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进入壁垒论文(共9篇)
产业进入壁垒论文 篇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年均近10%的持续高速增长,把中国经济带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为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实施供给侧改革成为推动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思路。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对处于后发地位的中国产业和企业而言,向价值链高端环节转型升级即是直面与发达经济体强大对手相竞争,产业进入壁垒和进入条件是必须思考回答的问题。
汽车产业是一个规模经济和学习效果明显的产业,并且汽车工业往往需要一次性巨大的投资,专业化生产程度高,资产专用性强,产品复杂;因此可以说汽车产业是一个典型的高进入壁垒产业。通过对我国汽车产业实践的观察,可以发现,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长达近20年的时间内,产业进入壁垒确实发挥着显著作用;但进入21世纪后,进入壁垒似乎一夜之间土崩瓦解,本土汽车企业开启了轰轰烈烈的造车梦,并且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存活下来、蓬勃发展,时至今日已经可以与合资企业分庭抗礼。因此,我国汽车产业也是进入壁垒和进入条件研究的最合适对象。
1 已有理论研究
自贝恩[1]的开创性研究以来,进入壁垒已经成为产业组织研究的核心命题之一。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进入壁垒问题进行研究,并相继形成了三个主要的理论学派:结构主义学派、效率学派和新产业组织学派。
以贝恩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学派(或称哈佛学派)将进入壁垒定义为:“一个产业中原有企业相对于潜在进入企业的优势。这些优势体现在,原有企业可以持续地使价格高于竞争水平之上而又不会吸引新的企业加入该产业”[2]。这一概念成为贝恩结构—行为—绩效范式的核心。结构主义学派把进入壁垒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市场结构性要素。效率学派(又称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勒从成本的角度对进入壁垒进行了阐述:“进入壁垒可定义为必须由一个寻求进入某产业的企业,而不是由己经在该产业内的企业承担的(在一些或每个产量水平上的)生产成本”[3]。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产业组织理论将市场结构看作是由市场内生决定的,分析在位企业为减少未来的竞争采取主动行为而影响市场结构和设置人为的壁垒以阻止进入。表现在研究方法上,就是利用现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工具来分析市场壁垒的形成机制,引进信息经济学、博弈理论来分析企业的进入阻止策略及其后果,并形成了以博弈论为基础的案例分析和以现代计算工具为基础的经济回归分析为特征的两种新实证方法[4,5]。
在中国的产业环境中,对于后发企业来说,进入壁垒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在位者一种重要的策略性行为———进入遏制(Entry Deterrence)。在位企业通过进入遏制策略来有效的阻止潜在进入者进入市场,从而达到保存市场力量和垄断利润的目的。而进入遏制对于后发企业的影响体现为进入后无利可图,甚至可能进入后得不偿失,因此只能在进入壁垒前望而却步。
进入壁垒的经济学研究主要是从在位者的角度出发,通过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弈模型来进行在位者和进入者的成本收益分析,以确定能够达到进入遏制目的的条件。常见的使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弈模型来研究的进入遏制手段主要包括限定价格、限定产量以及生产能力扩张性投资,研究假设以产品同质化居多。
但事实上,进入企业往往不会选择与在位企业同质的产品进入市场,至少会通过低价格、性能改进或者外观设计的优化营造出与在位企业的差异化。就汽车产业而言,本土企业在进入阶段推出的产品主要是低端车型,与在位的合资企业主要生产的中高端车型确实存在性能上的差异,因此产品差异化的假设更贴近汽车产业的实际情况。从研究对象来看,本文关注的是本土企业的进入条件,即在位者不采用进入遏制的条件,这也是与以往进入壁垒研究明显不同之处。
产品的差异化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横向差异化和纵向差异化。横向差异化指的是由于消费者的偏好不同,对产品的特征评价也不同。例如有的消费者认为三厢轿车比较美观大方,有的消费者认为两厢轿车更加经济实用,因此企业通过设计出不同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口味。而纵向差异化指的是所有消费者都偏好某一种特定的产品,例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绝大部分消费者都会认为汽车越省油越好,因此企业主要通过细分市场,以不同质量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
产业组织领域的学者在横向差异化和纵向差异化领域都作出了较深入的研究。横向差异化领域具有奠基性地位的Hotelling的线性城市模型[6],他把个人需求与产品特征联系,并根据对个人需求的明确假设,推导出了需求的性质。Hotelling模型主要的假定条件为:(1)消费者沿着一条长度为l的直线均匀分布,每单位长度有D个消费者;(2)每个消费者购买一单位产品,产品需求完全无弹性。消费者有保留价格pr,超过保留价格,消费者将不再购买;(3)不失一般性,生产的边际成本为常量c,企业生产固定成本固定为F,并可以自由的改变生产位置;(4)厂商数目是固定的,限定为两个,而且各自只有一个生产地点;(5)单位产品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为常量t,由消费者最终支付。
Salop的环形城市模型[7]是对Hotelling的线性城市模型的一个扩充,与线性城市模型相比的主要特点在于:(1)厂商和消费者分布在一个圆周上,而不是在一条线段中。一个圆周相当于一条无限长的线段,因为二者都没有端点。因此克服了线性城市模型中寡头竞争可能不存在均衡的问题;(2)Hotelling的线性城市模型假设一个垄断厂商的选址和定价决策,商店间不是竞争的关系,目标函数是使总利润最大化。而Salop环形城市模型中的厂商是竞争的关系,每个厂商都力图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3)Salop环形城市模型还假设存在一个外部产品。
中国汽车产业消费市场的确存在很多不同的消费者偏好,比如对于汽车动力性能的不同要求,对于汽车外型设计的个性化需求等等。但是在研究在位企业和进入企业的问题上,两者更多体现为一种产品质量和细分市场差异而形成的纵向差异化。在纵向差异化领域,Tirole介绍了一个简单的模型[8]来说明,本节即是在Tirole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产业组织理论中博弈分析方法的思路进行模型构建的。
2 模型构建
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假定每个消费者可以选择购买一个单位的产品,产品的质量为s,价格为p,如果消费者选择购买产品,则其效用函数可以表示为U(θ,s);如果消费者不购买,则U=0。u1(θ,s)、u2(θ,s)、u12(θ,s)分别表示效用函数U(θ,s)对θ和s的一阶偏导数,二阶混和偏导数。U(θ,s)具有以下特征:(1)u1(θ,s)>0,表示对于给定的质量为s的单位产品,较好消费参数的消费者获得效用较大;(2)u2(θ,s)>0,表示对于给定类型为θ的消费者,消费高质量的产品获得的效用较大;(3)u12(θ,s)>0,表示高消费参数的消费者只要消费适当质量等级的产品就可以获得较大效用。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将效用函数表示为U(θ,s)=θs-p。
消费偏好参数θ:θ为消费者偏好参数,即消费者边际支付意愿。具有高θ值的消费者具有较好的质量偏好。同样处于简化的考虑,设定,其中为正的实数,,也就是说消费者总数设定为1。消费者偏好参数的累积分布函数为F(θ),密度函数为f(θ)。
产品边际成本c:设定产品边际成本c是质量s的凸增函数,即满足。简单的设定c(s)=as2,a为正的参数。
2.2 单个垄断厂商分析
假定市场中只存在单个厂商,企业若向市场提供单一产品,将获得规模经济效用;若向市场提供多样化的产品,那么厂商可以通过多种质量价格组合让消费者进行自我选择,从而达到分割市场进一步增加利润的目的。
2.2.1 单一产品
首先从单种产品开始,来考察单个厂商进行产品和质量选择时候会有怎样的偏好。我们可以根据模型的基本假定推出产品的需求函数为:
作为理性的企业,的情形不会发生,因为在该条件下将没有消费者愿意选择购买该企业的产品。如果厂商定价目标是尽可能多的占有市场份额,那么毫无疑问企业将采取第一种质量价格组合从而占据整个产品市场。但是如果从利润最大化角度来考虑,则第一种质量价格组合不一定能够给企业带来最大价值的利润。因此需要分市场全部覆盖和部分覆盖两种条件来进行讨论:
1)市场全部覆盖。在尽可能占有市场份额的前提下,企业通过质量价格组合占据了整个市场,获取了所有消费者的全部剩余,包括满足质量偏好最低的消费者的意愿;即满足条件,企业利润此时为: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可以解得此时满足。
2)市场不完全覆盖。在市场不完全覆盖的条件下,企业的利润表示为。假设f(θ)=1且F(θ)均匀分布。那么此时利润函数可以改写为。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可以得
。由此可以解得满足利润最大化条件的两组质量价格组合:,此时,市场需求为零,不符合理性企业的假设,舍去该解。(2),此时,满足市场不完全覆盖假设。市场不完全覆盖时,企业的利润为。
比较市场完全覆盖与不完全覆盖两种条件下的企业利润得到:
因为在消费者偏好参数中设定,因此对于两种条件下的最大化利润差异始终有πΔ-π*≥0,表明企业在不完全覆盖市场条件下获得的最大利润始终比完全覆盖市场条件下的最大利润要高。企业出于利润考虑有不完全覆盖市场的倾向。
2.2.2 两种产品,消费者离散
在单一企业提供多种产品的情况下,为了使讨论简化,我们做出两种产品且消费者群体离散的简化假设。假设市场上存在低需求和高需求的两种类型的消费者,分别用消费参数θl、θh来表示两种类型的消费者,各类消费者所占比例分别设定为α和1-α。针对两类消费者的不同消费参数,企业提供两种不同质量的产品,产品质量分别为sl、sh,价格为pl、ph。那么利润函数为π=α(pl-aql2)+(1-α)(ph-aqh2)。
要满足消费者效用的理性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就必须满足条件:Ul=θlsl-pl≥0,Uhh=θhshph≥Uhl=θhsl-pl。由此得到pl=θlsl,ph=θhsh-θhsl+θlsl。代入利润函数,并对sl、sh求导得到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进一步推导可得,同时要使sl>0就必须满足。因此可以得到如下结论:随着低需求类型消费者在消费人群中所占比例的增加,针对低需求类型消费者的产品质量会越来越高。并且企业同时向两类消费者提供产品的条件是,而当时,即低需求类型消费者在消费人群中比例有限时,企业只向高需求类型消费者提供产品。
小结:由单一厂商的纵向差异化模型可以发现,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多种产品,出于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考虑,企业存在不满足全部市场需求的激励。在单一产品条件下,该企业会确定的选择不完全覆盖市场而获取更高额的利润。在多种产品的条件下,该企业会根据各种类型消费者所占据的比例来确定产品覆盖的范围;在低层次消费者所占比例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就会选择放弃低端市场而只满足高端消费者的需求。
