐桓晋文之事》时, 可抓住“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一句与我们国家现在推行的老有所养制度、提倡的关爱空巢老人思想相联系, 这样既可以挖掘课文的现实意义, 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情感激发语文教学 篇5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其中趣味盎然,引人入胜的情节,隐含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如何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拨动情感之弦,使抽象语言文字的学习变得情趣盎然呢?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形象、激发情感的方式笔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
一、语言感染
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情感可以感染、相互影响的,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因此,教师要用爱憎分明的感情,真挚的语言和恰如其分的表情动作,去扣击学生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从而使深刻的道理渗透到学生的心田。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时,在导入本课时我饱含激情地说:“为了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为了给中国人报仇,有许多英雄抛头颅,洒热血。其中就有一位放牛的小英雄献出了自己幼小的生命。”当学生们看到放牛郎被日本鬼子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上面的那一瞬间,我又对学生说:“虽然王二小被敌人杀害了,但他奋勇歼敌,英勇顽强的壮烈场面却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他那热爱乡亲,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我们这一代人。同学们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再去细细体会王二小坚强不屈,英勇豪迈的伟大精神吧!”每位学生听了我饱含深情的语言,他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振奋精神有感情地朗读起来。
二、音乐渲染
将音乐恰当地引入课堂也是拨动学生情感之弦的好方法。因为,音乐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调节学生情感,使人产生共鸣,能激发学生想象,启迪学生思维。在教学《快乐的节日》一课时,揭题时,我先播放一首《快乐的节日》的歌。当播放完这首明丽、愉快的歌曲,学生还沉浸在优美动听旋律中时,我关掉录音机,问道:“同学们,刚才听的这首歌美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参加这些快乐的节日,你们高兴吗?”(读题)。这样的导入不仅新颖别致,而且创造了热烈的课堂氛围,奠定了课堂基调,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理解“花儿向我们点头,白杨树哗啦啦地响。它们同美丽的小鸟,向我们祝贺,向我们歌唱。”(教学论文 )这个拟人句时,我出示课件:花儿在风的吹拂下摇摇摆摆和白杨树在风的吹动下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学生通过听看理解白杨树哗哗地歌唱。使学生感受到作者把白杨树和花儿当作人来写,突出了它们的亲切、可爱。接着指名读、齐读、师读,最后闭上眼睛听录音读,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学生正是在音乐的渲染下,不自觉地进入到语言文字描述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人文教育。
三、画面渲染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画面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湖海,花鸟鱼虫,古今建筑,风土人情,人文故事等方面,它们无一不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珍品。这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赏心悦目的艺术世界,美妙神奇的童话世界和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无不引导学生畅游其中,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画面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学《欢乐的泼水节》一课时,我通过运用自制的“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欢乐、热闹的场面”和配乐朗读相结合的方法,以画面展示,语言渲染,音乐烘托来展现课文内容,从而创设出一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情境,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傣族人民过年的.喜庆。把学生的想象带入到傣族这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通过适时播放电影《歌唱二小放牛郎》的部分场景,二小为了保卫村民的安全而被敌人杀害的悲壮场面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深刻地理解了王二小的英勇行为和崇高的精神世界。
四、实物演示
一幅幅画面吸引着学生,如果把生活中的事物呈现给学生观察,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我想变透明的雨滴,水在一片绿叶上。”“我想变一条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我想变一只蝈蝈,歌唱我们的生活。”等句子后,将小学生想要变的这些事物,用实物投影仪呈现后,再让学生在原文中标画出相对应的句子,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并由对现实的感受转移到对语言文字的赏析上,学生朗读这些句子时,充满感情,沉浸在语言文字描述的美的情境之中。
五、表演体验
体验指的是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践,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语文课堂中尤其是作文教学中引进体验教学思想,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倾吐真言。如在一次口语交际课之前,教师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模拟在具体情境中扮演一个社会角色。如:老人、妈妈、售票员、路灯管理员等等。体验其中的苦与乐。学生们兴趣浓厚,纷纷按要求不折不扣的完成。口语交际课上,学生们争相表演,表达了内心要讲的话,抒发了请求、抱歉、赞扬、悔恨等感受,整个课堂被一片真情包围着。课后,他们一气呵成,写出来的文章构思精巧,情节迭宕起伏,发人深思,引人入胜。
简析语文教学中情感的激发 篇6
我们常说,学生是一眼泉,能够涌出多少甘泉全在于教师的挖掘。那么,教师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一、教师深挖教材的情感因素,备好情感,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先决条件。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早已明确了关于学生情感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作为教者,我们不能忽视。我们不能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学习方法的获得,却忽略了情感教育,因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专注于人的理性的发展,更要致力于教育的终极目的——人格完善。
