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几何综合题(精选8篇)
中考数学几何综合题 篇1
一、 合情推理概述
美国数学家、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 “一个数学上的证明是演绎推理, 而物理学家的归纳论证, 律师的案情论证, 历史学家的史料论证和经济学家的统计论证都属于合情推理之列。” 数学结果的体现要依靠演绎推理, 而数学结论的发现以及证明的基本思路的获得就要依靠观察、实验、 类比、 联想等合情推理方法。 之后, 人们对合情推理的含义和方法不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 在 “ 课程目标” 中的总目标中明确提出, 让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 即在参与观察、 实验、 猜想、 证明、 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 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会独立思考, 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二、 合情推理的现状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 往往重演绎, 轻归纳、 类比, 只满足于证明现成结论, 学生很少经历探究结论、 提出猜想的活动过程。 随着新形势下的教育观念和模式的变化, 数学教育的方向也正在慢慢地转变, 对数学教育及培养合情推理能力提出了更多更大的要求。 例如, 人教版新教材中, 每个结论或定理出现之前都会涉及 “思考” 或 “探究”的环节。 这就给我们传达一种信号, 即数学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猜想、 类比、 归纳等一系列思想方法中找到规律, 发现新知, 提升认识。
三、 合情推理的价值
细看近几年北京中考数学中的几何综合题, 得分率一直保持在40%左右, 本题成为学生数学成绩达到优秀水平的关键所在。 题目本身来看, 它指引我们的学生做到在考试中学习, 在学习中完成考试, 在 “操作——观察——实验——猜想——验证”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 启发学生由特殊到一般, 采取更为直接有效的方式获得突破, 得分通过。
1. 以2014 年北京中考数学第24 题几何综合为例
问题 (2) 中, 如图1, 借用题目中的对称性很容易连接AE构成等腰 △AED, 借用∠EAD=130° , 很容易得到∠ADF=25°
问题 (3) 与问题 (2) 相比条件变得更泛泛, 没有那么具体, 这样就会有一定的思维盲区, 这时候需要进行大胆的猜想, 并结合图形观察, 寻找突破口。 问题 (2) 虽然不是常见的特殊角, 但相对于问题 (3) 较为具体, 这种情况下的线段AB, FE, FD之间的数量关系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如下图2:
由问题 (2) 知∠1=∠5=25°, ∠3=∠4=20°, 易得:∠2=45°, 即: ∠EFB=90°。 那么, 求线段AB, FE, FD之间的数量关系, 利用对称性可转化为求线段AB, FB, FD之间的数量关系, 清楚地发现在Rt△FBD中, 线段BD, FB, FD存在勾股数的关系, 继而转化成, FB, FD之间的数量关系, 即: FB2+FD2=2AB2
借用这种特殊形式下推导的过程和经验, 进行下面的研究, 猜想图中一定有一些不变性, 这是笔者解题的关键。如图3:
通过作图和测量工具, 很容易推断, ∠EFB=90°, 在Rt△FBD中, 满足: FB2+FD22=BD2, 进而得到: FB2+FD2=2AB2
本题中, 如何推导∠EFB=90°成为接下的重点, 这样就会发现一个较为盲目和复杂的问题在 “ 操作——观察——实验——猜想——验证” 一系列活动中得到解释, 那些看似困难重重的考试题目, 却在大胆猜想、 合情推理、稳步论证中解决了。
2. 以2015 年北京中考数学几何综合第28 题为例
在本题问题 (1) 中问到, 判断AH与PH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分析: 作图 (如图4) , 首先, 利用直尺和量角器, 结合常见的两条线段的数量和位置关系, 可以猜测: AH=PH, AH⊥PH。 先分析相等的情况, 在几何综合中证明两个线段相等的方法, 较为突出的方法是证明三角形全等, 很容易找到△ADH≌△HPQ, 接下来的问题就简单了。
问题 (2) 中 “ 若点P在线段CD的延长线上, 且∠AHQ=152°,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 请写出求DP长的思路 (可以不写出计算结果) ”, 分析: 这时我们就应该萌生以下几个问题:
1. 看上去和问题 (1) 没有任何的关系, 条件上和结论上都差别很大, 那么他们会存在关系吗?
2. 这种情况下的AH与PH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还会是AH=PH , AH⊥PH吗?
3. “可以不写出计算结果”, 这是在向我们传达一种最后结果的表达形式吗?
(如图5) 观察, 测量操作, 得出猜想。
借用例1的推理形式我们进行猜想:
猜想1: 问题 (1) 和问题 (2) 直观上没有关系, 但他们存在一定的逻辑上的不变性。
猜想2: AH=PH , AH⊥PH, 而且这是解决问题 (2) 的关键。
猜想3: “可以不写出计算结果”, 这是暗示我们最后的结果不好计算, 是一种非常规的表达形式, 而且这种表达形式和152°有关。
通过直尺和测量, 猜想2 是成立的。 接下来我们就利用猜想2 进行推理, 由∠AHQ=152°, ∠AHP=90°, QH⊥BD, 容易得到: ∠1=28°; 因为∠3=45°, 所以∠2=17°; 在Rt△APD中, ∠5=45° , 易得: ∠4=28° , 即可得到: PD=tan28°。
整个推理需要严谨合理,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 如何推导在问题 (2) 条件下的AH=PH , AH⊥PH, 根据例1 的方法, 我们可以参考问题 (1) 求解AH与PH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的方法, 找全等三角形, 很容易发现△ADH≌△PQH, 这样本题基本解决, 剩下的过程就是通过演绎推理证明你的求解。
中考数学中的几何综合题是大多数学生的障碍, 从上述的两个实例可以发现获得此类问题的解答思路, 就是要求学生从思考题目的整体结构和试题背景立意出发, 放下沉思冥想, 动手比一比, 画一画, 将特殊情况演变到一般情况, 得出结论, 再进行严谨有效的推理论证。 合情推理的实质是 “发现”, 而找寻这类题目突破口的关键, 正是需要我们学会用合情推理的眼光看待他, 发现它, 获得猜想, 得出结论。 希望这能给立足于中考数学的教学一点思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美) G·波利亚.李志尧, 王日爽, 李心灿译.《数学与猜想 (第二卷) -合情推理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1.