该模型的结论可以用来解释合资企业产品和品牌进入中国汽车市场的历史。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的合资企业是以中高级车型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切入点的,在中国刚刚进入汽车社会的初期,这种做法简单而且实用的达到了合资企业希望实现的两个最基本的目的:提高品牌形象,获取高额利润[9]。
即使后来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合资品牌的产品线开始发生变化,向上和向下分别引入更多的车型种类;但是,考虑到获取更丰厚的利润,在产能有限的情况下,合资品牌早期向下拓展产品线还只是局限于到中级车就基本停止了。
同时在价格策略上,仅针对高需求类型消费者(当时的公务、商务用车)制定相应的价格区间,而该价格区间是低需求类型消费者(当时的私人用车)无法承受的,从而通过高价格达到了市场细分隔离的效果。合资企业纯利益导向的产品战略,导致了中国汽车产业“老三样”充斥市场数十年,而且汽车销售价格始终居高不下[10]。
2.3 差异化条件下的进入
根据上述的纵向差异化模型基本假设,我们通过引入斯塔克伯格均衡分析来研究差异化条件下的进入问题。
假设市场上存在在位企业(企业1)和潜在进入者(企业2),进入成本为F,两个企业产品全部覆盖市场。此时产品质量选择和价格博弈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位者选择质量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进入者决定是否进入,若选择进入生产质量决定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价格竞争阶段。由假定可知,该博弈为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动态博弈,应该采用逆向归纳法来求解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此处假设潜在进入者(企业2)以低质量产品进入市场。
在第三阶段的价格博弈过程中,两个企业的利润函数可以分别表示为:
其中在两个企业完全覆盖市场情况下,存在某种消费偏好参数θ′的消费者对于高质量和低质量的产品具有相同的效用价值,因此对于两种企业产品的购买无差异。而消费偏好参数低于θ′的消费者更加偏好低质量的企业产品,消费偏好参数高于θ′的消费者更加偏好高质量的企业产品。由此θ′sh-ph=θ′sl-pl可以得到。
价格博弈中,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对于价格求导得到:
联立上述两式之后可以解得:
将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两个企业价格代入利润函数得到:
在第二个阶段的博弈中,潜在进入者(企业2)选择质量水平,同时需要比较进入前后的收益差异以决定是否做出进入决策。根据企业2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将利润函数对于质量水平进行求导得到:
因此可以得到企业2对于企业1的质量反应函数:sl=31sh+3aθ--2。
若要使的企业2做出进入决策必须使得进入之后的利润为正,因此企业2的进入条件必须满足πl≥0,即:
由此可以解得进入条件之一:
小结:该进入条件意味着,在纵向产异化条件下,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决策受到在位企业质量选择的影响。给定生产成本和进入成本,只有当在位企业生产的产品在一定质量条件之上时,潜在进入者选择进入才是有利可图的,否则潜在进入者将会选择不进入。因此质量选择可以作为在位企业遏制潜在进入者进入的重要策略。
给定企业2对于企业1的质量反应函数,因此企业1可以在第一阶段进行质量选择使得自身的利润最大化。在这个阶段,企业1的利润函数可以表示为:
而利润最大化条件为:
由此可以解得。
那么根据质量反应函数和价格质量方程可以解得。由此可以得到两个企业的利润函数:
因此可以得到企业2进入的条件之二:即
小结:该进入条件意味着,对于潜在进入者自身而言,存在着生产能力和进入成本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a是反映企业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a越小说明企业在生产相同质量的产品时的成本越低,即说明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因此,作为潜在进入者的企业,如果生产能力更强,那么可以承担更高的进入成本阀值。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a=2,那么企业2进入的条件为,即只有在进入成本小于个单位的时候,企业2进入才是有利可图的。如果a=1,那么企业2的进入条件为,那么意味着企业2具有更宽的进入成本空间,即使在原有a=2条件下不满足进入条件的进入成本在生产能力增强之后也变得可行了。
市场完全覆盖条件:在市场完全覆盖假设下,必须满足企业2生产的低质量产品能够满足最低需求类型消费者的要求,使得他们消费的效用值超过不消费的效用。即需要满足Uθ=θsl-pl≥0。因此代入-上述解得的企业2的质量选择和价格,可以解得市场-完全覆盖的条件为
下面探讨在位企业对于潜在进入者的进入遏制。在位企业遏制的条件为遏制之后独占市场的利润比容许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利润要大。前文已经证明,在单一质量产品情况下,在位企业选择不完全覆盖市场的利润始终比完全覆盖市场的利润要大。因此我们只需要比较在位企业以遏制潜在进入者进入的质量水平不完全覆盖市场和博弈过程最后的在位者利润即可。
在位企业遏制进入的质量为,设定在位企业质量选择为满3a足34(如a下F条)13件。:要使得在位企业不采取遏制策略需要
令,那么上式可以简化为
根据进入条件之一,可以推出λ∈[0.96,2]。而在市场完全覆盖条件下有,所以可得,并且。由此可以得到在位企业不采取遏制策略的必要条件为。
在λ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需要满足。而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则需要满足,即。
小结:根据纵向差异化模型的斯塔克伯格均衡分析,我们发现,潜在进入者能够以低质量产品进入市场获取利润的基本进入条件为在位企业提供的产品质量在一定质量水平之上,该质量水平的最低标准为;同时进入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且面对不太高的进入成本,进入条件之二是生产能力和进入成本的组合需要满足。
潜在进入者能够实现进入的另外一个重要条件是不会遭遇在位企业的进入遏制策略。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位企业不会采取进入遏制的必要条件是考虑消费者特性以及进入者生产能力和进入成本之后满足。具体而言,不采取遏制策略的必要条件表现为整个市场中消费者质量偏好参数不高,以最高需求类型消费者偏好为代表的条件;或者表现为潜在进入者的生产能力和进入成本组合较低,满足。
3 研究结论
现有的纵向差异化模型关于企业进入的研究主要是从遏制手段和策略如何能够达到阻止进入的效果来分析的,而本文由于研究目的决定了主要关注潜在进入者如何才能突破进入遏制的策略,因此是对传统模型的逆向思考和推演。
模型结论显示,两个影响进入遏制策略效果的最重要因素是消费者质量偏好参数和潜在进入企业的成本战略(包括生产成本和进入成本)。当消费者质量偏好参数低于某一水平,或者当潜在进入企业采取较低水平的成本战略时,在位企业不会采取进入遏制策略;换句话说,潜在进入者就能够有效突破策略性的进入壁垒。结合中国汽车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产业环境中消费者的特征以及奇瑞、吉利等本土企业的生产成本特点,满足了模型推导的成功进入条件。
从消费者质量偏好参数分析,在本土企业进入的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刚刚步入汽车社会,消费者对于汽车性能没有太深入的了解,自然也不可能达到较高的质量偏好。此时,是本土企业突破策略性进入壁垒的最佳机会。如果在位的合资企业希望阻止本土企业进入而采取遏制策略,就必须将产品质量降到很低的标准,迫使本土企业失去市场而亏损退出。然而在消费者质量偏好不高的条件下,在位企业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因此我们并没有看到当时合资企业急于推出经济性车型来遏制和打压本土企业的进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成长和成熟,消费者的质量偏好逐渐提高,此时降低产品质量以遏制竞争对手的策略就可能是有利可图的。从2007年起合资企业开始尝试推出经济型车型可以看做是对模型结论的反面例证。
从潜在进入者的成本特点来看,奇瑞、吉利等本土企业在进入初期都拥有较低的生产成本:设计通过模仿和反向工程来代替,零部件供应利用已有的成熟体系,模具选择便宜的模具开发商,厂房、设备成本利用政府或自身的关系降到最低[11,12]。即使作为在位者的合资企业通过降低产品质量来抢夺市场,本土企业仍然有办法凭借低生产成本在行业中生存和盈利。如此一来,合资企业以牺牲利润的代价遏制本土企业进入就显得不值当了。
参考文献
[1]BAIN J S.A note on pricing in monopoly and oligopol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49,39(2):448-464.
[2]BAIN J S.Barriers to new entry[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6:17-18.
[3]STIGLER G J.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y[M].Homewood,IL:RD Irwin Inc,1968:35-37.
[4]SPENCE A M.Entry,capacity,investment,oligopolistic pricing[J].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7,8(2):534-544.
[5]DIXIT A.Recent developments in oligopoly theor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2,72(2):12-17.
[6]HOTELLING H H.Stability in competition[J].Economic Journal,1929,39:41-57.
[7]SALOP S C.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with outside goods[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9,10(1):141-156.
[8]TIROLE J.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M].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88:21-22.
[9]徐向阳.狼真的来了——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正式PK开始了[J].汽车观察,2009(1):60.
[10]路风,封凯栋.加强自主开发——中国振兴汽车工业的唯一出路[J].新财经,2004(4):104-105.
[11]谢伟.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中国轿车工业[J].管理世界,2006(12):67-87.
[12]路风,封凯栋.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的政策选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7-100.