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一定的情感,对于创作者而言,文字就是情感的载体,没有情感,何来文章?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者必须先从主观上认同作者的情感,在专研教材时,要仔细品味推敲作者创作文章时的那份最触动人心的情感。授课时,教者首先要和作者在情感上融为一体,才有可能把这份情感传达出去,让学生去领悟、接受,这就要求我们教者在备课时多下功夫,从作者的自身经历到作者行于文中的每句话,都该成为我们备课的重点。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努力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备好情感,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使自己提前进入角色与作者产生共鸣,再用自己的心去触动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来感动学生。反之,若教师自身缺乏情感,不能正确领悟文章的感情,不能正确传输自己的感情,是无法引导学生的情感流向的。因此,准确把握教材的情感因素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教师做个“有情人”,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先决条件。
二、发挥语言魅力,以激情传真情,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基本方法。
教师已准备好了满满的情感,该如何让学生去体会?这时,我们就要发挥语言的魅力!如果说文字是情感的载体,那么语言就是情感沟通与交流的工具,而富有魅力的语言便是语文课堂上最耀眼的工具。教师要把课文中虽无声但含情的文字变成既有声又有情的语言,就要在课堂上进行富有激情的朗读,发挥自己的语言魅力。大量事实证明,课堂注意力集中率达百分百的时间段就是教师泛读课文的时候,所以倘若教师能够用贴近文章情感的语速语调准确真实的再现文章的情感,学生便会不知不觉得进入文章的意境当中了。当然,教师如能以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也能富有激情的朗读,知其心,得其意,那可算事半功倍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倘若不能知作者心,恐怕读千遍万遍也难得其意。书读百遍要用心读,用情读,方可与作者心相通,情相印,懂其理,知其意。当然,孩子就是孩子,对于一个初中生而言,那些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年代似乎让他们难体会,那么,教师就要发挥重要作用了。教师如能把对文章的理解,对作者的情感把握用恰当的情感范读出来,就显得的尤为重要。如在教学席慕容的《长城谣》,教师如能用低沉的语调、铿锵的语气把作者借助长城所要倾诉的满腔热忱,依托梦境,流露的深沉相思恰如其分的展现出来,那么,学生怎能不会激起对历史沉重的反思,感受海外赤子那无限的乡愁呢?
总之,语文教学要想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发挥教师的语言魅力,用自己的激情,向学生传输作者的真情,充分满足学生的求新、求美、求真的心理。
三、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
“学生的智慧迸发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感染下发生的,情境能调动学生的联想,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情智,情境能推动学生的灵感·……如果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能身临其境,全身心的投入,这表明教学的最佳时候到来了。”创设教学情境不但能激活课堂气氛,寓教于乐,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较好的将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情感、意志、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用生活展示、图画在现、音乐渲染、故事引发、语言描述等。其实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为创设情境提供了更优越的条件。如《山中访友》一文,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题目为“访友”,实则是看景,教师如若能用多媒体教学,把这山中的朋友——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全部请进课堂,還何愁学生不能入情入境呢!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早已是不启自发了。
此外,我认为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创设情境,更是激发学生情感的一种好办法。如教学《期行》,如排成课本戏,当“元方”面对“无信”“无理”的友人“入门不顾”时,元方的机智聪敏、落落大方、不卑不亢便早已让学生尽收眼底。在教学《羚羊木雕》后,让学生就一场家庭矛盾冲突的是非展开辩论,通过辩论,学生即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与把握,同时也学会了处理事情的方法。无论是演课本戏,还是辩论,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以文情激己情,他们既深入地走进了教材,更拉近了自己与作者的情感距离。
情感激发语文教学 篇7
一、情景设置, 开门见山
语文课教学之初, 教师可用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产生共鸣, 从而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 教师可先播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 鸟语花香、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 创造意境, 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又如教学琪珺的《春酒》, 教师可从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导入, 引起学生的有趣思考, 激发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 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
二、巧设悬念, 激发情感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 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 在关键处停下来, 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 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 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
三、创设疑问, 启迪思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 可针对所讲内容, 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 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 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 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 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云南的歌会》时, 可设计这样的提问:课文所写三种不同场合民歌演唱如何理解?想一想, 与我们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 云南的歌会有哪些特色?作者为何对云南的歌会这么感兴趣?