[2]丁祖元.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渗透一点合情推理[J].课程与教学, 2013 (6) :55-57.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4]刘晓玫.关于推理能力问题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 2002 (5) :54-56.
[5]舒盛平.初中数学合情推理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2013.
[6]弓爱芳, 夏婧.新课程理念下对合情推理的再认识[J].中学数学研究, 2006 (2) :1-5.
中考数学几何综合题 篇2
(2)若∠ABC=90°,G是EF的中点(如图2),直接写出∠BDG的度数;
第一个问我会,求第二个问。需要过程,快呀!
连接GC、BG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BC=90°
∴四边形ABCD为矩形
∵AF平分∠BAD
∴∠DAF=∠BAF=45°
∵∠DCB=90°,DF∥AB
∴∠DFA=45°,∠ECF=90°
∴△ECF为等腰Rt△
∵G为EF中点
∴EG=CG=FG
∵△ABE为等腰Rt△,AB=DC
∴BE=DC
∵∠CEF=∠GCF=45°→∠BEG=∠DCG=135°
∴△BEG≌△DCG
∴BG=DG
∵CG⊥EF→∠DGC+∠DGB=90°
又∵∠DGC=∠BGE
∴∠BGE+∠DGB=90°
∴△DGB为等腰Rt△
∴∠BDG=45°
分析已知、求证与图形,探索证明的思路。
对于证明题,有三种思考方式:
(1)正向思维。对于一般简单的题目,我们正向思考,轻而易举可以做出,这里就不详细讲述了。
(2)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运用逆向思维解题,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探索解题方法,从而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这种方法是推荐学生一定要掌握的。在初中数学中,逆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证明题中体现的更加明显,数学这门学科知识点很少,关键是怎样运用,对于初中几何证明题,最好用的方法就是用逆向思维法。如果你已经上初三了,几何学的不好,做题没有思路,那你一定要注意了:从现在开始,总结做题方法。同学们认真读完一道题的题干后,不知道从何入手,建议你从结论出发。例如:可以有这样的思考过程:要证明某两条边相等,那么结合图形可以看出,只要证出某两个三角形相等即可;要证三角形全等,结合所给的条件,看还缺少什么条件需要证明,证明这个条件又需要怎样做辅助线,这样思考下去……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解题的思路,然后把过程正着写出来就可以了。这是非常好用的方法,同学们一定要试一试。
源于拓展与延伸的中考几何题 篇3
中考命题专家通过变换课本原题或者模拟题的视角、解题策略编成的中考题,背景公平,可让同学们处于较为平和、熟悉的考试环境,而且解题方法记忆犹新、触类旁通,可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 另外,这也有利于改变课堂教学题海战术和课后大运动量重复训练的倾向,转为注重提高同学们的数学素养.
■
在一块如图1所示的三角形余料上裁剪下一个正方形,如果△ABC为直角三角形,且∠ACB=90°,AC=4,BC=3,正方形的四个顶点D,E,F,G分别在三角形的三条边上,求正方形的边长.
■
■ 作CH⊥AB于点H,交GF于点M,设GD=GF=x,因为四边形DEFG为正方形,所以CM⊥GF. 由勾股定理可得AB=5,根据三角形的面积不变性,可求得CH=■,因为GF ∥AB,所以∠CGF=∠A ,∠CFG=∠B. 所以△ABC∽△GFC. 所以■=■,即■=■,解得x=■. 所以正方形的边长为■.
变式1 (2011山西)如图2,在△ABC中,AB=AC,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点G,F在BC边上,四边形DEFG是正方形,若DE=2 cm,则AC的长为( )
A. 3■cm ?摇?摇?摇 B. 4 cm
C. 2■cm?摇?摇?摇?摇 ?摇D. 2■cm
■
■ 本题是原型1的简单变形,要根据等腰三角形内接正方形的边长求出等腰三角形的边长,需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
■ 过点A作AM⊥BC于点M,由题意知DE是等腰三角形ABC的中位线,所以DE∥BC,DE=■BC. 因为DE=2 cm,所以BC=4 cm.又AB=AC,AM⊥BC,所以MC=■BC=2 cm. 因为点E是边AC的中点,EF∥AM,所以FC=1 cm. 在△EFC中,因为正方形DEFG的边长是2 cm,所以根据勾股定理得EC=■cm,所以AC=2■ cm,故选D.
变式2 (2011贵州遵义)如图3,在Rt△ABC中,∠C=90°,放置边长分别为3,4,x的三个正方形,则x为( )
A. 5 B. 6
C. 7 D. 12
■
■ 本题也是原型1的直接变形,要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质,以及正方形的性质进行解题.由于该图中出现三个正方形和一些直角三角形,所以很容易发现里面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是相似的.
■ 易得△DEF∽△GHI,所以■=■,即■=■,解得x=7或x=0(舍去). 故答案为C.
■
已知:如图4,AB是半圆O的直径,OD是半径,BM切半圆于点B,OC与弦AD平行,且交BM于点C. 求证:CD是半圆O的切线.
■
■ 因为OC∥AD,所以∠DOC=∠ADO,∠DAO=∠BOC. 而OD=OA,∠ADO=∠DAO,所以∠DOC=∠BOC. 又因为OD=OB,OC是公共边,所以△ODC≌△OBC. 所以∠ODC=∠OBC. 因为BM切半圆于点B,所以∠OBC=90°. 所以∠ODC=90°. 所以CD是半圆O的切线.
变式1 (2009浙江义乌)如图5,AB是⊙O的直径,BC⊥AB于点B,连结OC交⊙O于点E,弦AD∥OC,弦DF⊥AB于点G.
■
(1)求证:点E是■的中点.
(2)求证:CD是⊙O的切线.
(3)若sin∠BAD=■,⊙O的半径为5,求DF的长.
■ 本题是原型2的直接变式,图形上添加了一条弦DF.
问题(1)中可根据AD∥OC得∠A=∠COB,从而判定■=■.
问题(2)可连结OD,只要证明∠CDO=90°即可.