产业进入壁垒论文 篇2
商业的进入壁垒是新企业进入流通产业所面临的一系列障碍。要从深层次上解释我国商业竞争的格局,需要对我国的商业壁垒作必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控制我国商业进入壁垒的基本途径。
一、我国商业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单一所有制形式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传统商业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调整商业所有制结构,打破国有商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大力发展集体和个体商业,并允许工业自销,引进外资等。特别是近年来,受相对稳定且较高的.商业利润的诱导,出现了“百业经商”的热潮,商业企业和从业人员数量剧增。到1994年底,全国已有商业经营机构1368.8万个,商业职工3808.9万人,分别比1978年的122.1万个和608万人增长10.2倍和5.26倍。目前在我国商业领域已形成了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外资等多种经济成份相互竞争的格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无疑大大增强商业企业的竞争活力,提高了社会流通能力。但在我国的商业竞争中由此也产生了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商业组织规模普遍较小,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在我国商业体制改革过程中,原来用行政手段联结商业企业经营活动的纽带被割断,许多国营商业被化整为零,改革以来新建的商业组织又是以独立性很强的中小规模企业为主,经营组织规模普遍较小,更缺乏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商业企业。根据有关资料,1993年美国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的销售额为4910亿美元,占全美零售总额2.3万亿美元的21.34%,而我国1995年最大的50家零售企业的销售额仅为499亿元人民币,仅占全国社会零售总额的2.45%。从单个企业看,1993年美国的西尔斯・罗巴克零售公司的销售额为50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4216.40亿元;而1995年我国最大的零售企业上海“一百”的年销售额也仅23.49亿元,相当于西尔斯公司的1/181,差距甚大。由于我国商业企业的组织规模小,分散经营,就难以实现规模经济。
2.商业经营业态过于单一,经营定位趋同化。近几年来,许多老商场纷纷投资装修扩建,扩大营业场所,同时各地又兴建了相当数量的大型商场,致使大型百货商店的数量迅速增加。目前,上海市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大商场已有100多家,而北京市仅在近5年内已新建31个大型百货商店,正在建设中的有52个,近期即将开工建设的还有75个。不难预见,过不了几年,北京将成为世界上大型百货商店最多的城市。在我国其它城市也存在大型百货商店热,而超级市场、折扣商店、专业商店等经营业态没有得到较快发展。同时,大型百货商店豪华的营业场所和设施、昂贵的地租和大量的投资贷款,又迫使其经营中高档产品,经营内容趋同化十分明显,缺乏建立在市场细分基础上的经营特色。
3.经营网点缺乏整体布局,低水平过度竞争日趋激烈。在空间分布上,近几年来新建的大中型商业企业大多集中在城市中心商业区,过于密集,而居民住宅区的商业网点建设相对不足。又由于这些商业企业的经营业态和经营内容雷同,缺乏经营特色,因此,为争夺有限的顾客,不可避免地发生低水平过度竞争,表现为许多商业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策略,在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各种削价大战、重奖大战此起彼伏,一些企业为了压倒竞争对手,强行让利,经营利润接近于零,有的甚至亏本销售,其结果使国家和企业利益严重受损。
4.商业企业的销售额大幅度滑坡,经济效益持续下降。作为上述商业结构和竞争行为的一种必然结果,近几年来,许多商业企业销售额大幅度滑坡,经济效益持续下降。1995年,北京市10家大型商场中有8家商品销售额下降,杭州市13家大型商场的销售额首次出现负增长。据内贸部统计,1995年全国商业企业仅实现利润2.39亿元,同比减少83.9%。
二、我国商业的进入壁垒分析
为什么
网络效应与进入壁垒 篇3
一、产业中的市场进入壁垒
所谓市场进入壁垒, 就是使进入者难以成功地进入一个产业, 而使在位者能持续地获得超额利润, 并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度集中的因素。贝恩把市场进入壁垒定义为“在位企业相对于潜在进入者的优势, 这些优势反映在在位企业可以持续地把价格提高到完全竞争水平以上, 而并没有引起新厂商进入的程度”。不同的产业组织学派对市场进入壁垒的决定因素有不同的看法。结构组织学派认为, 市场结构是市场进入壁垒的决定性变量;效率学派认为, 在位厂商相对于进入厂商所拥有的优势就是市场进入壁垒的表现形式, 这种优势也是在位厂商拥有长期垄断收益的基础;可竞争市场理论学派的市场进入壁垒主要强调沉淀成本, 认为沉淀成本是惟一造成进入壁垒的根本原因;而新产业组织理论学派则认为, 在信息完全的条件下, 如果在位厂商的战略性行为能持续对市场的成本和需求结构产生影响, 并且其投资发生沉淀成本, 就可能导致战略性的进入壁垒。在这些学派中, 效率学派主要从福利效果的角度考虑市场进入壁垒, 而可竞争市场理论学派的市场进入壁垒条件则相当苛刻, 现实中这样的市场很难找到。因此, 从应用经济学战略管理角度考虑, 结构主义学派和新产业经济组织学派的市场进入壁垒理论更具实用性。
根据结构主义学派和新产业组织学派对市场进入壁垒的界定, 我们把市场进入壁垒分为结构性进入壁垒和战略性进入壁垒。结构性进入壁垒指厂商自身无法支配的、外生的, 由产业产品技术特点、自然资源环境、社会法律制度、政府行为及消费者偏好所形成的壁垒, 包括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资本必要量、产品差别化、学习效应、行政壁垒等;战略性进入壁垒指在位厂商为了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为了获取垄断利润, 利用在位者的优势所进行的一系列有意识的战略行为, 以构筑起阻止潜在进入者的壁垒。由此可见, 结构性进入壁垒是一种“无意的”和“静态的”进入壁垒, 而战略性进入壁垒则是一种“战略性的”和“动态的”进入壁垒。
二、经济中的网络效应
现实经济中往往存在外部效应问题, 即由于经济生活彼此相关联, 在各方不发生交换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单个消费者收益减少或增加, 从福利经济学角度看, 这是因为存在消费外部效应。例如, 在我们日常消费的产品中, 很多产品是一种系统的产品, 消费者在消费一种系统产品所获得的效应, 取决于系统中的各个辅助产品之间的相互支持, 如果其中的单个产品从系统中分离出来, 那么这个单个的产品对消费者来说就无任何效用, 消费者总收益就会降低, 如电视机与电视节目、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等, 这些产品在配合使用时才能给消费者带来效用, 因此消费者在这些产品的消费上存在着相互的依赖性。在经济学上, 需求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被称为网络效应或网络外部性。
西方经济学者对网络效应的研究主要始于20世纪80年代信息产业蓬勃发展时期, 克兹和夏皮罗把网络效应分为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直接网络效应就是消费者需求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使用一种产品的用户可以直接增加使用同种产品的其他用户的效用, 消费者的消费对其他使用相同产品的消费者产生了正的外部效应, 消费者的数量越大, 消费者获得的效用也越大。间接网络效应主要由系统产品中的基础产品和辅助产品之间技术上的辅助性所形成, 这种辅助性导致了产品需求上的相互依赖性。克兹和夏皮罗把这种基础产品和辅助产品之间的关系称为硬件/软件模式, 基础产品称为硬件, 辅助产品称为软件。许多行业的产品之间都具有这种关系, 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IT行业中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关系。
三、网络效应与市场进入壁垒
在网络效应明显的市场上, 由于产品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依赖性, 一种产品的潜在进入者的进入行为, 不仅会引起这种产品市场供求的变化, 而且也会引起相关产品市场供求的变化, 潜在进入者不仅要克服该产品市场的进入阻力, 也要克服来自相关产品市场的进入阻力。所以, 在网络效应明显的市场上, 必然存在着很高的市场进入壁垒。
首先, 用户基数是网络市场上的一个巨大的进入壁垒。因为用户基数对厂商占领市场起着关键的作用, 这种作用表现在两方面:第一, 对消费者预期的影响。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在选择哪种网络产品时, 会对这种产品未来的网络规模的增长和配套产品的可获得性、价格水平与质量形成一定的预期, 这种预期正是以这种网络产品的现有的用户基数为基础的。因为在间接网络效应中, 如果一种基础产品的用户基数越大, 为这种产品提供辅助产品的厂商也就越多, 辅助产品的价格也就越低, 因此就有大量的消费者购买这种基础产品, 从而使这种基础产品的网络规模进一步扩大, 而这又促进大量的辅助产品开发商为其提供更多的配套产品, 这就形成了网络产品的“正反馈”效应, 又称为“滚雪球”效应。在这方面, 在位厂商具有占先优势, 先入网络对用户基数抢先构建, 通过影响新用户的期望, 可以源源不断地吸引新用户并提升所有用户的效用 (外部收益) ;第二, 对市场偏向的影响。在网络效应明显的市场上, 不相互兼容的技术共同存在的状态是不稳定的, 只要两种产品或技术目前的用户基数不对称, 就会产生市场偏向, 网络效应会使两种产品的销售量迅速发生分化, 网络效应所产生的正反馈效应对消费者所产生的市场“跟风效应”会使一种具有大的用户基数或网络规模的技术成为市场的主导标准, 用户基数较小的产品就可能被排挤出这个市场,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赢者通吃”的规则。
其次, 必要资本量和绝对成本优势也是很大的进入壁垒。如上所述, 进入者要想成功进入就需要构筑自己的用户基数, 在硬件/软件模式中, 意味着进入者必须自己开发硬件产品和与之配套的软件产品。硬件产品的开发需要巨大的资金, 大量配套软件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也需要巨大的资金, 这就面临着巨大的必要资本量壁垒。因此, 在位厂商相对于进入厂商存在着绝对成本壁垒。另外, 网络效应的存在更加强了消费者的消费惯性和消费者对在位厂商的产品的忠诚度。
再次, 在位厂商也会采取一些战略性措施, 构筑战略性进入壁垒。在位厂商在网络规模上具有很大的优势时, 为了阻止竞争者对其网络用户基数的侵蚀, 分享在位厂商的网络外部收益, 在位厂商就会采取与新技术或新产品不兼容的战略。在直接网络效应中, 在位厂商可以通过控制关键的设备或通道, 阻止潜在进入者利用这些设备或通道, 以战略性地提高进入者的进入成本。在间接网络效应中, 如果在位厂商控制了一种系统硬件产品, 其技术标准成为了市场中的标准, 则它就可以采取垂直一体化战略, 利用其标准优势, 锁定软件产品生产商为其专门提供产品, 使进入厂商难以获得足够的软件产品支持。另外, 在位厂商也可以通过操纵消费者的预期, 提高进入壁垒。这是因为消费者的消费总是要以一定的信息量为基础的, 因此当在位厂商能先占性地向消费者传递某一网络的有关信息时, 它就能先入为主, 使消费者对其产品有较早的了解, 率先锁定消费者, 从而占据先机。
产业进入壁垒论文 篇4
内容提示:售后服务和产品的长期维护对电机绕组制造装备供应商至关重要,企业需要具备大批对客户需求、生产工艺以及产品特征深入了解,并具备丰富经验的技术和市场营销人才。