四、故事吸引, 情境感染
中学生好奇心强, 求知欲旺盛, 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 针对教学内容, 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 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 授新课前, 花极短时间, 用绘声绘色的语言, 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 显得亲切自然, 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 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 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 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 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 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对课文的内容了解就更透彻。
五、环环相扣, 引人入胜
教学时, 教师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环节, 环环相扣, 引人入胜。入画, 即以画导入, 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 即由画面情景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入理, 即让学生由情明理, 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如教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可采用这种方法。从陶渊明本人的为人处世的观点入手, 把他的理想境界描绘出来, 无论是他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还是“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的诗句都可以联系起来, 这样既能很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又能通过横向联系背诵有关的诗句, 这样教学, 何乐而不为?
六、联系实际, 举一反三
在教学的过程中, 语文并不是单纯的汉语知识, 从课内到课外、从古到今、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 涉及每一个领域。教师能把相似相关的东西联系起来, 就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办法。教学《春》时, 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踏青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这样, 学生能触类旁通, 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从而激发学生去爱大自然, 进一步去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河山。
七、突出重点, 意味深长
语文教学要抓住课文的中心内容, 领略文中所包含的情感。一篇课文的内容多而杂, 要掌握所有的内容是不可能的, 我们应选择重点有价值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去作要求。除了要求学习重点, 还应该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 让学生自由发展。我们知道, 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常常留下空白, 让欣赏者去驰骋想象, 进行再创作活动。语文教学亦可借鉴这一手段, 留下空白, 让学生去体验课文情感。如教学《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一文, 可着重理解罗布泊是如何从本来令人向往的地方变成令人恐怖的地方的。昔日的罗布泊是牛羊成群, 绿树环绕, 河流清澈的生命的绿洲, 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戈壁滩, 没有一棵草, 一条溪流, 夏季气温高达70°C, 天空没有一只鸟, 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这样的“死亡之地”是谁造成的?教师可不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 而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 结合课后练习、预习提示及有关资料, 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小学阅读教学情感激发刍议 篇8
一、小学阅读教学情感激发的价值审视
阅读教学情感激发的价值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是在学生个体收获上,其主要的是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人一生的启蒙学习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还没有太多独立的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对外界事物的概念也没有清晰完整的认知,所以这个阶段所接触到的人和事、所接受到的教育、灌输的思想会对他们形成第一位的主导印象,并且根深蒂固地储存在他们的脑海里,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在往后的人生中也会以此为参照,并受此影响。因此在这个阶段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对他们在漫长人生中的学习和成长,无疑具有参考、指引、修正的实际作用,可见阅读教学情感激发的价值意义。另一方面是对整个教师与教育事业发展而言,重视对小学生阅读过程中情感的激发,间接地增强了教师自我职业素养的提高,他们会在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情感的策略探究中,为自己充电,接受更多的知识,这无疑会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形成良好的教学品质,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教育的发展也就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剖析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为了升学率,还没有对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出现五花八门和不得要领的现象:一方面,由于还没有对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有一个整体性明确的目标,导致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阅读教学课程,但是教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做好备课工作,随便选一些文章应付学生,让学生“暗中摸索”;有的教师受自身水平的限制,没有对阅读材料进行正确的解读,或者是过分地夸大文本中的情感,误导学生的理解。另一方面,过分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作用,忽略了语文学科具有的人文性特点,使得小学阅读教学依旧处在考试工具的状态中。
三、小学阅读教学情感激发策略建构
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是目前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高质量的阅读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进而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这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那么,学校和教师如何做好小学阅读教学工作,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1.巧用经典,挖掘情感元素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阅读材料的选取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情趣理念,会使他们形成先入为主的观念。因此,教师在选择阅读文本时就要花很多功夫和心思,一方面,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也要符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接受能力的,另一方面,这些材料要具有很典型的代表性,文本所传达出来的主题情感经久不衰,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依然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基于这两方面的标准,教师就要巧用经典作品,从中挖掘情感元素,让经典作品成为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