问题(3)可在△ADG中用勾股定理求解.
■ (1)连结OD,因为AD∥OC,所以∠A=∠COB. 因为∠A=■·∠BOD,所以∠BOC=■∠BOD. 所以∠DOC=∠BOC. 所以■=■.
(2)由(1)知∠DOE=∠BOE,因为CO=CO,OD=OB,所以△COD≌△COB. 所以∠CDO=∠B. 又因为BC⊥AB,所以∠CDO=∠B=90°. 所以CD是⊙O的切线.
(3)在△ADG中,因为sinA=■=■,设DG=4x,则AD=5x,AG=3x. 又因为⊙O的半径为5,所以OG=5-3x. 因为OD2=DG2+OG2,所以52=(4x)2+(5-3x)2,解得x1=■,x2=0(舍去). 所以DF=2DG=8×■=■.
变式2 (2011湖南湘潭)已知:AB是⊙O的直径,AB=8,点C在⊙O的半径OA上运动,PC⊥AB,垂足为C,PC=5,PT为⊙O的切线,切点为T.
(1)如图6,当点C运动到点O时,求PT的长.
■
(2)如图7,当点C运动到点A时,连结PO,BT,求证:PO∥BT.
■
(3)如图8,设PT2=y,AC=x,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及y的最小值.
■
■ 本题在原型2的基础上添加了图形的移动条件,增加了探究的难度. (1)中可连CT,得到Rt△PTO,进而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 (2)中可连结AT,先证得PA是⊙O的切线,再利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进行证明. (3)中可连结PO,OT,再利用勾股定理探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根据函数的性质求出y的最小值.
■ (1)连结OT,当点C运动到点O时,因为PT为⊙O的切线,所以OT⊥PT. 在Rt△PTO中,PT=■=■=■=3.
(2)连结AT,当点C运动到点A时,因为PC⊥AB,所以PA是⊙O的切线. 因为PT为⊙O的切线,所以PA=PT,PO平分∠APT.所以PO⊥AT. 因为AB是⊙O的直径,所以∠ATB是直角,即BT⊥AT. 所以PO∥BT.
中考数学综合题的解题策略 篇4
数学问题中的条件有明有暗, 明者易于发现, 便于应用;暗者则隐含于有关概念、知识的内涵之中, 因忽视隐含条件而造成解题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在解题教学中,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隐含条件所反映的形式, 使其掌握挖掘各种形式的隐含条件的途径, 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中的a≠0, 零指数幂a0中底数a≠0, 等等.解题时如果不注意这类隐含条件, 就会产生错误.反之, 则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1 (2007年杭州) 在直角梯形ABCD中, ∠C=90°, 高CD=6cm (如图1) , 动点P, Q同时从点B出发, 点P沿BA, AD, DC运动到点C停止, 点Q沿BC运动到点C停止, 两点运动时的速度都是1cm/s.而当点P到达点A时, 点Q正好到达点C.设P, Q同时从点B出发, 经过的时间为t (s) 时, △BPQ的面积为y (cm2) (如图2) .分别以t, y为横、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 已知点P在AD边上从A到D运动时, y与t的函数图象是图3中的线段MN.
(1) 分别求出梯形中BA, AD的长度;
(2) 写出图3中M, N两点的坐标;
(3) 分别写出点P在BA边上和DC边上运动时, y与t的函数关系式 (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 并在图3中补全整个运动中关于y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
分析本题借助质点在平面图形上的运动, 沟通了几何问题与代数问题的联系, 学生必须在阅读理解质点的运动方式的前提下解决问题, 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又在于理解图象中线段MN的几何意义.然后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使面积、方程、函数有机结合与转化, 最后通过画大致图象, 使学生对用数学的方式描述运动现象得以深刻地理解.
解 (1) 设动点出发t秒后, 点P到达点A, 且点Q正好到达点C时, BC=BA=t, 则
把分析法和综合法结合起来思考问题, 先从条件出发, 使用综合法, 把条件展开;再从结论出发, 找使结论成立的条件, 即用分析法.这样, 同时展开条件和结论, 其结果在中间相遇, 则题目可获解答.其思考的一般模式是:从已知到可知, 从未知到需知, 实现已知与未知的沟通, 问题便获解决.
二、驾简驭繁巧突破, 引申推广显奇效
例2 (2006年常州) 如图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 2为半径画⊙O, P是⊙O上一动点, 且P在第一象限内, 过点P作⊙O的切线与x轴相交于点A, 与y轴相交于点B.
(1) 点P在运动时, 线段AB的长度也在发生变化, 请写出线段AB长度的最小值, 并说明理由;
(2) 在⊙O上是否存在一点Q, 使得以Q, O, A, 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 请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分析: (1) 因为P点是切点, 所以无论线AB发生怎样的变化.圆心O到直线B的距离始终为OP.抓住这一点, 易线段AB长度的最小值;
(2) 要注意以Q、O、A、P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有三种可能, 但只有两种可能符合条件.
解 (1) 线段AB长度的最小值为4.理由如下:连接OP, 因为AB切⊙O于P, 所以OP⊥AB, 取AB的中点C, 则AB=2OC.当OC=OP时, OC最短, 即AB最短, 此时AB=4;
(2) 设存在符合条件的点Q, 如图5, 设四边形APOQ为平行四边形, 则四边形APOQ为矩形, 又因为OP=OQ, 所以四边形APOQ为正方形, 所以OQ=QA, ∠QOA=45°.在Rt△OQA中, 根据OQ=2, ∠QOA=45°, 得Q点坐标为
如图6, 设四边形APQO为平行四边形, 因为OQ//PA, ∠APO=90°, 所以∠POQ=90°, 又因为OP=OQ, 所以∠PQO=45°, 因为PQ//OA, 所以PQ⊥y轴.设PQ⊥y轴于点H, 在Rt△OHQ中, 根据OQ=2, ∠HQO=45°, 得Q点坐标为:
例3 (2006年江西) 问题背景:某课外学习小组在一次学习研讨中, 得到如下两个命题:
如图7, 在正三角形ABC中, M, N分别是AC, AB上的点, BM与CN相交于点O, 若∠BON=60°, 则BM=CN.