(1)非标准化的制造壁垒:电机绕组制造装备具有非标准化、定制生产特性,客户个性化需求明显,产品需要装备提供商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特别设计和开发,工艺设计难度大、生产流程长、技术服务要求高,涉及到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业较多,操作和管理难度较大。因此,本行业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服务过程需由专业的技术、管理团队来执行。只有具备较强实力的企业,并通过长期的技术、经验和人才积累才能成功进入本行业。
(2)技术服务壁垒:下游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特征要求电机绕组制造装备提供商专业技术服务性非常强。新进入的企业如不能深刻理解用户需求,并根据用户需求开发相应装备,则较难获得生存空间。同时,电机绕组制造装备能否稳定运行,也要求装备提供商具有丰富的调试修配能力,提供及时、完善的技术服务。
(3)市场品牌壁垒:行业的下游客户主要为电机制造企业,客户群相对固定。由于电机行业竞争激烈,电机厂家为生存对产品质量和性能要求很高,对电机绕组制造装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售后服务和产品的长期维护有很高的要求。只有在市场上具备较高品牌知名度的企业才能获得客户的认可。因此,客户对品牌依赖度高也是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产业进入壁垒论文 篇5
目前大多数学者都主张流通领域过度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王俊豪 (2000) 根据市场竞争度和进入壁垒与市场集中的“函数”关系, 发现我国流通产业的市场竞争度较高且有大量的事实判断我国流通产业的市场竞争已处于过度竞争状态。金永生 (2002) 以我国零售业为例, 分析了流通业的规模经济障碍、技术障碍, 还是成本障碍和政府规制壁垒都不显著, 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出于就业和政绩因素, 阻碍亏损大型零售企业为地退出, 因而造成了流通产业的过度进入。零售企业容易进入的特性, 在位企业无法采取阻止进入的行为。因此, 我国零售业在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大规模的企业进入。方虹 (2002) 认为, 一方面是盲目扩张和片面追求大型化, 重复建设和规模不经济;一方面是大量小商业资本盲目扩张趋势使商业企业过度竞争、不正当竞争难以避免。
但是, 对于如何对待流通领域的过度竞争, 学者们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对于过度竞争主张需要通过政府管制, 制定有关法律法规, 来抬高流通行业的进入壁垒以防止过度竞争。文启湘、张庆亮 (2000) 认为应该采取政策限制流通产业的过度竞争和各种不合理竞争, 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以约束和规范国外大型流通企业在国内的扩张。郭冬乐、方虹 (2002) 提出政府应制定适度市场壁垒政策, 为遏制过度竞争进一步扩大, 政府应提高进入市场的行业标准。这既可以控制商业规模盲目扩张, 又能提高其规模质量。王俊豪 (2000) 主张降低我国流通产业市场竞争度的关键是要加强对流通产业的宏观调控, 强化对新建流通企业 (特别是大中型流通企业) 的审批制度, 以运用行政法规壁垒这一“制动闸”, 对流通企业实行数量控制, 把流通企业的数量及其规模控制在与市场需要相适应的水平上, 从而达到提高流通产业市场集中度, 降低市场竞争度, 实现适度竞争的宏观目标。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对待过度竞争, 应该主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让市场本身来解决过度竞争问题。马彦丽 (2002) 认为政府应逐步减少对流通领域的干预和管理, 转向对流通领域的服务, 还应该再降低流通领域的进入壁垒。赵玻 (2003) 认为企业自由进出是流通企业能够扩大规模、充分有效竞争的前提, 流通产业是天然的低进入壁垒产业, 任何人为设置的进入壁垒本身就是对有效竞争的破坏。因此, 如果要实行所谓的流通产业政策, 那就是“企业自由进出的产业政策”。
笔者认为, 流通产业过度竞争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其根源并非是流通企业盲目扩张的结果, 恰恰相反, 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流通企业为获得利润最大化的理性选择;地方政府追求政绩的行为虽然为过度竞争提供了条件, 但并非过度竞争形成的主因。对待过度竞争, 政府人为的设置行政进入壁垒, 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行政壁垒过多反而有损有效竞争的形成。市场本身会自发的调节过度竞争, 过度竞争正是有效竞争形成的前提。但是政府可以引导、促进、支持企业从过度竞争发展到有效竞争, 这些都要以市场机制的正确发挥为前提。本文的框架如下:第二部分, 建立流通领域的过度竞争模型, 分析流通领域过度竞争的必然性;第三部分, 运用斯塔尔博格模型及其扩展, 分析市场为避免过度竞争, 自发调节进入壁垒, 使流通产业组织得到优化;第四部分, 结论和政策建议。
二、同质性、产品差异化与流通产业过度竞争
流通产业是一个与人民生活与消费密切相关的行业。其产业特性要求在流通领域存在既要有大量独立、分散的中小流通企业, 如遍布城乡的便利店、杂货店等;也必须有大型的流通企业和流通企业集团, 如上海百联集团、大连大商集团、北京国美电器公司、苏宁电器集团等。这些大量独立、分散的流通企业在有限理性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条件下选择其行为, 则可能出现过度竞争的情况。鹤田俊正指出, 过度竞争是指这样的一种状态, 在集中度低的产业中, 尽管许多企业利润率很低, 但生产要素和企业却不能顺利地从这个行业中退出。曹建海 (2000) 认为过度竞争主要发生在企业数目过多的非集中型或较高固定成本的寡头市场结构等退出壁垒较高的纯粹产业中。中小流通企业数目多, 提供的产品具有同质性;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尽管提供的产品具有差异性, 但是由于其初始投资大、沉没成本高, 退出困难, 同样也会出现过度竞争的情况。以下分别从产品同质性和差异化两个角度分析流通产业过度竞争的存在。
1、提供同质性产品的流通企业的过度竞争-基于扩展的伯川德模型分析
假设市场上存在n≤2个提供同质性产品的流通企业, 由于产品具有同质性, 所以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价格竞争。设流通企业之间进行一次性的价格竞争, 市场的需求函数是q=D (p) , 各个企业的边际成本为 , 固定成本均为f, 且f>0, 企业的供给可以全部满足市场需求。根据伯川德模型, 则企业i的需求分为三种情况:
此时流通企业i的利润为:
流通企业i的利润为: (可以合理地假设 ) , 由于企业独享整个行业利润, 其他所有的企业都只能获得 , 即其他企业会亏损。企业j预期到这一点, 就会把价格降到
时, 退出流通行业。剩下的n-1个企业又反复进行上述过程的博弈, 直到边际成本最小的企业获得Π*的利润, Π*满足
, 所有的企业获得-f<0。
由此可见, 在多个流通企业为争取最大化利润时, 却出现了行业内所有企业都亏损的局面, 导致了产业内的过度竞争。我国的流通行业的现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据统计, 我国目前的流通企业个数已经超过了15万家。由于流通产业容纳了太多的厂商, 而且产业集中度低, 为争夺有限的市场, 企业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低水平的过度竞争。流通企业的经济活动主要是从事商品的经营,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越来越多的商品转入买方市场后, 流通企业一般都能采购到不同质量、档次、性能的产品, 这样, 流通企业之间的产品差异性从产品的物质形态角度来看是较小的, 流通企业间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从市场行为来看, 恶性的价格战此起彼伏。。直接表现为点利战、折扣战、中奖战等恶性价格竞争形式。许多商家纷纷实行了“10点利”、“8点利”、甚至“7点利”、“6点利”。如此大的折让比例, 不仅吞噬了企业应有的利润, 甚至成本都难以收回。
2、提供产品差异化流通企业的过度竞争-基于萨洛普模型的分析
假设消费者以密度1均匀地分布于周长为1的圆形城市, 并具有单位需求, 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为t, 为简单起见, 运输成本为线型。流通企业沿圆周进行选址, 流通企业可以自由的进入市场。每个企业进入市场的固定成本为, 每个企业的边际成本相同, 均为c。企业如果进入市场, 其利润为 (pi-c) Di-f, Di为企业i面对的需求。不进入时企业的利润为0。假定有个流通企业进入市场。由于对于流通企业来说, 追求空间差异化是谋取产品差异化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为了追求最大的空间差异化, 根据豪特林模型, 这n个企业必将等距离地坐落在圆周上。市场上存在着足够数目的流通企业 (相对于f来说不太高) , 从而他们的确存在相互竞争。但就任——个流通企业来说, 它的竞争对手只有两个, 即在它左右的流通企业。假定企业对于距离企业i为/∈ (0.1 n) 的消费者, 在下述条件下:
消费者是从流通企业i还是从其最邻近的流通企业购买, 是无差异的。这样, 企业i面对的需求是:
因此, 企业i的最大化利润为:
上式表明, 在均衡时, 流通企业的数目与企业的固定成本成反比, 与消费者的运输成本成正比。在企业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消费者运输成本的增加, 流通企业的数目将趋于增加。特别的, 当企业的固定成本→0时, 进入市场的流通企业数趋于无限。
再考察社会最优化的合理企业数。由于模型中产品的边际成本、消费者效用及消费数量不变, 社会的最优企业数是使流通企业的固定成本和运输成本最小化的企业数。即:
由最大化的一介条件, 可得:
上式的含义是, 社会最优的企业数仍然是与企业的固定成本成反比, 与消费者的运输成本成正比。由此可见, 在流通企业的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 社会最优的企业数也将趋于增加, 也就是说, 即使存在着产品差别化, 自由进入流通行业导致了行业中进入企业过多, 造成过度竞争。从实践中看, 我国流通产业的自由进入度高, 一些流通企业的规模呈小型化发展。流通业所具有技术要求低、投资少、进入门槛低等特点, 促使下岗人员、竞争力差人员纷纷涌入流通领域。大量小商业资本扩张趋势使流通企业过度竞争难以避免, 导致流通领域的低效率、高成本和对城市公共资源的严重破坏。小型流通企业成为经济生活供应系统的主体, 这显然不能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相匹配。
三、投资水平、企业规模与流通企业进入壁垒
在上述分析中, 我们假设了流通企业的固定成本都相等, 也就是说, 在流通企业的规模水平一样的情况下, 过度竞争就会发生。如果流通企业的规模不一样, 能否遏制过度竞争的存在呢?我们可以借助斯塔尔博格模型进行分析。
假如市场上只有两个流通企业。在时期1中, 企业1 (在位者) 选择了一个投资水平K1, 企业2 (潜在进入者) 观察到了K1, 并选择其资本水平K2, 两个企业在时期2分别选择各自的销售额X1和X2, 他们的各自利润分别为:
其中x1, x2是由一个纳什均衡决定的。假定这一纳什均衡为: , 现在来考察在位者第一期对K1的选择, 如果企业1选择K1使得:
, 则企业1就阻止了企业2的进入。即企业对K1的规模选择制止了企业2的进入, 此时, 投资水平K1就成为进入壁垒。如果:
, 则企业1选择的投资水平K1就不能有效地阻止企业2的进入。过度竞争就可能发生。所以, 企业1投资水平K1的选择十分重要。企业1的投资水平该如何选择呢?