经典作品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无论身处哪一个时代,都能够具有参考和指导的作用;能够发人深省,具有标榜意义和教育意义;具有好的形式和内涵,即构思新颖巧妙,反映出来的主题积极向上,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比如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表现了爱国主义的精神,但作者并没有从严肃的民族感情写起,而是巧妙地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最后一课庄严而令人心碎的情景却是通过一个顽童的感受写出来的。教师就可以选取这个角度,巧妙地从顽童的所见所闻所感入手,详细地指引学生阅读原文中的语句,如“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结合描写弗朗士心理的句子———“弗郎士在学习文法时,他自信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并结合问题的导入,着重解读这些句子中的“必须”“永远”“忽然”“一个手势”,深入挖掘其中的爱国情感元素,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园的热爱之情,进而引申出人文主义情感的概念,让学生对这种情感有初步的认识和体会。
2.结合当下,情到灵魂深处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质,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最主要的是激发他们的人文情感,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有人文情感的教学理念与意识。所谓人文情感,从感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包容,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从理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即对所处社会环境的关心和担忧。理解了人文情感的教学理念,教师就要以此为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就需要紧跟社会步伐,并结合当下的生活实际,这就需要教师从时事热点中合理选取符合小学生接受特点的新闻事件。比如,小学生将摔倒的老奶奶扶起来后被讹诈的新闻事件。通过对报纸新闻进行导读和解读,深入分析小学生乐于助人并敢于为自己辩护,对老奶奶以德报怨的行为,让小学生感受到真善美的人文情感,并让学生从中学习对善良行为的坚持,也敢于抵制恶行。当然,在选择这个新闻事件作为阅读教学范本的时候,要重点突出小学生这一主体的善良品质,而老奶奶的行为简略带过,也不能带批判的口吻,否则会扰乱学生的情感辨别。
情境创设是能够打动学生的灵魂,激发学生人文情感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在阅读课堂上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创设故事情境,而创设故事情境最有成效的方法之一是角色扮演。比如教学《斑羚飞渡》就可以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将文中所写的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演绎出来。教师还要通过层层提问的方式,融入课文之中,解读出文中所表达的团结协助、友情等伟大的情感,引导学生与作者同喜同悲,让学生能够真正身临其境,和课文中的角色同呼吸、共命运,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然后在学生投入角色扮演的同时,引出现实生活中同学之间闹矛盾、不珍惜友谊的事例,通过正反对比,强烈地激发出学生的人文情感。
3.掌握好度,奏响真情乐章
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教师一定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不能过分夸大某些作品的情感,或者错误地解读某些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意向,这样会弄巧反拙,给学生不真实的感觉,所以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掌握好度。以苏教版教材中《永远的白衣战士》为例,文章主要描述了广东省中医院的护士长叶欣,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一定要把握好度,正确解读这位白衣战士为保护同事不受感染,主动承担抢救患者的责任这一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不能将此解读为个人主义膨胀、逞英雄的表现。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也不能使用一些夸张、矫饰的词汇和语句,比如“他是多么多么的伟大呀”“这种抛头颅洒热血的行为”“他的丰功伟绩会永垂不朽”等。相反,教师应该始终围绕着“忠于职守、坚守岗位”和“舍自为人”这些情感,层层推进课文中的情感色彩,并适时引出其他的感人事例,融入一些切实的体验,激发学生潜在的人文情感。
激发学生情感提高教学效率 篇9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的情境中去,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较全面、较深入地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思想主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在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依据实物模型,课件中的景致、图片、音乐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当中。如讲解朱自清的《春》时,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美景的课件,花香鸟语、桃红柳绿等春景容易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在讲解胡适的《我的母亲》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各自回忆自己自记事以来,母亲对自己的关怀、教导的种种感人情景,这就引起学生的集中回忆和感动的思考,也引起学生的情感涌动,这为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了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提供了真挚的情感体验。这时再去引导学生学习《我的母亲》,学生就能够理解课文,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巧设悬念,激发情感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也会大增。如讲解《孔乙己》一文时,教师就可以这样导入:“课文开头在交代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和社会背景时,就写到‘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这里的‘笑’字,给我们造成很大悬念。为什么孔乙己一到店就遭人笑呢?”通过后面几个孔乙己生活的片断学习,学生就不难理解,酒客恣意取笑、揭发孔乙己偷东西,奚落孔乙己没有进学,完全是把他们的无聊乐趣建立在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和痛苦之上,这就有力地揭示了当时世态人情的冷酷。这种悲凉的情景深深地感染了学生。
三、创设疑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文中多次叙述:“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这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对揭示菲利普的性格有怎样的效果?后来菲利普在船上看到那个卖牡蛎的像于勒时,为何脸色那么苍白?