如图8, 在正方形ABCD中, M, N分别是CD, AD上的点, BM与CN相交于点O, 若∠BON=90°, 则BM=CN.
然后运用类比的思想提出了如下的命题:
如图9, 在正五边形ABCDE中, M, N分别是CD, DE上的点, BM与CN相交于点O, 若∠BON=108°, 则BM=CN.
任务要求:
(1) 请你从 (1) 、 (2) 、 (3) 三个命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证明;
(2) 请你继续完成下面的探索:
如图10, 在正n (n≥3) 边形ABCDEF…中, M, N分别是CD, DE上的点, BM与CN相交于点O, 问当∠BON等于多少度时, 结论BM=CN成立? (不要求证明)
如图11, 在五边形ABCDE中, M, N分别是DE, AE上的点, BM与CN相交于点O, 当∠BON=108°时, 请问结论BM=CN是否还成立?若成立, 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 请说明理由.
解 (1) 命题 (1) 证明:在图12中, 因为∠BON=60°, 所以, ∠CBM+∠BCN=60°.因为∠BCN+∠ACN=60°, 所以∠CBM=∠CAN.
又因为BC=CA, ∠BCM=∠CAN=60°, 所以△BCM≌△CAN, 所以BM=CN.
因为∠BCN+∠DCN=90°, 所以∠CBM=∠DCN.又因为BC=CD, ∠BCM=∠CDN=90°, 所以△BCM≌△CDN, 所以BM=CN.
(2) (1) 当∠BON=60°时, 结论BM=CN成立.
(2) BM=CN成立.
证明如图15, 连接BD, CE.在△BCD和△CDE中,
因为BC=CD, ∠BCD=∠CDE=108°, CD=DE, 所以△BCD≌△CDE.
所以BD=CE, ∠BDC=∠CED, ∠DBC=∠ECD.
因为∠OBC+∠OCB=108°, ∠OCB+∠OCD=108°, 所以∠MBC=∠NCD.
又因为∠DBC=∠ECD=36°, 所以∠DBM=∠ECN, 所以△BDM≌△ECN.
本题是一道非常典型的几何探究题, 很好地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 引导学生渐渐地从易到难, 是新课标形势下的成熟的压轴题.
三、精心构造辅助元, 转换角度细思考
例4% (2006年安徽) 如图16, 凸四边形ABCD, 如果点P满足∠APD=∠APB=α.且∠BPC=∠CPD=β, 则称点P为四边形ABCD的一个半等角点.
(1) 在图18的正方形ABCD内画一个半等角点P, 且满足α≠β.
(2) 在图19的四边形ABCD中画出一个半等角点P, 保留画图痕迹 (不需写出画法) .
(3) 若四边形ABCD有两个半等点P1, P2 (如图17) , 证明线段P1P2上任一点也是它的半等角点.
分析本题既是对初中平面几何知识的全面考查, 又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本题从阅读 (学习) 能力、作图能力、探究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考查, 是一道很好的题.第 (1) 问由正方形内的半等角点引入, 意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向第 (2) 、 (3) 问过渡, 安排合理, 为学生的探究铺路.
例5 (2007年荆门) 如图2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有一张矩形纸片OABC, 已知O (0, 0) , A (4, 0) , C (0, 3) , 点P是OA边上的动点 (与点O, A不重合) .现将△PAB沿PB翻折, 得到△PDB, 再在OC边选取适当的点E, 将△POE沿PE翻折, 得到△PFE, 并使直线PD, PF重合.
(1) 设P (x, 0) , E (0, y) , 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并求y的最大值;
(2) 如图21, 若翻折后点D落在BC边上, 求过点P, B, F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3) 在 (2) 的情况下, 在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PEQ是以PE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若存在, 求出点Q的坐标.
分析本题是一道独具匠心的好题, 试题以坐标纸折叠为背景, 考查了图形变换思想, 及探求图形变化规律的能力.
解 (1) 由已知PB平分∠ADP, PE平分∠OPF, 且PD, PF重合, 则∠BPF=90°.所以∠OPE+∠APB=90°又∠APB+∠ABP=90°, 所以∠OPE=∠PBA.所以Rt△POE∽Rt△BPA.
且当x=2时, y有最大值31. (2) 由已知, △PAB, △POE均为等腰三角形, 可得P (1, 0) , E (0, 1) , B (4, 3) .
(3) 由 (2) 知∠EPB=90°, 即点Q与点B重合时满足条件.直线PB为y=x-1, 与y轴交于点 (0, -1) .
将PB向上平移2个单位则过点E (0, 1) ,
故该抛物线上存在两点Q1 (4, 3) 、Q2 (5, 6) 满足条件.
四、承上启下层递进, 融会贯通重整体
例6 (2007年四川) 如图22, 已知抛物线y=ax2+bx-3与x轴交于A, B两点, 与y轴交于C点, 经过A, B, C三点的圆的圆心M (1, m) 恰好在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上, ⊙M的半径为.设⊙M与y轴交于D, 抛物线的顶点为E.
(1) 求m的值及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设∠DBC=α, ∠CBE=β, 求sin (a-β) 的值;
(3) 探究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P, A, 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E相似?若存在, 请指出点P的位置, 并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分析本题是一道融代数与几何、运算与推理于一体的探索型综合题, 涉及的知识有:图形的对称、函数的解析式、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与性能、变量间的对应关系等;涉及的数学思想有:变换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归纳等.本题设计新颖, 思维严谨, 对考生的思维品质具有较高的考查功能, 是一道较为成功的中考压轴题.
(2) 由 (1) 得A (-1, 0) , E (1, -4) , D (0, 1) .
(3) 显然Rt△COA∽Rt△BCE, 此时点P1 (0, 0) .
过A作AP2⊥AC交y正半轴于P2, 由Rt△CAP2∽Rt△BCE, 得P2.
过C作CP3⊥AC交x正半轴于P3, 由Rt△P3CA∽Rt△BCE, 得P3 (9, 0) .