设在位者企业1选择的投资水平K1恰好可以制止进入, 则需使:
又由于企业2第二期追求利润最大化, ,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和包络定理可得:
上述的单一在位者-单一进入者模型表明, 企业1必须单独承担较大的投资规模才能有效的防止企业2的进入。但是, 由于固定投资成本的不可逆性, 即投资成本在将来无法消减, 在投资成本成为沉淀成本的情况下, 这将成为在位企业的一个退出壁垒, 反过来可能会降低在位者的投资意愿, 成为投资不足的诱因, 最终导致在位者容许其他企业的进入。但是, 如果在位企业不止一个, 就可有效的分担投资成本。
考虑有两个在位者 (企业1和企业2) 同时选择生产能力的情况。假定当切仅当 ( 为能阻止进入的行业生产能力) , 进入者企业3才不会进入市场。在进入被制止的情况下, 若选择K1+K2=Kb, 则在位者的利润为:
由于价格必须大于总单位成本, 每家企业都愿意对既定价格水平提供最大可能的资本水平。从而, 每家企业都愿意为制止进入尽可能地贡献力量。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 流通企业的规模差别可以成为阻止流通企业过度竞争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位的流通企业通过规模投资, 可以增强流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从而可以防止其他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在有多个流通企业在位的情况下, 它们也有共同扩大投资规模的意愿, 从而可以更加有效的防止其他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避免行业内过度竞争的出现。
四、结论和政策含义
本文的分析表明, 流通产业存在着过度竞争。过度竞争的诱因在于产品的同质性和行业的可自由进入性。产品的同质性意味着的流通企业缺乏个性化发展, 产品与服务雷同性强, 差别化程度较低, 难以形成经营特色和稳定的目标一市场。可自由进入性意味着流通产业进入壁垒偏低, 大量小额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 流通企业数量多, 单体规模较小。应该看到, 从过度竞争到有效竞争, 是一个市场自发的形成过程。当众多的流通企业发现单靠产品的差异化无法解决过度竞争的问题时, 就会有一些创新能力强的流通企业意识到投资规模均等化是过度竞争的深层原因, 它们必然会在长期内调整生产规模, 提高资本的投入量, 同时尽可能得占有顾客资源, 当投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 流通行业的进入壁垒就会形成, 从而行业内的竞争就会由过度竞争过渡到有效竞争。特别地, 当投资成本的退出壁垒低时, 就会加速这一进程。创新能力强的流通企业之所以会调整生产规模, 是因为在过度竞争的环境下, 无法获得规模扩大后的利润。由于预期利润为正值, 企业进行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所以, 诱致性的制度变迁就可能发生。而且, 在多个企业同时调整生产规模的时候, 由于共同扩大投资会更有效地阻止潜在进入者的加入, 而且多个企业共同投资不会出现搭便车的现象, 因此, 可以更有效地调整生产规模, 减少过度竞争。
从我国的实践看, 长期以来过度竞争问题一直困扰着流通领域。许多流通企业在众多同行企业的竞争下, 不得不压低商品价格, 造成了流通企业亏损严重, 整个流通行业的效益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以百货业为例, 2003年国内百货商店的平均纯利率仅约为1.5%, 远远低于社会正常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 单靠诱致性变迁难以解决我国流通领域的实际问题。政府必须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 促使流通行业尽快形成有效的竞争局面, 促进流通效能的提高, 发挥流通对国民经济的先导作用。具体可以:
1、为了实现流通组织的大型化、流通产业的集中化发展, 亟须通过兼并、联合、融合、划拨、重组等方式, 鼓励企业在更大规模、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整合, 包括垂直整合或虚拟整合。通过整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合作共赢, 规模运作。比如, 2004年我国几家著名的大型流通企业上海一百集团、华联集团、友谊集团和物资集团合并, 组成了新的百联集团。新集团的总资产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年营业额则突破700亿元人民币, 可以称为当前中国流通业的航母。
2、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发展超级市场以连锁制为轴心, 以企业品牌、产品开发和科学的管理标准为两轮, 推动连锁超市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在经营管理上力求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逐步走向国际化;发展连锁超市以广谱的门店网络为市场依托, 以中央采购制和配送中心开发销售利润和第三利润源-物流利润。拓展超市连锁公司的批发功能, 使超市连锁形成规模, 使之成为中国流通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领头羊。目前我国连锁经营发展速度很快。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2003年国内市场100家连锁企业的调查统计显示, 百家连锁企业总计实现销售额3580亿元, 比上年的2465亿元增长45%;门店总数达到2042 4个, 比上年的16986个增长20%;营业总面积达1907万平方米, 比上年的1334万平方米增长42%;员工人数64万人, 比上年的52万人增长23%。
目前, 百家连锁企业销售规模前10位的分别为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大商集团有限公司、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北京华联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家乐福 (中国) 、上海农工商超市有限公司、苏宁电器集团、三联商社以及华润万家有限公司。其中, 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家乐福 (中国) 、上海农工商超市有限公司、华润万家有限公司为超市连锁, 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苏宁电器集团、三联商社为家电连锁。这10家连锁企业的销售规模均超过100亿元, 同时也是100家连锁企业中所有过百亿元的企业, 它们的平均销售规模为151亿元。排名榜首的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实现销售额240多亿元, 同比增长31%。
3、降低流通企业退出成本。通过建立健全流通企业的产权转让市场, 使流通企业的沉没成本可以盘活, 形成流通企业的退出机制, 从而更有效地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
摘要:过度竞争是流通产业健康运行的重要障碍。文章从产品同质性和产品差异化两个角度, 运用扩展的伯川德模型和萨洛普模型, 分析了过度竞争在流通产业中出现的必然性。即流通产业自由进入的特点决定了过度竞争的存在。然后运用斯塔尔博格模型, 采用跨期分析, 指出了流通企业选择合适的投资水平可以阻止潜在进入者, 避免过度竞争的发生。最后, 提出了优化流通组织的建议。
关键词:过度竞争,进入壁垒,投资水平,流通组织
参考文献
[1]、法: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 (中译本)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第146-276。
[2]、夏大慰:产业组织:竞争与规制[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第1-44页
产业进入壁垒论文 篇6
当前, 要加大军工行业企业重组力度。转变竞争观念, 要变单纯的“对抗性竞争”为互动的“合作性竞争”;变独立的企业间战术联盟为多元的行业间的战略联盟, 要从单一的价格协议、行业标准、品牌营销向立体的资源互补、供求合作、风险共担导向演进。以共赢的竞争观把全球性的市场扩张和资源配置, 作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目标。
各级政府针对军工企业的实际, 必须切实加大对社会资本、民营企业扶持力度, 消除社会资本、民营企业进入军工行业的制度壁垒, 推动和促进中国军工经济加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采取有效政策措施。
利用推动社会资本、民营企业进入军工行业, 做大做强军工企业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在经济全球一体化, 中国经济市场化的变革时代, 要搞好军工企业的改革, 发展和稳定, 面临的困难很多, 要有效借助市场机制, 争取最优改革成效。
二、军工行业进入壁垒与社会资本进入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军工行业的效率高低, 重要的一点是看民营企业能否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从国家的角度来讲, 民营企业从军工行业进入对从整体上提高行业资产的营运质量和效益有利;从民营企业的角度来讲, 根据企业的实际和投资主体的利益, 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的手段来使劣势企业规范有序地行业进入, 势在必行。只有这样, 才能逐步实现军工企业组织结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才能从整体上搞活和壮大军工行业。
一般分析, 民营企业进入军工市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利用巨额负债国有企业的破产;二是利用无市场、无竞争力、技术落后、质量低劣及经营活动不正常、长期严重亏损的国有企业, 终止其生产经营行为, 实施关闭, 进行替代;三是利用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国有企业, 实施破产后介入;四是利用关闭、破产企业的职工购买原国有企业经评估后的资产或净资产 (带负债) , 成立股份合作制或私营企业;五是对虽然陷入困境、但业务能正常开展的国有企业,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改制。
三、社会资本进入军工市场的主要壁垒
目前, 社会资本进入军工市场的主要壁垒尚多, 亟待政府给予扶持:
1. 管理壁垒。
资产专用性引起的沉没成本 (sunk cost) 。“资产专用性是指资源在用于特定用途以后, 很难再移作他用的性质。”如果企业投资形成的资产具有专用性, 一旦企业转产或进入时, 这部分资产则很难转用或转卖给生产和经销其他产品的行业或企业, 于是就产生了沉没成本。所谓沉没成本, 是指企业行业进入所投入的, 行业进入时不能收回的那部分投资。沉没成本的概念不仅适用于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 也适用于信誉、品牌等无形资本。当存在沉没成本时, 企业就将面对进入壁垒。一般来说, 沉没成本越大, 国有企业就越想方设法继续维持下去, 尽量回收未偿还的投资, 因此, 退出壁垒也就较高。
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发育滞后。民营企业进入军工行业, 必然涉及到大量的资产、产权的转让和交易, 一般要在要素市场上来完成。但长期以来由于中国产权市场缺位, 企业的进入仅仅是停留在行政性的“关、停、并、转”上。虽然近几年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有所发展, 但还不完善, 不少市场的规模较小, 交易不规范, 远远无法满足民营企业产权交易和产权重组的需要。
2. 产权壁垒。
———价值壁垒。民营企业进入军工市场, 在实践中步履维艰, 原因在于思想上还有很多障碍, 不克服这些障碍, 进入难以顺利进行。毋庸讳言, 国有军工企业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曾立下汗马功劳, 没有其贡献, 就没有军工行业的今天。但面临着资产和经营状况恶劣、职工生活困难的国有企业进入的现实, 很多人的思想不通。国有企业一般计划经济的色彩比较浓, 改革意识不强, 承受能力弱, 企业依赖上级主管部门、员工依赖企业的思想比较严重, 吃大锅饭、坐铁交椅、平均主义思想严重, 其主管部门担心难以把握国有资产不流失、债务不逃废和保持社会稳定这三个关口, 企业领导则考虑到企业亏损是年深日久的事, 担心企业在自己手中停业关闭。职工也是顾虑重重:企业虽然严重亏损、早也无班可上, 但每月还能领到几百块钱, 不如拖一天算一天, 到破产那天再说。他们担心遣散后找不到工作, 生活没有着落。———市场机制与产权制度的协同滞后。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绩效, 但有了优化的产权结构, 是不是企业一定可以取得良好的绩效呢?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未必如此。这里还有一个市场机制建设问题。只有两者共同结合才能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市场机制建设主要还是指企业外部的市场竞争环境。