四、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就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同时,教授新课前,教师可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既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又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五、抓住重点,纲举目张
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文中的重点加以点拨,这样,就能使学生一下子领悟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如教学《归园田居》时,教师可就“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字,剖析诗人陶渊明隐居躬耕中淳朴直率的生活情趣,更让学生理解,路窄草长,夕露沾衣,虽其辛苦,但突出地反映了诗人保持清高的节操,不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的愿望。
六、故留空白,意味深长
激发学生情感, 激活语文课堂 篇10
“文章不是无情物”, 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发掘出作品的内蕴, 激发学生情感, 从而激活课堂,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教师首先要进入角色, 做好情感的传导
教师进入角色, 必须建立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采博览, 纵深发掘作品的思想内容, 深刻透彻, 全面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等, 正所谓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受到了作品的启迪感染, 教师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教师自然感情投入, 进入角色, 才能把文章中负载的作者的情感真切地传达给学生, 才能叩击学生的心弦, 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教师的情感是把教材中的情感转化为学生情感的纽带。比如, 教师若不了解朱自清先生的坎坷经历和其傲岸性格, 就无法理解文中蕴含的感情是“浓”还是“淡”, 理解也只能是“模模糊糊”, 往往只会达到读其“美文”, 扪其“美形”, 而达不到感染及“教化”的目的。
二、巧妙渲染气氛, 轻轻拨动心弦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 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情境, 渲染一种与教材情感基调相一致的氛围, 悄悄地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学生就能很快进入课文“角色”, 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比如笔者在教《我与地坛》一课就设置了这样一个氛围:播放MTV《懂你》, 那优美动人的音乐及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 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被激发, 很快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学生的记忆回到了点点滴滴的往事中……这时候我充满激情地说:“同学们, 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母亲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盏明灯。母爱是甘霖, 它可以滋润我们的心田;母爱是清泉, 它可以抚平我们心上的伤口。如果你没用心感受母亲给予我们的爱, 就太对不起母爱这两个无私的字;如果你没用实际行动来回报母亲, 那么你太对不起母亲这么多年来对你所做的一切了。今天, 让我们走进《我与地坛》, 深切地感受那伟大的母爱吧!”
如果把学生的情感比作一张琴, 那么, 只要我们轻轻拨动它也会余音袅袅……
三、用心感受形象, 默默动之以情
第一根琴弦被拨响之后, 指尖抚琴如行云流水, 情感则如风吹海面, 波澜起伏, 无法平静。如果只是倚琴静坐, 余音过后又将是一片静寂。音乐的悦耳需要演奏, 情感的激活需要感受。没有感受就没有情感。作者的情感是寄寓于所描绘的形象中的。只有引导学生去认识形象, 感悟形象, “触摸”形象, 学生的情感才能与作者相通。
比如在导入课文《我与地坛》以后, 我先让几位学生说说母亲关爱自己的感人事例, 然后启发学生, 让学生把自己设想成文中遭受人生重大挫折的史铁生, 把自己的母亲设想成史铁生的母亲, 再设身处地地想想, 假设自己就是文中的母亲会怎样……这样, 每一个学生就都变成了文中史铁生、母亲的化身, 很自然地感受到史铁生曾经的无路可走、绝望苦闷, 后来的珍爱生命、自强不息, 感受到母亲的苦难、坚忍、伟大。于是, 富有性格特点的人物形象很快在学生眼前清晰起来, 这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
四、以读启迪思维, 巧妙升华感情
学生的情感过程是一个心理流程。当学生在初读中有了感性的认识, 已经动情时, 我们应该将他们的情感推向高潮。作者总是在描述中抒情的, 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的精彩语句, 启迪其思维, 使学生进一步感悟, 在感悟中受到感染、熏陶, 并与作者产生共鸣。
朗读的语调、声音, 或高亢或沉缓, 或激越或悲伤。恰到好处的音量, 充沛浓郁的氛围, 笼罩心头的情感, 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 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 学生会更快地闯进作品的意境、作者的心灵, 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 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比如《沁园春·雪》, 上阕要读的豪情万丈, 下阕要读的居高临下, 最后三句要读的意气轩昂, 才能体现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又如《荷塘月色》, 朗读时声音舒缓、浑厚、沉静、无奈, 把朱自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想超脱而又不能超脱的彷徨, 把渗透在朦胧的月光及模糊的荷塘中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 脸上洋溢着欣赏后的满足感, 激起情感的涟漪, 形成“物我同一情融融”的意境, 产生求知的欲望。