中考数学复习几何证明压轴题 篇5
几何证明压轴题
1、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BCD=90°,且AB=1,BC=2,tan∠ADC=2.(1)
求证:DC=BC;
(2)
E是梯形内一点,F是梯形外一点,且∠EDC=∠FBC,DE=BF,试判断△EC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3)
在(2)的条件下,当BE:CE=1:2,∠BEC=135°时,求sin∠BFE的值.[解析]
(1)过A作DC的垂线AM交DC于M,则AM=BC=2.又tan∠ADC=2,所以.即DC=BC.(2)等腰三角形.证明:因为.所以,△DEC≌△BFC
所以,.所以,即△E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设,则,所以.因为,又,所以.所以
所以.2、已知:如图,在□ABCD
中,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BD是对角线,AG∥DB交CB的延长线于G.
(1)求证:△ADE≌△CBF;
(2)若四边形
BEDF是菱形,则四边形AGBD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
(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1=∠C,AD=CB,AB=CD
.
∵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AE=AB,CF=CD
.
∴AE=CF
∴△ADE≌△CBF
.
(2)当四边形BEDF是菱形时,四边形
AGBD是矩形.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
.
∵AG∥BD,∴四边形
AGBD
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
BEDF
是菱形,∴DE=BE
.
∵AE=BE,∴AE=BE=DE
.
∴∠1=∠2,∠3=∠4.
∵∠1+∠2+∠3+∠4=180°,∴2∠2+2∠3=180°.
∴∠2+∠3=90°.
即∠ADB=90°.
∴四边形AGBD是矩形
3、如图13-1,一等腰直角三角尺GEF的两条直角边与正方形ABCD的两条边分别重合在一起.现正方形ABCD保持不动,将三角尺GEF绕斜边EF的中点O(点O也是BD中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1)如图13-2,当EF与AB相交于点M,GF与BD相交于点N时,通过观察或测量BM,FN的长度,猜想BM,FN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若三角尺GEF旋转到如图13-3所示的位置时,线段FE的延长线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线段BD的延长线与GF的延长线相交于点N,此时,(1)中的猜想还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图13-2
E
A
B
D
G
F
O
M
N
C
图13-3
A
B
D
G
E
F
O
M
N
C
图13-1
A(G)
B(E)
C
O
D(F)
[解析](1)BM=FN.
证明:∵△G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D
=∠F
=45°,OB
=
OF.
又∵∠BOM=∠FON,∴
△OBM≌△OFN
.
∴
BM=FN.
(2)
BM=FN仍然成立.
(3)
证明:∵△G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BA=∠GFE=45°,OB=OF.
∴∠MBO=∠NFO=135°.
又∵∠MOB=∠NOF,∴
△OBM≌△OFN
.
∴
BM=FN.
4、如图,已知⊙O的直径AB垂直于弦CD于E,连结AD、BD、OC、OD,且OD=5。
(1)若,求CD的长;
(2)若
∠ADO:∠EDO=4:1,求扇形OAC(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
[解析]
(1)因为AB是⊙O的直径,OD=5
所以∠ADB=90°,AB=10
在Rt△ABD中,又,所以,所以
因为∠ADB=90°,AB⊥CD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2)因为AB是⊙O的直径,AB⊥CD
所以
所以∠BAD=∠CDB,∠AOC=∠AOD
因为AO=DO,所以∠BAD=∠ADO
所以∠CDB=∠ADO
设∠ADO=4x,则∠CDB=4x
由∠ADO:∠EDO=4:1,则∠EDO=x
因为∠ADO+∠EDO+∠EDB=90°
所以
所以x=10°
所以∠AOD=180°-(∠OAD+∠ADO)=100°
所以∠AOC=∠AOD=100°
5、如图,已知:C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O上一点,CH⊥AB于点H,直线AC与过B点的切线相交于点D,E为CH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BD于点F,直线CF交直线AB于点G.
(1)求证:点F是BD中点;
(2)求证:CG是⊙O的切线;
(3)若FB=FE=2,求⊙O的半径.
[解析]
(1)证明:∵CH⊥AB,DB⊥AB,∴△AEH∽AFB,△ACE∽△ADF
∴,∵HE=EC,∴BF=FD
(2)方法一:连接CB、OC,∵AB是直径,∴∠ACB=90°∵F是BD中点,∴∠BCF=∠CBF=90°-∠CBA=∠CAB=∠ACO
∴∠OCF=90°,∴CG是⊙O的切线---------6′
方法二:可证明△OCF≌△OBF(参照方法一标准得分)
(3)解:由FC=FB=FE得:∠FCE=∠FEC
可证得:FA=FG,且AB=BG
由切割线定理得:(2+FG)2=BG×AG=2BG2
在Rt△BGF中,由勾股定理得:BG2=FG2-BF2
由、得:FG2-4FG-12=0
解之得:FG1=6,FG2=-2(舍去)
∴AB=BG=
∴⊙O半径为26、如图,已知O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4,3),⊙A的半径为2.过A作直线平行于轴,点P在直线上运动.
(1)当点P在⊙O上时,请你直接写出它的坐标;
(2)设点P的横坐标为12,试判断直线OP与⊙A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解析]
解:
1点P的坐标是(2,3)或(6,3)
2作AC⊥OP,C为垂足.∵∠ACP=∠OBP=,∠1=∠1
∴△ACP∽△OBP
∴
在中,又AP=12-4=8,∴
∴AC=≈1.94
∵1.94<2
∴OP与⊙A相交.7、如图,延长⊙O的半径OA到B,使OA=AB,C
A
B
D
O
E
DE是圆的一条切线,E是切点,过点B作DE的垂线,垂足为点C.求证:∠ACB=∠OAC.[解析]
证明:连结OE、AE,并过点A作AF⊥DE于点F,(3分)
∵DE是圆的一条切线,E是切点,∴OE⊥DC,又∵BC⊥DE,∴OE∥AF∥BC.∴∠1=∠ACB,∠2=∠3.∵OA=OE,∴∠4=∠3.∴∠4=∠2.又∵点A是OB的中点,∴点F是EC的中点.∴AE=AC.∴∠1=∠2.∴∠4=∠2=∠1.即∠ACB=∠OAC.8、如图1,一架长4米的梯子AB斜靠在与地面OM垂直的墙壁ON上,梯子与地面的倾斜角α为.