军工行业产权制度改革要为企业形成一个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 市场机制建设则是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外部治理结构。这个外部治理结构具有竞争、激励、完善信息、发展进化的功能, 它可以通过产品市场、要素市场, 尤其是资本市场、企业家市场的竞争发挥作用。一个完善的外部治理结构也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我认为只有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治理结构结合, 才能促进企业治理结构最大的完善, 从而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
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竞争和交易机制, 对我们企业来说, 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入、利用竞争和交易的机制, 达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
3. 企业家成长制度缺位。
企业的企业治理是军工行业微观经济的要害, 这一问题涉及到政府职能、金融体制、社会保障体制、资本市场的发育等方面内容。难点所在, 就是公有制、民营企业与市场体制如何有效结合, 并使企业治理有效, 以及妥善处理出资人、代理企业之间的关系。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实际上主要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而企业家作为代理方是提高企业效率的重要一环。因此, 企业家是企业制度安排的关键要素, 而且他本身就是制度建设主要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企业家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创业型;一种是专业的经营管理者。国有企业老总一般都没有股权, 不属于第一种;职务现在大都还是由一纸文件任免的, 又不属于第二种。所以, 严格意义上说国有企业老总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
4. 人员安置。
应坚持“进入无情, 处理有情”的方针, 把安置好职工、解决好员工的实际问题摆在首位, 尽量使员工感情上可以接受、出路上可以选择、安置上可以优先, 充分考虑稳定的因素, 把工作做细做实。一是要充分发挥企业职代会、工会及党政工团组织的作用, 做好深入细致的意见协商、思想政治工作, 取得绝大多数人的认可。二是严格按政策规定安置人员。人员安置政策性强, 情况复杂, 必须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操作, 切忌随意性。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分流安置职工。对破产、撤销、关闭、停业的国有企业, 主要采取一次性安置形式, 通过变现资产、内部筹措、上级支持等办法筹集资金给员工一次性补偿, 对符合提前退养条件的办理提前退养手续;对整体转让的企业, 原则上由受让方负责安置员工, 并将之作为转让的条件;对以兼并、合并等形式进入的企业, 原则上由重组后的新企业调整安排。
5. 债务处理。
要维护国家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严防逃废金融债务和其他债务,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产权转让必须通过指定的、具有合法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评估, 按规定和程序进行处置。采取多种形式处理债务。积极向政府争取优惠政策冲销银行呆坏账;实施债权转股权:有国家金融资产管理企业债转股、政府或国有资产控股部门债权转为企业股权、法人企业之间的债权转股权、企业员工债权转为企业股权等形式;依法破产:对于债务清楚、无逃债嫌疑、员工理解情况的企业宜采用主动方式申请破产, 甩掉包袱;以物抵债;对整体转让、兼并合并企业, 原则上由承让方承担债务。
四、社会资本进入军工行业的政策定位
在引导推动社会资本、民营企业进入的同时, 应注意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 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为军工行业发展的全局服务。
1. 与军工产业结构调整结合, 加大与主业无关的国有企业的退出力度。
许多军工企业在产业结构上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种结构趋同、人有我有、广而不精、散而无力的状况严重制约了国有军工企业发展。抓产业结构调整, 形成企业的主导产业, 将无关产业退出是应该致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2. 与军工行业产权结构调整相结合, 引导推动社会资本逐步进入。
国有独资企业产权管理僵化, 难以流动和优化组合, 企业缺乏生机和活力, 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规范的难度比较大。因此, 应让社会资本逐步进入, 将经营者、员工或法人参股,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作为企业改制的重要内容。这样, 在企业内部实现了社会资本、集体资本和国有资本等的融合、补充、促进, 促进了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3. 与抓大扶强结合起来, 做到进而有为、退而有序。
根据鼓励民营企业进入的方针, 在加快民营企业进入的同时, 制定措施培植和扶持发展前景良好的重点骨干企业。一些优势企业应抓住机遇,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以资本经营为手段,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 加大改制重组力度, 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 加快发展步伐。
摘要:为了适应我军新军事变革的要求, 军工行业企业应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加大股份制改造力度。社会资本进入军工市场的主要壁垒尚多, 亟待政府给予扶持。社会资本进入要与军工行业产权结构调整相结合, 实现社会资本有序进入。要切实加大对社会资本、民营企业扶持力度, 消除社会资本、民营企业进入军工行业的制度壁垒。
关键词:军工行业,制度壁垒,社会资本,产业组织
参考文献
[1]于连坤.国防经济学概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1999.
产业进入壁垒论文 篇7
一、对商业进入壁垒的分析
商业企业的规模弹性较大, 新企业容易筹到进入流通产业所需的创始资本。商业企业的营业面积差异很大, 既有数万平方米的大型商场, 也有几平方米的小店;既有装饰豪华的商场, 也有设施十分简陋的商场。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商业企业只要店址选择合理, 经营定位正确, 营销策略适当, 就能满足特定目标消费者的需要, 使企业得到生存和发展。可见, 商业企业不象许多工业企业那样存在规模经济问题, 这就使新企业进入流通产业的规模经济壁垒较低。
产品差异表现在质量、性能、外形等许多方面, 它使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的产品减少了可替代性。新企业要进入那些产品差异较大的工业, 不仅要花费巨额的研究、开发资本, 如需要研制新产品或购买产品专利权生产产品, 需要配置专用生产设备进行批量生产等, 而且要花费大量的促销费用以建立产品形象, 这些都给新企业进入产业形成产品差异壁垒。而商业企业经营的产品来自生产企业, 在交通运输比较发达、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不少产品甚至供过于求的状况下, 商业企业一般都能采购到不同质量、档次、性能和款式的产品。这就使商业企业间的产品差异较小, 新企业进入流通产业所面临的产品差异壁垒较低。
产业内原有企业经过长期努力, 在许多方面拥有一定优势, 这就使新企业进入产业时要比原有企业承受更大的费用负担, 从而形成相对费用壁垒。如许多工业企业需要有特殊的原材料、专门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原有企业一般都有比较稳定的货源供应渠道, 而新企业进入产业时需要寻找供货渠道, 签订供货合同, 监督合同执行, 这就会发生较多的交易费用;原有企业一般拥有一批具有相当水平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 新企业必须以较高的报酬才能吸引企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同时要花费大量的培训费用。
二、控制我国商业进入壁垒的基本途径
根据我国商业企业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并借鉴经济发达国家的有关经验, 我们可采取以下途径来控制我国的商业进入壁垒:
1. 强化新建大中型商业企业的审批制度, 对大中型商业企业实行数量控制。
由于大中型商业企业投入大, 回收期长, 盲目建成后若不能正常营运, 则转型慢、沉积多, 可能使企业和国家资源蒙受巨大的损失。同时, 大型商业企业的过度膨胀, 会打击中小企业的发展, 从而使许多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店由于利少亏损而倒闭或转向。因此, 国家应重点加强对新建大中型商业企业的审批制度。
2. 加强对商业网点的整体布局和合理规划, 实现商业企业空间结构合理化。
商业企业空间结构的合理化是指商业网点布局的多层次性、整体性和动态性。商业网点布局的多层次性, 即大店、中店、小店应呈多层次的宝塔型结构;商业网点布局的整体性, 即商业网点的设置应与城市规模、城市的结构、交通状况、风景名胜等相协调, 如在城市的中心商业区、辅助商业区、新建商业区、居民生活区等都要有合理的商业网点;商业网点布局的动态性, 即商业网点的设置要与城市的长远发展规划相衔接, 适应市场动态变化的要求。
3. 制定商业竞争法规, 规范商业竞争行为。
为了有效地规范商业竞争行为, 政府应加快制定和完善的商业竞争法规, 目前应就商业企业的开办、选址、命名、装修、定价、促销等制定出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法规, 使商业企业的经营行为有明确的法律规范, 从而有效防止流通领域的无序竞争。例如, 法国政府明确规定只有经批准的折扣商店才能实行价格下浮, 其它商店不允许有讨价还价现象, 因此法国的物价较稳定, 每年物价的平均涨幅不到1%。而我国由于在价格竞争方面没有相应的法规, 恶性价格大战此起彼伏, 造成流通秩序的严重混乱, 国家税收和企业利益损失巨大。
4. 引导新兴商业经营组织形式的顺利发展, 实现商业经营业态多样化。
商业业态的多样化是适应不同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心理的要求。虽然改革以来我国的各种商业业态迅速发展, 但从总体上看, 业态还比较单一, 尤其是接近消费者的超市、方便店以及真正多功能的购物中心等较少。因此, 政府应有目的地诱导商业业态差别化。但是业态的发展是企业行为, 政府决不能通过行政干预, 强行地确定某一时期内某种业态发展的具体数量, 否则只能导致新业态的发展受阻。
5. 推进商业兼并和联合, 形成一定规模的商业企业集团。
针对目前我国流通领域“小、散、乱、差”的突出问题, 政府应鼓励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商业企业兼并一些经营规模小、竞争能力较弱的企业, 或促进中小企业间的联合, 引导和培育一批资本雄厚、经营规模庞大、市场拓展能力强的大型商业企业集团, 从而改变流通领域众多弱小分散的企业间各自为战、无序竞争的现象, 提高我国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当然, 作为宏观调控手段, 商业进入壁垒的设置应该把握一个度的问题, 如果障碍过多、过严, 变成商业发展的阻力, 就与我们的初衷相违背。同时, 政府的行政性壁垒本身也要讲究科学性, 如果盲目设置反而会产生不良后果。总之, 我们强调的是要合理地设置适当的商业进入壁垒, 以引导商业竞争高效、有序, 从而保证我国商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作为宏观调控手段, 商业进入壁垒的设置应该把握一个度的问题, 如果障碍过多、过严, 变成商业发展的阻力, 就与我们的初衷相违背。同时, 政府的行政性壁垒本身也要讲究科学性, 如果盲目设置反而会产生不良后果。总之, 我们强调的是要合理地设置适当的商业进入壁垒, 以引导商业竞争高效、有序, 从而保证我国商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通过商业与其它产业的比较来分析这些进入壁垒,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控制我国商业进入壁垒的基本途径。
产业进入壁垒论文 篇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2002) 》、信息产业部软件产业统计报表制度 (2006—2007) 、联合国《国际各种经济活动工业标准分类ISIC (2002) 》 (3.1版) , 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可以分为六大领域 (如图1所示) 。