这样, 在情感的引导下让学生思考, 在激情的思考下升华感情。俗话说:“润物细无声。”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个性正是在语文教学中滋长蔓延的。
五、人文交融, 抒发感情
当学生在精读中把自己融入课文所描述的情景中, 并与作者产生共鸣时, 他们便会迫不及特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当学生欲言未语时, 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 这是学生最乐意的, 能把心中的话表达出来, 是一件多么痛快的事。
如教《我与地坛》时, 我先让学生动情的朗读文中母亲目送儿子离去直至发呆, 连儿子返回都不察觉的细节之后引导学生:“假如你是作者, 你会流泪么?假如你是母亲, 你会那样子么?”启发学生:“爱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 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母亲, 回忆母亲为自己所做的平凡琐事, 自拟题目, 写一篇作文, 回味并享受母爱的伟大。”由于是有感而发, 不一会儿工夫, 学生就洋洋洒洒写了很多, 表达强烈真切的感情。停笔之后, 他们把写下来的念给同学们听, 将内心的感受相互交流。他们的情感在交流中彼此感染, 彼此启迪, 在一次次的启迪中升华。学生在抒发情感中既提高了写作能力, 又在写作中强化了情感, 这不正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吗?
语文教学不仅是认识活动, 也是情感活动。语文教学“枝枝叶叶总关情”,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它是推动师生双边活动的强大动力, 情感教育有助于强化语文学习, 有助于促进入的思维, 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可见, 激发学生情感, 激活课堂是语文教学的成功之路。
摘要: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可以通过教师进入角色、渲染气氛、感受形象、启迪思维、人文交融等方法, 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 把认识活动和情感活动融为一体, 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情感产生共鸣, 激发学生情感, 从而激活课堂, 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激发情感,进入渲染,感受,启迪,交融
参考文献
[1]张建华、蔡明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辅导.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5
[2]施良方、崔允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卢家楣著.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7
[4]卢家楣主编.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教学实践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12
[5]卢家楣主编.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2002.12
激发学生情感,激活语文课堂 篇11
【关键词】 激发情感 进入 渲染 感受 启迪 交融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从中足以看出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要激活语文课堂,必须激发学生情感。因此,语文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语文教学大舞台的优秀导演者。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发掘出作品的内蕴,激发学生情感,从而激活课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教师首先要进入角色,做好情感的传导
教师进入角色,必须建立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采博览,纵深发掘作品的思想内容,深刻透彻,全面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等,正所谓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受到了作品的启迪感染,教师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教师自然感情投入,进入角色,才能把文章中负载的作者的情感真切地传达给学生,才能叩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教师的情感是把教材中的情感转化为学生情感的纽带。比如,教师若不了解朱自清先生的坎坷经历和其傲岸性格,就无法理解文中蕴含的感情是“浓”还是“淡”,理解也只能是“模模糊糊”,往往只会达到读其“美文”,扪其“美形”,而达不到感染及“教化”的目的。
二、巧妙渲染气氛,轻轻拨动心弦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情境,渲染一种与教材情感基调相一致的氛围,悄悄地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学生就能很快进入课文“角色”,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比如笔者在教《我与地坛》一课就设置了这样一个氛围:播放MTV《懂你》,那优美动人的音乐及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被激发,很快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学生的记忆回到了点点滴滴的往事中……这时候我充满激情地说:“同学们,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亲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盏明灯。母爱是甘霖,它可以滋润我们的心田;母爱是清泉,它可以抚平我们心上的伤口。如果你没用心感受母亲给予我们的爱,就太对不起母爱这两个无私的字;如果你没用实际行动来回报母亲,那么你太对不起母亲这么多年来对你所做的一切了。今天,让我们走进《我与地坛》,深切地感受那伟大的母爱吧!”