1求AO与BO的长;
2若梯子顶端A沿NO下滑,同时底端B沿OM向右滑行.①如图2,设A点下滑到C点,B点向右滑行到D点,并且AC:BD=2:3,试计算梯子顶端A沿NO下滑多少米;
②如图3,当A点下滑到A’点,B点向右滑行到B’点时,梯子AB的中点P也随之运动到P’点.若∠POP’=,试求AA’的长.
[解析]
1中,∠O=,∠α=
∴,∠OAB=,又AB=4米,∴米.米.--------------
(3分)
2设在中,根据勾股定理:
∴
-------------
(5分)
∴
∵ ∴
∴
-------------
(7分)
AC=2x=
即梯子顶端A沿NO下滑了米.----
(8分)
3∵点P和点分别是的斜边AB与的斜边的中点
∴,-------------
(9分)
∴-------
(10分)
∴
∴
∵
∴
-----------------------
(11分)
∴-----
(12分)
∴米.--------
(13分)
9.(重庆,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A(0,6)、点B(8,0),动点P从点A开始在线段AO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移动,同时动点Q从点B开始在线段BA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移动,设点P、Q移动的时间为t秒.
(1)
求直线AB的解析式;(2)
当t为何值时,△APQ与△AOB相似?
(3)
当t为何值时,△APQ的面积为个平方单位?
解:(1)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由题意,得
解得
所以,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6.
(2)由AO=6,BO=8
得AB=10
所以AP=t,AQ=10-2t
1°
当∠APQ=∠AOB时,△APQ∽△AOB.
所以 =
解得 t=(秒)
2°
当∠AQP=∠AOB时,△AQP∽△AOB.
所以 =
解得 t=(秒)
(3)过点Q作QE垂直AO于点E.
在Rt△AOB中,Sin∠BAO==
在Rt△AEQ中,QE=AQ·Sin∠BAO=(10-2t)·=8
-t所以,S△APQ=AP·QE=t·(8-t)
=-+4t=
解得t=2(秒)或t=3(秒).
(注:过点P作PE垂直AB于点E也可,并相应给分)
点拨:此题的关键是随着动点P的运动,△APQ的形状也在发生着变化,所以应分情况:①∠APQ=∠AOB=90○②∠APQ=∠ABO.这样,就得到了两个时间限制.同时第(3)问也可以过P作
PE⊥AB.
10.(南充,10分)如图2-5-7,矩形ABCD中,AB=8,BC=6,对角线AC上有一个动点P(不包括点A和点C).设AP=x,四边形PBCD的面积为y.
(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并确定自变量x的范围.
(2)有人提出一个判断:“关于动点P,⊿PBC面积与⊿PAD面积之和为常数”.请你说明此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解:(1)过动点P作PE⊥BC于点E.
在Rt⊿ABC中,AC=10,PC=AC-AP=10-x.
∵ PE⊥BC,AB⊥BC,∴⊿PEC∽⊿ABC.
故,即
∴⊿PBC面积=
又⊿PCD面积=⊿PBC面积=
即 y,x的取值范围是0<x<10.
(2)这个判断是正确的.
理由:
由(1)可得,⊿PAD面积=
⊿PBC面积与⊿PAD面积之和=24.
探究源于课本的中考几何题 篇6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 为进一步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 笔者认为:这类紧扣课本的试题将是命题的热点, 且会长盛不衰.因此有必要提醒师生注意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与挖掘, 以达到灵活变通的目的.
下面就以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题几何试题为例, 谈谈源于课本的试题设计方法, 供参考.
一、直接选用课本例题并增设问题
例1 (天津市) 如图1, ⊙O1与⊙O2外切于点A, BC是⊙O1和⊙O2的公切线, B、C为切点.
(1) 求证:AB⊥AC;
(2) 若r1, r2分别为⊙O1, ⊙O2的半径, 且r1=2r2, 求的值.
点评本题第 (1) 题选自人教版《几何》第三册第129页的例4, 并在原题的基础上引申提高, 构思出第 (2) 题, 使问题得到了拓展, 对相关知识进行了综合.题目不难, 然而它提醒我们, 题在书外, 根在书里, 学好、用好课本是关键.
简证 (1) 见课本. (2) 简证如下:
如图1, 两圆的内公切线AO交BC于O, 连接OO1、OO2与AB、AC分别交于点E、F.
∵OA、OB是⊙O1的切线,
∴OO1⊥AB, 同理OO2⊥AC.
根据 (1) 的结论AB⊥AC, 可知四边形OEAF是矩形, ∠EOF=90°, 连接O1O2.
二、直接选用课本习题作为中考题
例2 (广东省) 如图2, 正方形的边长为a, 则以各边为直径在正方形内画半圆, 所围成的图形 (阴影部分) 的面积为 () .
点评本题是人教版《几何》第三册第180页第9题的原题.解法较多, 题目不难, 很容易求得结果, 选C.这道原题直接无变化选作中考题, 更说明我们学好课本知识的重要性.
三、直接选用课本习题并进行创新
例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已知:如图3, AB是⊙O的直径, CD是弦, AE⊥CD, 垂足是E, BF⊥CD, 垂足是F, 求证:CE=DF.小明同学是这样证明的:
横线及问号是老师给他的批注, 老师还写了如下评语:“你的解题思路很清晰, 但证明过程欠完整, 相信你再思考一下, 一定能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请你帮助他订正此题, 好吗?
点评本题选自人教版《几何》第三册第68页第12题, 并以订正题创新形式命题, 考查了作辅助线、垂线定理及梯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它告诉我们, 进行几何证明, 必须要有严密的推理过程, 对此, 应引起重视.
简证过O作OM⊥CD, 垂足为M, 则有MC=MD.
∴OM是梯形AEFB是中位线, 故ME=MF (或运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证) .
四、根据课本中的“想一想”改编成中考题
例4 (盐城市) 将正方形ABCD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n° (0
(1) 求证:B1E=DE;
(2) 简要说明四边形AB1ED存在一个内切圆;
(3) 若n°=30°, , 求四边形AB1ED内切圆的半径r.