基础软件处于软件产业体系的上游, 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三个部分, 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嵌入式软件处于产业体系的中游, 是针对特定应用领域、基于某一固定的硬件平台、用来达到用户预期目标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软件、软件技术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与IC设计则处于产业体系的下游, 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2002年, 微软委托麦肯锡做了一份《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该报告主张中国在软件发展道路上, 应该选择做应用外包软件而不是发展基础软件。以中科院倪光南院士为代表的学者派则认为我国人才和技术方面的条件完全可以支撑起完整的软件产业体系。是否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基础软件, 在学术界和企业界一直存在着争议。
二、发展基础软件的必要性
1、国家信息安全的需要
十余年前, 澳大利亚发现海军资料泄露, 其原因是Win dows95系统有“后门”;CIH病毒的作者称一个小小的软件就可以让所有使用简体中文操作系统的机器全部崩溃, 如果说这类操作系统的“后门”事件可以归结为微软无意识的产品失误和缺陷, 那么Windows 98的注册序列号, 则是悬在所有微软用户头上一把利箭, 这种公开的“后门”既然可以传送序列号, 当然还可以传送其他更多的东西。一位美国科学家称微软公司在它的Windows软件中加上秘密“后门”, 以便美国国家安全局 (NSA) 可以随意进入用户的操作系统并查看用户电脑资料。微软也承认Vista的研发得到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大力帮助。微软操作系统的“后门”问题, 对国家信息和国家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随着我国信息化的推进, 政府部门、商业机构的敏感数据的储存、处理、更新与升级都在计算机上完成, 而基于操作平台的核心技术都掌控在别国手中, 这势必会给国家经济和信息安全埋下重大的隐患。虽然从短期的成本与收益角度来看, 开发自主基础软件存在着明显的不经济性;但从信息安全战略的角度出发, 自主研发的基础软件的必要性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日益凸现出来。
2、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软件的起步落后于西方软件强国将近半个世纪, 我国软件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深深打上了“低端”、“外包”的烙印。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 信息化的水平, 尤其是基础软件的水平, 是衡量国家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 是国民经济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是世界各国争夺科技制高点的关键领域。国家“十一五”规划把发展基础软件作为重要的任务, 明确提出要集中力量、加大投资力度, 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核心关键技术, 从而提升我国基础软件的适用性。2004年, 科技部、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我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 明确表示要大力发展基础软件, 并对开发基础软件的企业在财务税收上给予优惠政策。
三、我国基础软件开发的进入壁垒分析
国家的大力扶持对基础软件的发展形成巨大的驱动力, 但由于历史原因所形成的与国外软件强国的差异决定了我国在基础软件发展的道路上并不平坦, 最明显的问题就是进入壁垒。
1956年, 贝恩开创性地提出进入壁垒 (Barriers to Entry) 的概念, 他将进入壁垒定义为“和潜在进入者相比, 市场中现有企业所享有的优势。这些优势是通过现有企业可以持久的维持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没有导致新企业的进入反映出来的”。此后, 一些学者对进入壁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施蒂格勒指出, 进入壁垒可以理解为打算进入某一产业的企业而非已有企业所必须承担的一种额外的生产成本。进入壁垒的高低, 既反映了在位企业优势的大小, 也反映了新进入企业所遇障碍的大小。与贝恩对进入壁垒所下的定义相比, 施蒂格勒对进入壁垒的阐述不但强调了在位企业的优势, 也强调了新进入企业所面临的障碍。对我国基础软件的研发而言, 进入壁垒主要表现为资本量壁垒、产品差别壁垒和现存企业的阻止行为所产生的壁垒。
1、资本量壁垒
在全球软件市场中, 美国是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区市场, 代表了软件技术发展的方向。以微软、IBM等跨国公司为龙头的软件企业垄断着全球90%以上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软件及网络浏览器等高端软件, 在研发上的高投入又促进了产品的不断更新优化, 维护了公司的垄断地位 (如表1所示) 。
(注:资料来源:美国软件杂志, 2006年。)
我国软件产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 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软件强国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而致力于发展核心技术, 把一些非核心业务向海外发包。我国软件起步之初即定位软件外包, 对国外基础软件形成了很强的依存性。我国软件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由于在软件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下游, 产品附加值普遍较低。资料显示, 我国50家软件上市公司中, 主营业务收入不足5亿元人民币的比例高达44% (如图2所示) 。2006年, 我国软件行业首次出现销售收入超过100亿的企业, 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152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收入名列榜首。2007年, 华为又以297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收入蝉联冠军, 年增长率超过90%。但是, 我国软件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在7%左右, 而以高端产品为主的美国软件企业利润率高达25%。虽然近年来我国软件企业用于研发的支出逐年增加, 但仍然无法与国外生产高端产品的企业相匹敌。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和信息产业部。)
2、产品差别壁垒
产品差别壁垒理论认为,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消费者对于未知质量的产品需要付出质量信息的搜寻成本, 其评价必然低于已知质量的产品。在我国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市场, 几乎形成了国外软件一统天下的格局 (如表2所示) 。
(资料来源:互联网实验室, 2006年。)
以微软、IBM、Oracle等跨国公司为龙头的企业垄断着全球90%以上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的高端软件产品, 这对于我国基础软件的研发形成了强大的产品差别化壁垒。首先, 消费者对现有品牌和已确立信誉企业的产品具有强烈的偏好。新进入企业不可能立即复制这种品牌偏好或者在位企业的信誉优势。由于我国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研发方面发展十分薄弱, 尚无法取得市场占有率方面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 但目前我国办公软件市场的竞争格局, 可以充分地印证这一点。2006年, 互联网实验室的调查结果显示, 微软的OFFICE占据了71.22%的市场份额, 国产办公软件的占有率不足30%, 其中金山WPS以14.08%的占有率在国产软件中脱颖而出, 但与微软的强势OFFICE相比, 仍然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其次, 专利给予在位企业生产专利产品的合法垄断权。微软、IBM、Oracle等软件巨头掌握了高端的核心技术和绝大部分产品标准的控制权, 新进入企业为了避免专利争端, 必须寻求全新的解决方案, 其代价往往是更长的开发周期和更高的开发成本, 这对于我国基础软件的研发来说无疑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3、在位企业的阻止进入壁垒
色罗泼在1979年根据产生途径的不同把进入壁垒划分为两种类型, 即“无意 (innocent) ”进入壁垒和“策略性的 (strategic) ”进入壁垒。无意的进入壁垒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决策时所产生的不可避免的附带效应, 而不是针对潜在进入企业的行为结果。策略性的进入壁垒则是被在位企业故意操纵的、有意针对潜在进入企业的行为。以上探讨的资本量壁垒、产品差异化壁垒属于无意的进入壁垒, 而在位企业对新进企业的阻止行为则可以归结为“策略性进入壁垒”。
从世界软件产业格局的分布来看, 美国占据着产业链的上游, 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领域形成绝对的垄断。软件产业链的中游业务为嵌入式软件开发, 主要代表性国家包括爱尔兰和日本, 他们可以回溯影响上游规则的制定;产业链的下游业务以应用类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为主, 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这一层面上。2002年麦肯锡集团公布了《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认为中国不适合进行基础软件的开发, 这一论断被国内一些学者认为是美国的“阴谋”, 其目的是维持目前软件产业的格局, 维护美国在产业链上游的地位, 保证其持续从基础软件领域获得超额利润。作为一个软件需求大国, 我国对基础软件的开发将影响到世界软件业的竞争格局, 这势必会遭到行业内现有企业的阻止。在位企业通常会把利润率限制到相当于进入壁垒高度的程度, 并相应地采取一些阻止进入的行动, 如一次性降低价格, 从而提高新进企业的壁垒。
四、我国基础软件的发展对策
1、借鉴和应用开源软件
我国基础软件的发展刚刚起步, 完全的独立创新意味着高昂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以Linux为代表的开源软件为基础软件的开发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其突出优点是源代码开放、免费修改, 同时具有较强的网络效应和外部性特点, 打破了IBM、Microsoft等少数几个公司垄断的格局。因此, 我们应该以Linux操作系统为突破口, 通过借鉴创新完成自主基础软件的开发。
2、加强政府采购
在国外产品已经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发展自主创新的基础软件, 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推动力。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 提升软件创新能力, 必须加大政府的杠杆作用, 通过政府采购加强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 为本国软件发展创造空间。
3、推动软件企业联盟与合作
基础软件的开发对于软件企业人数的规模有较高的要求。2006年, 互联网实验室对125家重点国软件企业的员工人数进行了调查, 1000人以上的企业只有19家, 占15%。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软件企业的规模普遍在千人以上, 超过万人的软件企业也有相当的比例。针对我国软件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的状况, 应通过并购、兼并、项目合作等方式推动企业联盟的发展, 达到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的作用, 为大型的基础软件开发提供必备的条件。
4、重视软件人才的战略规划
软件产业具有高度知识密集型的特点, 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基础软件的发展对高级设计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开发人员的需求大幅提高。针对我国目前高层次软件人才供应不足的情况, 应加强软件人才的战略规划, 大力推进定单式培养模式, 为基础软件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摘要:是否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 是一个倍受争议的话题。本文从战略层面探讨了我国发展基础软件的必要性, 并对影响我国基础软件发展的进入壁垒进行了系统地分析。
关键词:基础软件,进入壁垒
参考文献
[1]王中平:软件产业理论与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3.