如果把学生的情感比作一张琴,那么,只要我们轻轻拨动它也会余音袅袅……
三、用心感受形象,默默动之以情
第一根琴弦被拨响之后,指尖抚琴如行云流水,情感则如风吹海面,波澜起伏,无法平静。如果只是倚琴静坐,余音过后又将是一片静寂。音乐的悦耳需要演奏,情感的激活需要感受。没有感受就没有情感。作者的情感是寄寓于所描绘的形象中的。只有引导学生去认识形象,感悟形象,“触摸”形象,学生的情感才能与作者相通。
比如在导入课文《我与地坛》以后,我先让几位学生说说母亲关爱自己的感人事例,然后启发学生,让学生把自己设想成文中遭受人生重大挫折的史铁生,把自己的母亲设想成史铁生的母亲,再设身处地地想想,假设自己就是文中的母亲会怎样……这样,每一个学生就都变成了文中史铁生、母亲的化身,很自然地感受到史铁生曾经的无路可走、绝望苦闷,后来的珍爱生命、自强不息,感受到母亲的苦难、坚忍、伟大。于是,富有性格特点的人物形象很快在学生眼前清晰起来,这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
四、以读启迪思维,巧妙升华感情
学生的情感过程是一个心理流程。当学生在初读中有了感性的认识,已经动情时,我们应该将他们的情感推向高潮。作者总是在描述中抒情的,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的精彩语句,启迪其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在感悟中受到感染、熏陶,并与作者产生共鸣。
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悲伤。恰到好处的音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地闯进作品的意境、作者的心灵,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比如《沁园春·雪》,上阕要读的豪情万丈,下阕要读的居高临下,最后三句要读的意气轩昂,才能体现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又如《荷塘月色》,朗读时声音舒缓、浑厚、沉静、无奈,把朱自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想超脱而又不能超脱的彷徨,把渗透在朦胧的月光及模糊的荷塘中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脸上洋溢着欣赏后的满足感,激起情感的涟漪,形成“物我同一情融融”的意境,产生求知的欲望。
这样,在情感的引导下让学生思考,在激情的思考下升华感情。俗话说:“润物细无声。”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个性正是在语文教学中滋长蔓延的。
五、人文交融,抒发感情
当学生在精读中把自己融入课文所描述的情景中,并与作者产生共鸣时,他们便会迫不及特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当学生欲言未语时,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是学生最乐意的,能把心中的话表达出来,是一件多么痛快的事。
如教《我与地坛》时,我先让学生动情的朗读文中母亲目送儿子离去直至发呆,连儿子返回都不察觉的细节之后引导学生:“假如你是作者,你会流泪么?假如你是母亲,你会那样子么?”启发学生:“爱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母亲,回忆母亲为自己所做的平凡琐事,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回味并享受母爱的伟大。”由于是有感而发,不一会儿工夫,学生就洋洋洒洒写了很多,表达强烈真切的感情。停笔之后,他们把写下来的念给同学们听,将内心的感受相互交流。他们的情感在交流中彼此感染,彼此启迪,在一次次的启迪中升华。学生在抒发情感中既提高了写作能力,又在写作中强化了情感,这不正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吗?
语文教学不仅是认识活动,也是情感活动。语文教学“枝枝叶叶总关情”,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它是推动师生双边活动的强大动力,情感教育有助于强化语文学习,有助于促进入的思维,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可见,激发学生情感,激活课堂是语文教学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建华、蔡明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辅导.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
[2]施良方、崔允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卢家楣著.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7
[4]卢家楣主编.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教学实践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2
[5]卢家楣主编.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2002.12
[6]吴增强主编.现代学校心理辅导.2000.12
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篇12
一、开门见山, 先入为主
语文课教学之初, 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为之所动, 为之所感, 产生共鸣, 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 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 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 创造意境, 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又如教学冰心的《小桔灯》, 教师可自制小桔灯, 在导入新课之前, 将模型展示出来, 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 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 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 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笔下的《小桔灯》该是怎样的呢?文中小姑娘的形象又是如何的呢?
二、巧设悬念, 激发情感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 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 在关键处停下来, 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 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 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 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创设疑问, 启迪思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 可针对所讲内容, 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 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 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 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 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驿路梨花》时, 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
四、故事吸引, 情境感染
【情感激发语文教学】推荐阅读:
声乐教学中情感的激发06-13
作文教学中的情感激发08-11
激发学习情感09-16
重视朗读激发情感05-12
设计中的情感激发10-13
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激发09-08
用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06-19
初中语文思维激发教学10-15
如何激发课堂教学智慧08-27
化学教学与兴趣激发论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