点评这是根据人教版《几何》第二册第157页“想一想”改编而成的一道试题.这类试题是中考命题的新增长点, 应引起重视.第 (3) 题使用的面积法值得注意.
简解如图4, (1) 连接AE.
∵AB1=AB=AD, ∠D=∠B1=90°, AE=AE,
(2) 连接BD交AE于点O, 由 (1) 知, 点O在∠ADE、∠DEB1、∠B1AD的平分线上, 所以点O到四边形AB1ED各边的距离相等, 故四边形AB1ED存在一个内切圆.
(3) ∵n°=30°,
五、根据课本中的“读一读”改编成中考题
例5 (山东省) 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 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如图5所示) .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 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 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直角边为a, 较长直角边为b, 那么 (a+b) 的值为 () .
A.13 B.19 C.25 D.169
点评本题是根据人教版《几何》第二册第107页“读一读”改编而成的试题, 题目围绕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而命题, 构思巧妙新颖, 同学们只要运用勾股定理, 通过代数式变形, 即可迅速求得其解.
简解由题设可得:
所以 (2) - (1) , 得2ab=12. (3)
再将 (2) + (3) 可得 (a+b) 2=25, 故选C.
中考题中的几何变换 篇7
一、 在平移中构造与发现
例1 (2015·枣庄) 如图1, 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AC剪开, 再把△ACD沿CA方向平移得到△A′C′D′.
(1) 证明△A′AD′≌△CC′B;
(2) 若∠ACB=30°, 试问当点C′在线段AC上的什么位置时, 四边形ABC′D′是菱形, 并请说明理由.
【 思路点拨】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的边与角的大小没有改变, 仅仅是位置发生了改变, 由“SAS”可证得两个三角形全等;由于△A′C′D′是△ACD平移后的图形, 所以AB与C′D′始终平行且相等, 可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要使其为菱形, 需满足AB=BC′ , 而∠ACB=30°, ∠ABC=90°, 即有, 也就是点C′是线段AC的中点.
【 解析】 (1) 矩形ABCD沿对角线AC剪开, 再把△ACD沿CA方向平移得到△A′C′D′得A′D′=BC=AD, A′D′∥AD∥BC, AA′=CC′, ∴∠D′A′C′=∠BCA, ∴△A′AD′≌△CC′B.
(2) 当点C′是线段AC的中点时, 四边形ABC′D′是菱形, 理由如下: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D′由△ACD平移得到, C′D′=CD=AB, 由 (1) 知AD′=C′B,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在Rt△ABC中, 点C′是线段AC的中点, , 而∠ACB=30°, , ∴AB=BC′, ∴四边形ABC′D′是菱形.
【 点评】 决定平移前后图形位置的两个基本因素是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本题通过“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的性质, 再结合平移前后图形的相应位置进行分析、综合、探究与解答.
二、 在翻折中体验与发现
例2 (2015·扬州) 如图2, 将荀ABCD沿过点A的直线l折叠, 使点D落到AB边上的点D′处, 折痕l交CD边于点E, 连接BE.
(1) 求证:四边形BCED′是平行四边形;
(2) 若BE平分∠ABC, 求证:AB2=AE2+BE2.
【 思路点拨】 (1) 利用翻折变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 我们有∠DAE=∠EAD′=∠DEA=∠D′EA, 进而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得出四边形DAD′E是平行四边形, 进而求出四边形BCED′是平行四边形;
(2)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得出答案.
证明: (1) ∵将沿过点A的直线l折叠, 使点D落到AB边上的点D′处,
∴ ∠DAE = ∠D′ AE, ∠DEA = ∠D′ EA, ∠D=∠AD′E,
∵DE∥AD′, ∴∠DEA=∠EAD′,
∴∠DAE=∠EAD′=∠DEA=∠D′EA,
∴∠DAD′=∠DED′,
∴四边形DAD′E是平行四边形,
∴DE=A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 AB∥CD,
∴CE=D′B, CE∥D′B,
∴四边形BCED′是平行四边形;
(2) ∵BE平分∠ABC,
∴∠CBE=∠EBA,
∵AD∥BC, ∴∠DAB+∠CBA=180°,
∵∠DAE=∠BAE,
∴∠EAB+∠EBA=90°,
∴∠AEB=90°,
∴AB2=AE2+BE2.
【 点评】 图形的折叠问题是近几年中考试题常见题型. 在解答此类问题时, 要明白折痕两边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然后再利用轴对称变换的性质解题. 它要求我们能根据题目中的折叠发现其中的变量与不变量, 或者变化的趋势与内在联系, 挖掘其中隐含的规律或相关的结论.
三、 在旋转中构造与探究
例3 (2015·甘南州) 如图3, 在△ABC和 △EDC中, AC =CE =CB =CD ; ∠ACB =∠DCE=90°, AB与CE交于F, ED与AB、BC分别交于M、H.
(1) 求证:CF=CH;
(2) 如图4, △ABC不动, 将△EDC绕点C旋转到∠BCE=45°时, 试判断四边形ACDM是什么四边形? 并证明你的结论.
【 思路点拨】 (1) 要证明CF=CH, 可先证明△BCF≌△ECH, 由∠ACB=∠DCE=90°, AC=CE=CB=CD, 可得∠B=∠E=45°, 从而得出结论;
(2) 根据△EDC绕点C旋转到∠BCE=45°, 推出四边形ACDM是平行四边形, 又由AC=CD, 从而判断出四边形ACDM是菱形.
【 解析 】 (1) 证明:∵AC=CE =CB =CD, ∠ACB=∠ECD=90°,
∴∠A=∠B=∠D=∠E=45°.
在△BCF和△ECH中,
∴△BCF≌△ECH (ASA) ,
∴CF=CH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
(2) 解:四边形ACDM是菱形.
证明:∵∠ACB=∠DCE=90°,
∠BCE=45°,
∴∠1=∠2=45°.
∵∠E=45°, ∴∠1=∠E,
∴AC∥DE,
∴∠AMH=180°-∠A=135°=∠ACD,
又∵∠A=∠D=45°,
∴四边形ACDM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AC=CD, ∴四边形ACDM是菱形.