[2]杨公仆:产业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产业进入壁垒论文 篇9
(一) 行业进入的内涵
行业进入是指某个企业采取作为供给方的行动, 从而从那个行业进入。90年代以来, 经济学家开始倾向于用长期性的隐合约理论来处理民营企业“进入”的问题, 在隐合约理论中, “进入”的基本含义是“开始合约关系”。对民营企业与社会主义政府的关系, “进入”意味着国家遵循对就业保障的承诺或给予对民营企业平等市场待遇, 目的是扶助企业, 促使其提高效率和防止市场资产显性和隐性流失。
(二) 民营企业进入军工行业的意义
社会资本进入军工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 国有投资一直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甚至2/3以上, 而其产出效益却比较低。事实上许多已经失去市场, 失去竞争能力的国有企业, 还在源源不断地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社会资本去输血, 去挽救。大量的资金无效投入, 使许多应该有政府办的事情却由于资金短缺而无力去办, 削弱了国有企业应有功能的发挥。
社会资本进入军工行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客观要求。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正处于关键时期, 无论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还是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都需要通过对民营企业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来实现。收缩国有企业过长、过散的运行战线, 将社会资本从一些不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产品生产领域进入, 特别是从资金规模和技术规模要求不高, 较容易进入的行业和产品生产领域进入, 可以集中力量进入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社会资本进入军工行业是充分利用现实条件的现实选择。有人提出国家应大量投资于国有企业, 使其摆脱困境, 参与市场竞争, 但是目前的国家财力状况是无法做到的, 改革开发的历程证明也是行不通的。从最初的放权让利、承包经营到转型企业经营机制, 国企改革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国企亏损源仍没有得到控制, 国家却花费巨大的改革成本。在国家财政力难以向所有国企注入所需资金的情况下, 只有盘活社会资本存量, 尽可能使社会资本从军工行业进入, 减少亏损源, 调整国有企业布局, 提高国有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三) 民营企业进入军工的条件
民营企业进入的条件:一是社会资本的流动性。社会资本的流动, 实则是产权的流动, 是以价值形态衡量和表示的产权易主和重新组合, 而这一过程又是以产权清晰为条件的。只有产权清晰, 社会资本才可能流动;只有社会资本可以流动, 才能有退有进, 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是发育成熟的资本市场。只有开放资本市场才能广泛地利用外资活化各种要素、资本的流动与运营, 提高资本运营的效率。当然, 要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 慎重、有序、稳妥、不失时机地开放资本市场, 否则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亚洲金融危机中, 泰国、韩国的教训应引以为戒。
民营企业进入的范畴关键应该从民营企业的职能定位上考虑。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都是一种经济组织形式, 它们之间既存在替代性, 又存在着互补性, 民营企业应该存在于更能发挥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领域, 以弥补国有企业在资源配置中由于负外部性、市场短缺、公共产品、自然垄断等原因而存在的“市场失灵”和“市场不足”。
民营企业存在的原因决定了其能存在于军工行业, 民营企业进入军工行业追求私目标, 即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时, 如果失去政府管制, 由于民营企业产权性质决定了其必然是低效率。要使民营企业在军工行业具有竞争力, 则必须寻求政府的管制, 又会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产生重大影响, 而且和市场化进程是相悖的。可见, 民营企业可以定位于军工行业。军工行业和非军工行业的区分不是既定的, 军工行业和非军工行业之间存在着一个动态变化的区间, 而且这种变化更多地体现为非军工行业向军工行业的转化, 即军工行业的逐渐扩大和非军工行业的逐渐缩小, 也就是民营企业存在的领域逐渐扩大。
(四) 民营企业进入军工行业的程度
社会资本逐步从一般军工行业进入, 但不是完全进入;民营企业选择进入重要的行业和关键性领域, 但不是绝对不能容许国有企业的介入。现阶段政府已经明确地对民营企业需要“进入”的行业领域作出界定。按照现行的经济理论的主张, 国有企业需要控制的四大行业和领域包括:一是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如军工、造币、航空航天等;二是自然垄断性行业, 如特大型不可再生型资源开发等;三是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如交通、电信等;四是支柱型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如汽车、电子、化工等支柱产业。其中, 第四类行业领域中, 并不一定要完全地由国家控制。
目前, 按照一般的官方经济理论理论解释, 民营企业应局限在以下几个行业:一是城乡居民日用生活, 享受品生产领域。这些领域主要包括食品加工、家用电器、文体用品、纺织服装、高档消费品等;二是一般采掘、加工领域。这主要包括中小型煤炭、金属矿藏采掘、机械电子、化工、建材、橡胶等行业, 这些行业要求具有竞争性强, 规模经济要求变化幅度大, 进入的资本和技术要求不高等特点, 不宜以国有企业为主;三是商品服务业领域。这主要包括商品的批发、零售、饮食以及其它生活服务, 宾馆、旅游、仓储、运输、进出口贸易、服务贸易、中介服务等, 这些领域适宜于民营企业成分进入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一方面, 控制力可以通过国有独资企业来实现,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发展股份制经济, 借助国有控股和参股企业来实现;另一方面, 控制力可以通过保持必要的民营企业数量来实现, 更为重要的通过优化民营企业分布和提高民营企业质量来实现。
二、民营企业和军工行业的竞争环境分析
SWOT分析, 是通过对企业的优势 (Strengths) 、劣势 (Weakness) 、面临的机会 (Opportunity) 、威胁 (Threats) 等因素进行分析, 制定或修改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 使企业发展的战略宗旨、目标、经营哲学和理念、营销策略等方面适应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 民营企业的外部威胁
当前, 民营企业虽然拥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国内外军工市场潜力巨大、人力资源比较丰富廉价的外部机会;具有物质存量基础较好、有较强的国内市场竞争力、具有较丰富的人才资源等内部优势。但是, 民营企业也面临着外部威胁:
1. 竞争对手多而且强。
由于历史原因, 军工市场外的民营企业存在着数量多、规模小等问题。随着军工市场的不断开放, 招标承包制等竞争方式的引入, 军工企业为了生存, 必须不得不扩大规模, 其实力也不断增强, 这就形成了目前竞争对手多且强的不利局面。
2. 潜在竞争者增加, 竞争日趋激烈。
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投资增长能否满足需要。政府多年来一直重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不断提高投资总量, 扶持军工产业的建设。利润空间的存在吸引了潜在投资者, 他们的参与更使本已激烈的竞争更加激烈。
3. 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较大。
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决定着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 国家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 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来调整。军工市场需求调整是一个比较重要措施, 国家要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必然要加大投资规模, 则军工市场供不应求、军工企业工程任务饱满;国家为了要控制通货膨胀或经济发展过热, 要缩减投资规模, 则军工市场供过于求、军工企业任务少。所以在进行SWOT分析时, 必须要考虑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二) 军工行业的内部劣势
1. 军工行业改制比较晚, 管理部门多、人员多、负担重。
有些企业本级单位多达十几个, 每个本级单位下又设置相应的职能机构, 单位机关的工作人员不少反增。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缓慢进程也加大了企业制、股份制改革的难度。
2. 存量资源配置不合理, 资产负债率高。
目前, 国有军工企业账面资产总额大, 但这些存量资产配置并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资产利用率偏低。机械设备闲置比较严重。资产负债率较高、自有资本投入不足, 致使资产负债率平均在50%以上, 很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过80%, 有的已达到资不抵债的程度。
3. 筹资渠道窄, 且难度有逐步增大的趋势。
民营企业筹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 筹资渠道少, 难以适应民营企业资金需求量大、时间紧等要求。而国有军工企业的银行贷款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资金筹集的难度在增加, 这是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造成的, 初入军工行业的民营企业普遍效益不好, 偿还贷款的能力较差, 银行“惜贷”也造成资金筹集难度增加。
三、民营企业进入军工行业的竞争战略
民营企业进入军工行业, 必须保持企业竞争力, 这要求民营企业在战略上必须坚持制度创新、机制转型、管理规范三者的有机结合。
(一) 结构转型:军工行业战略选择
随着改革不断深化, 尤其是民营企业进入军工行业, 军工行业企业逐步实现了由单一的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的转变。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要实现企业进一步由生产经营型向资产经营型和资本营运型的转变, 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合格的市场竞争主体, 使企业始终保持强有力的发展后劲, 就必须依照公司法, 坚定不移地走深化体制改革之路, 彻底改变企业的形态与结构, 建立起“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在这方面, 首先必须注重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尽可能实现资本构成多元化。多元出资是明晰产权的有效途径。对于军工行业原有国有企业而言, 依据公司法, 由原国家出资的有限责任制企业, 其投资主体一方是作为国有资产管理者代表的企业, 另一方是企业职工持股会。两个股东各自以出资额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通过努力的工作, 对原企业在用的国有资产, 经过内部清产核资, 请中介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 明晰改制后国有净资产额度, 提出资产处置报告, 报上级企业确认等程序, 完成了这部分国有资产产权界定。改制后的企业产权主体为:一是原企业经资产评估, 确认后的全部国有净资产, 占企业资产总额较多, 可作为产权主体;二是雇主出资参股的股本金, 由雇主持股会代表雇主作为产权主体。这样, 通过明晰的产权纽带关系, 把国家、雇主、员工的三者利益关系上真正联系到了一起。
(二) 机制转型:军工行业企业的运营基础
军工行业企业制度创新, 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与新的管理组织结构有机整合的载体硬件, 必须要通过好的营运才能实现转制的目标。而转型后新企业的经营机制, 则是民营企业进入军工行业能否正常营运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只有实现从原来的生产经营型机制向资产经营型和资本营运型机制的转变, 才能使新企业保持活力。而对于军工行业的国有企业而言, 以往在生产经营型机制下, 做好向社会提供某种产品和服务实现盈利, 是军工行业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公司制企业, 不但要把生产管理好, 更加重要的是将资产和资本营运好, 保证投资人盈利要求的实现;另外, 资本营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资产所有者可以处置所拥有的法人资产或企业实现的盈利, 所以改制后的企业经营机制, 还应当依照资产所有者的赢利目的及资产的保值增值去营运。特别是员工成为股东以后, 企业的经营决策、经营活力、经营效益、资产安全等, 要更多地考虑到股东的利益和资产的保值增值。这种基础条件的变化, 要求企业的经营机制必须是资产经营型和资本营运型的统一。
(三) 管理转型:军工行业企业的准入条件
民营企业进入军工行业的制度创新, 必然要破除原有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制度, 重新建立和规范新创立企业的管理制度, 可以说管理规范是民营企业改革成功的必要保证。就目前大多数民营企业规范管理的实际分析, 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仍是企业管理中的三大薄弱环节。必须始终坚持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 这是企业改制后能否继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规范管理是所有创新的中心环节, 只有规范出一整套适合新企业的管理制度, 从严治企, 才能保证新创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营运中不偏离导向, 达到能自我壁垒、自我发展, 不断创新的目的。针对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强化管理和监督、建立和规范新企业管理制度方面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在军工行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产业制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民营企业进入军工行业在完成进入法定程序后, 各项工作也不可能都规范到位, 不断深化改革乃是永久的课题, 尽管这样, 绝不应该消极等待, 应该根据各自面临的客观环境, 与时俱进, 以积极的态度, 尽早做好各项工作, 确保产业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库桂生等著.中国国防经济史[M].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1.P50-56
[2]于连坤主编.国防经济学概论[M].国防大学出版社, 1999.P1-3
【产业进入壁垒论文】推荐阅读:
商业进入壁垒07-17
市场进入壁垒06-11
行业进入壁垒09-08
进入家庭论文09-25
新产品市场进入策略论文08-05
按摩进入智能化时代论文09-02
让定向运动进入中学体育课堂的论文07-14
进入与阻止进入08-04
营销进入05-27
进入方式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