【 点评 】 在旋转变换中要把握好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和旋转方向, 对于图形的旋转变换, 在变化过程中的不变量、变化量以及由此构造出的新图形的形状、位置、大小关系要引起高度重视.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以联系、发展的动态观点, 捕捉和确定某些特殊的图形或位置, 这样就可以找到解题思路.
例4 已知正方形ABCD中, E为对角线BD上一点, 过E点作EF⊥BD交BC于F, 连接DF, G为DF中点, 连接EG, CG.
(1) 求证:EG=CG;
(2) 将图5 (1) 中 △BEF绕B点逆时针旋转45°, 如图5 (2) 所示, 取DF的中点G, 连接EG、CG. 问 (1) 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 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 请说明理由.
(3) 将图5 (1) 中 △BEF绕B点旋转任意角度, 如图5 (3) 所示, 再连接相应的线段, 问 (1) 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通过观察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均不要求证明)
【 思路点拨】 (1) 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可以证出EG=CG;
(2) △BEF绕B点逆时针旋转45° 后, 充分利用G为DF中点, 通过添加辅助线, 分别构造△DMG≌△FNG, △DAG≌△DCG, △AMG≌△ENG, 从而得证;
【解析】 (1) 证明:在Rt△FCD中,
∵G为DF的中点,
同理, 在Rt△DEF中,
∴CG=EG.
(2) (1) 中结论仍然成立, 即EG=CG.
连接AG, 过G点作MN⊥AD于M, 与EF的延长线交于N点.
在△DAG与△DCG中,
∵AD=CD, ∠ADG=∠CDG, DG=DG,
∴△DAG≌△DCG.∴AG=CG.
在△DMG与△FNG中,
∵ ∠DGM = ∠FGN, FG =DG, ∠MDG =∠NFG,
∴△DMG≌△FNG.∴MG=NG.
在矩形AENM中, AM=EN.
在Rt△AMG与Rt△ENG中,
∵AM=EN, MG=NG,
∴△AMG≌△ENG,
∴AG=EG.∴EG=CG.
(3) (1) 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即EG =CG. 其他的结论还有:EG⊥CG.
【 点评 】充分挖掘相关图形的信息, 关注图形的性质、定理, 把题目中的某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 并适当添加辅助线, 化一般为特殊, 化未知为已知, 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归纳猜想出结论.
中考数学几何综合题 篇8
一、试题呈现
如图1, 在等腰梯形ABCD中, AD∥BC.O是CD边的中点, 以O为圆心, OC长为半径作圆, 交BC边于点E过E作EH⊥AB, 垂足为H.已知⊙O与AB边相切, 切点为F.
(1) 求证:OE∥AB;
(2) 求证;
(3) 若, 求的值.
二、点评与分析
这是一个几何型综合题, 试题根据初中几何所涉及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有关知识, 出题者有机地把这些知识点结合在一起, 融会贯通, 题目设计新颖, 构思巧妙, 由浅入深, 考查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品质.体现了学生一定的区分度, 能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发挥优势.
求证:OE∥AB.
证明如图1, ∵OE=OC, ∴∠OEC=∠C.又∵等腰梯形ABCD, ∴∠B=∠C,
∴∠OEC=∠B, ∴OE∥AB.
评析本小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平行线的判定、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的性质的掌握情况, 学生易找到由圆半径相等得到的等腰三角形OEC, 可得两个底角相等, 再由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等腰梯形ABCD得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通过等量代换, 转化为一对同位角相等, 从而问题得解, 体现了数学中转化的思想方法.这题是一个基础题, 学生只要认真仔细读懂题意, 很容易就可以正确解答, 所以此小题学生得分率较高.
求证:
解法一证明:连接OF, 如图2,
∵AB切⊙O于F, ∴OF⊥AB.
又∵EH⊥AB, ∴OF∥EH.
又∵OE∥AB,
∴四边形OEHF是平行四边形
∴EH=OF,
又∵, 等腰梯形ABCD中AB=CD,
解法二证明:连接OF, 如图2,
∵AB切⊙O于F, ∴OF⊥AB.
又∵EH⊥AB, OE∥AB,
∴OE⊥EH, ∴∠OEH=∠FHE=90°,
∴四边形OFHE是矩形, ∴EH=OF.
又等腰梯形ABCD中AB=CD,
解法三如图2, 由解法二可证得矩形OFHE,
又∵OF=OE,
∴四边形OFHE是正方形.∴EH=OE
又, 等腰梯形ABCD中AB=CD,
评析本小题考查了圆中的切线常用的添置辅助线的方法———构造半径, 即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然后结合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通过等量代换, 得出此题结论.解题方法灵活多变.学生可以推理证明四边形OFHE是平行四边形、或者是矩形、或者是正方形都可以得解.一题多思, 一题多解, 这样不但能开拓学生视野, 而且能充分展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学生可以利用多角度去看待一个问题, 强化思维的连贯性, 知识的衔接, 能够全面考查所学的几何知识,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此小题在第一小题的基础上稍作提高, 学生只要能开动脑筋, 认真思考, 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3) 若, 求的值.
解法一连接DE, 如图3,
∵CD是直径, ∴∠DEC=90°.
又∵∠BHE=90°,
∴∠DEC=∠BHE.
又∵∠B=∠C, ∴△BHE∽△CED,
又, 可设BH=k, BE=4k.
又∵Rt△BHE
解法二过点O作OG⊥BC, 垂足为G点, 如图4,
∴∠OGC=90°,
又∵∠BHE=90°,
∴∠OGC=∠BHE.
又∵∠B=∠C, ∴△BHE∽△CGO,
又, 可设BH=k, BE=4k.
又
又∵OE=OC, OG⊥BC, ∴EC=2CG=
【中考数学几何综合题】推荐阅读:
中考数学几何证明、计算题及解析08-27
中考数学几何一题多解08-12
数学中考题06-18
中考数学压轴题05-23
中考数学复习检测题11-15
中考数学压轴题详解07-03
中考数学压轴题破解方法08-01
几何证明题初二数学06-18
初中数学竞赛几何题06-21